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能源化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17 18:02:03

能源化学论文

能源化学论文篇1

[关键词] 地方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资源

地方文化资源包括市、县范围内的文艺人才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同文化发源紧密联结的文化设施、资金等。[1]地方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丰富并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有助于净化校园人文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感到现有教材包含的内容过于宽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没有深入展开,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地方文化则体现更少。因此,学校需要充分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切实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本文认为,地方文化资源因其独特性、稀缺性和亲切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值得我们去发掘和利用。

一、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的意义

1.通过整理地方的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并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把握其审美和道德意义,能使学生逐步了解和喜爱地方的优秀文化,进而培养他们热爱乡土、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激发他们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作贡献的志向。

2.合理开发和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对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2]用身边具体可感的地方文化资源来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既可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又可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能力。

3.地方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补充。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结构虽几经调整,但仍未摆脱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结构重复以及与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大学课程中所论述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与中学课程差别不大,不能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缺乏生动性和可读性,不符合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活泼上进、求新好奇的特点。将地方文化资源引入大学课堂,纳入高校教学内容,可以弥补现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缺陷。地方文化资源进课堂,不仅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和地域感,而且直观、形象、生动,如临其境,可以使大学生身心受到熏陶,这是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无法做到的。

4.地方文化课程资源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地方文化课程资源与其他课程资源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亲切性和具体可感。地方文化课程资源贴近学生生活环境,学生觉得身临其境,其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就显得十分形象、具体。二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强。面对既熟悉而又从未深究的地方文化,学生可去观察、考察、调查、体验、访问,操作起来既经济又简便易行。灵活、有效地利用学生身边的地域文化资源,可为学生提供更为实际、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有机地整合起来。

二、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的原则

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应坚持的原则,除了一般性原则之外,根据教学的经验应突出以下几条原则:

1.目标性原则。明确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需要选择乡土课程资源,不能随便滥用。

2.经济有效原则。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应比选择运用其他课程资源更简便易行,省时高效。地方文化资源与教材内容的配合,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适宜性原则。由于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力量、学校经费、学生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因地、因时而异,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4.和谐性原则。将地方文化资源与课本知识和学生的认知、技能、情意进行整合,使之和谐统一。

5.综合性原则。文化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历史、人文、地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所以地方文化资源的设计和开发要整合不同学科和不同知识体系的内容,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一专题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态度、人格等综合素质的教育。

6.时代性原则。即地方文化资源要努力反映各地改革开放后发展的新面貌,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及时补充反映地区建设和发展的新成果、新情况。同时,课程应注重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7.实践性原则。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学习方式,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知识、加强思维、形成能力、发展个性。

三、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的策略

地方文化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素材,而要使地方文化资源成功转化,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就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具体而言,就是要构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三者之间有机统一、互相促进的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内化。即把地方文化资源教育纳入常规教学与管理,推进地方文化资源进教材、进课堂。地方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将地方文化资源引入课堂、纳入教学内容,可以充实现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结构体系。而地方文化资源中蕴涵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无私奉献精神,坚定信念、敢于胜利的精神等,给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鲜活的内容,提供了不尽的源泉。学校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个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贯穿地方文化资源的有关内容,安排专题讲座。如张家港精神[3]、张闻明现象[4]。还可以借鉴已经编写好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辅导读物,帮助学生了解家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的历史,并从中吸取精神的力量。如《张家港史记》[5]《沙洲县志》[6]。

2.实践教学外化。即把地方文化资源教育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努力探索体验式的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最佳方式是身临其境的实践体验方式。[7]地方文化资源恰恰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体验阵地和鲜活的教材,使大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心灵的升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培育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在应用地方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要按照实践育人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学校应当努力与相关德育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创造便利条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可信的实践基地和一个坚实的平台。学校和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发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活动,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内涵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使大学生自觉参与其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净化。实践体验结束后,学校要及时组织大学生进行总结、讨论、演讲,以巩固实践体验结果。

3.校园文化强化。即把地方文化资源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构建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体系。学校应当坚持用地方文化资源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来充实校园的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播与教育的氛围,通过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8]学校可以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主线,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艺术、娱乐活动;利用学校的展板、宣传橱窗、校报、广播加强对地方文化资源教育的广泛宣传;在校园网开设相关专栏,构建地方文化资源教育的网络阵地等。总之,学校要努力营造校园文化传播与教育的氛围,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在校园中处处可见、可感、可学,从而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在生动活泼中接受教育,把校园建成实践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坚强阵地,把大学生培育为能够展现民族精神、昂扬时代精神、具有创新精神的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并把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体系,是拓展和丰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方面,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在地方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课堂、实践与校园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如此,我们的地方文化资源才能切实有效地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才能在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占祥.文化管理手册[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2]沈壮梅.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J].思想理论教育,2008(3):4-6.

[3]秦振华.张家港精神:伟大理论的成功实践[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4]张家港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编.张家港年鉴(2008)[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8.

[5]徐祖白.张家港史记[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

[6]李恺民.沙洲县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能源化学论文篇2

[关键词]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72-03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独有的文化积淀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是地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是依靠地方财政供养、主要面向所属地域招生的高校,生源地方化是其重要特征。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地域文化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的宝藏和财富,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宝库、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于其中、身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以及教育上的方便,成为一种富有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其转化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资源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促进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

作为教育的核心或心脏,课程是实现诸多教育理念的基本途径。“无论是哪一层次的课程建设,都应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按照‘五个一流’的要求,即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六个方面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一门需要借助教材之外资源才能完美实施的课程,又是一门需要教师创造性地组织实施教学的课程,更是一门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课程。地域文化资源蕴涵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地方高校通过挖掘其中蕴涵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针对性和感染力,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

(一)能够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由和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其内容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体现了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和时代精神,与教学需求基本趋于一致。但由于是全国统编教材,存在着如下不足:一是教材内容主要着眼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共性发展,地方性特征发展不足;二是教材内容中理论性内容偏多,感性素材不足;三是教材内容存在着与社会生活脱节现象,生活性和现实感不强。地域文化资源具有地方性特征突出、感性素材丰富、生活性和现实性强烈等特点,正好可以弥补统编教材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作用,地域文化都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而客观存在的,它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创造性使用统编教材时,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当地社会实际,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和梳理,形成教学读本和案例,使地域文化资源中的精华上升到理论教学的高度,使地域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相衔接,实现教学内容和素材的进一步充实、丰富和优化。地域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性、开放性和分散性特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样化途径,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具有的理论性、封闭性和集中性,又为区域文化提供了历史的、辩证的理性思维和系统融会的现实机制。所以说,思想政治理论与区域文化虽同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但二者功能释放的方式与特征存在着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互动又客观地形成了二者之间的功能互补。

(二)能够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方法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表现为理论性的、抽象化的和宏大叙事式的,又是远景性的概念描述和逻辑阐释,普遍存在“一本讲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简单单一教学方式,而大学生更需要的是具体和感性的知识,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满的―个重要原因。地域文化资源是特定区域内存在的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它们具有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的特征。因此,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把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改变长期以来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增加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和感染力,使理论知识和学生实际、社会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既要立足主渠道又要实施多渠道,既要立足校内课堂又要走向社会课堂。主渠道就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主渠道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采取诸如讲授式、展示式、研讨式、音像式、参与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还可借助电影、电视、多媒体、课件等现代科技手段,把地域文化资源展示出来,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冲击。多渠道就是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渠道,是主渠道的深化和延伸,可选择走出校门,组织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观工厂农村、采访先进人物等方式开展教学。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空间,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更好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

(三)能够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由于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必须将抽象的理论与鲜活的社会现实和学生有限的社会体验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中的困惑和思想上的疑虑,而这一过程必须以增强学生实践体验为基本途径,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也就是说,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全国统编教材提供的只是理论骨架,其血肉需要用丰富的实践资源去构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实现实践教学的创新。首先,地域文化资源的丰富内容和思想价值,是地方高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的先决条件。地域文化资源可开发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程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体验阵地,为深化、细化和拓展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提供依托。其次,地方高校利用这些实践资源具有地域优势。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具有人、财、物等方面的便利,可本着“就近取材”的原则进行教育化的开发,缩短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最后,地域文化资源能够促进知识向行动的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构建,更要把理论知识上升为学生的价值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要实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进行验证理论和形成新的理论观点。

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新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学校和地方的合作,创建与课程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将丰富的实物史料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坚实广阔的平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课堂内向课堂外的拓展,由小课堂向大课堂的转变。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熏陶,感受地域文化的氛围和底蕴,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沉思,从中得到做人成才的启迪,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既可吸引学生的眼球,又可叫醒他们的耳朵,还可震撼他们的心灵,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入耳入脑,改变长期以来“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现状,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典型性、直观性和生动性等优势,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发掘利用这些地域文化资源,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三观”和国家意识的形成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把握其审美意义和道德价值,促使学生了解和喜爱地域文化的优秀成分,培养他们热爱乡土和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操,激发他们为建设家乡和建设祖国做贡献的志向,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也是人们的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国家文化包含着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他们对国家的态度、情感和认知的形成。国家意识的形成和地域文化传承是一致的,这与中国传统“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理念相符合。“家国同构”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古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的层层递进,就反映了“家”、“宗族”与“国”之间的这种同质联系。因此,对于中国国民而言,爱家乡,进而爱国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有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是多方面的,而地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教材,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担当着不可低估的角色,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文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引入地域文化的优秀内容,不仅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生动性、实践性,还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换言之,优秀的地域文化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平台,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和切入点,发挥其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得到文化的熏陶,增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三)有助于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教学方式和方法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主体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仅仅局限于教师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方法、重组教学环节等方面是远远不够的。研究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实施研究性教学,还包含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研究性学习转变。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将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平台,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知识和能力有机融合。地域文化资源或来源于学生身边的事情,或来自于自己的家乡,或来自于自己学习的周边环境,大多具体、直观、形象生动,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具有亲近感,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探究兴趣与欲望。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搜集地域文化资源,将学习过程处于可依托性和具体感知性中,促进学生探究问题并形成学习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由接受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转变。

三、有利于推动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汇共进

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办学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地域文化孕育和滋养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对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指导和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便是其地方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搭建了桥梁,对推进地域文化校园文化的融汇共进发挥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属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地方高校与区域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相关度较高,由于长期处于特定的地方文化氛围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在地域历史沿革、文化渊源、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而然地带有所在地域文化的种种特性。作为地方高校,其生源主要来源于本地域,长期积累的地域文化以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形式世代延续,深深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文化心理和性格,并进而约束着他们的思维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他们的地域文化印记更为明显。地方高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可以有效地推动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且乐于为学生接受的校园文化精神的培育,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的发挥。

能源化学论文篇3

关键词:研究视野;教学模式;自主教育;自我提高

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土壤中的地方优秀文化,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和精神,又丰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在不断无声地对人们起着文明熏陶的同时也在助推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对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开展地方优秀文化资源运用的理论价值

第一,有助于拓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更好地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理论。作为课程资源的地方文化资源运用,涉及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地方优秀文化的认同、选择、转化与运用等问题,因而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而言,需要从课程理论的角度,从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领域进行如资源选择、教育环境、文化传承与弘扬等理论与实证方面的拓展研究,以体现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前瞻性和前沿性,进而创新课程教学理论。

第二,有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更好地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离不开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而反映优秀传统文化的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以及名人、名景、名产等,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资源。为此,教师不仅需要正确处理好学科、课程、教材、教学等方面的关系,还要探索如探究式、专题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更要学会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慕课(优课)、微博、微信等反映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的内容,从而不断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法体系。

第三,有助于促进师生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实现自主教育和自我提高,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涵。从笔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调查看,当前主流虽好,但存在如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法制观念淡薄、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结合运用各地富有个性特征且对大学生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的优秀文化资源,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理论内容相对枯燥乏味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激发师生爱家乡、爱祖国和爱民族的深厚情感,从而更好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路径,丰富思想政治课理论教育的内涵。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的现实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明确提出:“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党和国家既有系列明确指示,更有具体推进要求。

事实上,长期以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对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的运用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在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努力发挥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促进思想政治理论的“大学生化”,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信度和效度,这是摆在广大思政工作者面前紧迫而现实的重要课题。而且,作为地方优秀文化资源的内涵界定、开发依据、选择原则、运用途径以及课堂教学原则、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的研究和应用,不仅能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运用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证的支持,而且能有效促进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大学生化”。因此,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利用,需要做到:一是体现示范性。即在资源选择与把握方面,不仅是选择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作为素材典型,更要考虑教学运用中的可持续效果,克服地方文化资源利用上的单一性、随意性和盲目性等现象。二是体现针对性。大学生对家乡有着深刻记忆,对高校属地(第二故乡)也有着特殊情感。形象生动、丰富多彩的地方优秀文化资源进课堂,不仅能弥补理论内容相对枯燥、单一的不足,而且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熏陶,是其他教学内容所无法企及的。三是体现实效性。把富有亲切感的鲜活地方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学习资源,不仅符合高校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也使思想政治理论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增强了理论课堂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从而易使大学生对理论自觉认同、接受和践行,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内容为大学生“内化”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能源化学论文篇4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新领域,目前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专门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已有研究成果中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0相关的概念寥寥无几,没有比较统一和成熟的看法。/资源0本身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客观存在的,能够为人类所开发利用并可以满足人类需要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中经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各种要素的总和。根据这一概念,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情况,可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做出如下理解:所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这一概念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必须是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的的各种要素。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它/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0[1](p21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必须具有上述信息并服务于这一教育教学内容和目的,否则,便不能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积极作用的发挥是经过教育者的合理开发利用而实现的。资源存在的价值意义在于可以为人类创造财富,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必须经由人的开发利用方可完成。同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本身并不会自发地对教育教学过程发挥现实的作用,它对于教育教学的价值意义,只有通过教育者的合理开发并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才能真正得到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积极作用的发挥程度,不仅取决于资源本身,更取决于教育者对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是否明确、选择是否合理、运用是否得当。从某种程度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就是教育者对一定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挖掘、选择、开发和运用的过程。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必须具有与现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共存的特征。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存在总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必然受到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人们认识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对资源开发的价值认识,而社会发展程度制约着资源开发的条件。因此,每一时代的人们所利用的资源只能是在现实中存在着的且具备开发条件的资源形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也是如此,它必须是某一时期在现实中已经拥有的,并且被教育者所认知和能够开发利用的。如果教育者的认识水平不到位,或者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某些资源虽然已经存在,但无法得到应有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冠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0亦恐难符其实。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类型划分

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分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理论研究和实际有效运用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遵循的标准和研究的视角、方法不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可按照多种模式进行划分,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形态,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是指以自然形态存在的、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利用的具有社会有效性和相对稀缺性的自然物质或自然环境的总称,如祖国的山川湖泊、辽阔的国土面积、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矿产资源、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等。社会资源相对于自然资源而言,它是指由人的活动介入的、可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利用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包括主体资源、政策资源、理论资源、文化资源等。主体资源是指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主体、发挥积极育人作用的组织和个人,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和教师、相关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等。政策资源是指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及其目标实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如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6(中发〔2004〕16号)、5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6(教社政〔2005〕5号)、5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6(教社科〔2008〕5号)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主题,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三个代表0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大理论资源。文化资源是指可以开发利用并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文化活动形式及其成果,譬如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科学和教育发展水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其中,以社会价值观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最重要的文化资源。

(二)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属性,可分为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物质资源是指以实物形式表现的资源,包括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媒介资源等,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场地、经费、设备、图书、报刊、网络,以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利用的革命遗址、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等。精神资源作为一种非物质性的存在,是指一切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开发利用的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科学理论、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精神品质、优良传统和社会风尚等。例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0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0为主要内容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它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极其宝贵的精神资源。

(三)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发生作用的方式,可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显性资源是指具有明确目的和意图、专门对教育对象公开实施、可直接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显性资源的类型很多,如党的历史和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重要节庆日和历史纪念日,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相关课程,党团组织举办的党课、团课,等等。专门性、公开性、组织性是显性资源的基本特征。隐性资源是指间接的、隐含性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施加影响的资源。比如,社会的环境氛围、传统的文化习俗、校风校训及校园文化活动、师者风范与师生关系,以及其他专业课程和实习课程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隐性资源。隐性资源的鲜明特征是内隐性、渗透性、广泛性、持久性等。

(四)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时间维度,可分为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历史资源是指历史积淀和遗留下来的、可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开发利用的资源,主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悠久的道德传统。比如,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0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究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恪守诚实守信;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以及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中国古代优良的道德传统,这些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丰富的历史资源。现实资源是指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并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资源。比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先后形成和培育出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0、/两弹一星0精神、/抗洪0精神、抗击/非典0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道德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等等。这些都可称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现实资源,也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此外,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能否再生,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前者如法规、政策、理论等;后者如历史文物资源、革命文物资源等。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空间分布,还可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等。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功能分析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中,诸多资源被开发利用并服务于教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这些资源所具有的效能和发挥的作用,既取决于资源本身,也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需要。具体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承载了如下功能和作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原材料0。原材料在工业中是/原料0与/材料0的统称,没有原材料,即使再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手段也不可能生产出产品来。同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不能凭空产生或实现,它必须以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构成运行的基本条件和依托的平台。没有教育教学资源作为/原材料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0。只有通过一定的理念、方法、手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资源加以合理开发、加工并有效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才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原材料0,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最终实现。没有丰富而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作为基础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就无从谈起。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驱动力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0[1](p214)。而促使和驱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完成以上改革要求的,正是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各种因素。比如,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等,这些社会资源因素不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充实,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思考:/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0[1](p213)又如,教育教学对象特点的变化、信息传播手段的扩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总之,教育教学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动力0和/能源0,使之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贴近教育对象,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能源化学论文篇5

关键词:通识选修课;教学模式;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一、引言

根据教学实践经验表明,《中国文化艺术导论》通识课与艺术学院其他通识选修课程有所不同,艺术的创作源于文化的修养,一个艺术家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这个艺术家未来的艺术成就水平的高低。中国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涵盖面非常地广泛,既体现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在本课程中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典籍结合起来,把现代信息文明与中华优秀文化历史统一起来,结合艺术学院9个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让本科生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摆脱从理论到理论的普通通识课讲授的怪圈,让学生最终获得对专业发展有用的中国文化之精华。学生应该不是为了学分去选择通识课,教师也不是为了课时去教授通识课,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应真正达到学生从实际出发或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角度自主选课的目的。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剧,纷繁复杂的流行文化,光怪陆离的网络文化以及新鲜的西方科学主义和现代文明纷至沓来,从而造成了许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困惑和质疑,这也使得传统文化教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惑中。外来文化的输入和渗透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挤对,社会不良文化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熏染,青年流行文化的盛行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冷落,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滞后。本文借鉴相关国内外最新研究理论与实践,从教学模式角度对《中国文化艺术导论》通识课程进行研究,担任这门通识课的所有老师必须实实在在的努力,去做好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和弘扬工作,不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本质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把握中华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人文关怀的情结、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在精神上真正成人。保证教学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共同努力,力争打造一门具有艺术学院特色的精品通识课程。为了克服一个教师授课的知识结构欠缺的困难,尝试团队通力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一门课由多名教师共同完成,按照专题讲授,讲透讲好。在正式上课前,负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导论》的各位老师们集思广益,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及了解别人所讲述的内容及课件,从全局、宏观的角度把握本门通识课程的教学体系,在上课时,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再辅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手段,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活力和吸引力。

二、通识选修课大学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徐岚(2014)提出通识选修课要改变大学内部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首先应该改变以往政策对“研究卓越”的完全聚焦,在国家高等教育战略规划中建立“教学卓越”的概念,政府需要在市场与大学之间重新定位;其次,把互联网引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相关教育学者们对通识选修课“教学模式”这一概念的系统研究是继乔伊斯和韦尔出版《教学模式》一书之后。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对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教学模式的创建及应用实施等方面。但是以大学教学模式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很少,大多集中在大学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如何创新大学教学模式及大学教学模式变革的走向等方面。钟志贤在《教学设计视域:大学教学模式的局限与走向》一文中提出当前大学教学模式主要存在十大问题,并且分别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改革的方案。大学教学模式变革已经不是一个很新鲜的话题,已经有一些国家走在改革前列,他们正将教学的考量纳入整体的卓越计划中,例如西班牙的“国际卓越校园计划”、德国的“卓越计划”和爱尔兰的“学校研究计划”,他们是同时强调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性的;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为培养卓越教学理念制定了专门计划,例如芬兰的“大学教育卓越中心计划”、英国的“教学卓越中心计划”、德国的“卓越教学计划”、法国的“创新教学卓越计划”和台湾地区的“教学卓越计划”,这些计划是用来资助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建立或着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钟志贤教授针对当前大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为研究模板,详细的论述了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即培养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注重高阶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行合一的价值取向、走向双主体关系和互动对话关系、培养建构主义技术应用、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走向弹性且灵活的教学设计、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运用以学习者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评价。目前,通识选修课“翻转课堂”已经应用到很多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的教学不足现状

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也逐渐被学校引起关注,这种信息化的教学资源能够囊括很多的教学信息,并且能够集合有价值的教育信息。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丰富利用能够极大地扩充学校的教学资源。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也是优化教育资源的一条途径,但是目前为止《中国文化艺术导论》大部分教师还没有足够的敏感度去优化现有的教学资源。《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偏向于运用固定一种教学方法,这就映射出对教学资源利用的过于简单化,不能够很敏感的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多方式的利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经过调研统计的数据可以得出,50%以上的《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认为他们自己有较为敏感的教学资源意识,近60%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能开发出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资源品类,近70%的教师不能够及时的意识到生成性教学等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我国大部分学校教师有能力辨别有用的课堂教学资源,但是还存在22.3%的教师不具备辨别有用教学资源的能力。总体来说,《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对教学资源优化的敏感度还相对较差。分析当前我国学校教师对教学资源优化的敏感度相对较差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教师对教学资源观没有形成彻底的认识。其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善于运用固定的、习惯性的思维进行教学,从而缺乏开发有用教学资源的能力。总的来说,在我国《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学模式变革的过程中,教学资源方面的各种问题都需要得到充分重视,并且要在教育资源的优化上借鉴新的教学模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从而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学模式的变革。

四、《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对策研究

(一)构筑《中国文化艺术导论》完整的课程体系

1.打造一流《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核心课程

一个事物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或者想得到长期发展必须有出色之处。教育既是如此,一所学校要想变得更优秀,除了高质量的教师团队外,必须具备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课程。如果一个学校核心课程不具备竞争力,那么这所学校的竞争必然会处于劣势地位,很快会被一些更优秀的院校所代替。学校要不断地巩固学校核心课程或者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建立核心优势,注重培养全面发展且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扩大学校的优质课程面,进而培养出一流的学生。由于学校教师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由这些教师讲授的课程质量自然也参差不齐,引进必要的优质的新的教学模式课程可以弥补所造成的课程质量差。学校的非核心课程过于繁杂,有的已经开设的课程质量不高,有的选修课根本开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引进高质量的新的教学模式课程可以让学生选修到高质量的课程,进而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开展新的技术运用于《中国文化艺术导论》线下教育

新的教学模式在线教育之所以得以顺利发展是由于有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技术作为支撑。学校可以把这些技术运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教师应该学会这些技术的应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这些技术分析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为每一位学生打造出一整套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这不仅满足了不同特征的学习者的学习的需要,正好也迎合了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开发《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数字化教学环境

1.明确建立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指导思想

在建设《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数字化教学环境之前,学校领导首先应该明确建立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指导思想,即统一规划、全面设计、整体安排以及分步实施。数字化教学环境是一种跨时空、跨平台的一个概念,并且是由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以及技术服务体系共同支撑的教学环境。数字化教学环境涉及很多个领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技术也相对复杂。因此,在开发数字化教学环境时要充分整合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硬件设备资源以及充分利用教育技术优势来顺利推动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2.应注重《中国文化艺术导论》多媒体系统的建设

学校在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时应注重多功能多媒体系统、开放式的学习系统、网络教学平台和在线答疑系统等子系统的建设。因为这些子系统可以丰富教学课堂教学手段,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更多的学习方法。学习系统的开放化可以帮助学生随时随地的获取学习资料,可以丰富所学课程的相关资料,这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促进了学生的多功能学习。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和支持服务系统可以对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出很大的贡献。最后让教师学会用技术教学,学生学会用技术学习。

(三)建立校级《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

处在新的教学模式时代,建立校级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可以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最近几年,政府和学校对建立校级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投入很大的精力,但是就目前来讲,我国学校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建设的程度还不能够满足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应用等方面还需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笔者将从建立校级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理念、思路以及设计架构这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1.明确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设计理念

要明确《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设计理念,即“共享、聚合、应用”。共享是指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在网络上分布的学习资源,并对其进行共享和有效利用;聚合是指运用一些资源管理技术手段把所需的教学材料集中在一起,并把集中好的学习材料放在网络上供学习者学习;应用是指提供给不同背景层次的学习者学习、利用这些聚合学习资源的环境,并且最大化的利用这些聚合过的教学资源,使这些聚合的教学资源的作用得到更大化发挥。

2.理顺建立校级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思路

要从《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概念上、技术上以及运行实施上理顺建立校级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思路。从概念上来讲,建立校级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目的是为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的最大化,也就是说要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教学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并且建立一种机制来保障所建设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能够顺利运行并且起作用;从技术上来讲,是运用相关的技术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教学资源进行多方式的共享,从而可以解决多方向的教学资源共享和协作;从运行实施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方面来说,教学资源中心应该面向全球建设教学资源网点,把线上线下所有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相关技术手段聚合起来,为世界各地所有的学习者提供丰富且优质的教学资源信息。我们可以把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分为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资源制作、知识整合以及教学资源扩展四个模块。在教学资源管理方面,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的作用是对聚合过的教学资源进行储存、管理、评价等,不同的学习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在网络上对聚合过的教学资源进行搜索、浏览或者下载等,并且可以了解所下载学习资料的属性,将其收藏在自己的资源库中进行储存;教师们在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制作时应该针对不同模块的教学资源进行不同的模块设计,并且还要运用多媒体剪辑器等相关技术对教学资源信息状况进行追踪记录,以便于学习者后期的使用;在知识整合阶段,这个阶段的作用就是对线上线下的零散的教学资源进行再加工、再整合,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科学性并且有效的教学资源系统。

(四)更加注重《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学生学习成效的教学评估

1.明确学生学习成效教学评估的评估主体

要明确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成效教学评估的评估主体。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和受益者,提高学生的全方面的素质水平是高等院校办学的目的所在。因此,学生才应该作为高等院校教学评估的主体。把学生设定为学校教学评估的主体,那么学校教学评估就应该围绕学生来开展,譬如,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者掌握技能的情况等。从调查显示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映射出学校的教学质量,这样可以保证评估所得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被评估的主体在评估过程中占据被动地位,以防出现各种不必要的干扰,增加其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从而更好的反映出学校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让学校更明确的认识到学校自身所处的地位。

2.保证《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程评估中介机构的独立性

基于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成效的教学评估的评估主体的非官方的评价机构。这些评估机构所作出的评估结果主要是用于提高原有的教学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估机构与被评估机构没有隶属关系,是合作关系,评估机构在评估过程中有权利对被评估机构进行咨询。评估结果不会对学校后期的发展有任何的影响,因此,在评估的过程中,被评估机构不会感受到有强制性的压力。这种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的教学评估的评估方式可以避免政府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评估结果会具有较高的信度。

3.确保《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评估方式的科学化与多样化

要针对不同领域的学校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细节化的评估标准,并且对不同研究领域的学校进行评估时,其评估标准都可以准确的体现出其领域的特色。社会上多样化的评估机构的存在可以供院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由于社会上评估机构的多样化,这些评估机构为了生存下去,必定会最优的做好本职工作,赢得社会及院校的认可。他们彼此之间所建立起来的这种竞争机制属于良性竞争,也就是说,评估机构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他们会优化自身的评估方式,更准确的变大出评估的信息,从而会营造出越来越健康的评估环境,最后使学校教学评估一直往更科学化、更现代化以及更先进化的方向发展。

(五)注重对《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的培训

1.建立《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交流中心

建立《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交流中心,服务于提高教师《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课堂教学能力。除了教师要转变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会熟练应用计算机,探索在线教学模式外,还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技术的应用,另外还要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技术团队即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提供教学技术方面的咨询服务。教师发展中心还应该对教师进行持续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针对不同教学技术水平的教师制定出分期培训计划。让教师及时的掌握教学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教学新的理念,并且在知识上丰富自己,能够合理的运用教学媒体,强化教学设计,能够做好课程设计与组织实施并且在知识上丰富自己。教师发展中心除了服务于教师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素质发展等方面的服务于指导。新的教学模式时代的到来迫切需要教师发展中心这一平台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进一步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倡导《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科研型教学

倡导《中国文化艺术导论》教师进行科研型教学,把科研引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新的教学模式的以学生学习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经做出了示范。我国高等院校也逐渐开始重视教学理念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进行科研型教学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认为认知个体要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就必须通过同化与顺应,并且所达到的平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个体的不断丰富发展和提高就是在这种动态的循环中进行的。知识是通过主动建构形成的,而不是通过被动接受形成的,因此,知识不能够对一切问题提供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在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时并不是一用就准,而是针对具体问题所处的情景对个体所具备的知识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进行科研型教学可以采取以下两个办法:第一,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变成教学资料展现给学生,以供学生进行学习研究。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第二,教师为了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在课下教师就会非常注重对教学的科学研究,进而在不断的科研过程中会关注到很多与科研相关的前沿问题和实际问题。这就会使教师不断地挖掘新的、真实性的、前沿性的教学材料,不知不觉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教学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是不可分离的,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

[1]纪薇,王红松,苏本江.关于高校选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Z1).

[2]张利平.选修课教学改进探讨[J].科技资讯,2008(16).

能源化学论文篇6

关键词: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文化 同源性 非同源性

一、问题的提出及理论回顾

(一)网络社会是一种二律背反的社会文化现象

网络这种突生的全球性资源、媒体、社会联结是一个整体,它由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以数字形式流动的信息四个部分通过技术链接构成。网络是现实的,是现实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和一种新的技术条件与同构环境;同时,这种新的技术条件与同构环境,既为网络社会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又赋予了网络社会以人文精神。但需要指出的是:网络不是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产生与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技术条件??网络;二是社会条件??社会信息化过程产生信息化社会结果??有赖于以此为基础的新的交往与存在方式的形成;而且正是因为后者,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并具有和反映着现实社会的人文精神。

基于“虚拟?真实”范式,网络社会是一种二律背反的社会文化现象。正如学界已有的研究认为:“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并依存于现实社会”(戚攻,2000),网络社会又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存在方式”(童星等,2002);网络社会是“我们潜在的家”(埃瑟 戴森,1998),网络社会又是一种“流动空间”(M.卡斯特尔,2001);同时,网络社会是社会结构和社会行动两个人类活动的侧面产生交流的共同基础(M.卡斯特利斯,2000),网络社会又是“一种中观的技术结构”(戚攻,2004)等。

由网络社会二律背反的属性使然,网络社会既是人们能够借助以往经验和文化互动的新环境,又是需要人们重新认识的“另类空间”(胡泳,1999)。因而认知和揭示网络社会,就具有同源性与非同源性两种路径与方法。笔者提出同源性与非同源性命题,一方面是对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二律背反现象的性质的一种理论规制,并认为这一理论规制能更好和更准确地厘清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如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同源性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又是非同源性的;另一方面,也是对“虚拟?真实”范式的一种修正。因为,“虚拟?真实”的研究范式及假设存在缺陷,如“虚拟”在中国文化中主要是指“不符合或不一定事实的,假设的”(引自《现代汉语词典》1978:1287-1288)而英文Virtual一词是指“实质上的、实际上的、事实上的(almost what is stated ;in fact thought not officially)”(引自《新英汉词典》1985:1572-1573);而且“虚拟?真实”的研究范式,引导研究者侧重于一种“对立”或“区别”的视角,甚至诱导人们忽视??引导、矫正和规制网络社会文化的基元仍在现实社会文化中。

(二)网络文化与网络社会文化

“网络文化”与“网络社会文化”是两个相互联系但有区别的命题。网络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创造的一种物质技术条件或一种交往与互动的技术环境。在这个意义上,它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广义的文化与文明相近或相同,并包含着人们对自然界的开拓之意(郑杭生,1997)和“人类在复杂迷离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之意(顾小存,1982)。把网络本身作为一种文化进行研究和把网络这种物质技术结构及形态所孕育和表现的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二者是不同的(这里并不否定其联系)。这里的区别虽然细微,但却很重要。事实上,学界已有的研究包括笔者本人,都是当研究需要从网络的物质技术特性转向它的社会属性时,便在研究的逻辑理路上进行了转换的,即“网络??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网络社会文化”。

一个理论命题有它特定的研究界域和对象,而命题的拓展或缩小(转换),实质是理论命题研究界域的重新确定。这种转换是必要的,因为这种转换提供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的基元,如笔者的《网络社会学研究》一书(戚攻,2001),如童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网络与社会交往》一书(童星等,2002),如黄少华教授的《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一书等(黄少华,2002),都在研究中论述了该类理论命题的转换问题。

“网络文化”的研究界域主要在于它的技术特性及技术结构的功能揭示;而“网络社会文化”主要是研究网络社会这种新的社会存在及存在方式和由此形成的新的社会关系网络及人文精神。前文已经说到,网络是网络社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与条件,因而网络社会文化的研究,也包括对网络技术文化的特性及功能的考察。同时,我提出“网络社会文化”研究命题,还可以从三个“节点”理解:一是网络社会文化是现实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二是网络社会文化是网络社会存在及存在方式的反映;三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视角,网络社会是一种中观的技术结构,它的社会属性提供了建构现实社会“宏观?中观?微观”结构链的条件,即网络社会作为一种中观的技术结构的社会属性,既可以转化为促进社会宏观结构变迁的重要机制(技术的),又可以转化为增强社会微观结构弹性的机制(人文的)。

(三)同源性与非同源性的研究视角

网络社会文化既是现实社会文化的一种延伸和投射,又是网络社会自身特性及存在方式的反映(戚攻,2001)。前者决定了网络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同源性,并由此提供了人们基于现实社会文化的发展谱系与理论基元考察它(一种比较研究)的条件;后者强调网络社会相对于现实社会又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存在方式,因而网络社会文化相对于现实社会文化,又具有非同源性的研究视角和理路。

同源性与非同源性的研究视角与路径,既不对立,也不分离,而是交叉与互补的关系。正如,基于同源性的视角与路径,我们可以得出网络社会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基本判断,并在研究中把网络社会文化纳入到人类文化的发展谱系中去“定位”;而基于非同源性的视角与路径,我们需要研究网络社会文化产生的不同条件、环境和它自身的规律与特殊性;同时,基于同源性和非同源性两个相互关联的视角及路径,我们能够考察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网络社会文化与现实社会文化之间的同构关系及相互影响。

笔者注意到,在学界已有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网络社会文化与现实社会文化相关研究中,主要是侧重前者对后者影响的研究;而关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以及二者的同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研究却较少。笔者认为,网络社会文化与现实社会文化之间,首先是一种同构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因为,网络社会结构比现实社会结构更具有扁平化的特征,这决定了网络社会更适宜于同构和更具有同构的特征,而且这种同构还培育着种跨文化主义意义上的互补关系。另外,同构是促进和谐的过程,但有同构并非就能实现和谐,而是同构的结果表现出共赢的趋势和特征时,事物的发展才能走向和谐。

同源性与非同源性命题,包含着两种不同但相互关联的研究方法与路径。正如,依照马克思主义原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的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1990:663)。由此,基于同源性的方法和路径,我们能够“发现”:在网络社会文化发展的技术条件背后,既存在我们“努力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的条件和重大机遇(周勇、邓新民,2001);又潜在着西方发达国家霸权主义文化扩张的风险??Internet、Web、Windows视窗系统等,即这种风险在于:它悄然地解构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和迫使不同民族参照他们的思维方式去认知文化。而基于非同源性的方法和路径思考问题,意味着我们不能机械地、教条主义式地套用“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的基本原理,因为这种套用可能导致与网络社会文化内生的技术特性和特征的冲突。正如,当网络社会的生存环境及由此决定的人们的生存方式有别于现实社会时,如网络社区中的多元共生和多元同构的跨文化现象,既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又未必如现实社会文化那样具有直接的影响力(畅游网络世界并不等于畅游了现实世界);如人们在网络社会中形成的某些观念文化和伦理道德,可以不需要或不能回到现实社会中去接受检验,即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及技术特征,支持了网络社会文化发展与网络社会实践之间关系的“完整性”;如当人们在网络社会中形成的观念文化需要通过现实社会验证时,网络社会的所谓生存环境又是非完整性的(网络世界的爱情之花只能在现实社会结果),若由此套用“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的基本原理,就可能潜在非科学的风险。

二、网络社会文化的同源性与非同源性引起的思考

笔者曾经提出,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有同源性和非同源性两种路径及方法的观点(戚攻,2005)。这一观点既在于区别“传统?现代性”的研究范式,又在于回应理论研究中一直困惑的不同理论体系在逻辑传统、价值观及方法上存在冲突的问题。把“同源性和非同源性”命题适用于网络社会文化的研究是一种理论延伸。为此,笔者需要清理已有的研究和观点,进而提出分析网络社会文化的视角。

(一)理论创新的两种路径与困惑

基于理论系统具有开放属性和兼容特征的假设,笔者认为,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发展,在其逻辑关系上都包括同源性和非同源性两种路径。同源性理论创新主要指人们遵循理论原有的逻辑传统和价值观,对其修正、扬弃或做源于实践的补充;这种路径与方法,在理论上是确保“一脉相承”的逻辑语境不被解构,而在实践上是力求保持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所谓和谐。非同源性理论创新主要指不同理论体系之间的关联与整合,即不同理论体系基于自身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当不同理论体系整合时,如果人们仍然基于同源性的路径和方法做出选择或判断,那么人们首先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不同理论体系的理论前阶和逻辑传统的非同一性问题;二是这种非同一性是否会导致价值观的冲突。恩格斯在解释他和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问题时说:他们创立的理论,是“从已有的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并强调,“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恩格斯,1972:420)。可见,如果人们在不同理论体系整合中不考虑其非同源性的因素(理论假设的前阶、逻辑传统、价值体系及方法),那么理论发展的科学性就会面临挑战。正如,我们曾经把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理论,从其论证该理论的科学前阶中“抽出”,或者说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计划理论,没有考虑他们论证计划理论科学性的那种社会发展条件和基础,结果是,我们基于计划理论的几乎所有的理论建构和实践,都先后在科学性问题上发生了“问题”。 由此,当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并依存在于现实社会时,网络社会文化的生产和发展,与现实社会文化是具有同源性关系的;这意味着我们能够基于现实社会文化的理论体系和逻辑传统、价值观对网络社会文化进行研究。但是,当网络社会又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存在及存在方式的反映时,网络社会文化生产和发展的特殊性,又与现实社会文化存在着非同源性的关系。当我们面对网络社会文化客观上存在同源性和非同源性的理论基元时,我们能选择哪一种理论体系、价值观和方法去解读它?而且,基于一种特定的理论体系能否系统地分析和做出科学地评价特别是当我们把“网络社会文化”与“思想教育”两个命题紧密关联时。笔者注意到,当这些基础性的理论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时,已有的研究徘徊于“虚拟?真实”、“社会实存?另类空间”的现象讨论是必然的。

(二)理论体系的逻辑场域和谱系

在制度文化具有刚性和国家主文化鲜明的通常情况下,人们在研究中遵循已有理论体系的逻辑场域和它的谱系,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且无可厚非。这种同源性的研究路径及方法,有利于国家主文化的张扬和增强理论与实践的和谐度,并在这一过程中建构和强化特定的逻辑场域和它的价值体系(一种惯习)。当一种理论体系的逻辑场域和谱系形成时,会对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产生强大的规制作用。正如,在网络社会文化的研究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强调理论体系的逻辑场域和谱系“一脉相承”的同源性,即强调该理论系统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然而,当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及存在方式,超越了某种理论体系的逻辑场域和它的谱系时,人们仍基于同源性的逻辑场域来审视这种新的社会文化现象,那么,人们在方法上必然是在做一种事前选择(主观判断和认定);并且会基于一种理论体系的价值观,去解释另一理论体系的内生性关系,甚至不惜修正它的“规律”。正如,当我们把人们在现实社会中日益普遍的加班、加点的现象,视为或者解释为所谓“奉献精神”时,客观上是在用一种价值观规避《劳动法》的要义和“修正”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规律。

由此,当人们提出“网络社会文化与思想教育研究”,或者“网络文化与思想教育研究”命题时,主观上是希望基于我们熟悉和认同的理论做同源性研究,而且是希望把“网络社会文化”,放在“思想教育理论”的逻辑场域中“敲打”,从而为我所用。当然,这种同源性的研究路径和方法是具有现实合理性的。因为网络社会文化作为现实社会文化的一种延伸和投射,本身也存在阶级性的基元。然而,网络社会文化又是一种新的文化及现象,而且许多内容和形式并不包含特定的政治因素;同时,网络社会文化生产和发展的逻辑场域不同于现实社会文化,如跨域性、虚拟性、自由度、价值坐标等,因而研究网络社会文化及文化现象,必然存在着非同源性的路径和视角。笔者的观点是:研究网络社会文化及现象,需要同源性和非同源性的两种视角、理路和方法的考察。正如,当我们把网络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放在人类文化谱系、不同民族文化谱系、不同国家主文化谱系中去定位时,只有基于同源性和非同源性两种视角和方法,才能解释三重定位在价值系统上的统一与冲突问题;又如,对我们而言,“网络社会文化与思想教育研究”首先是一种同源性的比较研究,但我们也需要思考“网络社会文化”与“思想教育”之间客观存在的非同源性的发展场域、谱系和逻辑传统问题,以及在“网络社会文化与思想教育研究”的同一命题下与国际学界对话的问题。

(三)理论体系的张力问题

当一种理论被冠以“体系”之名时,说明这一理论体系具有张力。理论体系的张力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相联系。因此,一种理论体系在一定社会发展条件下的张力有多大,不是一个无忧自扰的问题。笔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一种理论体系的张力愈大,既源于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科学性和方法论,又意味着这种理论体系本身具有某种“粗放性”,即一种理论体系的张力愈大,其体系的结构和内在的逻辑关系就可能愈不紧密,同时也意味着理论体系的价值系统可以“波动”的幅度也愈大。

理论创新的实质是实践创新,所以理论体系的张力与实践相联系。理论体系张力的显化有两种性质和路径:同源性和非同源性。当两种不同理论体系发生关系时,我们的路径选择与方法一般是把“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即基于一种理论体系的同源性,从另一理论体系中选择“精华”。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是否需要思考那些“精华”产生的相关支持因素(逻辑因素)。如果相关的逻辑因素可以忽略,那么“精华”产生的逻辑条件与逻辑语境的不存在,是否也能确保这种选择的结果仍具有“精华”的品质?

由此,对于网络社会文化的研究,如果我们要将其纳入我们已有的文化发展谱系,并基于我们熟悉和认同的理论体系的价值系统来解读,那么,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些相关的理论问题:如在坚持同源性的方法与路径时,思考我们熟悉的理论体系的张力,即它的价值观的区间有多大的问题;思考我们习惯的同源性研究方法与国际学界相关研究的回应和对话问题等。

(四)同源性与非同源性的方法与路径

当理论体系的张力主要表现为同源性路径与方法时,理论体系已有的“惯习?场域”,会要求人们事前检视理论的张力是否遵循原有的谱系和逻辑传统、方法论及价值观。

笔者认为,同源性研究方法的重要特征是“嵌入”,而非同源性研究方法的重要特征是“整合”。虽然二者是交替运用的,但二者毕竟存在区别。“嵌入”作为一种路径与方法有五个特征:一是以人们的主观选择为主;二是基于原有理论的价值观做事前择优;三是忽视不同理论体系的前阶和逻辑传统;四是基于原有理论的价值系统考察预期的实践结果;五是寻求不同理论谱系之间冲突的最小化。“整合”作为一种路径与方法也有五个特征:一是基于理论体系自身的开放结构;二是依据实践结果做事后择优或由实践择优;三是遵循不同理论体系内在规律的功能最大化原则;四是实践结果具有非预期性和风险增大;五是不同理论体系的价值观表现为一种“竞争”关系。

由此,网络社会文化既是现实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一种反映,又是网络社会自身存在及存在方式的反映;因而研究网络社会文化及现象,包括同源性与非同源性的研究路径和方法。同源性与非同源性的研究路径和方法的交叉运用,既由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品质使然,也是我们整合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必然。在这个意义上,同源性研究是坚持“主义”的基本路径和张扬我们社会主文化的基本方法;没有这种坚持,非同源性研究会失去方向;同时,同源性研究也是存在局限的,如前文所述。因此,同源性与非同源性的研究路径与方法都不可偏废,尤其是在关于网络社会文化的研究中。

参考文献

戚攻,2000,《网络社会是社会学研究的新课题》,《探索》第2期

??,2004,《论网络社会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社会》第2期

??,2001,《网络社会学研究》,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网络文化对现实文化的影响》,《探求》第4期

??,2005,《对和谐命题研究的十二个方面拓展》,《河北学刊》第2期

童星等,2002,《网络与社会交往》,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M.卡斯特尔,2001,《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埃瑟 戴森,1998,《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海南:海南出版社

M.卡斯特利斯,2001,《论著提要》,《国外社会学》第3期2000,转引自《现代社会学》第5期

胡泳,1999,《另类空间》,北京:海洋出版社

1978,《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版)

1985,《新英汉词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新2版)

郑杭生主编,1997,《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顾小存译,1982,《文明和文化》,北京:求实出版社

黄少华,陈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游戏?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毛泽东,1991,《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第二卷

能源化学论文篇7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德育资源;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253-02

德育资源在高校的利用与实践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但是思政学术界对德育资源做理论上的研究则是近些年的事,关于德育资源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系统探讨高校德育资源的文献依旧不算多,研究此问题大多都是集中在发表的论文里,虽然有一些关于德育资源的学术专著,但尚未有涉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在高校中的开发与利用的专著。

现在关于高校德育资源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针对某一类德育资源的研究,例如德育课程资源、德育网络资源、德育红色资源、德育社区资源、德育隐性资源以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等,研究主要围绕这些德育资源的特点、内涵、开发利用与整合等方面。

一、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问题的主要分类

1.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内涵的定义。内涵的研究是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的基石,也是高校德育资源研究最重要的研究项目之一。学术界目前对于高校德育资源的内涵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没有统一的定论,而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内涵的探讨尚未有所发现。例如彭清燕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指开发主体根据现代德育理念,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德育课程资源的深度挖掘、改造、创新或优化组合,转变成现实的德育教育资源并有效地运用于德育活动的动态过程。”[1]吴蓉则认为,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概念做广义的理解,“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无论是物质资源还是精神资源,只要是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资源都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之一。”[2]莫雪玲认为,“只要是能对德育目的的实现产生积极影响的一切因素,都可称之为德育资源。”并且她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德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德育能够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德育发展也能提供深厚动力。二者能够相互影响,相得益彰[3]。从学者对高校德育资源的解读,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高校德育资源是有利于高校德育目的的实现的各种要素。综上所述,笔者得出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指的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高校德育目的的实现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产生积极影响的一切现实和潜在因素的总和。

2.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学术界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有比较统一的标准,大致上都是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活习俗文化、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民族信仰文化等来分类,但随着研究主体的不同则会围绕研究主体来进行分类。例如徐雁认为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德育资源可以从政治道德、社会道德、生态伦理道德三方面来阐述[4]。何广寿则以网络德育为主体,探讨了壮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认为壮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勤劳智慧的开拓精神、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重礼守节的道德品格以及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等内容,对大学生网络德育是一个很有利的补充[5]。刘旭则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民族英雄史诗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节日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文化中的德育资源、革命历史的德育资源,并认为民族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资源,但同时我们的传授形式和载体也需要与时俱进[6]。张志巧则从民族地区生态德育资源这一方面展开论述,认为民族地区存在物质形态生态德育资源、价值形态生态德育资源以及制度形态生态德育资源[7]。从这些学者的观点里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分类呈现单一化的趋势,但针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分类方式略有差异。

3.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某一具体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例如何广寿就以网络德育为主体,探讨了壮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推动高校网络德育建设、充分利用多媒体传播形式、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等方式多管齐下,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网络德育素质的目的[5]。张志巧则从民族生态德育出发,认为应树立生态德育开发的意识,依托丰富生态德育资源,构建地方特色生态的德育体系[7]。王泽应认为我们在尊重的前提下发掘适合当今时代的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并且有必要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做出现代诠释,使之与现实衔接起来,同时在去粗取精的过程中,我们要讲究方法,在精华较多的复合体中,仍然有不可忽视的糟粕;在糟粕较多的复合体中,也有某些可贵的精华[8]。其二,是从整体上论述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徐雁认为要将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并且在隐形德育环境中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也要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民族文化意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原则[4]。隗峰、姚元全从少数民族地区德育资源开发的紧迫性和价值入手,认为除了一般性的开发措施以外,应利用现实鲜活的生活渠道提升德育的实效性[9]。彭清燕则主要从课程中和课外两个方面论述了少数民族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1]。秦永芳认为,课堂才是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主要阵地,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有效途径,网络媒介是开发和利用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共同作用,才是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机制的有效保证[10]。同时秦永芳从广西民间故事当中提取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文学资源,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她在《精神家园的守望与回眸――广西民间故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素阐释》一书中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以及插图将广西地区民族民间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对实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通,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播话语体系,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和软传播,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11]。王付欣认为要开发民族地区传统德育资源,要以民族地区的重建与调适为前提,并且认为对于民族地区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12]。

二、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问题研究的不足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体系尚不成熟。虽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研究的领域涵盖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内涵、分类、开发利用等方面,但仍然有些领域值得我们去研究,例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功能、范围等,这些领域在现有的文献中尚未有重点的论述。因此,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还需不断的探索,尤其是涉及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理论,只有体系框架构建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该课题的发展。

2.研究视野较为狭窄。我国学者对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仅局限于德育本身的发展过程,对于国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还不够重视,在全球化外国思潮踊跃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国外的一些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间做类比。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必须更开阔自己的视野,只有汲取国外德育的相关经验,我们才能更好地取长补短,这对我们当下和以后的德育工作起到很重要的参考作用。其次,对于高校少数民族德育资源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教育学、民族学、资源学等学科的角度进行,把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作为这些学科的附属研究,没有形成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自身发展的学科体系。因此,继续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不断开发高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的新领域,依然是当代德育研究十分重要的课题。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深度不足。当前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存在数量少,研究成果参差不齐的现状,大多数的研究文献成果处在经验总结方面,而相关深刻理性的著作还尚未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德育资源蕴藏的宝库,现在的大多数文献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分类比较单一,基本上包括生活习俗文化、人生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民族信仰文化等,没有其他特别的分类方式。这样的分类方式虽然大体上包括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整个脉络,但却显得粗枝大叶,例如像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和文学这样的精细分类,在现有的文献中极少见到。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虽然有着与时俱进的开发利用方式,但归纳起来也就是从网络、课程等几个方面来论述,而这些利用方式的实践效果在现有的文献中并没有被提及。由此可见,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实践情况的研究,存在着空白区。而整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研究也应当包括理论后续的实践效果研究,才能将整个研究连贯起来。

参考文献:

[1]彭清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以大湘西地区为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3).

[2]吴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角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4).

[3]莫雪玲.和谐社会视域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11).

[4]徐雁.多元文化视野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德育教育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5]何广寿.简论大学生网络德育中壮族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0).

[6]刘旭.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探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14(3).

[7]张志巧.民族地区高校地方特色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研究――以广西百色市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12(3).

[8]王泽应.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的开发与现代转化[J].教育科学研究,2006(10).

[9]隗峰,姚元全.浅议少数民族地区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3(4).

[10]秦永芳.试论在青少年德育中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术论坛,2007(8).

能源化学论文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资源;开发;运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278-02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

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从而适应信息化的新要求。但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看,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主要只是在课堂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和技术,用于对PPT、word文档、视频资料的播放和演示,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地探索出一些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新教学模式,如MOOC、空间教学、微博微信平台教学模式等,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二是信息网络教学平台没有完全建立。目前,我国高校应用较多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有:国外的商业化平台(如Blackboard在线教学管理平台)、国内的商业化平台(如清华教育在线、南京易学天空教室等)、各高校自己研发在本校范围内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开源软件(如Moodle等)四类[1]。从当前的现状来看,部分高校尚未研发建立信息网络教学平台直接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即使是已经研发建立的高校,其应用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很多高校应用的只是课件资源、精品课程等,很多的应用功能都没有涉及。

2.教学信息资源缺乏

教学信息资源是用于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各种信息资源,它的开发和运用是教学信息化的核心和关键,即是否有足够的有效信息资源供一线教师使用。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教学信息资源普遍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高校尚未对教学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开发。部分高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集体备课阶段,只有集体教案、PPT等成果,教学信息资源没有系统整合开发,一线教师基本上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学科代头人的权威观点、优质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和利用。二是优质资源缺乏。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虽然拥有较多的专业、教育知识,他们整合开发设计的资源与教学密切相关,实用性较强,但因其技术方面的不足,会导致开发成本的增加,且技术较为落后、体系性不强;另一方面,拥有较多计算机等知识的技术人员,虽然其开发的资源技术水平较高,但因其专业、教育知识缺乏,其整合开发设计的资源在专业和教育方面往往达不到教学要求[2]。

二、校本资源的概念、分类与特征

1.概念

“校本”是指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焦点,以学校为中心,以学校为场所。由于“校本”是个外来词,是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从西方教育文献中引进的一个新名词,其含义本身具有不确定性[3]。研究者根据各自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校本资源”进行界定,因此,当前学界出现了对其内涵和外延不统一或不完全统一的各种定义。李茂平,阮东彪认为所谓校本,即学校本体;校本资源就是指某种学校所拥有的、能够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要素来源。赵月霞认为校本资源主要由大学精神、大学成就和大学形象三个部分组成,它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高铁刚,朱建则根据对“校本”和“资源”的界定,将校本资源初步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校本资源,广义的校本资源是指能够满足本校的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一切可被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狭义的校本资源是指校本教育信息资源,即为了满足本校教师教育、教学的需要,而设计开发的数字化教学支撑材料或教学系统。

校本资源包括以下三层含义:首先是一种信息化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系统资源两大部分;其次是现实中已经存在学校可能或已经拥有并且能够经过设计开发用于教学的资源;再次是能够对教学产生积极作用的各种要素,自然的和社会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校内的和校外的都属校本资源。所以,笔者赞同对“校本资源”作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的校本资源是特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是指为了满足本校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资源,包括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系统资源两大部分。

2.分类与特征

教学系统资源,可分为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系统资源两大部分。网络教学系统资源又可分为视频教学、空间教学、微博微信教学等。教学信息资源按属性可分为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物质资源是指以实物的形式来承载和表现其思想内容的资源,如书籍、建筑、仪器、设备、人文景观等物质产品;精神资源是指与物质资源相对应的,以文化、制度为载体所蕴含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管理规程、行为规范等资源,如文化活动资源、校友资源、组织资源、信息资源、节庆资源等[4]。按区域可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校本资源的功能主要以支持教师教育、教学为主,同时也具有教师教研、教师知识共享的功能。因此校本资源除了具有资源、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基本特征之外,还有其许多自身的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校本、根源或根基性。就是指学校自身本来就有的、重要的、决定和体现办学宗旨、特色、目标和方向的各种资源。单从这方面来讲,校园文化既是学校建设的成果,又是校本资源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有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方式文化等四个层面的内容。二是校本资源的不可复制性。从形式上,别的学校可以学习、模仿,但不经过设计开发不能直接用与教学;从内容上,有些校本资源,如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本校所独有的,具有不可复制性。

三、校本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发运用的原则和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作为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一种具有校本性和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其开发运用应遵循下列一些原则:第一,校本性原则。首先要以学校为基础,就是要根据学校的历史传统和现状,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合理开发运用避免盲目性。其次要以学校为焦点,就是要确立问题意思,要始终围绕学校不同时期的核心和关键问题,避免琐啐化。再次要以学校为中心,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目标等为中心,避免边缘化。最后要以学校为场所。在教学系统资源的开发上,要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新的系统资源;在教学信息资源的开发运用上,既要注重学校区域外、校外资源的开发运用,更要注重学校区域内、校内资源的开发运用。第二,学科性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的开发运用必须要具有学科性,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一定要考虑资源的学科特点,按照课程知识点进行分类建设,紧紧围绕知识点来组织资源,这样一方面既可以使教师快速检索资源,方便教学,另一方面又可以方便学生快速检索资源,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第三,可持续性原则。资源有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之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的开发运用,应自觉坚持可持续性原则。既要满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和愿望,还要兼顾以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需要,因此,在开发运用过程中,应把以后对资源开发运用机会的损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尽量保护现有资源的种群和再生能力,留下可持续开发运用的空间,确保资源、信息的完备和随时可开发运用,在开发运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运用,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校本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发运用的意义在于:第一,有利于教学信息化。一方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学系统,既可以实现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对各种形式承载和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数字化处理,可以形成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教学信息资源,既可以为一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也可以为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第二,有利于突出办学特色。新时期,随着高校办学自的进一步扩大,结合本校实际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开发专业和课程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使办学特色日益显现。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校本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发运用,一方面可以使办学特色更加突显;另一方面使各高校培养的人才,既可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可以成为具有“校本”性的特色人才。第三,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整体水平。校本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开发运用,既不是每个教师的单打独斗,也不是单纯的几次集体备课,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校方的组织领导、信息资源的整合、网络技术服务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样,一是可以使学术带头人的权威观点得到充分体现;二是可以使更多的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三是可以使所有教师的专业、教学、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水平得到整体提高。第四,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开发运用的目的。当前,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有些教师缺乏责任心、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5],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有效地进行理论联系实际,致使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开发运用,一方面,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增强有效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运用区域内、校内的资源,融直观性、参与性、感受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增强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杜海艳,司玲玲,王亚楠.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现状与应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8):207-208.

[2]王昌海,陶斐斐.中国教育信息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128.

[3]丁伟红.“校本”的内含与要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26):46-49.

[4]阳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的开发利用[J].职教论坛,2009(8):13-15.

[5]甘雪梅.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3):127-128.

推荐期刊
  • 江西能源
    刊号:36-1135/TK
    级别:省级期刊
  • 能源
    刊号:13-1392/TK
    级别:部级期刊
  • 中国能源
    刊号:11-2587/TK
    级别:统计源期刊
  • 浙江能源
    刊号:--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