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城郊经济管理论文8篇

时间:2023-03-22 17:36:07

城郊经济管理论文

城郊经济管理论文篇1

论文摘要:我国城市郊区面临严峻的水资源和水污染形势。城市郊区现行的水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通过对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改革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的对策。

城市郊区指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周边区域中所形成的,其特征、结构和功能介于传统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地理区域,是城市和乡村社会、经济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交叉地带。城市郊区是城市发展的最具有生命力的区域,现行城市郊区水环境的严峻现状严重制约了城市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郊区半工半农的产业特点和以农村集体管理为主导的管理体制使其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相较于普通城市和农村具有复合型的特点,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更为复杂,因此对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破解城市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瓶颈”问题就显得格外紧迫。

一、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管理体制,水环境管理与发展不相适应

现行郊区水环境管理实行的分散式的管理体制,水资源、水污染等管理分属不同部门,水环境管理责权交叉多,难以统一规划和协调,部门间管理工作缺乏有效衔接,造成了水环境管理的脱节,割裂了水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不利于水环境综合管理,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二)管理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我国关于水环境管理的法律实行的是水污染和水资源分立立法的形式,部分立法内容存在交叉甚至冲突。目前,我国水环境综合管理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涉水部门多,部门起草立法时缺乏综合平衡,立法实践又先后,缺乏通盘考虑,涉水法律存在交叉,妨碍水环境管理的法律执行。水环境管理的立法现在注重实体性立法,缺乏程序性立法,造成实体性立法规定的目标难以实现。对于水环境管理的概念缺乏必要的界定,可操作性较差。

(三)水环境管理运行机制缺失

1.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管理方式不能满足水环境管理的要求

政府在水环境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实行以行政管理为主的高度集中的调控政策。水环境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界限不清,水环境管理主要以各级政府投资为主,造成了水环境管理工作具有片面性和不可持续性的特点,单独依靠行政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水环境管理的需要。

2.水环境管理经济手段运行机制缺失

市场机制是微观领域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各种税、费、补贴、信贷等是水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在水环境管理相对薄弱的城市郊区,经济手段的实施由于管理力量的薄弱,制度规范的缺失造成实施和监管难度较大,制约了水环境管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3.监督及参与机制缺失

我国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责任制尚不健全,地方政府在水环境管理方面兼有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角色,监管动力不足,造成了水环境管理执法不力、监管不力的结果。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方面的参与机制并不健全,水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尚待健全,公众的水环境知情权落实不够,对水环境规划和水资源分配等参与不够,参与渠道和方式落实不够,缺少公众参与监督的有关规定,不能建立起公众监督机制,使得水环境管理缺乏广泛的公众参与。

二、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存在矛盾及分析

(一)水环境整体联系性和水环境分散管理的矛盾

整体性和联系性是水环境的自然属性,是水环境实行统一管理的必然要求。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阶段造成我国水环境管理实行分立管理的现状,导致了水环境管理各职能部门权责交叉、利益冲突。水环境管理职能的割裂、水环境管理职能界定的不清晰,造成各职能部门在进行水环境管理的时候不能够充分考虑水环境整体公共利益,造成了在水环境管理立法出现交叉,个别条文冲突的现象。

(二)水环境管理与城市郊区经济发展的矛盾分析

城市郊区是地区经济的增长点,是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带,同时也是水环境管理力量薄弱的地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尚待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的矛盾日益尖锐。郊区经济发展以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为主,在各地重视本地国民经济发展,努力增加本地税收的推动下,造成政府对水环境管理的执行性大打折扣,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

(三)水环境行政管理与市场机制运作的矛盾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造成了我国水环境管理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现状,水环境管理受政府施政方针的影响较大,水环境管理以政府投入和政府推动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市场机制在微观层面上是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客观上要求改变政府职能。改变政府在水环境管理中运动员、裁判员身份不分的现象。

(四)城乡二元结构现状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之间的矛盾

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是资源和福利城乡间分配的不平衡,公共物品的不均衡分配是直接表现之一。城市郊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区域,具有较强的水资源需求和水污染治理要求,但是城市郊区公共资源投入不足造成水环境管理力量薄弱,制度缺失,造成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加重的现实状况日益严重。

三、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改革的对策

(一)城市郊区水环境集成管理

水环境的分散管理割裂了水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部门间的分权管理使水环境管理的各个方面缺乏协调和配合,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构建以政府统领的水环境集成管理的体制,整合管理资源,统筹管理涉水事务。实行水环境的城乡统一管理,实现水环境管理的部门间的集成、地域间的集成、管理内容的集成、管理对象的集成。推进水环境管理体制创新,推行区域水量和水质的统一管理,调整目前水环境管理部门为事业单位性质,增强其行政权力,赋予其财权、事权,加强对涉水事务的协调能力,确保执行的有效性。实现郊区水环境管理开发、利用、保护、治理、回用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转贴于

(二)加强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各级水环境管理法规体系建设,根据水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的特点,统筹规划水资源和水污染管理立法。完善地方各级水环境管理制度,注重对水环境管理综合性立法,统筹考虑各部门和水环境资源相关单位利益。注重地方水环境管理的程序性立法,明确界定水环境管理的权责。建立水环境管理审批、运营、监督机制制度的建立,推行许可证制度。进行郊区水源污染防治立法,完善取水权、排污权交易立法。加强水环境管理的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监督,提高管理效率。

(三)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对水环境管理运行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明确进行水环境相关权利界定,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建立完善水资源相关权利的市场交易制度,特别是个体与群体的取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丰富水环境管理的组织形式,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水环境管理的投融资制度,推行水环境管理涉水者治理模式。丰富产业组织形式,实行推行股份制、出租、拍卖、委托经营等形式提高涉水企业的运行效率。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丰富水环境管理调控手段,推行系统的水环境管理税、费、补贴、信贷等经济手段,加大水环境调控经济手段的研究,特别是级差税、费以及绿色信贷方面,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产业园区的建立,促进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四)建立和完善参与和监督机制

加强水环境管理集体和个人的水环境知识宣传和教育,发挥管理对象的监督和参与作用,是做好水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起水环境相关单位、个人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参与和监督机制,丰富参与渠道,可以以水环境监督委员会、用水协会、节水互助小组、水环境管理听证会等制度形式,加强水环境管理监督。对涉水事务执行过程和涉水企业的运作过程舆论指导、决策建议、运行监督,形成良好的水环境管理的参与氛围,进行提升水环境管理效率。

(五)将水环境管理与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城市郊区是地区经济的增长区域,也是地区社会管理资源的薄弱区域,高耗水、重污染的工、农业单位是造成郊区水环境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优化郊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结合地区水环境特点,鼓励发展低耗水、低污染的工、农业产业,从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坚持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生态农业,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优化利用相结合,将水文化建设与水景观建设相结合,打造地方经济发展特色,推进城市郊区的城镇化建设,实现郊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佃红.浅谈农村水环境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J].治淮,2008,(2):42-43.

[2]毛春梅,施国庆,黄涛珍,丁守森.淄博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研究[J].水资源保护,2007,(6):75-79.

[3]杨继富,李久生.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建议[J].农村水利,2006,(5):21-24.

[4]许玉明.全面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城市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6,(1):63-66.

[5]曾维华,张庆丰,冯艳,杨志峰.中国水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12):92-95.

城郊经济管理论文篇2

    论文摘要:我国城市郊区面临严峻的水资源和水污染形势。城市郊区现行的水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通过对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改革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的对策。

    城市郊区指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周边区域中所形成的,其特征、结构和功能介于传统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地理区域,是城市和乡村社会、经济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交叉地带。城市郊区是城市发展的最具有生命力的区域,现行城市郊区水环境的严峻现状严重制约了城市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郊区半工半农的产业特点和以农村集体管理为主导的管理体制使其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相较于普通城市和农村具有复合型的特点,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更为复杂,因此对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破解城市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瓶颈”问题就显得格外紧迫。

    一、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管理体制,水环境管理与发展不相适应

    现行郊区水环境管理实行的分散式的管理体制,水资源、水污染等管理分属不同部门,水环境管理责权交叉多,难以统一规划和协调,部门间管理工作缺乏有效衔接,造成了水环境管理的脱节,割裂了水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不利于水环境综合管理,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二)管理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我国关于水环境管理的法律实行的是水污染和水资源分立立法的形式,部分立法内容存在交叉甚至冲突。目前,我国水环境综合管理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涉水部门多,部门起草立法时缺乏综合平衡,立法实践又先后,缺乏通盘考虑,涉水法律存在交叉,妨碍水环境管理的法律执行。水环境管理的立法现在注重实体性立法,缺乏程序性立法,造成实体性立法规定的目标难以实现。对于水环境管理的概念缺乏必要的界定,可操作性较差。

    (三)水环境管理运行机制缺失

    1.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管理方式不能满足水环境管理的要求

    政府在水环境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实行以行政管理为主的高度集中的调控政策。水环境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界限不清,水环境管理主要以各级政府投资为主,造成了水环境管理工作具有片面性和不可持续性的特点,单独依靠行政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水环境管理的需要。

    2.水环境管理经济手段运行机制缺失

    市场机制是微观领域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各种税、费、补贴、信贷等是水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在水环境管理相对薄弱的城市郊区,经济手段的实施由于管理力量的薄弱,制度规范的缺失造成实施和监管难度较大,制约了水环境管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3.监督及参与机制缺失

    我国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责任制尚不健全,地方政府在水环境管理方面兼有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角色,监管动力不足,造成了水环境管理执法不力、监管不力的结果。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方面的参与机制并不健全,水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尚待健全,公众的水环境知情权落实不够,对水环境规划和水资源分配等参与不够,参与渠道和方式落实不够,缺少公众参与监督的有关规定,不能建立起公众监督机制,使得水环境管理缺乏广泛的公众参与。

    二、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存在矛盾及分析

    (一)水环境整体联系性和水环境分散管理的矛盾

    整体性和联系性是水环境的自然属性,是水环境实行统一管理的必然要求。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阶段造成我国水环境管理实行分立管理的现状,导致了水环境管理各职能部门权责交叉、利益冲突。水环境管理职能的割裂、水环境管理职能界定的不清晰,造成各职能部门在进行水环境管理的时候不能够充分考虑水环境整体公共利益,造成了在水环境管理立法出现交叉,个别条文冲突的现象。

    (二)水环境管理与城市郊区经济发展的矛盾分析

    城市郊区是地区经济的增长点,是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带,同时也是水环境管理力量薄弱的地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尚待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的矛盾日益尖锐。郊区经济发展以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为主,在各地重视本地国民经济发展,努力增加本地税收的推动下,造成政府对水环境管理的执行性大打折扣,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

    (三)水环境行政管理与市场机制运作的矛盾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造成了我国水环境管理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现状,水环境管理受政府施政方针的影响较大,水环境管理以政府投入和政府推动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市场机制在微观层面上是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客观上要求改变政府职能。改变政府在水环境管理中运动员、裁判员身份不分的现象。

    (四)城乡二元结构现状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之间的矛盾

    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是资源和福利城乡间分配的不平衡,公共物品的不均衡分配是直接表现之一。城市郊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区域,具有较强的水资源需求和水污染治理要求,但是城市郊区公共资源投入不足造成水环境管理力量薄弱,制度缺失,造成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加重的现实状况日益严重。

    三、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改革的对策

    (一)城市郊区水环境集成管理

    水环境的分散管理割裂了水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部门间的分权管理使水环境管理的各个方面缺乏协调和配合,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构建以政府统领的水环境集成管理的体制,整合管理资源,统筹管理涉水事务。实行水环境的城乡统一管理,实现水环境管理的部门间的集成、地域间的集成、管理内容的集成、管理对象的集成。推进水环境管理体制创新,推行区域水量和水质的统一管理,调整目前水环境管理部门为事业单位性质,增强其行政权力,赋予其财权、事权,加强对涉水事务的协调能力,确保执行的有效性。实现郊区水环境管理开发、利用、保护、治理、回用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二)加强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各级水环境管理法规体系建设,根据水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的特点,统筹规划水资源和水污染管理立法。完善地方各级水环境管理制度,注重对水环境管理综合性立法,统筹考虑各部门和水环境资源相关单位利益。注重地方水环境管理的程序性立法,明确界定水环境管理的权责。建立水环境管理审批、运营、监督机制制度的建立,推行许可证制度。进行郊区水源污染防治立法,完善取水权、排污权交易立法。加强水环境管理的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监督,提高管理效率。

    (三)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对水环境管理运行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明确进行水环境相关权利界定,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建立完善水资源相关权利的市场交易制度,特别是个体与群体的取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丰富水环境管理的组织形式,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水环境管理的投融资制度,推行水环境管理涉水者治理模式。丰富产业组织形式,实行推行股份制、出租、拍卖、委托经营等形式提高涉水企业的运行效率。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丰富水环境管理调控手段,推行系统的水环境管理税、费、补贴、信贷等经济手段,加大水环境调控经济手段的研究,特别是级差税、费以及绿色信贷方面,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产业园区的建立,促进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四)建立和完善参与和监督机制

    加强水环境管理集体和个人的水环境知识宣传和教育,发挥管理对象的监督和参与作用,是做好水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起水环境相关单位、个人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参与和监督机制,丰富参与渠道,可以以水环境监督委员会、用水协会、节水互助小组、水环境管理听证会等制度形式,加强水环境管理监督。对涉水事务执行过程和涉水企业的运作过程舆论指导、决策建议、运行监督,形成良好的水环境管理的参与氛围,进行提升水环境管理效率。

    (五)将水环境管理与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城市郊区是地区经济的增长区域,也是地区社会管理资源的薄弱区域,高耗水、重污染的工、农业单位是造成郊区水环境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优化郊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结合地区水环境特点,鼓励发展低耗水、低污染的工、农业产业,从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坚持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生态农业,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优化利用相结合,将水文化建设与水景观建设相结合,打造地方经济发展特色,推进城市郊区的城镇化建设,实现郊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佃红.浅谈农村水环境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J].治淮,2008,(2):42-43.

    [2]毛春梅,施国庆,黄涛珍,丁守森.淄博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研究[J].水资源保护,2007,(6):75-79.

    [3]杨继富,李久生.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建议[J].农村水利,2006,(5):21-24.

    [4]许玉明.全面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城市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6,(1):63-66.

    [5]曾维华,张庆丰,冯艳,杨志峰.中国水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12):92-95.

城郊经济管理论文篇3

论文摘要:我国城市郊区面临严峻的水资源和水污染形势。城市郊区现行的水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通过对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改革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的对策。 

 

城市郊区指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周边区域中所形成的,其特征、结构和功能介于传统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地理区域,是城市和乡村社会、经济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交叉地带。城市郊区是城市发展的最具有生命力的区域,现行城市郊区水环境的严峻现状严重制约了城市郊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郊区半工半农的产业特点和以农村集体管理为主导的管理体制使其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相较于普通城市和农村具有复合型的特点,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更为复杂,因此对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破解城市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瓶颈”问题就显得格外紧迫。 

一、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管理体制,水环境管理与发展不相适应 

现行郊区水环境管理实行的分散式的管理体制,水资源、水污染等管理分属不同部门,水环境管理责权交叉多,难以统一规划和协调,部门间管理工作缺乏有效衔接,造成了水环境管理的脱节,割裂了水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不利于水环境综合管理,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二)管理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我国关于水环境管理的法律实行的是水污染和水资源分立立法的形式,部分立法内容存在交叉甚至冲突。目前,我国水环境综合管理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涉水部门多,部门起草立法时缺乏综合平衡,立法实践又先后,缺乏通盘考虑,涉水法律存在交叉,妨碍水环境管理的法律执行。水环境管理的立法现在注重实体性立法,缺乏程序性立法,造成实体性立法规定的目标难以实现。对于水环境管理的概念缺乏必要的界定,可操作性较差。 

(三)水环境管理运行机制缺失 

1.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管理方式不能满足水环境管理的要求 

政府在水环境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实行以行政管理为主的高度集中的调控政策。水环境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界限不清,水环境管理主要以各级政府投资为主,造成了水环境管理工作具有片面性和不可持续性的特点,单独依靠行政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水环境管理的需要。 

2.水环境管理经济手段运行机制缺失 

市场机制是微观领域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各种税、费、补贴、信贷等是水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在水环境管理相对薄弱的城市郊区,经济手段的实施由于管理力量的薄弱,制度规范的缺失造成实施和监管难度较大,制约了水环境管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3.监督及参与机制缺失 

我国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责任制尚不健全,地方政府在水环境管理方面兼有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角色,监管动力不足,造成了水环境管理执法不力、监管不力的结果。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方面的参与机制并不健全,水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尚待健全,公众的水环境知情权落实不够,对水环境规划和水资源分配等参与不够,参与渠道和方式落实不够,缺少公众参与监督的有关规定,不能建立起公众监督机制,使得水环境管理缺乏广泛的公众参与。 

二、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存在矛盾及分析 

(一)水环境整体联系性和水环境分散管理的矛盾 

整体性和联系性是水环境的自然属性,是水环境实行统一管理的必然要求。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阶段造成我国水环境管理实行分立管理的现状,导致了水环境管理各职能部门权责交叉、利益冲突。水环境管理职能的割裂、水环境管理职能界定的不清晰,造成各职能部门在进行水环境管理的时候不能够充分考虑水环境整体公共利益,造成了在水环境管理立法出现交叉,个别条文冲突的现象。 

(二)水环境管理与城市郊区经济发展的矛盾分析 

城市郊区是地区经济的增长点,是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带,同时也是水环境管理力量薄弱的地带,水环境管理制度尚待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的矛盾日益尖锐。郊区经济发展以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为主,在各地重视本地国民经济发展,努力增加本地税收的推动下,造成政府对水环境管理的执行性大打折扣,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 

(三)水环境行政管理与市场机制运作的矛盾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造成了我国水环境管理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现状,水环境管理受政府施政方针的影响较大,水环境管理以政府投入和政府推动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市场机制在微观层面上是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客观上要求改变政府职能。改变政府在水环境管理中运动员、裁判员身份不分的现象。 

(四)城乡二元结构现状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之间的矛盾 

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是资源和福利城乡间分配的不平衡,公共物品的不均衡分配是直接表现之一。城市郊区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区域,具有较强的水资源需求和水污染治理要求,但是城市郊区公共资源投入不足造成水环境管理力量薄弱,制度缺失,造成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加重的现实状况日益严重。 

三、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改革的对策 

(一)城市郊区水环境集成管理 

水环境的分散管理割裂了水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部门间的分权管理使水环境管理的各个方面缺乏协调和配合,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构建以政府统领的水环境集成管理的体制,整合管理资源,统筹管理涉水事务。实行水环境的城乡统一管理,实现水环境管理的部门间的集成、地域间的集成、管理内容的集成、管理对象的集成。推进水环境管理体制创新,推行区域水量和水质的统一管理,调整目前水环境管理部门为事业单位性质,增强其行政权力,赋予其财权、事权,加强对涉水事务的协调能力,确保执行的有效性。实现郊区水环境管理开发、利用、保护、治理、回用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二)加强城市郊区水环境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各级水环境管理法规体系建设,根据水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的特点,统筹规划水资源和水污染管理立法。完善地方各级水环境管理制度,注重对水环境管理综合性立法,统筹考虑各部门和水环境资源相关单位利益。注重地方水环境管理的程序性立法,明确界定水环境管理的权责。建立水环境管理审批、运营、监督机制制度的建立,推行许可证制度。进行郊区水源污染防治立法,完善取水权、排污权交易立法。加强水环境管理的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监督,提高管理效率。 

(三)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对水环境管理运行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明确进行水环境相关权利界定,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建立完善水资源相关权利的市场交易制度,特别是个体与群体的取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丰富水环境管理的组织形式,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水环境管理的投融资制度,推行水环境管理涉水者治理模式。丰富产业组织形式,实行推行股份制、出租、拍卖、委托经营等形式提高涉水企业的运行效率。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丰富水环境管理调控手段,推行系统的水环境管理税、费、补贴、信贷等经济手段,加大水环境调控经济手段的研究,特别是级差税、费以及绿色信贷方面,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产业园区的建立,促进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四)建立和完善参与和监督机制 

加强水环境管理集体和个人的水环境知识宣传和教育,发挥管理对象的监督和参与作用,是做好水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起水环境相关单位、个人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参与和监督机制,丰富参与渠道,可以以水环境监督委员会、用水协会、节水互助小组、水环境管理听证会等制度形式,加强水环境管理监督。对涉水事务执行过程和涉水企业的运作过程舆论指导、决策建议、运行监督,形成良好的水环境管理的参与氛围,进行提升水环境管理效率。 

(五)将水环境管理与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城市郊区是地区经济的增长区域,也是地区社会管理资源的薄弱区域,高耗水、重污染的工、农业单位是造成郊区水环境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优化郊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结合地区水环境特点,鼓励发展低耗水、低污染的工、农业产业,从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坚持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生态农业,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优化利用相结合,将水文化建设与水景观建设相结合,打造地方经济发展特色,推进城市郊区的城镇化建设,实现郊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佃红.浅谈农村水环境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j].治淮,2008,(2):42-43. 

[2]毛春梅,施国庆,黄涛珍,丁守森.淄博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研究[j].水资源保护,2007,(6):75-79. 

[3]杨继富,李久生.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和建议[j].农村水利,2006,(5):21-24. 

[4]许玉明.全面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城市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6,(1):63-66. 

[5]曾维华,张庆丰,冯艳,杨志峰.中国水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12):92-95. 

城郊经济管理论文篇4

大城市郊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表现出很强的边缘效益,是我国最有生命力、经济发展最快的新兴地带,也是我国人均收人较高的地区,这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也是令人瞩目的,称得上是本世纪末期在东方出现的奇迹.郊区孕育着城市发展的未来,是城市快速发展蔓延的主要地区,是卫星城镇的前身,是农村发展的榜样和先导.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城市郊区是我国持续发展的范例,搞好这里的生态经济规划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做为城市化的前沿,城市郊区在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诸如:郊区做为城市蔬菜、副食品重要生产基地的功能在逐渐减弱;郊区已经成为城市生态危机的转嫁地;郊区的土地利用与城市整体发展相脱节;郊区自身资源配置结构不尽合理,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去探讨,如不加以解决,就会把暂时取得的发展抵消了。

1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理论思想

1.1持续发展理论持续发展的涵义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题下,寻求我们当代人对自然资源、人力、财力进行再分配的发展途径。它包涵了六个基本嚎则:公平(Justce)、持续性(Sustainability)、和谐(Ha~ny).需求(N氏过)、高效率(托ghEffianCy)和质量升级(QuslityPromotion),其中持续性是最基本的原则。持续发展理论做为人类新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凤.持续发展战略是本世纪乃至今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持续发展理论是“共生”理论、“共同创造”理论的发展,认为地球上的环境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相互作用的,人类要认识到地球具有整体性和其间各子系统的相互依存性,人类必须考虑到环境与发展两个方面.持续发展理论并不反对经济增长,反而认为无论是发达工业化国家,还是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发展经济,才是解决当前全球性危机的根本出路.同时,持续发展理论强调:要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保护环境,不能以环境恶化来换取经济的增长。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建设必须遵循持续发展理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质量的提高.

1.2边缘效应理论奥德姆(E.P.Odum)的边缘效益思想是纯生态学的.国际上把产生边缘效应的空间域称为Ecotone.实际上,边缘效应不仅存在于生态学,同时也存在于自然界的许多领域。如:林农交错带(山地平原交错带)、农牧交错带(森林草原与草原交错带)、城乡交错带等,这些地带已经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大城市郊区位于城乡交错带,这一过渡带对Ecotone的特征体现得十分明显,从环境、人口数量和质量、经济形态、社会生活以及物质能量交换等方面都具有过渡带的时空变化,主要特征:(l)多样性:受城乡经济的双向辐射,产业结构具有双向衔接的特点,综合性强,部门多样;(2)机动性:不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束缚,决策管理灵活,产业选择机会多,获得信息快,部门结构变率大,产品更新快,使郊区的经济充满生机;(3)突变性:其产业和管理都不是单一的线性延续,而是突变的、非线性的.乡镇企业的产值经常是成倍增长;(4)脆弱性:大多数乡镇企业抗外界干扰能力弱,产业结构依赖城市大工业强,独立性差.而且大多数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只注重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些特征中有正向效应,也有负向效应.其正向效应包括很强的竞争力,变化速度快,移动能力强,是突变的产生区,生物具有多样性,等等。负向效应是指具有脆弱性、恢复原状的机会小,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因此,在大城市郊区的发展中要应用边缘效应理论扬长避短,以特定的理论去指导特殊地区的经济发展。

2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原则

大城市郊区是由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多等级的复合的生态系统.在规划中要从整体上研究大城市郊区各子系统间的内在联系,寻求对该系统进行整体的协调规划,使系统的整体结构达到最合理,整体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是以大城市郊区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士地利用规划为重点,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区域内各种生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系统功能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区域的生态经济开发方向、发展目标、途径和对策,对其生态经济结构合理布局,促进大城市郊区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协调持续地发展。要协调系统整体之间关系,实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各方面综合效益的持续提高,应考虑到两个方面。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大城市郊区位于大城市向农村的过渡带上,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大城市郊区具有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和农村生态经济系统都不具备的特征。在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中要本着两个原则,第一要保持和提高整体的持续性;第二:充分利用边缘效益.

3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主要内容

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就是在规划原则的指导下.对确定规划期内该复合生态系统的一种优化设计,这种设计主要是对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规模进行规划,该规划是以复合生态系统辨识和土地资源性质分析为基础的.规划程序可用框图表示如图1所示.复合生态系统辨识要从系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态状况等方面着手,进行综合分析。自然生态条件主要着重于经济建设的自然生态条件分析,包括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诸多方面.社会经济条件包括所辖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人口构成、固定资产、年创产值、利税、人均收人等.生态经济发展现状是指该规划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规划区现有的产业结构。在上述诸多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搞清楚规划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找出解决问题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子.认识复合生态系统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大城市郊区复合生态系统的土地资源性质进行分析。因为复合生态系统是建立在土地资源之上,土地资源的性质是复合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性质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自然类型、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潜力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这些方面的分析是一环扣一环的。在复合生态系统辨识和土地资源性质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系统进行预测.本文主要进行了人口预测和土地预测。人口预测是为了清楚规划期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决定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量和各项生态经济指标的人均占有量.从总体上看,人口的发展是各项用地的依据,人口规模和人均用地的水平决定了土地利用结构.因此,人口预测是复合生态系统预测的基础。按非建设用地类,上地需求预测应该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工矿用地、交通(包括水利设施)用地、水域、事业居住用地.这类用地可根据所规划区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方向和土地资源性质对某类用地进行重点预测,有条件的可对各类用地均进行需求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土地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由于土地是自然的产物,土地资源是不能再生的,既使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灾害全部消除,人口、土地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会日益尖锐.因此,确定一个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可以确保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为规划期的上地利用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在大城市郊区,土地的生态经济需求预测还有自身的特点。大城市郊区有强的边缘郊应,居民的生产、生活也有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特点,物质能量的商品性很强,口粮很少部分自给,蔬菜、副食品的生产主要是满足城市消费因此大城市郊区的人门预测只能影响到居住用地和轻度影响农业用地的需求,郊区农用地的需求和大范围内农用地需求预测不同.如:大城市郊区耕地需求预测分两个部分第一是为当地居民提供蔬菜副食品和部分口粮的耕地濡求预测;第二是为市区提供蔬菜副食品及其它调剂商品所需的耕地数量.在上述系统辨识和需求预测基础上,对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规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最后做出大城市郊区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经济类型规划、生态经济产业结构及指标规划在内的具体规划方案和规划图.

4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几点认识

4.1经济发展的起点高我国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大城市郊区比城市、农村和一般的城乡过渡带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搞好其生态经济规划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大城市郊区除了具有城乡交错带的普遍优势外,在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下,还具有许多时代的特殊性.首先它具有较大城市内部更为廉价的土地资源优势;其次,没有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也没有计划经济留下的包袱,运转灵活机动,容易实现高速发展;第三,集体经济为主体的郊区乡镇企业较城市个体经济和国有经济容易筹集积累资金,且周转速度快,比较易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第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城市居民对绿色食品的消费、对旅游休憩的需要更为旺盛,这为郊区农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市场需求。在犬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中不仅要利用其边缘效应,还要抓住经济体制转轨这一特殊时期殊地带速变性特点,站在经济发展高起点上,合理布局.农业要实行规模经营,形成高投人、高产出的大批量、无季节性的蔬菜生产基地、花果基地、乳肉蛋基地。工业生产要立足本村面向城市,把当地经营与异地经营相结合,在大市场环境中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形成农工商一体的大型产业集团。

4.2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要重视郊区的农田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会产生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在齐齐哈尔市郊区就存在沙化、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现象.多数乡镇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缺乏环境保护的配套设施,排放的“三废”危害了郊区的生态环境.郊区又是城市垃圾、废水的排放地、倾倒场,污染工业的搬迁地.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郊区的生态环境,从这一点看,大城市郊区是生态环境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形势最严竣的地区。

城郊经济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法;上海郊区

一、引言

自1946年“大上海都市计划”开始,上海就已经开始规划建设郊区。从“十五”期间的“一城九镇”到“三城七镇”,再到“1966”城镇体系的建设,跨入新世纪以来,虽然上海郊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取得了重大突破,但郊区建设仍是上海城市化的薄弱环节。本文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上海郊区三次产业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总结产业结构的优劣及竞争力的强弱,进而据此提出调整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为上海郊区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三、数据分析与结论

(一)数据处理

(二)结果分析

(三)分析结论

在经济发展方面,上海郊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其经济地位日益上升,成为了上海的经济增长点。在考察期内,上海郊区的GDP增长率高于全市水平,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增长率均为全市水平的1.7倍多。

在产业结构方面,上海郊区的产业结构正逐步调整优化,但是产业结构仍存在劣势。2001-2010年期间,上海郊区第一产业的比重从5.8%持续下降至1.7%,第二产业比重从57.2%上升至57.3%,第三产业比重从37.0%上升至41.0%,郊区工业仍然将是郊区发展的经济支柱,符合“二三一”的产业发展方针。在三次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中,上海郊区产业结构的整体P值小于0,表明上海郊区的产业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其优势与全市相比较弱,是影响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

在第三产业发展方面,上海郊区第三产业的P值大于0,说明其具有产业结构优势、产业结构层次水平较高,主要集中于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以及房地产业等生产和生活业。但是,仍要加大对郊区服务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提升生产业聚集区功能,提高生活服务业质量,健全和完善公共服务业。

四、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上海郊区应充分认识其产业的结构劣势和竞争力优势,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充分利用各产业的竞争力优势,进行产业结构优化。

(一)促进新兴高技术产业发展

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原动力,高技术产业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其带来的高附加值对提升产业竞争力也具有重大作用。因此,郊区作为上海工业的主体和重要基地应积极促进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

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决定因素。郊区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合理布局郊区现代服务业能提升上海城市总体功能,实现郊区经济快速增长。所以,上海郊区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改变郊区现代服务业落后的局面。

(三)加快产业园区结构调整

郊区产业园区结构调整是上海经济增长转型、城市功能提升和郊区新城建设的重要途径。首先产业园区结构调整能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形成梯度,避免产生同质产业竞争现象;其次产业园区结构调整能为从市中心转移过来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郊区新城是带动上海今后发展的主要力量,促进郊区“产城融合”已经成为郊区新城发展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郊区发展报告2010-2011[R].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2]上海市统计局和上海市农业委员会.2011上海郊区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吴继英,赵喜仓.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及其应用[J].统计研究,2009(4).

城郊经济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旅游城市;近郊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高速发展,形成了以城市为住的工业经济和以农村为主的农业经济。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城市与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文化教育水平都存在很大差距。而作为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城市近郊,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其经济构成既有工业经济的特点,又有农村经济的特点。从国外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现代工业在城市的发展,对近郊农村发展有名单的带动作用。用高效的生产力转化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并利用工业经济思维,将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现代农业。

一、 旅游城市近郊农村的定位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城市职能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每个城市根据地域,历史,发展趋势不同,都有其独特性。有的城市明确以旅游为开发方向。这种城市,其旅游产业在经济中占据很大比例,其行业发展好坏对城市影响巨大。而一些污染指数较高的企业或者对城市景观有影响的企业,就必须迁出城市。则从各方面考虑,近郊景观成为企业迁出的首选目的地。另一方面,近郊农村可以借助旅游城市所带来的人口流动,进行贸易活动,提供自己特色产品成为另一个优势。

二、 旅游城市近郊农村的发展模式

虽然同为旅游城市的近郊农村,但是由于城市发展水平不同,地域不同,自身资源情况不同,所以近郊农村的发展模式也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详细分析各种因素,综合比较,因地制宜,逐步规划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出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1. 发展工业经济

工业的发展能够消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快速持久的带来说如增长。通过工业发展,还能够带动近郊农村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等各项指标的综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由于主体城市定位为发展旅游行业,对环境要求非常高,因此需要把一些企业外迁。近郊农村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当仁不让获得外迁目的地。企业外迁近郊农村,首先就是厂房成本降低,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其次近郊农村作为旅游城市的辐射地,交通发达便利,而且缺少了城市中的拥堵,更具优势。而作为旅游城市,必定修建了发达的交通系统,这为企业迁往近郊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近郊农村劳动力素质相较偏远农村更好。具有更好的文化程度和职业意识。而且工厂需要的高等教育人才,可以在城市居住,近郊上班,这方面更能吸引企业入驻。而且近郊农村消费水平较低,相对应其工资水平也低于城市,可以进一步减低企业成本。

2. 发展旅游经济

近郊农村发展旅游经济,有其独特的优势。一个是依靠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和客流量,开发自身独特的田野风光和乡土风情。或者是把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进行改造,包装成体验休闲旅游项目。例如发展观光农场,种植特色作物,并把采摘的机会让给游客,并配套相应设施,或者人员讲解,可以让家长带孩子进行亲子体验,寓教于乐。可以办一个农家乐,将池塘,菜田,养殖结合起来,游客亲自钓鱼,亲自选菜,亲自喂养家畜。然后农场主进行食材加工,或者游客可以自己动手做饭,体验农村文化。再辅以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就能打造城市旅游之外的另一个旅游景点,甚至能反哺主城区的旅游业。另外一种模式是保持原有生态风貌,利用近郊农村不同于城市的田园风光,或名刹古寺,或历史遗迹来打造成旅游景点,丰富中心城市的旅游内容。农村旅游休闲模式因为是结合当地的生活生产习惯,利用现有资源,所以投资很少,适合近郊当地农民创业,并且其具有可观的收益,短期内就能获利。而且不会让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让农民少了后顾之忧。所以打造旅游休闲经济模式百利无一害,是农村发展的新模式。能够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其次,各地游客能够带来大量外部信息,能够让农村居民增长见识,从思想上推动农村发展。近郊农村发展旅游城市,除了区域优势和旅游环境外,近郊农村居民生活更贴近城市居民,能够了解旅客需求,这也是一个重要优势。而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产生激烈的竞争。在此过程中,政府应进行统一管理,各个村镇、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旅游方案,避免因雷同产生不利竞争。再者,虽然质朴是农村居民美德,但是政府应严格管理,维护好旅客利益,保持旅游城市良好形象。

3. 发展商贸经济

旅游城市为区域内带来了大量的人流,而发展旅游城市交通系统等基础设施必然完备。这些要素为近郊农村打造商贸经济提供了便利条件。不同于城市商圈,近郊农村可以打造物流产业园,或者其他大宗商品等占地面积大的物流市场,把其土地租金廉价的优势发挥出来。以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最终形成经济发展新模式。近郊农村发展物流产业能够从大量流动人口中快速积攒口碑,打开知名度。但是打造商贸经济缺点同样明显。物流经济需要完备的配套设施,需要大量资金,需要聚齐起一定规模。这些都需要政府主导。而政府在规划时也要慎密调研,充分挖掘当地优势。另一方面,物流经济创业风险较大,需要近郊农村居民有较强的创业能力和风险意识。

三、结语

发展农村经济,减小城乡差距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而近郊农村因其地理位置,在发展自身方面占据独特优势。本文以旅游城市的近郊农村为切入点,讨论了近郊农村发展经济的几种模式。总之,近郊农村的发展,还是要根据其独特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让农民真正从发展中获利,建设健康新农村。只有农村和城市都发展了,才是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鸿雁.陕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

[2]查芳.对乡村旅游起源级概念探讨[J].安康师专学报,2010(12).

城郊经济管理论文篇7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2.01.020

以“人本、生态、低碳、可续”为理念,以中小城市特别是大都市郊区新城可持续开发为主题的“第二十届长三角城市科学创新论坛”,12月1日在上海城市管理学院隆重举行。该论坛同时也是“第八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城市科学分论坛”,主题是“中小城市与大都市郊区新城开发的现念”。与会的各界专家学者借鉴中外城市创造的前导理念和成功经验,就如何在全球化时代、城市化加速期、城市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背景下,科学、高效、生态、低碳、节俭地推进中小城市尤其是大都市郊区新城的可持续发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诸多符合本土实际的应对理论和实践举措。论坛由长三角江、浙、皖、沪四地城市科学研究会,以及上海城市管理学院、上海淀山湖新城发展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来自国家建设部、中国社科院、长三角各大著名高校,以及城市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150余人出席论坛。

随着经济、人口、物流向现代城市的进一步集聚,以及建筑、交通、空间在大城市密度的急剧提高,拥挤、脆弱、空心化、高碳化、不可续等城市病日益严重。为此,国家十二五发展战略,不仅为整体经济的出口转内需、投资转消费描画了清晰的轨迹,也为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与大都市郊区新城开发,提出了新理念,包括:人本为核心的空间布局与尺度掌控、历史文脉与原生态的现代化继承和保护、产业体系的整体性与生活的全配套、中小城市和郊区新城与大都市的相对独立关系,以及新时期城市规划中人本、生态、低碳、可持续元素的多元整合等。为此论坛组织了6位嘉宾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就中小城镇的发展建设提出自己的见解。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文汇报、新闻晨报、上海科技报、东方网等媒体,就本次论坛作了相关的专题报道。

一、错位竞争视野下的中小城市发展路径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李迅作了题为《中小城市与大城市错位发展的理性思考》的主题发言,从三个角度论述了其思考。一是介绍了我国中小城市的数量概况,认为至2010年,全国城市657个,城镇人口66978万人,城镇化率49.95%,城镇规模等级结构逐步完善,我国城市人口继续呈向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集中的态势。此外农民进城务工,40%在大城市,60%在中小城市和城镇,说明农民进城也存在一个梯度发展的过程,即进入大城市务工的人往往在县城镇、中等城市先务过工,积累经验以后再进入大城市。二是阐述了我国发展中小城市的主要特点,城镇密集地区、巨型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问题,事关我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大、中、小城市协调以及城乡发展的协调,是城乡空间规划和合理布局工作的重点内容,亟需围绕重点问题开展科技攻关,为国家制定相关城镇化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借鉴。三是提出了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的方向路径,认为中小城市在选择发展模式方面,可更多考虑包含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集约型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型城市发展模式与和谐型城市发展模式这四种类型。

二、大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小城市发展机制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原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牛凤瑞作了题为《大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小城市发展》的主题演讲,认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一个省级行政区即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的幅员,因此在由若干省域组成的大区域内形成相对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而推进大区域一体化的目的,是协调域内各行政区之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政策,实现区域资源配置的整体优化。为此在大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中小城市具有联动发展的历史趋势,而中小城市的差异化发展是主流,是区域联动发展的基础,而联动发展则是差异化发展的结果和延伸。为此要把握中小城市差异化发展的三个节点,即产业方向的选择、市域产业空间布局与域内差异化发展环境的构建。此外,由于中小城市自主发展决策总体上仍受到诸多的不必要限制,致使中小城市职责与权力的不匹配呈加剧之势,因此还必须完善中小城市差异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大都市城镇化目标下的郊区新城发展战略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城科会副理事长、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俞斯佳作了《上海大都市郊区新城发展的创新战略》的主题发言,就上海郊区新城发展历史作了回顾,认为上海郊区城镇建设经历了“卫星城”-“新城”的发展历程,在历次城市总体规划中始终坚持着“实现中心城功能优化和有机疏散、沿区域通轴线培育城镇节点、促进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目标。“十五”规划以来,上海市郊区新城规划建设成效显著。新增人口逐渐向郊区集中;城市发展重心逐渐向郊区转移;松江新城、嘉定新城等已初具规模;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功能性项目、重大产业基地纷纷落户郊区。郊区已成为推进上海城镇化的主要载体,且上海郊区新城发展体现提升新城规模能级、促进新城产城融合、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实行基础设施优先与优化新城环境品质这五大创新。

四、大都市区竞争背景下的新城转型升级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委副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导彭震伟作了题为《全球化时代大都市区新城发展的思考》的主题演讲,认为当今及今后世界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表现为城市已成为全球及区域竞争的基本空间单元,城市的空间形态也逐步由单一城市转变为城市区域。而生产业由于面对面交流的需要,信息与人力资本的可获得性、创新的可能以及良好环境条件等原因,高度集聚于大都市区,成为现代大都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产业基础,并成为影响大都市空间再组织过程的核心要素。在大都市区内部,总体上生产业的空间布局呈现出由核心向地区扩展的郊区化趋势,生产业的不同职能部门的空间分化,生产业中那些具有高度“前台”功能的中介服务部门和功能向中心城市集聚,而那些具有“后台”功能的生产业部门及功能则向大都市区的其他城市/新城呈分散化布局。

五、发达国家建设实践中的新城因地制宜开发

浙江大学建工学院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教授周复多在题为《中小城市和大都市郊区新城的因地制宜》的主题演讲中认为必须重视中小城市和大城市郊区新城开发研究,而且中小城市和大城市郊区新城发展应因地制宜,我国的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决策与城镇规划仍有必要借鉴先行城镇化国家的一些经验与教训。为此,我国中小城市发展和大都市郊区新城开发必须关注四大问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市发展和新城开发应贯彻执行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法规;重视中小城市的发展,采取多种激励措施,科学规划;大都市郊区(郊县)新城开发应充分论证、科学规划(科学进行选址、新城职能定位、环境容量与发展规模的研究,以及新城与母城——中心城的关系处理等),符合人本、生态、低碳、可持续的要求。

六、现代生态城市理念下的绿色交通体系构建

江苏省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所长、博士、研究员级高工曹国华在题为《现代生态城市的绿色交通与构建途径——以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为例》的主题演讲中,认为发展绿色交通旨在降低环境影响、推动需求管理、创新交通技术、协调各种方式、引导用地布局、促进社会和谐,绿色交通理念要始终贯穿于交通与土地利用整合的全过程,绿色交通应发挥优化城市交通和提高城市品质的双重功能,建立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并使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得以具体地贯彻落实。由于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区位和尺度的特殊性,为打造绿色交通为主导的综合交通系统提供了基本条件。首先,生态科技岛位于南京主城区与江北副城之间,地质条件一般、生态敏感,需要采取低冲击开发模式。其次,全岛南北长约12km,东西平均宽约1.2km,林荫道已成网络,空间尺度适宜。第三,以生态和科技为导向的绿色交通系统更契合建设“活力、宜居、生态、智慧洲岛,高科技研发业者、投资者与创意人才集聚地”的发展诉求,以及打造宜居、创业、科技之岛。

在本届论坛上,六位专家还从不同角度、各自领域的研究,分别指出了中小城市与大都市郊区新城开发的诸多问题,认为我国中小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不够完善,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城市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形成了三大共识:

一是中小城市和新城是我国行政区划体系中重要的战略节点,科学地开发,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带动内地产业更好地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对中小城市和新城发展的战略研究,注重理性借鉴国内外城镇建设的多元经验,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努力防范现代城市病,充分展现现代城市文明。

城郊经济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 郊区化;郊区房地产开发;关系;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2-0103-03

[作者简介] 贾育青,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04级区域经济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土地经济;

徐 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和金融。(江苏 南京 210016)

一、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开发关系的内容

(一)郊区化对郊区房地产开发的影响

1.郊区化的现实进程影响郊区房地产开发的目标市场。郊区房地产开发首先要了解城市发展是处在向心集中阶段、离心扩散阶段还是两者并存的阶段。如果是向心集中阶段,郊区房地产开发的目标市场便应以郊区的非农化人口为主,工作在城区寻找廉价住房的普通中产阶级为辅,开发中低档住宅;如果是离心扩散为主,郊区房地产开发的目标市场就应定位在城区中产阶级和富人阶层,开发高档住宅和别墅;如果是二者并存的阶段,郊区房地产的目标市场则应根据地块的特征进行细分[1]。我国在郊区化发展过程中并未出现空心化现象,城市中心区反而更繁荣,对人口和商业等经济活动的吸引力有增无减,这种离心扩散和向心集聚现象并存且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郊区房地产开发应根据郊区地块的具体特征进行市场细分,主要开发中低档住宅以满足郊区非农人口和城区内工薪阶层的住宅需求,同时针对城区的富人阶层开发高档住宅和别墅。

郊区住宅和工业房地产开发应分别与人口郊区化和工业郊区化的速度相适应,郊区房地产过早地大量开发,容易造成大量物业的积压和空置,导致资源浪费。如果郊区房地产开发落后于郊区化的发展速度,就会限制郊区化的顺利发展,郊区房地产供给短缺会导致地价迅速上涨、房价大幅度上扬,容易造成郊区房地产投资过热。

2.郊区化的空间扩展方向影响郊区房地产开发的区位选择。郊区房地产开发应与郊区化的空间扩展方向相一致,充分利用交通轴线的区位优势,发展城市郊区组团住宅建设[2]。由于郊区化过程中城区人口的外迁是沿着主要的交通线路,在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区域购房,而城区工业企业也沿着主要的交通线路向郊区开发区进一步集中,因此,郊区住宅和工业厂房开发可以依托交通轴线,选择在郊区的开发区和重点城镇进行房地产开发。

目前,我国人口郊区化中外迁居民大多是想增加住宅面积的普通工薪阶层,出行主要依赖于公交系统,人口外迁的距离不远,大多集中在城市近郊区,据此,郊区住宅开发可以选择近郊区建造价格相对较低的普通商品房。而城区富人阶层更多地追求优美的居住环境和设计、完善的配套设施,一般拥有私家轿车,对交通费用的承受力较强,郊区高档公寓和别墅可以选择在交通便捷、距离城区较远的地段进行开发。

3.郊区化中外迁人口的居住需求影响郊区住宅开发结构。人们对郊区住宅消费感兴趣,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居住文化消费型,对郊区的环境、景观和休闲方式感兴趣;第二种是郊区度假型,作为生活方式的提升和补充;第三种是居住实用型,对郊区目前较低的价格感兴趣;第四种是住房投资型,看好郊区发展趋势[2]。人口居住通常具有同类人口聚集的倾向,即同类文化背景或同类收入层次的人往往偏好居住在一起[3],而现实中由于人们在职业、收入、社会地位、生活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由此导致对住宅偏好的不同。郊区化中的普通工薪阶层的住宅消费类型属于居住实用型,中产阶层通常是居住文化型,而富人阶层更偏好住宅的度假休闲或投资效用。所以,郊区住宅开发结构应与郊区化中外迁人口多样化的居住需求相适应,随着各类人口聚集在不同的郊区地段居住,人们社会阶层的分化在空间上就表现为郊区居住的分异。

(二)郊区房地产开发对郊区化的影响

1.郊区住宅开发有利于促进人口郊区化。郊区住宅开发是目前郊区房地产开发的主要方面,也是整个城市住宅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开发增加了住宅面积,提高了住宅建设质量,使居民的整体居住水平得到很大改进。住宅开发也使居住的地域模式发生了变化,各类郊区住宅开发可以满足城区拆迁户、想增加居住面积的城区居民、追求良好居住环境的高收入阶层的居住需要,促进人口郊区化的发展。同时,住宅开发还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价值观念,在住房商品化改革以后,住宅支出在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住宅的保值、增值性使其成为重要的投资对象,随着郊区经济发展,郊区住宅的升值潜力越来越大,郊区住宅开发有利于满足城区居民追求投资回报的需要。

2.郊区房地产自身优势对人口和工业企业产生吸引力。郊区住宅一般布局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这些地带通常人口密度低,污染小,在规划设计上可充分尊重自然,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因此,郊区住宅以其安静幽雅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和贴近大自然的景观吸引城区的居民[4]。郊区通常处于城乡结合地带,其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系统把城市内部与外部地区联系起来,给企业产品和原材料集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郊区工业厂房开发通常集中在高速公路沿线的工业园区内。

郊区房地产的价格优势表现为郊区地价和房价的优势。郊区相对便宜的地价使郊区房地产的土地取得成本较低,房地产开发商有较大的成本空间去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建筑,以及根据房地产需求进行目标市场细分,促使自身开发产品的档次和价格多样化,对人口和企业更具有吸引力。

3.郊区房地产开发影响郊区化的区位条件。郊区房地产的成功开发能更好地满足外迁人口和企业对物质空间的需求,增强郊区招商引资和吸引人才的能力,促进投资和人口向郊区集聚。房地产具有产业关联性强、价值量大等特点,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居民消费热点,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为政府提供大量税费以及土地出让金,为郊区教育、医疗、商业和道路交通等各项配套设施建设提供了巨大的财力支持,优化了郊区的区位条件,有利于促进城区人口和工业企业向郊区迁移。

二、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开发关系的动力机制

(一)城市政府的作用

1.制度创新的推动。城市政府制度创新对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开发关系的作用表现在:(1)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这使得城市土地使用权可以出租、转让,逐步形成了土地市场,城市中心地段的地价大大高于郊区同类用地,导致城市中心地段大量的工业用地逐渐被收益率更高的商贸和金融等第三产业所替代,而郊区通常具有土地资源较充裕、地价低廉、靠近市区、交通便捷等区位优势,对城区人口和经济要素产生了拉动作用,也为城市房地产开发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5]。(2)城市住房制度改革。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进行住房商品化改革,逐渐形成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投资建房的运行机制,加快了郊区新住宅开发的步伐[6]。城市居民只有用货币购买商品房才能满足居住需要,城区居民为了获得比较宽敞、价格适宜的住房开始在郊区买房,带动了郊区住宅的开发。(3)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政策。旧城改造促使许多城区居民及工业企业迁移到郊区,郊区开发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结合,成为外迁人口和企业新的集聚场所,同时外迁居民和工业企业的房地产需求也由城市中心区转移到郊区,为郊区房地产开发注入巨大活力。(4)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自1984年开始,我国户籍管理放宽了对农村人口自由流动的限制,促使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务工经商,这些外来人口大多数集中在城市郊区,针对外来人口流动性大、购买力有限等特点,郊区廉租房的开发可以解决这部分人的居住问题,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这也有利于增强郊区对人口的吸引力。

2.城市规划的引导。城市规划确定城市的性质、职能、规模、城市用地结构和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从总体上决定城市郊区化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方向、规模和效益。在用地结构上,城市规划合理划分郊区开发土地的功能分区,为郊区化建设和郊区房地产开发用地指明方向,同时通过确定不同用途地块的合理规模,促进郊区化建设和郊区房地产开发用地结构保持合理比例;在用地规模上,合理控制郊区建设用地总规模,限制郊区化和郊区房地产开发无节制地向外延伸而造成郊区土地的低效使用[7];在配套设施上,城市规划通过控制郊区各类用地的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的规模和水平,改善郊区经济发展硬件环境,优化郊区房地产开发的区位条件。城市规划通过两种手段发挥作用:一是控制公共投资,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投资的权利;另一个是鼓励或限制私人投资对物质环境开发的权利,主要是进行环境容量控制,这对郊区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尤其显著[8]。

3.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城市交通设施的改善缩短了城区与郊区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区对企业和居民的吸引力,促进城区企业和居民向郊区迁移。省际、城际和城乡各类铁路、公路和桥梁等道路成为人口、各类经济要素和工商企业向郊区集聚的重要网络,也是郊区房地产沿交通轴线进行组团式开发的重要依托。通讯技术的发展加快信息交流,使得企业获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企业之间、企业经营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可以在空间上相分离。通讯技术拉近了郊区与城市中心区的距离,郊区生活也可以享受城市生活的乐趣,有利于促进人口郊区化[9]。

(二)城市人口和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

1.城市人口的住宅区位选择。我国目前的住宅消费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住宅区位选择通常受家庭收入和家庭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首先,家庭收入影响城市家庭住宅区位选择。一般而言,中低收入家庭住宅支付能力有限,通常主要依赖公共交通,区位选择受工作地点、公共交通和住宅价格影响较大。高收入家庭对高档住宅的支付能力较强,对住宅的空间、设计和周围环境都有更高要求,出行对公共交通工具的依赖很小,选择近郊区环境优美的高档公寓或城区配套设施一流的高档公寓。其次,家庭结构也是影响城市家庭住宅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多人口的家庭在选择住宅时,受到工作地点、住宅面积和子女上学等因素的限制较多,选择房价适中、公共交通较方便的城区或近郊的普通住宅。两口之家等小型化家庭由于人口少经济负担较轻,对住宅面积要求不高,家务劳动少、闲暇多而追求发展机会和文化娱乐,通常选择便利上下班、生活设施较齐全的城区或近郊区面积中等的住宅。

2.城市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城区工业企业外迁的数量和方向影响郊区厂房开发的规模和选址。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区内用地极其紧张、交通拥挤、城市政府“退二进三”的产业政策都迫使工业企业在城市寻找发展空间,由于工业企业只有有效集中才能形成积聚经济而节约成本,同时工业企业经常需要运输大量的原料和产品,所以,郊区大面积较为廉价的土地吸引外迁企业扩建和新建,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为企业产品和原材料的集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外迁到郊区的工业企业常常沿高速公路分布,在高速公路沿线构成新的开发区或工业园区[3]。

(三)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区位选择。房地产开发企业要综合考虑区位因素、土地利用方式、土地价格和升值潜力等选择开发地段。对于住宅开发用地而言,往往看重交通便利、空间条件和环境因素,通常人们总是偏好住在靠近工作地点、市场、公共设施和价格低廉的区域。工业用地则更看重道路交通等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形势、产业集中和协作、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等因素。由于郊区化过程中城区人口的外迁是沿着主要的交通线路,在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区域购房,而城区工业企业也沿着主要的交通线路,向郊区开发区进一步集中。因此,郊区住宅和工业厂房开发的区位选择要与城区人口和工业企业外迁的方向相一致,可以充分利用交通轴线的区位优势,选择在郊区的开发区和重点城镇进行房地产开发,采用“(交通轴线)辐射+开发区”的布局模式。

三、结论

总之,郊区化是城市扩散效应的表现,郊区化使外迁人口和企业的房地产需求从城区转移到郊区,这将扩大郊区房地产市场需求。郊区房地产开发可以为郊区化提供物质条件,满足城区外迁人口和工业企业对空间和服务的需求,影响郊区化的进程。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开发关系的形成既是宏观上政府制度规范、政策引导的过程,又是微观上在市场机制调节下个人和企业自主的区位选择过程,只有综合考虑城市政府、城市人口和工业企业以及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影响作用,并且协调好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开发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轩明飞.郊区房地产的开发定位[J].中国房地产,2006,(5).

[2]陈章喜,方亮.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市郊房地产业适度开发[J].经济前沿,2002,(3).

[3]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姜石良.居住郊区化与大都市郊区住宅开发――以南京市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5.

[5]宋杨.城市郊区化的理论分析与作用机制探讨[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系,2005.

[6]纪贵红.上海郊区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2005.

[7]澄.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关联与协调[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8,(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