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研信息管理论文8篇

时间:2023-03-29 09:20:20

科研信息管理论文

科研信息管理论文篇1

1.1科研管理信息化

当今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应用范围已渗透到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研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逐渐体会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优化科研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水平,建立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也成为各个部门的重要议题。在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科研管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而高水平科研管理能够促进创新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因此,高校应努力提高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科研管理信息化,以此来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提升高校科研竞争力。

1.2科研管理系统

科研管理系统,是应用于各科研管理机构进行科研项目管理、成果管理及科研统计等科研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该系统摒弃了传统的人工统计方法,能够得出准确的各角度视图,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该系统可以使科研决策者及时掌握整个机构的科研整体状况,合理分配资源,提升科研管理水平及效率。科研管理系统平台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科研信息网和科研管理系统。科研信息网是高校科研活动信息和交流的平台,该部分和科研活动相结合,适时科研相关信息,提升高校科研知名度。平台的核心部分是科研管理系统,主要实现科研业务管理功能,支持教师、院系、科研管理部门三级用户使用,面向全校教师开放。科研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论文管理、成果管理、著作管理、专利管理、奖励管理、学术管理、系统维护等模块。

2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网络信息化时代,科研管理信息化是科研管理的重要变革,促进科研管理决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科研管理的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2.1促进高校科研管理规范化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目标是科研管理的规范化,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也就是一个贯彻管理规范的过程。信息技术发展本身就要求数据的规范性,不规范的数据难以通过计算机作业。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的科研数据也越来越繁杂,因此,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技术来处理分析数据,可以有效地规范数据,提高了信息加工处理和分析的效率,也使得科研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2.2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科研水平

科研管理信息化具有方便、快捷、简化工作流程、节约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建立,各有关单位可以及时登录科研信息网查询相关科研信息,实现科研资源共享;科研管理部门利用科研管理系统实时、准确统计出全校科研相关信息,免去繁琐的表格统计,节约了纸张,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有限的科研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产生最大效益,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

2.3提高科研管理决策水平

科研管理部门利用科研管理系统统计出的科研信息进行分析,针对具体问题,汇总不同方面的管理资料,实时掌握各项管理指标的变动情况,形成一个动态的数据中心,进而全面、实时、准确地提供相关科研信息,对症下药,修改或制定有利于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相关政策和文件,服务于科研工作者,为全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推进提供重要参考,为辅助高校科研管理决策和制定科研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3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无论是对高校自身发展还是对社会的贡献,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意义重大。虽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了教育科研网以及高校建立的校园网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进程提供了基础保障,但是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体系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数据呈现多、广、散等特点,采集和录入工作繁琐,涉及多个部门协调作用。因此,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3.1改革陈旧的管理模式,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随着信息技术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不断应用,高校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这就要求科研管理部门必须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相关科研管理制度,以适应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改革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重视和做好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匹配适应工作,才能加速科研管理模式的转型,不断对科研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改进原有管理系统中冗余的、不合理的工作流程,改进现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建立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相适应的组织模式与工作流程,促使管理部门组织结构逐步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在根本上提高科研管理水平。

3.2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

为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高素质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成为重要前提和保证。只有不断提升科研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水平及业务能力,才能为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长期有力的支持,促进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良性发展。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管理信息化也为科研管理人员的学习和提高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方式,更大的空间、广度及时间自由度,管理人员将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者转变为学习型管理者,有助于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整个团体的学习气氛,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团体。

3.3加强信息维护,提高信息利用率

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建立过程中,基础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核心。由于基础数据库的建立需要科研人员录入、逐级审核等繁琐的程序,因而科研管理系统信息化的发展必然带来相关的安全问题,为此要实行专人管理和维护,也要根据科研管理工作管理任务和目标等的改变对系统做出必要的更新和改进。各高校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局域网与互联网两个相互独立的布线系统,还要对重要的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备份、恢复机制。在保证管理系统中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各职能部门的有效沟通,与人事、财务、教务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全校科研信息共享的效率。

4结语

科研信息管理论文篇2

开发和建设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突破传统科研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构建代替人工、信息共享、学科化服务、数据分析的快捷、准确、高效的科研管理新模式。其工作流程是科研人员通过系统对科研工作进行日常管理,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对信息的审计和更高层次的利用。而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远程性、规范性、动态性、集约性等特点,能很好地收集、整合与传递科研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科研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较好地解决传统科研管理带来的程序繁琐且重复的弊端。系统管理工作的动态性和参与性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日常科研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2系统设计

2.1基本原则与目标

研究所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网络的科研信息数据管理平台,在系统整体过程中要充分把握规范性、安全性、实用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原则,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和模块化的软件开发方法。系统建设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覆盖研究所主要科研业务管理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以网络为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简化人工管理流程,通过信息的一次录入,实现信息多方共享、综合分析加工和信息的批量导出导入,满足不同管理层次对各类信息的需求。

2.2功能设计

系统除了能够实现数据录入、权限浏览、报表打印、留言板等功能外,还需要实现节点推送功能、关联查询功能、统计/汇总功能和批量导入导出功能。节点推送功能:系统将业务流程串接起来,将节点任务推送给相关人员,并及时反馈相关工作任务和要求。关联查询功能:系统支持全信息的查询和关联功能,当用户需要了解一个项目时,系统能把项目相关信息一并展现给用户。统计/汇总功能:系统通过数据库层汇总分析原始数据,自动形成报表和数据,无需人工参与加工。批量导入导出功能:系统能够实现标准格式文件的批量导入,如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结题报告等,也可根据需求将数据批量导出。

2.3结构设计

根据科研管理的业务范围和管理要素,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功能模块。信息模块:该模块由科技处基于门户网信息动态、最新通知和学术活动公告。项目管理模块:该模块是系统的关键部分,主要包括课题立项、开题、结题和成果申报管理。由用户通过权限账号进行全过程管理,包括课题研究过程性文件和成果,科技处通过管理员权限进行浏览审核并反馈。成果管理模块:用户登录后,通过该模块对个人成果进行填报和管理,包括论文、著作、获奖等方面的信息。研究生管理模块:该模块属于用户信息管理和课题管理一体化的部分,主要包括用户基本信息、选课明细和课题管理相关内容。研究生通过登录该模块,填报入学基本信息,选课明细,提交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所有文件。科研条件管理模块:该模块对研究所科技资产进行统计管理。用户管理模块:该系统设置3种用户类型,分别为科技处系统管理员、各科室领导管理员、科研人员,并根据用户角色和单位不同分配不同的权限。另外,系统还通过网站提供日常所需的科研相关文件下载功能。

3系统技术实现

系统采用基于J2EE技术框架的B/S构架,以Eclipse+JBossTools为开发平台,以MicrosoftSQLServer2005为数据库平台,应用Tomcat6.0轻量级服务器,采用JSF、JavaBean、JPA等多种开发技术,在WindowsServer2003或WindowsXP以上操作系统环境运行。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在开发和完善时需重点考虑以下问题。一是系统的安全性。为确保研究所科研信息的安全,系统通过权限管理为每个用户分配相应的角色,不同的角色使用户使用的系统功能和查看信息的范围得到控制。除系统管理员外,所有用户只可修改自己所添加的数据。此外,系统还提供了操作日志记录功能,用户在系统的所有操作都有所可查,进而保证了用户的操作都是可审计、可追溯的。二是系统的可维护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功能模块的编程、调试独立进行。三是与现有系统的集成。结合研究所科研人员内部局域网账号,系统开发局域网内部系统的统一认证功能,方便用户注册。

4结语

科研信息管理论文篇3

(一)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方案。开发集学校行政管理、教学科研活动、学生管理等全校事务为一体的校园网络平台,依托校园网平台构建相对独立的功能应用系统: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人事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生管理信息化系统等。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通过校园网络平台调用人事系统中的全校科研人员数据以及研究生系统中的全校研究生数据,经过处理形成自身的人员数据库。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从科研管理的业务内容、日常流程出发,按照规范管理的要求,构造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科研信息环境,使得科研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贮存、反馈、利用都能在这个系统中正常运行,并且还能适应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充分发挥科研信息的作用。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应包括以下模块:纵/横向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基地管理,学术活动管理,考核管理,统计管理等。

(二)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模式。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权限有以下用户:科研人员、院系科研秘书、院系科研管理人员、纵/横向科研管理人员、系统管理员。科研人员即一线科研教师,科研人员进行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获奖成果的申报、登记、查询、统计以及相关进展维护。系统中绝大部分业务数据源是由所有科研人员的输入产生的。院系科研秘书,可以审核、查询、统计本学院的科研人员在系统中的所有科研信息。院系科研管理人员一般是二级学院院长或科研院长,主要可以查看本学院的所有科研信息。纵/横向科研管理人员是学校科技处管理人员,分别负责全校纵/横向的管理,主要有审核、维护、统计、查询等权限。系统管理员一般是科技处领导、分管科研校领导,可以查询、统计纵/横向所有数据。以校园网络为平台,建立的科研信息化管理模式(如图2所示),其核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网络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它将成为联系校级科研管理部门、各学院或二级机构以及科研人员个人的枢纽,对各个部门、个人提供的凌乱数据进行规范、分析、归类与整合,科技处、各学院或二级机构以及科研人员都将化身为一个个与之相连、各尽其职的信息载体,均可通过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的交流并随时向系统提供、获取信息。

(三)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功能模块。系统框架采用B/S/DBMS三层模式设计,即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的三层结构系统。系统功能由科研信息管理和科研信息服务两大部分,前者主要为科研管理人员构建网络化管理体系,实现科研管理现代化;后者主要为学校教师提供科研信息服务。1.科研信息管理部分。其主要由科研管理人员使用,帮助学校科研管理人员轻松完成科研信息的管理,并且使科研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科研信息管理部分主要包含以下模块:一是纵向项目管理:主要包括纵向项目的立项管理、变更管理、结题管理、项目过程管理、项目维护、项目查询;二是横向项目管理:主要包括横向项目的立项管理、变更管理、结题管理、项目维护、项目查询;三是经费管理:对项目经费如立项经费、到帐经费、校配套经费等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建立经费明细;四是成果管理:主要包括论文管理、著作管理、获奖管理、专利管理、软件著作权管理、成果推广管理、鉴定成果管理对各种成果进行登记、审核、维护、查询功能;五是基地管理:主要包括基地信息管理、基地申报管理;六是学术活动管理:主要包括学术交流管理、学术报告管理、学术会议管理;七是考核管理:主要包括考核方案管理、考核计算、考核结果查询、考核结果管理、考核工作量分摊;八是统计管理:提供业务部门要求的各种统计信息;九是系统管理:主要对模块查看授权、角色权限、对象属性、相关参数设置的系统本身的管理。2.科研信息服务部分。其主要由纵向项目管理、横向项目管理、成果管理、基地管理、考核管理等几个模块组成。主要由教师使用,方便教师主动参与到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中来,并为教师提供科研信息服务。

二、结语

科研信息管理论文篇4

1.1高校科研管理队伍良莠不齐

科研管理工作量庞大,设计的科研项目也是包罗万象,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科研管理工作的时候,要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人才管理队伍。然而,在科研管理的实际过程中,部分高校的人才流动性很大,频发更换管理人员,甚至让专业讲师或者教辅人员兼任科研管理工作,加之,部分高校“轻培养,重使用”,另外,一些高校的的科研管理人员不重视自己的工作,认为自己只是办事员,受益的是科研人员,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科研管理机构沦为“传话筒”的境地,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严重制约着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

1.2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方法落后

高校的科研管理往往跟着科研项目流程走,缺乏对科研工作的整体规划布局,加之,部分高等院校重视教学,使得科研管理工作与专业教学以及行政管理等交杂在一起,导致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缺乏自主性以及服务性。例如,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科研成果仅仅是成果,是档案,由于科研管理工作缺乏服务性,使得科研成果不能很好的与市场需求建立联系,进行成果转化,严重制约了科研创新。另外,有些院校缺乏相应激励机制或者激励程度较浅,绩效考核与监督机制跟不上时代,导致科研管理工作者工作懈怠,团队不稳定。

2信息环境下对高校科研管理进行工作的创新思考

2.1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信息环境下,高校科研工作者必须转变自己的工作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科研管理工作者的服务意识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服务科研人员两个方面。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一方面,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必须与时俱进,紧跟社会的发展,将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掌握的大量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相联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必须认真了解以及解读国家的科研政策,在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对科研成果进行必要的保护。在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例如,高校在建立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时候,设置科研成果与市场衔接的中间通道,在网络上但不公布科研项目成果,标明科研成果的应用方面,使得市场能够与科研成果进行沟通;或者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走出办公室,进入社会市场,积极主动地进行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在服务科研人员方面,科研管理工作者应该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便捷性以及信息的全面性和开放性,积极进行科研信息的收集,了解各学科的最新研究进程,给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把自己摆在服务位置,向科研人员提供信息帮助。另外,在制定规章管理制度的时候,多进行换位思考,对科研人员的难处进行体谅,对科研人员的疑问要虚怀若谷,“以人为本”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2.2高校科研管理人才专业化,实现管理信息化

科研管理工作技术性强,要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就必须拥有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以及引进现代化、信息化的科研管理技术。在科研管理人才这方面,一要,重视科研管理人员的网络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要强化管理人员的网络技术教育,培养他们处理解决网络故障的能力;二要,在引人才方面要主要人才的综合性以及复合性,加强网络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引进。这样才能建立一支获取以及处理信息能力强而服务意识又高的高素质管理队伍。人才是实现科研管理工作信息化、高效化的基础,信息化的管理技术是其实现途径。在引进信息化的科研管理技术方面,必须在科研管理工作机制以及方法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引进相关的信息化设备,积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的处理。例如,建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科研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进行学校学报的建设以及日常管理工作,在汇总以及对比分析学报中的科研成果时候,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使得科研成果报告变得多元化、非线性。另外,利用开放的科研管理系统能够对科研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出各行各业的前沿技术,做出数据统计。

2.3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提高管理能力

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是科研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在管理体系方面,建立科学、高校、开放的管理体系的时候,一方面要要注意整合行政与专家两个方面管理,形成科研管理体系的优势和特色;另一方面要加强合作交流,与国内外的高校科研管理机构进行合作,建立起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对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对科研成果转发方式进行创新改造,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在管理评价体系方面,一方面要从物质层面进行激励,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激励体系,打破平均主义,将奖罚与工作绩效进行联合,拉开收入差距,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从精神层面进行激励,对他们的发展机会以及工作环境进行改善,安排他们适应的工作强度。另外,科研人员是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中的一员,制定管理体系与评价激励体系的时候也要将科研人员的科研难度纳入考虑之中,科研工作不是短期能够产出成果和收益的,甚至有以失败告终的科研项目,因此,制定评价激励体系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将长期和短期的影响结合起来,将个人与科研项目结合起来。

3结语

科研信息管理论文篇5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公共信息就是公共领域中与公众密切相关的信息,是知识单元应获得性的社会符号体系。公共信息管理就是人类借助于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公共信息进行引导、指挥、控制、协调,以提高公共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信息效用为目的的一种活动。近些年,公共信息管理领域大量的研究工作关注描述和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集群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演进的过程,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舆论传播,就是社会公众对他们所关切问题的意见、态度、信念在社会群体和大众媒介中的公开表达,并且形成具有一致性和强烈性的共同社会意识,以及发挥社会作用的社会过程。既包括舆论形成时所发生的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也包括舆论形成后发挥其社会控制功能时所发生的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

 

舆论传播最早隶属于新闻传播学科的舆论学研究,之前的研究范畴也多限于此,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多是新闻传播和党政宣传领域,但随着科技高速发展,互联网和无线移动通信终端的日益普及,舆论传播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情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些年,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世界已经进入了突发危机时代,而互联网与移动通信则给突发危机的实时、全面呈现提供了平台,但同时也为谣言传播提供了便利,公共话语权由相对集中向相对扩散发展,由此,由互联网与无线移动通信终端引发的集聚突发事件也是层出不穷,给社会系统与民众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其中也蕴含了极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值得重点关注与深入研究。舆论传播原来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多是基于逻辑分析与定性推导,而当前的舆论传播已逐渐过渡到公共信息管理的研究范畴之内,其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工具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研究已演进成为多学科多领域多种理论方法多种技术工具交叉集成的研究方向,吸引了众多学科领域大量的研究注意力资源,呈现出蓬勃迅猛的发展态势。

 

虽然之前已有部分专家学者对舆论传播现状、发展趋势进行过探讨和分析,但由于近些年互联网与无线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与日益普及,其研究对象的依存、演化的环境与条件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理论与方法在新情况、新问题、新背景下已不能较为全面、真实、详尽地反映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从公共信息管理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应是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与方向。受到文献的启发与帮助,本文从公共信息管理的视角出发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舆论传播的最新文献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论文为依据,以此科学客观地了解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舆论传播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现状,探索公共信息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与研究前景,并从舆论传播的角度为公共信息管理的优化提供建议和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

 

本文从公共信息管理视角出发对2001~2011年间公开发表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舆论传播研究的论文进行了分析,由于各种因素,本文实施的这次检索一定会遗漏部分相关论文,但可以视为一种大规模抽样统计,是能够较大程度反映该领域状况的。从本次检索结果看,2001年只有67篇论文,但2002年文章总数达到了104篇,数据增幅55.2%,在随后的几年里,对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的研究持续得到发展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从2003年开始,一直到2010年,此间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体现出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研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

 

根据普赖斯理论,计算核心著者的公式为:m?艿0.749×■(式中nmax为发文量最多的著者论文数,m为核心著者最低发文量),统计得到核心著者已达到60多名。由此可见,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研究已具有相当数量的一批核心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研究的资助力度最大,资助文献达到了78篇和75篇,居各种资助来源之首。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紧随其后。其他部级基金和省部级基金项目也给予了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研究较大支持,近几年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研究的快速发展受益于这些基金项目的资助,而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仍需要各大基金项目更大力度的支持。

 

三、讨论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公共信息管理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研究热点,其涵盖信息管理、公共管理、通信传播、党政宣传等众多学科领域,成交叉化集成化发展,在当前高速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其研究空间与研究价值巨大。而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研究则在当前互联网和无线通信日益普及的情况下焕发出新的光芒,尤其是当今社会突发事件频现,而网络则成为一个巨大的舆论场,发挥出令人惊讶的能量,给众多学科领域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对年载文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研究文献量每年的总量持续高走,并且近几年更呈现出区别与前些年的高速率增长,这正是一个研究方向蓬勃发展、日益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具体表现,当然也反映出我国公共信息管理领域相关研究者对新情况、新问题的敏感与关注,从当前的数据可以判断出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舆论传播研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都是一个研究热点,其在公共信息管理的视域下更具包容性与交叉性,势必引发更多的学科领域以及研究人员与机构的介入,其蓬勃之势可以想见,而且根据知识管理与计量分析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大量研究资源的进入之后,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研究也会由渐高而变得渐大,有可能从舆论传播或舆情传播这一单一论题而逐渐扩展,从多个角度层次对该研究方向进行论述与刻画。而发文著者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在公共信息管理领域的舆论传播研究方面做出较多工作的个人,同时也反映出这些人员在该研究方向上的重视与实力,是我国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研究的主要力量的代表。

 

另外,我们也能从中看出舆论传播从一个新闻传播领域的传统研究方向进而在网络化、信息化背景下逐渐成为众多其他学科领域关注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在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更彰显出其巨大的研究潜力和价值。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研究理论、研究角度多种多样,对研究对象的研究也更为深入和细致,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超大规模的共享互通的舆论场,而公共信息管理也把舆论传播研究带入了一个超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的研究场域,众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工具在这里碰撞交汇、互补协进,势必带动整个学科领域的飞跃发展与质变突进。

 

但从中我们也发现,相当数量的文献结论具有相似性和表面性,且多为定性主观判断,尚缺少相关的数据支持与仿真呈现,这应该是该研究领域进一步工作的方向,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偏移,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综合集成的研究态势,既不泛泛而谈,也不囿于技术工具,定性与定量研究两者协同共进,促进该研究方向的良好发展。研究资助来源分析体现当前公共信息管理领域的舆论传播研究的来自科研领域的主要推动力与支持者,现在的丰硕成果得益于这些资助,而今后更大的发展仍需要相关项目课题的进一步支持。我们的数据计量是以科研文献为对象,科研文献的资助来源多为纵向项目,资助者多以各级政府或事业团体为主,从资助来源分析能够看出当前各级政府与事业团体对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研究的重视与关注。但应看到,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在坊间,尤其是应用方面的发展也同样蓬勃迅猛,舆情监测软件和舆论公关公司近年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这些机构或个人也对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他们的工作未必能较为明显的反映在科研文献上,但他们的工作和成果我们不能忽视。这一情况同样印证了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舆论传播研究的巨大价值与意义。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大众对公共事务与自身权益的关注与表达诉求愿望的日益提高,都使得公共信息管理这一研究领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处理好公共信息,管理好公共信息,使得公共信息的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通过公共信息管理促进社会系统稳定、和谐、有序的发展都是需要我们研究与考虑的问题,公共信息管理关系到社会各界的利益,因而其中的影响因素众多,如何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实时的大信息化环境、大信息系统、大信息网络中做到公共信息管理的优化的确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而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研究似乎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路,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可以看成复杂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流的扩散与传播,其中夹杂着社会各界的诉求与愿景,在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构建的共享交互信息场域中或汇流成巨或相互消抵,将网下态势反映为网上情景,将想法、情感成具为信息,这样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从舆论传播的引导与管理出发对公共信息管理进行优化,即对公共信息流进行合理的处理与管理,减少公共信息的沟通障碍,减少和对冲有害公共信息波涌的形成,增进良性公共信息的交流融合,促进公共信息的合理有序流动,使公共信息如同我们社会肌体的血液一般,以和谐有序的流动带走危害与损失,带来发展与共赢,终而实现公共信息生态的良好构建与健康发展。

科研信息管理论文篇6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公共信息就是公共领域中与公众密切相关的信息,是知识单元应获得性的社会符号体系。公共信息管理就是人类借助于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公共信息进行引导、指挥、控制、协调,以提高公共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信息效用为目的的一种活动。近些年,公共信息管理领域大量的研究工作关注描述和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集群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演进的过程,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舆论传播,就是社会公众对他们所关切问题的意见、态度、信念在社会群体和大众媒介中的公开表达,并且形成具有一致性和强烈性的共同社会意识,以及发挥社会作用的社会过程。既包括舆论形成时所发生的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也包括舆论形成后发挥其社会控制功能时所发生的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

 

舆论传播最早隶属于新闻传播学科的舆论学研究,之前的研究范畴也多限于此,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多是新闻传播和党政宣传领域,但随着科技高速发展,互联网和无线移动通信终端的日益普及,舆论传播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情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些年,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世界已经进入了突发危机时代,而互联网与移动通信则给突发危机的实时、全面呈现提供了平台,但同时也为谣言传播提供了便利,公共话语权由相对集中向相对扩散发展,由此,由互联网与无线移动通信终端引发的集聚突发事件也是层出不穷,给社会系统与民众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其中也蕴含了极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值得重点关注与深入研究。舆论传播原来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多是基于逻辑分析与定性推导,而当前的舆论传播已逐渐过渡到公共信息管理的研究范畴之内,其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工具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研究已演进成为多学科多领域多种理论方法多种技术工具交叉集成的研究方向,吸引了众多学科领域大量的研究注意力资源,呈现出蓬勃迅猛的发展态势。

 

虽然之前已有部分专家学者对舆论传播现状、发展趋势进行过探讨和分析,但由于近些年互联网与无线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与日益普及,其研究对象的依存、演化的环境与条件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理论与方法在新情况、新问题、新背景下已不能较为全面、真实、详尽地反映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从公共信息管理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应是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与方向。受到文献的启发与帮助,本文从公共信息管理的视角出发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舆论传播的最新文献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论文为依据,以此科学客观地了解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舆论传播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现状,探索公共信息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与研究前景,并从舆论传播的角度为公共信息管理的优化提供建议和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

 

本文从公共信息管理视角出发对2001~2011年间公开发表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舆论传播研究的论文进行了分析,由于各种因素,本文实施的这次检索一定会遗漏部分相关论文,但可以视为一种大规模抽样统计,是能够较大程度反映该领域状况的。从本次检索结果看,2001年只有67篇论文,但2002年文章总数达到了104篇,数据增幅55.2%,在随后的几年里,对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的研究持续得到发展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从2003年开始,一直到2010年,此间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体现出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研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

 

根据普赖斯理论,计算核心著者的公式为:m?艿0.749×■(式中nmax为发文量最多的著者论文数,m为核心著者最低发文量),统计得到核心著者已达到60多名。由此可见,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研究已具有相当数量的一批核心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研究的资助力度最大,资助文献达到了78篇和75篇,居各种资助来源之首。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紧随其后。其他部级基金和省部级基金项目也给予了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研究较大支持,近几年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研究的快速发展受益于这些基金项目的资助,而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仍需要各大基金项目更大力度的支持。

 

三、讨论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公共信息管理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研究热点,其涵盖信息管理、公共管理、通信传播、党政宣传等众多学科领域,成交叉化集成化发展,在当前高速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其研究空间与研究价值巨大。而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研究则在当前互联网和无线通信日益普及的情况下焕发出新的光芒,尤其是当今社会突发事件频现,而网络则成为一个巨大的舆论场,发挥出令人惊讶的能量,给众多学科领域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对年载文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研究文献量每年的总量持续高走,并且近几年更呈现出区别与前些年的高速率增长,这正是一个研究方向蓬勃发展、日益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具体表现,当然也反映出我国公共信息管理领域相关研究者对新情况、新问题的敏感与关注,从当前的数据可以判断出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舆论传播研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都是一个研究热点,其在公共信息管理的视域下更具包容性与交叉性,势必引发更多的学科领域以及研究人员与机构的介入,其蓬勃之势可以想见,而且根据知识管理与计量分析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大量研究资源的进入之后,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研究也会由渐高而变得渐大,有可能从舆论传播或舆情传播这一单一论题而逐渐扩展,从多个角度层次对该研究方向进行论述与刻画。而发文著者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在公共信息管理领域的舆论传播研究方面做出较多工作的个人,同时也反映出这些人员在该研究方向上的重视与实力,是我国公共信息管理领域舆论传播研究的主要力量的代表。

 

另外,我们也能从中看出舆论传播从一个新闻传播领域的传统研究方向进而在网络化、信息化背景下逐渐成为众多其他学科领域关注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在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更彰显出其巨大的研究潜力和价值。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研究理论、研究角度多种多样,对研究对象的研究也更为深入和细致,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超大规模的共享互通的舆论场,而公共信息管理也把舆论传播研究带入了一个超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的研究场域,众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工具在这里碰撞交汇、互补协进,势必带动整个学科领域的飞跃发展与质变突进。

 

但从中我们也发现,相当数量的文献结论具有相似性和表面性,且多为定性主观判断,尚缺少相关的数据支持与仿真呈现,这应该是该研究领域进一步工作的方向,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偏移,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综合集成的研究态势,既不泛泛而谈,也不囿于技术工具,定性与定量研究两者协同共进,促进该研究方向的良好发展。研究资助来源分析体现当前公共信息管理领域的舆论传播研究的来自科研领域的主要推动力与支持者,现在的丰硕成果得益于这些资助,而今后更大的发展仍需要相关项目课题的进一步支持。我们的数据计量是以科研文献为对象,科研文献的资助来源多为纵向项目,资助者多以各级政府或事业团体为主,从资助来源分析能够看出当前各级政府与事业团体对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研究的重视与关注。但应看到,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在坊间,尤其是应用方面的发展也同样蓬勃迅猛,舆情监测软件和舆论公关公司近年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这些机构或个人也对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他们的工作未必能较为明显的反映在科研文献上,但他们的工作和成果我们不能忽视。这一情况同样印证了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舆论传播研究的巨大价值与意义。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大众对公共事务与自身权益的关注与表达诉求愿望的日益提高,都使得公共信息管理这一研究领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处理好公共信息,管理好公共信息,使得公共信息的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通过公共信息管理促进社会系统稳定、和谐、有序的发展都是需要我们研究与考虑的问题,公共信息管理关系到社会各界的利益,因而其中的影响因素众多,如何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实时的大信息化环境、大信息系统、大信息网络中做到公共信息管理的优化的确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而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研究似乎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路,公共信息管理视域下的舆论传播可以看成复杂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流的扩散与传播,其中夹杂着社会各界的诉求与愿景,在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构建的共享交互信息场域中或汇流成巨或相互消抵,将网下态势反映为网上情景,将想法、情感成具为信息,这样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从舆论传播的引导与管理出发对公共信息管理进行优化,即对公共信息流进行合理的处理与管理,减少公共信息的沟通障碍,减少和对冲有害公共信息波涌的形成,增进良性公共信息的交流融合,促进公共信息的合理有序流动,使公共信息如同我们社会肌体的血液一般,以和谐有序的流动带走危害与损失,带来发展与共赢,终而实现公共信息生态的良好构建与健康发展。

科研信息管理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选题方向  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

科研信息管理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选题方向 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