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8篇

时间:2023-03-03 16:01:24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1

摘要: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战略部署,这对新时期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为增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有必要对其改革因素进一步分析,深化改革的因素既有积极因素,也存在其阻碍因素。本文旨在通过探析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国内积极因素,增强深化改革的信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充分利用有益于改革的积极因素,为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正能量。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因素;中国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①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李克强在履新后多次表达了深化改革的决心。“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既要先易后难,又要敢于攻坚克难。”“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十八届三中全会同样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②

由此可见,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被提升到政治和历史的高度,列为新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诚然,为使改革释放红利最大化,通过梳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国内积极因素,挖掘其改革潜力,这对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力量,搬除改革路障,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面深化改革具备丰厚的理论条件

改革作为中国一场新的革命,就是要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部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中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改革之初,走的是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之路,即通过经济改革先行推动其它领域改革的协同发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理论也得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将“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江泽民正确阐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认为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继而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二十字方针。③胡锦涛则把改革创新凝炼为时代精神,认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④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论断,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⑤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历史新起点上首次提出完整的改革理论,强调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由此可见,我国改革的理论随着新情况新变化的出现而发展,这种原有的改革理论基石同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驱动力。

二、全面深化改革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城市相继推行了承包制、股份制。在先富带动后富以至共富的政策指引下,东部沿海地区建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1994年党的十四大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快速发展,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表明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中国的改革开放提高到了新的水平。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也得到进一步发展。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讲话,提出在打破干部终身制、推行公务员制度、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效能政府、服务政府、进行选举制度调整、实行城乡居民等比例选举等方面进行改革。在文化领域,随着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在改革进程中注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深化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方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蓝图。面对改革进程中出现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此外,还在党的建设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加强包括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主线下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这些改革实践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全面深化改革具备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

改革是强国之路,是发展的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改革已经在高层那里形成共识,被党中央提升到政治和历史的角度。同时,改革给党和国家、人民群众带来的巨大成就,促使各届领导人积极推动改革。改革一开始,邓小平就以“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⑥、要“杀出一条血路”的振聋发聩之言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江泽民强调,“在深化改革中,要坚持按照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两句话去做,胆子要大,步子要稳。”⑦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斩钉截铁地表示,对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新一届领导集体履新以来,高度重视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建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决定。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参加全国人大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到:“面临改革大潮,我们要做改革的弄潮儿,要有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英勇献身,现在,就是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多释放改革红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总之,改革具备了高层智慧和顶层设计,新时期的全面深化改革也就具备了系统性、可行性。

四、全面深化改革具备牢固统一的群众基础

就人民群众来说,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是国家的主人。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到如今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邓小平曾指出:“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改革亦如此,评判改革成败得失的最终落脚点就是人民群众。因此,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取决于是否具备牢固统一的群众基础。诚然,改革已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原有的顽瘴痼疾和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使得人民群众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要求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强烈呼声。但由此可见,全面深化改革顺应了民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从目前来看,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具备了相当大的群众基础。首先,、李克强履新以来,高举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帜,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提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是最大红利,其目的就是让广大人民受益”、“坚持改革就是创新”、“中国改革大势不可逆转”等改革论断,释放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号。其次,对人民群众要求进一步改革不合理现状的呼声,受到高层的重视,给予“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的答复,凝聚了社会共识。再次,十八大之后,新一届领导集体高调反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深得民心;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上“接地气”、下“接天线”,得到人民群众积极拥护;用壮士断腕的决心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约法三章,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心。诸如此类的高层动态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所需要的群众力量作出重大贡献。最后,执政以来,十余次离京考察,深入基层,体察民情,足迹遍及国内三分之一的省份,其朴实亲民的形象赢得国内外一致认可。身为总理的李克强同样频繁出入基层谈改革察民生,务实亲民睿智幽默的形象透漏“大国总理风范”。这种躬身实践、身体力行的精神凝聚了社会共识,增强了改革信心。总之,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对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起着关键乃至决定性的作用。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执政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是需要迫切解决的大局问题,已被党中央提升到政治和历史的高度,列为新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增强改革信心,激发改革活力,有必要探析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国内积极因素。改革已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所具备的若干积极因素,要正确理性对待,做到不骄傲、不自满,在原有存量改革理论、实践经验、顶层设计和群众基础上进行增量创新,以更有利的态势推进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引文注释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日报,2012-11-18 01.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R].人民日报,2013-11-13 01.

③江泽民文选(第一卷) [M].人民出版社,2006:365.

④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全文)_ 网易新闻中心news.163.com/08/1218/12/4TEQAICU0001124J.html.

⑤强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 高层动态- 新华网http: //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1/01/c_114223419.htm.

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人民出版社,1993:370.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2

多年来,《深圳特区报》高度重视报刊评论,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社会热点和舆论焦点,通过发表系列评论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1992年,在中国改革的紧要关头,《深圳特区报》力排众议,果断推出体现邓小平“南方讲话”精神的“猴年新春八评”,在全国掀起改革开放的热潮。在今年全面深化改革之年,《深圳特区报》顺势而为,重磅推出“改革之年论改革”系列评论(6篇),掀起又一轮深化改革的浪潮,再次奏响中国改革的时代强音。系列评论以报纸为主轴,通过广播、电视、门户网站和社交媒体的立体分众传播,探索出一条党报评论突围的现实路径。

选题立意高远,把握时代脉搏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改革是深圳之魂,改革是深圳之根。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圳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深圳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深圳市2014年改革计划》,确立了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前海开发开放为主体的“三化一平台”的改革主攻方向。为了进一步分析深圳的改革形势,明确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突破的问题,回应中央、省委和群众对深圳改革的期待,《深圳特区报》紧紧配合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及时推出“改革之年论改革”系列评论(以下简称系列评论)。系列评论立意高远、视野广阔,既胸怀全局,紧盯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的现实,又立足深圳,切合深圳“三化一平台”的战略部署。

系列评论首篇《改革风劲,深圳再出发》回答了深圳“为何再出发,何以再出发”的现实问题。评论认为,在改革的关键节点,全国看深圳,深圳再出发。今日之改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需要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前海开发开放,来牵引带动全局改革。首篇评论吹响了深圳新一轮改革攻坚的号角,激发了新一代特区人筚路蓝缕、锐意革新的斗志。

系列评论之二《让市场“说”了算》深入论证“为什么市场化,如何市场化”的问题。评论认为,市场化激发梦想,市场化促进公平,市场化推动善治。评论指出,让市场“说”了算,要求政府在微观经济领域做“减法”,在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方面做“加法”,在提供公共服务和放大市场效应上做“乘法”。评论把市场化视为深化改革主攻方向之首,发出了让市场“说”了算的黄钟大吕。

系列评论之三《建设一流法治城市》提出深圳法治化的吁求。评论从“以法祛弊”、“以法维权”、“以法聚力”、“特区立法权”等方面论述了法治化的重要意义,从“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论证了法治化的现实路径。

系列评论之四《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论证了深圳国际化的方向。深圳发展起来以后,如何扶摇直上,跃上新高度?评论指出,国际化是深圳发展的必然选择,世界向深圳走来,深圳闪亮于世界。评论认为,今天的国际化,需要构筑发展新平台,并使城市成为每个人的故乡;今天的国际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国际化。评论既提出了国际化的意义和目标,又明晰了国际化的路径和措施。

系列评论之五《全面打造质量升级版》吹响深圳质量升级的集结号。作为首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深圳当好质量建设的国家先锋责无旁贷。评论指出,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是发展理念的升级,更是政绩观的重塑。深圳是一个创新型城市,需要靠创新提升品质。

系列评论之六《一切靠实干》指出,曾经靠实干杀出一条血路的深圳人,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攻坚期,只要“首务实”、“力道劲”、“贵有恒”,就会“必有成”。评论高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特区精神,发出了深圳改革攻坚克难的豪迈宣言。

语言清风扑面,修辞巧妙精当

“改革之年论改革”系列评论突破传统党报评论高高在上、空洞生硬的写作手法,格调清新,如春风拂面,文中多用短句,语言轻快、优美,有气势,在论述深化改革时采用“披挂上阵”、“纵身跃马”、“叱云啸月”等词语,读来朗朗上口,令人振奋。评论偶尔运用文言文,如“宜守不移之志,以成可大之功”、“刑天舞干戚,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皆成于恒”、“经商兴业,美美与共”等阐释主题,雅而不涩,丰富了评论的内涵。

系列评论修辞精当。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尤其是排比的巧用,增强了语言的号召力和穿透力。例如:“干,才有出路;干,才有前途;干,人民才能得实惠。”“‘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圳再出发;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催促深圳再出发;特区担当窗口、示范、排头兵的重任,激励深圳再出发;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呼唤深圳再出发。”这些排比句读起来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如排山倒海,催人奋进。评论还采用设问形式,譬如:“为何有人遇事只找政府不找法律?因法‘摆’在高处,事仍揽在行政权力手中。”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系列评论编排考究。每篇千字左右,6篇评论连续6个工作日醒目刊发于报纸头版头条位置,标题全部竖排,篇幅、版位和风格基本保持一致,版面编排颇具视觉冲击力,让人耳目一新。

多元立体传播,探寻突围路径

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在新媒体时代,如何让党报评论突破重围,重放异彩,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我们在传播途径方面做了大胆突破和尝试。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3

我们在论文的写作之前都要阅读参考,不管是选题还是论点的论证,这些都要去参考他人的学术研究资料,在论文的撰写过程当中不可能把他人的成果都详细的叙述,那么只能把引用的内容用参考文献的格式列在论文的最后,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十八大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十八大论文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十八大报告学习体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20日

[2]王向明,李清泉,李景治.十八大精神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2

[3]李洪峰,十八大报告学习笔记[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2

[4]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5]本书编写组,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笔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年12月20日

十八大论文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0]本书编写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3.

[11]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2]。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4]韩庆祥。思想的力量--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十八大论文参考文献:

[1]。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2014,01.

[2]辛向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鲜明特征[J].探索,2014,05.

[3]肖巍。全面深化改革的“两个决定性”[J].思想理论教育,2014,01.

[4]韩庆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聚焦点[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02.

[5]严书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理论创新与进一步解放思想[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4,02.

[6]林智敏。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服务全面深化改革[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2.

[7]李晓兰。全面深化改革的民生指向[J].理论与当代,2014,04.

[8]辛向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鲜明特征[J].探索,2014,05.

[9]吴东华。中国不论怎么改革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J].红旗文稿,2014,16.

[10]黄文川。怎样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访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韩文秀[J].求是,2013,24.

[11]李君如。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和纲领的源头[J].中国中小企业,2013,12.

[12]张丽。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J].理论学习,2013,12.

[13]吴敬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J].前线,2013,12.

[14]顾海良。改革思想蕴含的底线思维在根本性问题上不犯颠覆性错误[J].人民论坛,2013,36.

[15]林毅夫。政府与市场的关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06.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4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有物质性、人本性、实践性等特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我们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全面深化改革,要坚定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作用,最终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理论价值:实践导向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596(2015) 08- 0049- 03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做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的研究决定,自此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也就此展开。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哲学基础,有其自身的科学性,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我们认识和进行改革,因此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和实践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进行理解。

一、物质性、人本性、实践性——历史唯物主义的三维度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以外的另一个重大发现,它是在批判继承旧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物质性、人本性、实践性是历史唯物主义三个重要的维度,也涵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性

历史唯物主义最大一个特点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区别于唯心主义的重点之所在。作为实践的主体的人是物质的,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样我们的思维也受到物质的影响。

作为实践的主体的人是物质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物质演化链条上重要的一环。连主体都是物质的,那么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世界也不言而喻就是物质的。

直接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只有先活下来才能够去从事实践活动,历史才能够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因此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必要的。就像恩格斯所指出的: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不仅我们的生产是物质的,我们的思维也受到物质的影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将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实践抽象为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物质基础。正是这样的物质基础决定了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意识也无不反映着物质基础。1859年,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也充分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性。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本性

人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活动离不开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构成了历史本身,整个历史活动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都在于人,在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是历史的出发点,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创造的前提是人的存在,人自身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生产、实践能力使人类成为历史的创造者。

人的实践构成了历史的本身。“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当然人们并不能够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他们会受到既定的历史条件和物质条件的制约。

除了创造历史的主体和人类的实践以外,整个历史发展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除了物质层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人除了生存还需要获得生存价值。整个历史的创造抑或是实践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将历史发展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性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人们认识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的理论工具。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功能无不体现了实践的特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实践性。马克思指出:“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最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深层基础是工业实践,同时这与马克思本人的实践活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是将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实践,通过解决现实问题促进现实的发展来得到丰富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实践性。马克思指出,唯物史观,“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也就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

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并由此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人们通过实践来认识和解释世界,实践构成了历史的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功能体现了实践性。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能够指导不断变化的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实现理论的发展。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历史唯物主义在科学解释现实的基础上,也在使现实朝更好的方向前进。

二、历史唯物主义之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的物质性、人本性、实践性等特征,充分显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以及其应用价值。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目标抑或是内容无不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浸透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显现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历史唯物主义对全面深化改革在理论上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一)历史唯物主义要求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的35年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了迅猛的发展。现今不论经济还是政治文化等都要求要进一步进行改革,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我们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而这在本质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性要求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在现实上,我们面临着科技带来的世界不断的变革的新情况和新形式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任务这些现实。这要求我们要根据现实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进而根据决定加以实施,促进社会朝更美好的方向前进。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的发展有力地证明了改革的正确性,已经证明了党的指导思想中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实践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理论又需要不断地运用于实践中去,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开拓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历史唯物主义影响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本性影响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确立。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哲学基础,它要求要做到以人为本,能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享,这正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所在,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增进人民福祉和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正是历史唯物主义人本性的有利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当然也是每个阶段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总目标的制定,能够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这同样也是其人本性的体现。

(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

全面深化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协调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让改革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的制定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

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性影响全面深化改革内容的制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并不是采取均力,而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经济的发展会影响到其他四个方面,通过经济的牵引作用,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使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的发展。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忽略其他方面的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也会对经济体制的改革产生影响,因此也要重视其他方面的改革。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性就要求要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基础上,协调好与其他四种改革的关系,形成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导向

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我们党和国家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在理论方面的指导是科学的,同样在理论的实践过程中也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并不仅仅局限在指导做出决定的初期,历史唯物主义应该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始终,指导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协调好各项改革的关系,实现改革的有效进行,最终使发展成果惠及到全体人民。

(一)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当今世界的思想是多元的,我们应该坚定地以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我们的改革。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已经在过去35年的改革过程中得到了检验,在接下来的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更应该牢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将历史唯物主义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始终。当然,对于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应该要正本清源,科学地加以认识,对历史唯物主义有误解的地方要及时地加以改正,同时应该将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应该攻坚克难,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势必会触动到很多人的利益,在改革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是维持现状还是勇于改革,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我们必须继续改革。我们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应该要做到坚持改革,对于制度等存在的问题坚决地予以整改,要有改革的决心,同时改革中应该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利益,对于不可避免的损害要尽全力降到最低并且加以补偿,使改革真正有效科学地深入进行。

(二)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协调五位一体关系 “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应该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做法在改革开放以来就得到了证明,我们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到非公有经济的发展,都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很大的作用。在以经济体制为核心的全面深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全面深化体制改革中,我们不能仅仅只抓也不可能只抓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条主线,还要协调好与其他体制改革的关系,要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前提下牵引其他体制的改革,使改革的各个部分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以人民为全面改革主体,增进全体人民福祉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5

关键词:概论课;四个全面;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18-02

2015年1月至8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对“概论”课教材进行了修订,新修订教材(2015版)深入阐述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强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教材从前言就提出“四个全面”;第一章第三节第三目介绍“四个全面”的形成过程及深刻内涵;第六章充实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第七章把“全面深化改革”提升为节标题;第八章将“全面依法治国”提升为目标题;第十二章新设立节标题“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都是一个大系统,都内含传统文化的因子,各自都需要得到全面的理解和阐述。因此,在“概论”课教学中,应以“四个全面”为主线进一步深化传统文化教育。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深植于传统文化

历史上任何一个战略理论的提出必然以我国基本国情作为母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基于近代中国国情、革命特征及实践基础;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基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以及马、恩、列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阐述;改革开放理论则是基于我国严峻的国内情况、世界的时代主题以及人民愿望的现实情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框架,同样受制于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因素。在谈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指出,“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内在的蕴含了我国历史上许多良治善治的智慧,深刻体现了传统文化同当代社会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法治社会、社会治理、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适应与协调,呈现出对历史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的尊重与传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为我们在“概论”课中深化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理论前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在内的全面性目标,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就要突出其文化特征;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生态体制在内的综合性改革,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就要突出其文化体制改革;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要坚持法治与德治两种手段,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就要突出以德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涉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内容,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就要突出思想建党。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突出文化特征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大系统,文化标准是这一“全面”的重要内容。“小康”作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并将其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中;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要求大体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12年党的十根据新形势新变化,鲜明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其中一项就是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的程度。这说明文化的标准越来越成为衡量小康社会是否“全面”的重要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求我们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要提高我国的文明素养,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其次,提高文化软实力,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民族特色,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隔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必须充分考虑到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最根本的是要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对传统文化进行整合、转化和重塑,使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大潮中再生孕育,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实现时代性的转型。最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2015年5月,课题组借助“问卷星”进行的“高职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传统文化充满自信,而在文化自觉方面对传统文化的作用认识明确,仍需有效性地引导;对传统文化的践行情况一般,仍需针对性地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强烈,仍需积极性地关注;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意识自觉,仍需坚决性地执行。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

(一)哲学理念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灵魂,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胜利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而“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即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这个大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整个社会主义时代和将来共产主义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在1844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揭示了哲学和无产阶级内在联系:“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2]15“德国人的解放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2]16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无产阶级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因而它必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恩格斯指出:“我们党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科学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3]这个科学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对手也承认的。这些观点总结起来就构成作为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的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4]7“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4]67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5]无产阶级宇宙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分析中国国情,制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找到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胜利。(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在科学和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是唯物论和辩证法在实践基础上、在科学基础上的有机统一。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也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客观世界既是物质的,又是运动的、充满矛盾的。因此,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保护)世界,既要坚持唯物论,又要坚持辩证法,既要照唯物论办事,又要照辩证法办事。离开辩证法讲唯物论,就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论,就不能自觉地、全面地、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就不会积极能动地去改造世界。离开唯物论讲“辩证法”,“辩证法”就会变成唯心主义辩证法,变成“变戏法”“诡辩”,在政治上就会出现冤、假、错案。马克思、恩格斯以社会实践的观点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6]16事实上,要改变世界,必须依靠生产斗争实践、科学实验实践、革命实践、改革实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第11条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19同时,只有从辩证唯物主义去理解实践,才能说明实践的前提、基础、对象、根源、过程和规律。脱离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实践”,把实践放在唯物主义前面,不是科学的、正确的、革命的实践。实践和唯物主义、辩证法是不可分割的。离开实践讲唯物主义,是机械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同样,离开唯物主义、辩证法讲实践,实践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实践中就会变成蛮干、盲干,造成灾难性后果。我国1958年和化运动等“实践”给人民带来重大灾难,1966年至1976年,长达十年的“阶级斗争实践”,更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这个历史教训,要世代记住。我们今天离开科学讲“发展”,离开唯物论和辩证法讲“发展”,就会破坏自然,破坏生态环境,也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其教训同样非常深刻。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哲学

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了一段非常曲折的道路,根本原因是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当今,我们要全面理解、把握《决定》,在实践中贯彻《决定》,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一)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是辩证的唯物论。从哲学视角反思新中国60多年成功的经验和失误、挫折的教训,首要的问题就在于是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是否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了主观与客观、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犯了长达20余年“左”的错误。从哲学上反思,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没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主观认识不符合客观实际,主观能动性不符合客观规律性。《决定》总结改革开放35年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7]17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历史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反思,科学地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唯物辩证地认识和研究国情。邓小平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8]163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的论断。党的十二大,第二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科学地阐明了它的历史前提、基本含义和特征、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对我国基本国情认识的一次飞跃,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报告,肯定我国现阶段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7]178这就有极强的针对性,使我们能保持清醒头脑。我国现在虽然经济总量在全世界处在第二位,但我们是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人民富裕程度不平衡。我们必须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客观实际出发,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这是当代中国所处的“世情”“国情”“党情”的实际决定的。一句话,只有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才有出路,才有活路。当代世界的经济、政治发展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当前世界形势的发展仍然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抓住机遇;另一方面,中国当前面临着经济、政治、外交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才能面对、应对各种挑战。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既有复苏迹象,也面临基础不稳、动力不足、速度不均匀等问题。面对世界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挑战,无论是发达经济实体还是发展中经济实体,都在努力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决定》正是应对世界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挑战,努力寻求新的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也是由当代中国的国情和党情决定的。目前我国暴露出来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决定了必须全面深化改革。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人民期待,保持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都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总之一句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科学实践观点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1937年写的《实践论》,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1978年,长达20余年时间偏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个人迷信盛行。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破除了个人迷信,破除了“两个凡是”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打开了人们思想解放的闸门,恢复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一定意义上说,真理标准的哲学大讨论,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邓小平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8]143《决定》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7]179全面理解、贯彻《决定》,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解放思想。30多年改革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有的成为固化利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利益的要求。所以要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改掉那些不合法、不合理、不利于生产力发展、不利于人民共同富裕的“利益格局”。全面深化改革一定要敢于抓住重点,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和期待,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决定》指出:“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7]176解放思想无止境,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观点的。现在和今后,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过程中,必须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求真务实,顺应时代本质要求,深刻把握时代的变化,紧紧抓住时代特征的精髓。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全面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决定》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全面性要求。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不可能完全地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人们防止错误和防止僵化。”[9]在《矛盾论》中也说:“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10]312-313“片面性、表面性也是主观性。”[10]313-314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六个方面的全面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不但要紧紧围绕六个方面的改革,而且每个方面的改革也要体现全面性。全面深化改革又具体体现在15个方面。《决定》分16个部分,除第一部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外,其他15个部分就是全面改革的具体方面。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必须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五大建设。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在深化改革中,要让市场与政府各归其位;权力与权利规范有序;效率与公平相互促进;精神与物质相得益彰;生态与发展和谐共存。(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历史唯物论的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坚持生产力观点和生产力标准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他强调:“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把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人们观察、分析、研究复杂社会历史现象重要理论武器。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要求,就是为了“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7]178。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都是为了使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进一步和谐。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第一次全面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就是生产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第一个提出“生产力标准”,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11]。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12]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生产力标准”概念:“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8]372今天,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生产力标准,以“三个有利于”标准去指导和检验改革。(五)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观点和人民利益标准,坚持人民为本强调: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观点和人民利益标准,概括起来就是“人民为本”。人民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世界、认识社会,改造世界、改造社会要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方法论;人民为本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一切为了人民;人民为本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的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的解放、富裕、幸福,一切革命、建设、改革的成果让人民共享。人民为本,概括起来就是五个“一切”,即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功劳归功于人民,一切成果让人民共享。《决定》自始至终贯穿人民为本的理论。“人民”一词是《决定》出现最多的关键词之一。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因为人民强烈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一切为了人民。怎样才能全面深化改革?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7]178。“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7]177这也是为了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就是为了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7]177。《决定》提出了六个“紧紧围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每项改革都是为了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等等方面的实际利益,要使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富裕,过上幸福生活。怎么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是改革的主体、主人。全面深化改革其广度、深度、难度都是空前的。我们要相信13多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无限的。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激活中国人民的活力,形成强大的合力,其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总之,只要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做到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成果让人民共享,那么我们所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也就一定能够成功,也一定会成功。

作者:赫崇飞 刘歌德 单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大学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7

通过参加甘肃干部网络培训,使我收获颇多。干部在线教育关系到干部的整体素质,干部在线教育不仅适应当前思想教育改革的实际,更适应干部教育的实际,对干部更加深入的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自参加干部在线学习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干部在线学习的通知要求,在完成本职任务的同时,我积极在线学习,本着追求知识,改变观念,提升工作能力,通过这些天充实的学习,我个人觉得受益匪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深的理解;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兴起并结合中国实际,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世纪;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崛起的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时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将指导我们在21世纪的征途中继续前进,并启迪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继续推向前进。通过学习我的主要感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了《学习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以来,对改革开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起草和贯彻落实发表了两次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讲话视野广阔、思想深刻,政治性、理论性、指导性很强,是对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有力动员。的讲话,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深入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历史背景、现实根据、科学内涵,深刻回答了坚持改革总目标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价值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并对进一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

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论述,根本目的在于掌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上来,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凝聚起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学习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论述,应当着重掌握以下基本观点:一是关键论,二是目标论,三是正义论,四是时态论,五是重点论,六是方向论,七是方法论。我觉得主要把这几个思想观点掌握好。

二、学习了《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使我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理想信念是人们对于美好前景的向往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是人的“总开关”支配着人的一切行为活动,信念决定追求,追求体现信念。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中学习时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认清形势,守住思想主阵地,把握工作主动权,管控言行不失范,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

三、选修课中还有很多中国文化方面的讲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特别强调我们应该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学习道德。在一个宣传部的会议上曾经告诉我们,我们要四个讲清楚,第一讲清楚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国情是以前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100多年受别人欺负,现在我们革命成功了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我们有着灿烂的文化,马列主义加中国实际,中国实际包括中国国情加中国文化取得革命胜利。这是第一个国情。第二要讲清楚我们有着文化,我们这个文化5000年来历代不倒,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三点应该讲到我们这个文化生生不息,是我们中国多少年来取得了各种成果、各种成就,一定是约定俗成已经稳定下来,定而不可以绝对正确的好东西。第四点要讲清楚我们文化在以前创造了辉煌,在现代我们更应该创造辉煌。

我们现在实现中国梦,我认为已经有三个条件了。一个是中国革命成功,第二个改革开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第三点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目标明确。建党100周年,我们有着明确的目标,有着很好的历史传统。从孔子开始,有了梦想开始,他那时梦想要实现但是空想,而且我们有这三个条件。我们这三个条件在这一摆,我们这个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这么一来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必然将更加辉煌,大放异彩,取得更辉煌的胜利!

文化讲座集合了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使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接触,培养了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爱好,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里面的许多知识可以作为背景知识,对阅读其他书籍有很大的帮助。最重要的是,这些课令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和自己所处的国家。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周易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习和掌握了儒、道、释、易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份的来源、产生与发展过程和主要思想内容,认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家的方面看:符合我国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既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具有现代意识,又具备深厚民族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有助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提高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从小的方面看:对于个人自我完善、发展,在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等方面有益于个人的现实人生。

全面深化改革论文篇8

关键词:改革;新动员;政策;新突破

最近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全军发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动员令,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行理论和政策创新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事业进入了全面深化的历史新阶段。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动员令

(一)改革是解决发展难题的最佳答案

35年前我们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35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增长142倍,跃居世界第二,城镇居民收入增加71倍,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国民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不管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还是国家治理的难度都是世界级的难题。在现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依然较多,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改革的难度不断加大等等。因此,要解决这些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别无他途,只有靠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破解这些难题的最佳答案。

(二)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良好的顶层设计

这次全会是在改革开放的关键节点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我们国家我们民族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我们进一步改革开发作出了良好的顶层设计。

1.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制度是带根本性和全局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根本保障,符合中国国情,务实管用。但还不是尽善尽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改革的性质和重要意义。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3.改革的总体布局。全面深化改革要在“六大建设”上下功夫,即“六个紧紧围绕”:一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二是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三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四是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五是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六是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4.改革的重要目的。在35年改革开放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再经过7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5.改革的领导机构。政治路线决定之后,领导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顶层层面,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地方层面,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6.改革的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会强调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引领作用。

7.改革的重要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等16个领域60项任务的系统部署,为我们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各个项域各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内容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和指向性强。

二、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理论上的一些重要创新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开局良好。全会通过的《决定》和同志的重要讲话,汇集了改革开放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思想、新成果、新举措。这次全会的理论创新成果主要有:

(一)对改革开放理论有新论述

1.对改革开放的性质和重要意义有新提法。十八届三中全会除了继续强调改革开放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外,还特别提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也正如所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对改革的目标任务有新提法。全会首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报告提出“国家治理”,这次全会新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进一步要求国家治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加科学、民主,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多样化。

(二)对经济建设的理论有新发展

1.对非公有制经济功能地位有新提法。全会新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是我们党和国家首次将这两种经济相提并重。

2.对市场的重要作用有新提法。全会首次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展政府作用。从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这说明我们进一步理顺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突出了市场的主导作用。政府不是不管,也不是多管,而是更好地管。正如总理所说,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市场能办到的,多放给市场;社会能办到的,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应该管的事。这是削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十以来,新一届政府成立后,部署了减少审批事项等7个方面22项重点任务,取消和下放了334项行政审批事项。

3.对财政体制的新提法。全会首次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政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三)对民主政治建设有新要求

1.对法治建设有新提法。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法治中国”的概念,要求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2.对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新提法。全会要求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

(四)对社会建设有新部署

1.对发展社会事业有新提法。全会《决定》强调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加快社会事业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有新提法。全会新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五)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新思路

1.这次全会在贯彻十精神方面又有新思路、新亮点。党的十明确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等多种制度。这次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新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

2.全会《决定》首次在党的重要文献中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上述这些都说明我们党越来越注重用制度创新来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三、十八届三中全会政策上的一些新突破

1.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等保护,同样不受侵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3.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安徽省2013年11月12日决定在全省20个县(区)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其中将建立多元统一的农村土地市场。

4.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5.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废除劳动教养制度,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6.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改进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7.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实行官邸制。

8.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服务文化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9.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

10.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

11.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12.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13.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

14.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军队规模结构,减少非战斗机构和人员。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15.改进竞争性选拔办法,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用好各年龄段干部,真正选出好干部,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的广度、力度、深度罕见,创新的范围、领域、强度少有,体现了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巨大的历史担当以及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改革开放必将得到全面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新胜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新华社, 2013-11-1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