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汽车零部件加工8篇

时间:2023-03-07 15:04:05

汽车零部件加工

汽车零部件加工篇1

1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汽车零部件、摩托车等行业逐渐掀起了一场“机器人化”的革命,特别是在弧焊领域。各大汽车生产厂家为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导致各类机器人投资活动十分活跃,弧焊机器的使用率也在逐年递增。

在现代的汽车制造行业中,各大主机厂已进入自动化流水线生产,主机厂对其配套厂家的冲焊件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主机厂的要求,各配套厂家也在逐步转向流水线生产,对生产现场进行规范管理,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各中小型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就必须加强研究焊接技术能力,不断提高焊接产品的质量、提高焊接总成件的精度,不断发展和改善焊接现场的实力。而上述能力的提高则离不开先进的焊接设备的投入。

随着近年来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各大主机厂都在不断地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同时,各主机厂对其配套厂家的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与其他配套厂家得竞争不断加剧,各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更快的提高焊接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何提高生产现场的生产能力,使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

2弧焊机器人代替手工电弧焊的必要性

目前,各中小型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主机厂开发的新车型越来越多,承接的焊接产品越来越多,所以必须有足够的熟练工人投入到生产现场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但是,近年来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各企业的熟练生产工人流动性较大,熟练工人的数量在不断的减少,只能靠增加现有工人的劳动强度来满足生产需要。然而,随着工人劳动强度的增加,一系列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的焊接质量问题和工装质量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因此,在各中小型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开展采用弧焊机器人代替手工电弧焊是十分必要的。

3 弧焊机器人代替手工电弧焊的优势

使用弧焊机器人进行焊接生产具有以下的显著优势:

⑴易于实现焊接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保证其一致性,降低返工率和废品率;

⑵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天可24小时连续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⑶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可在有害环境下长期工作,保障生产安全,降低劳保用品的消耗速度;

⑷降低对工人操作技术难度的要求,同时也解决了劳动力或熟练工不足的问题;

⑸缩短产品改型换代的准备周期,减少相应的设备投资;

⑹可实现批量产品焊接自动化;

综上,采用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可以弥补焊接工人不足、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降低产品返修费用。

4 采用弧焊机器人的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弧焊机器人的焊接速度是手工焊接速度的1.5倍,,若采用弧焊机器人代替手工电弧焊进行焊接生产,每天两班每班2人的生产任务只需一人就可全部完成。采用弧焊机器人进行焊接生产不仅可以节省焊接时间、简短了工人的劳动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节省了工人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劳动力和熟练工不足的问题。

另外,采用弧焊机器人进行焊接对零件的精度要求较高,焊缝位置误差小于0.5mm,焊接零件焊缝处的间隙均匀且不超过0.5mm。若工件精度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出现某个零件装夹不到位或零件变形,机器人将自动停止焊接,这就避免了一系列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的焊接质量问题的发生。

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只有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让企业的生命得以延续。采用弧焊机器人进行焊接生产,不仅可以减轻了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可以保证焊接产品的质量不受环境和生产人员情绪的影响和干扰,能大幅度提高焊接生产率和焊接质量,为中小型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5、总结

汽车零部件加工篇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已经极其发达,汽车开始走进了千家万户,现如今我国私家汽车的数量惊人,与汽车相关的企业也迅速发展,汽车制造便是其中之一。汽车的整体是一种精密的机器,在工作时会对自身零件造成损耗,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影响自身的功能,需要周期性的进行汽车零件维修与保养。本文通过阐述汽车的发展现状,分析汽车在使用中的问题与现象,探究加强汽车制造技术的手段与措施。

【关键字】汽车制造 发展趋势 问题与现象

1.我国汽车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我国汽车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工具的发展程度大大提高,汽车的产量与销量都在年年增加。汽车,因为拥有优美的外形与极高的使用价值,受到了广大汽车用户的喜爱,随着汽车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汽车的发展趋势更是一片光明。汽车零件,是汽车中重要的部件,是发动汽车的关键部分,需要全车的零件的配合,通过汽车零件的分离与撞击,来带动汽车的运转。汽车零件具有损耗的性质,由于汽车内部的不断运动引起汽车零件的不断摩擦,使得汽车零件消耗了使用寿命,现如今我国大部分汽车的车型使用的汽车零件损耗率都比较高,相对来说加强汽车零件的使用寿命是未来汽车制造业的大体走向。

2.我国汽车制造零件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2.1汽车零件在发动的过程中出现零件滑动的现象

在汽车的起步过程,需要进行汽车零件之间的配合,以达到发动汽车的目的,在这过程中,汽车零件的操作不能够得心应手,不能任意的发动汽车,多数情况是因为汽车零件不能够契合,导致汽车发动出现打滑现象,如果这种情况严重,将导致汽车不能正常行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将汽车零件在进行整体的检修与检测,达到汽车零件与发动机之间的同步,使汽车能够稳定发动,避免出现意外,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如果是由于汽车零件损耗严重造成的零件不契合,建议更换汽车零件,保证汽车能够正常运转。

2.2汽车零件的配合困难,发动机难以启动

在汽车的发动过程中,汽车零件通过自身的转动来进行发动机的启动,是一气呵成的过程。汽车零件反应迟钝导致汽车启动困难,并且会出现熄火的现象。这种故障就是汽车零件中常见的汽车零件配合困难问题,不及时解决会损耗发动机的寿命,解决办法很简单,要将相应的汽车零件拆下,将汽车零件之间的空隙调整好,拨动汽车零件的转轮进行调整,直至汽车零件之间的配合能够轻松转动为止。这种情况影响着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挂档,严重时将直接导致熄火,使发动机的动力严重受损,所以建议汽车的车主在汽车零件受损严重的情况下进行汽车零件的更换,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功能。

2.3在汽车发动过程中汽车零件动力不连贯,出现汽车不正常抖动的现象

在发动汽车时,汽车零件反应迟钝,造成汽车车体严重抖动,并且在汽车零件发动的过程中伴随着刺耳的声音。这些现象表明着汽车汽车零件的所受压力分配不均,导致汽车的承压装置受到了损坏,致使汽车零件脱离了正常的工作位置,汽车零件运行不稳定,造成汽车的整体车体严重抖动。对于这种情况,车主要将汽车零件的位置摆正,拆开汽车零件,观察内部的装置是否破损严重,如果没有,略微调整汽车零件的受力位置,将零件的位置调整到最佳状态,便可解决这样的问题,使汽车零件之间充分契合。

2.4 汽车零件在运行过程中异响过大,影响正常行驶

这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最常见的汽车零件问题故障之一,由于汽车零件需要经常进行磨合的运动,导致内部的零件受到损耗,或接触不严,或挪离原位置,这些都将导致在汽车零件的运行过程中零件在内部互相撞击,出现不同的异响,根据异响的大小可以判断确认汽车零件问题的位置与状况,方便车主进行维修与换件。对于这种故障问题,车主应该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来采取行动进行维修,观察是否汽车零件的使用寿命到达了期限,或是在汽车零件内部细小的零件发生了损坏,又或是长期的使用导致汽车零件的油消耗严重,导致汽车汽车零件的使用不顺畅,产生烦人的异响。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察,零件损坏就更换零件,汽车零件受损严重就彻底更换汽车零件,若是油的问题就进行添加油,只要认清汽车零件故障的根本原因,就能进行维修,药到病除。

3.探究加强汽车制造技术的手段与措施。

3.1加强汽车制造监督人员队伍的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汽车制造量会迅猛增长,汽车制造的技术将会不断变化,对汽车质检的业务工作量必然会迅猛增加,因此要进行全面的质检人员建设。很多汽车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少,质量管理力度不足。因此,必须不断加大质检人员的力量,健全组织、明晰岗位职责,让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能够得到全面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汽车制造企业应该加强专业素质管理队伍的建设,招收专业汽车制造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过硬的质量打击人员,这样的管理人员需要有过硬的职业素养,不能被金钱所诱惑,对于汽车制造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够准确的认识汽车的制造技术,在检测汽车制造制造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保证汽车质量的过硬。

3.2优化我国的汽车制造部门的设施建设与技术手段

完善汽车制造的科技手段,有利于我国汽车制造业的稳定,减少我国汽车质量问题的出现与发生。在完善汽车制造的技术手段中,增加现代化的制造设备也有利于提高制造的水平,是做好汽车制造工作的技术保障。近几年,汽车制造企业的环境逐步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在投入仍存有“重器轻技”的现象。因此,必须配备专门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并且要积极完善汽车制造企业的内部结构,带动汽车制造的整体发展。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的越来越完善,我国汽车的使用将更加全面,对于汽车制造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要着重于制度与技术,推动我国汽车的科技含量与质量发展,为我国的汽车制造业进步所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夏红民编著.《汽车机械维修技能实训教程》.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2] 张金柱 司传胜. 《汽车维修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

[3] 曹建国的《汽车维修实用技术》(第二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汽车零部件加工篇3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进出口;现状

中图分类号:F426.47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142-02

导言

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近年来连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在全球汽车出口中的比重也稳步提高(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增速有所放缓),已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汽车零部件的第四大生产国和出口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是我国汽车行业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在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尚存在不少的问题,出口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本文主要从出口规模、出口产品的种类、出口区域、出口企业性质等方面分析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现状

(一)进出口规模

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规模近年来呈快速增长趋势。2008年,汽车零部件产品对外贸易额为513.3亿美元,增速有所放缓;其中进口162.8亿美元,出口350.5亿美元,出口额占汽车产品出口额的76.4%(如表1所示)。2006年以后,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已占全球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10%以上。

(二)出口产品种类

虽然中国零部件的出口数量增长很快,但是出口的零部件产品中,主要集中在铝车轮、水箱、玻璃、电线束等附加值低、高资源消耗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技术含量低,出口附加值低,OEM市场占有比例低,进入中低端维修市场的居多,关键零部件出口额仅占零部件出口总额的18.3%。但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汽车出口产品正在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转移。例如,附加值较低的传统优势产品――汽车轮胎,出口总额所占比例已由2003年的21%降低至2008年的13%;而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汽车发动机及零件产品出口金额所占比例增加1.6的百分点。(如表2所示)

(三)产品出口区域

从出口区域上看,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已经出口至216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排在前列,出口至这些发达国家的产品总额约占总出口额的61%(如表3所示)。但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汽车整车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前三位分别是俄罗斯、伊朗和阿尔及利亚)同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竟然各不相同,互相不对应。这种现状表明,海外出口中汽车整车企业与汽车零部件企业协作程度较低,不利于整车企业的海外市场的拓展。

(四)出口企业性质

从出口企业性质分析,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统计,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出口额比例中,外商独资企业高居榜首,占总出口额的34.8%。其次是中外合资企业,占总出口额的24%。其中有外资背景企业的占出口总量的59.3%。民营(个体)企业约占总出口额的22.4%。 国有企业只占总出口额的14.7%(如表4所示)。由此可见,中国汽车产品的出口主要由外资企业占主导,在汽车零部件产品中尤其突出,外资基本控制了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尤其是在高端产品的出口上。

二、结论

从上述分析结果看,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出口附加值低,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关键零部件大多由外资企业所控制;中国汽车整车出口同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互相不对应,汽车整车企业与汽车零部件企业协作程度较低;外资基本控制了中国高端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出口。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应进一步加大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研发投入,掌握自主核心技术,促进中国汽车零部件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升级。同时,要提高汽车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的协作配套能力,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司康.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9,(11):6-11.

[2] 秦远建,何元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6,(11):2-6.

汽车零部件加工篇4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产品安全

一、汽车零部件制作行业的现状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质量已跃居世界首位,我国已经快速进入汽车社会,伴随而来的汽车装饰装潢、维修服务等需求也快速增长。汽车零部件是汽车行业的基础,是组成汽车行业发展的先驱者。他保证了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汽车零部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汽车整体的品牌和创新都需要汽车零部件的支撑。而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中,汽车零部件的一些质量问题也逐渐暴漏出来。据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双超2,000万辆,2014年销售2200万辆左右,而伴随的汽车售后服务以及汽车质量投诉问题也在逐年增加,2009年综合投诉仅占到41.9%,2010年迅速上升至61.6%,而2011年度已达到67.5%。而2013年则为71.05%,这其中52.3%是因为汽车质量引起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汽车零部件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现代汽车销售服务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汽车零部件质量问题不仅是影响汽车质量的根本因素,也是制约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质量管理势在必行。

二、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

(一)我国零部件产品质量管理现状

在汽车行业中汽车零部件是独立的个体,他与汽车行业是不同的两个部分却有紧密相关。我国目前的形式汽车零部件正处于分离的状态中,由于汽车零部件是依附于汽车生产企业而存在。在对了汽车零部件上的质量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反而更多的关注在后期整车的质量检测。汽车零部件上的一些小零部在汽车件使用作用没有那么大,会被忽视其质量。在工作人员工作前就应给他树立质量是第一这样的思想。避免因为任何一个小零部件的质量问题,而发生汽车不合格的问题。汽车零部件有专业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而这些管理体系并没有覆盖到全国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由于现在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有的是规模小的小企业或者是加工的小作坊。在这些企业中责任意识中并没有注重质量。小企业和作坊在企业维持上困难,只想着挣钱和维持,并加快生产现有的订单,并没有去技术开发只是拿着旧的图纸去生产,导致零部件行业停止不前。

(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质量管理是生产性企业最为重量的管理,他决定着你的现场是否会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交付给客户。现如今的质量是各行各业最为关注的,客户在选择你的产品时,首先看的是你的质量。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中我们要对生产现场进行严格的控制,客户会看你是否取得了的国际认可的第三方质量体系,如ISO/TS16949、ISO/TS16949等。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体系―ISO/TS16949。ISO/TS16949 是专门为汽车行业制定的统一标准, 已在实践中运用了十多年,为汽车企业合理规划生产、提高质量管理标准、减轻运营风险指明了方向,取得了丰富的运行经验。产品管理还有售后管理这一块,他是同股组织和流程,产品到客户确保完成客户对其要求的目标。

(三)汽车零部件质量标准检测不全面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最初还未形成管理体系时,是借鉴了国外的管理方法。到现今我国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汽车行业发展越来越大,对汽车零部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质量管理才得到了重视和运用。现如今的质量标准大部分是工人在生产中靠着经验凭感觉的去看产品是否合格,零部件在生产中是否安全。这种检测标准不规范不正规。在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中过多的注重按照工艺的要求去生产,是否符合图纸上要求的尺寸和角度。而忽略了零配件的使用寿命,和用户的使用感受。

三、加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质量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一)加强对员工的质量安全培训

企业基本的保障是企业产品的质量,需要对每个入职的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熏陶和企业上质量体系的培训。定期给一线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做质量培训,告诉他们质量的重要性和在工作中如何有效的避免发生质量事件。对完成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提高公司整体的积极性。

(二)加强对产品先期质量策划的落实

我国汽车零部件是依附于汽车生产企业而存在。汽车生产商会对汽车零部件商进行一系列的质量审核,只有通过了质量审核才能成为生产商的供应商。我们在生产前期可以根据图纸上产品的重量、尺寸计算出生产的工时和生产周期。在产品生产的前期产品的质量策划和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在公司内部建立质量部门,建立合理的质量体系,在生产中质量和效率成并存。制定技术方案,尤其是在接到新产品时需做到快速反应。

(三)加强汽车零部件企业质量管理的创新

一个企业立足的根本,除了质量的保证还有技术上不断的创新。创新包括技术上的创新和质量管理上的创新。我国汽车行业在初期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汽车行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在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下,全球化已经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做到国际化和全球化已经是每个企业的信念,做好汽车零部件的质量。去抢占世界上的市场,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去抢占国际汽车市场的份额。

四、结语

近年来,国内的汽车市场处于一个刚性需求状态,有着巨大的需求潜力。汽车市场的需求带动着汽车零配件的生产,在这种需求下大家更多的关注是质量和安全的问题。我们要做好合理的质量管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弥补我国在质量管理和技术上的不成熟。

参考文献:

汽车零部件加工篇5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模式整车企业

汽车的生产制造涉及到零件、整车等上百家甚至上千家生产制造厂家,若在整车制造企业与零部件生产企业之间没有一个科学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体系,没有一个有效地竞争与合作的协调机制,汽车工业的整体发展必然是低速度和低质量的。目前,世界零部件企业则趋向于集成化、模块化、系统化地与整车厂商进行配套,我国如何在有限的保护期内充分运用规则,将汽车零部件行业做强、做大,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跟上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节奏,而且关系到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向,这一过程中发展模式的选择无疑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模式现状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零部件企业作为整车厂商的“附庸”,全部面向各自的整车厂商;其次是逐步独立,开始有计划地为其他整车厂商提供服务;然后是与整车厂商平行发展,有自己独立的市场;最后是部分零部件企业开始过渡到超前整车企业发展的阶段。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已经形成一个以与整车企业的紧密型关系为核心,形状近似箭靶的主流行业组织结构模式。这种模式中,靶心为整车生产企业,靶心向外依次为:第一环为核心零部件企业,核心层零部件企业一般由整车企业的直属专业厂和全资子公司构成,整车厂拥有对核心层零部件企业的完全控制权;第二环为骨干零部件企业,这些企业有相对独立的法人资格,其生产活动要服从于整车厂的整体部署,整车企业一般是通过参股、控股的方式控制、管理骨干层零部件企业;第三环是协作企业,整车企业与协作层企业之间是采购与供货的契约关系,一般是每年年初两者之间确定计划,然后按计划执行。同时零部件企业的空间布局也是围绕整车厂商相对集中分布。如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为上海大众、通用配套,吉林等地区的零部件企业主要围绕一汽配套。

在这种箭靶分层次的行业组织结构模式下,核心层零部件企业往往都是围绕某一整车车型进行生产,因而产品品种单

一、规模较大,并且可以得到整车厂商的技术与管理支持,所以在初期,普遍发展态势较好,但这类零部件企业对整车企业的依附性很大,因此对市场与技术开发、营销与服务等方面的重视与投入不足,导致后期发展乏力;而外面骨干层零部件企业乃至协作企业,由于游离于以汽车整车为核心的汽车集团之外,一方面很难与核心层零部件企业进行竞争,同时在技术与管理上也无法得到整车企业的支持,导致初期发展很困难,一旦这些企业走出初期的困难时期,在市场竞争的锤炼下就会逐步脱颖而出。

2国外汽车零部件行业模式比较

2.1日本汽车零部件行业模式分析

日本汽车工业从1955年迅速发展,到1980年达到年产1104.2万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并保持14年之久。日本汽车工业以相对小的企业规模生产出大量优质的汽车,这与其独具特色的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基于此日本汽车工业创造了精益生产方式、准时生产制、零库存以及看板管理等具有神话般的管理奇迹。

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众多,规模不一,为了将这个庞大的零部件工业组织起来,日本企业采用了多层次承包体制,按照集成部件、稍加工组合部件和单纯加工部件3种情况,将零部件企业分为一次零部件企业、二次零部件企业和三次零部件企业,依次层层转包,最后将各层次零部件企业的零部件集中到整车厂商进行总装,形成金字塔型多层交互垂直式的、以合作为基础的分工转包模式。这种模式下,日本零部件工业形成了以大型企业为骨干,吸收大量中小企业参加的广泛协作网,汽车整车厂商与零部件厂商之间具有稳定和紧密的关系,特别是一级协作企业与特定整车企业之间会维持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同时整车企业一般都向两家零部件企业“双重”订货,以求在竞争中提高零部件的技术与质量,降低成本。这种合作与竞争体制促进了零部件企业的系统化、模块化、集成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

2.2欧美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分析

2.2.1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模式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模式,是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保持相互独立的契约关系,各自独立自由的发展,整车企业可以用图纸向零部件企业招标,促使零部件企业按图纸进行生产;同时零部件企业也可以自主开发新产品供整车企业选择,实现各自的发展,并在竞争中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2.2.2美国模式

美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首先是在80年代以前,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与零部件企业之间是简单的“水平分工”体制,这种模式阻碍了零部件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更新、生产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大大降低了美国汽车工业的全球竞争力;其次是在一度失去世界汽车工业第一把交椅后,美国进行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强化零部件的外部供应,大力调整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分工与协作,整车企业订好零部件规格可以分给几十家可能的投标者,这样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可想而知的;同时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之间讨价还价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在这种自由选择的模式下,迫使零部件企业改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这种模式加大了竞争,但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又进行了第三次调整,即将零部件企业改造成与整车厂商完全对待的关系,零部件企业除了可以向整车厂商供货,还可向全球汽车市场供货,并最终造就了世界级零部件生产集团。如1994年,通用汽车公司将其零件分部从母体剥离,成立了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面向全球市场进行运作,德尔福公司按底盘系统、电器系统、转向系统等六大系统重新整合其业务,并发展成世界第一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新晨

3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模式的发展方向

要使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乃至汽车工业快速发展,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纵观欧美日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不外乎两种基本模式:一是以契约为基础的竞争模式;另一个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转包模式。模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阶段、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地理分布、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等经济与政治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到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根据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及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组织结构模式应该选择以合作为基础的转包模式为发展方向,这样可以促使国内众多规模小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具体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

3.1打破“门户之见”,树立面向全球竞争的思想观念

世界汽车工业的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变革,随着新一轮兼并重组的进行,整车与零部件寡头垄断的局面已显端倪。对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应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战略联盟的观念已经成为共识;以“最佳采购原则”为基础的全球采购正在成为整车企业普遍采用的经营行为;模块化、系统化和积木式生产经营方式最终将使汽车制造业成为“包装贴标签工程”。今后,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将更加清晰,即整车企业搞车型开发设计、积木式整车组装和做品牌;零部件企业负责零部件的模块化、系统化开发设计与制造。因此,我国的零部件工业,必须树立面向全球竞争的思想观念,顺应世界汽车发展的大潮流,打破“门户之见”和“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思想,尽快形成在国内具有垄断地位的零部件企业或企业集团,只有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在国际上才有可能成为寡头垄断中的一员。

3.2整合产业、强强联合,组建汽车系统公司

加快产业整合的步伐,将一些零部件产品的生产从一些“全能型”的汽车公司剥离出去,与此同时,实现强强联合。即将最强的一批零部件企业联合起来,以资产为纽带,通过改组、兼并、参股、增发新股、定向扩股与配股以及租赁等资本运作方式,进行资产、资源的优化配置,组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集团。

强强联合,绝不是“管星”式的组合,而应该是“核聚变”式的组合。众多弱小企业的简单相加,“一盘散沙”的大规模是毫无意义的。应该使我国的零部件工业能尽快超前于整车的发展,出现一个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联合舰队与“小型巨人”并存的产业格局。

3.3逐步形成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在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整车企业强大的品牌,有赖于技术与管理先进、质量可靠、成本合理的零部件企业支撑;同时整车强大的品牌又可以通过它的销售为零部件企业保证稳定的市场。因此,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只有彼此共同前进,才会共同发展。

3.4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政策同时并用

汽车零部件加工篇6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 创新 问题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407.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291-02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企业要生存,则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在创新中谋求发展。目前,汽车是重要的运输工具,它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物质生活发展水平的标志。汽车产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型产业。世界经济和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汽车产业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国家工业水平的代表性产业。汽车的研制、生产、销售、运用,与国民经济许多部门都息息相关。汽车产业是一个经济规模大,波及效果广、对国民经济具有很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因此,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的把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因此,汽车产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则成为时下关注的焦点。

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环境

1.政策环境。国家已颁布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了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汽车零部件企业要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产品开发工作,并在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要逐步形成系统开发能力。在汽车基础零部件领域要形成先进的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努力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同时,提出了对汽车零部件产品进行分类指导和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促使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形成专业化、大批量生产和模块化供货能力。国家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融资以及兼并重组等方面对多个独立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配套和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予以优先扶持。

2.产业环境。入世后,汽车工业逐步开放,国际大型汽车跨国公司以合资合作的方式相继进入。目前国内大型整车企业大都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进行合资合作,汽车工业已成为世界汽车资本及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正向资本构成多元化、技术来源多样化和市场布局一体化的趋势发展,国内汽车市场国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将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国内汽车市场的巨大需求潜力,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3.技术环境。当前国际汽车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技术创新已成为汽车零部件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节能、环保及安全成为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的前提下,世界各大汽车零部件企业已把主攻方向从追求规模效应转向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改造,围绕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等重点领域,不断开发研制各种新产品,抢占竞争制高点。特别是汽车电子技术将得到更快发展,汽车燃油的经济性得到普遍重视,汽车排放标准更趋严格,与此同时,对汽车的可靠性、安全性及舒适性等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升级带来了严峻挑战。

二、当前汽车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也还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跨行业统一协调与指导。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与上游的钢铁、石油、电子、化工及下游的整车生产、回收再制造等行业紧密相关。这些行业是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基础及依托,它们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汽车零部件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提升。汽车零部件研发、加工与制造领域中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不断的增加,迫切需要由政府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协调各相关行业并制定各行业统一发展规划与战略,实现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目标。

2.自主品牌弱小。汽车自主品牌是进行自主创新的载体,但目前我国大多数汽车自主品牌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国际竞争力。特别是有些大型汽车企业在合资合作中,甚至放弃了原有品牌建设平台。虽然我国的汽车总产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但是除了奇瑞、吉利等极少数公司外,却没有几个叫的响的自主品牌,没有一个世界级的自主汽车品牌,没有一家世界级的汽车企业,则导致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较差。目前国内最大的几家轿车生产企业都是被国外大公司控制的合资企业,这是因为外资较早进入轿车行业,国内部分企业已经形成了靠外资合作对象不断输入新车型来进行竞争的局面,致使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减弱,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垄断进一步加剧。

3.完善的自主开发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建立。由于我国汽车技术力量分散,各种资源分布广泛,所以集各方优势和科技资源,共建自主开发科技创新体系,对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协同攻关,是提高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新一代汽车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和获得竞争前主动权的捷径。但目前我国对这种部级的汽车科技创新体系还没有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论证,这就使我国汽车产业难以形成合力,以致造成人力和设备资源的浪费以及国内企业间的过度竞争,不利于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

4.科技人才极度短缺,培养体系不健全。提高汽车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企业拥有一定规模和较高素质的科研技术队伍。目前,大多汽车零部件企业科技人才比例提高并不显著,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领军人物更为稀缺。在汽车零部件企业现有的高层人才中,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人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紧缺,创新人才的缺乏已成为阻碍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5.汽车零部件发展滞后。汽车产业与汽车零部件的创新能力密切相关。我国汽车零部件技术基础较差,长期投资严重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开发能力弱严重制约着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尽管国内有许多家汽车零部件和配件厂,但像大众、福特、通用、丰田等在中国的合资汽车制造厂还有许多,尤其是跨国公司一直控制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零部件的采购,使具有核心技术的零部件一直从国外进口,且进口价格远远高出国际市场价格。

三、提高汽车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笔者以为,就汽车零部件企业而言,要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加强宏观协调与指导。汽车产业不是单一产业、单一商品的问题,汽车产业的发展将对整体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建议从国家层面应出台协调各相关产业、合力推动汽车零部件自主创新水平提升的宏观发展战略。避免出现在产业准入、财税体制、研究开发、市场体系及回收再制造等方面出现发展战略不一致的情况。此外,在政策出台后,要稳步推进,不能朝令夕改,避免对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2.创造自主品牌。加快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学习能力。汽车品牌和企业声誉是消费者选择汽车产品时的重要参考因素。一个企业能否参与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胜,关键在于是否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良好的品牌。我国汽车企业应不断开发新的自主品牌,并不断提升已有自主品牌的价值,使已有低端品牌的性能逐渐向中、高端方向发展。如果企业没有形成技术学习能力,只能被动地陷入引进、模仿、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即使企业拥有了自主品牌,如果不结合技术学习,也无法真正具备核心技术和持续的竞争能力,只能是有产权、无知识的“空心”品牌。

3.构建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和汽车行业公共技术平台。从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两方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权责明确、定位清晰、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体系,是使我国汽车产业加快取得创新性突破的关键。汽车自主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国家科研机构为骨干、高等院校为生力军的产学研科技创新体系,该体系是汽车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各要素既有明确的职责与分工,但彼此之间又是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

4.要大力培养和用好创新人才。创造财富的人比财富本身更具价值,而人才是创新的关键。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作为汽车零部件企业里选、育、用、留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掌控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其人性化、系统化、科技化等优点区别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并推动着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高速发展。要加大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汽车零部件企业要善于围绕创新战略,敢于、善于使用创新型人才,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宽松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和企业文化氛围。要积极推行国际化人才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发现和招揽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人才为我所用。

5.鼓励发展零部件产业。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发展汽车的零部件产业的进程表明,零部件产业与整车制造产业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优质零部件的供应是整车企业高质量的保证,如果靠长期进口零部件,尤其是以发动机为主的核心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则不仅要花费大量外汇还要使汽车产业的发展受制于人。最好能做到每个汽车厂都有自己的发动机厂和车身厂,鼓励发展零部件产业,以保障其自主品牌的平稳健康发展。并且一旦某个产品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价格和质量标准就停止进口这种零部件,以确保同期本国的几大汽车公司能安心消化核心技术,提升自主研发、生产与管理能力。

总之,提升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某一个企业所能完成的, 必须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在相关行业的配合下, 通过全行业的努力和不断的积累才能逐步提升, 从而建立起与汽车工业发展相符合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秦远建,王娟.我国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07(1)

[2] 杨莹,张莉.汽车产业自主知识产权与自主品牌[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

汽车零部件加工篇7

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有80%以上是中小企业,他们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主体,在发展汽车工业的过程中,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础地位比较弱小,搭载会的平台希望整合各方资源,享受国家对中小企业政策的优惠和扶持,进而解决汽车零部件企业‘唱配角’的地位。

第十届中小企业博览会(简称会)将于2013年9月25日至28日在广州市琶洲中国进出易会展馆A区举行,其中设有汽车零部件及用品的专业展览。随着展会的临近,《消费电子》的记者采访到了会汽车零部件及用品展的主办方中国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陈伟农先生。

岁月是人生轨迹的见证人,一切似乎都难以预料,但冥冥中又有了安排。进入汽车行业并耕耘三十多载,这是陈伟农自己也没有想到的。1977年,正想当兵的陈伟农恰逢恢复高考,于是通过一个月的复习,考取了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内燃机专业。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并从事了19年的汽车及零配件行业产销管理与研究工作;2001年他被任命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兼副主任;2008年开始担任中国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兼副总裁,主持党委系统的工作。

中国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属于中央二级企业,据陈伟农的介绍,该企业一年有近60个亿的销售收入,1个亿的利润额。作为公司党委的一把手,他深感责任重大。在协助总裁做好生产和经营工作的同时,从公司发展前景考虑,他一直构思为公司搭建新的业务平台。鉴于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深耕多年,于是,会汽车零部件及用品展和汽车零部件企业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这两个项目就应运而生了。陈伟农告诉记者:“做这两个项目,是为了服务好汽车零部件行业。我们国家要想建设成为汽车强国,零部件行业是不容忽视的。汽车界的资深专家陈光祖先生也曾说过,中国汽车、得零部件者得天下,可见零部件对整车的重要性。”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国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并非这两年才开始接触展会,陈伟农说:“以前每年,我们都会组织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参加美国拉斯维加斯展,以及上海、德国和巴西的汽车零部件展等等。”多年的组团参展,为中国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办好会汽车零部件及用品展做好了各项充足的准备。

会汽车零部件及用品展在成功举办第一届后,现已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今年的展会。“去年我们的展会面积达1万平方米,展位500多个,参展的企业有300多家,预计今年的规模会比去年翻一番。”陈伟农进一步介绍说,“尽管市场上有关汽车零部件的展会很多,像北京、上海等地的展会虽然规模比较大,客商人流比较多,但主要的客商都被吸引去看整车了,零部件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更难以在展会中突显自己。如果零部件企业想在展会中解决订单问题,参加商业性强的展览确实没错,但如果企业除了想解决订单问题,还想利用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进一步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那会就是个最佳的选择。一方面会是由国务院批准,工信部牵头,具有公益性意义的展会;另一方面会为中小企业搭建的公共服务平台能帮助企业解决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尽管从目前的规模和影响力来看,会汽车零部件及用品展没法和北京、上海甚至国外的专业展相比,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会对零部件企业深层次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显露出来。”

对于汽车零部件及用品展为何搭载会这个平台,陈伟农告诉记者:“去年我们做了一个关于《我国汽车零部件中小企业生存现状和政策研究》的课题,根据调查的样本来看,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有80%以上的都是中小企业,他们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主体,这和会的主题是很契合的。在中国发展汽车工业的过程中,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汽车领域的基础性地位和关键性作用被弱化了,搭载会的平台希望整合各方资源,享受国家对中小企业政策的优惠和扶持,切实解决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汽车领域的基础性地位和关键性作用。”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小企业为国家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工业产值、70%的创新成果和80%的就业。近年来,国家也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方针政策,加强了对中小企业工作的组织领导,让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一直以来,国家都在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却容易忽略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现在通过参加会,加入公共服务平台,可以让零部件企业在代价不高的情况下,较好地实现他们的需求。包括解决企业规模比较小,人才短缺,管理粗放,市场开拓难度较大,研发力量不足,资金筹集困难等等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我们国家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我们会借助这个公共服务平台,使企业间进行资源整合,结成互相协作的关系,进而获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陈伟农进一步举例说,不久前国家质检总局针对汽车行业推出的“三包法”,他认为就是对零部件企业最好的支持。当然可能也会给部分零部件企业带来压力,但他认为零部件品牌一直以来在市场上都没有知名度,如果“三包法”实行后,消费者将会认识到越来越多的零部件品牌,而且知道哪些零部件品牌更质优价廉。“通过我们的努力和争取,国家将会对这些零部件企业有更全面、到位的认识,政策支持力度就会更大”,陈伟农如是说。

汽车零部件加工篇8

如果把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构成变化放在一起分析,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高度相似性:用现在的标准来看,最早发展起来的是中小型专业汽车厂,后来才慢慢有了大型汽车集团,到现在是各种业务范围细分的零部件厂大量出现。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资本市场,先上市的也是中小型汽车整车公司,后来大型汽车集团公司也以各种形式登上了资本市场的舞台,而现在,则是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大量上市。

这本身就是汽车工业发展不可回避的过程。汽车工业是劳动、技术和资金三密集产业,行业发展初期,由于技术要求高,很难在市场上找到合适的配套零部件生产厂,因此,最早建立的汽车厂都是“小而全”或者“大而全”。

当然,由于资金有限,所谓的“大而全”现在看来,也是规模有限。只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搞大型汽车厂有了条件,集团公司模式也就应运而生。但随着专业分工的加强,规模再大的集团公司,也需要在市场上寻找合作伙伴。于是,具有强大配套生产能力的零部件生产厂开始出现,汽车零部件行业有了大发展。

而汽车工业进入资本市场,自然也是按照这样的路径运行的。早期上市的主要是中小规模的汽车公司,如金杯汽车、北京北旅等;后来,上海汽车、东风汽车等大型汽车集团开始上市;近几年,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集中上市。

如今,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在整个上市汽车公司板块中,已经占据了大半壁江山。换言之,在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完成了利益格局的重构。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出,无论是整个汽车工业,还是资本市场的汽车板块,其发展轨迹大体上都符合市场规律,也是与国际接轨的。

当然,汽车零部件企业大量上市,除了行业发展因素外,也有其他原因。从一台汽车的全生命周期来看,维修成本往往会超过汽车的制造成本,而维修成本中,相当大的比例是更换零部件。而且,越是高档汽车,这方面开支就越大。

由于有相当数量的零部件用于维修,其毛利率会较生产整车更高。大量的需求加上较高的收益,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在中国,过去因为搞“小而全”和“大而全”,汽车零部件企业往往是依附于整车企业,这不可避免地会制约了汽车业的发展。这种模式被打破后,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一些发展较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有了与整车企业的议价能力,这就使汽车零部件企业取得相对独立的发展机会,并形成了良好的盈利能力。

而有了这些,也就为大量上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个角度上也可以说,现在汽车零部件企业集中登陆资本市场,本身也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水到渠成的结果。

汽车零部件企业大量上市,对于投资者来说无疑是好事情,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标的,有利于投资者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同时,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而言,经营会更加灵活,应对风险的能力也会加强,在很多方面显示了较整车企业更多的优势。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