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基础会计实训论文8篇

时间:2023-04-08 11:32:01

基础会计实训论文

基础会计实训论文篇1

[关键词]基础会计;培训体系

基础会计理论作为会计学以及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内容,建立健全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对进一步提升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提升企事业单位资源优化配置以及规避财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1]。当前,随着我国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更加成熟,我国会计制度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的需要经历了几次变迁,基础会计理论的培训需要不断的与变革的会计制度进行对接,更新基础会计理论的培训内容,使之做到系统科学[2]。企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基础会计理论知识的培训,从源头强化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提升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水平。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对构建系统科学的会计基础理论培训体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基于新会计制度,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健全我国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1基础会计理论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由于我国基础会计理论培训课程设置往往是一种短期的业务培训模式,培训周期较短,导致我国基础会计理论培训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当前我国基础会计理论培训工作中缺少实践操作环节的培训。培训工作主要是对基础理论的教学和培训,缺乏实务知识的学习,有可能导致受培训人员虽然掌握了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工作的实际运用当中出现问题,受训人员的理论运用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升[3]。二是基础会计理论培训的政策导向性不强,当前,基础会计理论体系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并不能很好的结合会计政策的动态变化,随着企事业经营生产内容的增多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会计制度也在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应当注重运用的时效性[4]。三是基础会计培训课程内容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一方面,部分基础会计培训课程不能够按照基础会计知识点的重要性安排相应的课程安排,采用统一的课程安排,不能合理的按照不同环节重要性安排不同的课时。另一方面,基础会计培训课程缺少必要的职业道德培训,这方面的培训几乎没有或者只占有少量的课程安排。

2优化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的必要性

优化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是市场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会计制度以及相关准则的变革也要求基础会计培训的内容根据新的变化形式不断进行调整,使培训内容与会计制度相对接。由于当前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导致课程学习者并不能真正掌握基础会计理论的重点,对基础会计理论的实际操作掌握也不强,导致相关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很好的胜任岗位的需求,职业操守也有待进一步的加强。这就要求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课程设计,在强调基础会计重点的同时,增强受训人员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强化受训人员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做到“遵循准则”以及“不做假账”要求。

3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完善路径

一是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强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课程设计在相关知识点的培训以后,需要选取相应的操作实务加强培训效果的巩固,使受训人员可以在参加工作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职能的要求。二是基础会计理论培训内容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新。一方面,增加会计信息化建设等相关方面技能的培训,使受训学员能够掌握更多的会计技能。另一方面,基础会计理论培训内容应当及时更新内容,与会计准则的调整内容相匹配。从两个方面完善和更新基础会计培训内容,提升培训质量。三是基础会计培训课程应当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一方面,要根据基础会计理论相关知识点的重要性合理的安排课程课时的安排,对基础会计理论中的复式记账、账户体系以及会计核算等相关知识安排与更多的课时。另一方面,在进行基础会计专业知识技能的授课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会计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的培训,树立职业道德意识。

4结语

我国基础会计理论培训课程设置往往是一种短期的业务培训模式,存在的缺少实践操作环节培训、政策导向性不强以及课程内容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优化应当不断对相关培训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并对学员的业务操作能力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剑媚.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结合[J].商业会计,2016(22):118-120.

[2]王佩娴.体验式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4(02):83-84.

基础会计实训论文篇2

[关键词]基础会计;培训体系

基础会计理论作为会计学以及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内容,建立健全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对进一步提升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提升企事业单位资源优化配置以及规避财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1]。当前,随着我国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更加成熟,我国会计制度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的需要经历了几次变迁,基础会计理论的培训需要不断的与变革的会计制度进行对接,更新基础会计理论的培训内容,使之做到系统科学[2]。企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基础会计理论知识的培训,从源头强化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提升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水平。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对构建系统科学的会计基础理论培训体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基于新会计制度,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健全我国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1基础会计理论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由于我国基础会计理论培训课程设置往往是一种短期的业务培训模式,培训周期较短,导致我国基础会计理论培训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当前我国基础会计理论培训工作中缺少实践操作环节的培训。培训工作主要是对基础理论的教学和培训,缺乏实务知识的学习,有可能导致受培训人员虽然掌握了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工作的实际运用当中出现问题,受训人员的理论运用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升[3]。二是基础会计理论培训的政策导向性不强,当前,基础会计理论体系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并不能很好的结合会计政策的动态变化,随着企事业经营生产内容的增多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会计制度也在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应当注重运用的时效性[4]。三是基础会计培训课程内容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一方面,部分基础会计培训课程不能够按照基础会计知识点的重要性安排相应的课程安排,采用统一的课程安排,不能合理的按照不同环节重要性安排不同的课时。另一方面,基础会计培训课程缺少必要的职业道德培训,这方面的培训几乎没有或者只占有少量的课程安排。

2优化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的必要性

优化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是市场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会计制度以及相关准则的变革也要求基础会计培训的内容根据新的变化形式不断进行调整,使培训内容与会计制度相对接。由于当前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导致课程学习者并不能真正掌握基础会计理论的重点,对基础会计理论的实际操作掌握也不强,导致相关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很好的胜任岗位的需求,职业操守也有待进一步的加强。这就要求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课程设计,在强调基础会计重点的同时,增强受训人员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强化受训人员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做到“遵循准则”以及“不做假账”要求。

3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完善路径

一是基础会计理论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强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课程设计在相关知识点的培训以后,需要选取相应的操作实务加强培训效果的巩固,使受训人员可以在参加工作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职能的要求。二是基础会计理论培训内容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新。一方面,增加会计信息化建设等相关方面技能的培训,使受训学员能够掌握更多的会计技能。另一方面,基础会计理论培训内容应当及时更新内容,与会计准则的调整内容相匹配。从两个方面完善和更新基础会计培训内容,提升培训质量。三是基础会计培训课程应当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一方面,要根据基础会计理论相关知识点的重要性合理的安排课程课时的安排,对基础会计理论中的复式记账、账户体系以及会计核算等相关知识安排与更多的课时。另一方面,在进行基础会计专业知识技能的授课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会计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的培训,树立职业道德意识。

4结语

基础会计实训论文篇3

关键词:会计学基础 课程改革 实训 措施

1 会计手工模拟实训课程设置的目的

目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财会专业所开设的“会计学基础”课程(注:“会计学基础”课程在不同的院校,其名称会有所不同,如“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基础”、“会计基础”等)主要是采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分开设置的方式,具体来讲,即:分别开设“会计学基础”课程与“会计基础模拟实训”课程(注:“会计基础模拟实训”课程在不同院校,其名称会有所不同,如“会计基本技能”、“基础会计实训”等,但其内容几乎都是一致的,即为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在此,会计手工模拟实训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手工来进行会计基本账务处理的方法和技能,而设置这门手工会计实训课程的理由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1.1 便于学生学习和充分理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 “会计学基础”课程主要是讲解关于会计学原理的基础课程,是其他财会专业课程的先导课程。但是,由于会计学原理本来就是很抽象的理论,当初学者刚刚接触时,由于没有感性的认识,常常会感到较难理解,特别当讲解到“记账凭证的编制”和“会计账薄的登记”等教学内容时,如果仍然停留在课本而不进行纸质凭证和账薄的手工操作的话,那么学生学习的结果往往就是似懂非懂。因此,有必要开设相关的实训课程,以便使学生将会计学理论与会计实际工作相结合,同时也为后续的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为“会计电算化”和财务软件的学习奠定基础 尽管现在许多企业已经采用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取代了手工会计,但是会计电算化毕竟是以手工会计为基础的,如果学生学习完会计基础理论就直接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即便能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一般账务处理的方法和技能,但是对于其中的原理是不会很明白的,特别对于手工处理账务和计算机处理账务的异同点是不可能有清晰的认识,必定是模糊的、抽象的。因此在课程的编排上,必须将手工会计基础的模拟实训课程放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之前开设。

1.3 掌握手工会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必需性 目前仍有不少小企业还是采用手工会计来做账的,总会有学生去到这样的企业工作,因此,学生必须学会并掌握手工会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 将“会计学基础”课程与“会计基础模拟实训”课程分开设置的弊端

鉴于以上三点,会计是一门原理很抽象但其实践性、操作性又很强的学科,而“会计基础模拟实训”课程主要教授学生采用手工来进行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编制、会计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实训课程,因此,财会专业设置这门实训课程的必要性是不容质疑的。但是,目前将“会计学基础”课程与“会计基础模拟实训”课程分开设置(即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分开设置)的方法是存在弊病的,主要有以下三点:①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如当学生学习“会计学基础”课程中关于“记账凭证的编制”和“会计账薄的登记”等章节的内容时会感到很抽象,此时,难免学生会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来吸收这部分的知识,这样就有可能与实际工作产生偏差、甚至是错误,那么,如果等到以后学习“会计基础模拟实训”课程时再进行纠正就不大容易了。②分别设置“会计学基础”与“会计基础模拟实训”两门课程所花费的学时数肯定要比将两门课程合并所花费的学时数多,这样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③高职教育的理念是“突出职业技能和应用技能的的培养”,显然,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分开设置的做法是不符合高职教育的理念的。

3 会计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简而言之,目前多数院校开设的“会计学基础”课程是需要进行改革的,而本人对于此门课程改革的思路是:将“会计学基础”课程与“会计基础模拟实训”(此实训专指手工会计的基础实训,以下同)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即采用真正将会计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3.1 教学内容分模块(或分项)。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先讲解会计学原理,然后立即进行该模块的实训,采用教师讲解与学生实操相穿插的办法;当所有单项模块的教学内容结束之后,安排一个模拟企业连续两个月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的实训。具体章节可以做如下编排:

第一章,总论;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方程式;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第四章,会计实务中对文字、数字书写的要求及实训;第五章,会计凭证(会计凭证的种类;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及实训;通用记账凭证和收款、付款、转账凭证和的填制方法及实训;原始凭证的黏贴方法及实训);第六章,工业企业的日常经济业务的处理(包括月末结转利润的业务)(注:本章要求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边学边做,包括相关经济业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记账凭证的编制等);第七章,会计账薄(会计账薄的种类;建立和启用会计账簿及实训﹝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账页格式的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会计账簿的登记及实训;更正错账的正确方法及实训);第八章,账务处理程序(重点: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及实训;第九章,对账、结账方法及实训;第十章,存货的盘存制度和财产清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实训);第十一章,会计报表的编制(重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实训;第十二章,装订记账凭证实训;第十三章,模拟企业综合实训(某模拟企业两个月的全盘账务处理,包括从原始凭证的填制到会计报表的编制、会计资料的装订等全部会计处理程序)。

以上所指的每一项“实训”在实际的教学中,都应该让每一个学生经历从学习、练习到熟练掌握的过程,同时,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对待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的态度以及学生完成实训的作品等给予其该门课程的成绩,要注意分值设置的合理性。

3.2 在实训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真实或高度仿真的票据、单据等原始凭证以及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即要求所采用的模拟原始凭证的内容、格式、大小等与真实的原始凭证相差无几。在目前的许多会计理论教材中,举例时通常采用对经济内容进行文字描述的做法,这显然与实际工作不相符合,因此,给学生进行实训的资料必须采用与真实原始凭证相差无几的票据、单据等,这些原始凭证还必须印制有与实际相差无几的业务印章和会计核算印章。不过,由于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可供会计实训课程教学使用的高度仿真模拟资料非常之少,因此,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教师自行编写实训教材,教材中的经济业务难度可稍微简单些,以帮助初学者尽快理解和掌握会计学原理和会计账务的实操方法与技能。记账凭证、账薄和报表等资料可以在文具店购买或自行印刷。

3.3 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于会计凭证的编制、会计资料中文字、数字的书写、会计账薄的登记、结账的具体操作方法等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组织学生系统地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并在学生实训的过程中加以严格要求。比如:有些学生在填制凭证和登记会计账薄时害怕写错,于是用铅笔写,或者先用铅笔写,然后用水笔描一遍,教师一旦发现这种现象,应该及时予以制止,要让学生明白:会计实训课程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掌握并熟练会计工作实际操作的方法和技能,不要害怕写错,如果写错了,就采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更正(如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这样,学生从一开始就会按照规范来进行会计操作,将来毕业后一工作就能够得心应手。

3.4 在实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经常强化学生在会计实操过程中的审核和监督意识,比如在不分岗实训(注:分岗实训将安排在后续课程“财务会计”里),即学生一人承担不同工作职责和岗位(如出纳、记账、制单、复核等)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编制完记账凭证后互相审核凭证,并在记账凭证上签上复核人的名字,还要以此作为课程成绩评定的内容之一;当学生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必须提醒学生现在是以“出纳”的身份来登账的,让他们意识到身份的转换。

3.5 在实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针对实训的某些具体细节予以指导。此外,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小结,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起来,学生才能更好地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3.6 在相关模块的实训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错误的实训资料,如不合法、不合理的原始凭证,或者填制错误的记账凭证,以及登记错误的会计账簿等,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错误,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还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审核和监督意识。

3.7 本课程设置为144-180学时,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或者分两个学期完成,即一年级的第一和第二个学期。

基础会计实训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 理论教学 实训 并重

[论文摘要]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是操作性、技术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学好基础会计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学好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训的学习是并重的。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后续各门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由于该门课程涉及的概念多,理论抽象,核算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会计学本身是一门操作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讲授起来显得比较枯燥,如果教师一味的讲述理论知识,不辅助一定的实训或实训工具,面对一群对会计知识一无所知的学生,要提起他们对该课程的兴趣和一定的感观认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训的重要性。通过实训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会计专业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过程式知识,分别通过会计理论教育和会计实践两条途经获取。这两条途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一、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实训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国教育正朝着把大学教育普及的方向快速发展,就业成了教育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大学生是不愁工作的,但在教育全面扩招的今天,就业成了国家、企业、家庭中最大的问题。是工作机会减少了吗,不全是;是我们的用人单位太挑了吗,也不全是。因此,我们的教育单位“觉醒”过来了,是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了。所以很多院校都在改革,针对用人单位的普遍意见(学生缺少实践能力),都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上花了很多的成本。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又走入了一个误区—忽略的理论知识。在近十年的会计教学中,笔者发现,会计实训是很重要的,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面对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说,应如何打好他们的基础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授课程中应做到语言风趣,尽可能的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很抽象的概念。比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大多学生对于生产成本这个会计科目非常难理解,我举了一个炒“宫爆鸡丁”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把“直接材料”的投入、“直接人工”的投入、“其他直接支出”的投入和“制造费用”的分配转入比喻成 “鸡丁”的投入、“花生米”的投入、“油盐”的投入和“水电煤气”的分配转入,增强了学生的感官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实训和实训工具是理论知识的保障

注重理论,加强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基础会计教学的根本任务。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每当碰到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内容时,在课堂上很难下定义和解释,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即使花费了大量精力,其效果仍不理想。如果我们在会计实验室中进行实物教学,复印一些典型的原始凭证, 购买各种格式的记账凭证、报表,要求学生完成填写、鉴别、审核原始凭证,正确填制记账凭证,自己动手装订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和总账,编制会计报表,依次完成整个会计循环。若有条件可领学生到实习企业进行参观, 在参观中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工厂的生产流程、业务内容; 在实习企业会计工作室, 让学生多看一些不同类型的原始凭证, 了解从原始凭证到会计报表的整个核算过程和会计工作组织知识。这样学生所接受的将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实战演习,从初始记账、算账、报账到关键的用账、可以弥补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缺憾,可以为我们培养出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会计人才。

三、理论知识应和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会计专业理论与会计实训的衔接,能突出会计知识的适用性。会计理论来自于会计实践, 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 同时又对会计实践工作加以指导, 所以教师在对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构建出较完整的理论框架, 而且还要树立起完整的操作理念。因此, 在讲授基础会计课程时都需组织配备相应的会计模拟实训资料与教材进行衔接, 将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指导学生实训, 将较系统的实训资料发给学生, 把需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 将实训作为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指导学生会计实训, 把学生的理论思维引到与会计相结合的实际中去, 通过实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增强会计知识适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学生太“懒”了,许是高考压得他们太久了,一进大学就松懈下来。确实大学学习较之高中要松的多,所以为了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基础会计教学应将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与会计实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许多理论问题根据实训需要由学生自主去钻研解决, 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 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个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师的讲课精力可也放在学生通过钻研而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上来, 便于体现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误区与规避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理论教学与实训的比例,如果课前没有充足的准备工作,很容易造成厚此薄彼的现象。特别是实训,根据学生的配合程度和教师的控制能力,所需时间会不尽相同。因此为了能更好了教学,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做到课前收集资料、课中精炼讲解、课后留有内容,让学生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之, 对于基础会计的教学,需要在注重会计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会计实训, 并且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基础会计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学好后续课程打好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兆英:会计理论教学与模拟实训的衔接问题探析.会计之友,2006,(11)

[2]强锦:关于《会计学基础》教学的思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7,(01)

基础会计实训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 理论教学 实训 并重  

  

[论文摘要]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是操作性、技术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学好基础会计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学好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训的学习是并重的。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后续各门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由于该门课程涉及的概念多,理论抽象,核算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会计学本身是一门操作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讲授起来显得比较枯燥,如果教师一味的讲述理论知识,不辅助一定的实训或实训工具,面对一群对会计知识一无所知的学生,要提起他们对该课程的兴趣和一定的感观认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训的重要性。通过实训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会计专业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过程式知识,分别通过会计理论教育和会计实践两条途经获取。这两条途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一、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实训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国教育正朝着把大学教育普及的方向快速发展,就业成了教育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大学生是不愁工作的,但在教育全面扩招的今天,就业成了国家、企业、家庭中最大的问题。是工作机会减少了吗,不全是;是我们的用人单位太挑了吗,也不全是。因此,我们的教育单位“觉醒”过来了,是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了。所以很多院校都在改革,针对用人单位的普遍意见(学生缺少实践能力),都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上花了很多的成本。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又走入了一个误区—忽略的理论知识。在近十年的会计教学中,笔者发现,会计实训是很重要的,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面对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说,应如何打好他们的基础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授课程中应做到语言风趣,尽可能的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很抽象的概念。比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大多学生对于生产成本这个会计科目非常难理解,我举了一个炒“宫爆鸡丁”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把“直接材料”的投入、“直接人工”的投入、“其他直接支出”的投入和“制造费用”的分配转入比喻成 “鸡丁”的投入、“花生米”的投入、“油盐”的投入和“水电煤气”的分配转入,增强了学生的感官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实训和实训工具是理论知识的保障  

注重理论,加强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基础会计教学的根本任务。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每当碰到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内容时,在课堂上很难下定义和解释,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即使花费了大量精力,其效果仍不理想。如果我们在会计实验室中进行实物教学,复印一些典型的原始凭证, 购买各种格式的记账凭证、报表,要求学生完成填写、鉴别、审核原始凭证,正确填制记账凭证,自己动手装订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和总账,编制会计报表,依次完成整个会计循环。若有条件可领学生到实习企业进行参观, 在参观中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工厂的生产流程、业务内容; 在实习企业会计工作室, 让学生多看一些不同类型的原始凭证, 了解从原始凭证到会计报表的整个核算过程和会计工作组织知识。这样学生所接受的将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实战演习,从初始记账、算账、报账到关键的用账、可以弥补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缺憾,可以为我们培养出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会计人才。  

三、理论知识应和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会计专业理论与会计实训的衔接,能突出会计知识的适用性。会计理论来自于会计实践, 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 同时又对会计实践工作加以指导, 所以教师在对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构建出较完整的理论框架, 而且还要树立起完整的操作理念。因此, 在讲授基础会计课程时都需组织配备相应的会计模拟实训资料与教材进行衔接, 将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指导学生实训, 将较系统的实训资料发给学生, 把需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 将实训作为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指导学生会计实训, 把学生的理论思维引到与会计相结合的实际中去, 通过实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增强会计知识适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学生太“懒”了,许是高考压得他们太久了,一进大学就松懈下来。确实大学学习较之高中要松的多,所以为了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基础会计教学应将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与会计实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许多理论问题根据实训需要由学生自主去钻研解决, 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 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个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师的讲课精力可也放在学生通过钻研而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上来, 便于体现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误区与规避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理论教学与实训的比例,如果课前没有充足的准备工作,很容易造成厚此薄彼的现象。特别是实训,根据学生的配合程度和教师的控制能力,所需时间会不尽相同。因此为了能更好了教学,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做到课前收集资料、课中精炼讲解、课后留有内容,让学生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之, 对于基础会计的教学,需要在注重会计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会计实训, 并且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基础会计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学好后续课程打好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兆英:会计理论教学与模拟实训的衔接问题探析.会计之友,2006,(11)  

[2]强锦:关于《会计学基础》教学的思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7,(01)  

基础会计实训论文篇6

    [论文摘要]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是操作性、技术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学好基础会计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学好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训的学习是并重的。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后续各门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由于该门课程涉及的概念多,理论抽象,核算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会计学本身是一门操作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讲授起来显得比较枯燥,如果教师一味的讲述理论知识,不辅助一定的实训或实训工具,面对一群对会计知识一无所知的学生,要提起他们对该课程的兴趣和一定的感观认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训的重要性。通过实训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会计专业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过程式知识,分别通过会计理论教育和会计实践两条途经获取。这两条途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一、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实训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国教育正朝着把大学教育普及的方向快速发展,就业成了教育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大学生是不愁工作的,但在教育全面扩招的今天,就业成了国家、企业、家庭中最大的问题。是工作机会减少了吗,不全是;是我们的用人单位太挑了吗,也不全是。因此,我们的教育单位“觉醒”过来了,是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了。所以很多院校都在改革,针对用人单位的普遍意见(学生缺少实践能力),都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上花了很多的成本。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又走入了一个误区—忽略的理论知识。在近十年的会计教学中,笔者发现,会计实训是很重要的,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面对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说,应如何打好他们的基础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授课程中应做到语言风趣,尽可能的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很抽象的概念。比如,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大多学生对于生产成本这个会计科目非常难理解,我举了一个炒“宫爆鸡丁”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把“直接材料”的投入、“直接人工”的投入、“其他直接支出”的投入和“制造费用”的分配转入比喻成 “鸡丁”的投入、“花生米”的投入、“油盐”的投入和“水电煤气”的分配转入,增强了学生的感官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实训和实训工具是理论知识的保障  

    注重理论,加强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基础会计教学的根本任务。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每当碰到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内容时,在课堂上很难下定义和解释,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即使花费了大量精力,其效果仍不理想。如果我们在会计实验室中进行实物教学,复印一些典型的原始凭证, 购买各种格式的记账凭证、报表,要求学生完成填写、鉴别、审核原始凭证,正确填制记账凭证,自己动手装订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和总账,编制会计报表,依次完成整个会计循环。若有条件可领学生到实习企业进行参观, 在参观中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工厂的生产流程、业务内容; 在实习企业会计工作室, 让学生多看一些不同类型的原始凭证, 了解从原始凭证到会计报表的整个核算过程和会计工作组织知识。这样学生所接受的将不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实战演习,从初始记账、算账、报账到关键的用账、可以弥补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缺憾,可以为我们培养出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会计人才。  

    三、理论知识应和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会计专业理论与会计实训的衔接,能突出会计知识的适用性。会计理论来自于会计实践, 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 同时又对会计实践工作加以指导, 所以教师在对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构建出较完整的理论框架, 而且还要树立起完整的操作理念。因此, 在讲授基础会计课程时都需组织配备相应的会计模拟实训资料与教材进行衔接, 将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指导学生实训, 将较系统的实训资料发给学生, 把需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 将实训作为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指导学生会计实训, 把学生的理论思维引到与会计相结合的实际中去, 通过实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增强会计知识适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学生太“懒”了,许是高考压得他们太久了,一进大学就松懈下来。确实大学学习较之高中要松的多,所以为了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基础会计教学应将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与会计实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许多理论问题根据实训需要由学生自主去钻研解决, 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 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个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师的讲课精力可也放在学生通过钻研而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上来, 便于体现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误区与规避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理论教学与实训的比例,如果课前没有充足的准备工作,很容易造成厚此薄彼的现象。特别是实训,根据学生的配合程度和教师的控制能力,所需时间会不尽相同。因此为了能更好了教学,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做到课前收集资料、课中精炼讲解、课后留有内容,让学生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之, 对于基础会计的教学,需要在注重会计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会计实训, 并且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基础会计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学好后续课程打好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兆英:会计理论教学与模拟实训的衔接问题探析.会计之友,2006,(11)  

    [2]强锦:关于《会计学基础》教学的思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7,(01)

基础会计实训论文篇7

关键词:CDIO理念 资产评估 实训教学体系

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是一种合作学习,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探讨、交流、协作,共同完成项目设计、规划,最后独立实施完成项目。基于CDIO 教育理念的资产评估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应是以培养合格的资产评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应用资产评估知识技能教育为主线,以资产评估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基本资产评估理论知识传授为基础,使资产评估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结构得以优化、全面协调发展。

一、建立基于CDIO理念的资产评估实训教学体系的意义

(一)有利于借鉴CDIO理论和应用“做中学”方法,创新资产评估专业教学模式。CDIO理论主要是借鉴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创造的“做中学”工程教育理论,将其应用到建设项目资产评估课程实践性教学中,开发实践性工程资产评估教学实验项目,它是“做中学”原则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体现。资产评估专业教育完全可以应用“做中学”方法,实现由传统“通知教育”向现代“通识教育”转化。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与就业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延伸就业链。平时,学生对资产评估专业知识掌握只局限于一些资产评估基本概念、程序和方法等纯理论性知识,在资产评估实务应用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不能从事资产评估具体实务操作,也不具备应对经济社会对资产评估人才培养需要的能力。因此,在资产评估专业中开设资产评估实训课程是提升资产评估专业学生专业素质与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又提高了资产评估教育质量,延伸了学生就业链。

(三)有利于培养高端资产评估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资产评估人才需要变化。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对广西加快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广西资产评估行业完全有条件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资产评估行业的社会影响将不断扩大。

二、基于CDIO理念的资产评估实训教学体系构建原则

(一)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目前高校培养的评估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这个行业的发展需要。因此,构建资产评估实训教学体系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综合考虑社会发展需要、市场经济需求、行业发展需求及学生未来发展方向,为评估行业培养高素质的评估人才。

(二)深厚专业基础知识,拓宽相关领域理论。评估行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除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熟悉相关领域工程基础知识和经济基础知识,以满足服务经济需要。因此,知识体系的构建强调专业基础知识,突出服务工程基础,注重多领域知识的交叉与融合。

(三)融合国际规范,突出国际化特点。评估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服务,是一个国际化的合作。要想在全球范围内赢得竞争力,评估人才就必须符合国际化标准,熟练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熟悉行业规范和国际标准,具有跨文化沟通、协作能力等。

三、基于CDIO理念的资产评估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体系设计。基于CDIO理念的资产评估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严格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设置专业学科核心课程,保证理论课教学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同时,课程设置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因此基于CDIO理念的资产评估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应是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与社会实践于一体的课程体系。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综合性的实践项目为核心,将学科性理论课程、训练性实践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有机整合,完成基本实践、专业实践、研究创新与社会适应等4种能力的培养。

(二)实训教学平台设计。在每一个课程实训中,研究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重叠内容的衔接和过渡;设计课程实训和课程群大实训(综合实训),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并通过与现实企业合作的大型实训项目串联课程实训知识体系进行开放式实训,通过这些实训加强所学知识和应用能力;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运用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

为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资产评估专业应根据学科交叉渗透、理论实践融合、资源优化共享的实验教学理念,按照“理论―课程实训―综合实训―跨学科综合实训”四步骤设计实训教学平台,应构建的实训教学平台。

(三)实训课程体系的结构设计。资产评估专业应按照CDIO的理念,即按照“基础―提高―创新”三阶段进行实训教学层次体系设计,将实训教学细分为阶梯状的三个不同层次,第一层次是入门阶段,也是通识课程基础实验阶段和专业基础性实训,通过这一阶段学习,激起学生的兴趣并使其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第二层次是小项目综合实训与若干小项目组合的综合实训,是学生从基础到综合的一个过渡阶段,构成了实训教学的提高教育阶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和设计能力;第三层次的现场实训,则体现了理论知识与现场情况的交叉与渗透,是实训教学的创新教育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融合专业知识、自主思考并进行创新性工作的能力。

(四)实训教学体系的设计。为了保证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资产评估专业应构建“实训―实习―毕业论文”的实训教学体系。“实训”包括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和综合技能实训,主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实习”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关键环节,是对已有知识的应用、探求问题的解决和寻求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建立和完善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有计划地将教师已完成的企业横向课题根据教学需要转化成为综合性、创新性的实践项目,或为学生提供企业现实环境中的真实项目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路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新爱,张伟民,张志红.房地产估价实训教学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3,(5).

2.杨志奇,高雪铁.基于 CDIO 模式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教讲坛,2010,(33).

基础会计实训论文篇8

关键词: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文献标志码:A

《基础会计》课程是向学生讲授会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等后续课程奠定基础。通过对课程的讲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基础会计》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入门课、必修课。是后续会计专业所有课程的基础,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结束后,学生应具备独立的建账、做账、编制会计报表的能力。为考会计上岗证打好基础。

1.2 设计思路

以会计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形成行动领域为依据,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宗旨,确定本学习领域的目标和进行学习领域情境设计,紧紧围绕“基于工作过程”来选择和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具体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1.3 课程目标

使学生掌握初、中级会计人才所必备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2 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2.1 教学内容建设

构建以“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主体”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体系。延续校企合作方式,与会计记账公司及企业财务部门合作等形式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开发。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教材的开发进程。结合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特点,遵循学生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会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全力推进会计岗位化训练。采取“理论讲授校内实训室仿真实训校外实习基地综合实训”相结合,“教、学、做”一体,课堂与实训地点有效融合的教学模式。

2.2 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启发式教学。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该课程是学生入校以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专业术语较多,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情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重点放在启发式教学上。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深入浅出,使学生边听课,边思索,边掌握,边学边练。教会学生自学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2)模拟实训教学。模拟企业实际经济业务,印制原始凭证,让学生根据仿真的原始凭证自己填写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反复练习“凭证账簿报表”这一会计循环的工作过程。让学生自己能熟练地操作,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教学方法规范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取得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

(3)仿真岗位化训练。在广泛进行会计模拟实训的基础上,以校内会计服务部和校外会计记账公司为平台,全面推行仿真岗位化训练。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轮换岗位(出纳岗位、总账岗位、稽核岗位、成本岗位等),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仿真的情景中亲身体验各种会计岗位的工作。实现了仿真模拟实习向全真岗位训练过渡,真正达到会计教学与会计岗位零距离的目的,使学生在毕业前就得到了全真的岗位化训练。极大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4)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所教学生自身特点,制作出富有特色、有吸引力的课件。力争做到内容简洁、生动、直观,重点突出,难点明确。采用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生动活跃起来。教师和学生互动较果好,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联系经济业务。特别是“会计凭证”及“会计账簿”这两章,理论讲授起来即抽象又枯燥,通过多媒体讲学,可以把实际工作中运用的凭证、账簿真实地搬到课堂上来,对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也能讲解得栩栩如生,教学气氛生动活泼,教学效果良好。

2.3 课程特色与创新

由于《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改革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建立了传统教学与启发式、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式、情境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经贸会计服务部是经济贸易系与哈尔滨嘉信记账公司所合作成立的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时间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与顶岗实习、就业结合进行。服务部组织机构健全,面向社会开展业务,主要从事记账、纳税申报、业务咨询、审计等业务。服务部的成立旨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工作环境,更好地践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2.4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建设

(1)在《基础会计》课程建设中,教研组积极改进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运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进行课程考核。经教研组教师共同的教学研讨和部分教师的教学实践,尝试运用灵活多样、侧重考查学生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考核方式。如在考核时,理论部分的考核,除利用卷面考试考查学生理论学习的情况以外,加入了平时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以课堂记录为依据评定学生平时成绩。

(2)实践教学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基础会计实训考核采取理论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并结合平时阶段性分项考核和出勤、实际操作等考核成绩综合进行评定。

3 结论

(1)通过实施精品课程的建设,可以转变教师职业教育观念。一是可以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具体、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可以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本课程的建设就是要凸显职业教育实践技能特色,对实践技能部分有明确的内容和要求,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技能性和职业性。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规范化教学道路,进一步转变我国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传统。

(2)通过实施精品课程的建设,可以进一步完善会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就是提倡理论与实践并重,把实践技能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高职学校可以根据《基础会计》精品课程的建设的内容和要求申请获得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加大会计实训基地的投资力度,增加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设施设备,建设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 徐经长.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学,2011,(12).

[2](美)Antyony,R.N.等著,《会计学精要》,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3] 葛家澍、余绪缨主编,《会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