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计算机专业硕士论文8篇

时间:2023-04-01 10:06:18

计算机专业硕士论文

计算机专业硕士论文篇1

【关键词】教育硕士;矩阵培养模式;课程框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7―0119―03

引言

教育硕士是一种专业性学位,在国外称职业性学位,与学术性学位不同,它面向的是中小学教师,以培养实务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既是教师的职后培训,又是教师的学历提高,旨在提升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1996年教育硕士开始在我国设置,审视十年来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应用”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尤其是在教育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信息技术教育摆在了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作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对于广大教育硕士就尤为重要。计算机应用基础不同于其他课程,它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时效性,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通过这门课程培养教育硕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如何提高信息信息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教育硕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忽视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教育硕士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教育部十分重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1999-2003年,教育部实施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截止2003年底,全国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一轮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大部分教师初步掌握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工作还仅仅是个开始,成效是初步的。从总体看,我国绝大多数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还不能适应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效益的发挥,成为推进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之一。教育硕士绝大多数是来自中小学的一线学科教师,为教育硕士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失为一个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很好的途径。因此,计算机基础对于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忽视了教育硕士的实际需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教育硕士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现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的设置虽然能够使教育硕士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由于缺乏对教育硕士的调查和分析,与教育硕士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脱节。一方面,没有充分考虑他们需要什么样知识,这些知识通过哪些内容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没有关心教育硕士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过哪些关于信息技术方面的问题,能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其结果必然是难于充分调动教育硕士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也难以学以致用。

3 忽视了教育硕士自身的特点

教育硕士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与推广,广大从事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经济条件、学校级别、从事学科以及个人兴趣等原因,教育硕士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其次,教育硕士绝大多数是来自于中小学的一线学科教师,他们都至少具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在实际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对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使用有着强烈的渴望,同时个别人还有过一些使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经验和体会,而这些都会成为他们学习计算机基础的强大动力。而现有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往往忽视了教育硕士自身的这些学习特点,把教育硕士与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对待,采用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方法、同样的评价标准,没有选择适合他们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没有体现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色,导致所学知识与实践脱离。

二 教育硕士计算机应用能力矩阵式培养模式的设计

从实际出发,为解决这些来自中小学的一线学科教师的教育硕士在教学应用、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通过对教育硕士进行座谈、问卷调查等充分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对所收集的数据整理与分析后,我们认为对教育硕士应在三个层次(教学应用、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和五个能力(资源管理、写作能力、演讲能力、数据管理能力、信息共享能力)上进行训练与培养,图1就是我们所设计的教育硕士计算机应用能力矩阵式培养模式。

三 教育硕士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课程内容框架设计

根据教育硕士计算机应用能力矩阵式培养模式,我们认为教育硕士的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已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为此我们结合现代教学理念,设计了教育硕士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框架如表1所示。

有了教育硕士《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框架,我们就可以根据矩阵式培养模式和课程的内容框架来组织编写教材,从而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案例设计、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评价等设计,更加有效的提升教育硕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课程内容:以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技术实践能力的改善和教法的提升为根本。

课程目标:

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技术操作能力

 提升教师的理论修养并为教师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新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 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

 使教师具备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全局观和较为扎实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基础

四 总结

到目前为止,我们连续对我校最近三届教育硕士按着教育硕士计算机应用能力矩阵培养模式实施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不仅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而且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学员们一致认为,他们在这门课程中收获了太多太多,既有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能,又有新的教学理念;既学会了计算机知识,又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些知识;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运用计算机辅助自己的工作的过程;既完成了学业,又获得了个人的作品等等。总之,为教师们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

参考文献

[1] 王克勤,盖立春.对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反思及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2] 金芳.关于面向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课程设计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

[3 ] 张培,狄雁.教育硕士教学方式的转变:从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到行动学习[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8).

[4] 李蕾蕾.对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5).

Matrix Cultivating Model Design in Computer Application Ability of Education Master

ZHAO Xi-wu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Computer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Hohhot, Inner Mongolia,010022, China)

计算机专业硕士论文篇2

【关键词】研究型实践 工程任务 组合式教学 过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26-02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探索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在研究生培养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教案、培养方式、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导师指导方式、学位论文标准、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加强创新研究[1],促使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目前,我国一些工科专业招收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两类硕士研究生,此外由于专业间交叉研究等需求,不同专业本科毕业生进入同一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形成同一专业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具备不同专业基础和培养目标的现状,通过控制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培养环节[2],[3],来完成并检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而在硕士研究生课堂课程教学上却大都采取统一授课、同等评价等本科教学方式,既影响教学效果,又不利于在教学中培养研究生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

因此,本文结合“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卫星大地测量基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探讨以“研究型”和“工程任务”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方式,以有效提升研究生理论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由于计算机微处理与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新型材料、数值算法等方面的飞速发展,一些工科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理论与实践技术更新较快,加上课程改革与调整,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压缩,导致最终演变成课堂讲座。学生了解了专业新技术与新理论、开阔专业视野,却难以通过该课程学习系统掌握某一专业方向的研发基础,或解决某类专业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讲授基本原理,注重专业课程前沿理论与技术,并顾及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区分学习任务,是研究生个性化教学培养的保证。

《卫星大地测量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卫星定位理论与技术及其在大地测量领域中的应用。近十年,“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全国优秀硕士论文中有1/5与卫星定位理论和技术相关。GNSS数据处理与应用研究已成为该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的主要研究领域。目前,卫星定位技术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与变化时期:GPS、GLONASS、Galileo、北斗等系统已经或正将实现全功能[4];网络RTK(VRS)、PPP、PPK、快速静态、多系统联合网平差等GNSS新技术不仅理论研究趋于成熟,且已在一些测绘项目中应用,原有GPS静态、单基站RTK等教学内容可能导致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不能胜任GNSS工程任务;同时,在讲座式授课方式下工学硕士研究生难以锻炼计算机编程能力,开展GNSS理论算法或拓展应用研究,降低其创新能力。故有必要建立最新的、培养研究型与工程应用高素质人才的课程教学内容。此外,依据宁津生院士对“测绘工程”专业认证的论述,各高校应扬长避短,建设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在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应用上也可考虑向本校优势学科倾斜。

二、设计双向、组合式教学内容

工学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侧重于研究能力的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则强调工程应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5]。研究生课程体系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作为一门专业学位课程除强调理论学习外,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启发与培养,及最新工程实践技术传授更具重要作用。

1.公共教学内容

工科专业学位课程基本原理与基本理论、与课程相关的当前理论与技术最新进展状况,是硕士研究生必须掌握或了解的专业背景知识。《卫星大地测量基础》硕士学位课程为2个学分共32个学时,此部分设置4~5次课,以讲座方式介绍课程理论基础与前沿内容,如图1公共教学内容所示。无论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还是有无本专业知识背景,此部分教学内容皆可起到入门或回顾,并激发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创新思考。

2.研究型教学内容

工科专业学位课程传授的理论与技术其自身也存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算法研究与技术创新,一般离不开计算机辅助编程、计算与控制。工程中仪器设备改造与控制、观测信号捕获、测量数据采集、计算模型优化等都可成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方向。

伪距单点定位既是《卫星大地测量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综合性知识点,也是GPS定位技术在工程领域中已广泛进行应用创新的基础,如旅行导航、物流行车优化、精细农业、安全防盗等等。对于工学硕士、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知识的学生,利用Matlab、VC#、VB或Fortune等编程语言,参考GPS中间交换数据文件RINEX协议进行观测数据的提取、解析、解译与存储,依次建立卫星轨道方程、伪距观测方程等数值计算模型,从而逐步实现伪距单点定位,如图1所示。以课外动手编程为主,课内辅导答疑为辅,设置5~6次课,构建形成性测试项目,既分散集中考核的压力,又锻炼了学生编程与数据处理能力。

3.工程任务型教学内容

提高硕士研究生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实际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国家扩大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动因。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工程硕士将逐步取代工学硕士成为研究生教育主体。购置国内外一流专业设备与数据处理软件,参考现行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培养研究生应用专业设备完成实际工程任务的能力,符合国家对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

GPS网约束(联合)平差、网络RTK定位等是《卫星大地测量基础》课程主要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利用美国Trimble公司开发并发行的Trimble TGO/TBC、Trimble Data Transfer、Trimble Configuration Tools、Trimble Survey Controller等专业软件,掌握GPS数据下载、RINEX数据格式转换、Trimble 5800/R8接收机设置、GPS基线处理、GPS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或联合平差、网络RTK测量与道路放样等,培养能利用GPS专业设备与软件进行GPS(快速)静态定位、网络RTK动态定位等工程应用实践能力,将有利于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此部分教学内容以课外自学软件为主,课内辅导答疑、现场演示等为辅,设置5~6次课,构建形成性测试项目,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http://,2005

[2]吴瑞林,王建中.研究性教学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3):10-15

[3]The 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fications in Eng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 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UK. http://qaa.ac.uk/, 2008

计算机专业硕士论文篇3

一、学校概况

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坐落于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总占地面积160.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01万平方米。本科以上全日制在校生26482人。现有专业学院17个,还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体育教学部、信息技术研究所等机构。现有本科专业6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四种专业学位类别,分别为工程硕士、翻译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其中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3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个。7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被评为天津市重点学科,一个学科(软件工程)被列入重点培育学科。 (数据截至2015年9月1日)

二、学院简介

聋人工学院是天津市政府和中国残联于一九九一年合作创办,面向全国招收听障学生的高等工科特殊教育学院,是中国第一所、世界第四所聋人高等工科院校。经原国家教委批准,聋人工学院招生实行单独命题,单独考试录取。

聋人工学院现有教师42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1/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70%以上,正教授4人,硕士生导师3人。

学院内设置四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

学院现有专业实验室27个,面积达6000平方米,其中包括图形图像工作站实验室、双屏计算机实验室、单屏计算机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网络集成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服装设计与制作实验室3个(各类新式多功能缝纫机、大型激光裁床、电脑绣花机、整体熨烫系统等专业设备)、立体裁剪实验室、针织编织实验室、丝网印刷实验室和手工制作实验室。各类实验室为专业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完善的设备条件。

三、专业介绍

1.聋人工学院开设专业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按计算机类招生)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并在软件开发、图形图像与多媒体技术、网络应用技术等方面具有特色,能在信息技术产业部门,科研部门、教育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图形图像处理、网站管理、软硬件设计、集成、开发、以及应用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各种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动画设计、软件工程、动态网站技术、组网技术等课程。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2)网络工程专业(按计算机类招生)

本专业面向聋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获得“网络工程师”资格的能力,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计算机专业硕士论文篇4

1.计算机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与教学的改革

2.计算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探讨

3.研究生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研究

4.机械类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5.计算机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初探 

6.非计算机专业工科研究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7.面向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人工智能教育

8.对跨专业报考计算机研究生现象的分析 

9.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管理模式的研究 

10.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11.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与教材体系建设的实践

12.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统考与自主命题“双轨制”政策的实效分析——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13.计算机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14.计算机专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研究

1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16.国内外计算机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

17.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与实践

18.浅谈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

19.计算机应用专业软件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与培养

20.计算机专业毕业研究生在京就业情况及启示——以辽宁科技大学毕业研究生为例

21.MIT计算机科学领域研究生培养问题研究

22.研究生《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教学与实践

23.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24.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的研究

25.美国大学计算机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26.计算机研究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7.我国研究生教育计算机管理的探讨

28.面向创新型研究生教育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研究

29.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

30.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课程设置探讨

31.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

32.以科技竞赛为载体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33.浅谈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4.计算机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35.研究生阶段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教改初探

36.计算机技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37.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国内外高校培养模式对比分析

38.计算机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探讨

39.学术型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研究

40.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41.美国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分析——基于22所美国著名大学统计数据的分析

42.教师领导力在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43.美国知名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教育探索

44.韩国KAIST大学计算机学科研究生课程结构分析

45.对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的探讨

46.研究生体育与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机支持系统的研究 

47.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48.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49.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提高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

50.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信息计算机管理的探讨  

51.研究生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教材分析

52.医学研究生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现状及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53.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发展与网络课程改革——对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系统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54.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

55.地方高校计算机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6.探索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优化

57.临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培训效果评价 

58.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改革  

59.研究生能力培养——《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教学的启示 

60.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讨 

61.关于全日制计算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62.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 

63.依托学科建设咨询专家组 科学制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培养方案

64.天津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初探——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65.从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看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基础课教学

66.工程化实训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e-Boyer-CIPP”创新应用体系研究 

67.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分析

68.浅谈提高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及实践

69.中医药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医药信息学相关课程教学探索

70.高校二级学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开展与实践——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 

7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 

72.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73.全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计算机管理研究协作组举行成立会 

74.计算机学科工程研究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75.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讨 

76.计算机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77.研究生计算机文献检索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模式创新——以石家庄铁道大学图书馆为例

78.面向研究生的计算机动画教学

79.研究生计算机教学问题探讨——面向研究型大学非计算机专业

80.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81.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

82.计算机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项目驱动为核心

83.研究生课表的计算机自动编排

84.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 

85.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社会保障、计算机、审计

86.国内外计算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

87.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与实践 

88.提高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

89.对研究生开设计算机信息检索课的构想与实践

90.计算机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体系构建

91.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下研究生专业英语写作教学的多样化模式探索

92.创新型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93.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计算机信息管理研究

94.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95.财经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96.用于研究生教育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概况

97.一个基于计算机辅助实施的研究生中期筛选系统方案

98.硕士研究生招生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99.研究生教育计算机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尝试

100.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质量保障的探索与实践  

101.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102.基于计算思维的高校研究生计算机公共课程设置

103.我校硕士研究生计算机口语测试及其反拨作用

104.数学专业报考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之个案调查

105.计算机辅助仿真模拟器对心血管专业研究生在冠状动脉造影技能培训中的作用

106.计算机管理是保证研究生招生质量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107.学科建设是提高研究生质量的根本途径——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培养侧记

108.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109.以应用为导向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10.按一级学科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的探索

111.医学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12.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类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113.对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应用计算机处理就业信息的探讨

114.全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计算机管理发展迅速

115.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计算机管理

116.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

117.协同创新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118.采用计算机参与管理 提高研究生管理工作水平

119.面向新时期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20.计算机互联网与中医研究生计算机课教学内容的更新

121.医学研究生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

12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之我见

123.面向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开设计算神经科学课程的思考

124.医学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

125.面向财经类高校研究生计算机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探讨

126.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硕士论文篇5

关键词:计算机;全日制专业学位;课程体系设置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8-0000-02

我国自1990年设置研究生专业学位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之前攻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主要是以非全日制形式攻读的在职人员。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2009年教育部下达《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至此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该通知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政策保障的同时也为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提供了新的机遇。计算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才能否满足企业的职业需求。由于全日制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近年来才开始实行,所以其课程体系设置仍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区别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属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以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为专硕,学术型研究生简称为学硕。

专硕与学硕是我国教育的两个方面。前者注重实践与应用,其目的是培养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后者强调理论与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二、当前国内计算机专硕课程体系设置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国内计算机专硕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照搬学术教学模式。目前绝大多数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学院老师对我国全日制专硕教育还存在不满意的地方。在部分高校老师和学生看来,计算机全日制专业硕士课程体系设置只是“穿新鞋走老路”,这主要是由于部分高校缺乏专硕培养经验,仍然以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两者的课程体系设置大致相同,而达不到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要求。

在学生看来,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认为有些高校的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是一样的导师,选修课程基本上也是一样,两者几乎没有差别,虽然专硕开设了比较注重实践的课程,但仍由学校老师负责讲授。

学术型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主要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专业型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主要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其培养模式的不同,如若两者上课方式及师资并无太大差异,势必会影响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

2.教学模式单一。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授课形式主要是传统的课堂授课。这种教育方式使得老师成为传授知识的主动者,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大大削弱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老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思维跟着老师转动,课堂上缺少互动的环节,老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是否理解所讲内容,只能通过最后的考试成绩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3.选修课程所占比例较少。学位课的使命,是硕士生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必修课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均衡性,而选修课则突出了课程的选择性,它将“适应学生的需求”摆选修课内容设置的首要地位,以学生的需求与个性化发展为中心。选修课的设置要基于学生未来不同发展方向的实际需要,以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为最终目的。

在我国大多数计算机专硕课程体系中,学位课和必修课在全部课程中占据了80%以上的比例。在学位课和必修课中,有些课程与学生本人研究方向不大。在学生获得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与学生未来发展相关的课程少之又少。这说明选修课所占比例少,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4.实践课程少,实践基地不足。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标准,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主线,更加重视实践和应用,让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增强其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虽然大部分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已经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但是,相比于不断扩大大的招生规模,这些实践基地数量己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践基地。

5.新兴学科少。虽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我国的发展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是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的实力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北美大学的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新兴学科的研究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国内计算机专硕在课程设置上滞后于计算机学科中新领域的发展。与北美大学计算机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相比,对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的课程,国内大学都设置得比较完善,而相对一些较新的课程,国内大学开设的就少一些,这在一个侧面上反映了国内与北美的大学之间的差距。

(二)对策分析

1.实行专硕课程体系改革。由于专硕某些课程与学术型合堂开课,导致专业学位课程与学术型课程在课堂要求、教学内容等方面雷同,无法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特点,所以在某些应用性课程上,专硕课程需单独开课。尤其需要增加实践课程,应鼓励相关学院积极寻求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践基地。

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主要分为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这几个模块。其中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学位课这里不做分析,其中学校核心课程要每学期都开设,并要求学生必修。在选修课方面,应该逐年增加选修课比例,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促使学生选修课程与其培养方向一致。

2.积极拓展非课堂教学环节。非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达国家的非课堂授课比例远比我国高出很多。这说明非课堂授课方式已经成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应通过加强非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并且具有灵活多样,内容丰富,不断更新,要求严格,注重效果等特点。在课堂实施上,应逐渐增加讲座与研讨,阅读与研究等非课堂比例。某些发达国家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研讨课教学,并且研讨课比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增强启发性,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参与学术交流创造了机会。通过加强研讨课教学,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种做法同样也值得我们借鉴。

3.逐年增加选修课比例。在计算机专硕培养方法上,发达国家远比我国有经验,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来思考我国计算机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高校计算机课程中,选修课占总课程的50%以上,学分构成中选修课比例也较高。这样一来,学生不必按某一固定模式塑造自己,在学业上享有最大限度的自与主动权,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我国计算机课程设置应向选修化方向发展,高校应普遍开设灵活、广泛的选修课,并应逐步增加选修课比重。如此多的选修课为研究生充分提供了自主性研究空间。研究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志趣、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其他有利条件进行有选择的学习,有利于扩大知识面,发展所长。导师可以根据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不断提高育人的质量。

4.增设实践性课程,大力建设实践基地。我们认为应该大力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各门课程都要尽可能布置大的project,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理论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另外,国外的考试是比较灵活的,而把实际动手等内容也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通过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新机制,着重建立校企互惠双赢机制、解决研究生在专业实践基地中的管理、安全、生活保障等问题,解除企业接纳学生实践的后顾之忧。同时鼓励相关学院积极寻求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践基地。

5.适当开设新兴学科。国内多数大学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相比,计算机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覆盖专业面相对来说还不够宽,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北美大学开设的“不精确信息推理与决策”、“计算机图形的几何表示”,虽然与这两方面相关的研究国内也在开展,但将它们单独设课的学校还不多。

国内大学有必要开设一些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的课程,设置一些计算机技术新成就的课程,可以大大丰富学生关于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激发其科研兴趣,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敏感性。

三、结束语

计算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培养模式的完善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各高校有必要根据计算机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并结合毕业生在IT企业工作的情况加以总结,不断探索其教育规律,以IT企业的需要为导向,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科学设置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IT企业的发展输送大量的高级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常宝英.关于全日制计算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27):7639-7640

[2]徐巍华.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287-314

[3]乔益华.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探索[J].科技信息,2010(13):157

[4]俞继仙,苏玉亮,肖立山.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石油教育,2011(6):62-64

计算机专业硕士论文篇6

教育硕士是一种专业性学位,在国外称职业性学位,与学术性学位不同,它面向的是中小学教师,以培养实务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既是教师的职后培训,又是教师的学历提高,旨在提升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1996年教育硕士开始在我国设置,审视十年来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应用”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尤其是在教育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信息技术教育摆在了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作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对于广大教育硕士就尤为重要。计算机应用基础不同于其他课程,它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时效性,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通过这门课程培养教育硕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如何提高信息信息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育硕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忽视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教育硕士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教育部十分重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1999-2003年,教育部实施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截止2003年底,全国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通过多种途径,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一轮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大部分教师初步掌握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工作还仅仅是个开始,成效是初步的。从总体看,我国绝大多数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还不能适应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效益的发挥,成为推进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之一。教育硕士绝大多数是来自中小学的一线学科教师,为教育硕士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失为一个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很好的途径。因此,计算机基础对于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忽视了教育硕士的实际需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教育硕士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现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的设置虽然能够使教育硕士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由于缺乏对教育硕士的调查和分析,与教育硕士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脱节。一方面,没有充分考虑他们需要什么样知识,这些知识通过哪些内容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没有关心教育硕士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过哪些关于信息技术方面的问题,能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其结果必然是难于充分调动教育硕士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也难以学以致用。

3忽视了教育硕士自身的特点

教育硕士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与推广,广大从事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经济条件、学校级别、从事学科以及个人兴趣等原因,教育硕士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其次,教育硕士绝大多数是来自于中小学的一线学科教师,他们都至少具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在实际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对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使用有着强烈的渴望,同时个别人还有过一些使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经验和体会,而这些都会成为他们学习计算机基础的强大动力。而现有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往往忽视了教育硕士自身的这些学习特点,把教育硕士与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对待,采用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方法、同样的评价标准,没有选择适合他们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没有体现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色,导致所学知识与实践脱离。

二教育硕士计算机应用能力矩阵式培养模式的设计

从实际出发,为解决这些来自中小学的一线学科教师的教育硕士在教学应用、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通过对教育硕士进行座谈、问卷调查等充分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对所收集的数据整理与分析后,我们认为对教育硕士应在三个层次(教学应用、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和五个能力(资源管理、写作能力、演讲能力、数据管理能力、信息共享能力)上进行训练与培养,图1就是我们所设计的教育硕士计算机应用能力矩阵式培养模式。

三教育硕士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课程内容框架设计

根据教育硕士计算机应用能力矩阵式培养模式,我们认为教育硕士的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已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为此我们结合现代教学理念,设计了教育硕士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框架如表1所示。

有了教育硕士《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框架,我们就可以根据矩阵式培养模式和课程的内容框架来组织编写教材,从而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案例设计、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评价等设计,更加有效的提升教育硕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课程内容:以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技术实践能力的改善和教法的提升为根本。

课程目标:

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技术操作能力

 提升教师的理论修养并为教师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新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 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

 使教师具备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全局观和较为扎实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基础

四总结

到目前为止,我们连续对我校最近三届教育硕士按着教育硕士计算机应用能力矩阵培养模式实施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不仅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而且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学员们一致认为,他们在这门课程中收获了太多太多,既有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能,又有新的教学理念;既学会了计算机知识,又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些知识;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运用计算机辅助自己的工作的过程;既完成了学业,又获得了个人的作品等等。总之,为教师们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

参考文献

[1]王克勤,盖立春.对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反思及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2]金芳.关于面向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课程设计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

[3]张培,狄雁.教育硕士教学方式的转变:从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到行动学习[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8).

[4]李蕾蕾.对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5).

MatrixCultivatingModelDesigninComputerApplicationAbilityofEducationMaster

ZHAOXi-wu

(InnerMongoliaNormalUniversity,Computer&InformationEngineeringCollege,Hohhot,InnerMongolia,010022,China)

Abstract:Accordingtonation'soriginalintentionofestablishingprofessionaleducationmaster'sdegree,thepaperanalyzesproblemsthatthecourse"computerapplicationfoundation"exists,openedforeducationmaster,anddesignsmatrixcultivatingmodelineducationmaster'scomputerapplicationability,thenshowsframedesignofcoursecontentonthebasisofthismodel.

Keywords:EducationMaster;MatrixCultivatingModel;CurriculumFrame

计算机专业硕士论文篇7

关键词:电子信息;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2-085-02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

我国1985年开始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侧重于科学研究和教学,培养了工程科学型人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建设第一线越来越需要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199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开始培养工程建设型管理人才。

在工程硕士发展初具规模的前提下,2009年,教育部规定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设置的专业学位,均可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改变了工程硕士培养只注重学术实践的单一模式,培养注重学术理论与实践的新型人才,这也是适应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人才的需要。

二、电子信息类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

电子信息类工程硕士培养主要集中在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和集成电路工程领域。

电子与通信工程是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电子技术是利用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基础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仪器仪表及计算机设计和制造等工程技术问题;信息技术研究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号检测等理论与技术。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与之相应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信息时代,信息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支柱,作为信息社会支撑的通信与信息工程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集成电路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集成电路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作为信息产业基础和高新产业核心的集成电路工程必须以理论为支撑,同时在实践上需要不断创新发展。

三、电子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多年来,电子信息类工程硕士培养了大批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基础应用性技术人才,但具有工程研究能力、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本文探讨依托工程中心、重大项目、重点团队的培养模式,力图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和团队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工程研究人才。

(一)电子信息类高层次工程研究人才能力分析

为实现培养电子信息类高层次工程研究人才的目标,高校应当把能力培养放在首要位置,特别是工程实践能力、技术研究能力和团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图1。

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包括基础实践和专业实践。

基础实践可以是师资交流、现场参观、区域论坛、管理沙龙、拓展训练等,主要使学生对工程概念加强理解并切身体会,实现对工程基础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总体认识,为专业实跋打下基础。

专业实践包括电工电子实践、电子电路设计制作、电子产品检测与维护、电子产品整机组装、电子综合实践等,主要培养学生专业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将所学用于具体工程实践中,同时针对工程需要有目的、有方向、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技术研究能力方面,包括课程教学和导师指导。

课程教学包括计算机、电子元器件、视听产品、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通信设备、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应用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的知识。

导师指导包括校内导师指导和校外导师指导。校内导师指导侧重理论和方法。校外导师指导侧重于实践和应用。

团队创新能力方面,包括创新训练和创新设计。

创新训练主要是通过创新研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 。

创新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创新设计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毕业设计来源于生产实际和科研课题,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独创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二)依托工程中心、重大项目、重点团队的培养模式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基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要求和自身实际,探索了依托工程中心、重大项目、重点团队的培养模式,如图2。

1.工程中心提供工程实训平台,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电子与信息学院拥有省部级基地近距离元线通信与网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针对近距离无线通信与组网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应用,立足于华南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面向全国通信信息产业需求,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

工程中心联结了校外诸多实习基地,工程硕士可以在实习基地获得基础实践和专业实践,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工程实践成果可以通过工程中心得到转化。

2.重大项目提供工程研究平台,提高学生技术研究能力

电子与信息学院拥有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子信息类专业创业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室,拥有省部级基地无线通信网络与终端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学院每年新申请项目六十多项,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可以在学院重大项目下开展子课程研究,将所学用于研究当中,提高研究能力。

3.重点团队提供工程培训平台,提高学生团队创新能力

电子与信息学院拥有模拟电路与系统教研组、数字电路与系统教研组、通信与广播电视教研组、通信与信息处理教研组、物理光电子教研组、微电子教研组等;拥有无线电与自动控制研究所、数字音视频技术研究所、功率电子研究所、生物电子研究所、光电子研究所、网络通信研究所、图像处理研究所、移动通信研究所、工业电子与精密仪器研究所、射频与无线技术研究所、微型遥控飞行中继与遥感探测技术研究所、电路与信息处理研究所、无线传感网络研究所。

电子与信息学院还拥有部级教学示范中心电气信息及控制实验教学中心(三个学院共建),培训科目包含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电工学、电路、电子与数字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通信原理、数字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多媒体通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科技文献检索、可视化编程技术、数据结构、数字电视、通信加密技术、微波技术与天线、信号与系统实验、通信光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与系统、高级算法语言、过程控制工程、自动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Maflab控制系统CAD、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电气控制与PLG、计算机控制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运动控制系统实验等。

各研究团队可根据项目自由组合,专业学位硕士跟着团队进行毕业设计和实验,在导师和教学中心共同指导下提高团队创新能力。

计算机专业硕士论文篇8

考研科目分为公共课与专业课两类。考研公共课科目:政治;英语(部分考生公共课包含数学科目)。

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西医综合、中医综合。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其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由招生单位自主选择使用)。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体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初试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供试点学校选考,满分为150分。 科目 总分 题型 分值 政治 100分 单选、多选 50分 分析题 50分 英语 100分 完形填空 10分 阅读理解 60分 写作 30分 数学 150分 单项选择题 32分 填空题 24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94分注:考试所需材料

(1)2013年12月25日至2014年1月6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参加初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