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人性化护理论文8篇

时间:2023-04-01 10:07:31

人性化护理论文

人性化护理论文篇1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护理;应用价值

在临床外科手术中,手术室是最主要的场所。虽然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室中的时间都比较短,也会采取相应的麻醉措施,但是由于手术治疗的独特性,患者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安和恐惧,在心理上会比较脆弱[1]。随着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现代生物医学模式,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已经难以满足不断提高的患者需求,如果想提高护理质量,首先就需要实现护理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2]。在新的护理模式中,人性化护理是核心部分,在这种护理模式中,患者是其中心,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创造性和个性化[3]。针对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发现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手术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7例,女性患者51例;年龄在17-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3±6.78)岁;包括骨科、妇产科、普外科、五官科等各个科室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其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1)手术之前:对患者的各方面情况都能够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对患者的心理以及各项体征进行有效评估,并普及相关的医学知识,加强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疑虑,进行针对性解释;同时向患者家属介绍手术相关情况,打消患者以及家属的所有疑虑,提高患者配合程度,在手术之前最大限度地减少所有不利因素[4]。(2)手术过程中:在患者进入手术室的时候要热情接待,从生理到心理上都让患者感受到一定的关注和重视;确保各项护理措施都能够轻快稳准地开展;注重调节手术室温度,避免患者出现受凉问题;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电变化情况,确保输液畅通;与患者进行愉快的交谈,调节患者情绪,对患者的各种需求都应该尽可能的满足[5]。(3)手术之后:在手术结束时,应该细心地为患者擦拭干净在手术过程中留在皮肤的遗留液体,为患者盖好被单、穿好衣裤,做好保暖护理;在运送患者回病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引流管、切口等部位;如果患者存在躁动症状,应该及时采取固定措施,确保其安全、平稳[6]。在手术结束后1-3天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及时回访,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1.3评定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三种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参照组64例患者中,非常满意21例,满意25例,一般18例,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1.88%(46/64);研究组64例患者中,非常满意36例,满意26例,一般2例,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8%(62/64)。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患者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各方面需求,多层次、多角度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良好服务措施的同时,也应注重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让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更加放心,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从护理内容方面来看,实质上就是将原有常规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同时也实现了方法的创新。在手术室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顺利地完成患者的手术治疗,尽可能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注重自身护理观念的及时更新,加强对知识面的拓展。同时在护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自身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充分调动,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7]。在人性化护理的过程中,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全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同时增加患者的满足感和安全感。除此之外,在这一过程中患者的配合度也会有所强化,会更加主动、积极地配合医生手术,这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本次研究中显示,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由此可见,在手术室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惠芳 单位: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林红.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126-129.

[2]廖小谊,范洁梅.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2):363-364.

[3]袁兰蓉,古明锋.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2):134-135.

[4]任慧敏,王伟娇.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3(6):123-124.

[5]牛凤彩,李萍.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4):256-257.

人性化护理论文篇2

1.1临床资料

2012~2013年我院共接收了290例精神患者,共有男性患者150例,女性患者140例,最小患者34岁,最大患者75岁,患者病程3个月~14年不等,平均(5.6±0.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的诊断标准及分类,包括精神分裂症85例,躁狂症76例,抑郁症67例,神经症48例,其他14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观察组的护理内容如下。

1.2.1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对患者给予尊重

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对患者的精神造成刺激,引起其病情的恶化;此外,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失去自制能力和暴躁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用耐心来进行护理,疏导患者的心理情绪,帮助患者稳定下来,让其能够对自己的疾病给予重视和关注,建立起治疗的信心。

1.2.2对医院的环境进行改善

患者在进入医院后,因为对环境的不熟悉,害怕有认识的人将自己认出,因此心理比较焦虑。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待患者熟悉环境,为患者进行病房的整理,也可以将大病房进行改造,做成独立间,使用窗帘来进行遮挡,给患者心理安全感。并且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交,对其心理情况进行调整,促进疾病的恢复。

1.2.3针对性的服务

护理的生活,要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情况来进行护理,避免其情绪起伏,通过爱心传递来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和关怀。

2结果

观察组接受治疗和服从管理的依从率为95.17%(138/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45%(92/14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控制病情(7.5±2.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2±2.8)d,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意外事故发生率为7.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9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人性化护理论文篇3

1.1一般资料1088例皮肤科门诊患者中男529例,女559例,年龄18~87岁,平均年龄(45.61±5.78)岁,病程1d~6年,平均病程(8.94±2.13)个月。按照前来就诊时间将1088例皮肤科门诊患者分为2013组(517例)及2014组(57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2013年本院对皮肤科门诊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配合,内容包括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预防并发症等;2014年初,本院皮肤科组织护理人员举办研讨会,提出皮肤科门诊护理工作主要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以往经验制定符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的解决对策,为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提供常规护理配合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措施。记录两组皮肤科门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于就诊结束后指导患者独立填写涉及护理措施、服务态度、护理效果等内容的皮肤科门诊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目的在于掌握患者就诊过程中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并利于根据调查表中所反映的实际问题不断完善护理服务,调查表满分100分,分数与满意度呈正相关)、护患纠纷发生率,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

1.2.2人性化护理

①改善就诊环境,门诊就诊区域、候诊区域均以暖色调为主,可适当布置绿色植物,利于患者以轻松愉悦心情就诊;②保持各区域干净整洁,指派专人及时清理废弃物,定期对地面、物品等实施彻底消毒,温度应控制在24~26℃范围内、湿度应控制在50%~60%范围内,利于患者获得生理舒适感;③组建导医小组,门诊就诊患者提供相应服务,如指引路线、搀扶行走、提供温水等;④门诊就诊区域应提供明确的指示牌,便于寻找就诊路线节省患者就诊时间,若条件允许可于皮肤科门诊设立独立收费室、药房等设施;⑤尽量避免日光直射进入室内(增加深色窗帘),以免部分患者疾病无法接受日光照射从而加重病情;⑥候诊区可提供音乐、书籍等物品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其由于疾病所致生理及心理不适;⑦设立宣传区,通过画报、展板、宣传册等物品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缓解因不了解病情或过度担心疗效所致负面情绪;⑧不定期调查皮肤科门诊前来就诊患者对本科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自拟满意度调查),根据调查表中所反映的问题作出及时改正,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⑨护理人员上岗前应接受必要培训,使其掌握皮肤科门诊护理工作内容及了解本职工作重要性,提高其工作责任感及积极性;⑩制定完善的皮肤科门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指派专人监督护理人员工作内容,及时纠正不良现象;11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隐私的重视程度,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关键词】 皮肤科门诊;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DOI:10.14163/ki.11-5547/r.2015.19.189尽量避免护理过程中提及患者病情;12若条件允许可根据护理人员分工情况提供不同颜色制服,或佩戴醒目岗位标识利于患者及时寻求帮助[2]。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提供皮肤科门诊护理后,2014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201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提供皮肤科门诊护理后,2014组护患纠纷发生率(0.35%)显著低于2013组(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皮肤科疾病大多将引起机体表面皮肤变化,若未及时救治将产生感染、截肢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提示尽早确诊并给予积极治疗是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生活环境、饮食结构、工作压力等)不断变化,皮肤科疾病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3]。研究表明,皮肤科疾病属于机体严重应激反应,患者由于不了解病情、过度担心疗效、疾病所致外观改变等因素易产生自卑、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将直接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及积极性,部分患者甚至发生排斥治疗等严重后果[4]。提示护理人员在给予常规护理配合基础上应针对上述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显著提高皮肤科就诊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积极性。人性化护理是目前于临床推广使用的具有整体性、个性化、创造性的新型护理理念,其核心在于尊重每位就诊患者的人格、隐私以及生命价值。研究表明,人性化护理将以患者为中心,在尽量缓解其因疾病所致生理不适的基础上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内容同时改善其心理不适,使患者就诊时达到心理、生理共同愉悦的理想状态。本文研究可知,2014年本院皮肤科门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后,该年度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2013年,而护患纠纷发生率仅为0.35%,护理效果较为理想,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人性化护理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探讨

 

院前急救是医院急救的前沿阵线,面对的是急、危、重病人,具有随机性强、时间紧、流动性大、急救环境条件差、病种复杂等特点[1]。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2]。随着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院前急救的人性化护理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1 院前急救的目的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EMSS)的首要环节,主要目的是对突发性、急发性伤病员,在第一现场及转送中途实施尽快、准确、有效、连续的医疗救治和护理,最大限度的控制、稳定病情,赢得救治时机,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

2 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的方法

2.1配备优良的急救仪器设备 作为急诊医疗的首要环节——院前急救,更需要不断改善设施设备,建立救护车远程监控体系,配备防震性能好的救护车和齐全的医疗设备,如:全自动心肺复苏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供氧装置等。也就是说,救护车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小型医院。

2.2建立规范的急救管理制度 院前急救护理绝非单纯的注射和普遍处置。因此,坚持建章立制的严肃性和操作规程的严格性,是保障院前急救质量的坚实基础。如:《急救信息管理制度》《急救护理人员值班、调配制度》《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使用制度》《监护转送制度》等规章制度。每位护理人员就象执法一样,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患者安安心心地接受急救护理。

2.3掌握高超的急救护理技能 院前急救涉及病种广、学科多,易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其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在实施生命救护时护理论文,其时间性、技术性对能否挽救病人的生命至关重要,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反应水准的高低是决定急救成败的关键[3]。

2.4形成密切的急救医护配合 司机、医生和护士是院前急救中一个三位一体的抢救单元。在整个抢救的过程中,要本着病人的生命、利益第一,医生、护士、司机不分彼此、通力配合,努力将院前急救工作做得天衣无缝,圆满地完成急救任务。

2.5建立融洽的人性护患关系 人性化服务是在原有服务理念上的一种升华和发展,它是医院赢得病人的基础[4]。护理人员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要善于营造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使患者眼中的我们,不仅仅是医生、护士,更是朋友、亲人。

3 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3.1坚实的物质保障 院前急救随机性大、时间紧迫,需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为此,必须随时掌握路况信息,指挥司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第一现场,以免因交通阻塞而延误抢救时间,错失最佳抢救时机,这点体现了建立救护车远程监控体系的必要性。抢救乡村病人,配备防震性能好的救护车尤为重要。院前急救面对的是急危重病人,病种病情复杂,为确保能充分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急救车除备有必需的急救物品外,还应配备齐全的医疗设备。

3.2严格的操作规程 完善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是保障院前急救质量的重要基础。首先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院前急救呼叫紧急,无时间界限,护理人员必须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接到指令后,迅速限备急救物品,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第二应建立“知识技能考核机制”。护理人员要能护理、急救内、儿、妇、外、五官等各种病种的病人,因而要有较全面的护理知识与病情观察能力。第三应建立“护理效果考核机制”论文格式模板。急救工作要求果断、迅速,分秒必争,必须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现场工作环境大多复杂,可能导致感染,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第四,应建立“护理档案记录机制”。在抢救中,所有用药及治疗均依据医生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保存用药后空瓶,以备查询。如果情况许可,应该做好抢救记录等。

3.3熟练的护理技能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和精深的医学技能,如不加强学习和训练,就很难完成院前急救护理任务。第二要掌握熟练的复苏操作能力。这不仅是医生应具有的能力,也是急救护理人员所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可能为伤病员带来更大的希望。第三要掌握抢救设备的使用。现在的急救设备绝非单纯的一个急救箱,全自动心肺复苏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供氧装置等现代医疗设备已逐步配备进救护车。这就要求医生护士都要掌握这些现代抢救设备的使用。

3.4积极的团结协作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既要有明确分工,又需要积极地整体参与,尤其在突发事件中有大批伤病员的情况下护理论文,就更要求统一指挥、团结协作。护理人员一定要主动参与、主动协助。首先要能独立操作,根据现场紧急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完成基础性的护理操作和医疗操作。其次,要积极协助医生,使护理过程与诊疗过程相辅相成,配合默契,使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医治和护理。

3.5人性的护理服务 院前急救病人多为突然发病或病情加重,病人或家属心理上焦虑、恐惧、求救心情迫切,对医务人员期望值高,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要在现场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是尊重患者。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还有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与面子,不使患者感到窘迫、尴尬或难堪等。第二要诚实守信。对患者的承诺就一定要兑现,而且一定要做好。护理人员必须要能够被患者所信赖[5]。第三要善解人意。护士能主动察觉患者的需要并及时伸出援手。例如,注意到患者在转运途中情绪有异样,甚至十分激动。护理人员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揣摩人心,切身了解患者所面对的恐惧和困境,与患者建立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以“朋友”“亲人”的角色真诚而无私地帮助患者及家属。

院前急救医疗是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它维系着病患者的生命和家属的期待。因此,院前急救护理要重视病人及家属的需要,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体系之中,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使病人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更放心、更安心、更称心、更舒心,整体提高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促进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卓.应用行为科学方法提高急诊护士职业素质[J].中华护士杂志,1997,32(8):462-463.

[2]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2.

[3]梁俊莲.反应水准与急救效果的关系[J].中华护士杂志,1999,34(11):696.

[4]缪春平.以人为本开展人性化服务[J].实用医技杂志,2003,6:656.

[5]许志伟.中国当前的医疗危机与医护人员的专业责任和使命[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9):2.

人性化护理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探讨

 

院前急救是医院急救的前沿阵线,面对的是急、危、重病人,具有随机性强、时间紧、流动性大、急救环境条件差、病种复杂等特点[1]。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的“人性照护”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护”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给予病人人性化照护[2]。随着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院前急救的人性化护理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1 院前急救的目的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EMSS)的首要环节,主要目的是对突发性、急发性伤病员,在第一现场及转送中途实施尽快、准确、有效、连续的医疗救治和护理,最大限度的控制、稳定病情,赢得救治时机,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

2 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的方法

2.1配备优良的急救仪器设备 作为急诊医疗的首要环节——院前急救,更需要不断改善设施设备,建立救护车远程监控体系,配备防震性能好的救护车和齐全的医疗设备,如:全自动心肺复苏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供氧装置等。也就是说,救护车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小型医院。

2.2建立规范的急救管理制度 院前急救护理绝非单纯的注射和普遍处置。因此,坚持建章立制的严肃性和操作规程的严格性,是保障院前急救质量的坚实基础。如:《急救信息管理制度》《急救护理人员值班、调配制度》《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使用制度》《监护转送制度》等规章制度。每位护理人员就象执法一样,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患者安安心心地接受急救护理。

2.3掌握高超的急救护理技能 院前急救涉及病种广、学科多,易出现难以预料的情况,其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在实施生命救护时护理论文,其时间性、技术性对能否挽救病人的生命至关重要,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反应水准的高低是决定急救成败的关键[3]。

2.4形成密切的急救医护配合 司机、医生和护士是院前急救中一个三位一体的抢救单元。在整个抢救的过程中,要本着病人的生命、利益第一,医生、护士、司机不分彼此、通力配合,努力将院前急救工作做得天衣无缝,圆满地完成急救任务。

2.5建立融洽的人性护患关系 人性化服务是在原有服务理念上的一种升华和发展,它是医院赢得病人的基础[4]。护理人员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要善于营造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使患者眼中的我们,不仅仅是医生、护士,更是朋友、亲人。

3 院前急救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3.1坚实的物质保障 院前急救随机性大、时间紧迫,需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为此,必须随时掌握路况信息,指挥司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第一现场,以免因交通阻塞而延误抢救时间,错失最佳抢救时机,这点体现了建立救护车远程监控体系的必要性。抢救乡村病人,配备防震性能好的救护车尤为重要。院前急救面对的是急危重病人,病种病情复杂,为确保能充分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急救车除备有必需的急救物品外,还应配备齐全的医疗设备。

3.2严格的操作规程 完善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是保障院前急救质量的重要基础。首先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院前急救呼叫紧急,无时间界限,护理人员必须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接到指令后,迅速限备急救物品,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第二应建立“知识技能考核机制”。护理人员要能护理、急救内、儿、妇、外、五官等各种病种的病人,因而要有较全面的护理知识与病情观察能力。第三应建立“护理效果考核机制”论文格式模板。急救工作要求果断、迅速,分秒必争,必须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现场工作环境大多复杂,可能导致感染,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第四,应建立“护理档案记录机制”。在抢救中,所有用药及治疗均依据医生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保存用药后空瓶,以备查询。如果情况许可,应该做好抢救记录等。

3.3熟练的护理技能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和精深的医学技能,如不加强学习和训练,就很难完成院前急救护理任务。第二要掌握熟练的复苏操作能力。这不仅是医生应具有的能力,也是急救护理人员所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可能为伤病员带来更大的希望。第三要掌握抢救设备的使用。现在的急救设备绝非单纯的一个急救箱,全自动心肺复苏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器、供氧装置等现代医疗设备已逐步配备进救护车。这就要求医生护士都要掌握这些现代抢救设备的使用。

3.4积极的团结协作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医务人员既要有明确分工,又需要积极地整体参与,尤其在突发事件中有大批伤病员的情况下护理论文,就更要求统一指挥、团结协作。护理人员一定要主动参与、主动协助。首先要能独立操作,根据现场紧急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完成基础性的护理操作和医疗操作。其次,要积极协助医生,使护理过程与诊疗过程相辅相成,配合默契,使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医治和护理。

3.5人性的护理服务 院前急救病人多为突然发病或病情加重,病人或家属心理上焦虑、恐惧、求救心情迫切,对医务人员期望值高,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要在现场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是尊重患者。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还有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与面子,不使患者感到窘迫、尴尬或难堪等。第二要诚实守信。对患者的承诺就一定要兑现,而且一定要做好。护理人员必须要能够被患者所信赖[5]。第三要善解人意。护士能主动察觉患者的需要并及时伸出援手。例如,注意到患者在转运途中情绪有异样,甚至十分激动。护理人员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揣摩人心,切身了解患者所面对的恐惧和困境,与患者建立温馨、和谐的护患关系,以“朋友”“亲人”的角色真诚而无私地帮助患者及家属。

院前急救医疗是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它维系着病患者的生命和家属的期待。因此,院前急救护理要重视病人及家属的需要,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体系之中,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使病人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更放心、更安心、更称心、更舒心,整体提高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促进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卓.应用行为科学方法提高急诊护士职业素质[J].中华护士杂志,1997,32(8):462-463.

[2]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2.

[3]梁俊莲.反应水准与急救效果的关系[J].中华护士杂志,1999,34(11):696.

[4]缪春平.以人为本开展人性化服务[J].实用医技杂志,2003,6:656.

[5]许志伟.中国当前的医疗危机与医护人员的专业责任和使命[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9):2.

人性化护理论文篇6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来骨科就诊的患者1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即实施人性化护理组),每组各8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90例,女性患者70例,160例患者均为病情稳定、能接受访谈且同意合作的成年患者,每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方法实施具体如下:人性化护理的建立与普及是指导护理人员开展人性化护理的理论前提。在骨科中患者中开展人性化护理,就是要时刻以病人为中心,最大程度的维护病人的利益。开设了人文关怀及人性化护理的相关讲座,定期培训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护理理念。培训的同时要形成一套有效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评价体系,真正把人性化服务的工作开展起来,形成人性化服务的完整培训和评价体系。在患者初入院时,多关心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患者入院24h内,护理人员发放人性化护理需求调查评估表,结合病情制定人性化护理服务,对照组只实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在出院前1d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做好术前宣教工作,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增强患者信心,减轻患者术前恐惧感。主动跟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及时使用止痛药物及其他方法来缓解术后疼痛。术后的功能锻炼对骨科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确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并提前告知病人家属院外康复训练中应注意的事项,并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人康复情况并解答病人疑惑。

1.3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疗效有效率、满意度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护理有效率进行统计。该研究主要参考骨科患者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愈:疼痛或肿胀显著减轻,体征积分减少95%及以上;显效:疼痛或肿胀明显改善,体征积分减少至71%~94%;有效:疼痛或肿胀有所改善,体征积分减少至31%~70%;无效:疼痛或肿胀没有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且体征积分在30%及以下。总有效率为治愈、显效、有效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比例。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统计患者的疗效,结果分析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后患者恢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纠纷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人性化护理论文篇7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9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其中男59例,女30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39.4±5.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首先检查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术中情况以及基础护理等,患者反应主要包括尿潴留、寒颤、无尿、发热、血尿以及尿痛等反应;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护理措施如下。

1.2.1加强宣传教育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讲解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具备的解剖特点以及相关方面的生理知识,使患者对自身功能、结构有足够了解,进而有效缓解或者消除患者的恐惧、担忧情绪,防止疾病侵袭和干扰。

1.2.2手术护理

术前,医护人员对患者大致讲解手术治疗方法和过程,并做好患者的健康评估和身体检查工作;如患者行人工尿道成形术或者全膀胱切除术治疗,则首先协助患者进行静脉肾盂造影、腹部平片,并对患者双侧输尿管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伴有疾病;如患者行膀眺肿瘤电切术,则协助患者进行静脉肾盂造影、腹部平片以及膀胱镜检;如患者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则首先做好药敏和中段尿培养,如患者伴有尿路感染,则遵照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有效控制感染,并对尿素氮、血肌酐、肾脏功能以及肌酐清除率等指标进行了解;如患者行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则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讲解该方法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了解到其不会给人体组织、器官产生损伤,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根据情况对患者给予肌内注射安定;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协助麻醉医师摆好,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加强心电监护;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和出血情况。

1.2.3饮食护理

术后患者禁食1~2d。为患者制定健康饮食方案,注意不饮浓茶,食物以富含维生素A含量为主,如:多食鸡蛋、猪肝、水果以及新鲜白菜等;另外,注意饮食的清淡性,避免食用钙含量少、草酸多的食物,如甜菜根、菠菜等。

1.2.4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卫生保健,根据患者情况,采用社会学、心理学知识,有效缓解患者心理负担,解除患者心理因素;另外,泌尿科患者中部分为男性,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患者隐私,避免发生尴尬。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满意度、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指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文化、精神以及情感等方面的服务,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融入“人性化”,将人的尊严体现出来,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不仅能够有效满足泌尿外科患者的需要,而且还能够促进护理学快速发展。在对泌尿系外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在患者体内广泛使用各种导管进行尿液引流,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导管,确定导管在患者体内部位的应用以及所具备的作用。另外,并对各种导管的使用方法进行熟悉,坚持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并注意观察导管引流液的通畅性;由于部分患者需要给予手术治疗,因此,人性化护理还要延伸到手术室中,如: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的患者受到结石裂开、排出过程中给黏膜出血带来损伤,会导致发生术后出尿现象,且会持续约3d,不需要对其进行特殊处理;发热主要受到结石碎粒在输尿管淤积后导致发生的尿路感染,需要对其给予抗生素、物理降温以及补液治疗;对泌尿外科疾病患者进行诊断时,膀胱镜检查是其中的重要方法,因此,护理人员首先要对患者的膀胱镜进行熟悉,进行检查前,嘱咐患者排空膀胱、粪便,不进食。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4结语

人性化护理论文篇8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9例泌尿外科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其中男59例,女30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39.4±5.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首先检查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术中情况以及基础护理等,患者反应主要包括尿潴留、寒颤、无尿、发热、血尿以及尿痛等反应;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护理措施如下。

1.2.1加强宣传教育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讲解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具备的解剖特点以及相关方面的生理知识,使患者对自身功能、结构有足够了解,进而有效缓解或者消除患者的恐惧、担忧情绪,防止疾病侵袭和干扰。

1.2.2手术护理

术前,医护人员对患者大致讲解手术治疗方法和过程,并做好患者的健康评估和身体检查工作;如患者行人工尿道成形术或者全膀胱切除术治疗,则首先协助患者进行静脉肾盂造影、腹部平片,并对患者双侧输尿管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伴有疾病;如患者行膀眺肿瘤电切术,则协助患者进行静脉肾盂造影、腹部平片以及膀胱镜检;如患者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则首先做好药敏和中段尿培养,如患者伴有尿路感染,则遵照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有效控制感染,并对尿素氮、血肌酐、肾脏功能以及肌酐清除率等指标进行了解;如患者行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则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讲解该方法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了解到其不会给人体组织、器官产生损伤,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根据情况对患者给予肌内注射安定;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协助麻醉医师摆好,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加强心电监护;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和出血情况。

1.2.3饮食护理

术后患者禁食1~2d。为患者制定健康饮食方案,注意不饮浓茶,食物以富含维生素A含量为主,如:多食鸡蛋、猪肝、水果以及新鲜白菜等;另外,注意饮食的清淡性,避免食用钙含量少、草酸多的食物,如甜菜根、菠菜等。

1.2.4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卫生保健,根据患者情况,采用社会学、心理学知识,有效缓解患者心理负担,解除患者心理因素;另外,泌尿科患者中部分为男性,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患者隐私,避免发生尴尬。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满意度、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