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伦理道德观论文8篇

时间:2023-03-15 14:58:25

伦理道德观论文

伦理道德观论文篇1

论马克思的道德实践张之沧(8)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道德观三问高兆明(11)

生态伦理本体的反思与重构曹孟勤(15)

“谦”的德性传统及其当代命运吕耀怀(18)

试析儒家忠恕思想中的“己”戴黍(25)

中国传统诚信观的演变及其特征陈劲 张大均(28)

传统家训的伦理理念及其当代价值戴素芳 杨伟波(31)

《道德经》的和谐之道对构建和谐人身的意义阮超群(34)

梁漱溟的人生态度与“心性”说徐永源(37)

西方元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的争鸣与融合向玉乔(39)

简论西方浪漫主义运动的道德原则及其影响张洁 刘春芳(44)

试析西季威克功利主义的性质及其影响陈江进 郭琰(46)

古典功利主义与道德理论的建构杨伟清(50)

道德困境的博弈分析杨少涵(54)

理性学习的局限:道德情绪理论对道德养成的启示周详 杨治良 郝雁丽(57)

“做人”是一种德性——兼论个体道德的起点李彬 鲁芳(61)

完善兴荣抑耻机制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霍功(65)

娱乐经济·流行文化与伦理学研究笔谈:伦理学应走近大众——“超女”文化的伦理透视和伦理联想朱贻庭(69)

关注流行文化的伦理内涵赵修义(70)

“超女”与伦理学研究:一些启示和值得研究的问题陆晓禾(70)

从文化、经济和社会背景看大众文化与伦理学研究童世骏(72)

偶像应具有的内质余玉花(73)

大众文化的娱乐功能与教化功能邵瑞馨(74)

大众娱乐与伦理建设段钢(75)

大众文化裹挟下的应用伦理学黄凯锋(76)

关怀伦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杨凤(77)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公平正义原则及其实现机制孔燕(82)

古代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柴艳萍 郭建(85)

新农村和谐家庭建设的伦理维度罗文章(88)

企业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陈伟宏(92)

中外和谐交往思想资源及其现代价值徐锦中(95)

论荀子与黑格尔伦理思想的根本差异——与吾淳先生商榷任丑(97)

论行政伦理的价值——21世纪初公共行政道德化趋势下的阐释曾盛聪(102)

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探析沈晓阳(107)

从伦理视角探索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新成果——评《执政与善政:执政党伦理问题研究》冯昊青(112)

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博士点简介李志祥(F0002)

社会主义荣辱观笔谈——荣辱观建设是道德力量的基本保证葛晨虹(4)

社会主义荣辱观:时代伦理精神的体现龚群(6)

荣辱观的道德实质与作用机制肖群忠(8)

对于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内涵的一些理解温克勤(9)

“八荣八耻”与社会控制潘允康(13)

道德哲学体系中的个体、集体与实体樊浩(16)

“慎”的两个维度吕耀怀(21)

生活育德是中国传统德性培育基本范式的回归与超越寇冬泉(26)

儒家传统荣辱观及其当代价值窦炎国(30)

朱熹养成教育思想探析鄢建江(33)

道德责任意识建设:现实语境中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突出任务高湘泽(35)

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一元指导冉亚辉 易连云(39)

论主流意识形态对道德建设的引导作用——我国新时期道德构建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苏哲(42)

教育公平的伦理审视与制度保障何会宁 沈晓(46)

关怀伦理的心理特征及应用价值楚丽霞(51)

罗尔斯的建构主义解读赵祥禄(55)

罗尔斯“差别原则”的中国语境解读张卫明(61)

环境伦理制度化的困境曾建平(64)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德思考何锁成(69)

劳动关系理论研究的社会伦理视角黑启明(73)

伦理经营:内容与方法的探讨龚天平(77)

前进中的天津“大无缝”(F0004)

论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条件万俊人(4)

中国共产党执政制度伦理初探戴木才 李占会(8)

智德新论肖群忠(14)

论人的三重属性的变化发展规律易小明(20)

诚信内涵解析杨方(24)

传统信德的特征、断裂成因及其承继的原则王淑芹(27)

企业诚信及其实现条件窦炎国(32)

论企业道德责任的依据、表现与内化王泽应(36)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雍兰利(42)

保荐代表人的执业水平、职业道德与证券市场风险战颖(46)

中国传统婚姻与性道德论析安云凤(49)

略论孔子人口伦理思想王翠绒 易想和(55)

网络道德内化规律探析范虹(58)

浅谈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李平 王新农(63)

论助困文明张爱民 李春亭(66)

近年来国内关于公民道德的研究综述吴威威(69)

道德建设与现代化进程——第13次中韩伦理学研讨会综述叶勤(75)

关于“以人为本”理论讨论情况综述赵元春(77)

研究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重要成果——评《伦理新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建设》龙静云(80)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释义宋希仁(4)

试论国家伦理职能的实现手段与目标、丁大同(8)

析经济增长中的伦理代价李兰芬(11)

论市场经济与道德对立统一的条件性王淑芹(14)

CS经营理念的伦理意蕴及时代意义赵永中(17)

张岱年:现代中国所需要的新道德衷尔钜(21)

制度伦理与道德建设梁禹祥(27)

谬误与诡辩析论孙中原(31)

关于见义勇为的社会道德控制王本兴(37)

轿车交通的伦理问题——作为技术伦理学的一个典型案例王蒲生(41)

仁政:先秦儒家政治伦理的核心及其借鉴价值龙静云(44)

中国古代妇女伦理模式述论孙理兴(48)

论生死观演变的哲学意义冯照祥 蔡红星(53)

新世纪对道德的呼唤王殿卿(56)

简论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陈川雄(59)

《中庸》与中庸之道宏祁(60)

也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观秋阳(62)

声明(63)

人类文明转折的理论思考——读刘湘溶新著《生态文明论》李培超(64)

回顾与展望——在第十次全国伦理学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罗国杰(4)

产权伦理初论罗能生(7)

行政伦理论纲王伟(13)

论开展“公民道德”的教育和研究许启贤(19)

走出“家族主义”——谈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自我改革朱贻庭(23)

企业求利行为的伦理分析卫建国(27)

科技伦理:真与善的价值融合吕耀怀(31)

全球化呼唤人类社会的普遍道德孙君恒(33)

计算机伦理:信息与网络时代的基本道德王正平(36)

孝与友爱:中西亲子关系之差异肖群忠(40)

论《淮南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吕锡琛(45)

经济全球化与道德进步——兼论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进步观于树贵(49)

亲子鉴定和夫妻道德徐嘉(52)

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道德价值高春花(55)

从人生矛盾探索人生智慧——评《解读人生》孙春晨(58)

一浓一淡见真情秋阳(60)

伦理道德观论文篇2

关键词:民族地区;伦理思想;研究现状;发展方向

世界各国有众多民族,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因而有着不同的伦理道德观念,此民族认为是者,彼民族或以为非。这是伦理道德的相对性。当然,在不同民族不同的伦理道德观念之中,亦有诸多共同的相通的内容,这表现了伦理道德的共同性。各民族之间的伦理道德观念,可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伦理道德观念和准则,在各个民族处理内外民族关系,处理民族成员与民族整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时,发挥着重要的调适作用。因此,民族伦理道德是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民族的素质,对一个民族的团结,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对一个民族的兴衰,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是对民族成员的身心成长、家庭关系、事业发展,对民族整体的社会风尚、精神风貌、文明状况所起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

一、民族伦理学的发展及界定

民族伦理学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中国早期的《山海经》、《诗经》、《离骚》、《史记》等著作中,都有关于国内外一些古代民族的伦理道德习俗的记载。在国外,希罗多德的《历史》、凯撒的《高卢战记》、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等著作,也大量记载了世界各国诸多民族的伦理道德习俗。…

19世纪,在巴斯蒂安、泰勒、摩尔根等人的著作中,已大量涉及到民族伦理道德的各种问题。如泰勒提到:“整个民族有自己特殊的服饰,特殊的工具和武器,特殊的婚姻和财产法,特殊的道德和宗教学说。”而摩尔根关于民族伦理道德理想目标的论述,已比较明确地表达了民族伦理道德是不断进步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族伦理道德问题的探讨,尤其是对民族伦理道德的本质、阶级性、民族性等问题的深刻阐述,是人类道德认识论上的革命变革。如关于民族伦理道德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在论及民族伦理道德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时,恩格斯说到:“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如此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革命导师关于民族伦理道德的种种论述,虽然还不系统,还不具备学科意义,但他们建立在科学世界观基础上的这些论述和看法,今天仍是我们开展民族伦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民族伦理学(Ethno—ethics),出现在我国80年代。它既是民族学下属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伦理学下属的一个分支学科,或者说是介于民族学和伦理学之间的一个横向性跨界新兴边缘学科。因此,民族伦理学是综合运用民族学和伦理学的基础理论,来研究各个民族的道德现象、道德本质及道德特征;研究各民族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研究各民族道德的功能及社会作用的科学。

二、中国少数民族伦理思想研究的现状

中国历来是一个重伦理、尚道德的国家。但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尽管伦理思想极其丰富,将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系统研究的,却绝无仅有。而在有限的关于伦理学史和伦理思想史的论著中,几乎研究的都是汉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很少涉及各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思想和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民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在各自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和文化。这些丰富的伦理思想和文化却因缺乏专门和系统的研究而长期得不到人们的重视。

从80年代末开始,陆续有学者关注并进入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研究这一领域,就他们的研究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宏观角度,也就是从少数民族的整体角度来考虑问题。最具代表性的是赵崇南。他1985年在《道德与文明》杂志上先后发表了两篇文章——《应当重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美德的评介和研究》、《少数民族的道德传统与道德建设》。前者强调在进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特别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评价、介绍和研究,以利于批判地继承、吸收和发扬少数民族道德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从而丰富和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后者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道德建设既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之一,因此,必须从指导思想上重视少数民族的道德传统与道德建设。

二是从微观角度,主要是针对几个影响较大的少数民族的伦理思想进行的研究。

壮族:蓝克宽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一期上撰文《壮族文明礼貌良风》,介绍了壮族的礼仪、礼节和文明风尚;黄庆印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三期的文章《壮族人民传统道德观念初探》,较全面地探讨了壮族人民的传统道德观念。

藏族:丹珠昂奔在对藏族的伦理思想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发表了三篇颇有份量的文章,分别是《西藏党校》1985年第三期刊发的《原始苯教与藏民族早期的伦理观念——藏族古代伦理思想初探》、《青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四期刊发的《吐蕃王朝兴盛时期的藏族伦理思想》、《藏学研究文集》收入的《佛教对藏民族伦理观念的历史性影响》。

回族:在对回族丰富的伦理思想、特别是对伊斯兰教宗教伦理思想的研究方面,王岱舆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秦惠彬发表于《学习与思考》1984年第三期的文章《论王岱舆的宗教伦理思想》,罗万寿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1986年第一期的文章《试析王岱舆的宗教伦理思想》即是对回族、伊斯兰教宗教伦理思想和王岱舆研究的评介。此外,孙碧华撰写的《外来文化对(福乐智慧)伦理观的影响》,王晓晨撰写的《哈萨克族民谚中的道德观念》,杨昌鑫撰写的《论土家族情歌婚姻伦理观》等文章,分别对不同的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三是从学科层面涉及到的角度进行研究。如杨丙安刊载于《中州学刊》1984年第二期的《关于道德民族性的几个问题》,汤宝华刊载于《道德与文明》1986年第四期的《道德民族性前探》,就侧重于从民族性角度研究少数民族伦理道德。

以上情况说明:对中国少数民族伦理思想的研究已经起步,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远远谈不上系统和全面。

伦理道德观论文篇3

2.历史与道德王磊

3.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伦理学意义——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孔润年,KONGRun-nian

4.论正义的形态和功能邓丽敏,曹刚,DENGLi-min,CAOGang

5.魏晋"遗其形骸"论朱汉民,曾小明,ZHUHan-min,ZENGXiao-ming

6.清末民初教科书的现代伦理精神启蒙石鸥,吴小鸥,SHIOu,WUXiao-ou

7.论霍克海默科技伦理观的理论逻辑陈爱华,CHENAi-hua

8.善高于存在范志均,FANJun-zhi

9.基督教"道德金律"与康德的道德律令熊洁,XIONGJie

10.市民社会的德性之维:以苏格兰启蒙运动为中心的考察项松林,XIANGSong-lin

11.康德-图林佯谬及其消除——兼论"图林测试"的道德哲学意义颜青山,YANQing-shan

12.试析中西传统人生观教育方法之异同李桂梅,郑自立

13.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创新的思考朱俊林

14.浅析美国婚恋观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刘彩玲

15.性别伦理与合作偏好——女性主义国际合作观述评郭锐,任慕,GUORui,RenMu

16.论"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双重政治伦理价值取向万琼华

17.论权力合法性的伦理意蕴唐土红,TANGTu-hong

18.论政治领袖的公共示范效应谢惠媛,XIEHui-yuan

19.消费方式生态化的价值诉求曾建平

20.绿色技术的价值论基础——人类中心环境整体论樊宏法,邹成效,FANHong-fa,ZOUCheng-xiao

21.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方菲,李华燊,FANGFei,LIHua-seng

22.老年闲暇的伦理关怀皮湘林,PIXiang-lin

23.论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文化基础王淑芹,牟海林,WANGShu-qin,MOUHai-lin

24.企业伦理模式形成的若干要素分析朱金瑞

25.论企业伦理品牌的塑造周俊敏

26.国际商务伦理:基本原则与一般共识陈燕,CHENYan

27.基于公共性的廉政伦理探究周五香,ZHOUWu-xiang

28."企业家政府"理论建构的伦理秩序及其正当性刘学平,LIUXue-ping

29.论曾子以孝为核心的伦理思想陈睿瑜

1.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国现代伦理学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唐凯麟教授访谈录

2.论德性江畅,JIANGChang

3.仁人概念辨难王海明,WANGHai-ming

4.公正视角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杨义芹,YANGYi-qin

5.社会转型中的道德自我困境及其公民伦理构思刘学民,LIUXue-min

6.微观、中观和宏观工程伦理问题——五谈工程伦理学李伯聪,LIBo-cong

7.海德格尔的建筑伦理思想及其哲学依据高春花,GAOChun-hua

8.建筑伦理研究的现状评述、学理基础与趋势展望秦红岭,QINHong-ling

9.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探究李春秋,LIChun-qiu

10.论生态经济学的伦理基础张德昭,杨华,ZHANGDe-zhao,YANGHua

11.德沃金的共同体观念龚群,GONGQun

12.当代美国公共行政美德伦理的复兴与实践杨冬艳,YANGDong-yan

13.清官反腐的伦理审视王明高,WANGMing-gao

14.企业伦理建设:挑战、关键与路径选择陈雷,CHENLei

15.论企业的慈善责任龙静云,戴圣鹏,LONGJing-yun,DAISheng-peng

16.我国MBA企业伦理学教学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周祖城,ZHOUZu-cheng

17.公民信息维权的道德保障冯粤,张怀承,FENGYue,ZHANGHuai-cheng

18.论和谐人格彭进清,吴虹,陈坚良,PENGJin-qing,WUHong,CHENJian-Liang

19.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略论邓辉,DENGHui

20.论现代图书馆的伦理责任叶尔愉,张微,YEEr'yu,ZHANGWei

21.我国竞技体育中的道德失范现象探析马景卫,蔡艺,池斌

22."为政以德":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内在逻辑理路——从美德政治学的角度看詹世友,王涵林,ZHANShi-you,WANGHan-lin

23.孙中山梁启超伦理思想比较研究郭良婧,GUOLiang-jing

24.齐格蒙特·鲍曼伦理学方法的得与失——以其《后现代伦理学》和《论后现代道德》为例钱广荣,QIANGuang-rong

25.西方伦理学中的民生伦理思想李兰芬,王国银,LILan-fen,WANGGuoyin

26.谁来关怀弱者——也谈诺齐克与罗尔斯之争李彬,LIBin

27.经典物理学的思维模式与现代主流价值观黄焰城,HUANGYan-cheng

28.大地伦理是环境法西斯主义吗?——克里考特的类型学分析与论证董玲,DONGLing

29.残障人问题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挑战——兼论纳斯鲍姆之"能力法"陶涛,TAOTao

30.保障荣辱观实效性的创新性探索——读《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知荣明辱他律机制建设的思考》曾建平

31.道学的生命与生命的道学——读吕锡琛等《道学健心智慧》的几点体会唐少莲

1.中国伦理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万俊人教授访谈录陶涛,李季璇,申巍,詹莹莹

2.价值多元化何以可能——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困境及其消解策略闫顺利,敦鹏,YANShun-li,DUNPeng

3.价值多元论与伦理学的政治哲学转向——兼论政治自由主义与价值多元论的相容性王艳秀,WANGYan-xiu

4.论"价值排序"研究的三个主要问题张彦,ZHANGYan

5.论美国次贷危机中道德缺失的基本特点和伦理救援梅世云,MEIShi-yun

6."分"与"惠"的辩证——先秦儒家分配伦理的价值路向解析陈继红,CHENJI-hong

7."哲学"与"经学"之争:中国传统伦理的历史拐点黎志敏,LIZhi-min

8.作为传统道德哲学自我否定环节的人类基因技术程国斌,孙慕义,CHENGGuo-bin,SUNMu-yi

9.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中国古代神话的伦理解读康琼,KANGQiong

10.德性复兴与道德教育——兼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对德性伦理复兴的启示要求方德志,FANGDe-zhi

11.道德精神的社会资源支持鲁芳,LUFang

12.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儒学"万物一体"思想及其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刘莉萍,LIULi-ping

13.梁漱溟对中西人生模式的比较研究:其儒学复兴的逻辑基础袁洪亮,YUANHong-liang

14.蒙古族传统家庭观念及其民族伦理发生学意义斯仁,SIRen

15.梁启超的"新民"伦理与普世伦理刘兴邦,LIUXing-bang

16.论李二曲之三重境界罗嵘,LUORong

17.走在回家的路上——有感《中华传统美德十二讲》的出版曹辉

18.当代西方德性伦理视野中的德性教化及其启示杨豹,YANGBao

19.理性事实与自然主义谬误——兼论摩尔对康德道德哲学的误读郁乐,YULe

20.当代伦理学的"生活世界转向"及其形态特质牛俊美,NIUJun-mei

21."忠诚"的价值:家族企业管理的核心伦理条件岳瑨,YUEJin

22.政治的伦理性——基于黑格尔学术资源的研究乔利丽,QIAOLi-li

23.道德信仰何以可能——康德道德信仰的理性基础及其现实性重建张威,ZHANGWei

24.当代中国责任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田秀云,白臣,TIANXiu-yun,BAIChen

25.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道德本质问题研究张霄,ZHANGXiao

1.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陈瑛研究员访谈陈瑛

2.道德需要驱动力机制许建良,XUJian-liang

3.论伦理生态——关于伦理生态的概念、思想渊源、内容及其价值研究张志丹,ZHANGZhi-dan

4.分配公平:是否可能及何以可能何建华,马思农,HEJian-hua,MASi-nong

5.经济伦理的当念与实践——王小锡教授与科斯洛夫斯基教授学术对话录王露璐,WANGLu-lu

6.道德的市场与企业道德行为的合理性余炳元,YUBing-yuan

7.和谐社会公民道德生活探讨刘志山,胡跃娜,LIUZhi-shan,HUYue-na

8.和谐语境下伊壁鸠鲁伦理思想再诠释冯书生,张英秀,FENGshu-sheng,ZHANGying-xiu

9.环境正义德性论张斌,ZHANGBin

10.当前我国儿童生态道德状况分析代峰,DAIFeng

11.德育引领创新人才培养周中之,王亚娟,ZHOUZhong-zhi,WANGYa-juan

12.作为个人品德的自我认同寇东亮,KOUDong-Liang

13.合同法若干问题的伦理分析徐祖林,XUZu-lin

14.论作为美德的勇敢——先秦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之比较晁乐红,CHAOLe-hong

15.科技与伦理的断想——竞技运动发展之路的抉择谭勇,TANYong

16.论唐君毅的伦理观熊吕茂,XIONGLu-mao

17.太虚的伦理思想简论丁小平,DINGXiao-ping

18.对尼采道德观的辩证分析毛建儒,MAOJian-ru

19.美德伦理学论正确的行动赵永刚,吕耀怀,ZHAOYong-Gang,LUYao-huai

20.论康德对道德律有效性证明的演变白文君,BAIWen-jun

21.略论汉代墓室建筑的伦理意蕴胡勤,HUQin

22.偶像崇拜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生活尹金凤,YINJin-feng

23.布坎南经济正义论许冬香,XUDong-xiang

24.苏轼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刘祎,LIUYi

25."回顾与展望: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金焕玲

26.传媒伦理学的开拓与创新——读郑根成《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王泽应

27.《现代西方伦理思潮》评介吴翠丽

1.当前伦理学研究与社会道德建设的有关问题——罗国杰教授访谈张溢木,罗国杰

2.道德与美德辨析唐代兴,TANGDai-xing

3.论税收的德性曹刚,杨盛军,CAOGang,YANGSheng-jun

4.现代性与"陌生人伦理"程立涛,乔荣生,CHENGLi-tao,QIAORong-sheng

5.试论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观谭吉华,TANJi-hua

6.美国行政伦理研究视点的变迁——以《公共行政评论》为例罗蔚,LUOWei

7.公正是社会主义政治的基础价值尹红英,YINHong-ying

8.家族伦理、家族愿景和华人家族企业的内部治理杨光飞,YANGGuang-fei

9.消费伦理视角下的全球金融危机毛寒松,MAOHan-song

10.试论现阶段公平对于效率的优先性——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反思王常柱,武杰,WANGChang-zhu,WUJie

11.企业道德的两个基本问题王蕾,WANGLei

12.自然即人人即自然——人与自然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个整体曹孟勤,CAOMeng-qin

13.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的伦理思考张向达,李宏,ZHANGXiang-da,LIHong

14.外层空间探索利用中的角色冲突与道德抉择石海明,庄艳萍,黄嘉,SHIHai-ming,ZHUANGYan-ping,HUANGJia

15.论现代科技活动伦理价值的追求与实现匡促联,KUANGCu-lian

16.公德与私德概念的辨析与厘定张建英,罗承选,胡耀忠,ZHANGJian-ying,LUOCheng-xuan,HUYao-zhong

17.道德市场的合理性及其存在论基础傅鹤鸣,FUHe-ming

18.高等艺术院校学生道德教育回归生活的必然性刍议吴晓春,WUXiao-chun

19.论循证医学的医疗伦理模式及其缺陷杨文登,叶浩生,YANGWen-deng,YEHao-sheng

20.论孔子对原始人性和现实人性的看法周耿,罗凤华,ZHOUGeng,LUOFeng-hua

21.论周公之孝道伦理思想邓田田,DENGTian-tian

22.对阿尔都塞的马克思理论反人道主义思想的质疑杨金洲,YANGJin-zhou

23.差异政治:超越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正义之争——I.M.杨的政治哲学研究马晓燕,MAXiao-yan

24.《管子》政治伦理思想的特征刍议韩广忠,HANGuang-zhong

25.墨家"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霍国栋,HUOGuoa-long

26.试论道德意志在个人品德形成中的重要使命周斌,ZHOUBin

27.傣族传统幸福观探析谢青松,XieQing-song

28.代际互动与未成年人道德建设——评《代际互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代际维度》龚天平

伦理道德观论文篇4

一、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内在结构与核心价值观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儒学伦理思想和道德学说的“独尊”地位屡受来自释道伦理思想的挑战,但并未发生过根本性的动摇,这与儒家和谐伦理思想具备稳定的内在逻辑结构和核心价值观是密切相关的。对此,我们可以从如下几种视角来展开分析。

其一,以“仁”贯通“礼”,实现道德与政制、法制( 刑制) 的和谐统一。

礼,原为糊弄人与鬼神之间的祭祀活动,萌于“民神杂糅,不可方物”[1]( P515)的原始社会末期,至周奴隶制末期经历了由“祭礼”到“礼制”的发展演变过程。仁,本为“亲亲”之义,是孔子在周天下“分崩离析”、“礼崩乐坏”的动荡时期创建仁学伦理文化的学理基础。孔子将仁的内涵扩充为“泛爱众”( 《论语•学而》) 即“博爱他人”( 《论语•颜渊》) ,旨在用“泛爱众”的仁爱精神贯通和改造周礼。

这可以直接地从《论语》言说“仁”与“礼”的语言逻辑看得很清楚。这就是: 多将“仁”与“礼”放在同一看法或主张的命题中来表述。《论语》说“仁”有 109 处,说“礼”有74 处,大凡说“礼”处多同时说到“仁”,如“人而不仁,如礼何?”( 《论语•八佾》)、“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等等。这种语形表明,孔子要将他承接先人的“亲亲为仁”由家庭伦理推向全社会伦理,赋予仁以忠、孝、恕、节、义等道义内涵,改造由周而来的僵硬的礼仪制度,实行“亲亲”的普世化和当代化。这一极为重要的古伦理文化的改造与创新工程,奠定了整个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文化的“仁学”基石。所以,孔子之后的礼,在内涵和功用的表述上多兼有道德、政治、法律三种含义,如《礼记•曲礼( 上) 》曰: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辩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祷祠祭祀、共给鬼神,非礼不成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界、退让以明礼。”[2]( 二)这里顺便指出,在考察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相遇文本之“礼”,应当放在具体语境中来理解它的特定内涵,而不应当仅作道德、政治、法律三者中的哪一种语义来解读。

其二,以“德”体现“道”,实现“个人之德”与“社会之道”的和谐统一。

“道”,本有道路、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①、独立于个体的俗世社会的规则等多种含义。“德”始见于《周书》,本义为人与生俱来的“性”。孔子是最早将“道”与“德”联系起来,主张以“德”实现“道”的古代思想家②,他说: “志于道,据于德”。( 《论语•述而》) 后来,《礼记•乐记》如是明确解说两者关系道: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朱熹注释“据于德”之“德”时曰: “德者得之谓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3]( 二十七)把“德”与“道”联系起来并以“德”实现、体现“道”的 逻辑程 式,使“道德”具备了反映个人与社会( “私”与“公”) 之间必然性联系的本质特性。中国古人关于公私关系的这种朴素的结构意识和价值观念,对于今人应当如何理解和把握所谓“德性伦理”或个体道德的科学内涵,仍然是具有某种校正性的启发意义的。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离开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德性操守的形成就成了无稽之谈。不同的个体道德,只存在其表现社会属性上的个性差异,不存在有无社会属性的差别。

其三,以家庭和谐伦理通达天下和谐伦理,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一统”观念和谐。这种大和谐伦理观早在西周就已形成,如《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4]( 一)意思是说: ( 尧) 能发扬大德,使家族亲密和睦,进而影响其他各族,达到天下( 百姓) 太平。孔子在回答弟子“问仁”时,常把“爱家”与“爱国”一致起来,如“仲弓问仁”,他在“恕”的意义上答道: “在邦无怨,在 家无怨。”( 《论语•学而》) 。

中国古代社会贤臣明君著述过数不尽的“家训”,其思想主题都是家庭伦理和谐,而在言说家庭伦理和谐时多表达家国一体的和谐观念。

其四,以“天理”统摄“人心”,实现“天理”与“人欲”、“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和谐统一。孔孟儒学伦理思想在汉初被“独尊”为家意识形态后,虽然在保持其基本精神的情况下注意吸收和溶合法、道、阴阳等各家思想,赋予内在结构具有某种开放的性质,但随后经董仲舒发挥衍生出“天人感应”的天道宇宙观,导致谶纬之术一度盛行,致使儒学伦理文化内涵的和谐思想带上了神秘的色彩,开始远离俗世社会,失去了“独尊”的实际地位,陷入困境。经过唐代的“复古运动”,特别是宋明理学与“心学”的“新儒学运动”,儒家和谐伦理思想不仅跟随整个儒学伦理文化恢复了“道统”地位,而且在“生生为仁”的形上层面上赢得了新生。

由以上简要分析可以看出,儒家和谐伦理思想在“不同而和”、“和而不同”的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前提下,有着完整的内在结构,彰显的是己者与他者相统一、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家与国相统一、国家与天下相统一的和谐价值观。同时也不难看出,有一种核心价值观和逻辑主线贯穿于这种完整结构之中,这就是“推己及人”与“为政以德”; 而“推己及人”与“为政以德”之间也存在一种逻辑关系: “推己及人”是根本,“为政以德”是“推己及人”合乎逻辑推理的张力使然。③

这正是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文化本质之所在。

在笔者看来,儒学伦理思想包括儒家和谐伦理思想,作为一种文化本质上并不是如同康德著述的那种思辨的道德哲学,而是关于道德生活的经验论和实践论,是合乎道德生活的经验逻辑的真正的“实践理性”。《论语》中的许多道德命题和主张,其实就是关于道德生活经验( 经历、体验是也) 的直白式记述、表述,有的甚至就是直接的自述,如《学而》开篇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继而又说“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等等。

人的一切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都离不开对道德意义的感知,因而也都离不开道德生活的实践经验,而人的道德生活经验的常见、直接的主题,就是如何看待“己者”与“他者”的现实关系。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正确看待“己者”与“他者”关系,就会进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推己及人”的社会理性意义上接受关于正确理解和处置“己者”与“他者”的道德教育; 当其成为“治者”之后,一般就会在行动上而不是仅仅在口头上正确看待“治人”与“治于人”的关系,由“推己及人”而拓展到“为政以德”。也就是说,具备了“推己及人”德性的人,一般就能“为政以德”。“推己及人”是儒家和谐伦理思想乃至整个儒学伦理思想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张力所在。

正因如此,在孔子创建的仁学范畴体系中,“己”与“人”是两个最基本的“人学”概念。《论语》中的“己”出现不多,“为自己”之意思的“己”更少,而“人”使用率却很高,出现 162 次。加上“仁”本来就有“人( 他人) ”和“仁人”的意思,如“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颜渊》)、“殷有三仁”( 《论语•微子》)、“观过,斯知仁焉”( 《论语•里仁》) 的“仁”等,则更可以看出“人”的使用率很高。这表明,“仁学”在“己”与“人”之间更看重的是“人”,“推己及人”的主旨在“及人”—“爱人”,对于“治者”来说就是要实现“为政以德”。“

推己及人”旨在实现人际和谐,强调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 《论语•颜渊》)“为政以德”旨在实现政治和谐,强调的是“为政以正”,因为“政者,正也; 子率以政,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 若是“子率以正”,就会如同“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一样,成就“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的一统天下。概言之,若能“推己及人”而至“为政以德”,就可以实现政通人和,达到天下大治。

这就是“推己及人”和“为政以德”作为儒家和谐伦理思想文明样式结构之核心价值观推演的实践逻辑。

二、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建构机理

在唯物史观视野里,伦理思想作为一定历史时代的观念的上层建筑,作为一种社会理性,其形成一般需要经由三个相互关联的逻辑条件,即: 形成基础、观念质料、理性建构。

恩格斯说: “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经济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5]( P98)这里所说的“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是伦理思想“归根到底”意义上的生成之根; “伦理观念”是伦理思想实现理性建构的观念质料,它在未经过理性建构之前,还只是“物质决定意识”之反映论意义上的自发性的伦理道德经验,尚有待被提升到特定的伦理思想层次。

如果说,儒家和谐伦理思想( 乃至整个中国传统观伦理思想和道德主张) 的生成之根是大海式的小农经济,无疑是没有问题的。但须知,作如是观并不是说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形成基础就是小农经济,否则就犯了“直译式”的经验论错误。作为封建社会观念的上层建筑,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形成基础与生成之根不是同等涵义的概念。

大海式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这种普遍分散的、无需政府调节的“无政府主义”状态,显然是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封建国家全局利益的。这就决定作为经济“集中表现”的政治必然是高度集权的形态,形成以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相适应于普遍分散的小农经济的社会基本结构。封建国家的这种社会基本结构就是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形成基础,决定了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文明样式。

人们在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小生产中形成的“伦理观念”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显然不利于封建社会稳定和专制国家的整体利益,客观上需要经由理性建构将此提升到国家的意识形态层次。这种意识形态必须具备调整和纠正“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小农自私自利意识和“无政府主义”心理偏向的功能属性,以在全社会凸显和倡导“大一统”的整体意识和“推己及人”的“他者意识”,同时在治者集团推行“为政以德”的“民本意识”,实现社会全面和谐。这种理性建构无疑是一次具有文化革命性质的创举,它为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历史机缘。孔子之所为,扼制和“纠正”了封建社会小生产者和统治者自发意义上的“私心”,赋予儒家和谐伦理思想以封建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理性的特质,合乎封建国家管理和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故尔在汉初获得“独尊”的伦理文化特权。

这种理性建构的过程和成果表明,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建构机理就是在与“伦理观念”“相左”的意义向度上,同中国封建社会的客观要求相适应。这里的关键词是“相适应”。④

因此,把儒家和谐伦理思想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理思想和道德学说主张的形成,归结为普遍分散的小农经济或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而不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思维方法,是偏离唯物史观方法论视野的,并不能在根源的意义上真正把握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文明样式的本质特性。

实际上,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这种建构机理,也是人类伦理思想建构的普遍机理。人们在一定社会的“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的“伦理观念”一般多是“自发”的,在存在论和实用论的意义上多是属于生产和交换活动主体“自己”的,其价值取向于主体自身一般都是有益而无害的,但并不一定与国家管理和社会建设与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相适应,有的甚至是相悖的。这就使得在观念上层建筑的建构上实行“反其道而行之”的机理,成为社会合乎目的和合乎规律的必然选择。

因此,不可将恩格斯上述关于道德与经济关系的关系的著名见解,形式地解读为社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就应当“自然而然”地奉行什么样的伦理思想、倡导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当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相关学界一直有人主张引进资本主义的伦理学说和道德主张的文明样式,全面实行以“己者”为本位的个人主义。其所以会有这样的主张,就在于用“直白”方式即仅在“生成之根”而不是形成基础看待伦理道德与经济关系的关系,没有把握伦理思想和道德主张作为意识形态其建构的机理是需要经由唯物史观的思辨过程。

三、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本土价值及“世界历史意义”

近几年,学界研究和阐述中国古代和谐伦理思想价值的学术、学问成果,真是汗牛充栋。然而,其学术视野多散视于儒道佛各家各派的和谐伦理思想的价值,而且多以文本记述的和谐伦理思想为依据,没有聚焦儒家和谐伦理思想。与此同时,不大重视对儒家和谐伦理思想推演的“实践理性”意义上的道德价值及其“世界历史意义”的分析和阐发。

笔者以为,分析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本土价值需要从两个方向展开。一是和谐伦理思想本身的价值,二是由和谐伦理思想推演出来、用于指导社会道德生活的价值。因此,首先有必要分辨伦理思想价值和道德价值是两种相互关联的不同价值。

伦理思想价值属于知识和理论价值的范畴,评判其价值的标准涉及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实在性和真理性问题,道德价值则是“实践理性”意义上的价值,是由主体行为选择和价值实现的“善心”、“善心”、“善果”整合显现出来的“善”的价值。伦理思想是“伦理观念”的理论表达形式,也是用“实践理性”的方式制订道德价值标准和行为规则及由此“内化”而成的个人之德的理性依据。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伦理思想就是人们的道德生活与道德品质的理论表现”[6]( P4),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若是因此而把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看成是伦理思想之源,则并未看到伦理思想的本质属性,而且恰恰是把伦理与道德的关系看颠倒了。[7][8][9]

若是用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评判标准来看,儒家和谐伦理思想本身的价值实际上是有限的,它的知识理论体系属于价值论范畴,虽然其话语体系大量使用了诸如“天道”、“天理”、“人性”之类的形上概念。如前所说,儒家和谐伦理思想本质上是经验的,实践的,以适应封建社会和人的稳定与安宁的客观要求,体现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精神品质,展现其本土的思想和道德价值。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 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10]( P205、503 - 504)

就此而论,儒家和谐伦理思想对的真理性内涵及其普遍意义不应置疑。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在考察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本土价值的同时,提出它的“世界历史意义”的话题,是合乎逻辑的题中之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基于“新的历史观”指出,“受到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即所谓广义的市民社会,认为这种“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进而又以狭义的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世界市场的存在为前提”指出: “人们的世界历史性存在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 作 为‘世 界 历 史 性 的 ’存 在 才 有 可 能 实 现 一样”。[10]( P540、538 - 539)

实际上,这种世界历史现象不仅仅是一种逻辑或存在论的逻辑,从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传播史来看,在伦理道德的文化交往中,“人们的世界历史性存在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已经是经验的存在”,早在资本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出现以前,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经验”事实。这可以从儒家伦理文化向国外传播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得到证明。

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国传统儒学向国外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汉唐,传播地几乎遍及全球,近毗朝鲜( 韩国) 、越南、日本,远至欧美诸国。传播出去的文本除了《四书五经》、《朱子全书》等儒家经典,还有《史记》、《汉书》等典籍。在这种过程中,尚有一些外国人不断自撰文本,主动介绍儒家伦理思想及中国人道德和精神生活的实际状况,如葡萄牙人曾德昭的《大中国志》( 1645) 、比利时人柏应理的《中国哲学家孔子》( 1687) 、美国人阿瑟•史密斯( 中国名明恩溥) 的《中国文化》( 1885) 和《中国人的特性》( 1890,中译本最新版本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 年出版,译者戴欢、代诗圆) ,等等。这些文本都富含儒家和谐伦理思想,传出国门之后对传至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有的甚至“被确认为官方的统治思想”。[11]( P3)

而更多的影响则发生在传至国的知识界。18 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霍尔巴赫在其所著的《社会体系》中说道: 儒家的“伦理道德是一切具有理性的人的惟一宗教”,“中国可算世界上惟一将政治的根本法与道德相结合的国家。而此历史悠久的帝国,无疑乎告诉支配着的人们,使知国家的繁荣须依靠道德。”[11]( P264)这些传播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表明,包括儒家和谐伦理思想在内的整个儒学伦理文化,内涵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价值因子。

近些年,设在一些国家的孔子学院受到所在国的广泛关注,证明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世界历史意义”没有过时。

当代中国和国际社会都面临诸多矛盾和冲突,我们需要在谋求和谐伦理的环境中求得各自的生存和发展,彰显和拓展儒家和谐伦理思想文明样式的当代“世界历史意义”,大有可为。

这首先需要解决一种认识问题。我国相关学界至今很少有人关注儒家和谐伦理思想所具有的“世界历史意义”,这可能与整个儒学伦理思想的文明样式在近代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命运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心理有关。

明末清初,中国社会曾出现顺应某些新生产方式而萌生的新伦理观。如李贽的“人必有私”观[12]( P626)、黄宗羲的“以天下为事”观[13]( P5)、王夫之的“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观[14]( P639)等。这些新伦理观,就其文明属性来看多具有类似资本主义文明样式而却与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相左”甚至相悖的特性,本是儒家和谐伦理思想实现近代转向和转型的观念质料,但是由于受到当时代诸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并没有被提升和建构为封建国家的意识形态,更没有经由“实践理性”的思辨而推演为普遍的社会之道和个人之德; 又因西方宗教伦理观和资本主义道德价值观直接的强势传入,致使儒家和谐伦理思想与整个儒学伦理思想在近代渐渐失落了它往日“独尊”的风采,国人也渐渐产生了一种妄自菲薄的文化自卑心理。整个 20 世纪,中国社会长期处在变革、战乱和制度更替之中,新中国成年后又一度受到“左”的思潮的影响和干扰,改革开放以来又把关注道德文化的目光主要投在“世界”和“未来”,致使我们长期“无暇”认真给予儒家和谐伦理思想的“世界历史意义”的问题以应有的关注。

伦理道德观论文篇5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国家、社会对高等人才需求量逐步增多,要求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文化素养的教育,而且要将伦理道德教育放在核心位置。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大学生伦理道德严重缺失,价值观、人生观出现较大偏差。基于此,必须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积极探索和研究其可行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途径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发生巨大变化,大学生不再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单纯影响,其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发生巨大、深刻变化。同时,受到社会不同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大学生伦理道德及价值观念的形成日趋层次化、多元化,对高校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形成一定制约。高校大学生伦理道德缺失问题十分严重,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健康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因此,高校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迫在眉睫,显得意义深远而重大。

一、伦理道德的内涵及理论

所谓的伦理道德,即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需遵循和坚持的道德依据和标准规范。伦理道德能够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涉及到人们思想、行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由于受到历史文化、自然地理、风俗习惯、民族宗教、兴趣爱好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加之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体制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导致伦理道德的具体内涵和特征有所不同。古往今来,国内外领导人均十分重视伦理道德的形成,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思想家、哲学家马克思曾经指出:要坚持爱国主义、塑造民族精神、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为实现共产主义共同理想而不懈奋斗;同志所提出的“八荣八耻”,均对人们所坚持的原则和遵循的伦理道德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些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理念明确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和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必须重视伦理道德、提高综合素养。伦理道德的基本理论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前提和保障,社会存在作为社会意识的根源和表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特征较为突出,对社会存在的作用表现为反方向。同时,对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二者之间的潜在关系、形成要素、发展规律、基础作用、社会地位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和探析[1];二是灌输理论。社会意识能够以某种固然形态表现在教育者身上,以灌输的方式让教育者理解和掌握。也就是说,伦理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科学、有效的灌输之上;三是内化理论。教育工作者通过帮助受教育主体建立政治、思想、道德理念,在不断学习和理解过程中,逐步达到提升自我、形成自我个体意识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学习和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要完全相信所谓的思想政治、伦理道德基本规范、具体要求,并且能够自觉、自愿以其为思想、道德准绳,严以律己、恪尽职守,最终完整体现出伦理道德的本质。由此可以看出,伦理道德的三种基本理论,不仅对伦理道德存在依据进行了明确阐述,而且对伦理道德的内外部特征进行了系统完善,三者相辅相成、相互推进,共同形成伦理道德的理论体系。

二、大学生伦理道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大学生伦理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部分大学生未形成正确的道德理想信念,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所偏差,尚未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缺乏国家、集体主义维护思想和社会责任感、荣誉感,时刻以个人利益为核心。比如:某些大学生为了获得充足的学习时间,不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班级所组织的集体活动;某些大学生为了在同学之间建立起良好口碑,为了毕业之后找到好工作,有意申请入党,在入党之前积极、热情服务同学,入党之后却一改之前的作风,失去服务同学的热情;某些大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活费,编造证据,骗取学校奖学金、助学金;某些大学生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盲目跟风、欺骗学校和家长,采取各种坑蒙拐骗的方法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2]。其次,部分大学生存在弄虚作假、不诚实、不守信等行为。具体表现为:一些大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专心听讲、不认真思考,在考试过程中抄袭、作弊;有些大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有些大学生简历制作过程中,弄虚作假,欺骗用人单位,不诚实、不守信等问题较为突出,甚至某些同学以创业为理由,骗取国家创业金。这一系列不实、不信行为给高校大学生伦理教育产生巨大不利影响。第三,部分大学生没有丝毫社会公德心,为虎作伥、为所欲为、自以为是、素质低下、不注意公共场所自身形象。具体表现为:一些大学生不文明、不道德问题较为突出,公共场所乱涂乱画、随地吐痰、言行举止不文明;部分学生在购物、买车票等过程中,随意插队;部分学生在公共场所不注意自身行为言论,男女之间行为不雅,大谈阔论他人缺点,社会责任心、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

(二)大学生伦理道德的问题成因

通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伦理道德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能够得知,造成大学生伦理道德素质低下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忽视传统道德教育工作。首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已经形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尽管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受到巨大冲击,新的伦理道德体系逐步形成,而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观念依然停留在传统时期,依然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特殊的过程[3]。其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对外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西方文化思潮的相继涌入,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一定影响,特别是西方一些腐朽伦理道德思想混入其中,给我国高校大学生伦理道德、思想文化修养等产生负面、不利影响。总而言之,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和大学生伦理道德体系形成的因素有很多,要求高校全面重视大学生伦理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伦理道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将作为我国高校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三、加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建立示范机制,发挥带头模范作用

高校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及时发现、挖掘潜力股、品学兼优的大学生,通过塑造带头、典范和榜样形象,引导和激励其他学生向其学习,并以此为标准,在学生当中树立标杆。同时,高校要加大好人好事、先进典范宣传教育和推广普及力度,通过评选、展示等方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好人好事、优秀事迹的宣传,在师生队伍中创造良好的伦理道德风尚环境,为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提供重要保障[4]。

(二)创新伦理道德教育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过程中,重点以理论阐述、单一说教、空洞灌输等方法为主,基本上以教材大纲、课程内容为核心,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社会形势发展。这种传统、单一、陈旧的教育模式无法满足时展和新时期伦理道德教育所需,必须加以改进和创新,改变传统简单、空洞的说教教育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核心、以教学内容为目标,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模式一方面要满足学生心理预期需求,另一方面要满足时展所需。与此同时,要拓宽教育途径,充分发挥校内其他组织协同作用,共同参与大学生伦理道德系统、全面化教育工作。

(三)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普及,网络建设迫在眉睫,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运用到网络知识,尤其在多媒体课件制作当中,需要用到一些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素材,以此来体现出伦理道德教育的直观性、生动性和真实性。与此同时,高校要借助网络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和设计红色网站,培养学生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自觉抵御网络不良风气的精神,在网络资源利用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文化水平和伦理道德素养。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获得真理的关键渠道。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使课本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操作得以升华。因此,高校通过组织有效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从实践中探索真知[5]。与此同时,各高等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大学生伦理道德课程开设情况,与各企事业单位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教育、培养学生,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行研究、探索,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此外,有条件的高校,要适当组织学生前往红色旅游胜地、爱国教育基地等场所,参与红色历史文化的实践活动,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过程,进而达到提升巩固、思想升华、凝聚精神的目的。

(五)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道德文化

研究表明,西方发达国家伦理道德经验十分丰富,我国高校在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扬长避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积极学习和借鉴西方道德文化中救死扶伤、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建立诚实守信、爱国爱民、实事求是的道德情怀,以此来健全和完善。

(六)构建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

高校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工作的及时开展,而且要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完善的内部规章制度和学生管理办法。各高校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制度、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相关标准规范,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进行学生各项管理制度、道德行为准则的制定,对学生日常道德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与此同时,高校要加大伦理道德教育宣传、推广力度,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传道德文化,建立严明、客观的奖惩机制,对伦理道德文化素养较高的学生予以鼓励和嘉奖,对道德素质较低、行为表现较差的学生提出批评,甚至给予纪律处分,从而来达到约束和规范学生行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道德文化观念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对外开放政策运行效力的不断加大,高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学生伦理道德标准和要求逐步提高。大学生作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主体力量,事关国家兴衰和社会长治久安。基于当前大学生伦理道德方面存在诸多亟需解决和完善的问题,我国高校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同时,立足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政策制度,为大学生创设良好的伦理道德教育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而为国家政治、生态、社会文明及各项事业共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宿珊珊 单位:许昌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松涛.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刍议[J].学理论,2012,28.

[2]邓晓宇.大学生家庭伦理危机与高校道德教育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2,30.

[3]李琬华.浅谈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2012,04.

[4]邓艳华.高校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

伦理道德观论文篇6

关键词:民族地区;伦理思想;研究现状;发展方向

世界各国有众多民族,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因而有着不同的伦理道德观念,此民族认为是者,彼民族或以为非。这是伦理道德的相对性。当然,在不同民族不同的伦理道德观念之中,亦有诸多共同的相通的内容,这表现了伦理道德的共同性。各民族之间的伦理道德观念,可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伦理道德观念和准则,在各个民族处理内外民族关系,处理民族成员与民族整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时,发挥着重要的调适作用。因此,民族伦理道德是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民族的素质,对一个民族的团结,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对一个民族的兴衰,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是对民族成员的身心成长、家庭关系、事业发展,对民族整体的社会风尚、精神风貌、文明状况所起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

一、民族伦理学的发展及界定

民族伦理学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中国早期的《山海经》、《诗经》、《离骚》、《史记》等著作中,都有关于国内外一些古代民族的伦理道德习俗的记载。在国外,希罗多德的《历史》、凯撒的《高卢战记》、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等著作,也大量记载了世界各国诸多民族的伦理道德习俗。…

19世纪,在巴斯蒂安、泰勒、摩尔根等人的著作中,已大量涉及到民族伦理道德的各种问题。如泰勒提到:“整个民族有自己特殊的服饰,特殊的工具和武器,特殊的婚姻和财产法,特殊的道德和宗教学说。”而摩尔根关于民族伦理道德理想目标的论述,已比较明确地表达了民族伦理道德是不断进步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族伦理道德问题的探讨,尤其是对民族伦理道德的本质、阶级性、民族性等问题的深刻阐述,是人类道德认识论上的革命变革。如关于民族伦理道德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在论及民族伦理道德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时,恩格斯说到:“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如此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革命导师关于民族伦理道德的种种论述,虽然还不系统,还不具备学科意义,但他们建立在科学世界观基础上的这些论述和看法,今天仍是我们开展民族伦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民族伦理学(Ethno—ethics),出现在我国80年代。它既是民族学下属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伦理学下属的一个分支学科,或者说是介于民族学和伦理学之间的一个横向性跨界新兴边缘学科。因此,民族伦理学是综合运用民族学和伦理学的基础理论,来研究各个民族的道德现象、道德本质及道德特征;研究各民族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研究各民族道德的功能及社会作用的科学。

二、中国少数民族伦理思想研究的现状

中国历来是一个重伦理、尚道德的国家。但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尽管伦理思想极其丰富,将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系统研究的,却绝无仅有。而在有限的关于伦理学史和伦理思想史的论著中,几乎研究的都是汉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很少涉及各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思想和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民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在各自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和文化。这些丰富的伦理思想和文化却因缺乏专门和系统的研究而长期得不到人们的重视。

伦理道德观论文篇7

论道德关系的新发展

内在理由与伦理生活

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深层反思

社会个体道德行为的内外动因探析

“受助逆袭”现象的伦理探析

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当代建构

符号消费的伦理构建与路径选择

王阳明廉洁思想与当代价值的实现

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激发大学生道德主体性养成的心理学策略

德性伦理与现代社会:谁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伦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与德教的阐证

王船山法治思想的伦理精神探幽

基于人民主体观的政府责任伦理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智慧及其对关系伦理的影响

基督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

论核心价值观的两重性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探析

再谈汉斯·忧那思“责任伦理”代表作

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及其建设理路

浙江“最美现象”的伦理意蕴及其普遍化原则研究

情感与存在:儒家德性精神现代振兴的方法论奠基

亚里士多德论想望与道德生活的可能性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技艺——析斯多亚派的技艺概念

权利的道德基础——一种关于康德法权思想的解读

黑格尔财富伦理观述论——兼论社会转型期国民财富观的问题与重构

汉斯·忧那思责任伦理最主要代表作之我见

弗洛姆类伦理思想的主旨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渊源

羞感:道德生成的情感机制——马克斯·舍勒羞感理论解读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思考

领导干部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从“子曰”类文献看孔子心目中“罪”的伦理意义

撞击语言:一则关于维特根斯坦伦理学的批判性评论

经济和伦理的内在统一与道德治理的范式转换

麦金太尔《依赖性的理性动物——人类为什么需要德性》读解

对康德法权哲学与道德哲学关系的探寻

阿马蒂亚·森正义观:基本宗旨与主要特征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执政伦理与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杭州市上城区的调查研究为依据

民生基线:伦理向度的国家经济安全——基于风险社会视阈

纳米技术的哲学价值和影响——试述科技与伦理的辩证关系

“命”与“道”:略论《大学》政治伦理思想的形而上维度

理解康德的“焦虑”——基于《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公正是具有存在性的理想——对德里达公正思想的反思

精英群体道德差评对大学生德育的冲击及消解策略

职业伦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

伦理道德观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国内;荀子;伦理思想;综述[中图分类号]b222.6

对于苟子伦理思想的研究,在辛亥革命及至民国时期一些思想家、哲学家的专著里已多有论及,如蔡元培先生所著的《中国伦理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就系统地探讨了苟子思想的天人观、性恶说、性论之矛盾、修为之方法、礼等,关于人性论,先生认为,苟子以人类为同性,与孟子是相同的。故持性恶之说,则谓人人具有恶性。并且指出,苟子所谓善,是与意识之善有别的,故其说尚不足以自立,而其依据学理之倾向,则已胜于孟子。后冯友兰在其专著《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第二版)、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大纲》(三联书店2005)对苟子伦理思想的人性论、修养论、道德之起源、礼之用诸方面也有论述,但基本上是在中国哲学大的视阈内的知识的介绍,可为后学研究苟子及其伦理思想作学理上的说明和奠基。建国以后至1976年,由于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苟学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只有李德永著《苟子》(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一书,对伦理思想书中也没有涉及。而1977年后近30年,苟学及其伦理思想研究方兴未艾、如火如荼,特别是与历史学、人学、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相结合,产生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著述不断、创建迭出。本文试对这一历史时期苟子伦理思想研究状况做一番梳理,以为研究者提供一点可资参考的资料和线索。综述主要以各个历史时期的专著和论文为分析原本,分三个阶段而展开。

一、1977年至1986年:荀子伦理思想研究的初始期

第一阶段从1977年到1986年。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学术界对苟子的思想归属,重新澄清,否定了文革前把苟子归于法家的论调,而归于儒家。特别是南京大学前任校长匡亚明教授认为苟子的思想核心是“礼”,“礼”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范畴,因而苟子当属儒家无疑。同时,一些学者突破文革前对苟子思想的认定形式,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思想。

关于伦理思想,一些学者在专著里已有涉及,朱伯昆在《先秦伦理学概论》从“礼为行为的最高准择”、“论礼的起源和意义”、“性恶论”、“修养方法”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关于性恶论,他说,“把人的自然属性,看成人性的本质,并且把好利恶害归之于人的自然属性,认为自然属性是同道德行为对立的.从而以自然属性为恶”…,可以看出,基本上把苟子人性论定性为性恶论;并总结说,“苟况人性论的根本错误,是不懂得人的社会性……不懂得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其结果向人的自然属性中寻找人类生活的依据”,其实,苟子提出“群分说”,“礼以养情说”,“制民之产说”,确是看到物质对道德的促进作用,此段议论有失公允。对于道德修养论,评价是客观的,反映了苟子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苟况把道德品质看成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因此其修养方法则注重‘学’、‘行”’。包遵信认为“苟子的宇宙观是形而上学的宇宙观”。从而引起学界对苟子天人观的重新讨论和再认识。

这一阶段出版了四部著作。一部是“北京大学”《苟子》注释组注释的《苟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该书以王先谦《苟子集解》为底本,吸收了前人及现代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对《苟子》三十二篇进行了校勘和注释。

另一部是夏甄陶的《论苟子的哲学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该书对苟子的天人观、社会观、逻辑论、辩证法等思想作了深入系统地探讨,以及对苟子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作了全面阐发,基本上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但是,作者的思想受历史的局限,因而有的结论又显得教条僵化。而且,对苟子的伦理思想也没有涉及。

第三部是胡玉衡、李育安的《苟况思想研究》,该书以论文的形式,把苟子的思想分十一个部分来探讨,包括:论苟况的唯物主义思想;论苟况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论苟况的政治思想等。尤其是该书对苟子的伦理思想第一次作了比较系统的探讨。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苟子伦理思想与政治、法律的相互关系,“苟况把伦理道德的问题与治国安邦的根本大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论述伦理道德时,他能跳出把礼仪道德只作为规范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狭隘小圈子,把它看成是发展国家政治经济、安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富国裕民的组成部分”,同时,作者还深刻地分析了善恶、荣辱、君子小人三对伦理范畴以及苟子的道德修养论。最后,作者总结认为,苟况的伦理道德观是以治国安邦为最高目标,使道德的内容和标准达到更高的境界,道德教育与施行法治必须紧密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可以说,作者基本把握了苟子伦理思想的精神,紧密结合文本去解读而没有泛泛而谈。

第四部是向仍旦的《苟子通论》,该书以唯物唯心二分的思想路径,探讨苟子的宇宙观、性恶论、社会观等。对于伦理思想没有专门探讨,而是分散于一些章节中,关于人性论,作者在分析先秦诸家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所谓人之性恶,是破孟子性善论的;所谓‘其善者伪也’是立自己的观点,阐明人的善良德行是后天人为之功的”。可见,他所认为的苟子人性论在于强调人应当主观努力去改造人的自然本性,是人性改造论,这就基本定性苟子说的人性是恶的,但作者第一次探讨了心在道德认识中的作用,认为“伪”是经过心的思虑的结果,这无疑是深刻的。同时,作者还探讨了“行”在德性形成中的意义,“但是,也必须看到苟子所说的‘行’是指个人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行为”,这就突破了前人研究苟子知行观仅限于认识论的局限,而是把“行”放在更广阔的道德视域中去考察,赋予“行”以更深刻的道德内涵和更深远的道德前景。但他又坚持当时浓郁的阶级气氛,认为苟子的“行”的目标和范围是应该划定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道德范畴之内的,这无疑是说苟子的“礼仪”是封建的道德范畴,从而打上了深深的阶级思维的烙印。

二、1987年至1997年:荀子伦理思想研究的发展期

第二阶段从1987~1997年。这十年发表了近百篇研究苟子的文章。学界开始从多个角度去审视、研究苟子的思想,主要探讨了苟子的天人观、人性论、心性论;侧重于从文化学、伦理学的角度去解读苟子。如惠吉星说:“苟子思想同殷周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苟子不仅对六经的传授作出过重要贡献,他的思想也深受六经的影响。”’樊浩教授在其专著《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中指出,“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伦理中礼的精神,成为宋明时期中国伦理精神大综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来源。他的伦理精神,在根本思想内容上与孟子处于对立的地位”,并且通过与孟子的伦理思想比较指出,“孟子讲主观性的仁义,苟子讲客观性的礼义;孟子主性善,苟子主性恶;孟子言反身而诚,苟子言教化习行……苟子学说的使命表现为先秦思想的批判性总结,实际上标志着民族伦理精神生长的第一阶段的完成”,还系统精辟地论述了“礼的精神”、“性恶论”、“化性论”,为苟子伦理思想的研究建构了框架并指明了方向。

这一阶段主要出版了三部专著,一部是惠吉星的《苟子与中国文化》,该书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把苟子的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深入探讨了苟子的自然观、人性论、认识论以及苟子与中国礼文化、法律文化、政治文化的关系,指出苟学是战国文化重建过程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关于伦理思想,作者专门辟出一些章节探讨,如第五章第二节的第二部分“修身与教化”;第七章第四节“苟子与中国古代道德认识论”。关于“修身与教化”,作者认为,苟子从性恶论出发,不相信人的内在本性和道德自觉,因而十分重视礼仪法度的规范作用,治国的关键还是教化,而教化百姓应以正己修身为主。此段论述已经指明苟子德性理论与孟子的区别,孟子是强调心的道德自觉的,而苟子强调后天教化修身以成德,但作者没有指出为什么教化能成德,它的条件是什么,即作者忽视心在道德教化中的人文力作用。关于“苟子与中国古代认识论”,作者分析认为,苟子以道德主体作为认识主体,以伦理道德原则作为认识客体,将认识过程作为社会道德实践过程,把人格完善作为认识的最终目标。这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作者没有具体展开论述。

第二部专著是王廷洽的《苟子答客问》。专著以问答的方式展现了苟子思想的全貌——思想渊源、哲学、政治、经济、教育学、心理学。作者在第六章探讨了苟子的伦理道德。包括:伦理道德的作用;国君的职责;官员的道德;士、君子、圣人、小人的不同群体;有关孝、礼、仁、义、乐的问题。关于伦理道德的作用,作者归结为三个方面:治国安邦,养情化性,辅助法治。可以说,这三个方面涵盖了苟子礼学思想的全部内容,作者重点诠释了仁义礼乐,“此四者都是伦理道德的规范,是相辅相成的,对他人敬爱应该合情合理,合情合理就应该符合礼制,既然能够做到仁、义、礼,那么人们之间的关系就应该和谐”。其实,在苟子的思想里面,仁为质,义为本,礼为用,互为表里,相互贯通,正如苟子所说,“三者皆通,然后道也”。

第三部专著是孔繁的《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该书是以专题的形式对苟子的礼、法、王霸、正名、人性等思想进行梳解,从而使读者对苟子的学说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伦理思想主要是修养论,侧重于对文本的解释,其他方面鲜有论述。

三、1998年至2007年:荀子伦理思想研究的繁荣期

第三阶段从1998—2007年。这一阶段是苟子研究的活跃和繁荣时期。近十年来,人们对苟子的社会思想、管理思想、科技思想、生态思想等进行了深人探讨,并从伦理学、人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角度去解读苟子,侧重于苟子思想向现代文化的转生研究,且提出一些代表性的观点和见解。

关于天人观,晁福林教授认为:“苟子虽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但他又对制的范围作了很多限制,苟子的天道观也没有摆脱天命论的羁绊。”关于苟子哲学特质,路德斌教授认为:“从‘道统’的角度说,苟学与孟学的关系是‘道’同而‘术’不同。”伦理思想方面,对道德修养论、道德教育论以及苟子伦理思想与先秦诸家思想的比较也多有涉及,另外,还侧重于应用伦理方面的研究。关于道德修养论,王易论说:“苟子一方面从人的自然性出发,提出人性本恶论;另一方面又从人的社会性出发,提出了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论和道德修养论。这方面的文章还可参看《试论苟子的人生修养观》(贺莉:《燕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二期)、《苟子道德修养观探析》(刘玉明迟淑荣:《淄博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苟子修身养心论》(姜元奎张华松:《东岳论丛》2006年第1期)。关于道德教化理论,有的学者认为,苟子是从他的人性论预设与群居和一社会性存在的内在矛盾出发,论证道德教化的必要性,在道德教化的价值指向和依靠对象上,既突显人的主体性地位,又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强调实践理性的作用,拓展了教化的崭新途径…。当然,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看法,方尔加一直以为苟子是孔孟儒家的千古罪人,苟子将道德功利化,是非道德主义¨。关于这方面的论点还可参看方尔加的著作《苟子新论》(方尔加:《苟子新论》,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在这段期间,老一辈哲学家著作有的又重版,同时还出版了专业的中国伦理思想史的专著,其中涉及苟子伦理思想的,在此不一一赘述。

苟子的应用伦理思想,从目前收集的资料看,主要有:家庭伦理思想、生态伦理思想。对于生态伦理思想,作者认为“苟子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把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尊重统一起来,人在自身的生存而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把这种改造和利用限定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遵循上”。文章重点讨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生态涵义,指出这不是“人定胜天”,更不是“人类中心主义”命题,在此概念区别的基础上,讨论了自然的内在价值以及德福一致的观念。

对于苟子的家庭伦理思想,作者主要论述了家庭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思想特点、它的封建性与现代价值。文章围绕苟子提出的五伦展开论述,认为苟子纳礼人孝,“改造了作为仁的宽、惠,而把它们纳人父慈的范畴。这就比孔子抽象地说父慈具体多了,也比孟子所谓的‘父子有亲’更加明确”。作者提出父子、兄弟、夫妻三方应遵循礼系统地实行,而不可偏废一方,并且把讲求道德权利义务和排斥愚忠愚孝作为科学性的两个方面,还强调了家庭当中的德——得相通原理: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男女不得不欢。

可见,学界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去解构苟子是当前苟学研究的基本趋势,而且在人性论、天人观等不同思想领域提出不同的观点,代表了当前苟学界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最高水平。

在这一时期主要产生了五部专著,基本上可定性为中国哲学方面的著作,对苟子伦理思想研究鲜有涉及。这五部著作为:韩德民的《苟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齐鲁书社2001);郭志坤的《旷世大儒——苟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马积高的《苟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储昭华的《明分之道——从苟子看儒家文化与民主政道融通的可能性》(商务印书馆2006);陆建华的《苟子礼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该书认为苟子礼学以礼的价值说明为思维的起点,以礼以解蔽的诸子批判为终点;苟子礼学包括礼之价值论、礼之发生论、礼之本质论等内容。论著在第四章提到苟子伦理思想——道德规范。著者认为,礼为德,而非普通之德,而是诸德之总德,礼是人际交往中必备的敬、孝、悌、慈、惠等诸德的总和,这样,礼落实于君道、臣道、父道、臣道、父道、子道、兄道、弟道、夫道、妻道中,就体现为公、忠、慈、孝、友、恭、和、柔等伦理道德。

四、荀子伦理思想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态势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