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医药管理论文8篇

时间:2023-04-08 11:32:02

中医药管理论文

中医药管理论文篇1

中医药学传统深邃,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中医药学研究生至关重要。首先要继承,然后才能创新。理论方面,要合理安排中医传统经典课程,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课程要做到精而深,指导研究生到图书馆深入挖掘中医典籍,以满足中医药学研究生高层次研究的需要。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邀请全国各地知名的中医理论专家、学者,来为本校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活动。这些大牌的专家、学者往往具有独到的中医传统理念,他们的传统理论会对我们现在的中医研究生起到启发作用,此时年轻人的想法与老前辈的思想容易产生交汇互融效应,可以让研究生们的理论学习更上一层楼。

实践方面,大力倡导研究生跟随中医导师学习传统,感受文化底蕴。导师的中医实践经验丰富,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更为实际、更具操作性的学术指导。在跟随导师进行中医传统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还应多学习、多实践,“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导师只是给研究生们一把打开中医大门的钥匙,而最终需要研究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亲手打开这个知识宝库的大门,这就需要我们现在的中医研究生们勤劳扎实,苦练内功,尽可能多地通过实践操作,继承更多的中医传统。“继承中医传统”的教育,应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医药学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始终。

2创新科研能力

中医药学研究生尤其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创新。首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地区级乃至部级先进的重点实验室,近距离接触各种仪器设备,引导中医药学研究生自觉感悟现代实验思维和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欲望。再有,在中医药特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化的科研技术手段,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医药学,用科学的方法支撑中医药学的发展。

目前,中医药的发展急需先进的实验研究,可以安排在读的中医药学研究生开展网上学习活动,如浏览自己学校和其他国内外知名学府的网站,加入网上各种先进实验室的BBS论坛和微博、微信客户端进行学术讨论,以学习更好的实验技术为中医药所用,这样既进行了深度学习,同时又向学术界的不同领域介绍传播了中医药,为我们中医药的科研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三人行,必有我师。”还要鼓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中医药学研究生定期开展学术沙龙研讨活动,还要积极与周边大学开展校际学术交流,乃至全国范围的学术交流。不同的科研想法交汇,能够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总结

中医药管理论文篇2

1存在的问题

1.1入库把关不严

基层医院医药消费者又是普通百姓,对用药质量,疗效没有太多的认知能力,受到媒体及其他监督力量小,因此基层医院往往在管理上不严格。另外国家对医药市场的部分开放使得医药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很多药材经营者不顾伦理道德,为了牟取更大的利润,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甚至对库管人员行贿,更有甚者在草类药材中掺杂大量沙土,在质轻的药材里面夹杂土块瓦砾等。针对这些手段,库房人员如果没有良好的鉴别能力和工作责任心,仅仅凭借私人关系或药材外表就让药材入库,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和损害了病人的利益,甚至会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1.2配方过程不严格

中药配方是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方的,否则对饮片的质量和疗效影响非常大,甚至没有任何医疗作用。中医讲究辨证用药,即根据中药本身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性能来选择的。但是在具体用药时,又必须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实际情况,通过炮制使得药性符合医疗的需要,因此炮制方法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疗效。而基层医院中,很多配方人员没有很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土经验来进行配方,炮制。另外基层医院中药配方的过程没有很好的监督,从门诊到配方及炮制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多个人,而多个人容易引起误解而造成所配置的饮片失效。

1.3信息管理程度不高

条件较好的医院都实行了计算机管理,而基层医院中药房更多的是依靠人工管理。但是人工管理对于药材的使用期限,当前库存,疗效,注意事项等并不能保证熟记于心,更关键的是,几乎所有的基层医院中,其他部门,如挂号,划价缴费等都使用了信息管理[2],但是中药房的信息化却相对落后,这样的结果往往就是医师开具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的处方给药房,药师再进行核对,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增大了出错的几率。另外患者的基本信息并不能传递到药房,使得药师在发药时存在一定程度不方便。

2管理对策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严格把关药材入库,严格监督配方过程等。

2.1严保入库质量

首先需要建立药库的监督管理机制,严格按照药品质量标准进行验收。比如可以仿效中药企业中对毒性药材的管理,即对于入库采取双人签字的办法,这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人情交易,并提高对药材的鉴别能力。另外对于中药饮片,应用一体化管理手段,逐步完善中药房内部机构的设置。有条件的基层医院中药房还可以逐步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如建立中药鉴定室等,通过有效的鉴定办法,对药材开展真伪、优劣鉴定,对饮片含水量进行测定等一些简单易行的理化、显微鉴定工作。

2.2严格配方全过程

在基层医院,一般是医师开具处方,病人拿处方到中药房配药,然后将中药饮片发给患者。中药饮片是否严格按照医师的处方进行炮制,配药人员是否能清晰地理解医师的意图都影响着饮片的疗效,因此必须提高配方工作的质量。为此配方人员必须首先要能很容易辨别各种药材以及其君、臣、佐、使,然后正确阅读处方并严格按照配方炮制药品,这是保证饮片疗效的关键。另外就是发药时必须严格核对。不像西药可以运用包装说明识别,绝大部分患者不能辨别中药,因此保证发药准确率也很重要,这可以采取多查多对制度。另外在调配处方时,需认真备药,并按规定称取,做到“称准分匀”。

2.3提高信息化程度

药品信息化管理是联系临床医师之间的纽带,这样药房人员可以准确了解药品名称、规格、价格、用法用量等数据,更安全的用药。医师将处方通过电子单据发给药房,病人则根据收费票据到药房取药,药师对应配方发货,这样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用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蔡清宇.现代中药房的细节管理[J].首都医药,2007,(1):45.

[2]崔晓莉.中药房信息化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药房,2007,(9):712.

中医药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基层医院;中药房管理;改进对策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setheexistentproblemsindispensaryofTCMingrassrootshospitals,anddiscusstheimprovingmeasures.[Methods]Themainproblemsare:notstrictincontrollingqualityofmaterialsimport,notenoughsupervisioninprescriptioncourse,noadvancedinformationalization.Thecorrespondingmeasures:strictlycontrolherbsimportwithsystems,improvethecorrectnessofprescription,andstrengtheninformationalizaionmanagementofdispensaryofTCM.[Conclusion]ToensurescienceandstandardizationofTCMdispensarymanagement,thereforeguaranteesafewarehouseentry,preparationanddistributionofpiecesmedicine,aswellasthepatients’interest.

Keywords:grassrootshospitals;TCMdispensarymanagement;improvingmeasures

在基层医院中,中药房承担的工作基本可细化为计价划价、质量验收、审配调剂、煎药以及计划采购管理等工作[1]。但总体来讲中药房管理首先是以质量验收为重点,因为医院中药质量的优劣与中医临床治疗用药安全有效密切相关。医院中药房只有重视中药质量管理,才能不断提高中药质量,确保“辨证准确、处方正确、用药有效”,改变“医准、方对药不灵”状况。

1存在的问题

1.1入库把关不严

基层医院医药消费者又是普通百姓,对用药质量,疗效没有太多的认知能力,受到媒体及其他监督力量小,因此基层医院往往在管理上不严格。另外国家对医药市场的部分开放使得医药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很多药材经营者不顾伦理道德,为了牟取更大的利润,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甚至对库管人员行贿,更有甚者在草类药材中掺杂大量沙土,在质轻的药材里面夹杂土块瓦砾等。针对这些手段,库房人员如果没有良好的鉴别能力和工作责任心,仅仅凭借私人关系或药材外表就让药材入库,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和损害了病人的利益,甚至会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1.2配方过程不严格

中药配方是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方的,否则对饮片的质量和疗效影响非常大,甚至没有任何医疗作用。中医讲究辨证用药,即根据中药本身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性能来选择的。但是在具体用药时,又必须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实际情况,通过炮制使得药性符合医疗的需要,因此炮制方法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疗效。而基层医院中,很多配方人员没有很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土经验来进行配方,炮制。另外基层医院中药配方的过程没有很好的监督,从门诊到配方及炮制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多个人,而多个人容易引起误解而造成所配置的饮片失效。

1.3信息管理程度不高

条件较好的医院都实行了计算机管理,而基层医院中药房更多的是依靠人工管理。但是人工管理对于药材的使用期限,当前库存,疗效,注意事项等并不能保证熟记于心,更关键的是,几乎所有的基层医院中,其他部门,如挂号,划价缴费等都使用了信息管理[2],但是中药房的信息化却相对落后,这样的结果往往就是医师开具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晰的处方给药房,药师再进行核对,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增大了出错的几率。另外患者的基本信息并不能传递到药房,使得药师在发药时存在一定程度不方便。

2管理对策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严格把关药材入库,严格监督配方过程等。

2.1严保入库质量

首先需要建立药库的监督管理机制,严格按照药品质量标准进行验收。比如可以仿效中药企业中对毒性药材的管理,即对于入库采取双人签字的办法,这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人情交易,并提高对药材的鉴别能力。另外对于中药饮片,应用一体化管理手段,逐步完善中药房内部机构的设置。有条件的基层医院中药房还可以逐步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如建立中药鉴定室等,通过有效的鉴定办法,对药材开展真伪、优劣鉴定,对饮片含水量进行测定等一些简单易行的理化、显微鉴定工作。

2.2严格配方全过程

在基层医院,一般是医师开具处方,病人拿处方到中药房配药,然后将中药饮片发给患者。中药饮片是否严格按照医师的处方进行炮制,配药人员是否能清晰地理解医师的意图都影响着饮片的疗效,因此必须提高配方工作的质量。为此配方人员必须首先要能很容易辨别各种药材以及其君、臣、佐、使,然后正确阅读处方并严格按照配方炮制药品,这是保证饮片疗效的关键。另外就是发药时必须严格核对。不像西药可以运用包装说明识别,绝大部分患者不能辨别中药,因此保证发药准确率也很重要,这可以采取多查多对制度。另外在调配处方时,需认真备药,并按规定称取,做到“称准分匀”。

2.3提高信息化程度

药品信息化管理是联系临床医师之间的纽带,这样药房人员可以准确了解药品名称、规格、价格、用法用量等数据,更安全的用药。医师将处方通过电子单据发给药房,病人则根据收费票据到药房取药,药师对应配方发货,这样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用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中医药管理论文篇4

1.1零库存管理优点

①优化资源,零库存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对药库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通常情况下,一些医院药库内库存的药品为医院药房2~3周的销售数额,通过零库存管理,至少能够缓解医院药房一半的销售压力,这不仅能够减轻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还能够激活医院资金运转,优化医院人力、物力资源,收获更佳的经济效益;

②规避风险,零库存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药库管理中,可有效防止受行业变化影响所造成的药库药品挤压风险,同时还能够规避药品挤压引发的药品变质、失效等问题,更有效地确保药品质量。

1.2零库存管理缺点

①供药缺失,受药品特殊性影响,药品的需求具有多种不确定因素,包括患者人数、疾病患病率、季节交替等,当医院药库遭遇突发状况时,往往会出现供药缺失情况;

②患者利益。由于医院所合作的医药供货公司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他们所提供的药品价值不一,难以确保患者所购买的药品为最实惠的。

2零库存管理模式在医院药库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2.1在药品库存中的应用

设定合理的备药下限是保证药品库存满足需求与最低库存成本统一的关键。零库存管理模式下可以将药品分为A-D类。A类的特征是价格高、需求量大、占用库存额打、周转速度快;B类为普通药品;C类的特征为需求量小、价格低;D类的特征为不常用,价格低,供货困难。根据四种不同类别的药品可以进行不同下限,A类药品在供应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设为5d,B类为7d;C类为10d;D类为14d。医院利用HIS系统计算出某一时间段内各类药品的实际消耗量,在经过统计学处理后进行评估,测算出能够满足需求的近似库存量;再次,根据某一时间段内的近似库存量来确定库存药品的上下限量。上限量是指药品在采购间隔期必须保证库存量,其数值可以与该时间段内的近似库存量相同。下限量是指缺药报警时的库存量,下限量的数值一般与药品交货期的长短有密切关系。如1d内可以完成交货,那么下限量可定位大于1d的近似库存量。在确定了库存药品的上下限量后当药品实际的库存量等于或小于下限量时,HIS系统便会发出缺药信号,并且根据采购量为上限量与实际库存量的差值的原则制定出药品采购计划,药剂科根据该计划及时采购便可。药库药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受到季节、用药习惯以及突发事件的影响,因此药品的实际消耗量也会出现变化,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改上下限量,保证采购计划的准确性,避免药库出现药品供应问题。

2.2在药品流通中的应用

零库存管理模式在医院药库管理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最低存货成本和最佳存储结构就是医院药库药品管理的最优状态。药品零库存管理不单单只涉及到药品库存的管理,还与药品采购、配送、临床用药等环节有密切的联系。在药品采购过程中实施零库存管理模式主要是遵循准时制采购的原则。以临床用药需求为标准,进行少量多次采购。通过HIS系统对药品采购进行监督控制,包括进销存实时查看,配送公司的供货情况以及查询采购计划等。强化医院药品采购的监督控制,提高药库工作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增强药库库存数据的准确性,进一步实现药库的零库存管理。在零库存管理模式下医院的储备药品与患者的健康息息相关,例如急救药品、品等。要保证在患者需要这类药品的时候能够及时获取。而其他药品则尽量降低储备量,从而降低储备成本,药库储备量能够满足短期临床用药即可。在药品配送环节实施零库存管理主要是要实现准时配送。医院要选择稳定可靠的供应商合作,构建高效的配送机制,节省仓储、搬运等环节产生的费用,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在临床用药环节为了切实落实零库存管理要对临床用药的需求进行快速统计,制成药品需求清单交予采购部门以便及时采购配送。在临床用药工作中有多重不可预测性,因此为了实现临床用药快速响应就要规范化采购、药房等部门的信息格式,从而达到快速处理药品信息的目的。

2.3在整合用药信息中的运用

零库存管理在医院药库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将医院整体相关的用药信息整合、归纳在一起,并建立起针对这些用药信息的有效管理程序,经电子计算机软件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寻找存在、潜伏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预防。并且可通过将医院内部程序与行业动态变化相互联系,第一时间掌握行业形态、经济动态、政策颁布等有效信息,根据时事特征,医院药库做出有效及时的调整。

3结语

中医药管理论文篇5

在医院中,门诊是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患者通过门诊部门进行取药、付费,门诊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可以获取药库工作人员事先输录好的药品的信息,自动获取药品名称、价格、规格等,根据患者的处方进行取药,核对好药品之后,通过计算机自动生成药品清单,统一划价。计算机能够为药房提供药房各类药品的盘点、报损等情况。在没有进行计算机化时,患者住院期间的药品均由护士代领,出院时,往往不能清楚自己到底用了哪些药,常引发不必要的矛盾,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后,患者可以根据清单一一核对,清楚知道自己用了哪些药,总共花费多少钱,增强双方之间的信任,避免出现医患纠纷。

2规范药房计算机管理的措施

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能够极大提高药品核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这也对医院和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加强相关人员的知识培训

在药房管理中,工作人员必须对药品和计算机都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根据计算机所输出的相关信息进行判断和调配。对于药剂科的工作人员而言,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的相关操作,还需要承担药品计算机网络的主体工作。通过网络对药品的不良反应进行检测,编制科学的信息咨询系统,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有记录可查,每一种药品都能查到来源、产地、保质期、具体去向等。

2.2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在药品的管理过程当中,需要建立系统的、规范化的制度,各部门、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杜绝利用手中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同时将责任细化,落实到人,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普通的工作人员仅限查询和统计的权力,对盘点、清算等专职人员,其工作应有相关部门批准,记录其操作信息。此外,还应规范药品管理人员的相关操作,严格按照相关操作和说明执行,防止药品污染和职务虚无。

3结束语

中医药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蒙医药;知识管理;数字资源

蒙医药学是一个博大的领域,和中医药学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理论和实践体系和中医药学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在药的取材上,多数来自于植物、动物,在指导理论、制作技术及配方上又有各自的特点。现今我们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也成为蒙医药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个人来讲,知识是抓住机遇、拓展事业的最重要的资本;对企业而言,知识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的保障。网络信息的高度发展,呈现出信息海量、复杂多样性的局面。蒙医药学信息也迅速向数字化、网络化融入,出现了多种蒙医药文献数据库,也有许多蒙医药的单方、验方公布于互联网上。蒙医药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需要得到全社会更多、更广泛的重视。

1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蒙医药知识管理的理念

蒙医药学知识作为一个组织系统,让组织中的信息与知识,通过获得、分享、整合、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地回馈到蒙医药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知识累积,成为蒙医药学组织中智慧的循环。这种循环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蒙医药知识管理系统来完成,进而使蒙医药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得以不断地转化、综合、升华,使蒙医药学不断壮大和发展。

2 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蒙医药显性知识管理

蒙医药显性知识管理,主要指已发表、出版的蒙医药文献信息的管理,即通过记录、整理、数据库建设,形成一支蒙医药文献信息保障体系。通过信息的检索、分享、开发利用等,形成蒙医药学知识的良性循环和升华。例如:我校近年建成的《蒙药文献全文数据库》,完成了我区蒙药文献的储存和管理,同时为全校师生、全社会提供蒙药文献信息服务。

3 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中蒙医药隐性知识管理

蒙医药隐性知识管理主要指对依附于人头脑中的蒙医药知识的管理。隐性知识迈氏定义是这样描述的,“是和显性知识相对的,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它代表了以个人经验为基础并涉及各种无形因素的知识,存在于个人头脑中,存在于特定场景中,难以系统化和难以交流,因而具有一定的独占性和排他性”。个人技能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综合的结果。个人经验的提升、转化,单方、验方的开发在蒙药领域已经有许多的成功案例,然而,还有许多蒙药的单方、验方,只存在于特定场景中,没有被开发出来。“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的应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蒙医药隐性知识管理即对蒙医药隐性知识创造过程和应用过程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也包括蒙药知识的专业论证、鉴别。隐性知识不只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未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方式表达的知识,也包括那些因为种种原因隐蔽在一定空间,未被公知公用知识。许多蒙药单方、验方是按照蒙医药理论、技术、方法组方的,经过实践检验,取得疗效的,然而,个体单独实践难免狭隘片面,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进行论证,阐明其优劣成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将这些知识融入显性知识体系。也有些蒙药知识由于语种限制了广泛的交流和传播,形成相对的隐性知识。这些蒙医药知识需要交流、验证、分析、整理、综合,形成新的思想、新见解,上升为显性知识。尽管任何新思想都是由某一独立的个人产生的,但其成果的取得与其所处的环境以及其他人的协助有关,因此创新理论与实践证明了群体合作的重要性。 蒙医药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同样离不开群体合作的元素。

4 蒙医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关系

如果说显性知识是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方式表达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未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方式表达的知识,那么公开发表的文献信息都属于显性知识,却都来源于隐性知识,是由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经验提炼、升华出来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其大脑中属于隐性知识,通过著书立说,出版了影响世界科学理论的巨著《相对论》,就形成为显性知识。又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家通过阅读《相对论》,受到启发,经过实践又形成新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就是这样不断循环,形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资本,被用于改造世界,建设世界。蒙医药知识存在于大脑中的属于隐性知识,单方、验方没有公开发表,没有经过科学程序论证也不能算作显性知识,只能算作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一个阶段性知识。有些蒙药的单方验方虽然经过一定范围的一定人群的实践检验,但是,对其合理性缺乏科学的论证,在治疗应用中只有特定的医生,特定的环境,才能有效,也不能完全属于显性知识。没有公开的成方的单方验方,需要通过本专业的理论、科学技术的论证,把经验提升到学术研究的状态,才能算作把经验变成知识,把隐性知识升华为显性知识。

数据库的可视化系统,知识图谱化、聚类分析等工具具有鉴别、管理显性知识的功效,能够鉴别信息的质量,统计学术成果的数量。例如,文献出版形态的分类,文献内容的学科分类,对文献信息的质量就有鉴别功能。期刊论文的级别(核心与否)、会议论文的水平是否是部级、文献的索及率、引用率、下载率等均可作为鉴别的指标。时代在发展,知识也在发展,隐性、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速度也急剧加快,离不开数字化的知识管理体系,蒙医药知识也只有加入到数字化、网络化的知识管理系统中,才能实现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利用。

5 结语

蒙医药知识管理工程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蒙医药知识管理的前期收集整理,分类、组织和存储,可视化图谱的多层次揭示。也包括每个个人的实践探索和各种组织、单位的研究的知识,还包括政府的基金项目的投入导向,都属于这个系统工程的一部分。这些研究探索中有依据传统蒙医药理论进行的,也有依据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医药学形成的,这就使蒙医药研究文献丰富多彩、同时也具有复杂性,需要用数字化的管理系统,进行规划和管理。现行的数据库、搜索引擎对文献信息的整合、检索、获取已经很容易给出。蒙医药知识通过数据库、搜索引擎的整合、知识图谱化、聚类分析等手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揭示,大幅度的提高了蒙医药知识管理质量,为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多方面的帮助,从而更快地促进蒙医药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隐性知识 [DB] 百度百科 / 2013-11-1

[2] 朱祖平 刍议知识管理及其体系框架 科研管理 2000 (1)19-25

[3] 知识管理_百度百科 / 2013-11-6

[4] 朱祖平 刍议知识管理及其体系框架 科研管理 2000 (1)19-25

中医药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  中医药特色 中医教育 医院管理模式 传承与发展 困境

1  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根基不固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教育是基础。据统计,迄今为止,全国30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和50多所中等中医药学校,为国家培养约30万中医人才,为传承与发展中医药发挥了先导和基地作用[1]。但是,近些年来中医院校教育受西医教育思想、模式的影响,基础教育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育,教育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据了解,目前中医药院校的办学思想、教学总体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越来越趋同于西医院校。削减传统文化课程的比重、弱化中医经典内容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等已成为一种趋势。

中医院校教育普遍重视外语、计算机、植物化学、解剖等课程的教学;基础课程设置中,理化知识与西医理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中文(古汉语)、中医传统理论(中医经典著作)等越来越少,要求越来越低,并且将中医、中药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专业。中医院校这种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改革实践,违背了中医药教育的自身规律,难以培养出热爱中医事业、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中医人才,其结果只能造成中医药院校毕业的学生不能用中医的思维方式诊治疾病,看不懂《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望、闻、问、切等中医临床硬功夫更无从谈起。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中医药衰退的根本原因是中医院校教育严重西化”。

2  研究思路和方法背离了中医药特色

中医学是我国原创性医学,历经数千年众多医家临床实践的积累。中医药历来重视探索理论发展的未知领域,解决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疗效,完善和发展理论体系。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理论反而受到质疑、创新性成果越来越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医药科研思路违背了自身发展规律。

近代科学在确立其主导和统治地位过程中,方法论起着关键性作用。中医学与西医学最根本的区别,是各自文化背景所导致的思维方式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医强调整体观、辨证论治,西医则重视病因、病理、病位;中药强调性味归经,西药则重视杀毒灭菌。中医药科研应按中医学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思维方式,确定正确的研究方向、发展目标和研究方法;必须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归纳辨证论治的方法、思路,应以研究药性,以及药性与中医理论的关系为切入点。然而,目前中医药科研淡化了中医理论整体思维方式,确立了以线性、分析还原论为指导思想,按现代医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实验室量化指标来研究中医药“实质”、“本质”和“有效成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施“微观探索”、“指标检测”、“客观实证”,试图从实验室里发展中医理论、开发中药新药,甚至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作为中医药研究的突破口,这种完全按照西医科研路子开展的中医科研违背了中医药发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据统计,2001-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中医、中药项目中,纯中医药类研究课题很少,其中有些项目属于中西医结合研究课题。因此,加强和正确引领中医药科研,是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只有把握中医药发展的根本,确立正确的思想和方法,才能不断创造和完善符合整体医学的科研成果和理论体系,才能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活水源头。

3  医疗管理模式削弱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诊断治疗的模式和标准,以整体论的思维为主导,根据患者的症状,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来诊疗疾病。一个处方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一种疾病也可以用不同的处方来治疗,都能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是中医治病的重要特征。如蒲辅周曾用中医的方法治疗乙脑,在治愈的167人中,用了98组中药处方[2]。可见,中医的诊断和疗效标准以及医疗模式不同于西医,两个医学体系应有不同的诊疗模式和标准,在实践中应“求异存同”,而不应“求同存异”,这样才能突出各自的优势与特色。

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必须认同和建立不同模式和标准。中医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用西医理论是无法解释的。然而,我国现行的中医医疗模式、标准以西医相应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为主导;中医医院的管理模式也按西医医院的管理方式来实施。西医院是分科管理,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分科越来越细。如北京某大医院共分了37个科室,各科室只负责自己的那一部分,没有一个科室对患者全面负责,通常情况一个患者看一次病要跑几个科室。而中医历来只分内外妇儿,大夫大多是全科医生,每个大夫都对患者全面负责。但目前我国的中医院也同样按照西医院的分科方法,科室越分越细,全科医生越来越少,医药分离、针灸与中医分开等。这种按西医医疗模式和管理方法从事的中医临床实践和管理,丧失了中医药的整体优势与特色,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导致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中医越来越少,中医药必然会日渐萎缩。

4  现行法律法规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

   

国家的法律法规是中医药发展的基本依据和保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应该着眼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然而,我国现行的一些政策法规没有充分考虑中医药发展的实际,有些甚至不符合中医药的发展规律。实质上,现行的一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中医医生历来重视使用自治的丸散膏丹为患者治病,且医药不分家,但这些传统做法和经验,如按现行的《药品管理法》相关条款规定,则是不合法的。另外,中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治疗传染病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然而,按我国现行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只能在传染病医院治疗,但传染病医院基本没有中医。2003年有关部门确定SARS是I类传染病后,北京的中医就无法介入SARS治疗。后经多方面努力,中医才在防治SARS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间中医是振兴中医药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纵观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民间中医药发展史,历史上闻名于世的医学家,如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无一不是来自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成名于民间。当代的中医名家吕炳奎、董建华、方药中、焦树德等也无一不是来自民间[3]。有许多民间中医具有一技之长、掌握特技疗法,他们的治疗方法不但具有中医特色,而且效果好、费用低,民间中医的研究成果只要加以重视和整理提高,有很多可成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但按现行的《医师法》规定,许多民间中医无法取得合法的行医资格。

中医药管理论文篇8

中医应该归在国学中,它以精深的科学内容、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医疗实践、鲜明的民族风格屹立于世界医学与科学之林,是世界上迄今唯一保持不衰的传统医学,是世界科学史上的奇迹。

1 中华瑰丽的珍宝——中医药的魅力

“所谓国学,包括文、史、哲三大类,涉及政治、经济、社会、道德伦理、逻辑等方面。《诗经》、《书经》《易经》又是国学之首”。[1]《诗经》是文学艺术的代表,《书经》是史学的代表,《易经》是哲学的代表。中医恰恰源于《易经》,哲学家通过综合观察,类比研究,加以演译、抽象,从无限变易的现象中邻悟到各个领域的规律和原理。经过实践研究再实践进步,几千年的漫长时间,博采了中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技术,人文诸学科的优秀成果,集中体现为古代唯物辨证法与中医理论实践的结晶,逐步形成中医学特色,独具一格的中医学辨证法,中医学辨证法正是中医科学体系中瑰丽的珍宝。是我们祖先研究人类生、老、病、死,反复实践验证的宝贵财富,它也将成为哲学家和医学科学家研究国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的生命科学。

中医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基础上,注重人与天地自然的大整体和人体各部组织器官的小整体,人与自然和社会客观规律的统一性,世界万事万物之间相互关联的动态性,并以维物辨证法为特点的方法体系,就是中医深深地扎在国学之中的无法切断,也不能切断的根。

中医是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存在的生命科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辨证施治,从四诊八纲到药物方剂,认为“人的生病是某种致病因素导致阴阳气血失衡和谐所致,人的心理活动不顺应社会客观规律也会生病。治疗原则为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辨证论治,调节人体机能,使阴阳气血恢复平衡协调,使七情六欲顺应社会客观规律而愈病”。[2]

中医不像形态学那样看得见、摸得着,从尸体解剖学上看到有形的,能够服人的科学性。中医与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中医是把人体与天地自然联系起来的动态医学,他以功能及生命运动的形式存在着,它是运动的、变化的,是无法从尸体解剖学和形态学上找到科学概念的。因为人死了,生命运动就停止了、消失了。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愈来愈证明中医理论的可贵。国外科学家对人体生物钟的研究,针麻的研究,气象对人体的影响的研究,节气与人体的关系的研究等,都证明它有很高的科学性。这些现象在我们中医学来讲,数千年前老祖宗早已初步掌握并逐步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运用于人民的保健事业。中医是我们祖先近三千年与疾病作斗争经实践检验的真理,它将发挥重大的科学原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也将很快发展为人类的生命科学。

笔者经二十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证明,很多西医药解决不了的绝症、危症、难症、奇病、怪病都被一个一个解决了、痊愈了,难道这不是中医药的魅力吗?这不是中医的科学性吗?掌握了这一套科学原理,就可随心所欲、遇病不慌,从容处置,辨证施治,就能施展中医药魅力无穷的优势。

2 古人的风采与不幸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能透过墙壁看到人,并能看到人体内部的一切,当然并不仅是扁鹊一人有这种本领,人这种超微观的思维信息,能够透过任何东西,不受阻挡,这是科学不好解释的。对人体内经络的运行,内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生相克),内脏与体表之间的联系,一天十二时辰与人体内外各部分的关系,日、月、星辰的运动,四时节气的变化与人体的联系,疾病的发生与转归等,都是通过人体经络系统进行的。这些有关人体整体联系,人与天地自然的联系,人体自在运动,自动调节等现象,说明中医理论的总结也与人体特异功能和气功锻炼有密切关系,同时更是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的实践经验总结。两千多年前的扁鹊就可透视人体,华佗就可以刮骨疗毒,开颅手术。这说明我们祖先的才智不比今人差。例如:《史记·扁鹊仓公传》记载:“扁鹊能视垣见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脏腑正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列子·仲尼篇》曰:“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亢仓子曰,我能视听不用耳目,我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乃不知是我七孔四肢之可觉,心腹六脏之可知,其自知而已矣。”

古人有特殊功能的文献举不胜举,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破坏了我国古代大部分文化,这类绝代资料没有了,掌握这些学问的人又屡遭迫害,到秦汉以后这些学问逐渐变为极少数人所掌握,并为宗教神秘色彩掩盖着。到了近代此类人才更是极少见到,即使有极个别者,也是带着迷信色彩出现,造成鱼目混珠,致使真有特异功能者也受到牵连打击。而相当一部分是真正的巫医、行骗者也给诬陷攻击中医者有机可乘。

3 中医药发展之艰难

长期以来,不仅是知识界而且是中医界本身相当大部分的同志对中医药学这些基本理论怎么总结形成,衍化发展是不甚清楚的。现在不少黄皮肤的炎子孙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医药学视为糟粕,总以为中医理论是古人虚构的,臆造的,不可靠的,但是为什么运用这些理论能治病保健,祛病延年呢?他们又无精确的理论对答。而中医界的部分同志则轻中医、重西医、中改西,甚者不能精通中医药理论而听信慌言诬陷中医。

由于古代医著《内经》“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特别是《素问》七篇更是“辞理秘密”,十分难懂,致使不少学习《内经》的同志,特别是初学者在读到难懂之时,学不下去了,往往中道辄止,放弃了学习。更有少数同志自己学不懂,反而大肆宣扬“运气学说是伪科学,迷信”,甚至攻击中医,更是个别挂着“中国科学家”头衔,没深入研究中医药就大肆放风凉话,说中医是滞后的封建医,应当消灭废止。近代有名的余云岫现象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尤其是中医的悲剧。更使现代科学界不可思议的是,中医药科学发展到今天,连外国专家都赞同的中医药,竟有个中国教授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之文,攻击中医药是装腔作势,是巫医。公元前就有医和“非鬼非食”的论述。后有扁鹊的“信巫不信医者,六不治也。”再到黄帝内经的“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等论述,[3]可以说中医与巫医一直斗争了几千年。张功耀是现代科学家,竟然于史实而不顾,一再诬陷中医,是没有研究过中医的诽谤还是研究不懂中医的真装腔作势?或是别有用心呢?被外国人称之为“安全、有效、廉价”的中医药却要被本国、本民族的黄皮肤人自己否定,甚至废止,真是莫大的耻辱,不可思议。然而中医药的自身发展和中医药政策的弊病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历史上许多名医都是民间出来的,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朱震亨、李时珍等。而当今民间的名医也不在少数。如:广东省电白县有个谢卓邦医生,他治肝病独树一帜,在全国医药刊物上发表过治肝论文25篇,并参加过全国多次肝病学术研讨会,花钱少,治病彻底,可这样的名医现今还是个黑医,有职称而无执业资格,处处受难,非法行医,名符其实的名医而名不符实,这能说明中医不发展吗?还有广东省揭阳市的郑国枢医生,杭州市的邱志济医生等举不胜举。他们全身是宝,却有部分医生不能名正言顺的献给国家,献给中医,献给百姓。这是中医的损失,国家的损失,而像张功耀教授这样名正言顺的“专家“却在真装腔作势,真损害国宝。

近几十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办了许多中医院校,中医研究院,培养了大批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却在临床上少有突破性贡献。半个世纪以来也少有拿出临床上有突破性疗效获重大科技成果奖的中医论文,即使有论文也是在实验室老鼠身上作文章,人是有思维的,怎么能与老鼠相提并论呢?中医是最科学的人类医学,并不是动物医学。中医的理论不是出自实验室,而是源于临床实践反复检验过的真理。其次中医管理两极分化,部分中医执业者处在国家大医院里业绩平平,纸上谈兵,甚者中改西,中医西化。而民间中医用兵如神,却在非法行医。再者中医历史以来都是医管药,而当今中医药分家,中医药技术水平很平常的药管人员可随便指挥医生,说三道四,指手画脚。中医药能发展吗?以上种种现象说明中医药发展之艰难啊!

4 彻底告别文化自卑感是认识中医的根本

包括全世界很有名望的许多科学家都指出“中国是不应该有文化自卑感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的文化强国,对人类文明有过重大的贡献。从清朝末年至建国初二百年才有些落后,但这是社会的落后、管理的落后、经济的落后而不是文化实质的落后。中国人应该彻底克服文化自卑感,理直气壮地弘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宣扬和发展中医药事业,要在全世界范围内为中医药“正名”。“中医药是成熟的科学。”[4]是人类的生命科学,中医包括经验医学,这种经验是从古至今几千年的积累和验证而来的。医圣张仲景经反复的临床实践验证,才写出了《伤寒论》,一证一方,方随证变,方证对应。理论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中医的经验医学不是伪科学,是实践检验过的人类生命医学。

外国科学家都能认识中医并深入研究中医。如德国慕尼黑大学著名汉学与医学家曼·波克特教授既是西医学家,又坚持研究中医几十年,在中国科技信息所主办的“中医药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他作了专题演讲,题目是《为什么当代人类不能缺少中医》,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赞扬。[4]他在接受《科技中国》记者的专访时说:“我一再强调中医是一门成熟的科学,这是我经过几十年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他说:“中国人自己不把中医药学当成科学,不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其根源是文化自卑感”。“中医是一种内容最丰富,最有条理,最有效的一种医学科学。而西医的发展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大踏步发展只有几十年。应当看到,它是借助物理学、化学的方法和理论,作为自身使用的技术才发展起来的,事实上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药理学基础。从根本上说,西医学还只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学或动物医学,还远没有发展到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医学。它将针对老鼠的实验结果应用于人群,须知人类与老鼠毕竟有天壤之别啊。当然,西医在物理、化学方法基础上发展的医疗技术是很可贵的,但技术与科学是两回事。”[4]多么精辟的分析和论述啊,张功耀教授连个外国教授研究中医和西医的功底都不如,还真装腔作势写文章出丑呢!

波克特教授还说:“近一百年来,许多人固执地相信用西医的方法可以发掘和提高中医,这样做的结果使中医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中国的有关主管部门和许多医生,表现出不可理喻的民族虚无主义,不承认自己民族医学的科学性,不认真评价并确定中医的价值,一味追求时髦,用西医的标准和术语改造中医,扼杀中医。可悲的是,当前这种状况还在继续恶性循环。”[4]外国专家不仔细认真的研究中医能对中国的中医事业有这样透彻的论证和看法吗?现今的中医政刺不是略带有这样的现象吗?中国的医生和个别专家教授不就是这样的民族虚无主义者吗?竟还有张功耀这样的专家教授不研究中医,给中国人丢脸。连外国都当宝贝的中医,中国的教授却要告别中医中药,真是不可理喻,别有用心。

波克特教授也是第一位严历批评中国人背离阴阳五行学说的外国人,他说:“本质和内在的不平衡是两种医学体系在方法论上的差异,造成了中国对中医的歧视……一定的方法学和技术,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合的常规标准。中国的科学特别是中医学,采用阴阳和五行作为常规标准,来达到定性标准的单义性。中国科学家反对使用阴阳五行作常规标准,正好像西方科学家禁止使用米制来表达定量陈述的单义性一样荒谬。”他还说:“就医学而言,由于十九世纪西方文明的冲击,在中国人心灵上造成的模糊和麻痹,直到今天仍未得到克服,连一些中国的医学家和政治家都没有认识到上述事实……都是按照这种外来的教条主义和不合理的前提,发表议论和行事。都认为西医是科学的,相反……没有对中医基本方法论和认识论进行研究。”[5]这是对中国某些医学家和所谓的科学家极其准确的批评。实质是不研究中医,崇洋迷外的模糊和麻痹思想作怪,用西医学改造中医,或干脆攻击和诬蔑中医,这就是张功耀教授的荒谬面。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说:“人体科学一定要有系统观,而这就是中医的观点”。“西医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还原论的,中医的思维方式是系统论的;中医的思维方式更符合现代科学思维的发展方向。”“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人体科学和医学研究都需要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而这正是中医的思维方式。”[6]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著名科学家李致重教师的《中医形上之思》文中分析了中医的发展和揭示了中外科学家对中医及阴阳五行学说的科学论述。把中医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国学”之中,“我是谁”——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土”中的瑰宝,“我从何处来”——我从中国“国学”中来。你是谁,你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你不是国学,保护和发扬国学中的瑰宝是不是你这个中国人的责任和荣誉。

“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全面概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大脑思维一般规律的哲学方法和包括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思想在内的系统方法,及以模糊数学,模糊识别等最新科学研究方法同轨的综合性研究方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创始者;中国的中医学是世界上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论最早,最成功的唯一学科。然而今天的中国人对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解,实在太浅薄了。这是一个世纪以来,造成中医方法论断裂的征结所在。所以,在中国尤其在中国的中医界,虚心、认真、严肃深入地重新认识阴阳五行势在必行。否则,将因为我们的无知和愚昧,彻底地毁掉中医。这一危机其实已经临头了。只要我们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实事求是地审视现实,相信不会将“危机临头”视为危言耸听的。[7]

河北中医药研究院教授曹东义老师为了揭露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的导恶行径,用外国科学家教授波克特对中医的研究与论述及对中国医学家的批评实例,来指出中国人的文化自卑感是其反中医情绪的根源。正确认识中医药和弘扬中医药事业,中医药在本世纪受尽摧残,歧视和不公正待遇的时代应该结束了。虽然攻击中医,误论中医药的人还会有,因为受十九世纪西方文明的冲击,使大部分中国人心灵上造成模糊和麻痹,崇洋迷外,不研究中医科学,不懂中医理论,妄加指责。实际只要有爱护和保护国家之心,虚心、认真、严肃、深入地研究中医药理论,您的观点一定会转变的,一定会有波克特教授的感受。但反中医的魔咒紧紧地戴在不少人的头上,扎根在许多人心里,总会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立论根据继续攻击中医,废止中医。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路途的艰难,彻底告别文化自卑感,负担起保护和发扬中医药事业的重任,深入研究中医古典文籍,吸取精华,充实到临床实践中去,使中医成为人类生命医学的典范。文化自卑感存在于某些人,但永远不存在于自信于中华国学、深入研究国学的中国人。

5 中医的未来战略

广西中医学院教授刘力红老师的《思考中医》在中医界掀起了一股“重视中医经典,学习中医经典”的热潮。刘老师赞同“没有一流的人文水平,就没有一流的学术水平”。“科学从哪里来?从人文中来,所以每一位有建树的科学家人文精神、人文底蕴都是深厚的。为什么科学家的造诣到达一定深度以后,写出来的东西不但可以启迪本学科本领域,而且可以广泛惠及其他学科,这就是人文的因素。”[8]

中国的科学家们,尤其是中医药的科学家们要掌握一流的人文水平,展示一流的本学科学术水平,把国学中的瑰丽珍宝尽快请回到中医药学术中和临床实践中来,深刻地找出中医药衰落的根本原因,改变对国学的冷漠与背叛,从历史的才识中负起炎黄子孙的责任。

笔者作为基层临床医生,以高度的责任感作努力,但振兴中医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中医药的民展战略出发,尽快采取一切有利措施,以实际行动改革求实,首先从中医药管理入手,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①中医药不能分家,而且要有中医药独立行政机构,由优秀的中医药人员管理。制定《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医医师法》、《中药药品管理法》、《中医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中医人才培养培训法》等法律法规。

②国有的中医院和中医附属医院应当尽快由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掌握,坚持以中医药为导向,以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为导向管理门诊、住院及临床实践运用的研究。可以成立西医门诊,协助中医做一些现代化检验与会诊,并在临床治疗中协助中医解决一些局部问题和紧急问题,但绝对不是中医西化或完全依靠西医。应用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写病案,一例病拟一堂课,随证加减直至痊愈,最后要讨论分析,有理有据,真正体现中医药在临床中的魅力,以实践充实中医药理论而再指导实践。

③中医院校要在全面系统地学好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各科和四部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再学一点自然科学和西医知识。培养出能在临床中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主,用西医学知识作辅助中医临床解决局部疾病,以中医药调节整体平衡、治本而提高远期疗效的优秀中医药人才。办好中医院校的附属医院,成为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和总结经验的场所。

④中医研究工作不可纸上谈兵,要以实践为导向,用科学手段研究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科学手段不是以动物或尸体作研究手段,而是要在大的中医院或中医附属医院的临床中开展中医药的实践研究。“经验的总结、传授和学习、继承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值得我们仔细的研究和探索,也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中医的理论不是出自实验室,而是源自临床经验。”[9]理论源自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科研人员应该是名医大师或者是名医大师指导和科技人员合作的临床实践研究,以最优秀的疗效回应定科研结论,再充实科研理论。这种最优秀的疗效回应就是中医辨证论治中的临床实践经验,他可以充实中医药理论,使中医药理论得到完善和提升,再推广指导以后的临床实践,这就是中医药研究的目的。

⑤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在学术上是平等的,理论上是不同的,“想要把中国传统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和辨证观用现代科学的局部病理生理机制去解释,希望中医辨证像西医辨病一样,通过辨认异常的理化指标来实现,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想要合二为一的新概念、新理论,怎么能不事与愿违呢?”[10]绝不能用管理西医的方法来指导中医、管理中医,也绝不能用中西医结合来取代中医,中医药学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派,独立的卫生行政机构,不受任何学术思想干扰的国学机构、自然生命医学科研机构。

国家要对民间中医进行全面的统计考核,彻底解固非法行医的枷锁,根据个体差异分别进行单纯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方式考核,中医就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就是中西医结合,西医就是西医,中医特色特效疗法的检验及考核,鼓励民间中医努力奋发,不断创新。对有特殊贡献的民间中医要特殊关爱,给他们评定职称,优秀者奖励,学术贡献较大者评定科技成果,中医人员要纳入中医药人员的管理中来,使民间名医摆脱历史困境,回到21世纪的管理层来,才能与巫医区别,对真正的巫医,一定要通报,打击取缔。

中医药已被世界许多国家重视、研究,尤其中药可能达到被垄断程度。因此,中医药管理势在必行,中药绝不能被外国人垄断,如果有一天中药被外国人掠夺,中国的中医还怎么发展呢?向外国进口中国产的中药的现象,我们绝对不能出现。因此,中医药独立行政机构急待解决和成立,中医药管理势在必行,中医药的对外政策的法规急待制定,中医药不能藏在宝库中当文物保护,但也要有产权和知识产权等相应的保护政策。

6 中医药管理和科技部门改革是中医药发展的保证

中医药发展就要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独立地、系统地继承和发展途径,根据其特色从中医理论、中医学辨证法和中医临床实践这三个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临床疗效。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中医药管理、中医药教育、中医药科研、中医药临床医疗这四项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中医药管理又是其他三项的重要保证。

中医药管理应从中央(中央级中医独立行政机构)到基层实现现代系统化管理,建立中医药管理系统工程,将政策管理、科学管理、信息管理有机地结合统一起来,上下通气,及时传达科技信息和管理信息,及时发现中医名医,专家人才、成果转化。有临床科技成果还埋没有民间或基层,基层临床科技不知怎么申报申请,科技后,地方及中央级科技杂志上有名了,甚至各类学术会议上都有名了,但只是有名而已,尤其是临床科技论文,治疗疑难重症、危症、绝症的论文,得不到科技推广,得不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科技部门的重视也是一纸空文,知识无产权,更谈不到转化,永远在恶性循环之中,临床中医师的信心低了,中医药整体水平永远提不高。在实验室搞的实验论文倒是得到科技部门的重视了,也有了科技成果奖了,但永远也转化不到临床实践中去,也是空文一纸,空有其名,这些弊病都是阻碍中医药发展的。

科技于科技杂志上,科技杂志要对其发现评定,对极其优秀者要向中医科技部门及时推荐,尤其是临床绝症、难症、重症、危症、奇病、怪病的论文,要大力向科技部门推荐,作者要申报,但又找不着门路。科技部门要在各地方及中央级科技杂志上刊登各级科技部门的地址及联系方法,使之上下通气。科技部门要及时发现重大科技成果,重新评审,给予肯定和奖励,并及时推广到临床实践中再实践,反复实践后再定成果转化,全面推广,这就是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中医药的发展要重视临床实践经验,尤其是基层医院、农村卫生院、民间名医等高水平临床实践经验,不要看不起基层,看不起民间,从古至今许多名医都出自民间。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中医药的整体发展水平,使理论不断出新,出高科技。而中医药的独立管理,中医药科技部门的独立管理和有效改革是中医药发展的决定性保证。

7 团结一致促改革,齐心协力求发展

作为中医药工作者和科技人员,临床中医师要有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可挣着国家工资得过且过混饭吃,要把中医药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时刻为国着想为中医药事业着想,中医药在我心中,我为中医药发展努力奉献,肩负居安思危的历史责任感,你就会首先充实自身力量,加强自身发展。每天想着今天的工作,有无收获和贡献,任务完成的如何?还需要怎么努力和改进,人人都这样想,人人都这样做,形成高度统一的思想凝聚力,团结一致促改革,齐心协力求发展,中医药才能自身壮大,自身发展。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中医药爱好者、工作者、科技人员、中医药师都是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分子,一鼓力量,我们的事业就能飞速发展。

2006年6月在中国厦门召开的首届全国特色医疗名医学术交流会上,大家纷纷发表意见,共谋发展大略。半个世纪以来,中医的数量大大减少,学术水平大大下降,名老中医有的走了,有的年老体弱,中青年中医水平很低,疗效很差。许多中青年中医身居国家大医院,由于长期以来,中医政策不力,严重受压,无行政地位,也无学术地位,致使中青年中医改行成西医,改不了的也无自信心努力学习。中医药学术水平停滞甚至倒退。除了卫生部门对中医不重视和政策路线倾斜西医外,中医自身的发展肯定缺乏自信和悲观情绪,文化自卑感也不可否认。中医药要发展除政策扶持外,实行独立管理,独立科研。中医药工作者和医生要勤奋学习,默默奉献,在平坦的大道上攀不上科学的高峰。

①首先要刻苦攻读经典,要有奋发进取和无私奉献精神,在总结继承的基础上、学术上和临床上要有新的突破,多治几个疑难绝症,反复验证,总结提高,提高临床疗效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硬道理,总结出有学术水平的病案论文来,真正体现中医药的无穷魅力。

②关于中医的数量问题,要多培养后代,每一个中医培养两个孩子,从小教育他们热爱中医,学习中医,继承中医,再经过中医学院的正式学习。有条件者要带培中医药爱好者为徒,加强对中医院校刚毕业的青年中医临床带培,提高他们的临床技能和学术水平,有一个中医就要让他成才,绝不能让他失去信心而改行成为西医。

③像前面提到过的中医院校加紧课程改革,培养出来的是纯中医而又懂一点现代自然科学知识的中医后代,绝不是西医或中西结合者。

④中医药发展严禁纸上谈兵,闭门造车,从临床实践中多出名医,多发现名医,多出名医大师,多出临床实践的高科技知识产权和产权转化,多出实实在在成就造福一方的中医大师,未来的中医药定能登上世界生命科学的顶峰。

参考文献

[1] 李致重.从国学看中医[N].中医药通报,2006,1,2.

[2] 刘 云,薛 峰.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体会和概念思考[C].中国特色医疗名医优秀论文集,2006,1.

[3] 曹东义.不能放任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泛滥[N].中医药通报,2006,4,34.

[4] 曹东义.反中医情绪根于文化自卑[N].中医药通报,2006,5:34~36.

[5] M.波克特(德).转引自中医通讯,1983,3.

[6] 钱学森.论人体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1988.

[7] 李政重.中医形上之思[N].中医药通报,2006,5,5.

[8] 刘力红.科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N].中医药通报,2006,4,36.

推荐期刊
  • 中医
    刊号:11-2166/R
    级别:北大期刊
  • 陕西中医
    刊号:61-1105/R
    级别:统计源期刊
  • 中医正骨
    刊号:41-1162/R
    级别:统计源期刊
  • 中医文献
    刊号:31-1682/R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