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日本茶文化论文8篇

时间:2023-04-08 11:31:32

日本茶文化论文

日本茶文化论文篇1

很多人在论文的写作过程当中只在意文中的内容是不是新颖,忽略了论文的参考文献,对它也不重视,觉得写不写参考文献都不要紧,只要论文内容写的好就够了,其实读者在阅读论文时都是通过参考文献来评估这篇论文是不是有质量水平的。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日本茶道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在写作当中阅读借鉴。

日本茶道论文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文员会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林瑞萱.日本茶道源流:南方録讲义[M].台北:陆羽茶艺股份有限公司,1991.

[3]林瑞萱.中日韩英四国茶道[M].北京:中华书局,1991.

[4]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5]鲁丝·本尼迪克特(美),昌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6]冈仓天心.茶之书[M].社会思想社,1995.

日本茶道论文参考文献:

[1] 村井康彦.茶道思想[J].日本研究,1990(1):79.

[2] 千宗室.茶道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日本的发展[J].日本学,1995(5):273.

[3] 千宗室.〈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25-26.

[4] 钱朴.茶道渊源初探[J].农业考古,1995(38):51.

[5] 铃木大掘.禅与日本文化[M].北京:三联出版,1989.

[6] 铃木大拙.禅与艺术[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8.

[7] 吴平.禅趣人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 赵天相.〈茶禅一味〉寻踪有感[J].农业考古,2000(58):126.

[9] 东军.日本茶到的神髓[J].农业考古,1994(36):243.

[10]滕军.茶道与禅[J].农业考古,1995(38):76.

日本茶道论文参考文献:

[1]江静,吴玲:《茶道》,杭州出版社,2003

[2]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人民出版社,2004

[3]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4]王雅茹:浅析牧溪《六柿图》的创作意境表现,《大众文艺》,2011

[5]王雁玲:牧溪《潇湘八景图》中的消解性特征,上海大学,2007

[6]胡建明:东传日本的宋代禅宗高僧墨迹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6

[7]韩天雍:中日禅宗墨迹研究—及其相关文化之考察,首都师范大学,2007

日本茶文化论文篇2

本届禅茶大会所倡导的“心茶之路”让人们更加了解茶与禅所共有的宁静欢乐。此次大会以“传灯茗心”茶会、108位高僧共同为大红袍母树祭茶、天心永乐禅寺茶祖殿落成开光、茶文化陆羽奖颁奖等生动的形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更以禅茶论坛上的众嘉宾品茗论道,使闽茶文化得到弘扬。

适逢禅茶大会作为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的专项活动,使得世界各地的茶界嘉宾更加关注并亲自参与此次在大红袍祖庭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所召开的禅茶大会。

活动之一:禅茶文化节开幕式暨授牌仪式

在11月16日下午举行的开幕式上,各种精彩的表演为盛会增添了亮点。

天心永乐禅寺是大红袍的祖庭,也是禅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当天,在这里举行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武夷茶研究中心”的授牌仪式。随后,国家茶叶检测中心主任骆少君,亲自将一捆已经珍藏30年的湖南“千两茶”赠给天心永乐禅寺。最后,“武夷文化研究院禅茶文化研究所”在这里授牌成立。

禅茶文化发源于汉代,2000多年来凝结了古圣先贤的哲思智慧,饱含“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社会功能,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的落实与升华,倡导人们感恩自然,和实生物;包容他人,和平共处;分享成果,和衷共济;广结善缘。和气生财。禅茶文化早在宋代就被尊为日本、韩国茶道的源头,更是中国茶道、茶文化的一渠活水。

此次,来自韩国、日本以及海峡两岸的佛教界、茶学界、文化界嘉宾云集武夷山,以“缘结武夷,茶和天下”的和谐理念,为人们谱写了一曲新歌。

禅茶文化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世界”的重任。以茶净心,心净则国土净;以禅安心,心安则众生安。

活动之二:国际茶席交流暨“传灯茗心”茶会

开幕式结束之后,于九曲溪畔、柳永纪念馆草坪前,开始了一场美不胜收、精彩迭出的茶席设计交流大会。

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与现场的游客,都得到了一个漂亮的白瓷杯,并与分布在草坪各处的茶席的设计者与泡茶师们进行现场的品茗交流。

现场上演了抹茶道、禅茶道、文士茶、仙茶道等多种形式的国际茶道表演,令人目不暇接。精致的18个茶席,来自世界各地,他们都把第一道茶汤聚集在大茶钵里,再把这道茶汤普分给大众,体现了和谐与分享的精神。

此次茶席设计交流,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茶席这一方小小的空间里得到了充分表达。一段枯枝,一垅石墙,几瓣落花,几束芦苇,都可以成为设计的重要元素。人们各自取景,利用洞箫、国画、美丽的插花以及各式传统盛装,利用武夷山水天然秀气之美,演出了一场美丽的大剧。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名家,在现场挥毫作画,于天然山水中书写心中山水画轴。

活动之重,是极蕴意义的“传灯茗心”活动,美丽的莲花灯,更加表达了一种祥和安宁与祝福的色彩。

活动之三:“佛佑中华・茶和天下”大红袍祭茶祈福大典

11月17日上午,祈福法会在大红袍母树下举行。此次108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高僧相聚共同为大红袍母树举行祭茶活动,为几十年来的首次。

“得天独厚大红袍,味到岩茶意气豪。”6株历史悠久的母树,头顶是湛蓝无垠的天空,背后延伸到崖顶的泉罅,山腰中一抹血霞若隐若现,留给世人的,是无形无色却又无穷无尽的馥郁与芬芳。

来自茶学界、文化界、企业界的众多宾客和高僧于仙境氤氩中为神圣的大红袍母树祭祀祈福、开光加持,最后,一位身材魁梧的印度高僧做狮子吼,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据介绍,此后,禅茶祭茶祈福法会将每年举办一次,并沿袭这些禅茶仪轨,为禅茶开光洒净、诵经加持。

正、清、和、雅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茶文化融合之产物。“疏狂素洁只争霞,固守深山待风雅。”儒、释、道“三教”与文化产业、茶业、旅游业“三业”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无疑将很好地弘扬禅茶文化,构建和谐世界。

活动之四:大红袍祖庭茶祖殿开光仪式

11月17日上午,在天心寺,一场纪念乌龙茶祖释超全的活动在这里举行。

天心永乐禅寺是大红袍祖庭,也是武夷岩茶的发源地、乌龙茶的发源地、工夫茶的发祥地,自古有茶鼓、茶寮的设置,配备制茶、施茶的茶僧,还有普茶、施茶的仪轨,有祭茶祈福、以茶浴佛的法会。

此次,在祭祖的盛大仪式中,主持人大声宣布茶祖殿落成暨乌龙茶祖(释超全)像开光法会开始,在祥和肃穆的气氛中,红布缓缓拉开,樟木雕制的乌龙茶祖像出现在人们眼前。此时人们共同分享大红袍祖庭普茶的吉祥与欢悦。

天心寺住持释泽道法师在《祭乌龙茶祖辞》中唱颂道: “世事人为本,人性尚自然,万众崇乌龙茶祖,八方礼茶王。年年献歌舞,岁岁香火燃,活水润灵根,生机万年长。祈国泰民安,求百业兴旺,朝吉祥如意,望福禄安康。”活动之五:品茗论道――国际禅茶文化论坛

由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研究会发起,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国内10余家茶文化组织积极响应而共同成立“国际禅茶文化论坛”,作为禅茶文化国际交流的平台。

11月17日下午,国际禅茶文化论坛在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的祥学苑举行。距离第一届国际禅茶论坛已经一年,再次在武夷山举办这样的盛会,让人们感觉在秋日茶香之中,更透着浓浓的禅机。

在略显严肃而不乏精彩的论坛现场,与会前来的发言嘉宾有“中日韩三国茶道联合会顾问、韩国中华茶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寇丹先生,台湾著名茶文化专家、“中华茶文化学会”的创会理事长范增平先生,日本著名的茶师山口纪子女士等10人,他们对禅茶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在简短的一个半小时时间里,把最直接的禅茶体悟以及与武夷茶结缘的心路与人们分享。他们分别在论坛上作了精彩的讲演。认为茶更多在生活之中,而对于茶禅的认识,也应该用一颗平常心、清净心去体验。

活动之六:茶文化陆羽奖

11月17日下午,在武夷山华夏民族城开始了一场令人关注的茶文化陆羽奖颁奖盛会。颁奖及闭幕式的晚会在精彩的武夷文化歌舞、飞天舞蹈、少儿禅茶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的歌舞声中举行,令人置身于茶文化美丽的大海之中。

日本茶文化论文篇3

简者,简易也;约者,俭约也。啜茗之道,历来皆宜乎简易,而不宜乎繁难;宜乎俭约,而不宜乎奢糜。不论古今中外,斯理皆一也。这是因为,喝茶并品茶,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生理需要并文化需要。所以它贵乎简易,而非贵乎繁难;贵乎俭约,而非贵乎奢糜。史实证明,茶道生活中的大凡繁难之法,必被淘汰;大凡奢糜之风,亦必被涤荡。昔日唐代的饮茶,只缘其时所用的是饼茶,故有“九难”之说。此种“九难”之法,一般百姓人家怎堪奉行呢!无怪乎待到明代,终于来了一场革命,索性废黜饼茶,不再袭用那般繁难之法,而代之以叶茶的撮泡之法,随冲随饮,方便之极;并且亦富审美文化价值,更能体现中国茶道的自然之美并简约之美。故尔明代以降,此种撮泡之茶则历久风靡而不衰,直迄于今。

我国茶道审美文化中这种简约之美的形成,当然离不开我国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就文化背景来说,这跟文人茶道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文人茶道及其审美文化的理念颇具影响力,每每足以左右我国茶坛在审美文化方面的取向。中国文人所秉持的审美理念包括诗论、画论、乐论、戏论、书论,大体上是根柢于道家的审美学说,即以表现简约、淡泊、虚静、清逸、幽玄之类为尚。此类审美文化思潮,曾经一度澎湃于我国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坛而形成主流;至于其时的茶道审美文化呢,自然亦被渲染于其中。

而在宋代文坛的审美理念中,则有苏轼的“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之说。此外,刘克庄尚有“繁浓不如简澹”之说。故尔宋代诗词中,则不乏“疏枝”、“疏影”、“疏篱”、“疏竹”的描写,并且对于疏景、淡景的诸般意象,即如清疏、空疏、枯疏、萧疏、疏朗、疏润、疏宕、疏落之类意象,则亦常被文人们所感悟,所赏鉴,乃至用来作为创作题材而被反映到了他们的艺术作品中。他们的艺术创作是这样,茶道审美自然亦如斯也。由是文人茶道生活中这种简约之美的茶风,即应运而生焉。

当然,我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简约之美,却并非全然是由来于文人茶道。追溯起来,则有着极其遥远而悠久的历史渊源。这就不能不说到我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的滥觞史。

我国本是茶树的发源地,茶道文化的发祥地。那么,早在悠悠万载之前,我国原始茶叶文化并茶道文化是如何发生的呢?具体一点说,它是始于“简”,抑是始于“繁”呢;它是始于“俭”,抑是始于“奢”呢?乍一听,这种设问似乎是多余的,本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嘛。然而,不,这却并非多余的设问。如果比较一下中日茶道文化发生的历史,就会一眼看出彼此之间存在着怎般的殊异:我国是始于“简”,而日本却是始于“繁”;我国是始于“俭”,而日本却是始于“奢”。那么,中日茶道文化之间存在的这种殊异是偶然的么?不,当然不是,这就恰恰是所谓“历史使之然也”。

茶树宗主国毕竟最象茶树宗主国。就拿生嚼之茶来说罢,除了中国这个茶树宗主国之外,世界上有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始于生嚼之茶的呢?没有。而惟有中国却恰恰是始于生嚼之茶。即采下茶树鲜叶,就直接放在嘴里生嚼了吃,并且每每一边嚼着生茶叶,一边伴饮山泉水,且嚼且饮,且饮且嚼,这就是一种原始啜茶法。“啜”者,食、饮兼用之谓也。这种原始啜茶法,正是我国茶树原产地那些土著部族先民们对茶的最早之发现,最早之利用,最早之发明,最早之崇拜。这是出于假说么?这是出于臆测么?不,决决不然也。且看自古迄今,一直生活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境内的亘古大茶山,即哀牢山一带的苦聪人,当今依然犹在盛行嗜嚼生茶叶的这种原始茶风。兹特引录几段由苦聪人作者写下的记述文字,奉请读者诸君共赏之――

苦聪人自己认为茶有提神、解渴、消累等功效。……他们独创的咀嚼生茶(之习俗),颇受大家推崇。其方法是:选择肥嫩的两叶一芽茶梢几枝,采摘下来洗净,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可以体味到野生鲜茶叶所特有的全味。当你把那些难以咽下的余渣吐出后,即刻饮上一口山涧清泉水徐徐咽下,那种无法名状的舒服感,真能使人留连忘返,大有终生难忘之感。虽然采摘有些严格的要求,但是,由于携带方便,不管是上山狩猎,还是下地干活,都能装进自己的筒帕带着走。还有,山上地旁田边都有山涧清泉水,许是随时都可以用来品味那人间少有的舒服之感的缘故罢,如今这种用茶方式在苦聪人群内依然沿用。

――引自苦聪人作者吴小生、罗盛富:《苦聪人茶文化探源》一文。载于《民族茶文化》杂志总第2期。

请再看一看苦聪人嗜喝的鲜叶竹筒汤罢:

这是一种较为原始而又可以考证的饮茶方式。说它原始是它的煎制方法十分简单,并且还带有原始的痕迹。其过程是:采回鲜叶――洗干净――放进鲜竹筒里――加上水――烈火中煎烤竹筒――水开取出――倒在竹碗里品尝饮用。

特点:汤色黄绿,气味清香,口感亦好。

――引文同上

此外,苦聪人还惯于采用一种极其简易方便的原始烹制茶汤之法,即生烹大锅茶,亦有称之为“神仙茶”的。其烹制和饮用的情形,大抵是这样:

苦聪山寨里但凡有三五人以上一起工作时,便少不了这种茶水。这种茶水的烹制极其简单,对茶叶没有什么要求和选择,不需要任何加工,既可以是鲜叶,也可以是未经加工过的自然风干的干叶子,也不管是老茶叶还是嫩茶叶,只要是茶叶即可洗净待用。对于用量也没有严格规定,掌握一个大致适当的量放入锅中,加上适量的水烧开就可以饮用。汤色黄绿,有一股青叶味,没有喝过这种茶水的人大都会感到涩口。但是提神、解渴、消累的功效很好。尽管这种烹茶方式比较原始,由于它简便易行,还可以急用,而且没有降低茶的功效,所以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种烹茶方式在苦聪山寨依然广为流行。

――引文同上

当然,原始茶道及其审美文化的生态现场和审美现场,其原貌于今自然已经不复存在。不过由世世代代衍传下来的原始茶俗之遗风却犹在焉。当今苦聪人嗜啜的生嚼之茶,生炙之茶,生烹之茶,即清晰表明,其择茶之法,择水之法,择器之法,择境之法,皆顺乎自然,取乎自然,仰赖自然,听命自然,确乎是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俭约得不能再俭约的自然啜茶法。这不是最具我国上古时代那种茹毛饮血式的原始采集生活及其原始茶风么?

历过若干世纪的漫长岁月之后,我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亦随着社会文明的演进而演进,不论民间茶道也罢,文人茶道也罢,皆以其不同样式而养成从“简”从“俭”的优良传统茶风,呈现出了不失雅俗共赏的简约之美。譬如风靡于闽、粤一带民间的闽南工夫茶和潮汕工夫茶,无有繁难的操作程式,无有繁褥的礼仪排场。这是因为,我国茶人们深知,品茶之道,最忌繁难。就是说,茶尚简朴,茶尚平易,愈是简朴平易之茶,则愈堪啜得茶汤的本味;茶尚俭约,茶尚淡泊,愈是俭约淡泊之茶,则愈堪悟得人生的真谛。所以古往今来,我国民间从未有过繁难和奢糜之茶道。就这个意义上说,我国民间茶道委实称得上是最尚简约之美,最具我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的优异传统特色呐。

至于我国文人茶道呢,许是深受民间茶风的影响之故罢,历来大抵亦奉行尚“简”尚“俭”的雅俗共赏之茶风,非但独啜之茶如是,而且即使在茶会、茶宴上品尝的共啜之茶,则亦如是也。诸如(西晋)杜育举行的清雅茶会,(东晋)陆纳举办的清雅茶宴,(唐代)三癸亭的吟诗茶会,(宋代)苏轼的雪堂茶谭,(宋代)沈括的竹坞茶谭,(明代)徐谓的青藤茶话,(明代)惠山的竹炉茶会,(清代)蒲松龄的聊斋茶座,(清代)郑板桥的江亭茶宴,凡斯种种,亦皆不失中国茶道的简约之美。

若问,于今关注和论述我国茶道的简约之美,这究有何种特殊的意义在呢?当然,其特殊的意义就在于:眼下我国茶界正在流行着一股风,这就是盲目地追求茶道(茶艺)的过度程式化,竟以为茶道愈程式化,就愈有艺术味道,愈有文化品位。其实呢,这却只不过是一种误解,一种偏见耳。

那么,这股风的风源是来自何处呢?莫非是来自我国本土的什么所在么?否!莫非是来自西方世界的哪个国度么?否!据我所知,这股风的风源是来自我国的邻邦日本,直接间接地受到日本茶道的极端程式化的影响之所致也。

如前所述,中日茶道及其审美文化存在的殊异之一即为:我国是始于“简”,而日本却是始于“繁”;我国是始于“俭”,而日本却是始于“奢”。说到日本茶道之“繁”,那真叫难以言表呢。确然,日本茶道是当今世界上最繁难的茶道。其极端繁难之处至少包括:繁褥的礼仪,繁冗的程式,繁琐的操作,繁杂的茶器。――只因限于题旨,我这里仅就其繁褥的礼仪和繁冗的程式,略述一二罢:――

若以主客三人参与一次茶会为例,那么自始自终,他们的施礼次数是多少呢?竟达两百余人次之多!这就是说,一次茶会平均每人要施礼70人次左右。其中尚须施行若干次跪礼,包括跪坐(正坐)之礼,跪行(膝行)之礼。这里我想再插叙一则轶闻:不久之前,一位茶界老友告诉我,说是我国有一位赴日实习日本茶道的青年学子,仅仅在那里实习半年之后,只因整日价练习种种跪礼动作,其膝盖上竟被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不堪其苦矣。你瞧瞧罢,品茶竟品到了这般份上,奉茶竟奉到了这般份上,试问,世界上除了日本国度之外,其他还有哪一个国度堪以奉行如此繁褥,如此苛酷的茶道礼法呢?斯乃绝无仅有也。

当然,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无根之物。而日本茶道的这般繁褥的礼仪,尤其是这般苛酷的跪礼,究竟是根柢于哪门礼法,它又是如何衍传下来的呢?原来它是从昔日武士集团所炮制的武门礼法那里承袭下来的。其历史背景是这样:早在开创日本茶道的室町时代,其时作为日本新兴武士集团的霸主即足利义满,就特地下达一道命令,指派一批深谙武士道精神和武士道礼法的门徒,苦心谋划,献策献计,并且从幕府史库亦即武门史库中搬出所有典籍、史料,加以整理研究,拟定纲目,终于编撰而成武门礼法的大型法典系列,即所谓《三议一统大双纸》是也,凡12卷。其后,这部极端繁褥并极端苛酷的武门礼法,就成为日本茶道所遵循的礼仪法规,始终将之奉为圭臬,奉为经典。――这就是日本茶道礼法的演绎之历史,亦即其真相之所在也。

再有一点须指出的是,武门礼法非但贯穿于日本茶道每一次茶会的全过程中,而且就煎茶道来说,它与禅道礼仪杂糅在一起,从而则又规范出了一套煎茶礼法。即如小笠原流派的煎茶礼法,就有十项,包括:坐姿法、问候法、行步法、开关门法、坐垫使用法、做客法、侍奉法、茗主泡茶法、童子辅助法、茶具备用法。这十种煎茶礼法之中,尤其繁难与繁冗的则是泡茶礼法,它竟有48种之多,分别属于七大级别。这七大级别是:其一,初传;其二,中传;其三,奥传;其四,奥信相传;其五,师范之传;其六,别传;其七,五事之传。其中的“初传”、“中传”、“奥传”是基础泡茶法,共有九种,即圆盘泡茶法;方盘泡茶法;茶台泡茶法;地衣泡茶法;茶橱泡茶法;茶架泡茶法;圆盒泡茶法,小橱(附闻香)泡茶法。在这前九种泡茶法之后,接着则是后九种泡茶法,属于“奥仪相传”和“师范之传”的级别之内,具体操作内容跟前九种大同小异,这里姑且从略。这之后,更有25种泡茶法,属于“别传”的级别之内。这在他国的人们看来,不要说操作,即使浏览一眼这25种泡茶法,就叫人不免觉得够眼花缭乱,够枯燥乏味的。可是这里却又无法删剔,只好依次(19-43)引录于下:

(19)小橱柜(附添炭)泡茶法

(20)小橱柜(附燃香)泡茶法

(21)小橱柜(附插花)泡茶法

(22)抱月架泡茶法

(23)葫芦架泡茶法(客在右)

(24)葫芦架泡茶法(客在左)

(25)贵承架泡茶法(客在右)

(26)贵承架泡茶法(客在左)

(27)扇面台泡茶法

(28)大提篮泡茶法

(29)小提篮泡茶法

(30)贵人泡茶法

(31)瓢水勺泡茶法(茶炉)

(32)瓢水勺泡茶法(地炉)

(33)比翼架泡茶法

(34)焙茶泡茶法

(35)荷叶盘泡茶法

(36)抱月架泡茶法(椅式)

(37)供佛泡茶法

(38)献神泡茶法

(39)扇面台泡茶法

(40)圆橱泡茶法

(41)凉茶泡茶法

(42)樱花茶泡茶法

(43)米花茶泡茶法

――摘引自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

此外,还有作为最高级别的“五事之传”,包括有五套雅集的方式,这就是:雪月花雅集(44);插花雅集(45);品茶雅集(46);评茶雅集(47);闻香雅集(48)。

须知,上述48种泡茶礼法,并非48道程式,48项操作,而是在每一种礼法中,尚还有特定的若干具体程式和若干细节操作,可以说是无计其数。无怪乎那些日本禅师,即使毕其一生苦苦修行日本茶道礼法,每每却依然无法完全掌握之,尤其是那些世袭而秘传的礼法,若要破译其全部奥义,探明其所有底细,以及谙熟其全部操作,那更是难乎其难矣。

鉴于上述,我们则不难辨识中日茶道及其审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并非什么形式上的差异,程度上的差异,而是本质上的差异。这种本质上的差异乃是由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形成的。其它姑且不论,单说它那极端繁褥的礼仪,极端繁冗的程式,极端繁琐的操作,极端繁杂的茶器,试问,这一切除了日本民族之外,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民族堪以效法,堪以奉行呢?委实是找不到第二个国度。

说到这里,我得要回到开头的话题上。本文一开头就说过:啜茗之道,历来皆宜乎简易,而不易乎繁难;宜乎俭约,而不宜乎奢糜。正因为此,中国茶道才会形成简约之美这种优异的传统审美特色。而日本茶道却不然也。他们奉行极端繁难的礼法和程式,并且将此视为所谓“精美璀灿的文化”而百般炫耀之、鼓吹之,甚至不惜以此贬损中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妄说什么:“贵国茶道昔日尽管有过繁荣的历史,不过近代却渐趋式微。我们愿意伸出友谊之手来扶持贵国茶道,重新走上繁荣之路,如何?”你听听罢,这是一种什么语气的论调,真亏他们说得出口!试问,莫非他们这是欲把那套极端繁褥并极端苛酷的武门礼法,照样亦在中国茶坛上推而广之么?那止是梦呓耳!

不过毋庸讳言,我国茶界却也有某些人士,许是因了对于日本茶道的宗教性质及其历史文化背景素无所知之故罢,每每在受到日本茶道文化和日本茶道精神的负面影响之后,便盲目地追求泡茶和奉茶的过度程式化。譬如有些地方举行茶道(茶艺)表演,节目单上竟标出密密麻麻一大堆名目,其表演程式有多达18道的,有多达22道的,甚至更有多达28道以上的!为了拼凑程式,不惜一些非茶之道的项目,弄得不伦不类,似是而非,实在有失中国茶道固有简约之美。

唔唔!如此盲目地追求过度程式化之风,难道不该引起我们反思再反思么?

日本茶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茶文化;茶道;饮料;比较研究

茶与咖啡、可可并列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受世人欢迎的健康饮料。茶自古就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的饮料之一。作为茶的发祥地,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与诗、禅等等文化现象相结合,自古就有“品茗赋诗”的高雅之趣。中国的茶文化外延丰富、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而日本的茶文化,被称之为“茶道”,作为后起之秀在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将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做一个比较,研究他们的渊源与差异,发现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一、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在中国,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茶在产生之初作为一种药材被人们所使用,从唐代开始茶才被人们作为饮料,中国人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茶文化开始发展和发扬。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品茗赋诗、饮茶赏景”等高雅的情趣,茶文化在中国博大精神、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先秦时代是我国发现和利用茶的初始阶段,秦代以后开始人工栽培茶树,但这仅在巴蜀地区发展。之后中国的茶树分布开始向东转移,茶叶开始商品化,饮茶的风俗开始在南方盛行。这时,中国的文人墨客开始与茶结缘,饮茶在高层人士中盛行,中国茶文化也开始孕育发展起来。

众所周知,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取得空前辉煌成绩的时代,当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随着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茶叶的生产与贸易也越来越兴盛起来,茶文化也随着进人发展的繁盛阶段,唐代的茶文化成为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的茶文化从萌生之初,就带有东方文化的神韵和诗性精神,具有悠久的历史,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就诞生于中国的唐朝。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一个里程碑,他所创造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对我国茶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远播东南亚及世界各地,受到世界茶学界的推崇,美国《茶叶全书》称赞他:“无人能否认陆羽之崇高地位。”由此陆羽被后世尊为“茶圣”、“茶仙”和“茶神”。《茶经》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基本框架的构建完成。在这一时期,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大量的日本留学生和僧人来到中国学习禅宗佛理和先进文化,将中国饮茶的风俗带回了日本,自此茶文化传入日本,在日本的高僧、贵族之间扬起了饮茶、喜茶之风。

宋元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史书上记载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在这一时期,“斗茶”之风盛行,“茶会”、“茶宴”等饮茶形式已经非常普遍,市民茶文化开始兴起。

明代是我国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为现代制茶工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代废止了一些制茶的弊制,极大了促进了我国制茶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在清代时期进入闭关锁国的状态,经济发展变慢,这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与其时代相对应,制茶、烹茶等茶事又趋于繁琐,茶文化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但大量的茶馆茶庄的出现又使得饮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

进入近现代以后,茶亦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用茶来接待客人也是很多地方的待客之道。中国茶的种类多种多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采茶、制茶的技艺也越来越高。至此,中国的茶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变化,有了悠久的历史,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并向世界传播受到广泛的欢迎,与咖啡和可可并列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而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受到世人的认可,被誉为“茶的故乡”。

二、日本茶道的产生与发展

公元805年日本人最澄将茶籽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茶开始传入日本,奈良时代是日本人饮茶的开始。据文献记载,弘仁六年(公元8巧),磋峨天皇巡幸近江国,过崇福寺,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供奉。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是以磋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以弘仁年间(公元810一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后来由于政治上政策的改变,中日茶文化交流曾一度中止。然而日本茶道从“唐风茶礼”变为“侨风茶汤”,即形成具有和式风味的茶道,却是数个世纪后的室叮时代的事了。

南宋时期,日本僧人荣西来中国天台山学习禅理,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将茶籽带回日本推广了新的制茶和饮茶的方法,此时饮茶之风在上层社会普及,本着念古咏新的理念日本茶文化在汲取中国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开始创新形成新的流派,“抹茶道”初见雏形。

“斗茶”之风在后土御门天皇文明五年(1472年明宪宗成化九年,为日本足利幕府时期),八代将军足利义政退居银阁别墅(银阁寺)时,对斗茶产生浓厚兴趣。当时斗茶名家珠光(田村珠光,1423~1502)经能阿弥(义政待臣)引到身边,于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茶道”产生了――珠光虽为日本“茶道”之正祖,但他的禅法却是承继一休宗纯禅师,而珠光的“茶道”精神,也是以一休借赵州一句“吃茶去”得开悟,并接过一休所赠宋僧圆悟克勤墨迹为衣钵,成为日本“茶道”的真正开山之祖。

伟大的日本茶道艺术家千利休(公元1522一1592年)在继承了村田珠光和武野绍鸥的基础上,真正把日本茶道由喝茶提高到艺术境界。他使日本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从茶禅一味的宗教氛围还原到淡泊寻常的茶道本来面目,并确立了日本茶道中重要的“四规七则”,所谓“茶道四规”即和、敬、清、寂。所谓“七则”即提前备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应冬暖夏凉;室内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时间;备好雨具;时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

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江户时代持续了260多年。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时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后终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在此期间,千利休的子孙和弟子们分别继承了他的茶道,形成了许多的流派,其中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分别是千利休的后代,他们各自继承了千利休的茶风,人称三千家。几百年来,三千家一直保持着日本茶道正宗的地位。三千家相互合作扶持,为日本茶道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至此源自中国的日本茶道,在日本进一步被发扬光大了。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进人现代时期,日本茶道自此开始稳定的发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国的回传。日本茶道的许多流派均到中国进行交流,日本茶道里千家家元千宗室多次带领日本茶道代表团到中国访问,第100次访问中国时,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千宗室。千宗室以论文《<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获南开大学哲学博士。以此同时,北京大学的滕军博士在日本专习茶道并获博士学位,出版了《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一书。

三、中日茶文化之比较

中国与日本同属于亚洲汉字文化圈,又是一衣带水的邻邦,风俗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处,又因为民族和历史发展等原因也有很多差异。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既有共性也有不同,这里我们对中日茶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中日茶文化的共同点:

1.茶文化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美,但是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追求“和”的思想、“天人合一”境界,透过茶来感受真正的美、本质的美、自然的美。中国茶人追求品茶的纯正滋味,享受与大自然结合的美妙境界,明代的文士茶正是文人逸士寄情山水,畅怀于大自然的绝佳体现。日本茶人则赋予身边所有器具以生命,享受人和自然、人和物、物和物相融合的意境。

2.中日茶文化都以茶为载体将自己的精神理念体现在茶的实体活动中。中国茶人将传统的儒家文化、修身养性的理念体现于品茶与作茶诗绘茶画等实践活动中。中国人喜欢饮茶,品茶,品茗赋诗是文人雅士的乐趣。而日本茶道秉承禅宗理念,将其体现在茶道礼仪、茶道规范、茶道技艺上。日本茶道可谓将茶的泡制、品尝等功夫研究的淋漓尽致,充分体现着茶文化的精深。

中日茶文化的不同之处:

1.从茶文化的起点来说,茶在中国的使用首先经历了由药用、食用到饮用的漫长发展阶段,可以说这是一种从物质领域上升到精神领域的过程。而茶作为一种先进的精神文化的载体从中国传入日本其发展模式是从精神起步的。因为最初传入日本的茶叶数量十分有限,所以日本高僧是把茶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来传播的,它一开始就带有“精神文化”的浓重的宗教色彩。

2.从两国茶文化的参与者讲,日本遵循严格的世袭制,等级制度格外森严,当茶初传到日本时只在上层社会之间盛行,这与贵族及僧侣热衷于欣赏唐物的风气是分不开的。在日本茶道形成的初期,只有天皇、贵族、级别高的僧侣才有机会接触茶。在中国茶的栽培、销售、饮用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3.从民族性格来讲,两国的民族性格特点存在鲜明差异,中国人崇尚中庸和谐、开朗友善,把茶文化越来越多的融入生活。而日本人生性严谨内敛,尊重传统,所以日本的茶道精神及茶道技艺秉承传统、流传至今。

总的来说,具体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茶文化”在中国是由“茶之道”大全式的文化外延;在日本“茶道”,是以“茶之道”为载体而形成的单一文化现象。(2)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很早就有宗教介入茶文化,或者说茶文化介入宗教,但未能形成专门化的宗教主题文化;在日本,由于茶与宗教同时传入,茶文化与宗教文化很快就合而为一,形成了专门的禅宗主题文化。(3)中国“茶文化”是普世文化――从一开始便自上而下地享受之;日本“茶道”是禅宗文化――只存在上层社会,古代与民众关系不大。(4)中国“茶文化”在早期即为中国精英文化之附庸;日本“茶道”始终为日本精英文化。(5)中国茶文化始终未离茶的实体,真正的是以茶为载体的文化,其归结在“热闹”;日本“茶道”其实就是禅宗文化的全部体现,到了最高境界完全形成禅修行为而可以无茶,其归结在“冷静”。(6)中国“茶文化”以其外延性,博大却难精深;日本“茶道”以其内证性,精深却难博大。

四、小结

通过对中日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考察以及他们之间的比较研究,我们对茶的历史与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茶文化的比较研究,我们对于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有了相应的了解,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中日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变化。有利于促进中日两国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共同发展。(作者单位:辽宁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昆宁.中国茶文化艺术论[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

日本茶文化论文篇5

茶文化最初来源于中国,但是在传入日本之后,日本将茶文化赋予了自己本国的特色,茶道也由此产生。总的说来,中日茶文化在定义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以下,将对中茶文化进行总体的概述,以此对茶道、茶文化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一)中国的茶文化总说

中国的茶文化研究,当属陈香白老先生最为精通,他在对中国茶道进行定义时,将中国茶文化分为七种义理,即茶世、茶德、茶礼、茶理、茶品、茶情和茶学说。这七种义理的总结,是从饮茶过程出发的七种品格修养,使得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引导每一个品茶者完成自身品格的修养,从而实现民族的安乐和谐这道。在陈香白先生之后,还有很多学者对中国的茶文化进行研究,有人认为,饮茶是一个道德修养的过程,人们在悠闲的饮茶过程中,进行人格、道德与内心情感的训练,从而得到一种内心平和的结果。中国的茶文化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即和、静、怡、真,这四个字是中国五千年文化沉淀的结果。“和”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最早源于道家的“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它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所要求的“和谐之美”。“静”是中国茶文化中佛家思想的体现,静是每一个品茶者“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的追求。“怡”是指品茶者精神上的愉快之意,是指品茶者在品茶时的独特精神享受。“真”则是真理、真性情的意思,它是中国茶文化中最高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之处。

(二)日本的茶文化总说

茶文化从中国传入日本之后,被日本人吸收、丰富与发展,使茶文化具有了日本本圭化的特点。日本人对茶文化的定义与中国不同,也们认为:茶道就是有关沏茶、饮茶的文化祗,是用以修身养性,与别人进行沟通与学习的工具。二十世纪末期,日本的谷川激三先生曾在《茶道的美学》中,对茶文化进行了定义,也认为茶文化是一种艺术,是以茶品为媒介而演出的一种艺术。因而谷川激三先生认为茶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即艺术、社交、礼仪与修行。可以说,日本的茶文化更具有实用价值,从中国古代高深玄妙的宇宙观中解放出来,将之用于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化工具。日本茶文化的核心是禅,这与中国古代诗词中所说的“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的禅修行十分吻合,中国传统的禅宗思想认为,思想的修行不需要去全心向佛,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修养,品茶正是修身养性的方式之一。日本茶文化的形成,受中国影响很大,与中国的“和、静、怡、真”相比,日本提出了“和、敬、清、寂”四个品茶原素。与中国的道家形上的思想观相比,日本茶文化则具有相互尊敬、渴望社会安定、国家和平的愿望,这是日本茶文化在吸收了中国茶文化之后,进行了本土化思想的加工与改变。

二、中日茶文化之异同

饮茶,是中国与日本代表的东方世界所特有的生活现象。虽然茶文化最先起源于中国,但当它传到日本之后,茶文化开始发生变化,开始与中国的茶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以下,本节将对中日茶文化的异同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更好的理解茶文化有所帮助。

(一)中日茶文化相同之处

中日茶文化虽然在发展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茶文化中重视“精神内涵”的特点却是相同的。中国的茶文化中注重“天人合一”“、禅茶一味”等思想,是中国人对真、善、美境界的追求。因而中国人品茶十分注重“品”字,他们把茶看到一种形而上的存在物,甚至把茶水当作人与自然、人与天地的媒介,而饮茶的过程则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进行交流与感悟的过程,其精神内涵的追求是品茶最终目的。在这一点上,日本茶文化与中国相似“,和、敬、清、寂”是日本茶文化的精神理念,日本人在品茶时,茶水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及时茶具的使用也是极具禅宗意味的。从茶室的布置与安装,到茶具的选用,茶叶制作的程序等等,日本的茶文化无一不体现着禅宗文化中“本来无一物,勿使染尘埃”的精神追求。此外,中日两国的茶文化的相似之处还在于,都追求品茶活动舒缓身心的作用,简而言之,饮茶成为人们放松心灵的一种方式。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影响之下,人们背负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的重担,每一个中国人都把家庭、民族的伟大与振兴当作自己的责任,从而背负着重重重担的中国人,把饮茶当作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希望在这种放松心灵的品茶活动中,能够收获更多的动力与领悟。由于日本民俗所特有的民族特征,品茶理所应当的成为他们放松身心的方式,正是基于品茶这样的特点,饮茶才成为社会中最为普遍的放松方式,无论是王化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茶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喜爱。

(二)中日茶文化相异之处

日本茶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平安时代;镰仓时代;室町时代;茶碗

中图分类号: K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74-02

2004年,“东亚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中日茶文化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部分与会者在这次研讨会期间撰写了相关文章,如刘德有的《“和敬清寂”和》、李卓的《从茶道看日本文化与日本社会》。除了学术文章以外,21世纪初,关于中日茶文化的一系列论著也相继涌现,如滕军的《中日茶文化交流史》、刘铭忠的《中华茶道》、关剑平的《茶与中国文化》。

上述学者主要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中日两国的茶文化,关注茶道的发展历程及精神内涵,较少深入研究茶器。鉴于此,本文拟对平安时代盛期至室町时代日本茶碗的发展历程及其与中国茶碗的关系进行初步探析,补充已有茶文化研究的缺漏。

一、随中式茶碗之大流

从平安时代盛期到镰仓时代,日本大量地引进中国茶碗,并在茶会中直接使用。

日本平安时代的盛期正值中国的北宋年间,藤原氏与中国交往频繁,大量进口中国的唐物,唐物对日本社会生活的渗透作用加大。在藤原氏及其家族的僧人与宋商、宋神宗打交道的过程中,茶碗作为中国赠与日本的礼物之一传至日本。“1006年,左大臣藤原道长(966―1027年)在内宫参加了唐物御览式。在此仪典上展出了宋商曾令文带来的唐物。藤原道长当堂接受了曾令文奉献的礼物――苏木、茶碗、书籍。”“1072年,藤原氏家族名僧成寻(1011―1081年)访华。宋神宗在接见成寻时询问他日本需要何种中国物品,成寻回答说:需要香、药、茶碗、锦、苏芳。”茶碗的具体款式、数量和对日本茶文化的影响在这里都没有详细的记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一阶段的中国茶碗是通过官方的途径和馈赠的方式传到日本的。

镰仓时代约略相当于中国的南宋至元代,建盏茶碗传至日本,成为日本茶会上使用的茶具。“在12世纪前期的博多遗址中,发现了建盏……径山禅法及茶礼经圆尔辨圆(1241年回国),南浦绍明(1267年回国)等人传入日本之后……建盏身价大增。”南宋始于1127年,博多遗址中的建盏是来自北宋末还是南宋初的中国,有待考究。但建盏开始被日本国人所重视,却是13世纪中期以后,即南宋后期。受到重视自然知名度会随之提升,需求量会随之大增。“在径山寺,在禅宗‘继承衣钵’的传教方式的影响下,大多数日本僧人在回国时都要带回师傅的肖像画及建盏。而且有的僧侣不只带回一个。这些建盏陆续在日本上层社会流传开来。由于径山寺地处天目山,又称天目山径山寺,所以,这些建盏就被日本人命名为‘天目茶碗’。最早出现天目茶碗一词的日本史料,可举《大日本史料》所载日本建武二年(1335年)九月的《泊寺院打人等交名文书》”到了南宋末至元中后期,建盏已经成为日本僧人归国的必备品。由于建盏与径山寺禅宗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建盏有了其在日本流传的名字――天目茶碗。天目茶碗(建盏)在北宋产于我国福建省的建阳地区。蔡襄的《茶录》、宋徽宗的《大观茶论》都有提及建盏的纹理、色泽、厚度和器形。“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黑色中呈现兔毫的纹理,谈不上做工精细、引人注目,却也略显神秘、透出丝丝禅意。实际上,建盏在日本并非任何时候都称作天目茶碗。镰仓时代末期僧人玄惠法印在《吃茶往来》一书中描述门茶会状况的时候,就直接使用建盏一词。“会众列坐之后,亭主之息男献茶果,梅桃之若冠通建盏,左提汤瓶,右曳茶筅,从上位至末坐,献茶次第不杂乱……”中国的建盏东渡后在日本大受欢迎。即便有时被改名换姓,还是同一种茶碗。

平安时代的日本一味模仿中国,全盘接受中国的思想文化,对唐文化表现出强烈的仰慕之情。而北宋的统治者也继续发扬传统的朝贡贸易精神,积极向外夷展示天朝的权威。所以北宋时期,中国馈赠的唐物茶碗传入日本。平安时代末期开始,尤其进入了镰仓时代以后,日本改变了单纯模仿中国文化的路线。佛教盛行、教派林立的镰仓时代,引进的中国思想文化势必会打上本土宗教的烙印。建盏被称之为天目茶碗,正是禅宗文化大兴的反映。平安时代盛期至镰仓时代,日本茶文化汲取了不少中国茶文化的元素,为其茶道的形成奠定基础。作为饮器的茶碗,当然也不例外。不管名称改变与否,随中式茶碗之大流始终是这一时期的总体趋势。

二、创和风茶碗之独到

室町时代末期,中国茶碗传入日本的数量大减。日本开始制造具有大和民族风格的茶碗,茶道文化逐渐形成。

以乐窑陶茶碗为代表,日本脱离中国茶碗的形制,自创和风茶碗。“至16世纪末,在唐物茶碗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在唐物茶碗的形状不适合日本点茶法的情形下,千利休创制了碗底宽、碗壁厚的黑釉乐窑陶茶碗。这宣告了日本‘和物’的正式诞生,日本茶道也逐步形成。”平安时代和镰仓时代引进的中国茶碗不足以满足室町时代日本国人的需求,不但数量有限,而且样式过时。可见当时日本的茶文化已有了自己的特色。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创制的乐窑陶茶碗是什么样子的?除此之外日本茶人还烧制了怎样的茶碗?“乐烧(乐氏陶器)最具代表性的陶器是茶碗。这一陶烧流派没有中国陶瓷制造业中所流行的精湛工艺,相反,日本的工匠们喜欢让烧制的陶器显得质朴古拙……另一流派的古田织部常常有意烧制一些奇形怪状的茶碗。”粗糙、古朴的乐窑陶碗与中国明代陶瓷的精美截然不同。至于古田织部流派的茶碗,就更呈现出颠覆传统的非主流态势了。“在茶室里饮茶的时候,茶碗是个问题。使用的茶碗是圆筒形的,包括中国,无论哪里的茶碗都是圆筒形的……16世纪的日本当然已经有木制的旋转台了,在这几百年前就已经使用了。技术上已经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所以制作精致的茶碗并不是一件稀罕的事……放着那么高的陶艺技术不用,故意不使用旋转台,下意识地任凭自己的感觉去制作自己喜欢的变形茶碗,还说变形才是有趣的,也许只有日本人会这样干吧。”刻意弃用精湛的陶艺技术而根据主观的意愿来决定茶碗的形状,与中国文化注重对称、规整的修饰效果是对立的。明代中国的陶瓷制造技术进一步成熟,对茶碗的审美要求与前代相比更为苛刻。“茶瓯古取建窑,兔毛花者,亦斗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定窑最贵,不易得矣。宣成嘉靖,俱有名窑,近日仿造,间以可用,次用真正回青,必拣圆整。”建窑的茶碗色黑且粗糙,不宜用于饮器。由此可知明代中国人使用的茶碗款式――小巧玲珑、白皙亮丽、光滑精致。明人尚白瓷,屠隆的《考余事》有言:“宣庙时有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最为要用。蔡君谟取建盏,其色绀黑,似不宜用。”白瓷质地厚实,可以保温,白色与茶色相衬,赏心悦目。实用性和美观性兼具的白瓷显然优于建盏。古朴与精细、随意与圆整,无论是千利休的乐窑陶茶碗还是古田织部的变形茶碗,都跟中国明代的白瓷茶碗有着质的区别。

室町时代末期的日本创制了独具民族风格、与本土茶道文化相适应的茶碗。和风茶碗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中日贸易关系的影响。室町时代和明代在时间上大致吻合,郑和下西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朝贡贸易达到顶峰,此后,倭寇的侵扰严重威胁中国沿海地区社会的安定,明政府遂宣布海禁,中国开始走向封闭。在中国茶碗供不应求的同时,室町时代日本的茶道文化在镰仓时代反对一味模仿中国的基础上进一步趋向独立,有大和民族风格的茶碗应运而生。所谓和风,即茶碗的质朴古拙和奇形怪状,与当时极富禅意的著名茶道形式空寂茶的精神内涵不谋而合。至于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明代得以强化,茶碗的精致圆整与规章制度繁多、等级结构分明的政治气候相辅相成。此时,中日两国的茶碗在风格特色上甚少有交集。

三、结论

平安时代盛期至镰仓时代,以有天目茶碗称谓的建盏为代表,中国茶碗传入日本,被直接作为饮器用于茶道。室町时代末期,乐窑陶茶碗和变形茶碗问世,日本茶碗趋于和风化,与同一时期的中国茶碗有着天壤之别。随中式茶碗之大流到创和风茶碗之独到的发展历程,与平安时代盛期到室町时代的中日外交关系及两国各自的政治文化环境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日本茶文化论文篇7

(一)产生“茶文化”概念和使用“泛化”现象的原因

如果我们对这种“泛化”现象进行详细分析,不难发现它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文化”与“文化研究”概念本身具有宽泛、开放和综合的不确定性。长期以来,哲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都不断地进行着界定“文化”概念的努力,然而,至今仍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未能取得一致共识。有关“文化”概念的不同认识和定义,众说不一,时有新见,其概念、范畴、理论、方法都处于不断认识、探索、建构、发展的动态变化之中,“文化学”的学科体系尚不明确、学科地位也尚未真正确立。“文化”及其研究在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上的不确定、不成熟,必然会给从属于文化领域的“茶文化”概念界定和深入研究带来困惑和困难。二是茶文化自身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具有局限性。至今为止,有关茶文化的史料整理、理论研究、实践总结等学术成果大量涌现,茶文化学学科构建的重要性已经受到高度重视并形成相应的研究成果,一些高校开办了茶文化专业,都是令人欣喜的成就。然而,无需讳言的是,目前的茶文化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历史的追寻多,现实的关注少;概述的通论多,深入的阐述少;空泛的谈论多,精辟的创见少;事项的研究多,理论的建构少;内容的传承多,方法的创新少;局部的进展多,整体的推进少;业内的研讨多,跨界的交流少,等等。所有这些,都表明茶文化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存在不足,尚不足以成为支撑茶文化整体研究的理论基础,不足以成为引领茶文化整体发展的理论先导。三是迅猛发展的茶文化实践远远领先于茶文化理论的研究。一方面,茶文化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水平有待深化提高;另一方面,在当今的茶文化领域,实践的迅猛推进既大步而又踉跄地超速于理论研究的进程,也越来越多地受制于理论研究的滞后。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滞后于实践发展的理论则更有可能成为行动的阻碍。因此,思想观念和理论认识上的合理性创新发展,十分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成为必需面对的急迫任务。我们迫切需要通过开展茶文化理论研究,来复兴、引导、推动、深化茶文化发展,从而达到振兴茶产业的根本目的。四是茶文化所具有的“跨界融合”特征所致。关于这一点,笔者将在下文详细论述。

(二)“茶文化”概念和使用“泛化”现象之我见

笔者认为,对“茶文化”概念界定和使用中出现的“泛化”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加以认识:一方面,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泛化”现象确实给茶文化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由于存在“茶文化”界定不清晰、认识不到位、方向不确定、目标不准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茶文化工作者关注范围太广、涉及领域太多、战线拉得太长、开展项目太杂,不能集中力量和优势办大事,一定程度上产生“低、小、散、弱”、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状况,发展速度、发展品质、发展效果都有可能受到制约。尤其是极不利于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的“茶文化核心竞争力”,在与茶界内其他行业部门、茶界外其他文化行业部门的竞争中,难以扬长避短、脱颖而出、居于领先地位和不败之地。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更为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种“泛化”现象的内在成因中,蕴涵着茶文化不同于其他一些静态文化、纯理性文化、纯精神文化的不同之处。而这种不同,也正是它能够持续不断地得以创新发展的内在优势之所在。与哲学、历史学、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国画、油画、雕塑等传统经典艺术不同,茶文化具有与其物质文化形态紧密相连的极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茶文化的实践性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它来自于物化形态的茶叶,并以之为唯一性的基础;它与社会大众的品茗行为紧密相连,并以之为活动的载体;它需要通过冲泡、茶艺等技术、技艺的辅助,在生活实践中实现其内在的精神价值。正是这种极强的实践性,使得茶文化与现实社会、现实生活、现实人生密切关联,从而获得同样强烈的时代性。在当今这样一个文化、科技、资本、信息、网络交融共进的高新科技世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社会里,漫溢于社会和生活各个层面的茶文化,必然地会与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等等最为鲜明的时代元素、时代风尚紧密相关,它们遭遇碰撞、交会融合,呈现出调适、互动、包容、分化、裂变、扬弃、更新等等多元态势,正可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对这样一种与实践、与时代紧密相连、动态发展着的文化,我们绝对不可以简单地、刻板地以单一的学科范式将其局限于学术研究领域,并因此枯竭了它来自本体本质特征和社会实践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关于茶文化跨界融合特征的分析论证

关于茶文化的特征,许多专家学者都做过深入探讨,提出许多见解。比如,有的学者认为茶文化在整体上具有“综合性、民族性、地方性、传承性,还有社会性、集体性、类型性及播布性”①、具有“创造主体的多元性、历史传承的悠久性、表现形式的民族性、体系构建的完整性”,也有学者对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作了分析论述,指出其具有“入世精神、乐道精神、和合精神”。②等等,此处不作一一列举。以上这些茶文化特性或特征的提炼,角度不同、方法不同、目的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但提法虽异,却都各有道理。笔者在此不拟对各种提法的妥帖与否作分析评论,只从前述茶文化之“泛化”现象中,根据自己的粗浅认识和分析,提出前人尚未论及的茶文化“跨界融合”的特征,并将其视为茶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此处所谓之融合,是指茶文化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所具有的与相关学科、不同文化形式以及一些具体事项、行业、产业等高度融合的内在属性。具体来说,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的认识角度:一是从本质上来看,茶文化是多种文化、艺术、产业等交相融合的一种文化形态的呈现。比如,茶文化中,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各种社会阶层文化的融合、多种传统艺术形式的融合等等。二是从途径上来看,茶文化的融合特征通过具体途径得以实现。或者是与某一领域的直接融合,比如茶文化与歌舞艺术的融合;或者是作为平台或载体,促进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的融合,比如以茶文化为表现题材或消费需求,书法、绘画、诗词、篆刻融为一体,即促进了中国文人画的创作发展,也培育了书画交易市场。下面,对茶文化的融合特征,作一些具体论述。

(一)茶文化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

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的故乡”。茶文化的产生,基于茶的物质形态之上,没有茶的种植、采摘、加工、贸易和消费,就没有茶文化的出现和发展。茶自身属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范畴,是茶文化的物质载体,可视之为“皮”;茶文化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是茶在文化领域的发展,可视之为“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茶文化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

(二)茶文化是社会各阶层文化创造的融合

一直以来,茶文化都不只是精英文化的专宠,也不只是大众文化的喜好,“柴米油盐酱醋茶”与“琴棋书画诗词茶”二语,十分生动地概括了茶文化形成于传统文化中的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的地位,充分体现了社会不同阶层文化创造之间的融合。历史上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学士、高僧大德、大众百姓,当今社会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无不与茶文化有密切的接触和多方面的贡献。举例而言,宋徽宗赵佶十分喜爱茶叶,常和群臣“斗茶”,他曾撰有《大观茶论》,其中写有“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之句,可谓是对茶道精神的深刻体会和提炼。清乾隆皇帝曾写有众多咏茶诗篇,是中国历代皇帝中写作茶诗最多的一位,他多次巡游江南,册封御茶,推动了名茶的发展。东晋、南朝时,玄学盛行,江南士人好清谈之风,他们流连于青山秀水之间,以茶为伴,品茗畅谈,追寻玄远之境,抒发奇思妙想,在日常的茶饮中注入了精神的寄托和阐发。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融儒家思想、佛道境界、歌、舞、琴、棋、书、画、月、泉、水、器等于茶道之中,对推动茶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茶文化与佛、道教两教,均有深切的渊源。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禅门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因此饮茶是禅门修道的最好辅助。在道家看来,茶可助炼“内丹”,具有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之功,是修成长生不老之体的好办法。禅门之中,不乏与茶有关的公案和活动,比如赵州和尚的“吃茶去”、至今已办六届的世界禅茶大会、赵州柏林禅寺净慧法师的生活禅等等,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的深刻内涵。茶文化与人间生活紧密相关,普通百姓、人民群众是茶文化最基本和最中坚的创造者,不论是与茶有关的乡风民俗,还是表现思想情感的茶歌茶舞,大多出自民间社会的创造。以陕西西安为例,此地早在唐代长安就出现了专卖茶水的茶肆。唐人封演在他所著的《封氏见闻记》中即记曰:京城长安开有多家“茗铺”售卖茶水。这种现象至今如是,茶馆遍布城乡,品茶之外,还有挂画、插花、说书、唱戏等活动,成为市民们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茶客们在此提神醒脑、消闲遣兴、交流信息、收听新闻、洽谈生意。有的坐茶馆不是为了饮茶解渴,而是为了听评书艺人说书或听曲艺演唱,这叫“吃书茶”。有的在茶馆调解民事纠纷,一边饮茶,一边述说事实经过、讲清各自的道理,由调解人评理。调解人作出仲裁后,茶钱全由输理的一方支付,这叫“吃讲茶”。人们以茶馆为平台、以饮茶为媒介,发展出茶礼、茶俗、茶曲艺、茶歌舞等等茶文化事项。浙江音乐家周大风创作,蜚声中外、受到总理重视喜爱和亲自关注的《采茶舞曲》,就来自于流行于南方产茶区的我国民间歌舞体裁和浙江泰顺茶农的劳动实践,是国家领导人、艺术家与茶农共同创造、推进茶文化发展的典范之作。

(三)茶文化是我国经典传统艺术形式的融合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成就光辉灿烂。其中,诗词、书法、绘画、戏曲、青瓷、园林等等,都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取得了世界性影响的独特创造,它们都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且以诗文、书画为例,看一看他们之间的会通与融合。以诗文论,唐代诗人卢仝有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至今仍是推崇茶叶的最好文字;北宋苏轼有“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的诗句(《汲江煎茶》),写尽诗人在月明之夜用瓢汲取江水烹茶的情趣;清代著名小品文作家张潮有《中冷泉记》,极写茶人对泡茶之泉水的讲究。以书法论,著名的茶帖有唐怀素《苦笋帖》、宋苏轼《啜茶帖》、宋蔡襄《精茶帖》、清金农《玉川子嗜茶帖》等,均为名家名帖。以绘画论,著名的茶画有唐周昉的《调琴啜茗图》、元赵孟頫的《斗茶图》、元钱选的《卢仝煮茶图》、明丁云鹏的《玉川烹茶图》、明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等等,可谓多至不可胜数。这些中国传统艺术的经典之作,以茶文化为题材,赋予了茶文化以文心、诗性、画意、才情、意趣、风骨、神韵,将它升华到一个品质非凡的审美境界。同时,这些艺术形式也凭借着茶文化的承载,生发出各自蓬勃的生机,产生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正因为有了如此和谐的交相辉映,我们今天方才拥有了这样一个具有中国独特文化内涵的、华美多姿的茶文化传统。

(四)茶文化是相关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

在中国,茶叶是一个重要产业。在清代,茶叶关税收进对清政府的财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贡献极大。根据东印度公司档案记载,1817-1833年间,广州口岸出口的茶叶,占出口总货值的60%左右。鸦片战争后,直至19世纪中后期,茶叶一直是中国占第一位的出口商品,其出口值在有些年份甚至占中国总出口值的80%以上。在19世纪,中国全部出口商品所换得的外汇52.7%来自茶叶;全部进口商品所需的外汇51%靠茶叶支付。即使在英国对华大量输进鸦片后,中国茶叶出口的上风仍可以使中国对外贸易保持顺差,基本能弥补因鸦片进口而造成的大量白银外流。1880-1891年,清政府茶叶关税收进总计5338.9万两,年均449万两,相当于同期海关出口税收的55.4%左右。清政府从茶叶贸易中得到了巨大收益。①“2008年以后,我国茶园面积和茶叶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全球茶叶产量330万到350万吨,中国占130多万吨。”②巨大的茶叶经济支撑起了茶文化的发展,并使它与产业经济密切相关。历史上的茶文化在文人雅集、茶馆茶点、歌舞表演、民俗传承等等活动中发展,其中不乏市场运作、产业经营的因素和成分,形成了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在市场环境里互为依托、支撑发展的局面。在今天文化发展观念日益更新,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文化产业受到高度重视的时代氛围里,茶文化跨界融合的特征天然地符合于文化产业所具有的开放融合特征,具有产业化运作的先天基础。我国“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的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这些文化产业门类,都与茶文化有可相对接之处。文化部2012年2月23日《“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提出我国“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促进文化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工业、建筑、会展、商贸、休闲等行业融合,提高国民经济的文化附加值。……打破文化产业门类的边界,促进不同文化行业之间的联姻融合,整合各种资源,延伸文化产业链。”只要我们积极开展理论探索和实践运作,一定能在茶文化的平台上,在“打破文化产业门类的边界,促进不同文化行业之间的联姻融合,整合各种资源,延伸文化产业链”方面,走出富有实效的创新发展之路。

(五)茶文化是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融合的桥梁和载体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国茶文化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步伐,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传递着中国的形象和理念,也与世界人民的生活需求和文化精神相融合。如杭州的径山寺被称为日本茶道的发源地。早在南宋时期,日本南浦昭明禅师到径山寺学佛取经,学成后将径山寺种茶技术、制茶技术、茶宴礼仪和茶具一起带回日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日本“茶道”;日僧圆尔辨圆修行回国后,开创了多处名寺,并依据带回的《禅苑清规》制定了《东福寺清规》,其中包括严格的茶礼;日僧荣西在深研了陆羽《茶经》后,写作了日本历史上第一部饮茶专著《吃茶养生记》,茶道逐渐在日本上流社会风靡,并最终普及日本全国。在当今,2003年11月,在法国茶文化协会和法国里昂市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茶文化节”期间,茶艺表演在市政厅举行,300多位政府官员和文化名人到场观看中国茶艺表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茶文化既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三、基于跨界融合特征之上的茶文化当代核心理念探讨

(一)关于茶文化概念、内涵的简要界定

目前关于茶文化概念及其内涵的定义,主要有“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①和统揽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者两种观点②,分别代表了茶文化概念界定中狭义与广义的两个范围、两种认识。陈文华从一般的“文化”概念入手,梳理出了茶文化内涵所应包括的物态文化(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制度文化(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人们在应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四个层次。他认为,茶文化学应该结合“物质文明”,同时将研究重点放在过去比较薄弱的第三、第四两个层次,也就是狭义的茶文化。③笔者吸取以往各家所论,结合前文所论之茶文化跨界融合特征,将茶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具体展开为以下几个部分:(1)茶文化的核心部分,即指由茶而生的哲学、伦理、宗教层面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如茶道精神等内容。(2)茶文化的主体部分,即指由茶而生的社会生活层面的民风、习俗、礼节、茶艺、文学、艺术、工艺如茶歌舞等内容。(3)茶文化的相关部分,即指茶文化在市场经济层面的运作、活动、业态如茶文化园区、茶文化节会、茶文化博览展示、茶文化旅游等内容。(4)茶文化的理论研究部分,即指专家学者对茶文化现象的研究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学科建设活动。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茶文化的概念定义和内涵界定上,一方面,应该明确地把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作为茶文化概念和内涵的主要部分,这是茶文化的主体;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其跨界融合的本质特征,将市场与产业运作方面的相关内容也需适当考虑在内,避免过于机械地将其局限于精神文化或文化学科范畴之内的认识和做法,综合把握,统筹发展。

(二)“清”“敬”“和”“美”:对茶文化当代核心理念的感悟和认识

茶文化植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她的跨界融合特征,使她既与中国经典传统文化艺术相互交融,更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日常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她历经陶炼而升华至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升华出极具中国特色的茶道精神。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陆羽的“精行俭德”、庄晚芳的“廉美和敬”、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以及“理”“融”“静”“正”“真”等等,都是有关茶文化精神实质或称茶道精神的深刻阐述。生生不息的传承弘扬和与时俱进的开新造大,是文化传统得以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茶文化的历久弥新,其因也在于此。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继承优秀的茶文化传统,赋予其适应时展所需的新鲜元素和发展动力,是茶文化工作者需要面对的课题和理应承担的责任。为此,分析当代社会发展现实状况,根据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结合茶道精神、茶文化价值理念与时俱进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在此提出“清”、“敬”、“和”、“美”的茶文化当代核心理念。具体地说,所谓“清”,是指与茶叶、茶饮相关的清茶、清醇、清淡、清香,与情操修养有关的清心、清静、清纯、清净、清平、清雅、清逸、清高,与从政为官相关的清白、清风、清正、清廉、清官、清誉。“清”是茶的基本特征和人的基本品质的充分体现,一个“清”字,可以涵盖以往学者曾有提出的“德”“俭”“廉”“正”“静”“真”等多种内涵。所谓“敬”,是指人与人之间互相敬重、互怀敬意、相敬如宾的友好关系;是指人对自然、对规律和对历史、对人民的敬畏之心;是指人所应该具有的尊老爱幼的敬爱之情。一个“敬”字所体现的,是茶之于礼的价值和人行于世的守则。所谓“和”,是指基于茶文化“清”的本质和“敬”的理念之上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和谐关系。茶饮、茶品涉及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和人生礼仪的各个方面,茶中的生活,不仅只是物质享受,更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交往的规矩守则;从落到实处的角度来看,“精行俭德”、“廉美和敬”,大都关乎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社会往的尺度,大都是从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中来。茶中的生活,不仅只是个人修身养性,更讲究的是社会和谐运行的内在秩序。一个“和”字所体现的,既是茶道,也是人道和社会运行之道。所谓“美”,既指茶叶的色香味形、茶园的美化、茶人的美意、茶境的美妙,更是生活美满、道德美好、人性美善的概括。一个“美”字,是茶文化追求的最高愿景,是茶、人、社会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上的共同升华。

日本茶文化论文篇8

茶道最早兴于中国。清代《幽梦续影》中朱锡绶先生首篇便评:“真嗜酒者气雄,真嗜茶者神清,真嗜笋者骨瞿,真嗜菜根者志远。”道出古代文人对中国茶道之体会。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各国的茶树种子、茶叶名称和有关茶的文化,均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播去的。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上,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茶文化学者、茶叶专家共同签署并发表了《蒙顶山国际茶文化宣言》,取得共识:“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明发祥地。”日本神户大学教授、文学博士仓泽行洋先生在《日本茶道文化概论》的序中写道:“茶道一词初见于唐代。在唐代,茶道已脱离日常饮啜范围而成为一种优雅的精神文化。陆羽的《茶经》就是其光辉的足迹。日本茶道是出生于中国的,它的母亲就是中国茶道。”中国的古老文明,其中便包含了这份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中国茶道。

茶叶起源于五千年前,神农氏发现茶可以解毒疗疾,百姓便把茶当“灵药”用于治疗疾病。中国茶道的历史也源远流长,从西周算起,迄今已有三千多年。西周初年重要的历史文献《礼记・地官》记载,西周宫廷里已设置了“掌茶官”,同掌宫廷茶事与以茶祭祀宗庙等礼仪活动。《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在武王伐纣时(公元前1066年),巴蜀部落首领将“丹漆茶蜜”作为贡品晋献西周王室。在周王心目中“茶是圣洁的灵物”。《礼记・地官》中有“聚茶”的记载。“聚茶”指帝后们或宫廷官员以一定的礼仪方式品茶或举行隆重的茶宴。西汉时,茶祖吴理真在蒙顶山上种下七株茶树,开创了世界上人工种植茶叶的先河,到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如今,茶已经成为世界三大无醇饮料中饮用价值最高的天然饮料。

观茶道之问题

目前,作为我国精神文化遗产的中国茶道,概念存在模糊甚至混乱的现象,对什么是茶道,什么是茶艺,茶道和茶艺的关系等问题都存在认知上的误区。

理论上讲,茶文化包括四个层次:物态文化。指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包括有关茶树的栽培、茶叶制造、加工、保存、其化学成份及疗效研究……也包括品茶时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物。

制度文化。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其管理措施,称之为“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

行为文化。指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常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如宋代诗人杜来“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名句,说明客来敬茶是我国的传统礼节;千里寄茶表示对亲人的思念;民间旧时行聘以茶为礼,称“茶礼”,送“茶礼”叫“下茶”。古时谚语日“一女不吃两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礼”便不再接受别家聘礼。至于各地、各民族的饮茶习俗更是异彩纷呈,各种饮茶方法和茶艺程式也如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心态文化,即茶道。人们在用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如在品饮茶汤时所获得的心理愉悦,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以及由此生发的丰富联想;反映茶叶生产、茶区生活、饮茶情趣的文艺作品;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谓茶德、茶道。这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

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在中国茶道。如今在中国各地如春笋出土般的茶艺馆正说明了以茶道为核心的茶文化,正在为世人重新认识。

品茶道之精神

中国茶道博大精深,唐人陆羽被世人尊称为茶圣。他在名垂史册的《茶经》里讲述了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二是思想内涵。他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茶经》不论从思想性,还是从茶具造型式样以及茶事活动的严谨性、逻辑性、科学性来说,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纵观我国茶道,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自古以来形成三大茶道流派: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

在成都,各色茶馆林立,茶香浓浓,品茶之人也各有心得。

茶道专家刘女士:由贡茶而演化为的贵族茶道,是古代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在茶、水、火、器上炫耀自己的权力和富有。贵族茶道最早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周武王时期,巴蜀所产的茶叶成为朝廷贡品。贡茶制度确立了茶叶的“国饮地位”,也确立了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饮茶大国的地位。贵族茶道的茶艺要在“精茶、真水、活火、妙器”,古代贵族们不仅讲“条”,也讲“真水”。

川大教授王先生:宋徽宗赵估的《大观茶论》记述了宋代茶道的发展情况和特点。宋代不再用釜煎茶,而是将碾磨好的茶叶粉末直接放在碗内,把煮沸适度的水先灌进汤瓶,然后冲入茶碗,再用一种竹制“茶筅”搅拌均匀,称为“点茶”。值得一提的是:赵佶还把茶道精神概括为“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八个字。这些内容丰富的茶道专著同明清时代的茶文献一起,构成了举世无双的中华茶文化宝库。清朝乾隆皇帝还亲自参与“孰是天下第一泉”的争论,钦定北京玉泉水为“天下第一泉”。后来,贵族茶道的代表是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今日已渐大众化。

成都作家杨先生:雅士茶道中的士指古代的知识分子,还包括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名门闺秀、青楼歌妓、艺坛伶人等。魏晋之前文人多以酒为友,如魏晋名士“竹林七贤”,刘伶“常乘一鹿车,携酒一壶,使人荷铺随之,云:死便掘地以理”。唐以后知识界一改“狂放啸傲、栖隐山林、向道慕仙”的文人作风。人人有“人世”之想,文人作风变得冷静、务实,以茶代酒便蔚为时尚。这一转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是历史的发展把中国的文人推到这样的位置。

退休老干部李先生:文人卢仝和陆羽是唐代茶坛的两颗耀眼的明星。陆羽被尊称茶圣。卢仝被人们尊称茶仙,其《七碗茶歌》流传千古。“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这首诗对唐代饮茶的普及和茶文化传播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了人们吟诵茶的经典。唐

茶诗最多的是白居易、皮日休、杜牧、陆羽等;宋茶诗最多的是梅尧臣、苏轼、陆游等。如苏轼的“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等。对于饮茶,古时文人在乎导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于闲情雅致的品茗中悟出点什么。茶助文思,从中兴起了品茶文学、品水文学,还有茶文、茶学、茶画、茶歌、茶戏等。它们相辅相成,使饮茶升华为精神享受,进而形成雅士茶道。

茶道专家蒋先生:中国茶道的精髓在于历史悠久的禅宗茶道,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人生日用的落实与升华。茶之所以自唐代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与佛教有极大的关联。佛教认为茶可提神醒脑、帮助消化。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朽的功劳。其一,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如唐代的皎然、齐己,宋代的省念、法演,明代的慧秀、怀让,清代的石涛、弘一等大师均有茶诗传世。其二,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行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具神韵。其三,佛门的茶事活动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并为发展茶道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日本茶道的一部分就归属并吸收了中国禅宗茶道的精华。

成都市大慈寺禅茶历史悠久,曾有成都最古老的茶堂。“大慈禅茶”由唐代大慈寺无相禅师(新罗国王子)发明,取蒙顶山茶芽精制而成。无相禅茶的传播分为三条路线:一是经过1200多年,从唐代的成都大慈寺直接传承到现代的“大慈禅茶”。二是通过无相禅师在古新罗国的崇高地位和影响,由其信徒和茶人传播到韩国的“无相禅茶茶艺”。三是由其再传弟子直接或间接传播到日本的“无相茶道”。而“茶禅一味”这句名言是由宋代成都昭觉寺的圆悟克勤禅师正式提出的。据《新选昭觉寺志》记载:有日本僧珠光,参礼佛果克勤禅师,师受以《正法眼藏》,并书赠“茶禅一味”的墨宝。珠光回国时,所乘海船遭台风袭击而沉没,而此墨宝被他珍藏于用生漆密封的竹筒里,飘流至日本本州岸边,为一休和尚所得,珍藏于京都大德寺。日本僧人见此墨宝而省悟,发挥祖师奥旨,而后阐扬日本茶道,盛传至今不绝。

“茶禅一味”就是把佛法禅理、清净心、平常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饮茶只是个契机。禅者:心也、佛心、觉心、佛性也。要用清净心饮茶,将茶之性与禅之心相融一体,以茶悟禅,以禅悟心,以至“明心见性”。通过饮茶应明白:人活在当下,过去、将来都不离当下,行住坐卧不离当下,只有把握当下、珍惜人生才是真理。正如大慈寺唐代祖师无相禅师所提茶偈曰:

幽谷生灵草,堪为入道媒,

樵人采其叶,美味入流杯。

静虑成虚识,明心照会台,

不劳人气力,直耸法门开。

禅的精神在于悟,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饮茶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如今的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将正气溶入感恩中,将清气溶人包容中,将和气溶入分享中,将雅气溶入结缘中……

解茶道之窘境

如何更好地把我国自古以来的茶道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呢?茶道专家李教授认为,首先,要在我国建立专门研究茶道的机构,带动与国际茶道的交流,走向世界。如2005年春,中国成都大慈禅茶研究会成立,并在蒙顶山设大慈禅茶基地。如今,它的禅茶堂已成为中外名人、四川的文人墨客、社团组织的聚会之所,同时又是中外茶文化研讨、交流的重要场所,曾多次与韩国、日本、东南亚茶道界进行文,化交流。

近年,杭州建立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每年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频繁。杭州还建立了两个部级茶叶研究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其次,要培养专门精通茶道的人才。中国的茶文化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刚刚起步三五年的中国现代茶艺业要发展到理想的水平还需要时间。对茶艺师的要求要不断提高,不仅是外貌、形态的要求,还要对茶的知识和文化有充分的了解,达到孔子提出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要求,更要从精神层次上悟到茶道的内涵,如此,才能带动和影响大众。

要开展好对茶文化的宣传工作,多举办茶文化的活动,让民众提高这方面的意识。杭州是我国首次倡导“全民饮茶日”的城市,现在它每年举办一次这样的活动。杭州还准备向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有关国际机构发出“世界饮茶日”倡仪,打造“世界茶都”。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