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健康扶贫巩固提升8篇

时间:2023-03-06 15:57:30

健康扶贫巩固提升

健康扶贫巩固提升篇1

一、目标任务 一是对 2014-2018 年脱贫人口 550 户 1954 人(国家子系统数据)继续帮扶, 确保 一超六有 稳固达标,持续增收致富,全力遏制因病返贫现象。二是对 2018 年退 出的关蓬村、 双山村进行巩固提升,使其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全区平均水 平。

二、工作要求 (一)全面排查、精准到户,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对 2014 年以来的脱贫户进行全面摸排;量身定制巩固提升措施, 确保 一超六有 全面达标,稳定增收致富。

一是确保不愁吃穿。

瞄准巩固提升到户对象持续增收这一核心, 采取因户制策、 因人设计的办法, 鼓励脱贫户发展 小庭院、 小加工、 小禽园、 小商店 四小经济 , 确保户均 1 亩庭院经济、一户掌握 2 3 个产业增收致富门路。

二是确保住房保障。按照 住上好房子 要求,对易地扶贫搬迁户、土地增减挂 钩户和危旧房改造户,继续跟踪,定期监测,确保住房安全;结合农村危旧房改 造政策,对只需维修的农房进行全面摸排造册,采取一户一策、因户施策的方式 进行维修改造,达到干净、卫生、整洁等要求。

三是确保教育保障。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农 村贫困家庭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兑现各类教育补贴 299 人。

四是确保医疗保障。继续落实 十免四补助 ,全额资助贫困人口、一二级残疾 人、 五保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进一步巩固贫困人口区 内住院 先诊疗后结算 制度,减轻贫困人口看病就医经济负担。2018 年代缴医 疗保险 1954 人。

五是兑现兜底政策。对需要政府兜底的贫困户及困难群众,按照 两线合一 政 策,继续实行社会保障兜底;对因残致贫户,落实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 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因灾致贫户组织开展生活救助、 生产救助和住房救助。

2018 年残疾人帮扶 41 人,低保兜底 412 人,五保补助 76 人。

(二)找准重点、加压奋进,巩固提升脱贫村成果 对脱贫村发展再次进行走访了解,完善巩固道路、饮水、电力、村级卫生室、 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文体设施、电子商务等基层设施,全方位提升脱贫村发展水 平。

一是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电网改造率、宽带覆盖率达到 100%,基本形成较为完 善的乡村两级基础设施建、管、护、运行机制。加快建设山青、水绿、天蓝的人 居环境,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持续发展增收产业。围绕优质粮油、品质果蔬、特色养殖三大产业发展重 点,引导脱贫村发展 一村一品 特色产业,帮助脱贫户实现长效增收。继续加强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采取党建引领、村集体自营、组建专业合作社、招引龙 头企业入股等方式,盘活集体经济。健全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推动集体资产 共同共有 向 按份共有 转变。2018 年发展芦笋 150 亩,中药材 250 亩,优质水 果 300 亩,水产养殖 55 亩。

三是完善配套公共服务。立足脱贫村社会民生改善,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 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村级卫生室、文化室规范运行、通信网络全覆盖。

2018 年计划文化室免费 Wifi 配备 1 处。

四是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深入开展群众工作, 与群众算好政策支持账、收入对比账、生活变化账,增强获得感、认同感。深入 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雨露计划等工程,增强贫困群众 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内生动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280 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及 素质提升培训 50 人次。

五是开展 四好村 创建。围绕省委提出的 四好 目标,依托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7+1 工程,在全乡深入开展 四好村 创建。依托农民夜校、村村响、院坝会等载 体,开展感恩教育、法纪教育、习惯教育、风气教育和脱贫光荣 五大主题 教育 活动,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开展 道德之星 星级文明户 五好文明家庭 等评选,让 懒惰致贫可耻、勤劳致富光荣 观念深入人心。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乡党委、政府领导脱贫攻坚的责任、要求不变,乡脱贫攻 坚领导小组在 2018 年继续带领全体乡级单位、 村社干部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进一步建立健全督导检查、考核评价、激励表彰、责任追究制度,为全面巩固提 升脱贫成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坚持 沉下去、贴着帮 ,坚持贫困村、贫困户脱贫 前后 五个一+1 帮扶力量不变。到村到户的帮扶力度不减,贫困村退出,帮扶单 位和驻村工作组不撤离;贫困户脱贫,帮扶干部继续帮扶,所有帮扶措施一如既 往,让脱贫攻坚力量更强大。

(三)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

村退出、户脱贫 后,在脱贫攻坚期内,所有扶持 政策保持不变,涉及到村到户的惠民政策一直延续到 2020 年,让脱贫攻坚政策 更稳定。加大争取市、区对我乡财政专项扶贫投入力度,确保逐年增长。

(四)进一步严格考核奖惩。乡纪委、乡脱贫办、乡财政所要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力度,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发挥效益。全面开展年度工作开展情况的督查,对全 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工作成绩优异、帮扶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工 作推不力、工作成效不明显、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个人和单位严肃问责。

以…思想,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_××市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实施意见××市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实施意见 2017 年 2 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脱贫退出,实现 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 。但是,率先脱贫不是××的最终 目标,让老区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才是我们的奋斗 目标。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山脱贫攻坚成果,奠定 2020 年 全面建成小康××的坚实基础,按照中央“扶上马、送一程” 的要求,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 六中全会精神,始终牢记“在全面小康的进程 中,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 范、带好头”的殷切嘱托,大力弘扬××精神,进一步解放 思想,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坚持普惠政策和特 惠政策、持续输血与稳定造血、能力开发与兜底保障、巩固 脱贫与防止返贫相结合。在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上继续争当排 头兵,努力实现“红色最红、绿色最绿、脱贫最好”的奋斗 目标。

2.总体目标 ——实现三个“巩固” 。巩固全山脱贫人口不返贫、不 掉队,剩余的兜底户在 2017 年基本实现脱贫;巩固已退出 的贫困村不“滑坡” ,非贫困村不倒退,剩余的未退出贫困 村 2017 年全部退出;巩固已取得的扶贫成果,贫困发生率 降至 0.5%以内。

——实现“四个不减” 。争取上级支持力度不减,争取 外援力度不减,市本级资金政策力度不减,挂乡包村力度不 减。

——实现“五个确保” 。确保贫困户收入只增不减,确 保贫困户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确保村庄环境不断改善,确保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确保贫困人口的整体素质不断 提高。

三、巩固提升“十大扶贫工程” 脱贫攻坚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今年,我 们将继续围绕“精准、落实、可持续”的目标要求,按照“产 业为根、立志为本、机制为要”的原则,全面巩固提升十大 扶贫工程,构建长效脱贫机制,确保不返贫、能致富、可持 续。

(一) 产业扶贫巩固提升工程 1.继续培育壮大稳定增收产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 展,继续大力发展茶、竹、果“231”富民产业,确保 2017 年完成新增茶叶 4 万亩、毛竹 2.35 万亩、果业 2 万亩的目 标,带动全市所有建档立卡户实现“一户一丘茶园、一户一 片竹林、一户一块果园、一户一人务工”的持续发展目标。

扶持建设一批贫困户参与度高的特色种植和养殖基地,每个 乡镇场要规划建成一个面积不少于 1000 亩的连片基地,每 个村建成一个 100 亩的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以政 府和社会帮扶资金扶持贫困户入股光伏企业,进一步壮大村 集体经济,推动贫困户稳定增收。继续推动金融产业扶贫, 加强扶贫产业合作社的管理和扶持力度,确保入股贫困户继 续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

2.继续落实和创新产业扶持政策。市财政继续每年拿出 1000 万元资金对新增扶贫产业基地进行奖补, 贫困户产业奖 补规模调整为 1 亩以上。建立扶贫产业保险机制,尽量降低 扶贫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生产风险。积极争取证券行业 各类帮扶主体对扶贫产业的支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扶贫 产业的融资作用,降低融资成本,不断增强扶贫产业的抗风 险能力。建立贫困户小额贷款贴息制度,设立贫困户产业扶 贫贴息基金, 对贫困户带动作用明显的种植养殖、 乡村旅游、 农产品加工项目等农业企业、电商企业、农民合作社,继续 享受贷款少息贴息政策。贫困户脱贫后仍然享受企业或合作 社提供发展所需的种苗、畜禽、技术信息和市场服务,继续 享受免费进行劳动力技能培训并推荐就业等优惠政策。贫困 户成功创办微型企业的,优先给予微型企业创业补助和后续 扶持资金补助。贫困户创业涉及的行政事业收费,可给予减 收、缓收、免收。

3.继续加大“互联网+”和乡村旅游扶贫力度。一是深 入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对有基础、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 优先开展农村电商带头人培育,开设网店给予基础设备和网 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等支持,力争实现贫困村淘宝网店全 覆盖,继续和商务部门合作,不断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 系,确保贫困村“农村 e 邮”扶贫站点建设全覆盖。二是大 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重 点推进以茨坪为中心,梨坪、罗浮、拿山、厦坪、黄坳、龙 市、茅坪 6 个区域为辐射的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打造“1+6” 特色旅游小镇,积极开展红色旅游培训,重点打造一批具有 井冈特色的贫困村做为旅游村,吸纳更多旅游人口,增加贫 困户收入渠道。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产业办、市扶贫和移民办、 市商务局、市林业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文广新局、 市供销合作社、市邮政公司、市电力公司、市国土局、市科 技园、市农商行、九银村镇银行、各乡镇场。第一个单位为 牵头单位,其它为参与单位,下同) (二)社会保障扶贫巩固提升工程 1.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制度有效衔接。按照“摸清 底数、区分类型、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的思路,编密织牢 一张“覆盖全面、救急解难、托底有力、持续发展”的基本 民生安全网。一是坚持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做到农村低保 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全面覆盖。二是坚持 分类保障,动态管理。对能够通过扶贫开发脱贫的农村贫困 人口,给予扶贫政策支持;对不适合扶贫开发扶持,经审批 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2017 年将尚未脱贫 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2.加大兜底保障力度,提高保障标准。

健康扶贫巩固提升篇2

为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及《中共忻州市委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人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 体思路、市委“336" 战略布局和县委安排部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有序调整、平稳过渡,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政府推动引导、社会市场协同发力,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和农村低收人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持续提升脱贫攻坚成效,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莫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乡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稳定现有体制机制,乡村书记、第一书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

坚持平稳过渡。按照中央、省委、市委要求,在主要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各类扶贫政策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和时限,增强脱贫稳定性。

坚持群众主体。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充分发挥致富能人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群众有能力、有决心、有志气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低收入的现状,防止出现政策养懒汉和泛福利化倾向,真正让脱贫成果更牢固、更可持续。

三、目标任务

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党中央明确设立5年过渡期。要实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行动,把工作重心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巩固拓展成果转变,把工作任务从脱贫攻坚向推进乡村振兴转变,做好过渡期内体制机制、政策举措、发展规划、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机构队伍、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把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贯通起来,落实好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增强脱贫地区发展后劲和发展活力,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发展壮大脱贫

村特色产业,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分层分类做好农村低收人人口常态化帮扶救助,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

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一)健全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动态监测,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状况、分户子女家庭条件,合理确定监测标准。建立健全农户申请、干部排查、乡初审、部门比对、县级审核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分层分类及时纳人帮扶,实行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完善核查和销号制度,实行动态清零。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认真落实“忻保障”政策,对符合“忻保障”条件的人口实施针对性帮扶,政策落实兑现率达到100%,确保无一人返贫。

(二)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

1.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坚持就地就近服从就优的原则,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

2.健全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防范机制。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做好脱贫人口参保动员工作,保障有大病患者、重病患者的脱贫家庭基本生活。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确保常见病、慢性病能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获得及时诊治。完善落实健康帮扶、慢病诊疗等支持政策,有效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风险。

3.健全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逐村逐户排查脱贫户住房安全情况,对新增住房安全风险隐患农户,及时采取危房改造、闲置农房置换或长期租赁、闲置公用房安置等方式保障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

4.健全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农村饮水“建、管、用、维"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农村供水工程智能水表计量设施安装,并同步搭建联网监测平台,安装消毒设施,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三)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重点围绕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深人实施产业发展、就业扶持、“双基"提升、社会融人“四大工程”,千方百计提高搬迁群众产业就业收人,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安置点社区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加快建设体系健全、功能完善、管理有序、服务到位、环境优美的文明幸福新家园。

(四)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

对各类扶贫项目形成的资产进行全面核查和确权登记,分类摸清底数,加强台账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公益性资产要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确保继续发挥作用;经营性资产要明晰产权关系,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侵占,突出保值增值,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增加收益,资产收益重点用于项

目运行管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公益事业等。确权到农户或其他经营主体的扶贫资产,依法维护其财产权利,由其自主管理和运营。

健康扶贫巩固提升篇3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重要指示,落实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坚持脱贫巩固与乡村振兴统筹推进,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为重点,在培育带贫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下功夫,确保脱贫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为我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懈奋斗。

二、目标任务

对全乡2016—2019年按规定程序已脱贫退出的636户1613名脱贫人口,按照“在攻坚期内原有支持政策保持不变”的规定,继续落实扶贫政策,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确保其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消除绝对贫困。

三、工作措施

(一)落实主体责任,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坚持开发式和保障性扶贫统筹,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1.根据我乡已没有未脱贫人口的基本情况,着重做好贫困人口识别和动态管理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应纳尽纳、建档立卡数据及时更新,确保账实相符,确保数据质量。

2.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乡党委每月必须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情况;乡党委书记、乡长每个月至少有5个工作日用于扶贫,乡党委书记遍访贫困村、乡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遍访贫困户;继续开展好乡扶贫大讲堂等。

(二)建立健全脱贫防贫机制,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全面提升脱贫质量。

1.完善跟踪监测机制,推进控辍保学。利用好遍访贫困户的机会,实时掌握贫困户动态,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实施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得失学辍学,确保义务教育有保障;实施“雨露计划”,为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生提供补助。

2.强力推进健康扶贫,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政策,做好慢性病救助工作,扎实推进医联体建设,实行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优化村卫生室药品目录、增加品种数量,建立健全村医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确保常见病、慢性病能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获得及时诊治,确保基本医疗有保障。

3.强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加快危房改造进度,严格质量管理,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和其他危房户住房安全问题全部解决。

4.强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确保贫困人口喝上放心水。

(三)巩固脱贫成果,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1、严格落实“四不摘”,防止脱贫松劲懈怠。一是全面落实摘帽不摘责任,党政正职保持稳定、分管副职保持工作连续性、各级扶贫干部坚守岗位。二是摘帽不摘政策,保持扶贫政策的连续性。三是摘帽不摘帮扶,各级扶贫干部坚守岗位,驻村工作队不撤。四是摘帽不摘监管。强化脱贫摘帽后督查巡查和审计等,确保监督力度不减。

2.加强产业就业科技扶贫,培育扶贫主导产业,扩大特色产业扶贫项目覆盖面,支持培育扶贫带贫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扶贫产销对接活动,防范产业扶贫风险。组织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用好资产收益扶贫、光伏扶贫收益,设立公益岗位,解决“一发了之”、“一股了之”、“一光了之”问题。

3.狠抓科技扶贫政策落实。建立科技服务站或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贫困村有科技服务人员或科技特派员。

4.加强消费扶贫,构优先从贫困村采购农产品。

5.全力推进金融扶贫,规范扶贫小额贷款和扶贫再贷款。

6.全面落实“应保尽保”政策。按照县设置的兜底保障防线和防贫防返贫专项救助基金,对因大病、因意外出现家庭支出或损失重大,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防贫保险、临时救助等政策救助和水滴筹等社会救助后,仍存在返贫和致贫风险的重点群体,实施防贫防返贫专项救助基金救助,防止滑入贫困群体范围。推动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能力建设,对有意愿的特困人员实施集中供养;积极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收入边缘户中符合条件的失能人员全覆盖,半失能人员在尊重本人意愿的基础上力争基本覆盖。

7.开展脱贫人口“回头看”,将“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返贫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纳入防贫监测范围,根据疾病、灾害、子女就学等返贫风险,落实防贫政策,及时予以帮扶,切实防止返贫。

8.强化作风建设,聚焦问题整改,确保整改工作成效。

9.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政策落实通硬化路、通动力电、基本环境卫生设施、广播电视、宽带和4G网络、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等基础设设施建设。

(四)加强基层党建和思想文化建设,激发内生动力

继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改进扶贫干部队伍作风,总结推广先进典型,营造合力攻坚浓厚氛围。

1.持续抓好基层组织力量和阵地建设,大力提升党员干部队伍责任,加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的管理,使基层组织执政为民有人才、有能力、有阵地、有责任。

2.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实现农村发展有基础,有带动,有后劲。

3.加大政策宣传,强化思想扶贫和智力扶贫,坚持典型引路,培树文明乡风,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乡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进一步提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及时研究部署,推进工作落实,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切实把“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要求落到实处。

健康扶贫巩固提升篇4

一、已获得的荣誉

荣获市委市政府授予“2019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脱贫攻坚’先进县区”荣誉;荣获2021年省巾帼文明岗。

二、下一阶段可争取的工作荣誉

争取在召开全市产业扶贫现场会,争取成为市乡村振兴示范点。

三、今年重点工作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做好机构队伍平稳过渡工作。推动做好工作力量、组织保障、规划实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有机结合,保持帮扶力量稳定,根据省最新政策优化调整职能结构,乡村扶贫工作站(室)转为乡村振兴工作站(室)。加大培训力度,注重实战化培训,以训促学,以考促学,进一步提升攻坚能力和业务水平。

2.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机制衔接。将脱贫攻坚中探索建立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如精准统计、书记抓扶贫、大数据监管等,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构建了组织领导、驻村帮扶、政策支持、社会参与的一系列责任链条,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进一步坚持完善。

3.做好脱贫攻坚全面总结宣传。从“四个一”发力:拍好一部宣传片,留好脱贫攻坚印记;开好一次表彰大会,广泛宣传扶贫干部先进事迹、脱贫群众奋进故事;汇编一本典型案例,展示好脱贫攻坚“篇章”;做好一次档案整理,系统总结好脱贫攻坚实践成就。在全区选树一批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推广一批脱贫攻坚典型事例,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发挥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示范引领作用。

(二)着力巩固“三保障一安全”成果。

4.保障饮水安全。根据国家和省、市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标准,核准底数,明确解决方案,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强化水源保护,发展适度规模集中供水,开展常态化水质检测,对集中供水进行选点检测,对分散供水进行逐户检测,确保水质合格率达标。

5.抓牢教育扶贫。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延续现行政策,对脱贫人口家庭子女就读中高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的学生予以资助。资助标准不变。仍然按照雨露计划政策落实的时间节点要求,严格审核,及时将补助发放到对象手中,并将落实情况在雨露计划系统中标识。

6.实施健康脱贫。脱贫人口医疗保障在新的具体政策未出台前,将继续延续执行现行健康保障的各项政策,脱贫人口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暂按90%的标准执行。加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工作,规范家庭医生签约履约,重点加强慢性病贫困患者规范管理与健康服务。

7.保障住房安全。进一步核准脱贫户危房底数,落实农村危房改造认定标准和信息公示要求,确保应改尽改。落实各级补助资金,完善分类分级补助标准。加大“建新拆旧”工作力度,提升危房改造质量,完善危房改造水电路网配套建设。

(三)聚焦提升脱贫质量持续攻坚

8.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同医保、民政、残联等部门联动,定期进行数据反馈,建立防止返贫机制。进一步明确和动态调整返贫和新生贫困监测和帮扶的对象和标准,优化监测和帮扶对象确定程序,细化和规范监测数据来源和质量控制,完善帮扶措施并提高多种帮扶措施的协调性,真正做到对象监测到位,重点排查到位,措施保障到位。发挥好防贫保险作用,提升政策落实、理赔效率及宣传推广工作。

9.持续帮扶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继续加强扶持,结合农村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方向,持续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以杨梅、冰糖柚、茶油、和平农场和双月湾旅游项目为重点打造区级万亩产业扶贫基地。进一步完善带贫减贫和利益联结机制,巩固扩大产业项目脱贫户覆盖面,提高产业扶贫收益率。

10.促进脱贫群众稳岗就业增收。继续为脱贫和低收入人口提供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信息分享;继续创造就近就业机会、分配等方面向脱贫和低收入人口倾斜,同时建立包括农村劳动力在内的失业保险和就业救助制度,加强就业保障。

11.完善扶贫项目资产监管机制。对扶贫资金形成的项目资产全面清查,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扶贫项目产权制度,切实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12.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完善对搬迁脱贫群众台账管理、定期回访、帮扶联系、矛盾化解、关心关爱等机制,及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做好兜底保障,促进社会融入。

健康扶贫巩固提升篇5

 

刚才,我们收听收看了全国健康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围绕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精神,对决战决胜时期健康扶贫形势任务进行了研判,对今后两年健康扶贫工作以及推进全面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问题进行了安排部署,任务、目标、措施都很明确具体,我们要认真扎实抓好行动落实。

就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我简要强调三点意见:

一是要认清形势。脱贫攻坚的最终目的是全面小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虽然我们将于今年实现脱贫摘帽,但我们脱贫攻坚各个领域、各项工作的任务艰巨性没变,不仅要巩固这两年的努力成果,还有进一步提升工作成效和质量。尤其是随着脱贫攻坚重心向“两不愁三保障”聚焦,健康扶贫工作必会愈发突出和重要,大家一定增强打持久战、打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保持精神状态不松懈、工作力度不松劲,决战决胜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米。

健康扶贫巩固提升篇6

最近是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经过上一阶段区卫健局和医保局对我区五个主要涉贫街办的健康扶贫工作的督导检查,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区健康扶贫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省市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部署要求,准确把握健康扶贫工作形势,5月底以前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收官任务,全系统同志要凝心聚力、高质量完成健康扶贫整改任务。在这里我提出以下两点:

一、深刻领会中省市健康扶贫新部署新要求。在今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健康扶贫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截至去年底,全区剩余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59人,2018年全区剩余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399户956人,其中患病的631人,占贫困户总数的66%。从任务上看,今年健康扶贫政策是脱贫不脱政策,全区要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各项政策,巩固好脱贫成果。上半年,要全面完成基本医疗有保障和各项扶贫政策的实施,精准施策,确保如期完成。从现状上看,健康扶贫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一些是偏远涉贫村看病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人才短缺,服务能力不足是普遍短板。分类救治不及时,不全面,慢病签约不规范、不细致的问题在一些地方还存在。健康素养方面,贫困户健康意识普遍不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分类施策,下大力气解决。

健康扶贫巩固提升篇7

一、工作目标

实现2020年全镇剩余贫困人口37户131人稳定脱贫。持续推进富民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民培训帮扶,落实到户到人脱贫政策措施,到2020年底,稳定实现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稳定持续增收、自我发展能力全面提升,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脱贫户致富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工作任务

(一)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1.帮助解决贫困群众外出务工难题。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统筹兼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抓住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复工复产的时机,利用建档立卡进行大数据分析,驻村帮扶工作队统计掌握本村贫困人口外出就业基本情况,根据联防联控机制的统一部署,优先组织贫困劳动力返程返岗和外出务工,利用扶贫车间、公益岗位等,促进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

2.帮助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把顶凌覆膜工作作为春季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驻村工作队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利用气温升高,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开展顶凌覆膜,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2亩全膜玉米、2亩黑膜马铃薯种植任务。

(二)持续推进脱贫攻坚重点任务落实

3.瞄准特殊困难群体。紧盯全县37户131人未脱贫贫困人口,坚持分类施策,落实“一户一策”精准帮扶,紧盯贫困老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兜底保障特困群体,切实解决好贫困人口产业培育、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动态调整帮扶责任人,加大帮扶力度,及时落实低保、救助等兜底和应急保障政策措施,采取超常规办法,9月底前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如期实现稳定脱贫。

4.加强动态跟踪监测。对已脱贫户,以户为单位对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且存在因学、因病、因灾、产业失败、就业不稳等潜在返贫风险的脱贫监测户,重点监测家庭收入、住房、健康状况和后续精准帮扶措施,对刚达到稳定脱贫标准或存在返贫风险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重点帮扶范围进行有效帮扶,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办法措施。以户为单位对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且存在因学、因病、因灾等潜在致贫风险的边缘户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救助措施,设法解决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有效化解边缘户的致贫风险,确保工作不留“死角”,实现稳定脱贫。

(三)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

5.制定巩固提升帮扶计划。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各村和县发改局结合实际,制定已脱贫村后续帮扶计划,落实落细帮扶举措,加强已脱贫村户动态监测,对于已脱贫但不稳定,存在潜在返贫因素的,制定以产业扶贫、就业帮扶为重点的已脱贫户巩固提高计划,加大帮扶力度,继续落实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到户扶持政策,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向巩固提质增效转变。

6.坚持“三个不变”推进后续帮扶。坚持帮扶力量不变,按照队伍不散、人员不变、力度不减、工作不断的要求,继续保持单位帮村、干部帮户关系,靠实帮扶责任,做到脱贫不脱钩、帮扶不断档。坚持帮扶政策不变,不间断、全覆盖落实好产业、教育、医疗、金融等政策措施,严防政策缩水。坚持帮扶力度不变,持续壮大牛、羊、菜三大增收产业,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自主脱贫、持续增收能力,着力在教、卫、文、网、视、村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方面突出帮扶成效,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7.更加注重“扶志”“扶智”。转变帮扶方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尽可能地采取技能培训、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激励政策和机制,让贫困群众在生产劳动中尝到甜头,靠劳动、靠奋斗过上好日子。打破贫富均衡,帮助肯吃苦、有干劲的贫困群众先富起来,形成“头雁效应”,营造自强自立、努力争先的良好氛围。突出技能提升和观念转变,以种养技术、务工技能、政策宣传、感恩教育、扶德扶志为重点,对贫困群众进行全面培训,既增强脱贫致富本领,更树立摆脱贫困的志气。

(四)持续加强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管理

8.加强乡镇属地管理职责。镇党委政府坚决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充分发挥乡镇总队长作用,每月组织召开1次驻村帮扶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驻村帮扶干部的监督管理,对“两头跑”和“空转”问题,做到敢管、会管、能管。

9加强帮扶单位到村帮扶。将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健康具备履职条件的优秀年轻干部调整充实到帮扶工作队,强化驻村帮扶力量。加强对帮扶责任人的日常指导和管理,及时组织进村入户开展帮扶。负责为贫困村制定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年度帮扶计划并抓好实施,进一步提升贫困村基础设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

10.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驻村帮扶。严格执行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的各项制度规定,确保吃住在村,工作到户,作用发挥到位。全面落实“六大员”职责,健全完善学习、考勤、公示、例会、报告、自律六项制度,驻村工作队全面融入乡村两级工作,做好“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动态管理,并加强与村“两委”班子的衔接配合,及时如实向上反映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群众的合理诉求。

11.加强帮扶责任人到户帮扶。保持干部帮扶责任不变,继续落实帮扶措施,定期深入贫困户家中,持续开展帮扶工作,动态管理“一户一策”。全力做好政策宣传、产业发展、促农增收等工作,9月底前落实每年至少为贫困群众帮办1件以上实事好事的工作要求,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做好政策解疑释惑工作,增强群众满意度。

(五)健全完善帮扶工作机制

12.推进“三支力量”融合联动。镇党委政府要扎实推进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力量整合,加快形成驻村帮扶工作整体合力,不断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抓好村班子的培养、教育、管理等工作,帮助健全民主决策议事制度,完善村规民约,激发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驻村帮扶工作队临时党小组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明确职责任务,提高能力素质,以党的纪律加强对帮扶工作的党性约束。

13.全面加强驻村工作队管理。坚持从严管理,进一步靠实驻村帮扶工作主体责任、督导责任、监督责任和考核责任,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责任清单》《县乡干部驻村入户工作制度》《驻村帮扶工作队责任清单》《驻村工作队考核办法》《进一步严肃驻村帮扶工作队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明确工作队内部职责分工,切实加强驻村队员日常管理,推进驻村工作队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14.加强业务培训。围绕精准扶贫政策和做好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镇上协同县发改局举办辅导班,对帮扶责任人开展扶贫政策培训,培训工作突出针对性,帮扶干部以政策水平和能力提升培训为主,着力提升帮扶干部的能力素质。

(六)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5.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始终坚持精准扶贫思想,在确保贫困群众脱贫不返贫,防止发生新贫困的基础上,按照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镇上协同县发改局提前做好乡村振兴规划,谋划落实乡村振兴政策和项目。加大对非贫困村、边缘户的指导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支持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体的政策办法,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提供新要求、新动力和新保障。

16.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镇上协同县发改局推进以“三大革命”“六大行动”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着力实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专项整治,阶梯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及尾菜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及秸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四好农村路”等工作。

17.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驻村工作队加强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文化振兴,壮大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以各类评选活动为载体,强化村规民约建设,持续推动移风易俗,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开展好法治扶贫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三、保障措施

一是落实各级责任。党政一把手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部署任务和协调重点环节,解决重大问题,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决策部署。

健康扶贫巩固提升篇8

为巩固我村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扶贫脱贫长效机制,确保贫困人口脱贫不返贫、逐步能致富,全面建设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决定在我村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行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央、自治区,地区,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创新工作机制,明确工作重点,夯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扎实做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工作,让困难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加快全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二, 目的

2014-2017年按规定程序已脱贫退出的脱贫户。持续扶持的方法途径是落实政策,精准扶贫,防止返贫,巩固提升。

三、主要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三结合活动,每天晚上的小组宣传活动时,宣讲党的扶贫政策,党的惠民政策等内容。

2,发展生产业。村为主体运作好扶贫项目,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突出优势畜牧养殖项目和庭院经济项目,全面增强“造血”功能,集中打造扶贫项目,效益与户联结。

3,发展庭院经济。我村家庭院子比较大,分开三区,通过院子里的空白地种菜,种树,曾收贫困户的收入。落实庭院经济提升项目,发展特色养殖。

4,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建立和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富有劳动力需求,联系广州新城的企业,本地的合作社提供条件好的工作岗位。稳定就业人员允许不参加夜校。

5,政策保障。落实好“三个保障”办法,突出基本生活救助和“救急难”两个重点,针对“生活类困难、急难性困难、支出性困难”家庭,研究提高救助标准、简化审批程序,确保救助高效及时。对需低保政策兜底的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对需要教育救助的家庭,综合运用助学贷款、减免学费、教育补助、教育救助、结对帮扶等政策措施;对需要医疗救助的家庭,落实各类医疗保险支付政策,全力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对因残致贫户,落实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优先实施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对因灾致贫户组织开展生活救助、生产救助和住房救助。

6,加强帮扶干部责任。发挥好帮扶单位、“第一书记”、帮扶干部作用,促进帮扶供需有效对接,定期与结对户沟通联系,了解结对户的现实困难与想法,帮助结对户想办法、出点子,鼓励贫困户用好扶贫小额贷款,发展增收产业。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XXX村2019年财政专项产业扶贫资金项目领导小组,由乡党工委书记,工作队队长xxx任组长,扶贫书记,党支部书记任副组长,其他扶贫干事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发动群众,精心组织实施,务必按期完成项目目标任务。

(二)责任到人分片包干落实,领导包片,干部包户,确保按期按质按量完成各项目标实施,并严格量化考核,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三)规范项目实施。严格项目管理,严禁擅自改变项目规划,严禁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严禁将资金用于偿还遗留债务。

项目完工后,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继续对项目跟踪服务,加强管理,解决在项目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难题,保证项目长久发挥作用,脱贫户长期受益。

推荐期刊
  • 健康
    刊号:11-2185/R
    级别:省级期刊
  • 健康之友
    刊号:11-1460/R
    级别:部级期刊
  • 特别健康
    刊号:42-1852/R
    级别:省级期刊
  • 健康研究
    刊号:33-1359/R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