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视新闻评论8篇

时间:2023-03-10 14:53:34

电视新闻评论

电视新闻评论篇1

[摘要]:

当今中国电视新闻,电视新闻评论举足轻重,必须发出时代的强音!本文认为: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电视传播规律,化整为零,走出误区,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结合中传递意见性信息;同时通过大众话语,多元表达,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中国电视要主动出击,在社会转型和媒体竞争中构建强大的电视新闻舆论场。

abstract:

nowadays, news comments play a great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television. this paper confirms that news comments should follow the disciplines of television communication and walk out of the erroneous zone of traditional news comments. news comments should mainly transmit opinions besides facts in the convergence of mass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popular discourse and multiple expression ways, news comments should guide public opinion, embodying the interaction of visual elements and commentary element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new media, chinese television should construct a powerful “television opinion field” in the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and media competition.

keyword:

television news comments; erroneous zone; popular discourse; opinion field

人们在批评电视新闻浅层化简单化的时候,无不对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寄以厚望。www.133229.Com然而,从平面媒体搬来的救兵——新闻评论却没有在电视上展示出足够的威力。迄今为止评论在电视新闻大家族中仍然是一个弱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界定仍然是一个扯不清楚的问题。评论是一个媒体的旗帜和灵魂,评论在引导新闻舆论中举足轻重,难道中国电视能够缺失或弱化自己的新闻评论吗?显然不能!电视新闻评论要在社会发展和新闻改革中发出时代的强音!如何才能发出这一强音?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一、化整为零,走出误区

新闻报道以传播事实性信息为主,新闻评论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这在报纸上是泾渭分明,但在电视节目上却难以区分清楚。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基本上是《焦点访谈》式的,由于《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人们早已习惯以这种节目形态来界定电视新闻评论,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从节目形态上来看,《焦点访谈》其实属于新闻专题,只是由于它的出生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就此被贴上新闻评论性栏目的标签。然而,这种单一的述多评少的节目形态严重的制约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

近年来,人们发现电视上有影响的新闻评论节目屈指可数,有时甚至淹没在网络舆论的喧闹之中。事实上单独设立的新闻评论性栏目收视率并不高,传播效果也不好。近年来,我们发现此类评论节目悄悄地“关停并转”,化整为零是电视新闻评论走出误区的开始。一些电视台果断地撤并和周密的策划让新闻评论重新焕发出青春。江苏电视台《江苏新时空》和深圳电视台《第一现场》都把原来单独设立的评论节目打包进栏目,实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无缝链接,大大提高了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效果。正如孙玉胜所说:“评论应该是一种内容,而不应该是一种形态。” [1]电视新闻评论不应拘泥于单一节目形态,从新闻栏目中的互动板块到现场直播中的时空连线,评论无处不在,而且从荧屏内延伸到荧屏外。广西电视台《新闻在线》在60分钟的直播过程中,辟出四个时段供观众发表见解,名曰“新闻即时评”,观众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通过短信平台即时对播出的某则新闻发表看法,点评事件。最高峰时,一则新闻有800余人参与评论。直播时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共生状态,受众在同一时间内接受现场报道与新闻评论,达到感性形象与理性思维的综合调动,加深理解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

近年来,民生新闻中的电视新闻评论开始大展脚拳,新闻主播也敢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的阿丘和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的陈杨,都以他们的睿智与魅力在新闻报道中找到各自的评论天地,他们的点评言简意赅,幽默风趣,受到观众的喜爱。虽然,时下大多数电视新闻评论还是浅尝辄止,一时难以满足观众解读新闻评析事实的需求。但从长远来看,从敢于评论到善于评论是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发展的必然过程。

要加快这一进程,我们还要重新审视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功能,由于《焦点访谈》强大的舆论监督及影响力,加上它贴上新闻评论节目的标签,所以长期以来人们误认为舆论监督就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对社会弊端和不良现象进行的批评报道主要是传播事实性信息,应该说新闻舆论监督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主要传播功能。如果在事实性信息的基础上,再加上意见性信息的传播,对新闻事实加以评论亮出观点表明立场,就会强化舆论导向,加强舆论导向才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传播功能。或许有人会问,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对批评报道的把握难道不是一种舆论导向吗?当然是。但在事实的基础上,意见性信息的传播对舆论导向的影响更大。因此,笔者认为舆论导向才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传播功能。

那么,如何发挥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导向作用呢?笔者认为:一要正确地把握舆论导向,二要遵循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规律。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机理是这样的:主持人与嘉宾、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传播形成一个吸引受众注意力的“谈话场”,这个“谈话场”在观众中的传播便形成了大众传播。英国学者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认为:“电视的一个重要特征似乎是它引起交谈、鼓励谈话的功能。实际上,电视似乎常常是关于谈话的。作为一种媒体,它确实是由可视的谈话构成的。”[2]谈话节目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评论节目形态,它以平等对话的双向交流代替宣传教化的单向传播。国外并没有电视新闻评论这一节目形态,但无论是cbs的《60分钟》还是半岛电视台的《针锋相对》,难道会有人说这里面没有评论吗?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之一,就是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中传播意见性信息。

二、大众话语,多元表达

当今电视,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与电视评论的界线日趋模糊。在这个模糊中产生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个是话语方式的改变,一个是表现手段的丰富。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评论更多的是传递一种居高临下和国家话语和曲高和寡的精英话语。然而在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在2007年的“两会报道”期间,更具平民彩色的崔永元又来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小崔会客》让政府官员和平民百姓相聚一堂,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与江西资溪面包经营户王信文一家共话全民创业,电视评论就在这一对话中实现了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的转换。

作为软新闻的评论,它在表现形式上更能推陈出新。山东齐鲁电视台的《拉呱》和广州电视台《时事查笃撑》就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拉呱》创造性地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进行民生新闻的播报和评说,具有很强的贴近性和娱乐性。或许《拉呱》不是地道的新闻评论,主持人小么哥说的一些事新闻价值也不大,但在山东省的许多村子里是一个收视率很高的节目。广州电视台的《时事查笃撑》是一档以情景短剧形式播出的时评节目,在极具广州地方风味的“tv茶吧”中“嬉笑怒骂论时事”,节目中还加入了一些动画、漫画、mtv等特技。《时事查笃撑》选取的题材多为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如《公交车乱改道,市民好难受》、《如何睇的士拒载》等,这些大众话题反映了市民的社会诉求。但由于节目表演大于评论,收视情况并不理想,这也说明了电视新闻评论还是有自己的边界的。

电视新闻评论的叙事方式也有不少创新。扬州电视台《时评新语》是一档以社会新闻评论为主的栏目。这个节目有两大特点,即叙述方式的改变和多媒体的应用。《时评新语》的叙述方式受到了扬州评话的启发,其评论语态的改变是从人称开始的。传统的新闻叙事一般多用第三人称,但在《时评新语》中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使用频率很高。比如在《“圣诞”究竟是个啥?》中,主持人在描述了圣诞这一天的热闹之后说:“快乐归快乐,我倒想刨根问底地问一句,在咱们扬州人心目中,‘圣诞’究竟是个啥?要我说呀,圣诞就是‘贺卡节’。”“评论不仅要亮出矛盾双方的观点,更要旗帜鲜明地亮出媒体的观点,否则,就不能叫做评论,充其量只是深度报道。”[3]或许有人担心,这种以我为主会不会带来主观和偏见。其实只要掌握分寸、不偏不倚,“我”的存在就不会影响新闻的客观公正。

如何让电视评论过程化?戏剧冲突和悬念设置是实现过程化的重要手段。辩论就是一种充满强烈冲突的话语方式。美国电视观念认为:“争论”是电视新闻的一种方式、一种语言。电视新闻的话语应该是多元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观点应该要相互不断地撞击。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便是切合了这样一种电视新闻传播观,以辩论的形式评论时事,以思辨的色彩引导观众,其创新之处就在于主持人和现场嘉宾之间那一场舌剑唇枪,火花四溅的争论。不少辩题多为时下的社会热点,如《全国高考分省录取到底公不公平?》、《孔子究竟是圣人还是丧家犬?》、《房价只能由行政手段调控吗?》、《现在进入股市是风险大还是收益大?》等。然而,评论尺度难以把握,辩论似乎风险更大,如何拿捏?这是许多电视人所担心并为此裹足不前的原因。前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指出:“很多问题不在于能不能讲,而在于你怎么样讲。”[4]怎样讲?这取决于电视新闻评论的准确表达。

电视新闻评论要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发挥其政论性,寓思辨于形象之中是电视新闻评论的另一个传播特点。视觉化、过程化、多元化和碎片化是当今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呈现的基本走势。

三、迎接挑战,主导舆论

在急剧变革的转型社会和激烈竞争的媒介环境,电视新闻评论如何才能发挥其强大的舆论引导作用呢?零敲碎打是不行的,要打“组合拳”,要形成一个电视新闻舆论场。“场”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物质运动相互作用的空间。在电视观众和电视媒体之间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相互作用的空间:电视新闻评论是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中传递意见性信息,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发挥其政论性,并在这两个结合点上构建起一个电视新闻舆论场。然而,电视新闻舆论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现实社会中还存在着人际传播的口头舆论场和网络传播的网络舆论场。

当今世界,中国已是手机拥有第一大国,网络用户第二大国。手机短信借助传统媒体的平台,点播变广播,个人媒体聚合成大众媒体;以新浪为首的门户网站,在没有新闻采编权的情况下创造了一种“新闻超市”。据2007年6月的统计,中国网民总人数已经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这为网络舆论的形成提供了庞大的参与者。中国互联网的舆论平台已经十分发达,几乎每个门户网站都设有bbs论坛,中国目前约拥有130万个bbs论坛,数量为全球第一。博客虽然是小众的网络媒介,但越来越多的博客已经从心绪记录转变为时事评论,经常阅读博客的活跃读者已经超过5000万。日益强大的网络新闻舆论场正冲击着电视新闻舆论场。

从“最牛钉子户”到“华南虎照”,形形色色的网络事件爆炒,传统媒体无不趋之若鹜,都想在这场视觉盛宴中分一杯羹。问题是电视新闻就甘心做报纸新闻和网络新闻的“二道贩子”吗?电视新闻如何由跟风变为引导,关键在于有无独家新闻和权威评论,只有让更多的资深记者坐在新闻主播台上,让更多的意见领袖走到镜头前面,电视新闻才能在传媒新闻大战中争得第一话语权。凤凰卫视的影响力就在于它拥有一支人数不多但素质很高的评论员队伍。其实,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也出现一些名牌主播和资深记者,完全可以也应该组成一支有影响力的评论员队伍。当然,电视评论员还包括话语级别较高的社会精英。作为网络舆论的制造与传播者,一些资深网友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在一些复杂的辩论中,他们的观点往往能够左右网民的判断并最终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电视媒体只有汇集、引导和影响众多意见领袖,才能加大主流新闻的传播力,才能保持对舆论导向的影响力。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面对更多的传播渠道,面对更开放的受众参与,一个严峻形势和重大课题摆在电视人面前:电视新闻如何主导新闻舆论的话语权?电视新闻评论如何有效地掌控正确的舆论导向?从电视读报到电视读网,从网络链接到短信互动,电视新闻评论吸纳各方言论,搭建一个数字化多媒体视听传播平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电视新闻节目如果过分倚仗读报和读网,必然会造成独家新闻和评论内容的缺失,从而丧失电视媒体自身的传播优势及对新闻舆论的影响力。面对网络这一最大的民意表达平台,电视新闻评论是随波逐流?还是主动出击?

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央电视台在媒介融合中的步伐加快了。“两会”期间央视国际开创“名嘴两会博客”,囊括了央视主持人、记者和央视国际网络记者关于“两会”的博文。这一平台既充当了新闻传播渠道,又是影响广泛的意见互动空间,包括征集、评论、预告等,他们以网民留言为素材共推出十期特别策划,涵盖了网友对房价、教育、医疗等热点的建议和意见。王小丫在记者招待会结束后,将“网民建言册”递到总理手中。这一传递实现了新闻言论与公共事业的成功对接。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和《焦点访谈》创始人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写道:“还是在《焦点访谈》创办的初期,我就提出要‘多报道、少评论’,其实这就是一种选择中的平衡。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中国电视新闻还只是处于报道阶段。分析与评论的时代还没有完全到来。”[5]时至今天,中国电视新闻的评论时代还是遥不可及吗?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6]我们的电视宣传工作如何做到“有效”和“主动”?在新旧媒体竞争与融合的今天,电视人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电视新闻已进入转型期,中国电视必须走出认识的误区,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必须构建一个强大的电视新闻舆论场,电视新闻评论不在媒介大融合之中涅磐,就在媒介大融合之中湮没!

[注释]

[1]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90页;

[2](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张永喜、鲍贵、陈光明译:《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4页

[3]周明涛:《叙述方式的改变与多媒体的应用——〈时评新语〉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全新》《视听界》2007、4,第59页;

[4]赵华:《前台长杨伟光解密央视幕后“新闻”》《南方周末》2007年11月1日

电视新闻评论篇2

研究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评论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类别,其共性要求主要有:选题广泛、是受众所关心的,论据充分并具有典型性,作为评论主体的论证要科学准确。但要使电视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电视特色,则应该在共性的基础上努力探寻电视新闻评论的个性。

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评论采用广播或报纸的评论形式。

面对收视环境的变化和网络新闻评论迅猛发展的态势,电视新闻评论更应该发挥个性优势,强化“电视特征”,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应对挑战,保持和强化自身的独特魅力。

一、选题的贴近性电视传播对象广泛的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应该具有广泛的贴近性

电视观众是多层次的,直接面向老百姓的电视新闻评论不宜离开具体的新闻事实泛泛而谈;而是要紧密结合新闻事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选择大多数人关注、最能动人心弦、事关社会大局、迫切需要唤起人们注意的问题,从剖析具体事物着眼,层层递进,深入人心。

二、论据的形象性电视声像兼备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据应该具有形象性

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评论相比较,两者的目的都在于引导舆论、弘扬正气、针砭时弊,但由于表现方式不同,导致效果不同。具体来说,报纸上的评论以论证的深刻性见长,其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文字符号和表达意见,使得报纸评论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正因为多是理性的概括叙述,较为抽象,因此报纸评论在提供论据上只有一个渠道——撰稿人的文字叙述。这在形象性、具体性、生动性上自然有所欠缺,因而也在感染力上打了折扣。

当然,电视新闻评论也必须遵循评论论据方面的共性要求——论据的典型性。如果说形象性是解决感染力和生动性的问题,那么,典型性则是解决说服力的有效方法。电视新闻评论中合格的论据必须是形象性与典型性兼备的。

三、电视新闻评论的群体性电视节目参与性强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证应具有群体性

组织各界人士参与评论新闻事实,充分展示电视的个性,在电视评论里实现主体和客体的融合,已经成为电视评论的特有优势与走向。

报纸上用文字传播的评论是评论员的主体意识传播,虽然引用受众的意见,但完全是主体转述,缺少形象性和感彩。而电视新闻评论恰恰是以它论证的群体性见长,有评论员的主体传播,也有各界人士的客体参与,充分显示评论论证方面的电视特性。

电视新闻评论成功的论证往往是由具体的人在镜头前讲述来完成的。论证的主体是评论员(记者),由他来把握论证的主题并加以论证,同时还有两个客体,一是群众(参与),二是专家(参与)。电视新闻评论的论证群体性这一特征,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互相转化。

受众的参与论证,主要是由记者通过现场采访来实现,受众从自己的角度就主题的某一方面来评说,作为对评论员评说的补充。有些时候也可以转化为主体,由受众主评,记者(评论员)来串连、补充、引伸。

专家参与论证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专家(参与)在评论的核心部分作精辟的论证,对保证评论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成功的电视评论应该是评论员、专家、受众三方面形成的合力共同完成论证任务。光有群众的逐个讲说,易失之过散;光有专家的讲说,易陷于专业性强或失之抽象;光有评论员的讲述,则成为记者的“独角戏”,显得单调。三方形成合力,才能相得益彰。

四、电视新闻评论员的核心作用电视能实现和观众面对面交流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的主持人——电视新闻评论员具有核心作用

电视新闻评论的一大优势是评论员直接出面述评,而不是像报纸评论员那样靠文字来传播。他既是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又是现场采访的记者,同时又是论证主题的评论员。其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策划。在确定评论选题时,电视新闻评论员就要参与选题的总体策划,开拓题材资源,捕捉社会焦点,并根据电视特性,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选题。

2.即席评说。电视新闻评论员出镜讲评,是电视新闻评论中经常运用的一种电视语言形态。电视新闻评论员出镜讲说任务有三:

(1)参与提供论据,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论据相对讲是比较丰富的,有图像提供的论据,有现场采访提供的论据,也必然要有评论员提供的论据。

(2)组织、串连作用。电视新闻评论既然是多种电视语言的合力,那么在图像、群众参与、专家论证方面需要有评论员来组织、串连,作简洁的必要补充、引伸,通过必要的有声语言使图像与现场采访人,使论据与论证都和谐的结合

(3)对被评论事物的直接论证。

在镜头前真实地讲自己对事物的剖析意见,而这必须是评论员深入调查研究的结晶,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并加以具体分析。

3.现场采访。

电视新闻评论员经常在现场以记者身份进行采访。他既要懂得现场采访的一般要求,还要十分明确电视新闻评论中的现场采访的特殊要求,认真按照特殊要求来展开现场采访活动。

4.是否说到“点子上”。

这是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的共性原则,因此电视新闻评论员既要善于展开评述,深入剖析,又要能在最后提炼出精粹的思想来。

五、用多种电视语言贴近观众电视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必须使多种电视语言形成合力来完成评论任务

电视新闻评论篇3

[摘要]:

当今中国电视新闻,电视新闻评论举足轻重,必须发出时代的强音!本文认为: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电视传播规律,化整为零,走出误区,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结合中传递意见性信息;同时通过大众话语,多元表达,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中国电视要主动出击,在社会转型和媒体竞争中构建强大的电视新闻舆论场。

abstract:

nowadays, news comments play a great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television. this paper confirms that news comments should follow the disciplines of television communication and walk out of the erroneous zone of traditional news comments. news comments should mainly transmit opinions besides facts in the convergence of mass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popular discourse and multiple expression ways, news comments should guide public opinion, embodying the interaction of visual elements and commentary element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new media, chinese television should construct a powerful “television opinion field” in the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and media competition.

keyword:

television news comments; erroneous zone; popular discourse; opinion field

人们在批评电视新闻浅层化简单化的时候,无不对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寄以厚望。然而,从平面媒体搬来的救兵——新闻评论却没有在电视上展示出足够的威力。迄今为止评论在电视新闻大家族中仍然是一个弱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界定仍然是一个扯不清楚的问题。评论是一个媒体的旗帜和灵魂,评论在引导新闻舆论中举足轻重,难道中国电视能够缺失或弱化自己的新闻评论吗?显然不能!电视新闻评论要在社会发展和新闻改革中发出时代的强音!如何才能发出这一强音?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一、化整为零,走出误区

新闻报道以传播事实性信息为主,新闻评论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这在报纸上是泾渭分明,但在电视节目上却难以区分清楚。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基本上是《焦点访谈》式的,由于《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人们早已习惯以这种节目形态来界定电视新闻评论,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从节目形态上来看,《焦点访谈》其实属于新闻专题,只是由于它的出生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就此被贴上新闻评论性栏目的标签。然而,这种单一的述多评少的节目形态严重的制约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

近年来,人们发现电视上有影响的新闻评论节目屈指可数,有时甚至淹没在网络舆论的喧闹之中。事实上单独设立的新闻评论性栏目收视率并不高,传播效果也不好。近年来,我们发现此类评论节目悄悄地“关停并转”,化整为零是电视新闻评论走出误区的开始。一些电视台果断地撤并和周密的策划让新闻评论重新焕发出青春。江苏电视台《江苏新时空》和深圳电视台《第一现场》都把原来单独设立的评论节目打包进栏目,实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无缝链接,大大提高了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效果。正如孙玉胜所说:“评论应该是一种内容,而不应该是一种形态。” [1]电视新闻评论不应拘泥于单一节目形态,从新闻栏目中的互动板块到现场直播中的时空连线,评论无处不在,而且从荧屏内延伸到荧屏外。广西电视台《新闻在线》在60分钟的直播过程中,辟出四个时段供观众发表见解,名曰“新闻即时评”,观众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通过短信平台即时对播出的某则新闻发表看法,点评事件。最高峰时,一则新闻有800余人参与评论。直播时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共生状态,受众在同一时间内接受现场报道与新闻评论,达到感性形象与理性思维的综合调动,加深理解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

近年来,民生新闻中的电视新闻评论开始大展脚拳,新闻主播也敢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的阿丘和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的陈杨,都以他们的睿智与魅力在新闻报道中找到各自的评论天地,他们的点评言简意赅,幽默风趣,受到观众的喜爱。虽然,时下大多数电视新闻评论还是浅尝辄止,一时难以满足观众解读新闻评析事实的需求。但从长远来看,从敢于评论到善于评论是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发展的必然过程。

要加快这一进程,我们还要重新审视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功能,由于《焦点访谈》强大的舆论监督及影响力,加上它贴上新闻评论节目的标签,所以长期以来人们误认为舆论监督就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对社会弊端和不良现象进行的批评报道主要是传播事实性信息,应该说新闻舆论监督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主要传播功能。如果在事实性信息的基础上,再加上意见性信息的传播,对新闻事实加以评论亮出观点表明立场,就会强化舆论导向,加强舆论导向才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传播功能。或许有人会问,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对批评报道的把握难道不是一种舆论导向吗?当然是。但在事实的基础上,意见性信息的传播对舆论导向的影响更大。因此,笔者认为舆论导向才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传播功能。

那么,如何发挥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导向作用呢?笔者认为:一要正确地把握舆论导向,二要遵循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规律。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机理是这样的:主持人与嘉宾、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传播形成一个吸引受众注意力的“谈话场”,这个“谈话场”在观众中的传播便形成了大众传播。英国学者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认为:“电视的一个重要特征似乎是它引起交谈、鼓励谈话的功能。实际上,电视似乎常常是关于谈话的。作为一种媒体,它确实是由可视的谈话构成的。”[2]谈话节目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评论节目形态,它以平等对话的双向交流代替宣传教化的单向传播。国外并没有电视新闻评论这一节目形态,但无论是cbs的《60分钟》还是半岛电视台的《针锋相对》,难道会有人说这里面没有评论吗?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之一,就是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中传播意见性信息。

二、大众话语,多元表达

当今电视,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与电视评论的界线日趋模糊。在这个模糊中产生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个是话语方式的改变,一个是表现手段的丰富。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评论更多的是传递一种居高临下和国家话语和曲高和寡的精英话语。然而在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在2007年的“两会报道”期间,更具平民彩色的崔永元又来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小崔会客》让政府官员和平民百姓相聚一堂,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与江西资溪面包经营户王信文一家共话全民创业,电视评论就在这一对话中实现了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的转换。

作为软新闻的评论,它在表现形式上更能推陈出新。山东齐鲁电视台的《拉呱》和广州电视台《时事查笃撑》就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拉呱》创造性地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进行民生新闻的播报和评说,具有很强的贴近性和娱乐性。或许《拉呱》不是地道的新闻评论,主持人小么哥说的一些事新闻价值也不大,但在山东省的许多村子里是一个收视率很高的节目。广州电视台的《时事查笃撑》是一档以情景短剧形式播出的时评节目,在极具广州地方风味的“tv茶吧”中“嬉笑怒骂论时事”,节目中还加入了一些动画、漫画、mtv等特技。《时事查笃撑》选取的题材多为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如《公交车乱改道,市民好难受》、《如何睇的士拒载》等,这些大众话题反映了市民的社会诉求。但由于节目表演大于评论,收视情况并不理想,这也说明了电视新闻评论还是有自己的边界的。

电视新闻评论的叙事方式也有不少创新。扬州电视台《时评新语》是一档以社会新闻评论为主的栏目。这个节目有两大特点,即叙述方式的改变和多媒体的应用。《时评新语》的叙述方式受到了扬州评话的启发,其评论语态的改变是从人称开始的。传统的新闻叙事一般多用第三人称,但在《时评新语》中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使用频率很高。比如在《“圣诞”究竟是个啥?》中,主持人在描述了圣诞这一天的热闹之后说:“快乐归快乐,我倒想刨根问底地问一句,在咱们扬州人心目中,‘圣诞’究竟是个啥?要我说呀,圣诞就是‘贺卡节’。”“评论不仅要亮出矛盾双方的观点,更要旗帜鲜明地亮出媒体的观点,否则,就不能叫做评论,充其量只是深度报道。”[3]或许有人担心,这种以我为主会不会带来主观和偏见。其实只要掌握分寸、不偏不倚,“我”的存在就不会影响新闻的客观公正。

如何让电视评论过程化?戏剧冲突和悬念设置是实现过程化的重要手段。辩论就是一种充满强烈冲突的话语方式。美国电视观念认为:“争论”是电视新闻的一种方式、一种语言。电视新闻的话语应该是多元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观点应该要相互不断地撞击。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便是切合了这样一种电视新闻传播观,以辩论的形式评论时事,以思辨的色彩引导观众,其创新之处就在于主持人和现场嘉宾之间那一场舌剑唇枪,火花四溅的争论。不少辩题多为时下的社会热点,如《全国高考分省录取到底公不公平?》、《孔子究竟是圣人还是丧家犬?》、《房价只能由行政手段调控吗?》、《现在进入股市是风险大还是收益大?》等。然而,评论尺度难以把握,辩论似乎风险更大,如何拿捏?这是许多电视人所担心并为此裹足不前的原因。前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指出:“很多问题不在于能不能讲,而在于你怎么样讲。”[4]怎样讲?这取决于电视新闻评论的准确表达。

电视新闻评论要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发挥其政论性,寓思辨于形象之中是电视新闻评论的另一个传播特点。视觉化、过程化、多元化和碎片化是当今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呈现的基本走势。

三、迎接挑战,主导舆论

在急剧变革的转型社会和激烈竞争的媒介环境,电视新闻评论如何才能发挥其强大的舆论引导作用呢?零敲碎打是不行的,要打“组合拳”,要形成一个电视新闻舆论场。“场”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物质运动相互作用的空间。在电视观众和电视媒体之间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相互作用的空间:电视新闻评论是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中传递意见性信息,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发挥其政论性,并在这两个结合点上构建起一个电视新闻舆论场。然而,电视新闻舆论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现实社会中还存在着人际传播的口头舆论场和网络传播的网络舆论场。

当今世界,中国已是手机拥有第一大国,网络用户第二大国。手机短信借助传统媒体的平台,点播变广播,个人媒体聚合成大众媒体;以新浪为首的门户网站,在没有新闻采编权的情况下创造了一种“新闻超市”。据2007年6月的统计,中国网民总人数已经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这为网络舆论的形成提供了庞大的参与者。中国互联网的舆论平台已经十分发达,几乎每个门户网站都设有bbs论坛,中国目前约拥有130万个bbs论坛,数量为全球第一。博客虽然是小众的网络媒介,但越来越多的博客已经从心绪记录转变为时事评论,经常阅读博客的活跃读者已经超过5000万。日益强大的网络新闻舆论场正冲击着电视新闻舆论场。

从“最牛钉子户”到“华南虎照”,形形的网络事件爆炒,传统媒体无不趋之若鹜,都想在这场视觉盛宴中分一杯羹。问题是电视新闻就甘心做报纸新闻和网络新闻的“二道贩子”吗?电视新闻如何由跟风变为引导,关键在于有无独家新闻和权威评论,只有让更多的资深记者坐在新闻主播台上,让更多的意见领袖走到镜头前面,电视新闻才能在传媒新闻大战中争得第一话语权。凤凰卫视的影响力就在于它拥有一支人数不多但素质很高的评论员队伍。其实,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也出现一些名牌主播和资深记者,完全可以也应该组成一支有影响力的评论员队伍。当然,电视评论员还包括话语级别较高的社会精英。作为网络舆论的制造与传播者,一些资深网友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在一些复杂的辩论中,他们的观点往往能够左右网民的判断并最终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电视媒体只有汇集、引导和影响众多意见领袖,才能加大主流新闻的传播力,才能保持对舆论导向的影响力。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面对更多的传播渠道,面对更开放的受众参与,一个严峻形势和重大课题摆在电视人面前:电视新闻如何主导新闻舆论的话语权?电视新闻评论如何有效地掌控正确的舆论导向?从电视读报到电视读网,从网络链接到短信互动,电视新闻评论吸纳各方言论,搭建一个数字化多媒体视听传播平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电视新闻节目如果过分倚仗读报和读网,必然会造成独家新闻和评论内容的缺失,从而丧失电视媒体自身的传播优势及对新闻舆论的影响力。面对网络这一最大的民意表达平台,电视新闻评论是随波逐流?还是主动出击?

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央电视台在媒介融合中的步伐加快了。“两会”期间央视国际开创“名嘴两会博客”,囊括了央视主持人、记者和央视国际网络记者关于“两会”的博文。这一平台既充当了新闻传播渠道,又是影响广泛的意见互动空间,包括征集、评论、预告等,他们以网民留言为素材共推出十期特别策划,涵盖了网友对房价、教育、医疗等热点的建议和意见。王小丫在记者招待会结束后,将“网民建言册”递到总理手中。这一传递实现了新闻言论与公共事业的成功对接。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和《焦点访谈》创始人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写道:“还是在《焦点访谈》创办的初期,我就提出要‘多报道、少评论’,其实这就是一种选择中的平衡。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中国电视新闻还只是处于报道阶段。分析与评论的时代还没有完全到来。”[5]时至今天,中国电视新闻的评论时代还是遥不可及吗?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6]我们的电视宣传工作如何做到“有效”和“主动”?在新旧媒体竞争与融合的今天,电视人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电视新闻已进入转型期,中国电视必须走出认识的误区,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必须构建一个强大的电视新闻舆论场,电视新闻评论不在媒介大融合之中涅磐,就在媒介大融合之中湮没!

[注释]

[1]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90页;

[2](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张永喜、鲍贵、陈光明译:《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4页

[3]周明涛:《叙述方式的改变与多媒体的应用——〈时评新语〉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全新》《视听界》2007、4,第59页;

[4]赵华:《前台长杨伟光解密央视幕后“新闻”》《南方周末》2007年11月1日

电视新闻评论篇4

在县级电视台现有的新闻节目中,一般是消息居多,评论体裁的节目很少,最多是不定期地来一点“编后”或“短评”。除了这些少量的“应景评论”外,真正的新闻评论很少见。即使有些冠以“评论”的节目,实际上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评论。

1.电视新闻评论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论点是新闻评论的核心内容,是概括对于所论述问题或事件的基本观点和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理由;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而且思辨性要贯穿论证的全过程,通过记者现场采访、评述,群众、专家访谈等方式,由表及里揭示社会事件和现象的本质,把握其与社会关联的意义,提出理性思考。然而,现有的一些所谓“评论”,却把评论的表述方式由思辨性的就事论理变成了叙述式的就事论事,把新闻评论做成了新闻专题或深度报道,这是评论体裁缺失的主要表现。

2.电视新闻评论的体裁在实际中运用较多的是“记者述评”记者述评又称为新闻述评,是把“述”和“评”结合起来的文体,即记者在深入调查和认真研究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对某些典型而有价值的实施所发表的意见和观点。当然,做电视新闻评论,记者也要深入采访,事实在先,评论在后。因为新闻评论的采访可以为评论提供新鲜、准确的论点和充分、典型的论据,而那些有针对性的论点往往能通过理论与实际交融一体的采访来获得。

二、理性思考的缺失

电视新闻评论既然是评论,理所当然就应该要有理性色彩,给人以理性力量。要做到这一点,记者编辑就要学会理性思考,而现实情况往往是新闻评论中理性思考的缺失。在目前县级电视台已经为数不多的新闻评论节目中,就事论事的多,有独到见解和鲜明观点的少,这是记者缺乏理性思考的缘故。电视新闻评论的理性思考离不开记者编辑的特定立场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离不开记者编辑对某个问题和某件事物的正确看法。对待重大新闻事件,记者不但要“第一时间新闻”,还要及时进行理性思考,“第一时间发表评论”。记者在做评论片之前,要在已知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与编辑进行沟通、交流、策划,做到心中有底。评论要以采访为基础,到位的评论话题只能从现实采访中来。只有紧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展开调查和评论,才能进一步彰显县级电视媒体的区域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由于电视新闻评论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论理性,所以在当地党委和政府出台重大政策时,新闻媒体要立即跟紧,深入分析其产生的背景、意义和将会起到的实际效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为选题则是决定新闻评论成败与否的关键,新闻评论的选题应该是围绕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的事实来展开。新闻评论是否有价值,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它的论题是不是触及现实,时效性和针对性强不强。要使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同步进行。记者就必须在采访中进行理性思考,在动态中开展采访和评论,边展示、调查、讲述事件的经过,边进行分析与评论。这种调查性新闻评论,强调记者的主动参与,对新闻事件或现象进行深入开掘,实录调查过程,从中发现问题,抓住症结,推导结论。这种电视新闻评论手法,强调过程和直观展示,是发挥电视传媒优势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向观众直观展示事实的真相,而且这种展示往往有事件,有情节、有细节、有冲突,甚至有悬念,可以把观众带入不可预知的过程之中,步步引导观众的关注、介入、参与思考乃至引起思想和感情的共鸣。在这种调查性的电视新闻评论中,所展示的事实和调查活动的过程是流动的、鲜活的、随机应变的,符合电视传播与事件同步的线性特点与表达方式,记者应力争通过自己的采访让过程说话,以非常自然地增强理性色彩。

三、增强评论的对策

我国的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而喉舌功能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闻评论,因为新闻评论以思想性、指导性取胜,是新闻诸多体裁中最强有力的形式。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受众不仅要了解新闻,更要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及意义,这就需要媒体对新现象、新问题做出及时的政治解读和思想解读。

1.推出系列评论。把电视评论形成系列,不但可以造声势,还可以使评论的材料(论据)更充实,观点更客观全面、更权威,在受众中的影响力更大。

2.举行系列论坛。举行由领导、专家、群众组成的论坛是城市电视媒体增强电视评论的好形式。领导参与论坛,由于他们地处高位,熟悉宏观和政策情况,因而往往能够高屋建瓴地看问题,对重大新闻的政治解读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专家参与论坛,由于他们理论功底深厚,因而在思想解读方面往往高人一筹;群众参与论坛,由于他们熟悉基层,了解群众的思想脉搏,因而反映群众的呼声往往能够直奔主题。在媒体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在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的现实情况下,电视媒体特别是县级电视媒体只有在传播的质量上下功夫,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电视新闻评论篇5

社会舆论,林林总总。既有正确、进步的舆论,也有错误,反动的舆论。这样,要求进行舆论引导之前。对诸多舆论,进行鉴别和筛选。对错误、反动的舆论进行驳击和引导,并向正确的方向转变;同时,对正确、进步的舆论予以积极有力的支持。我国电视新闻评论担负着舆论监督的神圣使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社会利益大于经济利益。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我们坚持的影响是政治方面的保证,而不是市场或者商业行为的保证;应该是公众利益的维护,而不是公众利益的损害。人民利益原则,要求新闻评论旗帜鲜明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人民群众发言,发出强有力的声音。一是要求新闻评论紧紧跟随新闻事实,而不是成为“马后炮”;同时还强调评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将引导的对象和需要向公众传播的内容和观众有机联系起来。

一、电视评论最大的特征在于它的视听互补和声像兼备

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符号既有声音和文字、更有图像的直接展示。电视新闻评论是综合运用画面、字幕、实况音响和论说语言的评论。符号的多样性,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具有不同于报纸文字、图片、广播语音的特点,只有把听觉上的声、和视觉上的流动的画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出电视新闻评论的独特优势。实际上,电视新闻评论画面与声音结合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要想使画面贴近声音,编者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在节目报道中,很善于捕捉细节,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和景深的运用,以及特写镜头的使用,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巧妙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例如一则揭露执法办案人员在办案中徇私枉法的节目,当记者采访当事人时,表面上看去似乎镇定自若,但镜头摇到他的手上时,观众可以看到他的手正在不停地颤抖。这一个细节,就真实地反映出他作贼心虚的内心世界。这一个画面抵得上许许多多的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使观众直截了当地明白了画面所表达的内涵,细节最能够体现事件的实质,揭示事件意义,也是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部分。因此,抓住细节,以小见大,是电视评论常用的手法。这也是电视画面的优势所在。

二、突出真实、突出现场、突出感染力

电视评论的记者可以到达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跟踪拍摄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将现场发生的情况通过画面准确、全面、集中地传递给观众。现场性越强,真实性就越强,就越能打动观众。抓现场,对电视评论来说至关重要。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里的“生活时空”中报道了北京最大的家具城失火的新闻。记者与消防车同时到达火灾现场,对火灾情况、灭火情况、灭火后现场的情况作了完整、连贯的报道。记者在现场进行解说和采访,画面冲击力很大,现场感很强,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电视新闻评论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焦点访谈》的记者在采访麻风病村时,记者主动与麻风病人握手。打破了人们对麻风病人的疑惧,非常有感染力。同时也改变了观众对麻风病人的偏见。记者以平等的态度与这些受人歧视的病人们交谈,并通过报道这些人的生活和被人们孤立的现状。唤起人们的关注和同情,来帮助这一特殊的群体。观众在观看这期节目时,情感受到了很大震动。

三、注重独家报道

现今的独家报道有两层含义。一是独家发现的报道,即完全由自己独家发现的新闻事实和过程。这是真正的独家报道。二是独家表现的报道,即新闻事实和过程的各种素材是各家新闻频道共有的,但是它们在组织和分析素材、报道新闻方面表现出差异和高低。这则是独家报道的另外一个竞争领域。前者主要看策划和记者的实力,后者则主要看编辑、智囊和主持人的实力。

在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要讲素材新闻,即谁能拥有独家的新闻素材,谁就能独占鳌头。恐怕越来越没有这种可能性了。当代讯息传播渠道、手段迅速多样,很多新闻资源可能同时在被众多媒体利用,要比素材的原创独家,具有相当的难度,只有在寻找自己原创的观点和言论上,发展的空间才是巨大的。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以追求信息含量、逻辑力量和故事性取胜,以创立典型的“电视调查主体”作为自己在新闻改革中的突破口,这种调查理性的基本特征是:冷静、平视的调查视角;厚重、大气的调查风格;探寻、求证的调查样式。《新闻调查》栏目有意避开其他媒体争夺的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另辟蹊径。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往往都是一些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上到国家大事,下到百姓生活,牵涉面比较大,冲击力、震撼力、影响力可想而知。就新闻性和社会性而言,《新闻调查》和《焦点访谈》在选题上有共同之处,共同关注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和现象。但在具体新闻事件的选择上,《新闻调查》要求事实富于变化、大容量、多层面,层层递进。

四、电视评论所传播的意见是一些立体化的,多方位,参与式的整合后的观点。它的论据与论点。发挥电视现场感的优势。无论来源还是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和多样。这也是有别子报刊评论和广播评论的特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许多社会现象已经由过去较为简单化而逐渐向多元化转变,人们的思想也更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这使得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本身就相对复杂,而且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也更是多种多样。而许多观点之间也并非泾渭分明,观点的交叉融合成为重要的特征,而人民群众对社会规则和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又使得这些观点的论争具有了特殊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感。由于广大群众对观点争鸣具有天生的偏好(曾经风靡一时的争鸣以及目前报刊上流行的时评言论便是证明),而这种形式可以使百姓观点得以尽情发挥,形成争论的局面,可以有两种甚至更多的观点论争,由专家评说。这种电视评论方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媒介观点隐于节目背后,各种观点百家争鸣,增强了评论的客观性,更易为观众信服和接受。

而这种评论的关键是发挥电视现场感的优势,有电视评论员,具备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有专家见解,发表时评、解疑释惑。有群众声音,发表观点,表达心声。有主持人穿针引线,画龙点睛。使观点交锋更为热烈,而不是“每人一两句话,一两个观点,主持人从中调节”式的。

需要界定的是,在电视新闻传播中,在节目中发表个人观点的人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在电视新闻信息采集过程中,出现在镜头里、对新闻事实直接发表观点的人,包括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知情人、乐于发表观点的群众,他们对于新闻事件表达直观而浅显的观点;另外一种是因新闻采集的需要,记者对

相关专家的采访,以及在演播室环境中主持人邀请嘉宾就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直接发表观点的访谈类节目,专家和嘉宾提供对新闻事件和某一社会现象深层次的解读。

1998年2月美英联军对伊拉克“沙漠惊雷”行动期间,中央电视台邀请军事战略专家张召忠直接参与新闻评述,这是我国内地第一次有关战争题材的综合评论性电视直播。2003年伊拉克战争报道以及“神五”报道中,中央一、四、九套节目、凤凰卫视普遍采用了“新闻报道+专家点评”的新闻报道模式,由相关专家评论新闻事件的性质、国际影响,以及对发展趋势做出判断。

普通人作为嘉宾走上电视,直接表达老百姓的心声,成为电视新闻评论中一个有益的趋势,这表现出电视评论在“精英论坛”的强大话语权之外,开始注重民间,关注民间杰出分子的声音。

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在电视评论的形成中发挥的作用包括对新闻事实做出点评,在演播室访谈节目中对嘉宾的言论做出适当的引导。在一些成功的电视新闻栏目中,主持人因为平易近人的主持风格,和维护群众利益、说出群众心声的勇气,被冠以“平民主播”的称号。

五、以“平视”的视角。突出“人文关怀”的特色

平视与“俯视”、“仰视”不同,“俯视”是宏观观点的播发,站在一定高度上,进行宣讲和立论“仰视”是站在下级的角度上,聆听、接受与领会;而平视是不论对方的地位与角色,传播者始终是站在平等的角度上交流、探询和对话。

当前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除了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一事一议型的节目以外,多采用的就是以“平视”的角度,将人际交流按照电视的特性引入到节目中,不论是主持人、嘉宾还是现场的观众以及场外的参与者,始终都在进行的是交流与对话。甚至是一些庆典和直播节目,都采用这种形式体现出平等的特点。例如凤凰卫视对“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直播中央电视台一套和四套同时直播的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采用了谈话节目的形式出现的,整个过程营造一个“观摩现场旁观评论”的氛围,由主持人担当谈话的中心组织者,引发嘉宾积极的谈话状态,尽可能地将话题深入,并通过联线、热线、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增加观众评论。紧紧追随事件发展,直播过程中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嘉宾妙语连珠,观众集思广益,时间性、故事性,悬念性强,互动性强,牢牢吸引着观众。

电视新闻评论篇6

1.新闻评论的内容应以事实为基础。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是新闻评论写作的根本。说真话,少空话,禁假话,既能体现主流媒体说权威,又是民间大众的代言,这才是新闻评论赢得大众、获得好评之关键。其中,作者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作者的立场、社会责任感、勇气更为重要。只有以敏锐的目光洞悉时事变化,以敬畏之心守护事实真相,不盲目、不媚俗、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写出有见地、有思想、有力量的新闻评论。如在“殴打空姐事件”中,许多电视媒体做出的评论就体现了敢讲真话,并赢得了群众的赞誉。这说明新闻评论只有以事实为依据,敢讲实话、讲真话,实事求是,才能赢得大众,获得好评。

2.电视新闻评论应该充满着情感元素,才能引起共鸣。新闻评论是带有态度性的文字,发出的声音彰显立场与观点性的内容。如果没有感情,只是单一式的、呆板的说教,是不能感染人、打动人的。比如,辽宁广播电视台《新北方》,在每一个重要的新闻后面,主持人或多或少发表一种新闻的评论,有的是气愤,有的是同情,有的是义正词严,有的是谆谆教导式的,每一种情绪、每一种情感,都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只有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新闻评论,才能让老百姓听下去、看下去,最终形成一种信任情感,并成为节目的最忠实的观众。同时也可以看到,新闻评论的情感元素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增添文章的情感力量,才会增强说理效果。

3.电视新闻评论的内容形式要新鲜与活泼。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又一次提出:“大力纠正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一项重要任务。”好的新闻评论,是思想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两者不可或缺,更不能厚此薄彼,否则,文章不鲜活、不生动,难以吸引大众。

电视新闻评论,首先要在内容上求“新”。在选题上,要善于抓住最具时效性的新闻报道,并及时做出分析和评价;在立论角度的新颖和观点的独到上,能够从新的视角观察事物,做出与众不同的分析并得出具有个性的见解和结论;还要善于引入新的论据,采用新的表述方式,使评论给人以新的信息和新的启迪。

电视新闻评论,也要在形式上求“活”。分析说理应该生动引人,运用多种议论手法使文章富有生气;结构方式应灵活多样,依据不同的评析对象变换文章开头、结尾与谋篇布局;语言文字也应生动活泼,使其在言之有物的同时生动风趣。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新闻评论也呈现出大众化、草根化和普及化的特色。这无疑是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对于新闻评论界思想的繁荣、文风的进步有促进作用。这样的评论让我们主流媒体放下架子,形成清新自然、生动活泼的创新风格,这样的新闻评论,才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才能吸引观众。

4.体现电视评论的电视性,关键在于电视手段的有效运用。声画合一、声形并茂是电视最为显著的特点,有着广播报纸不可比拟的优势。画面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和语言,它和解说词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这样电视评论在注重文字解说的同时,也要注重画面的运用,做到既要“以话引图”又要做到“以图说话”。像给城市不文明行为曝光,可以用画面语言来表现,行人不走人行道、汽车闯红灯、随手扔杂物、拥挤的汽车站点、乱贴小广告等等,这些都是评论强有力的事实依据,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电视新闻评论篇7

摘要: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传媒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分析判断或评述的一种节目形式。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在引导社会舆论、干预社会事件、进行舆论监督方面已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弘扬正气、伸张正义、宣传美好、鞭挞丑陋的社会代言人。本文旨在分析当的新型电视新闻评论的创新之处,并为这种电视新闻评论模式的继续发展和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评论;评论模式;创新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作出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分析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例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都属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电视新闻评论作为主流媒体,除了有一般意义上的新闻评论的作用之外,由于它传播的广泛性,受众人数的众多以及影响力,它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与地位。

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起步较晚,自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出现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从最早的《观察与思考》到现在的《新闻1+1》,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断地推陈出新,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互联网以及网络评论的兴起,网络评论以其互动性、观点的犀利性等特点在评论领域掀起了一次新的革命,在这个背景下,电视为了应对网络的新挑战,推出了新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在当代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既存在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传统模式又存在以《新闻1+1》为代表的新型电视新闻评论模式,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也在不断地创新。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处于老模式与新模式并存,同时不断向前探索的阶段。

一、从“范评”到“深评”,回归电视新闻评论的本源

(一)传统电视新闻评论选题不集中,评论针对性不强。

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选题上很泛泛,由于采用述评的模式,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容易造成资源的重复,在选题上没办法集中到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上,新型电视新闻评论模式紧跟社会热点问题,在选题上能切中社会绷的最紧的那根弦,评论针对性强,摒弃了传统模式的“范评”,回归到电视新闻评论“针砭时弊”的本源。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电视观众渴望有价值的新闻评论。随着现代社会新事物、新问题的增多,受众对于“判断”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人们越来越需要了解信息的意义、影响以及处理方式,语义、评论、言论格外重要。因此,言论要达到效果,在选题上就必须切中社会最关注问题。只有那些能够提出契合社会发展中心议题的问题,并在孜孜以求的追问中体现其独有见识和价值的媒体,才能真正形成与社会的良性共鸣,达到与观众情感上的深层共识。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应力图契合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对深刻的主流的社会现象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予以关注,做到紧贴新闻,又不仅仅是新闻。

(二)新型电视新闻评论选题相对集中,切中时弊。

与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相比,以《新闻1+1》为代表的新型电视新闻评论在选题上就有所突破,摒弃了传统模式的陈旧的、中庸的选题方式,把评论的焦点集中到了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上。

在话题的选择上,《新闻1+1》的选题比较集中,紧跟社会的热点话题,贴近民生,同时也能看出,在评论上《新闻1+1》是站在群众的角度评事议事,避免上传下达,大量正面评论的方式,紧贴社会的主流现象,以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旨在针砭时弊,与传统电视新闻评论相比,新型模式回归了电视新闻评论的本源,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二、从重“述”轻“评”转向重“评”轻“述”

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采用“述评”的模式,所谓述评就是一种以夹叙夹议、边叙边评的方式,反映社会热点或国内外重大事件或问题的新闻体裁,是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在节目中大量的陈述事实,注重“叙述”而轻视“评论”,这样的评论过多的报道事实,没有发挥出评论节目的个性特点,过少的评论让节目失去了电视评论节目的根本职能。如《焦点访谈》一般在整期节目中,主持人只在开头和结尾各出现了一次,仅仅是开篇引题,结尾总结而已,总结的内容也只是单一的陈述事实,没有任何评论的信息,典型的“红烧头尾”。干巴巴的新闻事实没有任何的吸引力,没有评论的评论节目也就显得很没有生气,观众想看的不是新闻事实,而是评论员的观点和见解,但是在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述评”是其典型的特征,“述”远远多于“评”。

新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则不同,大大增加了评论的篇幅,如《新闻1+1》的评论做的很厚实,评论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到新闻发生的当时,还会对长远的计划做讨论,提出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与传统模式比较起来,评论的深度和广度大大的增加了,同时整个节目中,评论员和主持人的评论远远多于对新闻事实的陈述,陈述事实的片子都很短,言简意赅,说明事实后紧跟主持人和评论员的评论,把评论的主要地位展现了出来,而叙述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观点和见解才是评论节目的根本,以《新闻1+1》为代表的新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充分展现了一个评论节目的本质特征同时也发挥了评论节目的个性优势,用观点和见解吸引观众的眼球。

三、从“主持人”到“评论员“的转变

新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已经进入了“三名时代”即“名记者”、“名主持”、“名评论员”。 如凤凰卫视核心竞争在于人才。以名记者、名主持、名评论员为内容的“三名”战略使得像曹景行、阮次山、何亮亮、杨锦麟这样的新闻评论员成为凤凰卫视评论的活商标。新闻评论员所具有的宽广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快速反应解读的能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实因果关系找到最核心的脉络和最本质的原因。

以《新闻1+1》为代表的新型电视新闻评论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在评论员的选择上有所创新。它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 采用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模式,由白岩松董倩联袂搭档主持,第一时间跟进评论直播,深入解析新闻幕后错综复杂的背景脉络,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讨论的场,使评论更加全面真实,更有魅力。

四、结 论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已经在选题、评论内容、评论员以及时效性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不断在探索中前进,今后,新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会不断创新和突破,逐步向融合化、开放化、个性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研究综述[J].现代视听.2008(08)

[2] 宋美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创新[J].视听纵横.2010(01)

电视新闻评论篇8

新闻评论员的“收”与“放”指的是话语权空间的范围,有着诸多的影响因素,而一个国家新闻评论员话语权的空间也是这个国家新闻自由空间的反映。本文主要从节目的选题,大的舆论环境的影响,评论员构成,主持人的控制,“口径”要求,探讨当下影响新闻评论员话语权空间的因素。就目前来看,我们的新闻评论才刚刚开始,话语权空间的受限比较多,评论员还在探索中前进,寻找中国新闻评论的底线与上限。

【关键词】

评论员;话语权空间;舆论环境

在我国,以评论员观点为栏目观点,评论员为节目核心的新闻评论节目并不成熟,尚处于星星之火阶段。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中的评论员,一部分来自媒体从业人员中的记者、主持人或主编,另一部分则来自其他领域的学者型评论员。全国有影响力的新闻评论类节目更是少之又少,而这星星之火能否燎原,又与舆论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电视新闻评论通过很自然的叙述技巧与视觉方式使观众成为新闻事件的旁观者,参与到多种形式的电视新闻语篇中。评论员的话语在多方面都是权威的、令受众信赖的。就目前而言,本文要探讨的评论员话语权空间,主要指评论员的评论方式和评论内容上的空间,而这个空间是受多个方面影响的。既有社会舆论环境的制约,也有评论员自身表达习惯的制约;既有节目性质的规定,也有主持人提问的控制;既有管理者的要求,也有媒体人职业素养的自律……种种因素构成了评论员的话语权空间。

一、评论员话语权空间影响因素

新闻评论表达观点和立场,关键在于它通过什么方式,怎样“说”。从节目的制作过程来讲,决定评论员话语权的因素方方面面,既包括有形条款,还涉及“无形意会”;小到选题方向,大到社会舆论环境空间;既有评论员自我底线,也包括主持人的现场发挥。

(一)选题是新闻评论类节目话语权空间的起始点选题作为节目开端,直接影响评论员。选题初期便考虑到评论员因素,本期节目评论员是谁?怎样将评论员的专业优势与新闻选题有机结合?怎样才能为评论员提供最大范围的话语权空间?1.编导前期策划对评论员话语权空间的“限制”。节目策划过程中,编导的前期调查采访,积累事实依据,为评论员提供“论据”,编导的“解读”角度,无形中影响到评论员的言论方向。评论员的话语权空间以编导所提供的事实依据来决定。评论员不能信马由缰地说“自己想说的话”,需要根据编导找到的点展开评论。2.评论员选题。《新闻1+1》采用的是“编导选题”与“评论员选题”相结合机制。“评论员选题”策略的使用考虑到,评论员敏感触角第一时间捕捉其最擅长的话题,有效发挥专长。评论员掌握着最大的话语权,原创性观点易成为节目的亮点。如今的新闻竞争“,独家”和“第一时间”早已不再是新闻遭遇战中获胜的法宝,而对新闻的深度解读,不同角度解读成为了各媒体占领制高点的有效手段。“观点新闻”时代已经来临。因此,评论员的选题更能突显这一优势,评论员从自己擅长的角度提出“独到的见解”。评论员的“观点”的唯一性、不可复制性成为了当下新闻竞争的砝码。

(二)评论员自主话语权空间的拓展在新闻评论类节目中,评论员作为传播者和把关者,评论员的话语权空间的大小对节目的传播效果有着直接影响。简单地说,就是在节目中,评论员能表达多少自己的看法,言论的自有多大,能否用最直接、最简单的话语说出自己的观点,这些因素对节目的收视有着直接影响。影响把关者的因素很多,“政策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在我国,大众媒介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评论员的言论表达的目的不是为了图一时之快,而是面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媒体意见。面对“口径”要求,很多某些时候为了“安全”而说出“话中话”,或者绕着弯子说话。白岩松从一个记者型主持人成长为新闻评论员,20多年的从业经验使得其熟知电视语言的表达规律,在央视的多年打拼更让他熟知自己话语权空间的范围,有人说他是“常在河边走,从来不湿鞋”。多年来他在评论员话语权的空间上进行着探索,“我觉得我要去为大家更多地去触碰一下我们的底线在哪,我们可以走多远。”

二、舆论监督节目评论员话语权的评论底线

监督的力量是无形的,为其无形,所以无处不在。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社会价值更多地在于舆论监督。从收视率的反映来看,舆论监督类的选题往往有更高的收视率。在中国电视新闻真正发展的十多年中(以1993年为起点),无数次的印证舆论建设在推进法律制度完善、社会制度建设、伦理道德树立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下,新闻评论类节目处于夹缝当中求生存的阶段。节目性质的本身让其承载着社会责任,整体社会舆论氛围,又使其不得不在尖锐度上做妥协。很多新闻评论节目的同仁们,想得更多的是怎样给“危险”的题找到一个“安全”的出口,怎样在不失自己立场的情况下,通过平台传播我们的观点。而评论员话语权空间的探寻,是这个节目存在的意义。

在目前的评论员中,除了专家学者,更多的都是媒体的从业者或者新闻业界的人士。不可避免地,这些人担负起了捍卫“新闻的底线”、“评论的底线”的任务。这里的“底线”也分为从业人员的底线和管理者的底线。首先,对于从业人员来说,底线就是必须遵循新闻发展的规律,新闻事实的真实性是一切的基础和保证只有事实清楚,评论员的评论才成立。而脱离新闻事实的评论是危险的和不负责任的。没有事实的依据,评论员则变成了“空中的评论员”,飘得越高,摔得越惨。没有事实的观点,只能被定义为瞎说。而事实不清的新闻事件,也不适合做评论。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核实新闻事实”是每期节目必须的工作,每一个数据的使用,每一句话的引用,都要做到有原始出处,而且是可信的,具有权威性的原始出处。“主观臆断”“、猜测”“、大概”“、差不多”等情况是绝对不能出现的。其次,要坚守新闻伦理道德的底线评论员作为媒体的一份子,必须遵守新闻伦理道德的底线,特别是在大众媒体这样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播出平台上。评论员在“真实性”的前提下,必须考虑到自己言论可能会造成的社会影响。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言论是电视评论类节目的底线。而至于管理者的底线,在这里借用白岩松的话说是这样的:“这个底线就是,要有助于这个新闻是向前走而不是往回走,要有助于有理想的人不变成现实主义分子,现实主义分子不变成投机主义分子。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新闻管理)它只会越来越宽松。”

三、结论

从现阶段来看,新闻评论类节目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讲,或者说从节目样态上来讲,仅仅处于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评论员的话语权空间同样也是处于探寻的阶段。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我国的评论员“严重不足”,更加专业化的评论员队伍急需完善。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期的评论员们,讲真话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智慧。发展中的中国需要批评的声音,更有勇气面对批评。发出批评是媒体的责任之所在,是评论员话语权的存在理由之所在。对于目前的现状,央视评论员白岩松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彩色的电视变得越来越花哨,能辨别黑白的人却越来越少,黑白问题将是电视人永远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罗莉.实用播音学教程4:[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4]李法宝.新闻评论:发现与表现[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5]南都.白岩松:当你不畏惧的时候,就会说真话[N].南都周刊,2010年3月29日

[6]南都.白岩松:为大家去触碰底线在哪里[N].南都周刊,2010年1月4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