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药物制剂专业8篇

时间:2023-03-16 15:52:07

药物制剂专业

药物制剂专业篇1

关键词:专业英语 药物制剂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b)-0162-02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for Pharmaceutical English

Gu Shuangxi Zhang Heng* Wang Kai Zhang Xiulan Li Li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harmacy,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430073,China)

Abstract:The teaching reform on pharmaceutical English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goals of pharmaceutical speciality.I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s,a vocabulary of about 1500“core words”were selected elaborately,and the materials for reading and translating were chosen based on the classical and forefront literatures.I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a heuristic and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was adopted to facilitate both teaching and learning,and the application of pharmaceutical English was emphasized,which promote prominently the English ability of student.

Key Words:Pharmaceutical English;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Teaching reform

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完成从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1]。药物制剂专业英语开设于药物制剂专业高年级,在此阶段学生已完成大学英语教学任务,具备有一定的公共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药物制剂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专业外文文献的获取、阅读、翻译和撰写以及提高综合素质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致力于药物制剂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和教学督导的普遍认可。

1 教学内容的选择

药物制剂专业英语的教学时间一般不超过32学时,远不如大学英语的教学时间充裕。经历了四年的学习,学生们即将从事专业工作或继续攻读更高学位,专业英语的学习只有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实质帮助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笔者根据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从词汇、阅读与翻译方面来分享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

1.1 词汇

本科生初学专业英语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词汇量不够[2]。作者在教学中从两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从观念上要改变学生们对专业英语缺乏信心的现状。首先,鼓励学生克服对专业词汇的恐惧心理。专业词汇看起来数量巨大,但比四六级英语词汇的构词方式更有规律,因此也要好记得多。例如,无机盐的名称都是由“金属元素+阴离子”构成;有机化合物命名中的醛(aldehyde)、酸(acid)等都有固定的表达方式。而药物名称中的很多词汇如Aspirin(阿司匹林)等都是音译过来的,这些词汇比起大部分四六级词汇要好记得多。另一方面,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目前大部分药学和制药工程类专业英语教材中的词汇涉及面过于狭窄;因此,花费大量时间,从药学、化学化工、生物和医学几个相关领域的专业词汇中遴选出约1500个词汇作为“核心词汇”,掌握这些词汇后,学生阅读专业文献的难度就显著降低,绝大部分语句无需专业辞典即可译出,成就感油然而生。

1.2 阅读与翻译

阅读和英汉互译是本科专业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笔者在这些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做到了“经典”与“前沿”的结合。所谓“经典”,就是阅读和翻译的大部分内容都选自国外经典英文教材,且这些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前期的主流课程(如: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中已经学习过的经典内容。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可以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中让学生对经典教学内容加深印象,例如,在课堂教学初期问到学生们关于血药浓度、首过效应、生物电子等排、前药原理等这样一些经典内容,相当多的学生印象模糊甚至完全忘记;而在专业英语的学习后,这些内容以专业英语的方式被重温,大大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所谓“前沿”,就是阅读和翻译的内容除了要有经典的教学内容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专业前沿的英文文献,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些老师在专业英语教学中仍采取像大学英语甚至中学英语那样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大大伤害了学生们对专业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笔者从如下两个方面转变了教学方式。

2.1 互动启发式教学

在课堂上要避免老师拼命灌输但学生却毫无反应的被动局面,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做到教学相长。老师要采取互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要避免“一言堂”,多提问题,启发学生逐步深入的思考和探讨问题,并主动参与讨论。例如,在翻译部分的学习中,老师可以边讲授各类翻译技巧,边配合对应的实例句型让学生参与翻译;在基本掌握翻译技巧后,再让学生翻译整段或整篇的专业文献,文献题材须具有一定趣味性。

2.2 激发兴趣,注重应用

专业英语教学是大学生完成公共英语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后提高专业英语能力的必要教学环节[3],为高素质的药物制剂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通过兴趣引导,诱导学生改变原先认为只有继续攻读更高学位才会用到专业英语的错误观点,使他们认识到以后在公司、在医院、在药房、在药品监管部门等各种工作的很多场合,他们都需要专业英语。另一方面,专业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应用。在教学中,我把专业文献的全面检索方法、专业英文报告的要素、英文求职简历的制作等与学生日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内容都穿插到平时的教学中,学生们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3 结语

随着全球制药行业国际交流的日趋频繁,社会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药物制剂专业的本科生而言,专业英语的学习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极大的帮助。任课老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帮他们树立学好专业英语的自信心,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内容的遴选和取舍上要多下功夫,并采用启发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药物制剂专业篇2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2012级蒙授药物制剂专业44名学生。

2教学主要过程

本次将行动学习法应用于蒙授药物制剂专业药物化学的教学,主要的教学活动包括:①通过共同研究,提出问题;②成立行动学习小组;③积极开展学习、解决问题;④组织班级讨论与汇报。

2.1提出问题:在行动学习法中,首先要提出问题,问题并不能由教师单独决定,将蒙授药物制剂专业的学生分成行动学习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和商议下,最终选择提出的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能够引导学生要按照药物化学教学大纲的主要要求,设计并提出在本专业相关技能的基础上的一些教学问题。以外周神经系统药物中的局部为例,问题的提出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①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问题。如举例说明局部的分类,每一类局部的代表性药物的理化性质、合成及代谢途径等;②通过行动学习法探究后,学生可以掌握的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如通过局部的发现与发展历史,结合局部的构效关系,剖析每一类局部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点和缺点,便于学生快速掌握局部的应用方法、适用范围、给药途径、临床价值及作用机制等;③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综合性、难度性的问题。通过提供各种需要局麻患者的手术资料,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每一种手术(阑尾炎、剖腹产、眼科手术、甲状腺良性肿瘤等)需要选择哪一种,并能解释使用的原因。

2.2成立行动学习小组:行动学习的开展主要是在行动学习小组中完成的,将2012级蒙授药物制剂专业的44名学生分为7组,每组平均6~7人。学生轮流担任提问者、陈述者、观察者、支持者、监督者等角色,在行动学习小组中创造通过对话、讨论等方式进行交流与互动的学习环境。小组中陈述者的主要任务是向其他成员详细介绍对提出的问题给出的答案,并寻求其他成员的反馈意见,在小组其他成员的协助下不断改进完善;提问者主要负责提出疑问,请陈述者作出回答;支持者可以随时补充陈述者的观点,帮助小组成员理解所要掌握的知识;观察者作为倾听者;监督者负责监督整个小组的活动进程,有利于促进行动学习开展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达到有效的互动。

2.3开展学习与解决问题:开展学习以每个行动学习小组选择的问题为起点,小组成员针对提出的问题,采用各种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终形成正式解决问题的方案。开展学习就是小组成员质疑和反思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般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寻找关键现象和事件;通过各种途径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提炼出问题的重点内容;将问题理论化、逻辑化和系统化;讨论解决问题的主要可行方案;再次对问题进行界定并验证;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评估筛选;制定行动计划;执行行动方案;总结并分享给其他成员。

2.4班级讨论与汇报:教师在行动学习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必须能够引导学生按照药物化学教学大纲的主要要求,设计并提出在本专业相关技能基础上的一些教学问题。然后指引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要对学生们遇到的各种困难给予帮助。最后教师还要在指导每一组学生认真完成任务后,回到课堂中对本次行动学习召开讨论总结大会,目的是要评估本次行动学习的所有成果及取得的成绩,并从中选出本次行动学习中表现最佳的小组和成员,将在本次行动学习中得到的解决方案流程化、精细化、标准化,把所有成果在小组之间共享。

3主要教学效果

3.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了药物化学的基本知识:蒙授药物制剂专业的学生通过行动学习法学习药物化学这门专业必修课,可以在比较轻松、愉快、活跃的学习环境下,掌握药物化学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如各种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及其构效关系。在行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不是被动去学,而是作为各行动小组积极的陈述者、提问者、观察者、监督者,发挥各自的作用。特别是小组成员中的提问者和陈述者,更是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也就是说,通过行动学习法可以使学生对药物化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蒙古族学生,药物化学在他们的眼中不再是枯燥乏味、理解困难的理论,变成了生动有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3.2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传统的学习模式一般使学生变成独立的个体,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几乎很少。而行动学习法是一个有计划、有总结和有反思的学习过程,通过小组的行动学习活动,可以把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紧紧联系在一起,逐渐增强个人在集体中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小组的每一个成员担当角色的机会是均等的,可以去提出问题,也可以去寻求答案,通过小组的交流与讨论得到深入理解和有效启发。行动学习法可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学习,可以培养小组成员的学习技巧,可以开发个人的潜力潜能,可以增强自信,进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3.3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行动学习法对每个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需要带着难以解决的问题参加学习,需要利用很多课余时间主动查阅资料,从而发现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行动学习小组在交流讨论之后,每个成员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要进行反思,即从中审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获取新的知识,并在不断努力的学习中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药物制剂专业篇3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for Pharmaceutical English

Gu Shuangxi Zhang Heng* Wang Kai Zhang Xiulan Li Li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harmacy,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430073,China)

Abstract:The teaching reform on pharmaceutical English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goals of pharmaceutical speciality.I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s,a vocabulary of about 1500“core words”were selected elaborately,and the materials for reading and translating were chosen based on the classical and forefront literatures.I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a heuristic and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was adopted to facilitate both teaching and learning,and the application of pharmaceutical English was emphasized,which promote prominently the English ability of student.

Key Words:Pharmaceutical English;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Teaching reform

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完成从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1]。药物制剂专业英语开设于药物制剂专业高年级,在此阶段学生已完成大学英语教学任务,具备有一定的公共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药物制剂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专业外文文献的获取、阅读、翻译和撰写以及提高综合素质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致力于药物制剂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和教学督导的普遍认可。

1 教学内容的选择

药物制剂专业英语的教学时间一般不超过32学时,远不如大学英语的教学时间充裕。经历了四年的学习,学生们即将从事专业工作或继续攻读更高学位,专业英语的学习只有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实质帮助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笔者根据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从词汇、阅读与翻译方面来分享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

1.1 词汇

本科生初学专业英语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词汇量不够[2]。作者在教学中从两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从观念上要改变学生们对专业英语缺乏信心的现状。首先,鼓励学生克服对专业词汇的恐惧心理。专业词汇看起来数量巨大,但比四六级英语词汇的构词方式更有规律,因此也要好记得多。例如,无机盐的名称都是由“金属元素+阴离子”构成;有机化合物命名中的醛(aldehyde)、酸(acid)等都有固定的表达方式。而药物名称中的很多词汇如Aspirin(阿司匹林)等都是音译过来的,这些词汇比起大部分四六级词汇要好记得多。另一方面,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目前大部分药学和制药工程类专业英语教材中的词汇涉及面过于狭窄;因此,花费大量时间,从药学、化学化工、生物和医学几个相关领域的专业词汇中遴选出约1500个词汇作为“核心词汇”,掌握这些词汇后,学生阅读专业文献的难度就显著降低,绝大部分语句无需专业辞典即可译出,成就感油然而生。

1.2 阅读与翻译

阅读和英汉互译是本科专业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笔者在这些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做到了“经典”与“前沿”的结合。所谓“经典”,就是阅读和翻译的大部分内容都选自国外经典英文教材,且这些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前期的主流课程(如: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中已经学习过的经典内容。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可以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中让学生对经典教学内容加深印象,例如,在课堂教学初期问到学生们关于血药浓度、首过效应、生物电子等排、前药原理等这样一些经典内容,相当多的学生印象模糊甚至完全忘记;而在专业英语的学习后,这些内容以专业英语的方式被重温,大大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所谓“前沿”,就是阅读和翻译的内容除了要有经典的教学内容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专业前沿的英文文献,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些老师在专业英语教学中仍采取像大学英语甚至中学英语那样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大大伤害了学生们对专业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笔者从如下两个方面转变了教学方式。

2.1 互动启发式教学

在课堂上要避免老师拼命灌输但学生却毫无反应的被动局面,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做到教学相长。老师要采取互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要避免“一言堂”,多提问题,启发学生逐步深入的思考和探讨问题,并主动参与讨论。例如,在翻译部分的学习中,老师可以边讲授各类翻译技巧,边配合对应的实例句型让学生参与翻译;在基本掌握翻译技巧后,再让学生翻译整段或整篇的专业文献,文献题材须具有一定趣味性。

2.2 激发兴趣,注重应用

专业英语教学是大学生完成公共英语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后提高专业英语能力的必要教学环节[3],为高素质的药物制剂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通过兴趣引导,诱导学生改变原先认为只有继续攻读更高学位才会用到专业英语的错误观点,使他们认识到以后在公司、在医院、在药房、在药品监管部门等各种工作的很多场合,他们都需要专业英语。另一方面,专业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应用。在教学中,我把专业文献的全面检索方法、专业英文报告的要素、英文求职简历的制作等与学生日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内容都穿插到平时的教学中,学生们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药物制剂专业篇4

【关键词】 校企联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一系列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我国医药工业将进入世界经济体系,直接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竞争。对药物制剂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知识的制剂类专业人才已不能适应现代医药生产企业发展的要求。医药生产企业需要既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知识,又懂得现代制药工程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一、药物制剂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

从近几年产业对药物制剂专业的人才需求来看,优秀的药物制剂专业人才短缺,产业急需大量有实践经验和开发能力的应用型药物制剂专业人才。医药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扩大了疑难病症的研究领域,为寻找医治危及人类疾病的药物和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医药产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对药物制剂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知识的药物制剂专业人才已不能适应现代医药生产企业发展的要求。医药生产企业需要高校药物制剂专业培养既精通制剂工艺,又擅长制药设备的制造与维修的复合型人才。现有的教学内容难以符合药物制剂专业为制药业、药品流通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目前,我国高校所设药物制剂专业大都偏向于理论知识的灌输,与实际应用存在严重脱节现象。我国医药企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很突出,其中生产一线高级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由于医药生产企业的制药设备现代化程度高与药物制剂专业实验室实验制剂设备陈旧之间的矛盾;由于部分专业教师缺乏企业相关工作经验与实践性很强的药物制剂专业不相适应,传统的药物制剂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已不能适应社会对药物制剂人才的需求。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药物制剂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在质量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药物制剂专业课程设置脱离行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与企业交流探讨不够;(2)药物制剂专业实践教育问题突出,学生动手、实践机会不多,毕业生普遍缺乏实践动手能力;(3)师资建设跟不上教学需求。教师更新知识的速度跟不上产业的发展,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引导学生创新思考的能力;(4)学校与企业结合不够,学生到企业实习困难,难以获得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及工作经验。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合格药物制剂专业人才,对药物制剂实践教学形式与内容进行改革研究并付诸实践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校企联合培养药物制剂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必要性

1.校企联合办学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药物制剂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提高我国药物研发与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管理和控制工程技术水平,增强我国制药工业实力,赶超发达国家制药工业水平是高等教育药学院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各应用领域的技术突飞猛进,与高校的不符合社会的实际应用,内容陈旧的理论教育矛盾渐现突出,大量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大量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高等教育与企业结合、与市场经济结合是必然的选择,高等教育与社会实际生产的再次结合,不再是形而上学,而是有机的结合,不是人为的结合,而是“自愿的”、水到渠成、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结合。高校的出路就要自然而然地选择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适应社会,面向社会,面向应用与企业联合。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剧了市场竞争,也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否具有创新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社会对人才选择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就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高校努力探索的课题。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培养创新应用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2.校企联合培养是实施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药物制剂是研究药物的制剂设计、制备理论、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与药品实际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对教学中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多年来,药物制剂实践教学一直沿袭传统形式。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学生主要完成一些基础性和验证性的实验,对已学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进行检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基本上是“照方抓药”,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种实践教学体系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过程死板,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无法融教、学、做于一体,也无从体现工学结合,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起不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为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合格药物制剂专业人才,对药物制剂实践教学形式与内容进行改革研究与相关企业联合共同培养成为当务之急。

3.校企联合培养是增强高校办学能力,提升办学水平的需要。学生的质量代表着一所高校的办学能力,只有理论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校,将有负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最终将被市场所淘汰。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是高校固有的职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只有适应社会需求,创新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积极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创造条件,才能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是大学生面对竞争的必然选择。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高校联合企业的能力,反映了其办学能力的大小;增强办学能力,提升办学水平,就必须增强其联合企业的能力。通过产学合作教育,校企之间开辟了信息沟通、交流的渠道。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如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践教学的实施等,最大限度地确保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质量与企业要求的一致性。校企联合培养是增强高校办学能力的需要。

三、校企联合办学相关问题的探讨与实践

1.建立校企联合办学的课程体系。在联合办学的基础上,对原有的专业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进行改革;在满足教育部制定的药物制剂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校企合作原则。将企业需求纳入培养计划,即将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的岗位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内容作为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根据企业需求修订公共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根据在企业实习的计划和要求改革和更新课程内容,同时根据企业特点设置新的课程和人才知识结构特色,形成一个基础扎实、知识新颖、结构合理、理论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有特色的性的新课程体系。以校企共享资源为平台构建药学结合模块化创新课程体系,利用学校强势专业和人力资源优势,借助于企业的技术、设备、资金和管理经验,产教联姻,形成“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企业促专业”紧密合作的经济实体。

2.企业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全程实施。校企双方通过对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建设研究,确立了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性质与内涵,人才培养计划,探索校企联合培养药物制剂专业应用人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教育新模式,探索出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药物制剂技术人才的方法与途径,解决专业教学过程中实际问题。校企双方根据企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创新能力的需求及教育部专业培养目标,研究制定药物制剂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双方共同执行新的教学计划、技术培训计划和实习计划,研究课程建设及教材建设规划,合理优化课程设置和实习教学体系。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全程实施。

3.校企联合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为建立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药物制剂专业学科,培养了一支既懂药学知识又具有扎实制剂技术知识的师资队伍为适应跨越式发展和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造就一支既具有应用性人才培养能力,又具有产学研合作能力的应用性教师队伍,以学校师资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依托,组建服务于企业、学校的“产教结合”教学科研团队。学校“双师”优势与校企产品开发相结合,全方位推进产学研合作办学。学校要构建教师的教学业绩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研产结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激发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所教课程,针对性的选择相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校企合作的效果,鼓励教师主动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将参与企业实践的成果作为教师晋升职称和年度考核的评价内容之一。制定相关的合作章程,签订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学校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用人优选权、保证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学历和业务进修给予支持:企业保证给予学校技术、设备、人员上的支持,保证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保证提供学生实习,就业的机会。制定相关章程,签订协议,形成契约机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共同育人”目标的实施。校企合作是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总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资源最优化配备极具现实意义的方式,而要走出校企联合目前的困境,就必须坚持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组织保障与制度保障相结合、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品质培养相结合、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多方调研,科学定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多方共赢,为社会发展培养多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袁康敏,刘光明.校企合作有利于人才的培养[J].商场现代化.2007(2)

[2]刘霁堂,陈丽莉.高校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模式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7(6)

[3]马廷奇,杨元妍.以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J ].现代教育科学.2007(3)

[4]罗文华,邱家学,林英战.GMP实训模拟系统[J].药学教育.2007:23(6)

[5]张永敬.加强医药实训基地建设培养高质量医药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6)

[6]张炳生,陈志刚,王正洪.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江苏高教.2006(1)

[7]雷庆,赵闵.高等工程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7~15

药物制剂专业篇5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规定了该课程的地位和性质,同时也明确了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规律、立体化学特征和主要的化学性质;熟悉典型的有机反应和反应历程;了解各类代表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实验课要求掌握有机化学基本操作技能,官能团的性质和典型的有机反应,熟悉常规仪器的使用。在实际教学中,不管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教师的教学都紧扣大纲,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目前我校药剂专业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文科生,底子薄,基础知识缺乏,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弱,这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教学中既要保证多数人听得懂,听得轻松有趣,又得兼顾不同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的同学,所以,必须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各方面狠下工夫,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存在部分学生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教师在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之外,还需开发本学科的趣味性、专业相关性以及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内容

2.1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在教学内容确定的前提下,如何把知识高效的传授给学生,除了需要教师的激情、热情,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内容的熟练把握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将知识分成记忆、理解记忆、理解、探索性等几个不同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知识,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当然,同一个知识到底属于哪个层次,可能会应人而异,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有机化学而言,其知识多数属于理解记忆,还有一些内容是偏探索性的,需要一些练习来加强理解、提高能力、检验自己的。对于纯记忆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编段子、打比喻、类比等方法来帮助记忆;对于抽象的、需理解记忆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模型、图表、动画、比喻等直观的东西帮助学生理解,如在讲立体异构,分子结构时,学生往往感觉很抽象难以理解,这时,实物模型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而如果是因为学生缺乏某些知识而造成的理解困难,教师还应帮助他们复习,包括复习内容、复习方法等。

2.2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精心制作PP]。教学内容是一堂课的关键,没有好的教学内容,就相当于没有了灵魂,再好的手段也没有用,所以,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然后用一种好的方法把它呈现出来。我们根据药剂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遇到与药剂学,药物分析等专业相关的知识时,我们可以多介绍一些,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对他们专业课中的与有机化学相关的内容相当熟悉。考虑到文科学生的特点,对于他们可能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要及时的发现并添加一些相关的复习内容。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趣味性的东西,如小实验、小应用、小案例、小幽默等,可以起到启发学生,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总之,教学内容是一个很广的东西,我们不能只局限在书本上,而应跟据学生实际、教学大纲等精心设计,不断完善。

2.3重视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刚入校门的新生的学习习惯往往还停留在拿来主义,即教师教给他们什么,他们就学习什么,教师教会了他们什么,他们就学会了什么,而缺乏主动学习知识的习惯和能力。有机化学作为大一新生的一门基础课当然也承担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设计一些诸如案例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为主,然后讨论,检验学习效果,既培养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成就感,具有较好的效果。

药物制剂专业篇6

【关键词】药物制剂专业 教学策略 实践性 互动式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69-01

药物制剂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人才,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从事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联的工作,属于高级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本文就以“基于药物制剂专业的课程教学策略研究”为题来进行浅谈,企在对于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实际应用及科研能力培养做出贡献,从而为向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创新科技人才提供依据。

(一)我国的药物制剂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实践性教学不足的问题。

目前,在药物制剂专业教学中存在着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实践教学的缺失和减少,具体来说就是:

第一,实践性操作课程设置过少或是课时安排不足,这就使得药物制剂专业这门应用型课程没有得到最大化的操作和实践,使得学生们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及时检验所学知识并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第二,在药物制剂专业这门课程中,即便是给与学生们安排了实践性课时的练习,但是由于实验时间上的局限性等原因,学生们不能够亲身体验到实验的全过程,只能按部就班地在规定学时内进行有限的操作,这就使得实践性操作不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加之其在整个专业中的成绩计入方面的不完善,更加使得学生们不太重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在学生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

第三,在实践教学环节管理中也存在着松散性问题,并且学生们所进入的实习单位也会由于条件和师资不足等原因,使得它们在今后的科研能力发展方面不足,缺乏系统性和渐进性的培养方法,不利于学生们综合性发展。

(二)基于药物制剂专业的课程教学策略,重在解决该专业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

针对以上对于药物制剂专业中所存在的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性教学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意识,以实践教学观念更新为途径来改变实践教学仅仅是理论教学的辅措施的观念,更要积极创造一切条件来将该专业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切实结合起来,使得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来促进学生们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们成为创新型和高素质人才,无论是具体工作还是科研工作都可以顺利进行。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第一,建立药物制剂专业中的分层次、分模块的培养模式。

在药物制剂专业中,我们可以通过分层次、分模块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培养,对学生们的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综合创新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使得学生们熟练掌握药物制剂中的诸如称重、量取或倾倒等基本性操作,在不断的实践中结合理论知识来实验原理,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达到更高程度的要求,最终实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实践模块培养为例,教师要在学生们在校期间最大程度地鼓励学生们参加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的实践活动,扩大他们的专业实践视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操作技能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通过处理各种实际问题来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并以此来明确其自我发展目标和工作规划等问题,在学中思、在用中提高。

第二,在药物制剂专业实践教学中要使用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中不断通过实践来进行有根有据的交流和讨论。

我们知道,在药物制剂专业实践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但是如何使得学生们学习更加有效呢?为此,笔者建议,我们应该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实践性教学不能忽视理论知识的掌握)来制定因材施教式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们在坚实的理论知识的保障下通过实践性操作来进行不断总结和分析,认真思考,然后以分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讨论和争辩,使得课堂上是一种人人发言、人人参与的氛围,这样的实践性教学才是最为有效的,毕竟我们的实践性教学不应该是仅仅做秀,学生们的收获才是最为关键的。

第三,在药物制剂专业实践教学中还要充分使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

在药物制剂专业实践教学中还要充分使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使得学生们在进行实践操作之前对于其所学知识有一个较为形象的辨别和认识,这样才会更加有利于实践性教学的成效性。在药物制剂专业中,有很多实践性操作,例如水浴、蒸发、回流等,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手段首先要学生们进行观察,看一看演示者们是如何操作的,然后教师给与指导,最后再让学生们进行操作,这样的教学及实践过程才是有效的和高效的。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加快实验进度而后加大成功率,并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们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使得学生们在观察的过程中仔细思考,及时发现问题,使得其实践性操作有着更加坚实的基础,锻炼了学生们严谨的治学和操作态度。

参考文献:

药物制剂专业篇7

[关键词]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技术;精品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b)-108-03

药物制剂技术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具有工艺学性质。本课程对学生药物制剂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是高等职业学校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核心课程。

为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我校非常重视精品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把课程教学功能从传统的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向培养具有必备的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药学专业基本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经营、使用等领域的一线工作岗位从事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调剂和药品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转变。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完成了药物制剂技术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及申报,并顺利通过验收。现把本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1深刻认识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

精品课程是指在同类课程中,其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相对领先,质量属于优秀的课程,其内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①精品课程建设就是将课程建设成精品,是使课程精益求精的过程。②精品课程建设不仅仅是教材或教学内容的建设,还涉及到诸多内容,因此,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③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是教师。高校教师既是教学工作者,又是行业一线的专家能手。其双重身份和角色决定了他们在精品课程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方面应该是主力军。④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2明确课程开发思路,优化课程设计

药物制剂技术的课程开发思路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驱动,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进行校企合作。

在具体操作中表现为课程组密切与制药企业合作,从分析药物制剂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知识、技能和索质要求人手,将药物制剂制备技术人员的工作情境转化为若干学习情境。以此来开发、改造本课程。

具体步骤为:在课程开发时,针对专业主要岗位进行企业调研。根据岗位技能要求,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确定人文素质领域、职业能力领域、职业拓展领域;引入企业生产项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设计学习情境,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情境;结合职业资格标准,设计教学情境具体实施环节,融合职业素养的形成与学习过程。见表1。

3完善课程教学设计,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课程建设的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课程内容建设是核心。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改革、教材教辅编制和实践环节建设。

3.1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

精品课程建设应该由科研水平、学术造诣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教师主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专兼结合的教师梯队,最终形成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教学质量较高,具有敬业精神的师资队伍。3,2教学内容改革要不断适应制剂技术发展的需要

精品课程建设要达到既定目标和建设目的,主要是通过传授教学内容来实现的。教学内容改革应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授课内容及时更新、整合,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成果,并积极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改革传统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化、现代化。

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建设中,教学内容改革主要体现在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上。在药物制剂制备过程中,增加药品生产程序中生产前检查、生产中质量控制、生产结束后清场等内容,使教学内容与药品实际生产相对接,增加教学有效性。

3.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是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的保障

将教学内容高效率地传授给学生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药物制剂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中,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形成一套教师教授有效、学生乐于接受,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教学模式。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有:

第一,项目教学充分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中,项目教学的思路不是很清晰,主要是先进行理论内容(即制备必备理论知识)讲解,然后在下次课时进行相应实验操作,这种方法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连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被动性。本学期部分剂型进行了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教学,如在颗粒剂制备项目教学中将理论教学内容转移至实验室,先给出实验项目,即颗粒剂的生产指令,学生接受生产指令后。先听教师的讲解,教师讲解时结合实验设备及现场的原辅料进行摇摆湿法制粒的现场示范,教会学生如何制软材、如何制粒、干燥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如何进行整粒、对所制备的颗粒应该做哪些常规检查、如何检查等。学生看到制备出的颗粒半成品后,实验兴趣大增。然后由学生亲自操作。在教师示范过程中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如辅料的选用、软材的湿润程度、制粒的原理、烘箱烘干的缺陷等能给学生启发,提出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自行操作时注意这些环节。课程结束后,让学生说出实验感受,从而自然过渡到接下来的颗粒剂制备必备理论介绍。这种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项目教学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这是由于本课程教学内容中各个项目的难易度不同,这种教学方法适合对操作技巧要求较高而制备程序又不很复杂的实验项目,如颗粒剂、乳膏剂、栓剂等。

第二,教学中全程采用多媒体。直观的图片和动态视频使教学的直观性大大增强。在相应剂型制备内容的讲解时采用流程教学法,即首先给出制备流程,该流程为符合GMP要求的生产工艺流程图,标有相应的洁净度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药品生产意识。按照流程图的顺序详细介绍每一生产工序的操作方法和要点,最后用典型的案例进行归纳和

总结,这样教学逻辑性强,在流程中强化知识点,避免了药剂学知识点过于零散而造成的学生学习难度大这一常见现象,同时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3.4教材教辅的编制是精品课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的集中体现

精品课程的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或反映专业优势的特色优秀教材。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根据自编校本特色教材,开发网络课件,建成由文字教材、电子教材、网络课件、试题库、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构成的立体化教材。

3.5实践教学是突出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职业能力包括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通过方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专业能力是基本生存能力,通过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社会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通过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药物制剂专业篇8

【关键词】药物制剂;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实践

药物制剂专业是研究如何将原料药制成适于医疗应用的成品药,是一个兼属药品生产及其安全有效应用的综合性专业。其目标主要是培养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药物制剂专业是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和领域,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性、技能实践性的特点。

药物制剂专业是2009年在我校开设的本科专业,结合药物制剂专业的特点,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是我们农业院校开设此专业的关键。我们探索适合我校特点的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再通过实践教学强化学科发展。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特色”的原则,探讨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的发展,以适应药物制剂专业人才的培养。

1、课程体系的设置

1.1药物制剂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

药物制剂主要培养能在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和管理等领域从事天然药物提取精制、药物制剂与剂型设计和制备、药物分析检验、质量评价等方面工作的科学技术人才。该专业主要学习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等30余门课程,为加强药物制剂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该专业应具备较完整的化学和药学知识模块,在此基础上,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此,我们将理论课程设置为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的三阶段课程体系:第一阶段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解剖生理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医药数理统计、生物化学、药理学、仪器分析等,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学生下一阶段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阶段专业课程,包括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生物药剂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等。主要是为培养学生掌握药物制剂专业所需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在该阶段的学习中,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特色”的原则,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突出教学实验、综合训练、科研训练、教学和生产实习环节,使学生不仅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制备原理及技术,并且通过课程实践锻炼与强化以满足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医药行业生产一线,具备药物制剂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制药工艺设计、药物制剂制备、生产、质量检验与控制、药物研发、销售和管理等能力,可在药厂、医药公司、医院、药品检验部门、研究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制药工艺设计、药物剂型制备、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经营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1.2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的设置

从教学实习、教学实验、生产劳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研活动、创新与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的探讨。分别建立相应的基本框架,即基础实验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及实验能力拓展,分别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验、专业实验教学、实习实践、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创新与素质教育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验目标: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课程实验训练和考评,使学生熟练掌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基本操作,如称重、量取、倾倒、观察现象和科学分处理结果和数据等,要求学生结合理论课的学习,将实验原理理解透彻,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具备规范化操作的基础实践能力,总结分析问题能力。专业实验教学目标: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验基础上,根据已学过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理论知识进行专业实验设计。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使学生具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实践能力。实习实践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科技创新目标:主要是通过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目标:主要是安排学生进入药厂,企业根据本院实习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提高学生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明确自我发展目标和职场规划。

1.3对课程体系的实施

通过专业理论课方面、实践教学环节、毕业环节等环节的实践,找出问题与不足,制定解决方案。专业理论课方面,每一门专业理论课都成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研究团队,团队内教师职称结构及学历层次合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环节,药物制剂专业共开设两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验课程:无机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六门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医药数理统计实验、生物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学实验和药理学实验。六门专业实验课程: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剂学实验、药物分析学实验、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实验。以及相关的专业选修实验课程,生产实习,教学实习等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学生提高自身实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严谨的态度。毕业环节,本专业的毕业设计,以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契机,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及药厂制剂设计中。

2、教学实践改革[1]

2.1基础实验训练层。以我校药物制剂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为重点,确立训练学生基础实验理论、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同时,认识到实践对今后工作的重要性,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增强对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

2.2综合实验训练层。通过方案的确立,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前期学到的实验技能,解决一些生产实际问题,并明确这些技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生产意义。

2.3实验能力拓展层。通过教学实习环节、第二课堂活动、师生合作课题、到药厂生产一线锻炼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实验能力并能紧密结合前沿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化的生产实践。通过完善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和专业应用能力。为吉林地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3、落实措施

3.1对药物制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进行修订。到医药企业、兄弟院校进行人才需求状况调研;召开学生座谈会;根据药物制剂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切合我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

3.2改革教学模式[3]。药物制剂专业教育与公共教育并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搞好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进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使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互融合,知识结构合理化、课程体系最优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基本要求统一化、学生发展个性化。

3.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校外药物制剂GMP实训基地进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校企合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由原来的理论为主转为理论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按实际生产流程,对主要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消化与理解,从而使实训内容有针对性,理论教学内容的学习更深刻、更扎实,两者相辅相成。

3.4加强师资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加强师资教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稳定骨干教师队伍,造就拔尖人才,培养若干名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形成和聚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创新团队,建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通过贯彻实施国家及教育部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计划”,造就一批国际国内一流学者和优秀学科带头人。通过实施学校的“院士工程”、“紫江学者计划”、“优秀团队计划”、“优秀后备人才计划”和“博士后培养计划”,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学科梯队。师资队伍建设,将围绕学校“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进行,通过科研启动经费、科研配套经费和博士后专项基金等方式支持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结合农业院校药物制剂专业情况,鼓励教师“走出去”,到药企等生产一线锻炼实践教学能力,达到“双师型”要求。

3.5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建设实习基地作为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对实习认识不足,不能适时进行角色转换,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差,实习过程中缺乏职业精神;对实习基地专业指导教师队伍的配备上,部分高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的指导工作流于形式,实习质量难以保证;学校、学生和实习单位三方之间的责权划分不清,当学生和实习单位发生纠纷的时候,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等。这些问题是我们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亟需解决的。

农业院校药物制剂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药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药剂学、药物化学、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等方面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具备药物剂型和制剂的设计、制备、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使本专业学生得到系统的药剂学知识与技术的培训。因此,农业院校药物制剂专业课程设置不应单纯地以学科型为主,应兼顾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以市场的认可为依据来设置课程。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课题组成员在实践中也体会到只有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学科发展方向,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修养,才能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陈玉霞.药物制剂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室科学,2007(6):47-4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