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对外文化论文8篇

时间:2023-04-01 10:06:44

对外文化论文

对外文化论文篇1

一、文化概念的界定

首先,来看一下文化这个经常出现却又无统一定义的概念。

(1)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中国大百科全书》,1987:924)

(2)文化不仅是个体成员大脑中共有观念的聚合,而且也是“群体支撑”的现象,因此从本质上也是公共现象。具体的文化形态,如规范、规则、制度、习俗、意识形态、习惯、法律等等,都是由共同知识建构而成的。(温特,2000:202—206)

(3)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麦哲,1997(4):13)

(4)日本《世界大百科事典》认为:“文化是像宗教、艺术、科学等具有理想的精神的高度价值的高级境界的东西。”(《文明与文化——国外百科辞书条目选择》,1982:118)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广义的文化几乎涵盖了人类历史的整个发展过程。但是它对我们的分析不具有实际意义。因此本文将文化定义为:特定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的精神产品。主要指潜藏于该人类群体中的共同的观念体系。

在国际政治研究中,必须看到任何一种文化均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它是潜移默化存在的,会在政治、经济、社会等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层面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在政治层面表现为政治哲学、政治文化、国民性等。第二,文化具有相对性和普遍性。相对性即指文化的民族性,普遍性则指其世界性。在文化生成与进化过程中,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这些特征。

二、文化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在国际政治中,文化因素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施加着独特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文化背景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倾向。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心理因素会不自觉地影响其行为模式,一个民族或国家也不例外。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一个国家的国民性往往会影响该国对外政策的倾向。而作为国民一分子的决策者,其思维方式、处世态度和价值取向也受到特其民族文化的影响。文化不仅在确定国家对外政策目标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对国家对外政策手段、方式和风格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文化研究时,应注意到文化是国家政策制定的背景,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国家对外政策的倾向,并极易导致一定的外交风格和外交传统。此外,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一项政策之后,文化又往往成为掩盖其真实利益企图、推行对外政策的工具。

第二,文化因素作为国家实力的一部分,其作用越来越突出。冷战时期,国家实力更多地表现为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但随着冷战格局结束和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消失,文化作为国家实力的表现,其作用越来越突出。美国的克林顿政府就曾明确提出,“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新的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王晓德,1995<12>:28)诚然,在某一高度文明的社会中,其文化的扩散性和吸引力会给该国带来一定的“软权力”,使其他国家自觉追随其文化模式和意识形态,美国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正是基于这一思想。

第三,文化是冷战后弱国对抗强国的手段之一。冷战结束后,文化冲突逐步取代政治、军事冲突,成为国际矛盾的主要形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加注重运用文化力量来制约和影响世界事务和发展中国家,这日益成为影响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稳定的主要威胁。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处于劣势,它们往往依靠文化保护的力量阻止来自外部的文化侵略,因此产生了“文化安全”、“文化”的提法。

第四,文化因素在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会得到强烈的自我认同,并成为国际间理解和协商的障碍。埃德温·奥·赖肖尔所著《当代日本人——传统与变革》一书中就提到,日本人重视非语言手段交流(即“腹芸”)的文化习惯使他们在谈判中很难与重视语言技巧的美国人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全球化在受到民族文化抵触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一种趋同的全球文化。它将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相互理解和消除文化误解,促进国际合作,建立对多数国家都有利的国际制度和国际规范。

三、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及其对日本对外政策的影响

日本作为一个独立的岛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特殊的国民心理。亨廷顿曾提出,日本文明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亨廷顿,1998:29)正如上文所述,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国民性必将对日本的政治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渡边昭夫在《战后日本的对外政策》一书中,就提出考察文化与外交的关系可以有四种角度,其中之一就是日本特有文化对外交方法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研究日本政治时,有必要结合文化研究来考察,这将对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日本政治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来看一下日本社会最大的特征——“集团主义”。这是分析日本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它使共同体成员在感情上相互依赖,荣辱与共,将日本企业乃至整个国家凝聚在一起,有效地发挥其最大能量。集团意识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已经融入日本人的文化心理,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

集团主义有两种原型,即“家”和“村”。中根千枝曾指出日本社会存在着以“家类型”为中心的集团主义。根据加藤周一的理论,集团主义有如下四个特征。第一、固守团体,追求一致。日本人是不折不扣的“组织人”,喜欢将自己置于一定的组织之中。强调集体意识影响了日本社会全部人际关系的风格。他们坚信个人只有依靠集体才有价值,有时甚至以牺牲个人为代价换取集体利益。在对外时,则表现出高度的团结和对集团的无比忠诚。第二、不欢迎少数意见。日本人非常重视集团内部的“和”。以集团内部的合作与协调作为最高目标。为了使团体制度成功运转,日本人认为应该明智地避免公开对抗。因此他们逐步养成了一定的集体技巧和品德,塑造了一种至少表面上是平和、宽容和温顺的性格。即使内心不愿意,也不直截了当地说“不”。第三、集团内部由严格的上下关系构成。集团由各级领导者和成员构成。领导者必须满足组织成员的所有需要,这称为“恩”。作为回报,各级成员必须忠于上司,并履行自己相应的义务,这称为“义理”。因此这实质上构成了一种集团内部相互依存的关系,使整个集团更加紧密。第四、竞争的集团主义。在集团内部,各成员为显示能力差异,会出现激烈的竞争,但这种竞争以不危及集团整体团结为限度。此外,目标指向型集团(goal-orientedgroup)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也有学者指出,日本的集团主义具有封闭性,集团内部追求和谐统一,成员间可以进行顺利的交流。但在对外时却表现出强烈的封闭性,称集团外的人为“外人”,在日常生活中处处表现出对“外人”的排斥。反映在国家层面上,则表现为强烈的“锁国”心理。

如前所述,强调集体的意识影响了日本社会全部人际关系的风格。这种影响也反映在日本政府的外交政策上。即所谓的“一边倒”。先是倒向英国,30年代又转向德国,二战后则长期依附于美国。日本的左翼人士则长期倒向苏联。这其中固然有各种利益因素在起作用,但能够依附在一个利益集团并长期共存,恰恰反映了日本国民及其决策者在外交政策上的集团主义倾向,同时也是日本的一大“优点”。尤其是二战后,正是因为成为日美同盟的一员,日本才能够相继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等重要的国际性机构,并从战争的废墟上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因此,日本历届政府在制定外交战略时,都首先要强调“深化日美关系”的首要目标和“以日美关系为基轴”的基本原则。当作为集团整体对外时,日本则坚决地支持美国的各项政策和决定。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时,还不十分强大的日本却坚决地同美国站在一起,对苏联采取了经济制裁,并抵制了莫斯科奥运会。冷战结束后,为成为政治大国,日本更加紧密地依附于日美同盟。不顾当地居民的反对和数次美军暴行的恶劣影响,依然允许美国继续使用军事基地;修订了《日美安保条约》,使日美成为更紧密的攻守同盟;支持美国打海湾战争、反恐战争,并出钱、出兵,以实际行动体现对集团的忠诚。

当然,作为一个集团,日美同盟不但与其他国家和集团之间存在冲突,其内部也存在着激烈竞争,这突出表现在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中。不管是70年代的纤维贸易摩擦还是90年代的汽车贸易摩擦,都具有集团内部竞争的性质。当然,尽管集团存在内部竞争,尽管随着日本实力的不断增强,“对美自主”意识的加强,日本并没有取代美国在同盟中的领导地位,这一同盟依然十分稳固。这充分反映了日本人的集团主义精神和“义理”意识。

在集团中形成的那种避免公开对抗、“以和为贵”的性格,也或多或少地反映到日本的外交手法上。日本的外交史上虽然也有明确指责他国的记录,但多数情况下都是“求同存异”,在国家目标和外交战略上缺乏鲜明的形象,日本外交也因此被称为“合气道外交”。(五百旗头真,2001<11>:7)

除集团主义外,在日本外交中表现较为明显的另一种民族特性就是“町人根性”。町人出现在德川时代,主要指掌握商业资本的商人。出现初期,町人的地位十分低下,在所谓“士农工商”的四民中排在最末。但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他们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经济优势逐渐提高了政治地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出特有的影响力,以致出现了“大阪富商一怒,天下诸侯皆惊”的局面,(源了圆,1981:98)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立的行事风格——町人根性。町人根性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力主义,其外在表现就是无原则性和注重实用性。

受町人固有的重商和经济至上思想的影响,日本人形成了多元价值观,不承认惟一正确的思想体系,也不认为有绝对的正义。更不会为了分对错而争得面红耳赤,这有违“和为贵”的原则。因此,他们不大喜欢纠缠于抽象的理论,只要所有人都同意,符合大众的利益,就是正确的。中根千枝指出,“日本文化不存在完全独立的框子、形体和骨架……日本像是一个软体动物”,(《东亚文化论坛》,1998:86)这形象地概括出町人根性的表现之一——无原则性。表现在政治上,则给人以捉摸不定的印象。例如,德川时代,拥护幕府体制被视为“正确”,而后来“尊王攘夷”却取而代之;二战时期,日本大力宣扬“世界一同”,但战败后,和平民主却成为日本至高无上的奋斗目标;日本战败后,美国占领军对日本人迅速表现出的积极配合态度无不感到吃惊,日本天皇甚至专程拜访了麦克阿瑟元帅。这种无原则性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让不了解日本的人常感到手足无措。

町人根性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实用主义。由于固有的无原则性,日本人缺乏不惜一切去追求的绝对价值观念,更多地注重眼前利益,这也是日本人为什么被称为“经济动物”的原因。由于幕府时期的当权者在经济上陷入困境,商人们便利用借债的机会对幕府政治施加影响,从而出现了前文提到的“大阪富商一怒,天下诸侯皆惊”的局面。在今天,则表现为日本政治中最自信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段——经济手段。例如,为争当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日本通过对外经济援助拉取选票。自民党总务局长铃木宗男说:“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的都是接受了政府开发援助的国家。”(孙承,2001<8>:44)外务省官员甚至宣称:ODA(政府开发援助)外交是日本外交的主要手段。二战后,日本通过日元贷款、技术合作、设立亚洲开发银行等手段,从经济上拉拢并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东南亚国家,实现了“经济地平的扩大”。其外交中的重商主义色彩相当浓厚。

除集团主义和町人根性外,对日本政治、经济产生影响的因素还很多,比如日本的神道教、佛教等精神因素。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1864—1920)认为,在任何伟大的历史事件表象的背后,都存在着发展的精神动因。以西欧资本主义为例,是新教伦理精神转换为资本主义精神,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按照这一思维模式,我们也应该承认,儒教、神道教、佛教都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当然,尽管文化因素对日本政治具有特殊的影响力,但我们不能一味夸大文化的作用,应该看到文化因素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国家对外政策的倾向,并有助于形成一定的外交风格和外交传统。那种认为文化因素是国际政治中决定因素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

四、结语

在研究日本外交史时不难发现,从文化角度入手是理解日本外交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日本外交史上,“文化外交”的提法一直不绝于耳。战后,“文化”始终是日本国家政策、外交政策的重要课题。战后初期,“文化”主要指与彻底民主化相关的一系列文化措施。片山内阁时期,“文化”又与“和平”相搭配,成为这一时期日本政治外交的基调。到岸内阁、池田内阁时代,由于推行“政经分离”原则,对于苏联等不同意识形态国家,“文化”更多地与“经济”相提并论,成为当时经济急速发展的直接反映。长期以来,日本外交官员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柔性的外交手段,有利于保持日本“自主外交”的平衡。另外,对于中、朝、韩等文化背景相似的国家,“我们文化相同”的说法屡屡出现在外交辞令中,甚至成为部分日本外交官的口头语。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文化因素与日本对外政策相关性的研究,更快捷、更准确地把握日本外交问题的实质和那些带有倾向性、规律性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埃德温·奥·赖肖尔.当代日本人——传统与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渡边昭夫.战后日本的对外政策[M].日本:有斐阁选书,1985.

[3]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4]麦哲.文化与国际关系:基本理论述评(上)[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7,(4).

[5]孙承.论日本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J].现代国际关系,2001(8).

[6]上海社会科学院东亚文化研究中心.东亚文化论坛[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7]王晓德.试论冷战后美国对外“输出民主”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12).

[8]文明与文化——国外百科辞书条目选择[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9]五百旗头真.日本外交五年[J].国际问题,2001,(11).

[10]武者小路公秀等.国际学[M].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1981.

[11]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

对外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文化差异 国内外 文学评论 影响

目前,文化分布呈现多元化格局,各个民族拥有自己独特文化,这种文化差异在文学评论中产生一定的影响。文学评论主要是指借助对优秀文学作品评论的分析,揭示此部作品或者此类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发展规律,从而使读者进一步把握文学作品内涵。影响文学评论的因素较多,其中文化差异的影响程度最大,这主要是因为文化博大精深,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较大。文学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寄托形式,一定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且文化差异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作品自谢,还影响着读者。因此,本文对于文化差异对国内外文学评论的影响的探讨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东西方文化概述

(一)文化精神核心

文化精神核心是东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别,具体表现在人文理念是东方文化的精神核心,而科学精神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在东方文化中以中国文化为主,注重对人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考虑,西方国家因坚持科学精神,形成了自己的西方文化观,进而导致东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看待相同问题其切入点各不相同。文化差异作用在世界的各个方面,其中也包含文学评论。

(二)语言

语言是研究文化差异的主要手段和评估标准之一,因为,语言代表着人类思维活动。例如,汉语,中国人在文化系统中注重意境,因此,汉语的精华就是它善于制造空间,创设意境。因此,越精妙的汉语,越让人捉摸不透,这也是其价值所在。而在西方国家中英语是主要语言,英语和汉语相比,缺少严谨性,且语言是最能代表文化精神核心的内容,对比汉语和英语可知,中国对于文化艺术追求意境,而英国人则注重科学性。

(三)艺术差异

在我国艺术文化中注重写意,而西方国家恰恰相反,注重写实,由此可知,前者追求一种心境,注重和自己内心深处的交流沟通;后者追求求实,注重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在文学艺术中,我国抒情内容较多,例如我国的古诗,叙述类相对较少,而在西方文学艺术中,即便年代久远的诗歌,均蕴含着深刻的叙事内容,例如荷马史诗。

二、英美文学发展与特点

(一)英国文学发展与特点

英国文学在英美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美国文学建立在英国文学之上。在英国文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遵从内部发展规律同时,与之相应的政治、历史等均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英国文学从盎格鲁撒克逊过渡到文艺复兴,再到新古典主义,又到浪漫主义,最后发展至今天的代表性的现代主义。英国文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下,转变了自身的发展风格,从最初的写实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帝国叙事是英国文学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乌托邦文学是其代表性传统,这里面蕴含着经验主义。

(二)美国文学发展与特点

自十九世纪末期,美国文学逐渐脱离英国文学,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虽然在初始发展阶段,散发着英国文学的味道,但是在后期发展中逐渐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主要经历了三次重大改变,第一次为民族文学,后两次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对于美国现实主义文学而言,乡土主义是其首要代表,它在早期的美国均有所体现,后来美国文学结构便朝着女权主义、后结构主义的方向发展。

三、英美文学评论

文学是展现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智慧的结晶。英美文学为世界范围内的人们认识英美文化提供了平台,英国文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在每一个发展时期都绽放异彩。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文学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美国文学建立在英国文学之上,外来文化对其影响较大。美国文学在初始发展阶段只是单纯地模仿外来民族文学,直到十九世纪,才摆脱外来民族文化的影响,逐渐朝着独立的方向发展。在上世纪初期,美国文学步入繁荣时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文学与旧文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导致美国文学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英美文学评论是一种借助文学理论思索文学作品的活动,旨在通过对文学作品发展规律的揭示,来为进一步创作发展奠定基础。英美文学评论按照作品形式的不同可将其划分成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体裁的评论。通过对文学作品所包含的内容的分析和评论,来提升阅读者的鉴赏水平,进而较好地把握作品传达的信息是文学评论的根本目标。英美文学评论建立在作品分析之上,并更加透彻的分析和从更深层面评论文学作品,由于英美文学评论和普通的作品分析相比,较为深入透彻,因此,它区别于作品分析。文学分析注重作品自身的特性,而英美文学评论强调对其艺术表现形式和外部表现的评论。

四、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文化发展载体差异的影响

语言是名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它也是名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因此,民族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在语言载体上也有所体现。文学作品中的所使用的语言均是作者进过深思熟虑得到的,文化差异在文学评论中的影响,主要表现英式语言与美式语言差异的影响。因此,以语言差异为切入点来研究文化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影响独具代表性。英国文化历史博大精深,具有较长的发展史,且英语是语言正宗,具有优越的发展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它较好地传承了文化遗产,并在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许是因为此原因,大多数评论家在评论英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格外小心的运用语言,也许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敬仰才会产生这种现象,他们害怕侮谩英国传统文化。因此,评论家在评论英国文学作品时,运用语言时循规蹈矩,缺少一种个性和创新。美式英语建立在英式英语之上,与英式英语相比,虽然没有本质性的改变,但是美国是一个更加崇尚自由、民主的国家,在独立战争中,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等均进行了更新,且美国民主革命相对成功,历史遗留不大,这点表现在文学评论中,便是美国文学家评论时相对张扬,看不到小心谨慎的痕迹,有时还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美国文学评论的创新与自身独立、自由的文化氛围密不可分。语言是名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文化发展的具体体现,通过对比分析英美文学评论语言差异,我们能从更深层次挖掘文化差异对国内外文学评论的影响。

(二)文化内涵差异的影响

英国文学评论主要挣扎在传承和摆脱传统文化中,《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典型作品,故事中的主人公挣扎在复仇中,此时期的大部分文学作品均具有此类特点。在十七到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评论逐渐从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逐渐向荒诞过渡,这是在传承和摆脱中挣扎的具体体现。进入二十世纪后,其文学评论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重新思索和定位原有理论,此时期涌现的文学作品的风格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综合来说,伊格尔顿是英国文学界最具代表性的评论家,截止到目前为止,仍发挥着较大的影响。英国文学评论正在向着后现代主义的方向发展,在文学评论中应进行系统性的审视和思索,进而构建满足时展的文学理论。对于美国文学评论,我们应注重对美国文学的探究,这是因为评论源自文学。美国属于殖民地,大陆文学、英国和印第安学均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文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虽然其它文学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最主要还是自身。美国文学建立在英国文学的基础上,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更新,然而美国文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独立个体,相应的文学评论也是如此。

(三)文化历史差异的影响

人本主义是英国文化历史的主要特征,在具体的英国文学评论过程中,关于人本主义的观点相对保守,这主要是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自身性质决定的。例如,莎士比亚在评论自身作品时,宣传人本主义的较多,这种主义处在发展金字塔顶端,旨在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制约,真正实现自由、和平。莎士比亚的人本主义评论在英国文学作品评论中发挥着代表性的作用,它在后续评论中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相对稳固的人本主义评论观。然而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学的发展,这种评论观开始受到质疑,有些甚至否定此种观点,这主要是因为,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助推剂,而相对保守的人本主义观只有在特定的时期才能发挥自身价值,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而美国文学评论针对人本主义观点,具有激进性和独创性,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与英国相比,文化历史负担相对较重,且历史遗留问题不多,外加美国的独立战争的影响,形成了一种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文化氛围,为美国文学评论发展减轻了负担。因此,在美国文学评论中,大部分作家对人本主义抱有激进的态度,有些还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五.结语

对外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欧盟 对外关系 文化政策 文化外交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11) 04-0047-53

半个多世纪以来,欧洲一体化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这些成就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也体现在文化方面。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共同市场的形成给文化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出现了诸如“文化产品”等概念,而服务业也开始涉及文化及艺术。1977年欧共体委员会颁布了《文化领域的共同行动》,文化在官方文件中得到体现。20世纪80年代,欧洲理事会和各国的文化部长定期举行会议,欧共体委员会设立了文化总司,并通过了一系列制度性决议。[1]但在欧盟与第三方国家的关系方面,文化因素则一直被忽略。直到冷战结束之后,由于欧盟的不断扩大和全球化的影响,文化因素才走进欧洲一体化的舞台的中心,成为构成欧盟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欧盟实施对外文化政策的法律基础与组织构架

1992年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首次在欧盟的官方文件中加入了“文化”条款,奠定了欧盟对外文化关系的法律基础。《马约》第128条规定,“共同体在尊重各成员国的国家和地区差异以及在强调共同文化遗产的同时,应为繁荣各成员国的文化作出贡献”,共同体在文化领域建设的目的是鼓励各成员国间的合作,以及在必要时支持和补充成员国在文化领域的各项活动。该条款突出了欧盟在对外文化领域活动的两个原则,即尊重文化多样性原则和辅原则。本条第3款特别指出与第三方国家关系中的文化因素,“共同体和各成员国应促进同第三国、同国际主管机构,以及特别是同欧洲委员会在文化领域的合作。”第4款则要求“共同体在依照本条约其他规定而采取行动时应考虑到文化因素”。[2]

文化条款在欧洲联盟条约的历次修改中都得到了保留。在1997年签署的《阿姆斯特丹条约》中,第151条保留了《马约》128条的内容,同时,为了强调对成员国文化多样性的尊重,该条第4款被改为“尤其为了尊重共同体文化的多样性和促进这种多样性的发展,共同体在依照本条约其他规定而采取行动时应考虑到文化方面的问题。”[3] 2004年10月欧盟各成员国签署的《欧洲宪法条约》第280条对上述条款作了全面保留,[4]该条约虽然最终没有被通过,但有关内容却在《里斯本条约》第167条得以保留。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了《关于保护文化多样性条约》,2007年在得到欧盟全部成员国签署后生效。该条约的签署是欧盟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该条约所包含的基本原则也成为欧盟发展对外文化关系的原则。

2008年6月,欧洲理事会通过《关于在联盟及其成员国对外关系中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间对话》决议,强调了文化在外交中的重要作用。[5]决议指出欧盟在发展对外文化关系中的三个目标:(1)在欧盟对外政策和项目中以及欧盟与第三方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合作中应包含文化内容;(2)促进全球批准并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条约;(3)在欧盟内外实施的有关文化项目和促进文化意识的活动,促进文化对话。决议还要求,制定一个全面的欧盟战略,持续而系统地在欧盟对外政策中收录文化方面的内涵,以及针对第三方国家和地区具体的战略。

欧盟负责对外文化关系的组织结构比较复杂,欧盟委员会的好几个总司都有发展欧盟对外文化关系的责任。其中负责发展和保持与世界其他广大地区关系的主要机构是对外关系总司。总司的职责是协助欧盟委员会制定“有效而连贯的欧盟对外政策,使欧盟在国际问题上树立其身份。”对外关系总司在发展对外关系时要和其他总司合作,尤其是与欧洲援助总司、发展总司、贸易总司和欧盟委员会人道主义援助办公室等。文化是欧盟对外关系的构成部分,同时也被作为一种信息工具,一种表明欧盟对外关系欧洲性的途径。

但是,对外关系总司所管辖的范围从地理上讲并不包括77国集团(非加太国家)和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的20个前殖民地和海外领地,这些地方属于发展总司的管辖范围。发展总司把文化作为一种改善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工具。但是,对于发展总司在文化方面的权限,不论是在欧盟委员会内部还是在欧盟成员国之间,都存在不同的意见。因此,尽管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受到欧盟的支持,但欧盟委员会内部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欧盟的主要目标是支持人的发展。

教育和文化总司直接负责文化交流,就地理范围上讲它主要关注欧洲内部。在欧洲之外,对外关系总司负责对外文化交流,但要求教育和文化总司就有关事项共同工作并提出建议。教育和文化司也会充分利用对外关系总司的一些动议与其他国家展开教育和文化交流。

至于其他总司,诸如负责贸易、扩大、援助等事务的总司,在文化政策方面也发挥一定的作用。例如发展总司合作就与对外关系总司、教育和文化总司一起,在第六届亚欧会议以及与非加太国家的会议上共同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文化多样性公约的签署。

欧盟委员会驻第三国的代表团在对外文化交往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欧盟对外代表团就具体的事务提出建议、进行协调,负责欧盟在第三国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最常见的是欧洲电影节,还有戏剧节、舞蹈节、文化展览以及其他一些包含文化内容的促进双边关系的活动。组织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欧洲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树立欧盟在第三国的良好形象。欧盟委员会教育和文化总司并不直接参与各代表团的工作,对各代表团工作负责的是对外关系总司。

综上所述,欧盟有关发展对外文化关系的组织安排还是比较复杂的,这就要求各机构之间进行必要的协调。近年来,各机构之间加强了相互之间的协调,设立了不同部门间的工作小组。为了制定某项政策,往往需要集合不同部门的力量,2006年有关发展政策中文化战略的制定就是这样的例子。2006年欧盟决定欧盟发展政策中的文化战略,确立文化行动的指导原则和优先方向,确保文化成为发展合作所有方面的主要内容。该文件是由发展总司牵头,由包括对外关系总司、教育和文化总司、贸易总司、信息社会总司和欧洲援助办公室合作的结果。另一个例子就是2008年的“文化对话年”。文化对话年是由教育和文化总司牵头的,包括了对外关系总司、发展总司和司法总司等。

二、欧盟对外文化关系的发展

1992年《马约》签订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欧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主要针对欧盟内部,很少涉及第三方国家。1999年通过的《欧洲文化议程2000》开始涉及与第三方国家的合作。2007年5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题为《全球化世界中欧盟文化行动议程》,对2007-2013年间的文化发展作出规划,指出促进文化的发展也是欧盟在对外关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6] 2008年在斯洛文尼亚做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文化项目被作为欧盟对外关系的优先项目,并在教育和文化总司的支持下,于同年5月在卢布尔雅那召开了以“新范式、新模式――欧盟对外关系中的文化”为主旨的会议。经过多年的发展,欧盟对外关系中的文化因素逐渐积累,形成了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政策,并在实践中促进了欧盟对外关系的发展,实现了“文化向欧盟对外关系领域的外溢”。[7]

1. 与申请加入欧盟以及潜在的欧盟成员国的文化关系。欧盟对这些国家的文化政策的目标是:帮助其按照欧盟的标准,进行政治、经济和制度上的改革,为加入欧盟作好准备。这些政策实施的对象国目前包括前南斯拉夫分裂出来的各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和土耳其。在进入21世纪之前,在欧盟与相关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并没有清晰的文化内涵。进入21世纪之后,欧盟与这些国家关系中的文化内涵才不断增加。从2007年开始,欧盟针对这些国家制定了单一的援助方案,即“入盟前援助手段”,[8]其中包含文化领域的重要内容。根据2009年的“入盟前援助手段”的支持计划,诸如文化、少数民族、商业协会等部门将被作为优先目标。[9] 2007―2013年欧盟文化项目主要是促进欧盟范围内的文化合作,但其中也包括了发展与申请入盟国和潜在欧盟成员国的合作。到目前为止,土耳其、克罗地亚、前南斯拉夫共和国马其顿、塞尔维亚和蒙特内格罗都签订了相关的合作文件,全力地投入到文化项目的合作中。

2.与邻国政策所覆盖的欧盟周边国家的文化关系。欧盟邻国政策形成于2004年,其目标是扩大欧盟与邻国在政治、安全、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合作,加强欧盟扩大之后欧盟邻国的稳定、安全和发展,防止欧盟与周边邻国出现新的分裂和隔阂。[10]欧盟邻国政策的最初文件――《关于更大的欧洲的通讯》强调“文明之间的对话和文化、宗教、传统和人们联系之间自由交流的重要性。”[11]欧盟委员会在实施邻国政策的战略文件中提到“在教育、培训、科学和文化、地方政府以及市民社会组织之间的伙伴关系等领域的合作”是各国人民之间合作的重要内容,这种合作的主要目标是“把联盟内外的各民族联系起来,增进对各自文化、历史、态度和价值的相互理解,消除扭曲的认识”。[12]欧盟委员会还进一步提出了国别报告,起草了与伙伴国的合作行动计划。在2009年和2010年的特别行动计划中,规定欧盟与这些国家展开文化领域合作的政治性或前提性条件是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多样性的公约,以及签署与欧盟进行合作伙伴关系协定。邻国政策所涵盖的国家包括两组:南方合作对象国――阿尔及利亚、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当局、约旦、黎巴嫩、利比亚、摩洛哥、叙利亚和突尼斯;东方合作对象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欧盟的邻国政策是欧盟与有关国家的双边政策框架,欧盟与这些国家发展文化关系还受到一些区域或多边合作框架的支持,包括地中海联盟、东方伙伴关系、黑海协作关系等。

地中海联盟的前身是1995年欧盟和地中海国家启动的欧盟地中海伙伴关系或称“巴塞罗那进程”,2008年这种合作以“地中海联盟”的名义出现。欧盟在地中海联盟中的伙伴国包括欧盟在地中海沿岸16个邻国。在文化领域已经启动了一系列项目,其中包括欧盟地中海遗产项目、欧盟地中海音像项目、欧盟地中海青年项目等。2008年5月欧盟地中海国家的文化部长会议在雅典召开,通过了《欧盟地中海2010年文化发展战略》,在双方合作的历史上第一次在政治层面上形成了一个区域文化战略,对欧盟地中海国家文化关系的发展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此外,欧盟在2005年建立的安娜•林德文化对话基金的主要目的也是促进地中海沿岸的文化交流,通过知识分子、文化组织和民间组织的交流,推动巴塞罗那进程。

欧盟与前苏联东欧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就建立的伙伴关系计划,但文化内涵非常有限。2009年5月欧盟布拉格峰会决定启动东方伙伴关系计划,对加强双方的文化关系提供了新的机会。根据该计划,欧盟与包括上述国家在内的相关国家建立了4个合作平台,其中不同国家人民接触平台就包括了文化领域。2010年初,该计划中的文化项目启动,目的是增加文化经营者的能力,促进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伙伴国形成包容性的文化政策等。黑海协作关系和地中海联盟一样,是在区域合作层次上对欧盟领国政策的补充。2007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了黑海协作倡议,2008年2月在基辅召开的欧盟和黑海沿岸国家的外长会议上正式启动黑海协作关系,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能源合作、安全合作以及民主、尊重人权和良好的治理等,其中科学文化与教育交流是重要内容。

3.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文化关系。欧盟的北方政策框架。欧盟的北方政策是一种地区性合作框架适用于欧盟与俄罗斯在北欧地区的合作。随着北欧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加入欧盟,欧盟对外文化政策在北欧地区的对象国主要是俄罗斯。其合作内容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教育、文化、科学研究和健康方面。目标是促进开发该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供应和该地区高科技潜能,把能力建设、教育和培训、科学研究和健康事业作为优先发展项目;动员并协调该地区的国家、地区和地方的行政当局、非政府组织、私人企业和民间组织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加强文化发展,包括文化旅游。欧盟与俄罗斯其他地区以及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文化关系则是在伙伴关系框架下进行的,合作内容很广泛,包括政治对话、贸易、立法协调、人权和良好治理等。但合作的文化内涵非常有限。2009年5月欧盟布拉格峰会重新启动东方伙伴关系计划后,欧盟与这些国家在文化领域的合作有所加强。

4.与亚洲国家的文化关系。1994年,欧盟第一次提出了其在亚洲地区的总体战略《一个新的亚洲战略》。该战略的目标是,通过发展与亚洲的关系,对该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进一步促进相互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流动,促进欠发达国家的发展,保护人权,扩散民主、良治和法治,与亚洲国家建立全球伙伴关系和联盟,增强亚洲和欧洲双方的相互认知。文化合作虽然不是欧盟发展同亚洲关系的战略目标之一,但增强相互之间的认知就包括科学文化交流。亚欧峰会进程对欧盟和亚洲的文化合作作出了贡献。亚欧峰会活动的内容可以分为3个支柱,其中社会文化和教育是第三个支柱。2003年,亚欧峰会文化部长会议召开。会议发表主席声明,表示将在三个关键领域扩大合作:一是促进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就文化政策进行交流;二是保护和促进传统和现代文化艺术形式,保护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有关亚洲和欧洲共享遗产的项目,支持各种领域的文化和文化产业的经验交流,并关注文化产业的状况,三是增进教育交流。1997年,亚欧基金在新加坡成立,其任务是促进欧亚两洲文化、知识和人员的交流,哺育艺术创造,促进青年人之间为了未来的艺术合作和职业机会进行交流,在文化决策者和艺术家之间传递信息充当媒介,支持有利于创造和艺术革新政策,促进通过文化信息平台进行的交流。

5.与拉丁美洲国家的文化关系。欧盟和拉丁美洲加勒比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是双方最全面的合作平台。1999年的欧盟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峰会通过的《里约宣言》第一段写道,欧盟、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决定提高并发展我们的关系,使这一关系朝向一个战略性的两个区域的伙伴关系发展,该关系建立在把我们团结在一起的深厚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建立在各自文化表达的多样性和财富之上。”[13]宣言宣布,双方将在文化遗产、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人文和社会等领域展开合作。2004年墨西哥瓜达拉加拉峰会就双方的合作又达成一个宣言,其中指出:“我们将加强文化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承认发展、文化、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不可消解的联系。我们同意两大区域之间在反映文化身份、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以及惠及人类发展的领域展开文化对话。据此,我们支持正在进行的有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多样性公约的谈判。……我们重申,我们相信文化产业对促进文化身份、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有着根本性的贡献。我们也承认文化产业对促进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贡献。我们将探寻加强欧盟和拉丁美洲加勒比在这一领域合作和互动的途径。”[14]

6. 与非加太国家的文化关系。当前,欧盟与非加太国家的文化关系是在《科托努协定》的框架内进行的,由欧盟发展总司负责。《科托努协定》对欧盟在发展政策中文化领域的活动有清晰的规定。其中第27条规定,欧盟发展政策在文化领域的目标是:在发展合作的所有层面融入文化因素;承认、保护、并促进文化价值和身份,促进文化间的对话;承认、保护并促进文化遗产的价值,支持这一领域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的机会。[15] 2003年,欧盟出台了文化领域发展合作的共同框架。2004年,欧盟委员会启动了“2004年与发展中国家文化合作的年度工作计划”,该计划预算为100万欧元,用来支持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欧洲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文化多样性和相互理解。非加太国家文化部长会议在欧盟的支持下分别于2003与2006年举办了两次,并出台了《达喀尔行动计划》和《圣多明各决议》。在欧盟委员会的提议下,2007年欧盟与非加太国家文化基金成立,在2007-2013年间,欧洲发展基金将为该基金提供3000万欧元的资助。除了非加太合作框架外,欧盟与非加太国家的文化合作还被纳入欧盟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框架下。

欧盟把加强与周边国家尤其是申请加入欧盟或者将来有可能成为欧盟成员国的国家间的文化关系放在其对外文化政策的首要位置,重视发展与独联体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关系。欧盟和北美、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关系密切,文化同宗,相互之间的文化关系并没有在欧盟层次上得到特别的强调,文化合作的实际工作做得非常有限。

三、欧盟发展对外文化关系的基本评价

欧盟目前已拥有27个成员国,彼此在文化上差异很大,同时,文化属于国家核心构成,各个国家对此都很敏感。近些年来,学者们围绕欧盟对外文化关系的问题进行了不少的民意调查,例如2005年欧洲文化基金和欧洲文化合作实验室对欧盟成员国的立场进行了初步的调查[16] ,2006年欧洲文化合作实验室资助罗德•费什尔在六个不同的欧洲国家丹麦、法国、波兰、拉脱维亚、葡萄牙和英国进行的调查[17]等。这些调查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欧盟各国政府和普通民众对欧盟对外关系中增加文化因素的基本态度。

对欧盟对外关系中加入文化内涵持积极支持的态度的人认为,在欧盟对外关系中增加文化内涵对成员国和欧盟来说都是有利的。其中对成员国的好处体现在:首先,能够为成员国带来更大的国际影响,成员国能够利用欧盟的身份和地位,在国际上实现自己的影响。其次,欧盟对外文化关系的发展,能为各成员国发展海外文化关系提供种种方便。例如,通过欧盟层次上的联合项目的协调与合作,共享海外的一些文化设施等,成员国在发展对外文化关系的时候能够节省开支和时间;成员国能够通过欧盟与外部的一些文化机构建立可持续的联系和伙伴关系。第三,欧盟对外文化关系的发展还能促进成员国国内的发展,能够促使国内的官员认识到文化在政府事务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文化也是严肃的决策内容之一,从而更加重视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对于新加入欧盟的国家来说,欧盟对外文化政策向它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能够加强该国的公民社会、民主并强化其欧洲身份。第四,能够增强成员国文化的竞争力。欧洲单个成员国的文化吸引力显然不如整个欧洲的文化吸引力。

增加文化内涵对欧盟的好处体现在:首先,通过文化对话发展与第三方国家之间的关系,消除某些成员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而在国际社会产生的负面形象,促进国际冲突的解决――欧盟对人权和文化的强烈支持,使其能够在国际冲突以及战后重建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其次,欧盟能够通过传播自己的文化和共同价值体系来增强自己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第三,增强欧洲的文化能力。欧盟在文化方面的活动能够为创新、交流以及与第三方国家建立联系提供新的空间,从而提供附加的价值。欧盟可以作为一个信息集散的中心,在建立文化接触和交流方面发挥核心作用。第四,文化因素也可以被看作是增强欧洲的凝聚力和促进欧洲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欧盟吸收新的成员国来说更是如此。通过欧盟对外关系中的文化因素,可以增强欧盟新成员国或未来可能成为欧盟成员国的国家对欧洲的文化认同,减少未来经济和政治一体化方面的困难。第五,欧盟对外文化关系的发展能够促进欧洲的文化产业。对外关系中文化因素的增加有利于在欧盟内部在文化领域形成一个一致的经济政策,保证欧洲文化产品多样性,促进欧洲的文化产业,从而促进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尽管欧盟成员国中的绝大多数人赞成在欧盟对外政策加入文化因素,但很多人对欧盟对外政策的这一发展还是有很多疑问和担心。首先,应如何避免欧洲对外文化政策霸权的形成,在欧盟发展自己的对外文化政策时,怎样确保欧盟的角色是促进者而不是组织者、任何欧盟对外文化政策都必须尊重辅原则、欧盟的行动必须对成员国的目标起到补充和支持作用,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普遍的价值观认为,欧盟的对外文化政策要尊重和理解成员国各自的文化,同时要反映欧洲文化的多样性,应该避免文化领域单一欧洲文化霸权。欧盟在其行动中不能用自己对欧洲价值的理解来代替各成员国对价值的不同理解,即便一些价值是共享的。欧盟对外关系中的文化政策不能展示一个同一的欧洲形象,而必须反映欧洲不同的文化形象。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平衡成员国间的权利。欧盟文化政策中不应该存在由于人口多寡、国家大小、以及文化和语言因素而产生的等级区别。欧盟传递给各成员国的政策信息应该是所有国家一律平等。欧盟的对外文化政策应该反映成员国同样的贡献,而不应该偏向大国利益。

第三个问题在于如何避免在对外文化政策领域出现。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担心在欧盟出现,有关欧洲治理中的“民主赤字”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人们担心官僚化会出现在欧盟对外文化关系中,怀疑欧盟官员执行欧盟对外文化政策的能力,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欧盟的一大缺陷。人们担心欧盟负责对外文化关系的官员远离他们所要代表的文化,还怀疑欧盟驻第三方国家的代表团是否具备了成功管理新的文化活动所要求的能力。

欧盟对外政策的总体目标是在一个多极化格局的世界中,建立自己的‘软实力’,推广欧洲价值观、寻求经济利益和地区安全,这也应该被视为欧盟发展对外文化关系的总目标。欧盟在对外关系中增加了文化内涵,体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欧盟对“文化多样性”、“文化间对话”、“文化与发展”这些国际政治语境正当性话语权的追求,[18]从而在全球化的文化领域占据有利的地位。事实上,欧盟通过在对外政策中增加文化因素,能够起到加强欧盟与外部世界的文化对话、传播欧洲的价值观念、增强欧盟自己的能力、促进欧洲一体化和凝聚力、促进并保护欧洲文化多样性的作用,展示一个高品质的形象或者标签等。但是,由于文化涉及到身份认同,触及到国家的核心议题,而问题又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总也绕不过去的敏感话题,所以,人们对欧盟发展对外关系中增加文化方面的因素比较敏感也是可以理解的。

注释:

[1] 宿琴:“现实发展与想象建构――欧盟文化政策解析”,载《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2期。

[2] 欧共体官方出版局编,苏明忠译:《欧洲联盟法典》第二卷,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49-50页。

[3] 同上,第247页。《阿姆斯特丹条约》对《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修改后的重新编号,见第310页。

[4] 欧共体官方出版局编,苏明忠译:《欧洲联盟法典》第三卷,第133-134页。

[5] “Conclusions of the Council and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Governments of the Member States, meeting within the Council, on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and intercultural dialogue in the external relations of the Union and its Member States”,Official Journal C 320 of 16.12.2008, europa.eu/legislation_summaries/culture/cu0002_en.htm.

[6] “A European Agenda for Culture in a Globalizing World”, COM (2007) 242 final, Brussels, 10. 5. 2007,

p. 8.

[7] 徐进:“文化与对外关系:欧盟的做法及启示”,载《国际论坛》2010年第5期。

[8] “The Instrument for Pre-accession Assistance”, ec.europa.eu/enlargement/how-does-it-work/financial-assistance/instrument-pre-accession_en.htm

[9] The Commission Communication, “The Enlargement Strategy 2008-2009”, ec.europa.eu/enlargement/pdf/press_corner/key-documents/reports_nov_2008/strategy_paper_incl_country_conclu_en.pdf

[10] 张学昆:“欧盟邻国政策的缘起及其与扩大政策的联系”,载《国际论坛》,2010年第3期。

[11] “Western Balkans: Enhancing the European perspective”, ec.europa.eu/enlargement/pdf/balkans_communication/western_balkans_communication_050308_en.pdf

[12] European Commission, “European Neighbourhood Policy Stategic Paper”, europa.eu.int/comm/world/enp/pdf/strategy/Strategy_paper_EN.pdfEurope

[13] EU, Latin America, the Caribean, (1999) “Rio Declaration”, europa.eu.int/comm/external_relations/andean/doc/rio_sum06_99.htmEurope

[14] EU,Latin America, the Caribean, (2004) “Declaration of Guadlajara”, IIIrd Conference of the Heads of State and Government of Latin America, the Caribean and the European Union, europa.eu.int/comm/world/lac-guadal/declar/01_decl_polit_final_en.pdf europe

[15] EU―ACP, (2000) Cotonou Agreement, europa.eu.int/comm/development/body/cotonou/agr01_en.pdf#zoom=100

[16] D. Dodd, and M. Lyklema, K. Dittrich van Weringh, A Cultural Component as an Integrated Part of the EU’s Foreign Policy? Boekman ― Studies and Labfor Culture, Amsterdam, 2006.

[17] R, Fisher, A Cultural Dimension to the EU’s External Policies ― From Policy Statements to Practice and Potential, Boekman ― Studies and Labfor Culture, Amsterdam, 2007.

[18] 郭灵凤:“欧盟对外关系中的文化维度:理念、目标和工具”,载《欧洲研究》2009年第4期。

对外文化论文篇4

汉语有庞大的词汇系统,词汇语义丰富、深刻,融合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汉语词汇能够直接反映本民族生活的变迁、价值观念的沿革和文化的发展,正如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陈原先生在《社会语言学》指出的:“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常常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因此,留学生学习汉语词汇就不仅要了解词汇的具体指称意义,更应着重理解其所隐含的文化内涵。留学生在进行语言交际时,对词汇望文生义而发生误会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了解该词的文化涵义,没有真正懂得其意思,也就影响了他们正确地使用这个词进行交际。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应特别注意对那些文化涵义较为深刻的词汇的讲解。而汉语中词汇的文化内涵常与中国历史、典故和文化传统有关,如“拔苗助长”、“画饼充饥”、“滥竽充数”、“对牛弹琴”、“望梅止渴”等等,这些词汇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如果结合历史典故讲解其文化含义,即可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便于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词汇。在汉语中还有大量蕴含着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的词汇,如中国人常用“红眼病”来表达某人强烈的嫉妒心,“羊肠小道”则非常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那些狭窄曲折又险峻的山间小路,又如“拦路虎”比喻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因“虎”在汉语文化中占据着百兽之王的地位,故用其来比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中的“龙”、“凤”在汉语中都有特殊的文化内涵。

2对外汉语课外活动中文化的渗透

文化的传播,不仅要贯彻在课堂教学上,还应该融汇在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涉及到相关内容时,自然而然地引申出文化内容来,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会觉得生硬,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碰到中国各种节日时,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及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还可通过与留学生所在国的传统节日的比较,了解其文化差异,从而加深印象。旅游活动也是对留学生进行文化渗透的一种方式,可以说,旅游活动是他们学习汉语的“第二课堂”。旅游不仅使留学生更直观、真切地了解中国,更使其体验到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学生在北京游览了古老的长城、金碧辉煌的故宫、壮丽的天坛、雄伟的天安门等等,当留学生看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物,读到旅游景点随处可见的汉字,都在潜移默化地体会一种文化的来龙去脉,实际上就是活生生地读到了一段中国的历史,他们在这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社会大课堂中汲取营养,培养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情感,可谓是一种“文化之旅”。留学生的课外活动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丰富其课余文化生活。如在中国传统节日时举办的联欢会等文化体验活动,以及与留学生所学专业和课程相关的各种文化活动,还可以通过汉语演讲比赛、辩论赛、“美食节”、“运动会”、“中国文化技能比赛”等等,这对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有着很大的帮助,使他们的汉语学习由书本进入到实际,由理论转化为实践,在开阔其视野,增长其见识的同时,更使其直观地了解、学习中国文化。

3结语

对外文化论文篇5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文化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际贸易体系中,文化产品及服务的贸易额正在逐年增长,但在进出口总额中,仍显得微不足道。为此,笔者认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对祖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不够;没有把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传播中华精神;政府没有积极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有力措施。为此,积极推动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借鉴他国的经验;全方位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活动;积极培育有特色的跨国文化集团;投资建设海外文化产业基地。 【论文关键词】国际 对外文化贸易 经济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文化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国际贸易的形式分为两种: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按照日内瓦WTO统计和信息系统提供的文献,国际服务贸易分类表中全球的服务部门可以分为11个大类142个服务项目。其中第10个大类为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包括娱乐服务(含剧场、乐队与杂技表演等);新闻机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及其他文化服务、体育及其他娱乐服务。此外还包括商品服务F类别中的印刷、出版及通信服务,D类别中的视听服务,如电影与录像带的生产与批发,电影放映,无线电视与电视、录音等。在WTO组织成员之间的谈判和协议中,文化的引进和输出不仅仅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而且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而且特殊的组成部分,因此理所当然地被纳入了许多国家对外贸易的战略研究视野。 国际上一些贸易研究机构和专家,把文化贸易分为硬件贸易和软件贸易。一般来说,硬件是指用来生产、储存、传播文化内容的器物工具和物态载体,如摄影器材、视听设备、影视器材、舞美设备、游戏和娱乐器材、艺术创造和表达的工具等。软件则指文化内容和文化服务,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电影动画片和故事片、印刷品、出版物、视听艺术、表演艺术、载有文化艺术内容的光盘、视盘和多媒体、娱乐、会展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过去20年间,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一直在持续增长。但是,这些贸易绝大部分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多年来,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文化贸易出口国,占全球文化贸易出口额的一半以上,而文化贸易的进口额也高度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全球文化贸易进口额的一半左右。 一、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 据我国商务部2008年5月的《2007年度中国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状况年度报告》数据,2007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29.2亿美元,核心文化服务进出口为37.2亿美元。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6%,总量大概在6412亿元(约878亿美元),当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21738.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2180.1亿美元)。2009年5月,商务部了《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状况年度报告(2009)》,2008年中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规模稳步扩大,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2.6%,达158.4亿美元。其中进口略有下降。在跨境文化服务贸易方面,2008年文化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29.5%,达到48.16亿美元。综合以上数据可见,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只占据文化产业整体相当小的部分;在我国国际贸易体系中,文化产品及服务的贸易额正逐年递增,但在进出口总额中仍显得微不足道。 另据联合国五大机构于2008年出版的《2008创意经济报告》显示,从1996年到2005年,中国创意产品出口额从184.28亿美元增长到613.6亿美元,2005年中国已经占据创意产品全球出口市场18.29%的份额,成为全球创意产品的第一生产国和出口国。然而,通过对具体出口行业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创意产业出口主要集中在文化产品制造,如工艺品加工、设计产品加工等,而核心的版权内容产品输出仍然不足,尤其是视听内容产品及版权贸易还相当匮乏。2000年到2005年,中国版权和许可证费出口额从8000万美元增加到1.57亿美元,增长96%;同期,中国的版权和许可证费进口额从12.81亿美元增长到53.21亿美元,增长315%。2005年中国的版权和许可证进、出口额之比为33.9:1,是典型的版权贸易逆差国。 2005年后至今,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状况依然不容乐观,以新闻出版总署自2005年起连续4年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统计数据为例:图书、 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核心文化产品的贸易额逆差逐年扩大(2005年14853.16万美元,2006年上升到17256.39万美元,2007年跃升到21477.73万美元,2008年更上升至25029.64万美元);版权进出口比例在2005-2007三年间有所降低(2005年7.18:1;2006年6.02:1;2007年4.28:1),但2008年却相反上升至6.91:1。 综上可见,我国目前仍处于文化产业全球分工链的低端位置,具有中国主流价值和现念的核心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贸易中总量仍然很小。 二、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分析 1.对祖国传统文化重视不够 西方国家有现代民主,可是其宗教思想却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这就保证了其文化的延续性。而我国,由于把1840年以后中华民族所受的屈辱及国家的落后都归罪于传统封建文化的积淀,于是,“倒掉洗澡水,把孩子也倒掉了”。结果是韩国人申请了端午祭,我们才酸涩地觉得它是我们的财富;中国年轻人日益隆重地过起了西方情人节,我们才宣传起中国的七夕节;外国快餐在中国攻城掠地,我们才鼓吹起中式快餐的好处。可以看出,我们自己都不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了,还谈什么扩大文化产品的出口?反观其他国家,它们却非常重视保护自己的文化元素和文化产品。WTO多哈回合谈判中止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原因:在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中,法国等国提出了“文化产品例外”原则,即文化产品不能实施贸易自由化,这与美国的意愿相左,从而导致此谈判破裂。可以看出,即使是在西方国家内部,尽管有相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但在维护民族文化的纯洁性和延续性上,西方国家仍然是态度鲜明、立场坚定的。 2.没有把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传播中华精神 中华文化元素是由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两部分构成。显性因素,如文学艺术、经史典籍、民族服饰、历史遗迹、节日风俗、书法篆刻,乃至于中国结、奥运吉祥物福娃,甚至一把纸扇、一撮茶叶,等等;而隐性因素是那种支撑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并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的精神、气质、品格和风骨。在对外文化贸易中,我们要求通过将显性的中华文化产品推向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向世界传播中华精神。显然,隐性因素更加重要,因为其一旦被外国人所接受,则会加速显性文化产品乃至于普通货物的对外贸易。 然而,由于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以及中国传统观念认为文化就是文化,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中国人很少想到去卖文化。结果出现了一种令人尴尬而又可怕的事情:花木兰是中国的,但美国却把它拍成了电影,除赚了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更将花木兰变成了美国品牌;三国演义是中国的,但在网络游戏中,却被日本开发成游戏软件,成了日本品牌。 3.政府没有积极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有力措施 应当说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在思考如何促进中国的文化产品走出国门了。2011年7月文化部与商务部及海关总署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国产音像制品出口的通知》,2005年初文化部发出了《关于促进商业演出展览、文化产品出口的通知》等。但是这些政策都缺少实质性的支持,如税收问题、投资优惠等。特别是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风险都大大高于普通商品,生产的周期也大大长于普通商品,如何给予扶持,没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三、积极推动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 1.借鉴他国经验,合理规划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格局 1929年后,美国控制电影产业的大财团通过收购企业和控制发行渠道,逐渐建成有效的全球制片发行体系,为好莱坞电影继续走向世界打造了坚实基础。通过跨国文化公司、占据市场份额90%以上的影视产品及影视音乐版权贸易等,美国文化和价值观走向全球,大大拓展了话语权。 韩国在金融风暴后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尤其注重文化创意产品的国际市场拓展。其基本战略路径是瞄准国际市场,将中国和日本等国为重点出口对象的东亚地区作为登陆世界市场舞台的台阶。通过针对亚洲、美洲等地区的区域差异开发针对性产品;挖掘品牌对韩国形象和韩国文化产业的市场效应;在文化出口地区建立“前沿据点”,通过前沿据点开展区域市场调查、研发和宣传;积极开展跨国合作,集中资金支持重点出口项目等具体措施,分地区、分阶段占领国外市场,有效地推动了韩国游戏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现阶段的中国与当时的美、韩具体国情差异较大,不可盲目模仿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是国家文化实力被世界承认的必由之路。可以说,目前中国内地的文化产业只是存量,而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增量的外向型文化产业,发展力度明显不足。中国可借鉴国外成功模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实现新时代的文化突围。 2.全方位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活动 例如参照世界文化论坛、全球文化论坛、国际文化和发展大会等全球性文化交流平台的运作方式,吸纳国际文化基金等国际性文化基金会的资金资助,并力争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中国注意力”的影响。为进一步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争取中国文化话语权,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促进与文化相关的各项事业和产业快速发展,提升我国国家形象,增强整体竞争力,还应当积极打造更高规格、更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交流平台,从而形成定期的、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交流机制。 此外还需加快中国海外文化中心、孔子学院等对外文化交流机构的投资建设,以此为载体推进汉语教育事业及中国文化传播;拓展交流合作领域,鼓励人民团体、民间组织、民营企业和个人从事对外文化交流以淡化其政治色彩,简化程序,为民间力量参与对外文化交流提供便捷通道。 3.积极培育有特色的跨国文化集团 深圳华强集团就是跨国文化集团的优秀代表之一,其在海外投资兴建文化科技主题公园,是国内文化产业出口非常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继在第四届深圳文博会上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科技主题公园输出到伊朗后,2009年5月18日签定投资的南非主题公园被誉为“中国迪斯尼”,这是中国向非洲出口的首个大型文化产业项目。这种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以及含有中国文化的主题公园,大量地输出到国外,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还能够积极推进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与此类似,国内市场稳定且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可通过直接投资或注资海外文化企业、建立文化产品的国际营销网络等,以多元化渠道进入国际文化市场;中小文化企业则应根据自身实力,以合作出口、积极参与国际性文化展销等方式,适当寻求国际合作。同时还应利用金融危机背景下海外人才回流的有利时机,发挥其国际化背景的优势,尤其是借助高端投资人才的国际化操作经验,破除海外市场迷雾,为文化产品服务“走出去”助力。 4.投建海外文化产业基地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产业,只有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相对成熟的运作机制以及优秀创意人才集聚等等的前提下才会迸发出产业自身所具有的巨大价值。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海外投资成本大幅下降,为中国出海建立文化产业基地或产业集聚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长期以来存在着实力弱小、经验不足、不熟悉国外投资环境等现实障碍,单独出海往往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因此,中小企业在有经济实力较强、国际贸易经验较足的大型企业带动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以合作参股方式在海外形成产业集聚,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投资方式。 而中国目前尚未出现较为成熟的海外文化产业集聚区,因此,也可借鉴类似经贸合作区、工业园的成功模式,直接在海外建立文化产业基地。充分利用国外较低的发展要素成本、丰富的文化资源,或是相对宽松的文化市场机制等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各种外部条件,推动各层次文化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我国的文化产业。

对外文化论文篇6

(一)颜色文化差异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我们一直传承着祖先留下的优秀传统,中国人点缀传统节日春节的颜色主要是红色,春联、长辈们给的压岁钱红包、灯笼等都是红色的,红色让春节更加的喜气洋洋。现代社会人们在举行开幕典礼、结婚典礼、大型的会议等多是以红色为主题颜色,红色被中国人们赋予吉祥之意。“red”在西方的文化中代表的不是吉祥之意,与中国的褒义相反,红色在西方人看来是血腥暴力的文化内涵。西方圣经中讲到“红色的恶龙”,红色的恶龙会带来红色的灾难,红色在西方文化中属于恶魔的代表颜色。

(二)礼貌文化差异

中国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都非常注重谦虚,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方面都需要谦虚的态度,谦虚是一个人礼貌素养的表现,中国一直被别的国家尊称为“礼仪之邦”。中国人一般很少在别人面前夸奖自己的能力、金钱、地位等,得到别人赞许与肯定的时候也都表现出谦虚的态度,认为是集体或者领导的功劳。当被别人夸奖是漂亮会使用“哪里,哪里”答谢对方,客人来家里做客,客人夸奖满桌丰盛可口的饭菜时,主人常以“没有什么菜”表示礼貌。在西方文化中,得到别人赞美并不会使人觉得受之有愧,而是常以“Thankyou”“谢谢”表示谢意。中国人有时表示的谦虚之意可能会被看作是不诚实。

(三)价值文化差异

对于时间的价值角度,中国人比较看重的是过去,这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关。通过电视、电脑能媒体看到中国热播的古装连续剧,这些作品都是以中国过去为历史根基。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出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积极的人生态度,更能看到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

二、文化差异比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汉语学习者兴趣

实习所在班级的外国留学生是从不同的国家来到中国的,有的来自临近国家日本韩国,有的来自大洋彼岸美国加拿大。课余时间陪留学生练习口语会问一些为什么学习汉语的问题,学生们给的答案多数是因为喜欢中国,无论是喜欢中国还是别的原因,留学生都希望学好汉语,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有着教师的义务,还有传播中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责任。通过中国的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比较,找到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一方面可以让留学生学习到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终促进对外汉语教学。

(二)理解中西文化差异,深入学习汉语

西方人关注隐私的态度要略高于中国人,我们需要理解哪些隐私方面是西方人非常具有保护意识的。对于个人隐私的界定,西方人常把年龄、是否结婚、工资、身体健康状况等看作是隐私,而中国人则没有那么多规定,很多老人被问及“您今年高寿了?”会很自豪地告诉对方自己的年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学好汉语这门语言就要理解中国文化,在中西文化对比中深入学习汉语。

(三)克服文化差异,提高汉语水平

到一个国家学习一门语言,要经历初学这门语言的新鲜感,之后会遇到挫折,进行调整,可能还要经历文化震荡“culture-shock”,在学习期间克服文化差异是学习这门语言的关键。通过找到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并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克服这么差异,汉语水平才会逐渐提高。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引入文化因素

(一)启发性教学

国内和国外的教育家对“启发教学”都很重视,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理念。留学生对于学习汉语本身就有好奇的心理,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在中国大文化背景下学习中国文化,理解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与途径。

(二)对比教学

高低情境文化的对比,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的国家,人们在交际时使用的语言负载的信息相对不是很多,跟多的需要周围的环境和时代背景进行补充,可能跟多的信息存在于交际者的内心中,西方国家属于低语境文化,语言中负载着大量的信息。如中国人请客吃饭后问客人“吃饱了吗?”,西方人可能会理解为吃的量是否足够,而中国人真正表达的意思是客人吃的是否好,吃的好不好,饭菜是否符合客人的胃口。教师通过给学生分析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让学习者真正认识到中国文化,提高汉语实际交际能力。

(三)循序渐进式教学

《学记》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发展特征“学不躐等”就是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汉语知识是有逻辑的科学系统,学习者本身也有自己的认识规律,学习的过程也是遵循“由不知到知”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讲中国人讲究谦虚礼让的文化逐渐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学习者理解中国人“哪里,哪里”的内涵,而不会触犯中国人的文化禁忌。

结语

对外文化论文篇7

在汉字不断转变、融合的发展过程中,汉字经历了从象形字到形声字再到会意字的过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是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体现,它所包含的具象、隐喻和会意,是中国文化及其传承的核心。长期以来,很多对外汉语老师对于汉字教学认识不足,沿用西方传统的第二语言教学体系进行教学。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特有的音形义的结合,字形是核心要素,与字义的联系十分紧密,而表音文字的字形与字义的联系确是间接的。因此,盲目地模仿西方的“词本位”理论进行教学,割裂了汉字字形与字义的关系,忽视了汉字里所蕴藏的中国古老的文化元素。诚然,汉字以其独特且优美的字形激发了留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又因其复杂结构令人望而却步。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大瓶颈。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汉语特点,找到一条符合汉语特点和汉语学习规律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把字与词语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字为基础去掌握词语,加深对汉字字义的例句。此外,而基于汉字书写形成的汉字书法艺术更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民族瑰宝。练习书法,不仅可以提高审美情趣,还有助于留学生全面领悟和体会中国文字的意境美、音韵美和形态美,是对汉语学习的升华。

二、举办传统文化专题讲座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有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给学生随堂渗透,介绍相关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及时为留学生扫除语言学习中的障碍。但是对于一些中文程度较好,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非常感兴趣的留学生们来说,他们更渴望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系统的了解。这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随堂渗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所以,适当举办一些“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就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了。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对某一部分的中国文化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在知识性文化教学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比如可以开设书法课、剪纸课、中国音乐欣赏课、中国传统手工艺制作课、太极拳课等中华才艺课等,这些生动有趣的文化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了一项中国才艺的情况下,也了解了这项才艺的起源,传承和发展。此外,还在特定的节日举行主题文化的交流讲座,这种交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的积极性。学生经过主题交流,对中国文化的某一方面作详细深入而理性的思考.并且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变被动为主动。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的主题交流讲座既培养了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汉语写作能力,又加深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组织校内外文化体验活动

对外文化论文篇8

(一)提高教师自身文化修养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与一般的语言教师相比,要求更高。他们不仅要讲授语言,还应承担传播文化的任务。基于此,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起正确的语言文化观,把文化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以文化为背景进行语言教学;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将文化知识的传授渗透到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该语言的文化;才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语言教学中有意识地导入与之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2、随时充实自我,了解并熟悉中外文化。“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传授给学生丰富、正确的文化知识,自己当然要先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因此,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既传承文化又紧跟时代。在充实本国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外汉语教师还要涉猎和了解一些必要的外国文化知识。因为对外汉语教学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要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我们必须将汉文化和他们自己的文化相比较。只有这样,他们才易于接受汉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汉文化。

3、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过去,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存在许多不足,往往偏重于对语言知识本身的讲解,而忽视了文化的传授。我们认为,应将语音、词汇、语法教学等放在文化背景下教授,也就是说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例如,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以将该词的表面意义、搭配意义、句法功能以及感彩分布将给学生。先让学生了解词的表面意义,进而通过引导和比较,让学生了解词的搭配意义、句法功能以及感彩等深层的内涵意义。在词汇教学中加强这种带有文化意义的介绍,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词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该词的用法,而且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此外,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将文化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技能训练成为在一定语言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模拟交际训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一举两得。

4、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已经引入教学之中,对外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手段,向学生更加形象地讲解文化。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电脑、幻灯片、录像等现代教学设施和手段给学生展示和介绍汉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等,这种直观教学比枯燥乏味的单纯口头讲述要好得多,能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印象深刻。

(二)改进教学方法,理论实践并重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一直以来都遵从传统教学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就是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转折,开始由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要求教师依然是主导,学生变为主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重视。

对于留学生来说,他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交际,但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知道如何使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妨让学生亲自实践,以得到切身感受。比如要教授购物方面的课文内容,上课前教师可以安排一个课前作业———让留学生亲自去超市购物。这可以使留学生能直接感受在中国的超市购物时应怎样称呼、怎样询问价格、怎样付款等等。此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一下中国人购物时的惯用语。首先涉及到中国的称谓文化,超市的工作人员可以称之为售货员,或更为亲切地称之为大姐、大哥之类,使其年龄、性别而定。其次是询问价格的几种说法,以及付款时用语等。这样,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该内容就已经有了切身体验,学习起来更容易。通过类似的实际性操作,留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而且在不同的语言氛围中了解各种表述的语用条件,这种训练对于整个汉语学习乃至专业学习都是受益非浅的。

(三)贯彻各种教学原则,使之有机结合

将各种相关的教学原则贯彻到文化教学之中,教学效果将更为理想。

首先,贯彻整体性原则,就是将语音、词汇、语法等放在文化背景中教授,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使二者融为一体。例如,教师在讲解成语“生龙活虎”时,不仅让学生了解该成语的表面意义,还应当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龙文化在中国的悠久历史。

其次,贯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程度等,确定不同的文化教学内容。例如初级阶段的学生汉语知识有限,对他们进行教学时,应让学生了解一些普遍的常见的文化现象,主要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交往方面常用的语言形式。比如:称呼、问候、问路、打电话、购物、告别等,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交流用语,以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到了中高级阶段,学生已有一定的汉语基础,这时可侧重引导教授一些深层次的汉文化内容,如避讳语、禁忌语、委婉语、歇后语等,向他们介绍更多的习俗文化方面的内容,包括习俗习惯、人际关系等,以便他们能很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汉文化。

当然,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间的知识更是难以计数。作为中国人,很多知识也并不知晓,所以要将这些知识全部教给学生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进行文化因素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交际,这种教学不等同于单纯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侧重于和跨文化交际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