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地籍调查论文8篇

时间:2023-03-29 09:20:43

地籍调查论文

地籍调查论文篇1

关键词:数字地籍测绘地籍图界址点地籍调查面积量算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地籍测量的主要地籍要素是界址点,通常使用的仪器设备有:GPS、全站仪、便携机等。数字地籍测绘以其高精度和适用性强的特点,已在地籍调查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本文就地籍调查中使用数字地籍测绘的方案进行了一番论述,并就其实现的方式进行了大致阐述,以期为我国数字地籍测绘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一、 城镇地籍调查现状

现阶段,调查人员通过权利人指界、调查核实、查阅资料、分析材料等方式来展开地籍调查。在地籍调查表上面填上调查结果、意见以及宗地草图等,并签字确认。其调查的内容包括如下两方面。

1. 调查相关权利人

对本宗以及邻宗土地的使用者状况加以调查。数字地籍测绘指根据精准的测定土地权属的界址点的位置,测绘出供土地、房地产开发商等管理部门占有并使用具有的大比例尺的平面图,并且测算土地和开发商使用地基面积。主要包括地籍图的测绘、土地面积的计算、土地所有权以及土地划分界址,这些都是地籍测绘的重要内容和核心部分。

2. 调查宗地信息

包括宗地界址、用途、四至、面积、权属性质等。此种调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数字化时展的需求,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手工绘制的宗地草图效率低、精度差;调查结果属于文字描述,在记载信息量的限制作用下,无法对调查信息、宗地信息进行详细描述。假如发生权属矛盾情况,对调查历史进行追溯起来就会比较困难,并且也不利于信息的传递和存储;作业方式太落后,并且费力、费时,效率低下。数字地籍测绘是将储存、处理、传输、共享融为一体的测量活动。是数字测绘在地籍测量上的使用,是一种全新的土地测量和检验的方法,数字地籍测绘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链接测量设备和软件,对土地进行测量,获得精准的土地测量参数值,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开采和使用,数字地籍测绘工作是将地籍测绘内业和外业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活动,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建立各个地籍的地籍测绘图和地籍测绘数据库,为地籍调查和地籍管理提供信息。

二、 数字地籍测绘优点

数字地籍测绘目前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测绘方法,与传统的测绘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动化程度高

数字地籍测绘采用全站仪测量,其数据作为电子信息在自动记录和存储、 自动传输, 以及计算机处理、成图等全过程中,基本无人工干预。 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适用性强

采用数字形式来对数字地籍测绘的成果加以存储,并按照用户需求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不同图幅大小和比例地籍图的输出。此外,数字地籍图还能对点位坐标、方位角、两点距离、输出地籍表格、量算宗地面积等予以自动提取,并能满足信息系统需求以及地籍数据库建立的需要。

3、精度高

数字地籍测绘在数据记录 、存储、处理、成图过程中,测量原始数据信息的精度基本没有损失,获得与测量仪器同精度的测量成果 ,从而实现了数字测图的高精度。地籍调查中使用地籍测绘技术,发挥地籍测绘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水平,实现地籍调查中针对不同地域进行准确的地籍测量工作,随时针对特殊地域情况作出数据调整、修改以及保存,使地籍调查结果及时更新,能正常反应不同地域环境的地籍情况,为土地局和房产商进行土地开发和使用提供准确的信息,确保地籍开发工作顺利安全的进行,为经济发展服务,促进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三、数字地籍测绘在地籍调查中应用

1、测绘控制点

总共在全测区布置 356 个一级 GPS 点,3 个 C级 GPS 点,并以此作为该控制网的起算数据。运用西安坐标系作为平面坐标系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使用投影在抵偿高程上的高斯正型投影 3°带。高程基准使用国家高程基准,中央子午线是 114°。此次作业方式为静态模式,按照边连接和点连接彼此结合的形式展开组网观测。其中,每时段的长度在 45 min 以上,数据采样的间隔时间为 10 s,卫星高度角大于等于 15°。将星历预报提前做好,确定最佳的作业时间段,PDOP≤6。同步观测卫星超过四颗,并且分布均匀。对天线高度进行精确量取,并开机进行观察。在各项指标与要求相符之时,接收机便可自动对数据加以记录,同时由观测人员填写观测手簿。使用 GPS 数据处理专业商用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实行网平差处理与基线向量解算。此次操作需严格按照要求来执行,数据质量可靠、精确度高,可以视作一级控制点来使用。

2、界址点测量

采用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坐标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坐标的方法有极坐标法、截距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前方交会法等,根据不同的条件使用不同的方法施测。

3、地籍平面图

地籍平面图包括数学基础、地籍基础、地物要素和相关的土地利用要素等。运用数学的坐标轴原则、通过地籍测量在平面图上建立坐标轴,对测量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标记批注;利用地物知识判断地籍土壤、水质、地形地貌等要素进行分析测量。同时精准计算地籍图的实际面积,最后进行测量数据的统计和计算,得到完整的地籍调查内容,实现地籍科学合理的使用。运用计算机来完成面积的量算,按照各界限连续点位坐标串,运用辛普森公式进行计算。在对面积加以量算之前,需注意检查各坐标串,从而避免出现线状地物和各种界线打折的情况。

4、数据汇总统计

在全面审查建制镇地籍调查成果的基础上,以宗地或权属单位为基本记录单元,按照街道(乡、镇)、区(市、县)、市三个级别逐级统计汇总并以城镇土地统计台帐(城镇土地统计簿一、城镇土地统计簿二、城镇土地统计簿三)表格的形式打印输出。

结语:

现如今,数字地籍图上面不仅会对每宗地籍详细信息加以记载,同时还会对其附着物的基本状况加以记载。随着高新测绘技术(3S)在土地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籍测绘与传统的土地测量理论、技术和方法相比进一步使其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技术和方法更加规范化,不仅为土地经济价值的实现以及使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了服务,同时还为土地使用制度的深化改革、环境保护政策、土地管理政策、经济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参考文献:

[1]石伟朋.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方面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6:253.

地籍调查论文篇2

【关键词】地籍测量;存在问题;教学改革

地籍测量是测定和调查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以及其上附属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状况等基本情况,并绘出以权属为主要内容的地图,地籍测量为测量专业的必修课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我国人地矛盾的进一步突出,国家对土地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加上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测绘学科从理论到技术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地籍测量的内容和体系也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我校开地籍测量已有数年,GIS专业和工程测量专业均开设。课程设置为理论教学安排40个学时,实践教学安排两周。作者在教学过程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借以向同行请教。

一、教学内容

从事地籍测量的人员,不但应具有丰富的测绘知识,还应有土地资源管理、地籍管理、不动产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学的重点应在权属调查等理论的理解,而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只要注重当代测绘技术和方法在地籍测量中的集成应用。主要课堂教学内容如下所示:

(1)地籍的概念,包括地籍概述、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等内容。

(2)权属调查部分,包括初始权属调查、权属调查准备工作、实地调查和填写地籍调查表及绘制宗地草图等内容。

(3)地籍测量部分,一般分为地籍控制测量和细部测量。由于地籍测量和普通测量在有些方面是相通的,所以此部分内容重点介绍地籍控制测量的特点和技术指标,让学生理解地籍测量与其他测量相比其技术特点。

(4)地籍图的绘制部分,目前地籍图绘制大都采用计算机编制成图的方法,对测绘专业的学生来说,利用制图软件编制地籍图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地籍图制作的特点。

(5)房产测量,包括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量及变更测量等内容。

(6)地籍建库部分,此部分内容与数据库关系密切,包括建库目标、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内容、数据库功能设计及后期维护等内容。

教学实践环节为主要安排两周的地籍测量实训,以测量校园1:500的地籍图为实训内容,要求提交地籍图、地类面积汇总表、实训报告等成果。

二、存在问题

1.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材内容陈旧,现势性较差,无法跟上当前的地籍调查与测量方法,如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GIS和遥感技术在其中的大量应用,当前的教材涉及的就比较少。其次是由于课程的文字表达性较强,有的老师不注意方式方法,多是照本宣科,即使做了多媒体课件,也是课本内容的照搬或者部分老师不注重教学内容的实时性,课堂教学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再次地籍测量包含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两大部分内容,很多从事地籍测量教学的老师多是测量出身,教学中存在重测量轻调查的情况。地籍测量教学偏重测量技术的应用, 缺乏土地权属界定等相关知识的讲解, 即使有些教师在课堂进行了讲解, 也很少到实地进行确权实习。因此, 经常出现地籍测量的技术性与法律性之间无法融合与贯通的问题。另外,在当前高职高专的层次定位上,很多老师存在重实践和轻理论的观点,致使授课时不能准确把握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对一些重要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往往浅尝辄止或干脆省略不讲。

2.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提高地籍测量课程的教学效果,在理论教学完成后,一般会安排连续两周的地籍测量实习。实习时存在指导老师在安排实习内容时,以测量为主调查为辅,甚至没有地籍调查的内容的不足。

同时因为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在实习场地的选择方面,如果选在校外进行地籍调查,则实战性较强,效果会比较好,但进行地籍测量时,仪器和学生安全无法有效保证。如果选择在校内做调查和测量,仪器和学生管理效果理想,但本质上学校就是一块宗地,为模拟实际,人为地随意划分宗地,这给学生一种不真实感。

三、改进方法

1.加强教材建设

现在高职测量专业使用的《地籍测量》教材存在着使用群体针对性不强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直接使用本科教材,其内容深度和广度并不适合高职学生,偏重理论而轻实践,授课时只能少讲或不讲。 二、使用高职教材,但这些教材往往是参照本科教材而来的,成为本科教材的浓缩版,无法适应高职教学的需要。因此,高职《地籍测量》教材,既要在难度适中,符合高职层次特点,又要实践性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要及时反映最新的地籍调查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

2.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现势性

地籍测量分为两部分内容,即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地籍调查主要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等级调查,地籍测量主要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面积量算和数字地籍图的测绘。地籍调查是地籍测量的基础和前奏,因此在讲地籍调查时,一是要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掌握行业术语,二是要紧密结合国家相关土地政策法规,配合最新的案例进行教学。三要保持教学内容的现势性如: 引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等案例及GIS、遥感等新技术在地籍测量上的应用。这样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保证教学内容的新颖。

3.注意与多课程的交叉融合

地籍测量是测绘学科的一个分支,它与其它课程如地形测量、控制测量、测量平差等课程在内容上有重叠或相似的地方同时又有所区别。因此在讲地籍测量时,要注意让学生与以前所学课程融会贯通。第一要注重让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地籍测量中的问题,如在界址点测量方面,可启发学生结合地形测量中的坐标推算来推导各种界址点坐标,在讲控制网布设时,又要根据控制测量的相关理论来解决。第二要注意让学生明白地籍测量和其它测量方式的不同,这是地籍测量授课时经常遇到的困扰,同时也是学生经常混淆的地方。很多学生学习地籍测量,搞不清地籍控制测量和常规控制测量、数字地籍图测绘和常规数字测图之间的区别。这需要老师在讲课时多加以区分,如:在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时,由于地籍测量主要是测量平面位置,不进行高程控制。

4.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地籍测量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具有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特点,因此在授课时需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在理论教学部分因地籍测量涉及的学科较多,内容较难,可采用ppt、视频、板书等多种教学形式的融合,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在讲解完理论后应实时开展相关的实践环节。在实践环节以教师示范、学生互助等多形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实践的内容贴近实际生产,实打实的锻炼学生地籍测量的能力。

四、结语

地籍测量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生产能力的双重锻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强化其实践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注意与《地形测量》、《土地资源管理控制测量》等相关课程内容的衔接,避免知识点的断、缺或重复,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参考文献:

[1]地籍测量学巨M习.詹长根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6

[2]张息秀.GPSRTK和全站仪相配合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地矿测绘2005,21(3):22一23

[3]杨树平.地籍测量三个环节中的一些问题处理[J].城市勘测, 2002( 4) : 24

[4]侯永会.无定向导线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城市勘测,2005,5:28一30

作者简介:

地籍调查论文篇3

【关键词】青年网民;河南形象调查

调查背景及动机

上世纪末河南形象被严重妖魔化,近十几年来,河南经历了艰辛的“去妖魔化”历程,在此过程中河南政府、媒介和民间各方均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形象重塑。笔者大致将其总结为三类:第一类,宣传优秀河南人物事迹;第二类,实施文化推广;第三类,经济搭台促宣传。为了解河南形象重塑的效果,笔者开展了此项调查。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的范围为青年网民,主要采用问卷法调查。结合前期文献探讨的结果,将河南形象分为两大部分:河南形象和河南人形象,采用沙氏通三级量表进行测试。问卷先请若干网民试做,从语言、思维习惯等方面进行修改完善,最终框架确定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学特征;第二部分为河南形象调查(包括整体印象、政府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城市形象五个方面);第三部分为河南人形象调查(包括对河南人性格品质的印象及对河南人的态度两个方面);第四部分为印象来源;第五部分为河南形象的媒介传播效果。

问卷在问卷星网站,并利用问卷星提供的在线技术支持进行分析统计,地址为http:///jq/1381048.aspx。调查方法:聘请调查员在网络论坛问卷信息,随机抽样。调查员按照区域和职业进行筛选并经过培训,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四川、浙江、广西、江西、福建等19个省市。所选论坛为三类:第一类为大型商业网站,如猫扑BBS;第二类为地区网站,如大豫网;第三类为兴趣论坛,如服饰论坛、摄影论坛、笔友论坛等。

共回收有效问卷394份,其中男性226人,占57.36%;女性168人,占42.64%。河南籍199人,占50.51%;非河南籍195人,占49.49%。高中以下学历33人,占8.38%;大专或本科学历290人,占73.6%;研究生及以上学历71人,占18.02%。

调查结果

为了让结果更加客观,笔者以籍贯为分割线,对比分析河南形象的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河南形象。在河南籍青年网民心目中“河南整体印象”较好,七成人持肯定态度,而非河南籍青年网民则有超过一半表示对河南“印象一般”,且有一成网民表示对河南印象差。

对“河南政府的评价”,非河南籍受访者正面、负面、中性评价基本相当,分别为31%、30%和39%。河南籍受访者选择比例分别为37%、36%和27%。相比较而言,有更多的河南青年网友对河南政府形象不满意。

六成多的河南籍和非河南籍受访者均认为河南“经济形象一般”、“城市面貌一般”,对于是否会“购买河南商品”持无所谓态度。

关于河南的文化形象,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但没有很好地传承发扬”,76%的河南籍受访者和63%的非河南籍受访者认同此说法。

河南人形象。河南籍和非河南籍青年网民对河南人的评价均较为正面,其中河南籍网民的评价尤为良好,认为河南人具备很多优秀品质。非河南籍受访者中,四成多选择了正面描述的词汇,不到两成选择了负面词汇。

凤凰网在2012年3月进行了一项《河南人形象调查》,问卷在凤凰网城市专题(调查时间段与本调查相近)。问卷一周,凤凰网撰文称,近半数网民对河南人存在负面印象。此结论与本调查结论有较大出入。分析其原因,重要的一方面可能是研究对象不同。凤凰网研究对象为全体网民,而本调查仅为青年网民。此外,本调查以是否为河南籍区分开了被调查对象,更利于得出客观结论。凤凰网在其结论后短短几天,问卷结果就出现了戏剧性逆转,出现正面印象和负面印象持平的状况。至笔者撰文之日,共有20多万人次参与了该调查,结果呈现为84%的网民对河南人没有负面印象,与本研究所得接近。

在对河南人的态度方面,问卷中语句表述为“假如去经商,您是否会选择河南人作为生意伙伴”,超过五成的河南籍受访者选择会,而将近五成的非河南籍受访者选择无所谓。表示不会和河南人合伙做生意的河南籍受访者和非河南籍受访者比例分别为9%和30%。

形象来源。该项调查仅针对非河南籍受访者,对河南及河南人的印象主要来源于亲身体验的占43.59%,人际传播占23.59%,广播电视报纸占18.46%,网络占14.36%。

亲身体验的被访者有将近一半对河南印象良好,通过人际传播、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途径传播的被访者,比例最大的均为“印象一般”。对河南印象差的排名依次为亲身体验(12%)、广播电视报纸(11%)、网络(7%)和人际传播(6.5%)。

亲身体验者对河南人的形象评价最为正面;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认知河南人的受访者,评价较为正面;而通过人际传播了解河南人的受访者,正面和负面的选项比例基本相当。

地籍调查论文篇4

[关键词]数字化地籍调查 内业质量 控制

[中图分类号]P27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153-1

作为土地产权和权属的一项基本调查研究,地籍调查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地籍调查能够为土地产权合法使用、处理土地产权矛盾提供必要的依据。此外,通过数字化地籍调查的信息处理,可以完全的掌握土地的数量、质量、使用情况、地质类型等基本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土地的管理与使用科学化管理,同时为规范土地使用、调整土地使用市场、动态调节土地面积、实施土地政策、明晰土地需求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数据和信息。在数字化地籍调查的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成果非常之多,通常状况下,所表现出的成果主要有6点:一是地籍规划草图、调查研究表、地界明晰表等数据性记录原件;二是地籍控制网络图、地籍监测数据记录以及平差方面的计算成果;三是土地边界明晰成果表;四是地籍调查研究分析报告;五是地籍分类宗地图、接合表以及地籍墨底图和使用铅笔描绘出的原始图等;六是地籍分类图表和土地面积测算成果图。

1数字化地籍调查中宗地图质量的控制方法

在数字化地籍调查的过程中,宗地图实质上就是土地档案与土地证书所附加的图例。宗地图的信息主要源自于基础性的数据资料,同时来自于街坊地籍图之中的相关要素,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料的收集,能够组建出所有的宗地图,宗地图的质量控制方法和详细步骤如下所述:

(1)在数字化地籍调查过程中,针对宗地图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比例尺的选择,我们通常采用的比例尺有4种,分别为:1:1000,1:500,1:200,1:100。使用的图纸大小为A3纸和A4纸,有些宗地图的规格和尺寸并不符合预设比例,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重新设置,最后将形成一种新式的宗地图。

(2)针对宗地图中的编号、名称以及边界号码等相关数据信息,通常根据形成的拓扑关系图进行自动标注。

(3)针对相邻的宗地图,要采用多边形的剪贴方式进行剪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彼此和谐相处,有效定位,最终将彼此相邻的宗地图绘制出来。

我们知道,宗地图是系统相关软件自动的创建而成的,这就需要操作人员对每一个宗地图做好标记,特别是针对运动式的宗地图,对不重要的地物进行有效的删除。在宗地图形成的过程中,需要人为操作和检测的内容不是很多,图形的质量、比例以及尺寸规格通常都是软件自行检测的,通过检测合格之后,再一次性输出。与此同时,对宗地进行有效的编辑,将可以对街坊宗地图做一次检测。将对表面的检测逐渐转化成为对表面某一点的检测方式,达到预期设计的质量控制目标。

2数字化地籍调查中分幅地籍图质量的控制方法

作为数字化地籍调查过程中的一项重大成果,分幅地籍图进行分幅的时候,通常参照街坊地籍图的标准,比如常见的分幅方式有正方形,分幅的过程是由计算机软件自动进行,分幅地籍图质量的控制方法如下所述:

(1)分幅图号是根据公里格网在坐标轴中的分布自动形成的,同时分幅图号和公里格网在分幅地籍图中是单独唯一存在的。

(2)图名文本文件的创建是依据图幅号在分幅地籍图中的单独唯一存在性质,还有图名与图幅号本身存在一对一的关联,在分幅的过程中,通常采取手工方式进行图幅接合表的标记。

(3)街坊地籍图的剪贴通常参照图幅的分布范围,在剪贴的同时,要做好每条线路的检测工作,处理好图幅的界限问题,为了确保图幅的完整,软件要对图幅要做好自动检测、定位。

由此可以看出,图幅在自动形成的过程中,不但解决了人为方面的操作失误,而且杜绝了界限标记的错误,保障了数据信息的完整、精确,确保地籍属性的正确,也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而出现图形信息的不完整。在此过程中,需要人工检测的工作有:检测图形是否美观大方、查看地物、图形轮廓是否清晰、街坊地籍图中是否存在潜在危机等。

3数字化地籍调查中地籍图质量的控制方法

街坊地籍图作为数字化地籍调查研究结束之后的重大研究成果,同时,街坊地籍图作为宗地图与分幅地籍图形成的基本要素。街坊地籍图质量的高低直接与地籍调查成果相关联。

作为数据编辑过程中的基础性内容,数据检核所涉及到的业务相当之多,街坊地籍图的形成原因涵盖了宗地图的创建、宗地资料文件、点位数资料文件等的收集,进而依据计算机软件进行自动检测和检核,当遇到临界宗地之间属性相差大、边界模糊不清以及出现回头线等情况的时候,检测软件将会将出现错误的位置标记出来,将错误数据显示在屏幕的上面,便于后面修正的时候进行借鉴。此过程为宗地图和街坊地籍图的有效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和资料保证。

在地籍图的上面,其中一项特别重要的内容就是属性数据,属性数据通常必须要用精确、详细、统一的特点去陈述。依据街坊地籍图的形成原则,每一个宗地图都有其唯一的编号,此编号是单独存在的。一个街坊之中宗地进行全部编号之后,需要将它们的属性数据用excel表格表示出来,并且进行输出操作,依据各自的自身特点进行有效编排,检测是否存在编号缺失和编号重复等现象,以及查看宗地属性是否全面和完整。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得到及时的处理,以免出现不必要的误差,给质量控制带来不利的影响。

4结语

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和分类归纳,我们知道数字化地籍调查信息处理工作是复杂和严谨的,需要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研究和分析。然而,无论怎样,我们都需要对工作负责,将不利因素遏制在萌芽状态,做好数字化地籍调查内业质量的有效控制,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可靠,达到数字化信息处理的工作需求。

参考文献

[1]黄向阳.解析法地籍勘丈若干技术的探讨.测绘通报,2000,(5).

地籍调查论文篇5

关键词:地籍测量;控制测量;细部测量;具体内容;控制环节

Abstract: our population and relative shortage of land resources of the constant reminder of the fact we "value and reasonable use of every inch of the land" is our country for a long time to come of the land policy. The land resources in a serious condition, how to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to become the center of the department of land job task. Cadastral i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laws and policies, to the land of the measurement attributes, cadastral quality of high and low will affect the land and subsequent related work. Based on the explanation of the improve cadastral survey of the necessity of quality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dastral link, the hope can promote land management to be scientific.

Keywords: cadastral; Control measurement; The detailed survey; Specific content; Control links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我国法律规定我国的土地为公有制和农村集体所有制,这样的法律决定了地籍测量工作的正规性和权威性,进行地籍测量是根据土地相关法律对土地的各项属性进行登记和测绘的专业性工作,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进行地籍测量应该以地籍调查为依据,应用各种测量技术,在关键和交叉点进行控制,确定土地的位置、大小、界址点和面积等相关属性,并形成地籍图。在目前我国严峻的土地形式下,地籍测量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土地工作者应该提高对地籍测量工作的认识,立足于地籍测量的实际工作,找出提高地籍测量工作质量的方法,为缓解土地紧张局面、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坚实的基础。

1地籍测量的相关内容

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土地登记、开发和利用需要项目区域最新的土地信息,首先是土地的数量状况,包括土地总量、土地在各部门的分配情况和土地的权属状况。其次,土地的质量状况,包括土地的性质、条件和附属物状况。最后,土地的使用状况,包括土地的使用年限、权属性质和使用用途等情况。要取得这些详实的土地信息就必须依靠科学、合理、严格的地籍测量工作。

1.1地籍测量的定义

本研究将地籍测量定义为:根据土地相关法律对土地的各项属性进行登记和测绘,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进行地籍测量应该以地籍调查为依据,应用各种测量技术,在关键和交叉点进行控制,确定土地的位置、大小、界址点和面积等相关属性,并形成地籍图。

1.2地籍测量的分类

目前,我国进行地籍测量的方式有很多,按照测量工具可以划分为:光学测量、卫星定位测量和机械测量;按照测量种类可以分为:控制测量和细部测量。根据地籍测量的实际工作本文重点介绍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是有较高的绝对精度和良好的相对精度的测量方法,控制测量通过足够的点位密度和方便的点位恢复对整个目标区域进行布控,力求控制网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3提高地籍测量质量的意义

地籍测量的成果是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地籍测量可以通过土地开发和利用转化为各种现实的效益,不但可以缓解我国严峻的土地形式,也可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土地工作,这样的意义和作用要求地籍测量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该本着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努力提高地籍测量的技能和水平,高效利用各种现代测绘技术,全力做好各工种和各单位的配合,从而提高地籍测量的质量。

2提高地籍测量质量的环节

2.1做好地籍测量前期的准备工作

我国古代的名言“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地籍测量工作同样需要详尽的前期准备工作。地籍调查工作是地籍测量准备工作关键环节,地籍调查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地籍测量的最终成果。地籍的建立是政府行为,因此,地籍调查工作应由当地的政府进行组织,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成立以主管行政长官为首的地籍调查、土地登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必须责令调查辖区内各级国土部门和行政部门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地籍调查工作的实施;地籍调查机构对辖区内的地籍调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协调及检查验收,使地籍调查工作的质量有管理上的保证;随着地籍信息化的逐步完善,还要满足社会公众对地籍资料的需求。

2.2做好地籍测量的监察工作

首先,建立健全的地籍测量监察体系,明确对地籍测量的作业、监理、检查进行科学分工,做到各尽其职。明晰监理内部组织的岗位职责和具体分工,通过监理和检查人员的技术指导和检查工作,保证地籍测量的质量。其次,促进地籍测量的程序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将地籍测量工作置于严格的程序控制之下,使作业的主要环节和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有效地把握作业过程中的活动,适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最后,把握地籍测量各阶段的特性,在进行地籍调查工作中要加强对有关确权政策的把握和调查程序的控制,对在地籍测量中,应多进行旁站监理,重点检查使用仪器的状态是否正常,有关仪器的使用是否规范以及操作是否符合规程规定的要求。

2.3加快高科技的应用速度

地籍测量工作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许多测绘部门已形成了数字图的规模生产, GPS定位系统、WBGPS-Survey测绘系统和GPS-RTK测绘技术的大力应用,是提高地籍测量的准确度和速度的重要方法。

2.4加强新闻和舆论监督工作

首先,加强于地籍测量项目区域人们群众的沟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在工作中落实为广大人们群众服务的精神,倾听项目区域内群众的心声,正确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其次,加强地籍测量作业人员的思想工作,地籍测量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工作量大,应该支持作业人员有新的办法、思想和感悟,加以科学的管理和引导一定会提高地籍测量的质量。其三,要充分利用报社、电台、电视台进行全面宣传,充分利用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争取社会对地籍测量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发挥新闻舆论的力量为提高地籍测量质量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籍测量是政府对土地进行有效管理、登记和开发的重要基础,地籍测量质量的高低会影响到后续各项工作的质量、速度和效益,是值得土地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的基础性工作。应该针对地籍测量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管理,推进地籍测量质量的提高工作,为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土地,缓解土地资源紧张局势,促进社会科学稳定发展做出本职上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 余桂英,刘凤梧.数字地籍测量主要误差来源探讨[J].地矿测绘,2000,01.

地籍调查论文篇6

关键词:农村 地籍调查 地籍测量

中图分类号: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a)-0055-02

1 农村地籍调查概念

地籍调查是依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在土地登记申请的基础上,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数量、用途和位置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登记.地籍调查是地籍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技术工作和中心内容,同时地籍测量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又直接决定着地籍管理的速度和质量。地籍调查的内容包括权属调查、地籍铡量、面积量算、编绘地籍图、编绘宗地图等,主要目的是获得宗地界址点的平面位置、宗地形状及其面积,核实宗地的权属和确定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状况,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土地权属证书做好技术准备。由于地籍调查开展的区域不同,内容和精度要求不一样,它可分为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城镇地籍调查是指城镇及村庄内部的地籍调查,主要对城镇、村庄范围内部土地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进行调查。

农村地籍调查的内容与城镇地籍调查相似,主要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权属调查是在现场核实宗地的士地使用者、土地用途等,并通过本宗地与相邻宗地使用者的现场指界,标定宗地界址,绘制宗地草图和填写地籍调查表。在此基础上,依据权属调查资料开展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分为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两大部分,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绘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形状、位置、地类界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地籍测量不同于一般地形测量,由于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因此它是一项具有法律性质的测绘工作。

2 农村地籍测量方式

2.1 解析法测绘农村地籍

解析法是根据宗地的形状选定界址点,并到实地立桩定界,利用测绘仪器(RTK GPS 或全站仪等)野外测量界址点坐标。

(1)平面控制测量。

解析法农村地籍测绘必须以全面的地籍平面控制网为基础。城市的二、三、四等测量控制网可以作为地籍平面控制网。在无控制网的农村地区,可利用OPS技术与常规测量技术布设相应的地籍测量控制网。由于农村地籍测绘的目的除了土地权属管理以外,还有土地利用规划、水利建设、经济建设等。因此,高程控制测量也不可缺少,农村高程控制测量为三、四等水准测量及精度相当的三角高程测量。

(2)行政境界线和权属界线的调查确定。

根据全国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村、乡、县的行政区划界线(境界线)有一部分是以道路、河流为分界线的,还有较多境界线是地块与地块的直接相邻,有些缺乏明显的标志,个别地点还存在争议之处。因此,境界线的调查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邻界双方的法定指界人必须同时到现场指界,同时在工作底图上确定境界点的位置,使图与实地一致。行政境界点应埋设永久性的界桩。

生产队(组)和农村工矿企业土地界址点的调查确定,原则上和行政境界线的确定一样,权属双方法定指界人必须同时到现场,确定实地和图上的位置。一般需要在实地设置界址点(石桩、木桩、墙角红漆标志等)。并在地籍调查表中注明其位置,绘制宗地草图和“界址点点之记”。

(3)界址点测量。

农村地籍的解析法测绘主要是对界址点测定的方法而言的,即界址点的测定采用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等直接测定。而宗地内部的地物,如道路、河流、坑塘、地类界等,可以用平板仪法、距离交会法等图解法测定。

(4)农村地籍图的要素。

农村地籍图的要素应是:测量控制点;各级行政界线及行政区域名称;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界线和地籍编号;各集体土地所有者名称,界址点和界址线;土地利用现状的地类、地类界线、线状地物以及符号等:重要地形信息(代表性的高程点、洼地、丘陵、阶地、梯田等);图廓线、图名、比例尺、指北针等。

2.2 图解勘丈法测绘农村地籍

根据实地勘丈元素采用距离交会或截距法等利用几何关系图解确定界址点位,不实地测定界址点的坐标,而由图上量取界址点坐标。量取时,要独立量取两次,两次量取坐标的点位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2 mm,取中数作为界址点的坐标。采用图解法量取坐标时,应量至图上0.1 mm。此法精度较低,适用于农村地区和城镇街坊内部界址点的测量,并且是在要求的界址点精度与所有图解的图件精度一致的情况下采用。图解勘丈法是利用现有各种图件,经野外调绘、修补测之后转绘,编制出宗地图、地籍图。其主要作业环节如下。

(1)资料准备。

应收集测量区域内的控制成果、现有的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平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籍调查表等基础资料。各种图件是野外调绘、修补测、编制地籍图的基础图件;如果地形原图现势性较差、图纸伸缩大,必须先进行内业纠正处理。地籍调查表是划分宗地、编制地籍薄册的基础。

(2)野外地籍阅查,修补测。

这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界址点的确定、宗界线的划分、房产性质的认定等诸多地籍信息数据均由调查获得。修补测是一项琐碎细致的工作,必须认真负责的进行。

(3)地籍图编制。

依据上述资料及修补测结果,编制满足土地管理部门要求和精度可靠的地籍图。

(4)面积量算。

坐标获取、数据处理和面积量算等是本环节的主要工作。坐标量算采取图解或在数字化仪上采集等方法,其精度将受到基础图件精度、仪器移位、偏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尽管以图幅理论面积进行控制,可精度仍受到一定限制。

2.3 航测法测绘农村地籍

航摄像片影像直观,信息丰富,提供迅速,是当今世界上进行土地调查等常用的先进手段。地籍调查是土地调查的深化,其重点是确定土地界址点的位置。靠近明显地物的界址点,其确定点位的精度基本可以保证。隐蔽的或像片上无法判读的界址点,则需要用地面勘丈的方法补测。由于城市宗地的界址点位置一般位于墙角,在航片上易受房屋阴影的遮挡,而农村宗地的界址点一般位于明显的线状地物,所以农村宗地的界址点位置受地物隐蔽的影响远小于城市,因此这种摄影与地面测量相接合的方法在农村地籍测绘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具体做法是先进行航摄像片的纠正、判读、调绘与修测,航空摄影像片经过平面与高程联测、控制点加密及纠正后,制成一定比例尺的像片平面图。调绘判读的重点内容是地籍图必须具备的地籍要素和重要地物:行政境界线、地类界线、农民住宅、行政企业厂房、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高压线、通信线、水域(河流、池塘、沟渠)、道路(铁路、公路、机耕路、小路)、土地权属及性质、地理名称(县、乡、村、生产队、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名、路名、河流名称)。对于像片图上需要补测的地物(新增加的地物、影像模糊或被树木等遮盖的地物等),可以根据明显的地物点,采用交会法或截距法补测。当补测的地物多、范围广时,应布设图根控制,用平板仪或经纬仪测记法在像片图上实测,也可用薄膜图纸实测后,根据固定地物装绘。经过判读、调绘、修测地物、补测界址点线后的像片平面图,将地籍要素和重要地物转绘到聚配薄膜图纸上,完成地籍图的编绘。

3 农村地籍调查面临的技术问题

3.1 宗地的划分

宗地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凡被权属界线所封闭的地块称为一宗地。一地块内由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也称为一宗地,或称为共用宗或混合宗。我国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城镇地籍调查工作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农村地籍调查实际上在很多地方并没有进行,而且农村地籍调查既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又包含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等原因,所以,农村地籍调查要远比城镇地籍调查复杂得多。在农村地籍调查中,宗地划分是一个技术难点问题。宗地划分将牵涉到地籍调查的详细程度,测量界址点的数量,以及经费的计算。

由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面积大,土地所有权单位数量多,土地所有权范围内的土地状况复杂,调查任务繁重调查经费不足,因此调查单位的单元应以权属单位为基本单元为宜,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1)宗地内明显不同用途的只要在宗地图或宗地草图上标明地类界线即可,而无必要划分不同的宗地;但是对于被国有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分割的,可以分别划分宗地。(2)对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集体共同使用并且无法分清所有权之间的界线的,单独划出,按共同(有)宗地处理。(3)对于一宗地权属范围内包含的其它集体所有的“飞地”,则需要单独划宗。当然,如果在权属调查过程中,集体之间达成协议,通过土地交换消除“飞地”的话则不必要另外划宗。

以上处理方法仅是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的角度出发,同时考虑了今后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需要。以上处理方法的核心就是将所有权作为农村地籍中宗地划分的唯一标准,不再考虑内部土地差异。同时这也考虑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时,土地所有权宗地编号与土地所有权宗地编号的衔接预留“接口”。

3.2 测图比例尺的选择

目前,农村地籍调查是为了农村地籍土地登记,为了使农村集体土地登记的成果为土地产权保护和土地管理的有力工具,必须完成与之相适应的地籍图制图工作。地籍图制图是地籍调查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其比例尺决定了界址点测制的精度范围,决定着地籍图内容的详细程度,也决定了地籍成图的方法和要求。所以地籍图测图比例尺对地籍调查的技术方法起决定性的作用。

地籍图件比例尺的选择涉及到制图综合和野外测图要素的取舍及测图精度的保证。所以讨论比例尺的选择问题仍有意义。在地图学上,把图面上0.1 mm所对应的实际距离(0.l mm×图件比例尺分母)称为比例尺极限精度,一般以其10倍代表该图的长度可量精度。

在农村地籍调查中,也可以将城镇地籍图的基本精度和各种比例尺地籍图的控制点精度作为参考。农村地籍图的比例尺可以选择在1∶2000~1∶10000比例尺之间比较适宜。由于,农村地籍调查主要为了解决权属争议,权属争议决定了界址点的精度,只要界址点精度一旦确定,地籍图测图比例尺范围也随之确定,所以具体选择哪种比例尺将取决于本地区权属争议的最小距离。

参考文献

地籍调查论文篇7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cadastral management firstly. Then, it analyses the new needs of modern cadastral management and existing problems. At last, it comes up with improving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meet those new requirements in modern cadastral management.

关键词: 地籍管理;地籍测绘;管理

Key words: cadastral management;cadast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101-02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土地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大,大家对地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但是地籍管理、地籍资料的相对落后又十分明显,造成了需求与现状的严重矛盾。地籍资料是国家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农业区划和城市规划,以及正确研究土地对策的基础资料和重要的客观依据。因此,如何合理开展地籍管理工作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地籍管理已成为国家进行土地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地籍管理的内容

地籍管理是指对辖区内土地的位置、地界、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记载和管理,主要有5个方面内容: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地籍档案资料。这5个方面既有各自的工作内容,又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不可分割的地籍管理制度。

2 地籍管理的现状

1990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土地调查,形成了1:10000比例尺的手画地籍图成果,至今仍有不少地区在使用这一成果。以此成果为基础的地籍管理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精确的土地交易,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自筹资金更新了本地区的地籍测绘资料,加强了地籍管理,但是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地籍管理工作仍处于较低级的状态。

2.1 土地调查不全面,地籍资料陈旧,现势性不强。首先,受国家旧体制的影响,许多用地材料不规范,在完成初始登记的基础上,没有及时开展变更地籍调查并及时更新地籍资料(包括名称、地址和用途变更登记),给当前的土地登记工作带来困难。其次,目前地籍管理形成的各种成果,如城镇地籍调查成果不能广泛共享,社会的应用程序低,大多数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大量地籍管理工作尚处于手工阶段。

2.2 土地评价标准混乱,土地利用现状不确定。由于土地现状无法及时更新,造成土地交易时,土地评价及补偿标准随意性大,由于手工输入、输出、丈量等误差,导致交易双方的经济损失。

2.3 土地登记发证制度不统一。无论城镇土地还是农村土地,无论耕地还是林地、草地,都应当纳入统一的土地登记体系,现阶段除少数发达地区外,土地证都未全覆盖;土地登记的标准未统一,违法私搭乱建侵占土地的现象比比皆是;部分地区土地登记机关未统一,在一个登记区域内只能由一个土地登记机关实施登记,以保持土地登记的完整性。

2.4 土地统计数据不确定。由于地籍资料现势性不强,各统计项目、各类土地统计数据不能精确提供,对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和经济管理造成了一定影响。如集体建设用地、公路、铁路等土地未确权就无法提供准确的土地面积;耕地、林地、河流等各类土地面积更新慢,无法和国土部门监测数据相统一,造成一定的行政纠纷。

2.5 在地籍档案管理方面,还处于纸质文件和手工管理阶段,许多档案由于历史和人为的原因,残缺不全,地籍档案信息化任重道远。

2.6 部分地区土地权属认识差,土地登记意识不强。相当一部分土地使用者认为只要办好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证办不办无所谓。由于我国现行的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大家认为反正得不到所有权,何必花钱买了使用权,何况有了房屋产权,国家就不会剥夺房屋所有权。

3 现代化地籍管理的需求

地籍管理的需求其实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需要把实地的土地信息输入相关软件系统中,实现各种统计及输出即可满足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减轻工作压力,减少工作失误。地籍测绘和地籍管理软件系统是增强地籍管理工作的重点,其中软件的主要需求如下:

3.1 数据输入、图形编辑。图形数据输入系统可以通过明码文件直接转换成宗地图,可以直接录入界址点坐标成图,可以通过外业测量和解析方法成图,可以直接广泛地接受其它GIS系统格式,可以实现与国土资源部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完全衔接等。属性数据输入系统建库时,可以通过“批量属性录入”输入属性,也可以通过其它软件,如电子表格软件录入数据后再转入系统数据库中。

3.2 日常管理。系统在总体上采用 “工作流”的思想,所有外部来资料都能通过窗口操作;系统按业务要求定制土地登记流程:包括初始登记、设定登记、变更登记、抵押登记、出租登记、他项权利登记、注销登记、查封登记、商品房登记发证等;提供强大的数据查错和数据维护功能。

3.3 数据查询。图形查询属性:所有表格属性、界址点属性、界址线属性、宗地属性的查询。属性查询图形:由宗地号、土地证号、使用者等属性数据查询图形。利用地名库进行地名查询图形。历史查询:单宗地历史追溯、整图历史查询、多个时期历史的同时查询等。

3.4 数据统计。对所有表格的属性进行条件统计,可以按街坊统计,或按街道、区进行统计等。可统计审批表的各种信息。

3.5 图、表、卡、证输出。图形输出能提供宗地图输出、标准图幅的输出、任意范围的图形输出和各种自定义输出功能。表格输出提供各种表格如审批表、调查表、用户自定义表等的输出。以土地管理者运行土地证输出,支持新旧版面样式,且记录输出时间及原因,一般仅输出一次。

4 地籍管理的建议

2007年,为了加快农村和城镇土地调查步伐,实现地籍测绘资料的全面更新和电子信息化,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二次土地调查。按照国家和各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本次调查采用现势性强的DOM和土地利用现状管理系统,结合土地变更调查和农村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资料,查清农村土地的权属,面积和利用现状,尤其是把每一块基本农田上图、登记、造册;全面开展1:500城镇数字地籍调查,查清城镇内部建设用地的使用情况,每块宗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利用状况。为了满足现代化地籍管理的需要,应以此次调查为契机,抓紧时间把地籍基础资料信息化,除此之外还应做好下面几点工作。

4.1 完善地籍信息系统。建立管理到地块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和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系统。完善现有的地籍信息系统,按照国家和省统一标准,采用现代数字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选择国际通用平台的软件,全面建立覆盖本行政区域的城镇、独立工矿和主要农村居民点内1:500数字地籍调查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城乡一体、不同比例尺、不同层面的土地利用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4.2 建立地籍数据库日常更新机制。在建立地籍数据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日常更新机制,实现“实地变一宗,系统变一宗”的要求。采用变更数据先入临时库,待变更登记后正式入库,数据入库合格的,方可出地籍调查成果资料,再转入申请审核阶段。只有这样才能实时更新地籍数据库,达到地籍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完全一致,确保地籍数据的现势性。同时实现不同比例尺、不同层面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改变一年一度土地变更调查,达到即时变更,长期保持现势性。

4.3 提高地籍管理人员素质。地籍管理涉及到法学,测绘、地理信息、土地管理等多个学科,土地登记量大事繁,单靠地籍处(科、股)具体负责,力不从心,市(县、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配备各种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加强业务培训,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举办土地登记,土地调查,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地籍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高服务质量,适应建设现代地籍管理的需要。

4.4 抓好土地登记制度建设。《物权法》和《土地登记办法》规定了新的土地登记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探索研究更正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查封登记、注销登记、地役权登记,地下空间土地权利登记等制度建设和操作办法,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保障土地登记的质量,不断完善土地变更登记前建设项目复核验收制度,严格把好“以证管地”关。

4.5 建立质量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力度。测绘地藉管理是一种行业管理,测绘队伍分布于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部门。为确保质量,测绘行业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实行综合质量管理。加强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力度,完善质量监督抽检程序,扩大产品质量抽检的数量和范围,严格监督抽检结果的后处理,抽检结果一律对社会公布。对抽检不合格者,给予通报批评和舆论曝光,对质量特别低劣的单位,责令停业整顿,取消部分业务范围,直至吊销资格证书,对质量违法行为提请有关部门依法惩处。

4.6 建立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机制。以国土资源部《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为依据,建立调处工作机制,理清土地登记前后的土地权属争议和不同处理方式,持续不断解决旧纠纷、大矛盾,严控新纠纷的产生,分清纠纷原因,调整调处手段,切实做好日常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

4.7 利用“3S”技术,建立动态监测制度。利用现代遥感信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先进技术,全面建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监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耕地保护,新增建设用地情况,为违法用地查处,规划落实,年度指标执行等提供基础和依据。

4.8 利用土地登记档案和系统,服务经济社会。充分利用准确、可靠土地登记档案和强有力的地籍信息系统,可以为土地登记公开查询、法院查封解冻登记,城镇拆迁补偿依据查找,城镇土地使用税收缴依据,金融部门抵押登记和风险管理等服务。针对社会上接连出现假土地证,要积极充当土地市场安全的“防火墙”,利用地籍信息系统和登记档案,防止假证扰乱土地市场,保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5 结束语

地籍管理的对象是作为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的土地,地籍管理的核心是土地的权属问题即土地证的问题。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土地数量、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而且可以对土地利用及权属变更进行监测,为土地管理的各项工作提供、保管、更新有关自然、经济、法律方面的信息。加强地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精确化,才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土地基础,为当地的发展规划、土地统筹提供最真实、最及时的数据。

参考文献:

[1]龚新云.浅谈测绘项目管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

[2]GB/T 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S].

[3]葛恒美,李延荣.土地法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地籍调查论文篇8

关键词:化测绘,地籍调查,建库

 

1、 引言

近年, 随着国家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城镇地籍测量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各地对地籍图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地籍测量是城镇建设的基础工程, 是一项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免费论文。其目的是为了全面澄清城镇土地的属性、位置、面积、用途、经济价值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为建立全国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采用常规的测量方法要达到规程要求难度很大,随着GPS、GIS、全站仪等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 数字化测图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 使得地籍测绘逐步走向数字化和自动化的地理信息时代。

2、地籍测量的任务与作用

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技术工作是地籍管理的中心内容,它要保证土地信息的可靠性与精确性,所以地籍测量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境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为目的的测绘工作。它为地籍管理和其它土地管理工作服务。具有专业性强等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1)带有法律性行政行为;(2)具有较高的能满足地籍管理的精度指标; ( 3 ) 有配套的成果资料, 包括图、表、册、卡等成套的成果;(4)须保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当地籍要素变化后,应及时同步地进行变更测量。地籍测量是调查和测定土地极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范围大小、质量等级、土地利用类型等土地基本状况信息的测绘工作。现代地籍测绘主要是采用自动采集地籍要素的方式,利用全站仪、计算机或PDA 采集地籍要素,传输到计算机上,运用专用的地籍数据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编辑和入库。其基本流程为:

1、资料分析:对测区已有的地籍数据(包括已有的地形图、地籍档案资料、已有的控制资料和电子文档等)进行分析,熟悉测区地形,根据本身已有的设备和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的要求确定采用何种测量技术。在资料分析过程中可以考虑能否使用“准地籍测量”。

2、数据获取:数据获取途径包括两种:第一种是通过上述分析,直接利用已有的资料,如原始的正确的地籍档案资料等;第二种是野外直接采集与收集。数据采集必须根据建立数据库的要求,得到适宜的数据格式。免费论文。数据获取的内容一般包括全要素地形数据、地籍数据、地类数据、控制数据。

3、数据编辑、整理、入库:对于获取的各种数据,按照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进行编辑、整理、入库,并进行各种统计、分析、汇总,最终建立地籍数据库,形成地籍管理系统。

3、地籍数据库建立

地籍测量不但能提供一份图形资料,更关键的是其提供了一份含有各宗地数据信息的数据库, 地籍数据库包含宗地属性信息库、界址点坐标数据库、地物点坐标数据库、宗地数据信息库、宗地面积数据库、街坊、街道分类面积数据统计等。其中宗地属性信息库必须是最先建立的, 有了它我们才能建立其他各个数据库, 宗地属性信息库是根据地籍调查表提供的信息录入整理成的, 这里不再重复, 这里主要讲后面的三个数据库的建立方法。

1、宗地数据信息库

宗地数据信息库是每一个宗地的界址线信息及各种地物的数据信息, 即界址线及各种地物是由哪些点构成的, 这是一个实体文件, 在数据库建立软件中, 这个实体文件可以录入, 并利用实体文件绘制地籍图, 也可以先绘制地籍图, 从图形文件中根据宗地号自动读取宗地信息, 建立宗地信息库。

2、宗地面积数据库

宗地面积数据库中包含宗地占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 面积计算方法基本上有三种, 即坐标解析法, 实地量距计算法和图上量算法, 因现行测定地籍图方式基本运用全数字化测定坐标值的方法, 所以我们计算面积常用坐标解析法, 这种方法对任意多边形利用三角面积求算法, 求得面积能保证精度, 面积值精确, 运用公式:

3、 街坊、街道分类面积数据统计

街坊面积用图幅内测定的街坊界线点的坐标计算, 这样精确得到街坊总面积, 然后利用解析法、部分解析法或图解法, 得到其他( 如道路、水域、空地) 面积, 街坊内各类面积总和与街坊面积相同。街坊面积分类统计即把街道内各街坊的面积分类统计在一起, 得到街道面积分类统计表, 因此, 街坊面积分类统计是街道面积分类统计的基础。

4、 地籍资料的更新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地数量、质量、地类、地权及房产情况不断变化, 因此地籍资料必须进行修正,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地籍资料更新包括地籍要素调查更新,界址点线修补测、地籍图的更新, 修测以及后续的各类资料更新计算统计等,更新后的宗地号按原街坊内最大号续编,原号作废,界址点编号采用同样方式。

4、地籍调查结果分析

地籍调查是地籍测量中一项基础工作,地籍调查的项目必须完整齐全,同时保证其准确性。地籍外业数据采集必须满足各项技术规范的要求,这是保证地籍测量数据精度的必要条件。免费论文。数据库建立软件对现行的数字化地籍测绘工作预以全程支持,每一项工作均配有相应程序, 解决了常规测量测绘成本高、环节多、精度低、重复工作量大等不利因素,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 提高了外业工作的效率,使内业工作时间大大缩短。软件合理地把测量内外业结合起来,使测绘工作更加轻松。实现了地籍测绘的一体化、现代化。

5、结束语

地籍测绘工作是需要各个单位积极配合的工作,所以在加强《土地法》和《测绘法》宣传的同时,应该对测区范围内的地籍测绘工作的意义和需要加强宣传力度,这样可以让工作更为高效顺利的实施。

参考文献

[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 T1014- 2007)

[2] 金其坤,地籍测量。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年

[3] 詹长根.地籍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4] 徐绍铨.GPS 定位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中国土地科学,1996年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