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人与自然的和谐8篇

时间:2023-03-07 15:04:39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篇1

化学农业与石油农业并不是农业现代化的理想模式,因为它不仅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大量投放以化肥、农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生产资料,破坏土壤结构、污染环境、降低农产品质量,等等。为了满足人口增加和人均农产品消费量提高带来的农产品需求总量的大幅度增长,在没有取得突破性技术进步的条件下,人类社会还不得不依赖化学农业和石油农业,但这无异于与虎谋皮。近年来,有关食品安全的负面报道日渐增多,实际上是在印证这种说法。

归纳起来看,化学农业与石油农业就是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发展的典型例证。但我们必须承认,在农业方面如何由不和谐走向和谐,迄今为止的权威科学家和官方还没有找到有效途径。在生产安全农产品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人并不缺乏经验。中国在传统农业阶段是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古代普通农民消费的农产品要比现在百般检验后供给达官贵人的农产品安全得多。中国农田几千年连续耕作而地力不减,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类文明成果。但是,中国传统农业的致命缺陷是土地生产率太低,满足不了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众多人口形成了巨大的吃饭压力,使得中国传统农业在化学农业和石油农业面前不得不退避三舍。

可喜的是,在化学农业和石油农业快要走到尽头的历史阶段上,中国人自己创新的三安农业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三安农业以张令玉先生独创的生命信息调控(即“睡眠功能基因唤醒”)技术为支撑,运用28项集成化三安生物科技成果,不施用任何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在成本大幅度降低、单位面积产量明显提高的条件下,生产出超有机农产品,并惊世骇俗地制定出无化残、无农残、无药残的“三无”安全食品标准,并且经北京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检验,三安集团送检的各类农产品均符合《三安食品质量安全标准》。

人与自然的和谐篇2

关键词: 《白鲸》 写作主题 人类 自然 和谐相处

一直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引发了无数人的思考。人类对自然的看法决定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与归宿。由于受到西方海洋文明思想体系的影响,在19世纪的工业文明时代中,西方人对自然的态度体现为对大自然的无限索取,人们不断挑战自然的极限,力求征服自然。很多人都投身于捕鲸行业中,这种行业不仅可以让人发财致富,而且可以让人在海洋这个大舞台上一展身手,凸显个人英雄主义。《白鲸》就是这样一部以捕鲸事业为描写对象的小说,作者麦尔维尔描述了船长亚哈和叙述者实马力对待白鲸的不同态度,导致不同结局,揭示了一个让人深思的主题――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写海、写鲸鱼、写船长亚哈对白鲸莫比・迪克的追击和斗争,都是为小说复杂多端的主题服务的,是为了表达人与自然之间、善与恶之间、欲望与抑制之间的冲突,反映的是人同自然和命运相抗衡的噩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小说贯穿始终的重要主题,《白鲸》所使用的写作技巧旨在揭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主题,这个主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疯狂的征服者――亚哈

亚哈这个名字来自于《旧约・列王记》,里面有一个以色列王名叫亚哈,他傲慢狂妄,是个十恶不赦的国王,最后被箭射死在战场上。《白鲸》中的亚哈与亚哈王的性格如出一辙,命运也比较相似。亚哈作为一个捕鲸高手,见识广阔、知识渊博,曾经在很多大学堂学习过。他与可怕的大海已经整整战斗了四十年,经验丰富。但是作为一个捕鲸船船长,亚哈对待自己的水手同胞仿佛是一个邪恶的暴君,他脾气暴躁,将自己的水手视作奴隶。麦尔维尔这样形容亚哈:“当人们看到亚哈坐在那只由牙骨做成的三角凳上,怎么会不让人想到那就是他的王位呢?亚哈就是海中之王,是船上的可汗,同时也是大海兽的太君。”为了报仇雪恨,他逼迫自己的水手一起在茫茫大海上追杀白鲸莫比,最后导致了船毁人亡的悲剧。

很显然,船长亚哈以自我主义为中心,他打着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幌子对大自然进行裸的掠夺与索取,船长亚哈的形象不仅展示了人类无法满足的贪念,更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无尽索取和征服的相处理念。最后“皮廓德号”船毁人亡的惨剧充分证实了人类近乎疯狂的野蛮行径只会导致自我毁灭,这是大自然给出的警示。

二、悲壮的反抗者――白鲸

白鲸莫比集中体现了人类自然物不可捉摸的智慧与力量。它是一头富有传奇色彩的白色抹香鲸,有一个金字塔似的白色背峰,同时,它常常神出鬼没、离群索居。在《白鲸》中,莫比还未出场,作者就用了大量笔墨描述它的传奇故事。可以说,作者为莫比戴上了神秘光环,具有传奇色彩。

正是因为莫比的传奇色彩,亚哈对其充满贪欲与仇恨,立志一定要捕杀它。其实这折射出人类中心主义者对大自然的贪婪。为了鲸油,为了财富,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置大自然的生态规则于不顾,对大自然实施了无休无止的杀戮与征讨,而白鲸的反抗其实是出于一种本能,属于自我防卫,它以牺牲自我生命为代价,进行顽强抵抗。这是一种不得不让人佩服的顽强抵抗,引人深思和警醒。在大海这片广袤无垠的领域中,白鲸们生活得悠然自得,它们有自己的天地,从不主动侵犯人类,是人类的贪得无厌导致他们变得凶神恶煞,是人类逼得它们不得不誓死捍卫自己的生存空间。最后白鲸莫比与“皮廓德”号同归于尽,证明了白鲸的报复一点也不含糊,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白鲸这种完全出于自卫而进行的反抗是悲壮的,也是对人类与大自然野蛮相处理念的莫大警示。

三、孤独的幸存者――实马力

实马力取名于《旧约・创世纪》中亚伯拉罕的长子实马力,意为“被遗弃者”。在《白鲸》故事的伊始,实马力以叙述者的身份出场,他作为文明社会的一员,对神秘莫测的大海充满了膜拜与向往。当他对陆地生活感到厌倦时,决定去见识海洋世界。他没有任何海上经验,仅仅凭着自己对海洋的渴望情感就踏上了凶险的捕鲸之路。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实马力对所谓文明社会的一种逃离,他想探求生活的奥秘,对自己进行放逐。正因为如此,实马力的捕鲸动机没有掺杂太多利益因素。后来,在捕鲸过程中,实马力不断了解白鲸莫比的传奇经历,逐渐形成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伦理观念。后来,“皮廓德”号沉没了,实马力成了唯一幸存者。这不仅是他的运气,更是因为他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大自然的魔力显灵。虽然实马力的幸存是孤独的,但足以让我们反思人类应该如何与大自然相处。

在《白鲸》中,实马力是“皮廓德”号唯一的幸存者,也是人类与大自然殊死搏斗的见证人。作者麦尔维尔借助实马力的经历,一方面,认可人类对大自然的合理利用,赞同捕鲸行业的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作者非常反对人们对大自然的疯狂掠夺,反对对白鲸的疯狂屠杀。通过亚哈和实马力的结局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旨在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念:人类对海洋的近乎疯狂的掠夺已经打破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伦理秩序,所以人类要承受大自然给予的惩罚,付出惨痛的代价。只有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大自然才会给予人们想要的东西。这种信念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无启示。

参考文献:

[1]程爱民.美国文学阅读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3]杨起深.美国文学选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马晓颖.复仇的代价――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评介[J].中国电力教育,2006.

[5]孙建民.《白鲸》:一座深邃神奇的艺术迷宫[J].域外视野,2006(10).

人与自然的和谐篇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生产力明显地提高,经济发展迅猛。但是,随即而来的是,对自然的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使得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对于人类来说,如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如何生存和怎样生存下去的问题,或许是个永恒的话题。

关键词:自在自然;人化自然;现状;认识

一、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包括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两部分内容。自在自然包括人类历史之前的自然,也包括存在于人类认识或者实践之外的自然。人化自然则是指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相连的自然,也就是作为人类认识和实践对象的自然。马克思强调人化自然,同时承认自在自然的先在性,他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但是,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1]不是自然界依赖于人,而是人依赖于自然界,“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 。”[2]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有着其独立发展的进程,具有不依赖于人的独立存在的性质,是一个纯客观的过程,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的物质过程。

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人化自然绝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人类实践的前提和结果。人类的实践可以改变自在自然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乃至其规律作用的方式,但是,它不可能消除自在自然或自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相反,自在自然的客观实在性通过实践延伸到人化自然和人类世界中去,构成其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人化自然的独特性在于它对主体实践活动的依赖性。固然,人化自然不可能脱离自在自然,而要以自在自然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但人化自然毕竟不同于自在自然,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而不是自在自然自动延伸的当然产物。

二、 人化自然的发展现状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中得出了下面的结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的实现,不能依靠资本主义制度,而只能依靠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实现。马克思从社会角度分析了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劳动的异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便从统一走向了对立。自然界成了资本家剥削工人、追逐利润的工具。从而因人与人关系的破裂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成相敌对的异已世界的关系。“从人那里把自然界异化出去”,最终导致“违反自然的满目疮痍、日益败坏的自然界,成了他的生活要素。”[3]资本追求利润而进行的无限扩张,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

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这种理想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因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4]所以,人类社会要想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必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我国目前多数人工自然建造皆处于无序、失控状态, 仍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矛盾型之中。中国正处在迅速推进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加上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相当严重。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 这个问题可能更加突出。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和控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 对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和谐相处的认识

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以人们对自身生活方式的反思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世界观的现代转向。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由于天然自然的有许多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因素,所以人类从改造洞穴、建造房屋等开始使天然自然环境逐渐人工化,一直发展到今天如高楼大厦林立、道路四通八达、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现代化的厂房设备、文化娱乐场所等各式各样的人化环境。现代人已经被认为创造的环境包围。可是,不容乐观,当现代人重新审视自己周围的环境,觉得自己离天然的自然环境越来越远,由此产生越来越强的环境危机感。人们必须从人与自然界的互动性和整体性上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界的价值关系。

其次,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在现代条件下向自然界的“回归”。众所周知,自近代以来,天然自然向人化自然转化的速度日益加快,人化自然演化发展空间规模不断扩展,这在无机自然界和有机自然界中都有具体表现。从无机自然界看,早期人类只能用物理手段改变自然物的客观结构,后来掌握了利用化学手段打破分子结构。进入20世纪,人类开始把足迹伸向原子核内部,开发和利用核能,揭开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序幕。现代人对自然的“回归”并非完全抛弃现有的一切成就,简单的重新投入原始自然的怀抱,人类还是靠科学技术的力量,通过人工自然来实现向自然界的辩证的“回归”。

最后,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是人类自觉能动性的真正的实现。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实践活动必然从盲目性向自觉性、由不完全的自觉性向完全自觉性方面发展。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存在资本主义制度,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平衡,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贫富差距仍然明显,科学文化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和得到普及。在此状况下,人类的实践活动达到完全自觉的状态显然是不可能的,因而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受到限制和阻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版 2000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人与自然的和谐篇4

[关键词]人与自然;科技文化;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引起世人的普遍重视,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上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人们发现,在人类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制约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威胁。

在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反思中,人们发现,问题的出现与近代以来西方的科技文化有着直接关系。

一、西方科技文化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类对自然的无知,人类处在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控制之下,惊异于自然,臣服于自然,对自然界充满着崇拜和敬畏,与自然界维持着原始的“和谐”。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种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带来这种改变的,是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发展。

近代西方科技文化是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把人和客观世界分别作为主体和客体分置开来,把自然界作为客体放在了主体人的对立面。建立在这种“主、客二分”思维模式基础上的近代科技文化,在认识上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把这种主客体关系看作是第一位的,甚至是唯一的,忘记了二者的同一性前提。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片面强调把人从自然界超拔出来,放在了自然界之外、之上;而自然万物从此只是作为科学认知和技术改造的对象,只是作为主体的资源在与主体的对峙中获得自己的地位。在实践中,这种近代科技文化致力于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征服和占有,致力于让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从而展开了对自然界的疯狂掠夺和攫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的主体地位就越是被确定,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也就越见成效。这样,科技的发展最终揭去了自然界的神秘面纱,赋予了人类日益强大的控制自然的能力,人类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逐渐动摇并最终消失。从此,自然界仅仅成了人类的资源提供者和废物的投放处,人与自然只在技术的“可用性”方面相遇,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的出现成为必然。

正是因为看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畸形发展同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这种联系,在对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反思中,许多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希望从与西方文化异质的东方文化中找到摆脱人类困境的出路。

二、中国传统文化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中国有着明显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与西方“主、客二分”的主流思维模式不同,中国传统的主流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宽泛的意义,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它主要体现以下思想:(1)“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即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2)“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远取诸身,近取诸物”,即人类要观察并仿效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3)“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为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也就是说,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调节自然的变化使之不过于中道以有利于人类。(4)最终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即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理想境界。

因为强调“天人合一”而不是主客二分,近代科技文化没有产生在古老文明的中国,中国也因此长期处在农业文明中而没有进入工业文明。也是因为对“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中国古代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着深刻的认识。道家在人类历史上最早意识到文明的发展对自然界原初状态的破坏,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张“常因自然”,反朴归真。孔子教导人们“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孟子提出“树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淮南子》说:“畋不掩群,不取糜夭,不涸泽而渔,不毁林而猎。”《尚书》有正确使用自然资源的较早记录,《国语》记载了周太子晋关于治理山林、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主张,1975年云孟县出土的秦代“天律”(关于打猎的法律)更被专家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因此,考察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我们在为中国文化深邃的生存智慧感到骄傲的同时,不得不清醒地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历史并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曾经水草丰美的黄河中游流域变成今天黄土弥漫、干旱贫瘠的黄土高原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说在西方是近代科技发展和工业文明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畸形关系,没有近代科技、没有工业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也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呢?搞清这一问题,还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谈起。

三、马克思主义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首先,人与自然界是同一的。马克思说:“最初,自然界本身就是一座贮藏库,在这座贮藏库中,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已经作为前提存在了)发现了供消费的现成的自然成品……”这句话从两个方面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从自然界获取维持生存所需要的消费品。也就是说,自然界不仅孕育了人类,而且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永恒的条件。在马克思看来,说“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就人的肉体生活而言,人靠无机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无机的身体”;就精神生活而言,自然界“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作为艺术的对象”,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的“精神食粮”。

其次,人与自然界又有斗争性的一面。自然界孕育了人类并构成人类生存的条件,但自然界毕竟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这决定了人与自然的非同一性甚至是对立。

自然界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构成对人类行为的制约,特别是当人类对这种规律还不认识的时候,它表现为一种盲目的、异己的力量,与人类相对抗,而自然灾害的发生更是人与自然对立关系面对面的显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人们就象畜生一样服从它的权力。”人与自然的这种对立关系决定了,人要在自然界生存下去,就必须展开同自然界的斗争。“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

人与自然的同一性意味着,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就会危害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类面对自然的实践活动必须限定在不危及自然生态系统的限度之内,保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也保证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可以发现,西方近代科技文化把人与自然分别作为主、客体分离开来,片面强调二者的对立和斗争,忽略了二二者的同一性,这是西方生态问题的根源所在。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看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和时代价值。

人与自然界作斗争需要一定的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古代的刀耕火种是,现代的科学技术也是。的确,生态问题的产生与科技发展有直接的联系,有人因此常常赞美远古时代把人与自然的那种原始的平衡当作天人关系的理想状态。实际上,我们不难想象,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低下,早期的人类受着大自然神秘力量的盲目控制,受到野兽的威胁,只能从危险中努力获取或多或少的食物来维持生存,在这种状态下,人与自然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所谓和谐,只是人对自然“畜生一样的服从”而已。是科技的发展使人类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科技发展的确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但通过放弃科技来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拙劣的选择。人与自然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不是通过人对自然“畜生一样的服从”来实现和维持的,而是通过对客观必然性的掌握和运用来实现的。科学就是对必然性的掌握,技术就是科学的运用。

中国社会没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要是因为缺乏科学技术。由于没有科学技术,增加粮食产量靠的不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亩产量的增长,而是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牧业生产长期粗放经营,草场植被遭破坏;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矿物开采浪费大,利用率底,污染严重……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技术,中国传统文化没能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现实的手段。

东、西方生态问题的原因分析告诉我们:一方面,我们必须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实现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以保证人在自然界面前的能动作用。两方面相结合,决定了我们的必然选择,这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和环境工作;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篇5

[关键词]人与自然;科技文化;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

[作者简介]许艳华,山东经济学院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山东济南250014

[中图分类号]C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2―0114―03

人与自然的关系引起世人的普遍重视,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上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人们发现,在人类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制约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威胁。

在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反思中,人们发现,问题的出现与近代以来西方的科技文化有着直接关系。

一、西方科技文化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类对自然的无知,人类处在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控制之下,惊异于自然,臣服于自然,对自然界充满着崇拜和敬畏,与自然界维持着原始的“和谐”。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种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带来这种改变的,是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发展。

近代西方科技文化是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把人和客观世界分别作为主体和客体分置开来,把自然界作为客体放在了主体人的对立面。建立在这种“主、客二分”思维模式基础上的近代科技文化,在认识上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把这种主客体关系看作是第一位的,甚至是唯一的,忘记了二者的同一性前提。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片面强调把人从自然界超,放在了自然界之外、之上;而自然万物从此只是作为科学认知和技术改造的对象,只是作为主体的资源在与主体的对峙中获得自己的地位。在实践中,这种近代科技文化致力于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征服和占有,致力于让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从而展开了对自然界的疯狂掠夺和攫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的主体地位就越是被确定,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也就越见成效。这样,科技的发展最终揭去了自然界的神秘面纱,赋予了人类日益强大的控制自然的能力,人类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逐渐动摇并最终消失。从此,自然界仅仅成了人类的资源提供者和废物的投放处,人与自然只在技术的“可用性”方面相遇,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的出现成为必然。

正是因为看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畸形发展同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这种联系,在对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反思中,许多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希望从与西方文化异质的东方文化中找到摆脱人类困境的出路。

二、中国传统文化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中国有着明显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与西方“主、客二分”的主流思维模式不同,中国传统的主流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宽泛的意义,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它主要体现以下思想:(1)“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即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2)“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远取诸身,近取诸物”,即人类要观察并仿效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3)“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为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也就是说,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调节自然的变化使之不过于中道以有利于人类。(4)最终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即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理想境界。

因为强调“天人合一”而不是主客二分,近代科技文化没有产生在古老文明的中国,中国也因此长期处在农业文明中而没有进入工业文明。也是因为对“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中国古代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着深刻的认识。道家在人类历史上最早意识到文明的发展对自然界原初状态的破坏,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张“常因自然”,反朴归真。孔子教导人们“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孟子提出“树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淮南子》说:“畋不掩群,不取糜夭,不涸泽而渔,不毁林而猎。”《尚书》有正确使用自然资源的较早记录,《国语》记载了周太子晋关于治理山林、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主张,1975年云孟县出土的秦代“天律”(关于打猎的法律)更被专家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因此,考察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我们在为中国文化深邃的生存智慧感到骄傲的同时,不得不清醒地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历史并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曾经水草丰美的黄河中游流域变成今天黄土弥漫、干旱贫瘠的黄土高原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说在西方是近代科技发展和工业文明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畸形关系,没有近代科技、没有工业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也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呢?搞清这一问题,还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谈起。

三、马克思主义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首先,人与自然界是同一的。马克思说:“最初,自然界本身就是一座贮藏库,在这座贮藏库中,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已经作为前提存在了)发现了供消费的现成的自然成品……”这句话从两个方面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从自然界获取维持生存所需要的消费品。也就是说,自然界不仅孕育了人类,而且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永恒的条件。在马克思看来,说“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就人的肉体生活而言,人靠无机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无机的身体”;就精神生活而言,自然界“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作为艺术的对象”,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

的“精神食粮”。

其次,人与自然界又有斗争性的一面。自然界孕育了人类并构成人类生存的条件,但自然界毕竟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这决定了人与自然的非同一性甚至是对立。

自然界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构成对人类行为的制约,特别是当人类对这种规律还不认识的时候,它表现为一种盲目的、异己的力量,与人类相对抗,而自然灾害的发生更是人与自然对立关系面对面的显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人们就象畜生一样服从它的权力。”人与自然的这种对立关系决定了,人要在自然界生存下去,就必须展开同自然界的斗争。“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

人与自然的同一性意味着,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就会危害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类面对自然的实践活动必须限定在不危及自然生态系统的限度之内,保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也保证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可以发现,西方近代科技文化把人与自然分别作为主、客体分离开来,片面强调二者的对立和斗争,忽略了二二者的同一性,这是西方生态问题的根源所在。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看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和时代价值。

人与自然界作斗争需要一定的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古代的刀耕火种是,现代的科学技术也是。的确,生态问题的产生与科技发展有直接的联系,有人因此常常赞美远古时代把人与自然的那种原始的平衡当作天人关系的理想状态。实际上,我们不难想象,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低下,早期的人类受着大自然神秘力量的盲目控制,受到野兽的威胁,只能从危险中努力获取或多或少的食物来维持生存,在这种状态下,人与自然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所谓和谐,只是人对自然“畜生一样的服从”而已。是科技的发展使人类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科技发展的确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但通过放弃科技来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拙劣的选择。人与自然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不是通过人对自然“畜生一样的服从”来实现和维持的,而是通过对客观必然性的掌握和运用来实现的。科学就是对必然性的掌握,技术就是科学的运用。

中国社会没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要是因为缺乏科学技术。由于没有科学技术,增加粮食产量靠的不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亩产量的增长,而是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牧业生产长期粗放经营,草场植被遭破坏;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矿物开采浪费大,利用率底,污染严重……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技术,中国传统文化没能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现实的手段。

东、西方生态问题的原因分析告诉我们:一方面,我们必须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实现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以保证人在自然界面前的能动作用。两方面相结合,决定了我们的必然选择,这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和环境工作;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篇6

Abstract: human and nature is a kind of dialectical and united relationship, is both contradictory and the struggle for a unified body. Person and natural dual harmony to build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and the performance, realize person and natural dual harmony, we should use integrated this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romote person and natural dual harmony, but also make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use of natural and natural protection, a production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people life is rich,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of socialism development road.

关键词:人与自然 和谐社会 双重和谐 科学发展

Key words: human and nature harmonious society dual harmon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政治和谐,发展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一个既长远又现代的话题。在当今的社会里,我们必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的思考。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单单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就是坚持以自然为本,否则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人们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界才能越来越美好,人类的前景才会越来越光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逐渐的发现到,人与自然之间在关系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存在关联的,两者之间有着双向互动的联系。因此,我们要从当前的自然环境问题当中不断学习和借鉴,同时也要汲取教训、得到启示、不断改正与完善。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注重人与自然双重和谐的人文关心,提倡一种生态道德观念,并且利用法治的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公民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实现和谐社会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

一、人与自然双重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

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相处,就是达到生产和谐发展,人民生活富足,生态保持平衡。生产和谐发展,人民生活富足,生态保持平衡,这三者的内涵虽然不尽相同,但是紧密联系的。

生产和谐发展是实现人民生活富裕的条件,离开了生产和谐发展,人民生活富裕就无从谈起;人民的生活富裕是发展的目标,脱离了人民生活富裕这一目标,发展也便失去了意义;保持生态的平衡,是实现生产持续和谐发展的前提与保证。大量的实践已经证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不和谐,也将进一步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因为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就要受到恶化,导致了资源的慢慢枯竭[1]。如果能源资源发生了紧张,那么就会使经济发展和资源能源产生十分严重的矛盾,从而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就会难以得到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将无从谈起。

根据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是不容乐观的,一些地方的自然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是非常的突出。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很好的保护,不但无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会引发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双重和谐的几个因素

(一)不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一种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然而,人们却往往不能正确认识人的这一特征,却总是将自己同自然界对立起来,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使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不断恶化。

人们不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自然界过于索取,例如过量的砍伐树木,过量的开采等。这样就容易造成土地的荒漠化、水土流失、江河断流以及洪水泛滥,这些不能不令我们深思。二是不尊重自然界的自身规律,自然界的本身是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和谐的关系的。比如树木涵养水份,湖泊调节江河水量。然而人们却不尊重自然界的自身规律,过度毁林开垦,围湖造田等[2],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内在和谐。三是缺乏保护自然的意识。近些年来,受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一些地方对于经济落后的忧患意识较重,对于自然环境保护落后,生态建设落后的忧患不够,对于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结构性矛盾的认识不足,导致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了威胁。

(二)不能合理利用自然

自然生态问题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又是非常沉重的话题,同样也是一个关系人与自然双重和谐的话题,关系到人类的长久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自然环境利用不合理,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欠账多,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自然合理利用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然而,人们没有意识到要合理的来利用自然,却在长期以来,在工业上走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效率低下的粗放式道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同样,生态破坏问题也是由于人们没有能够合理使用自然资源造成的。例如,树木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保持水土,防风防水,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多方面的价值,为人们遮荫纳凉,为野生动物提供休息地,为工农业,建筑,交通以及人们生活提供木材资源[3]。可是长期以来,人们看不到林木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只是看到了树木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大量砍伐林木,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的破坏。

(三)不能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

对自然环境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是当前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不能达到双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曾有这样一则报道,在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名字叫做“防风”的中草药材,但是一些人受到利益的驱使,不顾国家法律和当地政府的禁令,大肆对草药进行挖掘,结果造成了草原的严重破。,由于不停在草原上滥挖药材,部分草原出现沙漠化,如果这样进行下去,10年后整个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将成为沙漠。

根据另外的一则报道,百灵鸟每年以1000万只的速度递减。作为一种益鸟,百灵鸟以食草原上的害虫为主,一只百灵鸟可以在一年内吃掉30000多只害虫。近几年,在暴利的驱使下,百灵鸟遭到大规模的盗猎。由于乱捕滥杀,草原的害虫连年不断。

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了无数的光辉业绩,但由于对自然环境没有做到有效的保护,一些问题接踵而至,掠夺性的开发资源,致使自然环境恶化,水质污染,生态失衡。

三、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双重和谐的有效途径

(一)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但是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仍然还是十分有限的,在自然科学的各种领域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人们去不断的探索和解决。因此,只有不断的深化和拓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发现和掌握自然的客观规律,将获取的知识用于指导实践,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合理有效利用自然

合理的利用自然就是要完全按照自然客观规律的一切要求,尽可能的降低消耗,提高效率,尽量的降低或减少破坏和环境污染。而不合理的利用自然则往往体现出一种违反客观规律,具体为高消耗,效率低下,对环境的破坏力大[4]。在一些传统的经济中,对资源的单一利用和一次性,都是一些不合理的行为。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力度,实现资源循环的利用、综合利用和安全清洁生产。只有不断的提高对自然利用的合理性,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相处。

(三)科学的改造自然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下去,就非常有必要改造周围范围内的自然。因此,只要以科学为指导,遵守自然客观规律,就能够达到科学的改造自然,这样做就可以使人们很好满足自身的各类要求。然而,如果不注重科学,违背客观规律,盲目的改造自然,往往结果是得不偿失的,严重的情况会达到适得其反。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和条件下,由于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使得人们还不能获得各方面完全的知识。因此,人们科学改造自然环境,不但要大胆的探索,还要慎重的行事,尽量减少盲目性。

(四)有效保护自然环境

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难免会造成一定的环境破坏,即便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方式对待自然,也会对自然环境带来一些“极小”的破坏。如果人们只知道改造和利用自然,向自然不断的索取,但不注意有效的保护自然,那么自然就会受到不断的破坏,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就会出现停滞,甚至走向停止。所以,人们需要保护自然环境,使破坏不超过自然可以承受的程度,并帮助自然尽快修复所遭到的人为破坏。

保护自然环境其实就是在保护人们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最终保护人类本身。人们应该不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自身保护环境的能力。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保护自然环境的能力已经不断的增强。这种能力包括环境监测的能力,自然生态平衡维护和修复的能力,生物多样性的鉴别能力和重点区域原生态的保护能力,清洁生产能力,污染防治能力等。当然,这也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新生的物质力量。保护自然环境已经成为发展生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就应该牢固树立保护和平衡自然环境的理念,并认真付诸实践[5]。

(五)发展循环经济,提倡节约

人类如果要继续生存必须需要付出一定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这一点不可否认,关键是这个代价到底有多大。因此,要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供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应秉承“无废论”的原则,相对于传统经济的“两高一低”而言,循环经济要做到“两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效率和高利用循环率。从人类的发展意义上来说,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环境整合的经济,是实现人与自然双重和谐的必要路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四、结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不但对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全面建设社会和谐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只有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并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人与自然达到双重和谐,才能够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马德伦,中国人民银行干部理论学习读本(续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2)

[2]徐春堂,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临沂师范学院学报[J],2007(6)

[3]杨志良,赵雅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洛阳大学学报[J],2005(5)

人与自然的和谐篇7

【关键词】道法自然;自然无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马克思哲学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但长期以来,尤其是西方工业革命后,在西方世界,人类中心主义占据着主导地位,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为一种主客二分的关系,肆意对自然进行征服,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工业文明。但是,正当人类开始陶醉于自己的丰功伟绩的美梦时,却出现了如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破坏等全球性问题,于是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在中国思想史上,早就有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道家学者所主张的“道法自然”则充满着人类的生存智慧;马克思哲学也有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论述,这些思想对今天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从中国传统道家哲学来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道家认为人与天地万物都来源于道,而道是效法自然的,人应该按照道的原则而行事,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成为自然的对立面。

“道法自然”的首要论点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即“自然无为”。老子所讲的“自然”,是指不假人为的本然状态,与“无为”是同义的。“无为”一词在《老子》一书中多次出现,如“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六十三章》)。老子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采取反自然的行为,要按照事物的自然本性,遵循自然规律,使天地万物处于自然和谐的状态。大道孕育万物却不主宰万物,有功于万物却不居功自傲,这就是道的基本品格。

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就是肯定客观自然界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和谐的运行规律,万事万物都必须遵从这一规律,人类的一切活动自然也是不能例外的。因而,要“为无为”即以顺应自然的态度去处理事务。老子曾告诫:“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第十六章)。庄子也极力提倡“无为之益”,“无为而万物化”(《庄子・天地》),“无为也用天下而有余”(《庄子・天道》)。意思是说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依自然之道行事,无为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见,无论老子还是庄子,都把“无为”视为道家的最高价值取向。在道家看来,圣人按照“为无为,事无事”的原则去治理社会和改造自然,就可以达到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此为“无为之有益”(《老子》第四十三章)。相反“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第六十四章),所以道家认为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以无为为常”(《庄子・天道》)。人类如果肆意破坏环境,不遵循自然规律就会自食其果,遭到自然的惩罚。

而当今如生态失衡、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破坏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正是对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是人类自食其果。

二、从马克思哲学来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和谐自然观,蕴涵着三个重要的理论环节:(1)“真正的唯物主义”就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2)“彻底的自然主义”就是“现实的人道主义”;(3)“实践的人道主义”就是“共产主义”。

“真正的唯物主义”就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这是马克思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的自然前提。马克思分析说,人并不是在自然界之外进行创造活动的,而是内在于自然之中表现和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建造“人化自然”的。人的物质性实践固然可以改变自然的外部形态、内在结构及其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然而,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它的先在性、外在性和客观性。恰恰相反,自然的这些属性还会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延伸到“人化自然”中并构成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权利”,构成“自然―人―社会”和谐共进的自然基础。

“彻底的自然主义”就是“现实的人道主义”,这是马克思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的人类学前提。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实践中又直接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必然的关系是自然性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的、类的关系中,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因此,这种关系通过感性的形式,作为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现出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说来成了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具有的人的本质。

“实践的人道主义”就是真实的“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的社会历史前提。

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现方法与启示

无论中国道家传统哲学还是马克思哲学,都有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论述,通过对以上哲学分析,对我们今天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前,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

1.开展环境教育,大力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

人类永远是自然之子,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维护大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其实也就是尊重和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2.开展科学精神教育,大力倡导科学精神,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改造永远也不会停止,问题在于如何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这就必须认识自然,尤其是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只有在科学认识自然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按自然规律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高度重视和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与生态建设

面对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和环境污染日渐加重的严峻现实,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科学规律办事,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坚决禁止各种掠夺和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改变以破坏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采取坚决行动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同时,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4.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应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5.大力加强环境立法工作,使治理走上法制化道路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逐步制定了一些资源和环境利用、保护的法律法规,但还远远不够完善,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要依靠法制的保障,走法治化道路。一是要加强环境立法,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二是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三是要积极开展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广播、电视、报刊和印发读本、挂图、宣传辅导材料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普及保护生态的法律知识,做到家喻户晓,深人人心,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动员全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的思想,以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

四、结语

全国各族人民只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家霖,张建设.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

[2]杨伯峻,张震点校.老子庄子列子[M].长沙:岳麓书社,1989.

[3]朱荣英.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的三个重要环节[J].青海师专学报,2007(3).

[4]王正平.环境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之思[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2).

[5]王宏疆,胡素梅.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J].世纪桥,2008(1).

人与自然的和谐篇8

目前,适应、减缓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同志关于和谐社会的权威论述中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

气候是人类活动最重要的自然环境条件,而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气候变化严重威胁着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导致环境、资源承载力发生变化,而有些变化是难以恢复甚至不可恢复的。如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一部分是不可再生的,比如矿产资源;另一部分虽然可以再生,比如粮食、水果、蔬菜等,但它们的增长要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同时气候变暖导致我国旱灾明显增多,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加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增加。气候变暖还可能导致流行病和传染病增加,传播范围扩大,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如何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尤其是应对气候突变,创造一个人类生存的良好自然环境受到各国政府、科学界与社会公众的日益关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一项世代功业。始终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放在重要位置,当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课题,在不懈的努力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生产、生活资料和舒适的生活、休闲空间,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只能是一定的。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必须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来进行。在维护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当通过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无限制的掠夺自然,会造成资源的枯竭,森林的破坏和减少,土地的退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这不仅实现不了发展的目标,还会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无从谈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无从谈起。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之后作出的理性选择,以保证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上升趋势,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并构成严重威胁,将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持久和难以逆转的影响。

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超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对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务必高度重视。”因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当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

一是正确理解气候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存为本,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决定人的生存、生活质量和全面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气候条件,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他各种要素都将失去环境基础。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也会因气候变化或大气成分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应超出气候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其次气候资源如大气、降水、阳光、风力等都具有难以控制和储藏的特点,因此研究气候变化,有助于动态监测和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此外还要加强气候资源的管理,恢复和重健退化的区域气候;通过局地气候资源规划,对重大工程建设等进行气候监测与影响评估,尽力避免或减缓工程建设的负面效应,合理开发气候资源,使自然生态永远保持自行修复的能力,保持自然内部进行物质交换良性平衡状态,以便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洁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充裕的阳光、适宜的气候、不竭的资源和多彩的生物链,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

热门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