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深度教学论文8篇

时间:2022-12-16 21:35:08

深度教学论文

深度教学论文篇1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教学 深度融合

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型特征要求初中语文教育需要具有系统性和整合性的视野,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及移动重点的普及和推动,使初中语文课程教改中的知识获取、传播、创造、存在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也为社会语文生活的全新改变,以及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基于人为因素知识体系的支离破碎。初中语文的课程功能在以人为本为原则后,可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方向转型,此过程是个漫长而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新教改的推动显然是不能瞬时完成的。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大都从课本知识和大纲层面入手,关注初中语文语言技能以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但是此种教学方式会人为的割裂初中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初中语文教学以知识点的训练、分析、讲解为前提时,在以成绩作为评价方式的当前教学环境中,更容易导致初中语文教学知识体系更为支离破碎。如果教师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学生最终获得的知识内容和体验均为碎片化的,故而很难整体提升语文素养。

2、基于教学方式单一的核心素养难以成型。语文学科本身包含工具性及人文性,从整合视角来考察语文课程时,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脱离了语文文本核心价值,过度重视传授忽视人文精神,重视应用手法而忽视人文及学生真实语言体验的需求,在此两种情况的影响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无法及时形成,即便是在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惯性引入辅助下,由于教学方式以练习、问答、分析、传授等为主,导致学生语文学习与社会语文生活割裂,继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僵化,学习负担加剧。

二、初中语文学科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方式

1、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据构建学习者中心环境。初中语文教学为丰富教材内容,可通过构建符合课程需求的数字环境,来为学生提供教师所期望的数字资料。考虑到初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在数字环境构建时,一方面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无线网络能全部覆盖,每个学生均可使用移动学习终端,随时随地搜集并获取资源,应用、思考、反馈、共享的智能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可借助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学生丰富课堂所需的影像、图像、文字等资料,来辅助课堂教学。在传统教学手段下,信息技术环境的设计大都为支持教师而设立的,教学内容基本围绕课程大纲来运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和推广,初中语文学科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来完成。如借助“互联网+学科”的战略思维,完成初中语文学科与微课、微信公众平台的融合、设计、应用。这是学生与教师在互动沟通的过程中,以技术打通语文学习巨大信息源通道的辅助条件。

2、明确教学目标,统整教学资源。语文学习的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使用语言文字辅助自己沟通与交流,吸纳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来提升自己的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深化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力,建议在数字化环境下,关注学生语文核心价值和素养的融合要求,努力体现语文综合型和实践性特征,融合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维目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语文学习资源时,可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学生的文化生活和语文教材等的共同点作为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活动,比如小说单元可结合课外阅读小说的内容,构建评小说、读小说、演小说以及写小说的大单元学习活动体验,充分发挥学生构建新知识的能力。数字化教学环境可打破课堂空间,在信息化教学的辅助下,建立基于全球链接的初中语文学习共同体。基于社会结构来推动实践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完成生活和学习的无痕连接。比如组织学生使用“维基百科”,创建学校百科词条等,将生活与作文融合,在“自主学习―交流分享”模式的辅助下,灵活运用电子词典和思维导图等, 辅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习惯,进行互联网技术辅助下的语文自主交互学习。

综上所述,文中以整合视野为前提,构建初中语文数字技术环境下的学生自学中心环境,在提升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活动主线下,探索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方式及途径,继而在数字化环境下,设立系统性的语文整合教学体系。就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而言,可从学生的学习阶段性特征和表现、水平等入手,以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活动需求作为主线,以一定学习阶段作为基本单位,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借此来整体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 考 文 献

[1]朱艳萍.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以《光的折射》为例[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10):118-119.

深度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文本解读;有效问题;及时引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在这一新理念倡导下,我们不可否认,语文课堂较之以前的老师“满堂灌”“一言堂”有了可喜的进步。课堂也随之出现了百花齐放、生动活泼的小组讨论课堂活动。

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见,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口头表达的能力。然而课堂讨论中也不乏因为教师对文本解读粗浅,讨论问题设计无效,课堂上出现表面热热闹闹,实则低效拖沓的现象。

一、文本解读,讨论问题设计的出发点

课堂讨论的主问题应该能起到一线串珠的作用,让学生能根据问题按图索骥,从而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自我。问题设计的高度,来自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教师解读文本的深度决定课堂上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度;教师解读的新度决定学生学习的趣度。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能过浅过粗,这样会导致学生人云亦云,走入狭隘,缺少真正的思考和提升;教师对文本有了准确深入的解读,才可能找出有深度、有高度、有效度的问题。

例如,《藤野先生》一文篇幅长,背景离学生年代久远,双线并行,看似散乱,很难让学生理出头绪。教师若在执教中按部就班地从前往后学习,很难提出贯穿全文的问题。

朱泽光老师执教《藤野先生》时,深入浅出地解读,巧妙抓住“伟大”一词,设计了课堂主问题:“为什么鲁迅要用伟大一词称颂藤野先生呢?”从相识交往的四件往事到让鲁迅决定弃医从文的两个事件,学生的认知和思考不断向新的层面提升,讨论也真正走向深入,课堂变得厚重而灵动。

二、有效问题,能把文本学习引向深处

课堂讨论是由问题引发的。在课堂上,解读文本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通过有效问题的设计,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但是,课堂主问题,设计得过大而空,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肯定无法深入。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爸爸的花儿落了》时,设计了“请找出文中触动你心灵的字、词、句子,并进行赏析”这一主问题,全文篇幅相对较长,穿插叙事较多,如果仅仅放任学生散漫讨论,学生回答起来会东一葫芦西一瓢,课堂会变得散而空,教师如果再缺少有效的引导和追问,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更难以深入。整节课只能游离于课本之外。不可否认,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方式,但是很多教师把讨论等同于师生课堂活动的主要形式,不分文体、不分难易、不论篇幅,不管针对什么问题,都要学生泛泛讨论一番,以显示课堂的热闹,追求所谓的“生动活泼”。其实,这样模糊的问题,不仅让学生无所得,也是在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设计问题有效且难易适度最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例如,有位老师执教《孔乙己》时,最后设计了一个问题:孔乙己之死谁之过?经过激烈讨论,有学生说是丁举人之过:同为读书人,丁举人残忍冷漠,是直接杀人凶手。有学生说是自己之过:身材高大不肯自力更生反而好吃懒惰,穷困潦倒又虚荣清高。有学生说是科举制度之过:科举制度不仅摧残人的身体,更摧残人的精神……精彩纷呈的讨论,有理有据,让文本学习走向深处,水到渠成。

三、及时引导,培养质疑创新思考能力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要认真倾听,能听出讨论的焦点,能听出对方发言中的合理成分和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讨论时,教师也不能等闲视之,做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教师应适时引导,充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并就分歧的意见进行辩论,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讨论。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发言即兴发挥较多,所以在讨论时,也会出现偏离课堂中心的现象。这时,教师不能打击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要珍惜学生讨论的成果,也要对学生发言的偏颇之处做正确引导。如,在学习《伤仲永》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主问题:从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仲永?学生通过品读文本,赏析“指物作诗立就”“传一乡秀才观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等处可以看到一个天资聪慧、天赋异禀的仲永。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仲永如此聪慧,作者为何而“伤”?有学生说是伤方仲永的邻居不劝仲永好好学习。面对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师应该以实践智慧去敏锐感知其中可能具有的价值,对学生的思维及时进行有效点拨,推动课堂上思维火花的碰撞,以拓展拉长文本内容,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总之,课堂是动态的,学生是动态的,讨论也必须因文而异,因时而动,因生而变。教师在讨论前,必须心中有纲:为何设计此问题?准备引导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否则,课堂讨论就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课堂讨论,不论教师与学生,应该努力向文本深处漫溯。

深度教学论文篇3

>> 校企深度融合的策略探析 教学深度融合的几点认识 缔造财富与绿色的深度融合 深度融合后的战略合作 两化深度融合的“顺德特色” 走向信息社会的深度融合 融合深度信息的BRISK改进算法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思维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广东经验”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深度新闻生产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策略 校企制度文化深度融合的策略选择 高职院校校企深度融合的探索和实践 企业战略和国家倡议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究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深度融合初探 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研究 音乐教学,追寻理念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课堂教学中生、师、技的深度融合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09-05.

[3]崔允.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46-47.

[4] Yong S & Shaw D.profiles of effective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ers.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999(70):670-686.转引自: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5]吕广波.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河南教育, 2012,(4):11-12.

[6][10]王卫东.有效教学的再审视[J].课程教学研究,2012,(1):20-25.

[7]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DB/OL].http:///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 61386.htm,2001-06-08.

深度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讨论;有效性

当前,新课改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师“一言堂”被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代替。相对来说,小学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讨论较为普遍,高中语文教师不愿或不敢大胆采用讨论,很多老师对高中语文课堂讨论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本课题组的教师结合教学实验,对讨论的作用与运用做了一些探索。高中语文课堂讨论的作用是什么呢?

(一)通过讨论,教师发现问题,教学针对性加强。学生讨论的过程,能充分展现其思考的轨迹,暴露学生理解的准确程度。教师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如教《小狗包弟》一课,当教师提出我们是否应该谴责巴金的背叛行为这一问题让学生讨论时,学生模棱两可。这说明教师对文章的背景以及巴金的为人性格,还缺乏深入的理解,教师应进一步补充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中的问题通过讨论这一形式,迅速直接反馈到教师这来,教师及时发现,迅速调整。

(二)讨论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能力。高中所选课文大多是名篇名句,有着深刻的内涵,能够从多个角度探讨。而学生往往只能想到某一方面,展开课堂讨论,能够拓宽学生思考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深入理解文本。如教学《祝福》这课,围绕谁是害死祥林嫂的凶手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兴趣浓厚,纷纷主动参与,没有旁观者,大家各抒己见,并展开辩论,对文本有了深入理解。

(三)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力。著名的教育家埃德加富尔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讨论法能使学生跳出自己思维的局限,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同时展开思考与分析。在讨论中,其他同学的新观点,激发自己去思考质疑,往往会产生新的认识与理解。教陶渊明《归园田居》时,教师提出你是否愿意过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从个体选择、社会责任、现代文明的弊端、诗意生活等很多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充分展现了创新意识,经常开展这样的讨论无疑会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很会说,但说话没逻辑,缺乏真正的思维能力,有些学生思维能力很强,但茶壶里煮饺子――有货道不出,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同步。而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围绕一定的论题进行讨论,既要思考,又要表达,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在课题组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发现,原先性格内向的学生开始健谈,原先健谈的学生说话不再信口开河。

那么,如何才能增强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呢?

(一)、讨论小组的科学设置。以往讨论小组,是按照学生座位的近邻关系设置,或是前后,或是左右,没有科学依据。其实分组非常重要。全是不爱讲话的在一组,就会冷场;全是爱讲话的在一组,吵得不可开交。教师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宏调控,学生才能优势互补,各个小组都能热闹起来,各个组员都能充分参与。

(二)、讨论问题的精心选择。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是为了有讨论这一新课改的教学环节,而随意找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是典型的为讨论而讨论。其实,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讨论,没价值的问题学生讨论半天,那是浪费学生的时间,还会败坏课堂风气。什么样的问题具有讨论价值?选择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讨论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者是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而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提供的问题应是仔细思考,精心选择的。在教学《六国论》这课时,有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像作者说的那样吗?这一问题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思考的欲望,此问题表面看好像是与历史有关,实际上与作者的创作动机密切相关。

1、选择突破重难点的问题

教学中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拿来讨论,也不可能都去讨论。教师要选择什么样的问题,才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应该是与课文重难点有关的问题。教师在选择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如教巴金的《小狗包弟》,有老师提出“小狗可能怎样死”这一问题,让学生讨论,这样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在教《鸿门宴》时,我们课题组的老师提出“项羽为什么会放走刘邦”这一关键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分析项羽与刘邦的性格特征,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2、选择难易适度的问题。问题太容易,学生不用讨论,即可能得出答案,学生还讨论什么。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也讨论不起来。有教师提出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中的‘此情’到底是指什么?,这一问题学术界还在争论,学生无从回答。有些教师喜欢追求讨论问题的难度,而偏离了讨论的最终目的。

3、选择有层次的问题。有时一个问题里内含着好几个小问题,这样的问题有层次性,能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像走迷宫一样,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也能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如。教陶渊明《归园田居》,我们课题组的老师提出“如何理解陶渊明的入仕与出仕的矛盾”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传统文人的生存困境。

(三)讨论时机的准确把握。

什么时候该用讨论?有教师一上来就让学生讨论,学生什么都不知道;有教师等学生都明白了,学生都知道了,还需要讨论吗?

1、学生困惑时讨论。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不理解之处,处于困惑之时,此时教师若安排讨论,因势利导,学生参与度极高,也最有效果。如教巴金的《小狗包弟》,学生对巴金的忏悔与自责感到不易理解,不就是一条小狗吗?此时,教师提出巴金为什么因一条小狗忏悔与自责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探讨,挖掘课文的主题。

2、讨论位置的灵活处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总领全课、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应放在开头;对整堂课的总结归纳、深化中心的问题,要放在最后。有的问题只有教师大量铺垫,学生才能有所认识的,应放在中间。有时学生提出了意想不到的问题,但和文章主旨密切,要安排临时的讨论。如教《装在套子里的人》这课,有学生提出别里科夫挺让人同情的这一问题,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临时安排一场讨论:别里科夫是否值得同情?

参考文献:

深度教学论文篇5

一、审题不准确

高考作文评卷将“符合题意”的要求摆在第一位,第一等级、第二等级要求“符合题意”,而仅能把握材料、行文有所游离,或仅抓住材料中的枝节立意行文,或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套作的,评分均在第三等级及以下(“发展等级”不给分)。可见,审题立意尤为关键。

审题立意是否“符合题意”,关键看选择的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审题立意符合题目中心角度及其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近几年高考作文所给材料的共同特点是含意多角度、多层次,审题立意比较容易符合题意。但是,角度的多样化给学生带来的困扰是无法判断自己的作文是否离题。须知材料所给的角度不是无限的,加强审题训练、让学生学会自己判断审题是否准确显然是必要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两个审题步骤:

1.从不同方面入手,归纳不同的角度

(1)从材料涉及的不同人物出发,形成不同的角度。如2012年新课标卷高考作文题目,可分别从船主、油漆工和孩子们三个(组)人物出发选材立意。

(2)从事件的总体或事件发展的各阶段出发选定角度。如2012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题目,可分别从事件发展的三个阶段(“写了条幅”、“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取材立意。

2.确立中心角度

归纳不同的角度后,需要对各种角度作出判断,从而确立材料的中心角度。如2010年全国卷I高考作文《漫画: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漫画主体信息是三只吃鱼的猫和一只捉老鼠的猫形成强烈对比。结合漫画的题目,可以判断材料的中心角度应从“有鱼吃还捉老鼠”这一关键信息出发。

二、思维无深度

写作是用文字表达思维的活动。这就是说,文章应该反映作者对自身经历和社会生活的深入思考过程及思考所得的感悟。没有深度思考,就不可能深入本质,有力地解释原因、说明结果、指出规律,更说不上抓住要害、给人启发。许多高三学生的作文大多思路不清,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不明确,论述往往比较肤浅,究其根本,症结在于对论题没有切身的感受和深度的思考,这也是很少学生能以“内容深刻”或“思维有创意”获得发展等级评分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在作文训练课上先组织学生对材料进行深入研讨,再进行构思。

1.研讨。可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就材料形成的论点进行充分深入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论证思维。要对论题想通吃透,知道论题的含意,认识其中的道理,能够进行推理论证和事实论证。

2.构思。学生对论题有了较深入的思考后,明确立论特别是确立分论点就容易了。教师可通过介绍分论点的类型和常见关键字词,教会学生构思论证思路。分论点的类型有定义型分论点、解释型分论点、意义型分论点、功用型分论点、特征型分论点、条件型分论点、欣赏型分论点等;关键字词有“能”、“会”、“要”、“让”、“是”、“便”、“需要”等。如条件型分论点“创新要凭借非凡的智慧,创新要具备独到的眼光,创新要经受艰苦的考验”等,关键字是“要”。又如欣赏型分论点“留一些白,便描绘了大片的彩;留一些白,便画出了无限的情”,关键字是“便”。由此作文的思路可以顺利打开。

三、论点与论据脱离

大部分学生作文得分集中在43-47分数段(总分60分),总体原因是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议论文是高考作文中较常用的文体)有一个较普遍的不足,就是缺乏契合论点的论据。下面的文段是典型的例子:

我国古代有一位宰相在东京做官,家人和邻居为了围墙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家人派人写信给他,想通过他在官场的威望来赢得这一小块土地。他很少收到家人的来信,一收到见是此类小事,就写了一首诗回复家人:“一封家书为修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信后很惭愧,主动让出了三尺地,而邻居也感到很内疚,也让出了三尺地,最后形成了著名的“六尺巷”。所以做人不要太压迫别人,给别人一线生机对你对他都有好处。

这类作文的特点是缺乏作者自己个人的论述,而是讲完一个事例,得出一个结论,形成简单的“观点+论据”的机械模式,论点和论据之间相互脱离,缺乏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在此,论据只是一堆零碎的材料,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

深度教学论文篇6

论文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阅读教学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而把握阅读教学的要领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创设情境,二是设计任务,三是组织讨论,这是学生主体与文本客体高度融合的基本步骤。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的范围是无界可定的,但阅读的过程却大致相同。教师很大一部分责任就是教会学生认真地阅读。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阅读教学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怎样把握阅读教学的要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

我国古人早就重视情境对人的教育和影响。庄子说:“婴儿生无硕师之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孟母三迁、断织教子更是古代情境教学的典型范例。

语文阅读教学要创设情境就必须紧扣教材,使学生“入境”、“入神”、“入化”,把学生带进课文,感知教材,熟悉课文的字、词、句、篇,获得真切的、深刻的印象,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所谓“入境”,指进入课文所展示的境界,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与文章的旨意相融洽,运用联想和想象,神游于文章的人事之中,体验、感悟、理解课文;“入神”,指深入课文的堂奥,发现钻石精金,采撷珠宝,领会文章构思巧妙、表现方法恰当、遣词造句的精彩;“入化”,指从课文中提炼出要点,促进学生吸收、消化,逐步转化为能力,得到学习的窍门。为此,创设情境可采用以下方法。

1.运用实物演示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

2.借助图画再现情境。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并且从图画的色彩明暗中学生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涵养美感。

3.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音乐,能激荡人的心灵,抚慰人的心灵,对渲染情境,营造气氛,有着独到的作用。对音乐的选择,要以课文内容为基本要求,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联系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学生听觉视觉的联动,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4.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可以指导学生带着强烈的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指导学生改编课本剧,或指导学生表演,强化对教材内容的体会。

二、设计任务

教师要根据学情就学生的学习任务设计指导方案,做到读思议练有机结合,重点突出,并随时把握目标,调控阅读进程。很难想象,一堂课没有教师的任务引导,而一味地强调所谓自主研究的语文课究竟会取得什么效果。

问题是任务的主要形式,因此,提问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语文课堂中学生智慧技能的学习与发展,与问题情境相伴而生,随着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优化,并以教师的提问水平为基准条件(区培民《语文教师技术行为概论》)。根据奥苏伯尔和鲁宾逊的解决问题模式,语文提问在认知策略手段中的作用为:将学生从已知信息的认识水平提升到似是而非无以应对的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在能大致明了题义的情况下,还必须引导学生寻找发现策略即突破的契机,直至解决问题突破成功的过程,便是策略习得的过程,这一过程使个体的智慧技能得到补充和提高。(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此,必须讲究提问的质量。

提问要有策略性,不能满篇问,而要对估计学生易领会的地方发问;不能“满堂问”,而要抓住“课眼”,有的放矢;要有思想性,必须有一定的思维坡度,经过严谨的推理、判断才能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内三五秒钟就有多数人‘唰’地举起手来,这是不值得称道的”(赞可夫语);要有序列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要有时机性,起始时如何提问,过程中如何提问,要因时制宜。

质疑是一种特殊的提问。说它特殊,因为它与师问生答的方向正好相反,它是学生就个体所发现、所感觉、所关注的疑难,向教师(或班集体)提出问题。教师在学生质疑活动中是否就是一个被动者了呢?不是的。教师应该主动激发学生的质疑动机和精神,并通过“抛砖”等手段让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诱导学生对从文本、教师诸方面获得的信息进行深入的个性化的思索,提出自己的不解之疑或不同意见。教师要注意甄别学生质疑的价值,并采取合适的方法予以解决,有的由教者直接讲解,有的交给学生探究,有的重锤敲打,有的一带而过。

三、组织讨论。

讨论是以同座或小组为独立单位,学生根据一定的议题进行议论的一种教学对话行为。语文的知识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广泛联系,使语文课堂讨论获得了比其他人文学科更多的话题材料和谈论衍生物;语文的能力训练与学生的言语智慧的直接关系,规定了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以“言语”为中心,“通过对言语的操作达到对世界的把握和改造”(李海林《言语教学论》),而“言语”的主要习得方式非“发言”莫属。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讨论的“可操作性”和“必操作性”。

1.组织设计议题。教师除了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已有水平编制议题外,更为重要的是组织来自学生的教学资源,从中筛选出议题。议题可能引发的话题和谈资,议题可能引发的多向度思考和论辩,都是组织设计论题的重要备课点。

2.指导、调控讨论。教师在讨论的展开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巡视,督促学生倾听和发言;二要关注话题的扣题和展开情况,通过对一两个讨论单位(同座或小组)的暂留观察,掌握讨论的进度和质量,发现新的讨论素材和教学生长元素;三要适时介入,引导和矫正讨论过程,或补充信息以助讨论深入或转折。

3.作好评价。评价的重点有三:一是对学生讨论结果的评价,着眼点是认知的正确度、深度和创新度;二是对学生策略的评价,重点是学生发言中的言语策略和讨论结果中反映的认知策略;三是对学生讨论行为的评价,侧重于讨论中参与的频度、态度、习惯、方式的评价以及相关能力成长的评价。

深度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 语文课 阅读教学 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的范围是无界可定的,但阅读的过程却大致相同。教师很大一部分责任就是教会学生认真地阅读。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阅读教学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怎样把握阅读教学的要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

我国古人早就重视情境对人的教育和影响。庄子说:“婴儿生无硕师之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孟母三迁、断织教子更是古代情境教学的典型范例。

语文阅读教学要创设情境就必须紧扣教材,使学生“入境”、“入神”、“入化”,把学生带进课文,感知教材,熟悉课文的字、词、句、篇,获得真切的、深刻的印象,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所谓“入境”,指进入课文所展示的境界,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与文章的旨意相融洽,运用联想和想象,神游于文章的人事之中,体验、感悟、理解课文;“入神”,指深入课文的堂奥,发现钻石精金,采撷珠宝,领会文章构思巧妙、表现方法恰当、遣词造句的精彩;“入化”,指从课文中提炼出要点,促进学生吸收、消化,逐步转化为能力,得到学习的窍门。为此,创设情境可采用以下方法。

1.运用实物演示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

2.借助图画再现情境。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并且从图画的色彩明暗中学生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涵养美感。

3.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音乐,能激荡人的心灵,抚慰人的心灵,对渲染情境,营造气氛,有着独到的作用。对音乐的选择,要以课文内容为基本要求,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联系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学生听觉视觉的联动,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4.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可以指导学生带着强烈的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指导学生改编课本剧,或指导学生表演,强化对教材内容的体会。

二、设计任务

教师要根据学情就学生的学习任务设计指导方案,做到读思议练有机结合,重点突出,并随时把握目标,调控阅读进程。很难想象,一堂课没有教师的任务引导,而一味地强调所谓自主研究的语文课究竟会取得什么效果。

问题是任务的主要形式,因此,提问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语文课堂中学生智慧技能的学习与发展,与问题情境相伴而生,随着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优化,并以教师的提问水平为基准条件(区培民《语文教师技术行为概论》)。根据奥苏伯尔和鲁宾逊的解决问题模式,语文提问在认知策略手段中的作用为:将学生从已知信息的认识水平提升到似是而非无以应对的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在能大致明了题义的情况下,还必须引导学生寻找发现策略即突破的契机,直至解决问题突破成功的过程,便是策略习得的过程,这一过程使个体的智慧技能得到补充和提高。(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此,必须讲究提问的质量。

提问要有策略性,不能满篇问,而要对估计学生易领会的地方发问;不能“满堂问”,而要抓住“课眼”,有的放矢;要有思想性,必须有一定的思维坡度,经过严谨的推理、判断才能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内三五秒钟就有多数人‘唰’地举起手来,这是不值得称道的”(赞可夫语);要有序列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要有时机性,起始时如何提问,过程中如何提问,要因时制宜。

质疑是一种特殊的提问。说它特殊,因为它与师问生答的方向正好相反,它是学生就个体所发现、所感觉、所关注的疑难,向教师(或班集体)提出问题。教师在学生质疑活动中是否就是一个被动者了呢?不是的。教师应该主动激发学生的质疑动机和精神,并通过“抛砖”等手段让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诱导学生对从文本、教师诸方面获得的信息进行深入的个性化的思索,提出自己的不解之疑或不同意见。教师要注意甄别学生质疑的价值,并采取合适的方法予以解决,有的由教者直接讲解,有的交给学生探究,有的重锤敲打,有的一带而过。

三、组织讨论。

讨论是以同座或小组为独立单位,学生根据一定的议题进行议论的一种教学对话行为。语文的知识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广泛联系,使语文课堂讨论获得了比其他人文学科更多的话题材料和谈论衍生物;语文的能力训练与学生的言语智慧的直接关系,规定了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以“言语”为中心,“通过对言语的操作达到对世界的把握和改造”(李海林《言语教学论》),而“言语”的主要习得方式非“发言”莫属。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讨论的“可操作性”和“必操作性”。

1.组织设计议题。教师除了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已有水平编制议题外,更为重要的是组织来自学生的教学资源,从中筛选出议题。议题可能引发的话题和谈资,议题可能引发的多向度思考和论辩,都是组织设计论题的重要备课点。

2.指导、调控讨论。教师在讨论的展开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巡视,督促学生倾听和发言;二要关注话题的扣题和展开情况,通过对一两个讨论单位(同座或小组)的暂留观察,掌握讨论的进度和质量,发现新的讨论素材和教学生长元素;三要适时介入,引导和矫正讨论过程,或补充信息以助讨论深入或转折。

3.作好评价。评价的重点有三:一是对学生讨论结果的评价,着眼点是认知的正确度、深度和创新度;二是对学生策略的评价,重点是学生发言中的言语策略和讨论结果中反映的认知策略;三是对学生讨论行为的评价,侧重于讨论中参与的频度、态度、习惯、方式的评价以及相关能力成长的评价。

深度教学论文篇8

关键词:惯用语;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961年,马国凡在《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中认为“撑门面”、“敲警钟”等词语是惯用语,拉开了我国惯用语研究的篇章序幕虽然只有短短五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在此期间,汉语惯用语取得的成绩却是显著的。由于历史原因,对惯用语的研究中断了一段时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对惯用语的研究才得以恢复。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对外汉语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惯用语的本体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使得这一时期的惯用语研究达到了高潮,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惯用语的研究上来,产生了大量的著作和期刊论文。这时期的惯用语研究无论是从横向的广度上还是纵向的深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笔者基于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及一些相关论文,综述各家之论点,希望为今后的汉语惯用语教学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一、汉语惯用语本体的研究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惯用语的研究,本体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学界关于惯用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惯用语的语义研究。如陈光磊认为:“惯用语就是具有语义变异特征的一种定型短语,其功能相当于一个词而呈现出明显的日语格调和修辞色彩。”高歌东、张志清认为“惯用语是以动宾关系为基本语法结构,以二字格为基本形式,以比喻引申为基本修辞手法和表意手法的固定词组。”此外李行健在《惯用语的研究和规范问题》中把惯用语语义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马国凡、高歌东也在《惯用语》一书中也对惯用语语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些都是从语义的角度对惯用语进行了深度的挖掘,为惯用语的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惯用语的文化内涵研究。惯用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最早认识到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学者是罗常培,他的《语言与文化》主张从文化的角度研究语言,开创了语言文化学的先河。但是这本书只是起到了引导性的作用,它更多地是从宏观的角度去探讨语言文化的东西,并没有详细的分析某一语言的文化现象,也没有涉及到更多地惯用语文化。此后随着惯用语关注度的提高,关于惯用语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多,如陈华琴在《现代汉语惯用及其语内涵分析》中总结了惯用语语义折射出的三种文化,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此外,还有王俊《浅论包含饮食语素惯用语的文化意蕴》,辛菊、唐华《浅论包含服饰语素惯用语的文化意蕴》,李艳萍《简论用语的文化价值》等等。从文化的角度入手去研究惯用语,更加全方位的剖析了汉语惯用语,使得本体的研究从广度上得到了拓展,也对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的研究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对外汉语事业也随之取得了不断的发展,进而汉语学界中的很多学者辗转到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的领域中来,我们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把这些专著期刊大致归为以下几类:

1.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如王进在《汉语惯用语隐喻的发生机制》则将相似性作为惯用语隐喻形成的基础,并提出是语用环境的促动创造了相似性。陈明芳在《惯用语认知机制及其词汇语义特征》中“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三种认知机制,即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和规约常识,来分析惯用语的理解过程。”该文章从认知学的角度分析了惯用语,给我们的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车晓庚的《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与应对策略》“从探讨惯用语的基本特征出发,借鉴心理学研究汉语惯用语模型,分析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惯用语实际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构想如何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但是该文章只是初步借鉴心理学进行探讨,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2.二语习得的角度。如马晓娜(2008)“对留学生使用汉语惯用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得出语法偏误、语义偏误、语用偏误的具体原因。”李国慧(2005)认为“在对留学生进行惯用语教学时,要针对其错误之处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这篇文章也是进行了比较浅显的探讨,没有太大深度,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的具体方法也并未真正的涉及到。袁曦(2006)“对外国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惯用语偏误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总结提出了惯用语教学的教学手段”,但是这篇文章只是泛泛而谈了教学方法,针对性的具体建议不多。

3.国别化的汉语惯用语教学。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对于学习主体学习者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针对学习者国别化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潘明霞在《英汉“身体互喻”词汇对比研究》一文中从英语和汉语的角度重点分析分析了惯用语中身体部位之处以及惯用语中文化的差异,孙自辉(2007)则从英语惯用语的角度入手,解读了中英文化内涵,这篇文章的切入角度很好,但文章从浅层去分析,没有进行深度的挖掘。崔舜圭在《中韩惯用语比较及教学研究》一文中主要分析了中韩惯用语的不同以及韩国学生出现偏误的原因,但是汉语惯用语教学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少,头重脚轻,造成了结构上的不均匀。

三、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它已成为专家、学者和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但从学术发展及教学实践的角度来说,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而言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研究的不深入、不具体。目前对外汉语中的惯用语教学的很多研究都是泛泛而谈,并没有进入深度的挖掘,还缺乏深入的、具体的分析和探索。

2.国别化研究的不均衡。国别化研究发展的不平衡在现汉语惯用语教学中的一大问题,有些国家被研究的很透彻,而有些国家根本没有涉足。比如英语国家的惯用语研究高达上千篇;日韩的汉语惯用语教学也不少,而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的惯用语教学的研究却寥寥无几。

所以为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更好的发展,以上现象应当值得我们去关注、去反思,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研究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待进一步开拓。

参考文献:

[1]高歌东.惯用语再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2]崔舜圭.中韩惯用语比较及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