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教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22 17:33:05

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篇1

一、语文是一门基础人文学科。

语文学科是一个怎样的学科?换言之,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是一个争论已久而没有完全形成共识的问题。语文是基础学科,而且是最基础的学科,这是就其地位和重要性而言,对此基本没有什么异议。而就其作用而言,则有不少争论。十几年来占主导地位的意见是:语文是工具学科。也就是说,语文是学习其它学科知识的工具。狭义地说,这一点是不错的。不仅不识字的人不能学习任何学科的知识,而且语文水平达不到一定程度,其它任何学科也难以学好。但语文学科又不仅仅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它本身又是一门重要的科学。若按现在时兴的学科分类,它所包容的二级、三级学科乃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无论社会和现代科技怎样发展,这一学科群的作用和地位都不会降低,相反,它们还将随着社会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而继续发展,与时俱进,永葆青春。因而不能因为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就把语文学科定义为单纯的工具学科。那样做,毫无疑问是贬低了语文学科的地位。

把语文学科视为纯工具学科的观点,与把“语文”理解成“语言文字”的认识有密切关系。在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包括儿童的启蒙阶段和成人的扫盲阶段,学语文可以认为主要就是学“语言文字”。会认字、写字以后,就可以看报纸、读书、写信等等。对于语文学习的中级阶段,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之后,大部分今后并不继续从事语文及与语文有直接关联的专业,语文对于他们也主要是起工具的作用,这也是事实。但是仅仅根据这些来定义语文学科的性质,则肯定是不恰当的。因为毕竟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要从事语言学、文字学、文艺学、新闻学、文学创作、语文教育等专业的工作。不仅如此,语文学科在培养品德、增进修养、激发志向、陶冶情操、开发智能、提高素质等方面还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功能,其基础性人文学科的性质十分显著。由此更可说明,语文是工具学科的定义远远不能涵盖语文学科的功能和性质。

“语文是工具学科”的观点,已经给这些年来的语文教学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读写,重应考能力、轻实际水平,重标准化测试、轻主观性发挥的倾向愈来愈严重。片面追求“工具性”的结果,是大量的中学毕业生不会熟练运用语文工具,大学里对新生的语文水平普遍感到失望,社会上对各级各类毕业生的语文能力更是颇多微辞。语文成了受到教育内部和外部非议最多的一个学科。这还不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吗?!

二、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即将进入21世纪、将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急迫地要求它的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1991年5月23日,同志《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发出了“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伟大号召。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素质教育”给以了明确的定义和阐述:“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这一文件对实施素质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党和国家的三令五申,决定了向素质教育转轨成为必然趋势。语文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语文学科又肩负着重任,可以大有作为。

1、语文学科在让学生学会做人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现行语文教材是文选型。以后无论教材怎样改革,总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既适于阅读又便于写作借鉴的范文。这些范文,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内容中包含了大批堪为典范的人物形象,还有大量有关做人道理的精彩论述。这些内容经过教师的讲解启发和正确引导,毫无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见贤思齐”的效果。教师的言传身教更对学生有着直接的示范作用。许多学生回忆起他们崇敬的老师,往往说:“老师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而且教会了我们做人。”语文老师显然更有条件做到这一点。

2、语文学科最有利于让学生学会求知。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最便于自学的学科。在自学成才的群体中,通过自学语文,最后成为作家或其它方面专家的,大有人在。通过系统的语文教学,应该收到更好的效果。特级教师魏书生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师之所以教学取得理想效果,就是因为他们充分认识并善于利用语文便于自学的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达到了叶老所说的使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理想境界。求知应该是、事实上也的确是学生的迫切愿望与自觉要求。天然厌学的学生是不存在的。只要教师充分利用语文便于自学的优势,一方面注重加强学法指导,另一方面给学生留出尽可能充足的课外读写练习时间,那么,学生不仅可以积极主动地学好语文,而且可以把在语文课上养成的求知习惯和学到的求知方法迁移到其它课程中去,实现学习的全面优化。不仅如此,这种求知习惯和求知方法还将伴随学生的一生,使其终身受益无穷。

3、语文学科最适宜于引导学生学会生活。

学会生活,包括学会在艰苦条件下克服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环境的困难生存下去,也包括在比较优越的条件下使生活更加充实、更有意义。这一代的青少年处于中国人由极端贫困走向相对富裕的社会条件下,又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没有受过多少艰苦。祖辈、父辈则一方面因为他们是“独苗儿”而宠爱有加,另一方面又因为有了一定物质条件,所以把他们当成“小皇帝”,既十分强烈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又对他们过分溺爱,以致于衣食住行都要全面包办代替。这样的孩子生活能力自然是极端低下的。让他们学会生活,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学科对此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范例可供学生学习借鉴。只要教师有这种自觉性,把教材学习与现实生活经常联系起来进行教育指导,并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有意创设情境给学生以必要的实际锻炼,就可以在教学生学会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语文学科对学生学会审美至关重要。

我们的语文教材,从文字到文章,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很好的审美材料。汉字的造型之美,是世界上任何文字无法比拟的。课文中的绝大部分篇章,又都属精品之列。其语言之美、结构之美、内容之美、风格之美、意境之美,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熟读精思,都可以程度不同地领略到。而作文教学,则要求学生利用课文学习中得到的审美经验,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表现美,对使学生学会审美更有直接的重要作用。学生再把课内的审美知识用于课外的阅读和艺术欣赏实践,其审美能力当然可以逐步提高。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众所周知,目前语文教学面临着几近“众矢之的”的困窘局面。尤其实行标准化考试之后,在大多数学校里,语文学科都成了高考的“拉腿学科”,语文教师也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所以如此,抛开语文以外的原因不讲,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违背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把学生最有兴趣的学科变成了学生最厌学的学科;把最便于学生自学的学科变成了学生几乎无所措手足的学科。

说语文教学违背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人听起来可能难以接受。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是不是这样。

1、阅读教学方面:我们知道,不仅是青少年学生,即使中老年人也大都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和各种读物。我们说语文是最便于自学的学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此。可是这些年来,从小学到中学,语文课的教法大多数还是以硬性灌输为主。课本上的范文被我们肢解得支离破碎,讲解得味同嚼蜡;讲课几乎占用了全部课内时间,课外时间又几乎全被大量重复的训练题挤满。强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大多没有实际用处。课内学习不仅不能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反而硬性切断与课外学习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厌倦情绪便不可避免地形成了。

教学论文篇2

通过变异维度创设学习空间,使预想的学习内容顺利转化为实践的学习内容和经验的学习内容。”这种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核心地位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把学生看做有独立思考和沟通能力的课堂主体,在强化知识内在关联性意识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经验方式和前知识对于目标新知识学习的潜在影响,最终引导学生建构更加客观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当前西方文化教学中往往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并没有经过对事物差异性的辨析,排除非本质因素影响,真正掌握本质特征,而是通过简单的重复强化来建立概念。”变异理论明确指出知识的建构要以学习者的经验心理结构和已掌握的信息为基础,充分体现了学习的关联性,主动性和社会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向学生介绍概念的定义,而没有呈现这个概念的正反例,学生往往只学会了死记硬背,而无法真正掌握概念的关键属性。”因此,教师能够有效列举正反例是建立在对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深入考察和全面掌握的基础上的。

2以学生前知识为出发点的教学安排

变异教学理论强调,“为了领会事物的本质特征,就必须注意它与其他事物有何差异。要注意到该事物在哪个方面与其他事物不同,在差异的比较过程中,逐渐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在教学策略上,变异理论指出,‘分离-变异-对比’的教学操作模式正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理解事物的关键。”这种以变异、对比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明确目标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对于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结构进行细致考察,然后客观筛选和提取学生前知识中,能够有效构成目标学习内容正反例的知识信息,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关键属性的差异对比,深入理解和掌握目标教学内容的本质内涵。基于教学实践并结合对于这一科学教学理念的反思,笔者对于如何将上述操作模式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步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总结如下。

2.1分离基督教文化的关键属性

首先,基督教文化知识体系是庞大而繁杂的,有效分离出这一文化知识体系中的关键属性能够“化解知识难度,揭示知识的内在道理,使庞大数量的知识呈现出清晰而严密的内在联系结构,又能使结构复杂的知识体系清晰化,简约化。”基督教文化中的关键属性主要包括神论,人论,救赎论和末世论,而基督教对于人性的观点即是这四个基本教义的基础也是其联系纽带。“作为一种善恶两重的人性思想,基督教的人性论对西方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今天的人类生活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学习和掌握基督教的人性论是把握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精髓的一把钥匙。由此可见,在基督教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人性论这一关键属性与其它次要属性区别并分离开来,并将其作为基督教文化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2.2对关键属性进行变异

其次,对关键属性进行变异,即在学生已有的文化知识体系中寻求能够区分人性论这一关键属性的相关信息。“在变异理论看来,不经历可替换的事例就不可能掌握任何一样东西。”显然,“人性”是一个具有理解难度的抽象概念,但是对于熟悉儒家思想的中国学生而言,他们对于儒家思想中的人性论也并不陌生。“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一般认同传统的儒家伦理意识模式并加以承继。”儒家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主导价值观。“著名的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曾在《中国思想史论》中阐明‘由孔子创立的这一套文化思想在漫长的中国社会中,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广大人民的观念,行为,风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之中。”而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论“如所周知,至少可以归结为四种:性无善恶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其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三字经》开篇即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妇孺皆知的经典。与儒家文化人性本善论相反,基督教文化人性本恶观又被称为“原罪”的观点,指的是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堕落随着生殖行为传给子孙后代,成为人类各种罪恶的根源,代代相传,绵延不绝。它与“人之初,性本善”的论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迥然不同又互为变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所熟悉的“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观点为引子,循序渐进地引出基督教文化中“人之初,性本恶”的论点,这既能在对立观点的碰撞中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能迅速开启学生对于“人性”这一概念的记忆与思考,启发学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去重新审视自身已有的对“人性”的理解和判断。

2.3运用变异的反例展开对比

最后,将基督教文化人性本恶观与儒家文化人性本善论,从理论基础和社会意义以及理论局限性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入的比较,以引导学生形成对于不同文化知识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并构建自身更加完善的文化知识系统。具体来说,在提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的同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索和发掘这两种论断产生的不同理论前提和基础。孟子提出的人性本善论的理论前提是人作为特殊动物群体的本质,它是从社会伦理角度出发做出的判断;而基督教人性恶的观点是以人作为上帝创造物的本质为前提,从宗教历史渊源角度得出的结论。这种承认并畏惧“原罪”的观点也促进了西方社会对于法律的推崇、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和政府权利的制衡。与此相反,儒家文化人性本善观反映了对人性和人生积极的态度,它塑造了以‘善养浩然之气’的圣人贤人为代表的理想人格也维护了人的尊严。但是性善论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它往往只是强调贤人政治和道德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社会法制体制建设的重要性。对于两种文化不同人性观进行对比是学生深化“人性”概念的理解、拓宽文化视野、完善文化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运用变异理论的课堂在帮助学生学习上更为有效。”

3结语

教学论文篇3

教学原则是进行科学的语文教学的依据,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80年代以来,我国已出版的40多本有关语文教学的专著以及许多文章,对此都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探讨和阐述,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但比较、总结这些教学原则,我们发现有些表述不同,但内容实质相同,如“知识、能力、智力兼顾原则”、“语文双基并重与开发智力相结合的原则”、“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相结合原则”等,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即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而这一原则又与另一教学原则“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在内容上是交叉关系。“语言训练”应该包含在上一原则“语文双基训练”之内,“思维训练”也应包含在上一原则“开发智力”之中,因思维是智力中主要的因素。所以这两条原则应归并为一个原则。如此内容重复交叉的原则还有许多。同时,许多教学原则不能反映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把语文教学的原则混同为一般教学原则,即也可以成为指导其他学科的教学原则。如“双基并重的原则”、“精讲多练的原则”、“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原则”等。对语文教学原则的讨论,到了90年代有人开始进行总结,将前述讨论的各种观点用语文教学原则体系的特点,即必须能揭示语文教学过程的主要的最基本的规律,能反映语文教学特殊性,有一定的概括性的要求,进行检测衡量,认为最重要的有五条,即“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的原则”、“文道统一的原则”、“听说读写相辅相成的原则”、“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语文教学课内外结合的原则”等。但对此所进行的理论探讨并没有也不可能就此结束,还在继续深入。

二、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论探讨

这是进行课堂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观念问题,如果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不明确,语文教学就漫无方向,左右摇摆,飘忽不定。在这方面,我们深有教训。但目前,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仍然众说纷纭。“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研究人员的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它是语文课最基本的属性,围绕这一属性和这一观点,经过多年讨论,引申出了许多其他属性和其他观点。如“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这两性之后,又有人提出“基础性”也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之一。有人又认为除此外还有“实践性”和“综合性”。一直发展到它是多重性质构成的综合体。即工具性与思想性、知识性与技能性、艺术性与科学性等等。本质属性之外,还有从属性质:文学性、知识性、社会性。这些认识基本都是建立在教材内容和教学实践的依据上。即教材有什么内容,它就有什么性质,如文学性与知识性就是如此,教学实践强调什么就有什么性质,如思想性与技能性就是如此。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人们同样意识到以上所认为的语文学科的属性并不仅仅是语文学科所独具的,其他学科同样具有,如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基础性,知识性等,不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刘国盈先生在《应用的广泛性和层次、等级的模糊性——语文学科特点辨析》一文中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认为“语文是一门应用的广泛性和层次、等级的模糊性相结合的学科”,所谓“应用的广泛性”,就是“不管是国家领导干部、专家、学者、教授,还是一般的老百姓,没有不使用语文的。这是就人而言。就事而言,军事、政治、外交、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卫生……也都离不开语文”。所谓“层次、等级的模糊性”,如“鲁迅先生的《祝福》,既可以作大学中文系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高中、初中的教材……”,语文“谁说得清楚何谓基础语文,何谓初级语文,何谓高级语文”。至于听说读写能力,也很难划清层次和等级。这种层次、等级模糊性的观点,确实新颖独特,但语文学科的性质,人们之所以对它进行讨论,而且非常重视,是因为它直接指导着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如果认为它具有工具性,那么就要侧重语言训练,如果认为它具有文学性,那么就要突出文学教育,如果认为它具有实践性,那么就要加强包括语言、写作在内的各种训练。而刘国盈先生的这一观点,特别是“层次、等级的模糊性”在指导课堂教学上又具有新的模糊性,他自己也说:“语文科的特点——应用的广泛性和层次、等级的模糊性是造成语文教学的任意性、摇摆性的重要原因。如何针对这样的一个特点,提出一整套办法,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由此可见,这一特点是语文学科的一大病灶,语文教学就是要想尽办法来医治这个病灶,解决这个问题。况且广泛的应用性,也是其他学科所具有的特性,如数学,应该说除了傻子不能用外,其余人都要用。

李维鼎在《越出雷池,轻装前进》一文中,认为语文科除了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之外,还有深刻的移情性和全面的基础性。他说这两点才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如“全面的基础性”,是说语文学科所培养的能力是规范的、基础的,“就是这种能力的规范性和基础性,使之成为自身向高层发展的基础,也成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能力,更是走向社会生活的基础能力。这样,中学语文科要培养的语文能力便成为个体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完全意义上的‘基础’”。对这一解释作深刻的思考就会发现它确有独到之处,即,语文科培养的能力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能力,也是走向社会生活的基础能力,更主要的是自身向高层次发展有了基础能力。目前语文教学提出素质教育的观点应该说是与李维鼎这个观点相吻合的。

三、课堂教学

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原则对教学结构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十几年来,形成较大影响,有代表性的教学结构模式有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结构模式,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导读法”课堂教学结构模式,黎世法副教授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结构模式,魏书生老师的“课堂教学六步法”的结构模式。

对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讨论,集中在科学性与艺术性上。有人主张教学的科学性要削弱艺术性,认为“学习是科学,教学是艺术”,较多的人认为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我们认为无论是哪种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它首先要具有科学性,就是要有一定的程序或规格,要有相对稳定的形态,要有明确判断完成目标的标准。要有程序,这个程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利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所以从一堂课整体结构上看,层次清楚,周到严密未必是科学的,因为它的结构过程未必符合认识论。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之所以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效果显著,就因为它是认识论指导下的科学程序。首先是“读”,了解教材,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议”,理解教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下一步是“练”,运用知识,巩固知识,“讲”是教师的点拨和解惑。这种按照学生认知结构安排的程序,自然是科学的,合理的。钱梦龙老师根据他的语文导读的“三主”原则,设计的四种基本课型,其理论基础也是认识论。其核心是“自读”,由此分解成的四种能力:认识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析能力,是阅读能力由低到高的纵向分解,是一个具有科学序列的训练过程。

以上我们说的是课堂教学结构的一个要求,即科学性。它还有另一个要求,即艺术性。我们说课堂教学结构要有相对稳定的动态,不稳定就不会成为一种模式,但过分稳定,又是一种刻板、僵死的模式,所以它只能相对稳定,在稳定中求变化,这个变化就是课堂教学艺术性的表现。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理论研究广泛探讨的课题,对它的本质认识有众多见解:有的人认为教学艺术是娴熟的教学技术,有的人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规律性与个性的统一,有的人认为教学艺术首先是爱的艺术、鼓励的艺术、影响人的艺术,有的人认为教学艺术具有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等特点,有的人认为语文教学艺术的特征是“活、情、疑、趣、变”。(钱威《关于“教学艺术”的争鸣》)但无论怎样众说纷纭,课堂教学艺术归结为一点就是“乐教乐学”。所以强调课堂教学结构科学性的同时,也必须强调它的艺术性,它的艺术性就是因文、因人、因时而异,不拘一格,善于应变。

课堂教学结构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必须进一步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探讨。于余的《系列化网络化多样化——现代语文课课堂教学结构探索》一文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理论概括。系列化就是要重视认识过程的完整性,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去组织教学。网络化,就是重视组成部分的综合性。他以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为课堂教学结构纵向发展的“主轴”,以五个方面为“横向”的组成部分:①摆正教师、学生、课本三者的关系;②将知识、能力、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③畅通“反馈”渠道,变教师信息的单向“输出”为师生共同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传递;④注意课内外的结合,即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课外“引进”知识或让学生的视野向课外扩展;⑤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围绕“主轴”将这五个组成部分有机地“搭配”和“排列”在一起,就有可能形成有主有辅、纵横交错的“立体”的“网络”。他将语文课课堂教学结构归结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承接型”,二“螺旋型”,三“辐射型”。他说:“这也只是大致的格局,在使用时,它们往往是互相结合,互相渗透的。”这实际就是稳定中的变化,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的一定的艺术性。

论述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必然涉及到语文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教学方法是同一概念,还是不同概念,也是近年来语文教学理论不断探索深化的问题。从已发表的文章看,对此一直模糊不清,似乎教学结构也是教学方法,如前述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学法”等,说是教学法却在探讨课堂教学结构的文章中评说。如倪文锦《课堂教学结构的理论和实践》一文就是如此。但从陈明祥、罗树华、钱中立主编的《语文教法词典》上看,专设了“课堂教学结构”的词条,共18条,即18种课堂教学结构,而把钱梦龙、黎世法、魏书生等人创立的教学方法归在“语文通用教学”的词条内。尽管作了这样的区分,但课堂教学结构仍属教法词典中的内容,所以从整体上看结构仍属方法。上海教育学院教科所朱荣康在《目标教学与教学模式》一文中对这两个概念作了进一步探讨与区分,他认为教学结构就是教学模式,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教学模式“包含有一定的教学思想以及在此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所以在一种教学模式中可以集中多种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仅指在完成某种教学任务时,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中都不能包容教学模式”。朱荣康先生的观点可以说是我国近年来语文教学理论研究领域中对以上两个概念进行探讨的发展。近年来对教学模式的概说有“它是根据客观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而形成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的观点,还有“它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组织、设计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的观点。对教学方法都认为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总之,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课堂教学方法是只能从理论上区分而在实践上极难区分的两个概念。无论怎样讲,结构还是一种方法,它必须在方法论的指导下去结构,如果教学法不存在,教学结构也即解体。目前的语文教学,人们抱怨越来越多,主要认为是“越教越不会教”,“越教越没有办法教”,应该说是对原有的教学方法的动摇。认为它们都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方法不适应了,原有教学结构也不会继续适用。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始了又一轮反思,目的是要用新的教学方法来结构新的课堂教学。

教学论文篇4

1.组织开展专题文献研究,促进教师反思教学理念

组织开展专题文献研究,可以是围绕时下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亦或是围绕现实教育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展开广泛性探讨。利用群体的力量督促、带动教师们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文献学习,立足于实践,进一步促进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理念。同时,学校应多鼓励教师积极查阅教育教学理论文献,关注教育改革热点,为指导教学做足准备。“教师若想给学生一杯水,就得自己先有一桶水”。教师应秉承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不断接受并探索新的知识充实自我,做到及时更新,如此一来,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既符合了学生个体的需求,也迎合了社会与时代的发展特征。而学校正是实现这一最终目标的最大推动者,有着无可替代的力量。

2.搭建课堂教学观察平台,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行为

在现实教学中,若教师不进行教学反思,便很难发现自己是否存在过失。学校为此可以搭建课堂观察平台,给教师提供一个可以直观地、清晰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的机会,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根据对国外教学反思相关文献的研究了解到,杜威曾将反思活动划分为“不确定”与“探究”两个阶段。在他的描述中指出,前者是产生怀疑、困惑、焦虑等思维活动的状态,后者是为了找寻解决、突破前者的材料而进行的探索、探究行为。也就是说,当教师不确定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失时,会呈现出各种怀疑、困惑、焦虑的状态,而教师的教学反思就是为探究这一不确定而存在的。而学校应尽量为教师提供探究的条件,帮助教师消除怀疑、困惑及焦虑。例如,学校可以利用微格录课为主的方式为教师提供观察平台,让教师在录制结束后去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思考、分析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掌握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可见,一旦课堂教学观察平台搭建成功,将有助于教师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能够及时确定偏差之处,从而作出调整。

3.构建反思效果评价系统,促进教师反思教学效果

德国教育家伯莱克认为,反思是一种建筑在自身之外而对自身进行批判与观察的能力。他主张将以认识为基础的经验同行为实践紧密结合,从多种角度来审视、分析自己的教学情境,而后根据动机方案来把握自身的行动及其产生的结果,最终得以矫正不良行为,促进问题的解决。教师们知晓教学反思对其教学的帮助,并认可教学反思的效果。教师们愿意将自己摆在求知者的位置,有机会就会去听其他同事的课,并且也会请他们来听自己的课,为的就是反思自己的优缺点并记录下来,方便指导日后教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懂为何反思”,认为教学反思只是形式,无实际意义。那么此时,学校需要构建一套良好的反思效果评价系统,以激励教学反思效果好的教师继续保持,而鼓励和劝勉认为教学反思效果差强人意的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例如,可以在观摩分析的基础上发展教学反思效果的评价系统,在讲课与评课中寻求进步,利用观摩他人课堂教学来促进自身思考,填补自己专业知识的缺失。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教师教学反思行为

任何实践都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指导,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教学反思亦是如此。单一的教学反思理论是必然不会被教师所接受的,而单一的只存在于实践中的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反思同样是受困的,这仅仅是经验而已,并非真正的教学反思,只有建立在反思基础上的经验才能对后续行为发展提供可靠参考,进而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

1.加强教学反思理论指导,促进解决教师教学反思困惑

在对于教师教学反思这一问题上,需要学校给予的不仅仅是高度的重视和制度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提供教师用以实际操作的具体指导理论与方法,促进教师教学反思有效性的发挥。教师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批判的视角考察自身行为,以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给予自己或肯定或否定、支持与强化、思维与修正,促进其教学效能感不断提高的过程。有的教师并不了解教学反思的具体操作方法,不知如何展开教学反思,也有教师不知何为教学反思,也不知为何要反思,且自身不关注教育理论,导致教学理念没有及时得到更新。为此学校应注重、加强对教师的教学反思的理论指导,消除教师关于教学反思的疑虑和困惑,以较高水平的理论指导其实践,实践才更具科学性。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消除疑问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2.营造教学反思实施氛围,提供教师践行教学反思机会

教学论文篇5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物理教学论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敬请关注!!

物理教学论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物理教学论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教学论文篇6

(一)提升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之举诚如季卫东先生所言,“法学教育不仅要致力于法律技艺的培训,而且要着重陶冶远见卓识和法律精神。这就需要认识到工科强校的某些不足之处以及法科的特征,通过各种方式弘扬人文主义理念,形成认真探讨基本原则、价值范畴以及正义观的博雅氛围。”因此在理工主宰、人文欠佳的工科院校里,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理念,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法律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的确是工科院校法学教学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5]就此而言,案例教学的引入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现代案例教学的基本模式不仅包括课堂上的案例分析,还包括模拟法庭、法院旁听、诊所式教学和媒体教学等。对于法科学生来讲,这些教学形式固然可以使他们从法律人的专业角度获得知识的升华和应用,从中探寻辩论的魅力和职业的神圣感,而对于面向非法科学生所开展的法学双学位教学和法学选修课来讲,案例教学特别是模拟法庭、法院旁听,则使这些与主要与机械、工程和技艺打交道的学生得以在法庭特定氛围的感染下直面正义、公平、价值等话题的探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为他们人文素养的提升产生重要的推动力量。

(二)工科院校法学院系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法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则更加严峻。而相比于专门的政法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系,工科院校的法学院系无论在图书资料、师资水平,还是在学生基础、校园法学文化氛围等方面均无法与之抗衡。故而,工科院校法学院系欲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培养出被社会接纳的法学人才,就必须突出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工科院校多学科、重实践的文化氛围———因为法律与机械以及工程学之间其实存在的千丝万缕联系,法律事实上就是个人维护合法利益的操作规程,是处理和解决各种纠纷的技能,这注定法律专业与其说是一门科学,毋宁说是一种工艺。因此,通过案例教学彰显法学的实践特性,突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增强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是工科院校法学院系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从而不断获得发展的的重要手段。综上,工科院校法学教学不仅应引入案例教学法,而且其自身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在案例教学法上存在比专门政法院校、综合性院校的法学院系更为迫切的需要。

二、工科院校法学案例教学面临的问题

由于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目前很多工科院校都将其贯彻于法学教学之中,但总体来讲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影响了案例教学应有功能的发挥,主要问题概括如下:

(一)重形式而轻效果在一些工科院校,开展法学案例教学成为对外宣传、彰显创新的有力依据,是否采用案例教学还被作为教学考评的一个量化项目,受此影响,法学案例教学异化为“追赶潮流”之举。然而这种对形式的过分注重,却隐藏着对法学案例教学实际效果的忽略。比如,案例教学沦为变相的案例讲授,教师依然是主导,从案例选择、问题设置到结论得出仍受控于教师的指挥,而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只不过是从“听讲课”变成了“听案例”。尤其是部分教师不注重典型案例和真实案例的选择,往往将“格式化”后的虚构案例引入讨论,这不但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也无法用实际问题来检验学生所学,案例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不适应工科院校法学教学的特殊需要前已述及,工科院校的法学欲求得生存、发展,必须突出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因此工科院校法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法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还要利用工科院校多学科、重实践的文化氛围优势,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旨在检验法律职业技能,赋予法律实务工作“市场准入”资格的司法考试就理所当然成为众多工科院校法学教学的重头戏,司法考试的过关率也被视为评价法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但是,很多工科院校的案例教学却并未很好回应司法考试的现实要求,更多关注学生对抽象法学理论的理解,其存在的价值仅限于解释和补充说明所讲授的理论内容,而非综合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因此极易导致学生产生思维上的惰性以及认识上的误区,一旦面对司法考试中纷繁复杂的案例情形便不知所措,所以虽名曰“案例教学”,但实际上却不能适应司法考试中案例分析题的需要,显然是一种失败的案例教学。

(三)不利于工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体现了教育对社会需要和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及个性全面发展的满足。我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就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目前不少工科院校的法学案例教学却与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背道而驰。教师往往在案例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只需在教师事先安排的思路“诱导”下,对格式化后的“平板型”案例展开定向分析、思考。而且,该过程以书本理论和立法规定为大前提,学生按照三段论式推理,结合案例给出的小前提得出最终的分析结果。不难发现,这种案例教学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和关系纵横交错、事实纷繁复杂的真实案例直接接触的机会,不利于他们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由于将书本理论和立法规定作为推理的大前提,实际上也消解了学生主动挑战主流观点或法律条文中可能存在缺陷的热情,抹杀了他们的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工科院校实施法学案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具体思路

(一)基本理念工科院校法学案例教学之所以存在的上述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正确理念的缺失,或者说“法学案例教学究竟应当围绕什么中心展开”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所以才会出现诸如案例教学沦为案例讲授,案例教学与工科院校法学教学需要相脱节的现象。笔者认为,法学案例教学的优势在于彰显法学的实践特性,培养学生应用法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就是说法学案例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服务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因此这就决定了法学案例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围绕学生展开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把是否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作为判断法学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唯此,工科院校的法学案例教学才不会迷失方向,法学案例教学的功能才能得到良好发挥。

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方法 材料 语言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作文教学也不例外,所以作文教学也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

1 要求学生应该注意的问题。

1.1 文章的题目应先声夺人。“题目”乃一文之眼,精彩与否将直接影响阅卷人的第一印象。创新、别致、扣题是其本质要求。题目的拟定可采用诗句套改法、歌词搬借法、俗语挪用法、名言裁剪法……以此来增强题目的力度。

1.2 文章的开头应具吸引力。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头”乃一文之脸。精彩与否将直接影响阅卷人初定的文章分数档次,万万忽视不得。因此,作文的开头,一定要精心构思,力争展示自己的风采,写出亮点来,使阅卷者眼前一亮,爱不释手。通过对之的简要批驳顺其自然地得出中心论点。如此,会使阅卷人对本文所持观点先入为主、深信不疑,即便稍稍偏一点也会被掩盖过去。

1.3 中腹要有精彩高潮。材料既要丰富也要抢眼。材料丰富是检验文章优劣的重要依据,可以表现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表现丰厚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积淀。没有好的材料是产生不出好文章的,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无人涉足的新奇材料。唯其新,才能引人入胜;唯其小,才能小中见大,巧中见新。一是平时注意报刊上的最新报道、最新成果或新奇事件;二是临时筛选,即把通过联想来的材料加以比较分析,找出最切题意、最合时代精神、最能反映事物本质规律,而且自己最熟悉别人可能想不到的材料。一般地说,材料陈旧乏味不利于甚至会削弱主题的表达;而新颖妥帖的材料令人耳目一新,使主题不同凡响。

语言的亮点要抢眼。那么,修辞则是作文的魔水。《一千个零比不上一个1》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一千个零比不上一个1;一千次承诺比不上一次付出:一千句话比不上一次实践。零,看起来大腹便便,再加上“一千个”,更给人一种貌似强大的感觉,实则它依然代表着空无,代表着虚伪;1,看起来虽然骨瘦如柴,但它代表着真实,代表着存在。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但在这些情况下,动动手却更有君子之风……这段文字虽是议论,但由于排比、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手法的运用,取得了形象生动、气势磅礴的表达效果,很有感染力。

1.4 收尾应避免虎头蛇尾、结尾要画龙点睛。收尾要做到有利于揭示文章的主题,有利于文章的结构,要做到词虽尽而意无穷,就像欣赏一首绝妙的乐章,一曲终了,余音仍在耳畔回荡、缭绕。结尾收得好。能给读者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启发读者深入地思考问题。结尾常见的毛病:画蛇添足――添上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公式化――空喊口号。

好的结尾有后发制人之威力。文章结尾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章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结尾给人以圆满充实的感觉。这就好比吃香甜可口的花生,吃最后一颗时也是好的,就会给人留下余香满口、回味无穷的感觉:反之,本来香甜满口,可最后那颗偏偏是坏的,就令人大倒胃口。

古人说:结尾如撞钟。这个钟撞得响亮,就能澄清是非,振奋精神,使阅卷人似听如来佛法幡然大悟。那么,学生作文的结尾。不管是百川归一,还是琴音绕梁;不论是凯旋礼炮,还是点石成金,要做到水到渠成,深化主题。

2 要求教师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对于教师,在作文中主要是批改。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废除以往的套话、废话,运用富有朝气、具有亲和力、带有创造性的语言。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2.1 摒弃抽象的、程式化的套话废话。在点评作文时,抽象的、程式化的套话、废话并不能起到震聋发聩的作用。这种评语,学生一看就扫兴,潜意识中那种对作文的反感就更加强烈。怎么办?那就写几句鼓励学生上进、指导学生生活的评语,哪怕这些话语与作文关系不紧密,但这些评语对写不出优秀作文的学生既是鼓励,又是指导。

2.2 写上具有交流、探讨意味的语言。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不应把学生看成小字辈,从而忽视学生思想,居高临下,惟我独尊;而应把学生摆在与自己平行的位置上,把学生当成朋友,重视他们的思想,与他们交流、探讨。

我认为,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意向、兴趣、爱好等,教师应该在评语中给予回应;不应把学生作文的这些内容仅仅看成是为文造情,而应视为学生通过作文的形式寻求理解、抚慰、交流、引导。对学生救助的信号予以回应,不仅对学生抒写真情实感是一种肯定与提倡,而且能给作文教学造成一种温暖的人文情怀,从而使作文成为学生的一种真实的写作,成为正处于觉醒之中的自我意识与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成为人性的证明。

2.3 保留对作文形式、技巧方面问题的批评。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点,给予肯定和表扬是必需的,同样,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予以指正和批评也是必需的――避其短才能扬其长。况且作文不同于平常说话、拉家常。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虽说文无定法,但语言毕竟得符合规范,思维也得符合逻辑。文章东一榔头,西一棒锤,所言不得要领;甲乙丙丁,平均用笔,所写没有重点;不加选择、使用方言俚语,生造词语,所说不合规范……诸如此类的问题,评语中必须指明,但又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给予希望、鼓励。

“相信下一次作文你能把事情一件一件说清楚。”

“如果你能把××长话短说,效果将倍增。”

“你的文章很漂亮,如果字也漂亮,定能锦上添花。”……

尽管我们委婉地指出了学生文中的不足,但学生看了不仅不会烦心,反而很舒心,他从内心里接受了我的意见,下次会用更大的热情、更多的精力作文,会尽量避免类似的不足。

2.4 使用语言优美、形式多样的评语。对那些形式到内容都很优美的作文,评语要尽力精美。诗词、格言、歇后语、寓言故事、精妙的比喻都可用来品评学生作文,以增添作文评语的活泼性、新颖性,这是对学生作文讲究形式美、创新美的一种示范。一种潜移默化的“为人师表”。

教学论文篇8

可以肯定地说,数学是一种为人们所承认的文化现象。数学文化的传播载体首推数学文化史料。研析数学文化史料,就可以直接获取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直观认识获取数学的思维、理论和研究方法。一个典型的实例就是大学数学教学中开始涉及的“极限”概念,对于这个大学生首遇的抽象概念,教师们通用的施教方法一般始于数学文化史料的介绍,在渐进的过程中定义出“极限”概念。大学的数学教育实践要领,首先应该推崇和学习数学逻辑原理的产生缘由,还原基本数学原理的历史背景,以此为背景,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大学生对数学学习爱好,增强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发力量,启迪大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智慧。诚然,数学自然是一门兼具抽象与具体、逻辑与计算、演绎与推导、想象与实现的学科,数学发展的历史渊源曾经极具挑战性。而现代大学的数学教育教学内容一般都涉及到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数学学科,其特点之一是数学知识体系传承涵盖面较为广泛,其特点之二是传统数学课程实质性内容基本保持恒定。这对于研究能力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讲,如果采取抽象经典数学理论引入为主的“速食数学”教学方法,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初入高校后,产生对数学的困惑和厌学心理。而重视数学教学的文化理解,对数学概念、方法等的历史演进,以此为基础的数学定理和公式的推理教学,才能教授给大学生数学的系统化、完备化的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其逐渐倾向于关注抽象经典的理论结果,建立起演绎严密、推导细致的数学课程自我学习的思维范式,完成抽象理解的升华。如此明理于数学危机及其成长过程,理性看待数学分支的由来与曲折,从而智炼出深厚的数学底蕴、精髓思想、理性思维等学生个体成长科学思维方式。我国数学家王浩也认为:数学的本质是它的抽象性、精确性、确定性、广泛的应用性以及丰富的文化美。因此,可以将大学数学教学设计为以直观、形象地掌握基本数学概念为起点,通过增强大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按照这样的数学教学变革,彰显出强大的大学数学教学文化教育意义。

二、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数学文化具有普遍的区域性和人文性双重特征。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国逐渐形成了教材、教学形式基本统一的数学教学格局,造就了数学教学的繁荣。但如果审视数学教学的文化属性,就会发现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上,教育发展不均衡,加之国内各民族聚居区域有别、人口不一造成了全国各地人文文化的巨大差异。以数学文化的视角,显而易见,上述的两个统一是不满足协调关系的,基于此,数学教学组织的顶层设计是不合理的,故需倡导大学数学教学的层次性,满足数学教学的基本文化属性。通过数学教学的文化属性组织教学,通过区域性融入民族文化的教学,通过协调区域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多模式存在,实现匹配的针对性数学文化教学实践。同时,也要注意数学文化作为文化范畴需要匹配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不能盲目追求数学文化的文化属性,必须要将数学文化作为教学实践工具应用形式紧密结合抽象理性思维模式,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文化思想具有广泛的应用实践性和纯粹理论的抽象逻辑性的双重特征。

三、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