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模范卫生院创建8篇

时间:2023-03-15 14:58:59

模范卫生院创建

模范卫生院创建篇1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所系。所以,自上任始,我就充分认识到卫生院的建设和发展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起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为此,深感肩上的重任。如何把中心卫生院建成一个切实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的卫生院,如何规范管理成为百姓满意的卫生院,如何实现医院的不断提升与发展,如何解决居民的“看病难、看病贵”?……,这都是我一直在思考并努力去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负所望,我始终把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放在首位,用政治理论知识、科学管理理念来武装自己,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及驾驭复杂局面的工作能力,使自己在工作上少走弯路,能够把一个卫生院实实在在的管理好。

任职以来,认真学习了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地学习了各级政府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文件和一系列卫生法律、法规。通过学习,牢固树立了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对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医疗体制改革的内容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了依法管理和规范管理的能力。同时积极参加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班,学习医院管理知识,提升管理水平。并且对医院的状况、职工反应的医院发展和管理问题、居民反应的服务和质量问题、医院医疗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每年都开展一次系统的调研,不定期的开展针对性的调研,对卫生院的发展状况和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保证了卫生院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履行职责,科学管理。

(一)健全制度,严格考核,医院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管理是院长第一项根本职责,医院发展要靠管理,因此,我把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主要从组织建设、制度规范、分配改革、考核监督等四个方面着手:1、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执行力。一是调整管理模式。为了进一步理顺医院管理条块关系,结合卫生部的相关要求,实行了“三部一办”的管理模式,即预防保健部、医疗康复部、后勤保障部、办公室,三个部的主任由三名副院长兼任,通过“三部一办”使医院分工更明确、管理更顺畅。二是加强班子建设。医院工作执行力,关键是看医院班子是否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三年来,我十分重视班子的建设。班子之间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协调工作。并且强调班子成员间的沟通,建立周院务会制度,使班子成员间多交流,多通气,多商量。对医院相关的决策、制度、事务,必须经过班子成员的认真讨论,一经决议,必须不折不扣予以执行,做到有令必行,提高了班子的执行力。2、健全制度流程,规范工作行为。随着医院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医院规章制度的再建设和工作流程的再建造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对医院的制度重新进行了整理、修改和增补,对相关工作流程进行了明确,使管理制度更科学、合理,更符合本院的实际情况,便于操作,并将管理制度、奖罚制度等汇集成册,组织全体员工集中学习,做到“理解制度、遵守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服务行为,使医院的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3、改革分配制度,提高工作积极性。3月,对医院原来的分配方案进行了调整,这次调整抓住两个落实:一是落实责任制,医院每个科室、每一岗位都有明确的互不矛盾的责任,并且每一时间段都有明确的任务和工作目标。二是落实赏罚法,根据任务、目标完成的好坏分别予以赏罚,赏罚分明。4、严格监督考核。为了保证每一项制度能落实、每一件工作能完成,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每个科室实行一月一次的考核检查,由考核小组完成,职工的分配与考核挂钩。认真实施院长查房制度,带领班子成员及各职能科室,每月不定期对各科室的工作进行检查,包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态度、后勤保障、劳动纪律等。实行卫生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制度,考核分4个档次,对不称职的职工按相关规定予以相应处理。

(二)健康为本,服务为先,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起步早,工作实,能创新,近几年,为了更有成效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坚持健康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形成了以康复为特色,适宜技术为品牌,工作创新求实为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做到四个扎实。一扎实落实社区责任医生制度。根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科学合理的配备了社区责任医生。明确责任医生工作任务。制定责任医生工作计划,对工作落实情况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检查。规范责任医生工作行为,开展上门服务、电话随访、集中教育、定期驻村等多种服务模式,切切实实的为老百姓解决健康问题,管好居民的健康。二扎实做好三大类十二项公共卫生工作。积极开展农民健康体检、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社区康复、妇幼保健、重点传染病防控等各项工作。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及儿童保健管理率均达到95%以上,五苗接种率98%以上,对重点传染病进行了监测和防控,登革热防控工作成效明显,得到街道政府和上级部门的认可。2010年,完成18423名农民的健康体检工作,体检完成率占参保农民的42.98%。责任医生规范有序进行慢病管理,各慢病管理人数高血压3753人、糖尿病769人、肿瘤68人、脑卒中85人、冠心病123人,累计开展慢病随访21260人次,对60岁以上老人累计开展健康管理随访25595人次。三扎实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按照居民步行20分钟到达社区服务站的要求,规划建设了6个社区服务站,26个村卫生室。并结合新医改,认真开展新建服务站工作,2010年规化新建6家,改造5家。使农民在家门口能够看上病。四扎实抓好公共卫生信息化管理。六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安装和使用his系统,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信息化水平。今年7月起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医保(农保)实现即时报销。医院同时使用城乡居民健康管理软件、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软件、财务管理系统、院内政务系统等。今年10月安装了检验信息系统(lis系统),开发了简易影像系统,提高了检验和影像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预防接种信息手机短信预约平台,通过收集整理,把儿童家长手机信息输入疫苗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儿童家长手机信息库,采取预防接种信息的手机短信预约方式,提高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率。在手足口病防治、问题奶粉宣传、流感疫苗接种、麻疹疫苗接种等方面发出送短信上万条,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凝聚合力,增创优势,通过200强卫生院评估。本院于被省卫生厅、省财政厅批准为“200强卫生院”建设单位。按照创建工作要求进行了详细计划,全院职工积极投入创建之中。今年10月省卫生厅对本院200强卫生院创建进行未期评估,得到了评估组的好评。通过200强卫生院的创建,实现了三个提升。一是医院总体面貌得到提升。加强了医院软硬件建设,改善就诊环境,为患者提供了优良的就医治疗环境。装修了中医馆,突出了中医文化氛围,使文化与医疗有机的相结合。对医院门诊进行了改造搬迁,新建输液室,配备沙发式输液躺椅和有线电视和空调等人性化设施。对科室布局进行调整,突出了以病人方便为目的的布局理念。开展首问首诊责任制和微笑服务、护士淡装上岗;导医台工作到位,诊区标志醒目,真正实现服装温馨化、病区美化、环境绿化、夜景亮化。二是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提升。我们以创建200强卫生院为抓手,强化医护质量提升与管理,认真落实医护管理核心制度,规范医疗护理文书书写。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每月一次召开医疗安全专题会议,并邀请专家就医疗安全全院培训,三年来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加强业务学习,开展病例讨论、护理操作比赛、急救操作比武、邀请专家授课,提高医务工作者技术能力。注重人才建设,通过内部进修,外面引进,横向交流,聘请专家等多种方式加强人才建设,每年安排不少于5人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有针对性的派员工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引进新技术,促进院内新项目的开展及资源利用。与邵益夫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嘉兴二院建立了康复技术支持关系,与市中心医院建立医院和卫生院牵手扶持关系,定期邀请专家查房、会诊、讲课,全面提高了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引进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先后购置了彩超、全自动生化仪、cr、12导进口心电图机、牙科床等设备,三年来购置康复设备100余万元,提高了我院的诊疗水平。门诊人次和业务量大副上升,门诊人次由8万上升到17万,床位使用率98%以上,业务收入由630万上升到今年1400多万。三是医院文化内涵得到提升。以前医院重在加强硬件建设,而软件和内涵建设还存在许多薄弱的环节,开始,以200强创建为契机,下大力气加强医院文化内涵建设,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的活动。围绕这项活动,主要抓三项工作:1、改善服务理念,方便群众就医,提高满意度。医院内树立了领导服务员工,后勤服务医疗,二线服务一线,全员服务病人的服务理念。为了真正缩短病人等候排队时间,增加了挂号收费人员和窗口,充实了药剂和护理人员,增加了发药和输液窗口。结合医院的中医特色,开设了中药煎药房,解除了病人煎煲中药的烦恼,大大方便了病人。为了解决病人饮水问题,,在各层楼都增设了饮水机,免费提供一次性杯子。为了解决部分病人站立候诊或等候检查结果之苦,医院增设了新的座椅到各个层搂,从而使就医环境得到改善,提高了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2、加强急诊管理,提高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为了更好地方便急诊病人就医,医院对急救室进行了改装,调整和加强了急救技术力量,把工作责任心强、技术过硬、服务态度好、年富力强的医护人员安排在急诊一线。为了确保急诊工作质量,医院定期开展急救知识、急救操作技能以及急救器材使用的强化培训。过去,有急诊病人时,呼叫会诊人员很不方便,为此,医院安装急救呼叫铃,保证会诊人员5-10分内到达,提高了急诊服务水平。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在全院进行了职业道德强化教育,完善了监督机制,要求全体医务人员做到态度和蔼、检查细致、处理及时、廉洁自律、文明行医,禁止收受红包和药品回扣,不得向病人私自收费,否则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罚当事人。

(二)健康为本,服务为先,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起步早,工作实,能创新,近几年,为了更有成效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坚持健康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形成了以康复为特色,适宜技术为品牌,工作创新求实为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做到四个扎实。一扎实落实社区责任医生制度。根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科学合理的配备了社区责任医生。明确责任医生工作任务。制定责任医生工作计划,对工作落实情况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检查。规范责任医生工作行为,开展上门服务、电话随访、集中教育、定期驻村等多种服务模式,切切实实的为老百姓解决健康问题,管好居民的健康。二扎实做好三大类十二项公共卫生工作。积极开展农民健康体检、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社区康复、妇幼保健、重点传染病防控等各项工作。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及儿童保健管理率均达到95%以上,五苗接种率98%以上,对重点传染病进行了监测和防控,登革热防控工作成效明显,得到街道政府和上级部门的认可。2010年,完成18423名农民的健康体检工作,体检完成率占参保农民的42.98%。责任医生规范有序进行慢病管理,各慢病管理人数高血压3753人、糖尿病769人、肿瘤68人、脑卒中85人、冠心病123人,累计开展慢病随访21260人次,对60岁以上老人累计开展健康管理随访25595人次。三扎实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按照居民步行20分钟到达社区服务站的要求,规划建设了6个社区服务站,26个村卫生室。并结合新医改,认真开展新建服务站工作,2010年规化新建6家,改造5家。使农民在家门口能够看上病。四扎实抓好公共卫生信息化管理。六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安装和使用his系统,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信息化水平。今年7月起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医保(农保)实现即时报销。医院同时使用城乡居民健康管理软件、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软件、财务管理系统、院内政务系统等。今年10月安装了检验信息系统(lis系统),开发了简易影像系统,提高了检验和影像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预防接种信息手机短信预约平台,通过收集整理,把儿童家长手机信息输入疫苗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儿童家长手机信息库,采取预防接种信息的手机短信预约方式,提高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率。在手足口病防治、问题奶粉宣传、流感疫苗接种、麻疹疫苗接种等方面发出送短信上万条,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凝聚合力,增创优势,通过200强卫生院评估。本院于被省卫生厅、省财政厅批准为“200强卫生院”建设单位。按照创建工作要求进行了详细计划,全院职工积极投入创建之中。今年10月省卫生厅对本院200强卫生院创建进行未期评估,得到了评估组的好评。通过200强卫生院的创建,实现了三个提升。一是医院总体面貌得到提升。加强了医院软硬件建设,改善就诊环境,为患者提供了优良的就医治疗环境。装修了中医馆,突出了中医文化氛围,使文化与医疗有机的相结合。对医院门诊进行了改造搬迁,新建输液室,配备沙发式输液躺椅和有线电视和空调等人性化设施。对科室布局进行调整,突出了以病人方便为目的的布局理念。开展首问首诊责任制和微笑服务、护士淡装上岗;导医台工作到位,诊区标志醒目,真正实现服装温馨化、病区美化、环境绿化、夜景亮化。二是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提升。我们以创建200强卫生院为抓手,强化医护质量提升与管理,认真落实医护管理核心制度,规范医疗护理文书书写。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每月一次召开医疗安全专题会议,并邀请专家就医疗安全全院培训,三年来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加强业务学习,开展病例讨论、护理操作比赛、急救操作比武、邀请专家授课,提高医务工作者技术能力。注重人才建设,通过内部进修,外面引进,横向交流,聘请专家等多种方式加强人才建设,每年安排不少于5人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有针对性的派员工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引进新技术,促进院内新项目的开展及资源利用。与邵益夫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嘉兴二院建立了康复技术支持关系,与市中心医院建立医院和卫生院牵手扶持关系,定期邀请专家查房、会诊、讲课,全面提高了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引进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先后购置了彩超、全自动生化仪、cr、12导进口心电图机、牙科床等设备,三年来购置康复设备100余万元,提高了我院的诊疗水平。门诊人次和业务量大副上升,门诊人次由8万上升到17万,床位使用率98%以上,业务收入由630万上升到今年1400多万。三是医院文化内涵得到提升。以前医院重在加强硬件建设,而软件和内涵建设还存在许多薄弱的环节,开始,以200强创建为契机,下大力气加强医院文化内涵建设,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的活动。围绕这项活动,主要抓三项工作:1、改善服务理念,方便群众就医,提高满意度。医院内树立了领导服务员工,后勤服务医疗,二线服务一线,全员服务病人的服务理念。为了真正缩短病人等候排队时间,增加了挂号收费人员和窗口,充实了药剂和护理人员,增加了发药和输液窗口。结合医院的中医特色,开设了中药煎药房,解除了病人煎煲中药的烦恼,大大方便了病人。为了解决病人饮水问题,,在各层楼都增设了饮水机,免费提供一次性杯子。为了解决部分病人站立候诊或等候检查结果之苦,医院增设了新的座椅到各个层搂,从而使就医环境得到改善,提高了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2、加强急诊管理,提高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为了更好地方便急诊病人就医,医院对急救室进行了改装,调整和加强了急救技术力量,把工作责任心强、技术过硬、服务态度好、年富力强的医护人员安排在急诊一线。为了确保急诊工作质量,医院定期开展急救知识、急救操作技能以及急救器材使用的强化培训。过去,有急诊病人时,呼叫会诊人员很不方便,为此,医院安装急救呼叫铃,保证会诊人员5-10分内到达,提高了急诊服务水平。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在全院进行了职业道德强化教育,完善了监督机制,要求全体医务人员做到态度和蔼、检查细致、处理及时、廉洁自律、文明行医,禁止收受红包和药品回扣,不得向病人私自收费,否则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罚当事人。

(四)加大商业贿赂整治,杜绝药品回扣。我院严格按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抓药品和医疗器械购销中收受回扣、在医疗服务中“开单提成”、收受“红包”和乱收费等不正之风。

四、主要存在的问题。

回顾任职以来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些方面与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公共卫生工作上创新力度不大,三年来,公共卫生工作没有较大创新。

(二)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目前,虽然能解决常见病和多发病,但缺少学科带头人。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绩效工资改革、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有关基层卫生院改革工作,如何进一步落实和深化。对这项工作将认真开展调研、制定方案、创新举措,使卫生院的建设和发展紧紧围绕改革的要求,做到改革促进发展,发展深化改革。

(二)强化内部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模式,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工作。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创新公共卫生工作,加大公共卫生的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慢性病、重点人群、外来人群的管理方式,努力探索让居民能够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完善并使用好健康档案,真正的做到把老百姓的健康管起来。同时推进健康农村、健康社区和健康家庭的建设。

(四)加大人才培养,尤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才建设和储备,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责任医生队伍。

模范卫生院创建篇2

任职的三年来,在卫生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街道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院班子和广大职工的支持和努力下,紧紧围绕院长任期目标和卫生院中心工作,认真履行院长职责,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下面我就三年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所系。所以,自上任始,我就充分认识到卫生院的建设和发展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起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为此,深感肩上的重任。如何把xx中心卫生院建成一个切实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的卫生院,如何规范管理成为百姓满意的卫生院,如何实现医院的不断提升与发展,如何解决居民的“看病难、看病贵”?……,这都是我一直在思考并努力去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负所望,我始终把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放在首位,用政治理论知识、科学管理理念来武装自己,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及驾驭复杂局面的工作能力,使自己在工作上少走弯路,能够把一个卫生院实实在在的管理好。

任职以来,认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xxxx”重要思想,系统地学习了各级政府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文件和一系列卫生法律、法规。通过学习,牢固树立了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对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医疗体制改革的内容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了依法管理和规范管理的能力。同时积极参加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班,学习医院管理知识,提升管理水平。并且对医院的状况、职工反应的医院发展和管理问题、居民反应的服务和质量问题、医院医疗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每年都开展一次系统的调研,不定期的开展针对性的调研,对xx卫生院的发展状况和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保证了卫生院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履行职责,科学管理。

(一)健全制度,严格考核,医院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管理是院长第一项根本职责,医院发展要靠管理,因此,我把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主要从组织建设、制度规范、分配改革、考核监督等四个方面着手:1、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执行力。一是调整管理模式。为了进一步理顺医院管理条块关系,结合卫生部的相关要求,实行了“三部一办”的管理模式,即预防保健部、医疗康复部、后勤保障部、办公室,三个部的主任由三名副院长兼任,通过“三部一办”使医院分工更明确、管理更顺畅。二是加强班子建设。医院工作执行力,关键是看医院班子是否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三年来,我十分重视班子的建设。班子之间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协调工作。并且强调班子成员间的沟通,建立周院务会制度,使班子成员间多交流,多通气,多商量。对医院相关的决策、制度、事务,必须经过班子成员的认真讨论,一经决议,必须不折不扣予以执行,做到有令必行,提高了班子的执行力。2、健全制度流程,规范工作行为。随着医院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医院

规章制度的再建设和工作流程的再建造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对医院的制度重新进行了整理、修改和增补,对相关工作流程进行了明确,使管理制度更科学、合理,更符合本院的实际情况,便于操作,并将管理制度、奖罚制度等汇集成册,组织全体员工集中学习,做到“理解制度、遵守制度”。

通过制度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服务行为,使医院的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3、改革分配制度,提高工作积极性。3月,对医院原来的分配方案进行了调整,这次调整抓住两个落实:一是落实责任制,医院每个科室、每一岗位都有明确的互不矛盾的责任,并且每一时间段都有明确的任务和工作目标。二是落实赏罚法,根据任务、目标完成的好坏分别予以赏罚,赏罚分明。4、严格监督考核。为了保证每一项制度能落实、每一件工作能完成,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每个科室实行一月一次的考核检查,由考核小组完成,职工的分配与考核挂钩。认真实施院长查房制度,带领班子成员及各职能科室,每月不定期对各科室的工作进行检查,包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态度、后勤保障、劳动纪律等。实行卫生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制度,考核分4个档次,对不称职的职工按相关规定予以相应处理。

(二)健康为本,服务为先,创新xx社区卫生服务模式。xx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起步早,工作实,能创新,近几年,为了更有成效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坚持健康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形成了以康复为特色,适宜技术为品牌,工作创新求实为要求的xx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做到四个扎实。一扎实落实社区责任医生制度。根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科学合理的配备了社区责任医生。明确责任医生工作任务。制定责任医生工作计划,对工作落实情况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检查。规范责任医生工作行为,开展上门服务、电话随访、集中教育、定期驻村等多种服务模式,切切实实的为老百姓解决健康问题,管好居民的健康。二扎实做好三大类十二项公共卫生工作。积极开展农民健康体检、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社区康复、妇幼保健、重点传染病防控等各项工作。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及儿童保健管理率均达到95%以上,五苗接种率98%以上,对重点传染病进行了监测和防控,登革热防控工作成效明显,得到街道政府和上级部门的认可。XX年,完成18423名农民的健康体检工作,体检完成率占参保农民的42.98%。责任医生规范有序进行慢病管理,各慢病管理人数高血压

3753人、糖尿病769人、肿瘤

68人、脑卒中85人、冠心病123人,累计开展慢病随访21260人次,对60岁以上老人累计开展健康管理随访25595人次。三扎实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按照居民步行20分钟到达社区服务站的要求,规划建设了6个社区服务站,26个村卫生室。并结合新医改,认真开展新建服务站工作,XX年规化新建6家,改造5家。使农民在家门口能够看上病。四扎实抓好公共卫生信息化管理。六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安装和使用his系统,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信息化水平。今年7月起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医保(农保)实现即时报销。医院同时使用城乡居民健康管理软件、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软件、财务管理系统、院内政务系统等。今年10月安装了检验信息系统(lis系统),开发了简易影像系统,提高了检验和影像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预防接种信息手机短信预约平台,通过收集整理,把儿童家长手机信息输入疫苗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儿童家长手机信息库,采取预防接种信息的手机短信预约方式,提高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率。在手足口病防治、问题奶粉宣传、流感疫苗接种、麻疹疫苗接种等方面发出送短信上万条,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凝聚合力,增创优势,通过200强卫生院评估。本院于被省卫生厅、省财政厅批准为“200强卫生院”建设单位。按照创建工作要求进行了详细计划,全院职工积极投入创建之中。今年10月省卫生厅对本院200强卫生院创建进行未期评估,得到了评估组的好评。通过200强卫生院的创建,实现了三个提升。一是医院总体面貌得到提升。加强了医院软硬件建设,改善就诊环境,为患者提供了优良的就医治疗环境。装修了中医馆,突出了中医文化氛围,使文化与医疗有机的相结合。对医院门诊进行了改造搬迁,新建输液室,配备沙发式输液躺椅和有线电视和空调等人性化设施。对科室布局进行调整,突出了以病人方便为目的的布局理念。开展首问首诊责任制和微笑服务、护士淡装上岗;导医台工作到位,诊区标志醒目,真正实现服装温馨化、病区美化、环境绿化、夜景亮化。二是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提升。我们以创建2

00强卫生院为抓手,强化医护质量提升与管理,认真落实医护管理核心制度,规范医疗护理文书书写。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每月一次召开医疗安全专题会议,并邀请专家就医疗安全全院培训,三年来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加强业务学习,开展病例讨论、护理操作比赛、急救操作比武、邀请专家授课,提高医务工作者技术能力。注重人才建设,通过内部进修,外面引进,横向交流,聘请专家等多种方式加强人才建设,每年安排不少于5人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有针对性的派员工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引进新技术,促进院内新项目的开展及资源利用。与邵益夫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嘉兴二院建立了康复技术支持关系,与市中心医院建立医院和卫生院牵手扶持关系,定期邀请专家查房、会诊、讲课,全面提高了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引进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先后购置了彩超、全自动生化仪、cr、12导进口心电图机、牙科床等设备,三年来购置康复设备100余万元,提高了我院的诊疗水平。门诊人次和业务量大副上升,门诊人次由8万上升到17万,床位使用率98%以上,业务收入由630万上升到今年1400多万。

三是医院文化内涵得到提升。以前医院重在加强硬件建设,而软件和内涵建设还存在许多薄弱的环节,开始,以200强创建为契机,下大力气加强医院文化内涵建设,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的活动。围绕这项活动,主要抓三项工作:1、改善服务理念,方便群众就医,提高满意度。医院内树立了领导服务员工,后勤服务医疗,二线

服务一线,全员服务病人的服务理念。为了真正缩短病人等候排队时间,增加了挂号收费人员和窗口,充实了药剂和护理人员,增加了发药和输液窗口。结合医院的中医特色,开设了中药煎药房,解除了病人煎煲中药的烦恼,大大方便了病人。为了解决病人饮水问题,,在各层楼都增设了饮水机,免费提供一次性杯子。为了解决部分病人站立候诊或等候检查结果之苦,医院增设了新的座椅到各个层搂,从而使就医环境得到改善,提高了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2、加强急诊管理,提高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为了更好地方便急诊病人就医,医院对急救室进行了改装,调整和加强了急救技术力量,把工作责任心强、技术过硬、服务态度好、年富力强的医护人员安排在急诊一线。为了确保急诊工作质量,医院定期开展急救知识、急救操作技能以及急救器材使用的强化培训。过去,有急诊病人时,呼叫会诊人员很不方便,为此,医院安装急救呼叫铃,保证会诊人员5-10分内到达,提高了急诊服务水平。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在全院进行了职业道德强化教育,完善了监督机制,要求全体医务人员做到态度和蔼、检查细致、处理及时、廉洁自律、文明行医,禁止收受红包和药品回扣,不得向病人私自收费,否则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罚当事人。

(二)健康为本,服务为先,创新xx社区卫生服务模式。xx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起步早,工作实,能创新,近几年,为了更有成效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坚持健康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形成了以康复为特色,适宜技术为品牌,工作创新求实为要求的xx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做到四个扎实。一扎实落实社区责任医生制度。根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科学合理的配备了社区责任医生。明确责任医生工作任务。制定责任医生工作计划,对工作落实情况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检查。规范责任医生工作行为,开展上门服务、电话随访、集中教育、定期驻村等多种服务模式,切切实实的为老百姓解决健康问题,管好居民的健康。二扎实做好三大类十二项公共卫生工作。积极开展农民健康体检、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社区康复、妇幼保健、重点传染病防控等各项工作。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及儿童保健管理率均达到95%以上,五苗接种率98%以上,对重点传染病进行了监测和防控,登革热防控工作成效明显,得到街道政府和上级部门的认可。XX年,完成18423名农民的健康体检工作,体检完成率占参保农民的42.98%。责任医生规范有序进行慢病管理,各慢病管理人数高血压

3753人、糖尿病769人、肿瘤

68人、脑卒中85人、冠心病123人,累计开展慢病随访21260人次,对60岁以上老人累计开展健康管理随访25595人次。三扎实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按照居民步行20分钟到达社区服务站的要求,规划建设了6个社区服务站,26个村卫生室。并结合新医改,认真开展新建服务站工作,XX年规化新建6家,改造5家。使农民在家门口能够看上病。四扎实抓好公共卫生信息化管理。六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安装和使用his系统,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信息化水平。今年7月起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医保(农保)实现即时报销。医院同时使用城乡居民健康管理软件、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软件、财务管理系统、院内政务系统等。今年10月安装了检验信息系统(lis系统),开发了简易影像系统,提高了检验和影像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预防接种信息手机短信预约平台,通过收集整理,把儿童家长手机信息输入疫苗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儿童家长手机信息库,采取预防接种信息的手机短信预约方式,提高流动人口预防接种率。在手足口病防治、问题奶粉宣传、流感疫苗接种、麻疹疫苗接种等方面发出送短信上万条,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凝聚合力,增创优势,通过200强卫生院评估。本院于被省卫生厅、省财政厅批准为“200强卫生院”建设单位。按照创建工作要求进行了详细计划,全院职工积极投入创建之中。今年10月省卫生厅对本院200强卫生院创建进行未期评估,得到了评估组的好评。通过200强卫生院的创建,实现了三个提升。一是医院总体面貌得到提升。加强了医院软硬件建设,改善就诊环境,为患者提供了优良的就医治疗环境。装修了中医馆,突出了中医文化氛围,使文化与医疗有机的相结合。对医院门诊进行了改造搬迁,新建输液室,配备沙发式输液躺椅和有线电视和空调等人性化设施。对科室布局进行调整,突出了以病人方便为目的的布局理念。开展首问首诊责任制和微笑服务、护士淡装上岗;导医台工作到位,诊区标志醒目,真正实现服装温馨化、病区美化、环境绿化、夜景亮化。二是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提升。我们以创建200强卫生院为抓手,强化医护质量提升与管理,认真落实医护管理核心制度,规范医疗护理文书书写。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每月一次召开医疗安全专题会议,并邀请专家就医疗安全全院培训,三年来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加强业务学习,开展病例讨论、护理操作比赛、急救操作比武、邀请专家授课,提高医务工作者技术能力。注重人才建设,通过内部进修,外面引进,横向交流,聘请专家等多种方式加强人才建设,每年安排不少于5人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有针对性的派员工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引进新技术,促进院内新项目的开展及资源利用。与邵益夫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嘉兴二院建立了康复技术支持关系,与市中心医院建立医院和卫生院牵手扶持关系,定期邀请专家查房、会诊、讲课,全面提高了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引进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先后购置了彩超、全自动生化仪、cr、12导进口心电图机、牙科床等设备,三年来购置康复设备100余万元,提高了我院的诊疗水平。门诊人次和业务量大副上升,门诊人次由8万上升到17万,床位使用率98%以上,业务收入由630万上升到今年1400多万。

三是医院文化内涵得到提升。以前医院重在加强硬件建设,而软件和内涵建设还存在许多薄弱的环节,开始,以200强创建为契机,下大力气加强医院文化内涵建设,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的活动。围绕这项活动,主要抓三项工作:1、改善服务理念,方便群众就医,提高满意度。医院内树立了领导服务员工,后勤服务医疗,二线服务一线,全员服务病人的服务理念。为了真正缩短病人等候排队时间,增加了挂号收费人员和窗口,充实了药剂和护理人员,增加了发药和输液窗口。结合医院的中医特色,开设了中药煎药房,解除了病人煎煲中药的烦恼,大大方便了病人。为了解决病人饮水问题,,在各层楼都增设了饮水机,免费提供一次性杯子。为了解决部分病人站立候诊或等候检查结果之苦,医院增设了新的座椅到各个层搂,从而使就医环境得到改善,提高了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2、加强急诊管理,提高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为了更好地方便急诊病人就医,医院对急救室进行了改装,调整和加强了急救技术力量,把工作责任心强、技术过硬、服务态度好、年富力强的医护人员安排在急诊一线。为了确保急诊工作质量,医院定期开展急救知识、急救操作技能以及急救器材使用的强化培训。过去,有急诊病人时,呼叫会诊人员很不方便,为此,医院安装急救呼叫铃,保证会诊人员5-10分内到达,提高了急诊服务水平。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在全院进行了职业道德强化教育,完善了监督机制,要求全体医务人员做到态度和蔼、检查细致、处理及时、廉洁自律、文明行医,禁止收受红包和药品回扣,不得向病人私自收费,否则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罚当事人。

(四)加大商业贿赂整治,杜绝药品回扣。我院严格按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抓药品和医疗器械购销中收受回扣、在医疗服务中“开单提成”、收受“红包”和乱收费等不正之风。

四、主要存在的问题。

回顾任职以来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些方面与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公共卫生工作上创新力度不大,三年来,公共卫生工作没有较大创新。

(二)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目前,虽然能解决常见病和多发病,但缺少学科带头人。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绩效工资改革、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有关基层卫生院改革工作,如何进一步落实和深化。对这项工作将认真开展调研、制定方案、创新举措,使卫生院的建设和发展紧紧围绕改革的要求,做到改革促进发展,发展深化改革。

(二)强化内部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模式,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工作。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创新公共卫生工作,加大公共卫生的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慢性病、重点人群、外来人群的管理方式,努力探索让居民能够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完善并使用好健康档案,真正的做到把老百姓的健康管起来。同时推进健康农村、健康社区和健康家庭的建设。

(四)加大人才培养,尤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才建设和储备,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责任医生队伍。

模范卫生院创建篇3

1、坚持规划引领,健全“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一是完善规划,合理布局城区医疗卫生机构。明确专门工作班子,跟进落实各项措施,全力推进滨河新城“全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和“全县医养中心”、“县第三人民医院”异地新建等重大项目,争取早日建成使用。二是鼓励投入,构建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上规模、有特色的民营医疗机构,打造多元化医疗资源集聚区。盘活存量资产,对县人民医院旧址等资产进行挂牌公开出让,引进中外合资二级民营医院。三是科学定位,提升做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重点建设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唐集、南集创建省示范化卫生院,落实乡村医生免费培训,加强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2、坚持服务先行,积极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一是健全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完善计划生育管理体系,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继续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生育两个及以内孩子实行生育登记制度,打造免费避孕药具15分钟服务圈,提高流动人口卫计基本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二是增强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幸福家庭创建活动,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发挥计划生育协会职能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帮扶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三是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完善B超使用监管、终止妊娠手术审批、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和有奖举报等制度,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定期组织开展打击“两非”专项行动,保证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步趋于正常。四是强化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根据相关法规,继续依法规范征收社会抚养费。五是创新计划生育新政宣传。建设新政宣传一条街,丰富幸福驿站品牌内涵,打造新亮点。

3、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卫计事业发展活力。一是落实文件,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落实省6部门文件,进一步推进基层绩效考核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依托信息化手段强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指标的考核,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强建设、抓服务、提效率。将激励政策向一线重要岗位和有突出贡献者倾斜,提高卫生人员绩效工资总量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加大考核力度,合理拉大差距,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允许医务人员获取相关合理报酬,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计算,推进签约服务工作开展。二是强化监管,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对公立医院履职、运行、控费和社会满意度等方面的考核,实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加强绩效考核,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发挥医保控费作用,加强药占比、次均费用、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考核,强化公立医院费用动态监控,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同时,对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设、院长年薪制等进行探索。三是满足需求,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药品采购监管,保障药品供应;强化药占比考核,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探索药品采购洽谈机制,组织二级医院在省统一招标基础上,通过全市集中谈判促使药企让利,压缩药价虚高空间。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目录,满足群众用药需求。对规模较大的中心卫生院,积极申报参照二级综合医院配备使用药品,以满足急救和特色科室用药的需求。

4、坚持规范管理,探索创新诊疗服务模式。一是上下联合,组建医疗服务联合体。大力推进医疗机构上下联合,推行医疗资源集约化服务,加强管理协同、技术共享、人才培养和专科建设等方面合作,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使群众常见病、多发病能就近就医。积极借助外力发展,县中医院与省中医院进行深度融合,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实现一体化发展,充分利用省中医院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县中医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将其加快建成一流、苏北领先的中医院和医养中心。积极探索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第三人民医院分别托管1-2家乡镇卫生院,实行“人、财、物、业务”统一管理,实现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加强院前急救点建设,完善中医院、县三院等6个急救点,健全网络,加强协作,提升救治能力。二是信息互联,全力打造智慧医疗。实施“智慧健康服务工程”,加快推进健康信息平台升级改造,完善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等5大数据库,提高6大业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务实应用水平。积极实施“三个一”工程,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建立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进居民健康卡发放和应用,逐步实现“每家有一名签约家庭医生、每人有一份健康档案、一张健康卡”目标。依托县级医院,建设远程会诊基地和远程教育基地,筹建影像诊断、心电诊断、临床检验三大中心,及时为基层医院提供远程诊断和医疗指导。三是明确目标,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明确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健全医保、价格、药品等制度,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运用综合调控手段,以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引导病员更多地流向基层,建立便捷的双向转诊通道,构建上下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新制度。四是优化模式,推进健康团队组建和签约服务工作。在努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基础上,积极推进健康服务团队组建和签约服务工作,重点放在红窑、五港、徐集、南集、黄营、大东等6个单位,做到服务人口全覆盖、团队服务有特色,同时争创一个市级十佳健康团队服务队。

5、坚持以民为本,扎实推进各项惠民服务。一是提高水平,加强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提高筹资和保障水平,严格控制次均费用、药占比,扩大结报费用打卡支付范围,建立信用等级考评制度。实施新农合基金支付“双控”模式,实行相关补偿费用实行总额包干,严查各种违规行为,防控新农合基金出险。扩大省级医院联网结报范围,全面落实以按病种分级支付为主的新农合混合支付方式改革,逐步提高重特大患者报销比例,努力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矛盾。二是保证均等,落实各种公共卫生服务。稳妥开展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基层公共卫生资源,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管理和使用方式,创新服务模式,推进“三位一体”服务,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质量和实施效果。持续推进重大疾病防治,保持传染病防控的平稳态势,进一步落实结核病“三位一体”综合防治措施,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加强预防接种基础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确保以乡镇为单位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加强乡镇卫生院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不断提高预防接种工作水平。积极创建部级慢性病防治示范区,抓好慢性病防治重点目标落实,扩大癌症、心脑血管病等重点慢性病筛查和干预项目覆盖面。抓好妇幼健康服务管理,开展婚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实行免费婚检和孕检合二为一,实现免费婚检和免费孕检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高免费婚检、孕前检覆盖率;继续开展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全面落实农村住院分娩产妇补助、农村孕产妇免费补服叶酸工作,继续做好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不断提高便民、利民、惠民幅度。三是强化演练,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积极开展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县和卫生应急规范乡镇建设,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应急演练和物资储备,防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卫生应急“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提升全民卫生应急能力;落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以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通报机制,努力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水平。同时,启动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指导高沟开展部级卫生镇、保滩开展省级卫生镇(村),唐集、陈师、大东开展市级卫生镇(村)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积极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促进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6、坚持夯实基础,不断提升卫计服务水平。一是引进人才,加强卫计队伍建设。加大人才招聘力度,积极落实人事、备案管理、轮岗服务、卫生支农、定向招聘、委托培养等多种措施,努力引进培养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卫生人才。同时积极争取县设立“卫技人才基金”,引进、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技术骨干和硕士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支业务精、技术强的专家队伍。建设急救技能培训基地,开展医务人员大练兵和大比武活动,切实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二是质量为本,持续加强行业管理。深入推进卫生计生法治建设,落实依法行政各项制度规范,提高卫生计生监督执法能力,优化卫生计生行政审批服务。进一步开展医疗工作督导检查,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卫计综合监督,完善卫生监督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常态监督与专项整治相结合,规范医疗市场管理,发现问题限期整改、严格处罚。定期开展各类专项打击行动,有效遏制相关违法行为。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推进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三是打造品牌,大力实施“531工程”。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培育“名、优、特、新”项目技术。加强专家队伍建设,提高专科建设水平,实施专科带动战略,通过五年左右时间,评选群众公认的名医50名、建设名科30个,创建规范化医院10个,打造一流卫生品牌。

模范卫生院创建篇4

关键词: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

护理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护理实训基地是护理专业学生训练职业技能的重要场所,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是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其综合素质,实现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加强技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和规范护理实训基地建设。

护理人才现状对护理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以及对卫生服务的需要越来越高。同时,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及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护士总数为154.3万人,平均千人护士比为1∶18,而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已超过这个比值。我国千人护士比在全世界排名十分靠后。目前,我国平均病床护士比为1∶0.41。据卫生部根据护士现有工作量测算,病床护士比最低也应达到1∶0.5,而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病床护士比都保持在1∶1以上;我国医生与护士的比例也严重倒挂,只有1∶0.8,而全球平均医护比为1∶2.7,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1∶6。我国要建设小康社会,在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上要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目前尚存在明显差距。

当前,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部分院校几乎达到100%。但跟踪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稳定性较差。对照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和技能标准,这与学校的教学模式传统、实训基地建设水平低下、实习实训条件较差、技能操作缺少真人实境的训练、学生护理技能掌握不牢、综合素质不高等因素有关。近年来,护理人员结构从单一层次的中等护理教育逐步转向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等中等和高等多层次护理教育体系并存的格局。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已超过30%,为提高护理队伍素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大多数专科以上学生为在职电大、函授学历,并非国民教育卫生职业院校毕业。为此,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将护理专业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紧缺专业之一,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要求切实加大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教育部和卫生部在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切实抓好实践教学,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由此说明,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加强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护理实训基地现状催生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

本世纪初以来,各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为推动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更好地支撑行业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卫生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职业岗位需求以及满足用人单位对卫生职业教育人才需求起到了极好的助推作用。在我校五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已发展成为部级重点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是学校发展的重点专业,也是市级示范专业,年招生规模1200~1500人。2005年,学校被教育部、卫生部批准为“护理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同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我校为全国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50万元支持,学校投入同等配套资金一百五十余万元建起了校内护理实训基地。建成后的护理实训基地完全模拟临床病房设计,拥有模拟病房5间(内设病床38张)、护士站、重症监护室(icu)、基础护理示教室、基础护理操作准备室、健康评估室、内科实训室、外科手术室、妇科检查室、育婴室等,并配置有开放式护理辅助教学系统,中心供氧、负压吸引以及呼叫装置等设施设备,成为当时一流的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护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开发建设了川、渝、滇及“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四十余家二级以上医院,护理实习在我校实训科主导下,按照实习医院护理部的要求规范管理,专业要求执行我校实习计划和实纲。校内外实训基地建成并使用6年来,保证了护理专业学生每年生均独立操作实训时间200学时以上,高仿真的实训条件,使学生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但与人民群众对建康的需求相比,与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相比,与护理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相比,明显地存在一定差距,要求我们必须对护理实训基地进行规范化重建。

经济社会发展助推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

纵观国内各相关卫生职业院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情况以及我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的现状,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只注重某一方面,不能统筹护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唐益东等人报道学校实训基地设有教学区和模拟区两个模块。陈雪锋等人报道实训基地建设公共部分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专业部分以校外为主,校内为辅。郑丽忠等人把护理实训基地作为人才培养空间,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进行实际岗位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有的学校为了争取财政部对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支持,强调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忽略了临床实训基地建设的岗前性培训作用;有的学校因经费短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薄弱,而一味地强调临床实习,没有看到校内实训基地对护理专业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性作用。根据我校护理实训基地建成和运行的情况,结合国内卫生职业院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我们认为:目前在各校建成和运行的护理实训基地为护理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方向、规格和质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对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构建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体系,统筹校内外实训基地同步建设,才能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强化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卫生职业院校改革创新的根本目的。因此,我校从2009年开始,着手进行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架构体系

根据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要建立现代化、规范化的护理实训基地,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完成党和国家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奋斗目标,更多、更好地培养受护理一线欢迎、人民群众满意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必须遵循四项原则:一是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准确把握卫生职业院校护理教育层次与目标定位,合理确定专业覆盖的职业岗位,依据新一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合理设计实训项目。二是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对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整体设计、合理布局、分期建设、整体竣工,兼顾各个方面的有机衔接,加强实训教学重点环节的建设。三是校内与校外互相渗透的原则。重视校内实训的基础性作用,校内建设要吸收临床护理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重视校外岗前实训的作用,校外建设要提出保证实习质量的基本条件,二者互相独立又互为补充。四是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实训基地为学历教育提供技能培训是其功能之一,要利用其区域性辐射带动作用,建成开放性的实训基地,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包括五大模块。

医学基础实训模块包括尸本解剖室、标本陈列室、多媒体机能实验室、多媒体形态实验室、药物实验室、细菌培养接种室、免疫实验室、生化实验室等,为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医学基础和必要的医学技能。

专业模拟实训模块包括多媒体基础护理示教室、护理形体训练室、模拟护士站、重症监护室、基础护理操作准备室、健康评估实训室、内外科模拟病房、外科模拟手术室、妇科检查示教室、产科分娩示教室、育婴示教室等,同时配置开放式护理辅助教学系统、中心供氧、负压吸引以及呼叫装置等设施设备,以贴近临床为着力点,为护理专业学生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实训打好基础。

产教结合实训模块我校原有一级综合性附属医院一座,分设门诊部和住院部,开放病床50张。门诊部设有临床各科诊室、常规辅助检查室、中西药房等。住院部按内、外科两大系统分设,外科手术室设施与设备齐全,可开展外妇科常规手术和腔镜微创手术。随着我校整体搬迁和区域性卫生资源的合理布局,学校投入1500余万元,建成10770平方米的医院大楼,2010年9月投入使用后,开设病床120张,计划三年内建成儿外科、腔镜外科为特色的综合性二级医院。成为既能满足区域性卫生服务需要,又能为临床护理教学提供病员支撑,让学生有机会直接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的教学医院,为护理专业学生过渡到临床实习创造条件。

虚拟仿真实训模块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条件日臻完善,实训项目日益齐全,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学校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虚拟仿真实训模块,为护理实训提供了一条虚实互补的有效途径。虚拟系统能使单一设备同时面向多个终端用户,如虚拟生理实验技术、多媒体心肺腹听触诊仿真模型人健康评估、仿真病人护理病史采集、护患沟通以及多媒体三维成像技术进行外科手术等为学生营造仿真实训效果。

院校合作实训模块虽然专业模拟实训具有极强的仿真效果,但与真实的临床环境仍有很大的差距,只有通过真人真病的临床实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学校和医院共同签订合作协议,使带教师资、仪器设备、人文环境、管理制度以及专题讲座等能满足护理教学计划和临床实纲要求,更加符合紧缺型护理人才培养条件的实训要素,共同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培养的护理人才真正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在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中,应特别重视专业模拟实训模块、产教结合实训模块和院校合作实训模块三个环节建设,三者缺一不可,不可相互替代。模拟实训是基础、是前提,产教结合是过渡、是承接,院校合作是整个实践教学的最终环节。此外,不可忽视医学基础实训模块和虚拟仿真实训模块建设,前者是必需,后者是补充。

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同步提高,社会呼唤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护理人才,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和使用,既是卫生职业院校发展壮大的基础,又是现实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为社会培养大批技能型紧缺人才,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彰显职教特色的系统工程。

促进卫生职业院校良性发展卫生职业院校与普通医学高校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职业性。根据卫生部对未来护理人力需求的预测,在护理人力的配置上要达到国际平均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以每千人护士比为2推算,减去护士自然减员年均3%,全国年新增护士15万人还将持续10年左右。因此,卫生职业院校对护理专业和护理实训基地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工程,护理专业也成为了卫生职业院校重点打造的特色专业,护理实训基地进行规范化建设和使用,无疑将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基地。

促进学校两个效益同步增长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和使用,培养的护理人才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人才需要,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的同时,可以为创建卫生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区域中心奠定基础,为兄弟学校护理专业提供技能鉴定场所;为全国卫生职业资格考试提供技能考试场所;承担卫生系统护理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资格鉴定,为卫生护理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和师资培训;满足多种形式职业教育的需要,切实提高护理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在服务中为学校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提升护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和使用,能进一步增强教师及学生“重技能,强实践”理念,护理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产教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轮岗等措施,提升教师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打造一支精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生面对面进行工学结合,通过产教结合实训模块进行护理观摩和实地练习,有利于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实现教学与临床的“零距离”对接,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贴近行业特点彰显职教特色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和使用,能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使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稳定率,使学校的社会声誉得到提升,吸引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源加大对学校建设的投入,特别是中央财政对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必将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使学校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益东,汪春惠,等.护理教学改革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索[j].护理研究,2007,21(4):926.

[2]陈雪锋,陈双春,韩潮先,等.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特色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1):8.

[3]郑丽忠,商亚英,曹玲,等.护理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2(19):1814.

模范卫生院创建篇5

以转变卫生发展方式为切入点,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突出医政医管、公共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重点,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服务和卫生信息化建设能力,强化能力、人才和科技支撑,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新农合基金安全,统筹协调做好2012年各项卫生工作,推动全县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工作目标

(一)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继续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探索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落实上级下达的医改工作任务。

(二)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中央和省支持的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百镇千村”示范医疗机构创建工作,2012年新创建1所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10所以上省级示范村卫生室。

(三)加强医疗机构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医疗纠纷调解平安医院创建试点县工作。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医患纠纷预防机制、整治处理医闹行为机制等长效机制,强化管理措施,扎实开展医疗纠纷调解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妥善处理医患纠纷,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四)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加强新农合管理。新农合参合率达95%以上,农民住院补偿率达50%,新农合基金使用率达90%,巩固和完善新农合门诊统筹试点工作,巩固“模式”新农合信息化建设成果。

(五)加强中医药工作。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不少于10项,乡镇卫生院不少于5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少于3项。中医药业务量及业务收入所占比重二级综合医院不少于15%,乡镇卫生院不少于20%,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得少于25%。

(六)加强公共卫生工作。认真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任务。完成健康教育、健康档案、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卫生监督协管等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

(七)抓好重大疾病防控。传染病网络直报率100%,传染病漏报率控制在3%以下;100%安全套使用项目目标场所干预覆盖率达80%以上,孕妇艾滋病抗体筛查率达95%以上,对发现的阳性孕妇全部实施免费阻断传播措施;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到70%以上,发现新发涂阳病人150人,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肺结核患者及疑似肺结核患者报告率和转诊率分别达到95%以上,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分别达到70%以上;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白百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预防接种率达到95%以上,其他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率达到90%以上。

(八)提高妇幼保健工作水平。继续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实施贫困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免费项目;农村育龄妇女孕前及孕早期叶酸服用率达到90%以上;妇女病普查率达到60%以上。

(九)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实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调整卫生监督职能;加强卫生执法监督,突出抓好公共场所、医疗机构、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和学校卫生监督执法管理。

(十)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巩固国家卫生县城(镇)、郭家坝镇省级卫生镇、沙镇溪镇市级卫生镇的创建成果,全面推进卫生镇村创建工作;完成健康行动及城乡环境卫生整洁活动任务。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巩固医改成果,积极探索县级医院改革

1、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2012年,全县农民自愿参合率达到98%以上,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290元左右。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补偿比例达到75%左右,最高支付限额达到8万元。门诊统筹补偿比例提高到40%以上,将国家和我省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报销药物目录,基本药物补偿比例提高5-10个百分点,努力扩大惠民政策的覆盖率。

2、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对改革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培训、监测和督导,加强基本药物采购、配送和使用的规范管理,重点做好乡镇、村配送工作,不断提高基本药物配送率。巩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果。加强基本药物使用情况的监督监测,提高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3、拓展服务内容,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完成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群的覆盖面。今年城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重点加强高血压、糖尿病、孕产妇、儿童等六类重点人群的规范化管理,统筹推进农村生育妇女补服叶酸、传染病母婴阻断、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两癌”检查、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项目培训、监测、督导、考核和宣传,保障服务质量,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4、巩固镇村医改成果,积极探索县级医院改革。巩固成果深化医改,积极探索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以破除“以药养医”补偿机制为切入点,探索县级医院人事、编制、分配、价格、支付制度、监管等综合改革。

5、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县纳入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区范围、三峡工程后续规划为契机,根据全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编制和三峡工程后续规划要求,围绕卫生“十二五”发展规划,认真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重点抓好县中医院综合大楼、县卫生监督局办公楼、医疗急救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项目、陈家坝村卫生室、全县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系统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县人民医院业务综合楼建设项目和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加快转变卫生发展方式,优化结构,整合资源,促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坚持预防为主,确保公共卫生管理再上新台阶

1、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部门联动和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机制。完善卫生应急中心体系建设和卫生应急工作评估体系。开展卫生应急人员技术培训,规范应急物资储备,继续实施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举办卫生应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提升卫生应急能力。积极开展县、乡、村标准化创建工作。积极推进乡村一体化建设,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紧急救援网络,确保应急处置迅速高效。

2、全面完成重大疾病防控任务。巩固疾病预防控制“强基工程”先进县创建成果。深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按照国家关于艾滋病防治“五扩大、六加强”的要求,进一步落实防治措施和救助政策;积极推行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新模式,不断提高结核病发现率和治愈率;继续做好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消除麻疹行动和消除疟疾行动;做好重性精神病和艾滋病病人等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做好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确保在全县无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发生。

3、加强妇幼卫生工作。落实“一法两纲”,继续实施“降消”项目和传染病母婴阻断项目。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8/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1‰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4‰以下,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孕妇住院分娩率达98%以上,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率达85%以上。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中心、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4、强化卫生执法监督。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落实行政审批“三集中”,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规范卫生执法行为。积极探索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机制,在食品安全管理职能调整后,县疾控中心和各医疗机构要认真履行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职责,扎实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县卫生监督局要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职能,加强医疗服务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进一步完善医疗废弃物监管,继续推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做好生活饮用水、传染病防治和学校卫生等有关卫生监督工作。

5、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卫生城镇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卫生镇村的创建工作。认真做好春、秋两季大规模的“除四害”活动。坚持以环境治理为基础,强制落实重点场所的“四害”防治设施,科学合理用药,把“四害”密度常年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

(三)强化医疗质量安全,推动医政管理实现新跨越

继续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荆楚行”、优质护理服务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等活动,健全医疗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强化人员、技术准入监管,规范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和校验管理,促进医疗机构健康发展。深入开展医疗纠纷调解平安医院创建试点县工作,继续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持续改进医疗质量。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医患纠纷预防、整治处理医闹行为等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医疗纠纷调解平安医院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护理工作,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稳步推进无偿献血工作,确保无偿献血率和自愿无偿献血率为100%。

(四)加强新农合基金管理,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益

新农合基金是农民的救命钱,基金安全是确保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是要充分利用和借鉴已有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基金支付的监管;二是探索支付方式的改革,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益;三是严格执行《基金财务管理办法》,严格执行管办分离、基金封闭运行的操作模式。四是控制日封顶线、年封顶线、基金安全红线预警、可报销与不可报销的目录设置等功能;五是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格基金管理,严格医疗审核,严肃查处参合农民和定点医疗的违规违纪行为,不断提高新农合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五)巩固卫生信息化建设成果,加强卫生人才和重点专科建设

一是巩固和完善卫生信息化建设成果,加强“四电”建设。即力争城镇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达100%;县乡医疗机构全面推行电子处方和电子病历;为全县186个村卫生室配齐电脑、打印机等设施设备;对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开展全员信息化知识培训。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我县农村信息化建设再上一层楼,继续走在全省各县市的最前列。二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吸引进和培养卫生工作骨干。各医疗机构要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加大中医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开展学历教育、岗位培训、转岗培训等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卫生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推动卫生科技创新。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切实加强卫生科研工作。加强卫生科技成果、适宜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应用,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

(六)创新活动载体,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卫生文化建设

1、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创先争优。一是以建设学习型单位为目标,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我为十建言献策”、学习雷锋主题志愿者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学习教育活动,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二是巩固“三万”活动成效,拓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工作成果,扎实开展“机关联基层、干部联群众,促科学发展、促社会和谐”活动。三是开展“五亮”(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点评、亮评议)“五比”(比素质、比干劲、比奉献、比创新、比作风),“五创”(创一流部门、创一流队伍、创一流服务、创一流业绩、创一流形象)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四是开展“三抓一促”(抓作风、抓环境、抓落实、促跨越)活动,强力推进治庸问责。五是开展“双争双创”(争创文明单位、争做优秀公仆,本职工作创业绩、卫生工作创特色)活动,打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卫生形象。六是开展“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优秀共产党员”评选表彰活动,丰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内容,全面加强卫生系统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七是以县中医院综合大楼、县卫生监督局办公楼、医疗急救中心、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项目为重点的“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上述七项活动与深化医改、创先争优、治庸问责等工作相结合,做好统筹安排,实现协调推进。

模范卫生院创建篇6

关键词: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

护理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护理实训基地是护理专业学生训练职业技能的重要场所,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是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其综合素质,实现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加强技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重视和规范护理实训基地建设。

护理人才现状对护理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以及对卫生服务的需要越来越高。同时,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及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护士总数为154.3万人,平均千人护士比为1∶18,而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已超过这个比值。我国千人护士比在全世界排名十分靠后。目前,我国平均病床护士比为1∶0.41。据卫生部根据护士现有工作量测算,病床护士比最低也应达到1∶0.5,而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病床护士比都保持在1∶1以上;我国医生与护士的比例也严重倒挂,只有1∶0.8,而全球平均医护比为1∶2.7,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1∶6。我国要建设小康社会,在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上要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目前尚存在明显差距。

当前,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部分院校几乎达到100%。但跟踪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稳定性较差。对照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和技能标准,这与学校的教学模式传统、实训基地建设水平低下、实习实训条件较差、技能操作缺少真人实境的训练、学生护理技能掌握不牢、综合素质不高等因素有关。近年来,护理人员结构从单一层次的中等护理教育逐步转向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等中等和高等多层次护理教育体系并存的格局。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已超过30%,为提高护理队伍素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大多数专科以上学生为在职电大、函授学历,并非国民教育卫生职业院校毕业。为此,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将护理专业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紧缺专业之一,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要求切实加大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教育部和卫生部在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切实抓好实践教学,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由此说明,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加强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护理实训基地现状催生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

本世纪初以来,各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为推动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更好地支撑行业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卫生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职业岗位需求以及满足用人单位对卫生职业教育人才需求起到了极好的助推作用。在我校五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已发展成为部级重点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是学校发展的重点专业,也是市级示范专业,年招生规模1200~1500人。2005年,学校被教育部、卫生部批准为“护理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同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我校为全国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50万元支持,学校投入同等配套资金一百五十余万元建起了校内护理实训基地。建成后的护理实训基地完全模拟临床病房设计,拥有模拟病房5间(内设病床38张)、护士站、重症监护室(icu)、基础护理示教室、基础护理操作准备室、健康评估室、内科实训室、外科手术室、妇科检查室、育婴室等,并配置有开放式护理辅助教学系统,中心供氧、负压吸引以及呼叫装置等设施设备,成为当时一流的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护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开发建设了川、渝、滇及“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四十余家二级以上医院,护理实习在我校实训科主导下,按照实习医院护理部的要求规范管理,专业要求执行我校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校内外实训基地建成并使用6年来,保证了护理专业学生每年生均独立操作实训时间200学时以上,高仿真的实训条件,使学生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但与人民群众对建康的需求相比,与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相比,与护理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相比,明显地存在一定差距,要求我们必须对护理实训基地进行规范化重建。

经济社会发展助推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

纵观国内各相关卫生职业院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情况以及我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的现状,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只注重某一方面,不能统筹护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唐益东等人报道学校实训基地设有教学区和模拟区两个模块。陈雪锋等人报道实训基地建设公共部分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专业部分以校外为主,校内为辅。郑丽忠等人把护理实训基地作为人才培养空间,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进行实际岗位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有的学校为了争取财政部对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支持,强调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忽略了临床实训基地建设的岗前性培训作用;有的学校因经费短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薄弱,而一味地强调临床实习,没有看到校内实训基地对护理专业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性作用。根据我校护理实训基地建成和运行的情况,结合国内卫生职业院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我们认为:目前在各校建成和运行的护理实训基地为护理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方向、规格和质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对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构建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体系,统筹校内外实训基地同步建设,才能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强化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卫生职业院校改革创新的根本目的。因此,我校从2009年开始,着手进行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架构体系

根据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要建立现代化、规范化的护理实训基地,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完成党和国家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奋斗目标,更多、更好地培养受护理一线欢迎、人民群众满意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必须遵循四项原则:一是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准确把握卫生职业院校护理教育层次与目标定位,合理确定专业覆盖的职业岗位,依据新一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合理设计实训项目。二是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对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整体设计、合理布局、分期建设、整体竣工,兼顾各个方面的有机衔接,加强实训教学重点环节的建设。三是校内与校外互相渗透的原则。重视校内实训的基础性作用,校内建设要吸收临床护理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重视校外岗前实训的作用,校外建设要提出保证实习质量的基本条件,二者互相独立又互为补充。四是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实训基地为学历教育提供技能培训是其功能之一,要利用其区域性辐射带动作用,建成开放性的实训基地,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包括五大模块。

医学基础实训模块包括尸本解剖室、标本陈列室、多媒体机能实验室、多媒体形态实验室、药物实验室、细菌培养接种室、免疫实验室、生化实验室等,为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医学基础和必要的医学技能。

专业模拟实训模块包括多媒体基础护理示教室、护理形体训练室、模拟护士站、重症监护室、基础护理操作准备室、健康评估实训室、内外科模拟病房、外科模拟手术室、妇科检查示教室、产科分娩示教室、育婴示教室等,同时配置开放式护理辅助教学系统、中心供氧、负压吸引以及呼叫装置等设施设备,以贴近临床为着力点,为护理专业学生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实训打好基础。

产教结合实训模块我校原有一级综合性附属医院一座,分设门诊部和住院部,开放病床50张。门诊部设有临床各科诊室、常规辅助检查室、中西药房等。住院部按内、外科两大系统分设,外科手术室设施与设备齐全,可开展外妇科常规手术和腔镜微创手术。随着我校整体搬迁和区域性卫生资源的合理布局,学校投入1500余万元,建成10770平方米的医院大楼,2010年9月投入使用后,开设病床120张,计划三年内建成儿外科、腔镜外科为特色的综合性二级医院。成为既能满足区域性卫生服务需要,又能为临床护理教学提供病员支撑,让学生有机会直接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的教学医院,为护理专业学生过渡到临床实习创造条件。

虚拟仿真实训模块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条件日臻完善,实训项目日益齐全,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学校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虚拟仿真实训模块,为护理实训提供了一条虚实互补的有效途径。虚拟系统能使单一设备同时面向多个终端用户,如虚拟生理实验技术、多媒体心肺腹听触诊仿真模型人健康评估、仿真病人护理病史采集、护患沟通以及多媒体三维成像技术进行外科手术等为学生营造仿真实训效果。

院校合作实训模块虽然专业模拟实训具有极强的仿真效果,但与真实的临床环境仍有很大的差距,只有通过真人真病的临床实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学校和医院共同签订合作协议,使带教师资、仪器设备、人文环境、管理制度以及专题讲座等能满足护理教学计划和临床实习大纲要求,更加符合紧缺型护理人才培养条件的实训要素,共同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培养的护理人才真正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在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中,应特别重视专业模拟实训模块、产教结合实训模块和院校合作实训模块三个环节建设,三者缺一不可,不可相互替代。模拟实训是基础、是前提,产教结合是过渡、是承接,院校合作是整个实践教学的最终环节。此外,不可忽视医学基础实训模块和虚拟仿真实训模块建设,前者是必需,后者是补充。

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同步提高,社会呼唤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护理人才,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和使用,既是卫生职业院校发展壮大的基础,又是现实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为社会培养大批技能型紧缺人才,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彰显职教特色的系统工程。

促进卫生职业院校良性发展卫生职业院校与普通医学高校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职业性。根据卫生部对未来护理人力需求的预测,在护理人力的配置上要达到国际平均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以每千人护士比为2推算,减去护士自然减员年均3%,全国年新增护士15万人还将持续10年左右。因此,卫生职业院校对护理专业和护理实训基地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工程,护理专业也成为了卫生职业院校重点打造的特色专业,护理实训基地进行规范化建设和使用,无疑将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基地。

促进学校两个效益同步增长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和使用,培养的护理人才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人才需要,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的同时,可以为创建卫生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区域中心奠定基础,为兄弟学校护理专业提供技能鉴定场所;为全国卫生职业资格考试提供技能考试场所;承担卫生系统护理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资格鉴定,为卫生护理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和师资培训;满足多种形式职业教育的需要,切实提高护理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在服务中为学校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提升护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和使用,能进一步增强教师及学生“重技能,强实践”理念,护理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产教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轮岗等措施,提升教师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打造一支精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生面对面进行工学结合,通过产教结合实训模块进行护理观摩和实地练习,有利于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实现教学与临床的“零距离”对接,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贴近行业特点彰显职教特色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和使用,能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使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稳定率,使学校的社会声誉得到提升,吸引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源加大对学校建设的投入,特别是中央财政对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必将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使学校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益东,汪春惠,等.护理教学改革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索[j].护理研究,2007,21(4):926.

[2]陈雪锋,陈双春,韩潮先,等.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特色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1):8.

[3]郑丽忠,商亚英,曹玲,等.护理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2(19):1814.

模范卫生院创建篇7

在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

直接减免工作培训班上的致辞

尊敬的XXX、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XXX全体干部职工对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全省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直接减免工作培训班开班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XXX建设发展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XXX始建于XXX年,自XXX年XX月转隶省卫生健康委并更名以来,医院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传承和创新为主线,坚持“尊道崇德、敏行惟新”的核心价值观,以党建为引领,持续秉承“干事创业的合力文化”和“患者满意员工幸福的和谐文化”理念,紧紧围绕“专病专科、管理服务、改革创新”3个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不断提升党建能力、健康服务能力、精细化管理能力、事业拓展能力,推动了医院健康、快速发展。肝胆外科、康复医学等重点学科持续处于全省前列,成为XX地区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新高地。先后荣获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百家公立医院改革创新奖、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示范医院等荣誉,2018年被中共X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唯一的XXX,连续X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近年来,医院结合实际,在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互联网医疗、医康养结合等方面积极创新和探索,构建了X省第一个“省—区—乡镇—村四位一体”的医联体服务模式,是全国首批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X省首批互联网医院、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单位。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打造的“X”综合医养、多层联动医养结合模式,被省卫生健康委确定为X省医养结合四大服务模式之一,在全省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推广。打造的XXX特色的互联网医院“X”模式受到了国家卫健委领导的高度肯定,国家卫健委宣传司作为典型材料进行转发并受邀在全国性会议上进行经验介绍,2019年2月荣获省卫健委“互联网+医疗”智慧服务品牌。

此次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直接减免工作培训班在XXX召开,既是省卫健委对我院作为试点单位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我们将全力以赴配合XXX做好会务保障工作,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好、贯彻好会议精神,扎实开展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直接减免工作,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无偿献血者的良好氛围,弘扬社会正能量。

模范卫生院创建篇8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卫生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年主要卫生工作,按照市委七次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卫生工作任务,全面部署20*年卫生工作任务,总结经验、表彰先进、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面推进卫生强市创建,促进我市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卫生工作简要回顾

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有效应对多起突发事件,有序推进卫生强市建设,积极破解群众“看病难”问题,扎实提升卫生品质。圆满完成各项预期目标,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大扶持,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20*年是我市卫生政策出台最多的一年,也是目前我市对卫生工作扶持力度最大的一年。

1.全面启动卫生强市创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创强工作,制订出台了《*市卫生强市建设实施意见》,确立了到2010年把我市建设成为省卫生强市的目标,并提出五大工作任务。在5月份召开的创建动员大会上,张锦铭市长进行了动员讲话,并与各乡镇(街道)负责人签订了创建卫生强乡镇(街道)的责任书。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20*年,我市新创*、*、*、*、*等5个*市卫生强乡镇(街道),累计创建达10个,进一步夯实了卫生强市基础。

2.制定出台《区域卫生规划》。科学的规划是成功的关键,根据当前我市的卫生资源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市区域卫生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启动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工程,整体搬迁市中医医院至现市人民医院所在地,规划在*、*、*区块建设江南医院,对市妇保院、市精防院进行扩建。同时,在每个乡镇(街道)建好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上,三年内在全市规划设置15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通过《区域卫生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从整体上对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医疗卫生资源进行了布局调整和功能定位,为构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

3.基本建设有序推进。我市进一步加大对卫生基本建设的投入,完成市中医骨伤医院迁建、市人民医院门诊楼改造,*、东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启动了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工程和市妇保院二期工程。完成场口人民医院、*卫生院土建工程施工,启动*、*、*、*等农村医疗机构建设工程。这些工程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我市群众的就医环境。

(二)齐心协力,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突发疫情

在20*年的各起突发事件中,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克难攻坚、团结奋战,确保了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处置,涌现了一批先进人物。

1.有力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年初,面对手足口病防控的严峻形势,市政府迅速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以学校、幼儿园为重点防控场所,以儿童为重点防控人群,以疫情监测和病人救治为重要手段,先后培训各类人员75753人次,诊治病人268人次,有效地防止疫情暴发流行,确保全市未发生死亡病例。

2.积极应对“问题奶粉”事件。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发生后,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在卫生系统成立市级医疗救治工作小组和医疗救治专家组,指定市人民医院等4家医院为诊治定点医院,动用全市卫生系统力量,共计排查婴幼儿18000人,筛查12680人,确诊泌尿系统结石患者68人,对确诊患儿均进行了免费治疗,确保全市未发生死亡病例。

3.众志成城抗震救灾。“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卫生系统先后派出17名人员奔赴一线参与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他们的杰出表现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的一致赞誉,其中市疾控中心李卡同志被卫生部等四单位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市人民医院项铃同志被评为全省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市中医骨伤医院对40余名来杭的灾区伤员进行了免费治疗,*市委王国平书记多次批示予以表扬,张玉柱院长也被评为省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

(三)深化改革,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石,是实现卫生公平、可及的最基础环节。20*年,我市重点从5个方面着手,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郑继伟副省长等领导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我们在全省做出榜样。

1.大力开展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市委、市政府将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十件实事之中,并作为专项工作对乡镇(街道)进行考核加分。通过各乡镇(街道)和卫生部门的共同努力,2家单位顺利创建为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单位成功创建为*市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总数达20家,创建率达到80%。

2.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综合改革试点。为探索建立立新型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和动行机制,市政府出台了《*市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试行)》,并在*、*、*、环山、*5个乡镇(街道)开展试点工作,市委徐文光书记亲自出席了*乡举行的试点启动仪式,并作重要讲话。通过“收支两条线”改革,5家试点单位门诊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6.88%,每门诊人次费用平均下降20.13%,切实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3.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建设。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市政府对全市156个“站点”制订了三年建设计划。按照新建、改建站点按每站8万元、5万元的标准,市财政共投入243万元。各乡镇(街道)积极行动,加大投入,通过对现有非建制乡镇(街道)卫生院和部分村卫生室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单独下设等多种形式,完成了60家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累计建成站点89家,其中*、*、*、*、*、*6个乡镇(街道)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全覆盖。

4.加大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力度。按照“逐年补充、分步到位、三年完成”的原则,农村卫生人才主要通过四条途径解决。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卫生技术人员招考中录用了20名大中专毕业生;二是整合了符合条件的30余名乡村医生;三是年底定向为社区卫生服务站招聘了35名毕业生;四是吸收非建制乡镇(街道)卫生院人员加入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并对新招聘的人员和社区医生进修培训,落实了相应的补助政策。

5.确保社区卫生服务落到实处。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服务区域划分和人均服务1000-2000人口的要求,建立由全科医护人员和公共卫生人员组成的社区责任医生团队,采取坐诊服务与巡诊服务相结合、主动服务与被动服务相结合等方式,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同时,结合参合农民免费体检,为所有体检人员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进行动态的信息管理。责任医生对查出有病患的农民开展各种延伸服务,每月举办一期健康知识讲座,每季上门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实行跟踪管理,基本做到“户户拥有社区责任医生,人人享有医疗卫生保健”

(四)创新模式,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公共卫生是卫生工作的基石和重点,20*年,我市公共卫生工作不断创新手段,很多精品亮点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1.健康教育成效明显。20*年我市健康教育以健康促进、健康宣教为重点,以开展一个“健康教育进万家”活动、组建一支“健康教育辅导团”队伍等“八个一工程”为依托,在利用传统方式进行宣传的基础上,开拓了车载传媒、墙绘、楼道牌等健康宣教新阵地,不断提高市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特别是我市农民代表队在先后参加*市和省农民健康知识大奖赛中夺冠后,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农民健康知识大奖赛,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省卫生厅领导对我市的健康教育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2.卫生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为提高管理相对人的自律意识,我市在巩固深化卫生监督“四制”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大监督结果公示力度,有效地提高了监督效率。我市作为省小餐饮卫生整治和规范试点县(市),将城区851家小餐饮全部纳入试点管理,通过专项整治和规范试点,创建了“小餐饮卫生管理示范街”2条、“小餐饮示范店”8家,小餐饮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有效地保障了饮食卫生安全,卫生监督所受到省卫生厅的通报表彰。

3.传染病防治进一步规范。切实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以及霍乱、禽流感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确保近年我市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面对艾滋病防控的严峻形势,成立由203人组成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大队,义务培训娱乐场所服务业主278人,对269家娱乐服务场所1846人进行了高危行为干预和HIV抗体检测,发放宣传资料1846份,发放检测联系卡1746份,发放安全套近两万只,对艾滋病易感人群进行了干预,并进行免费HIV抗体检测。我市通过政府与民间力量合作,进行的艾滋病有效干预操作模式填补了我省空白,并在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上作为浙江防艾抗艾经验进行交流,被誉为艾滋病干预“*模式”。《钱江晚报》、《*日报》和《浙江在线》等媒体先后报道,省卫生厅副厅长叶真在专题调研时,给予高度评价,徐书记也在内参上作出批示予以肯定。同时,我市还被选为浙江省唯一一个参加“中盖”艾滋病合作项目的县(市)。

4.妇女保健、精神卫生工作稳步开展。积极组织人员抓好高危孕产妇筛查管理,共筛查1990例,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3%,比上年均有提高。开展妇女病免费普查和上街咨询服务,举办了全市“产后访视”、儿童死亡监测等培训班,并对2万余名集居儿童进行体检,及时掌握了我市集居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5.爱国卫生、无偿献血工作成绩显著。为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制定了《*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任务分解方案》,逐步建立健全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同时,以“清洁城乡”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农村卫生先进创建活动,深化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新创*市级卫生乡镇3个,*市级卫生乡镇6个。继续加大《献血法》宣传力度,组织开展组织献血18次,流动采血56次,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100%,有效保证了本市临床用血的需求。

(五)加强管理,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是破解群众“看病难”的基础,20*年,我市以启动“名医名院”工程为突破口,相关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1.加强医院监督力度。以“医疗质量管理年”和“行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以“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加强教育、规范行为”等为主要手段,进一步落实各项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实行医疗质量管理责任制,将医院的各项管理指标列入年度目标考核任务,考核结果与单位领导的奖金直接挂钩。

2.全面启动“名医名院”工程。按照《*市名医名院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市卫生局与财政、人事部门联合出台了《医学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医学重点临床应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医学学科带头人培养管理办法》三个配套文件,确定*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等10个专科为*市首批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确定*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10个临床应用项目为*市首批医学重点临床应用项目;确定*市人民医院闻立平等20人为*市首批医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市财政对建设项目和培养对象给予相应的补助,争取通过三年的努力顺利通过评估。

3.中医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中医工作是我市卫生工作的一枝独秀,20*年以市中医骨伤医院整体搬迁为契机,大力发展中医事业,市中医骨伤医院被确定为第一批“浙江省中医名院”建设单位,并被中华医药学会评为“全国中医骨伤名科”;市中医医院被确定为“*市中医名院”建设单位;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和市中医骨伤医院腰腿痛科被确定为“*市中医名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多次来我市调研,充分肯定我市中医事业的发展成就,并将在今年5月在我市召开全国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

20*年卫生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卫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卫生工作的领导和广大卫生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阻碍卫生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还没从根本上解决,卫生投入和资源配置尚未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需求,“看病难”问题依然突出,卫生现有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还无法适应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社会对卫生的满意度仍不高等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正视问题,应对挑战,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特色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道路。

二、20*年主要卫生工作任务

20*年我市的主要卫生工作是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卫生工作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卫生工作任务和措施,在落实上下功夫、在创新上下力气、在提高群众满意度上见成效,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住载体,加快卫生强市创建步伐

卫生强市创建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卫生工作的有效载体,通过去年的动员大会,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要确保2010年创建成功,今年就是最关键的一年,绝大部分任务指标都要在今年完成,省里已出台了《卫生强县考核细则》,很多指标我市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据部门职责,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今天到会的各单位都将承担相应的创建任务。我市已创建了10个卫生强乡镇(街道),但离80%的创建率还有较大的差距,希各乡镇(街道)要按照去年与张市长签订的卫生创强责任书要求,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申报。今年常安、*、*、万市、*、洞桥6个乡镇不仅要创*市卫生乡镇,还要创*市卫生强乡镇,*、*、*、*、*5个乡镇要创*市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卫生局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做好综合协调和创建指导工作,确保全市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各乡镇(街道)都要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创建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方案,分解目标任务。其他各部门要大力支持、主动配合,确保承担任务指标不拖后腿。市创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督导、考核,对照标准逐项落实,确保全市创建工作平衡发展。

(二)加大农村卫生工作力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公共服务离不开公平性和可及性,可以说,越是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就越具有公共服务的特征,越能体现卫生工作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因此,我们应把加强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始终摆在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性位置上,强化功能转变、强化内部管理、强化人才培养,强化网络建设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一个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中心,以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主要工作内容的新型健康服务模式。

1.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今年内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完成基建工程的基础上,将*、*、*三家乡镇卫生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是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建设,今年的站点建设任务是49家,相对于去年数量少了,但难度却大了,各乡镇(街道)要早计划、早动手,在站点建设的过程中要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一体化管理同时推进;三是要根据*市统一部署,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综合改革,力争全市“收支两条线”综合改革工作在*地区保持领先水平,东洲、常安、*、*、永昌等乡镇(街道)20*年要开展该项工作;四是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责任医生等各项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平台作用,真正使社区卫生服务成为维护城乡居民健康的知心人、保护神;五是确保第二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率达到70%以上。

2.实行农村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要制定《*市农村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办法》,实行全市乡镇(街道)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形成“统一目录、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药价”的药品购销新模式。“收支两条线”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对基本医疗用药在成本价的基础上,按上级政府指定标准顺加作价,部分常规用药按成本价收费,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

3.进一步加快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继续按照去年的途径充实农村卫生队伍,并按*市的统一部署,为农村定向培养一批社区医生。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办法对现有的医务人员加强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同时,通过“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大医院牵手社区活动”,采取责任医生结队上级医院高年资医师、市级医院专家名医到基层坐诊、技术骨干下基层锻炼等多种形式,支援和带动基层医疗单位医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三)健全公共卫生机制

近年来,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不断出现,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安全,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把公共卫生安全作为一项事关经济平稳增长、事关社会安全稳定、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来抓。

1.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要针对近几年我市处置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要以创建省应急工作示范县(市、区)为契机,加大设施设备投入、健全指挥体系、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完善处置机制。市卫生局应急指挥中心要在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强与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科学、快速、有效。

2.建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长效机制。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的最有效途径,要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讲师团、辅导员和广大医务人员及时传播防病和保健知识,提高健康教育实效。广播电视台、报社等媒体单位要利用自身优势加大对健教知识的宣传力度。卫生部门要牵头做好社会各界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发动工作,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主导、卫生牵头、部门合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为特点的健康教育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同时,要加大协调与考核力度,制定健康教育专项计划与任务分解。

3.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机制。继续做好禽流感、病毒性肝炎、麻疹、结核病、霍乱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落实免疫规划任务,有效控制各类传染病发病率。艾滋病防治要以实施“中盖”艾滋病合作项目为契机,不断完善艾滋病高危干预“*模式”。把它打造成为我市公共卫生工作的精品亮点。逐步探索建立由政府领导,多部门参与的流动人口疾病预防控制机制。

4.不断探索卫生监督新机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卫生监督的范畴不断扩大,食品卫生安全更是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卫生监督执法必须突出重点,要在做好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监管的同时,加大食品卫生监督力度,利用监督结果公示等手段促进行业自律,提高卫生监督的效率。卫生部门要以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实施卫生监督信息化为抓手,探索建立具有我市特色的卫生监督模式,使我市的卫生监督工作始终处于省市前列。

5.进一步规范妇幼、精防卫生管理。基层妇幼保健人员承担着大量的业务工作,要采取分批进修、定期培训等方法,提高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能力。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是各种考核的重要指标,要把高危孕产妇、流动孕产妇、体弱儿等列为管理重点,实施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切实提高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率,控制和降低死亡率。根据当前精神卫生工作特点,以农村和学生为重点,制订《*市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实施方案》,对精神(心理)疾病防治知识进行广泛宣传,加大贫困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力度,预防和控制精神病人肇事现象的发生。

6.大力开展城乡爱国卫生和无偿献血工作。要继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继续开展城区社区爱国卫生考评,同时,要以*市卫生乡镇(街道)和卫生强乡镇(街道)创建为重点(常安、*、*、万市、*、洞桥),结合“清洁城乡”行动,大力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和环境卫生整治,积极开展改厕样板村创建,切实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无偿献血要按照“流动献血为主,团体预约献血为辅”的办法,确保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在100%以上。

(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机构直接承担着医疗救治任务,是破解群众“看病难”的前哨,加强监管,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对提升卫生系统整体实力,破解群众“看病难”具有决定性意义。

1.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医院管理队伍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卫生局要逐步完善医院管理干部的选拔、培养、任用机制,真正造就一支既精通本职业务,又熟悉现代管理的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各医疗单位要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要手段,以按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分配制度,建立正确的分配导向。要结合运用“目标管理责任制”、“质量控制”、“检查通报制”等手段,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完善医疗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进一步控制医药费用。卫生部门要严格控制医院医疗费用的增长,要把医院每门诊人次费用、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药品占医药收入比例等列入医院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任务指标,严格考核。各医疗单位要严格执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切实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规范医疗行为,提高依法收费的自觉性和透明度,及时向社会公示、公布医疗服务信息和医疗服务价格。同时,要积极探索以单病种质量控制和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切实降低医疗费用。

3.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名医名院工程”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有效载体,市政府及卫生、财政、人事等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卫生部门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和项目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监督管理、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取得实效。从*市卫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市从3月份开始将举办10场技术比武活动,每月一场,市卫生局要利用这一机会,在系统内开展一系列的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更多的技术尖子、岗位能手脱颖而出,并加大宣传,增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自豪感,提升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改善卫生行业的社会形象。

4.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和中医药文化建设。我市的中医药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发挥我市中医药优势和中西医结合特色,按计划有序推进市中医骨伤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骨伤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浙江省中医名院”、“省级中医股骨头坏死专病”、“*中医名科腰腿痛病”,市中医院“*市中医院名院”、“*市中医针灸推拿名科”,以及人民医院“*市中医示范科”建设,打造一批中医名院、名科、名医、提升我市中医服务能力。今年5月,“全国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将在*市中医骨伤医院举行,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外宣传,扩大*中医事业的知名度。

(五)加强协调沟通,有序推进卫生基建工程。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工程的启动,是我市医疗卫生事业新一轮发展的标志,市委、市政府十分关注工程进展情况,因此,发改、财政、土管、卫生和有关乡镇(街道)要加强协调,通力合作,确保6月份能动工兴建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和市妇保了二期工程,力争年底分别完成主体工程量的20%和40%。场口人民医院迁建工程要求今年能顺利搬迁,*人民医院扩建要完成主体工程。*乡、*乡、*镇、*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有的已基本竣工,有的也已进入施工,希望乡镇领导继续加大力度、加快进程,力争年底完成工程,早日投入使用。

(六)加强行风建设,提高社会满意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