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见8篇

时间:2022-08-08 14:32:37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见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见篇1

问:为什么说2005年是改革攻坚年?

答:近两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科学实施宏观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宏观调控的实践也表明,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还远未消除,突出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宏观调控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主体多元化新形势的要求,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符合WTO规则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还不健全,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平衡,等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推进改革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2005年是宏观调控的关键一年,要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着眼于理顺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改革。所谓攻坚,即是要在通过体制创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与此同时,从改革本身来看,距中央确定的到201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时间紧迫,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抓住每一年。所谓攻坚,也是要求2005年的改革应在一些关键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中央把今年确定为改革攻坚年,显示了党和政府着力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也表明了经济发展和体制建设对加快改革的迫切要求。2005年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必须抓住经济形势好、各方面改革意识增强的有利时机,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用改革推动全局工作。

问:200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答: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意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和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今年改革的部署,提出了今年的重点改革工作,主要包括:

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把工作重点放在搞好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上。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失误和重大资产损失的责任追究制度;继续深化电信、电力、邮政、铁路等垄断行业改革,推进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在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方面,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面,要加快推进中行、建行等金融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和协调机制。在深化财政税收投资改革方面,要完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调整和优化转移支付结构,规范转移支付办法;做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合并方案的研究和准备工作,继续搞好增值税转型试点,研究制定全面实施方案;全面落实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在加快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方面,继续抓紧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在行政管理体?

聘母锓矫?要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完善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着力解决矛盾比较突出的职责交叉问题。

此外,还要大力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领域改革,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问:今年的《意见》有哪些鲜明特点?

答:在去年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改革意见的基础上,今年国务院直接年度改革意见,表明了改革在当前的十分重要性,也表明了中央对改革的高度重视。作为年度性的指导文件,2005年《意见》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紧扣发展,着力突破。《意见》紧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实现长远发展打下体制机制基础确定改革的内容和重点,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二是全面部署,突出重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综合性、配套性进一步增强,需要整体推进,但又必须抓住影响全局的重点方面。为此,《意见》在改革内容的确定上,尽可能做到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主要确定了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金融财税投资价格改革、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等10个方面的重点。三是立足年度,兼顾长远。《意见》提出的改革措施总体上是基于当年考虑的,但是很多改革措施往往并不是一年能完成的,具有中长期性。总体上说,《意见》中的主要改革任务可以分为四种情况:当年需要完成或基本完成的改革措施,如完善出台个人所得税方案,制定《国

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关配套文件等;年内虽不能完成、但要在一些关键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改革,如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等;年内需要启动的或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的改革,如提出统一内外资所得税方案,研究提出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等;已经进行的需要继续推进和完善的改革或试点,如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投资体制改革等。四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为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真正落到实处,《意见》对各项改革措施逐一加以分解,明确了责任主体。这也是《意见》不同于以往的一个突出特点。

问:如何有效推进2005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见篇2

今年是十七大之后的开局之年,亦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经济体制改革处于攻坚阶段。

2008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在这次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就2008年深化国企、生产要素、农村、社会、涉外、现代市场等6个方面的改革做了部署。

其中包括,将择机出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研究制定铁路体制改革方案,研究起草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指导意见等。

2008年六大重点改革

此次会议讨论的《关于深化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提出了今年6大改革重点,每一个都直指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

一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非公有经济发展。会议透露,由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财政部牵头,加快中央企业调整重组步伐,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结构优化和战略性调整机制,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转移。

对于国企改革,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司长孔泾源在会上指出,将重点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主要包括3个行业:研究制定铁路体制改革方案;研究提出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推动落实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方案,完善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组织开展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其二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规划、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宏观管理体制。以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省以下财政体制为重点,启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创新各级财政支持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的体制机制。

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意见稿》指出,将推进农行股改和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制定国家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方案。

在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方面,将健全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制度,研究起草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指导意见。

第三,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研究建立垄断利润调节制度,完善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和使用制度;择机出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改革国企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对垄断行业企业工资监管。

在社会体制改革中,还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科技、教育和文化体制改革。杜鹰表示,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建立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

此外,今年还将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从制度上保障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发展方式的尽快转变;深化农村改革,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内外平衡、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要素市场改革难题

“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从制度上保障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发展方式的尽快转变。”这是杜鹰在本次会议上反复提及的话题,亦是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安排,在要素市场建设方面,一是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引导优质大型企业上市,壮大主板市场;发展中小板市场,启动创业板市场;修订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要素市场发展的第二步,就是规范土地市场。出台规范和完善征地程序的指导性意见,完善经营性土地和工业用地出让制度,理顺土地价格形成机制。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见篇3

一、关于省委《决定》的基本背景

省委谋划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并作出《决定》,主要有以下三点考虑:

1.基于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的考虑。改革开放35年来,浙江依靠率先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形成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赢得了发展的先机,掌握了发展的主动。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后,时任省委书记同志带领十一届省委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作出了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的重大决策。“八八战略”不仅是浙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也是浙江全面深化改革“五位一体”的总谋划,为浙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活力和动力源泉。当前浙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随着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我省原有的体制机制优势逐步弱化,传统发展模式的内生动力逐步消减,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各种矛盾更加集中,多方利益更加纠结,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依靠改革这一强大利器,破除思想观念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和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

2.基于激发发展动力的考虑。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必须充分激发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两大动力。这两大动力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改革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将为创新驱动提供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创新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也将为深化改革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两者相辅相成、互促互进,共同为发展创造巨大红利。为此,省委在年初就作出安排,将研究两大动力问题确定为今年两次省委全会的主题。特别是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振奋,说明省委的谋划部署与中央步调一致、同向而行,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勇气。今年5月,省委召开十三届三次全会,专题部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问题后,省委就将谋划重点转到全面深化改革上,迅速启动相关课题研究,为开好四次全会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3.基于持续推动重点工作的考虑。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以治水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组合拳”各项工作,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抓改革、促转型。这些举措,实质上就是深化改革的重大措施,切合浙江实际、符合群众愿望,在推动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思想基础和环境氛围。深入推进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强化转型升级“组合拳”的体制机制保障,健全长效机制,发挥常效作用。

二、关于省委《决定》起草的过程

《决定》稿的起草工作,在省委常委会领导下,省委书记夏宝龙亲自主持,省委常委、秘书长赵一德具体协调,省委政研室牵头组织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省政府研究室和省政协研究室共同承担。从今年9月成立起草组以来,《决定》的起草历时近3个月,先后易稿十多次。起草工作主要有三个特点:

1.省委高度重视。省委常委会议先后3次讨论《决定》稿,省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带头深入调研,带头征求意见。夏宝龙书记亲自主持重点课题《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的思路与对策研究》。9月25日,夏宝龙书记主持召开课题成果汇报会,就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内容和任务、重点和路径、方法和原则等问题提出具有指导性的要求,为起草《决定》稿指明了方向。课题汇报会后,夏宝龙书记又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安排专题调研,先后就金融改革、要素配置改革、县域科学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转型升级“组合拳”等到市县开展调研。在《决定》稿起草过程中,夏宝龙书记多次就一些重大问题阐述观点、把关定向,对每一稿都亲自审阅。《决定》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夏宝龙书记又主持召开部分市县委书记、省直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意见。李强省长和王辉忠副书记多次对《决定》稿的主要内容、重要提法提出明确具体的修改意见。其他省领导也都结合分管工作,对《决定》稿的修改和完善提出许多很好的具体意见。

2.深入调查研究。从今年5月开始,围绕夏宝龙书记主持的重点调研课题研究,省委政研室牵头,组成了省委办公厅、省发改委等20多家单位参与的课题组,明确各单位研究任务。课题组到省内外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梳理了我省“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和30多项国家部委单项改革试点实施情况,并在市县领导、基层干部群众和企业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机制等作了深入思考,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起草《决定》稿打下了坚实基础。

3、广泛征求意见。从提纲开始,到初稿、讨论稿、征求意见稿,再到审议稿,《决定》稿起草过程中进行了多层面、多形式、多轮次的广泛征求意见。期间,3次书面征求所有在职省领导意见建议;多次召开省直部门负责人、市县负责人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决定》征求意见稿还发送省委委员、候补委员和有关方面、有关人员广泛征求意见,并专门委托省政协党组召开专题政治协商会议进行民主协商。在征求意见中,各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据统计,仅《决定》征求意见稿就收到修改意见和建议793条,在《决定》稿修改中吸收了406条;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讨论审议时,对《决定》稿共提出105条修改意见,修改时吸收了22条。可以说,《决定》形成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汇聚集体智慧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

三、关于省委《决定》起草所遵循的原则

在《决定》稿起草中,起草组始终注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要求:

1.以全面贯彻中央精神为主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阶段、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在省委《决定》稿起草过程中,起草组高度重视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将省委《决定》与中央文件精神进行全面对接,并把贯彻中央精神同浙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吃透精神而不照抄照搬,既把中央明确部署的改革事项充分体现到《决定》中,确保不漏项,又提出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我省实际的改革举措,做到深化细化具体化。

2.以走在前列要求为引领。浙江的改革,省内外很关注,各方面有期待。浙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有率先改革的积极举措,要有走在前列的目标追求,要体现浙江的亮点和特色,特别是在经济转型升级、民营经济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和美丽浙江建设等方面改革要有新实招、新突破。《决定》在总结浙江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注重把先行先试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转化为制度设计,注重从浙江实际出发提出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改革举措,力求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浙江特色版”。

3.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决定》围绕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回应社会的呼声和期待,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省委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沉下去,深入调研思考,解答好“哪些必须改”、“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基本问题。对不合时宜的、群众意见大的、推动工作慢的事,无论涉及哪个地方哪个部门,都要主动改、尽快改。对必须改的问题,要弄清症结所在,以自我革命精神提出明确的改革措施,力求贴近基层、贴近民生,具有可操作性。

4.以深化改革为主题。《决定》着重突出改革主题,不面面俱到。主要是做到“五个不写”:一是与改革联系不紧密、纯属发展性的举措一般不写。二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明确部署和表述、省里可直接操作抓落实的举措,不重复写。三是不属于省级权限能解决、一时又难以探索破题的举措,原则上不写。四是需要省级部门和市县出台配套政策和操作办法的,只点题明确方向不具体写。五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已明确部署的改革举措和国家有关部门在我省进行的各类专项改革试点,不具体展开写。

四、关于省委《决定》部署的重点工作

《决定》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基础上,基于浙江发展实际和现实需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要求,部署了再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新优势、深化市场取向改革等11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并就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这里,着重对一些重大举措和重点工作进行解读。

1.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中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也对省域层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据此,《决定》提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努力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同时,按照中央到2020年的时间设计和我省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目标要求,提出了分阶段的改革目标:到2015年,本决定提出的一批改革具体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7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基本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为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2.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中央全会明确提出了“六个紧紧围绕”改革路线图。我省贯彻这个改革路线图,关键是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努力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省委认为,“八八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省域层面的生动实践,是事关浙江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也是切合浙江实际、经受实践检验的务实管用之招。根据“八八战略”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决定》提出了“八个着眼于”的改革路线,就是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开拓文化发展新境界,推进法治浙江和平安浙江建设,建设美丽浙江等八个方面,进一步发挥优势、深化改革、创新举措。这“八个着眼于”,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与“八八战略”一脉相承、环环紧扣,是“八八战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实践要求和改革层面的具体展开,是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路线。

3.全面深化改革具体项目。实施项目制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全面深化改革同样需要建立项目责任制,以项目为牵引来推动各项改革部署的落实。《决定》在经济转型升级、实施改革试点、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风建设等8个方面,以项目化方式对改革任务进行分解、组合,并明确提出到2015年具体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要求。

4.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中央全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作出的新的科学定位,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对我省来说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征程中,浙江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正确把握中央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新的科学定位。基于此,《决定》提出,深入推进资源要素配置改革,加快地方金融创新发展,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并在项目中提出积极推进海宁市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希望以此为载体,努力推动资源要素的“合理配、优质配、合法配、高效配”。同时,《决定》还就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作出具体部署,强调要通过精兵简政、合并职能、整合资源、强化治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决定》还创新性地提出了推广“政务超市”审批模式、推进审批中介改革、健全向社会购买服务体制机制等具体改革举措。

5.强化转型升级“组合拳”的体制机制保障。省委、省政府以治水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组合拳”阶段性成效十分明显,现在迫切需要通过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巩固和扩大转型升级成果,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此,《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推进转型升级的具体改革项目,包括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建立健全治污治气、城市治堵、“浙商回归”、“四边三化”、“四换三名”、产业集聚区提升、市场主体升级、扩大有效投资等体制机制,在“三改一拆”基础上推进“无违建县”创建等。这些改革项目,今明两年必须全面展开,确保取得实质性突破。

6.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民间资金充裕、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浙商群体庞大是我省的突出优势,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最大限度激活民间力量、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决定》提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决定》还提出许多具体的改革举措,如在市场准入方面,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坚决破除“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等;在促进企业主体升级方面,落实和健全“个转企、小升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引导小微企业健全组织结构和改进管理,健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机制,引导上规模民营企业加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在吸引浙商回乡发展方面,要完善实施“浙商回归”工程体制机制,健全回归浙商重大产业升级项目资源要素保障机制,不断优化浙商回乡创业的体制环境。

7.推进县域经济向城市(都市区)经济转型。县域经济是浙江的发展特色,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在浙江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中功不可没。但随着发展阶段和竞争格局变化,传统县域经济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变化实际,着眼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都市区)经济转型,促进产业集聚、要素集约、产城融合、功能集成,加快形成与新型城市化相适应的经济布局和发展方式。《决定》提出,要完善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构建都市区和城市群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建立跨行政区域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共建共享的体制机制;完善中心城市提升发展机制,适时推进县(市)改区行政区划调整等。《决定》还提出了加快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体制机制、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并轨机制、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改革举措。全面落实这些举措,必将有力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向城市(都市区)经济加快转型,率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8.健全建设法治浙江的体制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中央全会关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为此,《决定》在阐述健全建设法治浙江体制机制中,全面贯彻中央全会的新精神新要求新部署,强调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完善法治工作领导体制,健全法治建设协调工作机制,完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水平,并结合浙江实际,提出了落实中央相关重大改革举措的具体要求。《决定》还专门列出一部分,重点阐述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对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作出具体部署。

9.健全建设平安浙江的体制机制。建设平安浙江,是省委基于“大平安”理念作出的决策部署,既包含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容,也包含社会治理的内容。这次中央全会在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两个领域的改革力度都很大,提出了许多对传统管理模式和传统运行格局具有重大突破的改革举措。《决定》对贯彻落实中央全会的这些部署作出了相应安排。围绕健全发展社会事业和保障改善民生体制机制,提出要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机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围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出要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持之以恒抓好平安浙江建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10.完善互联网运用和管理的体制机制。当前,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决定》多处对完善互联网运用和管理的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力求形成从技术到内容、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犯罪的互联网管理合力,确保网络正确运用和安全。在改革具体项目中,提出要完善互联网安全战略和信息安全措施;在加强和改进文化管理中,提出要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研判导控服务机制建设,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在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中,提出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制度,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同时也对用好互联网提出了要求,明确要把云计算、大数据等作为基础设施来建设,完善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全社会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见篇4

根据中共谭唐委员会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印发2018年区直各单位承接桂北市全面深化改革绩效考评指标的通知》(覃改办发〔2018〕2号)的要求,我局对照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重点改革任务清单,对涉及我局改革任务的事项进行逐一梳理并认真查缺补漏,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改革清单任务及完成情况

6月份时区改革办发送一份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改革任务推进情况表到各单位,任务清单中涉及到我局的改革任务有4项,经过与上级部门对接了解到我局的改革任务中有3项,但自治区、市还未出台相关文件,有1项是由教育局牵头实施,我局按实际情况如实向区改革办反馈。9月份改革办发送一份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改革任务推进情况表最终版到各单位,任务清单已无涉及我局的改革任务。具体情况如下:

1、公共指标

(1)组织开展改革督察,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①制定督察计划。根据职能指标,我局没有承接桂北市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和牵头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重点改革任务事项,故此项没有制定督察计划。

②组织开展专项督察。因我局没有承接桂北市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和牵头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重点改革任务事项,涉及到的民主法制领域和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也没有下达督察任务,故此项没有开展专项督察。

(2)改革推进及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①报送重点改革任务进展情况。我局自2018年8月份接到区委政法委要求草拟谭唐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后,每月均按时向区委政法委报送进展情况。

②我局已将上级出台的中共桂北市委员会办公室、桂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的通知(贵办通〔2018〕28号)及时报送区委政法委。

③目前谭唐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还没正式出台。相关备案工作由区委政法委负责。

④目前我局没有被督察发现的问题。

⑤我局每月均按要求报送改革信息2篇。

2、职能指标

涉及我局工作职能是(覃改办发〔2018〕2号)文件附件4第48项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相关规定的实施办法。该项工作责任单位为区委政法委,2018年8月份,我局接到区委政法委通知,要求我局以谭唐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草拟谭唐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我局接到任务后安排专人参照中共桂北市委员会办公室、桂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的通知(贵办通〔2018〕28号)草拟了意见稿,并拟好意见稿。经我局党组讨论后报区委政法委书记、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组长覃信朝同意,于2018年9月17日以谭唐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向全区各乡镇、各部门普发了谭唐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征求意见。9月20日,我局收集完反馈的征求意见后,将相关材料呈报给了区委政法委,由政法委汇总报区两办按程序流程发文出台。目前,谭唐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还没正式出台。后续工作由区委政法委负责。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见篇5

问:为什么要出台《意见》?

答: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而艰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提出,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加快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对顺利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见》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是推进今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综合性、指导性文件。

问:《意见》为什么提出要处理好改革创新和依法行政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对依法行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处理好改革创新和依法行政的关系,既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大胆探索,又要有效运用法制手段规范改革程序、深化改革实践、巩固改革成果。对符合发展方向、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改革创新,要选择有条件的地区进行局部试点,控制风险,稳妥推进。对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改革措施,要及时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对已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法律法规,要按照立法程序及时修订或废止。对个别地方出现一些以改革的名义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要依法坚决予以纠正。

问:在重点任务布置上,《意见》是如何考虑的?

答:《意见》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围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化改革;围绕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此外,对一些近年来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需要继续推进和深化的改革,也提出了工作要求。以上改革任务,既立足应对当前突出问题,又着眼解决长期矛盾,大多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会议和文件明确部署的重点改革工作,还有一些是适应当前改革发展形势需要提出的有关部门和行业的重点改革工作。同时,兼顾工作连续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力争年内取得突破的改革目标和任务,并根据职能分工,对每一项任务提出了牵头或负责部门。

问: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今年要推进哪些重点改革?

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改革发展的主线。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有效转变的根源。为此,《意见》提出今年要重点在资源性产品价格、税收制度、垄断行业、金融体制、涉外经济体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一是深化成品油、电力、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二是改革和完善资源税、增值税、消费税、房产税等税收制度。三是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稳步开展电力输配分开试点,推进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四是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五是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六是健全支持境外投资的相关政策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境外投资风险防控机制。

问:《意见》将食品安全监管和完善境外投资政策列为今年的重点改革任务,是基于什么考虑?

答: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社会关注度很高。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着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为此,《意见》将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列为今年的重点改革任务,提出要建立健全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和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加大行政执法和责任追究力度,完善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和程序。

目前,我国对外开放已由过去以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进入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阶段。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一项重大举措。与境内投资相比,对外投资面临的经济政治环境更为复杂、不确定性因素更多。特别是最近有关国家局势出现动荡以后,相关问题更加突出。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正确引导和规范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促进对外投资平稳有序健康发展。为此,《意见》将完善境外投资体制机制列为今年的改革重点,提出要加快完善境外投资法律法规制度,健全支持“走出去”的相关政策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境外投资风险防控机制。

问: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要推进哪些重点改革?

答: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意见》提出,要处理好发展社会事业和创新社会体制的关系,更加重视从制度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今年的主要任务是:一是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在基本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二是围绕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体制改革。三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四是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稳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五是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制度,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问:围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今年要推进哪些重点改革?

答: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政府依法行使权力、有效履行职能的基础和前提。政府预算公开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意见》将完善政府预算公开机制作为今年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点,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包括进一步细化公开中央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继续推进中央部门预决算公开、公开“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情况、公开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大力推进地方财政预决算公开等。此外,《意见》还提出了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开展省直管县(市)改革试点等其它改革任务。

问:围绕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今年要推进哪些重点改革?

答:深化改革、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意见》提出了四项今年需要重点推进的改革任务:一是完善土地管理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修订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农业农村。二是推进国有农场、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是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四是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见篇6

根据中共谭唐委员会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印发2018年区直各单位承接桂北市全面深化改革绩效考评指标的通知》(覃改办发〔2018〕2号)的要求,我局对照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重点改革任务清单,对涉及我局改革任务的事项进行逐一梳理并认真查缺补漏,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改革清单任务及完成情况

6月份时区改革办发送一份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改革任务推进情况表到各单位,任务清单中涉及到我局的改革任务有4项,经过与上级部门对接了解到我局的改革任务中有3项,但自治区、市还未出台相关文件,有1项是由教育局牵头实施,我局按实际情况如实向区改革办反馈。9月份改革办发送一份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改革任务推进情况表最终版到各单位,任务清单已无涉及我局的改革任务。具体情况如下:

1、公共指标

(1)组织开展改革督察,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①制定督察计划。根据职能指标,我局没有承接桂北市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和牵头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重点改革任务事项,故此项没有制定督察计划。

②组织开展专项督察。因我局没有承接桂北市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和牵头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重点改革任务事项,涉及到的民主法制领域和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也没有下达督察任务,故此项没有开展专项督察。

(2)改革推进及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①报送重点改革任务进展情况。我局自2018年8月份接到区委政法委要求草拟谭唐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后,每月均按时向区委政法委报送进展情况。

②我局已将上级出台的中共桂北市委员会办公室、桂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的通知(贵办通〔2018〕28号)及时报送区委政法委。

③目前谭唐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还没正式出台。相关备案工作由区委政法委负责。

④目前我局没有被督察发现的问题。

⑤我局每月均按要求报送改革信息2篇。

2、职能指标

涉及我局工作职能是(覃改办发〔2018〕2号)文件附件4第48项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相关规定的实施办法。该项工作责任单位为区委政法委,2018年8月份,我局接到区委政法委通知,要求我局以谭唐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草拟谭唐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我局接到任务后安排专人参照中共桂北市委员会办公室、桂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的通知(贵办通〔2018〕28号)草拟了意见稿,并拟好意见稿。经我局党组讨论后报区委政法委书记、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组长覃信朝同意,于2018年9月17日以谭唐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向全区各乡镇、各部门普发了谭唐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征求意见。9月20日,我局收集完反馈的征求意见后,将相关材料呈报给了区委政法委,由政法委汇总报区两办按程序流程发文出台。目前,谭唐贯彻落实《公共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还没正式出台。后续工作由区委政法委负责。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见篇7

提出的关于改革“四个有利于”的导向,为我们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什么要强调这“四个有利于”?因为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司法、财税、户籍制度、考试招生、农村土地、公立医院、科技体制……这些以前难碰、难啃的“硬骨头”正在陆续被砸开。

对于我们执政党而言,奋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让国家更富强、更繁荣,让人民生活更美满、更幸福。这既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充满了为民谋福祉的勇气和担当。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于是,从2013年启动全面深化改革至今,我们党勇立改革潮头,抓难点、补短板,抓试点、求突破,抓督察、促落实,抓宣传、聚共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啃“硬骨头”,破“中梗阻”,积极解决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简政放权,“一带一路”,“自贸区”,“中国制造”……在这些名词的背后,涉及民生方方面面。

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加大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发展全民健身……这些具体的改革举措更是对准了民生痛点。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突出重点”,则是中央深改组多次会议强调的一个关键词:“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明确标注出来,排出优先序,重点推进,发挥好支撑作用”;“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带动全局”。在中央深改组第三十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的“四个有利于”要求,不但指明了深化改革的方向,还进一步完善了改革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以重点带动全局”。

而“四个有利于”便是找准重点的坐标。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意见篇8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2009年卫生工作,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中心,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全面动员部署2010年的重点卫生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卫生改革发展的成果。

2009年卫生工作取得新进展

在本次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对2009年的全国卫生工作做了总体回顾。

陈竺部长指出,在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医改工作全面启动;面对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学决策,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卫生系统积极防控疫情和救治患者,维护社会稳定;《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卫生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受到群众支持欢迎。

陈竺在报告中总结了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所取得的新进展:一是医改工作开局良好:二是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防控成效显著;三是食品药品监督得到新加强;四是卫生监督力度不断加大;五是中医药事业取得新发展。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开局良好

陈竺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全国卫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全面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认真筹备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改工作达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要求,人民群众正在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陈竺在报告中指出了2010年要着力做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新突破;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稳步推进: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顺利实施:五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完成筹备,医疗管理得到加强。

把握好四大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

陈竺明确要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改革任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好四大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

一是科学统筹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两大体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二是正确处理医疗服务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病有所医;三是准确把握医疗服务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之间的关系,努力推进基本药物制度。

2010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陈竺指出,2010年是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卫生工作,对于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目标、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至关重要。2010年卫生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医改意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卫生系统的中心工作,积极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一是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是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三是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着力加强医疗管理;六是努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和其他重大事件处置工作;七是大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八是积极做好卫生监督工作;九是全力推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十是认真做好重大规划工作:十一是加快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十二是认真抓好关系民生的几项重点卫生工作。

张茅对2010年卫生工作提出九点意见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