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工地复工复产工作措施8篇

时间:2023-03-07 15:02:41

工地复工复产工作措施

工地复工复产工作措施篇1

一、有力做好企业疫情防控工作

认真落实区疫情联防联控办及企业管控专责组制定的《区属地企业疫情监管防控工作方案》《区企业疫情防控措施二十一条》《区企业疫情防控组人员及职责》方案措施要求和企业管控专责组行业要求,建立了行业、企业(园区)、属地监管工作机制,做到“三个排摸清楚”即开工停产企业数排摸清楚、返银人员和未返银人数排摸清楚、返银人员落实属地隔离措施和厂区宿舍隔离措施排摸清楚,落实“三个责任”即行业监管责任、属地管控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目前全区共有工业企业299户,正常生产企业34家,停产企业265家。截止2月13日,返银人员共计1868人,其中省外700人(湖北返银3人,武汉返银1人),省内1168人,采取居家隔离1746人,厂区宿舍(酒店)隔离122人,除三大企业、园区外区属企业隔离74人,涉及9个企业,所有返银人员均落实了属地管控隔离措施和厂区管控隔离措施。

工地复工复产工作措施篇2

为深入贯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贵阳市关于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各项安排部署,我市始终坚持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确保“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主动对接企业,精准施策,助推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快速有序复工复产。

细化“一个方案”,精准施策助力复工复产。制定印发《清镇市有序推进疫情防控期间住建领域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清疫经发办〔2020〕4号),成立清镇市有序推进疫情防控期间住建领域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对全市疫情防控期间行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进行分类指导,强化服务。建立建设工程项目复工复产包保联系责任制,实行市委市政府领导包保,市人大市政协领导联系服务,行业主管部门、属地乡(镇、社区)、管委会监管负责“三级包保联系”工作制度,确保建筑工地、房地产企业全面实现复工复产。

强化“两个保障”,推动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切实保障企业疫情防控物资需求和复工复产物资需求。一是多渠道强化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由项目业主、建筑工地建筑企业提出疫情防控物资需求计划,行业主管部门、属地管委会等部门,多渠道协调防控物资保障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复工需求,截至3月15日,共协调解决及为企业代购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复工开工疫情防控口罩约21万个,红外线额温枪15把,已根据复工开工需求分配到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上。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调配防疫酒精(5L/瓶)共83瓶,84消毒液33瓶 。二是多措施强化生产要素供应保障。采取切实措施,协调砂、石、水泥、混凝土等生产企业优先复工复产,帮助协调解决复工复产工地在材料运输方面的难题,确保复工复产原材料供应。明确“三个主体”,狠抓防疫确保复工复产。一是加强属地管委会、乡镇(社区)、部门协调落实落细复工复产工作。建立建设工程项目复工复产包保联系责任制,结合部门职责制定企业复工复产作战图,建立日调度、包保联系市领导双日调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调度的企业复工复产三级调度工作机制。建立企业复工复产问题销号台账,对企业复工复产存在的问题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做到发现一个整改一个销号一个,确保企业在规定时限内实现复工复产。二是强化行业监管、做好企业复工复产指导工作。严格按照“八看、六查、三问”的“三步工作法”,组织22个包保组深入全市35个重大项目建设工地督促落实防控措施,指导推进复工复产,帮助解决存在困难,一方面要求企业全面执行实名制动态管理,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明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复市返岗人员核酸检测和胸部CT检查工作相关事宜的通知》(筑肺炎防控办[2020]33号)文件报社会防控组组织隔离及核酸检测,同时要求企业参照小区封闭化管理模式,每日对进场人员进行常态化体温检测,并做好跟踪记录,对主要施工作业区、办公区、生活区等重点部位要定点定时消毒、通风换气、保持卫生清洁。另一方面根据上级相关扶持政策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草拟《清镇市人民政府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针对容缺审批、缓缴基础设施配套费、减税降费、企业专项补助、便捷企业信用修复等多方面制定了16条政策措施,明确各部门对应工作职责及保障措施。三是企业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要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企业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认真将疫情防控工作抓细抓实抓牢,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准备,做好“一企一案”,实行疫情防控责任制、健全专人负责制,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并逐级细化责任,每项任务落实到专人负责。在严格落实“开(复)工八条件”、“开(复)工九要素”的前提下复工。落实“四项措施”,帮助企业共克时艰。根据《贵阳市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稳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切实采取措施支持建筑工地、房地产企业复工复产。一是分类指导,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全方位对全市疫情防控期间行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进行实时调度和指导服务,按照“复工复产前”和“复工复产后”细化工作要求,建立建设工程项目复工复产包保联系责任制,实行“三级包保联系”工作制度,自2月25日起,全市35个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实现100%复工复产。二是为企业减轻燃气使用费用负担。督促燃气公司落实企业生产经营用气“欠费不停供”措施,由企业补缴缓缴的用气费用,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疫情防控期间累计供气量700万m3,预计为企业减免滞纳金4.5万元。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将政府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有关团餐、保险和车费补贴等政策通过微信工作群传达和22个包保组下沉工地,指导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申报。截止3月15日,指导建筑工地及项目企业申报包车及员工自行返岗补助资金累计8904.5元,共36人,购买保险10人,配餐单位共向企业配送盒饭2987份。四是积极对接,争取上级资金。根据筑府办函(2020)第4号文件第三点“安排补助资金2000万元,对严格执行贵阳市小区防控疫情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在防控疫情期间给予防护用品和宣传用品购置费用补助”要求,已按程序申请资金48万元,并拨付综合行政执法局用于疫情防控期间房开物业小区防护用品和宣传用品的购置。

截至3月15日,省和贵阳市下达我市节后复工35个重大项目全部复工,复工率100%。35个重点项目节前在册职工5208人,累计返岗人数5214人,返岗率100.1% 。库上86个投资额500万元以上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实际有效投资项目)55个,全部复工,复工率100%。节前在册职工8173人,累计返岗人数8176人,返岗率100% 。推进新开工项目9个,分别是:2.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金地旭辉枫华城市综合体、旭辉江山城市综合体、中铁置业有限公司城市综合体、百花社区公租房、(铝制)箱包生产基地、铜雀台、河堤村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百花新城至市一医道路项目。

工地复工复产工作措施篇3

关键词:绿色施工 环境保护 控制措施

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推广贯彻绿色施工技术,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客观要求,也是施工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原位化学氧化土壤修复工程中,因为主要为野外作业,现场可利用原有设施较少,加之大量储存使用化学药剂,环境保护是绿色施工中的重点。本文对此类工程中环境污染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污染产生源对其处理措施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推广绿色施工技术提供参考。

1 扬尘产生源及控制措施

土壤修复区域一般为野外作业,因现场植被破坏及、原有产生污染设施的拆除、修复工程施工等原因导致施工条件恶劣,易产生扬尘,必须对扬尘进行控制。①对土壤修复区域,施工现场非作业区应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易飞扬物质如尘土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等,防止扬尘产生。如扬尘产生区域较大,宜采用整体覆盖措施,防止扬尘散发,可采用塑料防尘网对作业区进行整体覆盖,覆盖时间应贯穿土壤修复周期的始终。现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且不扩散到场区外。②作业阶段中桩机或旋喷机作业区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③运输修复使用的药剂材料时,不应污损道路,运输容易飞扬、散落的物料和容易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应采取措施封闭严密。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水枪和洗车槽等洗车设施,保持开出场车辆的清洁。④现场道路、材料堆放区等应及时进行地面硬化,如不能采取硬化措施,应采取钢板覆盖等临时措施。⑤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如水泥、膨润土等土壤固化材料,存放应采取覆盖措施,特别是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⑥对原有构筑物进行机械或爆破拆除前,应做好扬尘控制计划。⑦在土壤固化材料搅拌等易产生扬尘工作施工中,应采取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⑧一般情况下,应对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指标进行监测,控制参数为测得的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3。取样位置为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

2 噪音与振动产生源及控制措施

现场主要噪声源为深翻桩机或旋喷机、高压加药泵等施工机具和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

①应尽量选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②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③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3 光污染产生源及控制措施

光污染主要为夜间施工及照明过程中产生。

①室外夜间照明灯应加设灯罩并对架设高度严格控制,透光方向集中向施工范围。②如夜间必须进行电焊作业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4 水污染产生源及控制措施

水污染产生原因主要因为在土壤修复过程中向地下注入药剂和清洗水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并溢出地表。在修复完毕后为进行土壤硬化作业,需进行降水作业,导致产生污水排放。①在土壤修复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含水量低的药剂或固态药剂,从源头减少污水产生量。②因为在土壤修复过程中需要大量注入药剂且注入后产生的污水中含有未反应过的药剂,应对水资源和药剂进行循环使用,既减轻了污染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③如污水确实必须排放,应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④对于化学品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5 土壤破坏产生源及保护措施

因为在施工过程中破坏地表环境,且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应对土壤加以保护。①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②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严禁作为建筑垃圾外运。③工程结束后需尽快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从而补救在施工活动中因为人为因素造成植被和地貌的破坏而发生的土壤侵蚀。

6 建筑垃圾控制

建筑垃圾主要为原有产生污染设施的拆除、修复工程施工等原因产生,应尽量提高建筑垃圾的利用率,减少外运。①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对于土石方类、碎石类建筑垃圾,可采用作为现场修建药剂仓库等临时建筑地基填埋材料、现场铺设临时道路,生活区地面临时硬化等措施提高再利用率。②应对建筑垃圾进行分拣分类,对可回收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不可利用部分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型垃圾容器,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对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并及时清运。

7 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原位化学氧化土壤修复工程主要涉及地下施工,施工深度较深,易对地下设施产生危害,应对地下设施加以保护。①施工前应会同建设方及相关市政设施主管部门,调查地下各种设施,并做好保护计划。②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地下管线损坏泄漏事故,应立即停止施工,通知其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及时进行关闭封堵作业。③应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通过对原位化学氧化土壤修复工程七个主要环境污染产生因素的分析和控制措施研究。可见此类工程的环境污染因素产生及控制有其本身的特点,应针对这些特点进行重点控制,并结合其他控制措施,以期达到环境保护,贯彻绿色施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卫军,王莉红,吴健.企业有效识别环境因素的工作模式[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01).

工地复工复产工作措施篇4

关键词生态修复;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317-01

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总面积101.85万km2,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该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黑龙江省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11.20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5%,其中,耕地流失面积5.67万km2,占耕地面积的50%,全省已形成大型侵蚀沟16万多条。黑土地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给该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多方面危害,而且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结合黑龙江省开展的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项目,将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相结合,既有利于对治理工程的保护,又有利于治理工程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而实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修复的涵义及模式

1.1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wWw.133229.cOM

1.2生态修复的2种模式

生态修复的实质是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其过程通常由人工设计和实施。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一般可采用2种模式:一种是在生态系统受损害尚未超负荷并可逆转的情况下,人类或自然干扰因素被解除后,修复可在自然过程中完成,即生态自我修复或生态自然修复;另一种是在生态系统受损害超负荷并不可逆转的情况下,仅靠自然修复不可能使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必须采用人工整治措施才能恢复。因此,在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对严重水土流失区的综合治理,其实质是采用人工整治措施的生态修复模式[2]。黑龙江省黑土区水土流失实施的生态修复是人工整治措施的生态修复模式。

2实施生态修复的技术措施

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组织,全社会参与,各部门积极配合,各种措施一起实施。在采取的措施上要突出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耕措施应因地制宜、科学配置[3]。

2.1总体规划

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制订以水土保持林为主的项目区生态修复总体规划。将山、水、田、林、路、草、村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2.2退耕还林还草

在坡度25°以上的耕地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试验,推行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开展林粮、林草、林果、林药和林菌开发技术研究。

2.3封山禁牧,舍饲养畜

对过度放牧、草质退化的荒坡进行封山禁牧和舍饲养畜试验。利用围栏封育,恢复草质,提高植被覆盖率。

2.4转变生产经营方式

促进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增强农民生态意识,引导农民从传统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逐步向精耕细作和集约经营转变。少施化肥,增施农家肥料,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轮作、套作,间种、混种,通过各种措施种植绿色食品,提高单产。

2.5水土保持林优化及更新改造

利用以松改杨、切根贴膜及萌蘖更新等新技术对林带进行优化改造,以减轻林带胁地,实现资源循环再生。

2.6树种选择和配置

以乡土速生树种为主,引选新的水土保持树种,多树种搭配,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结合;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以水土保持林为主体,水保林与农防林、用材林、薪炭林、四旁林相结合。

3结语

(1)森林植被可以使水分最有效地渗透到土壤中,有利于水土保持。而通过人工打坝造田、修谷坊、建排水拦截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但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达不到根本上的治理效果[4]。

(2)通过实施生态修复,使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项目区植被得到恢复和重建,使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更稳固、更持久,蓄水保土功能增强,水土流失减轻,生态环境改善。因此,生态修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治本之策。

(3)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可保护黑龙江省珍贵黑土资源,改善黑土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快速发展地区经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整理

4参考文献

工地复工复产工作措施篇5

关键词:生态修复、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总面积101。85万km2,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该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黑龙江省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11。20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5%,其中,耕地流失面积5。67万km2,占耕地面积的50%,全省已形成大型侵蚀沟16万多条。黑土地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给该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多方面危害,而且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结合黑龙江省开展的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项目,将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相结合,既有利于对治理工程的保护,又有利于治理工程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而实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修复的涵义及模式

1。1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

1。2生态修复的2种模式

生态修复的实质是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其过程通常由人工设计和实施。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一般可采用2种模式:一种是在生态系统受损害尚未超负荷并可逆转的情况下,人类或自然干扰因素被解除后,修复可在自然过程中完成,即生态自我修复或生态自然修复另一种是在生态系统受损害超负荷并不可逆转的情况下,仅靠自然修复不可能使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必须采用人工整治措施才能恢复。因此,在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对严重水土流失区的综合治理,其实质是采用人工整治措施的生态修复模式[2]。黑龙江省黑土区水土流失实施的生态修复是人工整治措施的生态修复模式。

2实施生态修复的技术措施

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组织,全社会参与,各部门积极配合,各种措施一起实施。在采取的措施上要突出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耕措施应因地制宜、科学配置[3]。

2。1总体规划

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制订以水土保持林为主的项目区生态修复总体规划。将山、水、田、林、路、草、村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2。2退耕还林还草

在坡度25°以上的耕地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试验,推行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开展林粮、林草、林果、林药和林菌开发技术研究。

封山禁牧,舍饲养畜

对过度放牧、草质退化的荒坡进行封山禁牧和舍饲养畜试验。利用围栏封育,恢复草质,提高植被覆盖率。

2。4转变生产经营方式

促进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增强农民生态意识,引导农民从传统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逐步向精耕细作和集约经营转变。少施化肥,增施农家肥料,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轮作、套作,间种、混种,通过各种措施种植绿色食品,提高单产。

2。5水土保持林优化及更新改造

利用以松改杨、切根贴膜及萌蘖更新等新技术对林带进行优化改造,以减轻林带胁地,实现资源循环再生。

2。6树种选择和配置

以乡土速生树种为主,引选新的水土保持树种,多树种搭配,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结合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以水土保持林为主体,水保林与农防林、用材林、薪炭林、四旁林相结合。

3结语

(1)森林植被可以使水分最有效地渗透到土壤中,有利于水土保持。而通过人工打坝造田、修谷坊、建排水拦截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但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达不到根本上的治理效果。

工地复工复产工作措施篇6

xx区:多措并举 力促复工、防疫两不误

 

为确保园区企业正常生产,xx区多措并举,积极作为,做到了复工、防疫两不误。

破解“一大瓶颈”,坚定企业复工信心。在企业走访调查中,大部分企业对正常复工生产存有担忧,因疫情严重,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防疫物质匮乏,员工健康得不到保障。为彻底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xx区多方沟通,一方面积极组织园区的xx化工、xx医药、xx医疗器械、xx药业等药企尽早复工,加大生产力度;另一方面通过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为复工企业紧急协调一线防护物资医用口罩x万副、消毒液xx公斤、医用酒精xx公斤、体温枪xx只,xx袋中药汤剂/每天,为一线企业生产工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开展“两大活动”,掀起复工投产高潮。一是实施“防疫控疫”攻坚战役。制定最严格的防疫控疫方案,班子成员分组包片,带领社区干部、企业联点干部,组织开展地毯式摸排,不漏一人,全面摸清疫区解除人群底子,以便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社区广播循环播报、流动宣传车、宣传栏、50米一条宣传横幅、微信推送等多种方式,形成了铺天盖地的密集宣传,做到人人知晓。二是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要求,充分发挥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带头作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近xx人次;结合工作需要,做好协助宣传、入户调查、上门督导、轮班值守等各种防控工作,“红马甲”冲在一线,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推行“三定机制”,确保企业复工有序。为确保企业复工秩序,不打乱仗,全面推行“三定机制”。一是定班子。每个企业安排一名干部专门负责,再由一名班子成员牵头专班长包,一抓到底。二是定内容。对企业复工防控实施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各类矛盾问题,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解。三是定进度。结合微信工作群,建立企业复工防控工作进度台账,实施一天一通报、一周一督导、一周一点评的督办调度制度,确保企业复工有序,防控落实到位。

做到“四个到位”,确保工作万无一失。一是防控预案、相关制度到位。各复工企业必须制定完善的防控实施工作方案,明确专人负责,按要求建立相关工作制度,经管委会验收通过后方可正式复工。二是人员排查到位。对近xx名企业员工展开全方位摸排,建立台账,签订承诺书,彻底斩断病毒传播途径。三是防疫物资到位。复工前,企业必须结合员工人数,准备充足口罩、消毒液、酒精、体温枪等必备的防疫物资,确保员工人身安全。四是防控管理到位。安排专人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监测、登记,严控员工出入,实施“封闭式”管理;每天2次对食堂、宿舍、办公楼、厂房等区域进行专门消毒,并建立消毒记录台账,确保防控工作无一遗漏。

践行“五零承诺”,共度疫情难关。一是服务工作零推诿。实行“首问负责制”,将企业(项目)包干到人,由企业(项目)负责人积极受理各类事项,不以任何借口推诿、拒绝、搪塞办事业主。二是服务流程“零障碍”。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企业有问题直接向联点干部反映,坚决杜绝索拿卡要的不良现象。三是服务质量“零差错”。强化干部岗位练兵,做到受理事件“一纸明”,回答问题“一口清”,事项办理无差错。四是服务沟通“零距离”。继续推行干部联系企业(项目)制度,变被动为主动,定期下到企业听取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五是服务企业“零收费”。园区为企业服务一律免费,政企合力,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截至发稿,园区xx家企业,除因原材料、市场等影响外,已经有xx家复工投产,复工率达xx%,复工人数达xx人以上。

 

复工防疫两手抓两不误

——xx镇实施“两严一长效”工作机制

 

近期,xx镇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当前工作实际,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落实,着力实施“两严一长效”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确保实现“两不误、双胜利”。

抓部署,严格主体责任落实。从经发、安监、环保和卫生院4个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织成立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组,全面负责企业开工前验收和生产期间的疫情防控情况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2月x日率先召开全镇企业复工暨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调度视频会议精神,对辖区规模以上企业实行科级干部包靠责任制,引导企业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尽快申请复工复产。制定下发《xx镇关于做好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见》,引导企业尽快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抓重点,严格企业防控措施落实。督促即将复工企业全面实施封闭管理,一律终止与湖北武汉等疫情较重地区业务来往,门口设立检查岗,24小时在岗值守,对进出人员、车辆严格检查监测,做好信息登记。严格返岗人员疫情核查,建立返岗职工花名册,人人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对于来自重点地区和发热发烧的职工,一律暂缓返岗。加强职工健康监测。督促企业认真对照复工审批流程,高质量做好防护物资储备,经现场验收合格后再复工复产。

抓服务,健全企业复工长效机制。坚持分类施策、一企一策,完善企业服务机制,督促镇直部门加强密切配合,深入企业现场一线,全面搞好辖区企业运营情况分析,对具备复工条件的企业,协助制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案,立即组织企业复工复产;对防控物资储备存在困难的,全力帮助协调解决,争取尽快达到复工复产标准,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开工生产。

 

xx街道工作组深入辖区企业进行防控措施督查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xx街道结合企业实际,灵活安排,统筹推进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做到疫情复工“两手抓”,防控生产“两不误”。

严查返岗人员。街道要求外地返诸人员居家自我隔离观察14天,身体状况不符合要求者不得外出。对仍在外地人员,暂缓其回诸时间。要求各社区、村(居)对外来务工人员建立工作台账,登记其基础信息及体检健康证明信息。督促企业建立返岗职工花名册,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发烧发热职工一律暂缓上岗。同时,抽调经发办、安监办、环保所和卫生院等部门精干力量,成立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组,全面负责企业开工前的验收和生产期间的疫情防控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企业正常运行。

工地复工复产工作措施篇7

(一)总体情况。全县工业企业14家,已复工复产12家,复产率85.71%。其中,规上1家,已复工复产1家,复产率100%;规下13家,已复工复产11家,复产率84.62%。全县限上商贸企业12家,已复工复产12家,复产率100%。

(二)规上企业情况。复工复产1家。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复工人数7人,去年产值8000万元,今年目标8400万元,按照目前复工复产情况和生产效率,能够完成任务目标。目前,防疫物资充足,机组运行正常。

(三)规下企业情况。复工复产11家。复工人数为:有限责任公司8人,能源有限公司9人,电站12人,电站7人,联合光伏2人,自来水厂13人,饮用水有限公司2人,绿色食品公司4人,公司3人,公司4人,食品开发有限公司2人。

(四)限上商贸企业情况。复工复产12家。疫情期间,餐饮、酒店行业受影响较大,目前所有限上酒店行业企业均未复工,餐饮行业较去年同比主营收入大幅下降。加油站受影响较小,总体营收波动不大。随着我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将会逐步恢复正常经营水平。

二、前期工作

(一)制定方案,加强督促。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制定了《工业企业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做好复工复产分类分批,监督企业制定“一企一方案”,建立企业复工复产应急响应机制。重点保障规上企业、民生物资急需企业、春耕备耕期间涉农企业。所有复工复产企业都做到了要求的提前3—5天向报备,同时监督和引导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即“一企一方案”。电建新能源公司和电站在建立防控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方面有力有效,配备了充足的防控物资,并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24小时专人值守。经实地走访,所有复工复产企业均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企业返岗人员健康证明,在卡点测量体温,积极与企业所在乡镇沟通,将复工复产纳入区乡属地管理范围,协调区乡在企业生产要素配给、运输、保供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分类组织,有序推动。第一批复工复产企业为电力企业;第二批复工复产企业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食品制造企业;其余企业复工复产时间力争不晚于去年同期。对所管企业实行报备制度,实时掌握清楚复工复产情况,分类实施,针对每一类复工复产的具体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撑,如商贸流通企业强化与交通部门的沟通,重点支撑物资运输,实现“靶向治疗”。

(三)联防联控,多方协作。和县人社局、县市场监管局、县疾控中心、县医院沟通协作,做好复工复产企业员工活动轨迹核查,不漏一人的统计疫情期间员工活动轨迹,在控制疫情的总前提下,优先安排本地员工返岗,对在湖北、重庆、道孚境内的员工劝留在当地,外地返岗员工严格落实居家或在居住地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实现了“厂区内上班,14天内不得离开厂区、宿舍或指定区域”的方式服务管理,同时督促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和登记。

(四)安全生产,防患未然。对企业的防疫物资配备标准,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复工复产人数情况提出相关要求,保障企业为职工配备的口罩、手套、测温仪等防护物品到位够用,并派人指导正确使用洗手液、消毒水、酒精等消杀用品,做到提前对厂区内车间、食堂等公共场所和人员聚集场所的设施、设备等部位进行彻底消杀,重点区域应多次消杀。实地走访要求企业设置临时隔离室和隔离观察地点。  并指导企业制定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将风险防患落到实处,提高安全意识,特别针对加油站等高危行业,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和实名制情况检查,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五)要素保障,运输通畅。针对全省范围内实施严格交通管制的实际情况,积极对接周边州市县,制发通行证明,确保我县物资运输车辆通行,重点保障复工复产企业生产原料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运输供应。截止目前,共协调组织运输车辆40余辆。

三、支持中小企业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当下全县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实际情况,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分析研究,出台了《县应对肺炎疫情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措施》,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适度加大金融和财税支持力度,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加快要件审批办理。

四、存在问题

经过各方努力,我县企业复工复产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距离州委州政府的工作要求,以及全县人民群众的期盼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交通封闭导致各类原材料供应不足,我县与道孚交界,通往内地需经道孚,疫情严防严控态势下,交通封闭,运输影响较大。

2.产品特别是农产品销售明显下滑。如俄色茶厂、盛煌农业等本地农产品优质企业下滑较大。

3.返工返岗人员出入受限导致返工不及时。如华康水泥厂,部分员工为湖北籍,返工受限导致该企业复工复产迟缓。

4.企业运营及资金周转压力大。部分企业贷款利息支付、员工工资、运营所需的水电费等支出压力较大。

5.建设项目工程进度滞后。疫情对部分企业正在实施的技改项目、扶贫项目影响较大,预计会导致项目开工延后。

五、下步计划

一是持续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的帮扶指导工作。实行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企业机制,主动上门、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精准服务,对联系的企业开展点对点帮扶,指导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督导企业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落实防疫防控措施。针对疫情带来的影响,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协调解决企业实施问题,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最大产能,努力把疫情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是按照先关要求抓好监控服务。认真细致指导督导企业从严从实、落实落细做好防控工作相关措施,加大员工专车接人力度,有序加快组织务工人员返岗。实行企业厂区封闭式管理,落实厂区防疫措施,配备相应数量防疫物资,督促企业采取合理排班轮岗,做到人员少流动、不聚集、不串岗。优化生产流程,加强职工管理,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市场空间,尽快实现达产达效。

三是加强企业生产要素保障和日常监管工作。按照企业实际生产需要与物资储备的缺口,给予企业生产物资运输和企业用工等方面的帮助,切实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行。制定复工复产企业监管方案,组织专人对复工复产企业和项目进行监督指导,重点对企业防疫工作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相关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工地复工复产工作措施篇8

关键词: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措施

一、项目概况

为加强土地复垦工作,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改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依据土地复垦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将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等落实到实处。

利通采石场为露天开采,矿山生产规模为4万t/a,属小型生产规模,矿山生产服务年限4年。

二、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

1、自然条件

本区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为761.5mm,7、8、9三个月为雨季,年平均气温在8.3℃,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为90mm,年平均蒸发量为1649.9mm。无霜期140至160天,年平均正积温3000-3400℃。冻结深度为1.5m。

矿区内水系不发育,无地表水体。大气降水沿山坡汇集成小溪,仅在雨季时沿地表径流。丘间平原侵蚀基准面标高为100m。

2、地形地貌

项目区所处地貌类型为丘陵区。矿区标高190-24 0m,山坡自然坡度20°~35°。植被不发育,残坡积层很薄,其地形有利于露天开采。

三、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1、已破坏土地现状

矿山利用土地面积为0.8348hm2,已破坏土地0.682hm2,其中挖损0.63hm2,压占0.052hm2。

2、拟破坏土地预测

矿山拟新增破坏土地面积0.1748 m2,其中拟挖损0.13hm2,拟压占0.0448hm2。

3、破坏土地情况汇总

矿山总破坏土地面积为0.8348hm2,其中挖损0.76hm2,压占0.0748hm2。

4、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

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是土地复垦利用方向决策和改良途径选择的基础。按一般土地适应性评价步骤,首先对需要评价的土地进行土地调查,并根据《辽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文件,提出矿山待复垦土地利用的初步复垦方向为林地及绿化地。

四、预防控制与复垦措施

1、预防控制措施

(1)表土剥离措施

耕作层土壤和表层土壤是经过多年耕作和植物作用而形成的熟化土壤,是深层生土所不能替代的,对于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着重要作用。本项目把矿区拟破坏的露天采矿场熟化的表土(主要为0~0.50米的表土层和心土层的土壤,统称表土)进行剥离,用汽车运输到指定表土堆放场堆存,闭矿后直接作为露天采矿场复垦用土。

(2)运输道路修建时预防控制措施

修建运输道路时,要充分利用已有矿山运输道路、乡村道路,不占或少占耕地、林地。避开土壤状况良好、植被生态复杂地段,减少对矿区植被和土壤的破坏。

2、工程技术措施

(1)整地工程技术措施

首先,采用机械、人工等方式对采场边坡进行清理,清除松动、凸起的碎(块)石。

对平台进行人工、机械平整,清除场地内较大石块;休息室、表土堆放场建筑进行拆除、平整;区内道路进行平整、回填;平整后场地坡度要满足复垦场地需求。

对拟复垦为林地的平台场地挖穴状坑,一般坑穴直径0.25米,深0.5米。按株行距1.5米×1.5米布设。

(2)覆土工程技术措施

对平整后的平台场地穴状坑及采场边坡平台进行覆土,覆土来源为矿山开拓时剥离堆存于表土堆放场的表土。采用机械、人工等方式,剩余的表土采取就近的原则平覆于拟复垦林地的场地,覆土平均厚度≥0.5米。

(3)穴栽工艺技术措施

刺槐每公顷(1公顷)约4444株,株行距1.5米×1.5米。树穴的规格依树苗的大小而定,一般为直径0.25米,深0.5米。种植时间一般春季在4月~5月上旬,秋季在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树木落叶后,土壤冻结前。

栽树时适量浇水。树穴填满土后,适当踩实,然后在其表面覆盖0. 05米~0.10米松散的土。

五叶地锦栽植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初,浇足透水,保持湿润。五叶地锦耐寒耐旱,喜阴湿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气候适应性广泛。

3、生物化学措施

(1)选择本地适宜的植被品种

刺槐是当地常见树种,完全满足复垦区植被的需要,附近矿山林地复垦多选用刺槐。五叶地锦是葡萄科爬山虎属,耐贫脊、干旱、耐荫,抗性强,栽培管理比较粗放,复垦垂直绿化地多选用五叶地锦。

故矿山林地复垦区选择刺槐作为复垦树种,绿化地复垦区选择五叶地锦复垦。

(2)增加土壤肥力措施

矿区复垦土壤以生土为主,土壤养分含量和地力不足,恢复待复垦土地的肥力和生物生产效能,就必须采取恢复土壤、肥化土壤的措施。因此复垦的地块根据当地情况增施农家肥与生物菌,林木落叶留底以提高土壤的有机物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肥力。

五、土地复垦工程设计

在安全平台距边坡底0.5m处修筑0.5m高、0.3m厚挡土墙,在挡土墙及边坡间进行覆土,覆土来源为矿山开拓时剥离堆存于表土堆放场的表土。对覆土后的露天采矿场边坡栽植五叶地锦,株距0.50米。表土堆放场、露天采矿场开采平台、休息室、运输道路复垦目标为林地。对平整后的平台、表土堆放场、休息区、道路场地挖穴状坑并进行覆土,覆土来源为矿山开拓时剥离堆存于表土堆放场的表土。对整地后的场地进行穴状挖坑,树穴的规格一般为直径0.25米,深0.5米。树种选择刺槐,株行距1.5米×1.5米,每公顷(1公顷)约4444株。

六、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根据矿山开采方式和对土地的破坏形式,结合矿山土地复垦工作计划。矿山土地复垦服务时间为5年,复垦时间为开采结束后的1年。

七、保障措施

1、组织管理

矿山依据“谁破坏、谁复垦”的土地复垦原则,自觉承担矿区土地复垦的责任和义务。为了更好地完成土地复垦工作,按照“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要求,尽量控制或减少对土地资源不必要的破坏,做到土地复垦与生产建设统一规划,把土地复垦指标纳入生产建设计划。矿山法人代表即为土地复垦第一责任人,并派专人负责该矿的土地复垦工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