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留守儿童论文8篇

时间:2023-03-16 15:50:00

留守儿童论文

留守儿童论文篇1

关键词:留守儿童 现状 教育 对策

何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十四周岁以及以下的儿童。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与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在监护人的照顾下生活,远离传统式的家庭生活,使得留守儿童在生存、心理、教育问题上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就从我乡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心理特点、教育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正常状态下,家庭成员以“面对面”为条件展开活动,孩子是家庭生活的一份子。家中有了孩子便有了地,有了爸爸便有了天,有了妈妈便有了万物。但是,留守儿童生活在“残缺不全”的家庭中,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呢?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

(1)生活质量不能保障。一般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是由祖父辈进行监护的,这些老年人一般最为关注的是孩子的吃饱穿暖问题,而并不懂得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孩子的食物营养往往达不到孩子身体生长的需要,并且在农忙时,老人们又忙于农活,不能够让孩子按时吃饭,更不利于孩子的身体生长;其次,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有较差的生活习惯,由于父母给他们多寄零花钱,再加上监护人的管教不力,留守儿童用钱自由度大,禁不住零食的诱惑,常用零食代替主食,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发展。

(2)留守儿童劳动强度大。由于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家中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在农忙季节,由于有大量的劳动,家长下地干农活,家中的事情就只有留守孩子做了,有时候爷爷奶奶在前,小孩子在后丢种子,小小年龄就学着干农活。留守儿童干农活或者做家务,使得孩子过早的承担一些与年龄不相符的高强度劳动,使孩子在身心上受到不小的压力。

2、留守儿童在情感上创伤严重

亲情的缺失使得孩子情感上出现创伤。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只能通过电话、视频等来和父母沟通交流,致使他们亲情感的缺失极为严重。而在外的父母总是感到很无奈,觉得给孩子很好的物质生活才是他们的责任,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精神的关注,人格的培育。一些老师在和孩子交流中发现,有许多孩子非常希望自己的父母陪在自己的身边,父母的陪伴比丰裕的物质更重要。长期亲情的缺失容易使孩子出现情感上的冷漠以及对物质的片面追求,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生活环境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由于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不够完善,这些地区相应缺乏文化娱乐活动,而一些闲散人员就只有打麻将来消磨光阴,在这一环境中留守儿童容易受风气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不良的习惯;再者,农村观念陈旧,迷信、家法思想依然盛行,特别是在老年人中,儿童在这一环境中受到这些陈旧观念的熏陶是极其不利于孩子思想发展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家庭的主宰,是孩子的主心骨。一般来说,父母不仅可以为孩子提供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安全保障,使他们尽可能健康成长,而且更重要的是,父母可以给予子女难以替代的亲情与真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但是,现实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令人担忧。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教育因素以及文化生活单一的制约,留守儿童往往出现较大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儿童自卑心理加剧、性格抑郁、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在城市小朋友身上,我们看到的多数是自信满满,而农村留守儿童多数很自卑,到人群中少言寡语,很容易脸红或者流泪。

教育领域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主要是在家庭教育上,表现在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不合理上。家庭教育的缺失,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监管不力:一方面,那些父母双双外出的家庭,由于祖父辈的文化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不能予以帮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中,留在家里的一方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劳作,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二是教育态度消极。留守儿童大多生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他们父母文化素质一般较低,对子女的教育投入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些农民心中存在一种原始的观念:“只要子女身体好,健康成长,照样可以打工挣钱。”三是家庭缺少良好的文化氛围。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读书学习的认识不够,甚至认为读书无用,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也是漠不关心,顺其自然,这样的环境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上进心。

家庭教育的不合理,表现在:一方面一些隔代监护人对儿童存在溺爱和放纵心理,留守儿童容易形成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缺陷;另一方面,父母对子女的歉疚往往采用物质弥补的方式,过度的物质满足极易使孩子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产生“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的替代导致了家庭环境的恶化,而不良的家庭环境诱发了儿童的不良人格因素,具体表现为儿童的行为问题和学业不良,且三者互相影响、恶性循环。

1、文明健康生活进村入户。大力宣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村入户发宣传手册,各村组大力支持,村干部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家庭。

2、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各村整合本村资源,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及时了解关心这些留守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尤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生活困难的家庭,以村委会为单位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由于祖父母文化知识有限,对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不熟悉,留守儿童之家可以建立亲情视频聊天室,为留守儿童更“近”的看自己的父母提供便捷的渠道。

3、建设文化活动广场。建立文化活动广场,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让留守儿童走出家门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玩耍,畅享童年的乐趣。远离成年人不良嗜好场所,例如、网吧这些地方。

留守儿童论文篇2

与留守儿童概念类似的研究多见于西方学者关于“寄养”、“隔代教养”、“亲戚抚养”、“非亲戚抚养”的儿童研究中(DubowitzH,FeigelmanS,ZuravinS,TepperV,DavidsonN,LichensteinR,1992;DubowitzH,SawyerRJ,1994;Tarren-SweeneyM,HazellP,2006;IngallC,2006)。Billing等对美国的一项全国性普查发现,由亲戚抚养的未成年人比由父母抚养者检测出更多的行为问题、情绪障碍和身体健康问题(Billing,2002)。亲戚抚养的儿童在情绪与行为问题以及学习和学校适应方面比父母抚养者的问题更多(SmithGC,PalmieriPA,2009)。非亲戚抚养的儿童比亲戚抚养者和父母抚养者更可能产生情绪和行为问题(HalfonN,MendoncaA,BerkowitzG,1995)。寄养条件下的儿童更容易出现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学业方面的问题(GarlandAF,LandsverkJL,HoughRL,Ellis-MacLeodE,1996)。然而,国外的研究对象与中国留守儿童现象并不能等同,在西方,亲子分离的原因大多是父母在抚养功能上存在问题(身体和心理疾病、违法、物质依赖、虐待等)。中国的留守儿童多是由于劳动力迁移、工作或家庭经济状况需要而产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来,国内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较高,出现了许多相关研究,结论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情绪和社会支持、社会行为、学业与校园关系、生活与家庭关系、人格等方面。这些研究基本上都假设留守儿童是有问题的群体,留守经历对儿童有较大负面影响。随着研究者的进一步探索,发现有很多留守儿童并没有因此而行为不端、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为什么同样处于不利环境,有些留守儿童能发展良好,另一些却适应不良?许多研究者引入了心理弹性理论对其进行解释。

二、心理弹性理论

1、心理弹性的概念

心理弹性理论基于对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Block在1950年提出了ego-resiliency(自我心理弹性),第一次使resiliency(心理弹性)这个概念进入心理学界的视野。而美国心理学家Rutter和Garmezy等人在21世纪70年代对resiliency(心理弹性)的关注则为以后心理弹性的广泛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直到目前,学术界对心理弹性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查阅大量心理弹性的研究文献,可将其归为三类:(1)结果性定义:着重从发展结果来定义,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个体仍能产生发展顺利、适应较好等结果的现象。(2)能力性定义:把心理弹性看成是个体的能力、品质,能让个体承受较大的破坏性环境变化,并产生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反应,更快地从消极经历中得到恢复。(3)过程性定义: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

2、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

(1)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李志凯(2009)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总量表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支持利用度方面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在这三方面,女生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男生。刘巧兰等(2011)也同样发现性别是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之一,留守儿童中女生心理弹性的内部特质维度高于男生。王淑芳(2010)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在性别和年级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高于男生。也有研究者认为男生心理弹性发展状况优于女生,如张胜红(2011)、蒋玉红等(2013)。另一部分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如童秋萍(2009),骆鹏程(2007)。年级:王淑芳(2010)认为初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高于初三留守儿童。胡会丽(2009)发现初二的心理弹性得分在三个年级中最低,初一和初三则没有显著差异。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如童秋萍(2009),骆鹏程(2007)。父母外出情况:王淑芳(2010)认为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显著高于母亲或父母双方外出;父母外出2年以下留守儿童显著高于父母外出2年以上的;父母一周联系一次的留守儿童显著高于一个月以上联系一次的。李永鑫等(2007)认为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高,其次为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低。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父母在外时间的长度成反比,和与父母团聚次数成正比。其它变量:蒋玉红等(2013)认为独生子女心理弹性发展状况优于非独生子女,谭水桃等(2009)研究结果与之相反。(2)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特质骆鹏程(2007),李永鑫、骆鹏程等(2009)从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儿童的人格特征差异角度也进行了研究,发现高心理弹性留守儿童与低心理弹性留守儿童在人格的大多数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敏感性、兴奋性、忧虑性及紧张性和心理弹性呈负相关,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聪慧性、轻松性及敢为性和心理弹性呈正相关。乐观进取的人格特质(自尊)、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是心理弹性重要的保护因子。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许松芽(2010)、骆鹏程(2007)的研究都认为,高心理弹性留守儿童与低心理弹性留守儿童在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弹性。李志凯(2009),李永鑫、骆鹏程等(2009)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与支持利用度的相关性最高。(4)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楚艳平等(2013)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个体心理弹性程度越高,反之亦然。梁慧(2011)也认为,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内控归因及努力归因对心理弹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胡会丽(2009)则通过对留守儿童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训练,提高了预者的心理弹性。(5)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其它相关因素刘巧兰等(2011)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学业表现呈现正相关关系。唐开聪(2012)认为家庭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发展起重要作用,正面积极的教养有助于提高儿童心理弹性。王淑芳(2010)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母亲依恋、朋友依恋和积极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以往的留守儿童研究相比,以心理弹性理论为视角的研究不再将留守儿童视为一个笼统的整体,并将其与非留守儿童对立起来,而是更重视留守儿童内部的分化,更积极地看待留守儿童的发展成长。研究重心也从纯粹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困境,逐渐转移到挖掘和寻找影响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素,试图提高留守儿童的适应能力,减少留守给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留守儿童论文篇3

采用自行设计的留守儿童营养与发育状况调查表,由保健医生通过入户方式对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现场调查,并对234名留守儿童进行健康体检。

1.1调查内容

一是进行留守儿童监护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监护人儿童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以及留守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均由保健医生询问后填写。二是对234名儿童进行体检并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

1.2资料

处理全部资料均输入Epidata数据库,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1)调查的234名留守儿童中男童130人

女童104人,127名有营养不良与发育迟缓现象,其中52名体重低下,75名发育迟缓。5岁以下留守男童体重低下26人(占20.0%),发育迟缓37人(占28.5%);女童体重低下26人(占25.0%),发育迟缓38人(占36.5%)。

(2)留守儿童监护人营养知识水平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关系

监护人中女性居多,文化程度相对低于男性,营养知识水平也较男性低

(3)经统计学分析,留守儿童不良饮食行为与营养不良呈正相关

3讨论

3.1留守儿童营养不良原因分析

3.1.1监护人因素

监护人营养知识水平与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关系,并对儿童饮食行为习惯有直接影响。监护人营养知识水平越高,儿童挑食、偏食等不良行为越少。

3.1.2家庭经济因素

家庭收入水平影响儿童活动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导致其膳食结构发生变化,对生长发育和健康有直接影响。

3.2加强留守儿童保健服务

3.2.1加强营养知识宣传

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入户宣讲、发放小儿膳食营养手册、定期举办营养知识讲座、广播电视教育、就诊咨询、保健服务等多种形式,普及儿童营养知识,对监护人存在的营养知识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加强营养知识科学化、系统化、日常化指导,让监护人了解如何合理安排儿童饮食种类和数量,保证膳食平衡。

3.2.2积极推广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技术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技术进入家庭是降低儿童营养不良发病率的有效措施,儿童保健工作者向监护人进行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调查,是有效预防、控制儿童营养不良的重要措施之一。

3.2.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儿童论文篇4

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胆怯,因此,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接纳每个留守儿童,以母亲般的胸怀关爱每个留守儿童,善于走近他们,每天与他们谈心、对话,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像妈妈,愿意敞开心扉与老师交流。对于一些特不愿意、不敢与人交往的留守儿童,教师应主动地给予他们信任与温暖,让他们渐渐地由接受成人到接受同伴。俗话说“环境造就人”,当留守儿童生活在一个宽松、和谐、愉悦、充满友爱的环境里时,他们自然会高高兴兴地接受成人和同伴的邀请。

2.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熟悉温馨的环境会让人有亲切的感觉。我将小班幼儿集体活动长廊的门头做成城堡的样式,在长廊顶上挂满许多漂亮的红纱,将每个活动室的门头都装饰成各种各样的城堡,如开心城堡、温馨城堡等,然后请留守儿童从家里带来一张全家福张贴在活动室一角;或者让他们带来喜欢的玩具、图书等。这样,孩子一进活动室,就如置身在神秘的王国里,可以无拘无束,心情放松,他们自然会自由自在地交往。

3.采用恰当的方法,给留守儿童充分的自由。我力求创造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让留守儿童自由结伴、自由玩耍、自由合作。如,本学期我尝试让留守儿童自由选组别、选座位,即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选组别和同桌,如让他们自主选择加入苹果组、草莓组等。还有,就是根据家长的建议以及留守儿童的意愿,让他们自由选择和熟悉的邻居坐在一起,渐渐地他们会选择有共同爱好的同伴、朋友多的同伴、会帮助自己的同伴坐在一起。这些活动无形中可让留守儿童体验到交往能力的乐趣,从而想交往、敢交往、学会了与别人交往。

二、开展各种有特色、有意义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交往

1.组织分享活动,教给留守儿童交往能力的基本方法。分享合作是学习交往能力的重要步骤。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教师可根据主题活动的变化,请他们带上心爱的玩具或喜欢吃的食物到幼儿园来与同伴一起分享。在活动中教师还要仔细观察留守儿童的表现,鼓励他们与同伴交往。在活动后,还可请留守儿童讲述自己的交往能力过程,如和谁一起玩的、是怎么玩的、把东西给谁吃了、为什么,等等,让留守儿童交流各自的交往方法,体验交往能力的乐趣。

2.举办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之间交往的机会,让留守儿童自信起来。如,我班就开展了“宝宝交友会”的活动,通过每个班幼儿、教师的热情表演,让留守儿童和其他班的小朋友认识并交往。还有,我们还让留守儿童经常和中班的小哥哥、小姐姐联谊,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通过多种活动,不断地给留守儿童提供能够和同伴、成人主动交往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表现欲。

三、家园同步,不断强化留守儿童的交往能力

1.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分享有关教育留守儿童的方法和信息。我们会定期张贴家教文章供家长参考;在游戏活动中,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家长交流;会不定期地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们共同交流、讨论,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此外,我们还开通了“校信通”,虽然家长不能经常照顾到家里的孩子,但是我们会经常发一些有关留守儿童的在园表现、学习情况等,让他们在工作之余也可以对自己的孩子有所了解。

留守儿童论文篇5

(一)父母长期分离,导致人格上的缺陷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与子女接触的机会较少,因此普遍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即使有隔代亲人或其他人监护,也无法弥补在亲子感情上的缺失。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父母的直接情感交流缺乏,极易在人格发展上表现出不健全的特征,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二)学校教育不到位

目前,在很多农村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普遍重视文化课,忽略了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安全健康、道德素质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加之学校自身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在思想品德课的设置上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课时不足、经费不够等。

(三)城乡户籍制度限制

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员的自由流动和发展,也对城乡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不利于留守儿童接受正常的教育。

(四)安全观念淡薄、隐患多,极易受到伤害

留守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极易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或者参与打架、、吸烟等不良活动;或者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经常上山、下沟、游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他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能力差,导致很多留守儿童的身体、精神受到伤害的案件屡屡发生。

二、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

要想把留守儿童列入帮扶对象,切实解决他们生活上的问题,鼓励他们自立自强、努力学习,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各级政府必须加强舆论宣传,特别是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社会关爱,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同时,社会热心人士也可与留守儿童结对子,让富有爱心、责任心的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父母的角色,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二)家长要尽可能地关心自己的孩子,充分发挥家庭监护的作用

父母要利用打工的淡季尽可能回家与孩子团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加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巩固亲子关系,做到打工与子女教育两不误。实践表明,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互动的过程,如果双方实现了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可以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应该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学习、生活上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第一,要把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纳入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范围,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考评;第二,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班集体,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给予留守儿童一定的关心和爱护;第三,以“手拉手”活动为平台,构建“手拉手”互动模式;第四,健全完善的留守儿童档案,分类教育管理。

(四)坚持家访制度,建立家长通讯录,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留守儿童论文篇6

本次研究将社会支持划分为经济支持、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三个维度,对杨花村106名留守儿童展开了实际调查。

(一)经济支持本研究从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与支出两方面

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在经济上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父母的供养。在支出结构图上显示,在日常生活与学习方面的支出占据了总支出的87%。根据调查显示,当农村留守儿童在经济上有困难,需要得到帮助时,98%的农村留守儿童会选择向父母求助。然而,有些父母的经济支持功能却严重不足,一旦父母在某一时期未能按时获得经济收益,农村留守儿童的经济支持便会出现危机。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消费水平处在比较低的层次,他们的生活支出大多是商品性消费,即包括购买食物、衣物等基本用品,但是部分儿童会进行娱乐性消费,例如去网吧上网、添置娱乐设备、外出游玩等。

(二)生活照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

家庭一直是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照料支持的主体,而农村留守儿童在需要照料时期,由于父母的外出导致家庭作为照料主体的缺位现象。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由祖辈照料甚至同辈照料的比重相当大,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患病时,只要不是大问题,他们都选择自己照顾自己或让照料者(如祖辈)照顾,而父母支持是农村留守儿童生病时最想获得的支持。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料支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父母支持严重缺位。作为儿童的第一监护人,在儿童需要时父母有责任给予其最全面的照料。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父母支持的严重缺位,造成了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起居上只能自我照顾。其二是与同辈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照料支持严重不足。农村留守儿童中有部分是与同辈居住的。他们生活遇到的困难更多,身边既没有父母的支持也没有祖辈的照顾。他们自身尚未能照顾好自己,便要开始承担起照顾另一半的责任,生活照料严重不足,身心压力大。农村留守儿童生病时的主要支持和主观希望谁提供支持

(三)精神慰藉

精神慰藉,也称为精神赡养指的是关心和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上、精神上的需求,并通过一些途径去满足其需求。本研究根据当地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农村留守儿童闲暇方式调查问卷》与《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从日常闲暇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两个维度对当地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慰藉支持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休闲活动单一与精神慰藉支持严重缺位。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十分有限,其休闲娱乐基本采取在家看电视、上网玩电脑等方式。笔者在走访中发现,该地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设施、设备和娱乐场所比较缺少,仅有一所小型图书室(在建,暂未开放)与一个文化广场(带篮球架,但属于村民公共设施,许多成年人也在此运动)。其次,农村留守儿童主观意识上十分期待亲情交流与家庭温暖。特别是处于幼龄期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更凸显,对父母的情感依赖也更强。

二、建议与对策

(一)以社会温情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

在农村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地方,当地政府可以把握撤乡并镇、教育资源整合等有利时机,利用闲置资源,根据当地的留守儿童的情况,成立大小适中的“留守儿童成长大本营”、“留守儿童监护人指导站”等公益机构,全面、细致地对本区域范围内的农村留守儿童展开摸底登记。“留守儿童监护人指导站”要定期给家长传授关于孩子的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或利用留守儿童父母返乡之际面授,或利用写信、网络等多种形式。政府组织牵头整合本地高素质离退休人员,成立“农村留守儿童家成长顾问”智囊团,定期走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开展针对性地帮助与指导。

(二)“家长学校”强化家长的教育责任意识

接受义务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义务与权利,以此为契机,各级农村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合作”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电话、信件等各种形式,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平台,随时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向其传授教育方法,引导家长关注儿童心理,关心儿童身心健康。与此同时,还可以建立“一对一”责任机制,明确各位家长的责任,实施“奖惩并举”的管理措施,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责任意识。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

留守儿童权益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留守儿童,国家、政府以及相关社会团体均应提供相应的福利补贴与救助。目前在我国沿海等发达地区,已经初步建立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其他保障方式为辅助的相对完整的社保体系。而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障力度十分薄弱。农村留守儿童的贫困现象十分普遍,然而能享受到社保体系提供的经济支持的却只是其中的小部分。截至目前为止,我国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规定。少数能够获取社会保障自愿的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是因为他们不只是农村留守儿童,更是残疾、贫困等符合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人群。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四)出台相关惠民政策鼓励外流人员回乡就业收入是影响

留守儿童论文篇7

1.1严谨治学,营造乐学氛围有人说,推行课改会影响成绩的提高,但三一学校的老师们认为:课改非但不影响成绩,而且能有效激发农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厌学为乐学。一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品质课堂。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2]。三一学校品质课堂的基本体系是:将课堂分成导入、分享、反馈“三环”和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上台展示、知识梳理、当堂检测“六步”。保证“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教师还应做到“三讲”(讲底线、讲规则、讲方法)和“三有”(有趣、有序、有效),严格执行“六条底线”①①原则。三一学校长期坚持学校行政、年级组长推门听课制度和科学严格的常规检查,以促进教师们对课堂品质的自觉提升,让学生喜欢上课,爱上学习。二是创设“双语教学”环境。为了提高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英语语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三一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设了英语课,教材是参照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教材并融汇北京、上海等地区英语教材,再由学校教师编写而成,非常适合农村小学生。教师用英语授课是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三一学校要求各科教师运用课堂英语“点滴式浸入”,比如运用简单的课堂英语、对简单术语的英语解释等。三是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辅艺术。三一学校鼓励教师利用下课时间、放学后义务辅导学生,因材施教。对优等生采取“破立”法(树立目标、达到目标、再立新目标)来激发斗志,增强信心,从而促其更优秀。对偏科的学生,采取“改观念、激兴趣、补短板”三步走的办法,让其认识到偏科的严重危害并自觉赶超。对潜能生,则采取教师辅导与对子帮扶相结合的办法,从态度抓起,从基础抓起,注重实效。

1.2诚实做人,促进品质成长一是培养目标意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从不会做人到会做人是一个过程[3]。三一学校引入三一集团企业管理理念和腾讯QQ晋级机制,由学校行政、德育处、班主任、学生会、班干部由上而下对学生在出勤、纪律、学习、卫生、双语、礼仪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督评,小组每日一总,班级每周一核,学校每月一评,及时评选出品质学生和品质班级,并集会表彰,给品质学生颁发胸卡,免费为他们提供热水洗澡、自动洗衣、卡啦OK、绿色上网、商店购物等服务,让学生们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学习的榜样。二是培养自主管理意识。“十星级”寝室评比是学生自主管理的主要形式。三一学校根据学生寝室卫生、节约、守纪、团结等十方面的情况,由学生会干部一天一检查、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一月之内做到零扣分的寝室被评为“十星级”寝室,学校给予该寝室适当奖励。另外,三一学校还坚持“两行纵队参加一切活动”。即进行集会、就餐、就寝时,要求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站成两行纵队有序进行,积极倡导行进过程中不大声喧哗、不追赶打闹、不怠慢拖拉,真正做到有序集会、无声就餐、快速就寝。三是培养感恩意识。针对当前农村“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增加”的现状,我们借助QQ、微信等现代通讯渠道,分年级、班级建立了有学校行政、年级组长、班主任及学生家长加入的家校QQ群、微信群。目前,有85%以上的家长加入了家校群。学校随时可以与家长沟通,留守儿童也可以与父母交流,家长了解子女在校学习、生活的状况,学生知道父母在外的艰辛和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三一学校每年的感恩节都会开展感恩横幅签名、感恩书画卡片创作、励志演讲、给父母洗脚等活动,让留守儿童把感恩祖国、感恩老师、感恩父母的情怀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引导他们将感激之情转化为诚实做人、努力学习、品质成长的动力。

1.3卓越做事,培养一流学生一是培养有爱心的人。《礼记》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三一学校爱心接力义卖活动中,学生们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读过的书籍等物品,在学校提供的班级区域义卖,活动分工明确,场面壮观,气氛融洽,老师们也参与其中,爱心义卖活动锻炼了学生们与人相处的能力。每年3月,学校团委均组织学生开展慰问孤寡老人、义务植树、农村环保义务规劝等学雷锋活动,引导农村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学会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把富有意义的事情做精,并克服困难完成难度较大的事情,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不怕困难的品质,也教育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关爱他人,奉献爱心。二是培养知行合一的人。三一学校4月份的读书节重在引导学生做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孩子。其中,中华经典古诗词朗诵大赛是一场有声有色、精彩纷呈的诗文朗诵盛宴,让师生们感受到中华古典诗词的魅力;“悦读•成长”知识抢答赛,则重在激发阅读兴趣,拓宽学生视野。10月份的科技节,鼓励学生人人动手,学以致用,积极创新,并分班级、年级、学校三步进行评选,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三是培养素质高雅的人。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在这一思路的启发下,三一学校提出了“让墙壁说话,让花草含情”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营造了“校园无闲处,处处都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学校每一堵墙、每一块专栏、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文化的气息,陶冶性情,得到启迪。

2品质教育实践成效

2.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模式的改变和教师们的精心辅导,让学生从厌学情绪中解脱出来,沉闷的氛围活跃了,日常的学习生活充实了,学习兴趣得到明显提高。在2014年奥赛中,三一学校数学获市第一名、物理获市第四名、化学获市第四名、生物获市第二名,学校也被评为涟源市学科竞赛优胜单位。学生获部级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获中南六省一等奖、二等奖各1人,三等奖2人。2014年中考,三一学校共168名学生参考,930分以上的学生有32人,其中1020分以上的学生2人。全校九科总分人均达703分,科人平分都居全市前5名。其中,政治、历史两科排名全市第一,九科综合排名全市第二。同时,八年级生、地会考也取得了喜人成绩,两科总分人均达160.3分,为2015年的中考奠定了良好基础。

2.2打造安全文明校园对农村留守学生品质教育的推行,让三一学校仅花了半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六个没有”①①的养成教育格局。坚持培养学生“两行纵队参加一切活动”的习惯,让学校真正实现了有序站队、无声就餐、快速就寝,有效预防了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该项成果已入选中央综治委全国100项平安校园优秀成果三等奖(其他获奖学校为名牌大学或重点高中),并由中央综治委在全国推广。

留守儿童论文篇8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刑事法律援助

1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刑事法律援助的意义

中国新闻网2018年10月30日的数据显示:截至到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在留守儿童群体中,54.5%为男孩,45.5%为女孩,留守男童多于留守女童。99.4%的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健康,但也有0.5%的儿童残疾、0.1%的儿童患病。与2016年数据相比,0至5岁入学前留守儿童占比从33.1%下降至25.5%,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比例从65.3%上升至71.4%[1]。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中义务教育阶段儿童比例高、数量庞大。而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年纪小、分辩是非的能力弱,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这一阶段的儿童在成长中如果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很容易出现世界观偏差、被犯罪分子教唆、受到侵害,甚至是成为刑事犯罪的实施者。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不能给予其良好的教育和保护,造成儿童心理上的自卑和不健康。缺乏情感关怀的儿童在成长中心理脆弱、偏激、敏感。学校作为留守儿童生活的重要环境,本应当承担起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家庭调查、成长档案管理等责任。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聚集的主要地区都处于经济条件较落后的地区。作为农村边远地区的学校大多没有能力为留守望儿童提供心理建设、法律援助的能力。全社会虽然对农村留守儿童给予关注,但毕竟鞭长莫及。城市里的爱心志愿者距离他们太遥远,不能给予及时的帮助。而边远地区的志愿者队伍发展缓慢,也不能够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因此,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刑事诉讼问题时,就需要刑事法律援助。研究如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刑事法律援助就有着重要意义。

2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刑事法律援助中的主要问题

2.1缺乏专业机构与人员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特殊弱势群体,应该有法律援助的专业机构和人员对他们进行刑事法律援助。然而现实情况是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聚集在偏远地区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这些地区我国的法律援助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专业法律援助机构,以及专门农村留守儿童刑事案件经历和经验的法律援助律师。而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专项资金的支持[2]。

2.2刑事法律援助大多不能覆盖诉讼全过程

农村留守儿童无论作为刑事犯罪的实施者还是被害者因其年纪小等因素在诉讼的全过程当中都应该给予法律援助,以保护其正当合法权益,以及身心免受二次伤害。但是,当前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不了解申请法律授助的流程,甚至不知道,因此在案件的侦查与起诉阶段通常没有申请刑事法律援助,援助律师通常是在审判阶段由法院指定律师进行辩护[2]。而在调查取证等环节,涉事儿童没有受到应有的心理保护。

2.3缺乏法律援助的评价机制

当前,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刑事法律援助没有质量评价体制。律师工作繁忙,在面对法院指定的辩护工作时,有时精力投入有限,只做表面工夫,不能够实现高水平的法律援助。

3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刑事法律援助的策略

3.1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刑事法律援助的专业机构、组建专业援助团队

当前我国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刑事法律援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和一部分社会援助。解决资金问题是构建团队的前提问题。司法部门应该关注到问题的重要性,申请更多的财政拨款,同时向全社会发起号召成立地区或全国范围内的专项资金,吸纳更多社会捐助。基于此,在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的地区进立专业的农村留守儿童刑事法律援助机构并组建专业援助团队,针对涉及留守儿童刑事犯罪的主要问题、儿童身心特点,研究法律援助的具体方案[3]。

3.2简化法律援助手续,建立保护机制

简化法律援助的申请和受理程序,扩大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对于涉案的农村留守儿童,应给予覆盖全过程的法律援助。同时建立对涉案留守儿童的保护机制,免其在案例审理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