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8篇

时间:2023-03-13 11:06:34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篇1

[关键词]国有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PEST分析

国有林业企业作为市场中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盈利性组织,在其所能得到的各种资源的约束下,追求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并要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这就要对国有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外部环境是企业获取成功战略的主要决定因素,对国有林业企业的宏观环境进行PEST分析。

一、经济环境对国有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中国经济发展对林业产业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8%。与此同时,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递增,2005年达到7269亿元。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迅速,增长潜力巨大。以林产工业为例,经过20多年的开拓发展,中国已成为林产工业制造大国,从主要产品的产量,市场的辐射面,主流企业的规模、装备水平、工艺技术、管理理念、产品品种质量,品牌建设,都已经或正在与国际接轨。

林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我们可以利用相关系数来验证林业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我们通过关联度分析求出被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间的关联程度,计算得到的数值越大,则被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间的关联度就越大。

现有林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历史数据(详见表1)。

经过初值化处理,再经计算得关联系数表(见表2)。

关联度ri=0.59335,证明我国林业产值的增加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相关性比较显著。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而林业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2.林业产业的发展对国有林业企业木材供给的影响

林业产业是以森林、林木、林地资源为加工利用对象、以获取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产业。它涉及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多个门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发展,林业结构也不断优化、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林业内涵不断扩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的发展使林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我国林业产业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继第二产业之后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了林业产业资源消耗低、吸收就业多、附加价值高的产业升级。林业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对木材的需求。而目前我国的国产木材无论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无法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要。我国历年的国家计划木材产量增长(详见表3)。

目前国产木材供给量与需求量相比,仍存在一个很大缺口。因此,为了填补需求缺口,就必须进口一定数量的木材和林产品。林业产业的发展必然要重视发挥国有林业企业的作用。随着林产工业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增长,要求国有林业企业提供更多的产品,这为国有林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

二、政治法律环境对国有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我国方针政策对国有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决定》认为,加强林业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尤其是目前我国生态状况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土地沙化、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等仍呈加剧趋势。

(2)我国“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3)全国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

2006年7月,国家林业局批复黑龙江省伊春市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这标志着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开展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是一项重大决策,对于推进重点国有林区经济体制改革,提高林业生产力,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要求国有林业企业对企业的资源实施整合,因此国有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就要有战略思维,从战略高度上去认识这些因素。

2.我国法律、法规对国有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和《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薪柴、木片、木粒、锯末、木废料及碎片、木丝、木粉等初级产品将不再享受税收优惠。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对林木资源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我国取消或降低林业行业产品的出口退税是一个必然趋势,这对一些出口初级林木产品的企业冲击很大,也促使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经营方式,增加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这也引导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技术创新,减少能源和资源耗费,延长产业链,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国有林业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在企业战略规划中,思考和制定符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企业战略。国家制定的其他法律、法规也值得国有林业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对生物质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原则性的法律支持。

三、技术环境对国有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我国林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国有林业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仍要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高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林业产业。强化科技创新是加快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有林业企业职工生活水平、推进林区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障。

1.基础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对国有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林区主要造林树种重要性状遗传变异特点,树木遗传基因图谱及数量性状基因定位,掌握主要造林树种的遗传规律,以培育速生丰产树种,为国有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资源保证。

研究森林生物灾害发生与生态调控机制,因为森林资源是国有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资源基础。

开展新型复合材料和木质功能复合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提供森林资源的利用率,这对于资源依赖于人工林、速生丰产林的国有林业企业很有必要。

以木材组成成分为研究对象,进行木材高效精细加工技术研究;开展木材液化技术和木材生物质能高效转化技术研究,这是国有林业企业实现产业价值链延伸的现实途径。

2.供应链管理对国有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国有林业企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使供应链上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克服本位利益观,防止各自为政扰乱市场竞争价格体系、损害利益的行为发生,形成利益共同体,最大限度发挥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使供应链节点上企业实现利益共同最大化。

3.企业信息化建设对国有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国有林业企业信息化化建设可从根本上改变国有林业企业整体水平竞争力低的状况。通过应用IT和IS实施,可以帮助国有林业企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机制,建设国有林业企业的企业资源计划。信息化建设能帮助国有林业企业创新市场运作机制,重组业务流程,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四、社会文化环境对国有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今后5-10年仍是房产建筑业的高速成长期,林产工业产品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这有利于国有林业企业的扩展。消费观念的更新产生了对林业新的需求。人们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愿望日趋强烈,社会对林业的需求理念由过去的木材供应转为维护生态平衡。生态需求己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这使国有林业企业产能的提高产生了变数。

五、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国有林业企业应从战略角度去认识PEST分析。对国有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是一个多方面的(有许多环境因素)、复杂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带有主观性的判断过程。这是一个日趋成熟的过程,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更多的定量分析。

参考文献:

[1]钟耕深,徐向艺.战略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张森林.中国林产工业的发展前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3).

[3]傅立.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篇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会计理论构建

一、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会计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含三个子系统,即生态持续观、经济持续观、社会持续观,各子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可持续发展对会计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生态持续观要求会计核算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内容,由此产生了环境会计;经济持续观要求会计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并尽量减少成本和费用,这是现行会计体系的主要工作;社会持续观要求会计核算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有关内容,由此产生了社会责任会计。可持续发展会计是由环境会计、企业会计和社会责任会计组合而成的多元化信息系统。在借鉴环境经济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有关环境和社会责任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反映,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二、可持续发展观与现行会计体系不相适应

(一)现行会计目标与可持续发展不适应

现行会计体系是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会计目标。对于投资者而言,提供什么产品或劳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资本投入是否能得到所期望的经济回报。在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则以产品为中心决定取舍,无使用价值或无价值的物质均作为废料,废弃于环境之中,靠其自然消散、稀释和分解,服从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的目标。

(二)现行会计确认和计量规则与可持续发展的不适应

现行会计体系目前主要采用货币单位确认那些用价格计量以及用价格交换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忽视了本应作为会计对象基本要素之一的环境和生态资源。根据现行会计体系产生的会计公式,不计算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不仅导致了虚夸的税收,也忽略了经济活动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三)现行绩效评价体系与可持续发展不适应

现行会计体系不能正确评价企业的绩效,进行环境保护投资的企业低估了其绩效,而没有进行环境保护投资和考虑生态环境的企业高估了其绩效。

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会计理论结构体系

(一)可持续发展会计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会计的目标处于可持续发展会计系统的最高层次。利润最大化不再是经济治理的唯一目标,还应包括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使用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调整投资方向,加快科技开发,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产生新的环境消费观念。

(二)可持续发展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是一个独立经济实体。可持续发展会计主体应突破企业主体的范围,延伸到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如何核算、反映企业活动给环境和社会所带来的不利和有利影响是可持续发展会计的重要任务。

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这些假设构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会计的时间观。持续经营假设指会计核算以企业的持续性经营为前提,持续经营是可持续发展会计必不可少的假设。可以说,可持续发展假设是可持续发展会计得以建立的基本前提。

(三)可持续发展会计的核算对象

可持续发展会计核算对象相对于传统会计而言要宽广的多。按照与现行企业会计核算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将可持续发展会计核算内容划分:为实际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与社会事项和实际不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和社会事项。实际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和社会事项,是指那些已包含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的环境和社会事项。实际不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和社会事项,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会计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有助于反映企业经营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

(四)可持续发展会计确认与计量

自然资源按其自然属性可分为永恒资源、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对不同性质资源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体现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永恒资源是社会资源,企业使用时不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而应按照其所替代的其他两种资源所隐含的价值,即其“机会成本”,计入企业的潜在收益和社会收益中,同时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增加。

对于人力资源

采用人力资源相关方法处理。由于可持续发展强调代际间的公平,在确认收益和利润时不能使用历史成本原则。因此,在会计计量中应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由于各类自然资源可再生性、价值增值性等方面的差异,在确认其公允价值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计量方法。如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防护费用法、重置成本法、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等。

(五)可持续发展会计的账务处理

对于企业会计已经实际核算的环境和人力资源事项,可按照现有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进行核算。在账户设置方面,可在现有会计科目下设二级科目来反映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事项。如企业购入的排污设备,可在“固定资产—环保设备”中核算;与环境有关的或有负债,可在“或有负债一环境”中反映;环境治理费用可在“治理费用一环境治理费用”中核算;与人力资源有关的会计处理,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有关方法进行,并在表附注中说明;对于没有实际核算的事项,要增加一些科目,如环境成本、环境受益、社会成本、社会收益等。

(六)可持续发展会计的业绩评价体系

为了形成全面的指标体系反映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除了日常的核算指标外,还应加入一些新的衡量指标。这些指标包括反映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指标以及反映发展权公平状态的指标、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指标等。

参考文献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篇3

一、可持续发展与“整体本位论”

可持续发展的提法始于本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从提出发展到今天,其涵义已远远超出了原有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协调发展,永续不断。可持续发展要求把发展的负面效应和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地球的资源和环境免遭或少遭破坏,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子孙安居乐业,继续发展,从而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统一。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哲学观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长期性、协调性、反波动性等特征。(注:王全兴,樊启荣。可持续发展立法初探[j]。法商研究,1998(3)。)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强调经济、人口、社会、科技、环境、资源的协调一致,共同发展。从空间上看,可持续发展是各地区、全国乃至全球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是全社会范围内,各阶层、各集团、各单位都增进利益的共同发展。“整体本位论”作为经济法的哲学基础,以社会整体为其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整体的共同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体利益为次,客观地反映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要求,其目的也在于实现社会整体控制与协调发展。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法的调控、规制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在总体上对国民经济运行协调和控制,以及在具体方面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限制和引导的统一过程。

民法以个人权利为本位,而个人权利本位以自然权利理论为其哲学基础,它有利于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以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在民法看来,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基础,并组成社会利益。只有充分保证个人利益的最大实现,才可以促成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注:陈云生。权利本位价值模式的历史命运[j]。政法论坛,1997(3)。)

同民法着眼保护利益最大化的个体利益本位思想相反,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着重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协调个人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利益均衡,促进社会共同价值目标。在经济法看来,社会利益是个体利益的整合,不是个体利益的简单相加,社会利益决定个体利益,只有站在共同利益之上,才能协调各层次利益关系,而个体利益至上,必然破坏利益均衡与和谐。所以,经济法所坚持的利益原则是整体利益至上原则,利益均衡原则,保护并限制个人利益原则,保护社会弱者利益原则。(注: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1998(3)。)

其次,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的发展,不仅要全面协调发展,而且要稳定、永续发展。经济法与民法促进个体(私人)经济安全不同,经济法应着眼于国民经济全社会整体安全。这种整体安全首先是指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协调状态。协调是关于发展过程和系统总体状态的规则,是指一系统存在多重因素关系和多种相互作用条件下,把不同质的因素和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统一起来,满足指定功能的过程,表现了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客观规定性同人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观规定的统一。(注:王宏波。论社会发展的协调范畴及其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4(1)。)国民经济发展协调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一方面,在总体上,它表现为社会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一种适应与满足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具体上它表现为经济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和多种力量的多重促进、多元互补的合理配合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无波动性还要求通过经济立法抑制经济系统中不协调因素与力量,防止经济疲软、过热和动荡以及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等消极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对促进消极意义上的经济安全具有更大的重要性。(注:积极意义上的经济安全是指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协调状态。)

再次,经济法还致力于促进整体效益。(注:欧阳明程。整体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主导价值取向[j]。法商研究,1997(1)。)效益作为一种法律价值,导入法学领域始于60—70年代法律经济学的兴起。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器,民法和经济法都必然把促进效益作为其重要的价值目标,但其具体精神并不相同。民法的私人经济生活本位和个体利益决定了它追求的效益首先是个别的、微观的,然后以此去最终促进社会整体效益,所以,它难以解决个别效益与整体效益,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只有经济法能摆好这些矛盾之间的关系。(1)经济法以促进社会整体效益为目标。发展经济效益以提高和不损害社会整体效益为导向,把经济效益纳入社会整体效益中评价。(2)协调个别、微观的经济效益以取得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最优。把微观经济效益纳入宏观经济效益中评价。(3)经济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宏观、微观经济行为纳入经济效益中评价。(4)提高经济效益,须以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环境、人口、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可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经济法的哲学观、价值目标是一致的。

二、可持续发展与宏观调控法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经济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全部可持续发展诸要素中,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实现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注:陈银娥,杨艳琳。可持续发展需要宏观调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4)。)。而经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它通过计划法、投资法、价格法、信贷法、税法等保障实现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这种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通过宏观调控法,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各种比例关系。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和再生产各环节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而这些比例关系又受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如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协调关系受到经济增长、人口增长的影响,企业的再生产受到资源配置方式的制约,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又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资源短缺又会制约经济发展,收入分配不公会扩大社会的贫富差距,从而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宏观调控法如:资源法、环境法、计划生育法等,运用政府的“有形之手”才能保持这种比例关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二,通过宏观调控法弥补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的缺陷。尽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作用,在调节经济运行、管理经济活动中起着其他调节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自发调节,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必然出现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并会导致资源浪费,带来环境恶化,同时也会产生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等。如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应通过法律手段,而不是市场手段来实施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如征收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由此,企业将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也作为成本的构成而计入生产成本。在我国现阶段还未形成环境成本的概念,只对一些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征收环境保护费。但是,事实上,一些在生产过程中未造成直接污染的企业,对环境也可能间接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摩托车在其生产过程中也许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大,可是其在消费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却非常严重。因而,从宏观经济过程观察,经济增长中环境成本是很大的,付出的代价是很高昂的。日本学者枇杷木在《论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理论结构》一文中提出“增值价值环境税”的理论主张不仅对每个生产阶段的增值价值要征收环境税,而且要“对商品的服务和生产不加以区别的对其‘增值价值’进行课税”,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我国目前的自来水收费,既不是资源费,也不是污水处理费,而是制造自来水的费用。如果按照综合成本理论,应当加收资源税或污水处理税,那自来水的价格就要高得多。因此,要克服市场在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完善资源法、环境法和税法,通过开征资源税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开征环境税、防治污染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通过宏观调控法,协调好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协调的基础之上的,宏观调控法就是要协调各种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为社会经济总体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经济利益关系有: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关系,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各地区之间的关系,等等。通过产业调整法、预算法、投资法、税法、银行法等法律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中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宏观调控不到位或不能有效地协调好各种经济利益关系,那么,宏观经济就很难获得持续、稳定和协调的发展,从而也就不可能有社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宏观调控法有助于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宏观调控目标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适度增长、充分就业、资源优化配置、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社会收入公平分配,实现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的综合平衡。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是稳定与增长,经济保持相对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如果经济稳定受到严重破坏,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法律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必须有宏观调控来引导。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由于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宏观调控法能保证经济发展,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因而,宏观调控法的目的就是要保障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币值稳定、资源优化配置、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等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从宏观调控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更离不开宏观调控法律保障。建国以来,之所以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有发展而不能持续”的情况,是因为缺乏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更缺乏完善的宏观调控法。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成果的出现,必将进一步丰富宏观调控法的理论和体系,进而促进经济法的发展。同时,完善的宏观调控法也保障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可持续发展与市场规制法

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体系的两大基本亚体系,一是反映国家干预市场的市场规制法律体系,二是反映政府参与经济活动,从全局出发,调控社会总产品和总需求平衡关系,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法律体系。二者在整个经济法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注:王继军,李建人。经济法是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的有机结合[j]。法律科学,1999(1)。)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篇4

关键词:广播电视学;处境与现状;可持续发展

广播电视学的地位与处境随着高校教育改革以及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变并发展,高校教育制度的改变导致此行业与人才培养之间出现严重脱节,使本专业处于一个尴尬的处境。广播电视学的艰难处境最明显的表现便是其就业形势的严峻,这让部分学生在选择此专业的时候产生犹豫,要让此专业更好的发展下去,需要解决其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一些专家学者也不断开始着手分析广播电视学的现实状况,不断进行探索,试图通过研究找到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看新闻学

广播电视学要坚持其发展道路,需要人们探索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高校广播电视学的设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广播电视是传播文化与消息的重要渠道,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高校设立广播电视专业正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人们群众对广播电视的需要。新闻学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文化,不仅传播了西方文化,又将祖国的文化发扬传承,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广播电视学有效的解决新闻传播的问题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就需要新闻学对此类事件进行报道与传播,为广大人民群众及时传送相关消息,扩大事件的影响,引起人民的关注,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

二、新闻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优秀中坚师资,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广播电视学的教师从数量上明显较少,师资力量匮乏;从专业知识上说,这些教师中大部分为普通讲师,教授级别很少,教师年龄较为年轻,缺少相关的教学经验,造成教学过程中出现阅历不足的情况。

2.缺少实践机会

高效教学一般较为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此专业所要求的实践性。学校没有给予学生实践较多的机会,造成实践与学习知识相脱节,专业人才较少,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3.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高校教育制度在不断地前进,但是,一些高校的教学理念以及方法依然十分陈旧。在现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继续用陈旧的教育思想教育出的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无法适应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而且枯燥的教学课程严重影响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

4.就业形势严峻,严重影响学习者的选择

学生在面临专业选择时,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均将专业的未来就业趋势纳入考量,而新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目前并不乐观,这使很多具有此方面天分的人才放弃了对本专业的选择。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本专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三、关于新闻学可持续发展的探究

广播电视学的发展受到其问题与困难的阻碍,若想获得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打破其障碍,使问题得以解决,使新闻学走上正轨,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形成良性循环。

1.扩充教师力量,重视实践教育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主导力量。对于广播电视学也具有此作用,因此,无论从学校角度还是从政府角度,应当注重增强教师的师资力量,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能力。学校要多给教师实践锻炼的机会,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多掌握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技巧,将更多的、更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校不仅要加强教师实践,也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学习,对资金与实践设施进行投资,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锻炼出自己全面的能力。

2.使用具有特色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高校中的陈旧教育思想以及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应该得到变革,使其适应时代的潮流。因此,学校及政府除了提高教师的能力与质量外,还应开发独具特色的教育方法,促进教师思维的开拓,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与热情,不断追求创新的方式方法,掌握最新的前言知识,进行最新最有用的实践知识学习,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地革新与进步。

3.出台相关政策对广播电视学进行保护

为了促进传媒事业更好的发展,为了保证更好的向传媒领域输送更好更多的人才,在广播电视学的发展上政府的力量不可低估,对新闻学的发展,也必须给予帮助,出台相关政策帮助其进行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离不开新闻学的发展,只有坚持新闻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让社会的经济与文化长久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结语

我们的社会需要全面的发展,针对传媒领域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及时解决,使文化的媒体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符合社会主义的方向。针对广播电视学出现的尴尬处境,必须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及时消除问题,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

作者:刘薇娜 单位: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篇5

论文摘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因具有最概括意义而被广泛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认可。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挑战与变革。其内涵反映在以下5个方面:①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与经济的整体性。②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性。③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利用的高效性。④可持续发展强调体制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⑤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的公平性。

2林业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林业的定义可概括为林业是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保护、全面利用、全面发展的经营活动,是以森林的多功能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

为了正确地理解林业,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林业的特点,以掌握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林业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生产周期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特殊性;初期培育森林的经济依赖性;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生产经营成果的多样性;林业效益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可持续林业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可持续林业的含义

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已有研究成果,可持续林业的概念可归纳为:可持续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从而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木质、非木质林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社会满足其需要的林业。

3.2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2.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2.3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且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①林农结合式;②造林规模化;③造林多样化。

4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4.1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我们目前关于林业的单行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事实条例。在这一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在总则中,第5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第11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映了我国法律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关注。4.2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完善:①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②立法原则的创新;③在执法方面,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认真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林,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④在法律责任方面,应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度。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等著.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2]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3]薛建辉.森林生态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4]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M].法律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5]陈泉生.环境法原理[M].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篇6

【论文摘要】 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范式正在形成。但由于研究中重实证而轻规范,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且理论提升不够,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应进一步强化一般理论的研究,并使之系统化。此外,可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和要素对外贸易指标体系的设计等方面,改进和完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论文关键词】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理念,自从它形成、提出以来,就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广大学者更是将其应用、渗透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中。由于贸易与环境的密切关系,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了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概念,指出它是一个开放的、公平的、安全的、非歧视性的、可预测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并能使全球生产按照比较优势得到最佳分配的多边贸易制度,对所有的贸易伙伴都是有益的。国际贸易实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各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来实现。因此,我国学者对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 虽然我国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的文献很多,但其中大部分只是分析了我国(或某地区、某产业、某产品等)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对策,虽然其中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比如贸易结构问题、绿色壁垒问题等,但并未对“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很多甚至没有给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当然,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比如彭红斌的博士论文和专著《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等。但总体上讲,目前我国学者对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而且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一般理论的研究大多散见于众多的、研究领域和视角及方法各不相同的文献中,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本文将对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对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有所帮助。 一、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是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两大基础理论。而目前,一方面,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本身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王礼刚,2005),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概念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因此,不同的学者按照各自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运用不同的国际贸易理论来研究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再加上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不同,其研究结论的不一致也就成为必然。 归纳起来,我国学者研究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运用的基本理论除可持续发展理论外,主要有比较优势理论(李雪峰,2005)、自由贸易理论(刘力,1999)、新贸易理论(姜琳,2000)、循环经济理论(李军,2006)、绿色经济理论(赵晓晨,1999)、系统理论及耗散结构理论(彭红斌,2002;王云凤、石友梅,2005)等。 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一般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表述有多种,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套用可持续发展的权威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如:对外贸易持续发展是指对外贸行业建立良性的循环机制,改善我国的出口条件,节约出口资源,控制污染环境,提高外贸行业人员素质,不仅保证对外贸易当前较快地增长,而且也是保证子孙后代适度增长的条件和基础(刘建明,1997)。 二是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多种效益的统一。如:所谓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就是必须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重目标,一方面追求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将对外贸易带来的生态成本限制在一定水平;在遵循外贸发展的内在规律基础上,健全外贸体制,完善外贸运行机制,提高外贸效率,合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外贸资源,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对外贸易长期、持续、稳定、健康地增长,并且取得不断改善的贸易条件和持续扩大的国际分工利益 (彭红斌,2002)。 三是突出环境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及有效利用。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一国在保持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可持续性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制定一系列贸易政策,推动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的对外经济活动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实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之下实现对外贸易经济利益的增加(苏珊珊,2005)。 当然,还有一些从其他角度的定义,如侧重法制的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人民福利;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是法治化的公平的对外贸易,是以保护人权的方式发展对外贸易(李巍,2004);等。 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也有多种观点,主要有:(1)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不但要追求对外贸易的总量规模,更要实现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效益、生态效益和资源效益的持续提高(张作鹏,1998);(2)可持续贸易至少包括贸易品的可持续生产、可持续贸易商品的构成、可持续贸易的国际市场、可持续贸易运输与可持续贸易政策等五个部分(资树荣,2001);(3)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包括对外贸易量保持稳定增长及稳定增长的能力、贸易资源保持持续稳定的供给、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商品国际竞争力递增、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较高的贡献率、对外贸易条件不断改善和国际分工利益持续扩大五个方面(彭红斌,2002);(4)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福利,不仅包括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也包括环境的改善或避免环境的恶化,不仅考虑物质资本的投入,也关注环境资本的消耗(贾晓蕾,2003);(5)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促进对外贸易数量和质量的同步增长,并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李明生、何天祥,2005);等。 2.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特点 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有不同的归纳,主要有:(1)环境成本内在化、自由贸易、公平贸易、贸易产品绿色化4项原则(资树荣,2001);(2)效率性、持续性和公平性3个基本原则(沈根荣,1997);(3)可持续性、公平性、共同性3项原则(贾晓蕾,2003);(4)“以人为本”和公平性2项原则(易瑾超,2005);等。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有:(1)外贸总量的稳定增长,外贸结构改善和外贸效益提高,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促进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4个特征(李雪峰,2005);(2)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以保护生态为基础并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时间和空间的结合3个特征(苏珊珊,2005);等。 3.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研究 王云凤、石友梅(2005)从系统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出发,对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彭红斌(2002)运用现代系统学理论对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研究: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分为量性增长系统和质性发展系统两个子系统,有量性增长较快而质性发展不足的质-量不平衡发展、量性增长不足而质性发展较快的质-量不平衡发展和质-量协调发展的三种类型,只有质-量协调发展的外贸系统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经济动力、政治动力、文化动力和竞争压力,平衡机制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包括政府管理机制、市场机制、自律机制、社会机制和国际规范机制等。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篇7

关键词:医院;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可持续发展

综合性医院一般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大型精密设备和仪器数量多、价值高,基建工程规模大,而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是医院资产中流动性最强、风险最高的一种资产,货币资金管理的过程就是在现金的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进行权衡选择的过程,其目的是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现金需要的同时,降低企业闲置的现金数量,提高资金收益率[1]。它的增减变动贯穿经济活动全过程,和医院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如何做好货币资金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强化货币资金预算管理

货币资金预算是财务管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工具。完整的货币资金预算包括货币资金的收入、货币资金支出、货币资金的余缺以及货币资金的筹集等。货币资金的预算编制,必须充分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资金状况及发展前景,科学安排资金投向和投量;调整不合理的支出结构,实现医疗资源的科学配置[2];具体实施过程中,货币资金的支付全部实行预算管理,只有纳入预算的项目,才能支付货币资金。对不必上的项目,坚决从预算编制的源头上压下来,以避免重复、闲置和浪费。货币资金的预算制度,是医院组织整个财务活动的运行、控制医院日常货币资金流动的有效依据,也是评价医院对货币资金管理成绩的考核标准和重要手段,增加了资金运行的透明度。因此,医院可充分利用资金,从制度上、管理上防止挤占和挪用的现象产生。

二、完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会计行为,要依据《会计法》、《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包含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较为完整的医院内控系统,理顺财务管理关系,医院领导要建立严格的资金授权批准制度,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审批人员的责任要明确,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制度,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对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应当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有效防范货币资金被贪污、侵占、挪用,以此确保资金流通的安全和完整。

三、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好本职工作

医院会计岗位设置按工作职责的不同,分为出纳岗位、稽核岗位、制证岗位、报表分析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等,然而任何一项程序和制度无论它如何完善,总是由人来完成的。大中型医院的出纳岗位设置更为细致(至少在两人),出纳工作担负着医院货币资金的收付结存情况的核算职能,发挥着对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3],而这些任务的完成是置身于整个经济活动的大环境之中的,是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转相联系的。只要这个单位发生经济活动,就必然要求出纳员与之发生经济关系,并且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要在以下方面加以控制:

1.货币资金收入的管理。医院日常的货币资金来源于门诊收入、住院收入、其他收入、以及病人预交款、往来款项、财政补助收入及专项资金拨入。收入业务是否正确,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手续是否完备,主要涉及收费处的会计人员办理的每笔业务是否经专人审核及时入账、账实相符,现金或支票送存银行情况及银行收账情况,有无套取现金等偷梁换柱的情形发生。

2.货币资金支出业务的管理。支付货币资金必须符合规定的范围和用途,不准白条抵库和公款私借,必须依据《会计法》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开支标准对每笔财务开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核把关,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后才能付款,严格控制不合理不合法超标准的开支及虚假冒领的现象发生,不得推卸责任。办理付款业务需两人核对签字认可才行。不得坐支现金、签发空头支票。印章及支票分开保管,分清责任,相互牵制和监督,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3.货币资金库存及账务管理。加强对货币资金、会计凭证、原始的管理,要依法建帐,及时登记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做到日清月结,并经常与会计核对帐目。财务部门负责人应采取突击抽查的办法清查库存现金,以防临时抵补凑数,搪塞漏洞,如发现差错,要及时查明情况和原因。严禁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出纳人员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单位与银行的对账,对于未达账项,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使未达帐项在下期银行对账单中得到证实。

4.重视刷卡结算医疗费用的管理。医院为了方便病人就医,减少病人及病人家属携带大量现金的不便,增加了POS刷卡结算业务,此项业务是通过银行提供的结算工具——POS机,办理银行卡的(刷卡)结算业务,达到现金收付的目的。银联刷卡结算凭借其快捷、方便、安全的特点,逐渐成为一种与现金结算并列的方式。随着业务的增加,工作量的加大,如何管好用好这部分资金十分重要。首先,刷卡结算事宜办妥,确认无误后必须由病人(持卡人)在打印出的一式两联凭据上签字确认后,给病人一联,另一联(存根联)随记账凭证一并入账,同时经办人员也必须签字认可。其次,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按卡号逐笔登记明细账,月末根据银联卡部打印出的明细账目进行核对,未达账项及时清查,和银行存款明细账同等管理。四、内外监督,优化管理

实行货币资金的统一核算、统一管理,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并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出及时修正或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离不开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财务部门负责人的严格把关和会计人员的积极配合,只有医院内部各级人员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加强各环节的预防控制,才能保证医院业务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另外,要强化外部监督,加强同上级主管部门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定期互通情报,建立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保证内控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卫生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医院内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医院也可聘请中介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员对医院内控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实施进行评价,看医院内控制度是否得到了有效遵循,执行中有何成绩,出了什么问题,并予以奖励和惩罚,做到压力和动力相结合,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随着医药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实行企业化运作,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医院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篇8

关键词地理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当代最重要的科学思想,同时也是人地关系最高道德水准,运用科教手段,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可持续发展促进了中学地理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时代化

20世纪初期以来,由于世界一些落后民族的相继独立和经济的发展,使世界人口急剧增加。资源的匮乏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地球环境日渐恶化。如何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经成为国际地理学界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世界许多国家在地理教育中开始了新的改革和创新,逐渐形成了较系统的科学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又进一步充实了人地关系和谐论的地理教育思想。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通过了《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了全球共识。因此,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和谐论必将成为未来各国地理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这表明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日臻完备。

2可持续发展思想敦促了中学地理教育的目的全面化、综合化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的变革。公众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是中学地理教育目的的新内容,同时也是中学地理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它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全体学生———这支未来可持续发展参与者的大军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意识教育。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激励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从观念上改变自己错误的环境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积极推动社会的参与,使人们不断提高环境意识,从我做起,从日常行为活动中做起。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类和生态朝着良性方向持续发展。1992年8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通过的《地理教育国际》,呼吁各国重视地理教育,并对地理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策略等做出统一的、规范化要求,其意义就在于此。拓宽了中学地理教育目的,使其全面化、综合化。这也是中学地理学科相对于基础教育其他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它使学生具有21世纪建设人才参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环境意识、地理素养和地理能力。为此,中学地理教育应受到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的重视,使其在21世纪这一历史时期有效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为未来人才的素质建设做出贡献。

3可持续发展思想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

随着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和改革,许多现代地理的新知识、新成果,及时反映到地理教学内容之中。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内容的加入,加强了资源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要求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水、土地、能源、森林、草地、矿产、海洋、气候、矿产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将成为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出教学内容改革的时代特征,同时这也是世界各国地理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3.1增加新的地理观念和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

为适应参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在地理教学内容中增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地理观念以及新的生产观、消费观、发展观、价值观等的教育内容。这些新的地理观念和信息,可参考《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和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地理教育国际》以及我国政府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等文件。这些内容的增补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习惯。3.2减轻知识学习的负担,加强地理能力的培养

地理能力是顺利完成地理活动,即地理认识活动和地理实践活动所必需的能力的总和。现代教育观认为,能力培养是基础教育阶段第一位的任务。因为接受知识是一个终身过程。随着知识的快速更新,使学生具备各种学习过程所需要的能力,比获得知识更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中学地理教育也应把地理能力的培养视为中心任务。

3.3系统地理要强化人地关系,突出学科的应用性特色

系统地理的教学内容改革必须走出为学知识而学知识的误区,同时也要避免在知识上面面俱到。在人地关系的教育上应改变重说教、轻能力的现状。避免只是从消极方面对人类活动加以限制,而要从积极的角度指出人与自然持续发展的方向。

为此,系统地理的教学内容要体现两条原则:一是强化人地关系,使学生懂得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预测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以正确地调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消费的活动方式;二是突出地理应用的特色,使学生明确所学各类地理系统及要素性质,物能的流动和转化,演变和发展规律的意义,并掌握利用、改造和保护各类地理系统的基本方法及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方式和途径。

3.4区域地理要突出区域发展条件、问题和区域发展方向、策略两个方面

参与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地域为依托。区域地理研究的意义就是在具体的地域范围内,对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考虑,协调解决。区域地理的教育目的不能只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地理名词和地理分布,了解区域地理现状,而是要让学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区域地理问题。所以,区域地理教学内容能更深刻地揭示人地关系,为地理应用提供广阔的领域。为此,从区域条件、问题,区域发展方向、策略这一新的视角重建教学内容结构模式,培养学生以后参加地区持续发展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4可持续发展对地理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在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中起到关键作用,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应不断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动态,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便于更好地、更快地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4.1积极掌握和充实新的理论性知识

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要达到使学生进一步获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应重视地理教育发展趋势,及时适当地调整地理教育工作,积极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地用新理论、新知识充实头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关注国家发展,让教学工作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培养合格的中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理论基础。同时应密切关注地理教育理论的充实、更新,及时了解掌握地理教育新理论。除此之外,作为地理教育的工作者,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应注意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内的新思想、新观念,以便在教学中恰当借鉴利用其研究成果。

4.2提高思维能力、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地理教学法的研究和利用。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情操培养时,必须充分研究教材,利用教材,设计出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特点的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增大教学活动容量,改进和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接受知识,思考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圆满完成地理教育工作的时代使命,最终贯彻可持续性发展思想。

5构建新的地理教学模式、方法体系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确定的情况下,教学模式、方法就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保证。要完成地理教学目标所提出的新任务,不是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方法所能承担的,而是需要多种教学模式、方法所组成的结构体系共同完成。所以我们要探索多种地理教学模式、方法,使它们在实现地理教学新功能中发挥优势,最终实现完全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继术.浅谈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6)

2刘健.中学地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2(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