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校财务分析论文8篇

时间:2023-03-21 17:06:05

高校财务分析论文

高校财务分析论文篇1

[关键词]高校;财务分析;误区;对策

高校财务分析是对高校一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及财务成果进行系统剖析、比较和评价后得到的对高校活动和事业状况的性认识。它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作为产业推向市场,面对市场经济高风险的机遇与挑战,高校的财务工作正逐步从核算型向分析型、管理型转变,它要求工作要提供准确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便高校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抓住机遇,避开风险,实现高校事业的可持续顺利发展。而我国高校财务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几大误区,使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与价值性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就必须认清这几大误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现行高校财务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几大误区

1.重视“量”上分析,忽视“质”上分析。主要表现在:(1)我国高校的财务分析长期以来一直仅仅以会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由于财务报表是会计的产物,会计有特定的假设前提,并要执行统一的规范,我们只能在规定意义上使用报表数据,不能认为报表揭示了高校的全部实际情况,因此,高校财务分析原始资料的取得,不能仅靠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进行“量”上的分析,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际取证分析。(2)我国高校的财务分析一直停留在今年收入多少,收入预算完成多少,支出多少,支出经费组成中各部分所占的比重是多少等总体“量”上的财务分析,而对学校收入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支出结构是否合理、配置是否等“质”上进行的财务分析很少。

2.重视“内部”分析,忽视“外部”分析。主要表现在:(1)重视高校内部财务指标、财务行为和财务管理状况等内部影响因素分析,忽视外部同行业竞争形势、政策、市场状况、国家财经法规及财务管理体制等的外部因素分析。(2)目前,许多高校的财务分析只是运用内部的会计报表、预算方案及相关资料对本高校内的收支基本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等进行分析,而很少与同行业其他高校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不便于了解自己在同类高校中所处的位置。

3.重视事后分析,忽视事前分析。长期以来,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一直比较薄弱,即使分析也着重于会计报表(主要是年终决算)作事后的分析,这种分析只能过去,探测未来,对已经发生的问题即使发现也只能后悔。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高校所面临的竞争和风险日益加剧,传统的事后分析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它要求高校的财务分析能为高校的生存发展预先提供高质量的指标信息,才能使高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市场上求得生存。因此,事前的诸如生均收入与生均成本,招生率与就业率等许多潜在指标信息的预测已成为必然。

4.重视确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忽视风险性影响因素分析。高校的日常财务分析通常是对资金的收入、支出及预算执行情况等具有确定性性质的因素进行分析,而对高校筹资能力、偿债能力等具有不确定性质的风险因素则很少进行分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风险与收益同在,高等学校在这种大市场环境中当然也不例外,特别近几年,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办学及基建投资,负债数额巨增,使高校具备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客观条件,因此,高校不应仅停留在一些确定性因素分析上,而应加强财务风险分析,强化宏观财务管理,防止重大决策失误,促进高校稳定健康向前发展。

5.重视现象分析,忽视实质分析。目前许多高校的财务分析只停留在月、季、年报表上的分析,只停留在预算完成程度和预算效果的考核方面,而对一些实质性问题,如财产物资管理、资金管理及费用开支范围标准等实质方面的分析却流于形式,这样就难以找出资金流失漏洞,难以及时发现财务活动中的违法乱纪现象和问题。

6.重视旧体制分析模式,忽视新体制分析模式。主要表现在:(1)分析手段上:目前不少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仍然要靠繁琐的手工抄、写、算来完成财务分析工作,这种“手工作坊”式的分析手段远远滞后于高校化、信息化对财务工作的要求,因此,高校的财务分析应采用现代化的财务信息处理设备与软件,以高质量地完成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2)分析规范上:许多高校仍然停留在记帐、算帐、报帐上,对财务分析工作愿意做时就做,最多也就是年终一次财务工作总结报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财务分析制度与流程,面对新形势对财务工作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财务分析规章体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定时定期规范地完成财务分析工作。(3)分析资料来源上:目前许多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仍然大部分是以已发生过的数字为基础进行期初与期末、预算与执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而对一些前瞻性、不确定性以及潜在性的信息资料来源则很少分析。(4)分析的主体上:我国许多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侧重于以高校自我分析为中心的单一主体的财务分析,而随着高校筹资渠道的多元化,资金的来源途径越来越宽,因此,新形势下的高校财务分析主体应包括校外的投资者、债权人、银行家、捐赠者等在内的多重主体。(5)分析的与范围上:许多高校的财务分析方法仍然主要是以比较分析法为主要分析方法,并且主要以学校整体的大收大支为分析的主要对象,而对可解决比较分析法许多弱点的趋势分析法、动态分析法以及因素分析法则基本不用,另外,对高校许多专项资金来源及许多特殊性项目支出很少单列进行财务分析。

二、改变高校财务误区的对策

1.健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我国《高等学校制度》只列举了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生均支出增减率、经费自给率等部分财务指标,而对一些反映财务分析质量的重要指标如融资分析、投资分析、成本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资产使用情况、趋势分析及能力分析等则没有列举,使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不完善、不健全,给财务分析工作的全面展开带来一定的制约性。

2.完善高校财务报表体系

目前高校财务分析原始资料的取得大部分来自于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资金运用情况表、资金筹集情况表等,而这些报表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需要,在进行预算执行情况、成本效益及绩效情况分析时就无法从会计报表中获取原始资料,故应完善我国高校目前的会计报表体系,增加如学生教育成本分析表、各职能部门业绩评价表、各部门资源使用效益分析表、年度预算表、年度预算收入支出执行情况表等报表,为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提供更广阔的数据来源空间。

3.建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

近几年来,高校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市场环境下,风险与收益同在,高校在这种大环境下,当然也不例外,高校的事业在发展的同时,银行贷款的数额也在日益加大,导致高校发展面临财务风险,财务危机也时有发生。因此,应建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从财务预警系统的角度出发,加强财务风险分析,强化高校宏观财务管理,促进高校稳定健康向前发展。

4.建立会计人员队伍培训机制

财务分析人员的能力、经验及知识水平决定高校财务分析工作质量的高低,特别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新,财务分析的、手段、范围等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因此,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建立会计人员队伍培训机制,分不同业务,不同岗位,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实行多层次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以适应财务分析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

目前,各高校财务管理改革正在进行,因此,认清高校财务分析工作存在误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对于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规避风险,实现高校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1]陈东平,王德春。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概论[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8.

[2]江雪梅。高校财务分析的探讨[J].经济师,2004,(8)。

高校财务分析论文篇2

【关键词】财务分析高职特色

笔者担任财务分析课程主讲教师两年,对此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以及相关方法论形成一定的看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色,特罗列以下几点建议想法。

1概念前后应统一

高职院校学生多数对参考书籍的使用不够积极,而仅仅限于使用课堂教材,那么在教材的使用和选择过程中应注意前后概念的统一性,降低在教授过程中出现再次解释不同称谓下的同一概念的几率,减少学生学习的难度。现特举两例进行分析。

首先是多数财务分析教材中谈及的趋势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该方法主要是将两年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出差额,观察绝对额的变动大小,以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规模与盈利变化趋势。有的教材在第一章讲解了方法,在后面的章节才开始使用该方法,但在开始使用后却出现了临时变更名称的做法,例如,将此法的称谓改做了水平分析法,而并未多做解释。笔者认为,这种改法虽然可成为老师授课之必解释的内容,却毫无必要因教材本身的前后不统一而浪费学生掌握方法内容的时间。尤其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所需要掌握的不是理论而是技术方法,更无必要在此问题上多做探讨。若针对的是本科学生,那么可罗列大量的参考教材于其中,而高职院校学生则不然,应更注重其执业技术能力培养,避免使其落入纯理论探讨的误区。其次,多数财务分析教材中将列为综合分析法的必学内容,当然,笔者同样承认其重要性。但是其中所涉及的公式,却有待进一步地注意其本身的正确性,必须对公式进行剖析。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又称杜邦分析法,该法主要以权益净利率为核心,通过计算企业三方面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各自的大小变化,分析企业三大专项能力各自对股东获利情况的影响。其中主要涉及的公式是:

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该公式是由权益净利率所发展而出,等号左边代表股东获利,右边三个比率分别代表的是企业三项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笔者认为,在此理论公式的讲解过程中应添加一句必须之说明性文字:考虑到杜邦财务分析法中所涉及到的项目出自不同报表,为使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统一,所有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均应先计算当年的平均余额,然后再代入计算公式。例如,权益乘数=资产÷所有者权益,在杜邦分析法中所涉及的权益乘数的计算公式就应当改为权益乘数=资产平均余额÷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这样,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的这个等式才能成立,否则,动态与静态指标不相统一,该等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运用上都无法成立,并且也会造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诸多不稳定想法。

鉴于以上两点的归纳,笔者认为,在使用和选择教材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教材中所涉及的理论的统一性,方便学生的学习,针对不同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与教材。

2方法步骤不统一具体化

提到方法步骤不统一具体,其实是指的在分析报表层面的时候,多数教材并未给出具体的方法步骤。虽然大多数教材在第一章已提出了多种分析中所使用到的方法,但始终未能具体统一地使用。笔者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色,特提出以下想法。

对报表层面进行分析讲解的时候,多数学生即使知道比较分析法等等方法,却不知从何开始下手。笔者认为应为学生找到切入点,按步骤一步一步切入,然后再使用各种方法,这才是助其学习之上策。

例如,对资产负债表进行结构分析的时候,并不是一次性地将自身的分析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而是将分析步骤先进行讲解,然后观察资产负债表和已有分析内容是否按该步骤进行。笔者认为,该步骤的讲解应归纳如下:

资产结构分析步骤:第一步———计算出各项目占总资产的百分比,并得出两年结构变动差异。可相邻几项求和。第二步———分析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各自对资产结构造成了什么影响。第三步———分别分析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中各个项目对资产结构造成了什么影响。并针对每个项目的变化提出合理的评价和建议。

负债结构分析步骤:第一步———计算出各项目占总资本的百分比,并得出两年结构变动差异。可相邻几项求和。第二步———分析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各自对资本结构造成了什么影响。第三步———分别分析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中各个项目对资本结构造成了什么影响。并针对每个项目的变化提出合理的评价和建议。

有了这样的分析步骤之后,按此分析步骤即可引导学生更轻易地学习到对报表层面的分析应从哪里入手,方法步骤也更加具体化。

3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色,财务分析课程教材在选择和使用的过程中,至少应注意其概念使用的前后统一和方法步骤的具体化。如有必要,则可自行编写教材,以提高授课效率,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分析技术方法而不是一团雾水。

参考文献:

[1]谢志华,《财务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高校财务分析论文篇3

关键词高校可持续发展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1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是科教兴国的必然要求

1.1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新的执政理念,是发展理念上的重大突破。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行动纲领,认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利于正确处理高校发展中内部和外部、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过程与结果等问题。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中,首先要注意高校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并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使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二是高校内部的协调,如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尤其要重视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和资金的使用效益,达到规模、效益同步提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1.2践行科学教育发展观,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找准办学目标,明确办学理念,走特色发展之路。正确把握时代背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正确定位发展目标和方向。要走特色强校的发展之路,要根据当地特有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经济资源以及人才的需求,培育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形成自己特有的培养模式。要适当控制办学规模,走内涵发展之路,不能被局部的、短期的“功利主义”阻碍可持续发展。使“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检验标准,否则,高校将面临着被兼并甚至倒闭的可能。

2高校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财务风险问题

2.1单纯追求跨越式发展,造成财务总体失衡风险

从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大力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从“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型”转变。由于政府教育投入增长缓慢,学费上涨空间有限,高校自身创收能力不足,高等教育经费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教育经费短缺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给学校的教学以及教学设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校亟待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教学仪器设备陈旧等诸多现实问题,以满足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使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校开始大量借贷负债办学。目前没有贷款的高校已不多见,贷款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的高校已非常普遍,高额贷款的利息支出已成为高校沉重的经济负担。使高校在中长期发展中出现了失衡现象,造成流动资金短缺、发不出工资以及不能维持日常运转的局面,而高校管理层对风险意识认识不足,办学自的不断增大,短期行为等也是高校财务风险加大的主要因素。

2.2总体筹资能力弱化,造成财务收支失衡风险

一是近年来国家财政拨款在高等学校全部经费来源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国家财政拨款仍然是重要部分。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提高国民教育素质的比例高于经济发达国家,各地经济发展差别很大,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相差也较大。各级政府的教育拨款逐年增长,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无论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还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除个别年份外,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不仅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相差较远,而且大大低于同期世界政府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平均为5.1%的比例,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4.1%的比例。在部分地方高校国家拨款只占总收入的20%~30%。

二是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已对社会公众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缴费上学已被人们所接受,这为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由于过高和过于片面地估计了人们对学费的经济承受能力,从而在制定学费政策时规定的学费标准明显偏高,对教育公平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从近几年学生缴费的实际情况看,新生的缴费率是相当高的,拖欠学费绝大部分学生是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老生欠费情况比较严重,有的高校缴费率只有50%,甚至更低,恶意欠费已成为一种“顽疾”。三是高校自身“造血”能力不足,高校的性质决定了其是社会公益性的非盈利组织,不适宜对外大量投资,而近几年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效果也不够明显,学校与后勤组织的产权也不够明晰,后勤部门很难完全走向社会化,其给学校提供的财力支持是十分有限的。

2.3决策不够科学合理,造成资金使用效益降低

决策缺乏科学合理的判断或对外投资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另一重要原因。一些高校不经过科学论证,不考虑发展空间和经济承受能力,盲目扩大基本建设,乱铺摊子,造成重复建设,有些高校的对外投资没有经过专家的科学论证,不通过学校领导班子的集体研究决定,对外投资存在着盲目性、草率性和个人独断性,经济效益低下,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高校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3.1为预防财务风险,高校必须合理确定负债规模

银行贷款是要还的。教育部于1999年在[1999]10号文件中明确要求,高校必须本着“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开展银校合作工作。《高教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这就说明高校贷款要由高校自己承担责任,而不能寄希望于只付息不还款或由国家来还款的幻想上。不能在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缺乏信用观念,有人认为高校是国家的,欠银行的钱也是国家的,就可以不还,国家不可能让学校关门,对学校负债不可能坐视不管,这种认识和行为是极其有害的。国有企业的债转股与不良资产剥离是计划经济带来的特殊问题,不能成为学校今后不还款的借口。高校要改变过去习惯无偿使用财政资金,要提高对银行信贷资金的有偿性认识,在借款资金的管理上必须考虑其负债和有偿使用的特点。高校负债能力是有限的。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由于财政拨款基本上是一个定量,而只有学费是个收入来源的主要变量,所以学费的高低决定着高校还贷水平的高低,尽管到2005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已突破14万亿元,但这些存款主要为少数富裕者拥有,真正属于绝大多数平民百姓的积蓄并不多,加上购房、医疗费改革等,一般家庭能用于教育的钱并不多。国家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考虑,最近几年不会大幅度调高学费标准,所以高校学费在一个相当长的阶段会趋于稳定。因此,过度的负债经营必然会影响到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及维持费用的支出,影响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3.2为消除财务风险,高校在收入管理方面应采用多元化筹资模式

教育经费的足额筹集和有效使用是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要在积极争取财政拨款和稳定学杂费收入的同时,要积极开辟新的筹资渠道。通过兴办高科技产业、开展科研活动以及对社会的教学、科技服务取得收入。要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实现后勤系统的规范分离,不断探索后勤实体法人化的实现形式,提高其自身的“造血”功能。积极争取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捐赠。要充分运用政策规定,发挥校友会的作用,加强横向联系,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和个人捐赠,使其成为高等教育筹资的重要来源。利用国债资金改善办学条件。高校扩招国债项目的建设,有效地缓解了高校办学条件的紧张局面。高校要利用这个契机,积极争取国债投资,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商业银行贷款来发展高校。高等教育正处于扩张发展阶段,几年来,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在校学生数大幅度增加,必须迅速改善办学条件,为适应高校扩招的要求,学校建设、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急剧扩大,学校已有的资金不能满足学校基本建设的需要,在这种发展的大趋势下,学校应与银行建立“银校合作”关系,从银行获得贷款,对学校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当然,学校财力承受债务负担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贷款规模过大,超过学校财力承受能力,就会影响学校正常运转,加大学校的财务风险,因此,学校必须适度控制贷款的规模,降低负债给学校造成的财务风险。

3.3为控制财务风险,高校应合理安排经费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一,在精打细算的基础上,通过采用零基预算方法,对每一笔支出都进行认真地研究,将经费开支压到最低限度。在宏观调控上,通过确定一些指标使全校资金支出结构更趋于合理化。第二,对于经常费用开支,如水电费、差旅费、办公费、通讯费以及招待费等费用,要实行定额管理,指标落实到单位,严格控制使用。实行“节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原则,并结合制定一些奖惩制度提高各职能部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第三,对于专项经费支出,要在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的前提下,注重经济效益,力争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第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把好设备的购置和使用关,优化资源配置,做到各项资源共享,避免重复购置,造成浪费。第五,设立校(院)长预备费,解决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某些临时紧急和事先难以预料的开支,或因政策调整影响的预算失误,以保证预算方案的整体可靠性。

高校财务分析论文篇4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逐步改革,财务分析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在实践中,高校的一些实际情况却使得财务分析的作用难以正常发挥。鉴于此,应从完善考核体系、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促进信息公开和共享、改进财务分析方法等几个方面着手,不断完善与发展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高校的财务工作正逐步从核算型向分析型、管理型转变。高校的各类经济决策行为将更加依赖于财务分析得出的结果,财务分析的地位日益突出。但是,目前高校存在的一些问题,使高校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与及时披露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及高校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建立完善的财务分析评价体系,改进财务分析方法,提高会计数据的使用价值,从而提高高校的财务分析水平。

一、高校财务分析的含义和内容

高校财务分析是指高校的财务人员以事业计划、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方法,对高校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进行系统剖析、比较和评价,进而得到对高校一段时期内经济活动和事业发展状况的一种规律性认识。

高校财务分析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管理层了解和评价学校现状、预测未来的重要依据。其目的是为优化、强化高校管理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服务。通过财务分析,第一,可以正确分析学校财务运行和财务管理状况,发现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为学校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提供科学依据;第二,可以及时掌握学校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利用情况和效益情况,为学校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财务管理,增加收入,降低消耗,节约支出,杜绝浪费,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提供具体的措施和途径;第三,可以促进高校加强预算管理,保证单位收支预算的顺利实现,引导高校财务管理走向良性循环的道路;第四,可以帮助财政部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等相关投资主体正确把握高校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宏观信息和投资效益,为科学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二、当前高校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高校对财务分析普遍都不太重视,有些学校甚至还谈不上有财务分析。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高校的过度行政化

高校管理行政化是指不顾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完全依靠行政权力,按照行政手段、行政方式、行政运行机制管理教育、管理学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有些高校处理得很好,很协调、和谐。但也有不少高校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上级领导事事强调“一把手负责制”、“第一责任人制”,在有些学校却演变成事事由“一把手”说了算。“一把手”可以随意进人、随意用钱、随意批条子,导致权力过分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在这种情况下,财务分析很难起到参谋作用,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也就缺乏进行财务分析的积极性。

(二)缺乏外部可比数据

每所高校上面都有主管部门,高校实际上成为政府教育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高校正副校长都由上级党政机关任命;高校办学经费由上级行政机关下拨,包括专项费、重大科研项目及经费等。因此,高校无须对外提供财务报告。比较分析法是最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包括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个方面。由于无法正常取得其他高校的财务报告,所以没办法进行横向比较。缺乏横向比较的财务分析,其作用大大降低。

(三)分析指标体系不完善

尽管高等学校财务会计制度统一了核算口径、提供了财务分析指标,但是财务分析指标没有涵盖事业发展速度、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财务分析指标不健全;同时,长期以来,忽视财务分析,没有研究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缺乏经验分析数据,造成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困难重重。

(四)财务分析方法不完善

许多高校的财务分析方法仍然是以比较分析法为主要分析方法,并且主要是对学校整体的大收大支进行历年的纵向比较分析(因缺乏外校数据无法进行横向比较),而对可以解决比较分析法许多弱点的趋势分析法、动态分析法以及因素分析法则基本不用,对高校许多专项资金来源及许多特殊性项目支出很少单列进行财务分析。

三、加强高校财务分析的措施

(一)将财务分析纳入考核范畴

由于高校的行政化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因此领导的重视是加强财务分析的关键。无论是高校的上级机关还是高校的校领导,都应重视高校财务分析的参谋作用,可将其纳入考核范畴,并将此项工作作为考核相关人员的重要依据。这样,上至学校领导,下至财务部门负责人甚至一般财务人员,就会认识到财务分析工作的实际作用和意义,进而积极地开展工作。

(二)高校主管部门应促进各高校财务数据的共享

高校信息是进行财务分析的基础,没有及时、完备、准确的信息,要保证财务分析的正确性是不可能的。因此,完善信息披露体制是搞好财务分析的前提条件。虽然由于现实的种种原因,我们暂时做不到像国外高校那样将财务报告向社会公开,但是我们的各级高校主管部门可以在体系内共享财务决算报表等财务数据,让各高校通过分析兄弟院校的数据,从而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在年终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高校可以从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财务风险及资金运用绩效状况等四个方面进行财务分析,并设计相应的分析指标体系。

1.财务状况分析指标

净资产增长率=本年净资产增长额/上年净资产额×100%

当年支出中固定资产形成比率=当年资本性支出总额/当年固定基金贷方发生额×100%

固定资产增长率=本年固定基金增长额/上年固定基金余额×100%

经费自给率=(教育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教育事业支出+经营支出)×100%

2.预算执行状况分析指标

收入预算完成率=学校决算收入总额/预算收入总额×100%

支出预算完成率=学校决算支出总额/预算收入总额×100%

收入结构=各项收入/总收入×100%

支出结构=各项支出/事业支出×100%

3.财务风险指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100%

其他应收款占流动资产比率=其他应收款/流动资产期末余额×100%

其他应付款占流动资产比率=其他应付款/流动资产期末余额×100%

4.资金运用绩效指标

资金运用绩效分析就是分析投入产出的效果,对于高校就是评价培养人的质量和效果,即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校的办学实力。可从两方面体现:

(1)学生培养质量方面指标:主要从对教学经费投入状况对学生就业、获奖等情况的拉动作用。主要有四六级英语通过率、考研率、就业率、学生参加全国性比赛的获奖情况、学生在核心期刊情况等。

(2)学校办学实力方面指标:指教学经费投入状况对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拉动作用。主要在教学效果和科研水平上来体现,主要有院士数量、教学名师数量、部级科研成果的数量和部级或省部级精品教材、精品课程、教改立项情况以及重点学科及重点建设学科的数量、教师被三大检索收录的数量、核心期刊论文的数量、获得科研经费的能力等。通过经费投入对上述成果的贡献率或拉动作用来体现办学实力绩效。

(四)改进高校财务分析方法

传统的分析技术,如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结构分析等,仍是现代财务分析的基本技术之一。同时,一些新的分析技术,如预测分析技术、实证分析技术、价值评估技术、电算化分析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现代财务分析技术体现了传统分析技术与现代分析技术的结合、手工分析技术与电算化分析技术的结合、规范分析技术与实证分析技术的结合、事后评价分析技术与事前预测分析技术的结合,因此,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应采用现代化的财务信息处理设备与软件,充分利用现代财务分析技术,以便高质量地完成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

参考文献:

[1] 江雪梅.高校财务分析的探讨[j].经济师,2006,(8).

高校财务分析论文篇5

【关键词】 商业智能; 财务指标体系; 财务预警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进入大规模举债办学的阶段,高校财务面临的局面越来越复杂。高校不仅有基础建设、事业单位经费收支,还涉及到科研经费、校办企业投资等,高校一旦发生财务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高校本身,更会引发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对影响高校正常运行的各种财务问题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

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单纯以财务报表为基础,就多个指标进行分析,也就是单纯地看最近一年或几年,或者某个院系的指标。与这些静态的分析方法相比,把商业智能运用到财务预警系统,即将财务数据和各种外部数据进行收集、归纳、量化(ETL技术)建立数据仓库,高校财务部门可以通过提取有用的数据经过联机分析处理工具(OLAP)或数据挖掘工具(Date Mining)结合财务部门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转化为对高校财务分析有用的信息,从而为高校财务提供一个动态的风险预警方案。总而言之,将商业智能运用于高校的财务分析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决策层灵活地展现财务分析结果,也可以连续分析财务问题,还可以与高校其他院系联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

二、高校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校财务指标是高校财务预警的一个核心,相关学者对高校财务指标体系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本文针对高校过度举债、资金利用率低等问题,就高校财务指标作了相应的调整,再结合指标选取原则初步建立了有效的高校指标体系。

(一)偿债能力

为了反映高校偿还债务能力和资产负债水平,选取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率、贷款收入比重、利息保障倍数五个指标。

(二)营运能力

为了反映高校的经营状况选取现实支付比率、潜在的支付比率、公共经费支出比率、投资收益比率、自有资金余额占年末货币资金比重五个指标。

(三)发展能力

为了反映高校的成长性以及开源创收的能力,选取净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现金净额增长率、自筹收入比率四个指标。

(四)非财务因素

一些非财务因素也能体现出高校的办学效率和发展实力,为了全面反映高校的发展状况选取了师生比、教师人均科研经费和教师贡献率三个指标。

即使指标选择严谨,这些指标中某些指标间还是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过多的指标会增加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难度,降低工作效率,所以要对这些指标进行优化。将初选四个方面的所有十七个指标汇总进行正态性检验,将服从正态性分布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做T检验,以确定哪些指标具有显著性作用,筛选出显著性指标,删除不显著的指标;将没有服从正态性分布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做非参数检验,同理确定这部分指标中的显著性指标,删除不显著的指标,最后汇总所有显著性指标用于构建高校财务预警模型指标体系。此优化过程不仅解决了预警指标体系的显著性问题,同时也达到了尽可能降低预警指标体系维度的目的。

三、高校财务预警基于商业智能技术的实现

高校商业智能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高校数据仓库、多维分析和高校数据挖掘。高校数据仓库用于存储有用信息;多维分析可以从不同层面进行全面了解储存在高校数据仓库中的信息;高校数据挖掘则是发现问题找规律,并对将来进行预测。高校商业智能实现的大体过程是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清理、转化,存入数据仓库,将仓库数据变为信息,并用OLAP工具、数据挖掘工具对信息进行处理,将信息变为对决策有用的知识。其架构如图1。

(一)财务数据仓库的设计

高校数据仓库的目的是通过对整个高校的相关数据进行梳理,构建一个体系化的数据存储环境,把大量分散复杂的数据转化成集成的、统一的信息,将正确的信息方便、准确地传递给需要的人。数据仓库与传统的数据库的最大区别在于传统的数据库是未经整理的一堆杂乱数据,而数据仓库是经过整理、规划过的系统数据库的子集合。数据仓库可以使高校面对大量的错综复杂的数据进行灵活的处理,为内部各个信息使用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有效信息。

1.数据仓库概念模型的设计

数据仓库的概念模型主要任务是界定系统边界和确定主题域及内容,星形概念模式是由一个事实表和一组维表组成,是一种多维的数据关系,相对于别的概念模型来说,星型虽然不节省空间,但是操作相对简单,所以创建高校数据仓库的概念模型采用星型。

高校各类指标的多维分析是商业智能技术构建高校财务预警的核心问题,所以在设计概念模型时,应选择财务指标作为数据仓库的主题,并以这一主题建立事实表,然后从高校财务分析的角度来确定维度,如时间、项目、部门等。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设定维度,文章根据自身了解的情况拟设了六个维度作为介绍:院级单位、项目、部门、指标、往来单位、时间。星型结构设计如图2。

2.财务数据仓库逻辑模型设计

逻辑模型主要是根据星形维度的选择,构建维度的层次关系,层次关系以高校相关人员对信息的需求为主线,分析各维度的层次关系以及粒度的划分、事实表的设计等。比如之前的高校数据仓库概念模型设计分了六个维度,时间维度就可以从日、周、月、季度、年来进行划分层次;院级单位可以按一级单位(校),二级单位(院),三级单位(部门)依次划分;指标可以根据前文中所示的指标类型进行划分;项目可以按照高校所承接的部级项目、省级项目以及其他项目类别进行划分;部门可以按党委部门、行政部门、教学单位、教辅单位、附属单位依次划分;往来单位按照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进行划分。

3.财务数据仓库物理模型设计

物理模型需要确定数据的存储结构、索引策略、数据存放位置及存储分配等,主要目的是提高性能和更好地管理存储数据。

4.数据ETL

ETL包括抽取、转换、装载。其中,抽取是将数据从各种原始存放系统(如各种帐套数据和Excel文件)中读取;转换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规则将数据转换,使数据格式统一;装载则是将转换好的数据导入高校数据仓库。

(二)基于OLAP技术的财务分析模型实现

OLAP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以数据仓库为基础,针对某个特定的主题进行联机数据访问、处理和分析,通过直观的方式从多个维度、多种数据综合程度将系统的运营情况展现给使用者。OLAP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多维交互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多维数据组织的数据仓库相互结合、补充,这些多维分析操作可以使用户从不同的维度和角度来分析数据,其中主要方法包括切片、切块、钻取和旋转。

而对于已经建立并装载完成了高校数据仓库的,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OLAP系统。首先对OLAP的多维数据结构进行设计,包括维度和多维数据集的设计,然后创建维度和多维数据集,可以采用Analysis Service做分析服务器,最后利用SSRS展示查询数据。高校财务预警正是运用OLAP技术实现各监控指标的多维综合评价,达到对高校财务数据的实时分析。

例如,通过对高校财务部门的调查研究,发现其需要了解高校不同时间、不同院系的科研收入、教学成果以及偿债能力等,那么信息使用者可以在选择范围内的维度和量度来进行有意义的组合,还可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来了解高校的财务状况。通过报表展示,可以选择对不同维度上涉及到的数量进行分析,并找到有价值的信息。高校可以选择“时间”、“各级院”、“偿债能力”组成一个三维的偿债能力立方体,以表示在不同的时间,各个二级院校的偿债能力如何。具体如图3。

OLAP对于数据的即时处理和分析充分体现出财务分析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实现了商业智能技术与财务分析的融合。OLAP通过多维的方式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查询和定制报表。维是人们观察数据的特定角度,多维分析方式符合思维模式,减少了混淆并且降低了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它能使用户多侧面、多角度地观察数据库中的数据。OLAP可以通过切片、切块、钻取及旋转等操作来分析数据仓库中的财务数据,以对高校的财务数据进行更透彻形象地分析。

(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财务预警模型的实现

对于已经存在的财务信息,可以利用OLAP技术从不同的维度由高校数据仓库中获取,但是高校数据仓库数据中潜在的、隐藏的关系和信息很难得到充分的体现,以确定高校的财务发展趋势。因此需要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它们进行深度的挖掘,构建高校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数据挖掘技术提供了多种财务预警计算方法,如神经网络算法、逻辑回归算法、聚类分析算法、决策树和关联规则等,在前文已建立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财务预警的具体需要选择适当的算法构建财务预警模型,分析数据挖掘的结果。具体说,将已经准备好的数据分离到定型数据集中,并生成挖掘模型,通过创建预测查询,运用测试数据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以确定是否是性能最佳的模型。当模型确定以后,进行财务预警分析。

鉴于高校财务问题与一般企业的财务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高校财务数据并不如上市公司一样公开,数据量不丰富,导致成熟的企业财务预警模型很难适用于高校,所以本文认为数据挖掘方法中的灰色关联计算方法更适合高校财务预警。运用灰色关联的数据挖掘技术进行财务预警相对于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能够消除数据的噪声,将非标准的数据标准化,在应对高校面临的外部环境多变的形势下,运用该项技术是必要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将数据从数据仓库中提取出来,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如无量纲化,将处理后的数据带入灰色关联模型,得出结果并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如图4。

四、结论

对于高校的财务预警问题,需要一个动态的监控系统来进行实时监控,而商业智能技术能够促进这一设想的实现。运用商业智能来构建高校财务预警系统可以将潜在的影响高校正常运行的各种财务状况实时反映出来。数据仓库技术能够使高校的数据进行自动的更新存储,OLAP技术能够对高校现有的财务数据进行多维的分析,同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财务预警模型,实现了对高校财务进行动态的监控。

【参考文献】

[1] 田隆.基于财务数据中心的商业智能平台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10.

[2] 陈俊.财务商业智能系统的研究及其实现[D].中国航天第二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3] 丁博.基于商业智能的A央企财务分析系统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 徐玉鹏.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在商业智能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高校财务分析论文篇6

【关键词】 模糊评价; 财务风险; 预警模型

一、引言

财务风险是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高校财务风险是高校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而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债务风险。目前高校对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主要有三种方法:判别分析法、回归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这三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动态流量分析和理论指导。高校财务风险预警应将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结合起来,提高预警准确度,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正好具备这种优点,可以对财务风险状况作出全面评价。本文拟借助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构建高校财务预警模型,以有效预测财务风险,防范高校财务危机。

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是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L.AZdah教授于1965年提出的,模糊综合评价是综合事物的多种属性和各种因素影响而作出的总体评判,它应用了模糊数学变化原理,具有模糊性、定量性和层次性的特征。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是以关键影响因素为着手点,确定被评价对象若干等级的评价集合和指标权重,对各指标作出模糊评价,确定隶属函数,形成判断矩阵,将其与权重矩阵进行模糊运算,得到定量综合评价结果。模糊综合评价通过各项评价指标衡量评价对象,建立评价标准等级,对评价值评分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按模糊数学的隶属原则进行指标取值量化。

模糊理论是处理模糊性的一种不确定性数学理论,由于高校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评价困难的特点,将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应用于风险预警分析中,通过模糊性数学模型,运用科学评价手段,结合矩阵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可以为高校领导层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三、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模糊评价的核心问题是对多指标进行综合处理,建立指标分级体系,以确保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本文根据高校发展的特点,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从高校偿债能力、支付能力、财务资金管理能力三方面提出了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5个预警指标综合反映高校财务风险大小和财务危机程度,有效地监控高校财务状况。

1.债务负担率u1=年末债务总额/当年总收入

该指标可以直接衡量学校偿还债务的能力、承担财务风险的程度。指标值越高,债务压力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2.现实支付比率u2=(年末银行存款+年末现金)/月平均支出额

现实支付比率u2反映学校财务潜力,指标值越高,财务风险越小。

3.支出收入比率u3=总支出/总收入

支出收入比率u3反映学校财务运营情况,分析学校当年预算支出的平衡关系,是反映学校隐性负债状况的重要指标。指标值>1,说明学校该年度出现赤字,动用了历年结余弥补赤字,财务运转出现困难。指标值≤1,说明学校财务运转正常。

4.自有净资金占货币资金比率u4=(年末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年末专用基金-留本基金)/(年末银行存款+年末现金)

该指标比率u4比重越大,表明学校可支配的自有资金越多,财务风险越小;反之,当该指标值小到一定程度时,则表明学校财务有了潜在的危险。在财务状况较稳定的情况下,该指标值通常在54%至60%之间。

5.自有资金动用比率u5=(应收及暂付款中非正常周转垫款+年末对外投资+借出款)/(年末事业基金+年末专用基金-留本基金)

自有资金动用比率u5应在100%内,根据相关理论分析,为了保证自有资金动用的安全限度,比率u5值一般不要超过20%。

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模糊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1.构造判断矩阵

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体系后,根据上下层次之间的隶属关系,构造判断矩阵。即以上一层某元素为准则,它对下一层各元素有支配关系,通过两两成对比较该层各元素对上一层元素的相对重要性,并赋予一定的分值。其方法一般采用表1中的标度法。

设对于某一准则X,几个比较元素构成了一个两两判断矩阵:

U=(uij)n*n

式中uij为元素ui与uj相对于X的重要性的比例标度,bij=1。

2.一致性检验

由于判断矩阵是人为赋予的,故需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评价判断矩阵的可靠性。其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随机一致性指标CI

式中: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2)计算一致性比率CR

CR=CI/RI

式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由表2可查得。

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当CR>0.1时,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

3.权重的组合计算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将定量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这种方法评价过程简单,评价时间短,能在短期内提高预测的精确度。通过判断矩阵计算得出各元素相对重要度后建立权重向量,计算上述指标在目标U中的比重,结果见表3。

(二)模型的构建

1.确定评价因素集和评语集

本文构建的高校财务风险指标评价体系选取5个预警指标:债务负担率、现实支付比率、支出收入比率、自有净资金占货币资金比率和自有资金动用比率。因此:

评价指标集即因素集为U={u1,u2,u3,u4,u5}

评语集为V={v1,v2,v3,v4,v5}

其中V={20(最差),40(较差),60(一般),80(较好),100(最好)}。

2.建立综合评价矩阵

要评价高校财务风险,可从因素集和评语集入手,因素论域和评语论域之间的模糊关系可用评价矩阵来表示:R=r11…r1n… … …rm1…rmn

其中rij=R(ui,vj)表示从因素ui着眼某事物被评为vj的隶属程度,也就是rij为因素ui对等级vj的隶属度,因而矩阵R的第i行Ri=(ri1,ri2,…,rin)为第i个因素ui的单因素评价,它就是V上的模糊子集。

为求模糊矩阵,需要根据待评高校的指标数据,对每一个评价指标ui(i=1,2,…,6)分别构造出它隶属于v1(最差),v2(较差),v3(一般),v4(较好),v5(最好)的隶属函数v1 i,v2 i,v3 i,v4 i,v5 i。

3.评价结果

在财务风险评价过程中,按照风险类型,将财务风险划分为5个预警等级,将其划分为严重、较大、中等、较小和无风险5种类型。警戒线可按照这5个等级进行确定。如表4所示:

高校决策群可以根据综合评价中的结果对应相关风险等级按照警戒线的提示,及时调整财务管理策略。通过财务风险模糊综合评价预警模型可减少潜在财务风险,有效防范财务危机,增强高校财务运作能力,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文华.高校财务风险模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2009(1):53-54.

[2] 魏良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估[J].会计之友,2008(6):28-29.

高校财务分析论文篇7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改革,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同时,但招生人数不断扩大与办学经费不足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以“报账型”为主的高校会计工作模式严重滞后于高校改革,也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财会工作的重点基本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方面,忽视内部管理职能;财务管理目标不够明确,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收拨、分配和使用资金上面。目前这种低层次的高校财务管理状况日渐成为制约高校快速发展的障碍。

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财务会计重核算,轻管理,财务分析工作薄弱。目前,高校财务处的机构都设有财务科(会计科、计财科),财务会计一直习惯于记账、算账、报账,虽然能对内、对外提供有关的基本信息,但仅限于历史数据和解释信息;只重视事后监督,而忽视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财务管理只停留在财务数据的核算,而没有深入地进行财务分析、效益考核、奖惩兑现,许多高校的财务分析只是反映一定期间的收支状况和资金结存情况,而对资金的结构、状态、支出结构、效益缺乏分析,以至于无法科学考核学校整体和各系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率。

2、效益观念淡薄。由于体制原因,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缺乏科学理财意识,普遍存在着“等、靠、要”等现象,在开拓市场、开辟财源等方面缺乏积极进取精神;部分高校重大的投资决策缺乏可行性研究报告,盲目性较大,造成高校办学经费不足,效益低下;许多高校的智力资源和科研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高校作为科学技术商品化的孵化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3、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 。免费论文参考网。高校财务工作由于预算编制时间过短,预算编制过程透明度不高等原因造成了部门预算不准确,预算内容不全面,编制的部门预算没有客观反映学校财务收支全貌、工作重点及发展方向。另外,有些校领导未按预算安排使用资金,随意开口子、批条子,造成预算变更频繁,执行刚性不强;还有些业务主管领导,从自己分管部门或事务出发,不按部门预算使用经费,随意批经费,改变补助标准、提成方案等,使部门预算丧失了约束力。

4、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高校内部控制范围和控制内容不全面:有些高校往往强调对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弱化对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有些高校未将二级单位财务和校内结算中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围,或控制不严,监督不力,致使校内结算中心出现违规资金运作现象;有些高校未建立重大建设和投资项目论证、决策机制等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对外投资决策失误,造成投资损失;有些高校内部控制执行不严,制度形同虚设。

5、财务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高校财务管理关系陷入了传统国企“一统就死,一放就乱,一乱就统,一统又死”的恶性循环。大部分高校以财务处为学校一级财务管理机构,上有校级领导、下有各个部处的财务处,很难从中协调上下的关系;其次,由于小团体思想作怪,个别基层单位亏损了向学校伸手要钱,盈利了向学校少交钱或不交钱,甚者人为造成会计资料失实,这都造成了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和资金流失,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1、提高财务分析能力,为重大决策提供依据。免费论文参考网。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不但要重视记账、算账、审核、报销等各项日常工作,更要研究会计报表和日常核算资料,开展经济效益财务分析工作,以降低学校重大决策的财务成本,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优势的财务顾问服务。

2、强化高校成本效益观念,建立可持续财务管理目标。高校财务制度改革必须强制要求高校加强成本费用核算,编制和报送成本报表,为高校发展计划、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费用信息资料。为更好地建立高校成本核算制度,高校会计核算基础必须改革,即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合理规定高校活动成本范围、成本项目、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支出分配办法,以便真实、可靠、准确、完整地核算高校活动的资源耗费情况。高校财务管理应确立以保证高校财务状况正常化开展为基本目标,以投资效益最大化为首选目标,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永恒目标的科学化可持续财务管理目标体系。

3、强化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可持续全面预算体系。高校要从预算编制开始严格按照部门预算进行基本数据收集,按照高校计划、高校规模和定员定额规定准确编制部门预算,按照财务部门和主管部门批准的部门预算严格执行和有效控制,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预算调整。另外,从技术上改进高校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在促进高校预算编制的过程、结果能够适应高校理财环境不断变化的同时,还要采用高水平的零基预算或弹性预算模型来拓展高校传统的年度预算框架,建立以资产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全面预算程序,进而监督高校价值创造活动的全过程。

4、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当前高校要特别重视货币资金、校内结算中心、实物资产和工程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并针对不同的控制对象,相应制定不同的内部控制制度。

5、理顺高校财务管理体制。《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应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高校可以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免费论文参考网。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一经确立,不得随意变更。其次明确高校财务处作为学校一级财务机构,在学校直接领导下,统一管理学校各项财务工作,负责全校范围内的财务管理和确定范围内的会计核算,任何单位和部门的财务活动都不能游离于学校财务处的管理监督之外,财务处要参与学校经济活动方面的决策,必要时提出决策建议,学校所有涉及收费的业务均应由财务处负责组织实施。

6、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现行《高校财务规则》对高校财务报告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只能反映高校财务运行的一般性层面分析,根本不能反映高校整体的业绩和效率、效果、效益。建立科学规范的高校运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对高校的绩效作出客观的评价。

7、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高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财务管理队伍整体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应通过业务培训,不断学习、提高和充实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以改进高校财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总之,高校必须加大财务管理力度,做好日常财务以及学校财务的预测、控制、分析和管理工作,同时还要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开拓资金来源、提高办学效益,以实现高校财务改革与高校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高校财务分析论文篇8

管理论坛

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核算的国际经验与启示陆正飞 祝继高 (7)

高等学校收入的分类及规范化管理李雄平 朱家位 黄梅 (10)

基于破产重整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探析闫华红 王安亮 (13)

三管齐下,完善企业预算管理体系陈弘 (15)

会计新视野

企业财务监督主体及内容研究——基于公司法人财产权保护的视角李越冬 干胜道 (16)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相关性实证研究——基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视角的再探讨孙清亮 张天楠 (19)

基于CDM项目的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问题探析刘金芹 (24)

碳审计理论结构初探何雪峰 刘斌 (25)

司法会计鉴定案例评析(005)

虚列工程成本私分国有资产案件司法会计鉴定结论文书评析杨为忠 (27)

案例研究

滨海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李阳 尹钧惠 (29)

中国银行业财务价值评估方法探讨王敏 (32)

伊利引发的股票期权问题及优化探讨陈刚 冉莲莲 陈菲 李秋 (34)

新疆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研究——基于内部控制理论视角朱宇 尚高岭 (35)

唐山市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马素霞 李文艳 (38)

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新趋势——基于创业板市场的分析胡永平 史原 (40)

加强电信业工程核算管理 提升财务信息质量易毅娟 (42)

提高河南融资效率的战略方法研究杜海鸥 (43)

会计信息化

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 (46)

借力XBRL,助推财务智能,塑造“智慧”会计人王舰 王东娣 李玉亭 (48)

审计与税务

对新《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几点认识刘魁明 (53)

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管:从规则导向到原则导向蒋品洪 (56)

注会业务新领域:内部控制审计与咨询陈青 (58)

试论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基于抗震救灾款物审计的思考张勇 于阳 (60)

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李学梅 (62)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纳税调整及账务处理——基于会计与税法暂时性差异的理论分析邓亦文 (65)

提升广东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张源 林佩銮 (67)

浅谈运输费用的税务处理姚甥 (69)

企业控股合并中的所得税会计问题探讨吴红梅 (70)

企业所得税汇算深度剖析——“五年限制”里掘金王军丽 (72)

公司治理

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技术效率与成长性刘新绍 张晓铃 (75)

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欧阳小明 (77)

股权激励在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应用效果研究金晓云 (80)

贵州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与公司治理关系研究——基于2008-2009年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杨琳 武凯 (82)

河南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侯香红 (85)

上证综合指数影响因素探析谭桂荣 (88)

论首席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孟钟剑 (90)

基于社会责任的电力企业财务评价问题探讨李蕾红 (92)

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郭玮 德力格尔 (94)

实务导航

利用远期外汇交易规避汇率风险的操作方法姜春兰 (98)

对利润表要素的分析和改进谢立本 刘玉勋 (100)

在非盈利组织中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新视角王渊敏 白耀风 (102)

浅谈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基于SWOT分析法田莹莹 王淑珍 (104)

巧解复杂的财务会计问题宋宏丹 (106)

积分销售会计处理探讨蒋艳 (108)

无形资产“加速”与“加计”摊销的差异辨析刘淑华 温玉彪 (110)

现行会计准则下的企业成本核算:比较视角王健华 (111)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改进徐京耀 (114)

教育园地

高校财务管理双语教学若干问题探索王立明 (116)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赵红英 (118)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张荣琴 (120)

高校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李晓红 谢晓燕 (122)

财会经纬

刍议会计变革对社会和谐的推动作用李家瑗 胡国强 (124)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个人理财策略研究陈雪 (126)

美国AIG危机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启示许敏敏 王鹏程 (127)

中央部门预算改革背景下高校资金成本控制的探讨崔正林 (7)

谈构建高校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财务系统对接的设想孙琪华 (9)

促进高等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拨款模式探析马宏建 龚鸣 邓敏 (10)

地方高校经费收入来源的拓展策略研究陆莹 叶青松 (13)

高职院多元化筹资渠道探析鲁忆 潘庆阳 (16)

高校非税收入汇缴管理的探讨冯斌 (19)

高校财务管理

论公立高校扩张中的财务风险华兴夏 罗娅妮 吴剑波 (21)

关于落实高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探讨陆美娟 雒敏 周伶俐 丁新农 (24)

构建高校财务内控机制的措施王祥 (27)

高校责任会计可行性研究黄宁 周语明 张李杰 (29)

基于遗传算法的高校经济规模模型探讨姜佩剑 岳喜马 (31)

模糊综合评价在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中的应用苏琴 (34)

公办高校财务风险的制度成因及控制对策曹娟娟 (37)

高校资产管理

关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王辉 (39)

高校预算管理

高校预算绩效偏离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张甫香 张健 (42)

项目管理在高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吴建英 (45)

基于绩效预算视角下的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探析张黎影 (49)

浅析高校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褚珊 厉洪 (52)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

试论高等学校新旧会计制度比较陈胜权 (55)

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思考孙凌峰 (61)

基于修正权责发生制下的新旧高校会计制度对比分析李莉 陈薇 (63)

高校基建财务

当前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文洛 (65)

关于加强高校基建财务内部控制的一些思考曹异芳 (67)

高等学校修缮工程结算审计问题与对策袁安 (69)

高校财务核算

浅析高校基建会计监督徐春芳 (70)

高校财务报销审核中的问题与对策侯利敏 (72)

Excel的功能及其在财务核算方面的应用研究刘浩博 (74)

高校学生缴费收入账务核算之重建吴赛 (78)

高校会计职业判断

高校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胡学忠 (80)

高校企业财务管理

高校实习工厂教学支出的核算邓汉宾 (82)

高校合同管理的路径探析史为业 (84)

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胡南南 (87)

高校审计

对高等院校开展教育资金绩效审计的思考吴明芳 吴华萍 (89)

我国高校绩效审计:现状、意义与建议安杰 国效宁 徐铭禧 (92)

审计广角

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初探朱春芳 孙长华 (95)

教育园地

论会计岗位技能培训朱亮峰 朱学义 (97)

理论探讨

声誉、预算差异调查对预算松弛影响研究郑石桥 丁凤 (99)

标准成本法在我国的发展困境及出路王光明 薛恒新 (103)

近5年我国会计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王君 卢章平 (105)

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困境思考孟利琴 (109)

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常晶 李新春 (112)

实务导航

包装物核算中缴纳“两税”会计处理的探讨孙雪莲 李士涛 (115)

公司治理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财务绩效分析杨景霞 (117)

回归A股发行模式创新:跨市场换股吸收合并的利弊分析张舒华 (121)

我国企业公司治理评价实证研究李明星 张同建 (124)

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王静华 许敏 (126)

注册会计师资格互惠:机理、路径与利弊刘明辉 毕华书 (7)

审计干部在转型中的五大变革王宝庆 (10)

锚定效应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综述谭跃 陈知烁 (13)

不完全契约理论视角的财务重述动因研究何建国 房利 (15)

案例研究

试析现代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以北京BJLC公司为例欧阳晓慧 (17)

基于薄冰理念的企业成本控制探析——对丰田汽车召回事件的案例反思徐凯 徐标 (19)

雷曼破产事件中安永审计责任的分析徐南 叶建芳 (21)

存货审计问题的探讨——关于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审计总结李浩媛 (24)

管理论坛

企业价值观与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夏楸 温素彬 (26)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罗云 李惠玲 (28)

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问题研究——基于2008和2009年度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实证分析宗国恩 (30)

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李丰团 (32)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置换定价研究余杰 肖妍 周林 (34)

营运资金管理评价方法研究胡爱萍 秦国华 (36)

政府行为,R&D投入对企业创新的激励王雪 韩秋兰 付会芳 (40)

风险与内控

工程项目成本的内部控制流程研究与应用周仁仪 周喜 龙桂元 周雅萍 (44)

内部控制成本探析朱萍 (48)

实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途径探析孙银忠 (50)

会计信息化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战略研究曹燕 常京萍 (52)

REA会计模式促进会计报告变革的思考丁璐 (54)

中国企业推行ERP的问题探究孙莲香 (56)

实务导航

日记账法在现金流量表编制中的应用林斌 吴文军 (58)

用比较法透视“内部交易抵销分录”效果明显徐晓琴 温玉彪 (61)

企业合并中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黄华枧 张志凤 (63)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问题辨析周军兴 徐莹 李敏 (67)

关于煤炭安全生产费用核算办法的探讨江泳 (69)

层次分析法下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霍曼曼 汝莹 (71)

公司治理

治理层特征与股利政策——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张志花 金莲花 (73)

上市公司大股东与经营者合谋生成与治理分析高雁 谢智勇 肖敬 成玉飞 (79)

山西省煤炭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能力分析杜彩群 (8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及应用张慧君 李卉 (83)

企业智力资本绩效评价方法的优化整合——基于绩效棱柱思想的平衡计分卡模型的构建徐爱萍 (86)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分析贺红艳 (90)

税务与审计

浅谈实施内部审计咨询的收益与风险彭启发 李登辉 刘传会 (92)

浅议企业税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措施张景凡 (93)

我国高等学校绩效审计的对策探讨张学平 孙红梅 (95)

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专题(3)

独立性与上市公司内审组织模式的选择性陈凌云 卫娟 (97)

高校财务

关于高校基建财务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探讨唐曙光 李爱国 (100)

新形势下高校财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探讨——广西工学院财务档案管理研究刘迎春 (102)

教育园地

中小企业任务驱动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王峰 (104)

ERP沙盘技法之图表作业法欧阳满花 毛接炳 (106)

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途径蔡香梅 (110)

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探讨蒲林霞 张才志 (113)

财会经纬

我国短期融资券——历史、现状及发展建议高绍福 陈旻 (115)

外资并购中的企业所有权配置问题研究傅雁蕾 杨子平 (119)

小型企业主办会计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工学结合、递进层次的培养模式黄晓榕 (121)

浅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考试改革与实践杨世鉴 李紫玥 (12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