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校素描教学8篇

时间:2022-11-16 17:06:54

高校素描教学

高校素描教学篇1

关键词:高校美术;素描教学;改革;措施

素描是高校美术教育的基础课程,被称为“造型的精髓”,徐悲鸿先生曾说:“素描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就如同房屋的地基一样,地基打不牢,房子就建不好,即使勉强建好了,也支撑不了多久。”由此可见,搞好素描教学对于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价值。当前,在广大师生已经认识到了素描的重要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素描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高校美术教育和教学需求了,作为新时期的高校美术教师,我们应当紧跟时代步伐,探索素描教学的改革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打好绘画基础,提升他们的造型能力,尽快达到素描教学的目标。

一、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素描教学虽然是培养和训练学生造型能力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教师对于这门课的认知不能太片面,仅把它看做是对学生基础技能训练的课程,应当对素描训练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自己绘画技能和艺术想象充分整合,对将要表现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提炼加工,再通过突破常规的方式和思路展现出来。在素描形态造型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挥,而且他们能够从不同的思维中演化和总结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创作法则,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挖掘和发挥。因此,在高校素描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仅要注重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绘画技巧,还要注重挖掘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的素描创作呈现出造型多样化、构图合理化、空间多维化、视感多属性的特点。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为美术学习最基础的课程,素描教学应当以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才能为目标,善于发现他们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以及不同的视觉感受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绘画技术和造型能力。这就要求素描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仅包括对观察对象外在特征、比例的观察,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理解表达对象,掌握构成其美感的画面形式。其次,教师要加强课堂示范。在素描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图片、实物、视频、幻灯片等各种教具来启发和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训练目的和方向,与此同时,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进行素描训练,这样,教师能在训练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自己的示范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提升他们的素描水平。再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素描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绘画技能、造型方法和规律,以及表现技巧外,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绘画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自由的情绪,这对于绘画创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改变思维定式,打破常规

写生对象的选择和组合方式传统的素描课堂上,教师常用的素描对象组合方式有异质物品组合、关联物组合、类似物组合、高低差异物品组合,等等。在这样的素描训练中,教师规定了绘画对象,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组合方式,机械地描绘这些写生对象成为了学生素描训练的主要任务,这种固定的写生对象组合方式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间接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素描教学的思维定式,打破常规的写生对象的选择和组合方式,启发学生将自然形态与形式要素转化为设计要素,通过图像来传递信息,强调从自然形态中获取深入形态表象和生命机体之中的洞察力,超越表面的描摹,以此认识形态与功能的潜在关系,强化形态语言和形式意识,培养学生对形态的解析、变异、重组、繁衍的能力。此外,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对素描写生对象的选择和组合方式的制定中,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机摆放写生对象,如悬挂、倒挂、包扎、堆积、折叠、垒砌等,不同的组合方式体现了学生的思维的创新性,也融入了学生的创作理念,激发了他们的创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打破素描训练单一的工具选择,尝试多种素描手法和工具

传统的素描教学中,教师通常让学生通过排线的方式创作素描作品,这种固定的绘画方式决定了素描工具的单一性,一般情况下,学生会选用铅笔、木炭条、炭笔、炭精条等常规工具来进素描训练,而马克笔、石墨棒、湿性绘画材料等比较高级的素描工具很少出现在学生的写生训练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素描工具已经不能满足写生的需求,不同的创作手法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除了传统的方法,在素描训练中,学生可以通过涂、抹、擦、印、贴等方式来丰富素描作品的视觉效果。因此,在素描训练中,教师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打破单一的写生工具选择,尝试运用不同材质的媒介和工具,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也能丰富素描创作的语言,使学生的创作个性得到充分体现。除此之外,让学生在素描训练中尝试选用多种素描手法和工具,能够发散他们的思维,拓展他们的认知,也能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来感知和处理视觉信息,提高了他们的艺术创作力和表现力,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和灵感。现代素描艺术,既有素又有色,既有描又有绘,平面的媒介已经超出纸的材料之外,非传统的媒介也不断地作为创新材料加以援用,甚至包括了计算机、复印机等工具,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工具和媒介来寻求新颖别致的形式组合。这样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也可以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总而言之,素描作为高校美术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构图能力,以及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方面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校素描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作为高校美术教师,我们要对素描教学有正确的定位和认识,从多个角度探索素描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总结出的几点粗浅看法,有很多不足,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给广大同仁提供一些教学改革的启示和借鉴,进而促进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事业的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军平.高校素描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分析[J].美与时代(中),2015(1).[2]安偲毓.浅谈我国高校素描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8).

[3]巴哈提,卡下旦别克.浅谈美术教育专业素描教学思路和改革[J].美术教育研究,2016(1).

高校素描教学篇2

当代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随着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艺术人才要求的提高,以往的素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新常态下对其的要求,改革迫在眉睫。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思路,以期对素描教学提高借鉴。

关键词:

高校;素描教学;改革

当代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长期以来,我国高等美术院校一直采用原苏联的素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为我国培养了几代专业美术人才。然而,随着时代的转变,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也出现了种种弊端,合理的审视当前素描教学的现状,对高校素描教学进行改革大有裨益。

一、当前高校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美术院校一直采用原苏联的素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有一定的优势,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但是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也出现了许多难以避免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只有客观的分析这些存在的问题,才能优化当前的高校素描教学模式,更好的培养艺术人才。笔者首先对当前高校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1、素描教学认知上的偏失

随着时代的进步,全国美术院校对素描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改革,教师也尽力帮学生打好基础。这种打好基础的认知也造成了许多美术教师把素描基础课程作为一种单一的造型训练,目的是为其它艺术形式打基础。这种认知具有片面性,没有全面的认知素描课的包含的其它价值,忽视了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艺术潜能的开发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在新常态下,素描教学不能在简单的套用苏联模式,只把素描教学单纯的停留在提高技术和造型水平的层次上,而是要尽可能的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有意识的培养他们如何通过艺术手段表达个人情感,这才是素描基础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

2、教学目的单一

传统素描基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准确描绘事物外形的能力,这种单一的教学目的造成了学生把精力都集中在了对事物外形的观察上,而没有去深层思考事物背后的本质,对所描绘的事物缺少理解,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了。

3、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的素描教学课程设置注重对学生素描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和造型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不仅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忽视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和联系,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也就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4、评价体系不科学

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很好的促进教学的开展也能给学生一个准确的定位。当前美术院校的评价体系一般都是由任课老师一个人打分,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评价的局限性和不科学性,因为只由任课老师一个人评分具有主观性和偶然性,不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艺术潜能和艺术创新。

二、当前高校素描教学改革思路

1、转变认知观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许多美术教师把素描基础课程作为一种单一的造型训练,目的是为今后进行其他艺术形式打基础。教师首先要改变这种认知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发掘艺术潜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素描的引导者,会对学生造成最直接的影响。在开展素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安排一些常规的静物和石膏训练,还要鼓励学生描绘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例如女生喜欢的服饰,男生喜欢的体育用品等,由于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有一定的理解,他们会积极主动的表现好这类事物,从而提高了素描技能也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合理设置课程

教师在课程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合理性,注重学生素描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是一方面,教师还要加强课程设置的互动性,让师生之间有更多的碰撞和交流。在课程设置上还是要充分考虑不能专业的差别。比如针对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更多的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不是简单的追求造型的精准。合理的设置课程可以让素描教学与后续的课程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伴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人们更喜欢欣赏个性化的艺术品。这就要求创作者有极强的创造性思维。素描教学不只是为了培训学生的造型能力而存在,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描绘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充分展示自我,而不是简单的在现事物。

4、加强师资,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教师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对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完成的质量至关重要。高校应加强人才引进和教师的在培训。可以每年定期派教师到更高层次的院校进行学习充电。此外,高校还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打破由任课老师一人评分的模式,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准确的定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美术院校素描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要适应艺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者应不断的总结分析教育中存在问题,适时调整教学内容,转变教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常态下对艺术教育的要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作者:张雯 单位:河南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慧秋,李天阳.浅谈高校素描教学[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2]梁小兰.浅谈中学素描教学的创造性[J].美术大观.2010(01)

[3]梅茹.当代高校素描教学思路初探[J].内江科技.2010(02)

[4]梁小明.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素描教学的留与变[J].甘肃高师学报.2010(01)

[5]何祥.素描教学研究[J].艺术教育.2010(01)

[6]李美英.谈我国当前基础素描教学中的几个误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6)

[7]李仁伟.现代基础素描教学之反思[J].教学与管理.2005(15)

高校素描教学篇3

素描不但是一门美术课程,而且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素描的出现正印证了“艺术无国界”这句话,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东西方的绘画艺术相连。素描不但是学生学习绘画的基础,而且会贯穿他一生的绘画历程。如,幼儿园的小朋友学习画画,就是运用最简单的线条和工具描摹具象的物体。所有学习绘画的学生在其学习绘画的初期,都将素描作为练习绘画的重中之重。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都运用素描培养学生,并且将其当作学生学习绘画的基础。素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可以表现物体的形体特点。素描是出现最早的一种绘画形式,它在大多数初学者眼里是最简单的绘画形式,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绘画形式。虽然素描在绘画过程中只是运用一些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人文精神。

二、高职院校美术素描教学的不足之处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素描教学存在弊端。以往的素描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术,现代素描要在观念上进行更新,要重视素描的艺术性、创造性。尤其对于从事素描教学的教师来说,要与时俱进,在素描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学习,发扬人文精神。下面简要分析高职院校在素描教学方面的一些问题。

1.一些高职院校盲目开设美术专业

最近几年,一些院校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扩大生源,盲目地开设美术专业。有些院校只顾着招收学生,而没有重视自身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一些教学设备都没有达到要求。另外,专业成绩较好的学生被一些老牌专业美术院校招走,那些实力不强的学校只能招收一些专业水平较低的学生。

2.教师对素描的错误认识

教师对素描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一些教师直接照搬西方的美术教育体系运用到中国学生身上,却忘记了西方的一些教育体系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因此,我们需要建立适合中国学生的美术素描教学体系,而非盲目崇拜一些西方学派。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教学模式,同时努力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模式,这就可以防止素描教学走下坡路。

3.学生没有意识到素描的重要性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高科技迅速发展,一些学生开始抵触传统的素描,而将注意力放在了电脑美术上。有的学生觉得传统素描不够时尚,逐渐对素描失去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素描,培养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素描能够比较直观、科学地反映物体,所以便于学生接受,也容易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探究意识。素描不仅培养学生的绘画技术,还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人文精神。可以说,一位优秀的艺术大师必定拥有优秀的素描修养。

三、对高职素描教学的几点有效建议

1.在绘画方法上写生与临摹相结合

(1)写生的重要意义

好的艺术作品均来源于生活,经过艺术家的雕琢加工之后,成为高于生活的艺术品。写生练习能使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世界、心灵感受到的美用画笔画下来,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进行写生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避免了学生没有绘画素材而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绘画的不利局面。首先,教师要增强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通过写生训练,使学生更接近大自然,学会发现美,学会生活,热爱生命,使学生在学习、理解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体会世界之美。其次,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经过写生训练的学生,空间想象力会比较丰富。相反,平常写生训练比较少的学生,空间直觉会比较差,只是擅长平面作画。写生是描述具体的物体,是立体的,所以能够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再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写生是学生看和想,进而用画笔描述自己心理的一个过程,与临摹有着很大的不同。学生将自己看到的、理解的表现出来,这就是一种创造。人的创造能力若从小就得到培养,其意义是深远的。最后,有利于学生陶冶性情、培养耐性。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绘画,家长之所以让孩子学习写生就是因为其可以使孩子静下心来观察优美的事物,同时,写生可以调节情绪,陶冶性情,培养耐性。

(2)临摹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些教师和学生只注重写生,忽略了临摹的重要性。其实学生在进行绘画练习时,写生与临摹相结合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对于一些刚接触素描的学生来说,描摹一些简单的作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描摹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基本绘画方法。绘画基础较好、对素描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临摹一些优秀作品,这样长时间的训练可以使其发现自身在素描上的不足,通过临摹别人进而改进自己,也可以学到一些绘画技巧。

2.合理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

美术作品是抽象的,所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解决很多问题。首先,多媒体教学便于操作,可以节约时间。其次,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简单、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多媒体教学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已具备了这方面的条件。虽然多媒体教学有很多好处,但是也要合理利用,不能忽视了传统素描教学。对于一些初学素描的学生,首先要掌握的还是一些理论知识,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实践。

3.绘画兴趣的培养

一个人如果对一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地积极投入,所以兴趣是一个人完成一件事的动力。就像学习素描,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有积极练习的动力。首先,要寓教于乐。在一些学生的眼里,素描是枯燥无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想方设法增强素描的趣味性,要经常鼓励学生超越自我、实现自我。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设置素描作品鉴赏内容,然后让学生分组对作品进行讨论,讨论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团结起来,更能让学生发现自身在绘画中的价值,进而喜欢上美术课,喜欢上素描。

4.尽量让学生走进美术馆,接触一些艺术作品

除了教授学生有关素描的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需要把让艺术走进学生生命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养成鉴赏素描作品的习惯。当一些专业的美术院校举办美术作品展览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若条件不允许,则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把艺术鉴赏延伸到课堂。

四、结语

高校素描教学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素描教学;教学方法

素描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平面造型方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在艺术教育领域,素描曾是大家谈论最多的一个学术话题,方方面面无所不及。然而,随着时代艺术的多元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往日的争论正随着人们认识的改变而渐渐平静下来,形成多元并存、多元并进的新局面。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频繁及信息传递加速,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我们以客观求是的目光和心态重新审视它,无疑会对当前素描教学的改进和深化起促进作用。

一、素描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素描基本功训练是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协调统一的表现力,使眼、手和脑达到协调一致,能够把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东西简练概括地表现出来。素描教学训练总的来说是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要想画出生动有力的素描,需要遵循物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客观的描绘对象,描绘对象特有的个性。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我不主张在素描基础练习上,采用变形的手法,在打基础的阶段,“变形”容易养成主观随意的习惯。我曾见过一位美术业余爱好者,画素描时手里总拿着一把尺子,画直线时就用尺子压着画,画圆形物体时总是画成随意形。当时在场的老师和同学都笑他,可他反唇相讥,说:“这是变形艺术,你们不懂艺术。”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是无法接受这种观点。无数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反对这种不经过严格训练就随意变形的做法。美其名曰变形艺术,其实是看不准或是看准了画不准的一块遮丑布。在基础教学中,如果迁就学生的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害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因此反对有些素描对物象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强调乃至合理的夸张。

二、教师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素描基础训练

在教学中不仅要制定较长远的总目标,而且要有分段实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在不断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造型规律及其有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得心应手地表现较复杂的物象。在教学之初,应以形体简单的石膏几何模型为训练对象。便于学生较快理解和掌握素描的造型语言。如点、线、面;结构、构图、透视等。在教学中我发现有的老师为了引起学生对素描课的充分重视,有意加快教学进度和难度,结果反而使学生束手无策,从而产生畏难、消极应付、厌学等不良情绪。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造型语汇后,可适当让学生画画较长时间的习作,以便于领会教师的指导,便于深入理解,反复校正和进行探索。习作的优劣还取决于观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画外功夫”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如: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们的主张和特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扩眼界,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和艺术审美能力。

三、教师要研究素描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与临摹优秀作品

欣赏美术作品与临摹优秀作品不仅给学生指明了学习目标和方向还能继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以扩大视野,鼓励学生去研究尝试不同的素描表现技法与表现形式,发挥其兴趣,发展其所长,发掘出他的艺术潜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教师在教会学生技能的同时,也教给他们的策略思维的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全面素质,为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临摹在课堂教学中最为普遍。通过临摹,学习前人的技法,使学生能够掌握较规范的方法步骤和处理画面效果的手段。在临摹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克服简单的描摹,严格按照绘画的步骤逐步深入。有位大师说过:“作画要有信心和毅力,在你的意识中应明确地培植那种炽热的欲望,你必须懂得大多数的想法来自于铅笔的另一端,而不是笔尖。”通过一段时间的素描学习,不同性格的学生在绘画中也形成属于他自己的风格。

2.要求学生善始善终

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新鲜感强,观察力也比较敏锐,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有些学生则急于求成,时间一长就有种画烦了的感觉。这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不要轻易地把调整修改这一步看作是作业结束时的修饰,而应认真对待,感到不妥当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决心把它修改过来。

调整修改就本着整体的原则,反复分析研究,反复比较,理解形与神的关系。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时那种新鲜强烈的感觉来检查结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质量、空间关系是否恰当,主次真实是否有序。这些因素的调整,主要是通过反复的校对和比较,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对象和表现对象。

3.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美术学习过程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是意志耐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体现,也与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关。因为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视沉、判断,应用形象思维并动手去解决问题,最后产生视觉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学好美术要有学习的毅力。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其次是树立自信,形成我能行的观念。别人能做好的,相信自己也能做好。

学习素描的过程应该是科学地认识自然,个性地感受自然,创意地表现自然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在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素描图形规律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和创造性。例如:在素描静物写生与创意表现阶段,教师同时摆出多组内容,色调不同的静物供学生选择,并让学生按个人喜好和理解自己动手摆静物,组织画面,比较客观地向学生介绍各种素描。

素描是诸多绘画形式的基础,同时又是一门单独艺术素描形式,也可以独立来表达艺术家某种特有的观念。独立的语言与表现力,传达画者的情感,在传达中完成自己的作品。柯罗曾说过:“我是一方面细心地追求模仿自然,另一方面决不失掉我心里的感受。现实的东西只不过是艺术的一部分,而只有感性才能使它完整,只有你受感动,你才能把直接的感受传给别人。”所以,我们在素描学习中只有用“真情”来表现你的感受,才能获得。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素描教学只是素描艺术研究中的一个过程,更需要我们时时去思考。

参考文献:

[1]全显光著.素描求索.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

[2]张丽华:素描要素[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3]安佳.素描基础一.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

高校素描教学篇5

[关键词]素描 教学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208-01

当前传统素描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和需求,高校素描教师必须客观地认识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改革,寻求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

一、素描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课程设置与所学专业的不合理,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

1.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目标单一、孤立,与专业设计课不能形成内在的关联,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2.课题资源贫乏、简单重复,缺乏有创意的课题设计。

3.课程内容过分强调以知识和技能为主导,缺少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联系,忽视将创造性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二)学生知识面窄,缺乏想像力与灵活性

高校扩招后,大部分艺术考生学素描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专业整体水平在下降。传统素描教学以描绘现实客观存在的对象为前提,把注意力集中在真实再现对象身上,缺乏对事物的理解、想象和创造。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是教师单方面给学生作出评分,这种评价没有一定标准,有很大的偶然性。在作业标准与评价中十分重视作业的表面效果,即所谓完整性,而对创意、过程、草图等重视不够,忽略多方面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

(四)课时安排不合理,有被电脑等现代教育工具所取代的趋势

有人认为不学素描也照样可以进行电脑绘图。所以目前许多高校素描课时分量很少,设计软件课程课时占主要部分。

二、素描教学改革策略

(一)优化教学资源,加强与专业设计课内在的关联,构建开放性的教学体系

如果一个系统处于孤立的状态,就不能走向进化。只有远离了平衡态,系统才能够走向进化,也就是具有了开放性。在教学中应融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的指导,重视多门艺术学科的融合、多种艺术的综合渗透,相互补充、丰富,促进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构建教学思想、内容、过程、空间、评价、学习方式开放的教学体系。

(二)适应时代的要求,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进行教学

由于专业方向不同,学生在艺术审美、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应改变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专业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合理安排课时教学,使教学与市场实践相结合。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双师素质

1.“教师的素质就是学校的素质”,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前从事素描教学教师只有加强创新、创造教育的研究,才能胜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工作。

2.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充分发挥其优势进行教学创新。

(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关键

创新思维是创造力核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体现艺术设计的价值。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动机是创新的必要前提。教学过程要摆脱“填鸭式”教学模式,注重交流、启迪。

2.创新求异:创造性思维的实质是求异思维,设计创意的本质就是求新求奇。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求异”,加强求异思维的训练,有效地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力。

3.设计创意课题,加强多学科的融合教学,寻求兴趣点和创意点,深化课题设计教学。

(五)教学应注重实践应用环节

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重课堂教学不重社会实践,重虚拟课题不重设计开发的教学模式,加强课程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发展综合实践和探究能力。

(六)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素描教学效率

电脑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提高教学活动质量与效率的有效途径。如过分依赖电脑会使我们的思维变得僵化,所以教学中要合理利用电脑等工具,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知识的趣味性。

(七)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1.教学成果评价:通过教师评阅、学生间相互评阅和学生个人自评三位一体的评价机制,体现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教学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不但要关注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教学的过程,改变教师从关注“教”到关注“学”,及课堂评价重心的转移。

总之,素描教学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不断学习、研究、探索,在实践中完善素描教学体系,为艺术设计创造性活动做准备,使艺术教育走在时代的前沿。

【参考文献】

[1]林家阳.设计与创新[M].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高校素描教学篇6

高校美术专业学科的发展应以素描教学的发展为基础,素描教学也应站到这一最前沿。随着整个人类社会活动的发展进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改革、进步、完善。高校素描教学经历了模仿、摸索,也走过弯路,更进行了一些变革,时至今日已形成百花齐放的新局面,学术气氛热烈,新思潮、新方法不断出现,这令人振奋。然而,在繁荣的表象背后也存在着某种危机,人们在追求新手法、新个性的时候,忽略了蕴含在素描中最本质、最朴素的精神实质。所以,重视素描教学任务与素描核心非常有必要。

在高校素描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及手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方向。

笔者认为,素描教学任务应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理念,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研究、理解和掌握对物造型规律的能力;第二层面,是要培养学生对素描语言符号的不懈摸索、形式状态的深入研究,其审美能力和情趣的不断提高,要培养学生手、脑、物的合一,也就是主观和客体相融合,要在素描活动中发挥创造能力的意识。

深入展开来讲,首先应培养学生怎样去观看。看得要准确、深入、理解、透彻。看准确就是注意观察外部形状、轮廓等外在的表象之处。看深入就是要看到内部结构关系。而看理解和透彻就是指观察物体要看到其内在本质。比如,画人物模特,应该让学生先大体了解模特的职业、性格等,把表象和本质相结合观察,要多角度、立体、全方位、完整地去看,同时把观察对象经过个人的理性思维进行对整体的打散、再重组,这样才能使其在写生中成为画者内心所要再现的主线,从而使作品散发出无限的生命力。

其次,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造型能力,这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客体物象的造型因素。在客观世界中,人们能识别出各种各样的不同物象,它们都具有互为差异的形态特点。构成形态特征的因素有结构、形体、比例、明暗、运动、空间、质感和量感等,这些能看到的造型因素可以成为供绘画者进行素描造型的主要依据。而各个造型因素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其中结构和形体是最本质的、固定的因素,比例、空间感和透视变化是在一定空间中存在的形式。

第二,通过物象内在结构的把握表现正确的造型。结构指蕴含于物象外在形态之中的内部构造。对结构了解得不够,也就无法准确把握物象的一系列外表特征。结构就像素描作品的骨架,有整体结构,也有局部结构。某个物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结合、构成关系,其实就是一种有机联系,其中包括各种穿插、榫接关系,只有达到这个深度的了解,才能准确把握复杂物象的各种组装关系和它的运动变化规律,这也是素描造型的基础。

第三,准确把握形体的刻画。形体是客体物象存在于空间的外在形式,画面的形和神都是通过一定形式的形体来表现。如果说形体与结构就是所谓的“神寓于形”,对于形体的认识最本质的应该概括为最简单的基本形,即是圆球体和方体。要以点、线、面的变化及组合规律为主体,使学生知道怎样应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素描活动,而在进行素描活动的方法步骤上不应该规定得太刻板,应通过“从无法到有法”的艰苦训练,从而达到“从有法到无法”的境界。

第四,对学生的素描语言、方式、方法和审美认知的培养。把素描教学停滞在单纯的技术方面是不对的,而应该进一步扩展到认识方面。要把学生的思路打开,从狭隘的课堂中走出去,进入到生活中,告诉他们要用心去作画,才能达到高层次的素描活动状态。所以,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提高学生审美认知,为了更高的表现目的,去深入挖掘更多、更准确的表现形式成为教学活动的一大重点,要做好这点,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客观物象之间的全方位沟通。而再认知的过程,也就成为活动过程的主要依据,这是本质的一种升华。

再创造活动应建立在感觉同认知之间的关系上,认识客观事物是第一位,反应是第二位。观察能产生感觉和认知,不同的学生,由于造型观念、认识能力、水平及态度等因素不同,其感觉和认知也自然不尽相同,而且,由此必然反映到表现手法上的极大差异。所谓感觉,首先是指人们在观察客观物象时所获得的较为直接的视觉感知,而认知则是人们对客观物象内部本质规律知识的一种了解。

在素描教学中,随着认知的不断深入以促进感觉的不断深化,亦可以反之。两者不断相互作用就形成一条素描写生的基本规律。片面强调感觉而忽视认知会形成盲目性,反之则会缺乏生动性。

最后,培养学生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能力。主观的介入可以改变主体的被动、从属地位,从而有助于审视、把握客体中所显示的主观意识及其所承载的审美情趣。当然,这不是不重视对客观的研究,而是两者相融、兼顾。整个顺序应该是由客观到主观的深入强化,是对客观物象被动描摹到主观积极主动的发现,再表达出内心真实感受的过程。例如,培养学生一开始入手就应该注意不同物象所给予自身的各种感知,应该把对物象的理解和自身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这是决定素描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总之,只有不断深入探索,才能使学生摆脱固定模式,在艺术的领域中去寻找自我。因此,做好美术基础教育,才能使整体高校美术教学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张英超.新素描表现实技[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4.

高校素描教学篇7

关键词:素描教学多样性造型本质

今天的造型艺术,以其多元的视觉形态冲击着我们的眼睛,令我们的视觉神经得不到片刻的休息。绘画、摄影、多媒体、电影、建筑、雕塑、装置、服装、表演、行为艺术等使造型艺术世界不断扩大蔓延,甚至无法定义。

艺术永远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论文百事通不可否认西方艺术的发展离不开那里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与历史,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观念的反映,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所以,观念的转变是最重要的!

一、素描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我们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古典艺术是在封建制度下形成的,艺术家是为皇帝或上帝服务的,那时的艺术家一定有宗教情感,几代人为表达一种情感锤炼一种样式,虔诚得并不认为自己所做就是艺术。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精神得到广泛传播。人对客观世界及对人自身的不断认识,人,作为生命的主体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艺术家发现了潜藏在生命里自由的欲望以及发现与创造的欢乐,造型艺术再也不仅仅是宗教的图解和宫廷的装饰了,要求艺术和科学并列,造型艺术和音乐、文学是同样崇高的艺术形式。进入现代社会,艺术家要通过艺术表现自我,艺术的精神在于创造,而当“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进入我们的生活时,当代西方艺术形式的丰富让长期饱受封建意识压抑的人们就不能完全理解了。

素描的多样性是在人的认识不断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中形成的,可以说,是在尊重个体人的创造才使素描的多样性成为可能。

我们的教学,是以培养健康的人为前提的。尊重每一个人,发现每一个人的创造潜能,是教育者的责任。其实“人人都是艺术家”就是尊重每个人的存在,我认为仍然是人本主义精神的体现。

由此看来,素描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素描教学的内容应更宽泛些,素描不仅是技巧与方法的训练,也应是思想与观念培养。

二、基础教学素描的作用

素描是思想方法,是一种思维方式。克利说:用一根线条去散步。就说明了这样一个涵义。我们看到历史上中外艺术家的素描杰作,无一不反映了大师的思想及独特的看法。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丢勒、鲁本斯、伦勃朗直至印象派之前的古典艺术家,在创作之前大都要先画素描草图进行构思,即使现代艺术家塞尚、凡高、马蒂斯、毕加索也同样是利用素描的方式在思考。因为素描是如此的简便而直接。

造型艺术的基础是由艺术形式决定的,单一的素描方法不可能解决“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问题。而且,不同的思想观念产生不同的素描形式,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塞尚、凡高、马蒂斯、毕加索、齐白石、徐悲鸿各有不同。

素描是要解决造型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解决观念认识问题。如在一些新的媒体造型艺术中素描仅是一些辅助手段而已,并不一定需要有很强的素描“造型”能力。

各类造型艺术对素描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建筑设计艺术与纯绘画艺术对素描训练的要求就不同。建筑设计需要理性的介入,尊重科学技术手段,侧重人的心理与生理的社会性视觉需求及实用功能的合理性。在素描训练上更注重理解与分析,对形体的比例、透视、空间尤其是对比例、对数的概念的理解似乎更重要。比如包浩斯的基础课程设置:约翰?伊顿与莫霍利的基础教学就是一个重内在精神冥想,另一个则重实用技术的规范与秩序的代表。由于艺术观念的不同也决定了素描形式的不一样。中国古代论画有“得意忘形”“以形写神”之说,东坡云:“论画与形似,见于儿童邻”;而西方古典艺术家们为了“形似”却发现了解剖与透视原理。具象写实的画家与抽象表现的画家其素描的表现如此不同,都是因为观念影响了他的表达方式。

素描是一种思维方式,音乐是一种思维方式,区别文学与哲学是因为她们不是用文字语言去思考,而是用独特的语言方式——视觉的或听觉的图像和声音去思考。

素描是视觉的,是看法,也是技术方法。有什么看法就有什么样的技术方法,传统的中国山水画没有焦点透视,中国画家在画一幅画时不必站在固定的一点对景写生,所谓“搜尽奇峰打腹稿”,采用的是散点透视“三远法”;而西方的风景画一定是固定的视点、固定的光线,即使不是对景写生也要运用严格的焦点透视法则和具体的光线效果。最初西方艺术的透视法、光影法传入我国是不被接受的,因为人们的习惯看法被改变了。

素描不仅是思想,还是一种技术。因为艺术的“术”字就不能回避技术问题。中国画讲笔墨技巧,近千年的锤炼已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表现技术:勾、勒、皴、擦、染、点……在国门被打开之前,人们觉得画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而后的观念变化是看到了世界的模样,是“科学”影响了我们的看法。这时的我们想画一张看上去“正确”的素描,还需要学习相应的解剖与透视知识以及光影变化的规律等技术手段。新晨

素描教学技术训练是基础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这个技术训练要有相应的思想观念作指导。

艺术院校设置造型艺术基础课由三部分组成。即素描、色彩及工具材料的应用。这三部分既有分工也有联系,是一个整体的三个方面不可或缺。素描训练离不开工具材料及对色彩的感觉;同样色彩训练也离不开工具材料及对素描的认识;而工具材料就是一切艺术创造的物质基础,这一点是应该明确的。选择工具材料是观念的问题,而熟悉工具材料就是个技术性问题。素描训练在对“造型”的把握过程中,技术问题就摆到了前面。

高校素描教学篇8

教育的目的一直都是“育人”,素描教学也是如此。谈及素描教学改革的目的,更应从人的视角上审视。首先,素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感悟事物的能力。在对事物不断的临摹和写生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对自然形体的解构和重组,从而全方位地认识事物。进行素描教育改革,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图解事物的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本质,收获新的体验。其次,素描教学改革是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对于艺术的创新思维能力。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比以往更高,单纯的技术已然不能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进行素描教学改革,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这与现代教育的精神和理念是一致的。最后,与其说进行素描教学改革是一场人的因素所主导的活动,倒不如说这是一场自发的革新。以往的素描教学培养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既定的素描教学目标无法满足社会对素描人才的需求。为了与承担的社会责任相适应,素描教学亟待改革。

二、素描教学改革的方法

1.高校教学系统的优化教学系统具有开放性才会有生命力。这就要求素描教学的改革需要合理地分配教学资源,在开放的教学系统中实现多种艺术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加强其他学科与专业课程的相互联系,这样才能形成具有包容性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也更加科学。2.提升师资力量在进行素描教学时,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强化师资队伍对于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教学改革的开展都十分重要。因为教师是素描教学的起点,师资力量决定了教学改革开展的深度以及完成的质量。3.施教合理由于学生的艺术素养及艺术鉴赏能力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订合理的培养计划,以创造符合不同学生要求的教学模式。其中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以及求异的思维。如此才能称得上是合理的教学。4.注重与实际相联系教学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而开展,如果失去了与生活的联系空谈改革,相信这样的改革创新只是纸上谈兵,不具有任何的感染力。而将素描教学与现实相连,就是要求学生多观察现实中的事物,能够用素描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