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考试分析总结8篇

时间:2023-02-28 15:34:56

考试分析总结

考试分析总结篇1

语文:错在选择题好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是最不应该错的,是我的马虎和审题的不认真导致语文成绩下降。

数学:数学的主要问题在大题和计算题,计算题不应该做错,这也表现了我的粗心大意,而大题完全答不上,第一是我的分析能力差,不能说没做过的类型就不会,将来中考题我不可能见过,所以我的学习能力还是太差。

英语:总体来讲问题集中在阅读和词汇上,主要是我对提的理解不够,不该加s的地方加了,该加s的地方不加s。

考试分析总结篇2

同学们:

晚上好!

时光如梭,我们高三年级从8月9号开学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了,这三个月,同学们进一步体味了高中紧张而有节奏的学习生活,用勤奋战胜了诸多的困难,用汗水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上周我们利用两天的时间进行了期中考试,现在考试成绩已经揭晓。利用今天这节课的时间,我们召开期中考试分析总结表彰大会,目的就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查找差距,理清思路,振奋精神,凝心聚力,促进同学们加快发展,更快地提高成绩。

下面,我主要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考试反映出的问题

二是对同学们的希望和要求

第一部分:考试反映出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试题中相当一部分题目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直接识记考查,但这样的题目仍失分较多,成为制约我们学习成绩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是同学们在六个学科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这一问题反映出部分同学上课的效率意识、记忆意识不强,课堂效率不高,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还没有真正掌握,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警示我们,上课时一定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提高效率。

2.部分同学不能掌握最基本的审题方法,不能从题目所给条件中采集有效的信息点,表现为审题不准。这种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希望同学们在日常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在每天完成学科作业的过程中,在平时综合训练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审题方法的总结和归纳,不断积累,从点滴做起,有意识的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

3.题目做答不规范,随意性较强,不能按要求书写规范的解题步骤和解题过程,大家在这个环节上也存在大量失分。这里要特别强调,我们在平时课堂听讲和作业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通过那些典型题目,借鉴老师的讲解,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解题步骤和解题过程,养成规范的解题习惯。另外,我们各个学科课本上的例题就是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规范解题步骤和解题过程范例,对我们的示范性价值非常大,一定要重视起来,决不可忽视课本例题对我们的示范性作用。

4.基本能力不强,应变能力及处理综合性问题的能力还不高。本次考试反映出同学们对理、化、生学科的演示实验及其阅读内容不够重视,不会用学科语言描述实验现象,也不会分析其原因,这一部分失分也很严重。高考中,实验部分的分数容易得到也容易丢失,只要重视起来,这一环节的问题应该不难解决。

5.在阅读、记忆、理解、推理、基本运算等方面的能力还亟待提高,尤其是运算能力,一定要注意在平时的各种训练中努力提高。

第二部分:对同学们的希望和要求

1、树立自信心,保持良好心态

顽强的自信心,良好的心态以及稳定的情绪,对每个人的活动总是起着调动和调节的作用。你们已经经历的三年或四年的高中学习生活,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和挫折,最关键的是怎么样来面对。事实上,要想学好,自信心和良好的心态是首先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很多失败者是因为把困难、挫折和失败看的过重,失去了自己定能成功的信心,故而把自己应该坚持做的事情放弃,把自己本来能够做好的事情做的不是那么圆满,久而久之,好多知识一知半解,问题成堆。学习过程中,没有一个人能免于困难、挫折和失败。目前,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多:诸如天天有很多的作业需要完成,每一个学科的作业里都会有难题;平时学的很用功,一到考试,成绩就考的不理想等等,这些因素很容易使得自己的心理发生变化。那么,怎样来面对这些学习中的困难呢?有志者,借助于困难,一次又一次的超越自我,面对同一种困难,你克服了,就前进了一步,他退却了,就落后了一步。所以,我们不要一见难题就望而生畏,考试成绩一低就心灰意冷;我们更不能因为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而改变、放弃自己考上理想大学的信念,这种信念能使我们坚持,能增强我们必胜的信心、决心和勇气。

2、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我们所说的基础知识是各个学科知识体系、学科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应用范围。所以,我们在掌握基础知识过程中,一定要弄明白并牢固记忆各种定理、定义阐述的实际意义,一些重要的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立等。总之,我们要把课本读懂、弄透,这是学好各课知识的前提。

我们所说的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四种能力在每个同学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我们一贯强调重视读懂课本,重视整理笔记,及时记录并改正自己的错题,不断回顾和强化旧知识等,都是提高能力的需要。

同时,要注意规范自己的学习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每天要认真并独立完成各个学科的作业;整理好每天的课堂笔记;不懂的问题多向老师请教;错题的整理和归纳等,这些都是提高操作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必不可少的,这些规范、细致的学习环节,无时不在培养着各种能力。要把学习过程中的这些环节完成好,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品质,需要有吃苦精神。说起吃苦精神,有的同学还很欠缺,决心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在行动中。有的同学成绩不理想,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两点是不可忽视的,一是方法不对头,二是吃苦精神不到位。

3、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学习习惯是学习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会使我们终身受益。那么,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需要培养那些习惯呢?

(1)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学习不是简单的看书、做题,而是在看书和做题的过程中,反复琢磨每一句话,仔细推敲每一个概念、定理、公式,直到弄懂为止。实在不懂的,应当做好标记,虚心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勤学好问并不是说在学习上碰到一点儿问题就问别人,应该是遇到问题先深入思考,百思不得其解时再请教。说到向老师请教,我再强调另一个问题,就是在以后的复习中,一定要跟着老师思路走的问题。小聪明不如大聪明,另起炉灶、另立门户、自以为是,是复习的大忌。我们的高三教师,都是学校精心挑选的,他们教学业绩突出,教学经验丰富,对高考有较深的研究,一定要相信老师,复习中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2)认真上课的习惯

最大的收获在课堂,最大的损失也在课堂。上课一定要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同学们在课堂上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我还要强调一点,同学们在课堂上一定要高度注意老师的点评总结,老师的点评、总结之处往往是你们容易出错之处或学习的重点、难点及关键。

(3)勤于动笔的习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靠眼睛、耳朵获取的知识既不会牢固,也不会变成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可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难题一时找不到思路,就迫不急待去翻看答案,看答案时往往觉得答案的每一步都顺理成章,该用哪个定理,该用什么方法,非常简单,就盲目的自认为把题目已经理解透了。过几天再做这道题,还是无从下手。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你们对这道题的接受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机械地看到了具体解题过程,而没有真正理解解题思路。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要学会独立思考,有意识强迫自己不去翻课本、不去看答案、不轻易求助别人,而是静下心来,主动寻求自己的解题思路,自己动笔去演算,去推导,去求证,去表达。

(4)重视复习的习惯

复习可以是对当天知识的复习,可以是阶段复习,也可以是章节复习。复习时应当对照当时笔记上的重点,重要的概念、定理、规律应牢记在心。复习时要注意前后联系与沟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5)常翻笔记的习惯

笔记永远是你最忠实可靠的朋友,是各学科精华所在,大到课堂上的重要内容,小到作业中发现的一个好题,报刊杂志上浏览到的精彩语言,要经常补充和阅读。

(6)整理错题的习惯

错题集是许多成绩好的学生必备的,它不只记录考试中的错题,也记录平时做题时有代表性的错误,以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旧日的"伤疤",你们的错题基本上可以分两种:一种是自己根本不会做,因为太难了,没有思路;另一种是自己会做,因为粗心而做错。我觉得,最有价值的错题是第二类。因为粗心也有许多种,我们也要分析它。第一,看错题目。是看错数字还是理解错题意?为什么会看错题?怎么样误解了题意?要弄明白。第二,切入点、思路出错,自己的思维、解法根本不适合这类题目。第三,计算错误。为什么会算错?有没有方法杜绝?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细心?其实在高考中,如果你能把自己粗心的错误杜绝,那么在高考中一定会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4、要改变两个错误观点

一是对学文科的认识,有些同学认为学习语文我没少用功夫,可就是成绩还是和原来一样。殊不知学习语文是一个慢功细活,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平时要做一个学习的有心人,没有耐心、没有恒心是成就不了一番事业的;二是对学理科的认识,个别同学认为做数学题太浪费时间,一节课做不了几个题,不如背几个单词、查几个词语收获明显。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对理科学习不了解的表现。第一,学习理科更需要顽强的毅力和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探索研究未知世界,寻求宇宙中的自然规律不正是理科学习的目标吗?第二,只有通过你认真的钻研得来的东西才是你终生难忘的东西,这里面包括结论、方法和感受。不少同学不就是由于通过自己钻研出了一道难题而改变了学习态度甚至是人生态度的吗?第三,你就是做不出这道题而在你研究这道题的过程中不是也复习或学到了很多知识吗?虽然你还不知道到达目标的正确道路,但你起码知道走哪些路是行不通的,这难道离正确的路还会很远吗?急功近利是干不成大事的。有的同学对文科或理科不感兴趣,那是你没有深入进去,没有感悟出她迷人的地方。

考试分析总结篇3

同学们:

晚上好!

时光如梭,我们高三年级从8月9号开学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了,这三个月,同学们进一步体味了高中紧张而有节奏的学习生活,用勤奋战胜了诸多的困难,用汗水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上周我们利用两天的时间进行了期中考试,现在考试成绩已经揭晓。利用今天这节课的时间,我们召开期中考试分析总结表彰大会,目的就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查找差距,理清思路,振奋精神,凝心聚力,促进同学们加快发展,更快地提高成绩。

下面,我主要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考试反映出的问题

二是对同学们的希望和要求

第一部分:考试反映出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试题中相当一部分题目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直接识记考查,但这样的题目仍失分较多,成为制约我们学习成绩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是同学们在六个学科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这一问题反映出部分同学上课的效率意识、记忆意识不强,课堂效率不高,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还没有真正掌握,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警示我们,上课时一定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提高效率。

2.部分同学不能掌握最基本的审题方法,不能从题目所给条件中采集有效的信息点,表现为审题不准。这种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希望同学们在日常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在每天完成学科作业的过程中,在平时综合训练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审题方法的总结和归纳,不断积累,从点滴做起,有意识的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

3.题目做答不规范,随意性较强,不能按要求书写规范的解题步骤和解题过程,大家在这个环节上也存在大量失分。这里要特别强调,我们在平时课堂听讲和作业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通过那些典型题目,借鉴老师的讲解,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解题步骤和解题过程,养成规范的解题习惯。另外,我们各个学科课本上的例题就是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规范解题步骤和解题过程范例,对我们的示范性价值非常大,一定要重视起来,决不可忽视课本例题对我们的示范性作用。

4.基本能力不强,应变能力及处理综合性问题的能力还不高。本次考试反映出同学们对理、化、生学科的演示实验及其阅读内容不够重视,不会用学科语言描述实验现象,也不会分析其原因,这一部分失分也很严重。高考中,实验部分的分数容易得到也容易丢失,只要重视起来,这一环节的问题应该不难解决。

5.在阅读、记忆、理解、推理、基本运算等方面的能力还亟待提高,尤其是运算能力,一定要注意在平时的各种训练中努力提高。

第二部分:对同学们的希望和要求

1、树立自信心,保持良好心态

顽强的自信心,良好的心态以及稳定的情绪,对每个人的活动总是起着调动和调节的作用。你们已经经历的三年或四年的高中学习生活,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和挫折,最关键的是怎么样来面对。事实上,要想学好,自信心和良好的心态是首先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很多失败者是因为把困难、挫折和失败看的过重,失去了自己定能成功的信心,故而把自己应该坚持做的事情放弃,把自己本来能够做好的事情做的不是那么圆满,久而久之,好多知识一知半解,问题成堆。学习过程中,没有一个人能免于困难、挫折和失败。目前,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多:诸如天天有很多的作业需要完成,每一个学科的作业里都会有难题;平时学的很用功,一到考试,成绩就考的不理想等等,这些因素很容易使得自己的心理发生变化。那么,怎样来面对这些学习中的困难呢?有志者,借助于困难,一次又一次的超越自我,面对同一种困难,你克服了,就前进了一步,他退却了,就落后了一步。所以,我们不要一见难题就望而生畏,考试成绩一低就心灰意冷;我们更不能因为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而改变、放弃自己考上理想大学的信念,这种信念能使我们坚持,能增强我们必胜的信心、决心和勇气。

2、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我们所说的基础知识是各个学科知识体系、学科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应用范围。所以,我们在掌握基础知识过程中,一定要弄明白并牢固记忆各种定理、定义阐述的实际意义,一些重要的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立等。总之,我们要把课本读懂、弄透,这是学好各课知识的前提。

我们所说的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四种能力在每个同学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我们一贯强调重视读懂课本,重视整理笔记,及时记录并改正自己的错题,不断回顾和强化旧知识等,都是提高能力的需要。

同时,要注意规范自己的学习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每天要认真并独立完成各个学科的作业;整理好每天的课堂笔记;不懂的问题多向老师请教;错题的整理和归纳等,这些都是提高操作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必不可少的,这些规范、细致的学习环节,无时不在培养着各种能力。要把学习过程中的这些环节完成好,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品质,需要有吃苦精神。说起吃苦精神,有的同学还很欠缺,决心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在行动中。有的同学成绩不理想,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两点是不可忽视的,一是方法不对头,二是吃苦精神不到位。

3、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学习习惯是学习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会使我们终身受益。那么,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需要培养那些习惯呢?

(1)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学习不是简单的看书、做题,而是在看书和做题的过程中,反复琢磨每一句话,仔细推敲每一个概念、定理、公式,直到弄懂为止。实在不懂的,应当做好标记,虚心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勤学好问并不是说在学习上碰到一点儿问题就问别人,应该是遇到问题先深入思考,百思不得其解时再请教。说到向老师请教,我再强调另一个问题,就是在以后的复习中,一定要跟着老师思路走的问题。小聪明不如大聪明,另起炉灶、另立门户、自以为是,是复习的大忌。我们的高三教师,都是学校精心挑选的,他们教学业绩突出,教学经验丰富,对高考有较深的研究,一定要相信老师,复习中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2)认真上课的习惯

最大的收获在课堂,最大的损失也在课堂。上课一定要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同学们在课堂上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我还要强调一点,同学们在课堂上一定要高度注意老师的点评总结,老师的点评、总结之处往往是你们容易出错之处或学习的重点、难点及关键。

(3)勤于动笔的习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靠眼睛、耳朵获取的知识既不会牢固,也不会变成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可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难题一时找不到思路,就迫不急待去翻看答案,看答案时往往觉得答案的每一步都顺理成章,该用哪个定理,该用什么方法,非常简单,就盲目的自认为把题目已经理解透了。过几天再做这道题,还是无从下手。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你们对这道题的接受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机械地看到了具体解题过程,而没有真正理解解题思路。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要学会独立思考,有意识强迫自己不去翻课本、不去看答案、不轻易求助别人,而是静下心来,主动寻求自己的解题思路,自己动笔去演算,去推导,去求证,去表达。

(4)重视复习的习惯

复习可以是对当天知识的复习,可以是阶段复习,也可以是章节复习。复习时应当对照当时笔记上的重点,重要的概念、定理、规律应牢记在心。复习时要注意前后联系与沟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5)常翻笔记的习惯

笔记永远是你最忠实可靠的朋友,是各学科精华所在,大到课堂上的重要内容,小到作业中发现的一个好题,报刊杂志上浏览到的精彩语言,要经常补充和阅读。

(6)整理错题的习惯

错题集是许多成绩好的学生必备的,它不只记录考试中的错题,也记录平时做题时有代表性的错误,以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旧日的"伤疤",你们的错题基本上可以分两种:一种是自己根本不会做,因为太难了,没有思路;另一种是自己会做,因为粗心而做错。我觉得,最有价值的错题是第二类。因为粗心也有许多种,我们也要分析它。第一,看错题目。是看错数字还是理解错题意?为什么会看错题?怎么样误解了题意?要弄明白。第二,切入点、思路出错,自己的思维、解法根本不适合这类题目。第三,计算错误。为什么会算错?有没有方法杜绝?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细心?其实在高考中,如果你能把自己粗心的错误杜绝,那么在高考中一定会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4、要改变两个错误观点

一是对学文科的认识,有些同学认为学习语文我没少用功夫,可就是成绩还是和原来一样。殊不知学习语文是一个慢功细活,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平时要做一个学习的有心人,没有耐心、没有恒心是成就不了一番事业的;二是对学理科的认识,个别同学认为做数学题太浪费时间,一节课做不了几个题,不如背几个单词、查几个词语收获明显。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对理科学习不了解的表现。第一,学习理科更需要顽强的毅力和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探索研究未知世界,寻求宇宙中的自然规律不正是理科学习的目标吗?第二,只有通过你认真的钻研得来的东西才是你终生难忘的东西,这里面包括结论、方法和感受。不少同学不就是由于通过自己钻研出了一道难题而改变了学习态度甚至是人生态度的吗?第三,你就是做不出这道题而在你研究这道题的过程中不是也复习或学到了很多知识吗?虽然你还不知道到达目标的正确道路,但你起码知道走哪些路是行不通的,这难道离正确的路还会很远吗?急功近利是干不成大事的。有的同学对文科或理科不感兴趣,那是你没有深入进去,没有感悟出她迷人的地方。

考试分析总结篇4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措施之一,考试的目的在于使教师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摸清学习中尚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考试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努力上进、勤奋学习的好学风,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增强对知识的辨别,推理和分析能力。在此,我不想谈通过考试,如何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而想重点谈谈如何才能通过考试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其各种能力。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必须注重对考试的总结。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考试的总结呢?我认为应该做到: 一、明确目的 不少学生对考试没有正确的认识,把考分看作自己的命根儿。考得好的喜上眉梢,考得差的愁眉苦脸。故一考完试便将试卷扔在一边,或两把撕掉。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这种现象表明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是不端正的,目的是不明确的。所以说,要想达到考试的真正目的,学生必须端正态度,明确对考试的认识。只有真正理解了考试的意识,才能通过考试,促进自己的学习。 二、分析试卷 有些同学认为只有没考好的同学才应该对考试情况进行总结。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其实考试后的总结对每位考生来说都很重要。故每位考生在考试后都应该认真细致地做好试卷分析。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试卷分析呢?我认为要做好试卷分析,考生应该做到: 1.试卷上的每道题不是随便捡来的,而是通过命题人的深思熟虑选择而来的。每道题考查的目的都不同。故考生应该先弄清命题人的意图。如: The food ________ cool and clean. A. must keep     B. Must keep     C. must be keep     D. Must be kept 一题,它的考查目的是要考查考生辨别语态的能力。如果考生能明确这一点,他们的思考范围就得到了限制,不会再像脱疆的野马,漫无目的。所以说,明确考查目的是解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2.明确考查内容 在确定了考查目的后,考生应该搞懂该题考查什么内容。当你明确了考查内容后,你的思考范围就进一步缩小,这对作对题是很有利的。我们还拿上一个题为例,根据该题的考查目的和句意,我们可以确定该题所考查的内容是被动语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确定考查内容时,必须依据考查目的,语境和句意来判断。 3.回忆相关知识,做出选择 在明确了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后,我们就得根据考查内容,来回顾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如上述一题,我们知识它所考查的是被动语态。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回忆自己所学过的有关被动语态的知识。如被动语态句式的结构,时态等。判断时态时,还要注意句子主语的数,确保主谓一致。一切考虑周到后,最后做到选择。 三、总结得失 通过分析试卷,考生应该达到总结考试得失的目的。通过分析,考生必须明确自己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已经熟练掌握了的知识就可以放过去。如果对没有掌握了的,考生应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反复学习,直至真正掌握。如前所给的那道例题,如果你做错了,那说明你对语态知识还没有掌握好。所以,你就应该对这部分的知识进一步的复习,真正弄清它的用法。如果在考试中单词拼写错误多,那么,你就应该加强对单词的记忆;如果你在阅读理解中出错多,那么,你就应该加强阅读训练。只有这样长期坚持,你的成绩才会逐步提高。你的能力才能逐渐增强,才能达到考试的真正目的。 四、总结考试的意义 总结考试对学生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1.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通常,不少学生在考完试,不分析,不总结,所以,考完试后,他们学习中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一概不清楚,也就不可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改进自己的学习。还是糊里糊涂过日子,学成什么算什么。如果你经常注意总结,那么,你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针对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过去存在的问题就会逐渐被克服。从而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目的性。 2.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印度有句谚语说得好:"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 3.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常重视对考生的分析,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辨别事非、解决问题、归纳、推断的能力。在总结的过程中,必须对试题和试卷进行细心的分析,对有些知识必须进行辨析。通过分析,还需要总结、归纳出存在的问题,而在总结和归纳中,必须对情况进行推理,判断。而这些又能够构成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由此可见总结考试不仅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希望同学们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进步。为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多种素质的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延安中学 习若红)

考试分析总结篇5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措施之一,考试的目的在于使教师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摸清学习中尚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考试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努力上进、勤奋学习的好学风,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增强对知识的辨别,推理和分析能力。在此,我不想谈通过考试,如何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而想重点谈谈如何才能通过考试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其各种能力。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必须注重对考试的总结。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考试的总结呢?我认为应该做到: 一、明确目的 不少学生对考试没有正确的认识,把考分看作自己的命根儿。考得好的喜上眉梢,考得差的愁眉苦脸。故一考完试便将试卷扔在一边,或两把撕掉。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这种现象表明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是不端正的,目的是不明确的。所以说,要想达到考试的真正目的,学生必须端正态度,明确对考试的认识。只有真正理解了考试的意识,才能通过考试,促进自己的学习。 二、分析试卷 有些同学认为只有没考好的同学才应该对考试情况进行总结。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其实考试后的总结对每位考生来说都很重要。故每位考生在考试后都应该认真细致地做好试卷分析。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试卷分析呢?我认为要做好试卷分析,考生应该做到: 1.试卷上的每道题不是随便捡来的,而是通过命题人的深思熟虑选择而来的。每道题考查的目的都不同。故考生应该先弄清命题人的意图。如: The food ________ cool and clean. A. must keep B. Must keep C. must be keep D. Must be kept 一题,它的考查目的是要考查考生辨别语态的能力。如果考生能明确这一点,他们的思考范围就得到了限制,不会再像脱疆的野马,漫无目的。所以说,明确考查目的是解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2.明确考查内容 在确定了考查目的后,考生应该搞懂该题考查什么内容。当你明确了考查内容后,你的思考范围就进一步缩小,这对作对题是很有利的。我们还拿上一个题为例,根据该题的考查目的和句意,我们可以确定该题所考查的内容是被动语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确定考查内容时,必须依据考查目的,语境和句意来判断。 3.回忆相关知识,做出选择 在明确了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后,我们就得根据考查内容,来回顾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如上述一题,我们知识它所考查的是被动语态。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回忆自己所学过的有关被动语态的知识。如被动语态句式的结构,时态等。判断时态时,还要注意句子主语的数,确保主谓一致。一切考虑周到后,最后做到选择。 三、总结得失 通过分析试卷,考生应该达到总结考试得失的目的。通过分析,考生必须明确自己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已经熟练掌握了的知识就可以放过去。如果对没有掌握了的,考生应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反复学习,直至真正掌握。如前所给的那道例题,如果你做错了,那说明你对语态知识还没有掌握好。所以,你就应该对这部分的知识进一步的复习,真正弄清它的用法。如果在考试中单词拼写错误多,那么,你就应该加强对单词的记忆;如果你在阅读理解中出错多,那么,你就应该加强阅读训练。只有这样长期坚持,你的成绩才会逐步提高。你的能力才能逐渐增强,才能达到考试的真正目的。 四、总结考试的意义 总结考试对学生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1.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通常,不少学生在考完试,不分析,不总结,所以,考完试后,他们学习中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一概不清楚,也就不可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改进自己的学习。还是糊里糊涂过日子,学成什么算什么。如果你经常注意总结,那么,你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针对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过去存在的问题就会逐渐被克服。从而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目的性。 2.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印度有句谚语说得好:"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 3.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常重视对考生的分析,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辨别事非、解决问题、归纳、推断的能力。在总结的过程中,必须对试题和试卷进行细心的分析,对有些知识必须进行辨析。通过分析,还需要总结、归纳出存在的问题,而在总结和归纳中,必须对情况进行推理,判断。而这些又能够构成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由此可见总结考试不仅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希望同学们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进步。为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多种素质的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延安中学 习若红)

考试分析总结篇6

考试的目的是“为教和学寻求科学的客观的根据,使对考试结果的分析有效的用于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语文课的考试,是对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的检查,是为了推动语文学习,改进语文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很多教师都会在适当的时候举行语文考试。但是,大多数教师往往忽视了考试后的试卷分析。所以说,试卷分析是语文考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是我对考试分析试卷的几点看法:

一、分析考后语文试卷的重要性,提起学生和同行的认识

考后语文试卷分析是在考试后对语文试题及学生做题情况所做的分析。它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学生通过分析答题情况,可以得知前一段的学习情况:语法掌握得怎么样,重点文段是否能理解,各个知识点是否都弄清楚;还可以总结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2.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教师通过分析试卷,可以看出自己的教学情况:各个知识点是否讲清楚了,重点是否突出了,难点是否突破了,便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考后语文试卷分析的内容要考虑的全面点

进行考后语文试卷分析时,分析面要广。

首先,要把这次考试情况作一整体分析,算出一些基本数据,如总分、人均分、及格率、高分率等。这样,可以使我们了解这次考试的全貌,并可同前一次作比较,这次考得好,究竟好在哪些方面,比上次考得差,也要分析是老师的原因,还是学生的原因,或是试题等其他客观原因。

其次,要分析在这份语文试卷中各知识点所占的比例如何,基础知识、文段阅读、写作训练等各占多大的比重。

第三,要分析试题的难度。一个试题的难度可以看作是能正确回答该题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这样分析能发现学生学习困难或教师教学不妥的地方。

第四,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如某一试题失分率很高要具体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没讲,还是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不够;是题目偏了,怪了,还是题型学生不熟悉,是哪方面的原因,在分析试卷时就要着重评析。

第五,还要分析试题的导向作用,是不是可能产生“误导”。比如试题偏、难、怪,或是超出了大纲规定的范围等,就可能使教师和学生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转向了偏、难、怪或大纲之外。

假如我们在语文考试后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作了认真仔细的分析,我们对这次考试的质量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那么考试“对考试结果的分析有效地用语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的目的便能达到。

三、考后语文试卷分析完成以后,重点给学生评讲试卷

考试分析总结篇7

关键词 作答时长 难度 高考 理科综合 生物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1 引言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其试题难度是考生、家长、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命题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难度”是考试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教育测量概念,是试题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义指考生或被试者完成试题或任务时的困难程度。定量刻画试题难度的量数,称为难度系数或难度值,经典测量理论框架下在数值上等于代表性考生群体在试题上的通过率。

难度主要受考生对试题内容的熟悉程度、考查行为目标的层次、情景材料的信息量、试题的形式和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时间在此指给定考试时长或考生作答时长。一般情况下,在给定考试时长内,试题包含的信息量和考生思维量将对考生的作答表现产生影响;反之,在试题包含的信息量和考生思维量一定的情况下,作答时长也会对考生作答表现产生影响。此外,给定时长与考生自主分配的作答时长并不总是一致。同一试题可能由于分配时间的不同,导致通过率发生变化。在理想状态下,试题包含的信息量和考生思维量应与给定考试时长相匹配,现实考试情境下的给定时长是否恰当亟待研究,考生作答时长的分配对其作答表现的影响也值得深入探讨。

高考(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以下简称理综)总分为300分,考试时长为150 min,试卷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试题,其中物理占120分,化学占100分,生物占80分。考试时长为三科共用,考生可以自由分配150 min的时间。150 min在三个科目间的分配应与科目总分值成正比,即物理60 min、化学50 min、生物40 min。考生按照上述分配作答时长是否恰当,适当延长或缩短某一学科的作答时长对其表现有何影响。本研究以生物学科为例,研究作答时长对考生作答表现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测试对象

测试对象为已学完全部高中生物课程的高三理科学生,共452人。样本选自北京地区的两所中学,X校学生平均成绩好于全市平均成绩,279人;Y校学生平均成绩与全市平均成绩相当,173人。

2.2 测试方法

2.2.1 测试材料

以2011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生物全部试题作为测试卷,满分80分,其中客观题共30分,包含5道选择题,每题6分;主观题50分,包含3道非选择题,分值分别为18分、16分和16分。

2.2.2 实验设计

本研究为3×2两因素准实验设计,因素一为作答时长,三个水平:基本时长、不足时长和充足时长。因素二为学校,两个水平:学校X和学校Y。

2.2.3 预试

为确定标准作答时长,在Y校(成绩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选取一个普通班(40名学生)进行预试,记录从答题开始到90%考生正常完成全部试题所用时长。测得标准作答时长为40 min。

2.2.4 正式测试

按班级期末生物平均成绩,将两所学校的考生分为A、B、C三组,三组考生的总体水平大致相当。A组:要求该组考生在基本作答时长条件下,即40分钟内作答试卷。B组:要求该组考生在70%的基本时长,即28分钟内作答试卷,时间结束立刻回收答题卡,即B组在不足作答时长下完成测试。测试C组:要求该组考生作答试卷至90%考生正常答完,考试结束,回收全部答题卡并记录时间,即C组考生在充足作答时长下完成测试。

2.2.5 阅卷

对所有测试组进行统一阅卷。阅卷前对所有阅卷员进行正式培训,统一阅卷标准,阅卷结束后得到考生各题得分。

2.3 数据分析

用SPSS 19.0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答题用时

在测试中测得X校C组作答用时约48分钟,Y校C组作答用时为50分钟,此即为考生回答试题所需要的充足作答时长。在高考中,按照分值比例,考生在生物试题上分配的作答时长应为40分钟,试卷的思维量应与40分钟的时长相匹配。但出于保密的需要,高考试题在考前无法进行预试,试卷的思维量是由命题者估算出的。本研究经测试得到的标准作答时长约为40分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2011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生物试题总思维量与等分值比例的作答时长是基本匹配的。

3.2 全卷得分结果与分析

各组考生全卷得分情况详见表1。由表1可知,两所学校测试B组(不足时长)的得分在三组间均为最低,测试C组(充足时长)的得分均为最高。以全卷总分为因变量,组别和学校为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组别的主效应是显著的(F(2,446)=5.807,p=0.003),学校的主效应也是显著的(F(1,446)=51.462,p=0.000)。组别和学校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718),即不同学校间,不同时长条件下差异趋势是一致的,差异趋势详见图1。

因为本研究主要探讨时长的效应,也因为组别和学校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为了简化结果的解释,故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只保留组别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组别的效应显著(F(2,449)=4.894,p=0.008),即在不同作答时长条件下,考生全卷总得分差异显著。对三组数据做进一步的对比分析,以A组为参照组,进行有计划的比较。结果显示,A组和B组差异显著(t=1.967,df=449,p=0.050);A组和C组差异不显著(p=0.425)。这说明,当考生作答时长由不足时长变为基本时长时,全卷得分有显著提高,但由基本时长变为充足时长时,全卷得分无显著提高。这进一步说明,2011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生物试题总思维量与40分钟的作答时长是较为匹配的。

3.3 客观题得分结果与分析

以客观题得分为因变量,组别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与对全卷得分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以客观题得分为因变量,分析组别的影响,发现组别间差异显著(F(2,449)=4.263,p=0.015),即在不同作答时长条件下,考生客观题得分差异显著。对三组数据做进一步的对比分析,以A组为参照组,进行有计划的比较,结果显示,A组和B组差异显著(t=2.008,df=449,p=0.045),A组和C组差异不显著(p=0.185)。说明,当考生作答时长由不足时长变为基本时长时,客观题得分有显著提高,但由基本时长变为充足时长时,客观题得分无显著提高。

3.4 主观题得分结果与分析

以主观题得分为因变量,组别和学校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与对全卷得分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以主观题得分为因变量,分析组别的影响,发现组别的效应显著(F(2,449)=3.124,p=0.045)。以组别A为对照组,进行有计划比较,结果与以全卷得分为因变量的结果也完全一致,即A组和B组差异显著(t=1.967,df=449,p=0.050),A组和C组差异不显著(p=0.425)。说明,当考生作答时长由不足时长变为基本时长时,主观题得分有显著提高,但由基本时长变为充足时长时,主观题得分无显著提高。

3.5 主观题各题得分结果与分析

3.5.1 第6题得分结果与分析

以第6题(高考试卷中第29题)得分为因变量,分析组别的影响,发现组别的效应边缘显著(F(2,449)=2.598,p=0.076)。以组别A为对照组,进行有计划的比较,结果发现:A组和B组得分差异显著(t=2.100,df=449,p=0.036),A组和C组得分差异不显著(p=0.891)。说明,当考生作答时长由不足时长变为基本时长时,该题得分有显著提高,但由基本时长变为充足时长时,该题得分无显著提高。

3.5.2 第7题得分结果与分析

以第7题(高考试卷中第30题)得分为因变量,分析组别的影响,发现组别的效应显著(F(2,449)=3.166,p=0.043)。以组别A为对照组,进行有计划的比较,结果发现:A组和B组得分差异显著(t=2.188,df=449,p=0.029),A组和C组得分差异不显著(p=0.659)。说明,当考生作答时长由不足时长变为基本时长时,此题得分有显著提高,但由基本时长变为充足时长时,得分无显著提高。

3.5.3 第8题得分结果与分析

以第8题(高考试卷中第31题)得分为因变量,分析组别的影响,发现组别的效应不显著(p=0.254)。这一结果说明增加或缩短答题时长对该题得分的影响并不显著。

第8题的分析结果与第6、7题的分析结果不同,得到这一结果应与试题的难度有关,第8题难度系数为0.66,属于中等偏易试题,试题相对比较容易,答题思维量与信息量相对较少,考生用于思考的时间相对较短,作答时间对考生得分的影响较小。第7题的难度系数为0.41,属于较难的试题,试题的信息量和答题思维量均相对较大,考生必须仔细阅读试题内容并将文字转换成模型进行思考,在解答试题时,由于本题的解题思维链也相对较长,考生用于思考的时间也较长,所以考生得分受作答时间的影响较大。第6题难度系数为0.60,难度适中,试题思维量和信息量不是很大,所以考生得分受作答时间的影响为边缘显著。

在对本测试的预期中,作答时长对考生表现的影响,除了与试题难度有关外,还应与试题的位置有关。通常情况下,对于试卷中按照有序排列的一系列试题,考生应该按照由前到后的顺序作答。这样,如果在时间有限的条件下,相较于位置靠后的试题,位置靠前的试题分配到的时间应该更为充足,而位置靠后的试题在时间从不足变为适当或充足时,考生表现应该获得明显的增益。本研究的结果并未显示出如上的规律,原因可能有三,本测试共有8道试题,有限的试题数使得这种位置效应并未显示;位置效应的影响要弱于试题难度的影响,考生对较难试题的深入思考导致表现的增益掩盖了试题的位置效应;分配给考生的作答时间,无论是不足、标准还是充分,实际上都满足了考生基本完成试题的时间,也说明试题总的思维量和给定时长是较为匹配的。

在作答时长变长后,考生在较难试题上的表现获得了明显的增益,而不是在位置靠后的试题上。这也提示我们,考生在回答试题的时候是运用了一定的答题策略的。因为该测试卷中试题的难度并不是按照试题顺序单调递增,即位置最靠后的试题并不是最难的。考生能够在接触试题时就鉴别出试题的大致难易程度,并合理的调配时间作答,而不是一直按照试题顺序作答,毫无变通。

4 结论与建议

2011年高考(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总体思维量的设置较为合理。考生用约40分钟的时长进行答题的得分效果最佳,若缩短作答时长至28分钟,考生得分将明显降低,若延长作答时长至48分钟以上,考生的得分并无明显提高。在高考时,建议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对答题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制定好自己的答题策略,以便更好地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孙恒,李金波.高考试题难度的预估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3-5.

[2] 毛竞飞.高考命题中试题难度预测方法探索[J].教育科学,2008,24(6):22-26.

考试分析总结篇8

试卷分析,完整地说,应为试卷分析报告,也叫试题分析、试卷评析,或称命题分析、命题评价。试卷分析就象工厂检验产品,究竟合格、还是不合格,需要寻找原因,目的是解决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它是现代中小学教师的必备基本功之一,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撰写较高质量的试卷分析,对于有效指导、改进课堂教学意义重大。从现代课程理论、教学理论来说,规范试卷分析工作,强化教学质量管理,也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如何加强试卷分析、完善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控制,也是一项重要课题。 下面就来谈谈试卷分析的内容与具体写法,促进试卷分析走向科学规范化,以有助于农村广大中小学教师。

一、试卷分析的意义

试卷分析是每次考试结束以后教师对试卷结构、学生考试状况的一种综合分析。具体地说,就是对整个试卷考试的目的、考试的知识范围、知识点的分布、重难点、考试的题型、考试的分值、考试的难易度、学生得分失分情况所做的分析。

试卷分析是提高命题水平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试卷分析的目的在于对教学测试的反思、对教师教的反思和对学生学的反思。运用考试理论和教学理论进行科学的试卷分析,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反馈信息是教师必须认真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认清试卷分析的作用和意义,明确试卷分析的内容和要求,对于完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试卷分析的考察性。试卷分析是考试体系中的内在要求和必要内容。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效果的反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命题考试试卷分析试卷讲评等几个环节。试卷分析在考试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考察性可从四个方面来说:一是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二是也是考查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三是考查命题者,对于命题者来说,通过试卷分析能找到命题中的不足,提高命题的质量;四是检查学校教学质量、反映学校教学管理的质量。重点是考查教师。通过对试题的知识面、难度、题量等特点的横向、纵向比较,教师能及时发现试卷是否符合课标要求,是否反映本学科特点及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并对试卷编制的合理性、客观性做出正确的描述与判断。通过试卷分析了解学生对于课标内容的掌握情况,分析学生答题中的问题,确定试卷讲评的内容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专业技能。教师要经常做好试卷分析,有利于全面准确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便查缺补漏,对症下药;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个人专业成长;有利于教师研究水平的提高,向专家型教师发展。

试卷分析的反思性。试卷分析具有很强的教学反思性。作为教师本身不仅要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更应从中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修正、提升教学的技能与水平,这是对前一阶段“教”与“学”的情况的反思,对本次考试的反思,同时也是对教师命题水平的反思。试卷分析不仅可以对试卷和考试做出恰当的评价,提高教师制卷水平,也有助于充分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试卷分析的必要性。试卷分析本身就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四个方面。试卷中还保存着大量可以用来研究关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情况的宝贵资料。通过试卷分析,主要为了掌握本校各专业、各年级、各课程的教学动态,从中发现教学与考核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找出对策,为今后指导教学、教学评价以及科学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试卷分析,教师还可从中了解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差距,可以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准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差异。这些信息的反馈对师生有针对性地改进教与学是很有益处的。因此,做好试卷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试卷分析的重要性。它能促使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促使教师进一

步提高命题水平,使命题制卷更加科学、规范;通过检验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它还能为学校科学的教学管理提供依据。

二、试卷分析的原则

试卷分析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如:针对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延伸拓展原则、反思调节原则、“三结合”原则等。

一是针对性原则。要看对象,有针对性。对象不同,分析内容的侧重点与方法也就不同。例如面向领导的试卷分析应简明扼要。无论命题说明、考试情况,还是取得成绩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今后对策,都不说过程与细节,尽可能地长话短说、简明扼要,少而精。定性的要有观点,定量的要有数据和结论。面向同行老师应详细清楚。命题说明就需详细、深入、具体。但也要有观点、有见解地讲解题目当中的技巧与策略。对各题的得分、丢分情况需都做详细的统计分析,甚至与预期的互相对照。面向学生的试卷分析,要向学生宣讲本学科的试题说明,顾及各学科是否均衡,让学生认真审查自己得分和丢分情况。多多给予指导,帮助考生找到努力方向,并建立起信心。

二是及时性原则。每次测试后立即着手进行试卷分析,趁热打铁,能对所教学生的考试情况保持清晰的印象,既便于老师本人分析总结,又能让学生及时知道分数并明了正确答案及出错的原因。此时,学生对试卷内容及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仍记忆犹新,就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三是延伸拓展原则。一是延伸学生的知识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需认真分析试卷涉及的知识点,为弥补学生的知识面做好准备,并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二是要深入思考有关的问题,形成观点和见解。三是试卷分析需有理论指导,主要是考试理论和教学理论,以便分析评价时站得高一点、更深入一点。

四是反思调节原则。教师在试卷分析中需进行认真的反思,细致阅读试卷,钻研学生的答卷,反思学生的失分知识点,进而认真剖析自己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进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扎扎实实地搞好教学工作。

五是“三结合”原则。试卷分析要做到“三结合”:一是教师分析与学生分析相结合。不仅教师要分析,学生也要进行试卷分析;二是“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如同年级比较,与兄弟学校比较,与以往考试的比较;三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如,既要计算出每道题的得失分率,也要分析得失分的原因。

三、试卷分析的写法

一份完整的试卷分析报告应该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即试卷总体评价(命题评价)、学生考情分析、改进教学措施等。

(一)试卷总体评价

试卷总体评价即试卷综述、试卷概况,是指分析试卷的类型与特点(考试类型、范围、时间、分值,试题命制、试卷页数、开/闭卷等)、试题的结构(题型)、知识点、分值及其分配等。对试卷的评价,从考查知识点、难度、区分度等方面予以介绍。一份试卷能反映该学科知识的基本框架,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如初中语文试题,一般分为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写作四部分。写作占分比例最大(占整卷的40%以上),其次是阅读、积累和运用。

1、试题的结构——题型

如填空、选择、实验与探究、作图与简答、综合与计算等。如果试卷中有学生未见过的题型,就应该特别作一说明。重点阐述有几大类题型,各种题型所占分值比重,什么内容为考察重点,所占分值较大。

2、试题涵盖的知识点及分值

涉及所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及其所占的分值比例。这是试题分析的重点。考查侧重于哪些

章节,哪部分内容,所考查的知识范围哪些是书本直接知识,哪些是延伸拓展的;哪些是已接触训练过的,哪些是初次见面接触的。

3、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考察点对应

每一个小题与考察点的对接。各种题型在教材中的章节分布,是否覆盖所有章节?有哪些章节中的内容在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考试内容是否超出课程标准范围,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一致。基础知识题与基本技能题的考察是否都能够兼顾到?

4、试题的难、中、易比例

通过对每一道试题的具体分析,可以明确考什么、怎么考、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以及考的方式和方法,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试题本身的难度、深度是否与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相符,有无偏题、超标内容;较易、适中、偏难的题各占的百分比,试卷总体难度如何。如期中、期末的8:1:1,中考的7:2:1,竞赛的5:3:2等。注意题量大小与难易程度的分析。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试卷完成度是多少?是否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内容。试卷中基本题、有一定难度题、拔高题(难度较大)所占比重是否合理,有无偏题、怪题等。

5、揣摩命题意图

弄清一份试题的命题意图,能纠正教师对教材理解上的偏差和失误,树立全局观念,开拓视野。

每次命题时,都必须设计好一份“双向细目表”,表上较详细地分列了各小题的分值及考点,其目的:既让命题时心中更有数,让各知识点较平均合理地分布同时又突出重点、难点;又便于检查学生学习、老师教学中的缺陷甚至盲点。其实,试题分析时仍需对照“双向细目表”。

(二)学生考情分析

学生考情分析指对学生考试情况的具体分析,介绍考试成绩的总体概况、学生试题分析。包括学生成绩统计、优势与不足及其原因分析等。

1、成绩统计

成绩统计即考试结果的数据统计,是指学生考试的总体情况。此项工作最实用、最直观,对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非常必要。数据统计力求认真、细致、准确和全面。对学生的全部试卷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总分、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得分率等,其中平均分、及格率是两个重要的数据。为了更细致准确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还可以逐题计算出得分率,按分数段统计人数。这是试卷分析中最重要、实用的一项工作。另外,也可以进行抽样分析,只是准确性略差一些。主要内容包括:

①年级、班级人均分。主要是“一分三率”统计。“一分”即班级平均分——指某学科参加考试学生成绩总和除以参加考试学生总人数所得值。它能反映出本班在对比班级中掌握知识的层次。“三率”即及格率、优分率(90以上)、低分率(30分以下):及格率(%)是及格人数除以实际参加考试总人数再乘以100%,一般为卷面总分的60%的分值分数为及格;优分率(%)是优秀人数(一般为卷面总分90%的分值分数)除以参加考试总人数再乘以100%;低分率(一般为卷面总分数30%的分值分数以下)除以参加考试总人数再乘以100%。“三率”计算分别是及格人数、优分率、低分人数除以班级人数乘以100%。优秀率和及格率能帮助教师确定今后的教学方法,优秀率低——促优,及格率低——扶差。此外,还有参考率(%):实际参加考试人数除以应该参加考试人数(本学年初人数)再乘以100%。

②最高分、最低分,具体说明各是多少?

③各分数段人数(每10分一个分数段),各个分数段有多少人?

④各题得分情况(要求按班级随机抽取50名左右学生作为样本)。各题得失分及在学生成绩中的体现——每小题的正确率是多少,各分数段中这种题型失分的情况,是否带有普遍

问题。每道题的得失分是多少或者说正确率是多少?各个分数段中的学生在这种题型中的得失分情况,是否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2、学生答卷分析

分析学生答卷在于准确掌握全体和个体的学习状况,方便调整工作思路、改进教法,因此,通过分析、归纳、概括、比较、评价等技术手段做出结论十分必要。分析时要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占有的第一手材料越充分越好,紧密结合日常教学和学生实际,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有理有据,避免空泛。

①试卷难度。全班学生得分人数除以全班人数,或者说全班学生的平均分除以试卷总分,就是全卷实际难度值,难度值在命题评价上又叫难度系数(介于0和1之间,即难度p的取值范围0≤p≤1)。站在答题角度上实际就是得分率。一般来说,一份试卷的平均难度应在0.65-0.75之间。有部分学生的确对于难度较大的题是“一筹莫展”的,这类学生可让其在基础部分下功夫。

②学生卷面情况分析。学生答题中的具体问题。包括学生答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失分原因,是避免以后重蹈覆辙的好办法。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是教师、学生,还是教材、试题,亦或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生“学”的方面主要是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原有的知识基础等,更多的失分都是在非智力因素上,诸如没有认真复习记忆,书写潦草,粗心大意,答题欠规范,看错题目,审题失误,计算错误等等。归咎一点便是学生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自己现阶段的学习状况,下阶段学习应注意什么。主要是教师从“教”中找原因: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对待教学工作的责任感以及驾驭教材的能力等。既要分析课堂管理是否到位,教材是否熟悉、深入钻研,讲解是否深透、传授是否到位,学生失误是否能有效纠正,课后的跟进做得如何,教学方法是否不当或者是工作态度、责任感是否存在问题……;同时也要分析:考得好的题与教学的相关性,采取过什么措施;考得不好的题有什么疏忽;哪些题是教学未注意或未重视的。仔细分析其出错原因,有助于我们教师及时调控教学策略和方法。③分析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优势是指学生在此次考试中好在何处,不足则是指学生考试中存在的缺陷,如对典型的试题要列举错例、错误人数,并列表记录。对错题不仅要统计,更重要的是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学生出现的知识错误及引起错误的原因,才能真正以考促学。试卷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个别问题又出现在哪些个别学生身上,是概念法则不清,还是计算能力薄弱,是单项知识没掌握,还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三)改进教学措施

改进教学措施就是根据找出的错误及引起错误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分析试卷后找出改进的措施,帮助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命题制卷能力,这是试卷分析的最根本目的。如同医生诊断病因后对症下药治疗。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教学计划、措施。计划、措施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能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试卷分析中发现的问题要根据具体实际,科学的制定改进措施。教师应心中有数:是思想方面的问题就订出思想教育方面的改进措施;是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就订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如果是学困生问题就提出如何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订出提高成绩的措施和方案,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拟定目标和策略。

总之,试卷分析对于教师调整、改进教学计划或措施有着较大的指挥作用;对于学生积累宝贵的考试经验、完善知识结构、促进下一阶段的学习起良好的强化作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