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德智体美自我总结8篇

时间:2023-03-14 15:02:41

德智体美自我总结

德智体美自我总结篇1

关键词:发展性教学;知识;智慧;德性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4-0016-02

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永恒的追求,怎样才能又好又快的促进学生发展是教育者不懈探索的主题。对这一主题的探索,我们需从教学的载体――知识的角度来考量。

发展性教学倡导这样的知识观:知识不再是绝对静止的、客观的、普遍的和和价值无涉的,而是具有建构性、生成性、增值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知识不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而是不断吸收新知识、整合和改组已有知识结构的开放系统;知识不再是对现实的终结解释,而是一种暂时的假设或解释,知识在批判、辩驳和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增值。毋庸置疑,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承担着促进知识增值的重任和促进人发展的重任,所以理清知识教学与智慧发展、知识教学与德性养成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一、知识教学与智慧形成

知识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体现,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源泉。所谓知识,是人类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并经实践检验的认识成果,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古代“知”读“智”,通常指智慧。如《论语・宪问》中“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孟子・告子上》中“是非之心,智也”,即是说能辨明是非就是智。《荀子・正名》中指出“知有所和,谓之智”, 意思是说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相吻合便成为智。在现代,智慧通常被理解为能够正确、灵活、迅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和能力总和。智慧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抽象的范畴,包括智力体系和非智力体系,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统一的发展。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然而笔者认为“知识是基础、智慧才是力量”,因为“没有智慧就缺乏眼光,就缺乏鉴赏力,缺乏眼光我们就会迷失在知识和信息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1.知识的智力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智力就是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造新知识的一种心理品质。知识与智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体现在:不管是前人探索知识还是后人学习知识、创新知识,都需要人们的智力努力,都是智力劳动的成果。“知识是人们智力劳动的产物,任何知识都蕴含着一定的智力价值,能给人的发展带来一定积极的影响。”虽然知识本身蕴藏着智力价值,但是不能说知识就等于智力、拥有了多少知识就具有相应的智力,因为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知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成果,属于经验的范畴;智力在动词层面讲是指人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名词层面则指人的认识能力,属于能力范畴。

2.知识教学与智力发展。关于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史上长期存在“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互相对峙的两大阵营。在“形式教育论”者看来,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心理官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则是不足为重的。“实质教育论”者则认为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传授给学生适应实际生活的知识与技能,能力的发展则是次要的和附庸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不断革新,人们逐渐认识到“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这种非此即彼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割裂了知识与智力两者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性教学论认为,知识掌握与智力发展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互为基础的。知识的学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的发展又是学习知识的保证。“教学不应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刺激学生智力的发展,儿童不应再是消极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而是要学会如何思维。智力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储存记忆,在于造就智力的探究者,而不仅仅是博学。”

长期以来,在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间存在一个错误的认识,即认为:智力的发展附属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智力是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发展起来的,因为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智力活动。然而,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知识与智力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表现在: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智力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能力,而知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联系表现在: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基础,智力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人们知识掌握的深浅、难易、多少、快慢以及巩固程度;知识掌握是智力发展的必要途径。“智力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的,头脑空空,思维就无法展开,孤陋寡闻智力就难以提高。”总之,知识掌握与智力发展并不总呈正比,双方都不是影响彼此发展的唯一因素,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统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教学的任务正在于探索促进两者统一发展的条件与方法,知识教学应充分体现知识的智力价值,应保证智力的最佳发展水平,而智力的发展也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二、知识教学与德性养成

教学的问题从跟本上来说是促进人的智慧发展、德性养成和达到完满幸福生活的问题,因此,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和德性养成便成了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我们的教学应该从关注学生知识发展的“知识本位”转向注重学生自主、完满、和谐的“德性本位”上来。关于德性,中西方常常把它当作“道德”的同义词。德性有两层内涵,在伦理学层面指人的道德品质;在本体论层面指万事万物的本源。笔者认为,德性是指人之为人的本性,是人的精神生命的灵魂与源泉,是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人性区别于兽性的关键,是促进人与事物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智慧与道德协调统一的发展。德性具有强大的、潜藏的内部驱动力,驱使人们在尊重他人、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现其生命价值,实现“真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1.知识的德性成分。知识与德性的关系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他把德性认为是理智的形式,强调理性在道德中的作用,没有知识就没有德性。柏拉图继承苏格拉底关于“知识即美德”的观念,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构想了一个掌握着各种知识的统治者――哲学王,哲学王集正义、节制、勇敢、智慧于一身,成为完美德性的化身。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合乎明智的品质”,“德性无明智则盲”,他认为德性主宰着知识的理性,智慧是伦理的最高形式,进一步拓展了“知识即美德”的观点。近代西方在知识与德性的问题上存在着经验主义与唯理性主义两大阵营。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认为“道德从属于知识”。他认为“真理同善的区别就像印章同印文的区别一样,因为真理能印出美德,而谬误的乌云却降下激情和骚扰不安的暴风雨来”。以笛卡尔、斯宾诺莎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则倡导“为德性而求知”,笛卡尔主张知识即是道德,求知的目的在于趋于至善。斯宾诺莎主张知识的最高级形式即是德性,学习知识的过程即是促使德性完满的过程。由此可见,在古近代的西方大都把知识等同于德性,无知即无德。

然而,作为现时代的我们应该能清晰的认识到“知识即德性”的弊病,知识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德性,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表现在:①知识和德性分属于不同的认识范畴,知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反映,属于“求真”的范畴,而德性追求至善,属于“求善”的范畴,真善的区别是绝对的,统一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②知识重在认识过程,而德性重在实践过程,知识与德性的关系是知与行的关系,知是行的条件。联系表现在:完满的人是真善美的统一,没有经过求真与求善的努力,人将不可能步入美的境界;完满的人是知行合一的人,知是行的基础,因为很难想象一个一无所知的人,能够自觉的行善。知识是形成德性的基础和动力源泉,知识有助于发展人们的道德行为能力,有助于指引人们自觉行善积德。简而言之,知识蕴含着德性的成分,是德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2.知识教学与德性发展。虽然知识蕴含着德性的成分,是德性形成的基础,但知识的掌握与德性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和成正比的。比如,一个知识丰富、气宇非凡、文质彬彬的人,背地里可能是一个德性泯灭殆尽的盗贼、杀人凶手、卖国贼……在这些人这里,知识不再是通往德性的金钥匙,而成了满足其无限膨胀的私欲的工具,成了明里暗里的剥削、压迫他人的利器。然而,现代人的道德败坏并不源于人的无知,而是源于对科学知识的盲目崇拜、对科学技术的霸占与滥用。不知有多少鲜活的生命丧失在以科学技术为装备的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争夺中。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在于知识与德性的分离、知识教学与德性陶冶的分离。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学促进德性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时代的发展呼唤着人们的道德觉醒、德性陶冶。当前我国的道德教学和知识教学走在互不融合、或者没完全融合的道路上,认为道德教学渗透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的这种“德育渗透说”的弊病在于“先将德育排除在教学之外,然后再把两者结合起来,就如同先将主体与客体分裂开来人后又把两者结合起来一样。”发展性教学倡导德性的培养是融合在各科知识教学中的,德性养成不是道德课程的专有职能,学习知识的过程即是陶冶德性的过程,德性的陶冶是知识教学的固有功能。总之,德性的养成建立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之上,融合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之中,知识的教学要升华到德性的养成上来,知识的问题是一个认识问题,而德性的问题是一个实践问题,二者是知与行的关系问题。在学生的人生发展旅途上应该做到知行统一、真善美的结合,知识的教学应该有助于德性的养成,而德性的养成又有助于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卢F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段继扬.教苑参言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51.

[4]柳士彬.德性教学的存在之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肖川.知识观与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4,(11).

[6]余小茅.还有比知识更重要的……[J].全球教育展望,2005,(3).

德智体美自我总结篇2

――美罗国际董事长 夏历

“人可以不伟大,也可以不富裕,但我们不可以没有责任,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肩上的责任。扛着责任,就是扛着一生的信念。”

――美罗国际总裁 于智慧

2009年8月1日,对美罗国际来说是一个三喜临门的日子:上午,美罗国际健康产业基地暨新办公大楼正式落成封顶;下午,美罗国际智慧系统正式成立;晚上,美罗国际董事长夏历和总裁于智慧伉俪结婚5周年庆典温馨开场。

因为来得艰难,所以饱含泪水;因为爱得深沉,所以充满感动。在这一天的美罗之行中,记者深深体会到一个民族直销企业的生存智慧,以及一对民族企业家的执着信念。

美罗涅

8月1日上午,盛夏的大连营城子高新技术园区迎来了一场盛事――投资4.9亿元的美罗国际健康产业基地正式封顶。

美罗药业集团董事长张成海、美罗国际总裁于智慧及所有公司高管、美罗国际八位特级经销商及上千名经销商代表出席了封顶仪式。随着彩焰飘飞、鞭炮齐鸣,美罗国际终于以更强大的平台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据悉,美罗国际健康产业基地建筑面积达到15.5万平方米,将引入全球最为先进的保健品生产线,为美罗国际的再次崛起打下坚实基础。无论曾经有多少寂寞或谣言,在业已落成的美罗国际健康产业基地面前,一切疑惑均已烟消云散。

正如于智慧所说,“美罗国际的发展经历了4次波折,是信念让我们心安理得。”6年的坎坷和磨砺,也许就是为了一朝涅。

支撑美罗国际_路走到这一天的,更有“美罗”这两个字赋予她的责任与信念。

美罗药业始建于1925年,原名为大连满铁卫生研究所;1948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中国第一家国营医药企业――中华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958年,公司独立研制出红霉素,一举震惊世界;2000年,大连美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以4000万A股顺利上市,一个超级医药帝国从此屹立在中国的北方。

而美罗国际的出现,首先需要感谢3个老朋友。

美罗药业董事长张成海和夏历是20几年的同事和挚友,长期的默契配合让他们达到了一种特殊的信任。

1994年,倪宗耀教授在世界上首次将灵芝菌丝体作为食品应用,这个伟大发明标志着灵芝多糖技术在经历了灵芝子实体、孢子粉应用时代后,已正式进入灵芝菌丝体获取多糖的新时代。为开发应用这一成果,1996年,夏历自告奋勇主持建立了嘉兴天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这是中国首家运用菌丝体生产保健品的企业,为美罗药业的保健品市场探路。

介于保健品市场的特殊性,天源一直在大胆探索新的营销模式。2002年,天源变身美罗天源,开始尝试直销渠道。但是因为美罗药业的国有体制限制,使得在2003年,美罗天源业务不得不停下来。新成立的慧力生物,经历了不断的尝试、再尝试的阶段后,最终在中国直销业争得一席之地。

2004年末,美罗药业改制成功,又恰逢直销立法在即,慧力董事长夏历与美罗药业董事长两位商业巨子再度联手。2004年,美罗国际生物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1月18日,大连美罗国际生物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并承接了大连美罗药业集团旗下全部保健品产业的研制、开发、生产及销售。

美罗国际是肩负着责任而生的企业,关于美罗药业的,关于中国保健品产业的,关于中国直销的,一步一步,这份责任不断壮大。不管遇到了什么,只要这份责任还在,美罗国际就不会倒下。

智慧生存

之所以将美罗国际的再次崛起称作涅,因为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商业沉浮,6年蓄势,已经让美罗国际夯实了全新的发展基础。而美罗国际的新起点,落脚在了智慧系统的成立上。

8月1日下午,当美罗国际董事长夏历在台上宣布“美罗国际智慧系统正式成立”时,所有在场经销商都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正如美罗国际特级经销商代表王浩所说:“美罗国际智慧系统的诞生是建立在创办者的道德价值观的经营理念和市场的专业需求整合出来的有机结合体,拥有非常强的市场适应度。”

事实上,美罗国际“闭关”两年后的这次公开露面,就是从智慧系统成立的新闻会开始的。

7月31日,各路媒体记者获邀来到美罗国际位于大连开发区的公司总部,镌刻着“只为健康而存在”的球形雕塑依然矗立在园区草坪上,熠熠生辉。在公司会议室,美罗国际合弃了一般新闻会的务虚和客套,与会记者首先得到一册还散发着墨香的智慧系统汇编资料,并被工作人员转达公司高层的意见:“公司领导说,今天的新闻会主要是希望听听大家对我们系统发展的意见。”

因为董事长夏历还在从上海赶回大连的路上,所以美罗国际总裁于智慧率史钟、狄振江、盖忠德、刘万和、聂秉廉等数位高管集体面对媒体。看到他们,至少证明了一些事:两年来很多人坚持了下来,两年来还有很多人加盟了美罗国际,而他们每个人在这个行业里都绝非等闲之辈。紧随其后的,是美罗国际8位特级经销商,让人震撼的是,这8位特级经销商都是与美罗国际6年来风雨与共过来的。显然,美罗国际有它独到的魅力。

美罗国际副总裁刘万和主持了新闻会,他直截了当地表示:“媒体是行业的医生,希望大家为智慧系统的成立和发展号脉问诊。”

而与会的记者也借这次难得的开诚布公的交流机会,与美罗国际的高层就直销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意见交换,同时也厘清了智慧系统的出台脉络。

在美罗国际6年的经营过程当中,公司几经沉浮,尽阅中国直销风云。公司高层普遍认为,美罗国际的问题,甚至是中国直销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那么,公司以什么作为考量人才的标准,而又通过什么来实践这一个标准,这是公司决策层一直在思考的重点。成立智慧系统,就是他们找到的答案。如果说公司可以规范一个人的行为准则,那么系统更是可以规范一个人的思想准则。在中国直销界,思想层面面临的问题才是最为本质的问题。其实中国直销业也不乏系统和体系,但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却不多,为什么呢?夏历和于智慧认为,直销系统产生于国外,但海外直销系统侧重于用一种经济法则基础上的规范来自律,但在中国是有些水土不服的,因为中国是一个讲究人情味和私人关系的国度,所有规范最终将体现在一个人的道德标准上,国外的系统在这方面的建设上没有太大的可参考性。

另一个问题是,现存的直销系统往往相对松散,一个小公司都可能有十几个人自立山头,不但造成很多资源浪费,甚至还会产生内斗,影响整个公司的发展。

2009年2~4月份,美罗国际董事长夏历亲自率领高管团队下到市场对团队

市场情况进行集中调研,了解和掌握市场发展和团队建设基本情况,为智慧系统建立及实践做了大量考证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智慧系统在不断酝酿和建设过程中,夏历想起了2008年8月8日在北京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的情景,当荧光闪闪的奥运五环平地升起,世界上的亿万人为之感动。这个激动人心的一幕重新在他心头闪过:世界五大洲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都能为同一个目标聚在一起,我们不同的团队难道就不能做到统一?这时候,夏历脑海中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能否以公司的名义来创建一个统一的系统?

通过美罗国际决策层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同各团队核心领导人的全面沟通,大家都对成立统一系统这件事抱有很高的期望,纷纷献计献策。

曾经有无数个系统名字被提出来讨论,但结果都是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是,当“智慧系统”这个名字被提出来时,大家顿时找到了感觉。

“智慧”这个词源于美罗国际总裁于智慧一直喜欢的自我介绍方式:“感谢父母给我了一个好名字――智慧,我其实是一个缺乏智慧的人,但非常值得庆幸的是我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拥有非凡智慧的事业伙伴。”

为什么直销系统需要智慧?美罗国际的答案是:企业的生存需要智慧,而现阶段中国直销企业的生存更需要智慧;系统的重要作用就是要集所有人的资源于一体,实现智慧共享;美罗国际追求的是“只为健康而存在”,而追求健康更需要大智慧。

水,成为了“智慧”这个名字连接美罗国际市场的一个纽带,它是智慧系统文化理念的出发点。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就是水的生存哲学,虽然以前从不曾提及,但美罗国际这几年其实深谙此道。

仅仅是生存哲学未免世故,而道德的规范则让这种生存直达成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告诉我们,有财富就必须有道德,不然最终财富也将化为泡影。

因此,美罗国际的文化理念根源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分别出自《道德经》和《周易》,从两不相及到契合得天衣无缝,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上善若水”是行,“厚德载物”是德,德行合一,就是美罗国际智慧系统的核心秘密。

所有的美罗国际合作伙伴就犹如这智慧之水中的鱼,汲智慧之营养,达成功之彼岸。这就是美罗国际智慧系统的鱼水关系论,奠定了系统的思想基调。

由此,智慧系统定下了所有关于系统的文化理念,在这些理念基础之上,对系统的管理机构、运营模式、操作步骤和培训手段进行了全面的细化。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个团队领导人都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奉献了出来,为系统的最终成立铺就了道路。

从6月份开始,智慧系统就开始了尝试性的市场实践,统一的讲师队伍和培训方式在一些市场铺开。通过两个月的运作,这些市场以飞速上升的业绩给了所有人以答案,而从中积累出来的经验教训也让系统运作方式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2009年8月1日,美罗国际智慧系统正式在大连成立,1000多名美罗国际经销商从全国及各海外市场赶来参加了这个以“磐石永固、诚信发展、智慧创新、继往开来”为主题的盛会。

夏历董事长在宣布智慧系统正式成立后表示:“中国直销业此前还没有以企业的名义来建立系统的,而以往很多凭个人能力建系统的只是个人英雄主义,它可能形成一堵墙把企业和经销商隔绝起来。我们整整闭关730天,其实也不是因为这730天我们才长大,我们从创业的第一天就开始不断在积累。”

于智慧表示:“奥运会所设置的众多竞技项目,其中的撑杆跳令人深思,因为人类如果要达到更高,就必须借助类似撑竿这样的工具。而对于做直销的我们来说,就必须借助系统。虽然是西方创造了直销和系统,但今天的美罗国际智慧系统将传承全世界最好的渠道和方法,融入最纯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做一个正直的人开始,确定系统必须围绕‘品德、品质、品牌’展开,选择‘德’作为系统文化精髓来提倡和实践,目的是实现引领中国直销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打造我们的系统梦想。”她希望,智慧系统的成立和壮大可以成为世界直销未来在中国的一个证明。

刚刚从印尼市场赶回来的美罗国际常务副总裁狄振江认为,智慧系统的成立对国际市场的发展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现在,整个世界都看得到中国在进步和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整合是未来社会的一大亮点。我们有力量将源于海外的直销行业通过中西合璧的发展,然后再反馈到国门之外去发展。我相信我们的智慧系统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化整合加工的机构,我对此充满信心。”

据悉,智慧系统将花一年的时间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通过他们让系统的文化理念和操作模式深入到每―个美罗人的心中,落实到市场最终端。

爱的坚持

8月1日晚上,一场以“美罗国际,我们永远的家”为主题的晚宴在大连富丽华酒店盛大举行。虽然名义上是“美罗国际智慧系统成立暨首个发展日诞生庆典晚宴”,但美罗人更愿意认为,这是董事长夏历和总裁于智慧伉俪的结婚五周年庆典晚宴。

庆典的组织者很用心,当一幕幕照片和字幕闪过,所有人都更能理解夏历刚刚为于智慧拭去的泪水。在所有人的眼里,于智慧似乎都是一个无比坚强、永远也不可能掉泪的女人。但一个女人为什么能如此坚强,如此付出?那是因为爱,因为心中的爱,所以才会有眼中的泪,才会有永恒的信念。

爱的力量总是超出所有人对它的预期,所以当于智慧这个曾经的商界女强人可以为了爱抛弃一切,全力以赴支持夏历的保健品事业时,联袂演绎的“慧力”风雨路,就是人世间“大爱无涯”的真实写照。

2005年1月18日,是美罗国际正式开业的日子。此前美罗国际曾准备了盛大的庆典,但突然爆发的印度洋海啸让夏历当即决定将开业庆典改为向印度洋灾区献爱心的募捐大会。此次募捐的善款,是中国红十字会大连分会接受海啸赈灾捐款数额最大的一笔。

2009年4月6日,是美罗国际产业基地正式奠基的日子。于智慧在会上动情地回顾了美罗国际的6年风雨历史,然后宣布,将每年的4月6日定为美罗国际感恩节。感恩,是因为这一切来得极其难得。

懂得爱,还懂得感恩,美罗国际是注定会被命运眷顾的企业。

美罗国际执行总裁史钟给所有人分享了一个故事:当系统建设的资料整理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回家看母亲。看到我一直在电脑前忙,母亲就问我究竟在忙什么。在看过我关于美罗国际文化理念的所有演示之后,做了几十年教师和干部的母亲多年来对我工作的担心顿时释然了,“如果一个企业严格照这样做,一定会发展成为行业的代表;如果所有企业都这样做,那我们中国崛起为第一经济大国,指日可待。”

实际上,夏历的父亲从小就告诉他如何去做一名正直的人――随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现在直销这个行业只被一部分人所认可,是因为有太多人败坏风气。那么谁来树行业正气呢?必须有人有企业能够站出来。夏历希望将美罗国际打造成这样一个充满责任感、使命感和爱的企业,坚持走长期发展之路,不辜负经销商的期望,实现更多的社会价值。

夏历表示,美罗国际希望再用2个五年计划,成为世界直销企业巨头。有一天,美罗国际会捐建一个养老院,让公司对家人、社会、国家的爱,进一步得到体现。

记者手记

接到美罗国际董事长助理聂秉廉先生的邀请电话时,记者是非常意外的,记忆中与美罗国际的联系已经是2年前的事了,用后来美罗董事长夏历的话来说,美罗国际已经整整“闭关”了730天。

在这个敏感而瞬息万变的行业中,2年沉寂往往意味着不那么好的结果,而2年之后的美罗国际却以智慧系统的成立正式宣告企业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一直觉得夏历和于智慧是非常特别的两个人,一个董事长,一个总裁,家天下的色彩似乎很重。但现在我们终于明白,如果没有这样的格局坚持,可能美罗国际坚持不到这一天,甚至也许根本就没有这个公司的存在。

德智体美自我总结篇3

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永恒的追求,怎样才能又好又快的促进学生发展是教育者不懈探索的主题。对这一主题的探索,我们需从教学的载体――知识的角度来考量。

发展性教学倡导这样的知识观:知识不再是绝对静止的、客观的、普遍的和和价值无涉的,而是具有建构性、生成性、增值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知识不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而是不断吸收新知识、整合和改组已有知识结构的开放系统;知识不再是对现实的终结解释,而是一种暂时的假设或解释,知识在批判、辩驳和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增值。毋庸置疑,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承担着促进知识增值的重任和促进人发展的重任,所以理清知识教学与智慧发展、知识教学与德性养成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一、知识教学与智慧形成

知识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体现,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源泉。所谓知识,是人类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并经实践检验的认识成果,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古代“知”读“智”,通常指智慧。如《论语?宪问》中“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孟子?告子上》中“是非之心,智也”,即是说能辨明是非就是智。《荀子?正名》中指出“知有所和,谓之智”, 意思是说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相吻合便成为智。在现代,智慧通常被理解为能够正确、灵活、迅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和能力总和。智慧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抽象的范畴,包括智力体系和非智力体系,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统一的发展。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然而笔者认为“知识是基础、智慧才是力量”,因为“没有智慧就缺乏眼光,就缺乏鉴赏力,缺乏眼光我们就会迷失在知识和信息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1.知识的智力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智力就是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造新知识的一种心理品质。知识与智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体现在:不管是前人探索知识还是后人学习知识、创新知识,都需要人们的智力努力,都是智力劳动的成果。“知识是人们智力劳动的产物,任何知识都蕴含着一定的智力价值,能给人的发展带来一定积极的影响。”虽然知识本身蕴藏着智力价值,但是不能说知识就等于智力、拥有了多少知识就具有相应的智力,因为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知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成果,属于经验的范畴;智力在动词层面讲是指人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名词层面则指人的认识能力,属于能力范畴。

2.知识教学与智力发展。关于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史上长期存在“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互相对峙的两大阵营。在“形式教育论”者看来,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心理官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则是不足为重的。“实质教育论”者则认为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传授给学生适应实际生活的知识与技能,能力的发展则是次要的和附庸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不断革新,人们逐渐认识到“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这种非此即彼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割裂了知识与智力两者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性教学论认为,知识掌握与智力发展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互为基础的。知识的学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的发展又是学习知识的保证。“教学不应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刺激学生智力的发展,儿童不应再是消极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而是要学会如何思维。智力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储存记忆,在于造就智力的探究者,而不仅仅是博学。”

长期以来,在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间存在一个错误的认识,即认为:智力的发展附属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智力是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发展起来的,因为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智力活动。然而,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知识与智力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表现在: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智力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能力,而知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联系表现在: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基础,智力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人们知识掌握的深浅、难易、多少、快慢以及巩固程度;知识掌握是智力发展的必要途径。“智力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的,头脑空空,思维就无法展开,孤陋寡闻智力就难以提高。”总之,知识掌握与智力发展并不总呈正比,双方都不是影响彼此发展的唯一因素,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统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教学的任务正在于探索促进两者统一发展的条件与方法,知识教学应充分体现知识的智力价值,应保证智力的最佳发展水平,而智力的发展也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二、知识教学与德性养成

教学的问题从跟本上来说是促进人的智慧发展、德性养成和达到完满幸福生活的问题,因此,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和德性养成便成了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我们的教学应该从关注学生知识发展的“知识本位”转向注重学生自主、完满、和谐的“德性本位”上来。关于德性,中西方常常把它当作“道德”的同义词。德性有两层内涵,在伦理学层面指人的道德品质;在本体论层面指万事万物的本源。笔者认为,德性是指人之为人的本性,是人的精神生命的灵魂与源泉,是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人性区别于兽性的关键,是促进人与事物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智慧与道德协调统一的发展。德性具有强大的、潜藏的内部驱动力,驱使人们在尊重他人、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现其生命价值,实现“真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1.知识的德性成分。知识与德性的关系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他把德性认为是理智的形式,强调理性在道德中的作用,没有知识就没有德性。柏拉图继承苏格拉底关于“知识即美德”的观念,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构想了一个掌握着各种知识的统治者――哲学王,哲学王集正义、节制、勇敢、智慧于一身,成为完美德性的化身。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合乎明智的品质”,“德性无明智则盲”,他认为德性主宰着知识的理性,智慧是伦理的最高形式,进一步拓展了“知识即美德”的观点。近代西方在知识与德性的问题上存在着经验主义与唯理性主义两大阵营。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认为“道德从属于知识”。他认为“真理同善的区别就像印章同印文的区别一样,因为真理能印出美德,而谬误的乌云却降下激情和骚扰不安的暴风雨来”。以笛卡尔、斯宾诺莎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则倡导“为德性而求知”,笛卡尔主张知识即是道德,求知的目的在于趋于至善。斯宾诺莎主张知识的最高级形式即是德性,学习知识的过程即是促使德性完满的过程。由此可见,在古近代的西方大都把知识等同于德性,无知即无德。

然而,作为现时代的我们应该能清晰的认识到“知识即德性”的弊病,知识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德性,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表现在:①知识和德性分属于不同的认识范畴,知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反映,属于“求真”的范畴,而德性追求至善,属于“求善”的范畴,真善的区别是绝对的,统一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②知识重在认识过程,而德性重在实践过程,知识与德性的关系是知与行的关系,知是行的条件。联系表现在:完满的人是真善美的统一,没有经过求真与求善的努力,人将不可能步入美的境界;完满的人是知行合一的人,知是行的基础,因为很难想象一个一无所知的人,能够自觉的行善。知识是形成德性的基础和动力源泉,知识有助于发展人们的道德行为能力,有助于指引人们自觉行善积德。简而言之,知识蕴含着德性的成分,是德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德智体美自我总结篇4

把教育分为德育、智育、美育,是以心理学的分类尺度为依据的。正是由于心理学将个体心理结构划分为意志、智力、情感三个不同层次,才相应地产生了德育、智育、美育诸育。按当前最流行的说法,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包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狭义的德育指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教育。这种流行的德育概念,且不说将狭义的德育等同于道德层次教育的偏颇,在理论上也缺乏严格的依据与界说,没有正确揭示德育的实质及其与智育和美育的区别与联系。智育是对智力因素,包括个体的思维品质、元认知和创造力等的培养和开发。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对个体审美情感体验与认知力、审美知觉敏感性的培养和熏陶。在这里,智育与美育范畴的名称与心理学中的名称基本相同,不易被人误解。而德育的名称则不同于个体心理结构的名称,采用了社会意识分类中道德结构的名称,因而容易被误解。其结果,使人们在实践上易于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美育相混淆,使德育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不廓清德育范畴,就难以有效地改进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一、区别德育与智育范畴:匡正德育模式

智育是立足于解决认知问题的。而德育,则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政治要求、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塑造个体的思想、品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与任何教育一样,德育活动最终也要落实到对个体身心所施加的影响上。这就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了解和懂得社会行为规范,并发展其政治与道德的认识能力,包括建立和发展政治与道德的概念、情感、判断力和选择力。显然,德育过程离不开智育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智育为德育建立了必要的认知条件和基础、当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的政治与道德灌输,解决的就是政治与道德的认知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为服务于德育目标而实施的智育手段。如果要称之为德育的话,也是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而远非德育工作的主要部分。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被置于人的培养的核心地位而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德育是历代统治者用来使臣民信奉封建道德以立身行事,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在这里,封建统治者是立足于“信”和“行”的统~来对臣民进行德育(具体体现为道德内容)教化的。而西方,自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的巨大增长,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断加重的生态危机,使宗教的威慑、平等博爱的道德说教在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面前变得软弱无力。即使是法律,也只能约束人的行为,而无法有效地规范驱使人的行为的精神世界,无法解决日益明显的道德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现代西方很多有眼光的政治家、教育家都大声疾呼,要从未来着眼,考虑今天的道德教育,使德育成为既内在地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际德育”,又内在地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德育”,既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又解决人们面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际和生态德育要求,能否具体行动,即“行”与不“行”的问题。可见,古今中外的德育范畴中,本就体现了“信”和“行”的统一。当然,对德育的施教者来说,这里的“行”应该是“信”的最终目的。显然,从内涵和具体要求来看,德育与智育的范畴是不能混淆的。概括地说,一方面,德育与智育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前者是“信”与不“信”和“行”与不“行”的矛盾,后者是知与不知的矛盾。德育具有超出智育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因此,与智育不同,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以产生强烈的政治与道德的信念和理想追求,否则,将难以达到德育目标。

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长期以来,对德育和智育范畴的模糊,使高校德育工作要么陷入用智育工作的思维、形式、手段和方法,即智育模式来解决德育问题的弊端;要么误入以智育取代德育,削弱德育工作的歧途。前者易于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更多地面向“信”的问题,重解决政治与道德认知,而忽视解决政治与道德实践,即“行”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信念的牢固树立,离不开活生生的德育实践。要使他们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即“行”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与道德体验。离开了这种体验,就难以产生坚定、持久的理想与信念,难以达到真正的德育目标。如前所述,在当前,高校的德育课程解决的还是政治与道德认知问题,充其量只是服务于德育目标的智育课程,忽略了对“行”的明确要求。即使是目前高校里普遍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这些活动的主题过于宽泛,或缺乏明确、可操作的政治与道德主题,往往易于流于形式,亦难得德育实效。至于后者,则是更直接地以智育内容有意或无意地取代了德育内容。目前,高校内广泛开展的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各类讲座、学术报告,尽管对德育工作大有益处,但是,其本身也不是德育,而是实实在在的智育,长此下去,必然淡化德育主题,削弱德育工作。总之,区分德育与智育范畴,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必然要求。澄清德育模式与智育模式的区别,并从本质上把握德育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才能匡正高校现有德育模式的偏颇,以改进德育工作。

二、区别德育与美育范畴:匡正德育内容

美育是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的,是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其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而德育则如前所述,是解决政治与道德的“信”与“行”的问题的。美育与德育一样,解决的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问题,特别是在政治与道德的情感培养方面,德育与美育有着很大的一致,都是对受教育者一定程度的价值取向上的审美情感教育。然而,不能因此而混淆德育与美育的区别。一方面,就性质来说,尽管德育与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都引导大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德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在规范性教育中使人产生自觉的“信”与“行”,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作用于所谓“良知”。而美育是在熏陶、感发中对人的精神的激励、净化和升华,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另一方面,就社会功能来说,德育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政治与道德机制,来使人与人之间有序、有范、有礼。而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个体自身的精神平衡、和谐与健康,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使人的感性与理性相通,进而促进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具有外倾性,而美育则具有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是一对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

认清德育与美育之间的区别比承认其内在联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德育实践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德育或美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一种倾向是把德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视美育为德育的一部分,为德育实施的工具。照这种看法,所有美育活动,都成了德育行为。在现代社会,美育要在物质、技术和功利方面的追求占据了统治地位、竞争日趋激烈、精神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解决人们内心失去平衡、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问题,解决人们如何在审美体验中实现与快速变化着的客观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须主要靠个体感性与理性的相通,以实现自身精神世界的和谐,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而不能仅靠政治与道德教育。显然,这里的美育,尽管就其内容而言有德育的成分,并产生了一定的德育效果,但其着力点是通过情感教育或陶冶,将个体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将情感恶的、丑的方面渐渐抑制、淘汰,进而形成达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与真正反映德育本质的德育活动或德育实施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使受教育者树立坚定的、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政治与道德理想和信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德育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认为美育是德育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但不能简单地把美育理所当然地看成德育,从而以美育内容来替代德育内容,以美育来淡化德育。总之,如果把德育的范畴界定过宽,反而有削弱德育工作的危险。它容易使本届德育范畴之外的对大学生的其他教育活动,被视为德育行为而占据德育舞台,这是不可取的。联系到在一些大学的德育工作部门甚至专门设置了艺术教研室,这无疑会有利于借助美育手段,为德育的实施创造条件。但如不注意区分德育与美育的范畴,就会误人以美育内容充当德育内容的歧途。

另一种倾向是把德育视为美育的一部分,美育的范畴过宽。这种倾向虽然不具普遍性,但危害甚大。前已论及,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达到其政治与道德领域内“信”与“行”的要求,而美育的目标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问题。前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外倾性,后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无论是目标还是特性,都不太相同。美育的内容不能涵括、更不能代替德育的内容。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不是仅靠审美教育所能完成的。美育无法离开德育解决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人伦问题、利益问题和理想信念问题,主要还是靠德育。实现德育目标,离开了真正体现德育本质规律的德育活动,是不可能的。把德育从属于美育,就无法有效地使德育活动落实德育内容,甚至背离德育目标。

概言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美育内容常常容易与德育内容相混淆。只有区分好德育范畴和美育范畴,才能更好地保证现有模式下的德育内容得到匡正,从而使德育内容得到更多贯彻,以实现德育目标。

三、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体现社会主义的“倍”与“行”

区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美育的范畴的目的,在于避免对于德育实施的应有模式及其内容的混淆,从本质上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应该说明,这种区分,不是要否定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智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的政治与道德认知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受教育者就会缺乏起码的把德育内容与目标内化为“信”并外显为具体的“行”的能力。美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良好的政治与道德情感打下了坚实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受教育者就会缺乏必要的美的情感体验,并愉悦地接纳、认可德育所要求的“信”和“行”的能力。智育和美育的这些特点,是德育本身所难以具备的。必须把德育与智育和美育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德育效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但是,德育、智育、美育是同一层次上、以德育为先的三种教育形态,不可混淆或相互替代。以.智育和美育的模式(形式)或内容实施的德育,只是一种准德育过程或状态,不能代替德育发挥其对受教育者的作用。高校德育应有其明确的基本范畴而不与智育和美育交叉。

一是德育的阶级范畴。阶级分析的观点并没有过时。一定的统治阶级总是用相应的德育手段,去培养满足其特定阶级要求的人。对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阶级价值永远是高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大学的德育,必须理直气壮地为无产阶级服务,为巩固社会主义政权服务。否则,就难以保证大学生“信”和“行”的基本取向。

德智体美自我总结篇5

把教育分为德育、智育、美育,是以心理学的分类尺度为依据的。正是由于心理学将个体心理结构划分为意志、智力、情感三个不同层次,才相应地产生了德育、智育、美育诸育。按当前最流行的说法,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包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狭义的德育指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教育。这种流行的德育概念,且不说将狭义的德育等同于道德层次教育的偏颇,在理论上也缺乏严格的依据与界说,没有正确揭示德育的实质及其与智育和美育的区别与联系。智育是对智力因素,包括个体的思维品质、元认知和创造力等的培养和开发。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对个体审美情感体验与认知力、审美知觉敏感性的培养和熏陶。在这里,智育与美育范畴的名称与心理学中的名称基本相同,不易被人误解。而德育的名称则不同于个体心理结构的名称,采用了社会意识分类中道德结构的名称,因而容易被误解。其结果,使人们在实践上易于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美育相混淆,使德育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不廓清德育范畴,就难以有效地改进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一、区别德育与智育范畴:匡正德育模式

智育是立足于解决认知问题的。而德育,则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政治要求、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塑造个体的思想、品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与任何教育一样,德育活动最终也要落实到对个体身心所施加的影响上。这就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了解和懂得社会行为规范,并发展其政治与道德的认识能力,包括建立和发展政治与道德的概念、情感、判断力和选择力。显然,德育过程离不开智育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智育为德育建立了必要的认知条件和基础、当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的政治与道德灌输,解决的就是政治与道德的认知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为服务于德育目标而实施的智育手段。如果要称之为德育的话,也是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而远非德育工作的主要部分。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被置于人的培养的核心地位而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德育是历代统治者用来使臣民信奉封建道德以立身行事,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在这里,封建统治者是立足于“信”和“行”的统~来对臣民进行德育(具体体现为道德内容)教化的。而西方,自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的巨大增长,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断加重的生态危机,使宗教的威慑、平等博爱的道德说教在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面前变得软弱无力。即使是法律,也只能约束人的行为,而无法有效地规范驱使人的行为的精神世界,无法解决日益明显的道德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现代西方很多有眼光的政治家、教育家都大声疾呼,要从未来着眼,考虑今天的道德教育,使德育成为既内在地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际德育”,又内在地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德育”,既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又解决人们面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际和生态德育要求,能否具体行动,即“行”与不“行”的问题。可见,古今中外的德育范畴中,本就体现了“信”和“行”的统一。当然,对德育的施教者来说,这里的“行”应该是“信”的最终目的。显然,从内涵和具体要求来看,德育与智育的范畴是不能混淆的。概括地说,一方面,德育与智育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前者是“信”与不“信”和“行”与不“行”的矛盾,后者是知与不知的矛盾。德育具有超出智育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因此,与智育不同,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以产生强烈的政治与道德的信念和理想追求,否则,将难以达到德育目标。

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长期以来,对德育和智育范畴的模糊,使高校德育工作要么陷入用智育工作的思维、形式、手段和方法,即智育模式来解决德育问题的弊端;要么误入以智育取代德育,削弱德育工作的歧途。前者易于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更多地面向“信”的问题,重解决政治与道德认知,而忽视解决政治与道德实践,即“行”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信念的牢固树立,离不开活生生的德育实践。要使他们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即“行”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与道德体验。离开了这种体验,就难以产生坚定、持久的理想与信念,难以达到真正的德育目标。如前所述,在当前,高校的德育课程解决的还是政治与道德认知问题,充其量只是服务于德育目标的智育课程,忽略了对“行”的明确要求。即使是目前高校里普遍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这些活动的主题过于宽泛,或缺乏明确、可操作的政治与道德主题,往往易于流于形式,亦难得德育实效。至于后者,则是更直接地以智育内容有意或无意地取代了德育内容。目前,高校内广泛开展的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各类讲座、学术报告,尽管对德育工作大有益处,但是,其本身也不是德育,而是实实在在的智育,长此下去,必然淡化德育主题,削弱德育工作。总之,区分德育与智育范畴,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必然要求。澄清德育模式与智育模式的区别,并从本质上把握德育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才能匡正高校现有德育模式的偏颇,以改进德育工作。

二、区别德育与美育范畴:匡正德育内容

美育是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的,是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其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而德育则如前所述,是解决政治与道德的“信”与“行”的问题的。美育与德育一样,解决的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问题,特别是在政治与道德的情感培养方面,德育与美育有着很大的一致,都是对受教育者一定程度的价值取向上的审美情感教育。然而,不能因此而混淆德育与美育的区别。一方面,就性质来说,尽管德育与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都引导大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德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在

规范性教育中使人产生自觉的“信”与“行”,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作用于所谓“良知”。而美育是在熏陶、感发中对人的精神的激励、净化和升华,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另一方面,就社会功能来说,德育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政治与道德机制,来使人与人之间有序、有范、有礼。而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个体自身的精神平衡、和谐与健康,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使人的感性与理性相通,进而促进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具有外倾性,而美育则具有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是一对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

认清德育与美育之间的区别比承认其内在联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德育实践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德育或美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一种倾向是把德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视美育为德育的一部分,为德育实施的工具。照这种看法,所有美育活动,都成了德育行为。在现代社会,美育要在物质、技术和功利方面的追求占据了统治地位、竞争日趋激烈、精神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解决人们内心失去平衡、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问题,解决人们如何在审美体验中实现与快速变化着的客观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须主要靠个体感性与理性的相通,以实现自身精神世界的和谐,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而不能仅靠政治与道德教育。显然,这里的美育,尽管就其内容而言有德育的成分,并产生了一定的德育效果,但其着力点是通过情感教育或陶冶,将个体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将情感恶的、丑的方面渐渐抑制、淘汰,进而形成达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与真正反映德育本质的德育活动或德育实施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使受教育者树立坚定的、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政治与道德理想和信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德育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认为美育是德育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但不能简单地把美育理所当然地看成德育,从而以美育内容来替代德育内容,以美育来淡化德育。总之,如果把德育的范畴界定过宽,反而有削弱德育工作的危险。它容易使本届德育范畴之外的对大学生的其他教育活动,被视为德育行为而占据德育舞台,这是不可取的。联系到在一些大学的德育工作部门甚至专门设置了艺术教研室,这无疑会有利于借助美育手段,为德育的实施创造条件。但如不注意区分德育与美育的范畴,就会误人以美育内容充当德育内容的歧途。

另一种倾向是把德育视为美育的一部分,美育的范畴过宽。这种倾向虽然不具普遍性,但危害甚大。前已论及,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达到其政治与道德领域内“信”与“行”的要求,而美育的目标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问题。前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外倾性,后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无论是目标还是特性,都不太相同。美育的内容不能涵括、更不能代替德育的内容。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不是仅靠审美教育所能完成的。美育无法离开德育解决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人伦问题、利益问题和理想信念问题,主要还是靠德育。实现德育目标,离开了真正体现德育本质规律的德育活动,是不可能的。把德育从属于美育,就无法有效地使德育活动落实德育内容,甚至背离德育目标。

概言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美育内容常常容易与德育内容相混淆。只有区分好德育范畴和美育范畴,才能更好地保证现有模式下的德育内容得到匡正,从而使德育内容得到更多贯彻,以实现德育目标。

三、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体现社会主义的“倍”与“行”

区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美育的范畴的目的,在于避免对于德育实施的应有模式及其内容的混淆,从本质上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应该说明,这种区分,不是要否定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智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的政治与道德认知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受教育者就会缺乏起码的把德育内容与目标内化为“信”并外显为具体的“行”的能力。美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良好的政治与道德情感打下了坚实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受教育者就会缺乏必要的美的情感体验,并愉悦地接纳、认可德育所要求的“信”和“行”的能力。智育和美育的这些特点,是德育本身所难以具备的。必须把德育与智育和美育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德育效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但是,德育、智育、美育是同一层次上、以德育为先的三种教育形态,不可混淆或相互替代。以.智育和美育的模式(形式)或内容实施的德育,只是一种准德育过程或状态,不能代替德育发挥其对受教育者的作用。高校德育应有其明确的基本范畴而不与智育和美育交叉。

一是德育的阶级范畴。阶级分析的观点并没有过时。一定的统治阶级总是用相应的德育手段,去培养满足其特定阶级要求的人。对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阶级价值永远是高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大学的德育,必须理直气壮地为无产阶级服务,为巩固社会主义政权服务。否则,就难以保证大学生“信”和“行”的基本取向。

德智体美自我总结篇6

1.艺术教育与德育二者之间是相互融合的关系。

正确认识艺术教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就不能不谈到美育。自古以来,美与善就是一个整体,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修养心性的“礼乐”活动。在现实教育中,一方面美育和德育它们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是同样的,另一方面对象的审美判断和道德判断往往也有一定的相融性。在艺术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可以发现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在审美主体上产生共鸣的现象,可以说艺术教育和德育是相互结合不分你我的。

2.艺术教育与德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艺术教育与德育一方面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德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德育也能确保艺术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不论任何时代的艺术都需要考虑道德功能与社会责任感,才能使艺术教育在德育的领导下健康成长。我们认为,对于艺术教育来说,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审美观显得非常重要,而正确的审美观的确立,除了有很好的艺术修养外,还与审美主体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有关。在艺术教育中渗透德育会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

3.审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有道德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长期以来,艺术教育也从来都是作为德育的辅助,而实际上,审美既是促成品德形成的工具和手段,又同样是有道德、理性的人追求的至高境界。从“自然―审美―道德”相比,从“自然―审美―道德―审美”中的审美是更高一阶段的审美。这种审美不仅能给人以情感的慰藉,道德伦理的教化,更能激发人们对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并通过这种形式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达到人性自由的境界。因此说审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生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二、艺术教育与智育相结合。

艺术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与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感受力,心理学称之为感知觉能力。人的智力的开发与其感受力的高低密切相关,通过艺术认识世界是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也是富于理想和充满激情的,是以美自身的魅力去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以好的心态、理智的情感去获取有关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的种种认识。

2.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感觉和知觉,使自己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而认识客观世界的带有个性特点的能力。审美教育中的美术和音乐不能只作为一种娱乐消遣,而应将其视为训练视觉和听觉,增强观察力的必要科目。这种训练使学生的观察力和敏感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通过美育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本身也就促进了其智力的进一步发展。

3.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力是指把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检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在头脑中贮存起来,并再现出来的能力。学校中的智育一般着重于强化学生对概念、数字、命题、逻辑推理方面的记忆,而美育则是可以利用其显著的直观性、感受性特点,借助艺术手段培养和训练学生对于具体事物的形象记忆。所以,艺术教育有助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并使其智育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指在人脑中对以往形成的若干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能力,在创造活动中具有助推器的作用。不仅自然,艺术美同样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总之,美育过程中无论是让学生领略自然美,还是艺术美,都能够激发他们的丰富想象力,从而全面开发和提高智力。

5.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力。

德智体美自我总结篇7

智库无处不在

如果我说,首位黑人能够问鼎白宫,智库发挥了举足轻重之作用,或者说,二战之后历次美国总统之当选,背后都少不了智库思想或智囊们的影子,你可能认为我夸大其词。然而,肯尼迪曾经公开承认:自己能够当选总统,主要归功于他的兰德公司顾问。

如果我说,就是这个名叫“兰德公司”的智库,曾经完全主导了美国的核战略、艾森豪威尔的“军事工业联合体”治国方略、肯尼迪的外交政策、策划了越南战争、谋划了里根政府的“星球大战”计划、制定了针对伊拉克的“鹰派”外交政策,你可能将信将疑。但是,公开资料显示,一些大名鼎鼎的美国“鹰派”人物,从肯尼迪的国防部长麦克拉马拉到布什政府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还有曾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的保罗・沃尔福威茨、理查德・佩里、以及曾任美国驻阿富汗、伊拉克和驻联合国大使的札美・卡利乍得,都曾经是兰德公司的高级研究主管和资深研究员。

1998年,正是沃尔福威茨、佩里、兰德公司总裁亨利・罗文、拉姆斯菲尔德、卡利乍得以及后来担任布什政府副总统(被认为是美国“史上最具权力的副总统”)的切尼,联名给克林顿写信: “您需要一个全新的军事战略。以确保美国及其盟友在全球的利益。该战略最急切的任务就是要将萨达姆政权彻底消灭。”上述几位兰德公司的“元老”,后来完全主导了小布什政府的外交军事战略,实现了消灭萨达姆政权的目的。

如果我说,今天风靡世界的互联网,其最重要的技术基础是由兰德公司研究员1950年代后期发明,很快投入军事运用,逐渐实现“民”,从而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你自然不会否认,因为那已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如果我说,兰德公司曾经创造了27个诺贝尔奖得主(包括大名鼎鼎的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萨缪尔森、肯尼斯-阿罗、和平奖得主基辛格),你可能非常吃惊,但你只要随便查查历来诺奖得主的简历就可以验证。

一个“智库”怎么可以有如此巨大的创造力和影响力,甚至可以塑造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命运?然而,“智库”对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乃至日常生活之影响,确实可以说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兰德的“理性选择”

2008年,美国历史学者阿莱克斯・阿贝拉(Alex Abella)出版兰德公司传记,书名是《理性斗士:兰德公司和美国帝国之崛起》(Soldiers of Reason。The Rand Corporation andThe Rise of The American Empire)。在全书结尾之处,阿贝拉以极其尖锐之语言批判兰德公司之核心理念,却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兰德公司对美国和世界的深远影响力:

“兰德公司的核心理念,就是所谓的‘理性选择’。‘理性选择’学说完全否决人的行为和决策应该包含和尊重如下显而易见的基本原则―相互合作、自我牺牲、自我克制;人们确实真诚相爱,绝不永远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选举能够公平公正,能够做到让所有竞争者都对选举结果心服口服;当选的政治人物的确能够为公众利益尽心尽力。

“兰德公司的理性选择学说,塑造了一个可怕的世界:所有决策都是黑箱操作,完全离开公众视野,公众没有参与辩论的权利;所有决策都是基于错误的目标(如果你不喜欢所谓科学分析得出的结果,那就改变方程式的参数吧)和科学偏见。理性选择学说从根本上否认社会责任,就好像今天的公司打着一切为了股东利益之旗号,却根本否认自己应该承担起对于雇员、政府和社区的责任。”

“兰德公司之罪,也就是我们美国人民之罪,兰德公司之命运,也就是我们美国人民之命运。因为,正是美国人民自己接受了兰德公司理性选择学说所传递的神秘福音,正是美国大众热衷于拼命消费却不愿意为自己的穷奢极侈支付代价,正是美国投票人自己蒙住了自己的眼睛,让政府政策完全脱离或背离了道德责任。”

“我们现在似乎还感觉良好,因为我们好像还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到阿拉伯的石油、中国廉价的T恤衫、以及一切我们想要的外国市场和产品。不管你怎么说,美国帝国就是为我们美国人服务的。兰德公司不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吗?的确,如果我们仔细照照镜子反思‘下,我们就知道:每个美国人都是兰德公司理念的化身!问题是:我们今后怎么办?理性选择学说到底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兰德公司或许是美国最富盛名、最具权辫的智库,然而,影响美国思想和战略的智库义何止“兰德”一家!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大大小小的智库多这1777个。好些智库是中国人所熟知的。华盛顿的彼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它对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具有深远影响,最近几年,美国政府强烈施压人民币升值,思想来源就是彼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亚太经合组织(APECI之构想就是源自该所创始人伯格斯坦,此人曾经是福特政府的财政部副部长。当然,诸如布鲁金斯学会(成立于1916年,被认为是美国最早的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传统基金会、美国企业研究所、胡佛研究所,等等,都是驰名全球的庞大智库。

什么才是真正的智库

智库,顾名思义,就是“智慧之库”和“思想之库”,依照兰德公司创始人弗兰克・科尔博莫(Frank Collbohm)之定义,智库就是一个“思想工厂”,一个没有学生的大学,一个有着明确目标和坚定追求,却同时无拘无束、异想天开的“头脑风暴中心”,一个敢于超越一切现有智慧、敢于挑战和蔑视现有权威的“战略思想中心”。

伟大智库之成功,至少必须其备三个条件。

其一是高远的目标和理想。兰德公司真正的“教父”是美国空军五星上将亨利・阿诺德(Henry Arnold),他最初对兰德公司的梦想是“发展出别人做梦也想象不到的武器和战术,以确保美国空军对地球的绝对霸主地位。”没有高远理想和伟大灵魂的“思想智库”或“智慧之库”,是不可思议的,是绝对不可能成长壮大的。

其二是独立自主、自由翱翔的思维空间和研究氛围。既然是要做“别人做梦也想象不到的事情”,就必须敢于蔑视一切权威和现成思想模式。美国智库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就是它们致力于改变和指导政府之决策,致力于引领科学、文化、思想前进之方向和潮流,而不是成为某个政府决策和官员意志的诠释和论证。

我曾经详细拜读米歇尔-沃尔德洛浦的有名著作《复杂:诞生于秩序和混沌边缘的科学》,它生动描写了美国另一著名智库“桑塔费研究所”激动人心的创造性研究活动。该研究所聚集了包括肯尼斯・阿罗、马瑞・盖尔曼、菲利普・安德森等诺奖得主和一大批怪异的天才,他们怀抱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要创立一个普照自然和人类的新科学――复杂理论。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桑塔费研究所所洋溢的自由想象和创新精神,乃是任何智库成功最重要的条件。

其三是资金支持。智库之所以在美国如此兴旺发达。得力于美国各界人士尤其是商业界人士对各种智库的慷慨捐助。

兰德公司的资金主要来自军事工业的大笔资助以及国防部的特别研究经费。桑塔费曾经发起一个庞大的金融危机研究课题,旨在运用复杂理论解释金融危机之起源和后果,当年的花旗银行老板约翰・里德也为此自掏腰包数百万美元。美国商业成功人士大笔捐助学术研究和智库机构,已经有一百多年传统。从19世纪后期洛克菲勒独资创立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洛克菲勒基金会开始,美国几乎每一个成功商人都有自己的基金会,基金会本身就是一个智库或全力赞助某些智库。此乃美国智库生生不息之基本源泉。

没有庞大的资金支持,美国智库就不可能拥有如此强大和深远的影响力。以美国传统基金会为例,其每年的思想信息宣传费用就高达600万美元,布鲁金斯学会2007年仅花费在其研究成果推销上的支出就超过400万美元。

争夺决策制高点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全球智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施展拳脚的大好机会。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思想库项目之最新报告,全球共有5465家思想库,为争夺地区和全球话语权,智库之竞争可谓是风起云涌、激烈非凡。

德智体美自我总结篇8

历史进程的简单化解读

《智利说不》是一个“广告救国”的传奇故事:1988年,皮诺切特的军政府面对国际施加的压力,被迫举行公投,由人民用“Yes”或“No”的方式,决定是否由皮诺切特再连任八年。一位年轻的广告人雷内·萨维德拉为反对党做广告宣传。最终的投票结果是反对票55%,赞成票42%。1990年,皮诺切特下台,智利民主化转型迈出重要一步。

导演帕布罗·拉雷恩长久以来关注智利政局,继《杀手夜狂热》、《后事》之后,创作了“皮诺切特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智利说不》。拉雷恩的父亲是智利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他的母亲则是智利的前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作为亲历者的他也回忆了那场公投:“当年我的父母都为皮诺切特投了支持票。我是几百万名在街头支持皮诺切特的人中的一名。直到后来我长大了,我才搞明白了一切。”

墨西哥著名影星盖尔·加西亚·贝纳尔的加盟令本片的命运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但带来了资金,关注度也高于两部前作,还帮助它入围戛纳电影节和奥斯卡。为了制造复古的时代效果,影片使用早已经被淘汰的U-Matic磁带录影视频格式进行拍摄,这种磁带正是上世纪80年代智利的电视新闻界所广泛使用的。剧组在美国犹他州找到了20台老摄像机,然后送到好莱坞,组装成4部。在飞机运送的过程中又毁了一台,最终只有一部坚持到电影拍摄完。因此,整个电影都是以老掉牙的1.37:1的画幅呈现,而不是主流的1.85:1和2.39:1两种宽银幕标准。《好莱坞报道》曾认为,这种技术上的处理“弱化了影片的商业属性,甚至将令该片远离奥斯卡评审们的视野”,但拉雷恩拍摄的素材与1988年智利警方镇压民主集会的镜头实现了无缝对接,电影在影像真实性上所达到的成就反而成为它入了奥斯卡评委法眼的敲门砖。

在智利,这部片子可谓毁誉参半。一些评论家纷纷指责该片将历史进程解读得过于简单化,其视角仅仅局限于一部电视公投广告,而忽视了基层选民在这场运动中为反抗独裁做出的决定性贡献。但拉雷恩却将自己的影片定义为艺术作品而非纪录片,他说:“不要把电影艺术视作历史实录,看电影就是看电影,仅此而已。”

而皮诺切特,或许是20世纪世界上最富争议性的人物之一,简单说来,他既是践踏人权的独裁者,也是经济腾飞的缔造者,充分说明了一个历史人物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阿连德搞垮智利经济

在军人发动如同家常便饭和军事独裁司空见惯的拉美,智利是不折不扣的“另类”。早在19世纪20年代末,当大多数刚刚独立的拉美国家还在打内战时,智利就建立了拉美最早的民主代议制,此后的政府和总统,基本上都是通过正常程序产生和交接的,军人也并无太多干预国内政治的传统。要不是1970年上台的阿连德总统把国家搞到崩溃的边缘,皮诺切特也没有粉墨登场的机会和口实。

智利是世界上最大的产铜国,这种初级资源国最容易走上国家干预至上的经济发展模式,采用进口替代战略,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到1970年,智利已经是拉美各国中国家干预和中央集权最为严重的国家。再加上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左翼风潮在拉美的风靡,智利走向社会主义已是水到渠成。

阿连德当选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相当激进和冒险的政策:把中央计划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准则,将工业大规模收归国有,加快步伐,国家在许多经济领域扮演着企业主的角色;政府冻结了物价,实行高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还延期偿付外债,对国际贷款人和外国政府的债务不予偿还。阿连德宣称自己不是所有智利人的总统,言外之意是他只关心工人和农民。他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提高工人工资,把一天8小时工作制改为一天三班制;减免税收,增加补贴,降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大面积为老百姓建造住房,实行免费医疗,优先在劳动人民居住区建立和发展卫生所,组织医疗队到农村为农民看病;免费向孕妇和儿童供应牛奶等等。

这些违反经济规律的政策(尽管有些看上去很美)破坏了供求关系,导致企业效率低下,资金不足,亏损严重。物资供应匮乏,通货膨胀加剧,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黑市应运而生。1972年,智利铜产量从世界第3位下降到第5位,出口值从6.5亿美元下降到4亿美元;农业产量下降3.6%,1973 年更下降了16%;国家为此每年要花大量外汇进口粮食,结果造成政府财政赤字的急剧上升,1973 年已占财政支出的 53%,而外汇储备则从1970年的3.43亿美元下降到0.5亿美元;军事前,通胀率竟高达800%!首都圣地亚哥商店唱起了“空城计”——悬挂着“没有面包”、“没有牛奶”的告示,阿连德许诺的“红酒加馅饼”生活没有到来,矿工、出租车司机开始罢工,甚至家庭主妇也走上街头抗议,农民和地主之间爆发武装冲突。

在和平年代仅用三年就把一个国家的经济折腾得千疮百孔,足够奇葩的阿连德几乎得罪了所有人,最高法院公开抱怨政府执行土地法不力,而众议院指责阿连德政府违背宪法,号召军队维持宪法秩序。阿连德没收美国公司的铜矿,向华约国家一边倒的倾向也惹恼了尼克松,为了防止后院出现第二个古巴,美国开始插手智利政治,不过介入的程度众说纷纭,但至少引领经济制裁是有的。

阿连德于1973年8月23日任命皮诺切特为陆军总司令,后者当时坚定地告诉阿连德:“我不是右翼,我会效忠您,我不能容忍任何动乱。”然而19天后的9月11日,皮诺切特就联合其他3名将领发动,阿连德在总统府中弹身亡,存在被杀和自杀两种说法,死时手持卡斯特罗送给他的枪。

皮诺切特成立了军政府,由陆海空三军加上警察部队各派一名代表轮流执政,1974年6月27日,他自任总统,军衔升为“大元帅”。

发动“肮脏战争”镇压异己

皮诺切特18岁进入陆军学院,毕业后从少尉做起,一步步爬升至将军。他绝非粗鄙的丘八,身上颇多文化气息:他在战争研究所当过教授,编过学术杂志,精通地缘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和情报学,还在智利大学法学院研习了一段时间的法学。然而,他掌权后的施政,一点也不文雅,而且相当无法无天。

皮诺切特在当权期间解散了国民议会,取消了工会权利,禁止各类政治活动,长期实行全国宵禁,实行严格的书报检查制度,对国家进行极端严厉的管控,用他的话说是:“如果没有我的允许,这个国家的一片叶子也不能动。”他对前政府的残余支持者、共产党人和左翼人士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所有左翼政党被取缔,一些公开反对政府的人士也遭到迫害。1974年,他组建了一支特别警察部队,专门从事被称为“肮脏战争”的镇压活动。前总统、基督教领袖爱德华多·弗雷,曾支持皮诺切特的军事,后来主张恢复民主,故被报复杀害;卡洛斯·普拉茨,曾担任智利陆军总司令,皮诺切特的前任,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死于智利国家情报局策划的汽车炸弹爆炸;阿连德政府内阁成员,智利驻美国大使奥兰多·莱特利尔,在华盛顿遭汽车炸弹袭击身亡,美国司法部追查此案,发现有确凿证据证明是智利国家情报局干的。在智利的外籍居民和移民也难逃毒手,80余名西班牙移民被杀害,加拿大修女遭到酷刑,倾向于阿连德的瑞士等国国民被暗杀。一些被捕后遭严刑拷打致死,尸体被直升机运到太平洋上空抛下去。

皮诺切特当政17年间遇难人士的具体数目至今不详。智利“真相与和解”国家委员会1991年的报告认为,有2095人遇害,1102人失踪。成千上万的智利人因此出逃国外。2004年,“政治犯与酷刑”国家委员会报告称,大约有35000人声称遭到了军政权的酷刑折磨,其中有28000份证词被认为是合法的。

在这样的高压统治之下,皮诺切特得意地宣称:智利是“一片平静的绿洲”。1980年,在一场被严格控制的公民投票中,军政府制定的过渡宪法条款获得75%的支持率而通过。条文规定,1988年10月5日将举行公民投票,决定是否给予皮诺切特新一届8年任期,这为电影《智利说不》中那段历史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皮诺切特是一只“好猫”

在掌权之前,皮诺切特在经济政策上并无或左或右的定见,最初,他让手底下的军人去管经济,结果显而易见——阿连德留下的烂摊子根本收拾不住。到1975年,辨过味儿的皮诺切特决定起用以“芝加哥男孩”为核心、近百人的经济学家集团。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在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资助之下,智利挑选优等生到芝加哥大学接受系统而深入的经济学教育,他们被称为“芝加哥男孩”。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是信奉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强调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芝加哥学派的大本营,该学派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的弟子相继出任智利财政、土地部长,终有机会将私有化、市场化的理念在祖国推行。1975年3月,弗里德曼亲赴智利,给皮诺切特开出了药方——“休克疗法”:停止大规模发行货币,削减政府开支20到25个百分点,裁掉数以万计的政府雇员,取消工资和物价管制,国有企业私营化,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等。

皮诺切特对“休克疗法”大感兴趣,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推行”,枪杆子在握的他敢于对病入膏肓的智利下猛药,“将智利变成一个企业家的国度,而不是无产者的国度”。政府开支被削减了27%,大批滥发的货币直接被烧掉,国家退出银行系统,撤销金融管制,放宽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在国有企业私营化过程中,全国除了个别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由国家管理以外,其他大大小小的企业全部交给私人企业主,有400多家大型企业被拍卖。甚至连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和教育都纳入私有之列。在农村,军政府把历届政府实行中没收的土地逐步退还给庄园主。军政府还停止执行了长达40年之久的关税保护政策,大量外国商品被引进,对于限制国内市场价格的上涨起到了抑制作用。

当然,改革的“阵痛”是难以避免的,1975年,智利GDP负增长率达到近13%,工业产量下降28%,购买力跌到1970年的40%,民族企业接连宣告破产,无数政府雇员和工人失业。从1976年开始,智利经济逐渐缓过劲来,经济稳步增长,从1978年到1981年,经济增长了20%。到1981年,通货膨胀率更是从1974年中期的年均700%下降到10%以下。1983年,由于国际铜价暴跌,导致智利经济出现短暂停滞。但从1984年至 1988 年,智利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以上,1989年高达10%,创历史最高纪录;到1989年,智利年人均收入达到 3000 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在整个拉美地区令人瞩目。由于受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80年代被其他拉美国家普遍称为“失去的十年”。相反,在皮诺切特治下的智利一枝独秀,被誉为“智利奇迹”,号称“拉美小老虎”,与“东亚四小龙”齐名。而最为吊诡的是,这个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者是一个最不自由的政治体制,弗里德曼说“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政治奇迹”。那么,罪行累累的军政府是否就比政治自由而经济管制的阿连德政府好一点呢?至少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两位经济学大师都这么看——能够保护个人自由、包括经济自由、财产权的威权主义制度是优于忽视自由甚至反自由的民主制的。

如果单拿“黑猫白猫”理论来衡量,皮诺切特是一只不折不扣的“好猫”,他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满怀信心地迎来了1988年决定智利命运的全民公投。

“智利幸福即将来临”

如同《智利说不》中那样,自我感觉良好的军政府对公投态度比较乐观。连反对派自己都不看好自己,按照他们的分析,当时的智利民众对阿连德时代的短缺经济心有余悸,担心没了军政府智利会古巴化;还有人记起1980年那次对宪法的公投,认为在皮诺切特的管制下,投票根本不可能公正,所以不会去投票。主人公问家里的保姆,她会如何投票,对方回答自己的儿子在念大学,女儿有了工作,她对目前的状况很满意,民主不民主以后再说。这代表着大多数智利人的想法。

反对派打算是,利用这次公投来表达意见,因为“yes”和“no”两派将获得同等的不间断的电视宣传时段,所有电视频道都将同时转播这些宣传内容。而此前所有的公众媒体都控制在皮诺切特的手上,人们听不到一点反对声音。电影主人公是一名商业广告导演,他并没有采取许多反对派要求在电视中控诉皮诺切特暴行的观点,而是不翻历史旧账,用轻松、愉悦、幽默的风格,以欢乐和自由为卖点,宣称“智利幸福即将来临”,告诉人民有向政府说不的自由。反观“yes”阵营的宣传片,用智利经济各条战线上取得的成就画面配上伟大光荣正确的男女高音对皮诺切特进行吹捧,还用压路机碾碎生活用品的镜头暗示反对派将把智利带回阿连德时代,充满了说教、恐吓的味道。

10月6日,投票结果揭晓,反对票55%,赞成票42%,皮诺切特继续执政的可能性被否决。归结于广告宣传当然很表面化,背后的原因很复杂:军政府积怨太深、长久以来的民主传统、经济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加大、反对派坚持不懈的斗争、70年代末80年代初拉美军人政权相继“还政于民”大潮、里根政府对于独裁者的厌恶……

1990年3月11日,皮诺切特离任,不过他给自己留的后路可进可退,颇显政治智慧——按照1980年宪法的规定,皮诺切特于1998年3月前仍保有陆军总司令职务。同时宪法还规定,在任6年以上的总统可以获任终身参议员。皮诺切特因这一职位获得司法豁免权。2006年12月10日,皮诺切特去世,终年91岁。在圣地亚哥街头,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爆发了冲突。

皮诺切特在1989年告别政坛前夕发表国情咨文时骄傲地宣布:“我接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国家,而移交的则是一个具有坚实基础、旺盛未来的国家。”此言不虚,皮诺切特下台后,其继任者均为中左派,但他们继承了自由市场政策。到了1992年,智利的失业率下降到5%以下,每年平均GDP增长率达到了6.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指数报告称,2013年智利首次超过经合组织发达国家标准。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