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物流信息管理论文8篇

时间:2023-04-17 17:22:14

物流信息管理论文

物流信息管理论文篇1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日益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日益重视物流管理,并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开展的却不甚理想。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在降低成本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不断地优化企业物流,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对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现状来看,中小企业自办采购、销售物流严重,第三方物流比例较低,物流结算手续复杂,物流库存管理落后,物流运输效率较低,物流作业表现较差,物流成本费用较高,自办物流设施设备老化陈旧,导致中小企业难以适应社会分工要求和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满足不了现代市场多批量、小批次、多品种、紧急性的市场需求和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要求。

本论文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简要介绍了物流管理的概念和基本理论。主要完成对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模式分析,并由此设计了数据库结构和应用程序,实现了分布式环境下适合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项目背景、研究意义、物流系统的发展线装和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第二章对中小型制造业物流系统的用户环境、系统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提出系统的模型构建方案。

第三章对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体系结构设计、功能模块划分和数据库设计。

第四章描述了系统的软件架构和开发工具,并对系统界面进行了介绍。

第五章总结与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字:物流管理系统,企业物流,物流系统设计

目录

1我国中小型制造业物流系统的发展现状...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1

1.2物流系统的发展现状...2

1.3物流系统...2

2中小型制造业物流管理信息的分析...3

2.1用户环境分析...3

2.1.1对物流管理的重视度不够...3

2.1.2中小企业物流环节脱节...3

2.1.3信息技术水平落后...4

2.1.4物流社会化程度低...4

2.1.5订货信息不准...4

2.2业务流程分析...4

2.3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型构建...5

3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6

3.1系统的体系结构...6

3.2系统模块设计...7

3.3数据字典设计...9

4系统的实现...9

4.1系统的软件架构和开发工具...9

4.2系统界面...10

4.2.1计划管理...10

4.2.2采购管理...10

4.2.3验收管理...11

4.2.4库存管理...12

物流信息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物流信息平台;规划构建;运营模式;公用;共用

公用信息平台构建是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物流企业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信息化程度较低。[1]根据行业协会的相关调查,只有35.7%的企业建立了物流或供应链管理系统,32.2%的企业准备建立专门的物流信息系统。[2]而作为能为广大的物流企业提供基本信息和数据交换功能、能为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的物流信息平台还在规划建设中。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0多个城市已经或准备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其中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是其重要组成部分。[3]由于信息平台规划缺乏明确定位,政府在物流区域信息平台中角色定位模糊,导致各个物流规划中物流信息平台使用的术语大不相同。[4]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划要充分注重全局性,处理好地区之间物流平衡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新建物流基础设施与整合利用现有条件之间的关系,防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物流信息标准的多样化、不统一、不规范己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5]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因跨行业、多部门、牵涉范围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的成败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明确的运营机制,谁投资、谁运营、谁维护、如何组织协调,这些问题必须在实施前加以明确。因此,探索符合区域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运营模式尤为重要。

一、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目的主要在于满足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这就要求信息平台不仅要满足货主、物流企业等对物流过程的查询、设计、监控等直接需求,还要满足他们对来自于政府管理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工商企业等与自身物流过程直接相关的信息需求。那么,究竟需要搭建“公用”还是“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目前,在物流业内,“公用”或“共用”物流信息平台这样的模糊概念广泛地被交叉、混淆使用着,尤其是“公用”或“共用”物流信息平台隶属关系或产权关系的不明晰,已经严重制约了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与运营,影响了物流信息平台的信息化进程。

(一)物流信息平台间的区别

不同物流信息平台间的区别首先在于,“公用”物流信息平台,使用者以公益权益的获得而无偿使用,是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而“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是有偿使用,实现的是部分利益的最大化。此外,两者还存在以下区别:

1.“公用”与“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权属特征、服务范畴和对象不同。公用(forthepublicuse)[6]物流信息平台的本质是以获取物流业规模化、效率化为目的,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共享为手段而建立的信息平台,是为整个国民经济和公民提供支持和服务;共用(sharebyselectedandspecificpeople)[7]物流信息平台,仅对有共同利益的一些具体的或特殊的团体提供支持和服务,信息资源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即只有使用平台的企业内部可以共享资源,对于外部企业只能共享公开的资源。

2.“公用”与“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所达到的标准化程度不同。“公用”意味着不同的地区、城市、国家基于大的、统一的信息平台,拥有广泛的标准化;而“共用”意味着不同的标准化体系的信息平台,存在于各个不同的利益群体中。用计算机网络语言描述即为: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相似于“广域网”,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相似于“局域网”。

3.“公用”与“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所实现的资源整合程度不同。“公用”是信息平台资源整合的一种做法,其整合程度高,有效地防止了专业化造成的分割和浪费;“共用”资源整合程度低,是信息系统发展未达到广泛标准化时的一种必要的存在形式。

公用信息平台,是对全社会的资源进行整合,企业可以实现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信息资源社会共享,充分利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的资源,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共用信息平台只是有利益关系的某些企业内部可共享资源进行整合,外部企业很难实现资源利用。

(二)物流信息平台间的内在联系

“公用”与“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众多不同之处,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是没有关系的。不同的物流信息平台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为了明确叙述“公用”与“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内在关系,我们引入“专用”的概念。“公用”包含有通用的意思,与它相对应的是专用;“共用”同时包含有通用和专用二重意思,是小范围的通用和相对大的范围的专用;用O、S、P分别表示“专用”、“共用”、和“公用”,则有:O≤S≤P。另外,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转换关系,尤其是在不考虑所有权问题时,“共用”和“公用”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近似的。那么,此时可以考虑用“公共”来表示。

根据物流企业不同的内在特点,为自身所用而构建的信息系统,属于专用平台;部分企业为了实现相互之间服务、需求信息有效范围内共享而投资建设的信息平台,称之为共用信息平台;具有跨行业、跨地域、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多方参与、系统扩展性强、开放性好等特点,实现全社会资源共享构建的平台是公用信息平台。随着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物流企业可以依托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利用庞大的资料库以及开放功能,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整合。

通过对“公用”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讨论,以及物流业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不难发现,规划和投资区域性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如县市级、省级甚至全国级的物流公用信息平台,无疑是现阶段较为合适的、也是迫切的选择,它既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相对优化整合,也可以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使得制造、物流运输和商业企业以及交通、港口、海关、银行等各行各业不同的主体实现协同工作。

二、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运营模式及实例

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根据投资主体、运营机制和作业方式的不同,可以分成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政府模式”,即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维护都由国家直接负责。政府主导的力量很强,但也存在很多弊端,如容易造成与市场结合的紧密度不够、需要国家长期投入等。第二种是“企业模式”,即信息平台的投资建设及运营完全由企业自己负责。企业自主经营在市场运作方面比较灵活,但企业行为有一定的局限性,整体规划性不强,难以实现预期规模。第三种是“协同模式”,即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的规划运营模式。从我国目前的现状看,单纯地由政府为投资主体进行投资不太现实,而单纯地依靠企业投融资也是非常困难的。“协同模式”集前二种模式的优势于一身,又避免了它们的不利之处,在实际规划建设中,又可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二种协同模式。

(一)“自上而下”的协同模式

由于区域性物流公用信息平台资金压力大,投资回收缓慢,因此,“自上而下”的协同模式,初期由政府以股份制的形式首先注入部分初始启动资金,牵头负责规划、协调,引导和吸引企业同样以股份制的形式注入资金,并行使宏观调控职能,负责指导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共享信息服务价格的制定和市场引导政策的出台。后期,入股企业逐渐成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运作主体,根据相关政策和行业协会制度,引入行业准入机制和会员制等管理运营方式。

基于“自上而下”的协同模式的陕西省物流公用信息平台的规划构建,就是以陕西省信息产业厅为牵头部门,统一规划、协调,寻找和引导部分企业(西安国际港务区、咸阳机场管理集团等)设立相关企业(集团)成为陕西省物流公用信息平台的投资经营主体。省政府以投资入股的方式注入部分资金,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办局的相关经费支持。平台建设围绕大通关的要求,建设相应的功能模块,本着基础优先开发的原则,优先建设在短期内能够完成的、需求迫切的功能,如:航空信息查询、电子订舱功能等;对于较复杂的、需求程度低的功能,如:面向物流企业的ASP应用服务、在线交易等功能可以采取分步实施、逐步扩展完善的方式进行,其规划见图1。物流信息平台在大量应用系统投入使用后,平台运营主体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出台使用平台的相关服务费用标准,按照市场化运作,实现平台的良性发展。随着建设运营主体依靠高效、优质的物流信息服务实现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这时政府(信息产业厅、发改委等)主要履行监督职能,实现平台的良性发展。防止平台经营主体在利益的驱使下丧失公用信息平台的公平性。物流企业组织成员,也是物流信息平台的会员单位,依靠物流信息平台,加强业务协作,提高区域物流竞争力。

(二)“自下而上”的协同模式

以企业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协同模式是先有市场自发形成,或企业主动发起并逐步整合各物流信息系统的资源,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再由政府引导和支持,承担信息系统中公用信息的中转功能,满足不同客户的信息需求,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实现信息共享。“自下而上”的协同模式具有很强的市场操作特征,带有明显的赢利性质。这种运作模式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物流行业的现状,可以根据资金状况,分阶段逐步规划实施。湖北武汉徐东经济圈物流信息化建设[8],基本遵循了“自下而上”的协同模式,分三阶段,循序渐进地完成了它的发展规划。

1.初期:企业共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期。在这个时期,企业基于自我发展的要求或区域内的统一规划,作为各物流结点,自主完成符合标准化的内部共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其平台建设需具备EDI交换主机系统、网络系统(交换机、路由器等)、安全体系(防火墙设备、密码系统等)、因特网接入线路等硬件设备,各个环节需配置符合统一标准的物流信息技术,如条形码技术、射频技术等,以便在Internet/EDI网络环境下迅速完成与物流中心、客户系统对接,实现物流基本作业过程中的信息化操作。

2.发展期:行业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形成期。当各物流结点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完成后,需有效整合各结点的信息化资源,进一步推进物流信息化进入物流结点间的发展层次。这一过程主要由不同结点的管理部门组织建设,成立物流企业相关的协会组织,对行业诸项事宜进行协调,推行企业自律和准入制度,并逐渐建立物流企业与政府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内部功能主要以满足物流结点企业之间的物流作业、管理、信息查询、部分公共服务等的需要为主,目的是共享数据,整合资源,提供物流结点层次的一体化服务。

3.成熟期:区域性公用物流信息平台运行期。随着大量物流企业结点信息平台和结点间信息平台的不断投入使用,在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以及政府的牵头引导下,进一步实现物流行业与外界的联系,建设具有跨行业、多元化服务的区域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区域性公用物流信息平台涉及企业、政府、海关、检验检疫、银行、工商、税务、保险等物流相关机构的信息交换,要求正在运行中的相关信息平台,通过各种接入方式,提供相应的接口进行直接连接,迅速获取相应信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平台宜采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运营方式: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物流信息传递的软环境,包括相关政策法规、业务流程、技术标准(包括物流术语标准、商品编码标准、表格与单证标准、信息交换标准等)的配套实施以及信息服务价格的制定,物流企业作为运营主体,设计营运模式,通过政府相关的政策和行业协会制度的的制约,引入行业准入机制和会员管理方式,对加入信息平台的会员企业可收取会费、用户服务费、租赁费、广告费等方式进行市场运作的自主经营,提供有偿服务。

三、结论

信息平台建设已成为物流发展的焦点,信息共享、数据共用和信息互通,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使物流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成为必然。“公用”与“共用”信息平台各自地位的明确,对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和构建研究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1.多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公用”与“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区别和内在联系,既是实际操作的需要,也为进一步规划运营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公用”与“共用”信息平台隶属关系的区分,明晰了他们之间的权责关系,使物流企业、行业和政府之间逐步形成各自良好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信息平台规范管理以及规划建设的顺利进行。“公用”与“共用”信息平台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实现资源整合,构建最经济、最优化信息平台的基础。

2.在探索和分析物流信息平台规划运营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模式,并运用实例,重点介绍了协同模式中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协同模式的具体规划运营方法。这两种模式比较符合中国目前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可分别适用于不同特点的区域。

3.以陕西省物流公用信息平台为构建实例的“自上而下”的协同模式,适用于资金来源有保证的区域;而以湖北武汉徐东经济圈物流信息化建设为例“自下而上”的协同模式,适用于企业共用物流信息平台已初步形成,需要规范、整合,从而进一步优化、完善的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区域。

总之,公用物流信息公共平台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共同努力和协调,整合企业物流信息资源,优化行业物流运作,从而实现社会物流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建华,董千里.区域物流公用信息平台构建研究[J].物流技术,2006(8):44-47.

[2]李国旗,何美玲,赵士军.社会化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结构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7(6):76-80.

[3]丁俊发.当前中国物流理论研究的十大“热点”问题[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3(3):2-5.

[4]赵振峰,崔南方,陈荣秋.区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定位及运行机制研究[J].物流技术,2004(4):63-67.

[5]蒲忠,廖建英,崔陈冬.现代物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刍议[J].物流科技,2007(5):49-52.

[6]LOULIMING.Onpublicinterestandpublicuse[J].WuhanUniversityJournal:Philosophy&SocialSciences,2006(5):8-12.

物流信息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GIS;数字校园;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0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世界运输业的自由化,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被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重要的“第三利润源”。今后物流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将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范围的扩大及管理的专业化、标准化与信息化。现代物流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等。为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物流产业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与GIS技术,建立一个集科学化、可视化、智能化于一体的物流管理系统,为物流企业科学、高效管理物流配送过程,提供方便快捷的管理决策工具。

针对目前尚不成熟的校园物流管理系统,本文以高校为研究对象,将数字校园与物流管理系统相结合,立足于国内外物流产业信息化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分析,参考借鉴国内一些典型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思想,吸收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完成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以集美大学为例,构建基于GIS的现代仓储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本文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并初步实现了物流信息管理,其包括空间定位、地图查询、物流配送、最短路径等功能。将该系统应用于校园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流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最大化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

1国内外物流产业信息化现状

我国传统的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体制落后。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物流体系建设上长期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2)粗放经营。中国物流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已初具规模,但内在质量差,运作效益低。(3)第三方物流市场发育不足。据有关专家统计,独立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比重,日本为80%,美国为57%,而中国仅为18%。面对中国物流业如此巨大的市场,第三方物流市场明显发育不足。

进入新世纪,信息化成为物流产业的支柱,物流的信息化的特点在于在物流过程中进行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和调度,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与传统物流相比,信息化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信息对物流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并能即时监控输送过程,事后及时进行反馈分析。随着客户对所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物流过程中,物流必须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下满足顾客对速度与可获得性的需求。而以信息化为支柱的物流则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了供货速度的可获得性以及良好的服务品质,增加了客户的满意度,提高了商品销售额,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可见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代物流业务的神经中枢。我国只有39%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说明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为了提高物流企业的生产效率而研制开发的一个实用信息系统。

2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2.1GIS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它着重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应用、融合、交叉渗透,并实现各种信息的可视化[1]。GIS能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以地理实体为主线组织起来,使其支持一般管理信息系统所不能支持的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便于制定规划和决策。现代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的兴起更使其成为商业领域一种新兴的信息查询和信息分析工具,应用的范围不断拓展。

凡是涉及到地理分布的领域都可以应用GIS技术。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视化的方法,显示和分析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进行决策、管理资产和运营。其特有的功能可使程序开发人员将地图化功能嵌入实际应用中[2],开发人员可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工作,用户则可通过应用程序访问地图数据。

2.2最短路径算法

要提高物流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需要将GIS技术中的最短路径应用于其中,从而使得物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客户手中。

计算最短路径时,常采用经典图论中的Dijstra算法,也称为标号法。Dijstra算法把道路节点标主为临时性的T标号点集和最终选定的P标号点集,并把起点作为第一个P标号点集,然后根据最短路径的原则逐个选出T标号点集中的P标号点,并按P标号点扩展T标号点集,直到全部目标被标为P标号点集。从起点到终点的P标号就代表了所求的最短路径。

最短路径算法可以弥补重心法的不足,比重心法更加符合实际的路网要求。此算法的判断条件不一定要是两点的距离,可以是两个在网络上两点间的任意权值(如运费,到达时间)。

2.3选址的实现

利用GIS软件选址的一般过程:(1)数字化需求点和配送中心及相关道路的数据。(2)确定配送中心的覆盖范围及预选点坐标;在确定预选点时,一般要考虑所选地点的经济因素、投资环境情况是否有现在设施可利用和其它因素(如环保方面的因素)。(3)利用GIS软件(如:ArcView,MapObjects等)里网络分析功能对预选点和需求点进行最短路径分析。即使配送的距离最短,暂忽略两节点间的运行时间及运输费用。

图1是以集美大学送餐点为例,先在图上选好一个预选点(图中蓝色圆形表示),再以500米的范围选出可进行配送的需求点,利用MapObjects2.1的路径分析功能,计算单个配送中心对多个需求点进行配送的最短路径(图中红色的实线)。

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使用组件编程,求多个预选点进行配送时的最短路径或对某个权值的最优化路径,通过比较后,获得最优的选址方案。而且可在道路网络图层的属性表里添加各种相关的属性作为网络分析时的权值,如时间,金钱的开销等。通过建立完整约束模型和利用编程进行多次的迭代求解可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以GIS作为基础平台进行分析,除了可使结果可视化外,还可以避免作为结果的后选点落在一些无效的点上,如山脉、湖泊。因为传统的求解过程是以纯数学模型为基础,在计算过程中并没有将所选的地址地理空间属性计算在内,所以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方案:把地址选在一些山脉、湖泊之上。

3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3.1数据组织

采用的是ESRI公司的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本系统使用到的数据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系统的网络分析功能使用到的支持数据(或辅助数据),包括三个表(“道路str”,“结果表”,“道路节点表”)。第二类是物流配送系统的专题数据,它包括(配送点、学生宿舍、教学楼等)。第三类为集美大学校区1:1000背景电子地图数据表,它包括“水系”、“道路面”、“绿地”

等要素层。由于校园信息数据库不太大,为了方便用户对数据库的使用和维护,对于数据库内各表格的唯一标识符---主键的代码编制主要是采用了混合码。

3.2功能设计

基于GIS的物流信息系统是GIS技术支撑下的、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分发、共享、处理、分析、存储的机制构筑物流操作平台。包括系统管理、物流管理、物流配送三方面的功能。如图2所示。

4集美大学校园物流管理系统实例分析

本系统以VisualBasic6.0作为系统主控程序的开发平台,以MapObjects2.0为GIS基础软件平台,在VisualBasic6.0上添加MO的控件,利用MO的GIS分析功能完成对系统中最佳路径分析、空间查询等功能的开发。在开发之前使用ARCView作为数字化校园地图的工具,保存为Shapefiles格式。

MO的特点包括如下几点:(1)广泛的数据格式支持,包括ESRIShapefiles、ArcSDE及大量的栅格图像格式;(2)支持通过微软ODBC进行外部数据库访问;(3)支持扩展的图形数据及操作;(4)支持投影;(5)具有空间分析功能,可用于合并、交叉和缓冲区操作。

4.1系统用户管理

物品类别登记;数据维护;打印设置;退出系统。

为方便系统使用,系统将用户管理分为三个类型:(1)普通用户,可以进行简单的地图操作与所有不伤害基础数据的操作;(2)管理员,实现所有功能操作;(3)主任级管理员,用于创建用户。

管理员可以创建普通用户,修改自己的密码;主任级管理员可以实现各种用户添加功能;普通用户不能进入该窗体。

4.2物流管理

物品登记与物流处理;物品流通情况查询;物品流通情况总汇。

4.3物流配送

4.3.1电子地图的基本操作。视图放大:包括鼠标开窗放大、鼠标点击放大;视图缩小:包括鼠标开窗缩小、鼠标点击缩小;视图平移:将视图外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坐标查询:查询电子地图图面任意一点的地理坐标。

4.3.2配送路线优化。建立校园物流最佳配送路线设计模型,在已知客户源的前提下(即知道客户源的地理位置),系统自动找到该客户源的最佳配送路径,并提供从配送中心到各配送网点的最佳行车路线,安排好送货次序,以节约企业配送成本;或者通过屏幕在电子地图上指定配送点,系统即给出从配送中心到各配送网点的最佳行车路线。超级秘书网

5结论及展望

本文是在MapObjects和ESRI公司ARCView为平台的基础上结合VisualBasic6.0开发而成,通过对集美大学校园资源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建立区域专题地图,结合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和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践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技术,实现现代物流配送的智能化管理。

(1)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更好地管理与客户间的互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发现新市场和渠道,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2)项目的价值在于利用空间信息技术,优化了企业的物流配送,降低了物流配送成本,从而最终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还可以为企业提供辅助决策,如:空间查询、行路优化等。在各种条件下(包括历史条件)的查询、统计、分析等,可以利用系统的GIS功能,方便地实现各种查询、统计结果的图文一体化,即空间信息、表格信息的一体化。

(3)该系统在基于GIS的基础上还结合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把产品的进、销、存统一起来,建立了自己完善的数据空间。

让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真正做到从物品进货到物流配送到最后物品销售统计的全过程。使得整个物流过程做到智能化、信息化。

不足之处:该系统如果再添加上网络WEB功能将使得物流配送更加完善。

物流信息管理论文篇4

论文摘要:随着物业管理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作为物业管理中的两个主体,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之间的信息交流逐渐频繁。从信息交流中获取更重要的信息是信息交流的意义所在。本文主要从物业管理的3个主要阶段来阐述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阐述了信息在收集、处理、反馈的过程控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关键字: 物业管理企业 业主 信息交流 作为物业管理中的两个基本主体——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他们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所称的信息交流是指物业管理企业对业主就物业管理方面的意见、建议、咨询、投诉、要求等做出反应,以及业主对物业管理企业为自己提供的各项服务做出反应的信息互通的全过程。那么物业管理企业应如何搞好与业主间的信息交流工作,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为广大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呢?我个人认为:要控制好此项信息交流的全过程,应特别做好以下三个阶段的工作。一、物业管理前期介入阶段。其实,早在物业管理企业的物业管理前期介入中,就与潜在的业主进行信息交流了。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物业管理企业通过营销的宣传过程与潜在的业主进行信息交流。根据目前各地举行房交会上,很多客户在咨询楼盘情况时很多都提及今后楼盘的物业管理情况。于是有人得出这样一个论断:"昨天购房是远地段、选价格,今天购房是选环境、选配套,明天购房就是选物业管理了"。部分先知、精明的开发商已意识到这一点,通过市场招投标选择一些服务和品牌较好的物业管理企业,并已逐步开始将小区物业管理作为一个全新的卖点大包装,同时这也就为物业管理企业与潜在业主间的信息交流创造了客观条件。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间的信息交流还体现在物业的规划、设计、修建过程中。在此过程中,物业管理企业站在业主的角度,将业主对物业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的设计和规划进行提炼,向设计或建设单位进行反馈,对物业的整体施工质量进行监督,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是在与业主进行潜在的信息交流。二、物业接交、业主入伙阶段。在这个阶段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间的信息交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物业接管验收。此时物业管理企业从开发商处接受物业,代表全体业主对物业的共用部分、共用设施、设备等进行验收,对业主所购房屋从专业角度进行较细致的初步验收,指出不合格处要求开发商整改。2、交房前的准备工作。重点做好物业的整体清洁,设置各种标识牌。准备办理业主入伙手续的相关资制等等。设置合理的入伙流程,现代人生活要求要简单方便,入伙手续的办理流程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整个入伙过程便利性。同时办理入伙手续是业主们第一次直接正面接触物业管理企业的过程,第一印象的好坏对今后的管理至关重要。3、办理业主入伙手续。物业管理企业要及时将物业自用部位交予相应业主,同时将入伙后应遵守的各类公约〈如业主公约、精神文明公约等〉、须知〈如各项费用、交费时间等〉、物业管理服务方式、物业管理服务具体内容等信息通过各种形式告知业主,同时根据业主填写的资料、反映的情况,建立起相关的档案,如,有些企业通过业主在入伙时填写业主信息动态,通过这种信息表,了解目前内小区业主车辆的拥有量,从而制定车辆管理方案。4、迎接业主装修、乔迁、入住。装修管理控制是物业管理中的一大难点,物业管理企业装修管理人员要细心的以专业的角度协助业主出谋划策,便于业主今后的使用和日常的维修。要做好业主正式入住时,物业管理企业工作人员的亲切问候、祝贺,对增进双方的了解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三、日常管理服务阶段。曰常管理服务阶段是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接触最频繁的阶段,要搞好相互间的信息交流,物业管理企业必须"主动出击",主要应做好信息交流的过程控制,即对"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反馈'这“PDCA”的过程控制。要做好这一过程控制,我个人认为可以分到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信息收集。信息的收集,包括被动收集信息和主动收集信息两种。所谓"被动收集信息",主要是指:物业

物流信息管理论文篇5

关键字:物业管理企业业主信息交流

作为物业管理中的两个基本主体——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他们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所称的信息交流是指物业管理企业对业主就物业管理方面的意见、建议、咨询、投诉、要求等做出反应,以及业主对物业管理企业为自己提供的各项服务做出反应的信息互通的全过程。那么物业管理企业应如何搞好与业主间的信息交流工作,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为广大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呢?我个人认为:要控制好此项信息交流的全过程,应特别做好以下三个阶段的工作。

一、物业管理前期介入阶段。

其实,早在物业管理企业的物业管理前期介入中,就与潜在的业主进行信息交流了。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物业管理企业通过营销的宣传过程与潜在的业主进行信息交流。根据目前各地举行房交会上,很多客户在咨询楼盘情况时很多都提及今后楼盘的物业管理情况。于是有人得出这样一个论断:"昨天购房是远地段、选价格,今天购房是选环境、选配套,明天购房就是选物业管理了"。部分先知、精明的开发商已意识到这一点,通过市场招投标选择一些服务和品牌较好的物业管理企业,并已逐步开始将小区物业管理作为一个全新的卖点大包装,同时这也就为物业管理企业与潜在业主间的信息交流创造了客观条件。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间的信息交流还体现在物业的规划、设计、修建过程中。在此过程中,物业管理企业站在业主的角度,将业主对物业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的设计和规划进行提炼,向设计或建设单位进行反馈,对物业的整体施工质量进行监督,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是在与业主进行潜在的信息交流。

二、物业接交、业主入伙阶段。在这个阶段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间的信息交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物业接管验收。此时物业管理企业从开发商处接受物业,代表全体业主对物业的共用部分、共用设施、设备等进行验收,对业主所购房屋从专业角度进行较细致的初步验收,指出不合格处要求开发商整改。2、交房前的准备工作。重点做好物业的整体清洁,设置各种标识牌。准备办理业主入伙手续的相关资制等等。设置合理的入伙流程,现代人生活要求要简单方便,入伙手续的办理流程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整个入伙过程便利性。同时办理入伙手续是业主们第一次直接正面接触物业管理企业的过程,第一印象的好坏对今后的管理至关重要。3、办理业主入伙手续。物业管理企业要及时将物业自用部位交予相应业主,同时将入伙后应遵守的各类公约〈如业主公约、精神文明公约等〉、须知〈如各项费用、交费时间等〉、物业管理服务方式、物业管理服务具体内容等信息通过各种形式告知业主,同时根据业主填写的资料、反映的情况,建立起相关的档案,如,有些企业通过业主在入伙时填写业主信息动态,通过这种信息表,了解目前内小区业主车辆的拥有量,从而制定车辆管理方案。4、迎接业主装修、乔迁、入住。装修管理控制是物业管理中的一大难点,物业管理企业装修管理人员要细心的以专业的角度协助业主出谋划策,便于业主今后的使用和日常的维修。要做好业主正式入住时,物业管理企业工作人员的亲切问候、祝贺,对增进双方的了解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日常管理服务阶段。曰常管理服务阶段是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接触最频繁的阶段,要搞好相互间的信息交流,物业管理企业必须"主动出击",主要应做好信息交流的过程控制,即对"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反馈''''这“PDCA”的过程控制。要做好这一过程控制,我个人认为可以分到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信息收集。信息的收集,包括被动收集信息和主动收集信息两种。所谓"被动收集信息",主要是指:物业管理企业中相应的信息主管部门在日常值班时,由业主主动"上门''''反映情况而收集到的信息。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要搞好"被动收集信息"工作,值班的安排十分重要。首先得树立"业主的休息时间,正是我们的上班时间"的观念(特指对住宅小区区的物业管理)。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就得在充分考虑成本的前提下合理的安排好作息时间,确保(特别是在休息日、节假日)能够及时的受理业主反映的各种问题。还有做好信息的传递工作,在考虑成本下往往值班人员并不一定是问题解决的主管人员,因此要做好信息的登记和传递工作,准确地将信息传递给相应的部门真正体现物业管理企业为业主服务的宗旨。所谓"主动收集信患'''',主要是指物业管理企业通过以回访不定期的上门征询意见、满意率问卷调查、组织社区文化活动、业主恳谈会等等形式主动的与广大业主交流、沟通,从而收集到各种信息。

(二)信息处理。信息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了三个步骤,即信息整理、信息再传递、处理结果返馈。所谓"信息整理",是指物业管理企业中的信息主管部门将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根据自身管理方式加以分门别类的处理,如按专业分类〈保安、保洁、维修、绿化、客服〉、按服务性质分类(常规服务、专顶服务、特约服务)、按迫切程度分类〈紧急、较急、普通〉等等。所谓"信息的再传递",是指将分类整理后的信息按分类形式传递到相关部门进行督导处理。所谓"处理结果返回",是指相关部门将信息的处理结果传递返回信息主管部门。如有些物业管理企业往往成立客服中心,由客服将收集来的业主信息进行发射到每个相关部门,客服负责监督处理,相关部门又把信息处理的结果返回到客服,然后由客服进行信息的反馈。

(三)信息反馈。是指物管理企业中的信息主管部门将业主所反映信息的处理结果以各种形式及时反馈给业主。即使是因各种原因经努力仍未能解决的,也应向业主讲明原因,充分尊重业主的"知情权",避免因信息的"有去无回"而造成业主的种种误解,甚至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同时好要对信息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区分信息内容的出现是偶然性的或是必然性的,或是潜在性的,对于这三种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纠正或是预防。在此应特别注意的是物业管理企业应做好回访工作,可根据业主所反映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回访方式,以便能收集到进一步的信息适时调整处理信息的方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最终彻底的解决问题。

为了把握好整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控制,我个人认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信息的收集要灵活、全面。在收集信息时,应主动、被动相结合,多方式、多渠道的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如在住宅小区内,分区块管理、对业主定期进行走访,通过全区域的业主满意度调查等形式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也是主动的方式之一。

2、信息的处理要及时、高效。即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要"急主所急,想业主所想",尽快、尽力的为业主排忧解难。

3、信息的反馈要适时、真实。即应根据信息的"轻重缓急"及当时的具体情况在适当的时间如实向业主反馈信息。

4、信息传递的通道要便捷、畅通。即信息传递的通道应尽可能的缩短,同时尽可能避免因各种原因而阻碍信息的传递,便问题得不到解决。

5、信息传递的内容要清楚、准确。即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能拖拖拉拉、含含糊糊,甚至完全"变样'''',使得事倍功半,既浪费人、财、物力,又失信誉。

物流信息管理论文篇6

(一)软件不先进,精英人才少

在现在社会发展中,科技不断创新,但是,目前我国对于这方面的软件开发的是不少,但是真正实用,全面的,却是很少的。而且绝大多数人对于如何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都不了解,所以,对于这方面的技术人员的培养也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二)信息化和先进管理不融合

由于现在科技发展趋势迅猛,在如何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与现在先进的管理不相融合。从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可以看出物流管理信息化和先进管理是不相融合的。这是阻碍如何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的基本问题。还有本身对于物流信息化管理的不是很完善,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对于人员的管理制度的方面也存在漏洞等。

(三)国家对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不重视

在现在社会发展的阶段来说,科技发展,信息发展都是很快速的。但是,国家在这一方面存在着误区,尤其在与国外相比较而言。首先,国家对于如何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不重视,在提供信息和公共平台发展缓慢,物流的标准化,货运工装的单元化,和通用化程度低等。与国外都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同时,也不大力宣传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二、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的主要方案

(一)提高物流软件,培养精英人才

关于如何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我们首先要提高物流软件的质量和培养在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第一,目前物流业市场上对于这方面的软件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如何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中。首先做一个市场调查,看一下群众对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的见解。接着,召集这方面的人才,一定要合理的研发软件,要以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为目标。第二,要培养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比如在高校毕业前期,企业可以去学校来招生人才,大力宣传物流方面的管理知识。第三,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我们要合理分配人才的职位,让他们身在其职,在提高物流软件方面合理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并制定合理化的制约机制。

(二)信息化技术要和先进管理相融合

在如何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中,我们要更加注意信息化技术和先进的管理融合。首先,我们要培养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高我国物流先进化技术。根据现有的不完善的信息化软件进行改善,从而促进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然后,我们应借鉴外国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条,在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中,影响最大的是数据管理。所以,我们要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才能很好的提高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三)国家对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要重视

随着国家现在已经普及4G网络等新一代的网络技术,所以,为了推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国家对于物流管理信息化要加以重视。第一,提高我国物流业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信息化程度也要提高,信息管理集中,人员管理要严格等。并相应的制定一些建立制度来管理。同时也要建立起高效车辆,货物调节和物流统一体系等。第二,我国在标准化程度方面也要有所提高,货运工装的单元化,标准化,通用化程度也要相应提高。所以信息化对于物流方面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第三,我们国家也应该借鉴国外一些好的政策来推动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三、小结

物流信息管理论文篇7

为了提高仓储管理效率,迅速、有效、合理地使用仓库资源,广东移动珠海分公司行政服务中心物资管理室提出“专业、规范、高效、进取”的物资管理思想,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在提升移动仓库物资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创新尝试。开发出了一套手机版仓储健康指标监控系统,并将ichartjs技术、WebService技术、移动网络、移动应用有机结合且成功运用到仓储运营监控管控过程中,以实现仓储运营健康指标集中化监控、移动物资仓储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基于Android平台的仓储指标APP是一个创新性的仓储健康度指标监控系统,以移动互联的指标监控模式实现了数据实时在线的“移动仓库”物流仓储监控管理,系统涵盖了人、事、物这3方面对仓储的管理监控,有效地解决了监控难、跟踪难、统计难、管理难等困扰珠海移动在仓储物资管理上的系列难题。基于Android平台的仓储指标APP为珠海移动提供了统一的仓储健康度指标监控平台,并为仓储运营指标监控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系统服务的运行机制为每日定时从LIS系统抽取仓储健康度指标源数据,之后由系统服务在后台按照仓储健康度指标体系,从公司、部门、项目、库龄、库位等多维度计算分析,统计出当前仓储健康度指标数据,统计分析完毕再由仓储指标APP以动态图形化展示珠海移动仓储管理工作各仓储健康指标情况信息,实现对仓储管理的全程可视化监控和管理。该系统将仓储健康指标监控有效地移植到移动终端中,通过ETL数据抽取技术,实现仓储健康度指标实时获取,确保仓储健康度指标统计的准确性。管理人员只要持有手机,在安装仓储指标APP软件后就可以随时随地掌握仓储健康度指标的运营情况。

2系统架构

仓储指标APP基于手机端平台运行,将Android技术、移动应用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以保证信息获取和展现的准确性及良好的用户体验;并充分利用各平台的优势特点进行最优组合,提供最为强大的可扩展性和数据处理功能,把珠海移动仓储各指标情况通过手机应用软件呈现出来。系统结构由手机终端设备和支撑服务器两大部分组成,手机端主要采用Android技术框架,以Oracle作为后台数据库。手机端应用涵盖公司以及各部门各个指标的情况,包括的视图有公司领导视图、部门领导视图、库存视图、出入库视图、周转率视图等。提供各指标信息实时在线查询,向珠海移动高层领导反映仓储状况的综合视图;支撑服务器主要用于系统应用服务、数据服务器、数据存储等,通过不同系统的手机终端将用户数据请求发送至数据接口路由,通过负载均衡服务将请求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为了提高性能,通过数据批处理将数据写入每台服务器的数据缓存之中,统一提供给移动设备访问。系统结构分为以下5层:(1)基础架构层:是系统的最底层开发支撑平台,为手机终端中基于Android的操作系统开发提供平台支撑。(2)应用组件层:为系统提供底层功能应用的相关服务组件服务。API组件完成调用操作系统的相关函数;UI组件完成系统界面的搭建;PERSISTER组件完成数据访问。(3)业务层:为用户提供各项业务实现,为界面表现层提供经过业务处理后的数据展现,并按需访问数据层实现业务数据的操作、访问及变更存储等功能。业务层是系统针对用户的各项业务需求所开发的服务组件,是整个系统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表现层和数据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4)数据层:该层包含对数据存储介质的所有访问操作控件,其主要分为接口与实现类。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数据操作都将在数据层中得到实现,而这些实现以接口的方式对外提供服务。(5)界面表现层:该层指向用户提供的信息呈现及交互的方式,系统中主要以图形化呈现为主,该方式主要用来呈现各种统计分析数据。

3移动仓储物流信息化应用功能

仓储健康度指标监控系统建立了数据统一管理平台,将来自LIS系统的仓储信息汇集于仓储呈现系统之中,实现仓储呈现平台信息的统一管理。本系统结合ichartjs、WebService技术,实现仓储全过程监控,移动终端通过WLAN、GPRS与系统连接,实时处理监控仓储健康度指标,更加直观真实地了解仓储运行情况。(1)系统维护管理系统维护模块提供整个系统所有基础数据信息的管理维护功能,是系统运作的基础。系统维护主要包含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系统栏目管理、数据字典管理、系统参数管理等子模块。(2)数据接口数据接口用于与其它系统进行配送数据交互,主要分为数据采集和通用接口。本系统支持与LIS系统数据的无缝连接,在LIS系统当天进行出库、入库、调拨业务操作时,系统将自动从LIS系统数据抽取到仓储健康度指标监控系统中。通用数据接口是用于获取来自系统的仓储健康度指标信息,接口采用通用接口规范,接收XML格式的标准化数据包。所有其它需向本系统传输数据的系统只需遵守此接口的接口规范,产生对应的数据包即可通过本系统提供的WebService通用接口完成指标统计数据传输。(3)仓储健康度指标监控APP仓储健康度指标监控APP主要是用于仓储健康度指标监控。仓储健康度指标包括当前库存指标、当前库存占比指标、仓库物资库龄分析、仓库出入库分析、仓库视图及储区物资分析。

3.1当前库存指标:包括库存物资呆滞超6个月占比率、库存物资呆滞超2年占比率、库存物资占比率、仓库面积利用率这4个库存指标统计,反映仓库总体情况,用以衡量当前库存总量是否达标、物资采购是否合理、物资呆滞占比率是否正常、库存结构是否合理、仓库面积利用率是否最大化,让管理者了解库存管理状况,及时调整库存管理策略,以降低库存成本和资金占用水平。

3.2当前库存占比指标:包括每月呆滞物资占比率和当月库存物资库龄结构分布的统计。每月呆滞物资占比率分析即统计本年度每月库龄超6个月、超2年的物资占总库存的占比率;当月库存物资库龄结构分布是按物资库龄等级维度,统计本月物资库龄分布为3个月以内、3个月至6个月、6个月至1年、1年至3年、3年以上的物资金额占库存总金额的占比率。

3.3仓库物资库龄分析:包括部门物资库龄分析和项目物资库龄分析。按物资的所属部门和所属项目,统计库龄呆滞超6个月的物资总金额排名前五的部门名称、部门负责人以及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

3.4仓库出入库分析:包括出入库年度走势分析和每月出入库金额分析。出入库年度走势图是统计本年度每月物资入库金额、出库金额、当前库存金额的走势;每月出入库金额是统计一定时期内物资实际进出仓的数量及金额。对仓库出入库的分析反映商品进出仓工作量的大小。对兼办装卸搬运业务的仓库来说,还表明库内商品装卸搬运量的水平。

3.5仓库视图及储区物资分析:主要包括对仓库储区分布情况的展示和对储区中储存物资的金额、数量等进行分析统计,衡量仓库面积利用程度及物资储存摆放是否合理。

4结束语

物流信息管理论文篇8

现代物流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物流的发展,其也是区别于传统供电企业物流的重要标志。目前供电企业在组织设置、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人才的培养、库存管理、信息共享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简要总结如下:21世纪作为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是保证企业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但是长期以来,供电企业物流信息管理中缺少专业的部门设置和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缺少专业化、规范化的岗位和建制,没有专门的物流信息管理部门,对供电企业相关的硬件设施投入和人员培训也不够。库存管理是供电企业有效配置物资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供电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供应网络搭建不合理;管理机制不健全,库存管控技术落后;库存信息化水平偏低等方面。而库存管理又会对物资供应、公司资金占用、公司资金周转等方面造成直接的影响。信息系统不完善,库存信息不够清晰。特别是还有一些单位还存在以手工账的方式来记录相关的信息。这样就不便于及时对库存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不利于供电企业相关的采购决策。在信息共享方面,由于各供电公司没有统一的网络信息平台,因此各公司的信息都是孤立的,无法在经验、物资储存、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资源共享。

二、供电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1.调整组织结构以适应物流现代化管理

在组织结构上,改传统的“分散管理”模式为“集中管理”模式。加大物资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全过程管控力度。具体上如可由电力公司成立省局物流中心,对下属的各个地区局和县局的物资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将原来下放的物资招投标和采购的权限进行聚拢回收,由省级物流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对全网物资实行需求、采购、仓储、配送、供应商关系、废旧处置等都实行统一归口管理。这样一方面可以享受大规模采购带来的低成本优势,更重要的是在归口管理的基础之上实现信息资源一体化的目标,为实施信息化管理提供数据来源保证。

2.物流中心的辅助制度建设

现代物流是以现代管理技术为基石的,没有管理现代化化就没有物流的现代化。供电局物流现代化建设必须建立在建立完善、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现代管理制度基础之上。通过高效合理的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各部门之间沟通合作的效率,及时应对外部出现的突况,减少不必要的管理摩擦,使各部门的职责自然形成一个既有专门功能,又有分工合作、高效而灵活的有机整体。

3.完善内部物流管理系统软件建设

如果前两条建议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必要辅助,物流管理系统软件建设就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中心主题。这主要从两方面来建设:一是通过完善强大的内控设计,保障信息记录的完备行、准确性和及时性,使相关基础数据便于分类归集和分析,及时发现经营过程存在的问题。准确性与真实性是信息的生命。不准确、不真实的信息不但没用,还可能带来各种麻烦。此外,在信息社会,信息都是具有时效性的,过时的信息也是没有作用的。第二是契合于企业实际情况的高效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物流中心的眼睛,它集中、及时、全面反映了物资的各项情况。三是建立可视化的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可视化的平台实现对存库状态、物资配送过程、车辆在途过程、流程管理规范等的全方位、分层次的生动化、人性化、图表化的信息展示,来提高信息系统的应用效率。最后,现代物流企业没有一个好的物流系统软件对信息化管理十分不利,但是,高效的信息系统也要与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相结合,能够达到方便清晰的获得有利于经营决策的信息的目的,不能让花费巨大成本建立起来的系统成为一种不实用的摆设。

4.加强现代物流的大数据平台建设

大数据是近两年兴起的一个热门词汇。其在物流信息化方面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目前我国各大企业都在争相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建设自己大数据平台(我国的如阿里巴巴,京东,国外的如苹果等大型企业),大数据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信息化应用于网络资源整合和流程管理的变化越来越明显。这种大数据管理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做出正确的决策。通过对电力物流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可以打破我国目前电力资源物流管理的粗放型模式,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优化电力生产和配送模式,建立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

5.供应链与信息管理的协同建设

随着供应链变得越来越复杂,供电局也应发挥数据的最大价值,将这些数据通过数学模型、优化和模拟技术为复杂的生产和供应问题对诸如需求预测、库存计划、资源配置、库存管理、线路优化、采购计划等方面提供合适的建议。要将资源数据、销售数据、供应商数据、质量数据等存储起来用于跟踪供应链在执行过程中的效率、成本,从而控制成本和提高电力输送的效率。

三、总结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