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体育公共管理论文8篇

时间:2023-03-27 16:39:15

体育公共管理论文

体育公共管理论文篇1

【论文摘要】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参观访问、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制订适应学分制管理的选课与排课方案、新教学大纲、教学常规,构建了玉林师院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并通过实施检验了其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1.问题的提出

高校公共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高校已逐渐认识到原有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学生的体育需求,难以真正实现课程的目标,必须进行课程改革,探索体育课程建设的新路子。

“快乐体育”、“成功体育”、“选项教学”、“俱乐部体育”等教育和管理模式相继出现,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核心的课程改革—围绕着学年制向学分制的改革总体进展较慢,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却不易推广和普及。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教体艺[2002]13号”文件,以下简称新《纲要》),为体育课程注入了新的动力,明确了高校必须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等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突出强调了促进学生健康是体育之本,要从多维度、多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要打破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任课老师、上课时间”,营造“生动、活波、主动发展”的体育学习氛围,要求“各校应根据本纲要和学校实际情况制仃教学大纲,防止以改革之名行无政府主义的不良现象发生”。因此,如何根据各院校的实际研究制仃出一套合理有效而易操作的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方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课题。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研究法:查阅体育学科及学分制相关文献30多篇,为本研究提供充分的论据和详实的资料。

2.2参观、访问法:参观访问区内外试行学分制管理的高校10余所,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

2,3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法:对玉林师院0203级学生试行学分制管理后的学习兴趣、选项动机及上课的满意度等进行了随机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并对所有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

3研究结果分析

3.1国内外高校体育课程学分制现状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的一种柔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质量的单位,其特征是: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进程的弹塑性、选择学习时空和教师的灵活性等。学分制一百多年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历程,其内涵和形式在不断的进行调整,以使之与本国国情、校情及社会发展相适应。就国内外高校体育学分制管理模式而言,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学年学分制,另一种是完全学分制,各有其优缺点。

3.1.1学年学分制。既保留学年制特色,又相应地扩大了学生学习的自和选择学习的内容、时空、教师的自由度。这种体育学年学分制,只要有相应的物质条件和教师较高的业务能力就能实施,一般情况下,实行体育学年学分制的高校都规定体育学习的年限(A)、学时(B)、学分(C),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X)、时间(Y)、教师(Z)等。目前,日本和我国等许多高校就属于这种模式。

3.1,2完全学分制。这是一种充分体现学习自由思想的一种学分制模式,它以选课制为基础,集导师制、绩点制、弹性学制于一体,以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前提,以学生兴趣为起点,其典型代表是美国、加拿大等国高校。就体育学科而言,我们认为完全学分制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形成终身体育意识,适应全民健康的社会需要等方面将起更大的作用,更利于达成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但由于这种学分制管理模式对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场地设备、以及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要求太高而难以实施。

3.2玉林师院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

根据玉林师院培养目标,生源,师资、办学规模与实际情况,我们拟实行一种半开放型的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模式,立足于学年学分制为基础,引入完全学分制的完全选课制和选师制管理。

3.2.1选课与排课方案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关于开什么课,学生如何选择到想选的课,选好课后怎样排课等问题,这既要体现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能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求(见表1)。我们研究认为:(1)开课应从实际出发,多方考虑健身实效性、大众性、民族性、时代性、层次性原则,玉林师院拟开设的体育课程可归纳为三大类,两个层次,十一专项课,即1-?年级为必修选项课,1-4年级选修选项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三大类,三大类中又按项目水平分初、中级两个层次11个专项,如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软排球、武术套路、太极拳、贻拳道、散打、健美操、保健与康复课等课程;{2)选课与排课必须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体育需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就学校体育而言,体育兴趣和爱好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体育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的,积极的参加体育课学习和锻炼,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如何“激发”、“唤醒”和“保持”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见表2)。校园网络的建设,使我们可以方便的通过网上选课、排课的形式进行管理调控:设立公共体育课程主页,点击“选课”,进入选课排课系统,内有开课项目,教师一览(包括每位教师的资历,拟开课程。时间安排等),首选,次选,备选登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浏览、选择(原则上每个教师每个教学班不超过5。人,少于30人不开课),本项操作学生在开学一周内通过校园网进行选、调、退、停手续,时间一过即不再办理。

3.2.3新教学大纲

原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199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制订的,而新教学大纲是根据新《纲要》的精神制订的,与旧教学大纲相比,有如下几大变化:(1)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即“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以学生为本”,“满足个体差异与需求”等体育理念;(2)新的课程目标,将旧教学大纲中公共体育课程的增强体质、传授三基等任务拓展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并具体化为五个方面的主要目标,突出强调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过去没有强调的目标;(3)新的课程结构,新教学大纲设置了必修选项课、选修选项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三大类,这种设置不仅充分考虑到了实效性、大众性、时代性、民族特色和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更充分的考虑到了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多样性、层次性(见表1、表2),将课内外、校内外体育有机结合起来,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4)新的考核与评价方法(见表3)。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三级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公共体育课程的成绩;(5)教学内容和时数不作硬性规定,由师生共同把握。

3.3建设更人性化的教学常规

我们认识到,实行学分制管理不仅要在思想观念上有较大的转变,在教学具体管理措施上,尤其是课堂教学常规的建设上要有更大的突破,以改变以往过于教条化、刻板的组织管理,代之以一种民主、灵活的动态管理,在这种人性化的课堂常规下,学生、教师主要是通过自主管理自己,相互督促,多向互动,共同为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而管理调控自己。

4实施成效与存在问题

4.1实施成效

4.1.1选课、排课方案基本上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根据我们发放的问卷调查,我院公共体育课程试行学分制管理下的体育选项课教学后,绝大多数学生选上了其想选的课程,只有8%的学生是被选的,即无法选到自己首选或次选的课程(见图1)0

体育公共管理论文篇2

目前杭州市的公共体育中心大多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方法不规范,缺乏专业的社区体育管理者和社区体育指导员,大多由居委会或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兼任,导致没有专人引导社区居民在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也使得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因为缺少专人指导而不能更好地进行健身器械的操作,从而导致“事倍功半”,大大降低了居民锻炼的积极性。

2.经营管理模式

有的社区体育中心只对本小区的业主开放,针对非业主采取的是收费使用的操作方式。当前杭州市区还有不少的社区没有专门的体育设施供居民们使用,采取收费参与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让想参加锻炼的居民望而却步。社区采取经营模式来管理社区体育设施,想法上对准业主来说是非常好的,保护了准业主的切身利益,但同时也浪费了社会资源。

3.市场化管理模式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市场化的需求,杭州市在惠民政策方面作出了很多的努力,出台了让学校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居民开放的文件,并已经在逐步执行。2014年9月1日起,251所公办中小学体育场地面向市民开放,只要居民有市民卡,到所在社区去开通一下进入学校进行体育锻炼的功能,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进入所在辖区的中学或小学校园从事体育锻炼。但是,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病在于外来务工人员没办法办理杭州市的市民卡,那就没办法参与进来了。

4.管理模式的新探索

(1)因地制宜,构建多样化、自主发展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管理模式。在体育设施资源不是很丰富的市中心地带,除了开放学校的锻炼场地,还可以借用附近的以经营为主的体育运动中心,让这些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解决锻炼场地少的困境;通过互利活动获得社区有关企、事业单位赞助。也可以发挥健身设施自身的广告宣传效应,尝试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集部分资金。例:在健身设施旁边放置广告牌,把广告收入用于设施维护,以此来解决体育健身设施维护资金难的问题,力求自主发展。

(2)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具有公益性、产业化和社会化的运行机制以及具有高度社会开放性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管理模式。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不仅仅是针对本地市民开放,还应该面向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免费开放,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才能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车,载车之道也。有了强健的体魄,才有资本去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目前在体育设施管理中出现的设施配置低、维护差、开放程度小等问题,面向全民开放。

(3)完善自我,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居民科学锻炼,提高设施利用率。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参与者,没有参与的主体,都无法开展。参与者又因为年纪、性别、受教育程度而有所不同。加强科学管理,培养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专业高级管理人员。有了处于重要地位的管理者和专业的体育指导员的指导,正确地进行体育运动、使用体育器材,才能真正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5.结论

体育公共管理论文篇3

一、高校体育场馆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体育场馆承担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的任务,是完成大学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群众体育的必要物质条件,是《全面健身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法》有效实施的重要载体。但是在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体育的发展。

1.管理模式混乱

由于高校体育场馆要满足广大师生员工和群众日益增长的锻炼需要,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方式和体系,但是体育场馆的日常开支和维护费用比较昂贵,通常高校用于体育设施与管理的资金比较紧缺,存在着“以馆养馆、以场养场”的方式。在高校体教育体制改革的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在一段时间内新旧管理体制存在共存的局面,因此,导致了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混乱,不能结合市场经济规律。特别是对于体育场馆的管理权上责权不明,体育系和公共管理教学部为管理权“明争暗斗”,连学校体育专业的学生使用场馆都严格控制,这既不利于规范化场馆的管理,也对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没有积极作用。

2.管理人员素养偏低

体育场馆管理也是公共管理的一门科学,需要相对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进行管理。场馆管理不仅需要丰富的社会阅历,还需要熟悉体育各学科专业知识和运动技术特点,以有利于组织协调安排运动时间。由于领导对体育场馆的管理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偏低,这降低了管理人员招聘的门槛。往往存在着管理人员只是一个负责开门、整理器材、清洁场地的员工,在怎样有效运营,协调体育专业教学,合理租凭活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等问题上存在着局限性。这不利于体育场馆向合理规范化经营模式发展。

3.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般来说,高校体育场馆是多用场馆的综合体,集篮球馆(主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排球馆为一体,当然还包括游泳馆。因为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需要不同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管理模式的混乱和管理人员等方面的原因,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权限不清,以笼统的要求和杂乱的规章来管理。

4.场馆开放形式单一

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和思想的影响,体育场馆的管理运营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运营较保守,一般情况下不对外开放,且只是局限于租凭活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等附加值较低的服务形式,没有或较少的专业的健身指导和运动训练指导,不能满足广大体育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这不能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意识,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锻炼者的运动情趣。

二、高校体育场馆公共管理的相关因素

1.高校体育场馆的服务群体

(1)大学生群体

高校体育场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大学生,由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差异,锻炼与健身意识还不是很成熟,对于某些问题的和社会现象较为客观、全面。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都有积极的一面,但由于自身不够成熟,社会阅历缺乏,在某种情况下带有消极的色彩面对对于社会的认知批判性和辩证性。在体育场馆管理活动中,随着生理上的日渐成熟,自我意识迅速提高,对违反管理制度的某些行为,大多数学生持认可态度,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分析解决问题,而不喜欢接受别人的指教和严格管束。因此,当别人冒犯了他们的独立性时,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不管别人是否有理都不愿意接受,在体育场馆管理活动中,有些“蛮不讲理”,“目中无人”,拒不接受管理人员的管束。大学生群体参加体育活动的程度与他们原来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在进入大学后对体育的认识提高,积极的体育态度、所学专业等息息相关。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相应的方式,因人而异,尽量做到“全面照顾”。

(2)教职员工群体

高校教职工具有较高的学历,较强的荣誉感和自尊心,更需要锻炼来得到精神满足。由于职业的原因,大部分人尚未具有主动参加锻炼与健身的体育意识,活动内容多限于轻便的晨练慢跑、健身走和徒手操等。目前进入体育场馆参加球类项目运动的大部分青年人、中老年的偏少。因此,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要做好体育健身意义的宣传,提高服务意识,尊重和爱护全体教职员工锻炼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健身活动,使他们体验到

锻炼健身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从而带动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到运动锻炼、健身的队伍中来。

(3)社区人员群体

由于高校的办学方向逐步趋于开放性,同时,大学生需要走进社会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周边社区人员群体更需要环境幽雅、条件较好的健身娱乐场所。所以,普通高校与周边社区应建立友好关系,高校体育场馆公休日、节假日可向周边社区人员群体开放,达到共同营造一种和谐共赢的新型关系。

2.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人员

(1)体育教师兼职的管理人员

体育场馆的运营大多数是有偿服务,体育教师以教学为主,兼职体育场馆的管理工作,但大多是季节性的场馆开放创收工作。因此,从时间、经历、管理质量方面多少还存在着不足的地方。这种现象从工作角度看,易造成教师分心教学。从管理角度看,易影响管理质量。

(2)专业技术人员

体育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有体育专业的相关学历,有体育场馆管理的实践工作经验,业务能力可以胜任场馆工作,但他们缺少大型比赛的接待经验,没有定期学习机会,其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因此,要有计划的进行学习,补充不足,否则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3)全民技术工人

全民技术工人是普通高校体育场馆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他们是体育场馆工作的主要操作者,每个人都具有相应的职业技术,工作态度认真,热情服务,但先进体育设备、应用能力方面,需要定期组织学习。

(4)临时招收农民工

临时招收的农民工,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能吃苦耐劳,他们主要承担体育场馆的卫生等繁重工作,对他们的采用咋一定程度上要适当、合理,一旦采用,要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培养他们遵守馆纪、校纪的良好作风,如不注意很容易使其养成好逸恶劳的作风。

高校人才的培养规格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所以说“体”是人才培养的一个方面.体育场馆是体育教学、体育健身、体育娱乐的实验基地,所以,高校体育工作者要有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只有体育场馆的“软件”工作做好了,才能为高校体育场馆的服务群体提高优质的服务,才能真正地发挥高校体育教育的功能。

三、高校体育场馆的公共管理目标

高校体育场馆探索科学的管理模式与机制,有效提高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其作用,尽可能使其成为校内师生体育活动中心和社区体育活动中心,从而推动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蓬勃发展。

1.校内教学训练与社会服务相兼顾

高校体育场馆不仅应该用于高校体育教学、训练、比赛等,也应兼顾服务社会。由于这些场馆的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为国家投资,动用的是公共财政,理应面向社会开放,况且服务社会也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所以如何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及活动安排,在不影响正常体育教学及活动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体育服务,使体育场馆得以充分利用,实现高校和社会之间的资源共享,达到校内教学训练与社会服务的平衡。

2.社会公共利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关系,使两者和谐统一,既遵循市场经济的利益补偿机制,又体现服务社会的公益特征,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重要途径,这是高校体育场馆科学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所提出关于“公共体育设施要向社会开放,正确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关系”的原则性意见。

3.成本控制与完善支持服务的平衡

在开放管理过程中,应采取整体预算机制,遵循“整体控制、分类运作、全面均衡”的原则,做到成本控制与完善支持服务的平衡。在场馆建设与维护方面,应在成本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尽力提高支持服务质量,如在场馆分类维护管理方面,不能出现因为部分场馆经济效益差而疏于维护、经济效益好的部分场馆装备设施过于奢华等现象,要实现学校室内与室外、小球类与大球类等各类体育场所之间的均衡;在收费方面,面向不同群体可采取无偿、有偿或两者结合的分类收费模式,但要遵循平等原则,在不同群体之间实现服务质量的均衡,不能怠干服务那些无偿或低费用使用的校内师生、小孩或老人等群体,而面向高消费群体或权势人员过于迁就。

三、高校体育场馆公共管理策略

1.明确管理模式

高校体育场馆需要有明确的管理模式,以满足体育消费群体的精神追求。在新时期,应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学校的体育氛围、学生的积极性来制定明确清晰地管理模式。可以是以旧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体制为依托,不断完善实施新的管理体制;也可以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群体需求条件下,灵活的采取管理模式;也可以采取承包制的管理模式,是承包者在经营中有明确的经济责任,这样会使经营者的积极性提高,加强经营管理,在管理方面由于承包者与学校签订了契约合同,避免了管理经营过程中的行政干预,使经营管理更具有自主性。

2.加强管理经营者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场馆经营管理者面对要求越来越高的不同群体,首先,完善组织结构,合理人员配备。其次,可以通过月月培训、函授学习、季季考核、年年评比等方式不断来提高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和素质素养,另外,可以与其他学校通过交流合作,探讨有效地运营方式,取长补短,争取为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扩大开放快空间。

3.规范管理制度

规范的制度是发展的前提和基本保证。首先,高校场馆管理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的特点,制定其符合各个项目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再综合制定整体的管理制度。以改变管理权限不清,笼统无章法的管理制度。其次,在对外开放或承办学校某些院系的活动时,不能影响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学校运动队的正常训练,在这点上一要明确规定任何人不能随意更改。另外,凡是场馆内有体育教学任务时,坚决不允许讲“关系”,以“老师的权限”与学生一起“训练”,以免影响体育教学任务的正常进行和学生的锻炼。

4.场馆开放多元化

高校体育场馆如果仅仅是用于正常的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和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活动,都不符合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利益的经济规律。因此,有必要开发场馆的新用途,使场馆开放方式多元化,提高利用率,最大程度地挖掘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这都必须保证在不影响体育教学、训练的正常秩序下,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比如可以在场内搭建临时舞台,举行晚会、舞会,也可将新生报到地点安排在体育馆内,还可进行毕业典礼和大型招聘会能活动。另外还可有偿利用本校的体育教师,为消费者提供附加值较高的体育锻炼指导等;体育教师也可以在假期开设像篮球、乒乓球、排球、游泳等培训班。这样多元的开放方式和服务形式,发挥高校专业人才多、学科面广的优势增加消费者的消费兴趣和消费欲望,避免服务项目的单一化。

四、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发展趋势

体育场馆资源是我国体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在全面健身活动中充分发挥着作用,高校体育场馆不但要满足于高校自身的需要,还要相应地对企业事业单位、社区的体育活动和比赛任务等有一定的承担。

1.物业管理方式

高校体育场馆实行无业管理,不仅可以改善高校体育场馆的整体环境质量,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延长,实现体育场馆的保值增值。物业管理是一种观念专业化、社会化的管理方式,可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优质的服务、精心的维修养护,对体育场馆、体育器材、设备设施、等实行全方位统一的管理。在另一个角度来说物业管理与体育部门相配合的管理模式比较适合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是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推进而产生的。两者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协调工作,由物业管理体系对高校体育场馆的设施设备维护、场馆服务、环境维护等实行系统管理,依法行使物业管理职责,制定场馆管理条例,制定可量化的岗位职责。体育部门负责承接校外大型比赛,并设置专门财务管理人员,按劳取酬服务承诺,从而更合理地发挥职能部门的效力,最终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为学校创造良好的经营平台,合理运用学校场馆资源。

2经营的产业化、市场化

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潜力很大,内部有源源不断的生源,外部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应

加速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中国体育事业体制改革的两大目标是体育的社会化与产业化。要加速培育、发展和规范各类体育市场、实现高校体育场馆和体育服务的商品化与市场化,在大学生和教职工中大力开展各种体育消费教育,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及周围社区居民个人进行体育消费,改变体育消费福利化的状况,提高体育商业化的程度,促进学校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形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应统一规划并投资建设一些基本的公共体育场馆设施,择优举办一些具有示范性的重大体育竞赛活动,而将具有的娱乐性、体闲性、健身性特证的体育生产、经营和消费活动推向市场,实现部分的企业化、民营化、社会化与市场化。调整和规范学校与体育场馆管理部门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彻底改革高校与体育场馆运行机制,增强其发展活力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政事分开,建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体育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的大学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制度,从而使高校体育场馆在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的进程中真正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3.场馆安排信息化

信息化是现代化重要的标志,场馆安排信息化是场馆加强现代化管理,走合理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道路的有效手段,加强场馆安排信息化,促进场馆内涵发展和全面建设的根本保证。为实现计划内学校体育教学课程、训练、比赛和有偿开放场馆的同步发展,对场馆使用计划的安排进行合理分割,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对体育场馆分时段安排,提高管理水平,这是管理工作能否建立有偿开放场馆机制的关键。信息化管理手段包括计划项管理和收费盈利项管理,制定合理收费标准,软件应用管理,资金管理等,实施信息化可以最大限度保障其开放时间的合理化,充分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让社会上更多体育消费者能够了解场馆对外开放的时间、要求、教学内容、消费价格。从而使高校体育场馆在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的进程中真正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增加体育场馆的创收,开展增收节支,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4.品牌战略

由于体育场馆建设需要耗费巨大资金,且有较长的收益期,在使用的过程中损耗较大,某种程度上折旧过快,走现代企业经营之路是高校大型体育场馆要想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制定先进的经营理念。以发展经营为前提,制定先进的经营理念要以为锻炼者着想的角度;其次,内部要有完备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服务体系。从我国产业划分层次来看,体育属于第三产业,那么就决定了场馆运营的服务性,优质的服务能够激起消费者的二次消费欲望,固定消费者;最后,增加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宣传,提高大众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增加大众的消费欲望。

体育公共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公共体育场馆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创新 

 

问题提出 

 

公共体育场馆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或筹集社会资金兴建的,由国家委托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管理的,供人民群众进行健身锻炼以及运动训练、体育竞赛的体育活动场所。 

上海市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求”,将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完善的体育设施无疑成为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作为全民健身的主阵地、体育产业重要载体的公共体育场馆,目前,上海市体育场馆的管理与利用与人们的需求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随着上海市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体育场馆也面临着转变职能、深化改革的挑战。因此,为克服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行中的缺陷、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率、规范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盘活公共体育场馆这部分体育国有资产,有必要对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国有资产管理进行分析,以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实践有所启示。 

 

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市民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上海市体育场馆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民营体育场馆增长的速度更加惊人。据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的资料,在全上海的14426个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所属380个场地,占到总数的2.63%,民营体育场馆占到70.21%。与民营体育场馆相比,公共体育场馆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场馆改革的进程仍显滞后,市场的独立性和活力与民营体育场馆存在一定的差距。 

究其原因,主要是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体制和机制基本上还是沿用计划经济的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在改革的进程中,个别公共体育场馆逐渐脱离事业单位编制,企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断增加,例如上海东亚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卢湾天育实业公司(卢湾区体育中心),虹口足球场暨鲁迅公园联合发展公司等,这些场馆体育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发展较快,已逐渐摆脱事业单位的属性。但是大多数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依然带有浓厚的计划体制的色彩,没有摆脱体育局下属事业单位的性质。公共体育场馆在产权关系上的模糊和委托上的问题,是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这些问题限制了公共体育场馆的生机和活力,导致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效率低下,也同时激发了公共体育场馆管理创新的动力。 

根据调查,73.17%的公共体育场馆认为有必要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改革,占到被调查公共体育场馆的大多数(见图1),这说明作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体育场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挑战,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暴露出缺陷,有必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与创新。建立符合体育产业规律、促进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进一步发展、创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能够改变旧有束缚公共体育场馆的机制,创造有利于体育场馆产业健康运行的局面。 

据本文调查,公共体育场馆认为实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其中,有29家(占70.73%)公共体育场馆意识到改革有利于加强彼此间的合作;有28家(占68.29%)场馆认为改革有利于主管部门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宏观调控;有27家(占65.85%)公共体育场馆认为改革有利于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的共享;有25家(占60.97%)公共体育场馆选择了“有利于做大、做强公共体育场馆产业”;有20家(占48.78%)公共体育场馆认为体制改革有利于建立场馆之间的有序竞争;有15家(占36.58%)场馆认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产生改革联动效应,推动公共体育场馆产业融投资体制的改革,如表1、图2所示。 

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依据 

 

(一) 现代产权理论 

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三种模式 

 

1988年以后,经过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践,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深圳-上海”模式、“一体两翼”模式、“98”模式。 

“深圳-上海”模式。这种模式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中最早提出,它的主要架构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国有资产控股、参股企业三个层次,这就是通常所指的“三层次管理模式”。 

在第一个层次上,国资委的设立,实现了政府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的机构与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机构分离;在第二个层次,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设立,实现了国有资产的运营职能与国有资产的监管职能的分离。在第二个层次与第三个层次之间,既实现了企业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规范,又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建立了合理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和产权代表制度,解决了在第三个层次中,国有资产出资人“缺位”的问题。

“一体两翼”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以财政部门为主体,国有资产管理局和税务局作为其“两翼”,归口财政部门管理。 

“98”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国有资产的出资者所有权分别交与不同的政府部门,不同部门分别行使国有资产的产权变更、投资、监管、改制、人员选择等职能。 

 

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策略 

 

建立“政府主管部门(或国资办)——中间层公司——公共体育场馆”的三层次管理模式,在明晰公共体育场馆产权和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建立政府主管部门和公共体育场馆的委托关系。既有对公共体育场馆的监管,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委托问题的产生,保证公共体育场馆的公益型职能的实现,同时也赋予公共体育场馆更多的自主性,增加对场馆的激励,使公共体育场馆在市场的竞争中更具有活力。

在三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政府主管部门,建议在体育局设立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的专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监管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设立这一机构,并非在原有的结构中新增一个行政管理层次,而是通过法律契约的形式界定其宏观调控、监督监管的职责。此策略的关键是中间层公司的设立,中间层公司的设立可以采用三种类型。一是按照公共体育场馆的意愿,自由组合,自我重组,跨地域、跨项目组建中间层公司。二是按照场馆项目的特点、规模的大小、产业的相关构建中间层公司,做到资源的共享,资源配置的最优。三是政府牵头,将公共体育场馆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业已存在的集团公司,经改造和经政府认定为中间层公司,赋予该中间层公司对集团内的公共体育场馆行使国有权权能,将原本不属于该集团的其他一些公共体育场馆划归这个中间层公司管理。 

鉴于公共体育场馆发展的历史原因及规模大小,“三层次管理模式”的建立应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考虑到公共体育场馆地域性强的特点,中间层公司就可以采取分区、分类等方式逐步建立,先选择规模较大、企业化程度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公共体育场馆为龙头,组建公共体育场馆产业集团,整合各场馆的资源,做到信息沟通顺畅,资源配置合理,以便发挥不同场馆的项目优势和区域优势。 

 

参考文献: 

1.登姆塞茨(h•demsetz).关于产权的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1 

2.樊纲.分类和界定国有资产与国企改革的新思路[j].中国企业家,2005.3 

3.陈明.政府在体育服务业市场中的角色[j].体育文化导刊,2009.5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产权经济学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属于自由主义学派。产权理论主要以产权和交易费用为概念基础,研究产权及其结构与安排对资源配置和效率的影响。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一种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一个完整的产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其中每一种权利又可以细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西方现代产权理论在我国掀起了一股 “产权热”。事实上,现代产权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起到了有益的启示。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这标志着国有企业的改革由以承包制为核心的经营体制调整阶段转为以明晰产权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 

产权经济学认为,要减少交易费用、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一套科学完整的产权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在法律上完善的产权制度有以下要求:对产权的界定要明晰化,产权的独立性,产权权能分解化以及产权主体多元化。以产权理论为基础,分析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的产权制度,本文认为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的产权制度存在着明显缺陷,不符合现代产权理论对产权制度的要求。 

具体来说,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产权的界定实质上是模糊的;缺少产权的独立性;公共体育场馆产权主体单一,产权权能未能得到有效分解;公共体育场馆产权流通不畅,未能实现产权在市场的流通和优化。 

体育公共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公共体育场馆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创新

问题提出

公共体育场馆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或筹集社会资金兴建的,由国家委托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管理的,供人民群众进行健身锻炼以及运动训练、体育竞赛的体育活动场所。

上海市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求”,将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完善的体育设施无疑成为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作为全民健身的主阵地、体育产业重要载体的公共体育场馆,目前,上海市体育场馆的管理与利用与人们的需求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随着上海市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体育场馆也面临着转变职能、深化改革的挑战。因此,为克服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行中的缺陷、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率、规范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盘活公共体育场馆这部分体育国有资产,有必要对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国有资产管理进行分析,以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实践有所启示。

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市民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上海市体育场馆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民营体育场馆增长的速度更加惊人。据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的资料,在全上海的14426个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所属380个场地,占到总数的2.63%,民营体育场馆占到70.21%。与民营体育场馆相比,公共体育场馆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场馆改革的进程仍显滞后,市场的独立性和活力与民营体育场馆存在一定的差距。

究其原因,主要是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体制和机制基本上还是沿用计划经济的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在改革的进程中,个别公共体育场馆逐渐脱离事业单位编制,企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断增加,例如上海东亚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卢湾天育实业公司(卢湾区体育中心),虹口足球场暨鲁迅公园联合发展公司等,这些场馆体育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发展较快,已逐渐摆脱事业单位的属性。但是大多数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依然带有浓厚的计划体制的色彩,没有摆脱体育局下属事业单位的性质。公共体育场馆在产权关系上的模糊和委托上的问题,是发展中的体制,这些问题限制了公共体育场馆的生机和活力,导致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效率低下,也同时激发了公共体育场馆管理创新的动力。

根据调查,73.17%的公共体育场馆认为有必要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改革,占到被调查公共体育场馆的大多数(见图1),这说明作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体育场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挑战,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暴露出缺陷,有必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与创新。建立符合体育产业规律、促进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进一步发展、创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能够改变旧有束缚公共体育场馆的机制,创造有利于体育场馆产业健康运行的局面。

据本文调查,公共体育场馆认为实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其中,有29家(占70.73%)公共体育场馆意识到改革有利于加强彼此间的合作;有28家(占68.29%)场馆认为改革有利于主管部门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宏观调控;有27家(占65.85%)公共体育场馆认为改革有利于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的共享;有25家(占60.97%)公共体育场馆选择了“有利于做大、做强公共体育场馆产业”;有20家(占48.78%)公共体育场馆认为体制改革有利于建立场馆之间的有序竞争;有15家(占36.58%)场馆认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产生改革联动效应,推动公共体育场馆产业融投资体制的改革,如表1、图2所示。

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依据

(一) 现代产权理论

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三种模式

1988年以后,经过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践,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深圳-上海”模式、“一体两翼”模式、“98”模式。

“深圳-上海”模式。这种模式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中最早提出,它的主要架构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国有资产控股、参股企业三个层次,这就是通常所指的“三层次管理模式”。

在第一个层次上,国资委的设立,实现了政府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的机构与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机构分离;在第二个层次,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设立,实现了国有资产的运营职能与国有资产的监管职能的分离。在第二个层次与第三个层次之间,既实现了企业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规范,又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建立了合理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和产权代表制度,解决了在第三个层次中,国有资产出资人“缺位”的问题。

“一体两翼”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以财政部门为主体,国有资产管理局和税务局作为其“两翼”,归口财政部门管理。

“98”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国有资产的出资者所有权分别交与不同的政府部门,不同部门分别行使国有资产的产权变更、投资、监管、改制、人员选择等职能。

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策略

建立“政府主管部门(或国资办)——中间层公司——公共体育场馆”的三层次管理模式,在明晰公共体育场馆产权和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建立政府主管部门和公共体育场馆的委托关系。既有对公共体育场馆的监管,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委托问题的产生,保证公共体育场馆的公益型职能的实现,同时也赋予公共体育场馆更多的自主性,增加对场馆的激励,使公共体育场馆在市场的竞争中更具有活力。

在三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政府主管部门,建议在体育局设立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的专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监管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设立这一机构,并非在原有的结构中新增一个行政管理层次,而是通过法律契约的形式界定其宏观调控、监督监管的职责。此策略的关键是中间层公司的设立,中间层公司的设立可以采用三种类型。一是按照公共体育场馆的意愿,自由组合,自我重组,跨地域、跨项目组建中间层公司。二是按照场馆项目的特点、规模的大小、产业的相关构建中间层公司,做到资源的共享,资源配置的最优。三是政府牵头,将公共体育场馆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业已存在的集团公司,经改造和经政府认定为中间层公司,赋予该中间层公司对集团内的公共体育场馆行使国有权权能,将原本不属于该集团的其他一些公共体育场馆划归这个中间层公司管理。

鉴于公共体育场馆发展的历史原因及规模大小,“三层次管理模式”的建立应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考虑到公共体育场馆地域性强的特点,中间层公司就可以采取分区、分类等方式逐步建立,先选择规模较大、企业化程度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公共体育场馆为龙头,组建公共体育场馆产业集团,整合各场馆的资源,做到信息沟通顺畅,资源配置合理,以便发挥不同场馆的项目优势和区域优势。

参考文献:

1.登姆塞茨(h•demsetz).关于产权的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1

2.樊纲.分类和界定国有资产与国企改革的新思路[j].中国企业家,2005.3

3.陈明.政府在体育服务业市场中的角色[j].体育文化导刊,2009.5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产权经济学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属于自由主义学派。产权理论主要以产权和交易费用为概念基础,研究产权及其结构与安排对资源配置和效率的影响。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一种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一个完整的产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其中每一种权利又可以细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西方现代产权理论在我国掀起了一股 “产权热”。事实上,现代产权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起到了有益的启示。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方向,这标志着国有企业的改革由以承包制为核心的经营体制调整阶段转为以明晰产权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

产权经济学认为,要减少交易费用、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一套科学完整的产权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在法律上完善的产权制度有以下要求:对产权的界定要明晰化,产权的独立性,产权权能分解化以及产权主体多元化。以产权理论为基础,分析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的产权制度,本文认为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的产权制度存在着明显缺陷,不符合现代产权理论对产权制度的要求。

具体来说,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产权的界定实质上是模糊的;缺少产权的独立性;公共体育场馆产权主体单一,产权权能未能得到有效分解;公共体育场馆产权流通不畅,未能实现产权在市场的流通和优化。

体育公共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 体育管理 体制改革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如何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大背景下进行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便成为广大体育人经常思考的问题.本文试着从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源泉,即新公共服务理论入手,结合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借鉴新公共服务理论中有益的成分,寻找对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有益的启示.

1新公共服务理论基本内涵

(1)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务员日益重要的角色就是要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共同的利益需求,而不是试图通过控制或掌舵使社会朝着新的方向发展。(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公共行政官员应当积极的为公民能够通过对话清楚的表达共同的价值观念,并形成共同的利益观念提供舞台。(3)为公民服务。.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当有些公民试图凭借其所拥有的更多资源和更高技能使自己的需求优先于别人的需求时,更应在政府中强调和突出公平和公正原则。(4)责任的多元化。公共行政官员应该受到并且也己经受到,包括公共利益宪法法律、各个层次的政府、民主规则、公民需求环境因素在内的各种制度和标准等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且他们应该对这些制度和标准等复杂因素负责。(5)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作为管理对象的非政府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被善待,以及公务员本身也需要公务员管理机构的善待。在这个过程中,公民和公共雇员的公共服务动机同样可以得到承认和支持。

2当前我国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及面临的困难

目前,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处于一个由政府主导型的体育管理体制向国家办、社会办相结合的体育管理体制过渡的时期。随着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举国体制开始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不适应”。其表现大致可以概括为:首先,社会的进步导致出现了许多政府序列中的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物。政府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一方面难以应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体育事业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开始难以对大众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的体育事业进行有效管理,这样就开始产生了体育事业中的“政府失灵”现象。其次,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国家财政的压力日益突出,无法为包括竟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在内的体育事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从而开始寻求和逐步接受来自社会的力量介入体育事业的发展,全新的理念和飞速发展的现实不断刺激着体育事业上早己不堪重负的政府财政的神经。再次,单一的行政指令式管理,人为的割裂了体育与社会、体育与经济的联系,浓郁的计划经济和行政色彩使得体育无法按照自身规律得以发展。我国现行的体育管理体制己经落后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并且己经在多个方面影响到了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

首先,转变体育行政管理机构的行政角色。当今体育事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在于和私营以及非盈利的体育相关组织一起,为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其角色从控制转变为议程安排,是协调相关各方坐到一起促进公共问题的解决进行磋商。这样一来,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群众体育的管理部门,其角色就不是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而是调停者、裁判员或者说监督者这就避免了体育管理部门自己制定政策法规的同时又参与实际的利益活动,以及由此带来的管理部门与民争利和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

其次,建立和完善基层体育指导部门的信息反馈机制一般来说体育事业主管部门往往关注较为长远的目标实现,而普通的公民关注的是切身利益的最大化,两者经常发生矛盾。因此,基层体育管理部门,特别是我国的群众体育管理部门应建立一个有效与公民对话的机制,为公民表达自己的利益提供舞台,形成制度化周期性的信息采集和反馈制度,以此来鼓励公民在选择体育运动形式和手段等方面形成大多数一致,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用行政手段规定或者具体指挥基层的群众开展体育运动。

第三,强调公民体育运动的权利,体现为公民服务的意识。将原本属于体育部门主办主管的基层体育活动放归社区管理,将群众性强的体育项目以招标的形式委托给体育界内相关的非营利性机构来主办,依托社区和乡村进行体育文化建设,重视活动主办者和参与者积极性的培养.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由政府财政作为支持,培训和维持此类似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及时发现基层群众的体育运动的诉求,指导基层体育运动的开展.这样,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就可以从主办具体活动的栓桔中解脱出来,腾出精力和财力,做好体育运动的管理和保障工作,而将具体的体育项目交给社区和相关的非盈利性机构来组织,使得我国的体育事业特别是基层的群众体育事业,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同时又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保障,从而避免因为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疏忽而产生的基层体育事业管理真空的局面,不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顺利实施,到我国运动员在雅典奥运会上的骄人战绩,都在说明我国现行的体育管理模式依然有它合理的一面,能够找到其现实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肯定现行体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更应对未来的改革发展充满信心.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目前面临的种种困难,正是变革的信号,是进步的一种表征,是新的种种现实正面冲击原有体制时产生的一种冲突的表征.我们将用各种新的技术和知识,在新的社会实践给子我们的机遇中,去做也许在过去都无法梦想的事情,要用积极的行动去寻求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梁晓龙.当代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体育公共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公共管理硕士 教育质量 对策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分析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自1998年始,我国国务院学位办就组建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家论证组,展开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前期论证工作。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从2000年8月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点工作,2001年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开设,全国24所高等院校第一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2004年将试点高等院校扩大到47所。现在又增加了23所承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

(二)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公共管理教育强调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讨式教学、实习式教学等方法。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对案例教学虽然重视,也将案例教学融入课程中,然而总体来说,没有建立起高质量、规范化的案例库,缺乏对公共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深刻理解,没有建立案例开发与研究的激励机制。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情景教学、社会实践不足,导致课程教学过于理论化,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仍不成熟,难以达到MPA教育的目标。

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根据各高校招生简章显示,在全国100所有招生资格的试点院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所开设的课程数量有限,各院校课程设置基本雷同。由于课程丰富性的相对欠缺,也就是选择空间小,使学生无法行使选择权。为了适应加强专业之间这种趋势,课程设置也逐渐拓宽思路,一些跨专业课程被开发出来。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高校的这种作为力度不够满意,课程设计中跨学科思想不足,加之跨专业课程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意识,对于专攻于学术的普通硕士来说,会导致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可能会越走越窄。

3. 学位授予制度不够严密

首先,我国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没有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步伐,并且对于学科的实践性和复合性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学位论文答辩的环节,有些承办院校流于形式,没有使论文答辩真正起到作为整个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总结验收的作用。从答辩审议专家组的组成,到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MPA学员对于专家所提问题的回答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二、改进和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

高校要精选或采用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发高质课程。要培育高质又高效的课程,必须拥有优质的资源,除了依赖优质的师资以外,还要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可能将部分学科、专业必修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培育,这样既有利于稳定课程体系,更有利于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专业基础。以充分了解学生需要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作为基础规范课程开发。把好课程开发关,对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以科学论证是规范课程开发、加强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

(二)加强学位授予环节的管理

首先是正确把握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灵活多样;论文选题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创新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其次要严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使学位论文的答辩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位在公共管理方面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在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应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加以正确合理的评价。只有课程考试合格和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才可以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从国际上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较为成熟和完善。尽管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社会体制、政治制度以及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仅从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形式着眼,借鉴其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思路对我们现阶段发展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来说,不无裨益。因此,应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各个角度,展开国际比较与交流,取其精华,以之为我们提供启示。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上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专门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积极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加强研究探索,广泛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杜宝贵.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2004(1):21-23.

[2]朱立言. 公共管理硕士课程设置与公务员能力建设.

体育公共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民生;公共体育;法律

体育法教学与研究长期存在某种理论自足与逻辑自洽的臆想,就体育论体育,较少运用其他社会科学部门的分析视角来检视与分析体育本身的问题。民生视角契入体育法的教学研究即是以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以至经济学的视野来分析体育发展问题。

一、公体设施法律教学与研究的民生基点

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重点。时下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就更为注重民生保障与改善,以实现公平正义。作为政府则有责任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制定出旨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系列制度安排,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民。作为民生发展之公共体育事业也必将纳入民生执政视域之内,公体事业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公共体育在我国的发展长期不如竞技体育,也满足不了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公共体育的长期落后,势必引发国民体质堪忧、医疗费用高企、人民幸福指数低下以及工作效率与国家竞争力同步下降等问题。我国公共体育设施的落后长期制约公共体育的发展。我国人均公共体育设施数远远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场馆建设滞后且规划不合理,分布不均衡,资源未经优化整合,已有设施利用率低,严重制约公共体育活动的开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的执政理念也在更新,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体育事业的重点也由竞技体育转向民众广泛参与、普遍受益的公共体育,更加注重民众体育运动权的实现与保障,更加注重政府自身的公共体育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和责任,另一方面,民众的要求也从物质需求逐渐转向精神文化需求层面。同时国家财力充裕,政府的供给能力、服务能力、保障能力有了提高的基础与条件。政府加大投入,合理规划、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科学管理,妥善运营,全程监控,让公体设施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用,在民生方面将产生积极效果。

公体设施是发展体育事业,贯彻《体育法》,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保障条件。我国政府亦日益重视自身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工作重心转向公共体育,同时民众的体育运动需求与权利意识日益增强,要求公体服务均等化的公平正义观念日渐形成。新的理念与体制转变需要新的制度安排,法律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指引性、执行性的制度安排在公体事业规范化、科学化进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与作用。

二、公体设施法律教学与研究观点述评

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利用不仅直接关乎国民的体育健康、娱乐休闲等安身立命之权,且与中国市民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密切相关。因此,关于公共体育的研究一直为学界关注。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界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公体设施的建设与利用的现状、动因、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等。而法学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

(一)公体设施建设与规划法律制度

1.有关政府责任的反思。范宏伟等从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职能转变角度论证政府提供体育公共产品和体育公共服务的法律义务,以及从实现人权、公民体育权利角度论证政府责任,还有从落实全民健身,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角度分析政府的职能职责。

2.有关公体设施用地制度的研究。雷哲提出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规划、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政策、法律建议,此外,有学者论及公益性体育用地的资产化运营基本理论,分析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及香港体育用地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公益性体育用地在规划、取得、运营三阶段的监控框架和监管建议。但鲜有学者从实践需要和法理层面论证体育用地的征用及补偿、平整与利用等法律制度。

3.有关公体设施建设资金制度的研究。学者李毳等集中研究体育公益金投资公共体育设施时的使用、管理、监控法律问题;此外有学者在民营资本投资体育健身服务业政策研究中,提出要从公平性、优惠性、竞争性、保护性、管理性五个维度规制民营资本投资公共体育设施。

(二)公体设施管理与运营法律制度

1.有关公体设施管理模式的反思。潘姝指出,公共体育场馆管理模式是一种成型的、可供直接参考运用的完整的管理体系。由于不同性质的公共体育场馆其管理模式也多种多样,根据其资产的性质,结合市场经济规律,提出了财政管理、自主经营管理、法人管理等三种管理模式。

2.国外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的有益借鉴。周爱光等通过比较中日体育法,提出我国应学习日本提高法律的权威性、系统性、明确性,并增加量化内容;郭树理通过研究美国体育法,提出我国应借鉴美国为大众体育专门立法,发展垂直管理模式和俱乐部制度以及对弱势群体使用公体设施的特殊制度安排。

(三)公体设施保障与救济法律制度

1.公共体育设施保障与救济的体系建构问题。李静提出完善体育设施、加大公共投入、改革投融资体制、发展第三部门、拓展供给渠道、建构绩效评估体系等措施以完善体育公共服务的支持与保障体系,还有学者就实现政府机构(规制者)—市场主体(被规制者)—消费者(公民)三者平衡的多元化的体育公共事业治理体系进行了研究。

2.监控制度的立法填补。张大超系统研究了国外包括学校体育、体育休闲与娱乐业、大型体育公共设施在内的体育风险管理体系,还有学者探析了我国在公共体育领域建立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此外还有学者建议发展体育社工制度和公共体育设施的资源共享协作制度。

3.侵权、伤害制度的立法完善。龚文东认为,立法应完善运动参与人与体育设施管理者间的运动伤害责任,强化设施管理者的关注义务(法定义务和合理注意义务),特别是完善非法定的安全保障义务,也有学者运用侵权法理论分析体育人身伤害侵权纠纷中的民事法律责任,还有学者强调,体育伤害中的自甘风险作为一种免责事由进行规定。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