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文化体育工作8篇

时间:2022-12-12 04:42:10

文化体育工作

文化体育工作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以基础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打造为契入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导向,着力构建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体系,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努力将打造成为文化特色鲜明、文化事业繁荣的文化名区。

二、工作目标

1.文体事业目标。

——坚持文化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精心谋划文化体育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建成6家镇街宣传文化中心,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平台建设,创建6个达标社区图书室。建成区级体育总会,镇街体育健身俱乐部全覆盖。加强对全区体育健身中心和健身点健身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形成较为完善的三级公共文体服务网络。

——举办各类文体干部、专业人才培训班及群众业余艺术培训班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实现文体业余团队镇街的全覆盖,形成具有特色的群众文体人才梯次格局。

——创建15个特色文化广场,成立“唱响”文化广场俱乐部。提升特色文化示范户、特色文体团队层次,举办各类有品位、上规模的重大文体活动,形成文体特色品牌。

——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净化全区文化市场环境。

2.文化遗产保护目标。

——抓好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北山寺”、“泰山岳庙”修缮工程完工,“泰州单声珍藏文物馆”建设工程竣工。完善区级“非遗”保护名录,加强对重点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形成文化遗产保护亮点。

三、重点工作

文化工作:

1.创品牌,实施文化惠民战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深入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全年送歌舞(戏)进村(社区)15场以上,放映免费电影730场,九龙镇、苏陈镇、罡杨镇、京泰路街道、城东街道、城西街道全年确保每村每月放映免费电影1场,各街道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社区免费电影放映工作,全年不少于20场。开展具有引导性、导向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全年不少于30场;组织开展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等文化活动,举办2013年区农业观光休闲旅游节民俗民间文化展演、区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紧紧围绕“欢乐、唱响、舞动、和谐、魅力”主题,依托区政府中心广场和各镇(街)大中小广场,充分发挥文化馆、站、各业余团队和文化示范户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广场活动,使文化广场成为“人人能参与,个个可享受”的城乡居民展示自我的文化舞台,真正做到“天天有歌舞,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立足树品牌,创特色,做大做强“一街(镇)一品”特色文化团队活动品牌,促进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着力推广“社区文化进农村,农村文化进社区”文化交流“双进”活动,促进城乡文化大融合、大发展。坚持以活动带创作,以创作推动文艺繁荣,加大创作生产力度,做强品牌文化,积极组织新作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形式、各种艺术门类的比赛、展览和演出。

2.强基础,实施基础建设战略,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以城乡文化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开展形式新、有创意的特色文化活动。积极争创省、市优秀乡镇文化中心、村文化室、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户、文化标兵。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年内九龙镇、苏陈镇、罡杨镇、京泰路街道、泰山街道、城南街道等6家单位完成宣传文化中心建设任务,并通过达标验收。积极上争,配合市图书馆进一步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平台建设,创建6个达标社区图书室。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电影院的作用,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深化服务工作。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加快推进“泰州单声珍藏文物馆”建设,继续做好“泰山岳庙”、“北山寺”等文保古建筑的修缮工作。建立完善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做好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评选工作,强化活态传承。

3.重培养,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积极创造条件,为文化艺术人才提供一展身手的平台。充分发挥文联各艺术协会的作用,调动专业和业余创作人员的创作热情,努力创作更多精品力作。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加强对文化馆、站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举办文化干部及稽查人员业务培训班。加强对基层业余骨干的培训和辅导,举办创作、舞蹈及各种业务技能培训班,以提高基层文艺骨干的业务水平。发展一批基层文化辅导员和文化志愿者。加强对各类社会艺术教育、培训的管理和指导,鼓励兴办艺术教育,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培养艺术人才。

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形成市场监管合力。

切实加强文化市场执法队伍的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形象建设和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优良、专业精湛、清正廉洁的执法队伍。加强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并逐步将义务监督员的监督工作由网吧向整个文化市场延伸。建立健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组织网络,完善举报制度,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电子信箱,形成全社会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合力。

2.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维护市场公平秩序。

围绕“创建平安文化市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总体目标,加强文化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特别是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违禁盗版书刊、音像制品等领导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重点地区(城中村)、重点经营场所要加大巡查力度,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一是要会同工商、公安、城管等部门对“黑网吧”、黑游戏机室、流动摊点等无证经营场所开展集中执法行动。二是要在寒暑假期间开展净化网吧市场专项行动,切实防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三是会同相关部门扎实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四是会同公安、消防等部门联合开展对文化市场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切实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3.规范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不断完善行政审批制度,规范办事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及时准确地办结各项行政审批项目,从而推动我区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体育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

《全民健身条例》是必须执行的国务院规章,是体育部门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尚方宝剑”。认真开展《条例》学习工作,通过多动腿、多动嘴、多汇报,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把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群众体育经费等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推动政府更好地提供公共体育服务。

2.搞好身边的活动。

充分利用区体育总会这个平台,调动各类体育团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有创意、有规模、影响大、参与广的全民健身活动,举办第三届社区运动会,运动会项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主。利用主城区的区位优势,联合各部门、体育协会、社会团体,举办具有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展示,将我区“全民健身”活动办出特色,打造群众体育活动品牌。

3.加强群众体育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2013年拟在城东街道、苏陈镇和罡杨镇举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协助市体育局在我区举办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组织全区各体育团体、单项协会、晨晚练点的优秀负责人及大学生村官参加,切实提高群众体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4.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2013年是全国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年,积极配合市体育局做好我区检测任务。抽调不同年龄段,不同工作性质的人员参与国民体质监测,保证被测人员数据的有效性,科学规范地完成我区样本的采集和数据上报工作。

5.加强健身器材的维护管理。

以增强群众体质和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为第一要务,继续加强对全区体育健身中心和健身点健身器材的管理和维护,明确健身器材受赠单位的义务,督促受赠单位做好器材的日常维护工作,及时上报器材破损信息,确保受赠器材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自身建设:

坚持常抓不懈,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探索建立机关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绩效追究制,完善机关目标考核制度、联系基层制度、绩效追究制度,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强化考核结果的使用,真正发挥考核在形成合力、提升整体形象和综合素质上的作用,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和谐型、节约型、廉洁型”机关。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形成文化建设的推进机制。

各镇(街道)要真正把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摆到重要战略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重点工作安排、纳入考核奖惩范围,使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真正做到“四位一体”,实现同规划部署、同推进落实、同检查考核。

2.落实政策,增强文化建设的保障力度。

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区有关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加强对文化馆、站的业务指导,建立村(社区)文体专管员和志愿者队伍,明确人员负责本村(社区)的文体工作,建立完整的区、镇(街道)、村(社区)文体工作责任体系。

文化体育工作篇2

一、重点工作目标

1、颁布与实施《××文化发展规划(2006-2010)》。

2、完成××区全民健身中心(冠军广场)建设。

3、继续在全市体育年度比赛中名列前茅。

4、举办第三届星海文化艺术节。

5、举办第四届全区社区运动会暨“全民健身周”宣传活动。

6、组织纪念建党85周年、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

7、组团参加中国中部(××)文化产业博览会。

二、文化工作目标

1、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出发,加强特色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指导,形成一批服务型特色图书分馆;新建社区图书连锁馆2个,做到“统一硬件、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布点、统一调配”。

2、全年图书馆专项购书经费所购图书的70%要投入到社区分馆流通;建立流动送书日。

3、发展有影响的文艺品牌团队5个。

4、以新办“百姓舞台”为载体,在各街乡巩固社区文体服务轻骑分队11个。

5、以迎接“八艺节”群星奖比赛为契机,创作文艺作品10件;组织3个优秀作品参加省楚天群星奖比赛,获等级以上奖励不少于3个。

6、做好××区群众文化学会换届工作。

7、成立××区戏剧曲艺协会。

8、加强文化中心户培训工作,组建全区社会文化资格认证指导中心,全年举办培训4次;组织开展文化先进社区创建工作。

9、专业干部下基层辅导服务达500人次(其中区文化馆400人次,区图书馆100人次)。

10、组织“文化中心户才艺大展示”等区级大型文化活动5场次。

三、体育工作目标

1、多渠道落实、投入资金,全年新增社区健身器材30套,加强社区健身器材维护,建立以巡查维护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健身器材长效管理机制,社区健身器材完好率达95%以上。

2、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人,选拔30人以上参加全市组织的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合格率达100%。

3、组织全区体育骨干技能培训2次,完成市体育局组织的各类培训任务。

4、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在基层村组织有150人以上参加的健身活动并投放5000元体育健身器材。

5、协调区教育局做好3所学校体育场馆对社区居民开放的试点工作。

6、保证区体校“机构、编制、训练、经费、场地设施、专职教练员”六落实,确保田径、游泳、足球、乒乓球4个项目的业训工作。

7、按5:5比例投入培训经费,推进“十、百、千”运动苗子工程。向省市优秀运动队、市集训队输送2名以上队员;入选省“新苗工程”、市少年队、市“优秀苗子”人才库10人以上。

8、完成××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体操、足球两个项目的组队、参赛任务,并完成下达的金牌、总分目标。

9、完成年度市青少年比赛田径、举重、羽毛球三个项目的承办任务。

10、组织开展区级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10次以上。

11、组织人员参加二级以上各项裁判员培训,合格人数达30人以上。

12、局领导研究体育业务10次以上。

四、街乡文体工作目标

1、开展基层文化体育活动10项次(其中有企业职工体育导向性活动、公务员导向性活动和外来务工人员导向性活动各1次)。

2、新增社区图书分馆2个。

3、确定专人加强社区健身器材维护,制定社区健身器材长效管理机制;社区健身器材完好率达95%以上。

4、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文化中心户培训;组织参加区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10人以上;选拔人员参加市二级社会指导员培训,发证人数达5人以上。受训人员能在街乡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5、创建文化先进社区1个以上;创建区级文化中心示范户11户(各街乡1户),文化中心特色户55户(各街乡5户),文化中心基础户130户(各社区1户);创建“市级体育健身示范家庭”(体育中心示范户)2户;区级“体育健身示范家庭”(体育中心特色户)15户(各街乡1户以上);街乡级“体育健身示范家庭”(体育中心基础户)每个社区10户。

6、在相关社区组建社区文体服务轻骑队2-5个,按廉政专题、法制专题、文明专题、和谐专题等分阶段深入社区巡回演出不少于5场次。

7、各街乡组织1次文化中心户才艺展示;以“全民健身周”(6月10日前后)活动为契机,各街乡组织一次所有社区参加的社区运动会;各社区组织一次社区运动会。

8、在重大节庆时间,组织各社区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大众广播体操”、“健身腰鼓”、“巴山舞”、“休闲三步踩”、“功夫扇”、“太极拳(剑)”、“健身球操”等七个健身项目展示活动,要求巴山舞展示人数80人以上,其他项目展示人数20人以上;要以男性参加人数的增加来突破参加文体活动性别比的不平衡。

9、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服务中心。

10、文体工作有分管领导,有专门机构和人员,有计划、有总结,全年研究文体工作6次以上。

11、每月向区文体局上报信息2条(其中文化、体育各1条)。

12、组织开展一次有特色的学习《××市全民健身条例》的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工作,测试人数达60人以上。

五、文体产业目标

1、文化馆产业创收增长15%。

2、图书馆产业创收增长12%。

3、文体市场管理费收取率达95%。

4、主楼二楼库房租金收取率达100%。

5、区属体育场馆保持完好,向社会公示对外开放时间,每天保证不少于5小时,全年保证不少于300天。

6、严格规章制度,确保体育公益金的管理使用不发生违规违纪现象。

六、文体市场管理目标

1、完成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工作。

2、在区行政审批中心公示文化体育市场经营项目审批程序及标准。

3、区内文化体育经营场所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4、完成新增就业岗位150个,组织落实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0人,开展再就业培训30人。

5、文化体育经营场所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率达到100%。

6、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文体市场,无违法乱纪行为及行政不作为、不乱为,履行日常监管稽查办案职责,文化经营场所季度检查覆盖率达100%,案件结案率达100%,举报查处回告率达100%。

七、挂点工作目标

1、完成对口扶贫资金任务。

2、完成社区共建任务,为社区办实事2件以上。

八、共性目标

1、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目标。抓好改善软环境工作,考核达标率达到95%;抓好软环境投诉督办工作,投诉办结、回复率达到95%。按照武人[2005]25号文《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国家公务员予以辞退的暂行规定》的精神,对有效投诉达5次的国家公务员予以辞退。

2、党风廉政建设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单位主要领导不发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对本级管理的工作人员发生的违法违纪问题做到有案必查,违法违纪必纠;机关干部不发生刑事犯罪。严肃治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收受和赠送“红包”、私设“小金库”、滥发钱物以及党员干部生活作风不拘“小节”等问题。贯彻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开展行政过错责任追究。

3、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目标。按照中央和省市区统一部署,扎扎实实组织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完成“万名干部下基层”有关工作。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选拔任用40岁以下的处级党政领导干部须达到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每年按要求组织五分之一的在职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完成各类调训任务。加大年轻党员发展力度,全年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达65%。落实建立干部退出机制,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和具体措施。

4、文明创建工作目标。根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责任分工,完成相关创建工作任务。

5、督办工作目标。按时按要求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督办件、区人大的建议、区政协的提案等办理工作或其他工作。

6、稳定工作目标。严格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和建立完善矛盾纠纷限期解决机制,市里交办的突出问题按期办结率达90%以上,不发生因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新的突出不稳定问题;建立完善集体上访和的预警、防控、处置机制,不发生应当作为而不作为引发的集体进京上访、大规模集体赴省上访和影响全市稳定的重大。赴京赴省上访不超过规定控制数,创建无集体赴京、赴省、赴市上访街(乡)。

7、信息工作目标。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每周上报信息不少于1条。各街乡文体站和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全年被区以上信息刊物采用分别不少于2条和4条,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每月编撰文体工作简讯1期以上。每月向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区相关部门上报信息不少于10条。

8、综合工作目标。完成青少年教育、双拥、计生、普法等相关工作。

9、理论研究目标。大兴研究探索之风,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及省市文化体育工作论坛,力争保持群众体育论坛上的领先地位。

10、加大投入目标。争取政府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落实本年度财政预算全民健身专项资金40万元。

11、五年规划目标。颁布和实施“十一五”文体事业发展规划。

12、信息化目标。按全区统一要求完成信息化建设。

13、普法验收目标。完成“五五”普法年度任务。

14、依法行政目标。完成区法制办下达的依法行政任务。

九、一票否决目标

文化体育工作篇3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联系我县文体事业发展现状,确定××年文化体育工作以创成全国文化先进县为第一目标,以实施“五项”工程(计划)为统领,即实施“一站一点一品”工程、“特色文化年”计划、体育“三边”工程(建身边场地、抓身边组织、办身边活动)、竞技体育“苗子输送”工程和文体产业培育工程,全面推进我县各个层面文化体育工作上台阶。具体目标任务及措施办法如下:

一、重心下移,着力繁荣农村群众文化

⒈除积极组队参与上级有关文艺赛事活动外,要充分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和各种纪念日等,深入开展广场、社区、校园、企业、乡村、家庭文化活动,计划组织县级以上大型文化活动次,人民广场文化活动每月一次以上。

⒉要继续开展“文化春风遍象山”行动,重点放在在偏僻乡村、海岛渔村,全年计划下乡下基层活动次。

⒊要不折不扣地出色完成开渔节组委会交办的各项文体活动指令性任务,同时以开渔节为契机,创作生产一批体现象山特色、紧跟时代步伐的优秀文艺作品。

⒋建设、健全、扶植乡镇、村级群众业余文艺团体,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业余团体计划达到支以上。

⒌对调查掌握的全县余支民间文艺团队进行渗透和辅导,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为丰富、活跃我县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作贡献。

⒍继续开展“东海明珠工程”和村落文化(社区文化)示范点建设,在建设村落文化示范点的基础上,评选一批小康文化村,以“样板”为示范,推动农村小康文化健康。

⒎启动“一站一点一品”工程,意即一个乡镇(街道)文化站要管好一个示范点(阵地)、一个品牌,并以此为主要内容,加强对文化站的考核和管理。

⒏实施“特色文化年”计划,主要开展三项工作:一是挖掘、整理、保护以地方民俗文化和渔文化为主要内涵的象山特色文化;二是申请市级保护名录;三是开展一次全县性的特色文化活动展示。

⒐加大对社区、乡镇(街道)文化站的业务辅导力度,加强与社区干部尤其是社区文化干部的联系、交流。

二、深化改革,整体推进专业文化建设

⒑在上级的指导下,积极稳妥且有步骤地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年内完成象山剧院、县新华书店等下属企事业单位的转制前期工作,为下步转制作好充分准备。

⒈加快标志性专业文化设施建设。县博物馆工程要积极创造条件完成土地征用,并力争开工建设。县新华书店象山港路书城要确保基建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程,年底前竣工验收。通过各方不断努力,争取国办文化设施与民办文化设施“两条腿”走路,而且能够走得稳健有力。

三、上下联动,全面提升体育影响力

⒉以县体育中心、个体育社团为依托,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各级各类体育交流活动。计划举办县级活动次,每个体育单项协会要求次以上,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体育爱好者的需求。承办或参与市级活动次,引进省、全国级活动次,国际级活动次,倡导全民健身的浓郁氛围。

⒊继续保持竞技体育良好夺金势头,借梯登高、借鸡生蛋,全年力保我县籍运动员在省级以上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金牌及奖牌数居全市前列,争取有枚以上省级比赛金牌和枚全国级以上比赛金牌入帐。

⒋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快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年内计划安装套(处)健身路径器材。同时加强已建路径工程点的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及时维修破损体育器材。

⒌实施竞技体育“苗子输送”工程,加大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力度,深入全县各中小学校及运动会上进行选材,完成市政府和市体育局下达的年推荐名苗子的指标任务。

⒍加强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和使用,提高开放率,发挥资源优势,具体做到每天都有免费体育场馆对社会公众开放。

⒎进一步加强电脑体育点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年内争取完成万元电彩销售业绩。

四、强化管理,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⒏在坚持不懈地开展一年一度“扫黄”、“打非”专项行动的同时,要集中财力、人力、物力,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部门部署的各项整治任务。

⒐继续加强网吧管理。在巩固专项整治成绩的基础上,维护好“净网先锋”监管平台,确保软件有效使用,做到人机共管。同时设立举报奖励制度,建立完善群众性的义务监督员队伍,力争使我县的网吧经营秩序有明显改观。

、加大对出版物市场打击力度。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严厉打击步行街商贸集市、校园周边、车站码头等区域、时段内的流动摊贩、个体游商非法兜售活动。

⒈加强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以歌舞娱乐厅、录像放映厅、演艺厅、网吧以及印刷厂等公众聚集场所为重点,分组分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

⒉开展经营性活动场所的专项治理。制订方案,出台措施,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对全县室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禁止活动。

⒊增强文化市场稽查力量,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使因交叉执法留有间隙的文体经营性单位无漏查之机,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五、培育引导,积极发展县域文体产业

⒋开展文体产业调研。文体产业属第三产业范畴中的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看好。年内,我们将组建工作班子对全县文体产业进行一次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文体产业发展的底数。

⒌启动实施文体产业培育工程。具体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培育“四大”文化产业。即为中国运动服装产业、中国根艺产业、影视娱乐产业和渔文化产业。二是形成“四大”文化产业区块。即以爵溪为中心的中国运动服装产业区块,以“丹西—西周”为中心的中国根艺产业区块,以新桥为中心的影视娱乐产业区块,以石浦为中心的渔文化产业区块。三是强壮一批文化企业。如中国渔村、石浦渔港古镇开发有限公司、《神雕侠侣》影视城等。四是明确一批重点设施。总的目标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使我县“十一五”期间文体产业具有“类型独特、个性鲜明、效益显著”的特点,同时确保“四个”一批重点(一批重点文化产业、一批重点产业区块、一批重点文化企业、一批重点文化设施)能够朝着高效、健康方向发展。

六、夯实基础,构建事业发展保障体系

⒍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局党委中心学习组、局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和机关干部学习例会为重点,制订计划,落实措施,抓好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和理论业务教育,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

⒎引进紧缺人才,充实专业队伍。在用足用好现有文体专业人才、发挥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通过“招”、“引”、“培”等途径,弥补文体队伍存在的“结构不合理、梯次未形成”等问题,特别是要加强县体育中心、文化馆、文物办等单位的专业队伍建设。

文化体育工作篇4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联系我县文体事业发展现状,确定××××年文化体育工作以创成全国文化先进县为第一目标,以实施“五项”工程(计划)为统领,即实施“一站一点一品”工程、“特色文化年”计划、体育“三边”工程(建身边场地、抓身边组织、办身边活动)、竞技体育“苗子输送”工程和文体产业培育工程,全面推进我县各个层面文化体育工作上台阶。具体目标任务及措施办法如下:

一、重心下移,着力繁荣农村群众文化

⒈除积极组队参与上级有关文艺赛事活动外,要充分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和各种纪念日等,深入开展广场、社区、校园、企业、乡村、家庭文化活动,计划组织县级以上大型文化活动次,人民广场文化活动每月一次以上。

⒉要继续开展“文化春风遍象山”行动,重点放在在偏僻乡村、海岛渔村,全年计划下乡下基层活动次。

⒊要不折不扣地出色完成开渔节组委会交办的各项文体活动指令性任务,同时以开渔节为契机,创作生产一批体现象山特色、紧跟时代步伐的优秀文艺作品。

⒋建设、健全、扶植乡镇、村级群众业余文艺团体,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业余团体计划达到支以上。

⒌对调查掌握的全县余支民间文艺团队进行渗透和辅导,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为丰富、活跃我县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作贡献。

⒍继续开展“东海明珠工程”和村落文化(社区文化)示范点建设,在建设村落文化示范点的基础上,评选一批小康文化村,以“样板”为示范,推动农村小康文化健康。

⒎启动“一站一点一品”工程,意即一个乡镇(街道)文化站要管好一个示范点(阵地)、一个品牌,并以此为主要内容,加强对文化站的考核和管理。

⒏实施“特色文化年”计划,主要开展三项工作:一是挖掘、整理、保护以地方民俗文化和渔文化为主要内涵的象山特色文化;二是申请市级保护名录;三是开展一次全县性的特色文化活动展示。

、加大对社区、乡镇(街道)文化站的业务辅导力度,加强与社区干部尤其是社区文化干部的联系、交流。

二、深化改革,整体推进专业文化建设

、在上级的指导下,积极稳妥且有步骤地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年内完成象山剧院、县新华书店等下属企事业单位的转制前期工作,为下步转制作好充分准备。

⒈加快标志性专业文化设施建设。县博物馆工程要积极创造条件完成土地征用,并力争开工建设。县新华书店象山港路书城要确保基建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程,年底前竣工验收。通过各方不断努力,争取国办文化设施与民办文化设施“两条腿”走路,而且能够走得稳健有力。

三、上下联动,全面提升体育影响力

⒉以县体育中心、个体育社团为依托,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各级各类体育交流活动。计划举办县级活动次,每个体育单项协会要求次以上,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体育爱好者的需求。承办或参与市级活动次,引进省、全国级活动次,国际级活动次,倡导全民健身的浓郁氛围。

⒊继续保持竞技体育良好夺金势头,借梯登高、借鸡生蛋,全年力保我县籍运动员在省级以上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金牌及奖牌数居全市前列,争取有枚以上省级比赛金牌和枚全国级以上比赛金牌入帐。

⒋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快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年内计划安装套(处)健身路径器材。同时加强已建路径工程点的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及时维修破损体育器材。

⒌实施竞技体育“苗子输送”工程,加大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力度,深入全县各中小学校及运动会上进行选材,完成市政府和市体育局下达的年推荐名苗子的指标任务。

⒍加强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和使用,提高开放率,发挥资源优势,具体做到每天都有免费体育场馆对社会公众开放。

⒎进一步加强电脑体育点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年内争取完成万元电彩销售业绩。

四、强化管理,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⒏在坚持不懈地开展一年一度“扫黄”、“打非”专项行动的同时,要集中财力、人力、物力,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部门部署的各项整治任务。

、继续加强网吧管理。在巩固专项整治成绩的基础上,维护好“净网先锋”监管平台,确保软件有效使用,做到人机共管。同时设立举报奖励制度,建立完善群众性的义务监督员队伍,力争使我县的网吧经营秩序有明显改观。

、加大对出版物市场打击力度。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严厉打击步行街商贸集市、校园周边、车站码头等区域、时段内的流动摊贩、个体游商非法兜售活动。

⒈加强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以歌舞娱乐厅、录像放映厅、演艺厅、网吧以及印刷厂等公众聚集场所为重点,分组分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

⒉开展经营性活动场所的专项治理。制订方案,出台措施,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对全县室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禁止活动。

⒊增强文化市场稽查力量,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使因交叉执法留有间隙的文体经营性单位无漏查之机,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五、培育引导,积极发展县域文体产业

⒋开展文体产业调研。文体产业属第三产业范畴中的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看好。年内,我们将组建工作班子对全县文体产业进行一次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文体产业发展的底数。

⒌启动实施文体产业培育工程。具体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培育“四大”文化产业。即为中国运动服装产业、中国根艺产业、影视娱乐产业和渔文化产业。二是形成“四大”文化产业区块。即以爵溪为中心的中国运动服装产业区块,以“丹西—西周”为中心的中国根艺产业区块,以新桥为中心的影视娱乐产业区块,以石浦为中心的渔文化产业区块。三是强壮一批文化企业。如中国渔村、石浦渔港古镇开发有限公司、《神雕侠侣》影视城等。四是明确一批重点设施。总的目标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使我县“十一五”期间文体产业具有“类型独特、个性鲜明、效益显著”的特点,同时确保“四个”一批重点(一批重点文化产业、一批重点产业区块、一批重点文化企业、一批重点文化设施)能够朝着高效、健康方向发展。

六、夯实基础,构建事业发展保障体系

⒍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局党委中心学习组、局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和机关干部学习例会为重点,制订计划,落实措施,抓好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和理论业务教育,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

⒎引进紧缺人才,充实专业队伍。在用足用好现有文体专业人才、发挥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通过“招”、“引”、“培”等途径,弥补文体队伍存在的“结构不合理、梯次未形成”等问题,特别是要加强县体育中心、文化馆、文物办等单位的专业队伍建设。

文化体育工作篇5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联系我县文体事业发展现状,确定××××年文化体育工作以创成全国文化先进县为第一目标,以实施“五项”工程(计划)为统领,即实施“一站一点一品”工程、“特色文化年”计划、体育“三边”工程(建身边场地、抓身边组织、办身边活动)、竞技体育“苗子输送”工程和文体产业培育工程,全面推进我县各个层面文化体育工作上台阶。具体目标任务及措施办法如下:

一、重心下移,着力繁荣农村群众文化

⒈除积极组队参与上级有关文艺赛事活动外,要充分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和各种纪念日等,深入开展广场、社区、校园、企业、乡村、家庭文化活动,计划组织县级以上大型文化活动次,人民广场文化活动每月一次以上。

⒉要继续开展“文化春风遍象山”行动,重点放在在偏僻乡村、海岛渔村,全年计划下乡下基层活动次。

⒊要不折不扣地出色完成开渔节组委会交办的各项文体活动指令性任务,同时以开渔节为契机,创作生产一批体现象山特色、紧跟时代步伐的优秀文艺作品。

⒋建设、健全、扶植乡镇、村级群众业余文艺团体,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业余团体计划达到支以上。

⒌对调查掌握的全县余支民间文艺团队进行渗透和辅导,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为丰富、活跃我县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作贡献。

⒍继续开展“东海明珠工程”和村落文化(社区文化)示范点建设,在建设村落文化示范点的基础上,评选一批小康文化村,以“样板”为示范,推动农村小康文化健康。

⒎启动“一站一点一品”工程,意即一个乡镇(街道)文化站要管好一个示范点(阵地)、一个品牌,并以此为主要内容,加强对文化站的考核和管理。

⒏实施“特色文化年”计划,主要开展三项工作:一是挖掘、整理、保护以地方民俗文化和渔文化为主要内涵的象山特色文化;二是申请市级保护名录;三是开展一次全县性的特色文化活动展示。

、加大对社区、乡镇(街道)文化站的业务辅导力度,加强与社区干部尤其是社区文化干部的联系、交流。

二、深化改革,整体推进专业文化建设

、在上级的指导下,积极稳妥且有步骤地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年内完成象山剧院、县新华书店等下属企事业单位的转制前期工作,为下步转制作好充分准备。

⒈加快标志性专业文化设施建设。县博物馆工程要积极创造条件完成土地征用,并力争开工建设。县新华书店象山港路书城要确保基建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程,年底前竣工验收。通过各方不断努力,争取国办文化设施与民办文化设施“两条腿”走路,而且能够走得稳健有力。

三、上下联动,全面提升体育影响力

⒉以县体育中心、个体育社团为依托,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各级各类体育交流活动。计划举办县级活动次,每个体育单项协会要求次以上,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体育爱好者的需求。承办或参与市级活动次,引进省、全国级活动次,国际级活动次,倡导全民健身的浓郁氛围。

⒊继续保持竞技体育良好夺金势头,借梯登高、借鸡生蛋,全年力保我县籍运动员在省级以上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金牌及奖牌数居全市前列,争取有枚以上省级比赛金牌和枚全国级以上比赛金牌入帐。

⒋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快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年内计划安装套(处)健身路径器材。同时加强已建路径工程点的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及时维修破损体育器材。

⒌实施竞技体育“苗子输送”工程,加大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力度,深入全县各中小学校及运动会上进行选材,完成市政府和市体育局下达的年推荐名苗子的指标任务。

⒍加强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和使用,提高开放率,发挥资源优势,具体做到每天都有免费体育场馆对社会公众开放。

⒎进一步加强电脑体育点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年内争取完成万元电彩销售业绩。

四、强化管理,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⒏在坚持不懈地开展一年一度“扫黄”、“打非”专项行动的同时,要集中财力、人力、物力,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部门部署的各项整治任务。

、继续加强网吧管理。在巩固专项整治成绩的基础上,维护好“净网先锋”监管平台,确保软件有效使用,做到人机共管。同时设立举报奖励制度,建立完善群众性的义务监督员队伍,力争使我县的网吧经营秩序有明显改观。

、加大对出版物市场打击力度。坚决查处传播、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严厉打击步行街商贸集市、校园周边、车站码头等区域、时段内的流动摊贩、个体游商非法兜售活动。

⒈加强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以歌舞娱乐厅、录像放映厅、演艺厅、网吧以及印刷厂等公众聚集场所为重点,分组分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

⒉开展经营性活动场所的专项治理。制订方案,出台措施,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对全县室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禁止活动。

⒊增强文化市场稽查力量,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使因交叉执法留有间隙的文体经营性单位无漏查之机,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五、培育引导,积极发展县域文体产业

⒋开展文体产业调研。文体产业属第三产业范畴中的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看好。年内,我们将组建工作班子对全县文体产业进行一次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文体产业发展的底数。

⒌启动实施文体产业培育工程。具体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培育“四大”文化产业。即为中国运动服装产业、中国根艺产业、影视娱乐产业和渔文化产业。二是形成“四大”文化产业区块。即以爵溪为中心的中国运动服装产业区块,以“丹西—西周”为中心的中国根艺产业区块,以新桥为中心的影视娱乐产业区块,以石浦为中心的渔文化产业区块。三是强壮一批文化企业。如中国渔村、石浦渔港古镇开发有限公司、《神雕侠侣》影视城等。四是明确一批重点设施。总的目标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使我县“十一五”期间文体产业具有“类型独特、个性鲜明、效益显著”的特点,同时确保“四个”一批重点(一批重点文化产业、一批重点产业区块、一批重点文化企业、一批重点文化设施)能够朝着高效、健康方向发展。

六、夯实基础,构建事业发展保障体系

⒍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局党委中心学习组、局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和机关干部学习例会为重点,制订计划,落实措施,抓好机关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和理论业务教育,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

⒎引进紧缺人才,充实专业队伍。在用足用好现有文体专业人才、发挥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通过“招”、“引”、“培”等途径,弥补文体队伍存在的“结构不合理、梯次未形成”等问题,特别是要加强县体育中心、文化馆、文物办等单位的专业队伍建设。

文化体育工作篇6

1.抓好思想文化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要更加突出思想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一是要精心组织好党的十前后的重大活动,深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努力为党的十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十精神营造良好文化环境。二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全过程,贯穿文化改革创新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为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动力、基本的道德规范多做贡献。三是要充分发挥文化工作优势,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发展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努力提高市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是要积极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树立起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

2.抓好重大文体活动。充分发挥文化体育资源优势,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精心策划举办重大文体活动,打造亮点,聚集焦点。围绕“两节”,举办第24届群众文化活动周暨第4届民间艺术节系列文体活动,举办第四个全国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通过千名少儿书法现场表演、民间文化艺术表演、全民健身表演等活动,集中展示特色文化元素,营造节庆文化健身浓厚氛围。承办好“环太湖国际自行车赛”段比赛,通过比赛,放大宣传效应,扩大知名度,积累国际比赛运作经验。承办好“省第39届县级市门球赛”和“第六届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啦啦操’项目比赛”,营造全民健身氛围,提高全民健身水平。协助举办好“全国汽车短道接力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赛事。

3.抓好文体设施建设。抓好市博物馆、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积极主动开展好前期准备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巩固提升镇文体站和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基层文体阵地,按照《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积极争取镇文体站挂牌。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为镇村文体阵地配置一批设施设备。按照上级要求,推进社区文化中心建设,认真开展调研,研究制定建设发展规划,提上议事日程。加强人民电影院、大众影剧院、灯光球场等老旧设施维护保养,排除安全隐患,人民电影院加快设施改造工程,协助做好体育场拆迁工作。分别协助广播电视台、新华书店做好传媒大厦、文化广场建设。

4.抓好文体惠民服务。认真做好“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对照国家文化先进县的标准,切实抓好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的建设和管理,协调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全面启动“城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建设,加快文化体育设施覆盖延伸。认真组织送电影、送戏、送书、送文化下乡活动,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基本需求。全年在苏演院线大众剧场、体育馆、文化中心组织30场(次)以上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大影响的群众文体活动,经常性举办各类展览、讲座、读书征文等活动,广泛开展文化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等活动。加强对业余文艺团体、单项体育协会和全民健身俱乐部的协调指导,全年举办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不少于200场。进一步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完成不少于4000人的监测数据。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做好培训提高。

5.抓好文体产业发展。一是建立健全文化体育产业发展议事协调制度、目标考核制度和督办问责制度,形成党政全力推动、部门密切配合、社会整体联动的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工作格局。二是加强引导扶持,制定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做大县级文化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盘子,争取1—2个项目获得上级扶持资金。三是抓好项目带动。加快建立文化体育产业项目库,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扎实做好策划、包装和推介工作,推动重大文化体育产业项目落地;充分利用中国茶叶节、天目湖旅游节等重大节庆会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产业招商活动,争取1—2个重大项目签约。争创部级体育旅游产业基地,发展康复游、养生游、休闲游、运动游,办好环太湖自行车赛、汽摩赛等品牌赛事,提升体育旅游水平。四是推动园区建设。按照优先发展、集聚发展的原则,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争取规划1—2个文化产业园区。五是做响文化产业品牌,以天目湖、新四军红色旅游区、南山竹海为主体,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以绿成包装、东方印务、凤凰文化MALL为主体,打造印刷发行品牌;以御水温泉、十思园为主体,打造体育休闲品牌。六是继续加强体育销售,提升销售网点服务营销能力,做好安全管理,确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指标。七是狠抓局属文化产业发展,全年收入比上年要有新的提高。要通过方方面面努力,全市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4%以上。

6.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全面启动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对照标准,着力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巩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公布一批市级文保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编辑出版《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加大重要文物点保护力度,组织1—2处文保单位修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努力提高保护等级,积极对外宣传展示。积极做好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力争更多项目入选,为第四批省级非遗申报做好准备。配合博物馆建设,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深入挖掘利用,把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特质渗透到城市建设发展之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彰显文化个性。

7.抓好文艺精品创作。组织优秀文艺作品,冲刺“五个一工程”奖、“五星工程”奖。组织作品参加市级、省级、部级文艺评奖,力争取得较好成绩。积极组织优秀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与生产,推出更多既能反映时代精神、又能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学习借鉴周边城市先进经验,调动专业院团、文化机构创作积极性,在文艺精品创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发挥导向激励作用,研究提出现实题材作品创作规划,加大对现实题材作品的鼓励支持力度,组织年度文学艺术成果奖评审。

8.抓好备战训练参赛。全面备战十八届省运会,做好运动员引进及输送工作,确保完成参赛目标,关注籍运动员备战训练,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备战中的困难和问题。办好“市队联办”项目市青少年男子手球队,加强与教育部门协调,保障好日常训练和文化学习。积极推进教体结合工作,打好业余训练基础,培育竞技人才。积极组队参加各级各类赛事,力争取得优异成绩。完善竞赛制度,组织年度单项中小学生体育比赛,发现培养优秀运动苗子。

文化体育工作篇7

2014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机遇之年,是党的十召开的大喜之年,也是我镇掀起“大产业、大城镇、大交通、大和谐”战略目标发展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文化体育工作,对于进一步推进文体事业的发展,加快实现我镇“率先基本现代化,打造北山中心镇”的这一总体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4年全镇文化体育工作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区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为引领,以“城乡文化一体化提升发展年”为主题,以争创“公共文化示范镇”为目标,着力完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加快文体设施提档升级,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全力助推文体产业发展,夯实文体工作人才基础,打造区域特色文体活动品牌,为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文化支撑。

一、加大文体创建力度,全面构建“十分钟文化健身圈”

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镇建设,提升镇、村公共文体阵地内涵,构建富有特色、遍布镇、村、社区的“十分钟文化健身圈”。启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镇”创建活动,对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镇创建标准和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导体系,制定我镇创建标准,引导基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巩固三星级文体中心创建成果,继续开展星级示范农家书屋(社区文化活动室)创建。打造一批村级文体中心,构建镇村相对应的文体中心网络。大力推进文化健身广场建设,严格按照“五有”(有一片绿化景观、一片硬质地面、一套音响、一组健身路径、一个宣传栏)标准,建设资源整合、位置适中、群众方便参与的文化健身广场,年内实现“五有”广场覆盖率80%以上。

二、实施文体惠民工程,打造文体活动品牌

紧紧围绕党的十召开,我们的节日等主题,引导组织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年内重点开展好第三届农民文化体育节和建设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坚持“种文化”与“送文化”结合,以“种文化”为主的公共文体活动模式,深入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送健康”文体惠民四送行动,推动优质文体资源向村(居)辐射。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持群众性业余文体团队规范化建设,引导社会力量通过结对冠名等型式与基层文体团队共建。在建好文化健身广场的基础上,制定好村(居)年度广场活动计划和管理制度,确保各村(居)按要求开展好各项文体活动。

三、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彰显历史人文底蕴

夯实文化遗产保护基础工作,为全镇经济和文化旅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启动可移动文物普查、做好宣传发动、文物调查等第一阶段工作;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加大市级、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力度,提升以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服务一方经济和文化发展为己任,提升“校园非遗传承工作室”运行质态,加强对《花香鼓舞》、《板凳龙》等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的再创造保护,向社会展示宣传非遗传承成果,在繁荣地方群众文艺创作的同时进一步扩展非遗保护传承的群众基础。

四、推进文体产业发展,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

充分挖掘地方文体产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优化产业发展布局,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努力打造全镇文体产业发展新格局。助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重点扶持琴筝制作、体育用品生产等行业。着力构建音像、网吧、娱乐等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组织“春夏秋冬”四季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和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专项整治行动,推进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健全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文化体育工作篇8

2、努力在繁荣民族文化上下功夫,在今年四月份及五月初,我市第二届“梨花节”暨中国延边龙井梨花民俗旅游节召开之际,组织创作人员深入社区,发掘提炼素材,编创、排演一批反映和谐文化建设的文艺节目,我们与市其它部门配合,共同动员机关、学校、社区和部分企业1500多名群众演员,进行长达一个多月的排练,与延边歌舞团携手打造一台富有朝鲜族风情的“海兰江阿里郎”大型实景民俗演出。向来宾展示出一幅当代中国朝鲜族开拓、进取和幸福生活的民俗风情画卷,使第二届“梨花节”暨中国延边龙井梨花民俗旅游节获得圆满成功。并与延体育局,共同完成了延第十七届运动会项目中的环梨园公路自行车比赛和黄牛节朝鲜族摔跤比赛项目,及朝鲜族特色的“梨花树下荡秋千”、跳板、画图等表演项目。在4月26日举办了“万人长跑”活动,本次万人长跑活动,参加单位达70多个,参加人数达9800多人。

3、另一方面,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进一步巩固了中小学校体育人才基地,我们抽调体育学校教员,分别到市内各学校担任体育教练辅导学生,努力办好特色体育学校。在5月8日-10日在为期三天的延重点特色学校足球比赛中,龙井实验小学获得冠军。通过开设特色体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得了巩固,也是我局走体教结合,机制创新的有宜偿试。五一节期间,组织了象棋爱好者参加全州十七届运动会的象棋比赛。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举办了第三届龙井读书节,本届“读书节”活动的主题和宣传重点是:“阅读、创新、发展”。在这届的读书节活动中,我组织了集体阅览两次,送书辅导两次,为城市贫困老党员免费发放了借书证,并组织了优惠购书活动,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通过这一系列的文化惠民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班子提高了领导科学发展、推动龙井文化繁荣发展的水平。

4、充分利用海兰江体育场设施,积极开发大型体育赛事,争取了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延边赛区主场落户龙井海兰江体育场,目前已进行了十场比赛。成功举办了规模最大的吉林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在9月19日上午10时,吉林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在龙井市海兰江体育场隆重举行.吉林省农民运动会四年举办一次,本次运动会是我省历届农运会规模最大的一次。开幕式上,全省10个地区近600名农民运动员参加检阅,他们在本次农运会上争夺田径、足球、篮球、摔跤等8个项目的冠亚季军。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有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及省州有关单位的领导.开幕式以五彩缤纷礼花,展翅高飞合平鸽和升腾七彩气球开始.然后,有近万名演职人员向数万观众展示了精心打造的大型集体舞<海兰江颂>.据了解,这也是龙井市近年来承办的较大的文化体育活动之一.

积极争取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今年已争取德新乡年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中央新增一千亿项目20万元资金已到位。目前工程已于5月5日开工,预计年底竣工。并又申报了第二批扩大内需建设综合文化站项目。到目前为止,完成招商引资267万元,固定资产完成169万元。成功举办了中国天佛指山松茸文化旅游节各项活动。

5、紧紧围绕以“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努力打造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城”为活动主题,把“建书屋、配图书、推进惠民工程”作为龙井市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惠民活动之一,积极与州新闻出版局、市新华书店协调,着力解决我市农家书屋图书不足问题,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先后争取值达17万余元的图书9520册和音像制品1880盘。为十二个行政村建设“农家书屋”。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看书难问题。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这一主线,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为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为龙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造软实力。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在狠抓项目建设,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下功夫。不断深化新形势下对文化发展地位、方向、动力、思路、格局和目的认识,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十三届全会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环境”的目标,积极推动文化发展思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机制创新,在创新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充分利用海兰江体育场设施,继续积极开发大型体育赛事。

二是在繁荣社会文化上下功夫。继续开展好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做好举办好“万人长跑”活动、市民健步行活动及广场各种文艺活动,巩固在中小学校体育人才基地,努力办好特色体育学校。迎接全省运动会做好项目比赛的承办工作。在各节日中,开展好秧歌节、读书节、等活动。开展好民俗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活动月等一批群众满意、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组织创作人员深入社区,发掘提炼素材,编创、排演一批反映和谐文化建设的文艺节目。大力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送电影、送图书、送文艺)。为2010年各项节庆文艺活动做好准备。

三是在建设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上下功夫。继续加强基层文化建

设,进一步落实国家发改委和文化部部关于乡镇文化站建设有关精神及省“乡镇文化站建设试点工作会议”要求,努力争取我市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争取建设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进一步落实“农家书屋”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争取新建5个“农家书屋”,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落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新建两个市民健身路径。进一步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力促形成覆盖全市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群众参与率和满足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是落实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推进我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XX年年4月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普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XX年年4月到12月制定普查方案,第二阶段到2009年12月,实地展开文物调查和信息数据登录工作,第三阶段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整理、汇总。

五是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力度,努力净化文化市场。2009年,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精神,在把工作重点放在违法经营和专项治理工作上的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行政法律法规。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精神,坚持服务监管两手抓。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开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整顿活动、音像制品专项治理活动、“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大力整顿和规范了文化市场,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查处音像市场中的盗版音像制品和、色情电子出版物。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