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校教改论文8篇

时间:2023-04-13 17:08:50

高校教改论文

高校教改论文篇1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现代舞蹈观;体验式教学模式;校本

舞蹈专业教材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舞蹈教学效率。

一、秉承现代舞蹈观

第一,舞蹈教师在进行舞蹈授课过程之中,应当在训练学生形体、姿势、动作以及节奏感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舞蹈审美观的渗透。也就是说,舞蹈教师应当让学生意识到,舞蹈表演并非是机械的动作组合以及对舞蹈节奏的掌握,更是需要舞蹈表演艺术者从内心形成对美的感受,进而将自身的舞蹈表演升华为对舞蹈艺术之美的诠释。正如罗丹说讲,生活中的美随处可见,关键取决于是否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因此,舞蹈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进而提升其审美意识,完善其审美观,让其舞蹈表演更具美感。第二,舞蹈教师必须让学生意识到舞蹈动作创新的重要性。传统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多会选取一些成熟的舞蹈编排内容作为教学的工具,此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在对这些已经广获好评的成熟舞蹈作品中汲取经验,进而快速成长。不过此种教学方式仅仅适用于新入职的舞蹈教师,但久而久之会导致教师只会动手不会用脑,只会学不会编,只会守旧不会创新,进而导致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创造能力低下,课堂效率下滑,因此舞蹈教师在临摹教学的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适当改编内容或重编内容;课堂上让学生多看、多想、多思,比多练更重要,也就是要通过范例欣赏,让学生的想象空间得以完全地释放出来,从而使学生在自行编排舞蹈内容和设计舞蹈动作时,心智获得提升。有鉴于此,舞蹈教师要改变先前所遵循的舞蹈课程授课模式,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舞蹈内容编排与舞蹈动作设计,以此实现对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养成。最后,舞蹈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实现对学生舞蹈表演情感的培养。舞蹈表演本身就是一项舞蹈表演艺术者藉由优美的舞姿与台下观众实现情感交流的活动。由此,通过情感教学环节的融入,将使学生能够以更为充沛的情感投入于舞蹈表演之中。激发兴趣需要贯穿舞蹈教学的始终。开始阶段应把学生表面的热情转化为主动从事舞蹈活动的推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进行过程中的兴趣激励要着眼于激活思路、启迪智慧、触发创新活动;在课上教学内容行将结束之际,舞蹈教师应当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如此方才可以学生潜心于舞蹈修行之路。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所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乃是指受教育对象对所学习内容的亲身体会,从而实现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领悟与掌握。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而言,舞蹈学习过程意味着其必须通过系统化的动作训练、形态训练、表情训练方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舞蹈表演艺术者。不过从笔者自身的教学经历来看,学生能否成为优秀的舞者,关键在于要洞悉舞蹈的“感觉”,即从舞蹈体验中获得宝贵的体验,以古典舞教学为例,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提、沉”等舞蹈动作时,为使学生领会到这些动作的精要之处,便为学生设计了嗅花的动作,要求学生先俯身吸花香入鼻,其后让花香充斥胸腔,进而为之所陶醉,如此学生对古典舞的“提、沉”动作便实现了较好地领会。

三、注重校本舞蹈专业教材的研发

考虑到学生生源的不同以及不同院校自身情况的不同,因此,在舞蹈教材的编写方面,教师应当立足于本校舞蹈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校本教材研发。在使用国家规定的标准化舞蹈教材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本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收集实际的教学素材,尽可能地编写校本教材,如针对专业和非专业的舞蹈学习使用不同的教材,对于具备较为扎实舞蹈根基的学生,应当为其选用专业性较为突出的教材供教学授课之用,对于舞蹈根基不够扎实的学生,则应当为其选用内容相对较为简单的教材,如此便能够实现对不同学生学情的针对性教材配备。

四、注重人文知识向舞蹈教学中的融入

舞蹈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在舞蹈教学中融入人文知识,以便使学生通过人文知识的习得,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进而形成更为敏锐的艺术直觉和艺术洞察力。基于这一设想,舞蹈教师应该多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法,在舞蹈教学方面多引导学生去体会、思想、创新、实践,同时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技能指导的时候,可以多增加一些理论和舞蹈欣赏的内容,如此便可以激发学生的舞蹈表演灵感。

五、注重对学生自主舞蹈知识学习能力的有效养成

舞蹈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舞蹈知识与技术动作自学能力。舞蹈知识的学习以及舞蹈技术动作的掌握,有赖于学生长期的坚持以及不间断地系统性训练。可以说,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坦途和捷径,唯有流淌辛勤的汗水方才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而系统性的舞蹈训练必须建立正科学的训练方法基础之上,如此进行舞蹈训练方才能够是卓有成效的。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进行示范,而学生在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周而复始,确实也看到了训练的成效。但这种学习是被动的,是灌输式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学到技能而不是学到方法。这对于学生独立个性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还应该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其中的原理、规律何在,进而使学生明白训练的方法、目的和意义;如我们在教翻身类动作的“开法儿”时,应使学生明白:“翻身的运动轴心在骨盆,头顶固定在空中的一个高度上,脚下踩在地面的一个点上,在上下两头相对固定的状态下,骨盆做着翻转运动。其乃是任何翻身动作的技术要领所在。”再如,笔者带领学生进行舞蹈排练课程时,会先为学生讲解用以观摩的作品的主题、创作背景,在学生对作品形成大致了解后,再带领全体学生共同进行观摩,在观摩活动结束之后,笔者带领学生对作品内容进行分析,如对配乐使用的分析,对动作设计内涵的分析等等,最后带领学生进行排练。

作者:宋海波 蒋李卉 单位:百色学院

参考文献:

[1]周黎.激励性语言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01)

[2]沈琬茹.高校舞蹈教学中表象训练法的启用与教学[J].河南教育(高教),2017(02)

[3]崔琰.高校舞蹈教学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J].音乐时空,2016(10)

[4]何辉,王宝玉.普通高等院校舞蹈教学的特点研究[J].黄河之声,2016(05)

[5]苗子薇.浅谈非舞蹈专业高校舞蹈教学[J].科技信息,2009(21)

[6]吴红叶.舞韵飞扬——普通高校舞蹈教育之我见[J].艺苑,2009(06)

高校教改论文篇2

我国大部分现存的农林高校主要形成于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一是20世纪50年代初,高等教育进行大规模院系与专业调整,综合性大学的农林院系被分离出来组建独立建制的农学院、林学院,实行了以培养专门农林人才为主的完全专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化教育体系;二是改革开放后,一大批高等专科农林学校升格为本科以上教育层次的农林高校,其办学体制与风格仍然沿袭了前期专业办学传统与风格。在这些学校的整体学科结构中,长期缺乏文化元素,更难有艺术气息形成的氛围。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自身的人才、专业及学科结构造成了今天农林院校发展艺术教育的先天不足。加之,长期以来农林院校的国家资金投入水平也远低于其他类别的学校,在“蛋糕”总体分量不足时,能切给艺术教育这个“后来者”的份额就更少的可怜。由此形成了农林高校艺术教育普遍性的资源短缺、师资队伍不齐和教学条件不达标的窘境。以本科教学为例,按现行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大多数农林高校都把艺术教育归类到通识课中,一般允许配置的学时资源为3至4个学分,而且大都放在选修课体系中。这种状况使农林高校的艺术教育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并呈现出一种放任自流状态;而学生们也因为专业课学习压力大,以及艺术类课程的选修课地位而缺少对其应有的重视。在教师层面,艺术类课程教师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课时能否达到基本教学工作量的要求,而较少关注在现有的育人体系中,如何构建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如何使艺术教育课程及教学环节自身成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符合学校整体目标定位和满足所有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的科学的教学体系。由此导致了现实中的农林高校艺术教育出现了种种相互矛盾、扭曲纠结的现象:一方面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要求学校投入更大的精力与物力加强艺术教育,致使学校对艺术教育采取更开放、更支持的态度,鼓励老师开设更多的艺术教育课程;另一方面,学生无论从真正喜欢艺术的实际需要,还是从艺术课程较之传统专业课程规范程度低、考核难度小、易于获得所需学分和考试高分的功利目的,都十分踊跃地选修艺术课程(例如: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有12000多人,2012年选修艺术课程的有8500多人,2013年突破9000人);一方面从事艺术教育的师资配备严重不足(例如:中国农业大学艺术中心9名专任教师,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和健美等),所能开设的高水准艺术课程十分有限,艺术教育的设施、课堂和实训条件异常简陋,短缺严重;另一方面却面对艺术选修课巨大的课时增长压力,年均教学学时人均达到350至400学时,而且学生艺术团体发展迅猛,课外艺术指导的任务十分繁重。凡此种种,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人们不禁要问:农林高校艺术教育应该怎么办?

二、农林高校学生对艺术教育的态度调查及其分析

调查的七所大学是: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笔者(第一作者)的专业背景是声乐及音乐教育,考虑到艺术教育的领域十分宽广,各艺术门类间差异很大,为了比较准确清晰地了解学生的认识与体会,必须结合具体课程与实际教学过程。所以,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所提出的问题主要是笔者所熟悉的音乐和音乐教育方面的问题。

1.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

艺术教育是实现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重要目标的完整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的实施过程是施教者和受教育者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向着彼此期望的方向和目标共同努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接受和相互成长的过程。评价艺术教育的效果既要看施教者(国家、学校、教师)的目标实现程度,也要看受教育者的态度、反映和目标实现程度。我们的问卷重点是了解学生对艺术教育的看法、需求;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感受;判断学生的学习倾向和学习效果。

2.问卷的主要内容

问卷的主要内容由四大模块组成:(1)学生个人情况:主要了解受访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受访者性别、年级、家庭月收入、每个月的生活费等。(2)学生对艺术的偏好:了解学生对艺术的喜好程度以及个人偏好,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艺术的喜爱程度、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喜爱程度、是否能识读五线谱、是否能识读简谱、欣赏音乐的主要途径、是否购买过音乐相关书籍、是否购买过乐器、是否经常从网络上下载音乐等。(3)学生对学校开展的艺术教育课程的评价:了解学生对艺术教育的需求和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开设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必要性、音乐学习是否对个人素养的提高有帮助、对艺术课程的满意度以及学校艺术教学设施配备情况等。(4)艺术知识问题: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基本艺术素养情况。

3.问卷调查实施与数据分析

问卷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间通过邮寄纸质版问卷、网络版问卷等方式发放。截至2014年4月1日,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621份,有效问卷588份。详细内容如下:(1)调查对象的年级:根据对调查对象所属年级统计,大学一、二、三、四年级分别对应的调查人数占总人数的41.67%、22.62%、19.05%、16.67%。可见一年级学生居多,且一年级和二年级人数相加超过50%,这与农林高校艺术选修课通常都是针对大学一二年级开放的情况相符。(2)调查对象对音乐的喜好程度:超过90%的学生都是喜爱音乐的。(如表2)这种状况和我们对部分农林高校学生进行抽样专访的结果是一致的,今天的在校大学生不论是学习什么专业的,对音乐的喜好是共同的,这恰好解释了为什么电视节目中音乐类节目异常火爆的原因。(3)对艺术类课程的偏好度:有2.38%的学生不喜欢艺术类课程,有41.67%的学生对艺术类课程持一般态度(见表3)。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值得艺术教育工作者深思:现行的艺术类课程是否缺乏对学生艺术教育需求的准确把握,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安排与教学方式是否需要认真研究和改进!(4)调查对象的识谱能力:能读五线谱的学生达到53.57%,这个比例相比较西方国家而言是比较低的(见表4);而识读简谱的比例会高一些,达到78.57%,但还有15.48%的人不会读简谱(见表5)。这些调查的结果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的大学生整体艺术素质近几年来有了明显的提高;相比20年或者10年前,会识谱的比例大大提高,10年前这一比例不足三分之一;二是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学生的基本艺术素养仍然偏低,这主要是基础教育和中学阶段差距较大,而大学期间的艺术教育缺乏规范要求和尚未列入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中。(5)调查对象欣赏音乐的主要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欣赏音乐的主要途径选项中57.14%的人选择了网络,其次是音乐欣赏课堂,占16.67%,第三是磁带、唱片,占11.9%。详见表6。网络教育资源越来越受到学生青睐的现象值得艺术教育工作者给予关注。(6)在艺术方面的消费情况:有59.62%的人购买过艺术相关书籍,而且有8.33%的人经常购买(见表7)。相对艺术书籍来说,购买乐器的人数不如购买艺术书籍人数多,但也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购买过乐器(见表8)。(7)使用网络下载音乐的情况:“您经常从网上下载音乐吗?”数据统计结果非常具有倾向性,超过70%的人选择经常从网络上下载音乐,可见网络在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在艺术传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见表9)。发展基于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艺术教育的前景是巨大且令人振奋的。(8)对学校开设艺术类课程的态度:有90%多的人认为学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是有必要的(见表10)。这一结果非常鼓舞人心,它表明:当代大学生对好的艺术教育有巨大需求和期待,也说明大学生具有较好的接受艺术教育基础。因此,学校和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责任是如何提供令学生受益和满意的艺术教育,如何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满意度。(9)艺术类课程学习对个人的影响:96%的人认为学习艺术类课程对个人综合素质提升有帮助(见表11),而表12也显示,97%的被调查者认为艺术学习对思维、想象力发展有帮助,可见,学生对艺术教育不仅不排斥,而且有多方面的期望。(10)接受艺术教育的目的:48.81%的人认为在大学学习艺术是纯粹的精神享受,35.71%的人认为在学校学习艺术类课程可以掌握一些人文知识和常识,只有15.48%的人是为了获取一种表演能力,加强个人竞争力(见表13)。由此可见,艺术的技术、技巧类课程并不是大部分学生所需要的,更多的人是希望能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下学习和掌握通识类的艺术知识。(11)对高校艺术课程类型的期望:学生在只有一次艺术课程机会时,更愿意选择音乐鉴赏课程,达到45.24%,其次是人文基础知识,占29.76%(见表14);而当学生有再次选择艺术课程的机会时,选择艺术表演与技巧的人数从19.05%上升至26.19%(见表15)。可见,音乐鉴赏和人文基础知识等通识性、概论性的课程是学生最希望学习的,而艺术表演与技巧课程等更适合一部分有意拓展个人素质的学生选择。(12)对学校艺术教育的满意度:选择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学生所占比例并不高,相加也只有9.52%,但是选择满意的学生也没有超过50%(见表16),这说明了目前大多数学校艺术教育存在缺陷和不足:一方面是国家的育人目标要求加强对学生的美育和艺术教育,另一方面是学生中蕴含的对艺术教育的巨大需求。(13)对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场地及设备的评价:51.19%的学生认为一般,认为很完善的只有16.7%,甚至还有9.52%的人表示对此无了解,可见艺术教育设施还不够完善,并且学生的使用率和普及度仍然不够(见表17)。(14)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存在问题:从表18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只有2.38%的人选择没有问题,有64.29%和50.71%的人认为校园艺术气氛不浓厚以及艺术类课程数量与种类偏少(见表18)。可见在校园艺术氛围和艺术课程体系建设上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三、对农林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思考与讨论

问卷调查的结果是颇具启发性的。它说明即使是在农林高校,绝大多数学生也具备明显的喜爱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倾向;90%以上的学生对农林高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是支持和欢迎的,并认为艺术教育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大多数同学对农林高校艺术教育条件设施和艺术教育课程又是不甚满意的;值得关注的是,网络已成为同学们音乐学习的重要途径,并且利用率极高,等等。调查结果揭示的问题和现象,值得我们对农林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多层面的思考:(1)相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言,农林高校尚未建立起系统、完整和科学的美育体系。与德智体三个方面相比,大多数学校针对美育的资源配置,无论从课程体系、师资配备、教学条件,还是从思想认识、目标定位以及考核标准等诸方面,在“教”与“学”,“理”与“实”等层面都是严重欠缺的。资源配置与育人目标的不匹配,必然导致艺术教育发展乏力和效率低下。(2)目前,农林高校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仍然缺少必要的研究和规划,艺术类课程处在杂乱无序、结构散乱的阶段。好的艺术教育,必然是建立在对学生需求的充分了解和对国家育人目标的深刻理解之上的。目前,大多数农林高校还没有把艺术教育的施教过程与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与需求联系起来,也没有对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主动的规划设计,这样状态下的艺术课程学生满意度低也在情理之中。(3)艺术教育设施、环境、条件既存在量的不足,也存在质的不够。表17显示,有83%的学生认为学校艺术教育活动场地、设施设备不完善。在对农林高校艺术教育管理者和任课教师的访谈中,一种普遍的认识是:艺术教育的教学设施条件和环境的问题比师资短缺和经费不足的状况还严重,这导致了艺术教育的整体教学效果和文化育人的功效难以提高。这种状况不改变,艺术教育的质量无法保证。(4)农林高校学生对艺术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与艺术教师配备不足、开设课程单一化矛盾凸显。艺术教学,首先要考虑到受教育的对象是大部分没有艺术基础的普通大学生,他们需要了解基本的艺术知识,进而学会欣赏艺术作品。这就需要艺术教师把大量的艺术知识作为一种文化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提高这类课程的欣赏性和启发性。同时必须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入学时已经具备了比较系统的艺术基本知识,这部分学生对艺术的需求已不再单纯停留在基础知识学习的层面上,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究竟什么样的艺术教育才是农林高校所需要的艺术教育,我们尚无成功范式可以套用。在课时资源、师资配备、资金投入短时间内无法改善的情况下,如何使艺术教育既能发挥点石成金、启蒙开塞的功能,又能挖掘、整理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适应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广谱型艺术教育资源,成为每一位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且极富挑战的课题。值得欣喜的是,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通过互联网来学习艺术和欣赏音乐(57.14%的学生通过网络欣赏音乐,70%的学生经常在网上下载音乐),这种倾向给艺术教育改革带来新的启示。MOOC教育模式的兴起与发展给传统教育理念带来新的变革。MOOC是MassiveOpenOnlineCourse的缩写,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其“开放”“免费”“实时”“名师”等特色非常适合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特点。首先,网络教学可以为艺术教育提供大量的、丰富的教学资源。[5]网络教学借助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将专家、教育家、专业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音频和视频文件汇集成一个知识库,从而极大地丰富了艺术教育资源。这些海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以数据的形式向全世界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共享。所以说,网络教学有效打破了艺术教育资源匮乏的瓶颈。其次,网络教学可以解决艺术教育学时短缺和师资不足的问题。它将颠覆传统的“课堂”理念,MOOC模式下的艺术教育不受场地、时间和空间限制,成千上万的学生会在互联网上同一时间学习同一门课程,也可以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和不同的学习地点来学习同一门课程,这将有效解决艺术教育学时配置不足的问题。网络教学上的课程基本由名校名师牵头讲授,学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自己的老师,聆听经典的课程。师资不足是农林高校艺术教育的短板,且短时间难以解决,而网络教学恰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第三,网络教学可以解决学生多样化艺术教育需求的问题。MOOC上的课程资源及其丰富,深浅不一:有针对初学者的入门级课程,也有针对具有相当艺术功底的专业级课程;有偏重于文化普及的通识类课程,也有就某一特殊领域的精深课程。总之,网络教学能满足不同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要求,为“教”与“学”提供广阔的空间。网络教学作为对传统教育颠覆性的变革力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了全天候和全方位的“教”与“学”,它必将为农林高校艺术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四、结论

高校教改论文篇3

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教学主张和特点:一是权力和赋权,它是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核心理念,体现着对控制关系的权力传统含义的重新认识和批判。女性主义在“赋权”中的“权”是使学生发挥能量、能力和潜能,而不是教师的控制权力。权力,在女性主义课堂观中是获得自主性和选择性以及实现目的的途径。二是经验分享,女性主义教育学强调教学是平等分享和交流个体化和个性化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特别重视在传统的教学中被忽略了的群体的声音和经验。长期以来,传统教学内容的所谓真理性、权威性和客观性,是忽略和挫伤了许多类群体尤其是女性群体的知识和经验,女性作为边缘群体在历史上各个领域的感受和判断是被完全忽略掉的。因此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就是使被迫的女性发出不同的声音,谈出女性独特的视角、经验、感受和体会。因而在学校和课堂上,女性主义教育学特别重视女性学生和教师的经验和感受。而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最通常的表现是忽略学生个性,压抑和歧视处境不利的学生的经验和感受,女性主义教育学主张就是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总之女性主义教育学并不是要建立另一个与男权对立的知识权力结构,而是要赋予那些被传统权力结构所排除的群体以发言权和影响力。尽管在众多的教育理论派别中,女性主义教育学是一种批判的、激进的甚至是偏激的教育理论,但是在今天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它仍然是非常有借鉴价值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关注弱势人群的声音;二是有助于我国以教育公平为目标的改革;三是有利于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儿童平等发展。

二、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一)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我们体育教材的设计到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主要是由男性主导和规定的,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价值体系构建的,注重的是男性所关注的领域和议题,涉及女性及与女性相关的内容往往较少。体育课程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体现了体育是一门男性的科学。在形式上,各种技术示范插图几乎都是男性形象,女性很少,一般只出现在健美操、体育舞蹈等画面上。在内容上更是反映了男性化的特征,如田径、篮球、足球等较多强调的是参与者的力量、速度、对抗与竞争性。再加上在这些项目上缺乏女性形象和女性榜样,极易导致女生不自觉中对这些项目的疏远与回避,无形中也增加了女生学习这些项目的难度,更加强化了女生运动技能接受差的刻板化印象。教材中男女两性形象比例的不均衡性、运动项目上的性别刻板印象,都是对女性经验和感受的一种忽视,都在有意无意地向人们传递这样的信息:体育是男人的世界,因此无形中造成了女生对体育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判断的边缘化。当前普通高校大一公共体育教学大多以发展学生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的身体素质为主,但教师在课堂组织上倾向于选择更吸引男生和更符合男生的兴趣和学习特点的内容。如我们课堂教学所用的器材大多是篮球、足球和排球,而羽毛球、乒乓球、跳绳、呼啦圈、毽子等深受女生喜欢的器材却较少,因而当男生们在运动场上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时,绝大多女生只能坐在树荫下聊天、听音乐、玩手机等,这无形中也迎合了女生“好静懒动”的刻板化观念。而且现行的学校体育教学提倡的是更适合男生的教学方式———竞争的方式。有研究表明,女生在提倡合作互动的课堂气氛中感觉更舒服、表现得更好[2]。可见无论是从教学内容的选取还是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女生在体育学习上的劣势和弱势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从教材的设计到教学内容的选取都是对女性的一种忽视,女生在享受与使用体育教学资源的权利以及在获取与自身发展的条件与机会上是不公平的,男女两性应该享有相同的学习机会以及享受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内容。

(二)课堂互动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不平等的互动,以及性别隔离与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表现出来。笔者通过深入体育课堂进行观察,发现教师们与不同性别学生的互动机会是不均衡的,对男女学生的关注、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给予指导时间是有性别倾向的:他们更喜欢上男生的课,与男生的情感距离更容易拉近;给予男生指导的时间、注意力以及关注程度较多;会经常让男生示范动作,要求也更严格,且也更可能表扬、批评或纠正他们的动作。而对于女生,教师们与其交流互动是有限的,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因为教师们普遍认为女生文静柔弱、身体素质较差,女生怕苦、怕累、怕脏,不爱运动,接受和领悟动作能力较差,女生体育课不好上以及女生麻烦等作为与女生关注并互动较少的原因。很多女生反映“教师喜欢和男生交流,女生得不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教师这种对女生体育学习、体育经验以及体育情感的忽视和错误评价不自觉中增加了女生掌握体育技能的难度,也使她们为自己不爱运动找到合理的借口:女生天生体育就差。我们的教师对女生动作掌握不好往往不是认为其身体素质较差,就是认为其训练不努力,很少认真反思其他原因,这显然不利于女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从而影响其学习效果。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教师们这种有性别偏见的互动往往使女生获得的关注、期望、学习与表现机会不如男生,最终导致男女两性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的不平等以及享受体育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女性主义者认为,女人和男人应当享有平等的民主和权利,课堂是构建男女平等的社会基础,但正是因为性别偏见的存在导致了女性在体育教育中处于了不利地位。另外生生互动也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偏见。生生互动指的是课堂中学生之间的交往。在体育课堂生生互动中,男女生自愿选择性别隔离现象比较普遍。例如我们常常会看到体育课上男生参加的是踢足球、打篮球等运动,在树荫下聊天、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等的主要是女生,健美操、瑜伽课上基本是女生。男女生在项目的性别隔离,使人们普遍认同篮球和足球是所谓的“男性项目”,健美操、瑜伽是“女性项目”,表面上看,男生和女生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完全是一个自我选择的过程。但从社会现实来看,女性主导的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学中普遍处于弱势地位,不是因为师资原因就是场地设施的限制,因而这种自我选择的结果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却是女生在体育教育中遭遇性别歧视的反映,女生在体育教育资源分配以及在获得与自身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上的是不公平的。

(三)校园体育文化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不仅使学生养成好的锻练习惯和体育意识及掌握科学的锻练方法,更能使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以及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我国学者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划分为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和校园体育行为文化4个指标体系[3]。本文将重点从校园物质和行为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校园体育文化作为隐形课程的重要部分,这里往往容易受忽视,但正是因为容易被忽视以及又是同时面向所有的学生,应该是不会存有性别不公平现象,但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却存在着极大的性别不平等。

1.体育物质文化

女性主义认为,教育资源分配中存在着性别偏见,在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表象下存在着严重的、广泛的不平等[4]。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体现了校园丰富多样的体育教育资源,它包括校园内的各种体育设施和器材、体育图书和体育宣传栏等各种体育教育资源。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学校修建的运动场所都是田径场和三大球场,学校的体育杂志图书和体育宣传栏面向的是所有的学生,满足的是全体学生的锻练需要,体现的应该是体育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但从女性主义视角看我国高校的校园体育教育资源却存在着广泛的不平等。众所周知在学校教育费用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对体育活动费用的投资如修建篮球场、足球场和田径场,却是以男生关注的领域为主,而形体房、健美操房、艺体房的配备却很少,也很少向非体育专业学生开放。笔者通过与所教健美操公选课的女生了解到,她们平时很想跳健美操,但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只好放弃,有些女生因担心考试过不了关只好选择在宿舍或走廊上练习,但因为空间太窄而坚持不久,很难形成锻练的习惯。因此她们迫切地希望学校能为她们配备一间健美操房,供平时上课和课余时间使用。另外女生比较喜欢的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但往往离宿舍较远且场地较少而影响锻练的积极性与持久性。而很多高校学生宿舍区没能很好地被利用起来,如能修建一些简易球台或活动区,就能很好满足学生尤其是女生就近就便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以此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可见在校园中,校园的体育设施配备不能很好地照顾女生的体育特殊需求,男生占用了大部分运动场地,女生在校园里体育活动范围较小,加重了女生在体育教育中的不利处境。学校管理层在对校园体育设施决策布局时由于缺少女性视角而忽视了女性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制约了女生体育活动的空间和使用机会,从而造成了女生获取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不平等。还有学校体育图书的配备情况。在推进体育的普及与发展过程中,体育报纸杂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报纸杂志了解体育,热爱体育,参与体育。但是学校图书馆的体育报纸杂志的种类主要是《拳击与格斗》、《扣篮》、《足球俱乐部》、《搏击》、《足球世界》、《篮球》、《武魂》等,这些杂志在版面编排上明显以男性形象为主,强调的是肌肉与力量,充满了对抗与竞争,往往很少能引起女生的关注和喜欢。而偶有以女性为主角的新闻画面中,对女性形体美的关注却远远超过了其新闻价值本身。可见在体育传媒中女性地位完全是从属的,女子运动是被忽略的。另外体育宣传栏作为学校固有的体育文化载体,对体育文化的宣传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从进校两年多的时间里注意到学校针对宣传女子运动卫生知识、女性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图片以及女性体育明星的宣传较少或几乎是一片空白。这种对女性的性别忽视现象尽管大多不是有意行为,但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即男性体育的重要程度高于女性,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女生对体育的兴趣,削弱着女生对体育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束缚着女生的体育价值观念和意识。

2.体育行为文化

校园体育行为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体系,包括学校举办的体育文化节、运动竞赛、体育社团以及学生的各种体育参与行为等。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从“课余时间每周参加体育锻练的次数”来看,男大学生情况明显好于女大学生,在“从未锻练”的选项上女生为20.6%,而男生只有9.1%。在与部分女生访谈了解到,女生不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或体育社团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自己喜欢的项目,希望能成立女子体育健身社团,多开展一些女生喜欢的体育社团活动,如女子防身术、体育舞蹈、形体练习、瑜伽等时尚健身类项目。在“您平时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中男生主要集中在跑步、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女生主要是跑步、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在“您喜欢参加的体育项目”中,篮球、足球、乒乓球等项目男生选择的较多,健美操、形体练习、体育舞蹈、瑜伽等选择的大多是女生。由于女生比较喜欢的项目需要专门的艺体房以及专业的教师指导,而大多数普通院校因场馆设施和专业教师的限制而无法普及,因此大多数学校女生主导的运动项目处于明显弱势。在“影响您参加体育锻练的客观因素”的调查发现,56.2%的女生认为缺少场地器材,39.7%的女生认为学校运动氛围不浓,另外还有33.5%的女生认为缺乏技术指导,25.8%的女生表示没有适合自己的项目,18.3%的女生认为学习压力大,没时间锻练。“学习压力大、没时间锻练”也是影响女生锻练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这是因为现代社会对于女性就业多少还存在着一些隐性歧视,这显然会给女大学生带来不小的压力和负面影响,女生只好在学校课余期间忙于参加各种培训,忙于拿到各种证书,因此无形中挤压了女生课余参与体育锻练的时间。另外还有一些用人单位针对女性提高了就业“门槛”,增加了一些额外的附加条件,如身高、相貌、身材等方面的要求,使得部分女大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很想选择一些能塑形美体的项目如健美操、形体练习、瑜伽等。为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校每年会定期开展一些社团比赛和单项运动比赛。但体育类社团和单项运动比赛主要是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赛事,竞技性较强,技术技能要求较高。从访谈了解到多数女生对开展的运动会不太感兴趣,觉得竞技性太强,比较感兴趣的是一些时尚健身类项目:健美操、拉丁舞、搏击操、街舞、体育舞蹈、形体舞等,喜欢参加一些娱乐性、趣味性较浓的体育文化活动如踢毽子、跳绳、游艺活动、趣味竞赛等。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在很多体育比赛中,几乎都是男生参加,女生更多的是作为拉拉队员或旁观者。学校体育行为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吸引学生尤其是女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练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学校决策者和管理者在组织活动中的性别盲点,在教育经费、活动空间、教学设备、师资配备等资源因素上忽视了体育锻练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女生的体育需求,因而造成了女生运动资源的占有与使用机会明显低于男生,因此男女学生在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中表现出性别的不平等。

三、推进两性平等的体育教育的改革措施

性别平等的教育并不是为所有的学生提供相同的机会,施以相同的对待,这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教育平等。真正的性别平等是一种有差异的平等,是重视人的自然属性的差异的教育平等。因此今天的教育在给予学生均等的待遇和机会的同时还必须根据学生性别的差异性和不足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以使男女学生在一个较好的环境中实现平等的教育。[5]

(一)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体育教育决策主流的措施

为了推进妇女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北京行动纲领》提出: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1]259。我国政府在2001年通过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明确指出:“在课堂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同时通过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规定:“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体育教育决策主流,不仅要保证教育决策者拥有一定的性别意识,懂得相关的社会性别知识,更要对现行的体育教育政策法规进行审视,确保教育的社会性别公平。一是审视、清理和修订体育教育政策和法规中的性别盲点方面的内容,制定一些特殊可以细化的政策,如将性别平等的议题纳入课程纲要,并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二是在女性参与体育教育管理和进入学术机构方面,应该规定一定比例的女性,让更多的女性参与体育决策机构,拥有女性的视角和声音;三是要借助政府的特殊支持,对在体育教育中处于弱势的女生予以特殊的支持政策,如修建女生喜欢的健美操房和艺体房等,引进一些相关专业的教师以确保这一群体的体育需求。

(二)建立无性别歧视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

无性别歧视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应该是一项包括教材、教法、教师行为态度、教师培训、校园体育文化等一系列的变革内容的教育教学模式。第一,在教材和课本的改革方面,编写者和制定者要树立社会性别公平意识,用性别公平的视角编写和审查体育课程的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有一定的女性形象;同时教材编审者应有一定的女性比例。第二,教师是课堂性别平等的主要建构者,因此在培养和训练教师的示范教育方面,要使教师了解和认同社会性别公平的理念,具备较好的性别意识,增强他们/她们的性别敏感能力。如了解男女生差异和差别形成的原因,了解课堂一般常见的性别角色活动,使教师能自觉地控制性别观念对男女学生的影响,特别在教学中多采取互助合作的课堂学习方式,减少竞争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方式使得男女生尤其是对女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作用。第三,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和行为方面,要淡化性别的刻板观念,重视培养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的性别反思。如在语言的使用上,对女生应避免使用“女生不爱活动”、“女生体育课不好上”等之类的语言;在组织教学时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分组教学;在指导和评价学生时,也尽可能避免“女孩应该怎样”、“男孩应该怎样”的性别模式;在指导学生选择体育项目时,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兴趣加以指导,而不是以学生的性别为主要指导的依据,并给予女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同时鼓励男女学生去尝试认为是异性占优势的项目,例如多鼓励女生去选修篮球、足球等对抗类项目,鼓励男生参加健美操、瑜伽、体育舞蹈等方面的项目。第四,在学校体育教师的构成比例中,增加女性体育教师的比例;同时要在改革中充分发挥女性体育教师的影响力和榜样作用,并鼓励和支持女体育教师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让女性体育教师把在课堂上获得的真知灼见应用于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制定上。第五,在校园体育文化方面,分管学校体育工作的相关领导和管理者要有性别意识和性别敏感,如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设施的配备、体育师资的引进、体育课程的设置、各类体育比赛的开展、体育社团的组建以及体育文化节的举办等方面应重视女性的情感和体验。

(三)实现两性平等的体育教育教学策略

高校教改论文篇4

关键词:高师院校教学改革声乐教材

教材是体现一定教学内容与思想的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是教学理论发挥功效与实践媒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素。教材建设是一项宏伟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涉及教育外部,又要涉及教育内部;既涉及各个学科问题,又涉及教学心理领域;既有科学求真问题,又有技术革新与美学意义;既有理论探索问题,又有实践问题;既有教与学的问题,又有管理的问题;既包括教材的自身建设问题,又包括教材的教学工作;既有教材的研制问题,又有教材的出版发行问题。那么,如何加强高师的教材建设,编写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满足教学和社会需要,突出高等师范教育特点的教材,这是高师院校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师院校声乐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校的规模更大了,数量少了,专业设置多了,办学条件更好了和招生人数更多了。然而,作为高师院校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却滞后于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步伐,以至于许多高师院校的学生缺乏适用的教材,这势必影响高师院校的教育质量,也不利于高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教材建设发展缓慢,教材的编写组织管理不力,以致高师教材不能自成体系;二是有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先进性与针对性;三是由于一些教材的缺乏,有些院校不得不采用一般本科院校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与学生的能力、要求不相符合,与实际不相符;四是有少数教师不愿选用高师教材。许多高校教材的选择权在教师,教师使用老教材驾轻就熟,而使用新的高师教材往往要受到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院校选用的声乐教材是由教师根据个人的演唱特点及欣赏习惯自选出来的,以一对一的单兵训练方式教学;有的教材将声乐理论、声乐教育理论与歌曲集混合编排,有的教师对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有自己的取舍与偏爱,这些因素增加了教材内容选用的随意性。由于两种唱法教材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造成有些学生只学技巧,不爱学文化的现象,这与高师音乐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的结构很不一致。这样,必然导致教材无法贴近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际。

二、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探索

(一)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的老师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师音乐教学特点的声乐教学道路,摸索出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如针对学生的程度和嗓音特点的不同,课时分配和授课形式也有所不同,采用分级教学的手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通过声乐四级考试的要求)的量化标准的教学改革目的,促使每一位学生完成学分。教学当中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把声乐技能训练、演唱、作品讲解、分析研究、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融为一体,达到了课程的整合。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突出表现在教材不够规范、进度不够明确、考核不够严格等方面。这些问题存在,涉及传统教学模式本身,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随着教学规范化要求日益广泛地得到重视,教学的量化管理和教材的系统、规范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要求每位教师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把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进度表、教案、授课内容保持一致,又要求老师们在教学思想上、教学方法上、教材选用上、考试形式上施行行之有效的改革,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声乐教学要遵循其教学规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等因素,突破“声乐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的模式。声乐教师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声乐教学大纲、声乐教学计划,教师要选择接近学生性格的曲目,能使其很快地进入“角色”,从发声练习中有意地从情绪上引导学生,从歌唱站姿、呼吸、打开喉咙、共鸣、咬字、吐字、声情并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意识、创造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创造性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歌唱技巧,增强对作品的想象、理解能力,使技巧与情感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表达真实自然的歌唱情感。这样,通过挖掘培养学生的歌唱情感,为学生提供富有创意的课堂设计和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推出如“启发式”“生成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获、有所得。

(二)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考核方式

声乐分级教学不以年级划分教学进度,声乐考核不以年级区分专业水平,而以学习程度划分等级,体现循序渐进教学要求的规定曲目的程度分级教学、分级考核。该教学模式按学生的程度和声音条件,划分为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男中(低)音,民族女高音及民族男高音六大声部八个级别,每个级别、各个声部均按4首中国作品、4首外国作品的标准来制定曲目,力求教学作品在声乐教学中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这是制定分级教学规定曲目的基本原则。作品的遴选,着重注意选择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经常采用的优秀中外传统民歌、艺术歌曲及歌剧选曲。这些作品经历长期教学实践的验证,表现了鲜明的专业特征和突出的教学价值,较充分地显示出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是进行声乐技巧训练,提高歌唱能力的典型教材。考核方式可针对声乐理论、声乐训练和演唱等内容进行评价。要评价对声乐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可采用观察、谈话、讨论、问卷法、小论文习作展示等方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为辅。对声乐训练和演唱的评价,可采取观察法、论文式测试、调查问卷法、等级量表法、会谈讨论法、声乐艺术成长档案袋的运用等。在考试中采取集体评分与主课老师评分相结合,独唱与重唱、小合唱相结合,他人伴奏和自弹自唱相结合,课外艺术表演和实习相结合等多元化考核方式。教学中结合典范作品的学习,融系统的声乐理论于严格的声乐技能训练之中,最终通过作品演唱,表现出学生对歌唱技能的娴熟运用程度。明确划分声乐作品的程度,实行科学合理的声乐分级教学。当然,按不同程度分级教学的办法,主要为了方便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系统规范地选择教材,科学合理地把握进度。同时,通过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的分级考核检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引导声乐教学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能够作为声乐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三)反复实践和组织,精心编写高师声乐教材

高师声乐课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声乐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能够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胜任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任务和声乐辅导工作。声乐教学是一门授课艺术很强的专业教学,既要求把学生训练成声音优美、可以灵活调节、自如控制的“乐器”,又要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敏锐的音乐感受能力、准确的艺术处理表现的“演奏者”。声乐教学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熔理性讲解、技能训练、情感表现和艺术创造于一炉,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因材施教的授课方式。正是基于承认客观上个体嗓音条件、心智状况、音乐感受和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承认学生入学时专业程度的差异,承认同一年级存在着授课要求和教学进度的差异,所以因材施教成为声乐教学的突出特征。分级教学改革了传统的声乐曲目汇编的形式,制定了按程度明确分级的规定曲目,并以此作为声乐教学的选材依据。规定曲目的制定是对二十多年来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广东省示范专业)教学的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结果,体现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全新思维,有利于声乐教材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从而为形成规范化的声乐教材奠定了基础,这对于声乐教学的学科建设无疑具有长远的影响。在音乐艺术领域,声乐作品以其“短、平、快”的优势,紧扣时代的脉搏,迅速直接地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精神风貌、大众心态和民俗伦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声乐创作的发展,声乐分级教学规定曲目也将不断更新,日臻完善。

三、加强声乐教学改革,促进声乐教材建设

一直以来,在高师院校中,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教学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狠抓学生的专业基本功,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已成为高师院校的办学理念。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两者应紧密结合起来,教学才能落实在教材上,教材才能有针对性。

(一)改革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

声乐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在教学中应建立“教学——研究——演唱——进修”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避免教材功能与培养目标的脱节,打破教学观念与教材选择的局限性,协调好学生水平与教材内容,平衡教学时限与教材的使用,改变考核与教材使用的单一性。

(二)按照师范性的要求去培养

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学会科学地“教”,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始终把情感的表达放在首位。高师声乐教学首先要增强师范性,按“师范”的培养目标去培养。把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循序渐进,注重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贴近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必须体现教学内容与师范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原则,提高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学习的质量,使之系统化。

(三)教材要选择合适的曲目

选择曲目要适合学生声种的声乐作品,也适合学生学习的程度,要符合大纲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条件和问题,不选择高难度的声乐作品;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曲目,从着重于声乐技术的基础训练到考虑一些音域比较宽、曲式结构较复杂的歌曲来演唱;要在声乐技巧难度上有所区分,如对气息的控制、声音位置的把握、声音音色控制、作品力度、歌曲的音域等。因此,要选择得当合理的声乐曲目,首先切合高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四)增强教材的传统文化意识

出版的声乐教材内容应做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各具。但特色、优秀的音乐教材也应体现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声音训练功能,应包括必唱曲目、浏览曲目、欣赏曲目,同时注意中西教材的合理搭配,在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把声乐教育看成是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课程,并将民族文化与民族唱法的特点体现并运用在教学上。

总之,教材建设的规律是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声乐教学教材内容应按着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去选编,有一定的涵盖面,同时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认真精选内容。声乐教材要体现高师教育特色,不偏重理论知识,不使用质量不高的成人高教教材或一些教师自行编写的低劣教材。教材内容要新,要与实训内容相结合,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编写教材时应重视启发性原则,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科学性研究方法的培养,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把教材内容体系建筑在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主旨上来。

声乐教学改革最终应落实到教师的素质提高,声乐教材建设最终应落实到学生技能的发展。教师要转变观念,要转到高职教育的理念上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好、选好、用好高职教材,坚持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实施教学,为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兰芝.高校教材管理理论与实践[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2]刘大巍.高师声乐教材编撰的设计思路[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9-133.

[3]吕环.高等师范声乐教学改革之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1):132.

高校教改论文篇5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现代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社会信息化过程不断快速发展,计算机与各行各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现代网络出现的各种电子商务、数字化建设、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因此,高等院校要不断在计算机课程改革方面进行调整,更加适用于用人单位的需求。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具备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能够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因此,计算机的使用和操作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1.现阶段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与特点

1.1高职院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和地域环境的不同,学生入学时成绩和来源是不同的,有些是从普通高中直接录取的,有些是从中专,职业高中招录的学生,因此,学生的背景与学习环境的不同,计算机水平也是不尽相同的,进入高职院校后,学生的基础不同,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能力也不同。除此之外,可能有些学生来源于地域比较偏远的地区,在进入高职学习之前是没有接触过电脑的,更谈不上更加专业的使用方法和技术,所以,在学习起来可能难度较大,而常常使用电脑的学生,就比较容易进行计算机课程学习和研究。对于这些情况要注意教学方法和特点。

1.2缺乏合理的教学理念和手段

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手段和理念上还相对比较落后,没有进行计算机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手段的改变。由于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处于基础阶段,学校自身关于计算机设备和师资力量都没有完全达到一定的程度,有些课程设置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缺少实践操作与锻炼,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产生厌学的态度,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3教学内容相对落后缺乏实际性

由于科技进步快速,计算机软硬件更新频繁,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内容跟不上时代需求,没有比较新的课程安排和课程理念。在教材的选用上也没有能够跟上发展趋势。此外,由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不同,计算机课程安排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联不大,不能符合不同专业的需求。

2.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对策

2.1合理设计课程内容与专业衔接

不同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都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必须具备不同的课程安排,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的百分比,计算机本身是实践性较高的课程,如果有能力的高职院校,尽可能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比例。但是,不管怎样安排人才培养方案,都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地过程。首先,要注意课程设计的整体性,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用人单位为向导,合理安排计划计算机课程,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其次,高职院校设置的课程要注意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能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计算机课程体系中是可以分为不同领域的学科内容的,这些学科内容之间是相互连接,相互影响的。在教授学生学科课程的同时,要注意能够让学生了解该学科知识,能够补充先导学科,同时能够引入后续学科。

2.2不断探索研究跟上时代步伐

现代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注意提升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由原有的知识讲授者逐渐转变为引导者的角色,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在经验和自身能力方面也要有提高。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都要培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从而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现代化社会竞争是十分严峻的,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速度更加快的惊人,因此,要适应社会的需求,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自身素质,以至于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2.3丰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这里说的教学模式并不是有些教师任务的教学手段或者是教学媒介,不是说在教室里运用多媒体设备就能够解决问题。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从教学过程中得到知识。在教材选用方面,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教师要更加了解教材内容,知道要表达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其次,计算机的更新换代都代表了新技术的出现,因此,在教学模式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新技术,同时也要了解旧技术的内容。科技推动时代的发展,学生在教学情境下能够发展创造思维,对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要有不同的见解和体会。

2.4注重提升教师素质,加快教师转变

由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特殊实践性,想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人才,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给予教师更多的培训机会。注意教师专业技能提高的同时,也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知识,更新知识,提高素质修养,注意教学模式和手段的学习。2.5注意理论联系实践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二者是缺一不可的,相辅相成的。教师和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转换,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以实践来强化理论。学生能够根据系统的理论知识更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是要不断变化的,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现代化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更新的。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也要不断改变,注意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从而能够实现培养学生的目标。

作者:王立恒 单位:甘肃煤炭工业学校

高校教改论文篇6

1、高校校园网络的文化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指的是在大学校园这个特殊的空间领域内,老师和学生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创造的意识形态、精神财富和组织活动等的总和。校园网络文化则是以师生的活动为主体,依托校园文化,借助网络实现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行为方式,一切与网络有关系的校园文化都可以看成是校园网络文化。

2、高校网络文化的特点。

校园网络文化既有别于传统的校园文化,也与社会范围内的网络文化有区别,它是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碰撞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新形式。它既是独立的,但是又收到现实文化和网络的影响和限制,能够同时反映出传统的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网络文化的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媒体依赖性。网络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兴盛离不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的发展,因此高校网络文化也一样离不开对技术的依赖,甚至随着当前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更快速发展,具有更强的依赖性。可以说,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与媒体技术是不可分割的。第二,具有时代性。时代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校园网络文化中,其表现出更强的民主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其中民主意识的形成主要是校园网络为师生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所搭建平台,在网上人人都是平等的,谁不能够压制谁,同时谁也不能强迫谁。第三,具有规范性。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中,由于校园将网络和行政管理、信息管理、研究开发等连接起来,进而实现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服务,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为教师和学生带了方便。校园网络文化的管理者根据事实来说话,根据实际的数据来做决策,这不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减轻了管理处人员的工作负载,提高了师生之间学习和交流的有效性等。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作用

1、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园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快速发展,正在逐步弱化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方式,而凸显出一种新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手段”的自我教育模式。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学生可以课余时间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提供的便利,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除此之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发展,可以利用网络这个多元化的平台,让学生走出校园之前更多的了解社会、拓展视野,客观上有助于其以后走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2、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能够参与校园管理,能够有一个宽松的氛围进行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民主的氛围、宽松的环境以及平等的人际关系能够淡化谈论者的身份意识,大家以和平、轻松的心情来进行对话,畅所欲言。

3、有助于大学生业余生活的丰富。

网络文化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因此大学生只需要通过网络,就能及时了解各种信息和知识,就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校园网络文化当中来,甚至能够通过网络走出校门,将视野扩大到更广阔的时空之中,极大的丰富课余生活。

三、高职教改进程中校园网络文化的引入

高职教改主要着重于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改革,因此首先就应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针对我们国家高职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从学习自身办学质量、师资力量等方面来探究教改的途径和方法,通过产学结合、多元化办学等模式全方位的提高教育的质量,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教师可以将网络文化灵活的应用到教学中,网络文化可以极大的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大学生的求知欲望等,学生在网上可以畅所欲言,找到自己所想了解的知识,这样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校园网络是校园网络文化的载体,构建了新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伦理观念、道德素质、行为规范等,并拓展了大学生的学习领域和生活领域,具有诸多特点,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行为方式等都有着较大的影响,相比较传统的校园文化来讲,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结束语

高校教改论文篇7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模式;培养模式;项目化;订单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6-087-026

一、室内设计专业的产生及发展

追溯室内装饰的历史,可以从原始萌芽状态的纯装饰形式开始,经历与构造结合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为装饰而装饰的巴洛克、洛可可时期,一直到把装饰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现代室内装饰和空间概念的产生,这是一部漫长的发展史。

“室内设计”代替“室内装饰”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只有几十年的时间。1931年,美国室内装饰者学会成立,成为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的前身,该时期内出现了专职室内设计师。到了五十年代,由于建筑用途、功能的复杂化,使室内设计更加专业化。如:大型商场空间的设计,办公空间的设计等促成了室内设计的独立。至此,“室内装饰”已演变为全方位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的称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1957年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成立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最终独立,同年,我国也在中央工艺美院成立室内系。而我国“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真正的发展却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该时期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了建筑装修业的兴起,“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据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我国的室内设计师人数至今已达六十万,设有室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八百多所。

二、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室内设计师存在近50万的人才缺口,这对于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大好的信息。而另一方面的数据却显示,我国每年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的应届毕业生合格率却只占总量的10%-20%。[2]从客观上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目前从事室内设计师职业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毕业,这些设计师并没有经过室内设计系统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导致设计水平、装修质量等多方面问题。

而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对目前重庆市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的几所高校调查得知,就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而言,几乎所有高校都采取课堂教学模式。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如《室内设计原理》、《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装饰工程概预算》、《建筑装饰材料》等清一色采用理论教学模式,半数以上学生反应以上课程知识抽象难懂、枯燥乏味,80%学生在完成以上课程学习后1-2个学期内对课程知识陌生甚至完全遗忘,另外不少高校就《室内设计》课程采用了理论讲授与设计案例练习结合的教学,从教学成果看,该课程并未取到应有的效果,在设计任务的布置上,各高校所编设计任务书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设计案例也过于陈旧,甚至有些高校的设计案例几年、十几年都未更改过,完全不合现实。在学生设计成果的批改上也采用过去批改作业的方式,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根据对一些用人单位的调查,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具备知识过于松散,缺乏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最重要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我市各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调查得知,几乎所有高校的培养计划都写到: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概预算、施工与组织管理能力,从事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目前我国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的高校普遍为高职院校,学校在培养方式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一方面,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内要培养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室内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难以达到,另一方面,这种培养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往往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普遍的用人单位反映目前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专长,找不到发展方向。

三、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几个措施

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同样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更科学、更有效的为行业培养室内设计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建立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本文以建筑行业对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一)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史上,德国国立包豪斯为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教学体系,就是将教学、研究、实践三者融为一体的“工作坊”模式。[3]包豪斯的“工作坊”模式广泛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笔者提出“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所谓“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就是将原先的单纯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将室内设计专业的各专业课程实践化。“项目化”可以从两个方面依次进行,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1、校内“项目化”。校内的“项目化”可在校内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得来,它属于模拟实践操作。结合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囊括专业方向研究、教学内容理论完全结合实际的校内工作实验室模式。

室内设计专业的校内“项目化”覆盖该专业的所有主干课程,可直接体现在“室内设计—装饰工程预(决)算—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这一知识体系上。首先,在通过前期专业基础理论与实作培训的基础上,室内设计课程方面可以引用实际任务书完成模拟实践操作。在室内住宅设计课程教学上,笔者曾收集了目前重庆市别墅、花园洋房、一般商品房等已完工且具有代表性的各类住宅案例,并分别就各类型住宅特点进行设计要点分析及讲授;其次,设定练习前提如案例环境、“甲方”要求等安排学生就各类案例进行包括设计、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在内的练习,该过程中,聘请原案例操作人员如设计师、预(决)算人员、施工负责人等到学校就该案例实际操作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各方面的知识,重新安排设计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各项操作内容。同样,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教学也以该种方式进行,且在进行过程中结合该课程特点进行调整,比如让学生组合成多个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另一方面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校外“项目化”。校内“项目化”是一个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而校外“项目化”则是通过实践提升理论的过程。校外“项目化”应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目前许多高校在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选择校外实习,实际上是让学生提前毕业,和教学模式上的校外“项目化”并不相同。教学模式的校外“项目化”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最为直接的就是通过教师或学校合作企业的校外实际工作项目带动学生进行实作,让学生切身体会实际操作。虽然这种方式比较直接有效,但易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制约,可变因素较多,按照该方式制订的教学计划容易受到影响。为避免受此局限,可将实际项目进行“工厂化”操作,所谓“工厂化”就是将实际项目内容安排在“工厂空间”这样一个校外实验基地进行,该“工厂空间”属于学校实验室基础上集设计案例提供、现场施工可行、预算内容可证的一块“试验田”。我校已建立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工厂空间”就是作为校外“项目化”的一个体现,在该空间内,可以任意定义不同的业主方关于经济、风格、功能等各方面的要求,学生完全按照实际操作流程完成该项目设计及预算,并将其付诸施工,提前感受到从设计到预(决)算、施工管理的实战氛围。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模式培养的室内设计学生一方面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良好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前提是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室内设计专业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所以,在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上,应本着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的基础上有区别的进行。这一方面可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同时进行,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分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需求。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另一方面,学校在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培养过程中应随时和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其签定人才培养协议,按需培养人才。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率,避免盲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损失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室内设计专业改革是基于旧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建筑室内专业设计、预(决)算和施工管理人才。本文提出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通过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一方面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李竹.室内装饰到室内设计演变的历史研究[J].网易建筑

高校教改论文篇8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模式;培养模式;项目化;订单式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6-087-026

一、室内设计专业的产生及发展

追溯室内装饰的历史,可以从原始萌芽状态的纯装饰形式开始,经历与构造结合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为装饰而装饰的巴洛克、洛可可时期,一直到把装饰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现代室内装饰和空间概念的产生,这是一部漫长的发展史。

“室内设计”代替“室内装饰”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只有几十年的时间。1931年,美国室内装饰者学会成立,成为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的前身,该时期内出现了专职室内设计师。到了五十年代,由于建筑用途、功能的复杂化,使室内设计更加专业化。如:大型商场空间的设计,办公空间的设计等促成了室内设计的独立。至此,“室内装饰”已演变为全方位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师”的称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1957年美国“室内设计师学会”成立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最终独立,同年,我国也在中央工艺美院成立室内系。而我国“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得到真正的发展却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该时期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了建筑装修业的兴起,“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前后,相继成立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和中国室内建筑师学会,在众多的艺术院校和理工科院校里相继成立了室内设计专业,据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我国的室内设计师人数至今已达六十万,设有室内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已有八百多所。

二、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室内设计师存在近50万的人才缺口,这对于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大好的信息。而另一方面的数据却显示,我国每年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的应届毕业生合格率却只占总量的10%-20%。[2]从客观上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目前从事室内设计师职业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建筑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毕业,这些设计师并没有经过室内设计系统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导致设计水平、装修质量等多方面问题。

而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对目前重庆市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的几所高校调查得知,就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而言,几乎所有高校都采取课堂教学模式。室内设计专业的几门主干课程如《室内设计原理》、《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装饰工程概预算》、《建筑装饰材料》等清一色采用理论教学模式,半数以上学生反应以上课程知识抽象难懂、枯燥乏味,80%学生在完成以上课程学习后1-2个学期内对课程知识陌生甚至完全遗忘,另外不少高校就《室内设计》课程采用了理论讲授与设计案例练习结合的教学,从教学成果看,该课程并未取到应有的效果,在设计任务的布置上,各高校所编设计任务书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设计案例也过于陈旧,甚至有些高校的设计案例几年、十几年都未更改过,完全不合现实。在学生设计成果的批改上也采用过去批改作业的方式,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根据对一些用人单位的调查,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具备知识过于松散,缺乏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最重要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我市各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调查得知,几乎所有高校的培养计划都写到: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概预算、施工与组织管理能力,从事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目前我国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的高校普遍为高职院校,学校在培养方式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一方面,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内要培养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室内设计、施工管理、预(决)算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难以达到,另一方面,这种培养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这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往往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问题,普遍的用人单位反映目前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完全不清楚自己的专长,找不到发展方向。

三、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几个措施

教育应该为社会服务,同样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更科学、更有效的为行业培养室内设计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建立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本文以建筑行业对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一)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史上,德国国立包豪斯为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教学体系,就是将教学、研究、实践三者融为一体的“工作坊”模式。[3]包豪斯的“工作坊”模式广泛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笔者提出“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所谓“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就是将原先的单纯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将室内设计专业的各专业课程实践化。“项目化”可以从两个方面依次进行,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1、校内“项目化”。校内的“项目化”可在校内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得来,它属于模拟实践操作。结合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囊括专业方向研究、教学内容理论完全结合实际的校内工作实验室模式。

室内设计专业的校内“项目化”覆盖该专业的所有主干课程,可直接体现在“室内设计—装饰工程预(决)算—装饰工程施工管理”这一知识体系上。首先,在通过前期专业基础理论与实作培训的基础上,室内设计课程方面可以引用实际任务书完成模拟实践操作。在室内住宅设计课程教学上,笔者曾收集了目前重庆市别墅、花园洋房、一般商品房等已完工且具有代表性的各类住宅案例,并分别就各类型住宅特点进行设计要点分析及讲授;其次,设定练习前提如案例环境、“甲方”要求等安排学生就各类案例进行包括设计、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在内的练习,该过程中,聘请原案例操作人员如设计师、预(决)算人员、施工负责人等到学校就该案例实际操作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各方面的知识,重新安排设计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各项操作内容。同样,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教学也以该种方式进行,且在进行过程中结合该课程特点进行调整,比如让学生组合成多个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另一方面也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校外“项目化”。校内“项目化”是一个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而校外“项目化”则是通过实践提升理论的过程。校外“项目化”应是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目前许多高校在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选择校外实习,实际上是让学生提前毕业,和教学模式上的校外“项目化”并不相同。教学模式的校外“项目化”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最为直接的就是通过教师或学校合作企业的校外实际工作项目带动学生进行实作,让学生切身体会实际操作。虽然这种方式比较直接有效,但易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制约,可变因素较多,按照该方式制订的教学计划容易受到影响。为避免受此局限,可将实际项目进行“工厂化”操作,所谓“工厂化”就是将实际项目内容安排在“工厂空间”这样一个校外实验基地进行,该“工厂空间”属于学校实验室基础上集设计案例提供、现场施工可行、预算内容可证的一块“试验田”。我校已建立的室内设计专业的“工厂空间”就是作为校外“项目化”的一个体现,在该空间内,可以任意定义不同的业主方关于经济、风格、功能等各方面的要求,学生完全按照实际操作流程完成该项目设计及预算,并将其付诸施工,提前感受到从设计到预(决)算、施工管理的实战氛围。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模式培养的室内设计学生一方面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良好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前提是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室内设计专业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素质与兴趣偏向,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所以,在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上,应本着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的基础上有区别的进行。这一方面可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同时进行,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教学分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

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需求。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另一方面,学校在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培养过程中应随时和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其签定人才培养协议,按需培养人才。室内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率,避免盲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损失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室内设计专业改革是基于旧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上进行的,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建筑室内专业设计、预(决)算和施工管理人才。本文提出从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两个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改革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通过培养模式的“订单式”改革,一方面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李竹.室内装饰到室内设计演变的历史研究[J].网易建筑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