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8篇

时间:2022-07-30 08:18:54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篇1

首先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重点是以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岗位职业能力为主,并且企业现在需要的是“到岗就能上手”的人员,而会计从业资格证必考科目会计电算化以实际操作为主,因此会计电算化要求学生在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熟悉软件的操作与基本维护。同时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普遍对于纯理论课程学习兴趣不高,适合动手操作,所以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有其必要性。既有助于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又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实际应用水平,实现与企业工作无缝对接,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会计电算化“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探索

会计电算化“教学做”一体化中依据会计实际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结合财务软件自身系统,多采用任务驱动法,对所学内容多采用项目模块化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企业真实业务为载体,设置教学情境,提出任务要求,老师讲解同时学生分角色进行操作。最后进行综合模拟实训练习,这样更易被学生接受,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会计电算化“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

3.1建立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实施会计电算化一体化教学需要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这需要学校在资金上给予支持,需要配备电算化多媒体机房,保证学生人手一台电脑,每台电脑上装上相应的会计核算软件,同时配备多媒体投影仪、音响、话筒,方便教师演示操作,同时学生跟着做。要有专人负责,定期清理维护电脑,保障课堂使用。

3.2建设一体化教学的师资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软条件是培养或拥有合格的双师型教师。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给学生提供咨询帮助,教师的素质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双师型教师不单单有双证就可以,同时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实践能力,不仅能讲授理论知识,也能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因此需要学校加强师资的培训,可以利用校企合作,让会计专业老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或是聘用既有实践经验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的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兼职会计电算化实训指导教师。

3.3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学习、手脑并用转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需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将班级同学进行小组分配,每组有一个或几个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实现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先进”带动“后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模块化教学,分岗分角色实训,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熟悉并能处理各个岗位之间的关系。对于进度较慢的学生,课余时间机房可以免费开放,供大家学习。鼓励学生参加会计电算化类技能大赛和考证,比如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应变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4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考核应采用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注重平时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促进知识和技能在平时的积累,检验学生学习态度和对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规范和熟练度。目标考核,即结果性考核,采用闭卷与上机模拟账套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但是以上机考试为主,兼顾学生理论知识储备与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篇2

(一)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含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就是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它的实质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教学组织上一体化设置;讲授与操作等教学手段一体化实施;教室、实训室和岗位实习一体化配置;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能力要求一体化训练。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最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专业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特点,以专业职业能力及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实践环境的构建、工学结合的实践运作为重点,注重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学校、企业、政府紧密结合,创造真实(仿真)的学习环境,让学校教育与社会接轨、学校教育与企业接轨,使学生走出校门就具备岗位职业能力,真正实现“工学结合”“零距离”和“零适应期”的教学要求,从而实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会计电算化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能否较好地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应关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过程的设计、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和一体化考评机制的构建等一系列问题。

(二)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课程体系通过行业调研和与行业专家研讨,社会对会计的需求主要为中小企业和事业单位会计、出纳、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等岗位,在建立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时要充分考虑市场环境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变化,结合会计工作任务的特点,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课程体系。具体包括:珠算技术与点钞技能实训;手工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出纳基本技能实训;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实训;手工会计单项岗位技能实训;手工会计混合岗位综合技能实训;会计电算化维护管理技能实训;电算化会计综合技能实训;校外实践培训;多证强化训练;顶岗实习。按照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标准,结合毕业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建立各门课程的质量标准。

(三)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与运作模式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是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情境式教学,传统的教室往往难以满足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因此,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最好场所就是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1.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学院实行开放式办学,让行业企业专家走上课堂,指导学生实训实习,投入资金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实训室建设方案制订和建设过程指导,确保实训基地建成企业化、岗位化、模块化,使学生在学校就能体验企业工作氛围,强化职业素养。目前我们已建成“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手工会计实训室”“纳税申报实训室“”财务咨询公司”等实训基地。制定《会计电算化专业校内实训教师岗位职责》,建立《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校内实训管理细则》,建立满足实训用的资料库、编写会计模拟实训指导书等,开发了仿真度高、职场氛围浓的虚拟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成,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为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创造了良好条件。2.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始终把学生综合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养成放在企业、放在职场,同时不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在重庆市涪陵水利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有限公司、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财瑞财务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正凯空调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场地的建成,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在校外实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顶岗实习奠定了企业平台,也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与常规教学相比,顶岗实习教学学习场地在企业,学校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学生顶岗实习实行“双导师制”指导,明确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及学校指导教师的各自责任。针对顶岗实习学生,除保证每个实习学生有企业指导教师外,还安排足够的校内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管理。学校指导教师一方面要定期进行现场指导;另一方面要与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使其加强对学生岗位技能的指导、答疑。学生实习期间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并定期写出顶岗实习报告。

(四)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技能,必须优化教学手段。我院教师从传统教学法中脱离出来,进行“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案例教学”“顶岗实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初步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三层双轨六位一体”的开放式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即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岗位技能三个层次;手工做账和计算机做账双轨并行;单项岗位实训+混合岗位综合实训+技能竞赛+考证强化+校外培训+校外顶岗实习的“六位一体”。同时,我们创新了“教、演、学、练、做”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实现了“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定学、多证培养、教学做一体、理实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上方法,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课证融合,保证了学生顺利取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五)加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尤其重要。我院一是让教师“走出去”,即鼓励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或财务公司等机构兼职,为企业做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和税务咨询等;也让教师轮流到企业顶岗实践,开展产学研合作,为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提供支持;同时还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通过这些措施,来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双师队伍素质。二是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即聘请校外行业企业专家为学生授课、指导实践教学。

(六)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考评机制检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效果,就是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以职业能力考核为要素,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与标准体系,主要包括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考核方式包括形成性考试与终结性考试两部分。形成性考试对于学生行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考核,包括作业、实训过程、实训结果、实训报告、单元测验、学习态度、进步系数等。终结性考试分为笔试和实务考试。(1)笔试主要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固化在试题库中,理论知识的试题库全部采用客观题。试题库按照教学大纲组建,题库系统可以通过对考核范围、难度系数、分值分布等进行定制的方式自动组建试卷并评卷。学生随时可以申请在机房参加考试。(2)实务考试主要针对课程教学目标中职业技能进行考核,主要包括学生珠算技术与点钞能力;手工会计基本技能;出纳基本技能;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手工会计单项岗位技能;手工会计混岗综合技能;电算化会计综合技能;顶岗实习报告;技能竞赛;多证强化等方面的考核。评价标准分为优、良、中、合格和不合格几个等级。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探索与实践的意义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篇3

1.1对象选取

我校2009级护理本科生597名为对照组,在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2010级护理本科生709名为观察组,在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护理教学模式。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大学前4个学期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1.2.1.1对照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理论课+实践课+医院见习的培养模式。

1.2.1.2观察组教学方法①教学过程融通:通过“教学做一体化”让护理专业学生从入学开始接触临床实践,并逐渐增加接触临床的时间,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对职业的感悟,提高学生融人职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学习专科护理技能的同时,每月安排1次或2次让学生进入校内实践基地及各专科病区,并根据课程进程有计划地安排科室,见习专科护理或在指导老师的带教下实施专科护理,完成简单的专科护理任务,培养职业认同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②教学情境融通:根据临床护理情境设计情境教学,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临床的病例资源,按照“展示病例一病例分析一找出健康问题一选择护理措施一制订护理方案一实施方案一观察、记录一分析评价”的护理工作流程组织实施。在校内护理实践基地,模拟各种临床护理情境,让学生练习,然后进入医院临床实践完成真实病例的护理工作,在学生实习前,进行为期2周的岗前教育和强化技能培训,让其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认识护理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和培养职业能力。

1.2.2评价方法①期末成绩:包括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两部分。两组学生理论课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由任课教师出试题库妇产科护理学共2400题,内科护理学共3200题,其中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填空题、案例分析题及简答题6类题型,由学校考试中心按照组题原则随机形成考试试卷;实践成绩(含技能操作)由任课教师根据每次实践课考核标准进行评议。②问卷调查。教学结束后向观察组(2010级)学生发放“教学效果调查表”,该调查表白行设置,共8个条目,包括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等方面,调查评价结果为“赞同”“中立”及“反对”,发放问卷709份,回收有效问卷70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1.2.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护理职业岗位出发,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将“教学做”有机结合,尝试着“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探索和发现;在“做中学,学中做”中培养了与人协作的团队精神,锻炼了护理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做中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建构知识,提高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学生自主、主动、积极的学习模式回归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在学生实习前进行为期2周的岗前教育和强化技能培训,缩短学生进入医院实习的适应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让学生参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强化职业引导,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并通过病例分析、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学生执业能力。张秀英一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结果显示有95%的学生表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脉络清晰、思路明确、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对操作程序和内容的熟练掌握,在边讲、边学、边做中,理论知识很自然地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可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2.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教与学融于一体,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设疑、讨论、学生动手操作,促使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而教师处处通过释疑、引导、点拨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紧跟教师的目标,使知识真正通过理解而获得,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又按照“记忆、理解、应用、创新”的能力层次去发展学生的智能。教师融入到学生中,在有利“做”的实践环境指导学生、电子条、1日期示例支持学生,帮助学生不断从借助支持到摆脱支持,逐渐达到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真正成为教学的主导者,成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点拨者。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临床评判思维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篇4

关键词:中职;分析化学教学;教、学、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84-03

职业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要求职业教育要加快改革与发展,提升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从根本上转变课程观念,实施更符合职业院校培养目标,适合职校课程的学科特点及职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对于职业院校是否能最终向社会输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有着决定性作用。笔者结合中职分析化学的教学实践,对分析化学学科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源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受我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和美国教育家杜威“做中学”教学思想的影响,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1]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做”为中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2]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想渊源可以看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互相渗透,互相服务,以“做”为中心,“做中教”、“做中学”、“做中评”的一种整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做”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在职校分析化学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分析化学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符合分析化学的学科特点。分析化学是从分析测定技术发展而来的一门科学,是药学教育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许多药学专业课程都要涉及分析化学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实践技能训练历来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学生通过分析化学实验,不仅能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及理论,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学习到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今后在专业岗位的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分析化学实践技能的重要性,可以说,不会做分析化学实验就等于不懂分析化学。传统的分析化学教学模式中虽然实践技能训练在教学时间中占有不小的比例,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往往是分开进行的,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使得学生难以将理论融合在实践中,教学耗时费力,教学效果却不佳。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将相关的理论和实训技能放置在同一个教学单元中进行,教师和学生处于整体性教学区域内,教师边做边教,学生边做边学,更好地将两者融合起来,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教与学脱节的问题,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职学生大部分不适应传统的教授式教学模式,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以往学习受挫的经历也导致了他们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抵触情绪,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若不改革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我们很难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要形式、学生被动学习的旧有模式,而是以能力为目标,按照职业领域工作过程的逻辑确定教学单元,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融入实训内容之中,教师示范的过程伴随着理论内容的讲解,学生观察的过程伴随着理论结合实践的思考,而随后的亲身体验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衔接,先前的思考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整个过程中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还要动心,充实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根本无暇开小差。正是如此,平时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学生通过努力掌握,学生也能真正意识到理论来自于实践,过硬的理论知识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从而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低效或无效的学习变为有效的学习。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反思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对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形成他们适应职业变迁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实现职业院校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最终的职业行动能力,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上的不对称体现在具体职业行动能力的差异上,学习过程就是缩短这个差距的过程,这使得知识在学习一开始被赋予了实践的意义。[1]因此,“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三、分析化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如何实施

要有效地实施分析化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围绕中等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

1.整合课程资源,构建课程体系。①精选“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遵循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职业标准接轨的原则,精选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与相关实训技能。传统的分析化学教材往往将实训内容单列在教材后面部分或独立编著实验教材,而新编的课程改革系列教材更注重以实践问题解决为纽带将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结合在一起,采用将实训内容穿插在相关理论之中或紧随在相关理论之后的编著方式,选择课程改革系列教材或将传统教材中相关的专业理论、实验指导、技能实训内容重新整合成适合学生学习和使用的讲义,将更利于有效地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②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专业理论知识过硬,操作技能熟练,同时具备整体化教学观念和整体化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但是,教学长期与社会实际生产脱节的现状导致在职业院校中真正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还是很少,多数教师无法将课堂上的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中的细节或侧重点很好地衔接起来。要有效地实施“教学做一体化”,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团队。职业院校可以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职业培训或深入药厂、医院药房、药检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专业机构与技术人员一起完成相关技术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从以上专业机构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到校给学生上课,将为何做、怎样做、如何做得更好讲得更加透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校内相关专业的教师可以形成协作团队,在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时,可以设置一个主讲教师,同时配备几个指导教师,深入学生“做中学”的过程中进行有效地指导。③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区域,传统的教学方式理论和实践分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真正掌握所学的内容,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够透彻,无法形成一个系统化模式。[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整体化教学模式,当然也需要一个教学时间、空间、功能具有高度的衔接性和统一性的整体化教学区域。一般而言,在空间设计上,一个“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应同时具备设备区、准备区、教学区、演示区、研讨区、操作区以及成果展示区等各种功能区域,这样教与学的时间与空间可以很好地衔接,不会因时间的迁移和空间的转换而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能很好地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4]

2.实施整体评价,突出能力培养。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应该紧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评价标准应与职业能力要求、职业道德要求相一致。“教学做一体化”是整体化的教学模式,就需要配合整体化的评价体系,整体化的评价体系应打破传统的理论考试为主和教师评价为主的单一、片面的评价方式,注重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教师可结合实际工作中的行业标准,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通过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整个过程的观察,对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品格进行整体性评价。[5]学期考核的分值分布可以为:理论考试(30%)、平时的实践操作(40%)、实践考试(30%),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考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其中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由教师团队评定,平时的实践操作则可采用学生自评结合小组互评的方式。这样,既体现了评价结果的专业性,又体现了评价过程的自主性与客观性。这种侧重过程、侧重能力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保护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更加全面和正确地评价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有效地融为一体,做到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6]解决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教与学脱节,学与评脱节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促进他们的整体发展和终生学习。“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职业教育的有效的教学模式,相信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实践,该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框架会更加完善,我们的教学实施会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李勋.教学做一体化下的学生学习与考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6-8.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176.

[3]金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与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1(14):117.

[4]徐岩.“教学做”一体化中职教学模式的构建[J].辽宁中职学报,2011,(10):35-38.

[5]杨敏.基于学习任务的中职分析化学有效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12,(15):61-63.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篇5

【关键词】电工学 “教学做”一体化 成绩评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079-02

一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电工学是非电类工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的应用性课程,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理论不能与实践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将严重地影响实践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近年来,随着高中阶段学习普及程度的提高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接受中高职教育的学生的差异性越来越大,生源质量严重下滑,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强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强于动脑能力。一些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较差。如果再沿用传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各自独立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很难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很难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

二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积极意义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论学习和实践在同一场地进行。教师可以随时结合实验仪器讲授电工理论,学生也就有了更直观的印象,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抽象和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教学不衔接、不连贯的弊端等问题。如在讲接触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测接触器的结构,然后再根据结构讲解接触器的工作原理,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比用幻灯片讲效果要好很多。深刻理解了接触器的原理,为接下来讲电机的正反转控制、顺序启动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教师还能方便地采用课题、模块的方式组织实施教学,突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实际动手过程中理解原理、掌握技能、提高综合能力。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这门课程就可以由一位教师完成,避免了传统的理论、实验教学由不同教师完成的情况,能够有效地缓解师资紧张的局面和解决教师讲授内容的衔接问题。

三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要素

1.组建“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

由于“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要求理论和实践教学都要能够开展,因此实训室要有足够的工位、必需的教学环境,如黑板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经过教研室讨论,我系决定改造原有的电工实训室,添置相应的教学设施,既不影响原有的实验环境,又可以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需要,从硬件设施上为一体化教学中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提供保障,基本满足两人一岗的要求。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内容设计

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实验教学是为了巩固所学理论和提高专业技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分成教学模块,一门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中包含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内容。每一模块的内容,教师可灵活地采用教学方法,可以边讲边练,也可边做实验边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或实验结果,学生在实训中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充分地结合起来,比传统教学更能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完成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认知规律,使学生能够较轻松地理解、掌握课程知识点。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遵循知识够用、重在实践的原则,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教师可删除一些复杂的理论推导,降低课程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使他们树立学好该课程的信心。教师也可根据目前工业企业生产中的新知识、新内容,尤其是新器件在相关领域的使用,补充相关的教学内容。

3.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要有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一体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必须培养一支业务精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我校通过校校、校企合作的方式,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培训进修。对于知识层次低的教师,将其送到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培训,重点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对于技能薄弱的教师,将其送到德宏秦瑞(集团)电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培训,重点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我系还为教师报名参加教师发展在线培训,在日常教学中定期备课、互相听课、经验交流等教研活动。

4.“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成绩评定

传统教学的成绩评定主要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实验成绩占的比重较小,甚至不计成绩。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我们制定了与之配套的课程考核方式和方法。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分值分别占10%、40%和50%。

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考勤、学习态度、课后作业。实践操作考试由教师设计考试内容,并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学生各自的考试内容采取抽签方式决定,一人一套设备独立操作完成,由教师当场评定成绩。实践操作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仪器设备的使用、实验电路设计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实验数据测试、分析处理、故障排除等技能。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的考试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对电工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理解。

这样的考试方式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全面考查,克服了以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弊端。

四 结束语

当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且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基于此,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能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同时,一体化教学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今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提供保障,符合高职高专的教育培养目标定位。

电工学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理论和实践课都在实训室完成,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教学内容分模块进行,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参考文献

[1]蒋雄.机电专业电工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初探[J].科技信息,2010(1):481~460

[2]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8):19~24

[3]陈锦勇.《电工学》课题制一体化教学谈[J].职业教育研究,2007(1):34~35

[4]徐勇彬、毕莉薇.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工学一体化”[J].职业,2012(11):34~35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 一体化; 双师型教师; 教学设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012-01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职业院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及企业对技能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毕业生是高素质、拥有实际操作能力、能解决实际生产的问题又要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为适应社会和企业用人的需求,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并将在高职教学领域逐步推行。

为适应市场需求,现代职业教育呼唤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实践与探索中。这种教学模式,是将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重点,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适合计算机专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1]。现就“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阐述如下:

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打破了理论、实验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训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2]。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条件: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要实现教室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师一体化。

2.1编写一体化教材。 普通教材理论和实践相分离,不能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因此,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相配套的教材。教材的内容编排应该以课程预定的实验实训过程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技能为核心目标。

如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开发以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原则的《网页设计与制作》教材。该教材应能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通过对有关企事业单位网页制作技术所涉及的工作岗位的调查分析,总结这些岗位所应该具备的核心技能。把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内容包括三个模块基础技能、阶段技能及项目开发。在本书中可通过几个递进的项目,如“初识网页制作”、“简单网页制作”、“学生个人网站制作”、“企业网站实例”、“企业网站制作”来完成技能训练的,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把网页设计与制作理论的各知识点有机融合到各个项目中去,让学生通过完成各个项目来直观地掌握理论知识,这样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项目既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掌握了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感觉到有成就感,比较贴近实际,又通俗易懂[3]。

2.2教室一体化——建立一体化实验中心。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课堂搬进实验实训场所。这样的教学环境转换,不仅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展开,实现边教、边做、边学,而且有利于学生工程观的培养,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熟悉将来的工作环境,逐渐培养胜任将来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素养。

如《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必须配置网络、交换机、计算机、多媒体、相关软件等,可以进行网站建设个步骤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边讲解,一边带领学生进行操作,用软件进行实操,让学生把理论的知识和实际的设备和应用结合起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一。同时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达到较高的教学效率[4]。

2.3教师一体化——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切实具有“双师”素质。即既具有深厚的教学理论功底,能够驾轻就熟地传授知识,又能动手操作具体器材,完成具体的工程过程。是否拥有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成败的关键。

如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就要求教师一边指导学生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模拟训练过程,一边完成网页设计与制作基本理论的讲授,将理论知识贯穿于从简单到复杂的实际操作全过程。这对教师是一个极高的要求:首先,给学生讲解、演示前,老师要先正确地做好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其次,要设想学生在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能解决;最后,超出范围的知识点也要考虑到,且要实验验证。这样老师在上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才能生动地讲解,学生才能更好地领会。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复合型的教学型式,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中除了运用讲授法外,还应结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巡回指导),讨论法及多媒体教学法,以加强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4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途径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4.1多途径培养,造就双师型教师

4.1.1加强校内外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在校或到职业师资培训机构、学校进行学习和实际训练,强化实践性学习,使他们能更好更系统地将教学做相结合起来。

4.1.2组织专业理论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深入工厂生产一线,参加具体岗位技能培训,进行专业实践的锻炼学习,增强教师的“双师”能力。

4.1.3从企业技术人员中引进师资。

通过以上的方式方法去培养教师,能帮助教师较快地培养成为一名 “双师型”教师,。

4.2重构合理的教学内容,设施齐全的教室

4.2.1将理论内容、实习教学内容有机的组合起来,以学生够用、适用、会用为原则对内容进行一定删改、编排,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4.2.2学校的教室必须配备齐全的教学及实习硬件设施,以实现多种教学的有机统一,确保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改善目前理论和实践相分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刘佳.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2010(21).

[2]张媛媛,杨娜丽.浅析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2(02).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篇7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改革 应用

目前,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面对部分技工院校计算机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差、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现状,建议技工院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技工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理论课在教室上,实践课在机房上,这种教学模式存在许多弊端。

1 分离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理论课学完了,等到去机房上操作课的时候,有的理论已忘记,有的课堂理论与实践操作不匹配、不同步,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由于备课内容、授课方式不同,容易出现学生在课堂学的理论在实践课上用不到或已陈旧过时的现象。

2 限制学习情绪与职业情感。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是为将来的职业做准备,学习具有明显的职业倾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进行,使学生不清楚理论的应用价值,容易造成理论学习的动力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3 影响个人发展与企业需求。现代生产活动要求技术人才不仅能操作机器,而且具有进一步改革创新能力。脱离了理论指导的实践教学,会把学生教育成只会简单重复的操作,不能有效改进生产工艺和适应技术进步;脱离了实践操作的理论教学,难以满足企业对员工实践操作能力的需求。

二、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

所谓教学做一体化,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练,在练中学,在实践中检验和提升理论知识,使学生尽快掌握操作技能,以实现计算机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最大化。该教学模式具备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三个特点。

1 理论教学与训练操作同步进行。通过教材一体化、场地一体化、教师一体化等措施,使教师授课与操作、学生听课与操作同时开展,教、学、做同步进行、相互推动、一并提高。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操作演示、巡回辅导等手法,让学生通过听、看、记、做等方式全面调动学习热情,在做的过程中记忆和检验理论知识,使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2 重点突出实践操作的主导地位。教学做一体化就是按照“服务专业,实用为主”的思路,确定教学内容和要求,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有效解决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减少了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操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和空白,增强了教学直观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技能人才的培养。

3 掌握实践操作技能为教学目的。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学”,而“学”的目的是为了“做”。教学做一体化正是将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作为教学目的,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这种教学模式更容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升实践操作技能水平。

三、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

结合我市技工院校计算机一体化教学的作法,笔者认为,通过做好以下工作,能够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际应用。

1 培养一体化教学的教师队伍。实施一体化教学,需要对原有的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进行系统教育培训,大胆取舍,建设一支能同时教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教师队伍。一体化教学的教师要认真思考,精心准备,主动加强学习,认真探索研究,提高自身技能,把社会真正需要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给学生。

2 编写一体化教学的教材内容。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改革更新计算机教学内容,舍弃繁琐冗长、陈旧过时的理论,增加实用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的科学理论。编写一体化教材时,要力求反映企业用工现状和趋势,力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力求教材内容科学规范,使学生更容易、更快速地掌握所学知识内容。

3 筹建一体化教学的教学场地。一体化教学场地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保障,技工院校要补充和更新计算机设备,增加计算机、投影仪、打印机、传真机等相关设备投入,努力创造一体化教学条件,让教师、学生都能够在一体化教学场地完成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努力保证一体化教学效果。

4 规范一体化教学的教学秩序。实施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需要现场操作,容易出现课堂秩序不易管理的问题。因此,必须严格课堂纪律,严格要求,规范行为,防止学生利用计算机玩游戏、闲聊天或做一些与一体化教学无关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熊发涯,计算机一体化教学中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6)

[2]杨莹,浅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0(S1)

教学做一体化论文篇8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增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仰教育的有效渠道,对于推动新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着力培养立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意义深远。目前,理工科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不同程度上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效率低下、效果不明显等诸多问题。基于此,笔者以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概述

高校思政课作为向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效果与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和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关联紧密。实践教学做为高校思政课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效延伸部分,对于高效思政课教学质量同样不容忽视。因此,根据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广大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是理工科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责无旁贷的重要工作。

“教学做一体化”是著名学者杜威“从做中学”教育理念中国化的成果。民国时期,黄炎培、陶行知、胡适等著名学者均师从杜威,并将其教育理论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相结合,探索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黄炎培)、“教学做合一”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改革开放以来,“教学做一体化”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被引入部分学科,并得到了大部分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何谓“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学”“做”三个要素是一个紧密关联、循环互动的统一整体:“教”是教学做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学”是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和归宿,“做”是教学做一体化的桥梁和纽带,实现教学环节中师生双主体的良性循环。因此,“教学做一体化”是适应当代大学素质教育发展趋势的教学范式,更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师生共同围绕着“做”,实现师生双方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针对学任务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从含义来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是指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做一体化,广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就实践教学一体化来看,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环节模式,是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努力实现指导教师的“教”(理论与方法)、学生的“学”(实践方法与技巧)和师生共同的“做”(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过程)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见,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信仰,培养出一批批政治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二、当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理工科高校普遍推行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然而,由于经费、师资、管理、运行等问题,造成教学环节中存在形式主义突出、管理机制不健全和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1.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延伸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构建一套包括资金保障、制度保障、舆论保障、领导保障和基地保障的长效机制。然而,在大部分理工科高校对于人文学科态度冷漠,缺乏相应的政策倾斜和机制保障。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领导不重视、经费没保障、制度不完善和基地不健全的问题,造成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沦为简单的“走马观花”式的形式主义。当然,高效缺乏一套系统而科学的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也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尚未上升到其应有的高度,仅通过一份调研报告进行成绩考核的方式注定不太科学,对学生调研报告质量不足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际效果。

2.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限。由于理工科高校人文学科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学历层次、业务能力、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等方面更是参差不齐,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能力与水平比较有限,缺乏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经验与实践能力。此外,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科研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压力较大,造成思政课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和职称评定方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和社会热点驾驭能力,造成教师队伍的社会实践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因此,在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存在脱离社会热点和专业背景、抄袭现象普遍和报告格式不规范等明显问题,未能够引起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改善。

3.实践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目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普遍分为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两种形式。校内实践基本上停留在课堂多媒体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图片和视频等单一教学形式;校外实践基本上是到红色景点进行参观考察,各种社会调研、学术交流等比较传统的教学形式占主流,且形式主义倾向明显;在实践题目的选定和调查地点的选取方面基本上,并没有体现出区域理工科高校办学理念和学科特色的鲜明特点,也缺乏与各地实际发展现状和经济建设的有效结合。

三、教学做一体化视角下理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笔者结合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实践经验,将素质教育理念适时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尝试构建一套实现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广大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

1.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思政课整体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强调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同时,不要把它和理论教学对立起来或完全分开。此外,理工科高校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实践体制,增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社会效果。因此,理工科高校的实践教学要把社会实践与区域经济区建设、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型农村社区等热点结合起来,激发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

2.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一方面,理工科高校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能忽视。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与确立的重要时期,理工科学生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还不太成熟,对于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解决还缺乏实践经验和应变能力。因此,指导教师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引导等环节尤为重要。为了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理工科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作用,努力实现一种教师有效指导(原则与方法指导)与学生独立完成(调研与考察主体)有效结合的长时段的良性循环机制,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实际能力,切实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

3.实现基地教学与虚拟教学的统一。为了丰富实践教学资源,理工科高校不断探索丰富多彩的课内实践教学形式,诸如课堂讨论、演讲比赛、翻唱红歌、体验教学、录像教学,案例分析等有效形式,改善理工科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高校要利用各个地区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适时开拓校外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基地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课外阅读与资料搜集、聆听校外专家讲座与报告等活动。由于在教学经费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限制,部分理工科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压力较大。为了有效解决这种难题,理工科高校可以充分挖掘虚拟教学资源,积极搭建思政课实践教学虚拟平台或网络课堂。高校思政课教师充分挖掘河南省内外的教育资源,通过设置经典文献、红色影片、教育基地、交流论坛、网络课堂等板块,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平台的虚拟实践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还可以提高全部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广泛性,进一步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要彻底,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事物的根本不是别的,只能是人本身。”为了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性,理工科高校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有力举措,积极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入耳”“入脑”“入心”“入行”,逐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大批服务于地域经济区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素质坚定和专业水平过硬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胡洪波,段咏梅.“教学做一体化”的哲学思辨[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