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非医药专业论文8篇

时间:2023-03-23 15:11:51

非医药专业论文

非医药专业论文篇1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建设;非医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205-02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中医药院校新兴专业应运而生,如我校陆续开设了公共管理、医院管理、法学、医学英语等非医学专业。这些专业培养目标并非是医护人员,但毕业后的工作大多数都与医疗相关,这就要求该类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医学知识背景[1]。因此,在这些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都开设了一些概论类中医课程,使该类专业学生在扎实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中医学知识。《中医学基础概论》为我校针对这些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四门基础课整合而成,分上下两部。该课程建设的目标,即通过合理精选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等,为非医学专业学生提供一个结构较为完整、合理的中医学知识框架,使其能够利用有限的课时达到对中医学基础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以后工作有所裨益。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课程的具体化[2]。目前所使用的《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是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四门基础课的内容组合而成,编制时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删除了一些重复的部分,但四门课程基本还保留原课程的基本框架结构。但由于篇幅所限,很多篇章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缩写,使得该教材成了四门基础课的缩写版,这就造成了该门课程知识点繁多,内容庞杂,几乎涵盖了四门课程所有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数有限,讲课时教师不能缩减授课内容,对于很多知识点只能点到为止,无时间深入展开。对于学生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既要理解和掌握大量生疏拗口的术语,又要了解或掌握各种中医理论的内涵、特点、功能等,加之老师没有时间就一些难点进行深入分析,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感到困难吃力,并逐渐失去兴趣。因此,根据非医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结合非医专业的实际需要,组织编制更为适合的教学大纲和修订特色教材,成为非医专业中医学基础概论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该课程开设已近十年,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的思索,对该课程在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提出一些探索性建议。

一、按照中医理、法、方、药的思维逻辑关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理、法、方、药是中医学关于诊断与治疗操作规范的四大要素,也是贯穿应用中医理论、诊法、治法在临床实践中的思维方法,体现了中医的优势和特色。《中医学基础概论》包含的中医学最重要的四门基础课程,也正是理、法、方、药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因此,在教材编写时,建议打破原有四门课程的界限,将所有知识点重新整合,按照中医理、法、方、药的思维逻辑关系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注重前后教学内容的衔接,使得整本教材的内容沿着一条主线贯穿下来,显现中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相互关联性。具体讲,可在总论中重点介绍中医学的特色,以及中医临证的特殊思维方法,然后按照: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学说,法――中医的特色诊法和辩证论治方法,方――体现治法的经典方剂,药――构成方剂的常用药物,组织归纳全书内容。在编写过程中要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与主线关联度不大的内容该删除的就删除,该简单介绍就简单,对于一些核心的理论与知识点,尽量详尽介绍,但也要考虑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论述要通俗易懂,不要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加强不同课程知识点的融合,体现整体优势

在确定整本教材主线的情况下,我们要反复琢磨教材内容,对涉及的四门基础课程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综合和融合,这种融合不是对具体知识点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合理比例,将相邻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糅合在一起。中医学理论自成一体,其各部分内容常相互佐证或互释,在论述某一基本理论时往往要涉及后面章节的内容,甚至是中药学、方剂学或其他专业课的内容,例如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部分则会涉及藏象、诊断、治则、药物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就为多章节知识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但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相互印证关系,也为内容的整合设置了难度。因此,我们在融合相关教学内容时,应该打破以前的章节框架结构,重新梳理整合各知识点内容,每个知识点只保留核心内容,而其他相关的或外延性的内容,分散到其他相关章节。如上面提到的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部分,可以从阴阳五行学说中删除,而在藏象、诊断、治则等章节编写中,体现该学说对各部分的指导作用。如此整合不仅可以避免各章节之间内容的重复,简化教学内容,而且加强了相关章节之间的联系,显示了中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相互关联性,也使教学实施更具有现实可行性。

三、把握中医学的精髓,凸显中医学思维方式

中医学是祖国的传统医学,至今仍以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独立于世界传统医学之林。中医学孕育于中国传统人文土壤之中,与西方现代医学有明显的异质性,具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较多地运用哲学思辩,甚至直接借用哲学原理阐述医学现象。因此作为中医学概论课程,不仅仅在于给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中医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构建中医学自身的思维方式,自觉运用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理解和看待生命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和把握中医学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精髓。这就要求在教材编写中要彰显中医学的学术特征,在不同章节内容设计时,注意渗透中医“天人相应”、“阴阳五行”、“辩证论治”等基本观点,注重对中医经典理论的引用,使得全书显示出浓郁的中医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限的课时,使学生受到独特的中医文化、中医思维等熏陶,最终能够感悟中医,喜欢中医。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非医学专业《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在教材编写和教案制定上进行探索和改革,从非医学专业的功能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按照中医学独特的思维逻辑关系,精练浓缩中医学基础知识,优化知识框架结构,编写一本高度融合的、专门针对非医学专业的综合性中医教材,将有利于非医学专业学生获得良好的中医学背景知识,对复合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非医药专业论文篇2

关键词:校企合作;医药院校;市场营销;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8-0024-03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学子步入中医药院校的非中医药专业学习。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中医药本科院校非医药专业的招生规模出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01年为3.62%,2010年为18.5%[1],这充分说明非医药专业教育已经成为了当今高等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我国新医改的逐渐深化引发了医药市场格局的巨大变化,由此,医药市场营销在现代激烈市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众多医药企业对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予以了高度重视,认识到在新医改新常态新竞争中,优秀的医药营销人才是其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然而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药营销人才需要经过系统培养、理论和实践的检验,因此,专业课程设置就成为了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科建设较为重视的一项工作。本文主要探讨现有湖南中医药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校企合作模式下此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

一、市场(医药)营销专业概述

市场(医药)营销专业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对医药行业细分基础上新设立的应用型专业。相对于其他医药专业,市场(医药)营销专业在中医药院校的发展历史中较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制定、实践环节安排等方面更是不够成熟,仍处于摸索阶段。

市场(医药)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医药行业新环境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诚信品质,熟练掌握医学知识和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 和专业技巧,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医药行业)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制订(医药)企业总体营销计划以及发展战略目标,依据医药行业市场变化随时调整市场营销战略与战术,制定公司品牌管理与发展策略;能独立进行业务谈判,从事(医药)企业广告、市场调研、企业策划、销售管理、基层销售等职位的应用型人才。

二、市场(医药)营销专业课程设置问题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快了跨国公司蚕食我国的医药市场领域的步伐;另一方面,随着 “回归自然”、“生态健康发展”理念的强化,引发了人们对天然药物的追捧热潮,而这些变化无疑给医药市场营销人才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进而对此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市场(医药)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能够快速适应这些新变化,有必要认识到现有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目前,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如下。

(一)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

市场(医药)营销专业作为湖中医大的一个新建应用型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以其行业特色性而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有所区别,但发现现有课程设置把综合性大学的课程体系照搬到中医药院校中,再加上一些医药方面的课程,生硬地拼凑在一起[2],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与行业特色课程、医药类课程相互之间的耦合不够,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

(二)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

在现有课程设置上,市场(医药)营销专业主要开设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三个课程模块,其中公共基础课与学校其他专业统一设置。专业主要课程有“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销售管理”、“广告学”、“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3],而医药方向的课程比较少,仅有“医学概论”、“药学概论”等作为专业限选课进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中。从课程体系来看,课程涉及面较广,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市场营销方向和医药方向两个专业的教师是分开的,因而传播理论知识的交叉点自然就会很少,全凭学生自己去耦合这些知识点,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可能不是社会真正所需的医药市场营销人才。

此外,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总学时为2720),必修课占主要地位(2128学时),达到总学时的78.2%,远远高于国外50%的水平。而选修课偏少(592学时),占总学时的21.8%,不超全部课程的1/4,跨学科、跨专业、跨系的很少。

(三)理论课与实践课配置欠佳

市场营销专业属于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理论性相对偏弱,且实践内容不同于学校的医药类专业。但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偏多,而实践课程偏少,存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严重脱节[4]。即使有些课程安排了实践课,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因相关实践教学的条件限制,老师们基本是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实践指导,而无法亲临市场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四)过于强调专业学科教育,忽视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其是用一种适应时代的文化内容来扩大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5]。相关研究也证实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但现有课程体系中,特别重视营销管理的专业核心,过早地给学生进行专业定性,且教学过程完全是按照单纯学科的自身内容进行的,而语言、历史、文化、科学技术、逻辑思维等方面通识教育比较缺乏,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三、校企合作下的市场(医药)营销专业课程

设置策略

在各种数字新媒体时代,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因此,新形势的发展对市场(医药)营销专业的教学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要求营销专业的教学不止完成理论的教学、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营销的创新思维,营销动手能力。而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教育模式。

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质量培养,注重在线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6]。从实践来看,现有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四种: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工学交替模式、校企互动模式和订单式合作模式[7]。传统高等教育模式一般只有校方和学生两个基本构成要素,而校企合作模式,把企业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把企业引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了“校方、企业共同参与,学生互动”的格局。因此,我们可以把校企合作概括为“教学三要素,学习两课堂”。

(一)湖南中医药大学市场(医药)营销专业校企

合作项目特点

为探索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响应教育部推行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卓越计划”,湖中医大管工学院从2014年开始,启动“卓越营销师”培养计划,寻求与企业合作,加强(医药)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具体的实施方法是:每年暑假在市场(医药)营销专业中从大一到大四,选出部分学生进医药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旨在让学生从大一时起就能学习与市场对接、与社会接轨,避免学生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探索建立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企合作下的市场(医药)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策略

为了使校企合作教育模式顺利实施,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此,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上也要进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

1.在课程体系的结构上,可分成“学校课程”、“校企共建课程”和“企业课程”三大模块。学校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根本,其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战略视野;培养专业岗位所需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掌握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学校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校企共建课程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保障,是课程体系结构的重点,其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在掌握学校课程体系下所学的理论知识,并通过提供相关的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市场(医药)营销专业的校企共建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营销调研”、“产品管理”、“分析渠道管理”、“广告策略”、“营销策划”等。

企业课程主要是指学生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是校企合作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认知就业所需的专业岗位技能,熟悉和适应就业岗位环境,提前进入“岗位角色”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

2.在原有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上,重新组合“学校课程”的构成。学校课程设置不能脱离校企合作培养目标的核心思想,基础课程应重视文科基础课程、科学技术基础课、商科基础课程。因此,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应做如下调整与改革:(1)合理增加大学生通识教育的教学,以此培养大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以至将不同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2)合理加强专业基础平台的教学。市场(医药)营销专业在专业理论课程上,授课内容应该以越简明、越通俗易懂越好,关键是把要求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融汇到解决实际的企业管理问题中,因此,可以适当减少“线性代数”的学分,但需增加与市场营销专业岗位竞争力相关的“应用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理论性课程的学分。(3)聚焦专业核心课程,打破以往教学计划中拼凑的课程体系,以医药行业特色为背景,以营销管理的理论为支撑,增设医药学专业的前沿性课程,把医药学专业前沿性课程与营销管理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3.根据学校特色、师资力量与企业资源,共建“校企课程”模块。(1)可以根据具体课程和企业的实际需要,提出相关课题,由课程授课教师和企业专职人员进行教学设计、共同开展教学活动。以“产品管理”课程为例,合作企业可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拟定企业产品(线)规划项目,将项目的实施与学校“产品管理”课程相结合,企业产品部门负责人与学校授课教师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并共同组织教学。(2)校企分别担任同一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其中,理论部分由学校专业教师讲授,实践部分由企业人员负责指导。如“市场营销调研”课程就可以采用这种合作方式来进行教学。

总之,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课程设置应该使各种教育资源更加优化,课程模块设置更趋科学,比例结构更加合理,课程应用性更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课程设置的实施和推广,将有利于高校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洋,张智兵.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专业教育发展过 程分析[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4).

[2]申俊龙,陶林.论高等医药院校非医药类专业的课程设 置[J].中医教育,2005,(1).

[3]冯夏红,肖晗.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 究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2).

[4]官翠玲,杨柳青.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存在 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5).

[5]李惠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J].理论学习与探索, 2000,(1).

非医药专业论文篇3

关键词 医药营销专业 论文质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59

Medicine Marketing Undergraduate Thesis

Quality Analysis and Teaching Reform

YANG Lin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21)

Abstract 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professional thesis i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graduates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important practical aspects, to fully reflect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self-learning ability, but also improve an important teaching graduates overall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professional school student thesis, analysis of nearly 153 graduates three basic conditions of 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and quality factors papers, thesis writing and defense against the existing problems, enhance substantive 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graduate thesis quality feasibility strategy.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thesis quality; teaching reform

医药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调查论文质量及发现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抽取近三届153篇毕业论文进行回顾性分析。大多数学生实习都集中于医药经营企业,论文选题与医药营销实践的相关度较高,论文的完成能够体现医药营销专业综合训练的要求。通过对该专业近三届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分析,探讨对本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影响的因素,通过加强对毕业论文写作各环节的指导与控制,提高医药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

1 医药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基本情况

近三届医药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共153篇,其中2008级35篇,2009级36篇,2010级82篇。调查内容包括医药营销专业153篇论文的总体评分情况,毕业论文的三种主要类型,毕业生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同毕业论文得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等基本情况。2012、2013、2014届医药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优秀率分别为8.6%、13.9%、13.4%,良好率分别是85.7%、69.4%、76.8%,合格率占5.7%、16.7%、9.8%。综合来看学生写作流程基本规范,但是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医药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类型分为理论研究型、市场调查型和理论应用型。这三种类型在2012届毕业论文中的比率分别占8.6%、2.8%、88.6%,在2013届毕业论文中的比率为11.1%、2.7%、86.2%,在2014届毕业论文中的比率占7.3%、3.6%、89.1%。总体来看,近三届学生的毕业论文以结合医药市场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运用营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为主。

医药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实习单位分为医药外资企业、国内医药经营企业、连锁药店和非医药企业这四种类型。综合近三届毕业论文总体成绩来看,在医药外资企业实习的毕业生论文中优秀、良好、合格的比率是59.3%、33.3%、7.4%,在国内医药经营企业实习的毕业生论文中优秀、良好、合格的比率是2.7%、90.5%、6.8%,在连锁药店实习的毕业生论文中优秀、良好、合格的比率是2.6%、82.0%、15.4%。在非医药企业实习的毕业生论文中没有成绩优秀的,良好与合格比率是76.9%、23.1%。显然在医药外资企业实习的毕业生论文质量最优。

医药营销专业毕业生结合专业的实践与应用特性,近三届毕业生中111人由医药企业工作人员带教,论文考评优秀、良好、合格的比率是11.7%、73.9%、14.4%,一些在连锁药店和非医药企业实习的学生因缺乏指导老师而由校内专业课老师带教,论文考评优秀、良好、合格的比率是14.3%、61.9%、23.8%。

2 医药营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已经毕业的近三届医药营销毕业论文的回顾性整理发现,影响论文质量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实习单位与指导老师这几个主要的方面。

2.1 毕业生对待论文的态度

医药营销专业本科学生大都在医药企业实习,实习单位对学生有着较为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学生不能像在校期间学习一样静下心来写论文。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阶段面临实习、考研及找工作等问题,往往忽视了毕业论文写作。对2010级学生采用访谈法收集毕业生对于毕业论文的看法和投入精力后发现,只有26%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很重要,47%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27%的学生认为写论文纯属完成任务。整体而言,学生在论文选题、开题、资料收集、论文撰写、论文修改、毕业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

2.2 论文选题与论文质量

从毕业论文总体来看,在论文选题方面大都集中于医药市场领域,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自己感兴趣、与营销工作联系紧密并且自己可以驾驭完成的论题。论文的选题难度与论文完成的工作量较为适中。医药营销专业毕业论文以理论应用型为主,高达88.9%,市场调查型最少只占论文总量的2.6%。通过对2010级毕业生的抽查结果显示,其中只有少部分学生在完成论文时,既查阅了文献又进行了实际的市场调研。由于毕业论文的写作设在最后一个学期,很多同学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实习和找工作上,在写作时忽略了原始资料的获取,只进行了二手文献的查阅,影响了论文的说服力。核查得分较低的论文后发现,个别学生论文选题过大,没有针对本专业的具体情况,致使完成论文难度倍增,加之实习过程缺少必要的实践训练环节,导致论文内容空洞质量不高。

2.3 指导老师与论文质量

因为扩招本校医药营销专业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校内指导老师无法完成全部学生的论文指导工作,因此从学生实习的医药企业聘请责任心强、与营销实践工作相关的人员作为校外指导老师。由医药企业人员和校内专业课老师指导的毕业论文优秀率分别为11.7%和14.3%,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校内教师对于营销理论非常了解,但对具体操作却不十分清楚,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会出现仅仅靠理论指导,而难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情况。医药企业人员具备丰富的市场销售经验,能够指导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应用,从学生论文中可以发现与具体实习企业的紧密联系,但是校外老师在论文格式规范、参考文献等方面有待改进。

2.4 实习单位与论文质量

实习单位对于毕业论文的优良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论文统计中可以发现,医药外资企业、国内医药企业、连锁药店实习的学生毕业论文优秀率分别为 59.3%、2.7%、2.6%,在医药外资企业实习的毕业生论文优良率远高于其他三类企业,说明实习单位与毕业论文成绩之间存在关联。从论文完成情况可以看出,医药外资企业拥有良好的资金、技术等竞争优势,在人力资源培养方面投入力度大,在此实习的学生在市场销售中得到了较好锻炼,同时论文质量整体较好。

3 提高医药营销毕业论文质量的改革对策

3.1 加强对毕业生论文写作前的指导

针对2014届毕业生进行的调研问卷显示63%学生和47%指导教师认为影响论文质量的最主要问题是缺少论文规范性写作的指导和训练。83%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在实习前,给学生提供一些从开题报告到毕业论文的范文并加以讲解,使学生掌握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论文写作质量和水平。虽然历届学生在毕业论文前都会安排有实习动员,但由于时间紧,实习动员更多的是强调实习注意事项和对论文基本要求,没有对论文写作安排专门时间来指导和训练。因此,毕业论文水平的提高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来逐步实现。

可行的方法是将论文写作专项训练课程的内容划分为课堂讲授及写作训练两部分。论文指导教师用5学时讲完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以综述、开题报告、中英文摘要和论文写作进行讲授。核心内容的讲授采用案例式教学,以往届毕业生中的优秀论文为范文进行分析说明。剩余的时间通过给出学习要点及作业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作业结合拟完成毕业论文题目,逐项提交与之有关的开题报告、中英文摘要和论文等。

3.2 论文写作由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

医药营销专业的学生撰写论文是要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了能够使学生的论文反映医药企业的实际情况,实习企业应该为学生指派一位实践指导教师,由校外老师负责指导学生的营销实践环节,并为学生创造条件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校内老师指导学生完成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表格填写工作。这样学生在收集数据、调查资料等方面就能从企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程度,保证了学生在理论和实践应用两方面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此同时,这也将有利于加强校内外交流与合作,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向医药企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

3.3 论文答辩方式的改革

医药营销专业的学生答辩形式是人人参与答辩,答辩成绩占最终论文总成绩的40%,查阅总成绩不高的学生论文后发现,答辩成绩也往往偏低。学院选择在医药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校内专业课老师共同组成医药营销论文答辩小组,每个小组由5名教师组成,每个答辩的学生需要回答2~3个问题,学生一一作答后,答辩教师根据学生的论文撰写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出相应的成绩,如果成绩不合格需要进行二次答辩。为了避免这种效率不高的重复劳动,本专业将在下一届毕业生中推行预答辩制度,即在正式答辩之前先组织学生预演全过程,帮助学生及时找到不足加以完善,以期在正式答辩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毕业论文的质量不仅能反映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而且还能反映一个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的合理性。毕业论文是对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对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通过校外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建设、实施论文写作的综合实训指导,完善毕业论文过程化管理和严格地进行论文评阅与答辩等措施,将实质性提高医药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

项目:西安医学院2014年校级精品课程资助项目(XYZL2014-13)

参考文献

[1] 钟其鹏.近三十年来本科毕业论文环节教学研究述评[J].钦州学院学报,2010(2):79-83.

非医药专业论文篇4

关键词:医药院校;高等外语教育;涉外医药专业;涉医外语专业

近年来,教育部所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及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关文件都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大力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与学校办学的因校制宜、因地制宜有密切关联。尽管目前我国高校建设与发展呈现出追求办学层次升格和学校类型综合化的趋势,但事实上,高校类型仍然在学科划分上保留着多科性和单科性的区分。比如,我国高校除了综合性院校之外还有许多学科特色鲜明的院校类型,比如理工、农林、医药、政法、财经、体育、艺术、师范、民族等。这些院校可以归入单科性院校。当然,此处对单科性的理解并非狭义的只有一个学科,而是以学校传统主体学科为主并体现一定学科特色的含义。在高等外语教育领域,非外语专业着力强化外语教学从而培养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各类专业人才、外语专业办学从传统语言技能型人才培养走向外语与相关专业相结合的复合型跨学科外语专业人才成为高校专业特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国内医药院校高等外语教育办学现状为考察视点,以相关研究文献、学校网站专业介绍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知识库为研究参照,对除港澳台之外的国内31个省区直辖市共计96所本科层次高等医药院校(含并入综合性大学的原独立本科医药院校)的调查(2011年2月15-18日)结果进行数据呈现与描述,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角度分析特定类型学校以主体学科为依托的高等外语教育办学特色,以求促进具有学校学科特色的高校外语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一、国内医药院校涉外医药专业教育:历史、现实与特色

(1)历史回顾

国内医药高等院校涉外医药专业设置的雏形是“医学外语班”或“外语医学班”,至今个别院校仍使用该术语。

关于医学外语班历史,已有文献显示,中国医科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曾举办过外语医学班(如61届日语医学班)。从1977年开始重新恢复试办,在1977、78、80届本科医学系学生中先后开办了日语和英语医学班。旨在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外语交流能力的医学专业人才[1]。由此可见,我国设置医学外语班的历史可能更早。

为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需要,国内部分高等医学院校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试办英语医学班,成为医学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大胆改革和创新[2]。此后,相继有少数院校陆续开办医学外语班。比如,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介绍表明,其俄语医学班与日语医学班分别创设于1981年和1984年;浙江医科大学从1988年开始在临床医学专业中组建英语医学班[3],辽宁中医学院(现辽宁中医药大学)1989年开办了医学专业外语班并成为该院办学的一个显著特色[4]。内蒙古医学院在1990级医学本科生中试办了一期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班[5]。

外语医学班的特点是首先集中学习一年外语,然后从第二年开始进入尽量采用外语作为教学语言的专业课教学。外语医学班对于后来的涉外医药专业设置奠定了较好的办学模式基础。

(2)现实状况

根据本调查,近百所医药院校中的56所学校(58.33%)没有设置独立的外语专业,但有22所医药高校(此数字包含开设和未开设独立外语专业的院校)的医药专业设置了涉外方向。这些涉外医药专业按照专业设置频率排序依次为:护理学(涉外、涉外护理、国际护理、国际交流、英语、日语方向)、中医学(英语、对外中医、国际交流方向)、临床医学(英语、日语、俄语方向)、针灸推拿学(英语、国际交流方向)、药学(英语、日语方向)。上述涉外医药专业以英语为主要外语语种,日语和俄语方向的医药专业仅在个别院校有所设置,如哈尔滨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河南中医学院。

(3)办学特色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中,一些医药高等院校的医药专业更加重视在专业方向设置或课程设计方面体现强化基础和专业外语教学、培养国际交流型高级医药专门人才的涉外特色。为了突出“外语+专业”或“专业+外语”的办学特色,这些学校采取了多种途径:一是与国内有关外语学院或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如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交大外语学院和伦敦城市大学在中医学和药学专业、贵阳中医学院和山西中医学院与大连外国语学院在中医学专业的合作办学。这些院校的新生在进入医药专业学习之前需要在相关学校接受一至二年的英语专业学习,之后再返校修读医药专业课程和医药英语课程。二是通过双专业和双学位的办学形式来增强医学专业的外语特色,如山东泰山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和英语)”专业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英语语言文学为主干学科,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具备听、说、读、写、译能力。成绩合格者获得双专业毕业证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参加英语专业第二学位学习并取得规定学分者可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此外,医药院校的非医药专业在结合学校特色学科的同时也力图彰显涉外特点,如广东药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医药国际贸易,英语特色班) 和保险专业(医药事业管理,英语特色班;国际医药贸易,英语特色班)。

从上述可见,越来越多的医药院校在其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进程中更加强化国际视野和对外交流能力,因而力图在外语教学中融入专业特色,在专业教学中体现外语特色,以求实现“外语”与“专业”的互动发展,使外语学习成为专业教育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载体,凸显非外语专业教育的外语特色。

二、国内医药院校涉医外语专业教育:历史、现实与特色

(1)历史回顾

文献检索显示,迄今为止,关于国内医药院校外语专业设置状况的全景式研究仍然是一片空白,因此我们只能从一些相关研究文献中获得零星、散落的相关信息。

关于医药院校增设外语专业、培养专门领域翻译人才的建议与设想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出现了[6]。但那个时期开设外语专业的医药院校可谓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自1989年,西安医科大学外语系就设置了医学英语专业并开始招生[7]。在2001年以前, 全国只有西安医科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招收医学英语(西医英语)[8]。此种情况得到了有关文献的进一步证实。何建芳指出,当时国内只有一、两所高校开设有医学英语专业[9]。

医药院校开办独立的涉医外语专业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才数量渐增。但目前国内究竟有多少医药本科院校开设了外语专业?外语专业涉及哪些语种?对于这些问题,已有相关文献由于缺乏全国范围的实证调查,因而无法提供确切的答案,只好在行文时使用“大多数”、“一些”、“十余家”、“越来越多”等字样。一项最新研究报道,全国23所中医药院校中有13所(比例约占57%)学校开办了英语专业[10]。显然,如此统计数字并未真正反映国内医药院校外语专业设置全貌。

(2)现实状况

依据本调查,目前国内40所(41.67%)高等医药院校设置了独立的外语本科专业,外语语种涉及英语、日语和对外汉语,其中英语专业在被调查医药院校中设置比率最高(92.50%),这也充分反映出英语作为当今国际通用语在医药类院校外语专业设置中所凸显的语种优势。小语种外语专业设置院校数量极为有限――日语专业仅在长春中医药大学和温州医学院有设置,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学校也只有成都中医药大学和安徽中医学院。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伴随着一些医药院校增设外语专业,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一些原本较早设置了外语专业的医药院校因与其他大学合并导致其外语专业渐次消失,如西安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江西医学院等。合并重组高校从其学科专业全局发展战略出发都取消了原学校的涉医外语专业。

(3)办学特色

对上述设立外语专业的40所医药院校的专业介绍资料审视发现,9所院校的外语专业在专业方向设置、主干学科支撑、培养目标定位、主要课程设置、就业去向规划等方面与医药学科没有任何关联。比如,遵义医学院英语专业划分非师范和教育方向,但英语(非师范)相关介绍并未体现任何医药特色。32所学校的外语专业设置体现“与医药相关”的特点。(资料显示,长春中医药大学对外汉语专业与医药无涉,但其英语专业设置了中医药翻译方向。)

医药院校设置涉医外语专业与高校改革创新、体现办学特色以及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性。1998年12月,经教育部高教司审核批准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即既掌握外语又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外语人才,比如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领域结合而培养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由此可见,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与基于学科类型划分的高校类型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特别是单科性高校在探索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专业办学特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因为“单科院校的办学特色根植于其具有历史积淀的传统学科优势”[11][12]。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语境中,培养具备特定行业领域基础性专业能力和一定国际交流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方向。适应全球化背景下医药领域对外交流的需要,医药院校办学模式在学科门类方面逐渐打破传统的单一学科格局、走向以传统优势学科为主体的多学科融合。在医药学科氛围浓厚的高校中设置和发展外语专业成为医药院校高等外语教育突破原有“公共外语+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重要路径。外语专业涉医特色体现在其人才培养的方向设置、培养目标、主要课程、就业领域等方面。比如英语专业的涉医方向名称有医学、医学英语、医药、医药英语、医药卫生、医学科技、中医、中医药、中医药翻译等。这对凸显高等教育专业办学特色和增强高等教育社会职业适应性都具有现实意义。

三、国内医药院校中的医学外语复合专业

在本调查中,北京大学成为96所医药院校中唯一一所自主设置医学外语复合专业的学校。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2002年创建的“生物医学英语”五年制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国际卫生背景下拥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医学基础知识及一定的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又有坚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基础、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社会人文学科知识,能熟练地用英语和所学医学专业知识在医药、公共卫生、医药信息管理、医学英语教育等领域从事国际交流、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该专业融合了医学和外语的双重学科特性,在培养模式(“英语+医学+第二学位”)、学位授予(从2009级开始将学位类型从文学学士调整为理学学士)、课程设置(英语课程与医学课程比例达到1:1)等方面特色鲜明:文理渗透,学科交叉,体现“比医学相关专业强的语言优势,比语言专业强的专业优势”。

上述专业办学在全国独一无二,真正体现了“人无我有”的特色。然而,创办其他高校所没有的专业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做到的,因为没有专业设置自的高校无法采用“人无我有”的方式创办特色专业[13]。

四、关于医药院校高等外语教育的思考:基于相同学科支撑的涉外医药专业与涉医外语专业的比较

对国内近百所医药本科院校外语专业设置现状调查发现,除了北大的生物医学英语复合性专业以及未设置涉外医药专业和涉医外语专业的院校之外,22所院校的医药专业设置了涉外方向,32所学校的外语专业具有医药方向;其中,涉外医药专业和涉医外语专业在9所高校(重庆医科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泸州医学院)均有开设。

基于调查,我们认为,相同的两个学科专业交叉形成的涉外医药专业与涉医外语专业之间如何区分其专业定位从而形成各自更为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这就关乎注重外语特色的非外语专业与体现相关专业知识的外语专业之间的分野问题。以英语教学为例,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3号)中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较高和更高要求体现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学习与所学专业领域结合的特点。文件指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习得水平可以达到所学专业领域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此外,针对非外语专业开设的英语选修课程的类型逐渐多元化,类似于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鉴于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和医药专业二者的交融现象,有研究指出,“高等中医药院校英语加医学专业(如中医药对外交流、翻译、医学、医药、中医药、中医药贸易方向等)……随着招收就读中医学专业医学英语方向的学生和针灸推拿专业对外交流方向的学生,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界限已经不再泾渭分明。”[14]

尽管当今学科发展呈现出不断分化又不断融合的趋势,但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组织单位仍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体现在其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培养目标、就业方向、课程设置、学制、学位等维度。因此,具有相同学科支撑的涉外医药专业与涉医外语专业之间的严格区分是高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的必然和内在的要求。

下面,以本文被调查院校中具有代表性的两所中医学院的相关专业设置数据(表1)为例略作阐释。

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中医药以及西医基本理论,掌握现代医学基本知识,能独立承担中医医疗工作,同时还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熟练读写本专业的英文书刊以及对外交流,具备一定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学生毕业后适于在各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医学院校、医学临床科研机构工作。 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熟练地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同时系统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对基础中医学、针灸学和中药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有广泛的了解,能够适应21世纪中医药国际化趋势的需要,开展中医药对外交流,在教育、文化、医疗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主要课程 英语(精读、泛读、口语);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西医(内科学、外科学)、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经选读、伤寒学、温病学、金匮要略等;专业英语 基础英语、基础阅读、口语、视听、英语写作、基础翻译、科技翻译、高级英语、英美语言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方剂学、解剖学、生理学、针灸学等;西医英语、中医英语

学制 五年

学位 医学学士 文学学士

(资料来源:参照被比较院校专业介绍资料整理而成)

在表1中,两所中医学院的两个专业虽然具有相同的支撑主干学科和专业学习年限,但是二者的分野也较为明显:

第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位类型的不同体现了所指专业的主导学科定位:医学(中医学)还是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学科基础具有跨界性。而医药院校设置涉外医药专业和涉医外语专业,体现了现代高校人才培养“文理学科交叉”的趋势和途径。正如总理在2010年5月4日与北大学子共度“五四青年节”时所寄语的,“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大学专业作为育人的基本组织形式,与学科密切相关。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归属于学科门类之下,因此,每个专业有其特定的主导学科支撑。

第二,培养目标/就业去向的叙写勾勒出不同专业基于社会行业领域人才需求的培养类型定位:医学工作者还是语言工作者?涉外医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有较高的临床医疗技术、一定医学科研水平和国际医疗医学交流能力的应用性医学工作者,而涉医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培养专业医生,而是培养医学外语领域的语言工作者。针对涉医英语专业,有研究者指出,“英语专业的学生所学的那些医学课程当然不可能使其具备一名专业医师的水平。但是,社会需要一批在医学领域开展宣传、交流、信息情报等方面的人才”[15]。因此,无论是早期关于增设医学外语专业呼吁中的人才需求诉求,还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医药院校外语专业建设中的人才定位探讨,医学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为社会输送具有扎实语言基本功、能熟练运用所学外语从事与医药卫生领域相关的翻译、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外语工作者。

第三,在专业的所有区分维度中,课程设置成为核心要素,它对专业和学位类别、培养目标、就业去向起着区分性定向作用。“专业是课程的组织,课程的有机组合形成不同的专业方向,因此,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是课程建设”,特别是课程设置[16]。尽管两所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均由英语专业课程、医学专业课程和医学英语课程构成,但是英语专业课程和医学专业课程在涉外医药专业和涉医外语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浓缩版的特点,而且这两类课程的组合比例可以实质性地反映特定专业设置的主导学科取向,而医学英语作为特定学科领域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简称ESP)成为两类专业课程设置达成共识的重叠课程板块,这是学科交融在课程设计层面的集中体现。两类专业在课程体系结构的区别与联系,具体可由图1来表示。由此可见,课程是专业与学科互动的中介和桥梁。正是课程设置的学科比重调整促成医药院校涉外医药专业和涉医外语专业的根本分野。

五、结语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外语成为世界各国先进科学文化的重要交流平台,“所以外语教育就不能局限于外语专业,外语教育直接影响各门学科,不论文、理、农、工、医、政、法、财、经、管等都有关系”[17]。在高等外语教育领域,外语对于非外语专业教育而言不是专业而是课程,具有很强的工具性价值,需要与专业领域紧密结合。对于外语专业教育来说,外语既是专业也是工具,除了把外语作为研究对象(如外国语言、文学、文化),更需要把外语与特定专业领域相依附。因此,本文以医药院校为例的基于学校学科类型的高等外语教育特色研究,对于高校外语教育实践与研究跳出固守纯语言的疆域、关联其他学科领域,从基础外语走向专业外语,培育基于外语的专业办学特色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科大学. 试办外语医学班 培养医学专业人才[J]. 人民教育,1981 (2):40-42.

[2] 周庚寅,袁而恩. 英语医学班病理解剖学试卷及教学反馈分析[J].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82.

[3] 刘志成,成红. 英语医学班教学效果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3(2):37.

[4] 陈雷等. 关于中医院校专业外语班教学改革的研究[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4(2):142.

[5] 巴图等. 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班考试成绩分析[J]. 西北医学教育, 1997 (4):255.

[6] 江乐, 武志敏. 关于增设中医外语专业, 培养专门翻译人才的建议和设想[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1987 (8) :15.

[7] 范晓晖. 网络环境下医学英语专业教学的思考[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1(1):8.

[8] 李永安. 从全国英语专业四级统考通过率看我院中医英语专业[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62.

[9] 何建芳. 高校医药专业英语人才培养途径探讨[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3 (5):302.

[10][15] 王璁,吴青,陈铸芬. 谈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2009(8):38,39.

[11] 张涛. 单科类院校寻求特色发展的探索――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视角[J]. 现代教育管理,2009 (12):15-17.

[12] 曹如军. 综合与特色: 单科性大学发展问题的思考[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4):52-55.

[13][16] 郭必裕. 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教育科学,2004(4):85,86.

非医药专业论文篇5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5.046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5-0103-02

非医学专业本科生攻读中医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非医攻博”)是教育部及中医药管理局探索培养中医学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新模式、新途径。从2002年开始,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的中医药大学开展“非医攻博”的试点工作。本校作为4所试点学校之一,已招收了10届共79人,生源背景涉及文、史、理、工等多学科。现从本校“非医攻博”招生、学生培养及就业等方面,分析“非医攻博”学生培养中凸显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今后中医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1 本校“非医攻博”现状

1.1 招生情况

本校从2002年起开展“非医攻博”的试点工作,招生、考试、复试与全国硕士研究生同步进行。每年计划招收20名,纳入中医基础理论专业。至今已招收10届共计79名学生(2012年停招),其中男生44人,女生35人。生源主要分布于江苏、山东、山西、河北、四川、河南、黑龙江等省。学生本科阶段所属学科涉及文、史、理、工等各个学科,有19名学生本科毕业于国家教育部重点建设的“211”高校。

1.2 学生培养

第1~2学年为课程学习阶段,把本科5年学习内容及部分硕士、博士课程压缩至2年内完成,课程学习时间短、任务重;第2学年下学期选择专业及导师,专业均为基础学科,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临床中药学等;第3学年为临床实践学习阶段,以中医内科实习为主,兼顾普外、泌尿外科、妇科、针灸、推拿等学科;第4~5学年是科研阶段,根据学生专业及背景确定专业研究方向,完成博士论文并通过答辩。学位

通讯作者:吴承玉,E-mail:.cn

论文的水平高低决定着“非医攻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非医攻博”的课题研究应该体现多学科研究中医的交叉性,迄今本校已毕业的5届共计56名非医攻博学生中,有53.6%的人博士课题研究内容与本科的知识背景相关,内容涉及中医古籍翻译、中医计算机应用、中医数据挖掘等,而46.4%的人选题与原有知识背景无关。

1.3 毕业生就业

目前,本校“非医攻博”专业已经有5届学生顺利毕业并走向工作岗位(见表1)。就业单位主要有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4类,从事职业有教师、医生、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等,其中以教师及医生为从业主体,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39.28%及23.21%。

2 存在的问题

“非医攻博”研究生具有知识面较宽、思维活跃,以及自学、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强等优势。本校在近年来的培养实践中,逐步完善了“五年一贯、硕博连读、整体优化、分阶段培养、优胜劣汰”的培养机制,学生在掌握中医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利用本科专业背景开展中医药交叉学科的研究,初步实现了该专业设置的初衷。但与此同时,培养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2.1 学生专业定位不够明确

“非医攻博”的初衷是为了吸引一批多门类、跨学科的交叉人才,利用其专业背景为中国传统医学作贡献。而绝大多数学生有当一个中医大夫的理想。学校的培养宗旨是经过5年的时间,培养出能够具有运用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等知识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中医学科学研究能力的中医基础理论高级研究人员[1]。故部分学生报考“非医攻博”的初衷与培养目标存在偏差。此外,“非医攻博”毕业生不能在江苏省报考执业医师考试。这些因素导致了部分学生情绪低落、消极学习等。

2.2 课程设置有待优化

“非医攻博”学生要在2年时间内完成中医学本科5年的主要课程,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出现以下问题。首先,中医内容没有讲深讲透,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课程课时不够,老师没有足够时间深入讲解。其次,部分课程不能很好地承接,如《方剂学》、《黄帝内经》、《温病学》同时开设,课程间无法自然承接,造成知识脱节。此外,中医专业课内容偏浅、偏少,中医各家学说、妇科学、儿科学等课程未开设,也未提供与学生本科专业相关的选修课。因此,如何高效地利用2年时间完成课程学习,如何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开设课程,以及如何因材施教、开展个体化培养等问题仍有待探索。

2.3 学生理论知识及临床动手能力个体差异性大

“非医攻博”学生要在2年里完成中医本科的主干课程,时间紧、任务重,很多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第3年进入医院实习,其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研究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大部分带教老师会根据“非医攻博”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安排实习,从患者处理、病历书写、用药规范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当然,也有少数带教老师不了解“非医攻博”学生的特殊性,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临床实习的效果也是因人而异、因科室而异、因带教老师而异[1]。

3 建议

3.1 吸引优质生源,优化招考机制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云:“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传之以至下至贱之人,其不废绝,为已幸也。”中医教育,特别是“非医攻博”,应当进一步加大招考制度改革力度,吸引优秀生源。“非医攻博”的招考工作改革重点应由优质生源数量的扩大转向优质生源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真正招收到对中医药学感兴趣、具备优良的科研思维与素养的各学科优质人才。此外,应不断完善复试方法,考查学生对中医学的认识及本科学习的专业素养;评估其利用本科专业与中医学结合开展交叉研究的可行性等。

3.2 明确专业定位,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

“非医攻博”的初衷是吸引多学科背景的人员,利用原专业知识,开展中医学基础和临床应用基础的跨学科研究。因此,“非医攻博”的学生应当明确专业定位及自身定位,在学好中医相关知识的同时,要不断巩固原专业的知识,在课程学习、临床实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多学科交叉研究切入点;此外,要积极主动地与导师沟通,尽快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动向,尽早确立研究方向及内容。

3.3 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科学规范的学位课程体系

优化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培养模式。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学习习惯、思维方式,设计学位课及选修课。学位课程,特别是中医学的基础及经典课程应循序渐进地开设。此外,“非医攻博”应开设选修课,如“中医文化导读”、“医学哲学”、“医学信息”、“生物医学工程”等。文科学生藉此可以广泛吸纳国学文化、医学哲学理论,深入挖掘中医学的人文内涵及哲学思想;理工科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将现代科学知识与思维模式引入中医学,找到最佳结合点,开展中医学现代化的相关研究。

3.4 加强师承学习,建立多导师联合培养机制

师承学习是中医人才培养的重点。师承学习可以将临证贯穿学习的始终,学生可以在侍诊过程中将中医基础理论、四诊、方药及老师的辨证论治相结合,从中体悟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关系。故“非医攻博”学生应尽早跟师学习,跟师时间以第2学年为宜,此时学生已掌握了中西医学的基础理论,需要到实践中去体悟,早拜师可以随时问道解惑。此外,应根据学生专业背景,选定中医导师之外的其他学科导师,建立多导师联合培养机制。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非医攻博”学生的优势,为开展多学科交叉的中医药研究服务。

4 小结

“非医攻博”作为中医药教育的新事物,是继“二学位”和“西学中”之后培养中医药高级人才的又一创新模式,其目的是利用多学科支撑、发展中医药事业。目前,中医发展最欠缺的是创新,而创新之最高境界是理论突破。中医理论继承和发扬了古人善于把握整体以及事物相互关系的特长,对直观认识进行归纳、演绎及思辨,把握了人体功能、药物效用等在结构联系上的规律并形成了独特的整体观念,并且能在该整体观的指导下对认知进行合乎目的的解释。久而久之,沉淀下来便成了中医界的思维定势。这一模式虽然在古代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但随着西方科技的传入,中医学家们难以突破桎梏。从这一点上看,中医整体观念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被阴阳五行以及其他思维上的传统心态严密封住。这个弱点如不克服,中医将很难超出直观及思辨的水平,一切中医实用技术方面的进步最终也只能沦为印证阴阳五行的素材[2]。因此,中医创新、中医教育创新,任重而道远!“非医攻博”作为一个新生命,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加以改进,使其在形式及内容上更加完善,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中医药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医药的发展,特别是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戴慎.“非医攻博”应凸现实施个性化培养[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115-116.

非医药专业论文篇6

【关键词】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现状;策略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现代化卫生保健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是传统医学体系中的典型代表之一[1-2]。中医药教育走向世界是中医药全球化的重要基础,必须引起各方重视,但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中仍然存在难以摆脱不合理管理体制机制束缚的问题,中医药人才严重匮乏。除此以外当前中医药院校教育中仍然无法摆脱“中医人才中不中、西不西”的问题,影响本专业人才的综合质量。在这一背景下,为面向中医药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人才支持,就必须积极探索将中医药引入医学全球化系统中的方法与路径。因此,在中医药全球化发展的浪潮影响下,高等教育如何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并走向全球化的发展道路,这一问题备受各方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一、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机遇

近年来,国家政府以及相关机构逐步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加之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进而使得中医药领域逐步走入全球化发展的崭新层面,与西方医学理论的交流、协作也更加密切,这一点通过中医药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中可见一斑。有调查数据显示[3]:国际社会近年来针对中医药专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医药在国际医疗卫生舞台上的覆盖面不断扩展,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有大量的中医药专项合作协议,并将中医药技术快速推广至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各个领域中。除此以外,随着中医药国际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医药教育的社会需求也日益增加。有关报道中指出,近十余年以来,国际上的中医院校和培训机构逐步成立,不同规模的中医药教育在世界各地相继开展,国际主流教育学界也开始高度重视中医药教育的全球化目标实现,大量国家与地区的正规大学中已经创办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本科教育专业,中医药对外教育也逐步自传统模式下的散、乱、小状态向着主流化、规范化、学历化、本土化的方向繁荣发展。正是由于中医药专业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因此对中医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中医药高等院校作为面向社会培养并输送专业性、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做好对全球化趋势的应对工作,将中医药专业的发展作为生命科学领域一个全新的增长点,从而为中医药专业的快速发展赢取更加广阔的前景与市场。

二、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挑战

现阶段全球化的发展多局限于经济层面,东西方文化领域的融合程度仍然比较有限,各个国家与地区缺乏学术专业的交流沟通[4-5]。具体到中医药专业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当前中医药专业所涉及到的国际性科研合作项目较少,所开设课程覆盖不够全面,从事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加之本专业现代化科学技术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缺陷,进而导致国际舞台上对中医药重要医学价值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与全面,进而也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在全球化趋势下的培养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除此以外,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在外语水平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的外语实力尚无法适应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导致中医药教育难以以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渠道深入开展。特别是中医药教育事业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异常密切,在中医药领域中大量的中医专业术语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哲理,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存在比较大的难度,因此在展开全球一体化教育的过程中难以将这些关键词汇的渊源传播推广出去,由于难以秉其全意,从而导致中医药关键理念的传播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更为关键的一点问题在于:在推进实现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进程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医药教育全球化发展的需求,就必须重视解决中医药标准化方面的问题。但中医药理论客观上来说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因此即便近年来在中医标准化进程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推进速度仍然比较迟缓,严重滞后于教育事业一体化的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在理论以及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的标准化建设均存在一定的难度,从而对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以及本土化进程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策略

1.重视对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在积极应对教育教学体制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面向国际市场培养一批具有市场性发展眼光且科学技术水平高的专业性、复合型人才[6]。为满足这一目标,从专业设置的角度上来说,中医药高等院校应当瞄准多元化的发展诉求,促进专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使专业设置与配置更好的为教学、研究、医学、社会服务。同时,教育教学的整体体制应当自应试模式逐步过渡至素质模式,以此为中医药高等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动力,使其能够在国际化发展市场中赢得竞争实力。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中医药高等院校必须着眼于对师资力量的提升,稳定教师队伍水平,将外语语言、传统文化等内容纳入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对外语语言的应用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内涵的领域得到更深入的发展[7]。

2.在中医药高等教育标准制定中体现主动权。在将中医药推向全球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中医药中传统文化理念与全球医学领域发展标准的结合,必须着眼于标准化机制的建设。统一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标准机制,才能够使本专业领域相关的人才流动更加通畅[8]。作为我国医学领域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精髓”,中医药教育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为积极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必须主动制定标准,规范市场,以促进教学质量以及办学水平的提升。同时,还应当重视对中医药专业相关理论的创新发展,将原本生僻枯燥的中医药理论应用现代化的语言进行阐释与融合,从而方便学生对中医药知识点的理解。此外,高等院校还应当结合全球化背景下中医药理论发展需求,展开标准化的教材编写工作,严格落实已制定标准,从而确保中医药高等教育以一种健康且规范的方式积极发展。

3.促进办学体制的开放化发展。在高校办学体制开放化发展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同时接受东方、西方文化的感染与熏陶,在校园中实现东西方不同科技、学术的交流与沟通。那么,如何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办学体制的开放化发展呢?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其一,将外资与外智引入教育教学体系中,形成多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达到所谓的不出国门留学的理想状态;其二,鼓励有条件与资质的中医药高等院校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方法,与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医学院校强强协作,展开科研、教学等方面融合策略的探究工作,以加速国际化进程。

4.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在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发展中,必须积极顺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对办学观念进行优化,拓展教育教学事业,以“三个面向”为基本原则,力求能够在办学思路、办学模式、发展定位等方面实现进步。在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方面,应当尝试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相关专业设置范围进行拓展,以“大中医药”为基本范围,纳入包括药品、化妆品、保健用品、康复保健、临床医疗、预防医学、种植加工等在内的相关产业,着眼于培养可适宜于不同专业需求的中医药高等人才,更好地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市场多向性需求相契合。

5.从医疗体制改革入手培养所需人才。从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与具体实施方案上来看,中医与西医并重发展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方针与基本指导思想之一,同时在有关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并肯定了中医药专业在重大疾病防治、卫生服务、以及公共卫生领域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背景下,国家政策针对中医药专业的发展形势是非常光明的。在这一背景下,为深化对人才的培养,可关注如下几点措施:其一,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对“治未病”理论的认识,培养预防专业与中医药技术相结合的专业人才[9];其二,深化对中医药领域专科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凸显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中的意义与优势;其三,加强对专业交流型人才的培养,使中医药与西方医疗理念的进一步融合与协作[10]。

非医药专业论文篇7

【关键词】中药 专利保护

一、中药专利保护

高等医药教材《中药学》给中药下如此定义:“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的, 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 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点。所以人们把它称为中药”。中药专利保护是指在知识产权体系中,以专利法为主要法律依据,对中药这一特定对象进行相关手段保护,从而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利益。

二、国内中药专利保护现状分析

(一)国内中药专利保护发展概况

根据一份2000年统计资料(见表2.1)显示,从1985-2000年期间,涉及中药专利的申请共23954件,其中发明专利17770件,占74.2%,实用新型5453件,占22.8%,外观设计731件,占3.0%。1虽然这份资料与同年的另一份相关资料在数据内容上略有出入,但是都说明了我国从1985年实施专利法以来,尤其是1993年专利法对药物实施保护之后,中药专利申请数量迅速增长。

(二)国内中药专利保护现存问题

虽然表中的数据显示中药专利的申请数量飞速增长,但这并不代表中药专利保护趋于乐观。在国内,中药专利保护还面临着威胁。

1.国内中药专利申请数量依旧较少

以重庆为例,由于重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境内气候特征明显与地貌特征多变:气候温暖,常年雨量充沛,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交错。中药产业在重庆一直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这使得重庆地区比内蒙、青藏高原、新疆等地区更加适宜各类中药药材生长。但是中药生产大区不等于中药专利强区,据市中药研究院副院长李隆云介绍,市中药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显示,2003年至今,该院共申报136项专利,授权55项。其中,涉及中药新产品授权的专利仅有25件。李隆云表示,尽管2008年以后,专利数量总体有所上升,但涉及中药新产品的专利仍相对较少,专利转化率也比较低。

2.国内专业研究人员进行中药专利申请量不够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部部长张清奎指出:目前,全国每1万家医药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约为19.68件,多数中药企业还没有专利申请。非职务申请比例高。据统计全国医药专利的65%为非职务申请,其中,中药领域的非职务申请比例更是高达78%。而在国外的医药专利申请中,非职务申请一般不超过5%。张清奎进一步指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至少有四方面:一是企业只重视销售、商标和广告投入,而忽视了研发和专利;二是部分企业盲目认为行政保护可以代替专利保护;三是部分企业认为技术保密可以替代专利保护;四是科研人员只重视,忽视专利申请。北京、山东、河南、陕西、吉林五省市的调查结果显示,“九五”期间,研究人员共202348篇,申请专利4594件,与专利申请之比为44:1。

3.国内对于已经申请成功的中药专利不予重视

在国内由于企业的法律意识不够普及,尤其是对于知识产权领域专利权这方面的了解很少,导致了很多企业对于自己的中药研究成果有意识去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资格之后,只是把专利成果作为获取利润的一种营销宣传噱头,而没有对其重视,更别说对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所以在国内企业的中药专利侵权的案例时有发生,而由于多数企业在侵权事件发生后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使得近年来此类案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在而且部分企业却将别人的配方当做自己的产品在宣传,这使得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在陷入内部斗争之后变得不明朗。

三、国内中药专利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上面提及的国内中药专利申请少,非职务申请比例高等等这些问题,都使得专利保护在国内实施遭遇阻碍而一直进展缓慢,针对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必须加强应对。笔者在此提出三点与之相对应的建议。

1.加强对于中药创新以及专利的申请

医药企业为了更快速的扩大收益,竞相选择了与各大商业公司相同的措施,那就是变本加厉的广告投入与层出不穷的销售手段。这些营销手段或许在短时间内能够给予医药企业看似更有效的收益状况,但是忽略创新与专利的申请这一点往往会成为他们今后致命的弱点。没有创新就缺乏竞争力,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价值的提升。中药的创新也是如此,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每天都有新的疾病在出现,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陌生病症,仅仅依靠传统的医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医药上的创新能够使人们有底气面对新的问题也能让人民更从容的解决旧的病灶。当然对于这些创新也要积极进行保护,专利申请便是很有效的途径之一,申请了专利,有了法律的保护,传统中药推陈出新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安全的被推广被传承。

2.加强中药领域职务科研人员专利的申请

中药领域职务的科研人员一直都是推动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主心骨,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一直在未知的科学领域为中药事业的发展默默奋斗着,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科研人员研究出无数种新的科研成果,但是他们对于这些成果的却只注重学术的发表,而忽略了对这种研究成果专利的申请。所以要不断提高中药领域科研人员的意识,让他们在研究出新的成果,发表新的论文的同时,也能注重对专利的申请。学术界方面也应该加强对专利的重视,对于一位学者学术知识的肯定除了论文的价值外,也应该对其申请的专利的数量与价值进行审视。这样更能有效的促进中药专利保护的发展。

3.加强企业对于中医药专利保护的认识程度与实施手段

通过国内外的关于保护中药产权的案例可以看出专利保护是很有效的保护手段,在很大程上保护中药的知识产权,所以加强企业的专利保护的认识,企业善于利用专利知识保护自己中药产品的知识产权,这不但能够有效的保护自身的利益,也能够保护中药的现代化进程,促进我国专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什么是中药[J].亚太传统医药,2002(7):14.

[2]凌一撰. 中药学 [M ].上海:上海科 技出版社, 1984 :1.

[3]梅智胜,肖诗鹰,黄璐琦,刘铜华.中药专利保护相关问题的探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259.

非医药专业论文篇8

关键词:中医药;知识产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法律促进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63

中医药根植传统文化,凝练生活经验,自成体系,自我融通,绵延千载而流传至今。中医的治疗理念和诊疗方法凝聚着无数历代中医从业者的经验智慧,作为一种实践理性而区别于西方医学的操作规程,具有一定的民族医学独特性和西方医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正因为此,在西方医学主导话语权的时代,中医药面临失语状态,在传统中国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医药,在当今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特别是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之下,中药制剂和中医诊疗手段受到很多质疑,发展前景晦暗不明。为保护传统文化和发展中医药产业,使传统中医药和当代医学诊疗体系、科学手段相结合,提升中药制剂生产的规范化和中医诊疗流程的科学化,并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和促进中医药发展。

1 强化政府部门的法律职责

应当充分重视发掘和整理传统中医药,针对有价值的中药资源和中医诊疗手段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中医药是生活经验的结晶,很多中医药并没有进入典籍,而是通过家族传递和经验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在传统社会,这一流传方式具有可持续性,但在现代社会,职业选择的多样化导致家族传递面临断层,这一传承模式逐渐失去优势。但中医药的保护和传承不是个体职责,而是具有制度的正外部性,政府应当从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认真发掘和整理散布的中医药知识,通过政府主导的方式强化保护,避免传承过程中的断代。同时,政府应该采取包括资金投入在内的多种方式,促进传统中医药的复兴,使濒临失传或推广不够的中医药在医疗体系中复活,在服务公众健康方面真正发挥作用。比如,针对有价值的中医药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项目,给予代表性传承人必要的资金支持;除了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政府也应该搭建平台,设立中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场所,向大众普及和传播相关知识,帮助其在新闻媒体等平台上广泛宣传,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实施“名中医工程”,遴选出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医,由政府予以奖励和扶持;政府应当组织中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诊疗活动,通过诊疗活动扩大其现实影响;对有效推广传统中医药的传承人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税费减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必要的渠道,使其和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有效对接,加强他们之间的合作,共同研究中医药的医学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对传统中医药的研究,促进中医药的科学化;鼓励相关企业和代表性中医药传承人开展合作,促进中药生产的批量化和流程化,造福更多民众,并保护相关传承人的物质利益;对在中医药促进方面做出贡献的企业给予制度激励,以鼓励更多的企业投入中医药事业中来,推进中医药的产业化发展。

2 加强对传统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

在中医药的长远发展中,应当构建完备的中医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传统中医药大多数以家族方式进行传承,过于注重保密性,而知识产权保护的理念比较薄弱。如果以现代法律体系予以考量,很多保护方式还停在商业秘密保护模式阶段。这种保护模式可以确保相关权利人的利益,但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法律理念,也违背了医学发展的规律。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完善规则,强化对中医药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保护,在商标、专利等法律框架下探索符合中医药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既要保护权利人的经济利益和法律权益,也要促进医学服务大众健康的职责,同时有利于医疗手段的持续更新和医学事业的长足发展。中医药不是一些简单的中药制品和诊疗手段,它更是一整套理论体系和经验法则,因此,对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要着眼于中医药的整体发展,从材料萃取到研制方法,从炮制流程到成品效验,从医方医术到诊疗手段,应当实施全方位的保护。从目前的法律理论看,对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比较欠缺,不能服务于中医药发展的现实状况。从法律体系看,我们国家关于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也不完备,相比很多国家,重视程度不够。比如,泰国很早就颁布了《传统医药知识保护和促进法》,并成立了传统医药知识保护和促进委员会,制定了“草药保护计划”;巴拿马实施了《特别知识产权法》。这些法规法规有效促进了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商标法》、《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经过修改之后,我国基本上建立起了与《TRIPS协议》相一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但这个法律体系与中医药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并没有有效对接,所以,应当结合中医药的特点,使知识产权中的相关理论和制度能够服务于中医药的发展。比如,在专利制度中,可以根据中医药炮制方法和诊疗手段的独特性,将中医药的理论融入到专利所要求的“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要求之中,制定适合中医药专利审批的具体规则,使中医理论借助专利机制而获得创新与发展。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需要整合中医药方面的理论人员、专家名医、法律学者等诸多领域人才,共同对这些问题展开理论攻关,使传统中医药与知识产权理论有机融合,与知识产权法律完美对接。

3 利用现代科技提升中医药的科学化水平

中医药的科学化一直饱受诟病,针对这一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瓶颈问题,应当根据制定中医药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战略,使中医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接受现代科学方法的检验,提高中医药的科学化水平。传统中医药之所以遭受质疑,主要原因是其诊疗手段和治疗方法依赖经验支撑,这些经验总结很多未经现代科学方法的验证,即使其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但由于未经检验,而难以确立其法律地位,这也是《中医药法》迟迟不能出台和备受争议的原因之一。在传统典籍和民间社会,有很多未经检验的中医药科学知识,只要通过科学检验,一定可以发掘出符合现代科学理念的医药产品和诊疗方法。屠呦呦教授荣获诺贝尔奖的成果就是从传统中医药典籍中发掘出来的,只不过她不仅仅是简单发掘,更是利用现代医学知识和科技手段加以验证,证明了某些中医药在现代医学理论中的科学性。所以,为提升中医药的科学化水平,应当广泛搜集整理中医病例,并展开科学研究。在整理分析大模中医中药病例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手段予以效验。

我国在中医药科学化方面的工作相比西方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他们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和现代工业流程生产出符合标准的药品在全世界销售,比如,人参蜂王浆在美国被抢先申请专利,1989年日韩国人向中国专利局提交了牛黄清心丸的改进剂型牛黄清心口服液制备方法专利申请,与中国展开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争夺,严重挤压了我国中医药的生存空间,而我国生产的中医药,由于缺少西方国家所要求的科学标准,只有极少数能在国际市场销售,这一切都源于我国中医药生产中缺失科学性。

o论从中医药保护的角度,还是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角度,政府都应当树立战略意识,推进中医药的科学化进程。不仅仅局限于整理医学典籍和发掘诊疗方法,更要通过“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等科学的实验方法,验证典籍记载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中医药的推广和应用奠定科学基础,同时,为中医药产业化发展和国际化进程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这对于中医药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国务院在2016年2月颁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细化这一战略纲要中的相关内容,会对中医药事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4 推进中医药“走出去”战略

利用中医药在国际社会逐渐得到承认的契机,加强中医药事业的国际合作。从西方国家对中医药的态度来看,他们有一个从拒斥到接受的过程。长期以来,由于中医药的经验导向违背西方医学的理念而被这些国家排斥,但随着某些中医药经过科学方法的验证,证明了其有效性,西方国家也逐步改变了对中医药的刻板印象。比如,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已正式确立了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在欧盟部分地区和美国得克萨斯州,针灸已被纳入医疗保险。由于西医的局限性,美国也在一些慢性病、老年病等领域尝试实施中医疗法。1992年,美国国会授权批准成立国立卫生研究院“非常规医学办公室”,拨款200万美元研究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六大类非常规疗法。2000年8月,美国FDA了《植物药产品行业指南》,标志着美国政府已正式以有别于化学药品的方法来管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植物药品。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第52次委员会上通过的《西太区发展传统医药战略计划》,对我国中医药更广泛被接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此局面下,我国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合作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比如俄罗斯、马耳他两个国家与我国卫生合作项目中,2/3项目是中医药内容。

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在现代社会具有一定的紧迫性,这一工作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和公众卫生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下,发展传统中医药事业,对于医疗体制改革和全民医疗的推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应当从传承民族文化的宏观角度和完善医疗体制的微观角度,正确对待传统中医药,通过法律手段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最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审议稿规定了中医药服务、中药保护与发展、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的中医药发展逐步走上法律轨道。

参考文献

[1]张华敏等.从泰国传统医药立法探讨我国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方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9,(3).

[2]廖海金.中药专利保护迫在眉睫[N].经济日报,2015-11-6.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