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南方教育论文8篇

时间:2023-03-28 14:59:13

南方教育论文

南方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湖南红色教育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价值

一、湖南红色教育资源概况

湖南红色教育资源是大批革命英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积淀起来的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当代社会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形态主要有物质层面的红色教育资源和精神层面的红色教育资源两种,前者如革命遗址、革命文物、纪念场馆等,后者如文献、故事、诗词、歌谣、电影、电视及其他各种文学艺术作品等。湖南红色教育资源数量多,分布广泛,蕴涵深刻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价值。诠释湖南红色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湖南红色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

1.有利于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正确的“三观”导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湖南红色教育资源是一种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一种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它凝聚了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而勇于实践、勇于奉献、忠于革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生价值观。可以说,湖南红色教育资源是一本真实的、有说服力的关于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的鲜活教材,这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生价值观教育达到了有机统一,并为其提供了正确的教育教学导向。

2.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湖南红色教育资源,蕴涵着拯救民族危亡,建设强大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求实与创新精神,敬业奉献、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精神。”[1]教师要善于把其优秀成果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质内容,将湖南红色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题衔接起来,将其纳入教学体系。如在“基础”课教学中,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将此专题与革命精神衔接起来。在介绍的革命经历时可以有选择性地放大型纪录片《》,并结合的诗词,让学生进一步走进。如1959年6月在《七律·到韶山》的诗中写:“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指导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时,可以把雷锋精神与之有机衔接,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雷锋纪念馆,更真实地感受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开发和运用这些教育资源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坚定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等等。同时各高校还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设凸显湖南红色资源教育的选修课,从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体现湖南红色教育资源运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有利于展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活动

利用湖南红色教育资源可以较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强,并且有很多内容学生在高中时有所接触,因此很多学生对此不是很感兴趣,如果能有声有色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活动,则能极大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湖南红色教育资源是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活动的好素材。例如,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做红色学术报告;邀请红军老战士讲革命传奇故事;举办红色革命精神专题演讲比赛;举行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专题书画作品竞赛;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经典影视作品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轻松休闲的氛围中深化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4.有利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手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它理论的深刻性及抽象性,大多数学生对其采取消极的态度。因此,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改革。充分挖掘和巧妙运用湖南红色教育资源如经典歌曲、影视片段、图片、经典文献等,可以使多媒体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从而创新、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方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各门课程中都可以运用湖南红色教育资源来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感染力。比如在多媒体课件中可以穿插一些经典的歌曲、影视片段、图片、文献等,且方法可以多样,如红歌既可以用来导课也可以用来辅课还可用来圆课。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过程中,感受红歌中蕴涵的深刻思想内涵及情感力量,强化课堂德育效果。再如体验式教学,体验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亲身体验、内心感悟。由于当代大学生没有经历过浴血奋战的革命年代,对过去的历史既缺乏感性认识,又缺少理性思考。如果教师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对学生进行讲解,很难引起学生内心的震撼。体验式教育,可以让学生亲临其境去发现、去感受、去领悟湖南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组织学生参观各种革命遗址、无产阶级革命家故居、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等,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是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例如在韶山纪念馆,的一件件遗物震撼了大学生的心灵,他们静静地听着讲解员介绍件件遗物的来历,那件有73个补丁的睡衣、那双连鞋匠都无法修补的皮拖鞋,那件接见客人用的假衬衣、衣袖、那张生活费账单……同学们说:‘留下来的遗物,不管大小,无不反映了艰苦朴素、爱国爱民的伟大人格’,‘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一生,只有奉献,没有索取’。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扬发扬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2]

总之,将湖南红色教育资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朱君,李树生.湖南红色教育资源的品质评价.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30卷第5期.

[2] 柳礼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南方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培养方案;全日制;教育学硕士;湖南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144-02

引言

21世纪,世界已正式迈进知识信息经济新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落到人才竞争上。为了让中国在这场新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我们势必得在人才的质量上把好关,下功夫。而培养人才的大计始终要归于教育。

一、研究意义

教育学目前在我国逐步拥有了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教育史、高等教育学、体育训练教育学等二级学科。我国全日制教育学硕士是从2009年开始正式招生。目的是为了培养拥有扎实理论基础的教育研究人员。高校往往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出大批的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1]。在未来,随着全日制教育学硕士的规模渐渐扩大,关于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全日制教育学硕士也显得日趋重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湖南五所具有全日制教育学硕士点的高校的培养方案,以此进行比较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1.湖南大学。湖南大学的教育学硕士点下分七个二级学科。包括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2.中南大学。中南大学教育学硕士点包括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三个二级学科。

3.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是湖南省高校中教育学的领军者。拥有湖南省唯一的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学下分十一个二级学科,分别为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教育史、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教育技术学。

4.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的教育学,包括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育学的硕士点。对于职业教育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独树一帜,成果颇丰。

5.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拥有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全日制学术型的硕士点。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研究全日制教育学硕士的文献资料,阅读、收集、借鉴和分析已有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在联系各学校培养方案的视域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统计分析法。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展开研究,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拟用图表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对全日制教育学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

3.比较分析法。以客观的、系统的、统计的方法对湖南五所高校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各个高校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主要有研究方向、学制与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五所高校培养目标高度统一

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经过对各校的培养目标进行总结分析,五所高校的培养目标虽描写文字不尽相同,但是其目的高度一致。均为了培养适应我国教育实情,熟练掌握系统教育学理论知识,热爱祖国,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工作作风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实际工作的专门技能,能在科研岗位做出创新研究的人才。均要求研究生掌握行业内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了解国内外教育前沿动态,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独立解决专业问题。

(二)五所高校主要研究方向各有所长,湖南师范大学覆盖最广

这五所高校的研究方向不尽相同,各有所长,其中涉及最全面的是湖南师范大学,基本覆盖了教育学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除此之外,湖南大学在教育史、成人教育学和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方向上独树一帜,湖南农业大学在职业技术教育学方向研究最为深入。在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体育教育学这些较为成熟的研究方向上,五所大学基本都有覆盖。

(三)五所高校均实行弹性学制,培养方式均注重实践

湖南这五所高校对于全日制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均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3-5年。湖南师范大学的培养方式主要包括常规学习制度、导师指导制度、社会实践制度。在学分和分期考核制度上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情况,由导师进行具体指导,注重研究生的实践教育。中南大学教育学学科实行指导教师负责的指导小组培养工作制,导师个别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导师对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2]。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的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均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创新能力,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对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中进行全方面地监管与评价测量,保证培养质量,并要求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实践教学后提交实践学结报告,做好教学结果的反馈工作。

综合五所高校的培养方式,对于全日制教育学硕士的培养,均采取学分制,中期考核制度。这些做法都很看重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体现高校都在逐渐与社会实践接轨,纯理论学习时代已经远去,导师的作用日趋重要。

(四)五所高校课程设置分布研究

教育人才的培养主要得益于学校教育,课程的学习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因此五所高校的教育学硕士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是研究的重中之重[3]。分析比较湖南这五所高校的相关具体课程设置之后,可以一窥利弊,取长补短。期望能对提高全日制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到一定作用。

通过分析各个高校相关的课程设置,发现五所高校的教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大致分为学位课(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选修课(含限选课和任选课)、补修课等。均允许研究生跨学科选修课程。均要求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须加修所考取学科专业本科生阶段的专业基础课。这是提高跨专业的研究生的专业素质的必要措施。

五所高校的公共学位课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硕士生综合英语。

关于专业学位课的设置,各个学校有所不同。如图1所示

其中,教育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史在五所高校均属于专业学位课,而德育专题与教育社会实践专题却仅有一所学校即湖南师范大学设置,其中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都设置了教育管理学,中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都设置了社会调查与统计课,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科技大学都把教育名著导读设置成了专业学位课,这与这两所学校跨专业学生居多不无关系,在研究生一年级阅读多本教育名著对快速提高其专业素养有很大的益处。实际上,德育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极其重要的课程,为师者无德便教不出好学生。虽德育不是所有高校的专业必修课,但是笔者认为,德育是教育工作者一生的最重要的必修课。

关于选修课的课程设置,笔者搜集了五所高校的限选课与任选课课程,总结如表1所示。

总结出五所高校都设置的选修课课程有教育哲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学、教育经典研读、国外教育文献研读、教育质量与评价、德育理论与实践。湖南大学独特地设置了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研究课,彰显出其对教育改革敏锐的嗅觉,紧靠时展的前沿。湖南师范大学作为省内师范教育的领军者,所设课程覆盖面最广。湖南农业大学在职业教育中颇有特色。但是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科技大学的选修课课程设置数量上稍稍显少,覆盖不够全面,可以适当参考其余院校的选修课程,丰富本院研究生的课程选择。

四、思考与建议

全日制教育学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涉及硕士生教育的各个方面,硕士生培养的行动指南应该根据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进程,在实践中不断修订。本文从湖南五所拥有全日制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点的高校培养方案的各个方面,对湖南省全日制教育学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进行了分析,发现有的高校的课程设置存在些许问题,建议各个高校多多参考其他学校的优秀之处,取长补短,并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期望本文对我国全日制教育学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的研究进程能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赵姝明.中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探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南方教育论文篇3

从《湖南教育》上学什么?怎么学?我们从三个方面做细、做实。一是从读入手,学校出台了学习《湖南教育》方案,每一期《湖南教育》杂志到校后,学校领导率先组织学习,然后确定论坛主题,构建论坛模块,并提出学习重点、内容、篇目,草拟论坛的提纲,印发给每位教师。二是从讲上突破,教师首先自学《湖南教育》,学校构建交流平台,让每位教师围绕不同主题、不同板块展开热烈讨论,让教师在讲中体验收获、在讲中激发动力,在讲与听中迸发内力、引发合力、提升激情、开拓视野。三是从写上下工夫,校长率先垂范,率先在教师会上晒学习笔记、谈学习体会,教导处对教师的笔记定期检查、评比。

通过学习《湖南教育》,开展论坛活动,大家一致认为《湖南教育》雅俗共赏,既有理论、有观点、有主张,又有案例、有模式、有方法。并且理论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实践的总结。通过学习《湖南教育》,我校学习型团队建设取得很大成效,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有了较快的提升。我校戴向艳老师的生本教育、邓武春老师的情感教育、邓芳老师的生态教育、匡远谟老师的高效课堂等,都是从《湖南教育》借鉴而来的,而且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杨小叶老师通过学习《湖南教育》,发现《湖南教育》提倡的民主、自由的教育理念,以及尊重学生最原始、最质朴、最纯真的思维表达,在本质上与三维目标是一致的。杨老师深入地了解了这些理念,比较准确地把握了新课程的理念,增添了实践的信心。

我们如何实践?有哪些收获?学习和论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习型学校的建设,让书香校园的氛围更加浓厚。为了巩固现有成果,学校制定了教师3年发展规划:要求全校教师用3年时间,学习《湖南教育》108期,参加“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促专业成长”的主题论坛30场,撰写读书笔记、课后反思3万字,以推动全校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升。今年学校调整了思路,要求每位教师参加《湖南教育》的“教学沙龙”或“话题交锋”两个论坛,采用我思、我谈、我写、我提议等活动形式,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提高了奖励力度。面对现今农村学校沉闷和压抑的课堂,学校鼓励教师大胆改变教学方法、大胆尝试《湖南教育》“利用错误资源”的课堂实验。经过不断实践,大家发现课堂上学生异常活跃,学习热情高涨,“民主高效”的课堂文化正在初步形成。3年来,学校已成功举办了教师论坛19场(次),向市教科所推荐论文50多篇,获邵阳市级一等奖论文5篇,二等奖8篇,湖南省级课件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中国当代教育科研与实践》收录我校教师论文5篇,《当代教育文论》收录我校教师论文19篇。在市镇教学比武活动中,我校教师的成绩也实现了零的突破。

南方教育论文篇4

云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我们办出特色的优势所在。如今,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民族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和传统文化,正在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学校音乐教育是提高人的总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传播的主要渠道。把民族音乐文化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及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广泛开展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当代音乐工作者,尤其是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现状

(一)高等音乐教育

云南共有高等院校35所(不含军事院校、分院校和大专班),其中12所高等院校设有音乐教育专业,开设与中国音乐相关的课程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少量涉及到云南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内容,除云南艺术学院与南京艺术学院合办的研究生课程班、昆明师专音乐教育系专门开设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学概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概述》课程外,在所有的本、专科院校的教学计划中,95%以上都未涉及此项教学内容。

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专业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照搬音乐表演专业的内容,而音乐表演专业则又一直沿袭着西方的教学体系。从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到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都是西洋的理论体系,“重专业、轻文化;重技巧、轻理论;重课堂、轻实践”(陈勇:《对云南省高等艺术师资培养现状的分析与思考》)的现象较为突出,以这种理论体系教育出来的学生,只知道强拍弱拍,却不知道“板眼”为何物,“艺术青年说起西方艺术来几乎是如数家珍,而谈到中华民族艺术传统,常常是一知半解或知之甚少”。(吴戈:《中国艺术教育面临的尴尬与出路》)近年来,“三重三轻”思想虽然有所转变,但也不容乐观,由于艺术院校与高师的音乐教育专业不重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老师和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加之音乐专业理论教师特别是民族音乐理论教师的严重缺乏,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学生毕业后不具备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能力。更为可惜的是“一些本来出类拔萃的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考入艺术院校,进校时怀着满腔希望和热情,毕业时却带着许多迷惑和不解,永远离开了他们孩时熟悉的家乡,离开了他们本该成名成家的土地”。(王信东:《云南省中小学艺术教师现状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云南民族学院曾创办过培养民族艺术青年人才的培训班,他们把传授各民族的传统艺术为主要教学内容,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局限和对各民族传统艺术作为高等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的认识不足,未能继续坚持。1995年,在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的提议和帮助下,创建了云南民族学院民族艺术系,这是“云南民族文化合作计划”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它既不同于纯民间的自我传习,也不同于中国现行的任何一种高等艺术教育,而是不离本土的高等民族艺术教育。(周凯模:《云南民族音乐论》)在20世纪60至80年代,杨放、李晴海等老一辈民族音乐家进行了大量的本土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由于他们对民族音乐文化有长期的接触、积累和研究,让学生到民族地区采风,同时采用大量的背唱和模唱的教学方式,在加上时常请当地一些优秀的民族歌手到学校进行原汁原味的演唱和教唱,使当时在读的学生受益匪浅,并学有所成。如当今活跃在国内音乐创作乐坛的陈勇和对少数民族音乐有较深造诣的张兴荣等。

近年来,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人认为“中国音乐的未来将走向西方音乐的轨迹”,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引导下,西方音乐理论体系日益作为主流和权威话语,占据了整个音乐教育的核心地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渐失去以往所占据的位置,尽管一些院校的《民族音乐》课里进行了“穿插式”的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学,但对此课却从未给予真正意义上的重视,或者说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仅从未考虑过系统地纳入学校的教学内容,而且逐渐以“零星化”、“点缀性”的方式出现,从原来的“边缘”位置濒临“消失”的境地。(黄凌飞:《云南高等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与展望》)

(二)基础音乐教育

随着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音乐课程标准》等一系列指导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法规和文件的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此结束和改变了音乐教育无法可依的历史及涣散局面。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校外活动、教材建设、教学器材配备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虽已取得许多可喜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自身体系不适应时展的问题:一是基础音乐教育观念及教学方法较为落后,且模式单一。具体表现为:只关注音乐课程的外在价值,特别是辅德价值,而忽视音乐课程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审美价值;只注重非审美的体验(知识、技术、历史、思辩)而忽视审美体验(联想、想像、创造、情感);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由于受专业艺术院校模式的相关影响较深,在教学内容、形式、要求及方法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专业化倾向,重教师讲授,轻学生的主动参与;重教学的结果,轻教学的愉悦过程;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轻对音乐的表现与鉴赏(吴斌、金亚文《音乐课程改革的意义及其背景》)。二是严重缺乏音乐教师,特别是缺乏热爱民族教育事业,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并接受过专业训练的音乐教师。由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滞后,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满足不了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在现有的音乐教师中,专职教师较少,兼职教师较多,且水平参差不齐。他们中许多人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一知半解,甚至连一些简单的民歌也不会唱,针对本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就更无法提及了。

二、充分利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开展音乐教育

云南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文化、生态等环境的不同,以及各种传统文化习俗方面的较大差异,从而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多民族文化并存的格局,构成了云南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从“创世古歌”到“劳动歌”;从“情歌”到“婚嫁歌’;从“民族舞乐”到“民族器乐”;从“民族戏乐”到“民族曲乐”再到“宗教音乐”;从“独唱、独奏”到“重唱、重奏”;从“合唱、合奏”到“奏唱、舞蹈”融为一体。“据不完全统计:已收集到的民族山歌小调11万首;民族民间舞蹈1255个;民族传统乐器200多种”。(于景春:《导论》)这在我国是非常丰富和绝无仅有的。

云南各少数民族从来都把音乐视为是自己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是各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二语言”。可以说,云南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是“伴歌生活的民族”。傈僳族民谚说:“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彝族谚语称:“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等等。“不论耕种、打猎、结婚、丧吊、盖房、亲朋聚会,甚至在发生纠纷,引发争斗时,都要尽情歌唱,尽情的舞蹈。用歌舞传承民族迁徙创业的历史,教诲后代子孙勤劳勇敢,战胜万难,披荆斩棘,建造家园;用歌舞彰明团结和睦,振兴民族的真谛,使矛盾化解,械斗解除,战争平息,化干戈为玉帛;用歌舞传情达意,增进了解,加深友谊,说合男女婚姻;用歌舞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社会主义,憧憬美好生活,激励奋发向上精神”。(欧志明:《放声歌唱,迈向二十一世纪》)总之,云南各少数民族从小孩到满头银发的老人,人人都喜欢唱歌。他们在歌声中孕育,在歌声中长大,在歌声中成熟,在歌声中离去……歌唱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或缺少的一部分。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具有的坚实的群众基础,为学校音乐教育提供了较好的有效资源和有利条件。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渗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是弘扬、继承、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和渗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最佳方式和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三、利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开展音乐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一)建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和实验基地,全面推广已取得的成功经验

乘着改革开放、实施素质教育,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旅游大省和经济强省的东风,有不少有识之士结合当地实际,把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获得许多宝贵的经验,应将这些成功经验全面推广,以此带动我省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例如:红河州蒙自县政府机关幼儿园根据幼儿心理、生理和动作发展特点,充分利用本地区彝族、哈尼族的音乐舞蹈资源,将其改编、加工,运用到早锻炼中。这不仅让幼儿小朋友从小就得到本土音乐文化的熏陶和情感体验,而且还让他们在快乐中得到健与美的锻炼。

又如:怒江州歌舞团的文艺工作者,根据当地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彝族、白族等6个民族的民间舞蹈编排加工的“8套民族歌舞”,在全州所有学校的课间操中推广,它以集体舞的形式出现,不仅音乐欢快、节奏鲜明、运动量适度,而且让学生在健与美的锻炼中,得到本土音乐文化的情感体验,同时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和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再如: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教育系,坚持一年一度、为期4周的艺术实践(采风)活动,要求学生在采风过程中,边收集民间音乐素材,边进行舞台实践,返校后进行整理、编排,并进行汇报演出。同时把收集到的民族民间歌舞在实习基地推广、传播,受到实习基地的领导和师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并增设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学概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概述》、《云南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云南民族器乐》、《云南民族舞蹈》等课程,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还为学生将来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研究本土音乐文化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外,还有西双版纳州民族师范学校(民族集体舞)、红河州云锡公司教委(彝族烟合舞)、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打跳)等地区把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引进学校,并进行推广普及,弘扬了当地的民族音乐文化。

(二)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贯穿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乃至研究生的整个教育过程

关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教育问题,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包括高等音乐教育、中等音乐教育、基础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都应该增设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大都是歌、舞、乐融为一体,把这种歌舞引入学校音乐教育的课程中,让学生从小就学习自己熟悉的本土音乐文化,只有了解了,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了感情,将来工作以后才能主动去做传承、保护、发展的工作。

要改进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开设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课程,加强音乐师资,特别是民族音乐师资的培养。首先,在对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在吸收与借鉴外来成功和经验,并使之系统化、规范化的同时,努力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溶入到我们的专业课中,将民间艺术的精华引入大雅之堂,将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变成我们的实际行动”;(陈勇:《对云南省高等艺术师资培养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其次,提高在校师范生从事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能力,适当增加民族音乐学的理论课程,加强艺术实践及采风活动,利用我省自然的生态环境,让老师和学生走出学校,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去了解和亲身体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奥秘与真谛,使学生懂得和具备收集、记录、整理、研究民族音乐的一般常识和能力。同时,聘请有关专家和民族民间艺人到校任教或开展讲座,举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大量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系统的学习,并要求每个学生在熟悉自己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至少还要熟悉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会一件少数民族乐器,会演唱一种民族的民歌,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服务;再次,相关艺术院校应加强少数民族音乐理论教师的培训,使他们“在精通中国音乐理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能整理、研究和传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能演奏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能演唱云南各少数民族歌曲或其他中国歌曲及一部分外国歌曲的人才,能运用云南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从事民族化音乐创作,有充分能力从事云南音乐文化教育。只有这样,云南的高等音乐教育才可能具有特色,才可能在国际国内的音乐交流中具有交流价值;只有这样,云南的高等音乐教育才会充满勃勃生机,给云南的民族音乐文化带来一片繁荣景象”。(赵志扬:《浅议音乐教育的民族化》)

南方教育论文篇5

学 校 简 介

位于春城昆明的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西南联大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合并重组云南师范大学。建校76年来,学校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已形成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留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形式,构建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来源:高考GxeduW.com

艺 术 学 院

咨询电话:0871-65910005 网址:ysxy.ynnu.edu.cn/

艺术学院现有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美术学、书法学、舞蹈学、舞蹈表演、艺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11个本科专业,以及舞蹈表演(空乘与礼仪)专业方向。有四个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即艺术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在校本科与硕士研究生2873人。

艺术学院专任教师109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36人,外聘专家1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学历教师占总数45%,硕士生导师29人。“艺术教育”专业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云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音乐学”专业为云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美术学”与“音乐学”为校级重点学科,是教育部组织实施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试点单位。近年来,艺术学院教师在出版著作、作品,在编写教材、,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社科研究项目、教学建设项目等方面成果突出,大量成果获省级、以上奖项。在“全国美展”、“荷花杯”、“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 “艺术设计大赛”和“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中,艺术学院的师生都有不俗的表现。

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强调全面发展和一专多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实践观念和创业精神;在教学观念和课程设置上体现现代艺术教育思想,反映最新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成果,注重学生美学修养、艺术理论和人文知识的学习与提高,以宽厚的文化知识为基础,以创新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特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艺术人才。

音乐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音乐表演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表演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音乐表演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能在专业文艺团体、文艺研究单位及社会文化管理部门从事音乐表演、音乐研究及演艺事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植根于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土壤,重视对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与教学,注重培养从事云南民族民间声乐、器乐表演的专门人才。本专业依托云南师范大学丰富的教师教育资源,为学生选择教师职业提供条件,毕业生能够在专业艺术学校、培训机构等部门从事音乐表演教学工作。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全面的音乐创作知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能在有关文艺单位、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音乐创作、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作曲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相应的基本能力,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根据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作曲、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戏曲音乐作曲、电脑音乐制作等方向。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从事学校美术教育必备的美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并把握学校美术课程的性质、价值和目标,能胜任学校美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能参与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具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开发、设计美术课程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绘画创作、教学的能力,能在专业艺术领域和各类学校从事绘画创作或教学、研究工作的应用人才。本专业学生根据所择定的油画、版画、壁画、水彩画等不同的专业方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和发展学生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潜力,使之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从事本专业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书法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书法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书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书法教师和社会书法教育工作者。本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书法艺术与书法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继承发扬书法传统及创新精神,具有艺术实践能力,具备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教学等基本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设计学类(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设计学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设计学类为非师范类,该类学生一年级统一开设基础课,二年级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环境设计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学专业(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舞蹈历史文化知识、舞蹈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具备主要舞蹈种类表演的基本技能,能在中小学、文化馆站、社会舞蹈团体等单位从事舞蹈教学、舞蹈理论研究、舞蹈表演及编导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历史和理论的基本知识,接受一定舞蹈专业技能的基础训练,掌握舞蹈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舞蹈表演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舞蹈表演和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本专业学生按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不同专业方向,主要学习与规定专业方向舞蹈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舞蹈表演专业方向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规定的在舞蹈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空乘与礼仪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该专业是我校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校企合作方式举办的艺术类本科专业,是云南省高校中率先招收艺术类考生的空乘与礼仪类本科专业。本专业主要为民用航空事业及相关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精通国内外航空服务业务,能够熟练掌握所学专业技能,具备较高外语水平、沟通协调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能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适合民用航空事业需求与发展的空中、机场、高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及能够适应民用航空运输服务教育与培训事业发展的教师及培训人才。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传 媒 学 院

咨询电话:0871-65912967 网址:soc.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教学研究型实体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设新闻传播学系、动画系、语言传播系、广播电视编导系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新媒体与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及云南省舆情研究基地。学院现有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广播电视编导五个本科专业;拥有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新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云南省特色专业1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现有校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教学名师3名。近年来,教师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主编教育部普通高校“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3部,云南省精品教材1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院省校合作项目3项,省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校级创新团队1个,校级攻关项目1项,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学院拥有多功能演播厅(室)及影视技术、动漫制作、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线性/非线性编辑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达800余万元;拥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18人,助教16人,其士或在读博士15人,硕士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师资总数的88%,部分教师参与了国内热播电视剧和动画作品的制作。学院与云南广播电视台、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台湾佛光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

播音与主持艺术(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门培养具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及新闻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以及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普通话发音、播音发音、有声语言表达、广播电视节目和栏目播音主持创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和播音主持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主要专业课程: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形体训练、表演基础、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文体播音、播音主持话语表达、朗诵学、电视综艺节目主持、公共主持艺术、电视访谈节目主持、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动画(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动画专业培养具有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推广、动画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画创作与传播的基本流程,掌握动画创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动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为更好地从事动画相关工作构建稳固的基础知识结构。

主干学科:电影学、美术学、动画、艺术理论、计算机应用软件。

主要专业课程:动画概论、动画造型设计、动画运动规律、摄影基础、动画策划与剧作、动画软件基础、视听语言、分镜头剧本设计、动画后期合成、三维动画、二维动画、定格动画设计与制作、数字插画、漫游动画等。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致力于培养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等以及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需要了解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以及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史和艺术创作规律,掌握广播电视创作规律,了解广播电视制作技术,接受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的创意、制作训练,培养具有独立创作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主要专业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影像语言、电视画面编辑、广播电视采访、电视策划与文案写作、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作、微电影创作、文艺理论、中外影视精品解析、影视创作学、广播节目制作、影视后期特效技术等。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体 育 学 院

咨询电话:0871-65943936 网址:tyw.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云南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体育专业院系,其前身系建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体育部,首席教授是马约翰先生。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西南地区高校培养基础体育教师、高层次体育科研人才、运动训练人才、体育管理人才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基地。

学院现有职工101人,专任教师88人。其中,博士12人、硕士33人;有各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9名,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2人、硕士生导师40余名。其次,拥有二级教授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专家1人、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后备人才1人、中国杰出人文社会学家1人、裁判员3人、各类裁判员20余人。

云南师范大学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还设有2个学位授权方向(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方向和课程与教学论—体育学科教学论方向),目前,我院的体育学硕士点建设在全国高校中处于地位。

学院设有4个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及1个艺术学舞蹈表演专业(体育舞蹈方向)。

此外,还拥有1门精品课程——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实践);1个教学团队——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团队(理论与实践);1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专业);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 2个省级重点专业(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 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实用型体育专业人才技能培养创新实验区;1项省级教改研究项目;1个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体育学”;2014年获得了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院现设有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和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设有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民族体质健康与高原训练生物适应重点实验室”;设有云南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云南省体育科学学会社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两个省级专业委员会;设有云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云南师范大学休闲体育与健康研究中心、云南—东盟国际体育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等4个校级研究机构;设有10个教研室;9个本科生教学实验室。拥有4万平方米现代化室内体育场馆和15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一个藏书近8万册的图书资料室。

近年来,完成各级各类科研基金课题100余项。其中,获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3项;国家体育总局科研基金项目12项以及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此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7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60余部,其中规划教材1部,教育部统编教材10余部。其他科研奖励100余项。

运动竞赛方面,我院学生在各类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包括奥运会、残奥会等),共获得体育竞赛奖20项,70项,省级257项。2011年,我院研究生张娴同学在排球世界杯中获第三名及运动员称号,2012年,我院11级运动训练本科班王家超同学在伦敦残奥会游泳项目中获得1金2银共三块奖牌。2013年我院学生何悦悦在匈牙利举行的听障奥运会上获得5项冠军,我校女篮在2012年全国CBO篮球联赛中获冠军,2013年又获第三名。2014年在云南省运动会中共获得了50枚金牌、26枚银牌及18枚铜牌的骄人成绩,并且在团体总分和金牌数都名列全省高校组第一名。此外,加之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云南省大学生运动会等竞赛共获得近311枚金牌的优异成绩。

此外,我院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在各种赛事中获得较好成绩,其中:2011年9月云南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体育舞蹈比赛,乙组拉丁A组冠军,单项恰恰冠军,校园恰恰恰冠军;2011年“中顺洁柔”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玉溪站),A组新星拉丁半决赛;2012年5云南省第三届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大学院校A组拉丁冠军,单项伦巴冠军,单项恰恰冠军;2013年4月“中顺洁柔”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上海站)暨第十二届全国城市体育舞蹈锦标赛,B组拉丁季军;2013年8月西部省、区、市体育舞蹈公开赛暨云南省第六届体育舞蹈锦标赛,A组新星拉丁第五名,成人单项A组恰恰冠军、桑巴冠军、牛仔冠军,B组拉丁冠军,B组新星拉丁亚军;2013年“中顺洁柔”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昆明站),B组拉丁冠军。2014年云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体育舞蹈比赛项目中,获得两枚金牌,多枚银牌和铜牌。

截至2013年9月,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1500余人、硕士研究生300余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学生就业率都居西南地区高校先进行列。

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非师范,招收艺术类考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具备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传媒、普通高等学校、中小学、文化(艺术)馆、健身俱乐部、群众团体、厂矿企业等单位从事体育舞蹈表演、教学、训练、科学研究以及管理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育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业务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体育舞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育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案设计、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体育学。

主要课程:体育舞蹈理论与技能、艺术概论、文学修养、音乐基础理论、编导理论与实践、形体训练、芭蕾舞、流行舞蹈、时尚体育运动项目等。

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招收艺术类考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南方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云南 高等师范教育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12-01

一、改革开放以来云南高等师范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免学费政策研究

2007年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中对部属六所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减免学、宿、膳费。董美英,董龙祥认为高师生应该实行免费,作为义务服务期5~6年即可,对违约免费生实行轻微罚款,设立保人制度,以便追回款项。曾华认为不仅要使部属高等师范院校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而且还应在地方师范大学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云师大原校长、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副主任骆小所委员表示,2011年云南师范大学是唯一一所获得师范生免费的省属师范大学,这将深刻影响云南师大的招生和云南教师培养。

(二)云南高等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罗明东认为“整合连贯型”师范生培养模式具有整体性、重点性、选择性和宽口径四个基本特点。伊继东因地制宜,探索并实践具有云南区位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东南亚国家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可为边疆地区高校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参照。罗明东,陈瑶,牛亚凡等分析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分科”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总结当前状况,提出了构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特别是适应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综合型”教师培养模式。

(三)云南高等师范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研究

国务院于2011年5月6日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云南省了《关于加快云南省高等学校小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实施意见中,提及了加快小语种人才培养具体措施。

云南师范大学是省属重点师范大学,也是省内唯一一所师范大学,设置五年制“双学位”(本科)教师教育专业是必然要求,在全省高校中尚属首例。经省教育厅批准,云南师范大学于2008年增设了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教育。依据2005年3月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云南师范大学结合本校实施学分制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学分分为基本学分和奖励学分。

(四)云南高等师范教育顶岗实习政策研究

2010年开始,师范生2:1置换农村教师脱产研修国培计划启动,经过激烈投标,最终确定由北京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13家省内外培训院校和远程培训机构承担培训我省农村教师的任务。云南师范大学作为培训机构之一,2010年11个学院分别承担我省置换脱产研修培训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等15个学科共计881人的培训任务。另外,经过云南师范大学严格挑选,一部分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参与到这个顶岗实习计划中。顶岗实习计划是农村教师脱产研修国培计划的具体践行实例,是一个双赢政策。

二、改革开放以来云南高等师范教育研究评析

(一)云南高等师范教育研究热点是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高等师范教育的研究中最突显,可考文献资料最多的便是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对此卓有贡献的当属罗明东老师。他对民族边疆地区“综合型”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有深入研究,并以此提出了现代教师教育模式新探索,深受教育界的好评,被引用的频率极高。除此之外,“整合连贯型”师范生培养模式也是比较受追捧。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会直接影响到云南高等师范教育的走向与发展,需关注。

(二)云南高等师范教育研究对象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主

云南高等师范教育研究对象范围广泛,但研究对象选定呈现集中化趋势,主要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主。伊继东以云南师范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论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罗明东、陈瑶、牛亚凡等人提出现代教师教育模式新探索――民族边疆地区“综合型”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伊继东,曾华,罗明东,邹敏,陈瑶详细论述云南师范大学试行五年制“双学位”(本科)教师教育专业探索等。

(三)云南高等师范教育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五大方面

云南高等师范教育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学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顶岗实习五大方面,研究者对其投入的研究时间和精力都偏多,挖掘深度逐渐升级、强化。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在上述五方面研究成果多,可检索的文献亦较多,且研究视角呈现逻辑体系化的趋势。

(四)云南高等师范教育研究的方法以理论分析为主

在大量文献检索基础上,发现云南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方法以理论分析为主,绝大多数论文思路均为检索文献并进行综述研究或是某一教育问题、体制的溯源研究。因此,研究方法应不断推陈出新,以理论分析为主、加强实证研究,融合多种方法优势,实现互补,以便其相关教育研究地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朱永坤.《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解读[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28(3).

[2]罗明东.“整合连贯型”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探析[J].昆明学院学报,2011,33(1).

[3]伊继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云南师范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36(4):7.

[4]罗明东,陈瑶,牛亚凡,解继丽,张琼,杨杏利.现代教师教育模式新探索――民族边疆地区“综合型”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伊继东,曾华,罗明东,邹敏,陈瑶.云南师范大学试行五年制“双学位”(本科)教师教育专业探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7(6):61~62.

南方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所谓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相对于内地高校,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展较晚,如何让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培养跟上全国的步伐,如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如何创新、完善培养模式,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发展现状

1.在职培养和全日制培养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培养方式比较灵活,分为在职和全日制两种。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在每年的10月份参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全日制专业硕士在每年年初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海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时间是两年,比学术硕士少一年,这样可以更早走上教育实践岗位学以致用。“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研究生在乡镇及以下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三年,并在职学习研究生课程,第四年到海南师范大学脱产集中学习一年,毕业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2.培养模式

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注重理论化,不重视实践,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专业硕士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海南师范大学在2009年获得了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资格,不断扩大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海南研究生教育与内地比还有较大差距。

3.招生比例和招生专业

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的教育水平逐年提高,招生比例和招生专业都在逐年增加。海南师范大学从2010年开始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招收农村教育硕士,每年招收50人,2010年和2011年共招收100名农村教育硕士,2012年改招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录取了48人。到2012年止,文学院共招收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计133人,加上学科教学数学、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大约200人。

二、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1.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比较晚,与内地有很大差距

全岛只有海南大学和海南师范大学招收研究生,海南师范大学2009年获得教育硕士培养资格,2011年开始招生,到今年(2012年)才完成两届招生,可见海南专硕培养的先天不足。

2.教育规模不大

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总体上还不是很大,形式也比较单一,涉及的职业领域与学位类型也不是很多,不能满足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也是不利的。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有教学管理、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硕师计划”、特岗教师在职攻读的方向设置,可见专业设置覆盖面还不够宽泛、全面。

3.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由于海南的专硕刚起步不久,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特色,课程的设置、教学方式等还是仿照、借鉴学术硕士培养模式。

三、海南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1.培养目标的改革

在学位层次和地位上,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是在一个级别上的,不同的是培养目标,专业硕士应该突出自主性、研究性、实践性的培养。海南师范大学的“硕师计划”和特岗教师在职研究生就是很好的培养模式,结合了农村教师的实践和理论的培养,并且他们都是在职的。特岗教师在职研究生第四年到海南师范大学脱产学习,这样的培养目标具有很好的针对性。

2.培养方式的改革

培养方式的改革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学位论文选题及研究、质量考核等各个环节。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教学实践课组织工作有待加强,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育实践经费没有到位。值得指出的是,笔者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参加了较多学术讲座,这些讲座对于专业的培养是不无裨益的。

3.课程设置的改革

专业硕士的课程应该按照本专业领域的培养目标来设置,加大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比例和数量。结合海南省的特点和人才市场的需要,利用国内外最新技术,设置有操作性、实践性和有特色的课程。作为海南省培养教师最重要的师范学校,海南师范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方面有所创新,可以结合海南丰富的旅游和民族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张晓明.论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意义.现代教育论丛,1998(2):1.

[2]杨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04-29:27.

南方教育论文篇8

[摘要]南国农先生不仅为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学科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构建教育传播学的学科体系以及确立其在教育技术学中的理论基础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南老师就提出传播理论是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明确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传播现象及其规律性,并对教育传播理论和传播要素的整体性做了进一步的阐释;80年代未至90年代初,南先生又进一步论述了教育传播学的体系问题,形成了教育传播的本体论、过程论、信息论、符号论、媒体论、主体论、环境论、效果论和方法论等“九论”框架;在信息时代,南先生积极鼓励教育技术工作者对教育传播学进行研究,并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未来充满期望。

[关键词]电化教育;传播理论;教育传播学;信息时代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0)04-0014-05

新中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南国农先生不仅对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我国教育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与李运林先生等一道,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传播学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中积极推广、践行教育传播学的思想。在庆祝南先生90大寿之际,对南先生的教育传播学思想进行初步的梳理与探讨,以表达对先生的敬意。

一、传播理论是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思想的确立

在我国,传播学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的,我国的教育技术工作者对传播学的引入做出了重要贡献,南国农先生就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大力支持电教工作者引进、宣传、推广传播学理论。

南先生非常重视传播学在电化教育中的理论基础地位,在他所著的电化教育著作中都特别强调传播学的重要作用。在1985年出版的《电化教育学(第一版)》第一章“第四节‘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中,他就将传播学作为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并认为教育心理学和传播学是电化教育最直接的理论基础,它们“与电化教育理论的建立,关系最直接、最密切。”在这部著作中,南先生还介绍了当时比较有影响的三种传播模式: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模式和韦斯特莱模式。在这一节内容的最后,南先生进一步强调:“传播理论与电化教育有着广泛的联系。传播理论主要是阐明信息传递的过程与规律,而电化教育就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传递教育信息的过程。在电化教育的实践和理论建设中,常常需要传播学的理论援助。”尽管这里对传播学作为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的论述还不够全面系统,但南先生认识到传播学对于电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并及时地引入到电化教育中来,这显示了南先生的睿智与高瞻远瞩。

在1998年出版的《电化教育学(第二版)》一书中,虽然没有具体谈到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问题,但传播理论仍然出现在该书的有关章节中,如在“电化教育过程的基本模式”一节中提到,在研究建立电化教育过程模式时,以下几个传播模式值得参考:分别是香农一韦弗的传播模式、贝罗的传播模式、坂元昂的教育传播模式、海曼一弗朗克的教育传播模式。这里实际上仍然是把传播学作为建立电化教育过程的基本模式的理论基础来看待,并参照这四种传播模式,建立起来了三种电化教育过程模式:(1)以教育者为中心的电化教育过程模式;(2)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电化教育模式;(3)以问题为中心的电化教育过程模式。

在2004年出版的《信息化教育概论》一书中,南先生再次明确提出传播理论是信息化教育最直接的理论基础之一的思想。他认为: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其中最里层、最直接的是“学与教理论和传播理论”。在这里,南先生将四种传播理论修改为:(1)贝罗的传播过程四要素理论;(2)罗米索斯基的双向传播理论;(3)宣伟伯的传播效果理论;(4)罗杰斯的创新推广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三种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模式:(1)以“教”为主的模式;(2)以“学”为主的模式;(3)以“其他要素”为主的模式,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育媒体等。在《信息化教育概论》一书中,南先生还提出了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这一概念,并将之概括为三种理论:现代教育媒体理论、现代传媒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

尽管在南先生不同时期的著作中,对传播学作为电化教育理论基础的思想表述略有不同,但南先生将这一思想继承下来,并不断的丰富、完善和深入。近30年的坚持与努力,显示了南先生作为电化教育事业的奠基者所具有的继承创新、严谨治学的学者品质和研究态度。

二、对教育传播学性质和研究对象的深刻论述

南先生早在1991年就在《电化教育研究》上,阐述他关于教育传播学性质、研究对象的看法。南先生指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所包含的学科有几千种,仅自然科学就有2400多种,这些学科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一学科,其内容只涉及一门科学的领域,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另一类是交叉学科,其内容涉及两门或两门以上科学的领域。交叉学科又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边缘科学,是两门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即两门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作用于同一个研究对象,其内容涉及两门科学的领域。二是综合学科,是两门以上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即两门以上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作用于同一个研究对象,其内容涉及两门以上科学的领域,如生物物理化学、环境科学等等。三是横断学科,这类学科具有两种特性:(1)它是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2)它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具有很强的方法论功能,可以作用于多种其他学科,从横的方向上研究多个对象。如系统科学的“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它们是哲学、人类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电子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的产物;它们的概念、理论和方法都具有很强的方法论功能,具有向多个领域广泛渗透的可能性。

教育传播学是属于交叉学科中的边缘学科,它是教育学和传播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产物。它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实施、评价学习和教学全过程,以实现教学和教育的最优化。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传播现象及其规律性。就是通过对教育传播现象和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传播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对象是整个传播系统和学习与教学全过程。

在谈到教育传播学和视听教育学、电化教育学、教育技

术学的关系时,南先生指出:视听教育学是以教育媒体(包括传统教育媒体和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它要探讨的是怎样运用各种视听媒体,有效地传递教育信息,以达到教育过程的优化。教育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是对所有教育资源和教育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研究,以期提高教育效果,达到教育过程的优化。它在研究中,对教育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同等对待,一视同仁。

教育传播学和视听教育学、电化教育学的区别是:(1)在研究和应用中,视听教育学以教育媒体为核心;电化教育学以现代教育媒体为核心;教育传播学没有核心,同等重视教育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2)教育传播学是从整体(所有教育资源)出发,来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优化的教育效果;视听教育学和电化教育学是从局部(教育媒体或现代教育媒体)出发,来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优化的教育效果。

教育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的区别在于:教育传播学主要从理论的角度,揭示教育传播的规律,探讨教育传播的知识体系,着重回答教育传播研究中“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教育技术学主要从技术的角度探讨把教育传播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着重回答教育传播实践中“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教育传播学和视听教育学、电化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相同的地方是:(1)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在探索新的教育方式,都是为了改进教育,实现教育过程的优化;(2)它们在研究中,都很重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这里所说的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主要是指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语言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脑科学等的研究成果和电子传播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

这里,南先生对教育传播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范围做了深刻的论证与清晰的界定,并对教育传播学与其相关的学科(视听教育学、电化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较全面深入地分析。

三、对教育传播理论和传播要素整体性的进一步阐释

南先生在谈到教育传播学与电化教育学等学科的区别时。曾从整体性的角度进行了论证:电化教育学是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它要探讨的是怎样运用各种现代媒体,有效地传递教育信息,以达到教育过程的优化。教育传播学是对所有教育资源和教育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研究,以期提高教育效果,达到教育过程的优化。它在研究中,对教育系统的所有组成要素,同等对待,一视同仁。它是从整体(所有教育资源)出发,来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优化的教育效果。视听教育学和电化教育学是从局部(教育媒体或现代教育媒体)出发,来探索新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优化的教育效果。

南先生在《教育传播理论在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一文中,也再次强调教育传播的整体性:“教育传播过程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最终效果是由各要素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共同决定的,而不是由其中某一个要素决定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均处在良好的状态,才会形成良好的传播过程,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对各要素的研究必须把它放在整体之中,不能脱离整体,自行其是。”因此,教育电视的设计与制作不能脱离教育传播整体,它是教育传播过程整体的一个环节、要素。在设计、制作教育电视节目时,必须以系统和整体的目光审视各种问题,对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传播能力与行为,以及与其他媒体的恰当结合等加以科学分析,否则难以取得成功。

四、对教育传播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

前文指出,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教育传播的概念和理论的。1982年,华南师范大学在广州举办教育传播理论讲习班,邀请美国施拉姆(宣伟伯)博士和香港中文大学余也鲁教授担任主讲,内容共7讲,会后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传媒・教育-现代化――教育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全书共9章:(1)绪论:信息・教育・教育传播-现代化;(2)教学-新工具・人――怎样克服对新教育媒体的阻力;(3)教师・媒介・效果――怎样选择教学媒介;(4)集中・分析・实效――教学软件制作的路线;(5)实验・理论・新事物――介绍五个新事物传播的实验;(6)广播・卫星・现代化――价绍两个卫星教学实验;(7)电视・图画-新学习――电视在现代化教学中的新任务;(8)知识・媒体-大学――现代媒体教学的理论与实施;(9)传播教育・政策・评价研究――评价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

1983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电教研究室编译了英国菲利普・希尔斯(PHills)所著的《传播过程与教学》,该书共10章:(1)人类传播与教育过程;(2)教学作为传播过程;(3)传播中的心理学问题;(4)言语和非言语的传播;(5)视听传播;(6)人际和小组的传播;(7)大众传播的种类;(8)学生作为信息接收者;(9)教师作为信息发送者;(10)有效的教学。

1985年,《教育传播学》被正式列入国家教委制订的“七五”教材建设规划,全国电化教育课程教材编审组也将《教育传播学》列人教材编写计划,后又经过多次讨论,确定将《教育传播学》作为电化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制订了《教育传播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共11章:(1)绪论;(2)教育传播学的理论基础;(3)教育传播系统;(4)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5)教育传播中的教师和学生;(6)教育传播信息;(7)教育传播媒体;(8)教学传播中的言语传播与非言语传播;(9)课堂教学传播和远距离教学传播;(10)教育传播效果;(11)教育传播活动实例分析。并组织编写了《教育传播学讲义》。

南先生在《教育传播学的性质和对象》一文中,还对教育传播学的框架体系进行了初步勾画,他指出,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教育传播系统的研究;(2)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的研究;(3)传者――教育者的研究;(4)教育传播内容研究;(5)教育传播媒体研究;(6)受者――受教育者的研究;(7)教育传播效果的研究;(8)教育传播与教育环境的关系的研究。

在吸收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历经十年,1995年由南国农先生和李运林教授共同执笔的《教育传播学》一书终于出版,该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教育传播理论,也由此奠定了我国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基础。全书内容共13章:(1)绪论;(2)教育传播系统;(3)教育传播过程与模式;(4)教育传播信息;(5)教育传播符号;(6)教育传播通道与媒体;(7)教育传播中的教师;(8)教育传播中的学生;(9)教育传播环境;(10)教育传播效果;(11)课堂教学传播;(12)远距离教育传播;(13)自学传播。这13章可以分为三大模块:第1章绪论,阐述了传播和教育传播的概念及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第2-10章,分别论述了教育传播系统和过程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第11-13章,主要是教育传播应用研究,分别探讨了教育传播理论在课

堂教学、远距离教学和自学中的应用。该书出版后,在教育技术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绝大多数高校将其确定为教材。因此,该著作实际上成了我国教育传播学课程的国家统编教材。

2005年,南国农先生和李运林教授再次携手,组织西北师大、华南师大和河南大学的部分教师,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完善,出版了《教育传播学(第二版)》。全书共8章:(1)绪论;(2)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3)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4)教育传播通道和媒体;(5)教育传播中的教师和学生;(6)教育传播环境;(7)教育传播效果;(8)教育传播研究方法。可以看出。这8章重点是介绍教育传播的理论问题,其中前两章介绍了教育传播的基本理论,第3章至第7章深入剖析了教育传播的各个要素,最后是教育传播研究方法的简介。该书结构更加清晰、紧凑,采用总――分结构并加入了研究方法简介,逻辑性更强。但因受篇幅限制,原第一版中教育传播理论的应用部分(共三章)被删除。

该书八章内容可以概括为“九论”:本体论、过程论、信息论、符号论、媒体论、主体论、环境论、效果论和方法论。

(1)本体论:是关于教育传播本体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的概念,教育传播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教育传播的演进等等的研究。

(2)过程论:是关于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过程的阶段分析,教育传播过程的设计,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等等的研究。

(3)信息论:是关于教育传播内容的研究。包括:教育信息的本质,教育信息的运动规律,教育信息的开发与利用等等的研究。

(4)符号论:是关于教育传播符号的研究。包括:符号的类型与本质,教育中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等等的研究、

(5)媒体论:是关于教育传播通道与媒体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通道及通道中的干扰,教育传播媒体的分类、特点和功能,教育传播媒体的应用等等的研究。

(6)主体论:是关于教育传播中的传播主体――传者与受者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应具备的品质,教师与学生的传播心理和行为等等的研究。

(7)环境论:是关于教育传播环境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环境的概念与功能,教育传播环境的优化与调控等等的研究。

(8)效果论:是关于教育传播效果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效果的特点与表征,教育传播效果的优化,教育传播效果的测量与评估等等的研究。

(9)方法论:是关于教育传播研究方法的研究。包括:教育传播研究方法的类型,教育传播研究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等等的研究。

南国农、李运林先生主编的《教育传播学》确定了我国教育传播学科的理论框架,同时也带动了一批学者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热情,积极探索构建新的教育传播理论体系。但正如南先生所讲,“在我国,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尚处在初期阶段,离建立这门学科的完整体系还有一段不短的路程,尚需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

五、对信息时代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新期望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教育传播学研究经历了蓬勃发展与实践应用高峰。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和新世纪初期,教育传播学研究“却是一片冷漠”。旧针对这种情况,南先生多次对他身边的同志和他的研究生谈起要重视和加强教育传播学研究问题。为响应南先生的号召,我们几个博士研究生开始着手对教育传播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先后发表了几篇研究论文。如,李建珍在《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上发表了《教育传播理论在信息化自主学习中的运用》,王文君在《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发表了《教育传播涵义及教育传播学研究范畴分析》,旧汪基德在《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发表了《论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与分类》,汪颖在《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发表了《我国教育传播学研究缺失现象及原因分析》,王卫军等在《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8期发表了《教育传播研究的现代符号学视角》,等等。南先生的老朋友、对我国教育传播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李运林先生也在《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上发表了《教育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的重要论文,并组织力量对教育传播进行系统研究,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专门组织了一组教育传播学方面的文章,打破了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沉寂。

尽管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经历了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前期的热潮和90年代末的冷落,但教育传播学作为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地位,决定了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新时代必将到来。南先生在给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发表的一组教育传播学文章,写下了题为《教育传播学研究:一个需要关注的领域》的主持语,表达了他对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关注,论述了在信息时代教育传播学所面f临的挑战。他指出:“进入信息时代,教育传播研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研究各种新型教育传播过程、分析教育传播效果、总结教育传播模式;需要研究传播学理论为教育传播学研究带来的新启示;需要研究新技术与新媒体构筑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需要认真研究教学媒体、传播通道的选择;教育传播还需要重新审视其在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分众传播、小众传播、人际传播中的作用及其创新推广;教育传播更需要关注媒体对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影响;更需要关注教育传播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如何针对教育传播的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变得尤为迫切。

值得欣慰的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年轻学者们已经关注到教育传播研究的新发展并开展了相关的探索。这组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传播学进行诠释,既有历史回顾,又有理论探讨,也有实践研究。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也是研究的新起点,希望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老师们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希望此组文章能引起国内学界对教育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关注,激发学界同仁对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兴趣,共同推动教育传播学研究在国内的发展。”

2009年11月,在无锡江南大学举办的“关注教育技术前沿,寻求教育发展新路――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前沿问题高层论坛”上,南先生以《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重构:路线图》为题拉开了论坛的序幕。他提出,目前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研究的新发展的表现之一就是“心理学取向的一统天下被打破,传播学研究在复苏。”12月,在云南师范大学举办的“2009昆明教育技术高峰论坛”上,南先生又进一步丰富了他的理论架构,指出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建构的理念在于“和为贵”,策略上需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其途径是分为“三重、三化与三防”,即重视“基础、前沿和特色”;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现代化、有关西方理论的本土化和学科本身基本理论的深化”;防止在学术上“以西方为中心”及其“理论依附”、防止不求甚解“浅尝辄止”以及防止“学术腐败和不端行为”。要致力于对理论体系的整合和升华,在此基础上,南先生提出了以“总论、基础论、技术论、模式论、方法论和管理论”为支撑的宏观框架。

在南先生等老一辈电教工作者的大力提倡和支持下,“教育传播研究正在渐渐复苏”。南先生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渐渐复苏”的表现:(1)对教育传播学著作的社会需求在增加;(2)教育传播学术研究队伍在扩大;(3)出现了一些部级研究课题和新的优秀研究成果。南先生还深入分析了复苏的原因:第一,实践的呼唤。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的一些难题,例如,寻找把互联网与学习、教学结合在一起的好办法,要解决这个难题,光靠借鉴心理学知识去分析了解学习者的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是不够的,还需要传播理论的支持,以掌握信息处理和媒体运作的规律。只有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才有可能找到把互联网与学习、教学结合在一起的好办法。第二,重构的需求。重构网络时代的教育技术学,必须做好一件事:对网络文化垃圾进行批判,树立健康的价值观、道德观。这就需要传播理论,特别是批判学派传播理论的支持。

总之,南先生为我国的电化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和教育传播学理论体系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在新时代,他努力拼搏,继续创新,积极为信息时代下教育传播学的研究注入新的血液,尽管教育传播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我们坚信,在南先生的带领与谆谆教导下。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可喜的是,在南先生的带领下,西北师范大学的《教育传播学》课程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教育传播学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