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南方建筑论文8篇

时间:2023-03-07 15:01:49

南方建筑论文

南方建筑论文篇1

关键词:西南;地域建筑文化;聚落;动因

在诸多古代建筑论著及各类建筑著作中,民居建筑及聚落都不属于重点。并且由于西南地区距离汉文化的中心相对较远,所以在建筑文化方面相关的描述也比较少。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南地区地域文化研究,开始从民居研究,通过一段时期的摸索,西南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范畴才逐渐扩大,从简单的单体建筑研究逐渐向聚落、乡土建筑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

1文化学视域下的西南

西南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包含四川、广西及云南三省,从广义范畴来看,还包含贵州、及湖南、湖北的西部地区。而现代研究中,多数还是从广义范畴出发。四川广大地区及云贵高原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发展,受长江流域、西北草原及黄河流域中游三大文化区的相互交融,各时期的民族融合等,造成了西南地区文化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及异质性的特点。而地区虽然从地缘关系上也属于西南,但由于的民族文化特质线性,族群单一,所以,不包含在西南地区内。所以,本研究中,对西南地区的定义主要包含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及重庆市

2西南地区建筑学的民居研究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相关学者对西南地区典型住宅开始研究,采用西方古典建筑学方法进行调研。刘敦桢在1941年在《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完成后,被普遍认为是西南民居甚至是中国民居研究的开始。而进入40年代后,刘志平在对四川、云南地区大量民居进行实际调查以后,著作《云南一颗印》,属于中国首篇民居建筑研究的学术论文,其后在1990年出版了《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是对民居研究的一个新的阶段,在全国建筑界内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进入80年代后,关于西南地区民居研究的发展速度较快:云南省设计院在1986年编写《云南民居》;朱良文等于1988年完成《云南白族民居》;启燊于1989年完成《四川藏族住宅》;陈谋德、王翠兰于1992年著作《云南民居续篇》;唐璞于1994年完成著作《山地住宅建筑》;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四川省建设委员会及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于1996年联合编写《四川民居》;季富政于2000年编写《中国羌族建筑》;孙大章于2004年作者《中国民居研究》;李先逵于2005年著作《干栏式苗居建筑》;罗德启于2008年著作《贵州民居》等。纵观20世纪30年代至今,关于西南地区民居建筑的专著较多,也反映出我国在民居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较为丰硕,大量西南地区民居建筑著作也为西南民居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所以在本研究中,也应用到这些基础性的资料。

3文化学影响下的西南民居研究

文化热思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在学术界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对于西南地区来说,从地理特征来看,其海拔自东向西逐渐升高。西南地区有诸多少数民族,是民族聚居区,在文化特征上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在我国民族文化研究中,西南地区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多年研究,西南地区文化研究从最开始的单一文化学研究,已经发展到现阶段的文化人类学、文化地理学及文化生态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并且由以往各省份单独研究,转变为当前的大西南研究视角。所以,在西南建筑学研究中,也应该基于大西南的视角。在文化热思潮下,建筑学界也表现出了异常的敏感性。在文化热思潮下,西南文化研究热潮直接影响到居民建筑的研究:私心直于1992年编写《西南民族建筑研究》、杨大禹于1997年完成《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蒋高宸于1997年著作《云南民族住屋文化》等一大批著作完成,尽管这些著作都是从民族学角度对西南少数民族建筑进行相关的研究与讨论,但其还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研究的主线均为文化视角。

4从民居到聚落的地域建筑文化研究动因

民居建筑研究在文化热思潮的影响下,在民居文化纵深方向的研究已经很难满足探索的渴求,所以地域建筑文化逐渐从民居向聚落研究的角度发展。聚落是民居建筑的集合体,包含的文化信息更全面、复杂,数量更大。所以文化研究的内在动因方面,地域建筑从民居向聚落转变本身就属于一个动因。但是,如果仅仅依靠文化热,还无法实现研究方向的转变的全部动力,这其中也包含了建筑理论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聚居学导论》面世,对聚落的概念进行了阐述:聚落是乡村聚居类型中复合永久性聚居的方式。进入到90年代,人类环境科学的系统综合学科理念由吴良镛提出,其中指出了建筑概念从房子到聚落的延伸,在人居环境建筑理论中,聚落也真正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除此以外,民居到聚落研究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还包含现代建筑设计实践,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其生活空间载体就是住宅,但是对于人类生活来说,所有的活动也并非全部在家庭中进行。家庭与社区的互动、人与人的交往,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社会属性。当代建筑在信息时代文化快速传播中也呈现出系统化的特征,建筑内部功能逐渐增多,空间也更加复杂,建筑体量呈现出庞大化。所以在对现代建筑研究中,不能以之前民居建筑视角来对待,因为聚落更加的复杂与综合,与现代建筑功能发展更加吻合。从相关统计来看,从1994年开始,关于聚落研究的报道以及关注度都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这就表明了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聚落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方向。随着大量研究成果的出现,以及研究的深度增加,西南聚落研究方法及理论不断深入,并且研究也向着新的切入点发展,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逐渐形成。并且在西南聚落研究中,也并非只局限于建筑学,其它学科也相互交叉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如历史学、社会学等对西南聚落都有影响。至此,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以聚落为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在研究过程中,又结合了诸多学科,使研究的深度、广度等都不断拓展。

5结语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经历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在西南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从单体居民建筑向人居环境中的聚落研究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多学科交叉影响的研究视野。但在实际研究中,还存在诸多研究角度比较孤立,片段性、分散型的研究结构表现相对突出;在聚落的研究方法及历史考证中,研究理论单一,在聚落课题研究中仍然占据着主流。对于西南各民族而言,其生活以聚落为外在表现,并且聚落中涵盖了诸多文化种类,由于文化元素比较多,在研究中极易出现混乱的现象。所以,建立一种系统的、整体的研究狂下,对各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的梳理,并且使各文化与聚落之间的关系能够理清,这在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钟陈友

参考文献

[1]郑宏飞,张瀚.地域建筑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以重庆地区为例[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2,04(15):35~37.

[2]钱锡栋,周俊.现代建筑的地域文化性实践———以象山商会大厦建筑设计为例[J].浙江建筑,2012,07(21):10~12+16.

[3]石健和.地域建筑文化理论实践的分析梳理建构[J].建筑学报,2002,05(14):9~10.

南方建筑论文篇2

关键词:近代、河南、建筑文化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正常发展的历史阶段,具有自身的史学内容。它的趋势是‘向前迈进、向上发展的’,是中国历史上变革发生最剧烈的阶段之一。因此,近代建筑历史和近代建筑文化的发展也是整个中国建筑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 国内近代建筑的研究历史和趋向

我国的近代建筑数量繁多,分布地区广,建筑风格多样,是一笔丰厚的文化与建筑遗产。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保护的探索阶段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末,至今沿海城市和一些发达内陆地区的研究较为深入和细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代建筑的研究在发展现代建筑的过程中处于关键性的地位。中国关于近代的研究最早出现在梁启超先生《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1902年)一书里,梁先生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相对应的历史阶段称之为“近世”。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真正开始近代史的研究。几十年的研究历程受到了一代又一代建筑学者关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较具规模的近代建筑的研究开始起步。由中国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主持下,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初稿(图1)和参考图集。到了1985年8月,第一次全国性研讨会“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随后几十年里先后在多个城市成功举行了12次全国性研讨会,出版了12本论文集,并且对多个地区的近代建筑做了详细调查。为更好地从事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中国建筑学会于1997年决议在建筑史学分会下设“中国近代建筑史专业委员会”,充分反映了我国对近代建筑史研究中的进一步关注。这期间国内关于近代建筑文化研究的理论文献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校研究成果中,内容主要是针对各个地区的近代建筑的发展,分期和实例作以介绍和概括。

2004年3月国家建设部了《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各地的情况颁布了有关近代建筑保护的相关条例。许多近代建筑的保护项目开始付诸实践,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2 河南近代建筑文化研究现状

河南地处中原,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建筑文化。近代受益于区位和交通枢纽的优势,一时繁荣兴旺,郑州、新乡、商丘、焦作等城市随之陆续崛起,建筑类型更加丰富。政治上出现袁世凯、冯玉祥等中国近代史上显要人物,这些都为河南近代城市发展添色增彩。河南虽然现存的近代建筑从质和量上与沿海开埠城市相比有所差异,但做为近代中国中部省份近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有其主要的价值。

河南近代建筑史研究全面展开阶段是在1989年——1991年期间。确切的说,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是从1988年撰写《河南省志•建筑志》(图2)开始发展的,在当时第一次和第二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影响下,推动了各界研究河南近代建筑的热情。到了1989年河南省组成约200人的群众性建筑史志研究网络,成立河南省建筑史研究会,并出版了《河南建筑史志》(图3)[刘征远主编.河南近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7]。1990年8月,为贯彻国家建设部和文化部共同颁布的《关于保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我省全面展开了近代建筑物和建筑活动的调研,通过登记、拍照、测绘,编写了简明实录。到了1992年,鸡公山风景区管理局和17个地市建委共同承编了《地区近代建筑史略》、《近代建筑选纪》初稿。

刘炎先生最早在“试论河南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及其发展迟缓之原因”一问中介绍了河南近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分析发展迟缓的原因,勾画出河南近代建筑史的概貌。清华大学苏海星在2007年对河南安阳洹上村旁的“袁林”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和资料研究后,从雕刻、彩绘、材料、建筑等多个方面对袁林进行介绍和分析。而姜传高所著《鸡公山近代建筑史》(打印稿)囊括了鸡公山半个世纪的中西建筑活动及成果,是研究鸡公山近现代历史的基础资料。到了1995年由河南近代建筑史编辑委员会编纂的《河南近代建筑史》完成,整本书较系统的收录了河南近代建筑,并提供一些当时建筑活动的基本资料。

对于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过程中许多青年学者经过长期点滴积累近代建筑资料,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研而作了颇见功力的著述。湖南大学田惠娟的《河南开封地区近代公共建筑研究》论文中以开封近代城市发展为考虑的出发点,通过调查和收集历史资料,分析了开封近代建筑在近代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中建筑类型的发展和近代建筑风格上的演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范飞的《开封理事厅教堂研究》论文中对理事厅教堂做了详细的测绘,并从历史、技术、艺术、情感和景观五个方面来发掘理事厅教堂的价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宏志的硕士论文又以河南大学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从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近代开封的城市转型、河南大学与城市的关系、校园规划以及单体建筑设计等方面做以总结。

从以上概括的国内领域研究成果可看出几十年来河南近代建筑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所需资料的源途径比较局限,实地的调查和口碑资料积累欠缺。关于河南近代建筑研究的后备力量也不足,年轻的研究者视野狭隘,知识结构单一,研究领域局限。由于我们基础理论的匮乏,不能清晰地分析研究对象,政府和普通民众对近代历史建筑缺乏判断,许多近代历史建筑的价值在得到科学评价之前就消失了。再次,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其研究状况严重不平衡。对区域的的研究发掘停留在“典型”层面上,全面性较匮乏,尤其对民居和公建类型的发展状况研究薄弱。最重要的是没有注重微观和宏观、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推动该研究领域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讲,有关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提高,这种提高不仅仅指的是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改进、理论内容及结构的完善、研究角度的转变,而且更需要史料收集范围扩大,研究队伍进一步壮大。只有在这几个方面都有相当改观的前提下,关于河南近代建筑研究才能更快地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要研究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建筑,必然与所属的文化背景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对国内近代建筑,重点是河南近代建筑文化的研究现状的梳理和探研,对以后深入研究、继承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规律,以及对我国现代化城市发展提供借鉴都有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征远主编.河南近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 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南方建筑论文篇3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正常发展的历史阶段,具有自身的史学内容。它的趋势是‘向前迈进、向上发展的’,是中国历史上变革发生最剧烈的阶段之一。因此,近代建筑历史和近代建筑文化的发展也是整个中国建筑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 国内近代建筑的研究历史和趋向

我国的近代建筑数量繁多,分布地区广,建筑风格多样,是一笔丰厚的文化与建筑遗产。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保护的探索阶段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末,至今沿海城市和一些发达内陆地区的研究较为深入和细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代建筑的研究在发展现代建筑的过程中处于关键性的地位。中国关于近代的研究最早出现在梁启超先生《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1902年)一书里,梁先生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相对应的历史阶段称之为“近世”。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真正开始近代史的研究。几十年的研究历程受到了一代又一代建筑学者关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较具规模的近代建筑的研究开始起步。由中国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主持下,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初稿(图1)和参考图集。到了1985年8月,第一次全国性研讨会“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随后几十年里先后在多个城市成功举行了12次全国性研讨会,出版了12本论文集,并且对多个地区的近代建筑做了详细调查。为更好地从事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中国建筑学会于1997年决议在建筑史学分会下设“中国近代建筑史专业委员会”,充分反映了我国对近代建筑史研究中的进一步关注。这期间国内关于近代建筑文化研究的理论文献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校研究成果中,内容主要是针对各个地区的近代建筑的发展,分期和实例作以介绍和概括。

2004年3月国家建设部了《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各地的情况颁布了有关近代建筑保护的相关条例。许多近代建筑的保护项目开始付诸实践,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2 河南近代建筑文化研究现状

河南地处中原,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建筑文化。近代受益于区位和交通枢纽的优势,一时繁荣兴旺,郑州、新乡、商丘、焦作等城市随之陆续崛起,建筑类型更加丰富。政治上出现袁世凯、冯玉祥等中国近代史上显要人物,这些都为河南近代城市发展添色增彩。河南虽然现存的近代建筑从质和量上与沿海开埠城市相比有所差异,但做为近代中国中部省份近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有其主要的价值。

河南近代建筑史研究全面展开阶段是在1989年——1991年期间。确切的说,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是从1988年撰写《河南省志•建筑志》(图2)开始发展的,在当时第一次和第二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影响下,推动了各界研究河南近代建筑的热情。到了1989年河南省组成约200人的群众性建筑史志研究网络,成立河南省建筑史研究会,并出版了《河南建筑史志》(图3)[刘征远主编.河南近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7]。1990年8月,为贯彻国家建设部和文化部共同颁布的《关于保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我省全面展开了近代建筑物和建筑活动的调研,通过登记、拍照、测绘,编写了简明实录。到了1992年,鸡公山风景区管理局和17个地市建委共同承编了《地区近代建筑史略》、《近代建筑选纪》初稿。

刘炎先生最早在“试论河南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及其发展迟缓之原因”一问中介绍了河南近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分析发展迟缓的原因,勾画出河南近代建筑史的概貌。清华大学苏海星在2007年对河南安阳洹上村旁的“袁林”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和资料研究后,从雕刻、彩绘、材料、建筑等多个方面对袁林进行介绍和分析。而姜传高所著《鸡公山近代建筑史》(打印稿)囊括了鸡公山半个世纪的中西建筑活动及成果,是研究鸡公山近现代历史的基础资料。到了1995年由河南近代建筑史编辑委员会编纂的《河南近代建筑史》完成,整本书较系统的收录了河南近代建筑,并提供一些当时建筑活动的基本资料。

对于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过程中许多青年学者经过长期点滴积累近代建筑资料,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研而作了颇见功力的著述。湖南大学田惠娟的《河南开封地区近代公共建筑研究》论文中以开封近代城市发展为考虑的出发点,通过调查和收集历史资料,分析了开封近代建筑在近代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中建筑类型的发展和近代建筑风格上的演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范飞的《开封理事厅教堂研究》论文中对理事厅教堂做了详细的测绘,并从历史、技术、艺术、情感和景观五个方面来发掘理事厅教堂的价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宏志的硕士论文又以河南大学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从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近代开封的城市转型、河南大学与城市的关系、校园规划以及单体建筑设计等方面做以总结。

从以上概括的国内领域研究成果可看出几十年来河南近代建筑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所需资料的源途径比较局限,实地的调查和口碑资料积累欠缺。关于河南近代建筑研究的后备力量也不足,年轻的研究者视野狭隘,知识结构单一,研究领域局限。由于我们基础理论的匮乏,不能清晰地分析研究对象,政府和普通民众对近代历史建筑缺乏判断,许多近代历史建筑的价值在得到科学评价之前就消失了。再次,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其研究状况严重不平衡。对区域的的研究发掘停留在“典型”层面上,全面性较匮乏,尤其对民居和公建类型的发展状况研究薄弱。最重要的是没有注重微观和宏观、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推动该研究领域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讲,有关河南近代建筑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提高,这种提高不仅仅指的是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改进、理论内容及结构的完善、研究角度的转变,而且更需要史料收集范围扩大,研究队伍进一步壮大。只有在这几个方面都有相当改观的前提下,关于河南近代建筑研究才能更快地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南方建筑论文篇4

关键词:南方北方;建筑空间;冬暖夏凉;文化;气候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中国古代对四季更替所产生严寒酷暑的深刻认识,建立二十四节气,把握太阳、风、雨、雪等自然因子的基本活动规律,并将其与山川地貌产生联系,在建筑上充分利用日照、采光、通风等规律,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区域的南方与黄河流域的北方各自从选址、营造和活动三方面着手都营造了冬暖夏凉的建筑。

一、选址

选址是冬暖夏凉建筑营造的首要文化内容,以气候因素为主导,综合考虑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环境因素。

1、基址的地质条件要稳定。稳定的基址,土的密度大,延展范围广,不易泛潮,建筑室内空气湿度小,不易造成冬天阴冷,夏天闷热。

2、就江河湖海等水面来说,北方建筑讲究远离水面,南方建筑则讲究亲近水面。风水认为,位是吉地,在南方是显而易见的。

3、就山峦岗阜等高地来说,北方地区讲究将建筑建在“山之阳”,即山的南边,而南方地区更看重能否获得从高地倾泄而下的清凉空气。

如果在聚落的择址上符合以上三点,则被称为“大吉之地”。因此,就择址的范围而言,南方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无论在稻田水间,还是山川河谷,民居散落各地就是很自然的事了,而北方的聚落则更为集中。

二、适应气候条件

对日照、风向、降水善加利用是南北方建筑空间基本文化。

1、日照

太阳辐射能提高环境温度,寒冷地区趋之,炎热地区避之,从而影响建筑的朝向、布局、立面、色彩、材料及树木选择、室内布置等。

①朝向

对日照的取舍决定了建筑的朝向。北方地区,为获得充足的日照,建筑多南向,其次为东向、西向。而在南方地区,为避开阳光直接照射,高大树木、现状建筑等环境因素往往起决定作用。

②布局

日照影响着建筑的四至、围墙、庭院及辅助建筑。

在北方地区,为获得充分的日照,多采取南院北房的布局,其次为西院东房及东院西房,宅院前、后、左、右多巷道、且宽,布局散乱。在南方地区,为避开日照,院落的南、东、西侧多布置建筑、高大围墙,宅院之间的巷道很窄,能省则省,布局紧凑。

③立面

北方地区主要建筑特别明显,立面平直,而南方地区建筑之间主次不明显,立面多凹凸,雨蓬出檐较深。换句话说,形体简单的硬山建筑更适合北方地区,而形体较为复杂的悬山、歇山建筑更适合南方地区。

④色彩

由于建筑与人的长期相互影响,寒冷地区看到如棉絮似的枯草、抵御寒风的老墙、遮挡风霜的陈瓦,在心理上能使人感到温暖的,而在炎热地区看到同样的材料,因其能隔热避光,同样也使人感到凉爽,这可以从昼夜温差较大的极冷极热的高原地区建筑得到验证。

⑤树木

繁茂的树木不仅能遮挡阳光还能吸收阳光,具有降温作用。因此,为得到充足的光照,北方地区讲究栽植落叶树种;为减少光照,南方地区倾向于四季常青。

⑥材料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材料的可选择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不外乎土、石等当地的自然材料及其制品,而这些材料的热导率较大,性能较差,保温隔热的重要办法就是增加围护结构的厚度,缩小建筑体量以减少传热面积,从而减少热量的传递。

⑦室内

阳光通过建筑的洞口影响室内的布置。在北方地区,靠阳光那侧的内墙多与阳光平行,建筑内部空间分隔时多用横墙;在南方地区,由于门窗总是位于大雨蓬的阴影里,室内分割就自由得多。

2、风力

各地风向千差万别,有的地区具有明显的主导风向。因此,北方抵御寒风散热、南方迎风纳凉就成了营造冬暖夏凉建筑的一个技术,深刻地影响着建筑的朝向、布局、立面、材料、以及植被、室内布置等。

①朝向

在北方地区,避开风向的建筑,其朝向都是合理的,无论是建筑还是围墙的出入口;而在南方地区,一切有利于迎风纳凉的开口都是合理的,无论是建筑还是巷道的出入口。事实是,北方地区很少有建筑及围墙向北开口的,而南方地区则由环境因素决定。

②布局

在北方,将主要建筑设置在北端,靠其高大厚实的外墙来抵御寒风、风影内的辅助建筑设在南侧就成为平面的基本布局。因背风面多回旋风,常沿宅院设防风墙,东北地区有名的“土围子”即是。而在南方,为迎风纳凉,将建筑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是最理想的。因此,经常会看到在广阔的稻田水间散落着一座座建筑,那种认为体现中国人内敛性格的围墙在炎热地区却难觅踪迹。

③立面

北方立面密实,门窗洞口少、小;而南方则通透,门窗洞口多、大。

④树木

在北方地区,树木的作用在于形成防风林;在南方地区,树木靠蒸发能明显降低环境的温度。

⑤材料

在北方,需要增加围护结构的厚度;在南方为隔绝室外的热空气,同样如此,或者,为了将室内的热量传导到室外,建筑多单薄或通透。

⑥室内

当室内空间分隔的时候,布置一些横墙,在北方地区,可以阻挡由门洞进入室内的冷风,而在南方地区,则不易影响穿堂风的形成。

3、降水

北方地区台阶低,屋顶坡度大,建筑出檐小;而南方地区台阶高,屋顶坡度小,建筑出檐大。

三、空间活动

在北方,适当的增加活动,而在南方,适当的减少活动,可提高对建筑空间的舒适感受。

结论:

冬暖夏凉为南北确立了一系列适应气候的建筑文化,这些文化以建筑的形式出现,它们包括大至聚落的自然环境、功能、形态,小至宅院的布局、建筑的基本构成。这些文化在我国的南北方广泛传播,在历史的长河里积淀成为特色鲜明的地域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3](明)王君荣.图解阳宅十书

基金项目:本文为新乡学院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成果的一部分,项目编号1399020093。

作者简介:

南方建筑论文篇5

关键词:建筑学;学科建设;学科交叉;信息技术

作者简介:高建华(1978-),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助理研究员;胡振宇(1963-),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苏 南京 210009)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41-02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建筑学学科建设包含了三个必要条件:构成建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在建筑学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从事建筑学研究工作的师资队伍和开展研究工作所需的硬件设施。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数据与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存储等,信息技术依托计算机和网络两个载体,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等特征。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为例,论述了依托信息技术学科、加强建筑学学科建设管理、完善学科建设以促进建筑学学科发展的方法。

一、建筑学学科建设现状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学科建设的宗旨是:以建筑类学科建设为核心,注重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全力促进学科的发展实力和水平。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类学科,已经不可避免地融合到建筑学学科建设中了。

1.建筑学专业建设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的特点是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培养建筑类应用型人才。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表明,在注册建筑师职业制度背景下,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职业建筑师,[1]而借助于计算机及网络的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点。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明确规定学生需掌握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科技文献检索、数字建筑概论等课程。这类信息技术课程有助于培养本科生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潮流。本科生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建筑模型、建筑构造等)和专业课程(如:建筑设计、场地设计等)的学习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准备和计算机及网络的辅助。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一级学科点下有“建筑历史与理论及遗产保护”、“可持续建筑设计与理论”、“建筑防火与安全技术”、“转型期的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和“现代室内设计与理论”五个重点方向。这五个重点方向的研究工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学科的支撑。在建筑历史与理论及遗产保护学科方向中,数字化技术被用于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历史名镇、名村、街区的保护更新等研究中;在可持续建筑设计与理论学科方向中,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被用来进行绿色、生态、智能建筑的设计和研究;在建筑防火与安全技术学科方向中采用计算机建模方式来训练筛选高层建筑和大空间建筑的防火评价指标;转型期的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学科方向中更多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和数字技术来模拟、分析和塑造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建筑形象;现代室内设计与理论学科方向注重综合运用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将科学性和艺术性融合到设计中。(见图1)

2.信息技术在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影响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筑学科是一个特殊的学科,它既不是单纯技术性的学科, 也不是单纯艺术性的学科,[2]因此,学院在师资力量的培养上既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又要求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具备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从学院的专业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构成来看(见图2),40岁以下的教师约占80%,中级和初级职称的教师约占60%。通常,这部分教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专业软件,并且很乐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有一部分青年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为BIM(Bui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汉宝德先生在《传统、现代、后现代》一文中曾这样说:“从建筑技术上说,当代的建筑师要用计算机思考,用计算机来设计,用计算机处理图样。”[3]作为未来建筑师的导师,建筑学专业教师应当首当其冲地走在时代前列。

美国的大学教育强调的是通才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型。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典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从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历届的毕业生流向来看(见图3),大部分学生进入到设计规划部门从事技术工作。学生的工作能力具体到运用CAD进行设计、出效果图和做造型等上面。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离不开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训练。

二、国外高等院校建筑学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

南方建筑论文篇6

关键词: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教学整合;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33-03

一、教学概况

五邑大学建筑系有关岭南建筑系列课程的教学原来主要体现在四门课:建筑测绘实习;岭南建筑;岭南建筑传统工艺;传统建筑设计与保护等。其学习重点在以下内容:(1)建筑测绘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熟悉传统建筑基本知识、测绘仪器的使用、测量和绘图的方法。(2)岭南建筑课程是增强学生对建筑地域性的认识,树立遵循岭南地理气候特点和尊重岭南历史文化的设计观点。(3)岭南建筑传统工艺课程着重研究岭南石雕、砖雕、木雕和灰塑、陶塑传统做法和它们的文化及美学内涵。(4)传统建筑设计与保护课程包括传统建筑主要构件形式与特征、空间布局手法及城市环境中古建筑的保护措施。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虽然学生通过测绘和专业课程学习得到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岭南建筑整体认识还主要停留在五邑地区,而且对于新岭南建筑的创作特点概念模糊,无法在方案设计中予以灵活运用,课程教授内容还无法紧密结合目前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对岭南建筑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以来出现的大量引领全国潮流的新建筑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总结。在结合有关课程设计方面显得脱节与缺乏针对性。许多学生并没有在方案设计中主动去结合表现岭南建筑与城市的时代特点,对岭南建筑有关理论的学习仅仅作为选修时补齐学分的对象,在设计中盲目去追求所谓的新潮,缺乏对客观环境和现实生活正确的价值判断,搞出的东西在设计思想上缺乏创新与内涵。而现实一线的设计单位却碰到大量对传统街区或单体要求保护与开发双重矛盾的课题,城市发展也亟待解决新与旧两种建筑文化的互补与特色重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人们逐渐感受到保护地方传统文化遗产的迫切性与巨大的社会效益。一方面传统街区的保护被边缘化,另一方面城市开发显现出千城一面的尴尬现象,国外建筑师将中国当成大量设计舶来品的试验场,而我们自己鲜有反映本土文化的成功现代建筑案例,一种丧失自我的工作状态让很多本土建筑师沦为画图的工具,只能被动地接受现实而无法与时代步伐共进。如何在时展的潮流中让现代建筑与地域传统真正对话,这成为每一位专业工作者需要反思的课题.通过分析目前的发展形势,就建筑学专业本身特点来说要求我们必须对原有的教学方式加以整改,在教学上引入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目的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对有特点的地方性传统建筑加深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掌握新地域建筑创作的时代特征,同时还要树立宏观的城市发展观,要让学生意识到将来作为建筑师应负的社会责任及创新设计中努力的方向。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挑战,我们认为要体现我们本民族本地域的建筑特色必须要从自己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入手,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承载着祖辈应对时代挑战的聪明智慧与属于我们自己的文明符号。但对于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仅仅停留在挖掘与维护固有资源上,还应充分利用其特点整合成为城市文明的亮点与地域文化特质的载体,同时更重要的是需在新的城市建设中找到古为今用的方式与手段,因地制宜地用现代的科技成果去彰显具有我们本民族本地域特点的新建筑文化,让新的城市建筑特色与传统建筑遗产相得益彰,协调发展。

二、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植入

当前,地域化建筑创作思潮正大行其道,围绕建筑创作的理论与教学工作也在深入开展。美丽中国离不开城市化的发展,面对眼花缭乱的市场需求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建筑观,并能在学习中结合社会实践形成具备宏观多元的创作理念,已经是培养未来工程师不可或缺且亟待加强的重要环节。由岭南地缘关系而催生的创作理念更能够让我们的创作思想与现时追求城市化特色的社会进程相吻合,我们把这种理念归纳为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就是要通过研究岭南建筑的过去与现在,与时俱进地形成对未来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创作脉络,让建筑学专业教育更加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先生所讲“建筑设计要体现地域文化时代的统一”。建筑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中,受到当地的社会、经济、人文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城市地段环境所制约。建筑既要自觉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提炼地域独有的文化特征,创造地研究和发展本土文化,又要注意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遗产,在现代建筑的共性中突出地方个性。岭南地域人杰地灵,其城市与建筑文化历史上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以来出现了大量引领全国潮流的新城市与新建筑作品,非常值得我们去扎扎实实地深入总结,这样才能为将来的发展创新提供有效的指引。从岭南建筑创作在新中国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的轨迹来看(见表1),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已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特点,每个时期都有影响较大的设计作品与领军人物,而且在设计思想上都充分表现了对岭南地域文化与环境特色的兼容与创新,其中许多的优秀作品不仅对设计思想的解放颇有启迪,更大大丰富了当地的城市面貌,这对于我们在教学上使学生通过实践树立具有多视角多层次的设计视野,为以后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创作底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门市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五邑大学是由海内外侨胞捐资兴建的五邑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具有研究岭南建筑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在教学上引入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目的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对有特点的地方性传统建筑加深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掌握新地域建筑创作的时代特征,同时还要树立宏观的城市发展观。教学实践的制定与实施要让学生认识到不能仅仅懂得画图就行了,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建筑师在新的环境下扮演的重要角色与社会责任,建筑师不是画图的工具,而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创作出有内涵有思想性的作品,从而为地方城市化特色的塑造尽一己之力。要做到这些则必须从树立新的创作理念开始。

三、教学整合与探索

基于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我们在建筑学专业教学实践方案中着重以下几方面来解决的关键问题:

1.对原有相关性课程的调整。整合原有系列课程,将岭南建筑岭南建筑传统工艺两课程合并为“岭南建筑特色”40课时课程,结合建筑测绘实习课程组织学生选择江门五邑地区乃至广东地区具有特色的近代建筑及城市园林和商业中心进行测绘与实地考查,重点归纳各类型岭南近代建筑的历史发展特点主要空间处理手法及装饰工艺风格,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的图表对各地区的特点进行重新比对,找出共性及差异的环节以供将来查阅。传统建筑设计与保护课程改为“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更新”并扩充至24课时,加大对侨乡历史街区建筑文化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使之有步骤地融入江门五邑地区新城市化的发展中去。(见表2)

2.注重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与主体设计课程的结合。整合课程如建筑设计公共设计原理居住区规划设计园林与景观规划设计生态建筑学室内设计等,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重点考查广东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居住建筑节能生态建筑及景观设计,目标是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设计选题的若干环节直接利用竞赛活动拓展学生对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的认识,组织学生研讨岭南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并有意识地用于课程设计方案的构思。让各相关课程在新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教学形式的定位上更具有关联性与针对性,在形式上更注重多元化,重视教学文件的优化与展扩学生的创作视野。(见表3)

四、多元化创新实践

1.结合“4+1”模式通过产学合作与多元化的创新实践强化与检验创作理念的操作性,建筑学专业“4+1”培养模式包括4年通识教育及专业基础与能力培养,以及1年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根据这一培养体系的安排,结合如设计院实习等课程与当地建筑及规划设计院挂钩,选择地理环境有文化背景的实际工程项目让学生参与设计,真正将以往调研及实测的成果联系实际,体会建筑创作的具体操作与表达,并通过实际工程课题了解如何针对不同的企业市场信息与要求总结出新地域建筑创作的某些新做法。关键在于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真正体会出新构思如何得以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全过程。(见表4)

多元化的创新实践采用分阶段法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来实现(见图1)。第一阶段:调查核实阶段,以实地考查与测绘为主,重点为侨乡近代建筑与城市发展特色,撰写新岭南建筑创作实践调查报告。第二阶段:教学总结阶段,以调查报告及论文的形式系统总结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确定新的课程改革方案,制作新的课程教学文件。第三阶段:产学合作阶段,采用多种形式的产学合作方式,结合岭南地区的现实课题实践创作理念。精选合作项目,以保护再利用型和新建筑创意运用型两方面为主。第四阶段:理论研发阶段,通过各阶段积累的经验与发现的问题,总结出专业教学实践计划的阶段性成果。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我们总结和认识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互动反馈与解决创作理念中的难点。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一线设计院有实际经验的建筑师、规划师定期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及答疑,让学生与一线建筑创作领域保持互动,避免闭门造车并掌握市场动态。我们根据专题讲座的内容适时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并集合成阶段性的总结报告,结合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包括“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问题引导式教学”、“情景模拟”、“团队调研”、“分类比较”等,可以从中找出各年龄段学生对于新建筑尤其是地域性建筑不同理解的基本情况,对教师的课程讲授及实践课题的选择提出改进意见。例如我们通过参加挑战杯与设计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如定期举办以班级为单位的“建筑沙龙”,选取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通过对最新设计领域出现的地域化特点进行交流,启发学生创作思想的解放,引导学生更为理性的创作思维。(见图2,3)

新岭南建筑创作理念是根植于岭南生态与人文环境下的设计创新,其理念的培养是一个多元及不断发展的过程,新就新在不是为研究过去而研究,而应从过去的发展中总结出一条体现本地域特色的未来创新之路。教学的实践虽然是分阶段的,但却是对岭南建筑这一体系逐步深入了解的重要过程,彼此联系又相互促进,我们所追求的新创作理念应该既富地域化与原创性,又能体现开放与时代气息。目的是既要让学生得到实际课题的锻炼,又要有意识地使学生树立全面的建筑创作观念;既要总结单体项目的设计特点,又要关注城市设计与城市建设,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特点的项目应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将建筑文脉理念植入,并且根据现实发展动态趋势不断丰富创新内涵。在建筑文化的修养上应时刻体现新与旧协调发展的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动态思维,不断总结完善教学改革的内涵。

参考文献:

[1]何镜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J].建筑学报,1998,(3).

[2]肖毅强.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现代性”思考[J].武汉.新建筑,2008,(05).

[3]王河.岭南建筑学派[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

[4]吴长福,等.缜思畅想―注重创造力培养的同济建筑设计教学[J].中国建筑教育,2009,(2).

[5]张万胜.科研项目促进型教学改革―以五邑大学建筑系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7).

南方建筑论文篇7

关键词:建筑学;课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 A

澳大利亚高校建筑学专业传承了英联邦国家的教育体系,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模式灵活多变,并且非常重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性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新南威尔士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是澳大利亚8所五星级大学之一,建筑学专业颇有名气,其中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著名建筑师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 )就毕业并现任教于这所学校。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学本科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一、建筑学本科课程设置

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学本科学制为3年,完成本科学位需要修满144个学分,每学期需修学分为24。以一所国内三类本科院校为例,建筑学本科学制为5年, 完成本科学位需要修满230.5个学分,每学期需修学分平均为23。从图表1中可以看出,国内三类本科高校建筑学专业学习要比新南威尔士大学多出2年时间。为了完成建筑学本科学业,国内三类本科高校的建筑学专业学生们要比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学专业多修1/2的学分,并且在大学阶段课程学时间是新南威尔士大学的2倍以上。其中,每学期的课程学习时间就超出新南威尔士大学接近1倍。另外,图表2列举出了两类高校的课程比重情况,我们可以从列表中发现,虽然两类院校中必修课与选修课在学分中所占的比例大致相同,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比均达到3:1,但是国内三类本科院校需要完成的建筑学课程数量比新南威尔士大学多出许多,必修课比新南威尔士大学多出1倍,而选修课多出近4倍。每学期国内三类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学生会比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学学生多上1倍数量的课程。因此不难推断出国内三类本科高校建筑学学生们大量的时间将会运用在课堂学习上,而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学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我支配。

图表1,建筑学本科毕业所需信息对比图表

图表2,建筑学本科课程比重

二、课程教学模式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建筑学教学模式与我国高校不同,更强调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性。老师们在课堂中更多的是给予学生们概念性的引导而不是直接为学生们提供解决方案,善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国内高校建筑学课程一样,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学课程也分为设计类课程与理论课程。

1、设计类课程

新南威尔士大学3学年里每个学期都有设计课程(Design Studio),总共6门设计课。与我国本科院校建筑学设计课程不同的是,前者每门设计课程所教授的设计课题并不是固定的,6门设计课并不是分别让学生们设计6种不同功能的建筑体,而是从大一到大三通过6门设计课由浅入深的培养学生们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导师在各个设计阶段阶段性的培训,学生将会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完善的设计体系。这套体系使学生能够清晰理性的去处理各种类型的设计项目(图1)。

图1,设计课程(Design Studio)

2、理论课程

澳大利亚高校的课程非常强调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性,理论课也不例外。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是由一名主讲老师(lecturer)与几名助理教师(tutor)共同完成的。每门理论课程都分为大班授课(lecture)与小班讨论课(tutorial)两种教学模式。大班授课由主讲老师讲授,每周4个学时2个小时课程,大约200学生(图2)。小班讨论课会将大班的学生们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20人左右,由一个助理教师辅导,每周2个学时1个小时的课程。这样的理论课分班教学模式非常有助于学生们对知识点的高效涉猎与吸收。大班授课中学生们先将理论知识归纳总结,并于每周小班讨论课中与助理教师进行充分讨论。每周的讨论课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与助理教师进行充分接触与交流,助理教师也非常善于将比较生硬的理论知识转变为趣味性的话题或问题供学生们思考与探讨,提高学生们对理论知识点的涉猎积极性与效率(图3)。

图2,大班授课(Lecture)

图3, 小班讨论(Tutorial)

相比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理论课程,国内三类本科院校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学模式延续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性课堂教学方式相对枯燥,尽管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互动性,但是由于大班课堂学生数量众多,课堂互动性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因此,这种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无法有效提高知识的涉猎与吸收效率。

三、学习方式

澳大利亚的大学非常强调与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新南威尔士大学全日制本科的学生每学期学习4门课程,每门课程每周上3小时,每周课程总时间为12小时,因此学生们有大量的时间能自我支配。虽然看似课程量比较少,但是本科学习一点也不轻松,甚至学习负担非常重。在新南威尔士大学,老师在课堂上只是概念性的辅导学生,告诉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向,学习的方法与学习所需的资料,因此学生们在课后需要花课堂上几倍的时间整理学习思路,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这样才能完成课程的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使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与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之下,我国在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学生们养成了单向性知识灌输的被动式学习的方式,习惯了被动的接收知识,过分依赖老师使他们缺乏创新、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南方建筑论文篇8

主办方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协办方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一、活动背景

一年一度的建筑学院校际交流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它不仅为建筑学院的学子们提供了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更为推动院校间的交流合作做出了卓越贡献。为了延续这个优良传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将于11月底举办第七届交流会,诚邀各校建筑学院的学子到我校参观交流。

二、邀请院校

同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

(院校排名不分先后)

三、活动目的

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加强建筑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丰富建筑专业的学习形式,通过对中国当代建筑热点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明确学习方向、职业计划和目标,培养起良好的专业素养,并且树立建筑师应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本次活动缩小了活动规模,把定位锁定在长三角地区的几所高校,就是希望通过更高效的讨论形成真正的成效。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建筑学学习到底应该保留多少传统,又应该向什么方向进行变革,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又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本次交流会将着重讨论这些问题。

四、时间地点

时间:

xxxx年11月20日11月22日

(注:各校同学20号晚到南京)

地点:

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四牌楼2号

五、日程安排

日期:11月20日

时间:晚

地点:东南大学周边

内容:各校抵达,入住宾馆

备注:会有专人接车,送抵宾馆,安排停车,各学校自行安排房间。

日期:11月21日

时间:8:0012:00

内容: 交流活动 合影

备注:将各个学校打乱分组,互动性小活动

时间:12:0013:00

地点:校宾馆

内容:集体午饭

时间:14:0017:00

地点:中大院求是堂

内容:讲座论坛

备注:老师与学生谈话,有尖锐的质疑和争论

时间:18:0021:00

地点:校会议室

内容:交流研讨会

备注:各学校优秀学生代表为核心,其余同学自愿

日期:11月22日

内容:游览南京

注:稍后会有专门文件对讲座论坛及交流研讨会进行详细介绍。

六、分组安排

按学校为单位进行抽签分组,分为10人一组,把同校同学尽可能的分开,促进各学校同学之间的友谊。避免各校同学只和熟人交流的情况发生。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大家交流,小组还会结队完成一些小游戏,优胜队还有奖品。

七、11月22日出游路线选择

路线一:重回历史线

地点:1.南京1912街区;2.总统府(学生证门票20元);3.六朝历史博物馆(学生证门票15元);4.南京博物院

(注:具体路线安排视当日情况而定)

1.南京1912街区

犹如上海的新天地,北京的三里屯,南京的1912俨然就是老金陵的时尚新地,这里也是酒吧云集的著名酒吧街。但与前二者不同的是,这里弥漫的是一股浓浓的民国情调。1912街区位于南京市长江路与太平北路交汇处,由17幢民国风格建筑及共和、博爱、新世纪、太平洋4个街心广场组成。这片青灰色与砖红色相间的建筑群,风格古朴精巧,错落有致。1912街区由民国建筑改缮而成,所以中西合璧,风格独特,是具有典型民国文化意义的时尚街区,集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同时也是南京民国建筑和城市旧建筑保护与开发的成功案例,不要错过啊!

2.总统府

身为4A级景区的南京总统府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为5万余平方米,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近代西风东渐时期的建筑遗存。其历史可追溯到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代被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等,清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为行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在此基础上扩建为天王府,屡废屡建,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辟为大总统府,后来又为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3.六朝历史博物馆

六朝承汉启唐,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六朝文明,在科技、文学、艺术等诸方面均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开创了中华文明新的历史纪元。六朝博物馆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之子贝建中先生领衔的贝氏资深设计团队担纲设计,体系化地将贝氏建筑模数、贝式建筑几何、贝氏建筑光影运用于此。

4.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内地第二大博物馆、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是大型综合性的部级博物馆、全国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国家重点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原拟建人文、工艺、自然三大馆,后因时局关系,仅建人文馆,即现在的南京博物院大殿,该建筑为仿辽代宫殿式,由著名建筑师徐敬直设计,经建筑大师梁思成修改,整个大殿雄伟壮观,是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也是南博的标志性建筑,其结构部分按《营造法式》设计建造,细部和装饰兼采唐宋遗风。

路线二:河西建筑线

地点:南京奥体中心等建筑;

(注:具体路线安排视当日情况而定)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南京市西郊建邺区河西新城中心区域,是亚洲仅有的四个A级体育馆之一,世界第五代体育建筑的代表,是2008年前中国最大的体育场。主要建筑为四场馆一中心,主要由主体育场、热身场、体育馆(太空舱形)、游泳馆(海螺形)、新闻中心(桅杆状)、网球中心(莲花瓣)、棒球场、垒球场,以及交通工程、环境景观、能源中心等配套工程,和体育公园组成。奥体五大场馆以体育场为中心连成一个整体,可同时容纳8.7万人(主体育场6.2万人、体育馆1.3万人、游泳馆4000人、网球中心8000人)。五大场馆分别象征着体育与庆典、体育与未来、体育与海洋、体育与自然、体育与山川。奥体中心是2008年前全国最大的体育场,是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的主会场。

路线三:经典游览线

地点:1.玄武湖风景区(毗邻明城墙);2.中山陵

(注:具体路线安排视当日情况而定)

玄武湖4A级景区

玄武湖古名桑泊、后湖,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六朝时期为皇家园林,明朝时为黄册库,系皇家禁地,清朝时期辟为公园。位于南京市城中,是紫金山脚下的部级风景区,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当代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江南三大名湖之一,是江南最大的城内公园,被誉为金陵明珠。巍峨的明城墙,秀美的九华山,古色古香的鸡鸣寺环抱在右。玄武湖为风景园林,亦为文化胜地,许多文人骚客都曾在此留下身影诗篇,如萧统、李煜、韦庄、杜牧、刘禹锡、李商隐、李白、欧阳修、王安石、曹雪芹、郭沫若等。钱塘莫美于西湖;金陵莫美于后湖。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如此赞誉玄武湖。欣赏美景的同时,还有游艇等着你呐~

注:各校把同学选择的路线与11月5日前报到校联系负责人处

九、交流会学校报名截止时间

参与各校于10月31日前确定来访的人数,并将姓名、性别、专业、年级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