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8篇

时间:2023-03-06 15:59:47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篇1

关键词: 自然手语 比较句 句法特征

自然手语是聋人的母语,也是聋人之间最常用的沟通工具。语言学界的学者例如吕会华和高立群(2011)在论文《中国手语的从句关系》中明确界定:“中国手语是指中国聋人使用的,有自己的语法体系的一种自然语言,也就是中国聋人社群中通用的自然手语。”[1]自然手语具有不同于汉语的语法特征与语序规则。汉语和手语各有语法,但是有的时候两种语法是可以共享的。通过比较,可以了解手语与汉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认识手语的语言规则和差异。纵观自然手语中各类表示比较的语句,我们不难发现自然手语的比较语句多种多样:以语法结构为例,有繁式与简式;若以语言方式为例,则有明比与暗比;若从项目数上看,则有单项式比、双项式比及多项式比等。研究手语的比较句的句法特征的目的在于找出汉语和自然手语之间的不同之处,发现其中规律,寻觅它们内在的统一,以便更好地运用两种语言。

1.手语中比较句的语法特征

1.1繁式和简式

手语中比较句分有繁简之分,不同的说法,同一个意思,既可用较复杂的句式表达,又可用较为简单的句式表达。例如,“小李比小明力气大”,手语至少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1)用两个并列的小句。

汉语语序:小李力气大,小明力气小。

自然手语:小李/力气/大/是,小明/力气/小/是。

(“/”用来划分手势词界)

(2)用一个偏正复句。

汉语语序:小李和小明两人力气比的话,小李力气大。

自然手语:小李/和/小明/两/力气/比/小李/力气/大。

汉语语序:小李和小明要论力气大小的话,还是小李力气大。

自然手语:小李/和/小明/两/力气/大小/看/小李/力气/大/是。

(3)用一个简单的比较句。

汉语语序:小李比小明力气大。

自然手语:小李/比/小明/力气/大/是

以上多种句式,逻辑意义相似,附加语调色彩却有差异,这取决于自然手语的语法表现形式主要在面部表情等非手控特征、利用空间布局和部分手势词形变化等方面有所不同。

1.2明比和暗比

明比句更加直白明了,在语句中把相比的两端都诉诸语言,无论是描述的对象,抑或是比较的对象(或基准)都表示出来。

例如:汉语语序:土鸡肉比家鸡肉香。

自然手语:土鸡肉/比/家鸡肉/香/是

汉语语序:口比糖甜,心比煤黑。

自然手语:糖/口/比/甜/煤/心/比/黑

暗比句则更加含蓄隐晦,在语句中只把相比的一端诉诸语言,而一般会选择把比较的对象(=比较的基准)略去。

例如:汉语语序:往右转走(比往直走)近些。

自然手语:往/右边/走/距离/近/是

汉语语序:坐飞机去(比乘其他交通工具)快些。

自然手语:飞机/比/快/是

汉语语序:这件衣服的袖子太短了。(跟一般的衣袖比或自己衣的标准比)

自然手语:衣服/这/袖子/小/缩短

这些比较的对象多是浅白易懂的,可以略而不谈,因为这样运用话题优先和重复一些关键词手势的视觉效果是增强了语气,突出了重点,更好地传达和表达了句子的意思。

1.3比较事物的异同和高下

在比较事物异同,或就某一特征比较高下(优劣)方面,汉语的句式多用随同格(和、同、跟),而在手语句式都一一省略,代替为“两”多用比较格强调视觉空间的位置,比较两个词汇的方式有时是先空间定位,后用指点手势提及或圈出提及范围进行表达比较级。例如:

(1)汉语语序:小麦和青稞不同。

自然手语:小麦/青稞/两/不同

(2)汉语语序:计算机与电脑意思一样。

自然手语:计算机/电脑/两/一样/意思/是

(3)汉语语序:你现在的样子跟以前不一样。

自然手语:你/样子/现在/以前/两/不同

比异同也可不用随同格,而用相似、像等,它们都位于比较对象之后。例如:

(1)汉语语序:他像小孩一样。

自然手语:他/小孩/像/是

当然,形容词根复合的形式(多少、高矮)在这里也适用。或是为了达到表示在某一特征上的异同关系的目的,而在形容词根加后缀的形式。例如:

(1)汉语语序:这两只苹果大小一样。

自然手语:苹果/这/两/大小/一样/是

(2)汉语语序:他们俩个子高矮一样。

自然手语:他们/二/身体/高/一样/是

1.4比人、比物和比事

某些时候,同一定义的手势标记,会同时在自然手语中两人相比或和两物相比中使用。例如杭州手语方言中,比人句用“大于”之意的手势表示“超过”。语法空间位置是以手语者以视角为标准诠释的,这些位置,朝哪个方向进行比较,都是从手语者的角度判断是超过哪个。例如:

(1)汉语语序:他比我快

自然手语:他/我/大于/快

汉语语序:这只黄瓜比那只黄瓜长

自然手语:黄瓜/这/那/大于/长

比事句跟比人不同。比事句涉及动词时,需要加上手势“好”往上的动作即比这个更好的意思强调句子中心。例如:

汉语语序:与其杀死母牛,不如留着挤奶。

自然手语:母牛/杀/不/留着/挤奶/比/好

汉语语序:你去不如我去。

自然手语:你去/不/我去/比/好

2.比较句的归纳分析

随着手语的发展,聋人沟通的自然手语越来越丰富,手语比较句也起了一些变化。从今天看,不仅今天跟以前有所不同,就是今天自然手语里面也有不同的汉语语序规则的分歧。就比较句的异同而言,我们也可以谈谈自然手语言中二物相比的句子,可以“A比B好”为例。通过对大量的语料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对自然手语比较句的基本格式与类型进行了初步归纳。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2.1语序分析

让我们一起分析(A比B好)这个二物相比的例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一句子中包含四个成分:名词A(描写对象)、名词B(比较对象)、比较标记和形容词。

以上四项可用代号表示如下:名词A=X名词B=W,比较标记=than,形容词=Y。自然手语比较句的语序可以是:(1)“W+X+than+Y”,(2)“X+than+W+Y”,例如:

(1)家鸡肉/土鸡肉/比/香

(2)土鸡肉/比/家鸡肉/香/是

以上两句,语序不同,意思一样,都表示“土鸡肉比家鸡肉好吃”。由此可以看出自然手语比较句语序的一些基本特征:形容词Y(谓语)的位置是固定的,总位于句子结尾处;比较标记也是固定不变的,它通常排列在比较标准之后;而句子中唯一可以一互换位置而不改变句义的,则是描写对象和比较对象,描写对象必须置于比较标比(than)的前面。由此得出,以上格式改写成下面的形式或许更加会清晰明了:

(1)X+(W+than)+Y或X+Wthan+Y

(2)(X+than)+W+Y或Xthan+W+Y

综合上述,无论自然手语、汉语手势还是各种的语言交流,在就基本语序而言,它们都是一致的。若将句式加以扩展,语序安排相应就会更加复杂。以形容词前再加一个名词为例,就可以把事物的属性说得更详细。如“A比B好”可以扩展开为“A比B身材好”,“A比B学习好”,“A比B技巧高明,心更细”,等等。由此看出,这里句子的排列排序有多种,且全句整合了三个名词性成分。以“他比我学习好”为例,至少有四种说法存在于自然手语中:

我/他/比/学习/好他/比/我/学习/好

我/学习/他/比/好学习/他/比/我/好

如果全句名词项更多,语序排法自然就更复杂。例如“北京牛肉比南京牛肉价钱高”涉及“北京”、“南京”、“牛肉”、“价钱”四个名词成分。在自然手语的表达中,下面几种说法的意思是相同的:

(1)南京/牛肉/北京/比/价钱/贵

(2)牛肉/北京/比/南京/价钱/贵

手语比较句句式的这些表层差异是由自然手语的语序特点决定的,也与聋人在视觉上的认知方式有关。所谓“视觉语言学”这个名称是游顺钊在1983年提出的。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分析,证明了手语具有人类语言所应具备的所有成分。唯一不同之处是:手语这样的语言系统是以视觉―动作的管道而不是听觉―发声的管道作为沟通方法[2]。

2.2形容词Y分析

形容词在比较句中的用法有几种不同情况。在汉语里,形容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宾语。例如前面举过的例子:小明比小红身高,牛奶比羊奶香。在自然手语中,形容词根一般置于句末,很少出现单独作谓语的情况,后头要加点手势动作的频率和力度表示语气和程度。手语句子结构是主题在前,说明在后。自然手语里有一种表面上看来是以形容词比较级形式结尾的句子。例如:

这所房子比那所房子高自然手语:房子/这/比/这/高X2

这朵花比那朵花漂亮自然手语:花/这/比/这/漂亮(加力度)

实际上这里有一个带有指向性的手势为辅助动词跟前面的形容词根缩合在一起了,在否定句和疑问句里有这个指向性的手势,直接指点,以人或地点代词,如:

这个是不是比那个高?自然手语:这/比/这/高/有/没/有

这个没有那个高自然手语:这/比/这/高/没有

2.3疑问分析

在不同的方言里,比较句的问法各有不同,是非问句、选择问句和特指问句因地而异、格式不同。在自然手语中,一般疑问句从来不加以问号:吗?呢?呀?等,而脸部呈现疑问的表情:睁大眼睛和扬眉毛表示疑问。手语表示对事物的选择时,先要明确在几种事物中选择。然后伸出左手手指,几种事物就伸出几个手指,并指明哪个手指代表哪个事物。最后用另一手在几个手指中,比较提问时,就指明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手指代表的事物。同时面部配以疑问的表情[3]。

这个比那个高吗?自然手语:那个/这个/比/高/哪个?

这本书比那本书厚吗?自然手语:书/这/那/厚/大于/是?

男孩和女孩哪个大?自然手语:男孩/和/女孩/两/年龄/大/哪个?

2.4否定分析

比较句的肯定式加上否定词即“是”要加点头的动作或“不”摇头的动作,是以摇头皱眉的面部表情就构成否定式。但这个否定词加在哪里,自然手语的语序就不一样。在聋人手语里,否定词“是/不”也可以直接放于形容词后面或句末的。例如:

这个比那个不高。自然手语:那个/这个/比/高/不

汽车没有火车快。自然手语:汽车/火车/比/快/不

他体力不像我这么强自然手语:他/体力/我/强/相似/没有

否定比较句在形容词后面是手语与汉语语法的一大区别。手语中的否定词在句末,是对前面所述事情的否定,这样的句法结构聋人容易理解。

3.结语

在自然手语中,比较句的类型多种多样,难以一言以蔽之。以上的一些初步分析只针对其一特征和双项比较句,而未能对几种比较句的句法特征、语序结构、具体句式的使用语境等进行全面了解,深入探讨。目前,中国手语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手语研究资料比较缺乏。世聋联主席马克・约肯尼先生简述了联合国《维护和促进残疾人权利和尊严的全面综合国际公约》,在此公约草案中,更确立了手语为正式语言,确认其存在的地位和价值。1998年10月,世界聋人联合会(WFD)主席莉莎・考比宁博士(Liisa Kauppinee)率团访问中国,曾提出:中国需要手语研究[4]。挪威心理学家特亚。贝斯列提出一个饶有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我们接纳一个人,也就已经接纳了这个人的语言;如果我们排斥一个人的语言,也就排斥了这个人。因为语言是我们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5]。足以证明手语研究的重要性,任重道远。这是值得关注的自然手语的语法问题。中国一些手语研究专家,虽然在自然手语领域尝试过诸多探索,也有过“柳而花明又一村”般的收获,但终究对手语语法系统深入研究不足、手语句法特点很多,很难总结。未来,我们在悬而未决的问题永不止步、让更多的手语语言学及聋教育专家共同努力发展中国手语研究事业,促进聋人文化及手语教育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吕会华,高立群.中国手语的从句关系.当代语言学,2001,VOL13(2):116-123.

[2]游顺钊.视觉语言学论集.语文出版社,1994.

[3]沈玉林,邵宝兴.中国手语实用会话.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4]戴目.中国手语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篇2

[关键词] 电影字幕;《小公主》;社会语言学;口语化;词汇

人们已发现口语与书面语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比如措辞、语体风格、交际策略等。但是很少研究者运用语言学及语篇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两者的使用差别。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文化及大众传媒的进步,语言的口语化趋势在媒体中日渐明显。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这一趋势并从口语与书面语使用的不同之处做了大量研究。电影是大众传媒的主要方式之一,所以电影字幕中表现出来的口语化趋势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从现实意义上来看,观影者大多把看电影作为一种日常娱乐方式来放松、调节生活,这也要求字幕使用简单易懂、而非复杂正式的口语化词汇及句子。

本文试图通过探讨何为口语化,口语化的表现以及引起这一趋势的原因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一、口语化的概念

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分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语体风格。Labov(1994) 认为,引起风格变化的主要方面是说话者话语形式给予的关注程度,在日常对话中我们更多地关注内容而不是语言使用的方式。口语对话就很不正式(informal),也不是很标准(less-standard) 。Raible(1996)认为,不论是通过口语媒介还是通过书面语媒介所表现的“口语化”风格,都以其内容上的和语言上的“简洁”(simplicity) 为主要特征,而朋友间的日常随意交谈或“闲聊”则是典型的“口语化”风格。

本文将集中从语言作用中的词汇层面讨论电影字幕中表现的口语化趋势。

二、口语化的表现

口语化有多种表现形式,词汇、语法、句子甚至是语域,这在电影台词中也屡见不鲜。比如,所选用词汇的难易,正式语体的程度;当然不仅仅是词汇,句子的长短、语法的正确使用程度、句式的变化等。有些学者还会把话题的频繁转换看做是口语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下面主要探讨电影台词词汇的口语化趋势。

1.影片中词汇的口语化趋势

词汇是语言使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口语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词汇的变化来表现此趋势。英国语言学家Hudson(1984) 在他最重要的著作《词语法》 (The Grammar of Words) 中认为,语言知识基本上是关于词的知识的集合,(Hudson,1990) 词汇之于语言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词汇是口语化的一个重要的标记体。两个版本的词汇选择有明显的不同。

2.大量使用简单、非正式的词汇

大量使用简单非正式的词语是新版电影在选词方面一个很明显的表现,这与老版形成鲜明对比,正是这些词汇的运用使新版电影口语化,显示了电影字幕中越来越普遍的口语化趋势。

3.大量使用语气助词以及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

据语篇分析家(Biber,D.,Conrad,S.and Reppen,R 1998)的理论和发现,感叹号、语气助词以及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的运用能充分体现口语交际的感彩,更容易感染读者,使读者更易积极介入并参与交际。新版电影中大量使用语气助词也是口语化的一个明显标志。

三、结 语

语言逐渐趋向简化,(汪榕培,1997)主要归功于经济原则的作用。叶斯帕森在研究大量的欧洲语言后发现,近代语言具有形式简单、发音简单、容易记忆、结构更规则、句法中的不规则现象更少等优点。“任何语言都经历了从复杂到简单的发展历程,语言的简化是种大趋势”。(转引自黄远振,2003)所以电影字幕中词汇作为语言的具体运用也表现出明显的口语化的趋势。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口语化是语言的一个不同语体,和书面语相对。不同语体的产生是社会现实的需要,也是语言在实现其交际功能的所要求的。语言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研究这一趋势的同时也应该探讨其表现形式形成的原因以及其在电影字幕中的发展趋向,以指导电影字幕的翻译,推动大众传播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Biber D,Conrad S,Reppen R.Corpus linguistics: Investigating language structure and u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 Hudson R A.Socio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 黄远振.论语言的简化现象及其成因[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04).

[4] 汪榕培.词义变化的社会和语言原因[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06).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篇3

一、手语和口语有什么区别?

区别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信息沟通的渠道来说,口语是用口说,用耳朵听的有声语言;手语是用眼睛看,用手说的视觉语言。二是从构成语言的要素来说,口语的组成要素是“语音”、“词汇”、“语法”;而手语的组成要素是“语形”、“词汇”、“语法”。一个是音和意的结合;一个是形和意的结合。口语和手语都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而视觉和听觉是人体两个不同的感官,感官不同,接收外界信息的方式和随后反映到大脑中的结果必然就有区别。周扒皮半夜学鸡叫,作为一种声音,听觉反映到大脑中的可能就是天亮了,而作为一个视觉,看见他头伸在鸡窝里,可能会以为是偷鸡偷蛋?既然承认视觉和听觉两个感官在单独使用的时候,反馈给大脑的素材不同,大脑分析的结果会有差异,就应该承认,视觉语言在使用中,要使视觉所看见的形象与所要表述的内容达到一致性,大多数情况下,它的语法结构是不能,也不应该与有声语言一样。

二、手语的特定语序句子列举

1.语序“颠倒”的:

你花摘不要。我钱有。生气别。

2.以方向完成词语省略的:(括弧中为手语省略部分)

(把这本)书给(他、我)。你帮助(我把)这(个)搬(动到那面)。我买两(条)鱼一(斤)虾。你告诉(他)。

3.以表情表示语气的:

你认识他吗?你没告诉我,我都生气了。你有钱吗?我借这本书可以吗?

4.名词代动词的:

(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 (骑)自行车。

5.重复表示复数的:

我家附近的小花园有很多的树(重复树)。堵车了(竖方向重复车)。你告诉大家(重复告诉)。森林(重复树)。

6.肯定和否定,疑问词后置的:

我坐这可以?你钱有?我书有。花摘不要。

7.手语中使用量词、助词和副词的特点:

量词:

手语中的计量单位的打法:往往以要表述的物体的形状或名称,然后加上数字来表述。如:馒头1、人3,笔2、狗1等。

语气助词:

“啊”“哦”“呀”“哎呀”等语气词在手语中很少打出。对一些听不见语音,而文化程度又不高的聋人来说,这样的文字常常让他们感觉莫名其妙。近年来,手机短信作为聋人交流无障碍的一种方式,流行于聋人群体中,常常有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聋人,对听人或者文化程度较高的聋人发来的短信中的“哦”“啊”到底是什么意思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正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视觉语言不同于听觉语言的一个例子。对一些从小就听不见声音的聋人来说,他们没有听过这种感叹,在手语中,“语气词”很少表现在手势动作中,而是由表情表露出来。

“的”、“地”、“得”省略:手语中没有使用这三个词的现象。

关联词(虚词)很少用:

如“不但”、“而且”、“既然”、“虽然”、“或者”、“何况”等。

程度副词:在手语中,程度副词一般以表情的变化表示程度,如:非常、很、慢、快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很多聋人都是以表情来表达的,说“快”时,表情动作轻微的,就是一般的“快”,表情动作稍微重些,就是“很快”,表情再重,那可能就是“急速”。一般来说,没有加“很”的,个别情况有加的,也是后置,如“去快”。但是在“很”作为形容词修饰语时,“很”肯定放在被修饰的形容词后面。而不是像汉语那样在形容词的前面。如“很漂亮”,在手语中的顺序就是“漂亮”+“很”。这也是受视觉语言规律限制的一种必然现象。因为必须要有东西展示在眼前,视觉看见了这个东西,然后才能对这个东西下定义形容它怎么了。

8.一个字会有不同手势:

因为是视觉语言,要按照事情的意义打,而不是打汉字的字面意思,如“请”、“到”、“妙”这些字都要按照意义打,不能按照“字面”打。“请坐”和“请假”就不能用同一个“请”的打法。“明天上午8点到10点训练”,这个“到”和“到哪里”的“到”就不能一个打法。“妙”单独使用是“好”的意思,与“莫名其妙”的“妙”也绝对不是一个手势。还有日、月,与一日、一个月的手势中的“日”和“月”就不是一个打法。

9.一个手势会有不同意思:

“什么”这个手势,可以表达“什么”、“哪里”、“谁”等几种询问的意思。“房子”这个手势,配合特指手势可以表达几种场所。“完了”这个动作,可以做几种过去时的后缀。

“会”还可以是“懂”、“知道”。“不会”还可以是“不懂”、“不知道”等。

三、启示和结论

根据以上的举例,我们会从这里找出聋人打手语的规律性的东西。既:聋人手语中的个别词,各地也许各有各的打法。(举例个别词各地的不同打法)但是对于句法来说,各地聋人的打法却大同小异。如疑问句几乎都是后置;肯定否定也都是后置。(如问“你有钱吗?”手语几乎都是“钱你有?”回答都是“钱有。”或者“钱没有。”还有语序上与汉语比较“颠倒”的现象,如问“你钓到几条鱼?”几乎都是“鱼钓几?”回答“鱼钓3。”)这种现象说明,手语作为一种不能以“文字”和“语音”流传的语言,在句法上,各地聋人却达到惊人的统一,这种句法结构的大同和单词的小异,证明了“自然手语”的句法结构是遵从聋人特有的视觉认知规律的。手语的句法,只有根据没有听力的聋人的视觉的需要,按照视觉空间逻辑顺序输出信息,聋人才能够准确的理解。就好像我们看一个动画片,《猫抓耗子》,那么在动画片上必须出现“猫”和“耗子”,然后再出现“猫”朝“耗子”这个既定的对象抓去的动作,我们看动画的人才能理解这个动画演的是什么,这是视觉作用与大脑的必然方式。作为同样是需要通过手语这个视觉语言,需要视觉将信息反馈给大脑的聋人来说,聋人用手语形容“猫抓耗子”的过程,就是“猫、耗子抓”。无法想像动画中先出现了“猫”朝无法确定的方向做伸爪子“抓”(因为耗子还没有出现在视觉中)的动作,当观看的人莫名其妙地想猫到底要干什么的时候,画面上出来一个“耗子”自动跑到猫的爪子中。这一事实表明,自然手语是语法符合视觉语言规律的手语,自然手语的语法是在“不能听”的聋人视觉的作用下,自然而然的遵从视觉反馈给大脑的合理的规律而产生出来的。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篇4

【关键词】汉语 科学 低碳 魅力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034-01

纵观中外语言发展史,在古埃及楔形文字演化成为英语的过程中经历了五种语言,即古埃及楔形文字、腓尼基古文字、希腊语、拉丁语、法语的变迁,而这些语言都是基于字母发展起来的,只有汉语是世界上唯一不使用字母且又比较适合语音控制和信息录入的计算机时代的语言。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汉语正以其自身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走向世界。一个国家的语言被广泛使用,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强大。语言是民族文化形成的基础,为加快汉语语言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国家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建立孔子学院、开展对外汉语教学项目等诸多手段。

一 汉语语言的优势

衡量一种语言的优劣有许多种方法,如简洁性、灵活性、稳定性、广泛性、包容性等,其中,能否使人易于记忆并在其有生之年获取最大容量的信息,能否顺应时展有效节约资源也是其重要标准。

1.汉语是未来计算机语言运用发展的最佳选择

人的思维内容与思维方式是通过语言及动作表现出来的,思维是无声的内部语言,是语言的高级表现形式,语言是有声的思维。在普通话中汉语的发音有一千二百个,而英语的发音仅有四百个,两者相比,汉语的发音数量是英语的三倍。

计算机的二进制原理告诉人们一个事实,电脑运用较少音节与字符参与运算时,其操作简单,但运算时间加长,而运用较多音节与字符参与运算时,其操作复杂,但相对运算时间缩短。目前,语言学家们在电脑上进行的各种语音输入法的对比研究发现,汉语语音输入的精确率远远超过其他语种。

2.汉语具有构词的科学性及容易记忆的优势

从目前英汉常用词汇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汉语在用大约四千个汉字来承担着至少一百万个英语单词所表达的内容。这使汉语词汇的记忆比英语简单了许多,形成这个差距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英语的发音种类远远少于汉语。例如,用汉语对“人”这个字进行描述时,可以关联性地表达为大人、小人、老人、年轻人、残疾人、黑人等,它们都带有一个“人”字,而英语则表达为adult、child、the old、the young、the disabled、hero,表现不出它们之间的任何相关性。这样几百万的英语单词就产生了,这就从构词上加大了学习者的记忆难度。

3.汉语是节约型社会最理想的语言

在全球变暖,全社会以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背景下,人们已经注意到大量砍伐木材会造成森林面积减少,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同时在造纸过程中所排放的CO2、SO2等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进而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然而,大量数据统计显示,印刷同样内容的一本书,西方语言要比汉语浪费两倍的纸张,按照全世界使用西方语言所印刷的读物要比用汉语所印刷的读物多五倍计算,那使用西方语言比使用汉语要多浪费十倍以上的木材,增加二十倍以上的工业废水。所以节约纸张就是节约资源,减低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换言之,也就是在缔造低碳经济社会。

二 汉语语言的世界魅力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类相互沟通、相互交际的中介,是人类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文化与科学技术的信息载体,在推动人类社会知识的积累、文化的形成、科学的发展、教育的延续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工具性作用。有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除中国和新加坡外,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美国、印尼和加拿大等国家也有人在使用汉语,使用人数接近15亿,而英语的使用人数仅有3.5亿人。

在世界语言之林中,汉语语言的世界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同时它还是联合国必须使用的六种官方文件中最薄的一本。第二,汉语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穿透力。汉语蕴涵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具有独特的魅力,传承文明,昭示未来。世界上曾经有几十种最古老的文字:汉字、古埃及文字、古苏美尔文字和巴比伦文字等。大浪淘沙,后面的三种文字早已消亡了,唯独汉字硕果犹存,不但长盛不衰,且呈方兴未艾之势。第三,汉语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伴随中华民族的不断强大,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经济总量跃升居世界第二,1978~2011年的33年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8%,经济的加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明显提高,必将有力促进汉语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

三 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语言处境堪忧甚至消亡,汉语却越来越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这并非简单取决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的日益上升,更为重要的是由汉语自身的优越性所决定的。汉语是思维速度最快的语言,在运用中具有信息量大、容易记忆的特点,同时,汉语在运用与传播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低碳经济价值优势。笔者相信汉语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最具魅力和使用最方便的语言之一。

参考文献

[1]骆小锁.现代汉语引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摘 要】汉语以其自身的魅力,在世界语言之林中优势突出。本文采用了语言分析、数据比较、文献查阅等方法分析了汉语语言的特点及汉语语言的优势。通过引证分析,证明了汉语是当今世界最具优势的语言之一。深入研究汉语语言,对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主动吸纳其他语言或文化精髓,充分发挥汉语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汉语 科学 低碳 魅力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034-01

纵观中外语言发展史,在古埃及楔形文字演化成为英语的过程中经历了五种语言,即古埃及楔形文字、腓尼基古文字、希腊语、拉丁语、法语的变迁,而这些语言都是基于字母发展起来的,只有汉语是世界上唯一不使用字母且又比较适合语音控制和信息录入的计算机时代的语言。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汉语正以其自身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走向世界。一个国家的语言被广泛使用,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强大。语言是民族文化形成的基础,为加快汉语语言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国家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建立孔子学院、开展对外汉语教学项目等诸多手段。

一 汉语语言的优势

衡量一种语言的优劣有许多种方法,如简洁性、灵活性、稳定性、广泛性、包容性等,其中,能否使人易于记忆并在其有生之年获取最大容量的信息,能否顺应时展有效节约资源也是其重要标准。

1.汉语是未来计算机语言运用发展的最佳选择

人的思维内容与思维方式是通过语言及动作表现出来的,思维是无声的内部语言,是语言的高级表现形式,语言是有声的思维。在普通话中汉语的发音有一千二百个,而英语的发音仅有四百个,两者相比,汉语的发音数量是英语的三倍。

计算机的二进制原理告诉人们一个事实,电脑运用较少音节与字符参与运算时,其操作简单,但运算时间加长,而运用较多音节与字符参与运算时,其操作复杂,但相对运算时间缩短。目前,语言学家们在电脑上进行的各种语音输入法的对比研究发现,汉语语音输入的精确率远远超过其他语种。

2.汉语具有构词的科学性及容易记忆的优势

从目前英汉常用词汇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汉语在用大约四千个汉字来承担着至少一百万个英语单词所表达的内容。这使汉语词汇的记忆比英语简单了许多,形成这个差距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英语的发音种类远远少于汉语。例如,用汉语对“人”这个字进行描述时,可以关联性地表达为大人、小人、老人、年轻人、残疾人、黑人等,它们都带有一个“人”字,而英语则表达为adult、child、the old、the young、the disabled、hero,表现不出它们之间的任何相关性。这样几百万的英语单词就产生了,这就从构词上加大了学习者的记忆难度。

3.汉语是节约型社会最理想的语言

在全球变暖,全社会以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背景下,人们已经注意到大量砍伐木材会造成森林面积减少,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同时在造纸过程中所排放的CO2、SO2等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进而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然而,大量数据统计显示,印刷同样内容的一本书,西方语言要比汉语浪费两倍的纸张,按照全世界使用西方语言所印刷的读物要比用汉语所印刷的读物多五倍计算,那使用西方语言比使用汉语要多浪费十倍以上的木材,增加二十倍以上的工业废水。所以节约纸张就是节约资源,减低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换言之,也就是在缔造低碳经济社会。

二 汉语语言的世界魅力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类相互沟通、相互交际的中介,是人类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文化与科学技术的信息载体,在推动人类社会知识的积累、文化的形成、科学的发展、教育的延续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工具性作用。有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除中国和新加坡外,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美国、印尼和加拿大等国家也有人在使用汉语,使用人数接近15亿,而英语的使用人数仅有3.5亿人。

在世界语言之林中,汉语语言的世界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同时它还是联合国必须使用的六种官方文件中最薄的一本。第二,汉语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穿透力。汉语蕴涵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具有独特的魅力,传承文明,昭示未来。世界上曾经有几十种最古老的文字:汉字、古埃及文字、古苏美尔文字和巴比伦文字等。大浪淘沙,后面的三种文字早已消亡了,唯独汉字硕果犹存,不但长盛不衰,且呈方兴未艾之势。第三,汉语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伴随中华民族的不断强大,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经济总量跃升居世界第二,1978~2011年的33年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8%,经济的加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明显提高,必将有力促进汉语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

三 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语言处境堪忧甚至消亡,汉语却越来越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这并非简单取决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的日益上升,更为重要的是由汉语自身的优越性所决定的。汉语是思维速度最快的语言,在运用中具有信息量大、容易记忆的特点,同时,汉语在运用与传播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低碳经济价值优势。笔者相信汉语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最具魅力和使用最方便的语言之一。

参考文献

[1]骆小锁.现代汉语引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篇5

2、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拟人手法的作用:把对象拟人化能使读者对此物的形态更加了解2.增强文章的文采,使读者对文章产生兴趣和深厚的印象3.最重要的是使物体更加生动形象4.将本体的特点更加清晰明了地表现出来。

3、排比是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排比句的作用: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收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4.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4、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加强语气,强调表达内容,形象生动,描写更细腻,优势还为突出人物性格或事物特点,还有时为强调中心。

5、对偶?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对称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6、反复。根据表达的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一种修辞方法.包括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7、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增强语言气势,引起读者注意,发人深思,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论理;同时可使行文有波澜,达到生动、不呆板的效果。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它的特点是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否定的内容;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增强语言气势,可以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强,不容置疑,语感强,富有感染力。

9、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用相关的事物代替要表达的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10、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11、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深刻印象。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篇6

关键词:身势语?? 英语教学 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 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身势语(非语言交际,也称非话语交际或表情交际)。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非语言交际包括有:1、体态语:包括基本姿态,基本节动作,人体各部分的动作提供的交际信息。2、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语转接各种非语义声音。3、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的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个人用品交际作用,客观环境事物所提供的交际信息。4、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记等。简单地说,身势语是传递信息的表情和动作,用以同外界交际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的动作。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老师们对语言艺术研究颇多,笔者认为教师的身势语也值得探究,因为身势语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是一种隐性力量,对提高课堂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一)课堂身势语是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身势语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达意图,交流感情,阐述观点,示范操作时所呈现的动作。它包括教师的表情,姿势和形体动作等。课堂上,教师需要一方面在讲课,更重要的一方面还要与学生交流感情,沟通思想,对学生进行情控。教师在课堂上除运用有声语言外,适当的表情动作往往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容易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在课堂上,身势语和有声语言相互配合,能使讲课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提高上课的效率,同时身势语不仅给学生传递信息,而且能单独表现有声语言所难以表达的更丰富,更复杂,更微妙的内涵。例如:初中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 2 ,教师在教earache, headache, stomachache, toothache等单词,可演示生动皱眉具体的痛苦情状和捂住相应的耳朵,头部,胃部,牙齿部位,更加精彩和易于理解其词义。

(二)精炼课堂用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上课时,学生不仅能听到教师的声音,看到教师的板书字体,而且会注意观察教师的动作表情上课时聚精会神眼睛一直看着老师的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的信息量最大,记得也最牢固。动作通常用手势和身体各部位来表现,它具有形象,鲜明,醒目,活动大的特点。表情泛指眼睛和面部表情,它是反映内心情感的镜子。每个教师上课前,都应熟悉教材,备好课的基础上,还要为自己设计好这堂课应做什么手势动作,展示什么表情,从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容易理解上课内容,课堂气氛保持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和启迪力;抽家,单调,乏味的知识性课题光靠语言解释不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兴趣,这时,可以借助无声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手势来加强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从教师身上获取知识,而且还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教师上课的身势语,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有强烈的吸引作用。譬如:上课时,教师在上面讲课,台下有几个学生在窃窃私语,搞小动作,老师注意到后突然中断讲课,神情严肃地把目光扫向这部分学生,相信这时这部分学生停止讲话,不会不专心听讲。

(三)课堂身势语必须适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

课堂身势语必须适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才能使学生合理分配注意力。初中生活泼好动,处于思维能力的活跃期,生动,具体,有趣,得体的身势语才会更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高中生的个性基本形成,智力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抽象逻辑能力,有一定的注意力,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这就决定对教师的身势语有一定的要求。即身势语必须服从教学内容的需要,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不能随心所欲,胡乱表现;动作表情不是矫揉造作,特意加工而是真情自然流露,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真实性强而产生感染力;教师的身势语适度协调,才能产生好的效果,而动作过多过乱会使学生眼花缭乱,反而主冲不分,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针对学生水接受能力各异,注意力分配不同的特点,教师应该在表现身语上精炼,有所准备有所侧重,帮助他作抓住要点,弄懂上课的内容。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篇7

[关键词] 女性主义;语言;《绝望的主妇》

《绝望的主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女性与男望交织的社区,在这个社区里,女性为追求女性自身的个性和道路而生活。这部剧的主题是将女性主义进行得更加彻底,但是男权社会中女性处于不平等的地位的现实以及现代家庭女性在家庭中受到压抑和摧残的情况和场景在剧中也大量展现。该剧集为体现女性主义的主题,在正视现实的情况下,展现了争取女权的可贵与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不平等依然存在的现状,结合女性主义的语言特征,将女性争取独立自由道路与现实的尴尬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将以女性主义及其语言表现为切入点,以《绝望的主妇》为例,对影视剧中女性主义的表现形式——语言进行分析,研究影视剧中的女性主义语言特征,从语言层面分析为争取自由却又被现实束缚而存在显著差异的女性。

一、女性主义及其女性语言

女性主义的理论有大量的差异化的研究表述,但是归根到底就一句话:在全世界实现男女平等。一切女性主义的理论均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人群,也就是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波伏娃所提出的“第二性”[1]。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是如此普遍,如此持久。在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中,女性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是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是在家庭这样的私密领域中,女性也处于“第二性”的地位。

女性主义的精神和立场也渗透到了语言研究领域,[2]女性主义的研究所关注的是:语言如何体现出两性的差异?男女两性的语言风格或方式,各自有何特征?在男性占据支配地位的话语系统中,女性的语言受到男性规则的约束,妇女说什么?如何说?女性主义研究认为女谈的特征是女性本身脆弱、在社会中处于受压抑和从属地位的反映,因此这些女谈内容及形式均会存在其女性的特征。[3]

二、《绝望的主妇》中的典型女性主义特征语言分析

(一)从词汇角度

女性讲话时更倾向于使用强势词、语气助词以及带有夸张意味的形容词。[4]

本文对《绝望的主妇》中主要男主角与女主角使用的有特征的词汇类型进行了大略的统计分析。

1强势语

语言学家奥托·叶斯柏森(Jespersen)提到,女性在交流时更倾向于使用强势词来加强语气,向倾听者表达自己强烈的意愿,以求获得注意或引起共鸣。这类的词语如:so,so much,awfully,pretty,terribly,vastly,nice,quite,extremely,fairly等。在《绝望的主妇》里,在强势语的应用上,女主角Susan使用了18频次,女主角Bree使用了21频次,而男主角Mike却仅仅使用了2个频次,同样地男主角Rex也仅仅使用了5个频次。电影里女主人公经常会说:Wow,thats quite a pitching arm youve got there.It was so interesting.相比之下,男性较使用very,utterly,really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2夸张性的形容词

女性趋向于使用带有夸张意味的形容词,比如:adorable,cute,divine,dreamy,gorgeous,heavenly,charming,sweet,precious,pretty and darling,认知语言学的创立者乔治·雷可夫(George Lakoff)把这些具有夸大特征的词语称之为“女性的语言”[5]。在夸张性形容词的使用上,也存在明显的女性特征,比如,女主角Susan使用了2个频次,女主角Bree使用了9个频次之多,而男主角相对较少,男主角Mike仅使用了4个频次,而Rex未曾用过一次。例如有些男性邀请女士共进晚餐,餐后女士一般会说:“Its a gorgeous meal.Thank you!”

3语气助词

男性的话语里经常会使用shit,damn,darn it,the hell等表示强烈语气的助词。与之相反,女性乐于接受如:Oh Dear,Dear me,My Goodness,Goodness me,Oh Fudge,Good Heavens,Oops之类的语气助词来表现她们的优雅、礼貌以及柔美。《绝望的主妇》中,女主角Susan使用了11个频次,女主角Bree使用了7个频次,而两位男主角Mike和Rex却仅仅使用了3次和6次。

(二)从句子角度

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更倾向于使用调节结构(模糊性的修饰语)、附加的疑问句来表示对倾听方的礼貌。[4]本文对《绝望的主妇》中这类型的女性特征语言也做了详细的研究: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篇8

贾谊在《过秦论》这篇文章里论述了秦朝兴衰的原因。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但是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这些地方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语文《过秦论》教学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读语言,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从诵读中体会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感受政论文磅礴的气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人深邃的思想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气盛的原因,感受文章的气盛

教学难点:

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温顾

二、品读文本

师:过秦论中论是?议论文,可以有叙有议,可以发表观点

过:指责推究……的过失

秦的过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齐读课文1、2段,读的过程中注意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生:有气势或气势酣畅、磅礴

师:很好,换句话说也就是文章气盛请找出你认为气盛的句子来,并思考为什么气盛呢?可从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和效果来回答

生: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你读一读,读出气势来)(四个动宾短语组成排比句,说明秦孝公有兼并天下的野心,增强气势)

师:文中多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请同学们试着找一找

生: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找得很好,你读一读)(用四个动词写出秦国领土扩张,国力日趋强盛的气势)

生: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之伦制其兵

(有同学说这几句人名太多,读起来很拗口,虽然有铺叙但似乎气势不够酣畅嘛!)(这些人物距离今天时代久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当时他们都是杰出人物,是战国星空中璀璨耀眼的明星,他们的名字在当时都如雷贯耳,铺陈排列在一起显得更有声势,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这种排比铺陈手法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我们一起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四个动词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气势,这情景和唐朝诗人谁的诗句很接近?李白的《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你把这几句再读一读,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你来读一读)(突出了陈涉之弱,反衬消灭秦国之轻而易举,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一泻千里和迅速,显得有气势)

师:秦孝公一统天下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和秦开疆拓土的“南取”、“西举”、“东割”、“北收”的排比铺陈述让我们感受到秦国国力上升时的气势如虹;“为之谋”、“通其意”、“制其兵”

让我们感受到九国运筹帷幄调动兵马时的磅礴气势;四个动词渲染出始皇的凌厉之气;陈涉“非尊于”、“非铦于”、“非抗于”、“非及向时”

让我们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迅速这些层层铺排的语句节奏与秦勃兴速亡的节奏协调相应,全文句式又长短相间,读来铿锵有致,朗朗上口,富有气势和节奏感

这种极尽铺陈排比和渲染夸张之能事的写法,就是赋的写法150多年的历史,众多的国家、君主、人物和事件作者写来游刃有余这种赋的手法使文章纵横捭阖,自由驰骋,酣畅淋漓,文采飞扬,增强了论证力量,文章自然气盛气势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挡,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由此我们知道了文章气盛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板书]

师:贾谊作为政论家,他知道仅凭飞扬的文采还不足以深深触动汉文帝他还用什么手法来说理?

生:对比手法

师:很好!为了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贾谊还运用表现手法中最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对比手法文章运用对比的哪些地方让汉文帝警醒和震撼?或者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汉文帝哪些地方会让你警醒和震撼?

生: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你把这几句话读一读)(第六段,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和武器的悬殊,强调陈涉之弱)(唉,不够有味道,再读,读出味道来)

生:秦朝与陈涉的对比;(你把这几句话读一读)(第五段,极写陈涉的条件之差,再写他亡秦之速,和前两段秦之强形成鲜明的对比,以陈涉之弱反衬秦更弱)

生:秦与九国的对比;(齐读)(第二段先写六国人才之多,士兵之多,后写他们在秦人面前的窝囊相,对比反差非常强烈,写诸侯之强,反衬秦国实力更强)

生:秦国本身的对比(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秦的勃兴与速亡形成对比;借助于史实本身的前后对比,秦在“攻”去取天下过程中,几乎所向披靡,而在守卫天下时挡不住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陈涉之众)(恐惧——镇定从容;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天下诸侯已困矣;)

师:各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双方的特点当你读到这,你会想些什么?

生:尊与卑,大与小,强与弱,败与成,攻与守[副板书]

生1:成败异变,功业相反或强大的秦朝却输给了陈涉或仁义不施

生2:强大的九国输给了秦国,强大的秦朝却输给了陈涉秦国赢得了天下,天下并没有变小变弱,秦朝却丢了天下,强秦却亡于微不足道的陈涉之手,因为仁义不施,作为皇帝应该以警醒和震撼

师:很好尊的、强的一方输给弱的、小的一方,对比的结果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答案令人信服相信这些鲜明的对比给了汉文帝以警醒和震撼,因为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文景之治

师:我们自然也就知道了用这么多对比,用意是

生:希望汉文帝以秦为鉴,施行仁政,与民休养生息,使国家长治久安告诉汉文帝打天下可以用武力,而守天下却必须靠仁义(马上可以打天下,不可以治天下)

师:本文从九国与秦国、陈涉与秦朝、陈涉与九国、秦国本身攻时的形势与守时的形势,多侧面、多角度地反复进行对比

这一时期的历史本身就是惊心动魄的,加上几种对比不仅交织在一起,而且贯穿文章的始终,使得文章结构宏伟,气势磅礴跌宕起伏,震撼力强语气激昂有力,文章气势酣畅文章气盛的原因,仿照前面概括一下: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论点,这也正是本文精彩之处[板书]把一种对比写好已属不易,作者把几种对比写得清晰更见作者功力一种对比已经让人震撼,四种对比更是振聋发聩

强烈鲜明的对比不仅给了汉文帝而且给读过文章的人以警醒和震撼历史长河浩浩荡荡,朝代更替,历朝历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很难跳出这一“兴亡周期律”的怪圈,这种现象让人深思这也是本文成为千古传诵名篇的原因之一

语文《过秦论》教学教案二

教材分析

本书节选的《过秦论》是西汉贾谊论述秦国政治得失的《过秦论》其中一部分,主要从秦孝公开始,到陈胜吴广起义推翻秦王朝暴政结束。这一部分安排在必修三议论性散文的第三课,说理性较《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弱,但从材料的剪裁和理论的方法上来说则有更多可取之处。教授这篇文章,可以从基本史实和一些典型语言入手。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寡人之于国也》《劝学》之后,了解了一般的论述方法,掌握了一定的理论技巧,为学习本文打下了基础。另外,历史知识方面也学习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得失,可以比较公正客观地分析这一问题,为讨论贾谊在文中“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结合注释与课外资料,学生能了解本文相关的基本史实。

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复述文章的基本内容。

学习本文是如何立论和论述观点的,并能对贾谊关于秦王朝政治得失原因的论述进行评价。

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的立论、讨论问题的方法。

客观评价本文观点。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眼中的秦始皇和秦王朝。

讨论回答

设疑激趣

正音

崤xiáo函之固

孝公既没mò

膏腴yú之地

合从zòng缔交

逡巡qūnxún

亡矢shǐ遗镞zú

流血xuè漂橹lǔ

鞭笞chī

俯首系xì颈jǐng

以愚黔qián首

隳huī名城

涉瓮wèng牖yǒu绳枢shū

氓méng隶之人

赢yíng粮而景yǐng从

锄耰yōu棘jí矜qín

非铦xiān于钩戟jǐ长铩shā也

度duó长絜xié大

百有yòu余年

自读课文,在文中进行标记,之后全班集体正音。

夯实阅读基础

文章架构

自由走读朗读,把课文读得流畅。每人至少要读二遍。老师通过齐读来检查流畅的程度。

根据标志性词语,划分文章结构。

兴:秦孝公时期-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时期-秦始皇时期

亡:秦二世时期

自读课文、齐读课文。

流畅理解文意

串讲字词意思

串讲文意,把握重要文言知识。

通假字

外连衡而斗诸侯:衡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从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一词多义

因遗策(沿袭,动词)

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聚之咸阳(到,动词)

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

及至秦始皇(到,介词)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方,方位名词)

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名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动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名词)

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词。下文“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中“兵”同此)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

追亡逐北(逃亡,动词。在此用作名词:逃亡的军队)

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使动用法。)

包举宇内(举起,拿走,动词)

西举巴、蜀(攻取,动词)

因利乘便{利

有利的形势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形容词)

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像用席子、包裹、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

外连衡而斗诸侯

在国内

对国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向西、向东、向北等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像云彩那样

像回声那样

像影子那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在北方

b)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诸侯)相斗

会盟而谋弱秦

使(秦)衰弱

约从离衡

使(秦国的连横策略)离散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使(百姓力量)愚蠢

以弱天下之民

使(天下百姓)衰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八州)有序

使(同列)来朝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匈奴)退却

吞二周而亡诸侯

使(诸侯国)灭亡

c)名词作动词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做帝王

履至尊而制六合

本意为鞋子,此处意为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用瓮做

用绳子系

d)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小变弱

尊贤而重士

看重

e)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

逃跑的士卒

聆听,在书上做标记。

逐字理清文意

第二课时

回顾前文

自读课文,回顾文章主要内容。

自读课文。

温故知新

分析第一段

自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秦孝公时期的秦国有什么特点?这样写从全文来看有什么意图?

语文《过秦论》教学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读语言,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从诵读中体会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感受政论文磅礴的气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人深邃的思想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气盛的原因,感受文章的气盛

教学难点:

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温顾

二、品读文本

师:过秦论中论是?议论文,可以有叙有议,可以发表观点

过:指责推究……的过失

秦的过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齐读课文1、2段,读的过程中注意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生:有气势或气势酣畅、磅礴

师:很好,换句话说也就是文章气盛请找出你认为气盛的句子来,并思考为什么气盛呢?可从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和效果来回答

生: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你读一读,读出气势来)(四个动宾短语组成排比句,说明秦孝公有兼并天下的野心,增强气势)

师:文中多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请同学们试着找一找

生: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找得很好,你读一读)(用四个动词写出秦国领土扩张,国力日趋强盛的气势)

生: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之伦制其兵

(有同学说这几句人名太多,读起来很拗口,虽然有铺叙但似乎气势不够酣畅嘛!)(这些人物距离今天时代久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当时他们都是杰出人物,是战国星空中璀璨耀眼的明星,他们的名字在当时都如雷贯耳,铺陈排列在一起显得更有声势,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这种排比铺陈手法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我们一起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四个动词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气势,这情景和唐朝诗人谁的诗句很接近?李白的《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你把这几句再读一读,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你来读一读)(突出了陈涉之弱,反衬消灭秦国之轻而易举,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一泻千里和迅速,显得有气势)

师:秦孝公一统天下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和秦开疆拓土的“南取”、“西举”、“东割”、“北收”的排比铺陈述让我们感受到秦国国力上升时的气势如虹;“为之谋”、“通其意”、“制其兵”

让我们感受到九国运筹帷幄调动兵马时的磅礴气势;四个动词渲染出始皇的凌厉之气;陈涉“非尊于”、“非铦于”、“非抗于”、“非及向时”

让我们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迅速这些层层铺排的语句节奏与秦勃兴速亡的节奏协调相应,全文句式又长短相间,读来铿锵有致,朗朗上口,富有气势和节奏感

这种极尽铺陈排比和渲染夸张之能事的写法,就是赋的写法150多年的历史,众多的国家、君主、人物和事件作者写来游刃有余这种赋的手法使文章纵横捭阖,自由驰骋,酣畅淋漓,文采飞扬,增强了论证力量,文章自然气盛气势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挡,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由此我们知道了文章气盛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板书]

师:贾谊作为政论家,他知道仅凭飞扬的文采还不足以深深触动汉文帝他还用什么手法来说理?

生:对比手法

师:很好!为了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贾谊还运用表现手法中最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对比手法文章运用对比的哪些地方让汉文帝警醒和震撼?或者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汉文帝哪些地方会让你警醒和震撼?

生: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你把这几句话读一读)(第六段,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和武器的悬殊,强调陈涉之弱)(唉,不够有味道,再读,读出味道来)

生:秦朝与陈涉的对比;(你把这几句话读一读)(第五段,极写陈涉的条件之差,再写他亡秦之速,和前两段秦之强形成鲜明的对比,以陈涉之弱反衬秦更弱)

生:秦与九国的对比;(齐读)(第二段先写六国人才之多,士兵之多,后写他们在秦人面前的窝囊相,对比反差非常强烈,写诸侯之强,反衬秦国实力更强)

生:秦国本身的对比(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秦的勃兴与速亡形成对比;借助于史实本身的前后对比,秦在“攻”去取天下过程中,几乎所向披靡,而在守卫天下时挡不住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陈涉之众)(恐惧——镇定从容;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天下诸侯已困矣;)

师:各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双方的特点当你读到这,你会想些什么?

生:尊与卑,大与小,强与弱,败与成,攻与守[副板书]

生1:成败异变,功业相反或强大的秦朝却输给了陈涉或仁义不施

生2:强大的九国输给了秦国,强大的秦朝却输给了陈涉秦国赢得了天下,天下并没有变小变弱,秦朝却丢了天下,强秦却亡于微不足道的陈涉之手,因为仁义不施,作为皇帝应该以警醒和震撼

师:很好尊的、强的一方输给弱的、小的一方,对比的结果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答案令人信服相信这些鲜明的对比给了汉文帝以警醒和震撼,因为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文景之治

师:我们自然也就知道了用这么多对比,用意是

生:希望汉文帝以秦为鉴,施行仁政,与民休养生息,使国家长治久安告诉汉文帝打天下可以用武力,而守天下却必须靠仁义(马上可以打天下,不可以治天下)

师:本文从九国与秦国、陈涉与秦朝、陈涉与九国、秦国本身攻时的形势与守时的形势,多侧面、多角度地反复进行对比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