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学思想论文8篇

时间:2023-04-08 11:31:29

农学思想论文

农学思想论文篇1

    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展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他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江总书记的话,进一步指明了教育的地位、作用、任务和目标。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在农村,则是面向广大农民子弟的基础教育。长期来,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传统的原因。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困惑了一部分农村学生的学习志向和远大目标;信息闭塞又局限了农民子女的眼界;想通过书包翻身,摆脱农村艰苦生活的思想,也片面地激励一部分农民子女的学习干劲。在农村中学担承初中毕业班的任课教师,对于农村学生在各种学习动机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的各种现象看的最透,体会也最深。

我是长期担承农村初中毕业班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自一九七八年恢复升学考试以来,共担承了毕业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围绕着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大主题,反复而激烈地斗争过。升学考试这根绳索牵转了十年动乱而引起的教育界无政府状态,使教育事业逐步走上正轨。然而,这根绳索又束缚着教育者的手脚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凭一张试卷定终身,中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取的学生确有光宗耀祖的威风,家长设酒宴,宴请亲朋好友。落榜的学生沮丧、悔恨,甚至有抬不起头、难以做人的苦闷、终日意气消沉。学校、老师压力更甚:中考揭榜成绩蛮好,录取生家长待为上宾,满脸春光;如果各课成绩不如左邻右舍学校,那社会舆论哗然,怨声载道。这时,许多教师特别是毕业班的教师只得闭门思过、难以见人。因此,各科教师平时只能拚命抓升学率,对学生进行加班加点。思想政治课教师也曾出现叫学生死记硬背条条框框,甚至出现猜题押题。这样学生中厌学情绪上升,逃学、溜生现象不断出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时期要求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开拓型人才、创造型人才,这种人才的能力趋向必须是善于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观察、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并能有解决问题及创新意识的能力。当前,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农村与城镇的差别正在遂渐缩小,教育改革的深入,为农村毕业生就学深造广开了门路,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转化。

为了尽快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这场方向性的转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首当其冲地进行探索和总结。

一、   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在校学生是社会人才需求的后备军,而农村学生是向社会提供人才需求的巨大来源。在我国,特别是农村,不是缺少人,而是缺乏合格的人才。社会需要人才,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才,农业现代化更需要人才。

    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冲击着每一个人,改变着人们传统观念,人们越来越感到科学知识的重要。初中毕业生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职业选择,在升学和就业选择面前,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思想政治课教学正是从社会和个体的需要出发,帮助学生从理论上端正和提高认识,澄清模糊观念。毕业班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从社会的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这门科程的需要感。同时,使学生确实感到,通过思想政治课上理论的学习澄清了自己原来的模糊认识。从而,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产生兴趣。

 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必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现实的社会现象和学生思想实际相贴近,进行生动活泼形象化教学。例如,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举例说明原理时,尽量做到:用中少用洋;用今少用古;用近少用远;用熟悉少用生疏;用正面少用反面的事例。这样可以克服农村学生因地域的差异、知识视野的狭窄而造成对原理、概念、观点的理解上的困难和枯燥无味。同时,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上理论知识确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部题,使他们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的需要通过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兴趣的增强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所谓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入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学中理论联系社会、学生的实际是激发和端正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例如,几年来,我都对每届初三学生指导他们进行以“家乡的变迁”为主题的社会调查。要求他们抓住两个关键时期进行前后对比。一个是家乡解放前后,另一个是家乡改革开放前后进行对比。通过社会调查和考察,搜集材料与写调查报告,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立志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二、   事理结合,端正学习动机引发行为

    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品德评价意义的活动。老师不是“教书匠”,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思想政治课教师是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利用本学科的优势,直接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科学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时政教育。通过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知识实际,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际,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讲清教材的基本内容。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不回避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解难释疑,循循善诱。使学生既能很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又能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并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教师在讲台上传授知识,不能板着一副“老夫子”的面孔,进行空洞的说教。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中的模糊认识,一不能加以训斥,二不能置之不理。要进行善意引导,以理服人。如:我在教“一个国家的国格,是由这个国家的公民在国际交往中形象表现出来”时,举例在东亚运动会期间,本市某校小陆同学为迷路的外宾引路,谢绝外宾的酬谢,受到外宾连连称赞:“中国人,了不起”。就此请同学们谈体会。九七届三(6)班有两位同学说:“小陆真傻,外国人的酬谢该拿。”我听后没有批评他们,却向同学们说:“外宾伸出拇指连连称赞:中国人,了不起。同学们,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占了小陆的光,都是在金钱面前不动心、助人为乐的了不起的中国人。”这时全班情绪激奋,学生通过事理结合,澄清模糊,统一认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贯彻这个精神,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事理给合,明确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端正学习动机,在动机的驱使下,表现出对他人和社会有品德评价意义的活动。1995年在“我为双江献爱心”的活动中,我利用思想政治课结合社会责任意识的教学,使同学明确活动意义。所任班级学生为贫困的双江地区,人均捐款十多元;1996年为受灾的山西左权人民捐衣赠物,人均捐衣5件多。初三(5)班周勇同学一次就捐出了十九件衣服、鞋袜。学生们在这此活动中认识到:关心国家兴衰不仅是大人的事,我们青少年学生平时也能做到。

原来比较调皮的学生,也自发地组织校外助人为乐活动小组。他们到镇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清理衣物、打扫卫生。三(5)班钱兵同学参加活动后说:“我这是在为社会尽一份责任。”

三、   抓差促优,后浪推前浪,丰产丰收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行为产生效果。思想政治课体现素质教育,在教师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如果从应试教育角度去考虑,那势必在日常教学中,抓紧尖子,盯住苗子,放掉大批,出现瘪子。

国家教委领导同志在论述素质教育的精神中指出: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都能提高。也就是说要大面积丰收。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除了前面讲的以外,在教学具体实施上要做到:面向大多数,照顾后进生,推动先进生。尤其对差生要多给点温暖。在教学的要求上要减小坡度,增加台阶。这好比农民给庄稼施肥,对已弱黄了的禾苗施肥要降低浓度,增加施肥次数。这样做虽然麻烦些,但有利于禾苗的生长,让它们充分吸取营养,结果增加了产量。反之,如果一下子施浓肥,禾苗非但不能吸收,反而加速了它的死亡。

在后进生身上多下点功夫,使他们进步和提高,所产生的正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比只抓少数先进生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这好比集体长跑,有二、三人遥遥领先于大家,又有部分人落后于大家,这时如果仅仅鼓励领先者,那就会出现大多数人会与前面领先者越拉越远,甚至会出现部分人丧失信心,而跑不到终点。如果给落后者以助力,鼓起他们的勇气和信心追上前面的人,那就会推动中间的大多数,促使领先者以更快的速度创出新纪录。

我把这个思路运用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几年实践下,感到效果蛮好。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方面,五年中,所任班级有二次获县级荣誉称号;有三位学生获县级先进;许多学生受到学校的表扬。

农学思想论文篇2

江总书记的话,进一步指明了教育的地位、作用、任务和目标。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在农村,则是面向广大农民子弟的基础教育。长期来,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传统的原因。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困惑了一部分农村学生的学习志向和远大目标;信息闭塞又局限了农民子女的眼界;想通过书包翻身,摆脱农村艰苦生活的思想,也片面地激励一部分农民子女的学习干劲。在农村中学担承初中毕业班的任课教师,对于农村学生在各种学习动机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的各种现象看的最透,体会也最深。

我是长期担承农村初中毕业班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自一九七八年恢复升学考试以来,共担承了毕业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围绕着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大主题,反复而激烈地斗争过。升学考试这根绳索牵转了而引起的教育界无政府状态,使教育事业逐步走上正轨。然而,这根绳索又束缚着教育者的手脚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凭一张试卷定终身,中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取的学生确有光宗耀祖的威风,家长设酒宴,宴请亲朋好友。落榜的学生沮丧、悔恨,甚至有抬不起头、难以做人的苦闷、终日意气消沉。学校、老师压力更甚:中考揭榜成绩蛮好,录取生家长待为上宾,满脸春光;如果各课成绩不如左邻右舍学校,那社会舆论哗然,怨声载道。这时,许多教师特别是毕业班的教师只得闭门思过、难以见人。因此,各科教师平时只能拚命抓升学率,对学生进行加班加点。思想政治课教师也曾出现叫学生死记硬背条条框框,甚至出现猜题押题。这样学生中厌学情绪上升,逃学、溜生现象不断出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时期要求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开拓型人才、创造型人才,这种人才的能力趋向必须是善于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观察、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并能有解决问题及创新意识的能力。当前,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农村与城镇的差别正在遂渐缩小,教育改革的深入,为农村毕业生就学深造广开了门路,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转化。

为了尽快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这场方向性的转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首当其冲地进行探索和总结。

一、 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在校学生是社会人才需求的后备军,而农村学生是向社会提供人才需求的巨大来源。在我国,特别是农村,不是缺少人,而是缺乏合格的人才。社会需要人才,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才,农业现代化更需要人才。

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冲击着每一个人,改变着人们传统观念,人们越来越感到科学知识的重要。初中毕业生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职业选择,在升学和就业选择面前,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思想政治课教学正是从社会和个体的需要出发,帮助学生从理论上端正和提高认识,澄清模糊观念。毕业班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从社会的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这门科程的需要感。同时,使学生确实感到,通过思想政治课上理论的学习澄清了自己原来的模糊认识。从而,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产生兴趣。

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必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现实的社会现象和学生思想实际相贴近,进行生动活泼形象化教学。例如,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举例说明原理时,尽量做到:用中少用洋;用今少用古;用近少用远;用熟悉少用生疏;用正面少用反

面的事例。这样可以克服农村学生因地域的差异、知识视野的狭窄而造成对原理、概念、观点的理解上的困难和枯燥无味。同时,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上理论知识确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部题,使他们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的需要通过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兴趣的增强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所谓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入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学中理论联系社会、学生的实际是激发和端正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例如,几年来,我都对每届初三学生指导他们进行以“家乡的变迁”为主题的社会调查。要求他们抓住两个关键时期进行前后对比。一个是家乡解放前后,另一个是家乡改革开放前后进行对比。通过社会调查和考察,搜集材料与写调查报告,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立志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二、 事理结合,端正学习动机引发行为

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品德评价意义的活动。老师不是“教书匠”,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思想政治课教师是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利用本学科的优势,直接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科学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时政教育。通过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知识实际,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际,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讲清教材的基本内容。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不回避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解难释疑,循循善诱。使学生既能很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又能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并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教师在讲台上传授知识,不能板着一副“老夫子”的面孔,进行空洞的说教。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中的模糊认识,一不能加以训斥,二不能置之不理。要进行善意引导,以理服人。如:我在教“一个国家的国格,是由这个国家的公民在国际交往中形象表现出来”时,举例在东亚运动会期间,本市某校小陆同学为迷路的外宾引路,谢绝外宾的酬谢,受到外宾连连称赞:“中国人,了不起”。就此请同学们谈体会。九七届三(6)班有两位同学说:“小陆真傻,外国人的酬谢该拿。”我听后没有批评他们,却向同学们说:“外宾伸出拇指连连称赞:中国人,了不起。同学们,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占了小陆的光,都是在金钱面前不动心、助人为乐的了不起的中国人。”这时全班情绪激奋,学生通过事理结合,澄清模糊,统一认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贯彻这个精神,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事理给合,明确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端正学习动机,在动机的驱使下,表现出对他人和社会有品德评价意义的活动。1995年在“我为双江献爱心”的活动中,我利用思想政治课结合社会责任意识的教学,使同学明确活动意义。所任班级学生为贫困的双江地区,人均捐款十多元;1996年为受灾的山西左权人民捐衣赠物,人均捐衣5件多。初三(5)班周勇同学一次就捐出了十九件衣服、鞋袜。学生们在这此活动中认识到:关心国家兴衰不仅是大人的事,我们青少年学生平时也能做到。

原来比较调皮的学生,也自发地组织校外助人为乐活动小组。他们到镇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清理衣物、打扫卫生。三(5)班钱兵同学参加活动后说:“我这是在为社会尽一份责任。”

三、 抓差促优,后浪推前浪,丰产丰收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行为产生效果。思想政治课体现素质教育,在教师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如果从应试教育角度去考虑,那势必在日常教学中,抓紧尖子,盯住苗子,放掉大批,出现瘪子。

国家教委领导同志在论述素质教育的精神中指出: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都能提高。也就是说要大面积丰收。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除了前面讲的以外,在教学具体实施上要做到:面向大多数,照顾后进生,推动先进生。尤其对差生要多给点温暖。在教学的要求上要减小坡度,增加台阶。这好比农民给庄稼施肥,对已弱黄了的禾苗施肥要降低浓度,增加施肥次数。这样做虽然麻烦些,但有利于禾苗的生长,让它们充分吸取营养,结果增加了产量。反之,如果一下子施浓肥,禾苗非但不能吸收,反而加速了它的死亡。

在后进生身上多下点功夫,使他们进步和提高,所产生的正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比只抓少数先进生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这好比集体长跑,有二、三人遥遥领先于大家,又有部分人落后于大家,这时如果仅仅鼓励领先者,那就会出现大多数人会与前面领先者越拉越远,甚至会出现部分人丧失信心,而跑不到终点。如果给落后者以助力,鼓起他们的勇气和信心追上前面的人,那就会推动中间的大多数,促使领先者以更快的速度创出新纪录。

我把这个思路运用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几年实践下,感到效果蛮好。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方面,五年中,所任班级有二次获县级荣誉称号;有三位学生获县级先进;许多学生受到学校的表扬。

农学思想论文篇3

回顾自1978年国家恢复升学考试后的20多年中考情况,从总体上讲,城镇学生的成绩是比农村学生的成绩好。但就政治学科成绩来说,城乡学校间的差距不是很大,有时乡村中学学生的成绩会超过城镇中学学生的成绩。可是,从2000年以来几年的中考情况来看,城镇学生的成绩远远超过了乡村学生。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自2000年以来,考试制度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使原来的一考定终生改为二次考试多次分流;考试形式由全闭卷到开闭卷结合再到全开卷考试。在第一次毕业考试分流中,农村学生的成绩较城镇学生的差距不是太大。因为第一次分流考试目标定向是毕业水平考。同时,试题比较贴近农村学生的实际,因此学生即使原有基础较差,但只要肯下点功夫复习,容易理解和答题。然而,第二次升学考试就不同了,从考试的性质来看,这是选拔性的考试,难度要比第一次分流高。另外,从题目的要求来讲,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从题目的内容来说,大部分题源来自于城市生活和城市建设。对于地处乡村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感到陌生,就有相当的难度。因为农村学生对城市生活的体验很少,即使农村学校每年都要组织他们到市区去参观考察,那也只是走马观花,学生能产生多少感性知识?特别是农村初三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低无法辅导,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无瑕顾及报刊上的新闻细节。由此,造成农村学生视野较城镇学生狭窄。一到中考试场,看到试卷题目,只能做些书上抄得到的理论性死答案,至于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那就傻眼了。

农村初中学校中大量优秀学生流向大城镇学校,是造成城乡学校间知识质量悬殊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城镇化的发展和家长对教育的逐渐重视,许多有点经济实力的家庭,就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转入大城镇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这样,在农村初中各年级班级中就失去了一批学生学习的领头羊,而转入学校又充实和扩大了优秀生队伍,城乡间学生成绩的差距就不断扩大。

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教育质量,上海要创建国际大都市,必须缩小城乡间教育质量的差距。而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以适应二期课改的要求。

第一、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必须更新现有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观点。用邓小平创新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紧跟时展的步伐。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探索打破常观的教育模式,走出一条与国际大都市相接轨的、能卓有成效的、适应农村实际的教学新路子。要使这门学科克服空洞乏味的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思想教育性和知识性,又要有能吸引学生的趣味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寓教育性和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就要遵循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努力提高自身的创造性品质,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唯书唯上,迷信权威。用创造性的思维品质,独到性的见解,不走老路而另辟蹊径的思维方式和过程,努力开拓自己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情景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人。

留守在农村初中教学第一线的思想政治课的大部分教师,正艰苦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他们努力学习兄弟学校、特别是已有创新教学成果的学校的先进经验,以充实自己;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收集国内外资料、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方法,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第二、要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在初中各个年级的教学中解决并重视开展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摒弃惰性,树立创新意识。事物的发展总是由肯定阶段走向否定阶段的。否定之否定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也就是我们所要进行的创新教育。创新要勤奋,要勤于学习、勤于钻研、勤于实践。惰性是创新的绊脚石。教师只有克服惰性才能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配置的教学设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扩大知识容量、生动形象地进行课堂教学。积极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联系本地区的实际和学生本人实际,进行有目的地社会调查,或专项实践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创新的认识,进而积极参加创新的活动。只有这

样才能使学生彻底摆脱死读书、读死书的困境,不会在联系实际的问题上傻眼了。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迫切需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必须及时充实教师新的知识和扩大信息源问题。邓小平同志说:“教书非教最先进的内容不可”,“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内容”。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意识的确立和开拓精神的养成,大量的、新鲜的教育教学改革的信息源,是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参考依据。就目前情况来说,绝大多数的农村初中政治教师还沿用着几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关部门曾指示,政治教师可以阅读上级下发到学校的文件、学校给予政治教师订阅二份以上政治刊物,这在基层学校,特别在农村初中学校是很难实现的。

每年市区都要组织多次时事形势讲座和教学模式的研讨活动,这对于政治教师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充电机会。但农村初中的政治教师是很难也很少能参加到的,因为大多数通知在基层学校没有得到落实。还因为由于交通的原因部分教师无法参加活动,而失去学习的机会。因此,想方设法增大现有政治教师的知识面、提供他们的信息量,是改变目前农村思想政治课落后状态的紧急而有效的措施。

第四,提高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还要解决一个师资问题。因为,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奇缺,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的正常开展。特别在边远的农村初中已经到了严重脱节的程度,一所学校仅存一名至多二名的专职政治教师。他们无法在学校内进行本学科的正常教研活动;无法抽出时间去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他们只能每年被学校领导安排到初三毕业班去“把关”。由于初一、初二年级的思想政治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基础没打好,所以这一、二位专职教师即使使出混身解数,要在一年内补上前两年的知识缺口又要完成初三的教学任务确是非常困难的。

农村初中这种师资紧缺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由于目前城乡学校间、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间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师收入的悬殊。至使许多农村教师不安心在农村中学任教。他们千方百计调离农村学校到市区,至少到区(县)府所在地的学校去任教。本市高校毕业出来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安心在农村初中任教、特别安心于偏远的农村初中任教的已是凤毛麟角。人才是需要流动,正如流水才能防腐一样。但是,如果进不抵出,或只出不进,这沟里的水就会干涸。如本校最多时甚有六名政治教师,现只存下本人一人年年坚守在初三年级执教。况且,本人已五十八岁,再二年多点已达退休年龄。如再不利用这段时间培养一、二位年青教师,届时,本校这门学科该如何处置?(今年九月已引进一位安徽籍女青年教师),不要说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连正常的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恐也难以维持。

农学思想论文篇4

[关键词];《实践论》;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赵君,桂林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李营歌,桂林工学院人文社科系2006级硕士研究生。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0-0018-03

的《实践论》从哲学高度论述了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和一般规律,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我党工作的基本原则。我们要深刻理解《实践论》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为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一、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正确把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首先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农民,农民的思想观念、文化水平相对落后,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弱,而且当今农民群体已发生了阶层分化,农民的利益关系变得复杂化、利益矛盾尖锐化,这些无疑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其次是农村教育环境具有复杂性。农民忙时干农活,闲时外出务工,加上农村的教育文化设施落后,信息反馈不灵敏,农民受教育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第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基层领导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思想教育,党员也不能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就要求基层领导要以《实践论》为理论基础,因地制宜,采用适合新时期农村特点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实践论》的基本思想和内容

1.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在文章开头就指出,马克思以前唯物论的缺陷就在于认识与实践相脱离,不能了解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更不可能在认识论上发生彻底变革。相反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实践活动是人首要的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类也在这种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自身的发展。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下生存,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离不开人。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只有从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才是有根据的认识。若凭主观经验或照搬书本就会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这些主观主义思想没有生存的土壤,因此是不能指导革命实际的,也是我们所反对的。

2.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的。这种能够服务于实践的认识是一种理性认识,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也说: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理论是源于实践的,只有亲身投入实践,才能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否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然而,人的生命和力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必躬亲,必须借助于前人的优秀理论成果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革命实践,就会使革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如果把个人的经验当作理论来指导革命,就会把革命引向歧途。没有实践的理论就会变成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可见,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的理性认识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能成为真理,不是凭人的主观感觉所决定的,而是需要把它放回到实践中去检验,看是否符合预定的目的。如果预定的理论、方案在同一实践过程中变为事实,这种理论就会成为客观真理,这个认识过程也就随之完成了;如果这种理论经过实践检验与客观现实不符合,则还需要继续认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最终获得真理性认识。

4.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一起的,完全离开具体历史条件的实践和认识都是不存在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因此,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呈现出不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螺旋式上升状态。中国共产党不是天生就有从事革命和建设的经验的,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认识真理、运用真理、发展真理,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因此,我们的思想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僵化,更不能不切实际地超前,否则就会导致右倾或“左倾”,我党在战争年代就吃了不少这样的亏,我们必须时刻引以为戒。

三、《实践论》对做好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发展问题在认识上的飞跃,是我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打破了过去只强调生产关系变革的传统,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思想促转变,以转变促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呢?我们需要很好地研读《实践论》,把握其对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

1.《实践论》是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我们从事任何实践活动,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当前我们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需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运用科学的理论来发挥自己的先导作用。但是目前因为历史、经济等原因,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

础比之学校、企业较为薄弱,农民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基层领导自身学历不高,认识上存在偏差,为追求政绩,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加上农村缺乏专门的理论研究机构,导致他们理论基础薄弱,视野狭隘,工作疲于应付,缺乏主导性。鉴于此,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重视理论的学习,不仅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应学习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知识,更要好好研读《实践论》,充分认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构筑坚实的理论基础,减少工作的盲目性。

2.《实践论》提供了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为了让农民及时地了解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在农村大力进行理论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来讲,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新农村建设要求中,乡风文明是灵魂,它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需求。在农村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首先要加大投入,完善广播、电信及网络设施,充分占领基层宣传阵地。其次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传统教育只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了对农民的理想信念教育,导致农民信仰缺乏,从而为封建迷信思想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丰富教育内容,就要在农村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要进行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农村中形成互帮互助、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和文明健康的公民意识。最后,要运用多种载体进行宣传教育。除了运用报纸、广播等宣传工具外,还要通过开展农民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教育,寓教于乐。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即理论教育一定要与现实相结合,党的方针政策教育要与农民生活中的难题相结合,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法和单纯说教法。因为农民的文化水平有限,对理论的理解能力也有限,他们更关注的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实在在的利益。理论即使再生动,但如果反映不了农民的心声,解决不了农民最关注的现实问题,也不会对农民产生教育作用。而且时间久了,也会使农民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排斥心理。这就要求基层干部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力戒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也提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实做深做活,更好地宣传动员群众,引导教育群众,帮助服务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就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根据农民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与农民进行交流,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因势利导,做群众忠实的听众和朋友。对农民提出的问题,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一定要给农民一个答复。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密切干群关系,树立干部形象,有效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农学思想论文篇5

关键词:科学理论;农村;思想;文化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167-02

一、科学理论进农村,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农村阵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30年改革开放,我国农村经济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农业正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相当重视,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农村基础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日渐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三农”工作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农民自身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尤其农民思想意识上的新倾向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一是农村理论思想文化工作重视不够。由于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理论工作在党政机关及城市的普及教育,相对忽视了农村这块阵地,而基层党委、政府对农村理论宣传工作引不起重视,工作提不到重要议事日程,理论宣传工作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员队伍,经费条件等欠账很多,整个农村理论宣传思想工作基础相当薄弱。

二是农村理论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农村改革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党的富民政策在农村的推行,农民的腰包渐鼓,生活富裕的农民越来越不满足“面向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充实自己的文化生活,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的要求,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主流媒体和文化主流就应及时跟进,用科学理论及先进文化占领农村这块阵地,加强对农村群众这方面的正确引导,满足农民朋友的精神文化需求。

尤其重要的是当前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相当重视,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乡风文明、社会和谐如何去实现,无疑为理论思想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是新的挑战。

二、科学理论进农村,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农村阵地,必须建设一支过硬的理论宣传工作者队伍,必须做到方式创新

在充分认识农村理论宣传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如何做好农村理论宣传工作,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农村阵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理论宣传工作者队伍最关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党的创新理论是指引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唯一正确理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群众、教育群众,使群众自觉掌握创新理论,这是我们理论宣传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就应用心去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党与群众的桥梁,自觉肩负起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崇高使命。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带着感情到农村,怀着激情去宣讲,做到与群众心连心,努力把党的创新理论这一鲜活的理论用生动的方式去宣讲,去传播。理论宣传工作的实际效果如何,除要看宣讲队伍的素质高不高,素质高才能思路新。还要看方法好不好,方法好才能树立形象,才能增强工作的凝聚力、感召力。所以必须在方式方法上狠下工夫。

首先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吃透吃准,决不能因一知半解而出了笑话。再是做理论宣传工作要掌握基本规律,做到有的放矢。要根据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农村群众思想实际、要根据不同群众的需求,群众对什么问题感兴趣就讲什么,把老百姓所关心的国家大事热点难点问题吃透弄懂,向群众解释清楚,在增强实效上下工夫。三是理论在农村传播过程中,要结合农村的特点及农民的接受能力,在掌握方式方法的同时,必须有一个好的载体,以往以大会作报告的方法太枯燥,除讲者费力外,农民还不愿意听,效果并不是太好。如果能把理论课堂直接搬到农家大院、田间地头,让宣讲者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的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你问我答这种过程,老百姓既不感到理论的深不可测,讲者也轻松自如,其效果可想而知。四是要加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阵地建设。尤其要加强乡镇党校,党员电教室、农民文化中心、广播站、村图书阅览室等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大对其投入,给广大农村党员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修养栖息地,从而有力抵制各种不良文化在农村的传播。五要根据不同时期农村工作的任务需要及时组建报告团、宣讲队。把理论宣传工作及时做到农民身边,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把党的富民政策及时送到千家万户,帮助农民尽快走上致富道路,总之要通过创新传播方式,选好传播载体,真正让理论传播在农村取得实效。

三、科学理论进农村,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农村阵地,必须有好的机制作保障

要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农村基层,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并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必须要有一套切合农村实际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

一是要建立县(市)委宣传部对理论宣传工作负主责,乡、村两委具体抓,有关部门紧密配合,上下齐抓共管的理论宣传工作体系。由市委宣传部定期组织召开理论宣传工作会议(可以每月一次),乡、村两级汇报工作,宣传部对工作进行总结和部署,通过三级工作机制的形成,有力推进理论宣传工作在农村的开展。二是要把理论宣传工作列入基层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理论宣传工作常议、常抓、常管。切忌理论宣传工作常挂在嘴边,实际扔在一边的做法。三要在机制上保证基层理论工作者队伍的稳定。用足经费,落实待遇,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理论宣传工作有人愿意干,积极干,彻底扭转以往理论宣传工作没人愿意干、被动干的局面。四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科学理论进农村的重要性。规范影视、网络管理,打击封建迷信活动,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使科学理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五要以理论宣传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完善考核机制,确保理论宣传工作在农村顺利开展,只要有了这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并不断完善,党的科学理论就能真正深入农村基层,被人民群众所接纳,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党的科学理论才会产生巨大威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就指日可待。

农学思想论文篇6

关键词:学科 “三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便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任务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日益显得重要。为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不仅会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而且会有助于更好地完成这项重要任务。诚然,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但也不能囿于学科建设是从事理论研究,而忽视理论教育所从事的理论普及工作。学科建设固然是着力于理论上的提升,但理论工作本身的特性、特点和发展的规律性要求我们,紧密结合理论教育的实际,为理论教育服务,不仅不会影响理论品位的提高,而且是促进理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理论要真正发挥作用,就需要重视理论教育和理论普及,这是理论的本性使然,是理论发展的规律使然。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更为紧密的关系。这一紧密关系的形成,是一个相互受益并获得双赢的过程。在这种紧密关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将不断得到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同时,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过程,又会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既不会影响和限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发展,也不会降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水平。恰恰相反,密切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研究成果和适用的人才,将会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内容,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用人渠道,夯实学科建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成就和水平的重要体现。总之,通过双向对接,二者会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得以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三农”问题的提出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特指中国大陆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悬殊及流动人口等。

农民问题:是“三农”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就是农民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

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实行的是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开始推动农村产业化的进程。然而,第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远不及第二与第三产业。农民种田没有足够的收入,便开始出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由于城市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从而形成了大量集聚在城市却无工可做的农民工群体。随之而来的是农民生产积极性持续下降,农业投入开始减少,导致更多的农民进城“找工作”,形成恶性循环。因为农业发展的优劣直接影响国民经济,而且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4,其生活状况成为中国人总体生活状况的最主要反映,农村能否尽快发展便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三农”问题也就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

对于“三农”问题的研究和学习需要循着这样一个逻辑框架:

从时代背景着眼认识“三农”问题,全面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大视野和大手笔,“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一发展循着“(1)城镇化—(2)工业化—(3)现代化”的基本行程,其中“城镇化”是这一发展转变的原动力。要将这三个层面与“三农”问题放在一起思考。首先要了解传统农业社会。从内容来看,要认识两点:传统农村和传统农民。

中国作为一个以农立国的发展中大国,传统农村社会的乡土特点十分突出,乡是农民世代栖息的地方,土(即生产资料)是农民谋生的基本手段和方式。经济活动的相对固定性决定了农民祖辈落脚于乡村,拓荒耕地。生于土地,长于土地,世代繁衍,终老于土地。传统农村的社区性质和农业生产方式紧密相连。为此,了解中国传统农村社区,就需要从传统社会的农业开始。这可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史”与“论”结合的切入点。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三农”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重在研究和阐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和扎根、结果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以及在这一进程中形成的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

现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均可涉及“三农”问题。首先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有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尽管有人说,作为一本教科书不必须有相关内容,但笔者认为,既然“三农”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来说非常重要,还是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两部分的内容中有所反映的。如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系统阐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时,特别强调工农联盟在国家政权中的极端重要性;列宁制定新经济政策解决农民问题开创了苏联社会主义初期的建设道路;斯大林没有解决好农民问题,是苏联模式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等内容完全可以写进教材或教案。这其中,《法德农民问题》是恩格斯晚年长期研究农民问题的卓越成果。这部著作,对指导当时农民运动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今天的无产阶级政党正确解决农民问题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正如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的和反动的政党,对目前社会主义者突然到处都把农民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感到非常惊奇。按理说,我们倒应该对这件事情没有早已发生而感到惊奇。从爱尔兰到西西里,从安达卢西亚到俄罗斯和保加利亚,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对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来说, 尽管毛泽东本人没有明确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概念,但从他的有关论述、文稿及在他指导下形成的一系列文件和指示中,仍大体勾勒出了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想。毛泽东一生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为此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这是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加以阐释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注意研究和引用、介绍毛泽东当年开辟中国农业合作化道路的基本经验,讲明农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毛泽东特别强调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支援农村建设。这些可贵的探索与设想,都可以成为我们在授课时引用的精粹。此外,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对“三农”问题的大量讲话、指示和文章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应有内容。如邓小平同志立足于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实际国情,深刻指出,中国的稳定与发展,首先取决于农村,我们制定政策规划蓝图,必须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江泽民同志则指出要始终明确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胡锦涛同志多次对“三农”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并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领导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首要位置。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三农”问题的论述都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讲授“三农“问题的“纲”和“灵魂”,是需要写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之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可以从中国近现代的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上入手来阐释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有人说,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的教学中很难讲“三农”问题,实际上并不尽然。如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化理想为现实。立足于国情谈理想就是从现实出发,这个国情和现实便是“一穷二白”的农业大国。再如,“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在教学大纲的设计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向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又要强调在理论逻辑中凸显问题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紧紧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出现的重大问题,重点解决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诚实守信、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心理健康等问题,强调切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三贴近”当然离不开贴近“三农”问题。

总之,现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都与“三农”问题有着不解之缘,都需要对“三农”问题从自身的课程特点出发加以阐述。但在讲授中要注意:1要处理好现行教材与教案的关系,处理好教材中有“三农”内容的和教材中无“三农”内容的课程间的关系,教材中有“三农”内容的 ,是要写进教案展开阐释的,并要注意其它教材中的“三农”问题是从何种角度讲的,要体现本课程的层面;教材中没有涉及“三农”内容的要讲,也可写进教案,但需注意入手与着眼点,切忌重复其它教材的内容。2、要贯彻“论从史出”的原则。结合自身的课程特点,从事实(史)中讲道理(论)。从四门课程的总体来看,“三农”的发展“史”主要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来体现。 3、四门课中关于“三农”的内容要有逻辑递进关系:既可以时间在先为序,也可以逻辑在先为序;各门课程中的“三农”内容要有所侧重。实践表明:万丈高楼需从平地起,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断充实和完善,是一定会大大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发展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 2000

2、《毛泽东思想基本著作选读》 人民出版社 2001

3、何萍、李维武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讨. 人民出版社,2002.

4、丁俊萍.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农学思想论文篇7

一、匠心独运建体系,引经据典找线索

对农学、宗教学的研究由来已久,成果丰硕,但很少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虽然也有人正在进行尝试,但毕竟还没有具体地研究某一宗教的农学思想。只有盖建民教授在其《道教科学思想发凡》中大胆地提出了“道教农学思想”的概念,开了研究道教农学的先河,至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道教农学思想发凡》填补了国内道教农学思想体系的空白,无论从中国农学思想的角度,还是从道教文化尤其是道教科技研究的角度看,都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这部论著丰富和扩充了道教农学思想的内容,建立道教的农学思想体系,填补道教农学思想体系的空白,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其跨学科研究的性质,立足而又不囿于道教思想,从农学的角度去解读道教思想,重点突出其中的农学成分,扩展了道教思想研究的领域。

袁名泽教授“考镜源流,辨章学术”,对道教农学思想进行系统梳理与研究,力图展示道教与中国传统农学的历史关系脉络,构建道教农学思想的理论框架,客观评价道教思想对中国传统农学的影响及其现代价值。一方面,它在借鉴道教经典和宫观志、宫观碑刻等材料以及已有农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理论上对道教农学思想的来源、传承作了简单明了的梳理,引经据典,对其所作的阐述一一提供了充足的典籍证据;另一方面,具体探讨了道教农学思想的内容、体系、特征和具体体现,以典型例子说明道教农学思想对道教宫观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全书共分为五章,另有导论和结语。导论对道教农学思想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从道教农学思想内涵的角度,将农业、农学、农学思想的概念内涵和关系厘清,为进一步把握道教农学思想这一概念的精髓奠定了基础。第一章道教农学思想的渊源,第二章道教农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三章道教农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特征,第四章道教农学思想的实践——农道双修,第五章道教农学思想与传统农学的互动。结语部分主要揭示研究道教农学思想对现代农业生产的启示:道教农学思想中的重农意识和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探讨对现代重农意识构建有明显的启示;道家、道教中“无为”和“络马首”相结合的思想对生态农业的构建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其开发山区经济的经验对现在的土地问题尤其是对遏制可耕地迅速减少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纵横发掘,史论结合,将道教农学思想的内涵引向深入

本书选题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新意的视角,突破了常人受道教“辟谷”修炼和成仙思想的局限性,以翔实的史料文献论证了道教农学思想的存在,并将道教农学思想的渊源、形成与发展清晰地梳理出来,又进一步地分析总结出道教农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将其内涵引向深入。作者览观道教史,追溯道教农学思想之渊源,从源头上把握思想资源;又以道教发展为线索,分阶段探索道教农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巫书中大量神话尤其是农业神话的收集、分析和对比,透视出最原始的农学思想,又从《易经》、先秦诸子百家、道家及其农学专著等古籍所包含的农学思想入手,考察道教农学思想产生的渊源。并以道教经书中所蕴涵的农学思想和道门农书的出现与演变过程为主要线索,对道教农学思想作纵向的历史研究,对道教农学思想发展阶段作初步划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农学思想的显现期,唐宋时期是道教农学思想的繁荣期,金元明清时期是道教农学思想的持续发展期。

专著以横向的独特性分析、发掘道教农学思想的内容和特征。就其内容来说,它总体上包含农道和耕道两大部分,具体有农业起源观、农业环境和农业科学技术观三大内容。就其体系特征来说,它包含宗教神学化本质、道家哲学化思辨、以山地种养技术为主要内容这三个方面的含义。盖建民教授在其《道教科学思想发凡》中首次提出了“道教农学思想”的概念,勾勒了“道教农学思想”粗略纲要,作者重新界定并拓展“道教农学思想”的内涵,认为“道教农学思想”不仅包括:农道,即讨论农业生产中诸如“道物关系、三才关系、时地关系”等哲学问题;耕道,即农业耕作技术;修道与务农的关系;道门农书等几方面的内涵。作者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想研究,将道教农学思想研究在学术上做出了重要的突破,认为“道教农学思想”还应该包含:宗教仪式与农业的关系;农产品加工和消费技术观;利用物候、气候和生物链以进行灾害防治;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含水利机构、水利工程、水利工具);畜牧业(含护生政策、相畜术)以及宫观庙产经营管理的思想。具体来讲,道教农学思想除了包括道教的旨意外,还应该包括今天的大农学思想,即农、林、牧、渔、农产品加工与消费,甚或是道观园林艺术等思想在内。

三、经典为据,金石为证,辨析“农道双修”的事实与意义

宫观中务农与修道的关系在宫观修行中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修道是成仙的途径和方式,务农是修道的基础和保证,也是修道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修道则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身心保证。但是,“农道双修”作为实践层面的事实存在,仍显模糊。作者以经典为据,金石为证,在个案考的形式下,翔实有序地将“农道双修”的事实梳理出来。如元朝混然子《还真集》中以诗词形式描写了一系列大农业生产活动,从垂钓渔业到砍伐放牧再到耕种,具体说明了道士以农事为乐的修道生活;又有《道士刘宏山院壁记》《洪州道正倪君碣》《创建真常观记》等道教宫观碑刻,与《白云观志》《崂山志》《华岳志》等道教宫观志为佐证资料,从微观层面论证“农道双修”的真实性。

作者还从逻辑上分析,道教“重生”必然导致“贵农”。“修道”虽说是道教神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但农桑之业却事关道俗生计,对道士来说是立身安命之本。于是,“农道双修”的意义就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因为务农给道教宫观带来了丰富的财富,所以“农道双修”对于道教宫观来说具有经济意义,是道教宫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二,道教的宗教性质决定“农道双修”所重视的是更高层次的宗教意义,因为道教立足的根本点就在于修道成仙,修道成仙的方式有内观和外观两种,务农则成为道士修道的外观方式之一。其三,道教“农道双修”对道教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对道教农学思想的产生和丰富起了积极的作用。

四、透析道教农学思想与传统农学思想的互动关系

我国传统农书的形成是多元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历史文化的影响,又是现实实践经验的总结,另有各农书形成时期的各种社会主流意识的影响。但概括起来几乎可以用两个字来总结,那就是“书”和“术”。不论是书还是术,在多元文化中,都离不开农家、墨家、道家、道教等“书、术”的影响。农道两家天生就有其可融通之处,墨家虽然消亡了,但其重“术”的思想最终也体现在道教的教理教义中。正是由于道教能继承墨家、道家思想,所以才使它们在我国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延续下来,深入影响社会各个阶层,从而影响我国农书和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如果在研究我国农学史的过程中,忽略了道家、道教农学思想的影响,那将是不完善的。

农学思想论文篇8

关键词:儒家;重农学派;经济思想;比较

重农思想贯穿古代中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全局。中国的重农思想萌芽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战国,盛行于西汉。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盐铁会议期间的“义利之辩”首开农商争论的先河,以贤良文学为代表的儒家倡导“崇本抑末”论,奠定了后代封建帝国重农抑商思想的理论基础。法国“重农学派”出现于18世纪50-70年代,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对二者经济思想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把握和印证中西方重农思想的异同,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揭示思想所产生的特定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从经济思想的角度考察,贤良文学和重农学派都强调农本商末,主张从立国与治国的高度来重视发展农业。具体而言,两者思想的相似之处,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业是财富的本源

西汉中叶,为巩固封建地主统一政权,汉武帝推行全面的重商主义政策。统制经济虽然暂时缓解了财政危机,但长期战争和繁重的赋税致使民穷财困,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此,“讫昭帝世,……诏郡国举贤良、文学士,问以民所疾苦,于是盐铁议起焉。”(《汉书・车千秋传》)在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提出“进本退末,广利农业。”(《盐铁论・本议》)他们认为“农,天下之大业也”(《盐铁论・水旱》),并明确指出“衣食者民之本也,稼穑者民之务也。二者修,则国富而民安也。”(《盐铁论・力耕》)在贤良文学看来,农业是富国之本,也是唯一重要的社会生产部门,“夫欲安民富国之道,在于反本,本立而道生”,“耕不强者无以充虚,织不强者无以掩形。”(《盐铁论・忧边》)由此出发,贤良文学提倡封建政府“强本禁末”,鼓励和扶持农业生产。“方今之务,在除饥寒之患,……分土地,趣本业,养桑麻,尽地力也。”(《盐铁论・水旱》)“故非崇仁义无以化民,非力本农无以富邦也。”(《盐铁论・轻重》)与此类似,法国重农学派也缘起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重商主义政策。路易十四、十五两朝片面强调流通领域,造成农业萧条,农民贫困。为挽救危机,重农主义应运而生。作为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魁奈将农业视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一切社会收入的基础。他说:“君主和人民绝不能忘记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一切利益的本源实际是农业。正是农业供给着原材料,给君主和土地所有者以收入,给僧侣以什一税,给耕作者以利润。正是这种不断地再生产的财富,维持着王国其他一切的阶级。”在魁奈看来,农业是工商业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农业荒废,其他产业必将受到损害。“农业繁荣,其他一切技艺也都兴旺,一旦土地荒芜下来,无论从事水上工作或陆地上工作都将处于垂危的境地。”所以,“一切对于农业不利的东西,对于国民和国家是有害的。一切有利于农业的事,也有利于国家和国民。”为保障农业的繁荣,必须加强国家对农业的管理。“只有政府决定保护租地农场主,才能使这样的人,巩固他们专门从事农业的决心。”由上可知,力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促使国家重新走向繁荣富强,是贤良文学与重农学派经济思想的主题和中心线索。

二、工商无以致富

在主张“力耕”的同时,贤良文学竭力否认工商业能以致富,他们认为工商业所带来的“利”并不是真正的财富,它只是社会财富的一种再分配,无助于财富总量的增加。“故商所以通郁滞,工所以备器械,非治国之本务也。”(《盐铁论・本议》)贤良文学以楚、赵“民淫好末”却“均贫而寡富”,宋、卫、韩、梁之民“好本稼穑”而“无不家衍人给”为由,强调“利在自惜,不在势居街衢;富在俭力趣时,不在岁司羽鸠。”在此基础上,贤良文学将国民按职业划分为农、工、商各个等级。“古者千室之邑、百乘之家,陶冶工商、四民之求足以相更。故农民不离畦亩而足乎田器;工人不斩伐而足乎材木;陶冶不耕田而足乎粟米。百姓各得其便,而上无事焉。”(《盐铁论・水旱》)“农”居主导地位,凌驾于“工”、“商”之上,显示出在汉代森严的阶级结构中,农业生产者的政治地位要高于手工业者和商人,这是西汉儒家重农抑商思想的现实表现。和贤良文学相似,魁奈从等价交换原则出发,论证了工商业不能增加物质财富。他指出商业只能使财富在地点上发生转移,不可能创造财富;而工业只是把已经存在的各种物资因素结合起来,改变它们的存在形态,并没有增加物资本身。因此,“应当把从土地上生产财富的人们的劳动同在工厂里制造各种制造品的工人的劳动加以区别。前者能生产盈利,后者生产的制造品,其价值仅能与所花的支出相等。”以此为基础,魁奈对法国社会进行了阶级划分,他指出当时社会存在着三个阶级: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和不生产者阶级。“生产阶级是耕种土地,逐年再生产国民财富的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依靠收入,即纯产品来生活,这些纯产品是生产阶级每年从再生产财富中,……把它支付给土地所有者阶级的”,“不生产阶级,……他们的支出,是从生产阶级取得收入的土地所有者阶级取得的”。在三个阶级中,生产阶级占首要地位,不生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依附于生产阶级而存在,这种次序明显的阶级划分充分说明工商业是非生产的、不结果实的部门。

三、主张自由放任

贤良文学继承儒家“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的思想,主张富民之道在于“无为而治”。针对盐铁官营的诸多弊端,贤良文学进行了猛烈抨击: “今郡国有盐铁,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盐铁论・本议》)从盐铁专卖的效果看,“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盐铁论・轻重》),并未达到“上下俱富”的目的。因此,贤良文学坚决主张废除官营经济,允许民间自由经营。“与百姓争荐草,与商贾争市利,非所以明主德而相国家也。”(《盐铁论・地广》)“公卿诚能自强自忍,食贤良、文学之至言,去权诡,罢利官,一归之于民,亲以周公之道,则天下治而颂声作。”(《盐铁论・能言》)西汉儒家反对政府干预的思想,虽然带有民本主义色彩,但其宗旨仍在于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与西汉儒家一样,魁奈强调自由放任是增加社会财富的必要条件,一切垄断和政府管制都是违反“自然秩序”的。“任何有权力的官吏的介入,都是不适当的,如果无智,甚至更进一步有不良的动机,那就更加危险。”“在商业和农业的垄断中,常常会遇到过多的拥护者。……国家的各个制造业,在取得垄断的特权中相互破坏。”在他看来,自由贸易与市场开放是复兴法国经济的重要手段。“必须维持商业的完全自由。因为最完全、最确实,对于国民和国家最有利的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政策,在于保持竞争的完全自由。”魁奈反对侵犯个人利益的国家干预思想,满足了力求摆脱重商主义束缚的时代需要,直接催化了古典经济学的诞生。

四、提倡农业单一税

在财政政策方面,为实现“民富”、“百姓足”(《盐铁论・执务》),贤良文学主张轻徭薄赋、藏富于民。“畜民者先厚其业而后求其赡”(《盐铁论・未通篇》),“王者不畜聚,下藏于民。”(《盐铁论・禁耕》)在征课对象上,贤良文学提出赋税只限于农产品及农家副业所生产的布帛,并坚持什一之税,反对厚敛。“什一而借民之力也,丰耗美恶,与民共之。”(《盐铁论・未通篇》)只有“赋敛省而农不失时”(《盐铁论・执务》),才能保证国家赋税的顺利实现,这是儒家传统观念“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颜渊》),在西汉时期的集中体现。和贤良文学类似,魁奈同样认为构成国家收入的租税,只应向生产财富的农业征收。“对于土地所有者,对于君主和全体国民来说,把赋税完全对土地收入直接征收,是有很大利益的。因为所有其他的课税形式都是违反自然秩序的,都是对于再生产和赋税本身有害的,都是会在赋税之上加上赋税的。”在魁奈看来,只有耕种土地才能生产纯产品,因而,赋税应该直接从土地的纯产品征收。“不论商人还是手工业者都不应纳税,只有土地所有者才纳税。”为鼓励农业生产,魁奈主张轻税,并提出十分之一税是最公平合理的税率。他说:“合理的租税,就是没有掠夺化的不良课税的租税,……每亚尔邦征收十分之一税。”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汉儒家和重农学派的经济思想都是社会激剧变革的产物,是对重商主义政策的直接否定。西汉儒家的重农思想早于重农学派大约两千年,由于时代背景、社会生产方式和阶级立场的差异,二者的本质内容和历史作用迥然不同。在发展农业的具体方式上,重农学派极力主张“扩展大农法,排除小农法”,即用资本主义大农业代替封建小农经营。魁奈指出“用于种植谷物的土地,应当尽可能地集中在由富裕的租地农场主经营的大农场。因为大农业企业和小农业企业相比,建筑物的维修费较低,生产费用也相应地少得多,而纯产品则多得多。”他认为运用资本达到相当规模的资本主义大农业,与分散的封建小农业相比,能够获得更多的剩余产品。为保护租地农场主利益,魁奈提出一切赋税都要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对于租地农场主的预付资本应该免税。“对土地所有权的表面上的推崇,也就变成了对土地私有权的经济上的否定和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肯定。……这正是法国革命制定的法律打算实施的办法,也是李嘉图学派的充分发展的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最终结论。”与此不同,贤良文学代表西汉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他们所重视的是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贤良文学提出的发展农业的方案是分土井田,即实行井田制度。“理民之道,在于节用尚本,分土井田而已。”(《盐铁论・力耕》)在小农经济的历史背景下,贤良文学向往“抱布贸丝”的物物交换,反对对外贸易。“各安其居,乐其谷,甘其食,便其器,是以远方之物不交,而昆由之玉不至。”(《盐铁论・同有》)。西汉儒家的经济思想正是并力图保持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和谐。

综上所述,西汉儒家与重农学派的以农抑商论,其目的都在于挽救病态的封建社会。以魁奈为代表重农学派从农业资本家的立场出发,把对财富的认识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最早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重农学派的经济思想虽然具有封建主义外观,但其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的理解。”西汉儒家代表的则是封建社会初期豪族地主阶级利益,他们的重农思想是小农经济与地主阶级封建统治的必然产物,其外观和实质反映的都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重农思想的发展与实践,引导古代中国走过了漫长的历史道路。重农主义政策的推行,反过来又维持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和封建统治,遏制了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成长。因此,如果重农学派是在主观上维护封建统治,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开拓道路,那么,西汉儒家的经济思想其主观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在客观上却堵塞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魁奈经济著作选读[M].商务印书馆,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2.

热门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