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网络环境论文8篇

时间:2023-03-22 17:34:16

网络环境论文

网络环境论文篇1

网络信息资源极为丰富,教师从中加以甄选即可获取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以供学生使用,同时也使学生视野得到进一步开阔。而多媒体技术还可从不同角度刺激学生感官,学生由此能够看得见信息,听得到信息,其教学效率更优于传统教学。例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作文板块七(下)第3部分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教学中,以往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临时选择课堂内某一静态实物作为观察对象,或者通过语言、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课堂以外的事物,以此来跳出课堂局限,并力求形象化,但往往收效不佳。笔者通过多媒体将自然环境中的实物图片、GIF动态图片或者视频在课堂上演示,并根据学生反应情况分段播放、暂停或者反复多次播放,同时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所展示的事物特点,从不同角度分析后尝试描写。此种情况下学生能够多角度观察静物,或者从各个细节来了解事物的动态变化,其对于目标事物有了更为深刻和透彻的理解,因此也就更容易把握事物特点,其描写也就更趋于精确和形象。

二、基于网络环境开展作文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能力

学生的语感素质受到先天感性成分以及后天理性成分的影响,任何一个正常人均具备一定程度语感技能,但随着成长过程中受语文教育程度不同,其语感技能以及语感素质也存在较大差异。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同行对课堂语文实践教学表现出极大关注与重视,并身体力行,积极组织课堂演讲、作文比赛以及短文诗歌朗诵等活动,此类课堂实践活动既有对内涵美的追求,又有对语言美的追求,但无论如何二者都具备相同的美感修养,都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感训练。以初中语文作文板块七(下)第4部分写作《抓住特点介绍动物》为例,笔者从网络上下载了不同鸟类以及同种鸟类在不同环境下的图片,首先在黑板上写出“鸟”字,然后要求学生根据个人印象与想象来用词语或者短句来描绘,此时学生给出的答案大多较为简单,且流于表象。笔者随即将课前下载的各种鸟类图片通过幻灯片演示,学生们的兴致一下就高昂起来,想象力也被充分激发,纷纷踊跃发言,有的说“它的鸣叫婉转缠绵,起伏有序”;有的说“飞起来的时候就像卷起的旋风,突然落下来又好比彩云罩地”;还有的说“它们就像凡间的小精灵,五彩缤纷的羽毛是我们生活的点缀”。

三、结语

网络环境论文篇2

价标准、信息资源的保障方式、馆藏文献购置经费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适应网络

环境的变化,图书馆在馆藏发展中应该更新传统藏书观念,合理配置馆藏资源和网络资

源,加强馆藏资源的特色化建设和分工协调,建立起信息资源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

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并努力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网络环境/馆藏发展/文献资源建设

【正文】

图书馆藏书是图书馆赖以提供信息服务的资源基础,而图书馆藏书的发展,总是要

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方兴未艾的信息

网络化浪潮,无疑会给图书馆藏书发展带来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分析这种影响,探讨在

网络环境中如何制定图书馆藏书发展策略,是世纪之交图书馆事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环境与图书馆

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网络环

境。所谓网络环境,是指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相互结合基础上构建的宽带、高

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式电信网络。这种网络通过网中设网、网际互联可以覆盖一国、

数国乃至全球(注:谢阳群:《试论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定位问题》,载《图书馆》19

97年第3期。)。在网络环境中,传统的信息提供与获取方式将彻底改变,分散于不同

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方式存贮,通过通信网络相互联接,人们可以借助网络上任

一终端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这种信息网络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实体或信息存贮处,而

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虚拟的信息体系。在这个信息体系中,信息资源组织是通过网络

动态地围绕用户特定需要来进行的,信息的检索、获取、处理和利用也是根据用户需要

,通过灵活联结、调用各类资源和系统集成地完成的。用户只要将自己的电脑与网络连

接,便可不受时间限制,不受信息存放地点影响,方便地在网上检索、选择,获取自己

需要的信息。

国际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在全世界的迅速扩展,标志着这样的网络环境正在

形成。Internet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将用户、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联系起来,提供一系列

的信息资源联结、组织、检索机制和信息传递、服务形式,如电子邮件服务、电子公告

牌服务、远程信息系统检索服务、文件传输服务、电子文献出版和检索服务等。目前In

ternet在全球的用户已达7000万,并正以165%的年增长率在全球铺展,加入Internet

的国家已达175个(注:赵培云、郑淑荣:《信息高速公路与Internet》,载《中国

信息导报》1997年第5期。)。这个国际性的计算机通信网络正将全世界范围内的众多

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联结起来,实现网间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面对全球信息网络化的

趋势,我国也及时规划了信息网络化建设进程。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中国公用分组数据

交换网(CHINAPAC)和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国家公用

经济信息通信网(金桥工程)已经启动。全国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中国教育与科

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它内联全国主要高等院校、科研单位、

科技信息机构,外联国际互联网,与全球范围的现代信息网络接轨。这一切表明,网络

环境已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正在到来的现实。

网络环境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信息网络使图书馆的资源基础突破

了传统的“馆藏”局限而扩展到整个网络,从而使可提供服务的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

网络环境提供了图书馆拓展信息服务的广阔空间,如通过电子文献传递来提供图书馆资

源、开展馆际互借、接受和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可以从大量联机数据库、电子期

刊、电子论坛和电子布告栏中寻找、收集适用的信息,再利用网络为用户服务,也可在

自己的系统上建立电子公告牌,收集各类公共信息,使图书馆成为社区或校园信息

场所。网络环境还给图书馆提供了基于电子数据交换的文献采访、基于中央书目数

据库的共享编目、基于OPAC检索的流通服务以及基于数据通信的其他各种信息服务。然

而,网络环境也给图书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图书馆保守封闭的办馆思想、重藏轻

用的藏书观念、以馆藏文献的流通阅览为基础的服务模式以及落后的技术设备和传统的

手工操作方式等等,已难以适应网络环境的需要。面对挑战,图书馆采取怎样的对策,

将直接关系到网络环境中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NextPage]

二、网络环境对图书馆藏书发展的影响

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对图书馆藏书发展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具

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的影响

国际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资源基础,而且使

信息资源的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是经过图书馆收集、

整序、贮存并拥有“所有权”的文献。现在,人们从网上存取的信息,虽然不同于馆藏

资源具有“所有权”的属性,但它如同馆藏资源一样具有可资利用的属性。因此,图书

馆的信息资源可以分为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两部分。对读者来说,需要获得的某一信息

,无论是图书馆收藏的,还是通过网络存取而获得的,信息本身的质量并没有区别。只

要信息方便存取,易于获得,读者就无须顾及这些信息存放的位置离自己有多远。因此

,对图书馆来说,网上资源与馆藏资源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而且,网络资源极为丰富

,存取便捷,因而将成为图书馆提供服务的重要基础。如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印刷

期刊2200种,但提供的电子期刊竟达34500种(注:李希明等:《传统模式与图书馆的

发展》,载《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年第5期。)。可以说,在网络环境中,每个图书

馆都必须在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2.对馆藏资源获取方式的影响

图书馆传统的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购买、交换、接受捐赠等途径获取文

献。文献入藏后,图书馆便拥有该文献的永久所有权和使用权。然而图书馆对网络信息

资源的获取,情况就不一样了。图书馆通过网络获取的电子信息,往往不是信息资源的

本体,而是信息资源的网络使用权。信息的获得,则有购入、入网、联机使用权、租用

、交换和免费等多种方式。这些新的信息资源获取方式,需要新的技术、设备和专业技

术人员。

3.对图书馆资源质量评价的影响

传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主要是馆藏建设,而对馆藏质量的评价,则主要围绕馆

藏的数量、结构、重点、利用率等方面进行,评价的对象就是馆藏文献本身。在网络环

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质量评价就不能仅以本馆的实际收藏为评价对象,还要看其在

网络上获得全世界信息资源的能力。因为用户更加期待的是图书馆提供更及时、更准确

的信息服务,而不在于沧海一粟般的一馆之藏。根据这样的评价标准,馆藏质量将被检

索质量取代。这里,检索质量是指能满足读者需要的程度,评价的对象是文献(信息)

的提供率。

4.对信息资源保障模式的影响

建立信息资源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图书情报界多年来致力的目标,但由于各种主、客

观原因,在信息资源建设的实际操作中,图书馆基本上仍是自给自足的保障模式。在网

络环境下,这种保障模式已完全不适应了。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分工

协调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为当一个图书馆的馆藏转化为电子文献并能通过网络向用户

提供服务时,其他图书馆相同的藏书再加工、上网,就成为多余的。网络环境使处于不

同地理位置的图书馆能相互利用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保证网上信息资源的全面

、充足和系统,减少冗余和浪费,客观上就要求各图书馆必须摒弃自给自足的信息资源

保障模式,将自己纳入地区、全国乃至全球的信息网络中,根据网络的要求和用户需要

去收集、加工文献资料,使各图书馆上网的信息资源各具特色,避免雷同,从而建立起

功能较强的信息资源社会保障模式。

5.对馆藏文献购置经费的影响

购书经费短缺是多年来困扰图书馆的难题。除了书刊价格上涨客观因素外,就图书

馆自身而言,主要是缺乏馆际协调。在藏书发展中,各馆不仅要入藏本馆读者常用的文

献,以满足最大量、最经常的信息需求,而且要入藏那些较少使用的资料,以满足读者

偶然的特殊的需要。网络环境为解决这道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网络环境中,各图书

馆可以便捷地使用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从而使图书馆有了可靠的信息资源保障。

由于有了网络资源作为后盾,各图书馆可以将有限的经费去购买本馆最常用的、有特色

的文献,而其他信息需求则依靠网络资源去满足。所以,网络环境为图书馆购书经费的

合理使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网络环境中图书馆藏书发展对策

网络环境给图书馆藏书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适应信息环境的变化,制定正确的

藏书发展对策,是图书馆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1.树立正确的藏书发展观念

在网络环境中,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发生变化,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共同构成图书

馆信息服务的资源基础。任何图书馆离开网络资源而幻想靠自己有限的馆藏文献资源来

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图书馆藏书发展不能局限于建立一个有限的

物理实体的馆藏,而要着眼于对全球信息资源的掌握和选择。除了选择入藏有明显载体

形式的文献,努力获取重要的联机信息资源的使用权,也应成为藏书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对图书馆资源的评价方面,不应局限于考察馆藏文献的数量、质量,还要看图书馆能

从网络上获取多少资源,以及如何把网络中丰富的信息资源转化为图书馆资源的一部分

提供给广大用户。但是应该指出,虽然网络资源大大丰富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基础,但并

不意味着网络信息资源可以取代图书馆馆藏文献。那种认为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图书

馆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资源,因而没有必要花钱去进行文献资源建设的观点显

然是错误的。因为,网络信息资源大多是在图书馆馆藏文献基础上形成的,目前信息生

产者直接以电子形式生产并提供上网的信息资源毕竟不多,相当一部分文献还必须靠图

书馆去搜集、加工,然后转换成电子形式才能提供网上使用。而且,目前网络信息资源

仍以二次信息居多,即使在今后,是否所有的图书馆馆藏都有可能且有必要转换成全文

数据库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没有原始文献的全文提供,从网络获取的二次信息

,其使用价值是有限的。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各图书馆仍应致力于馆藏文献的发展,

使网络资源与馆藏资源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以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优势。

2.从实际出发,合理配置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

随着网络的扩展,许多图书馆正在改变传统单一的馆藏模式,变静态的收藏为动态

收藏加网上信息存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新模式。这一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各类型图书馆

的服务任务和服务对象的需要不同,在安排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的比重方面也应该有所

区别。一般说来,非研究型的公共图书馆,主要承担社会教育职能,担负提高广大人民

群众科学文化水平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任务,读者需要的主要是各类型文献,因

此,这类图书馆应以扩充馆藏资源为主要任务。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情况较

为复杂。大学生围绕专业课程系统学习,其主要需求集中在馆藏文献方面,正因为如此

,近年来大学生对图书馆新书太少的抱怨之声不绝于耳;同时,高校教师和研究生从事

科研工作又需要从网络上及时、广泛地获取最新的学术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应采取

馆藏资源与网络资源建设并重的方针。一些大型的研究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主要是为

科学研究服务,因此应该更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总之,各类型图书馆都要

从实际出发,在认真研究本馆服务任务和服务对象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安排馆藏资源与

网上资源的比例,从而实现两种资源的最佳配置。

[NextPage]

3.加强馆藏资源的特色化建设和分工协调

在网络环境中,各图书馆拥有的信息资源重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各图书馆上

网的文献资源具有各自的特色,互不雷同,网络才真正是资源丰富的宝库。如“Intern

et网上的WWW虚拟图书馆就是这样一个由世界各地不同学科的信息资源共同构成的资料

库,如生物学方面的信息资源由哈佛大学负责,化学方面的信息资源由加州洛杉矶大学

负责,等等。每个单位都开发一个Web服务器,由它与其他学科的Web服务器相联,然后

将这些分布在各地的各学科服务器联结在一起,共同构成设在瑞士的主服务器上的虚拟

图书馆。”(注:刘兹恒:《论虚拟图书馆与现代图书馆的关系》,载《图书情报工作

》1997年第4期。)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彻底转变“大而全”

、“小而全”的馆藏模式,加强在馆藏发展中的分工协调,使各馆致力于馆藏特色化建

设。如果说过去我们还缺乏紧迫感的话,那么在今天的网络环境中,解决这个问题已成

当务之急。

4.建立信息资源社会保障体系

笔者曾在另一文中探讨过建立由地区(省、市、自治区)级、区域(行政大区)级

和部级文献资源网构成的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问题(注:肖希明:《我

国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论纲》,载《图书馆》1996年6期。)。网络环境为我国信息资源

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部级文献资源网作为我国文献资源保障体

系的主导,其网络成员应通过分工协调,将各自承担的学科领域的文献尽量收集齐全,

以保证国家从整体上最大限度地占有文献信息资源,起到国家文献资源保障中心的作用

。此外还要充分应用现代技术手段,生产大型的综合性和专业性的书目数据库、事实数

据库和数值数据库,并提供上网,使国家网同时成为我国的书目中心、馆际互借中心、

联机检索中心。地区网和区域网中各类型图书馆则应以现有馆藏为基础,以国家网的资

源为后盾,加强特色化馆藏建设,成为全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中坚,满足人们经常性

的信息需求。同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在地区范围开展联机编目,生产联合目录数据库

,开展馆际互借、联机检索等活动,实现地区性的信息资源共享。

5.加大和优化对馆藏发展的投入

经费短缺仍然是许多图书馆藏书发展面临的难题。近年来各类型图书馆都出现了文

献收藏量持续下滑的严峻局面,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图书馆提供传统文献信息服务能力,

而且会削弱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大对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投入。优

化投入,就是指各图书馆要根据用户要求、书刊的利用率以及相关工具书确定哪些文献

是应该订购的,哪些是应该而且可以从网络上获取的,从而使有限的经费发挥出更大的

效益。

6.努力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

在网络环境中,图书馆藏书发展的内容大大扩展了,如对信息源的选择、甄别,就

从传统的文献信息源发展到网络信息源;又如信息资源的特色化建设,不仅是馆藏文献

的特色化,而且包括如何努力发掘网上的特色资源以及如何开发自己的特色数据库。因

此,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藏书发展,不仅是采访部门的工作,还涉及图书馆众多的部门

。为此,图书馆必须通过培训、继续教育、吸收其他专业领域人员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人

网络环境论文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网络资源;社会教学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深刻地影响了教师的教育和学习。网络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观念模式和方法的变革。

网络环境下《工业革命》的教学片段。

下面以《工业革命》一章节为例,说明在社会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教学设计。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使用自制的《工业革命》课件(事先制成放在计算机上),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家肖像和机器工具,如瓦特、史蒂芬逊以及蒸汽机、火车机头、早期的汽船等,使学生对这一时期有感性认识,激发其好奇心,进而产生学习动力。

2.确定目标与主题

根据这一章节的内容特点,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主要问题:工业革命,就是用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一次革命,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1)了解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成果。

(2)掌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原因。试比较研究美、法、德国等其它国家工业革命的特点。

(3)掌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搜集资料、自主探索

明确了本章节的学习要点,学生就可以对所要调研的问题进行资料搜集(学生在计算机上自主探索)。

4.网上协作

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后,回到学习小组协商讨论交流。

教师要考虑稍高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通过提问来引导组织学生的整个讨论。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地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通过不同观点的讨论、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学生阅读他人的反馈意见,对自己的思想、信念、感觉和现有知识质疑,参照他人的学习过程来完善自己,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看到问题的不同解决途径,开阔视野。

5.网上小结

协作讨论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小结。小结可以是学生(或学习小组)的电子文稿,亦可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化的交流报告,后附有教师的评价和点评。

这种学习模式既有个人的自主学习,又有小组的研讨,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空间,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分析:

1.深化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方面,根据学科内容的难点、重点,自主制作适合教学急需的课件、动画、音频、视频等素材库,以帮助学生的社会知识的建构。

另一方面,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的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

2.教师

网络环境论文篇4

危机公关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含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目的在于预防、摆脱、转化危机,避免或减少企业损失,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和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危机公关的核心是沟通,其中,信息的传递在沟通中尤为重要,对化解危机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特点

互联网自出现至今发展迅速,从**年开始推广,在最初短短四年内就扩展到240个国家,用户人数超过1.2亿,并且继续以每天60万以上的速度攀升;具体到我国,截至20*年6月30日,我国WWW站点数为626600个,网民已达8700万人。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构筑了一个全新的大众信息传播网络,与传统大众传媒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相比,网络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传播的信息量巨大且速度快。在互联网上,各类信息齐全且层出不穷,结合网页页面链接,信息供给可以向纵深递进,这是传统大众传媒无法做到的。据CNNIC的统计数据,到20*年12月,全国共有网页数近3.12亿,在线数据库169867个,网络传播方式的出现打破了过去的信息封闭与信息匮乏。在互联网上信息成本低且方便,与报纸杂志相比,它无需排版印刷运送等中间环节,这节省了不少时间;与电台电视节目相比,它不必预先做节目安排,只要信息文稿准备完毕,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就可以将分类信息瞬间传递到每一个终端用户。

沟通空前自由。互联网是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大众传媒,登陆互联网上的每个人只要自己乐意,其身份都可以隐匿,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发表意见、交流思想,但良莠不齐的信息“轰炸”,不见得给公众行为带来的都是理性。因此,互联网这个虚拟空间为真实信息传播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使得流言传播更为方便。

信息的传递由一次性转为重复多次性。传统传媒往往随着电台电视节目的播出与报纸杂志的发送将信息一次性地传递给受众,而互联网将这一线性传播模式改变为折返式传播模式,即前期受众在接收信息后,通过对信息的不断加工复制粘贴,使受众面不断扩大,反馈逐渐增强。

传者与受者的界线模糊。传统的信息传媒遵循的是线性传播模式,其受众的反馈慢且较为困难。然而,在互联网上,公众沟通的地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单纯的被动接受信息改为主动的选择信息,甚至信息,例如,公众可以通过网站的论坛、电子公告板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通过发送email、投票或是直接对帖子进行回复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一切使信息传播中的传者与受者的界线变得模糊起来,有助于实现公关理论与实践强调的双向沟通原则。由于网民之间的沟通互动增强,常常使公众由潜在公众向知晓公众,进而向行动公众转化,籍此形成极为强大的舆论力量,因而,它对催生危机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沈阳“刘涌案”、西安“假体彩案”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舆论的巨大能量。

网络上形成最大的聚散公众群。所谓聚散公众是指因某一事由(如奥运会、罢工等)聚集在一起又因事由的消失而散去的人群。在聚散型、流散型、周期型、固定型等各类公众类型中,公关研究表明信息在聚散型公众中传播的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而因各种原因在网上聚集的网民则构成了数量最大的聚散型公众群体,网络聚散公众的出现突破了传统聚散型公众形成所必需的物理空间条件,使公众的聚集更加容易,从而一些对企业有利与不利的信息传播也更加方便,危机公关必须重视网络聚散型公众。

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变革对危机公关的影响

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对企业危机公关工作的影响是极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加大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一方面,相对于网络媒体,传统传媒由于具有信息审查制度,因此其的信息权威性较强、可信度较高,流言或谣言传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流言或谣言往往是企业产生危机的原因之一,然而,在开放的网络空间里,尤其是在众多的电子公告板和网站论坛上,各种真实的或虚假的、正面或负面的信息自由传播,从而增加了企业危机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媒体之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媒体记者对挖掘具有爆炸性新闻的热情倍增,一些原本深藏于企业的危机隐患被触发的概率大大增加,同时,网络为企业的竞争对手提供了更好的情报收集手段,企业的任何疏忽与失误都可能招致竞争对手的攻击,这也增大了企业危机发生的概率。

第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减少了企业对危机的反应时间。在传统传媒占垄断地位的时代,危机的局部特征性强,到如今,由于信息在网络上迅速、大面积传播,大大减少了留给企业的危机反应时间,使得危机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地区性的危机常常演变成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危机。

第三,公众的广泛参与扩大了危机的规模。互联网的出现,唤醒或强化了公众的表达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这样,一方面,通过网络公众的主动参与讨论,一些小事件可以演变为难以控制的危机;另一方面,网络公众通过在网络上直接地自由地表达各种意见、情感,对已处在危机情景中的企业进行质询、谴责甚至攻击,不满的情绪还可以迅速传染其他网民,使已发生的危机迅速放大、恶化和蔓延。**年,北京一位消费者购买了恒升公司的笔记本电脑,后来因笔记本电脑出现故障,该消费者就维修一事同恒升公司发生纠纷,随后在网上开设了个人主页,题目为“声讨恒升,维护消费者权益”。自网站开通后,众多的网民留言予以支持,并在留言中对恒升公司表达了不同程度的不满和谴责,一些报刊也就此事进行了报道。尽管后来恒升公司该名消费者并赢得了诉讼,但是,其公司形象在公众心中一落千丈。

第四,信息的重复性传播使得危机延续的时间加长,危机爆发具有反复性。网络信息的多次重复传播特性,使企业必须在危机结束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仍需继续关注网络上关于危机事件的报道。因为,尽管危机可能早已结束,但是一些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的消息仍有可能不断地被复制张贴去误导后继的公众,从而给企业造成新的危机。

第五,大量的非公众向公众的转化使得危机给企业造成的损害加重。由于在网络空间中信息传播的互-

动性非常强,网民的参与意识大大提高,一些原本与企业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群体,即公共关系学中的非公众,由于网络提供了便捷的沟通方式,其参与危机事件讨论的热情很高,使危机给企业造成的损害加重,轻的会引发公众对企业的不信任,使企业多年苦心经营的公众形象毁于一旦,重的会使企业从此一蹶不振。这一点从恒升公司的案例中不难看出,本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笔记本电脑维修纠纷,由于网络传播媒介的介入,迅速演变成一场公司形象危机,最终给恒升公司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网络环境下危机公关应对

面对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企业的危机公关工作遇到了巨大的挑战,调整、改进危机公关工作,加强危机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强危机事前管理可以及早发现危机因素,并且采用相应的方式消除这些因素,把危机化解在萌芽阶段。这种事先预防,对于企业而言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利用网络技术为企业建立起高效的危机预警监测系统监测组织环境。相比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监控各类行业、专业网站上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类评估,及时将有利或者不利的信息反馈到相关部门,并做出积极的回应;尤其是当发现不利于企业的舆论,要马上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沟通,消除误解,维护企业的形象。以天津中美史克公司“PPA危机”事件为例,由于关于PPA危害的研究报告在危机发生八个月前就已问世,而史克公司没有通过危机预警系统捕捉到这一信息,或者捕捉到了而没有做出正确地分析,造成了危机事件的发生,尽管后来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危机,但是,事前防范不利造成的巨大损失仍然无法避免。

制定危机处理预案。由于网络环境下危机公关的特点,企业必须事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预测,不能坐等危机来临时匆忙应对,而制定危机处理预案,明晰危机处理的原则、步骤、人员构成与责任关系,将处理危机所需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配置,是妥善处理危机,转危为安的重要思路与措施。

企业建立自己的网站宣传自己。首先,企业可以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的产品(服务)信息、部门设置及联系方式等全方位的信息,在自己开办的网站上,用以增进公众对企业的认识和了解,并且通过人性化的网络界面,给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其次,企业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各种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工作,通过定期的网络问卷调查,收集各类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从而制定出更符合公众利益的目标与政策,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最后,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电子公告板,便于公众与企业进行积极的双向沟通,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发现潜在的危机因素,比如顾客对产品的抱怨,及时化解疏导,防止事态的扩大,这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大有裨益。

建立与各方利益相关者良好的沟通关系。事前对顾客公众、媒介公众、股东公众、员工公众、政府公众、社区公众、供应商公众、经销商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以立足长远互惠互利为原则,通过网络沟通双方需要,强化双边联系。以顾客公众管理为例,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顾客数据库系统,将不同的顾客资料分类整理,针对其不同的偏好、需求,通过e-Mail等方式将相关的信息寄送给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维持良好的顾客关系,加深顾客对企业的积极印象。

加强危机事中管理,针对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快速拦截或对冲不利信息,防止事态扩大。

建立或起动危机应急组织,配置应急资源。危机发生后,在主动、快速、缜密等危机处理基本原则的指导下,由企业高层管理者领导危机应急小组工作,根据危机处理预案,处理与危机利益直接相关者、媒体、政府机构等的关系,以求得谅解和支持。

严密监测各大网站对危机事件的报道,分析其对危机事态的影响。在危机持续的过程中,企业应密切关注各大网站对危机事件的报道,对相关消息进行分类排序,分析各类信息对危机处理效果的影响,抓住主要矛盾,使后期的行动有的放矢。

危机事件相关信息,利用网络媒体澄清事实真相,积极引导舆论。危机发生后,企业应该在网站的显著位置开辟窗口,滚动报道危机事件,主动将事件进展情况告知公众,让更多的人了解真相,了解企业在化解危机中所进行的各种努力。此举不但能有效的化解未来的可能的危机,而且使公众的知情权得以满足,有效地阻断谣言的传播。同时,也要利用电子公告板建立与公众的对话机制,采用聊天室等方式,由企业高层直接面对网民的质询,通过积极的沟通对话化解危机,勇于承担责任,维护企业良好形象。

网络环境论文篇5

生境互动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阶段学生对事物都存在着好奇心理,学生对知识也较为渴望。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分析讲解课文时,利用网络这一技术手段,通过投影方式、音乐方式、视频方式等向学生展示课文内容,进而实现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目标。比如,教师在讲解《草原的早晨》这篇文章时,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找一些与草原有关的视频资料,再配上音乐,草原上的景象是马在奔腾。让学生通过所找的资料体会草原的独特魅力,尤其是山区学生,他们没见过草原或者是电视上也不曾见过。所以,教师在分析课文时,若是让学生直接去感受文章,他们往往无法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但是,在视频播放之后,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草原的魅力所在,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又如,教师在讲解《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向学生播放一些动漫材料,接着再找两名学生做角色扮演工作,分别扮演“乌鸦”和“狐狸”。扮演“狐狸”的那名同学应当想尽办法让“乌鸦”说话,如果“乌鸦”说话了,“狐狸”就成功。“狐狸”可向“乌鸦”提出问题、说好笑的事情使它开口。而“乌鸦”要做的就是不上“狐狸”的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借助投影这一技术手段向学生讲解文章意思,而学生的角色扮演更有助于他们理解文章内容。

二、借助网络实现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模式强调同学间的激励以及评价学习,在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并且要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到讨论中。同时,借助网络资源,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进行经验的分享交流,激发学生争论的本能,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思想的交流,获得自身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师在分析《谁的本领大》这篇课文时,可以事先找有关太阳能、台风、龙卷风的图片以及视频。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这些资料,感受各自威力,在看完视频后,询问学生哪个本领更大。这样,学生之间就会产生不同意见,进行激烈争辩。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课文学习,课文讲解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不同情景下太阳和风的各自的优势。采用这种方式使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太阳和风的各自的“本领”,在争论环节中实现同学间互动,促进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三、借助网络实现师生互动

网络环境论文篇6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网络教学;问题与对策

1、引言

网络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的发展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多媒体计算机和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人)连成了一体,实现了人类智慧的连网,并由此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不少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

所谓网络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由于网络教学具有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个别化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络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这就要了解网上教学的教学模式、特点、问题以及应对办法,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

2、网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固疾。

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不仅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教学信息,而且它还代表着一种学生所能接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兴趣。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2)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4)教学方式的先进性。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的教,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在网络教学中,教学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5)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起点等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流水线”上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网络教学克服了这些弊端。多媒体网络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6)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网上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I课件,而且有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学生通过比较借鉴,选取那些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3、网络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与方式。

学校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真正为培养一代新人发挥效能就必须从课堂主阵地着手。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课堂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向学习者,核心在于学习者主动将新的信息和经验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融合的过程,因此网络教学正是适应了建构主义理论的需要。

网络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

(1)集体教学模式。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情景。利用计算机迅速和反馈及时的特点,提供化难释疑。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学生出现疑难问题,可用电子举手。教师通过监视管理功能,选定有疑难问题的部份学生,组成一个特定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对话、BBS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展开讨论、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同时也可接受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解疑,提供帮助。利用广播功能,可以对典型错误在小组或全班进行广播,迅速进行纠正,以引起学生注意。对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小组或全班广播后进行表扬或肯定,以供同学学习和借鉴。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对教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2)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是利用服务器功能,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学生利用服务器站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一个服务器站点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学生可以共享服务器站点上的大量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目前网络教学的八种方式:

(1)视频广播:由网络管理中心通过播放视频(实时视频或录像)。这种形式与电视或播放录像没有太大的区别,学生无法控制,实际上是一种直播课堂式的教学。它的好处是学习者不受地域和人数的限制,且占用带宽小(只需1.37M)。多用于名师授课、学术报告、重要会议的直播等。

(2)视频点播: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对服务器中的视频进行点播。内容可以是电视教学片,也可以是课堂实况录像。由于是非实时的点播,所以我们可以对其精心设计(插入图文、视频、动画等)。

(3)视频会议:视音频多向实时传输的形式。

由于设备昂贵,应用不是很普遍,多用于教师答疑。

(4)WEB教材:把教学内容作成网页的形式。

其好处是编制难度不大,运行方便,因而使用普遍。

(5)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语言或课件开发工具开发的教材,一般通过下载到本机运行。

(6)BBS论坛: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公告板的形式相互交流和协作。

(7)聊天室(教学讨论区):师生间、学习者间通过文字、语音等形式异地实时交流。

(8)e-mail: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邮件的形式相互交流。

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1)课堂容量问题———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

为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有关人员在网络上放置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是却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丰富的资料让学生眼花缭乱,又是背景资料、又是电子板书、又是图片、又是相关链接资料。

学生连浏览一遍都来不及,更别提做笔记、分析、思考、判断、吸收、综合、消化了,结果出现了学生无从下手、漫无目的、阅读随意的现象。这实际上是使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处于一种严重失控状态。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我们对课堂教学容量的认识走进了误区。我们知道课堂上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容量是不可能无限制扩张的。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接受、能消化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增大信息容量不应该作为网络教学的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才是目标。作为教师,要处理好网络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网络知识如果局限于现有教材,它就变成了电子课本;网络知识如果完全脱离了教材,它又变成了无源之水。网络只是教学的工具和手段,在运用其进行教学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突出主题、重点、难点,不能为了学生的兴趣而随心所欲。所以,只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掌握好课堂容量,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2)自主学习问题———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减少了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在阅读过程中不加干涉。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学生随意阅读该不该干涉呢?这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吗?这是网络教学实践中感到困惑的又一个问题。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网络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头脑里自行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和资源组织者的角色。网络教学中如果是良性的交流互动,教师的作用非但不会削弱,反而会增强。

比如在阅读、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个别同学调节阅读进度、对讨论过程中的错误概念及时纠正,发现讨论过程中学生高质量的论证分析可以提醒大家关注,在线指导解决同学的疑问等等。所以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位。

(3)情感互动问题———传统手段的必要补充。

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在网络教学中解决情感互动问题。思想教育功能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体现呢?通过探讨,笔者认为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是水火不容、有你没我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情感升华就会在有声与无声之间潜滋暗涨。比如课始播放一段音像资料、课中穿插一段生动的讲述、课尾同学之间通过语言展开激烈的思想交锋等等,都可以起到情感互动的作用。因此解决网络环境下的情感互动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可做必要的补充。

(4)课件通用问题———课件模板的优化设计。

一般情况下课件制作基本上是为了某一节特定的课例而设计的,因此通用性很差。通用性是考察课件效率和效益的最重要标准。如果一个课件通用性很强,不仅制作它的老师用,全校都能用、全国都能用。

提高通用性最好的办法是设计一些内容简洁、重点突出的网络课件制作模板。教师可以根据课型的不同需要,或嵌入讨论系统或嵌入留言系统等,发挥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另外,制作课件也可以发动学生,上网搜索资料等事情可以教给学生去做。学生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就已经在学习,并且是对主动性要求更高的学习。

(5)网络教学对设备、对技术的要求很高,难以推广的问题———循序渐进、明确分工。网络教学对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学校没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没有互联网接入就无法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然而,我们对网络教学认识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过程,新的学习方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变革的,这种变化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很低廉的成本建设一个小型的实践环境开始网络教学的探索。当然,随着我们实践的深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教学的物理条件会得到改善的。即便囿于经济因素,无法大规模开展网络教学,只要我们在小规模网络教学的实践探索过程中转变了教育观念、提升了教学水平,这同样可以视为网络教学实践探索的有益效果。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相比,从学校层面来看,网络教学对技术的依赖不高。超级秘书网

真正的多媒体制作,涉及教学方案设计、文字脚本撰写、平面设计(美工)创意、2D3D动画制作、视音频素材采集和编辑、编程等等方面,对人力资源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对制作平台的硬件要求很高,对客户端设备有一定要求。而网络教学呢?如果我们充分运用已有的公网资源,充分运用已有的权威机构专业网站、个人特色网站,充分运用通用软件,技术复杂的事情交给个别专业人员去做,只需要教师运用Word来写作一个学习活动方案。教师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探究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上、更多地集中在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辅导上。

5、结束语。

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服务日臻完善的时代,面临的是一个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依托校园网,营造数字化的校园环境,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戟峰。教育技术进入信息化发展新阶段[M].中国电化教育。2000.3

[2]张秀英。世纪回眸,从媒体的演变看电教的发展[M].中国电化教育。1999.10

[3]田屹。论信息时代的学校网络教学[J].教育技术中心2004-10-24

[4]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M].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2期

网络环境论文篇7

1.1地区性应用阶段一些财政保障实力较强的图书馆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其包括完善的数据中心、网络存储系统及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整个过程实现了出版商、期刊出版社、机构资源库等各种资源的有机结合。但是对于一些小型图书馆而言,其无论是经费方面还是资源方面均存在不足,不具备自主建设云图书馆的能力,只能通过组件的方法来租用云计算服务模块,以降低系统的先期投入成本,缩短建设时间,规避建设风险。该阶段最主要的特征即图书馆从部分使用云计算技术转变为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云图书馆。

1.2区域性应用阶段我国沿海等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已经趋于成熟,而当地的一些中小型图书馆也逐渐发展为大型图书馆所提供服务中的一个子集,即对于大型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系统而言,中小型图书馆已逐渐成为一个服务终端。大型图书馆的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均远高于中小型图书馆,其利用成熟的技术能力与服务能力不断拓展服务范围,相应的,服务用户也不断增加,逐渐将本地区的中小型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也包含在内,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展面向区域用户需求的网络信息服务,最终形成区域性云图书馆。

1.3整体性应用阶段随着数字出版的进一步发展,真正的数字时代即将来临,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信息用户只需通过B2C交易平台,即可与信息资源生产者直接产生服务需求关系,从而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源与服务。而云图书馆将数字资源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通过丰富的高品质资源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信息需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强大的商务交易平台及后台资源管理技术的支持。当云图书馆发展至整体性应用阶段,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整个互联网成为图书馆,从而实现全球资源与服务的一体化。

2云图书馆的优势

2.1有效提升图书馆资源建设水平云计算最为显著的优势即体现在其海量的存储能力方面,而各图书馆之间要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就必须以强大的资源存储技术为基础。云计算可以提供一个统一存储、使用的高效服务模式,使得各类图书馆共同构建庞大的信息资源系统得以实现,从某种程度上讲,图书馆馆藏资源是衡量云计算技术是否具备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条件之一。云计算可突破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人员限制、馆舍位置、经费不足、馆藏不足等,再加之云计算资源环境下日益拓展的存储能力与高速运算传输能力,使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用户满意度大幅提升。

2.2促进图书馆服务理念与服务技术的革新传统图书馆要利用云计算构建图书馆运作的新环境,就必须从其服务技术、服务理念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以适应新环境、新技术的发展,即从传统IT技术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将工作重心放在服务本身。图书馆本身要解放思想,更新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实现图书馆员的角色转换,要求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终端均能够快速响应用户需要。

2.3促进图书馆管理机制的重构随着云计算应用的不断深入,图书馆的资源、用户、馆员等均要做出改进,在馆舍物理空间方面,图书馆的馆舍局限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有限的馆舍空间中,用户与馆员可以进行无限的交流;而图书馆员人才结构中,IT人才的重要性不再突出,主要是加强服务队伍的建设。

3网络环境下云图书馆的规划与建设

3.1云图书馆资源部署与实施根据云图书馆资源组合的流程分析可知,云图书馆资源组合布局策略可以分为如下4个阶段。

3.1.1云服务业务解析云服务业务解析的过程就是云用户通过云图书馆普适化门户技术提出资源服务请求,根据自主需求构建各类资源组合模型,并实施各种服务方案。该阶段涉及的主要操作技术包括云服务建模、服务请求描述、云服务解析、资源需求与服务流程分析、布局策略描述等。

3.1.2云服务匹配部署该阶段涉及的主要技术包括资源服务匹配技术、资源服务智能优化技术等,具体包括服务相似度计算、接口、功能、过程、语义匹配、云服务优选与组合、性能评估等。利用这类支持语义的技术对用户提出的服务请求进行匹配部署,实现与具体云服务层的关联,将与用户需求相关的云服务全部搜索出来,从中选择合适的云服务组合在一起,再进一步优选、组合出一组最佳的组合协同完成用户需求。

3.1.3云服务部署执行该阶段同样要应用资源服务智能优化技术与资源服务最优化管理技术,评估上个阶段所选择的服务组合的质量,再将整个过程用智能优化算法做进一步的优选,直到最终确定出最优云服务组合与资源组合方式,实现服务与资源的关联绑定,进而部署执行。该阶段所用到的操作技术包括云服务部署执行、部署策略评估、组合智能优化处理、服务与资源关联管理、部署执行、过程评估监测、协调与控制等。

3.1.4云服务评估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资源组合请求效果做出智能评估,并在统计分析后再进行智能反馈处理,需要用到服务感知技术与可视化云终端交互技术。用户在应用云服务之后,会将反馈信息发送至云图书馆,由其进行智能分析与评估,再根据具体的评估结果给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如智能评估效果欠佳,云图书馆则会重新进行资源与服务的组合调度,给出新的服务组合方案,以期提高用户满意度;反之,若评估结果满意,则对其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至资源服务备选库进行再次优化处理;如果评估结果十分优秀,则该资源组合及服务组合则会反馈至服务专家库中,用于后续相似的用户请求的智能化参考。

3.2云图书馆构建层次①资源层:该层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嵌入式云计算计术、虚拟化技术及物联网技术等,把各种资源及能力进行虚拟化处理,再传输至网络中,完成云图书馆资源与能力的复杂耦合关系,实现面对云图书馆的泛在服务。②服务感知层:该层的主要作用是对云图书馆平台进行业务管理及信息资源感知的调度等,涉及智能识别技术、适配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传感技术等,通过服务感知层,可以实现信息资源智能化管理,包括信息资源的感知、识别、分析、采集与处理等全过程。③服务虚拟接入层:其主要作用是利用服务感知系统与虚拟化技术把分散的资源与能力介入虚拟资源池中,因此该层包括两层虚拟资源池、虚拟化封装与接入等,可以面向云图书馆信息平台提供一个基于资源复杂耦合关联与不确定性信息服务能力的共享协同体系。④核心服务层:该层主要面向3类用户,即云资源提供者、使用者与运营者,云图书馆的核心服务经过虚拟封装、等操作形成不同类型的云服务,再通过不同的管理、配合、优化及供应方式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其中面向云资源提供者的服务内容包括标准化、业务、调度、变更、计费管理等;面向云资源使用者的服务则包括云计算管理、云计算搜索、匹配、优化选择、调度等内容;面向云资源运营者则提供用户、云服务、应用系统、资源、、维护等内容。⑤应用层:该层的主要结构包括应用接口层与应用显示层,其包括整个云图书馆智能服务全生命周期所有的服务应用,通过不同终端,用户可获取不同的资源交互方式。⑥可信服务管理层:该层主要解决云图书馆中数据安全、用户隐私、知识产权等涉及可信化应用的相关问题。⑦传输网络层:通过网络及相关网络传输协议来实现。

3.3云图书馆服务模式

3.3.1信息整合与保存云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利用云技术将不同来源、不同通信协议的信息体系完全融合在一起,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无缝连接,具体步骤为:首先对分散的异构数据库进行整合,整理信息资源,生成具有逻辑性的信息资源体系;其次,通过系统整合生成组织结构与表达方式一致的数字资源管理平台;再次,整合检索方式,以便于用户精确定位信息;最后,针对不同的数据组织方式与网络通信协议进行技术整合与协议标准的整合。

3.3.2信息推送策略云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是以特定的技术标准或协议从云图书馆信息资源中获取信息,再通过固定的频道发送至用户处,可大大减少用户检索信息的工作量,提高其获取信息的效率。信息推送服务具有无缝连接、用户自主设置、灵活定制内容、持久传输文件、通知方法灵活、信息推送准确、高安全性等优势。

3.3.3信息阅读策略现阶段正在形成一个由云图书馆信息阅读内容开发到手持阅读器生产的产业链,使得云图书馆信息阅读实现按需获取,开放性、个性化的特点得以实现。对于用户而言,利用云图书馆时必须掌握以下信息阅读策略:首先,对各类阅读器进行熟练操作,将其各项功能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阅读效率。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阅读器将成为人们阅读的必需品,其中必然汇聚了海量信息,带动众多的阅读群体。其次,绿色阅读策略。绿色阅读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云阅读为低碳阅读,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各类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云阅读需要强调阅读者的身心健康,长期使用阅读器可能会导致读者出现数字化阅读综合症,比如存在视觉疲劳、辐射等问题,必须引起重视。最后,阅读要强调个性化,实现快速阅读与深度阅读的有机结合,提高阅读内容及阅读过程的针对性,以满足不同读者的心理需求,帮助用户提高获取信息的准确性与高效性。

3.4基于云存储的个性化服务策略随着互联网内容的不断丰富以及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也日渐个性化,随着Web2.0时代的来临,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不断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对于云计算平台这种服务中介而言,其整合了多个应用平台与数据资源,通过各种公共云可以实现不同云之间的互操作,提高了读者信息需求服务的专业性与全面性。其中图书馆是云计算平台中的“云朵”之一,其服务职能将进一步拓展,传统图书馆仅限于本地用户及成员,而云图书馆则面向整个社会;“云”上存储了大量的数字资源,无需“镜像”于本地;云图书馆提供本地数据中心或其他业务支持,其所包含的信息资源可以像其他公共设施一样,实现“实时定制、随时取用、按需付费”的服务需求,有效解决存储海量的数字资源、单个图书馆能力不足、知识信息剧增等问题。

4结语

网络环境论文篇8

城市环境治理是指多元利益主体对环境污染这一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以达到有效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维护人们享有清洁环境的公共利益。学术界普遍认为利益相关者概念最初是由斯坦福研究院于1963年提出的,并将其定义为“组织没有这些群体的支撑将无法存在”,包括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债权人和社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定义,其中Freeman(1984)的定义最具影响力。Freeman将其界定为“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这个定义被应用于许多研究中。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尤其是牵涉到一系列利益,利益相关者管理开始流行于环境治理领域。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够提出一套分析框架,分析者可以据此勾画出城市环境治理多元利益主体的行为关系,通过理性地处理这些关系,达成“共赢”的合作方案和环境“善治”的目标。随着社会-政治学理论(如治理理论)在某些关键主题上的概念化,如自反性现代化、协商民主、彻底的多元主义和生态民主等,该理论逐渐融入到传统管理理论中,以提供一个更好治理环境风险的分析框架(Benn等,2009)。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发展是遵循着个体-关系-网络的逻辑线索,体现了研究者对于利益相关者管理行为的理解和认识是一个渐次发展的过程(林曦,2010)。这也反映了相对于个体视角和关系视角的研究,网络视角更加符合实际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情境。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排斥个体和关系视角的研究,因为个体和关系是构成整个网络的基本单元,而应将其作为网络视角的基石。因此,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构建和发展也应围绕着网络视角展开,并且个别学者已在该领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二、利益相关者网络结构形态模型再思考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前提条件是清楚的,即一个好的运行环境是有利的,而一个坏的运行环境则是有害的。但是,针对组织问题和目标,人们喜欢聚焦于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的影响,而尽量简化利益相关者所处的混乱和复杂的背景环境。许多学者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并且Vidgen等(1996)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能够影响一个人类或非人类组织单元的政策,或者受到一个人类或非人类组织单元的政策影响的所有人类或非人类组织单元。虽然此定义可能有失公允,但是其目的是想引起人们对利益相关者所处环境因素的重视。尽管Rowley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切入了对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关注了网络密度和中心性,实现了对于二元关系视角的超越(Rowley,1997)。但是,他过分关注网络的整体属性而忽视了利益相关者分析所坚持的主体属性分析,使得网络中节点间互动关系中的结构和行为要素无法进入分析范围。林曦以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融合关系行为和网络结构维度,得出了一些整体结构分析无法得出的结论和启发(林曦,2013),但是她并无法清晰阐释利益相关者互动行为的发生机理及其过程。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利益相关者网络结构形态模型缺乏对利益相关者主体行为的影响、承受和表现载体的考察,即利益相关者行为运行环境。基于此,本文试图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重新构建利益相关者网络结构形态模型,弥补传统社会网络模型的缺陷,拓宽对于利益相关者及其行为分析过程的理解。ANT有利于帮助匹配影响组织成功的利益相关者(人类主体)和其运行环境(非人类主体),其贡献在于明确了利益相关者网络结构及其形成机理,因为它强调谈判和协商的作用,并承认非人类主体作为组织、群体和个体环境的重要性,将人类主体和非人类主体共同纳入网络结构形态模型当中。

三、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城市环境治理转译过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法国学者MichelCallon、JohnLaw和BrunoLatour为代表(巴黎学派)的社会科学家共同提出了行动者网络理论,为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理论。ANT认为应该平等地看待“人”与“非人”的网络要素,通过“异质性”网络模型刻画社会实体之间的关系,并认为网络结构环境对单一行动者提供了机会和限制,以及个人、群体或组织的行为受到了其他网络行动者关系的影响。此外,ANT强调联合整个行动网络的价值,重视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与整合,主张通过社会行动者之间的沟通、谈判、协作等社会互动行为来将社会冲突转化为秩序,为研究利益联盟网络的形成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方法(王爱民等,2010)。行动者网络理论是以三个核心概念为基础,分别为行动者、广义对称性和转译。ANT将有主观目的和意图的人类主体和非人的观念、资本、科技等主体认为是行动者,即任何可以改变事物状态的东西。这些“异质性”行动者构成了网络的基本要素,具有一定的影响能力。广义对称性认为应该克服传统社会学中的二元划分,整合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以完全平等的方式对待网络中的“异质性”行动者,打破以人类行动者为中心的传统思维。转译概念是ANT的中心,是事实建构者给出关于他们自己的兴趣和他们所吸收人的兴趣的解释,反映了行动者之间相互作用的途径以及其网络形成的过程,并且刻画出在构建网络过程中利益嵌入的特征。转译成功的关键在于每个行动者都获得满意的角色,将处在各个领域的异质性行动者联结起来,构建起一个处于动态稳定的网络。行动者网络理论,又称为转译社会学,认为只有过转译才能构建起行动者网络。行动者网络的构建并不是原有预定的行动者简单组合,而是每一个行动者的利益、角色、功能和地位都在新的行动者网络中重新加以界定、安排和赋予。1986年,Callon通过对圣柏鲁克湾的海扇贝养殖案例的分析,描述了一个由海洋学家、渔民、海扇贝、海湾以及多样的技术等元素所构成的网络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并辨出五个转译的关键环节,分别为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征召、动员和异议。在此转译过程中,还应设立一个强制通行点(ObligatoryPas-sagePoints,OPP),OPP是指核心行动者的问题成为实现其他行动者目标或利益的必经之点,是所有行动者进入网络的唯一选择。在此研究基础上,许多学者通过结合特定的研究问题和情景进行了对应的行动者网络转译分析,那么针对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城市环境治理异质行动者网络的转译和构建过程可如图2所示。根据图2可知,城市环境治理异质行动者网络的人类行动者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分别代表国家、市场和社会力量,而非人类行动者则包括生态、政策、资金和资源等,并且一般由政府部门承担着核心行动者的角色,因此OPP可设定为治理环境污染,实现清洁环境。尽管这些转译环节看似分开的,但是它们并不总是可分的,有些环节可能会重叠。此外,成功转译后所构建的网络也有可能遭到某些因素的破坏,并且一旦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新的转译将重新开始,更多利益需要再次协商。总之,转译是一个实体引导其他实体朝其所期望的目标前进而必须经过的路径,并最终说服其他行动者被征召和动员进网络。

四、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管理过程分析

城市环境治理是一个基于“满足-理解-管理(Meet-Understand-Manage)”的过程,其中多方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知识将被关注和采纳,而不仅仅只是规则制度(Parr等,2003)。城市环境治理的概念内涵表明其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多元利益主体的作用范围和正当角色;多元利益主体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来达到城市环境治理的目标。同时,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过程还应充分考虑某些条件影响因素,如社会文化、政治、法律、技术、时空和生态等。也就是说,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管理应该符合地方背景和实际环境情况。那么,行动者网络理论通过平等地看待人和非人行动者,将所有影响核心组织目标实现的要素纳入到网络中,因此城市环境治理也可认为是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网络组构过程,即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取向和行为方式在其运行环境背景和条件下透过转译建构起一个动态稳定的异质行动者网络。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管理过程分析框架,并说明了其具体步骤和详细内容,请见表1。根据表1可知,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管理过程试图将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融合在一起,通过良好的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管理,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效率和水平,以期创建一个推进城市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过程,其具体步骤如下:

1.明确治理对象并界定所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最为紧迫和重要,并以大气污染治理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考虑到不同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不同的属性特征,如污染来源、途径和方式等,明确具体的治理对象是有必要的。ANT表明应该将问题呈现作为转译的第一阶段,而问题呈现是围绕核心行动者进行的。尽管政府不再是城市环境治理的唯一主体,但是以政府主导的国家力量依然是城市环境治理的核心主体,是不可替代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因此,以政府环保部门为代表的国家力量应认定为核心行动者,即核心利益相关者,其急需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以实现城市环境清洁的目标。然后,根据核心行动者的目标,设置一个强制通行点(OPP),将核心行动者的问题成为其他行动者目标实现的必经途径。

2.识别利益相关者的关键利益以及各自差异。

城市环境治理要求治理主体多元化,即除了政府外还需要其他行动者参与到治理过程中。Carole提出在城市治理过程中政府应将更多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提供义务和责任转移给其他组织,如企业、NGO和公众,强调开发和管理不同类型的组织间网络的必要性(Carole,2001)。同时,国家、市场和社会三元理论也表明了城市环境治理不仅只是政府干预,还应该发挥市场和社会的调节作用。基于这一宏观选择范围,并结合核心行动者的问题,辨识出城市环境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并明确各自的关键利益。其次,界别利益相关者在资源、权利、意识和知识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有利于进行合理的利益赋予、征召和动员。此外,还应明确利益相关者在网络中为了达到其所期望的目标所需排除的主体障碍。

3.勾画人和非人异质行动者的网络关系图谱。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协调稳定发展,并且这种平衡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取向和选择。因此,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和生态和谐三者应该确定为异质行动者网路的系统属性,即系统行动者。一般而言,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包括利益相关者的实际行为、合作意愿和冲突威胁。那么,这就有必要首先界定和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范围和行为期望,并且辨识出能够影响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其他非人类行动者,包括政策、资金、资源和其他等。最后,在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的基础上,初步勾画出行动者之间的网络关系图谱。

4.赋予利益并进行网络行动者的征召和动员。

根据资源依赖理论,依赖体现了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利益交换关系,并且这种利益交换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进行的。分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资源依赖,有利于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和行为关系,以进一步识别利益相关者行为支持/反对态度和认知相似度,为转译过程中的赋予利益环节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然后,根据核心行动者的目标,赋予其他网络行动者利益或角色,以激起其加入网络的兴趣,并召集所有异质行动者,进行初步的讨论和协商,以达成行动共识。从国家、市场和社会的逻辑出发,设计人类和非人类异质行动者的互动机制,并动员所有行动者进入到治理网络当中,实现城市环境治理行动者网络的初步建构。最后,辨析和评估核心利益相关者目标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目标的内在契合度,并重新识别和定位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核心价值,以巩固和稳定异质行动者网络。

5.制定具体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和计划。

如何制定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是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的重要问题,特别是不同利益相关者类型匹配不同的管理策略。因此,结合异质行动者网络建构过程,分别从个体(合作意愿和冲突威胁)、关系(兼容性和必要性)和网络(网络密度和核心组织的网络中心性)角度,制定具体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然后,分别针对整体和具体的利益相关者,制定详细的利益相关者管理计划,以利于城市环境治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此外,通过采用听证会、座谈会和专家论证会等,评估城市环境治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和计划可行性。

6.执行决策和监测网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