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历史经验总结8篇

时间:2023-03-08 14:52:58

历史经验总结

历史经验总结篇1

关键词:;共产党;统一战线

近93年的国共史告诉我们:国共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害。为了和平解决,早日实现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第三次国共合作已成为党、政、军及其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国共合作的历史进程为中心,在总结前两次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展望第三次国共合作。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国共两党的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趋势。第一次合作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合作打败了日本的侵略;但两次合作又都以失败而告终。第一次合作的分裂导致大革命失败,致使日本乘虚而入;第二次合作的分裂导致内战的爆发,致使败退台湾,台湾与大陆统一的机会再次失去。两次合作失败的教训是深刻的,国共两党要站在民族大义和国家的立场上,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总结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民族、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这是国共合作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国共合作的宝贵经验

国共合作首先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什么都可以谈。国共两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之下,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共同抗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前,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克服种种困难联手抗日,实现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为中国近代的两大政党,虽然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但是随着两党执政地位的变化和几十年的发展,两党之间合作的立足点也越来越多。两党只有以民族国家的利益为重,以两岸人民的共同福祉为重,才能实现两党真正的合作。

二、求同存异,真诚相待,互相信赖,这是国共合作的另一条宝贵经验

国共两党的合作不仅需要彼此的努力还需要双方的诚意。我们要寻找到两党利益的共同点,再加上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前两次都是共产党提出的,而第三次中共也在1957年就提了出来,两党必须要用诚心善待彼此,只有这样两党之间才能消除隔阂化解恩怨。

三、在合作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建立互信长效的合作机制

当今世界政党制度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一种潮流,而封建专制的个人独裁统治已经被人民所唾弃,任何政党谋求的愿望最终都会破灭。第一次合作时犯了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致使国共合作破裂。第二次时,我们吸取了前一次的经验教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上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形成了两条路线和两个战场。在合作中不能仅凭意气来维持两党的合作,我们要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用制度束缚两党党员的行为,用正确长效的合作机制调节两党之间的矛盾,只有坚持这些国共合作才不会走向破裂。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回顾国共合作的历史并展望未来,我们相信祖国统一大业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两岸人民也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历史经验总结篇2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执政能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从1949年到2009年,中国共产党已经在全国执政六十年了。这是中国历史上发生最伟大深刻变化的六十年,是中国共产党艰难而成功地认识执政规律、创立和发展执政理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并取得巨大成绩的六十年。这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总结六十年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在执政意识、执政方式、执政基础等方面的探索和启示,对于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都是极其重要的。

必须深刻认识执政党地位变化带来的考验,树立科学的执政意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成为全国唯一的执政党,党的任务由此前的武装斗争、夺取政权,转变为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建设新国家。但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变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可以说真正实现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意识不断提升,内涵日益丰富。总结历史经验,可以认为:

执政意识标志着对执政党地位、环境、任务的清醒认识,是工人阶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历史使命的高度自觉。执政意识决不是简单的“掌权意识”,执政不是历史使命的终结,而是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只是完成历史任务的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决不能脱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来谈巩固政权。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执政党尤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是发展的中心,发展是全面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建设,科学发展是执政党要始终坚持的根本道理。而各方面的发展既要依靠人民,又要造福于人民。为了发展需要改革,而发展和改革都要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所以,党的执政意识可以具体地归结为科学发展意识、公仆服务意识、责任忧患意识和改革稳定意识;核心是通过发展实现执政为民的目的。

树立牢固科学的执政意识是艰巨的任务,不仅要深刻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及其实现途径,还要克服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防止偏差。一是注意克服经验主义。党在革命年代形成了发动群众进行大规模阶级斗争的经验,但在执政与和平环境下,简单运用这些经验处理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就会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导致对执政使命的片面理解和对执政党根本任务的背弃。二是注意防止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是以发达的资本主义作为新社会基础的,而中国共产党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经历一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而在上层建筑领域不断进行革命,不能在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才能逐步树立科学的执政意识。

必须不断完善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执政方式是党治理国家、领导国家政权的方式,核心是政治体制和领导制度。作为先进的工人阶级执政党,在治理国家方面也要有自己的创造。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三执政”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的丰富和发展,是党的执政方式的重大创新。

“三执政”的每一项要求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又互相联系,构成对党的执政方式的总体要求。科学执政是党的执政活动的前提,因为执政是运用权力,而权力作为上层建筑,只有其运行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才是有效和有益的;工人阶级执政党把自己的活动建立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自然在执政活动中要讲科学;民主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本质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依法执政是执政党依法治国的最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三执政”内在统一的逻辑是,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三执政”的落实,政治体制和领导制度是关键。共产党是为人民执政的,但如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发展,那就可能把为人民执政和依靠人民执政相割裂,从执政为民发展到为民做主,把“代表”变为“代替”,错误的手段不可能达到正确的目的,甚至导致手段“异化”目的。中国历史上缺乏法治传统,人治色彩浓厚,加之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大规模群众运动的影响,可能造成对法制的漠视,认为依法办事麻烦、缺乏效率,以致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执政对立起来。解决上述问题,出路是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继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领导制度、组织制度的改革,规范权力的运行。这是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继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领导制度、组织制度的改革,落实“三执政”的要求,是个长期、艰巨的任务。解决这个问题,总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在实施过程中,既要鼓励各方面尤其是基层的大胆创造,又要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使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让政治体制和领导制度的改革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和社会稳定。要把民主既看作制度、规则,又看作一种文化,包括观念、信仰、习俗、惯例、价值取向、舆论氛围、道德评价等,在建立完善民主制度的同时,培育民主文化,使民主制度和民主文化如车之两翼,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和领导制度改革。

必须正确认识执政后阶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新变化,不断巩固执政基础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执政基础包括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和群众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六十年来,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的胜利、人民生活的改善,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巩固和扩大。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属性做了科学估计,明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为巩固阶级基础提供了新的重要社会力量。二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构成的变化做出了正确判断,明确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扩大执政党的群众基础增添了新力量。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党在执政基础上的探索,可以认为:

党的执政基础是随着社会前进而不断巩固和扩大的过程。从客观上讲,这是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从主观上讲,这是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在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必须彻底完成政策从甄别到激励的转化,更广泛、更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个激励、凝聚的方针,在经济上,是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在政治上,则是着眼于不断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巩固阶级基础与扩大群众基础是统一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和对立起来。工人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先进的阶级和执政党最重要的依靠力量,在任何时候,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都不能动摇。也要看到,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就在于它的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依靠工人阶级和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一致的,如果只讲阶级基础而忽视群众基础,党的执政基础不能认为是牢固的,甚至会走向反面。更何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三大差别的逐步缩小,工人阶级和农民及其他劳动群众的差别也会缩小。党的先进性将更多地体现在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

历史经验总结篇3

一九八三年在北京举行的郭沫若研究学术座谈会上,我在发言中曾经希望大家群策群力,为郭沫若研究迎来一个丰收季节。这些年来,由于各地同志的努力,我们做了一些工作,现在正值金色的秋收季节,看看这几年的工作,也可算是一个有收获的有秋之年吧。

《郭沫若全集》的编辑工作,截至目前为止,历史编的编辑校勘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并出版发行了六卷,考古编明年可以编辑完毕,现在己经出版了三卷;文学编的编辑注释工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一至五卷和第九卷已经发行。全集三十八卷争取一九八六年全部编辑完毕,力求有关出版社能抓紧印刷出版。

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现有会员二百四十一人,去年和今年分别在北京和西安举行了小型的郭沫若爱国主义学术讨论会和郭沫若历史剧研究座谈会,后者是与陕西师大中文系联合召开的,参加者包括文学和史学的中青年研究工作者。学会出版的《郭沫若研究》已编辑了三期,发表了一批郭老的佚文、书信和研究论文,创刊号已经出版。今年四、五月间黄烈等同志应日本学术振兴会的邀请,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与有关方面进行了以郭沫若研究为中心议题的学术交流和考察,收集了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加强了与日本学者的联系,也了解到日本郭沫若研究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十七卷本的郭沫若选集日文本正在编辑,六卷的郭沫若自传已经出版。翻译、介绍、研究郭沫若,在日本正成为一项发展中的事业,并涌现了一批年轻的学者。今年八月间,日本亚非文化财团理事长、郭沫若文库的负责人菊地三郎先生来北京,我们举行了会谈,商讨了中日两国之间进行学术交流问题。

应该指出的是四川和山东的工作做得比较好,在乐山、成都、山东分别举行过多次学术讨论会,也分别出版了好多册郭沫若研究专刊和论集。有些地方如上海、云南、陕西、甘肃以及东北三省等地相继开展了研究,有的开设了郭沫若研究的专题课。各地都发掘整理了一批郭老的革命活动和文学、史学活动的史料和佚文。列入全国文学学科重点规划项目中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郭沫若专集》、《创造社研究资料》已经出版。还有一批包括研究郭老的专著、年谱、各种汇校本等相继出版,这些书各有侧重,各有特色,书名我不一一列举了。关于郭沫若史学、考古方面的研究也有进展。像甲骨文、金文、古史分期等问题都出现了一些较有水平的论著。也有一些与郭老持不同观点的争鸣。我们认为这些都有助于郭沫若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特别是在近几年的郭沫若研究工作中,出现了一批中年的研究者并且已成为研究的骨干,这是很值得欣喜的好形势。另一方面,郭沫若研究的领域也开拓得比过去广泛得多了,如开展了郭沫若在各个时期的革命活动和文学活动、史学活动的研究,也从单一层次的研究拓展到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和系统全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们希望同志们今后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来。

我们在两年前就定下了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郭沫若在重庆,照郭老自己说的是他的第二个写作青春期。他的创作精力之旺盛,把新的派克钢笔也写坏了。无论在政治上、在学术上、在文艺创作上,他在重庆的成就是惊人的。毛泽东同志的称赞与鼓励,周恩来同志对郭老所作的热情洋溢的评语,以及由郭老起草的《文化界时局进言》,有三百一十二位知名人士:其中包括许多平时不问政治的著名教授和学者签名,当这个进言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时,害怕和压制民主的国民党当局惊慌失措的情景,等等,至今仍是历历在目、印象鲜明。我们深入研究郭老在重庆时期的多方面的杰出贡献,是非常重要而且内容非常丰富的。我今天想利用这个机会讲一点不成熟的意见。主要的意思是希望把以郭沫若在重庆为主题的研究范围更为扩大些,在扩大研究领域中求得深入。

抗战时期是五四以来经过十年反文化围剿之后的新文化运动取得非常重大成就的一个历史时期。是否可以作这样的概括: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的新文化运动,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的,是五四以来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而这个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就是郭沫若同志。

我这样提的根据是:

第一,抗战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达到成熟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还系统地总结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的经验和伟大的成就。这一坚强正确的思想指导是以往的新文化运动所缺乏的。同时有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和中共代表团在大后方的直接领导,有中国共产党公开发行的报纸《新华日报》和理论刊物《群众》,有一批进步的书店与刊物等,这都是以往左翼文化运动史上所没有的。加上抗战时期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使新文化运动完全摆脱了过去某些宗派主义、关门主义、教条主义等缺点错误,实现了大团结。

不仅党的领导更坚强了,新文化运动的阵容是更加强大,规模更是空前的壮阔。当年以重庆为中心的抗战大后方,真可以说是人才济济,许多著名的左翼文化人和文化团体,许多著名的学者、教授、艺术家和一批大专学校,纷纷来到大后方。这些具体的情况就不一一列举了。就仅以郭老亲自领导的三厅来说,多少演剧队深入到前线和农村中去,郭老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集中了多少忧秀的学者专家,他们所做的工作,规模之大,影响之深,都不是抗战前的新文化运动所可比拟的。

再一个特点是新文化运动的成绩辉煌。从文学艺术方面说,就产生了不少好作品,特别是在戏剧方面,郭老的历史剧和曹禺、夏衍、阳翰笙等的剧本相继发表和演出,成为中国戏剧史上一个最光辉的里程碑。茅盾、巴金、老舍等在这时期的小说创作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学术著作方面,郭老的《十批判书》、《青铜时代》和他的史论,以及剪伯赞、杜守素、侯外庐、吕振羽等同志的通史和思想史著作之丰富,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上是空前的。郭老一九二九年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在中国历史研究上的确立,那末到抗战时期的重庆,对比之下,不仅郭老本人的著作,而且上面指出的其他许多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著作的大量出版,马克思主义的学术领导地位是更加巩固、更加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也更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我不学无术,信口开河,成绩辉煌这个评语是否恰当,是需要翻阅大量资料和深入研究才能作出的。

末了,我要说的是经验丰富。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的新文化运动,是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边战斗边发展的。日本侵略者和汉奸汪精卫等的亡国谬论,所谓王道乐土的敌伪思想,加上崇拜暴力、宣扬法西斯专制主义和封建复古的反动思想等等,对这些思想都需要进行坚决斗争。还有人民内部的资产阶级学者的唯心学术观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上的根本对立和争论,还有马克思主义学者之间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等等,呈现着五彩缤纷的姿态。一部宣扬反动思想的《中国之命运》,这是国民党当局绝对禁止批评的蒋介石的著作,可是当年文化界有胆有识之士,通过各种可能的形式,进行艰苦而有成效的斗争。这些复杂交错的斗争情景,虽然时隔四十余年了,现在重新回忆,仍然是很动人的。

我觉得在抗战时期某些具有唯心论世界观的老学者专家,他们写了不少书,我们也应该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当年马克思主义者与冯友兰、钱穆等先生的学术论争是不可避免的.在周恩来同志的领导下,注意到了掌握分寸。凡是对爱国的老学者,他们在社会上有影响,不应采取围攻方式,要说理充足,要肯定对方某些可取的地方或正确论点,不要一笔抹煞,等等。我读书不多,但是我有一个印象,当年在学术争论中,马克思主义学者是以平等态度待人的,在批判对方的错误观点的同时,仍然肯定或吸收对方的某些学术成果作为自己的营养。这是很好的传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主义学者和进步人士之间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如郭老同杜守素同志间的争论等等,都推动了学术的发展,这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在文学艺术方面,如对历史剧的讨论,茅盾小说《腐蚀》的讨论,以及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争论等等,都充分显示着良好的学风和民主精神。而郭老当时的许多文论,至今还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讲当年对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不能不深入研究周恩来同志的思想言论和领导方法。同样也要深入研究郭老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所起的作用和成劝的经验,还特别要重视周恩来同志与郭老之间的亲密关系和非常良好的交往经验等等的研究。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党的领导也常常不能完全代替它。毛泽东同志对伟大鲁迅的歌颂和指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方向,这是最好的说明。周恩来同志在郭老五十诞辰和创作二十五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曾经指出郭老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将继续带领我们前进。周思来同志的那一番热情的话和他同邻老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对当年新文化遗动所起的推动作用是无可估量的。郭老是一个学贡中西的巨人,有自己坚强的性格,然而他对周恩来同志的钦佩,完全是出乎内心的。这里既表现出郭老的难能可贵,也更表现着周思来同志高超的领导艺术。总之,周恩来同志对新文化运动的领导,是我们党的珍品,总结发扬这方面的经验和重庆时期整个新文化运动的经验,无疑对当前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是有很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的。

我的这个不成熟意见,如有不妥,请予批评。我希望这方面的研究能深入进行下去。

历史经验总结篇4

一、党对治国理政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近30年时间里,对治国理政历史经验进行了多次比较系统、全面的总结。

1.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用“十个必须”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必须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加强各级国家机关的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必须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

2.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用“三个不动摇”总结改革开放14年的实践经验:“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并进一步阐释道: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3.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讲话中,用“三个必须始终坚持”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80年的基本经验: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4.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用“十个坚持”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基本经验: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5.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用“六个必须坚持”总结了我党执政的主要经验: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6.2006年6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用“五个必须”高度概括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7.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用“十个结合”总结了改革开放29年来的基本经验: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二、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

从上述几次经验总结的历史背景看,我们党总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阶段,突出强调及时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从这几次经验总结的形成过程来看,都是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从经验总结之间的联系来看,都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主题展开的。它不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共产党“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创新精神的科学体现。

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经验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们对以往的实践和历史进行重新认识的过程,这种认识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按照事物本来的是非曲直进行分析和总结,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其次,要善于发现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对于广大群众在改革中创造的新事物,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我们就要认真总结、大力推广。

第三,要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我们党历来认为,在革命和建设中,正面的经验很重要。同时,吸取历史教训对于治国理政会更为重要。恩格斯曾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的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第四,不仅要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而且要学习国际的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方面是认真总结了我们自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大胆吸收和借鉴了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治国经验。同时对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也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三、科学运用经验开拓未来

总结经验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经验,指导实践,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任何经验只有用来为实践服务,才能实现其本身的价值;任何实践,只有在一定的经验指导下,才能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而达到预想目的。勿庸讳言,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还将会遇到难以逆料的困难和风险,而马克思主义又不可能为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我们唯一可行的路径就是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作为指导,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探索,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一,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推动社会和谐,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一定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第二,毫不动摇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历史经验总结篇5

一、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经验的总结和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批判地吸收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及时总结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尔后,他们又总结并根据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鲜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学说。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在领导苏俄人民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的社会制度的实践中,更是十分重视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他在晚年带领党和人民创造并总结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对以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和借鉴苏俄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经验。邓小平关于总结经验的思想和实践有着更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更加重视经验的总结和运用。他说过:“我们总结了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这些7Yet政策,归根到底就是恢复和坚持同志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这条思想路线来探索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54页)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度重视经验的思想与实践,为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总结和运用经验树立了光辉典范。

二、我们党对改革开放经验的历次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近30年的时间里,对历史经验进行了八次比较系统、全面的集中总结:

(一)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用“十个必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

第一,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第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第四。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第五,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第六,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第七,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第八,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第九,在对外关系上,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第十,根据“”的教训和党的现状,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见《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

(二)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用“三个不动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近14年的实践经验

十四大在回顾14年来的伟大实践基础上指出,“14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并进一步阐释道: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见《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

(三)1998年12月,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十一个必须”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主要历史经验

必须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必须维护和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必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见1998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四)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三个必须始终”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80年的基本经验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见2001年7月2日《人民日报》)。

(五)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用“十个坚持”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基本经验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见2002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

(六)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用“六个必须坚持”总结了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

时俱进,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第二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第四,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见2004年9月27日《人民日报》)。

(七)2006年6月,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用“五个必须”高度概括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

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见2006年7月1日《人民日报》)。

(八)2007年10月,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十个结合”总结了改革开放29年采的基本经验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见2007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

三、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上八次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可以得出许多重要的启示:

从这几次经验总结的历史背景来看,我们党总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阶段,突出强调及时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从这几次经验总结的形成过程来看,都是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典范。从这几次经验总结之间的联系来看,都是围绕着共同的主题展开的,这个共同主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从这几次经验总结之间的区别来看,又是各有侧重的,既有对党的全部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有对党在某一历史阶段的经验总结;既有对党的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有对党执政主要经验的总结;既有对党领导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有对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既有旨在评判历史、克服错误倾向的经验总结,也有面对现实、应对将来的经验总结。从这几次经验总结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来看,它们不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共产党“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创新精神的科学体现。我们既要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区别,明确它们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学习研究中可以互相补充,以起到相得益彰之效果。

总之,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历史经验,是极为重要的: 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经验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们对以往的实践和历史进行重新认识的过程,这种认识一定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按照事物本来的是非曲直进行分析和总结,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次,要善于发现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是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实践的主体,也是创造改革开放新经验的主体。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既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邓小平说过,改革开放中的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因此对于广大群众在改革中创造的新事物,只要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就要认真总结、大力推广。第三,既要总结正面的经验,也要总结反面的经验。马克思主义者历来认为,在革命和建设中,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经验都很重要。对于反面的经验,无产阶级政党往往给予特别的注意。恩格斯就曾说过:“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的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85页)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经验,就是要在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成功的经验,吸收失败的教训,避免重复出现反面的失败的结果,从而有利于今后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第四不仅要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而且要总结和吸收国际的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中国之所以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就是一方面认真总结我们自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大胆地吸收了当今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先进技术及其先进经验,特别是认真总结了世界各国包括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四、科学运用经验开辟未来

任何经验只有用来为实践服务,才能实现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任何实践,只有在一定的经验指导下才能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而达到预想的目的。勿庸讳言,在开创改革和建设新局面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还会遇到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际的、来自社会的和来自自然的种种困难和风险。如何战胜这些困难和风险,马克思主义的先辈们仍然不可能为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我们惟一可能的途径就是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作为指导,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探索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推动社会和谐,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就一定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历史经验总结篇6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人类曾走过的路,不管路程多么漫长,过程多么艰难,结果是否成功,它都给后人留下无穷的思考。历史存在的意义正在于从中反观出个体、社会乃至人类的某种基本规律。

中学历史教学的教育目的对这种借鉴进行了细化,新课程大纲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的:进行爱国主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际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优秀品德和革命传统,优秀道德情操,坚持真理献身科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社会发展等教育。因此,充分利用历史,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从而使学生从历史中学习到各种优秀品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的社会发展观,是我们历史教育的终极意义。

二、必须要使学生体会到历史课堂的有趣性

1.运用各种多媒体和文史资料丰富课堂。历史是过去的客观存在,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因此上很多的历史事件单单靠一张嘴是很难让学生明白其前因后果的。尤其是遇到时事激荡的时代,往往风云际会,在相同的时间各个国家、各位英雄相互影响,彼此交错。

而这时候往往是学生最为感到困难的时候。由难而惑,惑而无趣,正是历史课堂难以吸引学生的原因。借助较为符合史实的电影和电视剧就可以把困难的事情变得简单而有趣。一部《爱国者》可以把《北美独立战争》各个相关知识点诸如奴隶制度的存在、黑人在北美独立中的作用、启蒙思想与美国独立、民兵与游击战等演绎明白,又立体感受到了英美法之间的彼此影响。

同时再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分析寻找电影中所存在的与历史教材和知识体系相矛盾的细节,更进一步的加深了历史知识,在趣味中巩固所学。同时小说是学生中普及率非常高的一类书籍。

学生不但喜欢看而且有些学生还有非常的研究,比如说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有些人喜欢把其与历史学习对立起来,我到觉得这大可不必。金庸先生本来就具有极高的史学造诣,其各部作品中在这些方面也表现的十分明显,借助学生的兴趣,历史课堂完全可以以此大做文章,在分析和讨论中深化所学知识。与之类似的还有评书等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只要加以合理的运用,完全可以成为让历史课堂有趣起来的得力工具。

2.采用各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历史史实。面对应试的压力,历史课所以让学生感到困难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历史史实的记忆问题。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际,太多的历史史实需要记忆。有意识的采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就成为活跃课堂的必要措施。让历史课堂不再是枯燥的说教,不再是历史教材的朗读和简单重复,不再是一部死记硬背的单调工作,使我们作为史学工作者的责任。要让历史课堂变得有趣起来,改变世人对历史极其庸俗的偏见,使广大中学生知史、懂史、乐史、学史,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注重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语调的抑扬顿挫。由于历史学科具有时间性的特点,所以对历史既不能直接观察,也不能实践,而初中生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用优美、生动、形象鲜明准确的语言,讲述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这样就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历史理解和记忆。

如鸦片输入是什么情形,我是这样讲的,“1840年以前的中国,从沿海直至内地的大小城镇,贩卖和吸食鸦片的烟馆,象毒菌似的孽长起来,掀起每个烟馆的门帘,朝里一望,只是烟雾弥漫,一些面如死灰,而泛起青色的吸毒者,横卧榻上,手握烟枪,对着一盏鬼火一样的烟灯,双肩耸起,吱吱地狂吸着,由于吸毒者一般都是晚间过瘾,长夜不眠,白日错睡,因而群众称他们是“大烟鬼”。东南沿海的一些小圩集,十几家、二十几家店铺里,烟馆常占半数以上。在清朝的军营里,人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士兵随身带着两杆枪——一杆钢枪枪尖生锈,一杆烟枪却油的发亮。中国的白花花的银子,滴水似的流到了伶仃洋外的英国船上”。一个比喻,多么贴切,一个镜头,多么突出,一个绰号,多么生动,两个数的比较,两杆枪的对照,又是何等具有深刻,廖廖数语,再现了烟毒泛滥的场景。

三、必须要使学生感受到到历史课堂的人文性。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离社会现实、脱离社会需要、脱离学生实际的不足,其主要表现就是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人生的指导,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制约了历史学科价值功能的充分实现.

新课程改革后的教材如果以历史地图为主,采用古今对照的形式,集中反映教科书要求掌握的历史地理知识、历史人物,地域风情、历史文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地图、图片、照片,就能更加形象地表现历史也就更能体现了现代教育“创新性、人文性”等新的教学理念。

历史经验总结篇7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纯洁性 历史考察 经验总结

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性

在新形势下,面对环境的考验,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人被利益蒙蔽双眼,理想信念不再坚定,存在着为政不廉、作风不正、组织目的不纯、原则性不强等破坏党性纯洁的问题,一些人还丧失了道德底线,丧失了党性原则,破坏和玷污了党的荣誉和纯洁性,一些党员干部在经济利益和权力金钱面前,纷纷落马,败坏我党在群众中的形象,玷污了党的纯洁性,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这也让如何保持党性的纯洁,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党员质量。想要保持党的纯洁性,提高党员质量是关键。首先,要严把入党关,要把党员的坚定性和忠诚度放在首位。作为党员要能够正确行使党员权利、了解并认真履行党员义务,能够自觉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其次,要加强党员教育,要不断提升党员的思想、能力和作风,要促使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再次,要及时将违纪违法党员清除出党,不断净化党的队伍,保持党的科学发展。

从思想上提高党性的纯洁。从思想上坚持信仰的坚定,自觉坚守共产党员的操守,保持党员道德的纯洁。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十精神,用知识和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抵制各种诱惑,要清楚认识到,停留在书本理论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经过思想认识和转变,认真对待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行动上严格党性的纯洁。作为一名党员,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勤勤恳恳,老老实实的工作,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素质,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任劳任怨地为党和人民奉献。不搞特殊化,无论何时心中要永远装着党和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现实工作中的点滴服务,求真务实,只有拥有一支纯洁的党团队伍,才能在新时代建设中广泛拥有号召力。

从制度上确保党性的纯洁。党的纯洁性和一切腐败现象从根本上对立,要从加强制度管理入手,保持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防止和防治腐败发生,就需要有一个严明的纪律,而带有全局根本性和长期稳定性,尤为重要。组织和建立科学的监督体制,严明党纪,约束和监督管理党员生活,做到预防教育和惩治相互结合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的发生,确保党的纯洁性。

中国共产党加强纯洁性建设的历史考察

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第一,在思想认识上,认识到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思想上建党”这一根本原则。一是认识到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意义。延安时期,同志在回答黄培炎先生关于我们党怎么能够跳出政党、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时,就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的是“一个有纪律的、思想上纯洁的、组织上纯洁的党,合乎统一的标准的党”。二是提出“思想上建党”这一加强纯洁性建设的基本原则。民主革命时期,为了使农民占多数的党保持无产阶级的革命性,为了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涌入党内的问题,提出了“从思想上建党”的著名论断,提出要“把思想建设和思想领导放在党的领导的第一位”,用无产阶级思想不断改造和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以及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可以看出,同志主要是从思想政治的角度来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思想上入党”这一建党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建设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并成为党加强纯洁性建设的根本原则。

第二,从思想建设入手,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党的纯洁性。土地革命时期,针对“许多投机分子乘公开征收党员的机会混入党内”,党通过“厉行洗党”来增强纯洁性,对于红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及其表现,党采取以思想教育为主加以克服和纠正,最大限度地保持党的纯洁性。抗日战争期间,针对党内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加上抗战以来发展的70多万新党员未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通过开展全党范围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提高了全党的思想觉悟,增强了党的纯洁性,为召开党的七大、夺取抗日战争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解放战争时期,针对党内尚存在较为严重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问题,中央结合进行整党。这次开门整党,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效纠正了干部中的和命令主义作风,进一步增强了党的纯洁性。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一,在思想认识上,从执政的高度强调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性,并提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这一新课题。一是从执政的角度强调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党的纯洁性建设有了新的认识。邓小平同志1950年7月在重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9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过程中,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他明确指出,自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党的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不纯洁”的党员。他从保护党的组织队伍的纯洁性的角度指出,“必须在精细审查之后清洗出去,以保持党的纯洁性。”从中可以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执政党的视野来看党的纯洁性问题,开始强调党的组织队伍的纯洁性。二是提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这一新课题。在1951年4月党的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针对革命胜利后许多人入党动机不纯的问题,不更加提高党员的条件,不更加严格入党的手续,那就会有大批的落后分子、投机分子、反动分子混入到党内来。因此,今后共产党员必须比过去具有更高的条件,才能担负这些任务,否则,是不能担负这些任务的。这也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提高党员的条件。”

第二,在执政的条件下,进行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实践。一是成立以为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检查和审理中央直属各部门及各级党的组织、党的干部及党员违犯党的纪律的行为。二是全党进行一次整党的任务,对党员进行党纲的思想教育,组织上进行党员登记和审查鉴定。三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的“三反运动”。在运动中,广大群众揭露出一批党员和干部的贪污、浪费和现象以及少数腐化变质分子。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成立,整党和“三反运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纯洁了党的组织,提高了党的战斗力。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第一,在思想认识上,认识到反腐倡廉建设在纯洁性建设中的重要性,注重从组织制度建设方面来加强的纯洁性建设。一是认识到反腐倡廉建设在纯洁性建设中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党开始认识到反腐倡廉建设在纯洁性建设中的重要性,并旗帜鲜明地以反腐败作为维护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手段。二是注重从组织制度建设方面来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党要求“各级组织都要严肃地注意这个问题,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并提出“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这说明,我们党已经开始从思想政治和组织制度这两个角度认识党的纯洁性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并指出:“党内监督要有效,监督工作水平要提高,有赖于党内制度建设的加强。”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加注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系统化、科学化和可行性。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党非常重视从组织制度建设方面来加强纯洁性建设。

第二,面对不同阶段的形势和任务,有针对性地推进纯洁性建设。针对党内存在的“”余毒和作风不纯等问题,党的十二大决定,从1983年下半年起,用3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党组织进行全面整顿。这次整党揭露和解决党内思想、作风、组织严重不纯的问题,达到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 纯洁组织的作用;1998年11月,针对一部分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缺乏、、形式主义盛行等现象,中共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驾驭复杂局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三次教育活动,均以解决思想问题为突破口,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

从总体上说,党的纯洁性在新形势下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一些新问题,尽管多数党员还是有原则有战斗力的,却也不可置否有些问题发生在少数党员身上,恰恰是这些少数人的出现,严重地影响和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总而言之,只有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化,才能从容应对新形势下的风险和挑战。

历史经验总结篇8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设之初,面临国际封锁和国内敌对势力的压力,为了巩固国防,保卫国家安全,党中央英明决策,在经济基础还很薄弱的情况下,建立了独立完整、基本配套的国防工业体系。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56项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中,就有43项是国防工业项目。国防工业的建立,使我军武器装备基本立足于国内生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带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军民结合是国防工业的战略性指导方针。早在1956年,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的讲话中就指出:“在生产上要注意军民两用,注意学会军用和民用两套生产技术,平时为民用生产,一旦有事就可把民用生产转化为军用生产。”在大跃进期间,国防工业试制成功了万吨水压机、轧钢设备、氮肥压缩机等重型设备和其它多种民用产品。60年代初,中央军委曾制定了国防工业要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的方针。只是由于后来形势的变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军工企业一直处于单一军品生产的状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防科技工业实行军民结合的问题重新被提到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邓小平同志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军民结合的思想,他一再强调:我国的军工体制是学苏联的,要从照搬的旧体制中解放出来;国防工业要军民结合,以民养军;要在国家统一计划下,以军为主搞军民结合;总的方针至少拿出一半的人搞民用,将来自动化了可以三分之二的人搞民用。1982年1月他明确提出国防工业要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1984年11月,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国防工业设备好、技术力量雄厚,要充分利用起来,加入到整个国家建设中去,大力发展民品生产。这样做有百利而无一害。”

军民结合“十六字”方针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指导方针。其中,“军民结合”是总的战略要求,也是“十六字”方针的核心,主要是指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两支力量的结合,军品研制生产与民品研制生产的结合。“平战结合”是处理平时与战时的关系,在和平时期要抓紧军品科研,保证国防科学技术发展的势头,同时充分发挥军工技术优势和生产能力,研制生产国计民生需要的产品,并为战时做好准备,提高应变能力,一旦战争发生,就可大量生产军品,满足战时需要。“军品优先”是处理军品任务与民品任务关系的原则,明确了国家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事业单位对国家军品任务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对国家下达的军品任务要优先保证完成。国防科技工业首先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物质基础,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确保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完成;在此前提下积极组织民品研制和生产,真正有效地承担起国防与经济建设双重任务。“以民养军”是军民结合的发展目标。在军民品科研生产有机地结合过程中,使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力量和生产能力不断地得到锻炼和提高,并通过发展民品取得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活力,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稳定军工队伍,使国防建设具有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军民结合“十六字”方针,为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由过去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转变成为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它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是努力提高国防科技水平,研制发展新的武器装备,为提高我军战斗力服务;二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开发民用产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那种担心搞了民品,会降低军品的技术水平,是完全不必要的。把企业发展寄托在增加军品任务上,也是不现实的。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军民结合方针,国防科技工业才能走出“军工小天地”,投入到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实现战略转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军民结合走过了漫长而艰巨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军民结合“十六字”方针指导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走上了军转民的艰苦奋斗历程。经过近20年的努力,民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由1979年的不足百分之十提高到目前的百分之八十,基本上实现了由单一军品型向军民结合型的转变。这20年军转民历程是开拓者奋斗的历程,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的历程。虽然遇到过不少困难和曲折,但主流是成功的,是闪耀着辉煌业绩的历程。

在实行战略转变的初期,大家在主观认识上还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搞民品是“不务正业”,怕承担影响军品任务的责任。在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下,形成“任务靠国家下,资金靠国家给,材料靠国家拨,产品靠国家收”的依赖思想,使军工企业不能很快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军工企业原有的生产装备不能完全适于民品生产,要进行军转民技术改造,又缺少资金,也缺少民品技术和管理的经验。民品的发展经历了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自发分散到计划指导,逐步走上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发展道路。

在军转民的初始阶段,军工搞民品是处于解决企业军品任务不足的权宜之计。从1979年起,军品订货大幅度下降,使许多军工企业面临停产和半停产的困难。为渡过困难,解决吃饭问题,饥不择食,找米下锅,不嫌其小,不嫌其杂,枪弹厂搞洋铁壶,飞机厂搞铝笼屉,这种精神可嘉,但不能发挥军工优势。后来,有几十个工厂搞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分散重复,形不成经济规模,盲目性较大。为了引导民品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1983年8月,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召开了军民结合发展民品工作会议,总结当时军民结合工作的经验,对军工企业的民品发展进行了规划。会后,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了会议报告,强调军民结合是长期的战略方针,不是权宜之计;实行军民结合不仅是军工部门的任务,而且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任务,将军工企业民品生产纳入国家和地区的统一计划。从此军转民走上了以计划指导为主,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建设和技术改造服务的发展轨道。

1984年为了贯彻中央关于军工技术转民用的指示精神,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组织人员深入到15个省市进行了军转民调查研究,创办了《军工技术转民用报》。1985年起,先后在杭州、北京、深圳等地举办军转民技术交易会,先后组织军工系统与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全面开展军工技术转民用合作以及军工与民用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合。1986年国务院决定设立军转民科技开发专项贷款,初期每年发放贷款5000万元,以后逐步增加到每年1亿元,1996年后达到每年2亿元。在“七五”、“八五”期间,制定了三批民品技术改造规划,共确定710余项技术改造项目,投资136亿元。

199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国发[1990]5号文件批转国防科工委、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军民结合工作的请示》,肯定了国防科技工业从单一军品型向军民结合型的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提出要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民品开发在纳入国家计划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军工技术、设备、人才的优势,努力开发新技术和高技术产品。广大军工企业普遍扭转了单纯依靠军品的思想,提高了走军民结合道路的自觉性,大力开发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各种民用产品。目前已能生产50余大类,约1.5万种产品,为能源、交通、原材料、机电、轻纺等行业提供了大批技术装备,为进口设备国产化提供了大量配套零部件,为市场提供了一大批日用消费品。涌现了一批能生产名牌产品,在市场销售占有一定份额的军工企业,如长虹电视机,长岭电冰箱,嘉陵、建设、金城摩托车,长安、昌河、松花江微型汽车等。军工企业生产的汽车、摩托车、电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等在国内的销售额中占相当的比重。国防科技工业民品的发展使军工企业摆脱了因军品订货减少带来的困境,稳定了军工队伍,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三、努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把军民结合推向新的阶段

党的十五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经济发展战略,对国防科技工业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防工业运行机制的要求,军民结合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

军民结合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必须看到仍存在不少问题。在发展民品的指导思想上,主要着眼于解决多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缺乏效益与效率观念,也不注意产品的改进和更新换代,因此竞争能力很差。在经营观念上,较多地注重于生产,市场观念还比较淡薄,对生产产品的选择往往只考虑自身的生产技术条件,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分析,更谈不上去主动地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在管理上,对市场规律、竞争能力和内部运行机制、管理基础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适应,不能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来降低成本,追求最大的效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发生的变化,过去短缺经济的卖方市场已被产品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所代替。前一时期军民结合多年苦心经营形成的支柱产品在市场上已面临激烈的竞争。一些民用企业经过引进和技术改造形成了规模经济,军工在前期形成的优势正在削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使军民结合在新的形势下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发挥军工整体优势,努力开发竞争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品。

过去开发生产的民品多数是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也没有形成经济规模,生产成本高,产品更新换代慢,很难适应市场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军工行业发展的民品不能再沿袭原来发展民品的老路,简单地利用军工技术和设备发展一般的民品,与民用企业争饭吃。必须促进军工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结合,充分发挥军工行业技术开发的能力,重点开发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利润率高、市场潜力大的民用产品,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道路,如信息产业,航天技术,光机电产品,软件工程等。

(二)树立市场观念,强化竞争意识,提高盈利能力。

要从过去偏重产量与产值管理向质量与效益管理转变。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财务、成本与资金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产品成本。要从军工的实际情况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存量资产,合理地确定效益规模,逐步滚动发展;避免不顾实际可能,盲目追求规模,背负债的包袱。要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旧设备,装备高效的新设备,特别是精良的测试仪器,以提高产品质量。在资金的投入上,不能单纯依靠国家资金扶持,主要要靠自我积累,还要重视资产和资本经营。

(三)调整结构,分流人员,军民分线,精干队伍。

目前军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低于机械行业的水平,其根本原因是人员过多。军品任务虽然经过多次调整,但战线仍然太长,过于分散,一个工厂为了要保证很少一点军品任务,要保持大量的军品生产人员。要下决心将有限的军品任务集中在较少的企业内,将没有军品任务的工厂彻底转为民用生产。军民结合的工厂要实行军民品分线管理,为转换机制和保军转民创造条件。军民品根据各自的任务规模精减机构,精干人员,进行人员分流。在此基础上合理分摊管理费用。军品实现小摊子、高水平,该保的一定要保。民品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产品结构和资源重组,组织专业化、大批量、高效率生产,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并积极探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中外合资,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国外智力、技术和资金的引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