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增长论文8篇

时间:2023-03-01 16:27:02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篇1

一、识经济的理论诠释与发展现状

知识经济是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信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具有高素质并会用高科技手段处理信息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

1、知识经济的理论诠释

OECD在世界上1996年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对知识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OECD的另一份报告中把迄今创造的所有知识分为四类形态: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并用统计数字说明知识是支撑经合组织国家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最大的不同在于,知识经济的繁荣不再直接受制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知识经济的外形是无形资本、人类社会的知识总量、人力资本、智能、高科技、网络、电脑等等,它的内核或者内在精神、制度的精神都将更加体现人对精神的需要与物质财富的需要的真正统一。目前,尽管对于知识经济定义本身仍有不少争议,但知识经济被用于描述世界未来经济形态的名词得到了各国经济界和科学界的普遍认可。

2、知识经济的发展现状

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和通讯技术处于中心地位。在全球的GDP中,有约70%的产业与信息有关。1982年,全球信息产业销售额定2370亿美元,1985年为4000亿美元,1995年达6400亿美,而2000年则将超过18000亿美元。在美国,由于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其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使美国享受到了自越南战争以来经济成就最辉煌的时期。据我国科技部技术创新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设计的包括知识的生产、投入、激励、存量、流通等指标体系,若把美国现有发展标准用1来衡量,视为刚进入知识经济阶段,则我国仅有0.26,尚处于知识经济的萌芽期。但90年代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同样迅猛之势,1990年我国计算机工业产值才50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50%.而到2000年,我国计算机信息产业产值将达1700亿元。

为了适应新的挑战,美国继90年代初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决策后,又提出建设“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主线,实施包括“因特网II计划”等多项跨世纪计划;欧盟提出了建设“知识经济”的计划,并在今后10年内投资900亿法郎建设“欧洲电子高速公路”;日本明确了“科学创新立国”政策;韩国提出建设“头脑强国”;新加坡推出了“信息岛计划”;马来西亚兴建“多媒体超级走廊”;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中,工商业研究与发展(R&D)经费的近2/3用于高技术产业。对迅猛而来的全球性知识经济浪潮,中国则确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和“技术创新工程”、“211工程”、“信息产业工程”等政策和措施。

二、知识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经济学界认为知识已成为一种无形的“第一生产要素”具有了第一生产要素的基本特征: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根源,具有配置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能力,拥有知识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取得了对经济的支配权力。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成为主要产业等等。

1、知识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形式下,经济增长是经济结构(核心是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增长的实质性内容是结构高一档次的优化,经济增长是结构升级的一种表现。

(1)需求结构变化快,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

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知识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不仅使增长高质量,人均收入水平也稳定快速提高,从而导致了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消费方式、消费结构的变更。需求结构的变化通过市场这个中介环节影响生产和供给。对生产的直接作用就是资源配置结构发生变化,在总产值来源的产业分布上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的服务业的份额相对上升,农业和传统制造业的份额相对下降。可见,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2)科技发展迅速,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石。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研究与开发、在职培训的投资不断增加。由于教育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提高了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因而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具有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由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活跃,经费也充足,使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科技进步速度加快,而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的首要因素,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正相关,科技进步越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就越快。

(3)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由于经济一体化,使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很紧密。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加快各类要素、商品在国际间的速度,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国外消费示范作用的冲击和带动下,必然引起国内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企业的生产、技术结构的变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一国对于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不仅推动了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由于国际贸易活跃,引起其他国家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生产的变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2、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可持续发展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表现,人们在工业经济时代下,实施可持续发展主要紧紧依靠科学技术这把利剑来解决,虽然使有些问题得到缓解,但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生态环境还在恶化,资源枯竭势头没有得到抑制,发展中国家在重复发达国家过去的“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等。因此,只有更加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用,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知识资源成为主体资源,实现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升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1)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发展迅猛,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

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起先导作用,而且将成为第一支柱。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高附加值有力地支撑着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据1993年联合国有关组织统计,在发达国家中,以知识为基础的行业的产值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在制造业产值中,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占到国内生产的产值已占到达25%,比20年前增长了解1倍;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有65%与微电子技术有关。高新技术产业中信息成为发展最快的带头羊,全球GDP中,已有1/3的产值与信息产业有关。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以微软为代表的5000家计算机软件公司,微软公司市场价值现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美国的经济增长有27%归功于高新技术产业。除此之外,高新技术使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汽车、建筑、石油、钢铁、运输和纺织等)披上了“知识”的新装,并延伸出。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和效率。知识的生产是无穷无尽的,非消耗的,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

(2)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成为主体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源”这个概念的内涵被大大地扩展了,工业经济时代,资源原来是指自然资源,随后扩大到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源已经成为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得以进行和开展的外在条件的总称,可分为信息资源与实物资源两大类。经济活动是永远离不开实物资源的,但信息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实物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成为辅助资源,而且成为主导资源,甚至在一定情况下成为主体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用它来辅助与支配物质生产,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资源,进行独特的生产,形成独特的产业即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经济资源,遵循效益递增规律,即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投资越多,获取的边际效益越多。知识资源与物质资源相比,具有四个特征:①非消耗性。知识可经无数次使用而自身并不减少,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增值,可以被用来创造新知识,知识越用越多,使用的成本越来越低。②共享性。知识较少受时空的局限,可为公众共享并可反复使用和同时使用而价值不被削弱,与其它生产要素结合可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使用效率。③非稀缺性。物质资源是稀缺的,尤其对不可再生资源来说,它们只能绝对地减少,而知识则可以在使用中产生知识,人类可以无穷尽地创造知识。④易操作性。知识更易于传播和处理等等。

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主流是物质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要以大规模使用或消耗原材料、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基础,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依赖为60%以上。知识经济时代是以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作为生产力的要素为主要特征,以高新技术作为基础,社会活动的主流是知识产品的生产、传播和利用,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还不足20%.美国1960年消耗1.2亿吨钢材,到1990年尽管经济总量比以前增加了2.5倍,但钢材的消耗却是8500万吨,仅为1960年钢材消耗量的70%.在工业经济时代,在GDP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是与能源、原材料(如钢铁、有色金属等)的消耗同步增长的,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保持GDP持续增长时,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都是下降的。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知识成为主体资源,替代稀缺的物质资源,将会解决人类资源的危机。知识的创新,知识的传播和应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重要的、取之不尽的资源和动力,从而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经济增长推动了技术进步,加快了知识经济的发展

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首先,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增加,用于教育和科研的经费增加。教育投入的增加,不仅培养了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资本,而且培养了大批在技术的传播和应用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实用性人才,从而缩短了科学技术产业化的周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科研经费的增加,加快了科学技术的生产过程,使科研活动更加广泛和深入,科技成果更加丰富。充足的科研经费、优越的科研条件与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相结合,使技术进步加快,产品寿命缩短,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第二、随着经济的增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资本和劳动力等投入要素虽然是重要的因素,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在下降,真正起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是能够引起投入要素不断提高效率的技术进步。当一个产业部门采用了一项新技术时,由于投入少、产出高、利润率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项技术很快就会得到扩散、发展和完善。这样,该技术的竞争优势很快会丧失。为了在竞争中始终保持有利地位,就得不断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从而加快了技术进步。第三,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人均收入也快速上升,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将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需求结构的变化,产品的供需出现不平衡,导致产品结构调整、资源的重新配置,甚至导致相关产业的调整。所有这些调整,都要求有相关的新技术,出现了对新技术的需求,从而促进了技术,出现了对新技术的需求,从而促进了技术的进步。知识经济中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是高科技知识,主导产业是信息产业等高科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上,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大多数国家尚处于工业经济中后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会加快知识经济的来临和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经济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新技术的应用,促进需求发生变化,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社会需求的变化,推动了技术进步,也促使产业结构随之调整。经过一系列的循环,当结构调整到了经济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高科技知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0%以上时,知识经济时代就来临了。

三、知识经济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1、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

目前,我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但经济效益的情况却不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增长仍未摆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能克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痼疾。

经济增长方式是由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体制决定的。我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建国后相当长时间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高积累、高速度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关,同时还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密切的关系。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资源配置主要靠计划以行政方式在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分配,是一种只顾投入,不看产出,投入产出率低下,经济增长主要靠生产要素(包括资金、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量的增长而不是靠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提高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是很必要的,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仍实行这种方式就会不可避免地来以下一系列问题:一是热衷于铺新摊子,忽视技术改造和科技开发投入,致使技术进步缓慢,技术装备落后。据测算,我国目前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7.8%,这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60%-80%),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35%)。二是投入产出率低,经济效益低下。由于粗放经营,只顾投入不顾产出,使不少经济指标下降。“六五”期间,增加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当年平均增加国民生产总值3.2亿,“七五”为2.2亿:“八五”为2.3亿,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越来越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三是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由于不计成本,不讲效益,使资源浪费严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12种主要原材料的物耗高出5-10倍,有的高达百倍。资源浪费不仅增加产品成本,也破坏了生态平衡,使环境恶化。四是经济总量失衡和通货膨胀。高投入低产出,必然导致货币发行过多,投资需求膨胀,产品成本上升,引起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据统计,1983-1994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零售物价上涨率平均为8.2%,两者之比为1:0.8,而日本1957-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年均为9.9%,消费物价上涨率为4.6%,两者之比为1:0.36;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高速度增长的同时保持较低通胀率,主要原因是其经济增长方式是集约型。

上述问题说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再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已势在必行。

2、知识经济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要实现中国在21世纪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必须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知识经济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性、知识化转变,从而实现工业科技的产业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按照市场需求建立市场-信息-科技-产业的工业发展机制,以持续创新能力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产业结构总体水平的提高,形成一种以知识经济扩张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创新体系。

(1)科技产业投入形成的倍增作用,使其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产业基础

知识生产与信息扩散、科技投入的递增,促使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地加快,使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利用率得到提高,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时,科技投入的递增,也进一步加快了“资源推动发展”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变型,并通过调整结构的投资推动发展,过渡到“创新推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阶段。

首先,加强了农业的知识含量。邓小平同志指出:“农业问题的根本解决最终还要靠尖端技术,靠基因工程。”即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发展基因营养制品、基因药物、基因治疗等新兴支柱产业,同时加强农业科学的研究和推广,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发展。其次是提高工业部门的要素生产率,增加了工业生产部门中新产品的知识含量。新知识、新科技将使水利、能源、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超越发展,同时我国利用微电子、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激光、通讯、超导、宇航等高新技术建立和发展新兴行业。而且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运用,使批发零售商业、邮电通讯业、交通运输业、旅游娱乐业和金融保险业等扩大服务规模,提高服务速度和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知识经济对教育和科研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条件

经济增长论文篇2

经济增长首先要有数量的扩张,才能谈到质量的提高。并且,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需要建立在经济增长有持续的数量保证的基础上。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定义:“持续增长是指不为短期波动掩盖的一种量的增长。”可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是一个长期的概念,它并不否定经济当中存在着“短期波动”的现象,而是强调: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经济总量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和哲学上的辩证法是相统一的,即“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常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和波浪式的前进形式”。经济的这种持续增长性是保证经济增长质量必不可少的前提。

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在短期中,只有当一国的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相一致时,经济的增长才是稳定而均衡的,不相一致时,经济就出现波动;在长期中,当实际增长率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同时等于自然增长率(又称“潜在增长率”)时,才能既实现均衡增长,又保证充分就业,从而成为一种合乎理想的长期增长状态。现实当中,经济要持续这种“刀锋式增长”固然是很难的,不稳定是常态,但我们仍需要追求各年的增长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经济过度波动,会造成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对经济增长的长期绩效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三、经济投入产出效率

经济增长是由投入的生产要素决定的,投入要素的数量、质量以及要素间组合配置的效率都直接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一般而言,生产要素至少包括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及其结合因素。

经济增长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直接表现为经济增长效率,是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方面。根据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分析和核算认为:经济增长通常可以通过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两种方式来获得,也就是马克思所谓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其中,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即在不扩大要素投入的情况下,通过改善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被认为是更有效率且可持续的。

四、科技进步

在经济增长的结果中,技术进步可以表现为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质量升级和品种增加、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等多种形式。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的作用是与经济系统中的其他要素结合在一起的。对此,卢卡斯研究认为:与人力资本相匹配的技术进步投入要素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最有潜力并且最有效的。

五、经济结构

在各类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歇尔(A.G.B.Fisher),确立了我们所熟悉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即把广义的农业称为第一次产业;把广义的制造业或工业称为第二次产业;把包括所有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以外的其他经济活动称为第三次产业,并指出第三次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

除了产业结构以外,经济结构还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内结构、城乡结构等多种区分。经济结构的各层次特征,共同构成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要素。

六、产品质量

经济增长的大部分结果直接体现为向市场提供的产品的增加,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和无形的服务产品等。在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都是以“产出是有效的”为前提来分析经济增长问题的,一般不考虑产品质量问题,不考虑因产品质量问题所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浪费。然而,如果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所在,则在我们对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界定中,产品质量成为衡量资源配置有效性不可或缺的因素。

七、竞争能力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已成为大趋势的形势下,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都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而总是在国际、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环境下实现。因此,竞争能力的强弱,对于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经济增长质量高低的重要表现。

八、人民生活

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一生产目的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无论是同志在“三个代表”中提出的“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宗旨”的思想,还是“十五”计划编制中首次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都强调了这一点。经济增长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只有在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才能称其为高质量的。人民生活水平受到收入、消费、储蓄、科教文卫、福利保障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人民能否真正从经济增长中得到较多的实惠,反映了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

九、资源环境

经济增长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制约,其中自然因素,即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与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人类在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盲目扩大生产和消费,物质和能量需求不断扩大,而不注意资源的节约再造和环境的保护,则经济增长必然与自然供给能力之间形成矛盾和对立。如果人类认识到环境的客观属性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将自身需求量和废弃物排放量控制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地利用和改造环境,则环境将在人类引导下向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的方向发展,此时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的定义,意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毋庸置疑,是否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对待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是经济增长质量重要的衡量标准。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质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稳定性和投入产出效率、科技进步、经济结构、产品质量、参与经济竞争的能力及潜力,而且包括人民生活、社会福利,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程度等等。经济增长质量作为一个综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方面范畴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整体在资源的配置、利用和满足人民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上所综合表现出来的优劣程度。

[摘要]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关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议题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从九个方面做出了界定和论述。

[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界定

参考文献:

[1]岳鲁,袁关林.简明质量管理词典[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115.

经济增长论文篇3

经济增长首先要有数量的扩张,才能谈到质量的提高。并且,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需要建立在经济增长有持续的数量保证的基础上。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定义:“持续增长是指不为短期波动掩盖的一种量的增长。”可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是一个长期的概念,它并不否定经济当中存在着“短期波动”的现象,而是强调: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经济总量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和哲学上的辩证法是相统一的,即“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常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和波浪式的前进形式”。经济的这种持续增长性是保证经济增长质量必不可少的前提。

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在短期中,只有当一国的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相一致时,经济的增长才是稳定而均衡的,不相一致时,经济就出现波动;在长期中,当实际增长率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同时等于自然增长率(又称“潜在增长率”)时,才能既实现均衡增长,又保证充分就业,从而成为一种合乎理想的长期增长状态。现实当中,经济要持续这种“刀锋式增长”固然是很难的,不稳定是常态,但我们仍需要追求各年的增长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经济过度波动,会造成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对经济增长的长期绩效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三、经济投入产出效率

经济增长是由投入的生产要素决定的,投入要素的数量、质量以及要素间组合配置的效率都直接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一般而言,生产要素至少包括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及其结合因素。

经济增长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直接表现为经济增长效率,是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方面。根据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分析和核算认为:经济增长通常可以通过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两种方式来获得,也就是马克思所谓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其中,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即在不扩大要素投入的情况下,通过改善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被认为是更有效率且可持续的。

四、科技进步

在经济增长的结果中,技术进步可以表现为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质量升级和品种增加、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等多种形式。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的作用是与经济系统中的其他要素结合在一起的。对此,卢卡斯研究认为:与人力资本相匹配的技术进步投入要素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最有潜力并且最有效的。

五、经济结构

在各类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歇尔(A.G.B.Fisher),确立了我们所熟悉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即把广义的农业称为第一次产业;把广义的制造业或工业称为第二次产业;把包括所有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以外的其他经济活动称为第三次产业,并指出第三次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

除了产业结构以外,经济结构还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内结构、城乡结构等多种区分。经济结构的各层次特征,共同构成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要素。

六、产品质量

经济增长的大部分结果直接体现为向市场提供的产品的增加,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和无形的服务产品等。在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都是以“产出是有效的”为前提来分析经济增长问题的,一般不考虑产品质量问题,不考虑因产品质量问题所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浪费。然而,如果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所在,则在我们对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界定中,产品质量成为衡量资源配置有效性不可或缺的因素。

七、竞争能力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已成为大趋势的形势下,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都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而总是在国际、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环境下实现。因此,竞争能力的强弱,对于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经济增长质量高低的重要表现。

八、人民生活

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一生产目的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无论是同志在“三个代表”中提出的“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宗旨”的思想,还是“十五”计划编制中首次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都强调了这一点。经济增长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只有在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才能称其为高质量的。人民生活水平受到收入、消费、储蓄、科教文卫、福利保障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人民能否真正从经济增长中得到较多的实惠,反映了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

九、资源环境

经济增长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制约,其中自然因素,即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与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人类在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盲目扩大生产和消费,物质和能量需求不断扩大,而不注意资源的节约再造和环境的保护,则经济增长必然与自然供给能力之间形成矛盾和对立。如果人类认识到环境的客观属性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将自身需求量和废弃物排放量控制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地利用和改造环境,则环境将在人类引导下向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的方向发展,此时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的定义,意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毋庸置疑,是否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对待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是经济增长质量重要的衡量标准。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质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稳定性和投入产出效率、科技进步、经济结构、产品质量、参与经济竞争的能力及潜力,而且包括人民生活、社会福利,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程度等等。经济增长质量作为一个综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方面范畴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整体在资源的配置、利用和满足人民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上所综合表现出来的优劣程度。

参考文献:

[1]岳鲁,袁关林.简明质量管理词典[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115.

[2]王玉梅.论经济增长质量之内涵[J].市场论坛,2004,(2):24-25.

[3]单晓娅,陈森良.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6):28.

经济增长论文篇4

现有文献中,关于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具体关系的研究较多,而专门研究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传导机制的文献则相对较少,并且大都是在研究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时附带涉及。在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中,诸多研究强调投资在该机制中的重要作用。Krugman(1988)认为,当经济处于债务积压状态时,国内经济活动中投资回报的一部分将被外国债权人以税收的形式征走,因此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将会受到抑制,进而降低经济增长率。债务积压也会通过增加不确定性抑制投资,进而阻碍经济增长。OksandWijnbergen(1995)认为,高债务会对投资的期限结构产生影响,任何投资者都倾向于去投资那些期限短回报快,而不是长期、高风险、不可逆的项目。迅速的债务积累也会伴随着资本流失,因为私人部门会担心货币贬值或者是税收的增加用于偿还债务。MossandChiang(2003)认为,具有高债务水平的国家通常具有更高的违约率,使得经济环境不够稳定,影响投资信心,抑制投资;已经存有的投资者也会审慎评估经济环境慎重投资,总之会抑制投资。

Balassoneetal.(2011)等也认为,在高债务水平下,主要是通过减少投资来降低经济增长。还有一些文献强调利率在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传导机制中的作用。Cohen(1993)认为,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一条主要途径是长期利率。政府预算赤字的持续上升,会导致更高水平的长期利率,并且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因此会降低潜在产出的水平。ElmendorfandMankiw(1999)认为,如果政府债务融资水平持续上升,会推高国债利率,对居民和企业而言,会导致私人部门净现金流出增加流入到公用部门。这有可能使得非公共部门投资利率上升,并且消费下降。BallandMankiw(1995)和Orszagetal.(2004)等认为,不断上升的债务水平可能令投资者怀疑政府的到期偿付能力,最终会导致必须要向投资人支付更高的利率才能弥补赤字。利率水平的提升会引发金融市场的无序,影响经济增长率。

部分文献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在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中有重要作用。Pattilloetal.(2002)以61个发展中国家1969~1998年的数据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债务水平翻倍会降低每资本GDP增速和TFP增速1%,并且政策环境也会影响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Pattilloetal.(2004)认为,在债务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高债务水平对人力资本积累和TFP有显著的负面效应,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其中2/3是通过TFP,1/3是通过人力资本积累。ElmeskovandSutherland(2012)认为,政府债务会以非线性的方式推高长期利率,增大违约风险,挤出私人投资,进而降低研发支出,损害经济增长。对政府部门而言,一方面,政府更倾向于投资期限短,见效快的项目;而不是投资期限长,投资金额大,产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高新技术项目。而且,也降低了政府提供教育的资金投入,进而降低了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长速度。

还有一部分文献认为,政府债务会造成资本流出,进而影响经济增长。AlesinaandTabellini(1989)和TornellandVelasco(1992)认为,一国通常会过度借贷,为偿还贷款会提高税率,引发资本流出,从而降低经济增长率。MossandChiang(2003)认为,具有高债务历史的国家通常具有更高的违约率,而债务违约将会对一国的国际信用及信用记录带来不良的影响,国际声望下降。投资者会怀疑一国的经济实力,引发资本流出。总结现有文献,虽然也有文献提及利率在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传导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大都仅作为一种理论观点提出,而且经验研究结果也相对较少。本文将运用面板VAR方法对利率在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对理解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所帮助。

二、研究设计

从利率—投资视角来分析,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具体机制是,首先,政府的发债行为会引发利率的上升。因为发行政府债务,会对货币市场资金造成占用,形成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对资金产生竞争,企业整体的融资成本和长期利率均会提高。其次,利率上升会对私人部门的投资有挤出效应,导致投资下降。最后,由于投资构成总需求,投资的下降必然引起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基于以上分析,为了得到政府债务冲击下利率、投资和产出的具体反应,本文使用当前宏观经济领域较为新颖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anelVectorAutoregression,简称“面板VAR”或“PVAR”)来分析该传导机制的宏观经济效应。

(一)模型的设定选用经济增长率、政府债务、利率和投资组成一个PVAR系统。具体的模型设定形式如下。

(二)数据的选择数据选择方面,鉴于1980年以前个别国家数据缺失较多,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及数据的完整性,本文以69个国家1980~2012年间33年的数据为样本,分析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见表1)。这69个国家分别为:澳大利亚、布隆迪、比利时、孟加拉国、巴哈马、玻利维亚、巴巴多斯、不丹、博茨瓦纳、加拿大、瑞士、智利、喀麦隆、哥斯达黎加、塞浦路斯、德国、多米尼加、丹麦、厄瓜多尔、西班牙、埃塞俄比亚、芬兰、法国、加蓬、赤道几内亚、希腊、格林纳达、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印度、爱尔兰、冰岛、以色列、意大利、牙买加、日本、肯尼亚、圣基茨和尼维斯、科威特、圣卢西亚、斯里兰卡、莱索托、摩洛哥、马里、马耳他、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马拉维、尼日利亚、荷兰、挪威、尼泊尔、阿曼、葡萄牙、卢旺达、新加坡、塞拉利昂、瑞典、斯威士兰、叙利亚、乍得、多哥、泰国、乌干达、乌拉圭、美国、南非、赞比亚、津巴布韦。

(三)单位根检验及滞后阶数的选择面板VAR格兰杰因果检验要求时间序列变量必须平稳或者协整。如果一个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那么每一个时间序列的数据集都只是一个期间的行为,其结果无法推广到其他区间,并且该统计量的渐进分布将不再是F分布。因此在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之前,必须要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Levin-Lin-Chu方法对相关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经检验,政府债务的数据为非平稳序列,但经一阶差分后平稳;利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数据本身即为平稳序列,无需调整。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在对各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之后,对模型的滞后阶数进行估计。根据滞后长度信息标准显示,PVAR的最佳滞后阶数见表3。

(四)PVAR估计结果本文利用stata12.0软件对4个变量的面板数据进行了PVAR分析,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其中L1、L2、L3分别代表滞后1期、滞后2期和滞后3期。首先来看政府债务对利率的影响过程。估计结果显示,政府债务的滞后1期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利率会产生影响。其次来看利率对投资的影响过程,利率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会对投资产生影响。再来看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过程。投资的滞后1期对于经济增长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PVAR综合估计结果显示,政府债务—利率—投资—经济增长率的传导机制显著且有效。

(五)脉冲响应分析图1即为使用Bootstrap方法进行200次蒙特卡洛模拟反复抽样得到的95%的置信区间,首先来看利率对于政府债务冲击的动态响应过程。在政府债务1%正的增长率冲击下,利率的增加第1期期末达到正的最大值,随后在第1期后会向下穿越横轴,并在第2期达到负的最大值。之后经历震荡衰减过程,并在第10期左右回归到初始稳态水平。由此可见,债务水平的提高在短期内会提升利率水平,但也存在利率超调的震荡调整过程,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利率波动。其次来看投资对利率冲击的动态响应过程。在利率1%正的增长率冲击下,投资成正“U”型调整,并在第5期达到最大,最后在经历约10期后逐渐收敛至稳态水平。由此可见,利率的提升在短期内对投资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再次,来看经济增长率对投资的脉冲响应过程。在投资1%正的增长率冲击下,实际产出呈“驼峰”形态调整,并在第1期期末达到峰值。然后,实际产出经历约10期的回调后,逐渐收敛至初始稳态水平。最后,来看经济增长率对于利率的脉冲响应过程。在利率1%正的增长率冲击下,实际产出会立刻出现下降,并在第2期期末达到峰值,然后逐渐回归到初始稳态水平。综上所述,脉冲响应图结果也显示,政府债务的提升会造成利率水平的提高,而利率水平的提高将直接引发投资的下降,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率的下降。脉冲响应函数图直观地反映和证明了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经济增长论文篇5

以单独的省或直辖市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结论也有较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既有选取的时间范围方面的原因,也有各个地区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数据方面的原因,比如各个地区数据统计口径可能存在差距,甚至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统计口径都可能存在差异。所以统计范围过大,可能会造成数据质量的损失,以全国为研究对象明显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以西部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重庆为研究对象,研究重庆市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重庆市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因为重庆市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代表城市,可以大致评判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成果对西部大开发的其他城市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是因为西部的其他城市或省份数据不全,对全面研究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造成一定的困难,而重庆市的数据相对来说更加全面、更容易获取,所以选择重庆市而不是整个西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

二、数据说明及描述

(一)数据说明

本文使用1995-2012年重庆市经济与环境污染指标的数据,选用工业废水排放量(water)、工业废气排放总量(air)、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so2)、工业烟(粉)尘排放量(dust)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solid)等五类环境污染指标数据。由于统计年鉴中国知网上没有直接给出1995年重庆市人口的数据,本文使用重庆市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1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的平均数近似替代重庆市1995年总人口。以上的经济、环境、人口数据均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

(二)数据描述

通过观察五类污染指标的1995-2012年间的时间变化趋势,笔者发现:

(1)在2000年之前重庆市的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然而在2000年之后,重庆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快速增加,一直到2009年达到顶峰,之后逐渐减少;

(2)二氧化硫污染物总体上呈现先减后增的“N形”趋势,二氧化硫污染物总量在2002年之前一直呈减少之势,之后一直增加,直到2006年又呈减少之势;(3)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就总量而言,除个别年份之外基本呈递减的趋势。生的污染物的排放量,更能体现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环境代价,可体现经济增长的质量,所以本文使用该指标来分析重庆市经发展经济过程中付出的环境成本。单位GDP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工业粉尘、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呈递减的趋势,说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成本在逐步减小。每万元GDP产生的五类污染物逐年下降有,可能是因为GDP的增长速度快于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速度造成的。

三、计量模型与实证结果

根据以上的回归模型,可以看出重庆市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会使重庆市工业废气增加约0.91个百分点,工业粉尘的排放量减少约1.65个百分点,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约3.91个百分点,固体废弃物排放减少约0.53个百分点,废水的排放量减少约1.74个百分点。这表明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深入,外来投资的增加使得重庆市的环境有所改善,主要体现在经济的增长使得重庆市的工业粉尘、二氧化硫、固体废弃物、废水排放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相反,经济的增长使得重庆市工业废废气的排放量较大的增加。另外,本文通过利用五类环境污染指标与GDP关系图的分析可以得出:

(1)重庆市废气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呈倒U形关系,并且在人均GDP达到24000元时,废气排放量达到最大值,超过24000元,废气排放量逐渐减少;

(2)重庆市工业粉尘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大致呈U形的关系,并且在人均GDP为28000元时达到最低的,超过该值,粉尘排放量则逐渐增加;

(3)重庆市人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大致呈N形的关系,并且分别在人均GDP为9000元和15000元时,工业二氧化硫的人均排放量分别达到极小值和极大值;

(4)重庆市人均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和人均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反向变动,即随着人均GDP值的增大,人均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和人均废水排放量逐渐减少。

四、结论

本文运用重庆市1995-2012年间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本文得到如下结论:

(1)重庆市在发展经济的进程中,经济增长的质量不断提高,即每万元GDP产生的五类污染物的数量逐渐降低;

(2)重庆市经济增长会使得工业粉尘、工业二氧化硫、固体废弃物的、废水的人均排放量在不同程度上下降,但是会使得工业废气的人均排放量增加;

经济增长论文篇6

1.金融约束理论

1.1金融约束理论的起源

金融约束理论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金融约束理论主要强调的是政府职能部门对城市经济的干预约束作用。产生这种理论的基础在于,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信息传递的不对称性问题、经济行为、经济活动的道德约束问题等等),在这些问题的干扰下,城市经济规划之中的资金难以得到有效的分配。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政府职能部门给予适当的干预作用就显得很有必要。根据上文对金融约束作用的产生的理论的分析,不难看出,政府职能部门对城市经济进行的经济约束的主要目的就是规范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为城市经济的各个组合部分创造发展的机会,减少可能出现的城市市场经济内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1.2金融约束理论的适用范围

相比较于发达国家,金融约束理论更加适合于发展中国家。该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发展的初期,很容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管理作用,帮助羸弱的国家经济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金融运行制度,保证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对国际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初期阶段,采用金融约束理论的指导,往往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在应用金融约束理论的过程之中,也要注意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防止政府职能部门过度干预市场经济的正常行为,提升市场经济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3如何通过金融约束理论促进商业银行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作用

金融约束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政府职能部门要控制好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将这两者的数值控制在一定的数值范围之内。通过这样的方式,政府职能部门就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有效的控制住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减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帮助商业银行更好的发挥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作用;其次,将城市各个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行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有效的降低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保证商业银行更好的发挥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作用;最后,对城市居民将银行存款转换为证劵等类型的理财产品的行为加以限制,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有效的保证城市商业银行的存款数额,保证商业银行更好的发挥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作用。

2.金融中介理论

2.1金融中介理论的起源

金融中介理论主要介绍的是金融行业在促进城市经济行业发展之中发挥的重要媒介作用,金融中介理论还包括有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产生金融中介理论的依据是对上世纪七十年展中国家政府职能部门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过多的干预行为所引发的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的研究所得出的。

2.2金融约束理论对社会经济发挥的作用

金融中介理论认为,政府职能部门所制定的金融发展制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存在关联的。从一个方面看,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正确的金融发展制度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可以有效的将资金投入到社会所需要的部门之中去;从另一个方面看,通过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可以有效的提升发展中国家人民群众的总体生活水平,进而有效的提升人民群众向商业银行存储的数目。但是,如果政府职能部门过于重视对经济市场的干预作用,就很有可能会导致金融制度难以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得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对经济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促进国家储蓄率的提升,帮助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3如何通过金融中介理论促进商业银行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作用

金融中介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通过不断进行对城市金融行业的创新,找寻出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型金融体制,根据城市经济的变换,找寻出可行的金融行业发展突破点,形成新的商业银行融资方式,并不断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完善对城市中小型企业的贷款制度,持续动态的完善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制度,保证城市的金融制度可以满足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

二、金融支持作用和城市经济的关系

1.城市商业银行与城市经济的相互促进关系

第一,通过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可以通过更好的经济来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金融行业的不断完善又为城市经济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第二,如果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就会限制金融行业的完善,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这就需要城市商业银行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模式,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作为城市经济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的运作情况可以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经济运行情况。有效的调节银行资金的流向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之一。通过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可以有效的吸取人民群众的闲散资金,将这些闲散资金投入进城市经济急需发展的部分,形成一套流畅的城市资金流动体系。如果这套体系难以流畅的运行,就很有可能导致城市的经济运转受到阻碍,影响到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如何有效发挥商业银行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作用

1.完善城市商业银行对城市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机制

1.1完善授权体制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几乎已经覆盖了我国所有的城市,这就给我国商业银行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根据具体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对各个分支的商业银行的授权活动,积极支持城市经济发展。

1.2调整现有的信贷政策

城市商业银行要根据城市之中各企业在商业活动之中体现出来的信用进行对信贷政策的修正,重视对城市中小企业的扶持。近几年来,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国家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针对这样的情况,城市商业银行要改变自身观念,敢于支持城市中小企业,有效的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3灵活调节对城市中小型企业的贷款利率

为了保证能够适应城市市场经济的变化,城市商业银行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进行对银行贷款利率的调节。对于那些在城市经济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着较为光明发展前景的中小型企业,要适当的酌情降低对这些企业的贷款利率,鼓励这些企业贷款;对于那些依托于大型企业或者国企的企业,也要适当的予以贷款利率的照顾;对于那些短期内有着较大利益,但是长期发展不明确的企业,要适当的调升贷款利率,不断通过优化调节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提升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技术创新能力

为了有效的发挥商业银行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作用,就需要不断进行对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与此同时,进行对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又离不开对金融科技和商业银行业务管理能力的依赖。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在商业银行运行管理的过程之中,不断提升银行的业务管理水平,提升商业银行管理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具体的来说,就是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保证商业银行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关的商业信息,了解到最真实的第一手信息。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商业银行内部不断完善内部管理系统,建立大型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对金融信息的科学管理。

四、结语

经济增长论文篇7

一、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技术进步的巨大作用。科技进步主要表现在:①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不断获得新的成果,如牛顿经典力学理论、爱因斯坦相对论、原子结构理论和量子力学等;②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不断运用于科学技术研制和工程方案。“比热”、“潜热”理论用于蒸汽机的研制和改进,电磁理论运用于发电机、电动机的制造和高压输电工程等;③不断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是整个经济技术基础不断得到改善。转炉顶吹炼钢设备、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新工艺等;④不断发展新产品、新品种,电子计算机不断升级,移动电话(手机)不断换代、增加功能;⑤在利用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完善生产组织,不断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从科层制组织到组织扁平化,从战略管理到智能管理;⑥国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发达国家在1900-1910年间工业生产中5%~10%的提高来自科学技术,到了70年代,发达国家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手段实现经济增长的部分高达50%~70%。近百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是全世界工业总产值增加了20倍。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经济,首先要依靠发展科学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所谓产业结构,是指社会生产领域中各个生产部门之间质的关联方式和量的比例关系。尽管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消费要求、社会制度、经济政策等,都是产业结构形成与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在生产领域内推广应用,却能直接影响比引起产业结构发生质和量的变化。技术革命的爆发,是在科学原理的推动下,某一时期的技术体系中的主导技术群发生根本的变革,它是产业革命的前夜,起主导作用的是新兴技术。它一方面开辟了新的生产领域,另一方面也激发相关的产业部门发展起来。这种具有重大影响的技术革命由三部分组成:①这种发明提供了一个框架,使其他次要的发明围绕它建立起来;②具有包括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在内的充足的物质资源;③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新技术与新工艺的采用要求使用新设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拉动居民的需求,必然改变该产业的面貌,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引进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技术,必将带来相应新产业的优先发展;同样道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必将在该领域最大限度减少某些资源消耗,创造出新资源的需求,导致资源的重新配置,把稀缺资源集中使用到最需要的产业上去,以功能更好、成本更低的资替代老材料,引发产业结构的变化。

其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科学技术与生物工程技术是21世纪高薪技术的龙头,它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信息服务、信息生产和信息传输业。目前信息产业规模已超过任何传统产业,成为世界第一产业。信息资源与能源、材料等自然资源并列入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成为影响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其中芯片加工技术、光纤通讯技术、并行计算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是发展信息技术的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对传统的发展观提出质疑,大家一致认为,社会坏境和人的能力是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知识和人力资源是发展的基础。获得和创造各种知识的能力,包括对传统知识的提炼和更新,是改造人类生存条件最重要的因素。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出现过经济高增长率,当时曾被认为是“奇迹”;1965年巴西每百户居民拥有的电话数比韩国和中国台湾还高,而现在的情况却大相径庭,韩国和台湾的电话覆盖率比巴西高4-5倍,信息和通讯技术在其他领域也广泛应用,远远高于巴西和其他拉美国家。上世纪80年代是“失落的十年”,整个拉丁美洲人均收入呈下降趋势,全球只有东亚和东南亚发展势头良好。到了90年代,韩国、台湾和新加坡出口产品中1/4是信息和通信技术设备,即电信设备、计算机、办公设备,电子商品和元器件。这些设备出口增长率是商品总额增长率的2倍。事实证明了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1994年论断,发展中国家不能再期望以其比较劳动力优势作为发展的基础,现在所说的比较优势是用知识的应用来衡量的。

战后日本依靠美国的援助,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使之很快超过欧洲国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的领头羊却是原来贫困落后的犹他州。从1990年开始,该州经济增长速度每年超过7%,远远高于全美平均1.5%的水平。该州把信息技术当作重中之重,在盐湖城和普洛渥之间建立了软件工业谷,以电脑、医疗器械、生物工程为支柱产业,促进了经济繁荣,并率先建立了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全美犯罪率最低的州。发展中国家而言,即使制造信息设备、通信设备的能力软弱也无关紧要,关键是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部门,提高人们加工传统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坏境里,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物流产业,能使企业用最快的速度配置资源,减少库存,加速资金周转。

21世纪的全球经济秩序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它是一种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知识经济。在工业经济模式下,企业通过流水线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并由商业企业进行大规模流通和分配。这个模式的实现建立在大众市场基础上,以实现生产、销售和服务的规模经济为主要目标。以公司(集团)形式通过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分工和价值链状流通分工来实现,并主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营销活动。该模式的流程为:生产商预测市场需求规模经济专业化生产大量库存组织流通环节库存零售满足顾客多样需求,积压产品低价清货。这个流程的起点是企业,尽管生产者尽力对需要做出较准确的预测,但由于大批量生产的特点和市场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极易造成由于库存层层放大而带来风险。

作为工业经济的替代模式网络经济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的局面。网络经济模式中信息流居中心地位,它指引物流的正确方向,尽量减少无效劳动和节省通流时间,使整个流程得到最佳优化。同时网络经济能构筑虚拟市场,具有个性化服务、低成本交易以及市场全球性特征,摆脱对空间、地点、物质设备等稀缺资源的依赖,企业通过网络直接或通过中介间接获取顾客的需求信息,准时进行定制生产,再借助物流上门配送,最后通过网络跟踪实现售后服务,避免了产品不符合顾客需要的风险和积压浪费。

信息化也促进了各级政府调控经济手段的发展,提高了政府办事的效率。通过建立国民经济宏观决策支持系统及国民经济信息系统,为决策提供各类经济信息,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的效率。

二、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支柱

精神文明是指在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智慧和细想道德的进步状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科学技术不仅对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重大的作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延长休息时间,增加交往工具,缩短空间距离;同时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建设,增加了人们的收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为享受精神文明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为精神文明提供了物质手段。芯片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多媒体、影像制品、通讯设备、电子图书馆等理想变成现实,为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了工具和手段。

(二)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精神文明的内容表现为:一是人们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丰富和发展,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与升华,标志着人类控制自然、控制自身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二是人们思想、伦理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对人与人关系的认识,促使人类逐渐认识到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摒弃以人为中心的伦理观,尊重和维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公平地对待同代人甚至后代人的发展机会,坚持永续发展,创造制度文明和政治文明。

(三)批判宗教迷信的思想武器。自然科学揭示了自然界运行发展的客观规律,给上帝创造世界的宗教迷信以有力地批判。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倡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养成科学习惯,有利于提高人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三、科学技术能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

思维方式是指人类在思维活动中所形成的规范化形式或格式。它是时代的产物,是在一定历史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在古代社会,实用科学、理论科学以及自然哲学三种科学形态尚未形成一定的体系。当时实用科学多属于手工业工艺技术,理论科学只限于天文学、力学和数学,基本上是对自然界的现象描述,自然哲学也主要是用主观冥想的方法作些猜测或臆断的说明。由于生产水平低下和缺乏科学实验条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只能通过思辨的方法获得,人们凭借感性直观和简单推理,从整体上对自然现象作出鸟瞰式的描述。这种思辨方法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对认识能力的莫大限制,不能深刻地揭示自然和社会各种运动形态的内在联系和过程。从15世纪后半叶起至18世纪前半叶止,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实验科学,人们对自然想象的研究开始从总的联系中抽取出来,分成一定的部分和种类进行研究,这是人类认识史上一大进步。但是,“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一种习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做运动的东西,而是看做永恒不变的东西,不是看做活的东西,而是看做死的东西。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从18世纪后半叶起,自然科学由搜集材料的阶段进入了整理材料的的阶段,由研究既成事物的科学进入了研究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发展过程的科学。地质学、原子论、人工合成有机物、化学元素周期律、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达尔文进化论等都是对形而上学的致命打击。科学家们从各自不同领域,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性质,证明自然界的一切归根结底是辩证发展的。唯物辩证法及其思维方式,正是适应时代要求最适合于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它考察事物的本质正是从它们的联系,它们的联结,它们的运动、它们的产生和消失方面去考察的。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实践考验,以及在实践和科学发展中进一步得到丰富、深化和发展,辩证思维方式在现时代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参考文献

[1]李庆瑧等:《大协调科学技术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经济增长论文篇8

一、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中国的基尼系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0.20左右,到1993年上升为0.42,这在世界所有国家中增加,而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却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情况。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在1988年以前,基本呈上升趋势。在达到51.9%的高点以后,呈下降趋势,在2003年达到最低点43.4%,不仅远没有回到1988年的高点,而且比1978年48.8%水平低了5.4个百分点。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滞后于国民收入的增长,我国居民消费在宏观层面上是不断趋于萎缩的。根据消费函数理论,居民消费应该随着国民收入Y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我国居民消费的增长与国民收入的增长不成比例。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在1989年以后逐年下降,这其中除了投资在是最大的。1999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37,成为世界上收入不平等程度比较严重的社会,尽管还不是世界上收入不平等最严重的社会,但是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听任这一趋势的发展,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1.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主要是通过影响消费需求来影响有效需求,进而影响到GDP的增长

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消费由收入决定,即C=a+bY,其中C为消费,a表示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那一部分消费,即基本消费,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Y表示国民总收入。根据消费函数理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增长的快慢决定了消费增长的快慢,而我国却出现了一种相反的情形。

由表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用支出法计算的GDP逐年GDP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必然会导致经济增长的成果不断向少数人手里集中,而社会多数成员的收入水平无法随着经济发展而相应提高,甚至可能下降,这样就会导致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从而导致居民的消费占GDP比重不是增加而是连年下降。

在我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农民从经济增长中获得的收益愈来愈少,经济增长的成果不断流向城镇居民。城镇居民中,下岗职工大量存在,造成财富更加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由此,必然会使全体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c下降,在a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即使Y增长很快,其增长的效果也会被c的下降所抵消,从而使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出现不升反降的现象。所以说,收入差距过大通过影响边际消费倾向来影响全体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

2.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影响经济增长

在知识经济社会,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教育投资与经济的增长正相关。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教育投资具有重大的影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地区收入差距必然导致教育的不平等。人们收入的不同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个家庭及地区的教育投资也不同,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和质量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提高,从而影响经济的增长。由以下传导机制:

收入差距过大教育投资不平等人力资本受到影响经济增长受影响

我们可以看出:收入差距过大通过影响教育投资影响经济的增长。

同时,由于中国传统体制的原因以及知识经济对人才要求的提高,通过接受教育跳出“农门”一直是广大农民后代摆脱贫困的主要方式,而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的教育不平等,会使得广大农村子弟以及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被高等学校拒之门外,从而使他们陷入这样一种“贫困无钱读书继续贫困”的怪圈。

另外,发展经济学家也从人力资本积累角度出发,对分配不均等问题进行了研究。1993年,Galor·O和Zeira·J在信贷市场不完全和人力资本投资不可分的假设下,建立了一个世代交叠模型来研究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关系。该模型假定个人的寿命分为两期,人们在前期是否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将决定人们在后期的劳动熟练程度以及人们的薪金水平。在利率由不完全信贷市场所决定的假设下。存在一个初始财富的临界点g。如果一个国家的分配不平等程度严重,即多数人的初始财富低于的水平,那么在均衡状态,该国的人力资本投资总量会较少,从而使该国的均衡状态是一个较低收入水平的均衡状态。

3.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还会通过影响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国社会的稳定。稳定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而收入差距过大会威胁到中国社会的稳定。

在收入分配差距积累的过程当中,会形成一个特殊的贫困阶层。在长期的贫困生活以及与高收入阶层的生活境遇对比中,他们的心理可能会发生变化,主观地认为是改革导致收入分配两极化,是改革使他们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们在心底里会产生一种对改革的憎恶。长期下去,这些人的社会承受力会逐渐下降,成为改革继续深化的一大阻力。这样,我们的改革就会失去一部分群众基础,难以顺利进行下去。

另外,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收入分配差距长期过大,必然使聚集社会财富的极少数富人成为众矢之的。一般认为,不平等会导致穷人从事犯罪、暴乱等破坏性活动,过度的不平等会使这些暴力活动增加。由此,一方面,富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需要花费额外的社会成本(如增加安全费用等),这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加剧了社会不安定,从而导致国家法规不稳定和整个社会的不确定性,人们无法对未来形成稳定的预期;另一方面,富人们

为了保护投资产权,可能减少在国内的投资,把资金转向其他较为稳定的国家或地区,影响本国经济增长。

二、创造条件,实现公平经济增长

发展经济学最早反映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最著名的论点就是所谓Kuznets猜想。这个猜想形成了著名的Kuznets倒U型曲线:当一种经济从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时,其收入不平等程度将随着早期的经济增长而扩大,随后平稳,最后缩小。但是,对于不平等程度是否会随着经济增长而自行减少,还存在许多争议。我们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措施,改变这种仅有少数人享有成果的经济增长方式,以使全体人民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即实现一种公平的经济增长。

1.实现参与机会平等

所谓机会均等,即每个人参与社会经济生活,追求收入,获取财富的权利和机会是一样的。但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双轨制的存在,使国民收入要素分配缺乏监控,形成一定数量通过寻租致富的权贵阶层,从而造成人们参与市场竞争和收入分配的机会不平等。要实现公平的经济增长,必须首先解决机会不均问题:

第一,加强法制建设,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必须加快立法,规范经济行为,严厉打击非法收入和黑市经济,使一切经济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第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加强对要素分配的监控,做好市场经济的“守夜人”,维持良好的经济秩序;

第三,尽快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民营经济发展,鼓励竞争,取消各种市场准人的限制,取缔一切特权活动,以消除垄断经济和地下经济,同时,打破地方保护壁垒,推进国内市场统一的进程。

2.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当期收入之间的差距表示这一时点上的不平等状况,如果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可自由流动的话,那么,这一时点上的不平等状况必定会被社会的流动性所缓和。当前,现代工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前提与条件。工业化带来的城镇化以及城市化,将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缓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具体来说,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消除对劳动力流动的管制,取消各种人口流动的障碍,如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减少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歧视,保证外来人口享受和当地居民同样的待遇;

第二,建设统一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强化市场功能,利用价值规律调节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让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第三,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如建立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协调机制,为劳动者提供信息服务,推动劳动力在更广阔范围内流动。

3.推进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

在上文提到的Calor·O和Zeira·J的模型中,人们可以在不减少富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增加穷人的人力资本投资,使经济收敛于较高收入水平的均衡。当今社会,一国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本的作用。因此,教育投资即人力资本投资同经济增长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人口数量优势之所以不能转化为人力资源质量的优势,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不发达以及人力资本投入不均。另外,即使农民可以完全自由进城务工,其在就业竞争中也必然处于劣势,因为他们的素质决定了他们再就业岗位选择上不可能有太多机会。所以,要实现我国的人口优势,实现公平的经济增长,必须消除人力资本投资上的差异,推进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

第一,重视农村和其他地区的基础教育,加大对这些地区基础教育的投资;

第二,加快职业教育在农村和其他落后地区的发展,增加就业培训机会,使其获得相应的技能和资格认证,扩大他们就业行业和职业的范围;

第三,完善助学贷款机制,加强对来自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以使他们完成学业。

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政府除了通过税收对初次分配的结果进行调控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机制提高低收入者和弱势人群的收入水平。因为这不仅可以改善他们市场竞争的处境,促使新一轮竞争在相对公平的起点进行,而且可以增强人们的社会承受能力,有利于社会稳定。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应当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保证农民有地耕种的前提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