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8篇

时间:2023-03-08 14:55:31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篇1

第一周 复习:化学符号

1、复习常见的元素符号;复习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化合价能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3、会表示课本提及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周 预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

1、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中的颜色变化。

2、酸和碱的定义,溶液呈酸性和碱性的原因。

3、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第三周 预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节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实质及盐的定义。

2、酸与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3、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第四周 预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

1、酸碱的腐蚀性(浓盐酸、浓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稀释操作,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2、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3、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第五周 预习: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节海水中的化学

1、海水中的化学物质,海水制镁。

2、"可燃冰"和"锰结核"。

3、海水淡化技术。

第六周 预习: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

1、海水"晒盐"过程--蒸发结晶。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分和转化。

3、固体的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降温结晶。

4、粗盐提纯的各步操作。

第七周 预习: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

1、氨碱法制纯碱的简单原理与主要流程。

2、纯碱的性质及用途。

3、盐的水溶性规律。

第八周 总结假期学习情况

整理假期学习内容,落实记忆基础知识,整理好预习笔记。

要求: 1、按计划完成复习预习任务,并整理好复习、预习笔记(每周笔记不少于200字),开学检查。

2、预习时注意阅读课本,并完成"在线测试""挑战自我"涉及的习题,开学检测重点。

二、社会调查及科技论文(任选一题,500字左右,写在稿纸上,开学后评选等级,级部奖励)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篇2

第一周 复习:化学符号

1、复习常见的元素符号;复习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化合价能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3、会表示课本提及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周 预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

1、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中的颜色变化。

2、酸和碱的定义,溶液呈酸性和碱性的原因。

3、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第三周 预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节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实质及盐的定义。

2、酸与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3、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第四周 预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

1、酸碱的腐蚀性(浓盐酸、浓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稀释操作,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2、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3、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第五周 预习: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节海水中的化学

1、海水中的化学物质,海水制镁。

2、"可燃冰"和"锰结核"。

3、海水淡化技术。

第六周 预习: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

1、海水"晒盐"过程--蒸发结晶。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分和转化。

3、固体的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降温结晶。

4、粗盐提纯的各步操作。

第七周 预习: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

1、氨碱法制纯碱的简单原理与主要流程。

2、纯碱的性质及用途。

3、盐的水溶性规律。

第八周 总结假期学习情况

整理假期学习内容,落实记忆基础知识,整理好预习笔记。

要求: 1、按计划完成复习预习任务,并整理好复习、预习笔记(每周笔记不少于200字),开学检查。

2、预习时注意阅读课本,并完成"在线测试""挑战自我"涉及的习题,开学检测重点。

二、社会调查及科技论文(任选一题,500字左右,写在稿纸上,开学后评选等级,级部奖励)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篇3

第一周复习:化学符号

1、复习常见的元素符号;复习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化合价能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3、会表示课本提及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周预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

1、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中的颜色变化。

2、酸和碱的定义,溶液呈酸性和碱性的原因。

3、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第三周预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节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实质及盐的定义。

2、酸与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3、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第四周预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

1、酸碱的腐蚀性(浓盐酸、浓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稀释操作,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2、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3、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第五周预习: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节海水中的化学

1、海水中的化学物质,海水制镁。

2、"可燃冰"和"锰结核"。

3、海水淡化技术。

第六周预习: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

1、海水"晒盐"过程--蒸发结晶。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分和转化。

3、固体的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降温结晶。

4、粗盐提纯的各步操作。

第七周预习: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

1、氨碱法制纯碱的简单原理与主要流程。

2、纯碱的性质及用途。

3、盐的水溶性规律。

第八周总结假期学习情况

整理假期学习内容,落实记忆基础知识,整理好预习笔记。

要求:1、按计划完成复习预习任务,并整理好复习、预习笔记(每周笔记不少于200字),开学检查。

2、预习时注意阅读课本,并完成"在线测试""挑战自我"涉及的习题,开学检测重点。

二、社会调查及科技论文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篇4

【关键词】课程标准 教材 科学探究

教材作为课程标准具体化的产物,在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台湾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未单独作为一门学科,而是自然与生活科技中的一部分,其中《自然与生活科技 2 》(康轩文教事业出版)涵盖了初中化学课程内容。本文分别选取课程改革后两地使用的化学入门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自然与生活科技 2 》中“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这一节为例做如下比较。

一、教科书的比较

由于教材内容的差异性,为方便比较,现选取“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这一节,从内容设置、栏目设置、配图、课后练习几个方面对大陆与台湾两地的化学教科书进行比较。

1.内容设置的比较。人教社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放在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中,在学生分散学习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如物质的构成、溶液等)之后,从知识体系上该部分内容是前一课题“常见的酸和碱”的延伸,符合认知规律。而台湾版将这一内容放在《自然与生活科技 2 》下册,针对国中二年级学生,按照学科逻辑和教学规律来编写,在这一节之前学习了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常见的酸与碱,再来探索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两种编写方式各有千秋。

教材内容的结构和组织会影响学生的理解。人教版对知识点的安排比较简单、直接。从探究实验――在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借助指示剂的变色说明酸与碱能发生反应,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再重点介绍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从酸碱角度引出溶液酸碱度――pH及其应用。其知识重点落在中和反应的应用上,内容编排上从易到难,重点突出。台湾版则注重学生的体验来逐步深入地学习化学知识。先安排学生实验,从三个角度来认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反应前后指示剂的颜色改变、反应前后液体的温度变化、加热反应后残留物。这时再给出中和反应的定义。接着再通过探索酸碱中和产生水揭示酸碱中和的实质――H+ + OH- == H2O,然后简单介绍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最后讲解盐以及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硫酸钙、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

从这两种教科书对内容的组织来看,人教版对化学知识的要求比较低,仅局限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对酸碱中和的实质不作要求,而且对酸碱中和概念的把握比较狭隘,仅局限于酸和碱的反应,对于盐的认识只是为了便于说明酸碱反应后会生成盐,而将其作为下一独立单元做详细的阐述,这种内容安排让这一知识体系突然中断。而台湾版则更注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学生从实验中体验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再给出相关知识,酸性与碱性溶液混合时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叫做中和反应。之后再深入反应的实质,这也是由一个探索活动来完成:往干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冰醋酸和无水硫酸铜,观察之后,再加入少许干燥的氢氧化钠固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来说明酸碱混合后生成了水,从而揭示中和反应的实质,再接着介绍盐。整个内容组织一环扣一环,连贯性地展开,符合化学学科特点――化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2.栏目设置的比较。两种版本的教科书都设置了非常丰富的栏目,体现了各自的特点,具体见下表:

大陆的九年级是初中的毕业年级,升学的压力在客观上促使化学学科的教学严格按照考纲把知识点通过考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所以就不难理解人教社版的习题量比台湾版的大。在台湾,国中修业期满后,毕业生可自由选择继续升学或投入职场。如果要升学,毕业生可以依在校成绩参加免试入学,或是参加6月举行的基本学力测验,依考试分数申请高级中学或高级职业学校。基本学力测验内容以生活化为主,比较简单。相比之下,大陆九年级学生的学业压力比台湾学生大,花在解习题上的时间要多出许多。

从习题类型统计来看,问答题占了比较大的比例,说明两地都重视培养学生“表达个人的思想或观念、情感,善于倾听与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信息”的素养。习题选材与生活联系紧密,如人教社版教科书的有些胃药中含有氢氧化铝,宏观世界在人的胃内起什么作用?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台湾版教科书的在野外如被某些昆虫叮咬时,若在患部抹氨水可以减轻疼痛,其原因为何?台湾版教科书的习题有一个很人性化的处理方式,值得我们关注:在习题后标明该题所涉及的相关知识页码,便于学生知识的巩固。

二、对两种教科书比较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大陆与台湾两地应用的教科书根据各自的课程目标编写并能较好地实现其课程目标,各具特色。

从知识方面来看,台湾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更注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台湾的“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这与培养科学家有着很大的区别,因为科学素养是作为一名合格公民的必需素质。通过培养,学生应该了解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领悟科学的能力,能与朋友交谈和沟通有关社会各方面所涉及的科学内容。而大陆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宗旨也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科书设计的重点,从化学的角度使学生初步了解:1.化学的本质和价值;2.化学的发展历史;3.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即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看来由于两岸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公民素质所具备的化学知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要减少这一差距,还需大陆的教育部门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不懈地努力。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篇5

同学们,请记住“成功,属于珍惜时间的人”,珍惜自己的时间,对你自己是有益的。特别是在九年级这个阶段,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化学九年级下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化学九年级下知识1考点1 溶液的定义、特征、组成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3、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等。

考点2 溶液的形成

明确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

考点3 乳浊液的乳化

往水和植物油形成的乳浊液中加入洗涤剂,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滴。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从而达到洗净的目的。

考点4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

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

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如:NaOH、浓H2SO4;

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如:NH4NO3

化学九年级下知识2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石蕊和酚酞叫做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一、常见的酸

1、盐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挥发性。

打开浓盐酸,瓶口有白雾。用于金属除锈,人的胃液里有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2、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不挥发。

浓硫酸有吸水性,常做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用于金属除锈。

3、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能夺取纸张、木材、皮肤、衣服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4、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否则会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5、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6、酸的化学性质

由于酸溶液中都有H+,所以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酸能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铁锈与盐酸反应: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铁锈与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Fe2(SO4)3+ 3H2O

铁锈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现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二、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

(1)、氢氧化钠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易潮解,常做干燥剂(不能干燥CO2、SO2、HCl)。氢氧化钠可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就含有氢氧化钠。

(3)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而发生潮解(物理变化),还能和CO2反应而发生变质(化学变化),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工业上制氢氧化钠:Na2CO3+Ca(OH)2== CaCO3+2NaOH

2、氢氧化钙

(1)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消石灰,是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氢氧化钙可做建筑材料、可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2)生石灰与水反应可制熟石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CaO + H2O == Ca(OH)2 生石灰可做干燥剂。

3、碱的化学性质

由于碱溶液中都有OH-,所以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和酸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中和反应

1、由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

氢氧化钠与硫酸的中和反应 2NaOH + H2SO4== Na2SO4+2H2O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以中和酸性;硫酸厂的污水中有硫酸,可以用熟石灰中和;胃酸过多,可服用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分泌蚁酸),可涂上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

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用酸碱指示剂。

2、表示溶液的酸碱度,用pH,pH的范围在0~14之间。

酸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

3、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4、测定pH的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即可得出溶液的pH。

5、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 5.6。

化学九年级下知识31.酸、碱、盐的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蔗糖溶液、酒精溶液等不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2.溶质可以有多种,溶剂只能一种。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同样,溶剂也有固体、气体、液体状态。比如洁净的空气,其溶质、溶剂都是气体。

3.物质溶解于水时,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

这种能量变化可以用手触摸感知,也可以借助温度计测量。

(1)有些物质溶解时会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

(2)有些物质溶解时会使溶液的温度降低,如:硝酸铵;

(3)有些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如食盐、蔗糖。

4.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要大。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溶解该物质,但是还能溶解其他易溶物。

5.配制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分为两种情况

(1)固体溶质配溶液:

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装瓶贴标签)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2)浓溶液稀释:

步骤:①计算②量取③稀释(④装瓶贴标签)

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注意:需要选择与回答时,一定要先辨别是上述两种配制中的哪一种,进行有针对地回答。

(3) 分析所配制溶液浓度偏大或者偏小的原因

固体溶质配溶液时浓度偏小的可能原因:

固体不纯;称量固体时,左物右码放反了(使用了游码);转移固体时有残留;取水时仰视读数等

(4)将溶液稀释或者浓缩的计算:依据溶质质量不变

计算式:

浓溶液浓度X浓溶液质量=稀溶液浓度X稀溶液质量

稀释加水(或蒸发水)质量=m(稀溶液)-m(浓溶液)

6.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改变温度结晶时,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仅溶质减少,溶剂不变);

恒温蒸发结晶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得到的仍是该温度的饱和溶液)。所以出现结晶现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发生变化。

注意:结晶后得到的母液,一定是晶体物质的饱和溶液

7.

(1) 从硝酸钾中除去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提纯方法是:降温结晶;

操作步骤为:

①用沸水溶解(制成热饱和溶液)

②降温结晶

③过滤

④洗涤、烘干。

(2) 从氯化钠中除去混有的少量硝酸钾

提纯方法是:蒸发结晶;

操作步骤为:

①溶解

②蒸发结晶

③趁热过滤

④洗涤、烘干。

(3)在流程题中,经过化学变化所得到的溶液通常是常温下的不饱和溶液,如果要通过降温结晶获得溶质,通常的操作步骤是:

①蒸发浓缩

②降温结晶

③过滤

④洗涤、烘干。

8.

溶解度曲线A下面的点M,表示T2℃时的A物质不饱和溶液。要使其达到N点,应采取:恒温蒸发溶剂或增加该溶质至饱和;如果对N点溶液降温,则N点沿溶解度曲线左移;如果升温,N点水平右移。

9.生石灰放入常温下的饱和石灰水中,生石灰会与水反应并且放热,当恢复至原温后,最终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少(与生石灰反应消耗),溶质氢氧化钙减少(因水少而析出),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是室温的饱和溶液)。

10.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11.气体溶质形成的溶液不能通过蒸发浓缩达到一定的浓度,因为气体溶质会挥发。

12.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关键是如何计算所得溶液的质量,可以有两种计算方法:

①m(溶液)=m(溶质)+m(溶剂)

注意:溶剂的质量包括了原溶液中的溶剂水和生成的水两方面,不能遗漏。

②m(溶液)=m(总质量)-m(固体)-m(气体)

注意:此计算方法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直接得到了溶液的质量,不必再算生成水的质量了,避免与方法①混淆。

建议:先用方法②计算更简便。

化学九年级下知识4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1、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3、最常用的溶剂是水。

汽油、酒精也可以做溶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

4、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把量多的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如果其中一种是水,把水叫做溶剂。

5、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如植物油分散到水中。

6、乳化: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着水流走。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温度基本不变:氯化钠溶于水;(2)温度降低:硝酸铵溶于水; (3)温度升高: 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水。

课题2 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2、相互转化

不饱和溶液变饱和: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除熟石灰和气体)。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增加溶剂、升高温度(除熟石灰和气体)。

3、结晶的方法:

(1)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

(2)蒸发溶剂:氯化钠从溶液中析出。

二、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三、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二、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三、稀释问题

1、原理: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2、公式:浓溶液质量×a%=稀溶液质量×b%

四、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装瓶。

化学九年级下知识5课题1 金属材料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

2、金属的特性:大多数金属是银白色,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在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体,汞是液体。

3、金属的共性:有光泽,有导电性和导热性,有延展性。

4、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用途,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回收、对环境的影响等。

二、合金

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合金是混合物。

2、生铁和钢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

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3、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大,熔点比纯金属低。

4、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抗腐蚀性能非常好。

三、金属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银。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4Al + 3O2 == 2Al2O3

2、铜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2Cu + O2 2CuO

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1、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中有些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2、(1)铁与盐酸反应:Fe+

2HCl == FeCl2 + H2

铁与稀硫酸反应:Fe+ H2SO4 == FeSO4 + H2

现象: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镁与盐酸的反应 Mg + 2HCl == MgCl2 + H2

镁和稀硫酸反应 Mg+ H2SO4 == MgSO4 + H2

锌和盐酸反应 Zn+ 2HCl == ZnCl2 + H2

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 Zn+ H2SO4 == ZnSO4 + H2

铝和盐酸反应 2Al+6HCl == 2AlCl3+ 3H2

铝和稀硫酸反应 2Al+3H2SO4 == Al2(SO4)3+ 3H2

(2)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浸入溶液中的铝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2Al+ 3CuSO4===Al2(SO4)3+3Cu

(3)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浸入溶液中的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Fe + CuSO4 == FeSO4 +Cu

(4)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的现象:浸入溶液中的铜丝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u +2AgNO3==Cu(NO3)2+2Ag

3、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

4、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注意:盐必须可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相差越远,越容易反应。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金、银等金属有单质形式存在,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一、铁的冶炼

1、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原理:在高温下,利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Fe3O4+ 4CO 高温 3Fe + 4CO2

3、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现象:红色粉末变黑,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目的是排尽管中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实验完毕后先撤去酒精灯,继续通CO:目的是防止石灰水倒吸,炸裂玻璃管。

(3)尾气(含有CO)的处理: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二、金属资源保护

1、金属的腐蚀和防护(1)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

铁锈(主要是Fe2O3.xH2O)很疏松,不能阻止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锈蚀。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干燥;在铁制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等。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篇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酸和碱》中最后一部分是溶液的导电性的内容。这部分教学的意义是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揭示出酸或碱性质相同的微观原因。知识点仅仅限于溶液导电的原因是其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按教材举例,讲授得比较浅显。这样对于初中学生的要求是相符的,但对后续的学习却"雁过无痕"帮助不大。

这部分的教学要为学生后续的化学学习提供理论依据,即溶液导电性的教学能为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离子观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 此,怎么把握这部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就成为我不断思考的问题。

从初中教材来说,溶液导电性内容的后面课题《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和《盐 化肥》的教学都多少依附这部分内容所体现的理论支持。同单元后一课题,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的过程。这里需要学生在对溶液中离子进行种类分析的基础上得以理解,而这是建立在溶液导电性原因的认识之上。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中的复分解反应和某些离子的鉴别也需要离子观的建立。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在溶液中,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学生要在理解溶液中这些化合物电离产生阴、阳离子,阴、阳离子再重新组合成有形成沉淀、气体或水的情况才能发生。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也需要学生会将化合物拆分成相应的离子,即依赖正确的离子观。离子的检验实际是利用离子间反应的特殊现象来鉴别离子。学生只要获知离子相同其性质就相同,检验方法就会一致,这为学生做此类习题抓住知识点的本质提供了思路。

在初中,化学式的书写一直是学生的学困点。学生认为要识记化学式的物质太多,记忆有困难。但若建立好离子观后,由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P114附录1,以阴、阳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来识记化学式就容易许多,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具体方法是:先识记五个常见原子团(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铵根离子)。将常见的带负电原子团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配对,并使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即可书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了。

而在高一必修1的教材中,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内容的呈现顺序是从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离子反应。如果初中在溶液导电性教学中打好基础,学生已经具有离子观的理论基础,高中相应知识的学习就会在初中的基础上小梯度的递增性呈现,学习会变得相对轻松许多一些。

归纳重视初中溶液导电性教学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 . 建立正确的离子观(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有些物质在水溶液中会以阴、阳离子的形式存在)。

2. 能有效掌控大多数无机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3. 帮助理解酸碱盐在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4. 能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

5.增加对离子鉴别的理解。

6.为高中学习离子方程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溶液导电性的教学。为此,我拟定在教学中补充讲授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1.增加氯化钠、蔗糖溶液导电性演示实验。

前一章溶液形成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氯化钠溶于水是以钠离子、氯离子的形式扩散到水中。氯化钠溶液导电,蔗糖溶液不导电就说明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离子的导电,分子的不导电。从而引出溶液导电的原因,然后再按书上所列举的溶液做演示实验,在分析酸和碱的组成特点。

2.适当提及电离的概念。对酸碱盐的组成特点分析离不开电离的概念(某些化合物在溶液中离解产生阴阳离子的过程)。引导学生写出初中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举强电解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溶液中离子的种类,为复分解反应和高中一年级的教学打下基础。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篇7

关键词:化学实验;主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2-0054-02

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化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所谓主题探究,即由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

一、主题探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看,主题探究环节的探究性学习是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

探究式学习其实是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在教师的适当引领之下,学生自主地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自己去思考问题,自己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自主地去探究新知。在上述的成功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探究过程是自主学习的有效载体。

在探究式学习中,合作学习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主题探究都是在学生合作中完成的。在适当的探究主题之下,一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技能是有限的,为了共同的目标——探究新知,每一个学生都需要伙伴与之合作。学生们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学习也常常是以小组的形式来展开的。“合作”是完成“探究”的常用形式,探究过程是学生交流、合作的平台。

(二)从教学过程中看,主题探究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化学特色鲜明的主题探究能更好地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主题探究,学生不仅获得了相关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亲历发现的赛程,掌握一些获得新知的方法。主题探究更具有问题性、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能力。可以说,主题探究是课堂教学中能全面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访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渠道。

新课标中把科学探究列为五个一级主题之一,贯穿于其他主题之中,并从“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基本实验技能”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主题探究能使学生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猜想与假设,并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或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在主题探究环节中,学生通过实验或收集证据,在操作、观察、阅读、调查、比较、归纳、分类等过程中,能认识到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查阅相关资料,又需要推理和判断,才能获得新知。

二、“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是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的中的一个基础实验,其中包含了酸和碱的性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本节课为学生实验课,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完酸碱盐的性质等理论知识之后进行的综合实验,不仅是对第七章所学知识的复习,更是为了使学生的能力有所提升。本节实验课是想让学生在熟练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酸碱的化学性质设计并完成化学实验,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增强学生实验观察、交流讨论、表达的能力,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实践、善于发现问题、严谨求实、善于合作等科学品质。下面是“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片断:

问题导入:某研究性小组发现某工厂正排放含氢氧化钠的废水,觉得会污染水质,于是取来样品20ml进行研究,欲将其调至中性再排放,现在你的实验桌上有一瓶在实验室中产生的含稀盐酸的废液,请大家帮助他们想想办法?

探究主题一: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思考:实验(3)中反滴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探究主题二:探讨废液中酸和碱的用途

思考1:用稀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是否能将铁制品长期浸泡在酸溶液中?为什么? 。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思考2: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来制取CO2气体,而不用稀硫酸的原因是 ,不用碳酸钠的原因是 。

思考3:结合第二组实验我们发现影响酸与金属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有 等。

课后反思:这堂课通过探究如何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两种无色溶液,将酸的通性及碱的通性巧妙地融入其中,本堂课呈现了两个探究点:一是如何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二是如何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进行酸碱中和滴定,所选氢氧化钠溶液要控制浓度尽可能不使酚酞褪色,但过稀的话溶液温度变化又不明显了。如果考虑到实验效果稀盐酸相对要浓一些,这样中和后反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就很可能不变红。所以实验中盐酸的浓度较大,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5%,相对比较适合。

三、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主题探究的思考

1.不能“探”而不“究”。一部分初中学生在进行主题探究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表象,不去认真思考、分析。教师要注意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首先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化学反应,对其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进行探究,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为什么一切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思考、讨论,使主题探究进行得有声有色,既“探”又“究”。

2.不能“泛化”与“神化”主题探究的教学功能。所谓不能“泛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顺从与迁就学生的探究欲望,要做好教学的向导。当学生们提出一些与主题关系不大或短时间内难以解释清楚的疑问时,教师要果断而又有“策略”地主导教学的方向。毕竟学生的想法千差万别,然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尽管学生们有“十万个为什么”,我们也一定要引导学生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探究的主题上面来。所谓“神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唯探究论”,不顾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非探究不可。尽管“主题探究”好处很多,但对于一些学生一读就懂就会的内容,就不用再去赶这个“时髦”了。

参考文献:

[1]陈心忠.主题探究实验的实践与研究[J].化学教学,2006,(4):22-24.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篇8

人教版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中,设计了“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教材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根据的原理是什么?实验中为什么要滴加酚酞溶液?显然,这样的演示实验探究成分太少。虽然根据教材实验设计进行演示,学生也能理解,教学任务也易完成,但学生会因此失去一次极好的实验设计的探究机会。笔者认为,可把教材给定的演示实验改为实验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或许更为有利。

1探究学习背景分析

1.1探究学习时机分析

在本单元课题1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酸和碱的有关性质,但并不清楚酸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课题2问题的提出,顺应了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需要,激发了他们探究学习的欲望。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接触到的许多反应一般都伴随较明显的现象,如产生气泡、生成沉淀、变色等,学生可以借助这些现象从直观上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而酸和碱溶液混合后看不到明显现象,学生无法直观判断酸碱之间到底有没有发生反应,这正是组织探究活动的最佳切入点。

1.2探究学习条件分析

首先,在新教材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已出现使用紫色石蕊溶液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成功案例。其次,本单元课题1中,学生已掌握了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具备了通过间接现象观察、推断化学变化发生的经验。再次,学生已经知道酸溶液中都存在H+,碱溶液中都存在OH-,这为学生从离子的角度认识酸、碱之间的反应实质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以上三点为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具备了的条件。

2探究学习过程

2.1观察实验,引入新课

[演示1]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演示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设疑]两个实验中都发生化学反应了吗?你是根据什么现象判断的?

[意图]利用小实验导入新课,实验1有明显的现象,实验2看不到任何明显的现象,两个实验形成了鲜明对比,没有明显现象的实验2是不是没有发生反应呢?这样一问极易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生进行下面的实验设计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结论]小组讨论交流后,师生得出结论:借助化学反应中的现象可以间接验证化学反应的发生。锌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因为看到有大量气泡生成,而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无法证明是否发生了反应。

[设疑过渡]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了什么现象?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是否发生反应,如何验证?

[学生]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了化学反应,CO2通入水中虽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碳酸,可用紫色石蕊溶液来验证。

[设问]CO2与水反应无明显现象,可用石蕊溶液来验证,那么,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反应也可借鉴上面的方法验证吗?

[设计意图]巧妙利用学过的有关原理进行知识迁移,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

2.2设计实验,合作探究

2.2.1设计实验方案

[师生活动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发现疑问及时解答)学生积极讨论,气氛活跃,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最后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归纳总结如下:先向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中加入酸碱指示剂,溶液变色后,再分别加入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师生活动2]就在教师准备按上述方案进行分组实验时,有同学提出:锌能跟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如果稀盐酸中加入NaOH溶液后,再加入锌粒,如无气泡产生,就可表明稀盐酸跟NaOH溶液反应了,多好的构想啊,完全跳出了酸碱指示剂的束缚,另辟蹊径,我对该生的构想非常赞赏,话锋一转说,同学们,方案设计再好,不过是纸上谈兵,行不行,关键看实验,下面就请同学分组实验检验设计方案。

2.2.2分组合作实验

[布置探究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试剂(NaOH溶液、稀盐酸、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锌粒等)分组进行三个实验。

① 向NaOH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色后,再慢慢滴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② 向稀盐酸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色后,再慢慢滴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

③ 向稀盐酸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后,再加入一小粒锌,观察现象。

请同学们边实验边思考两个问题:

()方案中滴加酸碱指示剂或加入一小粒锌,其作用是什么?

()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一边实验,一边讨论,教师穿梭其中,答疑解惑,最后请小组代表进行实验结果分析:

学生1: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慢慢变为无色,说明NaOH与盐酸发生了反应。原因分析: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含有OH-,加入稀盐酸后,溶液变成无色,说明OH-消失了,可能是与盐酸中的H+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水。

学生2:向稀盐酸中滴加石蕊溶液,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原因分析:向稀盐酸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显红色,是因为稀盐酸中含有H+,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变了色,说明H+消失了,可能是与氢氧化钠反应了,当恰好反应时,溶液呈紫色,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多余的OH-使石蕊溶液变蓝。

对于第③个方案的实验现象出现了分歧,向稀盐酸中加入NaOH溶液后,再加入一小粒锌,有的小组发现没有气泡产生,由此猜测盐酸被NaOH反应掉了;而有的小组却发现仍有气泡产生,他们依此现象认为,稀盐酸没有跟NaOH反应。两个小组的同学争论不休,这时,我想这不就是一次意外生成的好机会呀,不能放过!于是我对有气泡产生的那组同学说,你们继续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看气泡会不会产生了。果然,他们做了之后又通过讨论终于搞清楚了,原来NaOH的确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只不过刚才所加的NaOH溶液未将盐酸反应完全,剩余的盐酸就跟锌反应产生气泡了。我知道同学的思维空间被打开了,于是趁热打铁,引导学生重新设计第③个实验方案:向稀盐酸中加一小粒锌,然后再滴加NaOH溶液,看有什么现象发生。于是大家重新实验,果然发现,随着NaOH溶液的滴加,气泡越来越少,不一会儿就没有了。可问题又来了,有同学提出质疑认为:盐酸与锌反应本来就差不多了,等到加入NaOH溶液时,盐酸已经与锌反应结束了,因而不能说明滴下去的NaOH溶液与盐酸发生了反应,多么智慧的疑问,又一次意外生成的机会来了!这时我适时提醒大家能不能做个对比实验。对呀,于是大家又一次热情讨论起来,不一会儿就形成了一致方案:取甲、乙两支相同的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稀盐酸,先向甲中加入一小粒锌,然后再向乙试管中加一小粒同样大小的锌,此时两试管中都产生大量气泡,再向乙试管中慢慢滴入NaOH溶液至锌粒表面不再产生气泡,观察甲试管,发现此时仍有大量气泡产生。通过对比实验,足以证明滴下去的NaOH溶液确实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就在大家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再次有同学提出,为什么稀盐酸跟滴下去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不再跟锌粒反应了呢?多好的问题,这无疑为从微观角度进一步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创造了条件!

[引导]上面三个实验验证了氢氧化钠与盐酸的确发生了反应,盐酸中的H+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了水,金属钠离子与酸根氯离子可组合成氯化钠,像氯化钠等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作盐。

[板书]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解释与结论]展示图片,从微观角度揭示中和反应的实质。

[板书]中和反应实质:OH-+ H+H2O

[引导分析]在稀盐酸中有大量自由移动的H+,在NaOH溶液中有大量自由移动的OH-,当锌与盐酸反应时,实质上是锌与盐酸中的H+反应,而当NaOH溶液加入盐酸中时,自由移动的OH-与H+瞬间相互接触中和生成了H2O,所以,盐酸不是不能与锌粒反应,而是来不及与锌粒反应就已在瞬间被NaOH溶液中和了,这也是许多化学反应选择在溶液中进行的原因。

[思考]同学们,以上三组实验中,你们认为用哪一组实验检验NaOH与盐酸的反应更方便,现象也更明显?

[结论]用酚酞溶液最好!

[设计意图]学会比较,选择最佳方案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这儿让学生体验一下,对于他们将来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2.3阅读教材,学以致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有关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具体了解中和反应在农业、工业、医疗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设计意图]学生在充分理解中和反应实质的基础上理解中和反应的应用,应该比较容易,学生自己能理解的内容教师要坚决做到不教,教是为了学,有时不教却是为了更好的学。

[课外延伸]同学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两个问题吗?

()皮蛋有涩味,原因是皮蛋呈碱性,在食用时应如何除去涩味?

()如果将实验残留的盐酸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什么危害?应如何正确处理废酸液?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回顾反思] 同学们,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

3教学反思

多年来,初中学生学习化学一般遵循“听、记、背、练”这四字方针,学生的学习愿望不强,厌学现象普遍存在,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本课的教学探析中,笔者没有按照教材设计平均用力,而是把时间和精力着重放在设计实验探究验证酸碱是否反应这一环节上。让学生按照教材会用酚酞溶液检验酸碱反应进行实验并不难,难的是要知道为什么选用酚酞溶液?还能用其他办法吗?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在设计实验过程中碰到许多疑惑并没有放弃,更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思考,最终把每一个疑问都解决了。学生在充分理解酸碱能够反应的基础上,学习中和反应以及应用也就水到渠成了。

依据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从实验入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增加互动的同时,重视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是本课题探析的初衷吧。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