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肺结核年度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3-03-14 15:06:53

肺结核年度工作计划

肺结核年度工作计划篇1

卫生部国家计委财政部

为进一步加强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遏制结核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当前我国结核病流行与防治现状,制定本规划。

一、结核病流行与防治工作现状

结核病是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肺部。结核病在全球的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80%在农村。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现有结核菌感染者4亿人,结核病患者500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200万人。每年因患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达到15万人。结核病是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从1981年起,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制定与实施了两个全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1992-1999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新疆等13个省(自治区)开展了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利用中央防病经费在河南等15个省(自治区)实施了卫生部加强,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其间,项目地区累计免费诊断并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120余万例,治愈率从50%提高到90%。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形势仍很严峻,任务艰巨。当前,全国仍有一半的地区还没有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局面尚未形成;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教育还不够普及;结核病防治能力不能适应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需要,同时,流动人口的骤增、耐药结核病的蔓延、结核菌与艾滋病病毒的双重感染,致使结核病疫情恶化,加大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难度。在今后10年,如不能全面有效地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预计全国将新增结核病患者2000-3000万人,将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指导原则

(一)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共同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

(二)实行分类指导,对西部地区和贫困人群给予重点帮助。

(三)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发现和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

(四)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落实肺结核病患者的归口管理和督导治疗。

(五)实行肺结核病治疗费用收、减、免政策。对没有支付能力的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实行免费治疗。

三、总体目标

(一)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机制。

(二)到2005年,全国以县(市)为单位,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覆盖率达到90%,到2010年达到95%以上。

(三)到2005年,全国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治疗人数达到200万人;到2010年达到400万人。

四、工作指标

(一)到2005年,肺结核病患者和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的转诊率达到90%;到2010年达到95%。

(二)到2005年,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督导治疗覆盖率达到80%;到2010年达到85%

(三)到2005年,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规则治疗率达到90%;到2010年达到95%。

(四)到2005年,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达到80%;到2010年达到85%;

(五)到2005年,村医生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率达到85%;到2010年达到90%。

(六)到2005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60%;到2010年达到80%。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健全服务体系

要加强省、地(市)、县(市)三级结核病防治网络建设,明确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职责和任务,注意调整、充实结核病防治机构,稳定结核病防治专业队伍,提高结核病防治人员的防治技术和服务水平。

县(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要成为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落实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基本单位,能够履行肺结核病患者诊断、治疗和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地(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要能够履行对所辖县(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业务指导、技术培训、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和管理评价等职责和任务。中央和省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要能够有效地组织协调结核病防治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实施,对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监督监测、健康教育、社会学评价和科学研究。

要积极动员并发挥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配合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做好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登记、报告、转诊及危重患者抢救工作。

(二)积极发现和治疗肺结核病患者

要采取因症求诊和以痰涂片显微镜检查为主的方式,在边远地区可采用直接查痰方式,积极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各地区对高危人群、高发地区要有计划地组织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的检查。实施督导治疗,积极治疗发现的患者,做到发现一例,报告一例,登记一例,治疗一例,管理一例,治愈一例,以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三)完善结核病报告信息系统

要将结核病防治纳入卫生信息网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现代网络信息传输技术,建立和完善结核病统计、报告、监测、评价系统。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应有专人负责结核病报告、登记、治疗和管理等信息资料的综合与分析,保证各类统计报表数字的真实、可靠、及时、准确。及时掌握结核病疫情动态,不断改进结核病防治措施。

(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要组织有关专家制订各类医疗卫生人员结核病防治培训大纲,编写结核病防治培训教材,按照逐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坚持专业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利用医学生的学校教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多种培训方式,开展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新技术、新方法等培训,努力培养学科带头人,逐步提高各级医疗服务和结核病防治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加强宣传教育,增进全民结核病防治意识

要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作为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健康教育规划。坚持全民健康教育与重点人群教育相结合,在组织开展"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工作。向群众宣传结核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形成全民防治结核病的氛围。

各部门、社会团体和大众宣传媒体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和防治工作。

(六)加强应用性研究

要加强结核病的科学研究,将结核病科研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攻关计划和优先项目。将结核病有关应用性研究纳入地方科研规划,给予资金支持。科学研究要坚持为防治工作服务的方向,重点开展结核病流行病学、多耐药结核病的治疗与监测、结核菌与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以及对结核病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七)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要建立与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人员培训、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吸收、借鉴和推广国际先进的结核病防治科学技术及成功经验,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援助,参加全球遏制结核病的行动。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把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规划提出的目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2001~201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总结经验,研究解决问题,确保防治措施的落实。

(二)加强法制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地方性结核病防治法规,加大依法管理力度。加强对各类医疗卫生、厂矿、企业、农(林)场、学校等单位的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执法监督,完善疫情报告、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落实结核病有效治疗方案,使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向法制管理的轨道。

(三)加强部门合作

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

计划部门要把结核病防治工作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项目,按照基本建设分级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

财政部门要对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实行项目管理,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从项目的设立、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实行全程监督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对社会捐赠的结核病防治资金、物资等要按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

卫生部门要将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卫生发展规划,把结核病作为重点疾病加以控制。负责对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并组织实施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

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抗结核病药品的审批和监督检查,保证抗结核药品的质量。

新闻宣传、广电部门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公益性宣传和广泛的健康教育,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

教育部门要将结核病防治知识编入中、小学相关教材,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劳动保障部门要把肺结核病诊断与治疗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范畴,对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肺结核病患者的医疗费用,由所在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有关规定支付。

民政部门要对符合救济条件的肺结核病患者家庭给予生活救济。

政法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对被羁押、收容人员开展结核病的检查和治疗,并纳入地方政府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要充分发挥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四)以政府投入为主,实行多方筹资,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的力度,把解决结核病防治经费问题纳入议事日程。从2001年起,中央财政设立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地方各级财政也要把结核病防治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根据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增加结核病防治经费的投入。同时要合理统筹使用赠款、贷款,以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七、考核与评价

肺结核年度工作计划篇2

为进一步加强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遏制结核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当前我国结核病流行与防治现状,制定本规划。

一、结核病流行与防治工作现状

结核病是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肺部。结核病在全球的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80%在农村。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现有结核菌感染者4亿人,结核病患者500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200万人。每年因患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达到15万人。结核病是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从1981年起,国务院有关部门相继制定与实施了两个全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1992-1999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新疆等13个省(自治区)开展了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利用中央防病经费在河南等15个省(自治区)实施了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其间,项目地区累计免费诊断并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120余万例,治愈率从50%提高到90%。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形势仍很严峻,任务艰巨。当前,全国仍有一半的地区还没有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局面尚未形成;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教育还不够普及;结核病防治能力不能适应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需要,同时,流动人口的骤增、耐药结核病的蔓延、结核菌与艾滋病病毒的双重感染,致使结核病疫情恶化,加大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难度。在今后10年,如不能全面有效地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预计全国将新增结核病患者2000-3000万人,将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指导原则

(一)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共同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

(二)实行分类指导,对西部地区和贫困人群给予重点帮助。

(三)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发现和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

(四)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落实肺结核病患者的归口管理和督导治疗。

(五)实行肺结核病治疗费用收、减、免政策。对没有支付能力的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实行免费治疗。

三、总体目标

(一)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机制。

(二)到2005年,全国以县(市)为单位,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覆盖率达到90%,到2010年达到95%以上。

(三)到2005年,全国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治疗人数达到200万人;到2010年达到400万人。

四、工作指标

(一)到2005年,肺结核病患者和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的转诊率达到90%;到2010年达到95%。

(二)到2005年,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督导治疗覆盖率达到80%;到2010年达到85%

(三)到2005年,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规则治疗率达到90%;到2010年达到95%。

(四)到2005年,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达到80%;到2010年达到85%;

(五)到2005年,村医生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率达到85%;到2010年达到90%。

(六)到2005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60%;到2010年达到80%。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健全服务体系

要加强省、地(市)、县(市)三级结核病防治网络建设,明确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职责和任务,注意调整、充实结核病防治机构,稳定结核病防治专业队伍,提高结核病防治人员的防治技术和服务水平。

县(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要成为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落实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基本单位,能够履行肺结核病患者诊断、治疗和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地(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要能够履行对所辖县(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业务指导、技术培训、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和管理评价等职责和任务。中央和省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要能够有效地组织协调结核病防治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实施,对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监督监测、健康教育、社会学评价和科学研究。

要积极动员并发挥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配合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做好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登记、报告、转诊及危重患者抢救工作。

(二)积极发现和治疗肺结核病患者

要采取因症求诊和以痰涂片显微镜检查为主的方式,在边远地区可采用直接查痰方式,积极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各地区对高危人群、高发地区要有计划地组织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的检查。实施督导治疗,积极治疗发现的患者,做到发现一例,报告一例,登记一例,治疗一例,管理一例,治愈一例,以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三)完善结核病报告信息系统

要将结核病防治纳入卫生信息网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现代网络信息传输技术,建立和完善结核病统计、报告、监测、评价系统。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应有专人负责结核病报告、登记、治疗和管理等信息资料的综合与分析,保证各类统计报表数字的真实、可靠、及时、准确。及时掌握结核病疫情动态,不断改进结核病防治措施。

(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要组织有关专家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制订各类医疗卫生人员结核病防治培训大纲,编写结核病防治培训教材,按照逐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坚持专业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利用医学生的学校教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多种培训方式,开展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新技术、新方法等培训,努力培养学科带头人,逐步提高各级医疗服务和结核病防治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加强宣传教育,增进全民结核病防治意识

要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作为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健康教育规划。坚持全民健康教育与重点人群教育相结合,在组织开展"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工作。向群众宣传结核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形成全民防治结核病的氛围。

各部门、社会团体和大众宣传媒体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和防治工作。

(六)加强应用性研究

要加强结核病的科学研究,将结核病科研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攻关计划和优先项目。将结核病有关应用性研究纳入地方科研规划,给予资金支持。科学研究要坚持为防治工作服务的方向,重点开展结核病流行病学、多耐药结核病的治疗与监测、结核菌与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以及对结核病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七)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要建立与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人员培训、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吸收、借鉴和推广国际先进的结核病防治科学技术及成功经验,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援助,参加全球遏制结核病的行动。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把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规划提出的目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2001~201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总结经验,研究解决问题,确保防治措施的落实。

(二)加强法制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地方性结核病防治法规,加大依法管理力度。加强对各类医疗卫生、厂矿、企业、农(林)场、学校等单位的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执法监督,完善疫情报告、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落实结核病有效治疗方案,使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向法制管理的轨道。

(三)加强部门合作

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

计划部门要把结核病防治工作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项目,按照基本建设分级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

财政部门要对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实行项目管理,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从项目的设立、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实行全程监督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对社会捐赠的结核病防治资金、物资等要按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

卫生部门要将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卫生发展规划,把结核病作为重点疾病加以控制。负责对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并组织实施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

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抗结核病药品的审批和监督检查,保证抗结核药品的质量。

新闻宣传、广电部门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公益性宣传和广泛的健康教育,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

教育部门要将结核病防治知识编入中、小学相关教材,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劳动保障部门要把肺结核病诊断与治疗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范畴,对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肺结核病患者的医疗费用,由所在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有关规定支付。

民政部门要对符合救济条件的肺结核病患者家庭给予生活救济。

政法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对被羁押、收容人员开展结核病的检查和治疗,并纳入地方政府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要充分发挥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四)以政府投入为主,实行多方筹资,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的力度,把解决结核病防治经费问题纳入议事日程。从2001年起,中央财政设立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地方各级财政也要把结核病防治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根据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增加结核病防治经费的投入。同时要合理统筹使用赠款、贷款,以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七、考核与评价

肺结核年度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肺结核;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是整体护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与模式[1],该模式是针对一种疾病进行有计划的护理措施,为患者制定最合理的时间与管理方法,从入院、住院到出院,以时间为横轴,以肺结核理想的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一个非常合理的计划表[2],在临床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质量。随着肺结核近年来不断上升的发病率,合理有效地护理措施非常重,对肺结核病情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3]。本文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所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20例,其中男65例,女5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1.5±10.5)岁,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将120例肺结核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的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以及病情程度专门制定的护理措施,患者从入院、住院、出院均有计划的进行护理措施。患者在进入医院时对患者讲解入院须知,熟悉住院环境,指导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以及时间,教育患者正确的生活以及行为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消毒隔离,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搭配,注意营养的摄入,保证维生素的供给。为患者制定适量的运动锻炼,提高患者的抵抗力与免疫力。对患者制定的时间计划表中详细标注患者的检查时间、治疗时间、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时间,进行有计划的护理,计划表一定要详细有效,并对患者讲解说明。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详细讲解时间计划表,并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表现以及护理需求更改调整时间计划表,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要准确评估患者的并请了解情况,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肺结核的相关知识,一直到患者知识达标教育下一个患者,另外也可以采用互动式教育方法,根据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且示范式教育方式也会受到非常高的效果回馈。对患者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消毒隔离知识,患者的不能随地吐痰,吐痰时一定要注意将痰液使用卫生纸包好,然后进行焚烧。药物服用知识,患者在服用药物时一定要按照医嘱使用,并且还要了解药物的副作用。

1.3 诊断标准

患者在出院时对患者进行自制的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问卷分为十个方面,例如个人卫生、饮食营养、休息活动以及药物服用方法等,每个选择为10分,满分100分,分数在90分以上视为达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采用t检验,结果以P

2 结果

经过临床观察,观察组患者中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达标的患者为58例(96.7%),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60例(100%);对照组患者中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达标的患者有42例(70%),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53例(88.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使护理措施更加规范化和具体化,改变了传统机械化的护理方式,在临床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4],并且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表现以及护理需求更改计划表,完全针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护理,减少资料浪费,缩短患者的治疗之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与压力[5],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为患者争取到最佳的治疗与护理效果,促进护患之间的良好关系,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参 考 文 献

[1] 钱月娟.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32(6):749-750.

[2]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4.

[3] 邹少木,袁宏,周雷.肺结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临床肺科杂志,2007,12(2):204-205.

肺结核年度工作计划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05--2009年苏州市肺结核防治工作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及相关资料。研究对象为苏州市大市区域内登记的人口及全市发现的肺结核病例。

1.2 评价方法

对2005--2009年苏州市肺结核涂阳新病人进行统计,以其中男、女性别以及0―16岁、16~35岁、36―60岁、60岁一年龄分组为影响因素,对肺结核涂阳新病人登记率进行分析评价。

1.3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3.O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肺结核登记情况

2005--2009年全市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为20 877例,登记率为67.24/10万,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为11 742例,占总数的56.24%,登记率为37.82/10万,见表1。

2.2 肺结核涂阳新病人男、女性刚登记情况

2005--2009年全市共登记肺结核涂阳新病人9 969例,其中男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6 964例(69.86%),登记率为45.36/10万,女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3 005例(30.14%),登记率为19.15/10万,男、女性别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1.170,P

2.3 男性涂阳肺结核新病人年龄分布

2005―2009年全市男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中0~24岁登记l 101例,登记率为28.87/10万,25―44岁登记2 292例,登记率为43.14/10万,45~64岁登记1737例,登记率为38.81/10万,65岁以上年龄登记1834例,登记率为104.80/10万。男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的4个年龄组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0.646,P

2.4女性涂阳肺结核新病人年龄分布情况

2005--2009年全市男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中O~24岁登记821例,登记率为21.38/10万,25~44岁登记1261例,登记率为23.41/10万,45~64岁登记510例,登记率为11.70/10万,65岁以上年龄登记413例,登记率为19.58/10万。女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的4个年龄组比较总体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X2=187.731,P

3 讨论

苏州市全面贯彻实施《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以来,建立健全政府领导、各部门协作和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预防与控制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2005--2009年苏州市已全面落实了DOTS策略的全覆盖,同时苏州市在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的基础上,通过地方财政也加大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苏州市不断强化人力资源建设,努力打造积极团结的结核病防治工作队伍和完善的防控网络。在支持条件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能就是一个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摸索的课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苏州市2005年--2009年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以及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情况基本处于小幅波动,相对平稳态势,但肺结核涂阳新病人中男、女性别登记情况差异性显著,男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登记率明显高于女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男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各年龄段新登记率存在差异性,0~24岁年龄段登记率明显低于平均值,而65岁以上年龄段登记率明显高于平均值。女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登记率中,45~64岁年龄段登记率低于平均值。通过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①男性工作强度、工作环境以及行业类别与女性存在差异。②男性青壮年与青少年比较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同时工作环境通风不良以及集体工作时结核菌的暴露概率较大。③65岁以上男性的登记率高主要与一些生活方式以及一些基础疾病如老慢支、糖尿病等有重要关联,不良生活方式主要有长期吸烟、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生活环境较差如反复长时间处在麻将馆、茶馆等人员密集拥挤、通风条件差的场所等。④调查45~64岁年龄段女性发现,该年龄段涵盖了女性退休的几个年龄点,苏州市退休后女性主要以家庭生活为主,生活较为规律,结核菌暴露概率降低。

通过以上研究调查,我们认识到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情况分布上存在有差异,因此在病人发现工作中就要合理分配人力、财力资源,在兼顾全局的基础上针对重点人群的相关特点制定相应的强化措施,从而提高工作效能,降低肺结核发病率。

4 参考文献

[1]端木宏谨,全国结核病流行病抽样调查办公室,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1):3―7

[2]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司,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s],2002

肺结核年度工作计划篇5

一、工作目标

1、以乡镇为单位,DOTS覆盖率维持100%。

2、全县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到70%以上。

3、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到85%以上。

4、全县计划发现、治疗管理活动肺结核病人194例,其中新涂阳110例,复治涂阳13例,涂阴(包括重症涂阴)71例(详见任务指标分解表)。

二、主要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政府领导

逐步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预防和控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加强结核病防治项目统筹管理,提高项目工作质量。各医疗卫生单位应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每年至少召开两次结核病防治专题会议,及时评价本单位结核病控制工作落实情况,每半年向县卫生局书面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

(二)提高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实施质量,提高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

1、巩固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管理年”活动成果。注重肺结核患者诊断、治疗、管理和治疗转归判定各环节中的工作质量,全面落实国家肺结核患者免费诊断、治疗管理的相关政策,治疗采用国家标准化疗方案不住院为主,提高DOTS实施质量。

2、进一步加强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合作,做好转诊和追踪工作。各医疗机构要加强肺结核病病人的初诊、疫情报告和转诊工作,转诊率95%以上。要根据传染病网络直报资料开展对病人的追踪工作,以提高病人的发现率。

3、对所有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家庭密切接触者开展筛查工作,筛查达85%以上。

4、在已设立并进行过重新核实的乡镇卫生院痰涂片检查点,继续因地制宜开展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的初筛工作。

(三)开展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加强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

1、各单位要按卫生部下发的《结核病预防控治工作规范》的要求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制定培训计划,每半年组织相关人员培训一次,以进一步提高结防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要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

2、开展实验室质量控制。县疾控中心要加强实验室建设,配齐检查设备,严格按要求开展各项检查工作,严把检验质量关。要加强对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痰涂片检查工作的指导。

(四)广泛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

以“3.24”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为重点,通过电视、广播、宣传画、宣传标语、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提高群众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

(五)加强督导,提高防治工作质量

各单位要根据规划和项目要求制定督导计划,促进规划落实和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县疾控中心要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的要求开展督导工作,每月对乡镇督导一次;乡镇卫生院对每例涂阳病人及其所在村卫生所,在治疗全程中随访4次,对其他村卫生所选择性进行不定期督导,每次督导都要随机抽查1—2个正在治疗的项目病人,通过加强督导力度,提高结核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

肺结核年度工作计划篇6

一、年度目标

2.发现和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34例,其中涂阳患者占登记病人总数≥25%;

3.疑似肺结核病人报告率、转诊率、总体到位率100%,病人家属筛查率100%,抽查病人系统管理率≥95%;

4.肺结核(含耐多药肺结核)病人诊、治、管信息录入及时、完整、符合率100%;

5.以镇为单位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推广使用率达到100%;

6.疑似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筛查率100%,涂阳培阳率≥90%,规范开展耐多药肺结核病人诊断、治疗和管理。

7.加强学校、HIV/TB双重感染等特殊人群的结核病防控工作。

8.完成xx市卫生局下达的结防工作质量考评指标,力争综合评分在全xx市有较好的排名。

二、工作安排

(一)防治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2.认真做好年度工作计划和中央、省结核病防治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的制定,做到计划与规划目标结合,任务明确,项目和标准对应,专款专用,及时兑现,并保存发放凭证。

(二)"三位一体"体系正常运转

1.继续做好疾控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的工作联系、协调和信息沟通,做好定点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人治疗和管理信息的质量控制,保证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正常运转。

2.加强对定点医院病人规范诊治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人管理的业务指导和工作督导,充分发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结核病防治工作考核指标的激励机制,促进基层防治人员尽心尽责督导病人服药,复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提高系统管理率。

(三)肺结核患者发现和治疗工作

2.做好肺结核疑似患者的推荐工作,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荐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占人口数的3‰。

4.全市全面推广医生+家庭督导员协同管理的模式,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可行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有效提高病人服药、复诊和检查的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的及时性和随访管理质量。

5.全市全面推广使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对固定剂量复合剂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可更换免费的散装抗结核药品治疗。

6.及时将病人(含耐多药病人)诊治信息录入《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及时、完整、符合率100%.治疗结束患者相关资料整理齐全,归档保存。市疾控中心认真做好信息质量的监控,按时上报各类监测报表。

7.免费抗结核药品库房符合标准,库存药品无破损和过期,药品出入库登记齐全,药品库存量与帐目相符。

肺结核年度工作计划篇7

【摘要】目的:对甘肃省榆中县2003-2007年肺结核病流行状况进行分析,为制定结核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5年共报告肺结核病例1025例,死亡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2.02/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结论:榆中县为肺结核病的老疫区,为了更好的控制肺结核病发病率,必须对病人严格实行“全程监督短程化疗法”(DOTS),同时加强对新生儿及儿童的卡介苗接种工作。

【关键词】结核;肺;流行病学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传染病,也是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回升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WHO于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1998年重申遏制结核病的行动刻不容缓[1]。2004年又召开了第二届全球遏制结核病伙伴论坛,探讨这一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疫情十分严重[2]。我国已将结核病列入重点控制的重大传染病之一[3]。在贫困地区,结核病已成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疾病。为了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威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启动了国家结核病控制项目(national tuberculosis programme, NTP),在NTP覆盖地区,依从WHO的推荐,实施直接督导下的短程疗法(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of short course, DOTS)。至2004年,90%以上的农村地区实施了NTP策略[4]。榆中县总面积3301.64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268个行政村,总人口39万左右,全县以农业经济为主,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属部级扶贫县,是结核病的老疫区,也是全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县之一。为了解榆中县肺结核病流行状况,探讨预防与控制措施,现将榆中县2003-2007年肺结核病疫情分析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一 ) 资料来源 肺结核病人统计资料来源于榆中县法定传染病年度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榆中县统计局。

(二) 研究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3-2007年榆中县肺结核病有关资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三)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 )诊断标准 按照传染病诊断标准国标(GB15987-1995)。

二 结果

(一 )肺结核病发病概况 2003-2007年榆中县共报告肺结核病例1025例,死亡16例,年发病率最高的为2003年,发病率为61.90/10万,最底的为2007年,发病率为47.30/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52.02/10万,见表1。

(二 ) 时间分布 按月份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年均有病例报,12月份最少,占0.88%,4月份最多,占16.78%,见图1。

(三 ) 地区分布 2003-2007年榆中县各乡镇均有肺结核病例报告,其中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依次为清水驿乡、夏官营镇和连搭乡,分别报告98例、87例和65例,3乡镇报告病例数占全县总数的24.39%(250/1025)。

(四 ) 年龄及性别分布: 各年龄组发病情况见表2。65岁-74岁年龄段平均发病率最高,达13.04/10万,0岁-15岁年龄段平均发病率最底,为0.41/10万。2003-2007年各年龄组间平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86,P=0.000<0.01)。2003-2007年5年共报告肺结核病人1025例,其中男性746例,女性279例,发病的性别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x2=38.587,P=0.000<0.01)。见表2。

(五) 职业分布2003-2007年榆中县肺结核病例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9.56%。见表3。

三 讨论

从结核病发病时间的分析结果来看,一年四季均有发病,4月份为发病高峰,这可能与以下两个原因有关:1、肺结核为呼吸道传染病,春季发病率高;2、榆中县收麦季节为5月底到6月初,外出打工人员往返最频繁,再加上农民劳动强度大,导致肺结核病发病增多。

从结核病地区分布来看,榆中县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发生,而夏官营镇、清水驿乡与连搭乡肺结核病人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乡(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三乡(镇)为榆中县人口最多的三个乡(镇);2、2006年在此三乡(镇)开展了肺结核病的筛查工作。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村有近70%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涂阳患者未被发现[5]。在农村地区开展肺结核病的筛查是提高病例发现率的一种有效途径[6]。因此笔者建议可通过加强如下措施来提高肺结核病例的发现率:(1)加强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提高患者对结核病的认识,使患者能主动到结防机构就诊;(2)继续加强肺结核病的报告、转诊、追踪工作,采取措施提高患者的转诊到位率;(3)定期对重点人群进行普查,及时发现病人,早期治疗。

从结核病报告年龄分布来看,榆中县肺结核患者以55~64岁年龄组为最多,表明肺结核目前主要危害中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

从结核病报告的性别发病率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嗜好),社会活动范围广等相关因素有关。

从结核病职业分布看,农民发病占发病总数的89.56%,证实了结核病的发病以农民为主[7]。这与农民家庭生活贫困、居住环境差、卫生条件落后等因素有关。农民发病多,导致许多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农村肺结核病的控制工作。

综上所述,我县结核病控制工作通过各方面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严峻的结核病疫情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结防工作任重道远。今后我们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发现和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肺结核病常发于青少年,尤其是农民、学生和务工人员,所以这样的人群应该是预防的重点人群。预防,就是要在疾病到来之前有所防备,也就是要在疾病到来之前让人们对该病的高发季节、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症状和体征、处理措施等等有所了解和认识。其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人员以预防为主,临床经验相对要缺乏得多。而肺结核不管怎么说是一种疾病,是一种不能照搬教科书就能治愈的疾病,在用药上,在相关检查上,在观察疗效上,在应对不良反应及突发并发症上,在应付结核与多种疾病如糖尿病、乙肝并存的情况上,也是需要经验的,也是需要在不断摸索中改进的。这一点,他们与搞临床出身的专科医生相比,是十分欠缺的。而且,由于只是门诊治疗,对病人的病情解释、病情观察、治疗监督、不良反应监测、复查指导甚至包括他们的专长预防方面,都是不能与专科医院、科室相比拟的

2 积极宣传,提高群众对结控项目的知晓率。现阶段,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和病人在结核病认知水平上存在“三低一高”现象,即对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及可以治愈的认知程度低;对结防机构及提供免费诊断治疗的知晓率低;现代传媒传播结核病知识的作用和效果低;对结核病人受社会歧视的担心程度高。“三低一高”现象是制约结控项目工作的重要因素。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是纠正“三低一高”现象的最有效手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把结核病防治政策和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作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积极宣传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让广大群众尽可能多的了解。国家免费治疗结核病的政策,使符合免费抗结核治疗条件的病人都能及时得到规范的治疗和管理,不符合免费治疗条件的病人能得到定期的免费检查,以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使更多的群众了解结核病的基本知识,了解结核病控制的基本信息,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尽可能的消除病人受社会歧视的担心。我们在宣传工作中,要坚持全民宣传教育与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相结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结核病防治宣传活动:一是举办宣传专栏和黑板报;二是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和宣传画;三是利用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宣传;四是印制图文并茂、形象通俗的宣传材料,通过学区、学校在学生中发放,由学生向村社和家庭宣读并张贴;五是上街宣传咨询和出动宣传车;六是利用会议和培训班在医疗机构和乡村医生中宣传,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宣传员的作用;七是结防科专业人员深入乡村追踪、随访病人时,开展现场宣传;八是通过免费治疗的病人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向担心受社会歧视的可疑症状者和病人进行实例宣传。积极有效、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为我们大量的发现肺结核病人,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3 规范项目经费使用,落实奖励政策,充分调动结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是与项目财务人员定期沟通,随时掌握经费的使用情况,合理支付各项费用,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向上级部门财务专业人员虚心问取,并随时利用各种方式向兄弟县区交流项目进程中的有效方法和财务管理经验;二是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贫困肺结核病人就诊检查、复查给予适当的交通补助,各项补助费用发放都按要求及时兑现。奖励政策的落实,各项补助费用的足额及时兑现,是调动各级结防人员特别是乡村级结防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的有力保障;四是依据疫情网络直报信息,利用电话等方式追踪转诊不及时而流失的肺结核病人,同时对原登记管理的不具备免费条件的肺结核病人进行访视,筛查发现病人。

4 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共同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部门要把结核病防治工作列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项目,按照基本建设分级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财政部门要对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实行项目管理,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从项目的设立、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实行全程监督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对社会捐赠的结核病防治资金、物资等应按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卫生部门要将结核病防治工作纳入卫生发展规划,把结核病作为重点疾病加以控制。负责对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并组织实施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新闻宣传、广电部门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公益性宣传和广泛的健康教育,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劳动保障部门要把结核病诊断与治疗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范畴,对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肺结核病患者的医疗费用,由所在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有关规定支付

参考文献

[1] 健康报. 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现状. 2003,3. 24.

[2] 都阳. 我国结核病防治概况与今后工作设想[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7(27):433-434.

[3] 卫生部办公厅. 关于印发《全国预防控制工作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内部资料.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surveillance, planning,finanaing2005. WHOreport2005.Geneva:WHO,2005.75-7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编著:2000年全国结核病患者实施性调查资料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7.

[6] 李建明,王成玉等. 集中推荐发现肺结核患者实施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571.

肺结核年度工作计划篇8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2001―2005年我市上报国家统计局(卫统35表)的结核病人登记调查表及《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病案信息。肺结核病人的诊断标准、治愈判断标准、数据统计方法均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指南》)的规定进行。

1.2方法

按年度整理数据,对2001―2005年涂阳肺结核发现率与治愈率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2001―2005年病例发现与治疗管理质量进行综合效应评价。病人发现率(%)=本地新登记率/全省平均发病率×100。根据测算,江苏省涂阳发病率为42/10万~43/10万,本次以42.5/10万计算。病人治愈率(%)=(初治涂阳病人治愈数+复治涂阳病人治愈数)/年内登记的涂阳病人总数×100。病例发现与治疗管理综合效应(ICT)%=病人发现率×治疗覆盖率×完成治疗率×痰菌阴转率×100,它表示的是每年结核病传染源减少的幅度[1]。

2结果

2.1涂阳肺结核发现率

全市2001―2005年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6 981例,比前5年(1996―2000年)的登记总数3 103例增加了3 867例,发现涂阳病人总数是前5年的2.3倍。涂阳发现率2001年为21.72%,2002年为27.65%、2003年为41.05%、2004年为90.75%、2005年为94.15%,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率由2001年的21.72%上升至2005年的94.15%。5年平均发现率由前5年的25.38%提高到55.52%,见表1、表2。

2.2涂阳肺结核治愈率

根据《指南》对6 981例涂阳患者实行全程督导治疗,按《指南》规定的考核指标,对化疗管理、化疗效果进行考核。5年平均治愈率为87.62%。涂阳患者治愈率由2001年的93.1%下降至2005年的87.74%,见表3。

2.3ICT

ICT由2001年的19.61%上升至2005年的71.04%。2001年为19.61%、2002年为24.11%、2003年为34.77%、2004年为66.10%、2005年为71.04%,见表4。

3讨论

苏州市实施《规划》以来,由于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逐年增加并及时到位,对疑似肺结核病人实行了免费筛查;卫生行政部门加强了医疗与防治机构之间的合作,实施防治结构与医院共同参与的PPM-DOTS策略[2]。为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在卫生部门的干预下,我市主要采取以下5项措施:①逐级分解任务指标,建立金字塔型的病人发现网络;②广泛宣传政府的免费诊疗政策;③开展循环执法督查,加强网络直报、转诊和追踪;④痰检质量保证,创建“规范免费查痰点”方便病人查痰;⑤实行报病奖励机制,建立发现、报告和转诊肺结核病人有奖制度。通过上述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转诊率和防治机构的追踪到位率,因而使涂阳肺结核的发现率得到明显提高。在病人发现率提高的基础上,各级严格执行《指南》和DOTS技术规范,对确诊肺结核病人提供全程的抗结核药物免费治疗和有效的督导管理,通过三级防痨网的系统协作,创建“规范督导点”,对每一例涂阳肺结核病患者,都要落实“三定、四见面” 的督导制度,即定督导点,定督导医生,定服药时间;治疗医生、结防医生、督导医生与病人之间相互见面,从而提高了现患病人的治疗管理质量,保证了治愈率的达标。虽然治愈率相对降低,但是, ICT却得到了明显提高,结核病控制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认为,肺结核发现率提高后,由于流动人口患者和复治病人比例增加等原因,给治疗管理带来了不少新的困难。为确保《规划》后5年治愈率达85%以上的国家标准,仍应继续实施PPM-DOTS策略,建立健全三级防痨网,加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对结核病防治的领导,强化对结核病治疗的督导力度,加强对医院及防治机构的督导考核,同时,要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全民防治肺结核知识的知晓率,提高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的依从性,减少失败率,减少耐药性,减少传染源,是保证《规划》最终目标实现的关键。

4参考文献

[1]宋文虎,肖成志,宋礼章,等. 结核病学进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36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