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护理专科论文8篇

时间:2023-03-16 15:48:44

护理专科论文

护理专科论文篇1

(一)对象

抽取鄂州职业大学医学院2010级护理专业2个班、助产专业2个班学生共计240名,其中女生230名、男生10名,年龄19~21岁,平均20岁。每个专业中随机将其中一个班分成实验组,另一个班分成对照组。两组教材、课程标准和教学时数相同,均已完成基础理论课、基本护理技术和部分内、外、妇产科护理等课程的学习。两组学生年龄、基础理论课和部分完成的专业课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1)构建模拟病房。

在我校护理实训中心内设立儿科模拟病房。儿科病房的设计邀请了本市三甲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院的儿科临床护理专家、儿科护士长的参与指导,达到高度模拟临床实际场景。为了突出病房设施,购置了儿童病床,设置了婴儿沐浴间和抚触台,配置了临床常用的儿科护理设备,病房效果活泼可爱、温馨舒适、安全适用。

(2)教师集体备课。

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任教师定期集体备课,按照临床实际共同设计情境教学方案,编写儿科典型案例。每个案例设置5~6个实践情境,不同情境体现不同的教学目标。

(3)教学设计。

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为26学时,分13次进行,每次2学时。每个专业中实验组实训学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18学时,要求学生以项目的形式练习并掌握课程标准中的每一项具体操作。第二部分8学时,在所有的单项训练结束后,组织进行以案例为中心的综合技能情景模拟训练,分4次进行,每次1个案例。对照组沿用传统的操作授课方法,即教师边讲授边示教操作———学生练习———抽查学生演示———教师点评。

(4)情境教学实施。

两个专业中实验组第一部分的单项操作练习包括体格测量、配乳与喂乳、更换尿布、婴儿沐浴、婴儿抚触、温箱操作、光照疗法、口服给药、儿科约束法、头皮静脉输液、臀红护理等,以学生自己练习为主,需要时教师点拨指导。第二部分的情境模拟训练,将学生以班为单位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名学生。教师提前1周将已设计案例的内容、实践情境、学习目标、思考的问题、要完成的任务发给护生。每组护生自行分配角色,分工合作,提前讨论与练习。1周后在模拟病房开展实践情境教学,护生自己布置场景、准备用物、执行医嘱,根据情境提示为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并完成操作。每个任务由2~3名护生完成,其余护生负责点评,完成所有情境时保证每名学生都参与角色。教师做好全程组织,关键处给予启发、引导,将医学知识、人文关怀和护理技能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情境训练结束后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5)教学效果评价。

①课后发放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②儿护实训教学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效果评价,共10项条目,学生以“是”或“否”作答;③实习前进行校内案例综合技能考核,将学生以班为单位,每班分10组,每组6人。考试时每组派1名学生随机从6个案例中抽取1个,由本组中6名学生共同完成该案例的情境设置、理论知识问答、用物准备、整体护理,每位护生完成1~2项具体任务,教师组针对每位学生的综合表现评分;④学生下实习点儿科实习完毕后,发放儿科实习问卷调查表,共7项条目,以“是”或“否”作答;⑤儿科实习完毕后对实习医院带教老师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实习情况。

二、结果

(一)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调查

课后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40份,有效回收率100%,结果见表1。护理专业实验组中护生对儿护实训情境教学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对传统实训教学的满意度为73.33%;助产专业实验组中护生对儿护实训情境教学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对传统实训教学的满意度为70%。调查显示两个专业实验组护生对儿护实训情境教学的满意度较高。

(二)教学问卷调查

儿护实训情境教学结束后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40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显示两个专业实验组护生普遍认为情境教学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组织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对儿科护理特殊性的认识,培养了临床综合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应用护理程序的能力,提高了护患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了学生护理中的“人文关怀”意识,提高了儿科护理综合技能。

(三)校内案例综合技能考核

两个专业实习前均进行校内案例综合技能考核,算出每班学生的平均分,结果见表2。每个专业实验组护生的综合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优于对照组,证明实训情境教学效果良好。

(四)实习后问卷调查

学生下实习点儿科实习完毕后,发放儿科实习问卷调查表,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40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显示情境教学对两个专业学生临床实习均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临床角色转变迅速,儿科护理实习积极性高,能较快适应临床工作流程,实习时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衔接良好,护理患儿时操作熟练规范,能较好的与患儿及家长沟通,护理患儿时体现出了应有的人文素养。总体来说,在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提高了护生临床适应能力和总体应岗能力。

(五)对实习医院带教老师的访谈

护生进入儿科实习后,对部分实习医院的儿科带教老师进行了访谈。两个专业实验组学生的老师一致反映护生学习积极主动、求知欲强、适应性好、应变能力强、护患沟通恰当、责任心强、护理操作技术较熟练。对照组学生的老师普遍反映学生学习认真但较被动、临床适应稍慢、处理问题欠灵活、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访谈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实训情境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操作教学。

三、讨论

情境教学法将专业理论、护理技能、人际沟通和人文关怀融为一体,其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课程改革新理念。在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把临床问题角色化,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能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元素。

(一)教师方面

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要及时了解临床最新的动态,做好实践知识与临床的接轨。除了护理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社会学、心理学、人际沟通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为了教学需要还要查阅大量有关资料,才能选择合适的素材,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同时,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驾驭整个课堂,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能力,根据真实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二)教学方面

情境教学可以做到教学相长。教师通过分析与归纳锻炼了自已,也从学生富有创造性的论述与发言中,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情境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争取给每位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将人文知识贯穿在整个情境中去,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了专业价值和内涵,强化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情境教学推进了体验性的学习模式,是提高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提升临床思维与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

(三)学生方面

(1)情境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运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感到自己面临的不再是书本而是活泼生动的案例,自己作为护理或助产工作者,要解决存在于现实工作中的健康问题,使教学更贴近临床,这样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索,变学习知识为学会学习。

(2)情境教学提高了护生的总体应岗能力。

情境教学强调在环境中教学,综合了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模块教学、护理核心能力教学等方法,呈现了临床实际工作情境。情境教学增强学生的角色情感和责任感,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护生的潜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情操和护患间的人文关怀,从而缩短实习时的临床适应期,能尽快融入儿科护理工作。

(3)情境教学培养了护生组织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是护理工作重要的职业素质。通过小组间成员的相互配合与交流,既增加了相互了解,又增进了彼此的信任,为在以后工作中与同事的通力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情境教学培养了护生临床综合评判性思维能力。

护理专科论文篇2

1香港特别行政区医疗政策对专科护理发展的影响

香港的医疗采取双轨制度,既有公营也有私营,其中90%住院患者接受公营(即医管局)服务,医管局也承担了公共卫生服务。香港医疗服务呈三层架构:包括基层医疗、中层及第三层医疗(住院服务)和廷续医疗服务。而香港的医疗政策不会使市民因经济原因而得不到适当的医疗照顾。由于香港公营医疗服务占住院人数的90%,同时并兼顾了延续医疗,也代表了香港的专科护理不只扎根于医院,必须走出社区,跟进出院患者的持续照顾和提供基层护理照顾,落实“治未病”的理念。

2香港骨科护理专业发展的方向

面对医疗科学的急速发展,香港骨科医疗服务也紧随其后,乃至于服务文化也面对着不少的挑战。

2.1应付日益增加的服务需求随着社会趋向人口老龄化,慢性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医疗从医院走到社区,翻开了骨科医疗和护理的新篇章。

2.2确保医护服务素质及安全医疗科技日益发展,治疗趋多元化,迈向高新医疗技术的发展。国民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有更高要求和期望,为骨科护理迎来新的挑战,骨科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时配合新科技医疗的临床护理需要,更须深入了解骨科相关专科的治疗和预防,为患者作出适当的护理和防预措施,以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合理需要。而这也推动了骨科护理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

2.3欠缺具骨科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随着教育制度的健全发展,不单选择的学科增多,在医疗护理行业内,各专科医护人员需求日渐加大,护士在专科的选择多了,造成了行业内外的竞争。要留住有足够骨科专科知识的护士,骨科专科培训与专科护士的职能发展是挽留人才的两个重要措施。

3骨科专科护理需要发展的因素

3.1患者服务方面骨科患者服务是需要由多个医护专业及专职人员(如理疗师、职业治疗师、社工人员等)组成的医疗团队分工合作,每日在临床照顾患者的骨科护士具有骨科专科知识和经验,顺理成章地成为患者的和团队工作的统筹者。骨科专科护士必须具有分析力、决断力、良好的沟通技巧与管理能力,以平衡医疗团队的工作,为患者实施合理的优质护理服务。加入骨科专科护理元素,加强患者和家属对治疗和护理流程的信心,和谐护患关系,强化治疗效益,减少纠纷。

3.2护理发展方面专科护理发展为骨科护士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让他们更有目标地追求自我发展,提升护士在骨科护理专业上的素养,与骨科医疗能同步发展,以保障患者由治疗至康复的过程。

3.3骨科专业护理发展的目标发展骨科护理很重要,确立发展目标更是首要:①完善患者骨科专科护理服务;②促进骨科护理专业培训,作为专科护理成长发展的基石;③激励护士增长自我价值;④为护士职业发展做好长远的计划配合临床需要;⑤以有意义的专科发展挽留人才;⑥利用专科与管理知识,加强临床护理领导能力,充分发挥专科护理绩效。

4帮助骨科专科护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利用现代学术和管理支持发展

4.1信息科技发展平台利用临床服务的信息科技的设置,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数据平台以更有效支持诊断、处方药物、影像、病案和护理文件处理等,与私营医疗机构设置共享信息平台,更有利于患者的医事服务和治疗。

4.2推动循证医疗以科学数据及临床科研成果为基础,从而确定治疗护理成效和患者安全为目标,制定指引规范护理行为,让专科护理能清淅、有效地按临床需要提供服务,保障患者护理效果。引入临床审计更确保执行效果,并可藉结果寻求改善。

4.3设立临床素质保证建立患者安全的护理文化,使护士都清楚以循证医学和护理、实证为本作为患者的治理方案,统一临床常规指引,依据医疗机构订立服务评审标准,建立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使骨科护理服务向与国际接轨方向迈进,确立处理医疗投诉及医患关系机制,减少护患矛盾,增加患者对专科护理的信心。

5以骨科护理专科培训加强人力资源发展

人才是医院的重要资产,通过高阶和各副专科的骨科专科护理培训,巩固专业服务意识,以多渠道与员工沟通,使员工紧跟医院的专科发展方向,确立医院文化,可促使人才留任。由一个权威和具声誉的机构如专科学院、医管局等承办专科护理培训和考核,令社会和专业人士接受这统一和具水平的培训课程。

6香港骨科专科护理培训现状

6.1骨科专科护理培训的目标与专业发展是相互配合的:①提供更深更广的骨科专科护理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以配合日新月异的临床医疗和患者治理的需求。②除科技外,培训更需加入人文、管理、社会等知识辅助临床需要。③培养具内涵的骨科护士:有成熟心智、阳光心灵、视病犹亲的关爱、积极求知、以良好沟通维持医护团队精神,从宏观多角度分析并接纳不同的治理方案。④让学员明白自己的定位、价值,令他们接受培训后随着知识与技术的增长,在临床工作更自信、有安全感,令人信服。

6.2骨科专科护理培训的内容我们以分阶课程提供不同程度的护士培训。见图2。

6.2.1初级骨科护理课程初进入骨科专业的护士,无论注册或登记护士都可学习初级骨科护理课程。内容为骨科的骨干知识和技术,让学员有基本学术知识支持临床工作。课程授课20小时,内容包括了基础的骨科护理知识和技巧。

6.2.2高级骨科护理课程这是让有志于骨科专科护理发展的护士参加,要求学员在骨科部门最少有三年工作经验,完成初级骨科护理课程、评核范围要求,学习前需已接受核心专科培训,且经部门经理推荐。理论课程课时超过88小时,课程结束后便进入6个星期临床培训,在认可的培训中心导师指导下完成。最后经考试,个案研究报告评核等合格才可以获得证书。课程包括较深入的一般骨科护理和手、足外科,脊椎、关节置换、创伤科,运动创伤和复健科等专科护理。让护士能吸纳多元性的骨科专科和安全的护理。

6.2.3其他深入及辅助的课程一些有关人文、社会、管理等都是重要的辅助学科。而骨科亚专科护理课程会是伴随骨科专业发展的重要培训方向。

7推动骨科专科护理发展新阶段——香港骨科护理学院

为持续倡导骨科护理专科进阶发展,香港骨科护理学院于2012年成立,目的是倡导骨科专科护理和临床实践进阶,制定专科标准、道德伦理,加强骨科护理专业诚信,为民众提供优质骨科护理照顾。与港内外医护人员保持沟通合作,专业交流,搭建信息平台,促进骨科护理科研和现代化发展。致力于骨科护士的持续专业培训,提高骨科专科护理的社会认可度。

8骨科专科培训与临床护理职能的发展

骨科专科培训与临床护理职能是相辅相成的。骨科专科培训为临床患者提供了更专业到位的护理知识。同样的,骨科专科护士的职称,使同事与患者可清晰地辩别护士所持的专业知识,患者更乐意接受骨科专科护士为他们服务。香港医管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设立骨科专科护士、资深护师职位和2011年开始推行的顾问护师职位。更确立并完善了专科护理团队的架构,让护士在自选的专科内可选择在管理或临床学术护理方面的发展,也深化和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8.1骨科专科护士香港普通注册护士完成高级骨科护理培训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有基础管理培训,年终工作考核良好,经部门运作经理推荐便可在医管局中央护理部登记成为骨科专科护士。临床上他会为患者提供骨科专业护理,以临床路径模式执行个案护理,参与科研和实证为本的护理。

8.2骨科资深护师(护士长)属晋升职位,有5年或以上临床护理经验且最少具3年骨科临床护理经验,持护理或有关学科本科文凭,具骨科专科护士资历及管理学文凭,若有相关硕士文凭尤佳。骨科资深护师是骨科病房内护理小组的管理者和督导者,除了负责复杂的临床护理,同时也负责向下属护士提供专业护理意见和监督执行。资深的骨科护师也是骨科病房的主管,协助病房经理计划、执行并监察病房管理的工作战略,参与骨科护理标准、规章和临床路径的建立。在学术上其是临床护理科研的领导和施行者,是骨科专科培训课程的骨干导师。职能是骨科专业护理元素占70%,管理元素占30%。

8.3骨科病房经理骨科资深护师若有二年或以上的管理经验,即有资格申请晋升骨科病房经理空缺,这属于护理管理发展职位。主要职务是带领病房内各级人员结合骨科和其他协助的医疗团队合作,为所属患者提供安全的优质护理。负责为下属护士及员工进行骨科专科和各项在职培训、相关的考核和督导,制定病房年度工作目标,倡导并支持临床科研。负责病房内外的沟通事务,协助骨科部门运作经理计划和执行部门发展事务,也须协助骨科顾问护师做好有关骨科临床护理的执行与发展。在职能方面,骨科专业护理元素占30%,管理元素占70%。

8.4骨科部门运作经理骨科资深护师持护理或有关学科硕士文凭,有管理学文凭,具10年或以上骨科临床护理经验并有最少5年临床管理经验,可申请医管局内各医院的骨科部门运作经理职位。这也是护理管理发展职位,统管骨科部门内各单位的护理管理工作,与院方中央护理部一起负责骨科部门护理和相关人手的招聘、专科培训、考核等人事事务。协助骨科主管部门的发展策略与战略,联系部门内外支持专科及部门,落实及督导监察效果,目标是为骨科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与骨科顾问护师沟通合作以增进骨科专科教育和发展。

9骨科专科护理职能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患者服务的拓展,骨科护理专业除了在管理上发展外,骨科护理的专科发展更是急切。

9.1骨科顾问护师骨科顾问护师一职也于2011年开始推行。这是骨科资深护师晋升职位,骨科资深护师具护理硕士文凭及10年或以上骨科临床经验,并有管理文凭者可申请。业界期望骨科顾问护师可以为复杂的骨科患者提供跨专业的护理服务和意见,令患者无论身处任何专科都可得到系统性、整体性的护理(由入院至康复,含出院后的家居护理)。从而缩短住院周期。骨科患者护理从住院延伸至门诊,甚至社区的照顾。延伸护理可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再入院率。于学术方面,骨科顾问护师负责领导骨科护理科研和临床应用发展,为骨科专业内各专科护理的培训划出框架。骨科顾问护师职位的确立使骨科临床护理架构更完整,护理团队内除了部门运作经理管理一部分外,骨科顾问护师分担了专科护理学术顾问、培训和发展。两者合作,各司其职,强化骨科护理和患者服务,令患者和医护团队更有信心。

9.2骨科护士门诊患者从住院至出院回家,不同的康复阶段按患者需要而有不同的护理。过去专科护理只限于住院,骨科护士门诊补充了患者出院后专科家居护理的空白,从身、心、社、灵多角度得到适时及适当的专科护理照顾。由骨科顾问护师带领骨科资深护师负责骨科护士门诊,除使患者得到整体护理外,适当的患者服务分工可降低医护团队的工作压力,更提升了护士的士气,加强他们对骨科专科护理发展的信心,直接留住人才。

10小结

护理专科论文篇3

1.1函询方法

自2013年8月16日至2013年12月3日,进行2轮专家函询,函询问卷采用现场填写或E-mail的方式发放和回收。第1轮问卷回收后,研究组对问卷进行筛选并编码,统计分析数据,根据专家意见对条目进行查证修改,不能确定的内容与专家进行当面或电话沟通。最终形成的第2轮问卷包括修改后指标及上一轮函询结果反馈。第2轮问卷回收后研究组同样对资料进行统计整理,最终确定指标体系。

1.2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Excel2003和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专家积极系数用2轮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算术均数表示;专家权威程度用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及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5]。本研究采用优序图法确立一级指标权重[5],根据专家对各项指标重要程度的判断确定二、三级指标权重。指标筛选标准为: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3.50且变异系数<0.25。

2结果

2.1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第1轮发放问卷27份,回收有效问卷23份,有效回收率为85.2%,其中有13名(56.5%)专家提出修改意见。第2轮发放问卷23份,回收有效问卷22份,有效回收率为95.7%,其中5名(22.7%)专家给出修改意见。2轮函询有效回收率均高于70%,说明专家对本研究合作态度积极,研究结果可信度高。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89。说明本研究选取函询专家权威程度高,进一步说明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2.2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经过2轮函询,各指标重要性赋值分数分别介于3.24~4.78、3.36~5.00之间,94.6%以上指标重要性赋值分数高于3.50,说明专家意见较为集中。两轮函询变异系数分别为0.08~0.36、0~0.32,93.2%以上指标变异系数满足筛选标准;两轮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6、0.33,均P<0.01。该调查结果充分说明22名专家具有较高的协调程度。

2.3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变异系数及权重最终确定的肿瘤专科医院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56项,见表1。

3讨论

3.1本研究基于“结构一过程一结果”模式构建体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应用于护理管理者对医院护理质量的监督、检查,还可以作为医院自身改进护理质量的参考依据。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肿瘤专科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尤为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结构-过程-结果模式构建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6]。此模式涵盖了护理服务的各个阶段,环节之间彼此联系紧密。本研究以此模式为理论依据,通过德尔菲法构建医院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确保护理质量评价工作的有效实施及落实。

3.2指标体系的确定过程

3.2.1指标体系删减条目及讨论结合2轮专家函询结果,并经过研究组讨论、查证,本研究对指标体系的修改如下:合并二级指标2项,删除三级指标7项,新增三级指标3项,修改三级指标4项。其中,条目“教学护士比例”被删除,可能是因为肿瘤专科医院工作量大,没有设置专职教学护士,医院也未设置特定比例,各医院依照自身护理资源设置教学护士,因此此条目未列入评价体系。条目“患者出院计划的落实率”、“癌症患者出院后的随访率”被删除,笔者认为部分护理管理者仍未意识到延续护理的重要性,对于患者出院后的护理还需要提高重视程度。也可能是因为患者出院后状况难以控制,因此函询专家未将这2项列入评价体系。二级指标“2.3护士满意度”的三级指标中“护士年离职率”被删除,有专家认为影响护士的离职原因众多,不能单纯以护士离职率评价护士满意度的高低。

3.2.2护/患满意度条目争议大本研究中条目“2.3护士满意度”属于过程指标。在函询过程中,有专家指出护士满意度应属于结果指标。研究组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结果指标主要从患者角度出发[9],而护士满意度则被认为可能与患者满意度等有关[10]。研究组认为护士满意度的高低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因此条目属于过程指标。另外,二级指标“3.1患者满意度”重要性均数为4.64±0.49,明显高于条目“2.3护士满意度”(4.14±0.47)。有文献表明患者满意度较好地反映了服务、技术和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1]。专家更加认可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性,而护士自身的满意度还应该得到护理管理者的进一步重视。

3.3肿瘤专科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3.3.1指标体系突出肿瘤护理特色本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结合肿瘤专科医院护理特点,注重突出肿瘤护理特色。条目“1.3.5骨髓移植病房护士数量及资质结构比”、“2.1.9放/化疗废弃物处理的合格率”、“2.2.2化疗药物给药防护技术的合格率”、“2.2.3放射性药物给药防护技术的合格率”、“3.2.5化疗药物外渗年发生率”均为肿瘤专科医院特色指标,从函询结果可以看出专家一致认为这些条目比较重要,能够反映肿瘤专科医院护理质量水平。条目“2.1.14肿瘤症状控制的有效性”、“3.1.3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3.1.4患者对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控制满意度”均为医护合作项目,重要性均数相对较低,变异系数高。有调查显示医护合作项目中医生占主导地位,护士处于从属地位。有函询专家认为以医护合作项目作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准确性不高,不能充分显示护理质量的高低,因此专家认可度较低。

3.3.2指标体系注重条目的客观及可测量性护理质量指标是护理工作中某一现象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表现的统一体,对护理工作具有导向性作用。本研究在制定肿瘤专科医院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注重指标的数量化和可测量性。本研究三级指标中有53项(94.6%)指标以“比”、“时数”、“例数”、“率”、“满意度”形式出现。以量化形式对各指标进行评价,避免管理者主观因素的影响,更加客观的评价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指标的制定要求从临床实际出发,能反映护理活动的重要方面和实际质量,易于测量和观察。当前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已经由定性管理转化为定量管理,科学、真实的数据更能直观地展现护理效果及存在问题。

4小结

护理专科论文篇4

(1)心理护理干预。由于不孕症病因复杂,长时间、多周期的治疗,以及昂贵的医疗费,给患者家庭、经济等方面造成很大影响,心理压力较大。进入治疗周期后,过度紧张、焦虑、担心、恐惧时常伴随着患者,她们期望成功、害怕失败、担心流产,心理状态复杂。同时对医务人员过度依赖,希望得到过多的关注。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妇女并不希望别人知道她们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帮助才受孕的,对他人的言行敏感。所以,心理治疗已成为临床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要建立密切的护患关系,要仔细倾听患者的意见,给予同情和理解,允许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共同探讨有关生育方面的问题,满足患者的咨询愿望,讲解生育的各个环节,治疗作用及失败的可能,讲解不孕不育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前景,使她们既有治疗成功的信心,又有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2)实施人性化服务。人性化服务是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在和谐优雅的环境中消除疾病、痛苦、恢复身心健康,满足患者合理需求的一种护理理念。首先,要创造人性化的就医环境,设置专门的咨询室,随时解答患者在治疗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初诊患者,陌生的环境,给治疗等各方面带来很多不便,前台护士应发挥工作主动性,及时为患者分忧解难。我们中心设有宽敞、明亮的大厅,温馨的环境,正面墙壁上设有科室结构分布图,人工授精流程图,健康教育索引及咨询电话;侧面墙壁有科室工作人员简介,可帮助患者选择值得信任的医生、护士。走廊两侧墙壁上有许多有关生殖健康的介绍,常见女性内分泌疾病及男性不育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不孕不育相关辅助检查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大厅一角书报架上有我们印发的健康教育资料、杂志、报刊,供患者随时阅览。同时门诊大厅配有饮水机,一次性水杯,座椅。电视滚动播放健康教育宣传片,介绍治疗程序,使患者在闲暇的时间了解一些不孕知识,增强治疗观念。手术室安静、整洁,温度适宜,操作过程中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多给予患者鼓励的语言,可增强其治疗信心。术后送上“希望您心想事成,尽快听到您的好消息”等温馨祝福。并告知术后注意事项。人性化服务的实施,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评价,患者满意度较前有了很大提高。(3)健康教育指导。不孕不育给患者心理造成极大压力,不同的治疗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而患者所获相关信息及信息准确性是影响其心理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健康教育必须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之中,对重点环节,要加强指导,避免患者因紧张、焦虑导致遗忘、出错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终止治疗。内容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便于患者容易接受。我们根据患者的社会角色和心理特征、共感性采用定期授课、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个别心理指导。为了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2012年3月成立好孕课堂,由笔者负责每周定期授课,凭借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及多媒体工具,讲解不孕症患者就诊注意事项,就诊流程,生殖保健知识,各项辅助检查要求,不孕症治疗的方法,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治疗流程,术后注意事项,手术费用,手术成功率等,在接受辅助生殖手术前,建议不孕夫妇至少参加一次好孕课堂系统讲座。使患者对治疗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为提高妊娠成功率提供了保证。(4)严格病案管理。根据卫生部关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规范》的规定,生殖中心病案应永久保存,专人统一管理,不得丢失。患者的病史资料、助孕手段、治疗经过及有关卵子、和胚胎资料都包含在其中,既是患者的隐私、医疗记录,也是法律文献和医疗证据,也可供医师再次为患者治疗时查阅。生殖中心病历的特点是治疗周期长,涵盖内容多,每次上周期都要找出旧病历供医生参考,看完以后再归档,这就容易出现病案移位,查找困难等问题。故病案室应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手术结束后,及时进行整理,装订、归档、保存、信息录入。建立病历借阅、复印制度,除本科室人员外,任何人不得随便进入病案室。特殊情况需提供相关证件方可允许进入。(5)严格的随访制度。患者启动治疗周期后,要留下详细联系方式,并尽量保留多个联系电话,以及身份地址,建立随访登记本、专人负责。人工授精手术后第14天追踪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结果,确定是否妊娠;如果受孕则在第30天、50天及妊娠中、晚、分娩期,通过电话进行随访,指导围产期保健,并及时填写随访记入。随访率要做到100%。护士长要定期进行督导,及时补漏,降低失访率。

2结果

在护理人员无增加的情况下,科室的各项工作量逐年增加,见表1。通过开展特色专科护理,实施人性化服务及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对生殖保健知识的认识逐步提高,对辅助生殖技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知晓率达90%以上。患者的治疗信心、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护理岗位相对固定,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患者等候时间明显缩短,查找病历迅速、便捷,术后随访率达到100%,无手术并发症、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患者满意度100%。中心每隔两年一次的复审校验都顺利通过,人工授精周期妊娠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3讨论

3.1加强业务学习的重要性生殖医学的快速发展对护士提出较高要求,必须熟练掌握专科知识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程序。不仅要充当好护士的角色,更是心理指导者、疑问的解答者。一方面配合医生、实验室人员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另一方面,更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要有丰富的专科知识。我们根据科室现有护理人员较少的实际情况,轮流派出进修学习,参加专科学术研讨班,每周科室进行业务讲座,每月进行业务考核,通过多渠道不断提高护士的自身业务素质。

护理专科论文篇5

1.1研究的对象

为使论据更加准确,本文特择取2015年2月到2015年9月期间乳腺外科医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年龄都在30岁到63岁之间,住院的时间为20天到40天之间,把他们随机分组,一半人数编入观察组,一半人数编入对照组(见表1)。这两组无论年龄,还是病情,或者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研究的内容

通过考察研究对象对不同护理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与评价,获悉乳腺癌患者究竟具有怎样的护理需求,并分析优质护理的影响所在。

1.3研究的方法

将上述研究对象(100例乳腺癌患者)对半分成两个小组,其中,一个小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另一个小组为观察组,在第一个小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具体的方法为:其一,重新确立服务理念。对护理的内涵以及护理的级别进行重点学习,在执行时要严格依循《分级护理制度》和《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规范》的有关规定;在服务方式上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为患者服务;其二,要树立崇高的责任心。要确立护理责任制,为患者提供贴心到位的服务。责任护士必须要坚持早起到岗,随同医生做好查房工作与晨间护理工作。通过确立护理责任制,使医患建立良好融洽的关系;其三,要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水平。通过向患者分发调查表等方式及时掌握患者的回馈,以便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

1.4数据的处理

对数据的处理利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乳腺癌患者的各项需求中,生存质量的需求率高达74.2%,占所有需求的第一位。有关上述两组的护理质量的评分情况可以参见下表,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对照组无论是基础护理、护理安全、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病房管理都明显要低于观察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专科论文篇6

1、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

2、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

3、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4、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

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

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

9、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标准的实践探讨

10、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

1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12、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

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

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20、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1、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2、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3、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4、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25、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26、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7、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

28、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9、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30、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31、运用人性排班法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

32、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

33、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

34、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35、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36、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37、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

38、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

39、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40、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41、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42、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43、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查

44、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45、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体会

46、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7、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48、严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

49、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50、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51、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52、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

53、沐舒坦雾化吸入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观察

54、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

55、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5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57、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

58、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59、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

60、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61、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62、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63、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64、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65、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观察

66、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67、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68、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

69、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

70、护理干预对初诊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71、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7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

73、肺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74、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影响

75、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

76、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77、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78、术前清洁肠道方法的观察和探讨

79、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80、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

81、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和实施现状的调查

82、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83、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

84、肝性脑病患者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

85、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

86、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赖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87、护理干预对初诊肝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88、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评估

89、分级护理质量对护患纠纷的影响与护理干预

90、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护理

91、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92、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93、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94、胃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95、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96、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97、护理干预对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98、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99、康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100、腹部手术停留置导尿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101、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

102、临床护士对基础生活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

103、门诊护理投诉原因的思考及对策

104、护理干预对初诊胃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105、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106、尿激酶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107、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108、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09、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干预模式探讨

110、早期人工通便在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

111、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12、人工流产疼痛干预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113、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

114、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115、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早期护理效果观察

116、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

117、心理危机干预在急诊自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18、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

119、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康复护理

120、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121、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

122、性传播疾病患者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123、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

124、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与体会

125、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126、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时间探讨

127、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影响

128、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

129、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

130、胸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心理护理

131、影响中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舒适度的因素及护理

132、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

133、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护理体会

134、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135、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136、乙肝患儿父母焦虑及应对方式的调查与护理对策

137、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

138、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

139、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

140、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

14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

142、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及护理

143、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观察

144、病例查房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145、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效果的观察

146、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147、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

148、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

护理专科论文篇7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和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高血压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人[1]。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进行转变,人们开始逐渐重视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社会环境应激因素、心理因素与不良行为对其发病的影响已为现代心身医学所证明。高血压患者近几年有增多趋势,而且已向年轻化发展。现在很多学者也充分认识到,在治疗高血压患者时,不能单靠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的干预治疗也尤为重要。因此,心理护理在高血压的防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胶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诊断标准[2],全部病例排除继发性或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肝肾功能衰竭等疾病,且排除无法坚持治疗或不愿参与心理干预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56.3±3.3)岁,收缩压(167±4)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103±5)mmHg;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8.2±4.1)岁;收缩压(165±5)mmHg,舒张压(104±3)mmHg。两组患者病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常规给予降压药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给予降压药。治疗组心理护理为1次/d,30min/次,共2周。指导患者掌握和学会应对、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心理压力过大会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致使外界致病因素乘虚而入,而致机体罹患疾病。因此,应指导患者做到正确面对压力;避免在同一时间内做多件事情;目标制定要合理,要有“知足常乐”的心理;量力而行,注意劳逸结合;适当的娱乐,会使心情舒畅;学会主动宣泄不良情绪。

保持乐观情绪心理学研究显示,有美好的愿望,充足的自信,积极的信念及顽强的意志是保持乐观情绪的前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面,理智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广交朋友,积极参加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睡眠充足。

护理专科论文篇8

    一、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康复教育及训练所发挥的作用

    儿童残疾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先天条件导致也可能是后天外力条件导致。0-6岁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儿童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学习能力更强。在这一阶段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康复教育是帮助其恢复部分身体机能,提高今后生活能力的重要方法。可以说,早期发育时期是残疾儿童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养成的生理习惯和基本技能将会让其受益终生。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对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及康复训练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的缺失导致这项工作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并且,残疾儿童由于在身体或是智力方面的缺陷,经常被一些社会歧视现象困扰,长此以往会让他们失去生活的信心,并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早期康复教育及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可以帮助残疾儿童重拾生活的希望,以更加乐观阳光的态度面对生活。

    二、为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教育及训练造成困难的因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