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安装工程师论文8篇

时间:2023-04-25 14:58:03

安装工程师论文

安装工程师论文篇1

关键词: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 实践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067-01

在高校中,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是一门必须的专业课程,它具有很强的经济性、技术性以及综合性。该课程以安装工程计量计算和合理计价为教学重点,并涉及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建筑施工图识读等教学内容,对施工单位、工程预算、建设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等造价管理工作而言意义重大。而高校的教学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及相关实践能力并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所以,研究并构建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实践教学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教学的关键内容。

1 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是以培养企业应用型人才为核心思想的,因此其教学目标可具体分为三点。一是知识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相关知识与方法;二是能力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应对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计算和问题的能力以及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三是素质目标,即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创造性能力以及严谨的处事态度。

2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践教学的特征

2.1实践教学的基础性

通常,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会采用向学生演示的形式,同时贯穿讲解理论知识,这是实践教学开展的基础模式。有些教师为提高课程的趣味性还会选择角色互换法、情景教学法等。

2.2实践教学的应用性

进行基础性学习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基础知识与方法。这阶段,教师就开始第二阶段的应用性教学。在这个阶段,教师通常会给学生一些他们学习过的工程图并指导他们根据工程图进行计算。有些教师还会让学生模拟投标并表扬鼓励那些给出正确投标报价或标底的学生,在增强其信心的同时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

2.3实践教学的综合性

实践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课程结束时,学生需要提交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综合体现学生对工程理论知识、经济基础知识的最佳形式,学生必须按照其任务要求学习工程造价的清单计算范围、定额基价等,而后再根据自己所学知识给予答案。

2.4实践教学的创新性

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是顶岗实训。这个阶段的学生虽掌握了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基础理论,并通过毕业设计等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实际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工作会因环境等因素有诸多变化,进而他们所掌握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问题。所以,学生还需进行顶岗实训,这是实践教学与其他形式教学的一个不同之处,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可更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安装工程与计价实践教学的保障策略

3.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对于高校有关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教学而言,实践教学即非教学的唯一目标,也不是验证教学理论的附属内容,它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兼顾教学理论和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技能训练,将二者融合成一个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既可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又可提高应对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还应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体系,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法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信息量和直观度,重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综合能力,进而实现学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3.2建立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以往的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实践教学以单项训练为主,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的单一技能无法完全应对工程中各种综合且复杂的实际问题。对此,高校应建立新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设置综合性的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训练项目,以此来培养学生考虑问题的全局意识,如让学生参与整个安装工程;其次,逐步实现实践教学课程综合化,一般高校校内的实践教学的安排会根据学科而定,但这种方式未能考虑到学科之间关系,若是将关系紧密、能互相影响的课程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安排在同一个学习时期,实践教学课程的综合性就会提高并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如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实践教学可同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实践教学安排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在培养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解决综合问题的技能,从而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

3.3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校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从院校和系两方面着手,如实践教学宏观方面的要求与准则由学院负责,而微观方面的实施细节由系(部)负责。因此,对于实践教学质量而言,直接负责教学管理内容的系(部)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学校还应制定考核实践教学质量的办法,如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教学的考核内容与准则,从而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再者,为实践教学内容而购置相应的设备。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内容的实践需要大量的软件与仪器为支撑,只有具备这些设备才能模拟相应的场景,而实践教学也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最后,全面开放学校的培训基地。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技能训练,提升操作技能,如此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4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一个保证。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践教学的教师需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较好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学校在进行教师招聘时可着重考虑从事过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工作的人员,这些人拥有的实际经验有利于教学实践的开展。

4 结语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实践教学在开展过程中需以企业要求为标准,确定好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此才能培养出快速适应社会和企业工作的人才,从而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喜庚.案例教学法在《安装工程造价》课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9.

[2]刘春花.“安装工程造价”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

安装工程师论文篇2

关键词:项目教学 理论 实践 结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32-01

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重点是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技能人才。这就说明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向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

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学科的理论性过强导致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难度加大,教师对教学方法等的运用不能满足课程内容;教师对课堂教学研究不透彻,在教学设计上没有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缺乏对学生兴趣的正确引导等等。使课堂教学面临很多困难。就教师这方面而言,传统的职业教育特点是:很多老师虽然对本职工作抱着很大的热情,但由于老师们对课堂教学的很多研究只是放在黑板上与实际操作脱离,在真正的与学生实际相关的实践探索方面还是有所欠缺。也就是说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就是向学生传授较为系统的基础文化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技能。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则大都采用讲授形式。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忽视了对学生专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方法,探索具有职教特点的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1]。

一体化教学是职业学校正在探索和实践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解决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脱节的问题,使学生的动手学习与动脑学习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施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以培养能力为本位,在技术方法和过程上贴近企业的岗位要求。因此,职业教育会更多地选择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培养职教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其他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制定计划,以个人或小组的工作方式,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白炽灯照明电路的安装》就采取了项目教学法,力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白炽灯照明电路的安装既是最基础的照明电路安装,也是首次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综合应用。学习完白炽灯照明电路,学生对实际安装各种简单电路有了初步的了解。会发现自己在技能技巧方面的掌握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白炽灯照明电路的安装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能力,同时也为了进一步使学生搞清楚电路图和安装示意图之间的关系,教师需应用一定的现代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如,向学生播放自制的电路安装幻灯片、录像等。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则可把整个安装过程分成若干阶段,如,划线、敷线、安装木台、安装电器元件等几个部分,自制每个部分的分步安装示教板[3]。

无论是应用幻灯片还是自制分步安装示教板,教师都必须对整个安装过程的操作要领、技能技巧加以详细的讲解示范操作,教师按照操作顺序,每讲解示范一个部分,即要求学生模仿操作练习一个部分,一直到安装结束。建议教师向学生们讲解电路各部分的组成、工作原理。教师在详细讲解清楚电路三点的工作情况后,要求学生通过互相讨论、研究后,在纸上画出正确的电路图。要使学生理解透彻电路,教师还需利用实物向学生分别讲解电路元件的种类、电气符号、内部结构等。这些元件中电度表需要详细讲解其电气符号、铭牌参数、单位、读数方法、接线方法等。在安装时教师还要着重示范接线的方法[4]。

完成以上教学内容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电路的理解画出装配图进行电路安装(按图备料,按图施工)。教师要从导线敷设、安装木台、安装刀闸开关、安装插座四个方面进行指导,教师边讲解,学生边实践,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在进行安装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导线敷设。

两股以上导线的敷设必须紧挨在一起并排布线;固定导线应选择型号大小合适的钢精铝轧头;导线的连接点绝不能在用电器木台和刀闸开关以外的任何地方。在敷线过程中,避免接线中的错误,火线使用红色导线,零线使用黑色导线。

(2)安装木台。

木台槽口宽度与进出木台的导线宽度基本一致;槽口压紧导线;导线穿出木台的小孔位置应根据电器元件上接线孔的位置来决定;固定用木螺钉不能太长。在装配板上摆放元器件,妥善安排好各自位置,并固定好;连线,应注意各器件的连接原则,不能接错,一定要检验电路,确保电路正确无误,以保证安全[5]。

(3)安装刀闸开关。

刀闸开关要紧贴底板垂直安装,不能横装,不能倒装(与刀柄相连的一对接线桩为静触头,只切换电路功能使用时,其下端接线柱不用接熔丝)。进入接线柱的导线,绝缘层剥离的长度要估计正确。裸导线太长,露在用电器或闸刀开关的接线柱外,会产生极大的危险;裸导线太短,又会使导线和接线柱无法紧密接触,从而导致断路。

(4)安装插座。

安装两相插座时,两插孔的连线应与水平方向一致;固定电器元件的螺丝大小要合适、安装要牢固。通电之前,一定要先判别出电源的相线与零线以及插头上哪个电极应该连接相线。

电路安装完毕后用万用电表检验电路,电路检验必须要达到正确的结果以后,才能进行通电试验。作品完成以后,要求学生展开自评和互评,以项目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强调过程评、综合评价。教师要按照作品的完成要求制定出比较完整的评分标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全面的打分。

应用“项目教学法”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协作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建议各职业学校要根据学校具体的教学资源情况,因地制宜的使用该教学方法,而不能盲目套用。建议各学校结合教学实际及培养目标的需要,先从学校领域和模拟领域出发,由教师自行设计一些围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涵盖一定知识内容的“基础性项目”,积极编写有特色的项目课程[递进式、网络式、套筒式、分解式、并列式;做到五个“突破”(时间、学科、场所、教学方法单一性、任务的单一性),形成积淀,探索积累“项目教学”的经验,然后搞一些类似德国学校的综合性强的、相对复杂一些的要求比较高的“装配”产品。逐步使教学项目与市场接轨,不断提升项目的实用性[2]。

参考文献

[1] 张超,刘爱云,王娜,等.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改革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7(22):202-204.

[2] 吴顺华.机电专业技能训练之模块[J].职业技术教育,2002(3):25-27.

[3] 袁中凡.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安装工程师论文篇3

关键词:化工管道安装;教师专业素养;工程实践;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36-02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根本任务是为国民经济培养大批优秀的能够掌握流程性材料产品先进技术的高级专业人才,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授成套过程装置相关知识为主。所谓成套过程装置通常是由一系列的过程机器和过程设备,按一定的流程方式用管道、阀门等连接起来的一个独立的密闭连续系统,再配以必要的控制仪表和设备。然而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仅仅重视过程机器、过程设备和过程控制知识的掌握,忽视了管道设计和安装知识的培养。现实的情况是大量的设计类、工程建设类企业急需这方面的人才。同时对于化工生产类企业,其员工掌握一定的管道基础知识也是必须的,对于指导安全生产、节能创收尤为重要。目前,在全国高校设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近100所院校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率先开设《化工管道安装设计》课程。2000年,我校相关教师在对石油、石化企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组织教师编写教材、积极备课,于2001年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开设这门课程。经过十余年的《化工管道安装设计》教学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旨在对提高《化工管道安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1.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工程实践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化工管道安装设计》课程是“工程性”很强的课程,从教师方面来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改进教学思路和方法,对于提高《化工管道安装设计》的教学质量极为重要。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应该具备较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具体表现为:①当代科学文化知识更新速度极快,尤其是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具备较高水平的科学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注重学生科学知识培养的同时,加大对学生人文知识的教育;②授课教师一定要准确理解化工管道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知识结构框架及发展趋势,掌握该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高等院校,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它最重要责任和使命,而培养人才的关键主体是教师。因此,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水平就决定了是否能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高等院校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水平。《化工管道安装设计》这门课程讲述内容以管道设计基础、化工管道布置设计、管道上阀门的安装设计、管道支吊架设计、管道应力分析、配管设计图的绘制主,其中化工管道布置设计又包括装置的布置设计、管道敷设的种类和一般要求、管廊(桥)上管道的布置设计、工艺设备的配管设计、动设备的配管设计、工艺管道伴热设计、公用工程管道设计等,各个章节及知识点都涉及到大量的标准、规范、法规,粗略统计,教材中出现的标准、规范等近百项。同时,在化工管道安装过程中又有许多工程现场经验、安装技巧等,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化工管道安装设计》课程是“工程性”极强的特点。基于《化工管道安装设计》课程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施工的现场实际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将教材的内容掌握理解,才能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角度去指导教学和研究。通过合理地选择工程案例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例如在讲解装置布置设计的防火防爆要求时,可以结合“911”世贸大厦倒塌的原因进行分析,使学生从理性和感性两个角度重视防火防爆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要求的合格人才。而教师提高工程实践水平的途径主要有:①建立教师下厂矿基层实习锻炼的制度;②横向科研课题促进工程能力培养;③教学相长,通过指导生产实习提高工程能力等。

2.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由于化工管道安装施工方法的多样性、工艺的特殊性和实践性,授课教师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发挥现代化教学方法的优势,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比如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素质提出一些具有工程背景的问题,启发和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参与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还有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指导生产实习进入厂矿机会或网络上收集和制作图片、视频,并根据相关的工程原理,利用这些基本素材制作演示动画来模拟实际的工况,建立立体化多媒体教学资源系统,将演示教学、模拟实践教学、互动教学等与传统的课堂教授方式结合起来。比如在讲授教材中第二章各种阀门及氮封系统的工作原理时,仅仅依靠单调的理论教学,无法达到真正让学生理解吃透知识的目的,必须将理论教学与演示动画相结合进行讲解,将阀门或氮封系统工作时,各个组件相应的开启或关闭动作过程制作成动画进行演示,使以往略显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真实,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活力色彩。

3.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化工管道安装设计》课程“工程性”强的特点,一定要做到课堂教学与工程实例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工程实例的资料收集、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配管设计图绘制等内容的巩固加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课堂教学时,授课教师应该注意几点:①要根据教学知识点,选择恰当的工程实例,即工程实例的选取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②工程实例的选取要难度适中,便于学生通过主动地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工程问题;③这些工程实例最好是实际工程中的案例,而不是假设或人为设计的,否则容易与实际脱节,达不到预期效果。

随着化工管道安装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多种教学手段的出现,要求教师在教材、授课内容、教学方法上及时更新,注重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工程实践水平的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培正.过程流体机械[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王宗明,王振波,周昌静.突出石化特色,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谈石化高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高教论坛.2009,(2):53-55.

[3]杨红,喻九阳,徐建民,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1,(2):37-40.

[4]庞颖,韩丽.浅议教师专业素养[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45-147.

[5]戴红伟.教师专业素养在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236-237.

安装工程师论文篇4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 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概况

(1)一体化课程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以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内在结构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2)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职业岗位任务调研。职业岗位任务是确定职业教育需求的基础,通过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和检验法对职业岗位任务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确定由工作指令、工作过程、工作关系、工作条件组成的资料包,为一体化课程教学内容的确立提供更为准确、鲜活的参考依据。

(3)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学校在深入调研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职业岗位任务后,确立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

学生应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同时,学生还应具有以下专业能力:能读懂并测绘较复杂机械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图;能进行简单的钳工操作;能使用常用电工工具,正确选用示波器、电桥、万用表、兆欧表等常用电工仪表;能安装较复杂机械设备的配电箱,并能调试整台设备;能拆装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及各种特种电机;能焊接典型电子电路,并进行测试;能分析、检修、排除较复杂机械设备电气部分的常见故障;能进行PLC的选型,构建及调试简单PLC控制设备电气系统,并能独立解决调试中出现的问题,使设备正常运转。

2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1)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任务要求对接。依据行业中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的职业岗位任务要求,确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根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通过对区域内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行业用人需求、毕业生工作能力现状等的调研,制定企业化教学培养方案,设计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标准。突出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的办学特色。

(2)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企业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首要条件,一体化课程实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体化师资队伍在实施一体化课程改革中需不断地总结、研讨,再对一体化课程中其他的配套内容做出调整,形成一个闭环循环提升体系。学校应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双师型”教师能够驾驭一体化课程。学校可通过组织教师到工厂顶岗工作或参加技能竞赛,以促进其操作技能升华;同时组织教师参加自学考试、网络教育,以提高其理论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以提高一体化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开发一体化校本教材。教材应设定典型课程并模块化,教材的内容应符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应根据学生就业的职业特征、职业成长规律和企业实际需求,遵循实际工作过程导向,由一体化教学师资队伍编写教材。教材也应符合用人单位的客观需求,应着力使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既可讲授理论知识,又能将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可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生源基础特征进行分析,在注重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进行一体化教材的编写和校本教材的开发。

(4)一体化教学场地。教学场地是实现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一体化的基石。一体化教学场地除了应满足教学标准和课程教材的要求,还应力争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条件。场地的建设包括实训设备的购置、场地装修、场地使用管理规则制定等。针对本专业课程特点,学校将现有的电力拖动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PLC实训室、常用机床故障排除实训室、自动化控制实训室等实训室改造升级,不仅设备达到一体化课程要求,还要仿真工厂实际场景,让学生理论和实训环节都在一体化教室完成,同时能熟悉工作环境。

3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堂教学过程

表1 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情景教学六步法实施过程

在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总设计师。一体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关键在于教师的导演。一体化课堂的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束在时间上连续展开的程序结构,更是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一体化课堂教学过程可通过六步法来展现,六步法包括: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如表1所示,以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为例说明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实施过程。让学生学会本节课的课堂知识,理解、掌握本节课的课程内容,并能够熟练操作相应课题实训内容。

4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实践成果

(1)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学生每节课都经过听课、操作、读书,特别是小组讨论研讨后,学习到了课堂知识,练习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开拓了眼界。课堂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2)学生自学能力明显提升。现在学校使用的情景教学六步法,学生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灌溉式教学中解放出来,使其自主、自发地,带着兴趣,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学生从不愿学到现在的主动预习新课、查阅相关资料,自学能力明显提升。

(3)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显著提升。传统课堂使学生没有团队合作的思想和机会,抑制了学生的社会能力的发展。六步法强调同学合作,强调团队。在这种模式熏陶下,学生从慢慢适应到游刃有余。它使团队合作的思想渐渐深入学生内心,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教师一体化课堂组织能力显著提高。情景教学六步法也使老师从传统的满堂灌模式中走出来,不单单是具备讲课能力,还要求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掌控能力。老师和学生们在一同成长,一同进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突况也越多,通过准备、讲解、组织、协调、总结等几个课堂环节的一体化教学,教师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也在一步步提升。

参考文献

安装工程师论文篇5

关键词安装工程造价 课程设计改革

中图分类号: TU7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教学内容进行统化整理总结实践的活动。课程设计是将课程基本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课程设计水平不仅能够反映课程理论研究的成果,更是理论与实践相连接,从理论过渡到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

安装工程造价课程设计开设背景

1.1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

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技术,现资及工程经济,兼有经济、管理、法律知识,能从事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管理、工程投资控制、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毕业后可在政府管理部门、投资管理部门及企业、建设施工企业、设计院(所)工程咨询单位、教学科研单位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毕业生经过实践并通过国家资格考试可获得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建造师等执业资格。

1.2工程造价专业培养要求

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要求学生掌握工程造价计价与管理、现资及工程经济、工程成本管理理论;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熟悉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动态,熟悉国际工程造价计价的基本方法;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能力。

1.3安装工程造价课程设计开设必要性

安装工程造价是工程造价专业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是一门技术专业性、经济性及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应用性学科。着重研究建筑工程产品的生产成果与生产消耗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如何合理地确定建筑工程造价。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了解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安装工程造价的构成;学习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训练掌握安装工程清单及清单计价的编制技能。通过安装工程造价课程学习及课程设计,使学生具备职业素质和具有执业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思想政策水平、思维方式、职业道德及编制安装工程清单及清单报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形成在工程造价工作岗位及相关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安装工程造价课程设计教改必要性

1)课程的方针、原则、目标乃至学习活动都是由各课程设计所在院系有关老师通过自己经验制定的,某一段时间内,所有课程设计的流程落于机械化,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无需产生过多疑问,主要在于如何熟悉这种课程设计流程并加以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相关操作老师对于课程设计流程同样需要改革的思想发挥,是整个课程设计的流程机械的流程化进行,而且没有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对于整个设计的原则目标提出自己的想法,没有形成真正具有指导意义的课程设计理论。

2)课程设计对于实践性的学科来讲特别重要,是其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如何把课程设计的实践操作更加贴近实际工程,是课程设计极大限度的立足于课程实践,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指向,摆脱课程设计“闭门造车”的尴尬。对于现在实行的安装工程造价的课程设计资料本身来讲,已经采用实际工程的施工图纸,有相应实际工程的结算资料做以相关分数评价的标准,但是,突出的问题在于图纸更新不够快,往往一套课程设计的图纸每年轮换使用。课程设计任务书中,相关实际工程概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主要材料的选择不会每年更新发生变化,统一采用同一种施工情况,这种方式能够减轻指导老师相关的课程难度,但是就研究领域内变化不够明显。

3)课程设计研究主体单一、指导课程设计的主体现在主要以相应课程的任课教师为主,有相关经验的其他教师参与这种形式。虽然今年来国家提倡高校教师要多多走进社会实践,体验社会实践。这种要求下很多实践类学科的教师都能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工程中积累实际工程经验,并且把实际工程的经验带入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但是,教师的本身身份使各个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中心点和重点都受到其本身职业--教师的限制。最后无法完全的兼顾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知识体系,最终课程的设计总是倒向社会中心或学科中心的价值取向,从而使课程脱离学生生活经验、难度过大等。而且在课程设计中,指导教师特别会注重学生运用技术的能力,人文因素、态度、品行在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中趋于弱化,使学生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探讨。使其在课程设计中进步缓慢。学生视野狭窄。

3、安装工程造价课程设计实践性探索

1)安装课程设计指导主体的多元化。安装工程课程设计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应当吸收那些与课程有关的,尤其是会受到所设计课程直接影响的多个领域的人员参加。或者邀请相关课程的其他老师做以相关辅助。施瓦布建议“课程设计应由校长、社区代表、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组成的集体来完成。”虽然在现实的课程设计中很难实现,但这无疑是课程设计发展的一个趋势。

2)以人为本的课程设计观任然需要继续发扬,关心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和学生独立意识、批判精神、创新能力、民主观念、探索精神、责任感等的培养以及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已经成为课程设计理论界关注的问题。教育的目的不再简单地是培养合乎社会要求的工具,而是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独立个体;课程也不再是塑造这种工具的“砂模”,而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蓝图”。课程设计价值取向的日趋人文化,既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1]。

3)模板化课程设计指导。在安装工程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模板化的知道方式可以作为一个新的尝试。以往的安装课程设计指导过程中,都是老师安排每一个时间段的设计任务,学生们根据老师课堂内容的纲领性讲述及计算要点的回顾,严格按照老师所规划的步骤一步步的进行计算。当所有工程数量全部计算完全后,再按照相应的计量规范的项目列项。然后组价。在这样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以电气配管为例,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通常会按照老师的要求一个回路一个回路计算完整,然后统一汇总所有工程量。但是,通常学生会忽略一个问题,在配管的列项过程中相同型号及材质的配管工程需要按照敷设方式的不同而进行区分。如果在计算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个问题,就会导致之前计算的工程量根本没有办法使用,必须进行重新计算。那么在模板化的设计中,正好将整个设计过程颠倒。学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首先依据清单计量规范列相关的清单项目,再以做填空题目的方式,一条条的按照所列的项目进行计算。以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中附录D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为例,在计算之前就将图纸中涉及到本附录的所有项目列取出来,从配电箱(030404017)到不同种类的小电器(030404031),到端子箱(030404032)、风扇(030404033)、照明开关(030404034)、插座(030404035)至其他电器(030404036),一项项列取出来,再根据列的项目进行工程量的计算。这种模板式的课程设计方法在建筑装饰工程中效果明显。将其应用于安装工程造价课程设计中,必定会在使学生对于课程设计整体思路把握,整体造价确认上有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安装工程师论文篇6

关键词:过程控制装置;课程改革;六步教学;考核评价

作者简介:邵联合(1974-),男,黑龙江虎林人,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动力工程系,副教授;黄桂梅(1967-),女,江西南康人,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动力工程系,教授。(河北 保定 071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11年度职业教育课题(课题编号:ZJJX11ZY006)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084-02

一、“过程控制装置”课程的定位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讲授过程控制技术、控制仪表及装置等相关知识,与“仪表调修实习”课程相配合。2010年,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对本课程进行了颠覆性改革,将“过程控制装置”课程和“仪表调修实习”课程进行整合,课程改名为“控制装置安装与检修”,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各种热工控制装置的安装、校验、调试、运行维护与异常处理等操作技术,使学生达到热工仪表安装检修中级操作工技术水平。教学组织形式由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进行调整为理实一体的情境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操作实践,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经验并学习深入的专业理论知识,在自我设计和管理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及教学实施情况

1.企业参与,基于控制装置安装与检修工作过程重构课程

本课程开发的第一步是与企业共同分析确立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课程组教师通过以下形式与企业建立了密切联系:走访河北电力研究院、保定热电厂、保定石油化工厂、定州发电厂等多个企业,深入企业进行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调查;与控制仪表及装置安装与检修人员交流,共商课程标准,共同建立更能贴近和满足实际应用能力需求的情境教学体系;与企业一线从事仪表安装检修的毕业生进行交流,听取他们对本课程建设的意见,帮助分析以往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学情境的构建提出建议。

上述几种形式的深入交流,确立了面向热工控制仪表及装置安装与检修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从系统化的学习情境设计入手,遵循“以职业行为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全面进行课程体系解构和重构,见图1。

通过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本课程设计了6个学习情境。情境1:控制系统的认知,情境2:变送器的安装与检修,情境3:调节器的安装与检修,情境4:执行器的安装与检修,情境5:调节机构的安装于检修,情境6:控制系统综合调试。重构后的课程体系以控制装置安装与检修工在岗需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确定学习领域。教学过程采用任务驱动,“情境、任务、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2.遵循认知规律,教学内容序化采用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

从认识控制系统与检定一简单仪表是否合格开始,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之后着手不同控制仪表及装置的安装、调试、投运、检修,每个情境中由单一的任务逐步递进到复杂的任务,有效激发了学习兴趣,最终在自我开发的过程检测与控制情境教学实训装置上完成大部分仪表设备的综合调试与检修任务。

3.在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中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过程控制装置”主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学生实践教学为主线,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由于本课程的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六步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六步教学法”要求每个工作任务的教学均包括“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4.以评促学,建立了“过程考核与综合考试相结合”的课程评学模式

(1)考核依据。目标考核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考核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考核方式。为了实现课程的目标,也为了客观、全面、公平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水平和程度,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改变过去教师一人评价的一言堂制度,而是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教学评价,包括自我评价、成果呈现、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结合过程性考核成绩多元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本课程采用工作过程考核、综合考核两种考核评价方式,分别占本课程总成绩的60%和40%,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过程考核包括课前资料的收集、任务工单的填写,实施过程的规范及团队协作,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等。采用多种方法形式,如提问、观察、抽查、教师对学习小组评价、教师对学生个人评价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进行评价。综合考试是在完成全部学习情境后,依据所覆盖岗位对本课程的知识、能力要求,设计考核任务,编制试卷,采用技能操作、笔试、口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做到考核内容岗位化,与职业技能鉴定对接;操作过程规范化,与现场安装检修规程对接。

5.积极开展技能竞赛,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学习

以控制装置安装与检修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通过竞赛,检验了各参赛学生的团队协作、计划组织、工程实施等能力,促进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6.引入企业文化元素以及6S管理,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最终目标

通过各种展板、宣传栏等方式引入企业文化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6S管理理念,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规范、认同意识。

三、课程资源建设

1.实训条件建设

由专业教师开发的“过程检测与控制情境教学实训装置”投入使用后,为学生提供了更接近生产现场的可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和实践条件。学生可以通过本实训装置,独立完成各种检测仪表、自动控制装置、过程控制系统的现场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检修等学习性工作任务,能够能较快掌握操作技艺,积累实践经验,提升竞争力,较快适应工作岗位。

本实训装置在满足教学需要的的同时,也可进行热工仪表检修工、热工仪表安装工、自动控制装置安装工、自动控制装置试验工和自动控制装置检修工等多个工种的专业技能鉴定和职工培训,对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课程资源建设

目前已建成的课程资源见表1。

表1 课程资源

序号 资源名称 资源内容

1 学习资源 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多媒体课件、教师手册、学生任务工单、自测题库、理论试题库、技能鉴定题库、仪器仪表使用手册、职业技能大赛题库

2 拓展学习 参考书目、技术期刊、课外阅读资料、岗位职责、相关网站

(1)构建了适用的校本特色教材。结合高职高专教学的特点以及控制装置安装与检修工考证的需要,与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合作开发了适合高职学生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校本教材。该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以介绍原理性知识为主的学科式体系,完全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引进了企业标准和操作规范,学习内容与真实的校内实训环境相结合,便于开展情境化教学。教材中每个情境分别由9大版块构成,见表2。

表2 教材中学习情境的版块组成

教材组成 主要功能

职业能力特征 通过本情境的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所要达到的专业能力目标

情境描述 描述本情境通过学习之后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

子情境描述 描述本子情境学习的主要内容

相关知识 叙述了完成任务必须知道的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

学习性任务 给出基本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作为学生行动领域工作的指导性操作规程

请你做一做 下达操作任务,学生采用“六步教学法”完成任务,提交报告和成果

知识、技能归纳 对本情境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便于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点

工程素养培养 知识技能的拓展

课后思考题 帮助学生自我检查本情境内容的学习情况

(2)基于工作过程,适合六步教学法的教师手册和学生任务单。教师手册:任务实施的指导性文件,解决了教师怎么教和教什么以及如何评价的问题,是教师标准化教学应遵循的重要参考资料。教师以教师手册为指导,可以按着“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安排教学。根据教师手册上的评价标准考核学生的操作正确与否。

学生任务工单:解决了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工作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引导文法,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在学生任务单的指导下。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骤完成工作任务。

四、课程进一步改革设想

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完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和实训指导书;建设该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跟踪新技术发展,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

五、结束语

“过程控制装置”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的重点建设课程。该课程颠覆传统教学模式,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根本,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参考,实现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新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增强,促进了学生专业、方法和社会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7,(30):17-1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

2006,(1).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二)[J].职业技术教育,

2006,(4).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安装工程师论文篇7

1装表接电工的重要性

装表接电是业扩报装的最后一道程序,它标志着供用电双方关系的确立,是客户用电的开始,也是供电企业电能计量的开始。而装表接电工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还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切身利益。

2针对装表接电技师鉴定前培训的设计

在技师考评之前电力行业培训部门会组织相应的鉴定考前培训,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因地区差异和培训师水平等因素使得各地区培训单位之间有很大差异,现就我单位组织的装表接电技师鉴定前培训来进行探讨。

2.1明确培训目的

装表接电技师鉴定前培训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使提高参加鉴定人员的专业水平,顺利通过技师鉴定;另一个是初步淘汰与技师水平相差甚远的人员,节省人力和财力的支出。

2.2确定培训对象

培训的对象是要参加装表接电技师鉴定的人员。只有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才可申报技师资格鉴定:

1)取得装表接电职业(工种)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并在装表接电职业连续工作2年以上;

2)取得装表接电职业高级资格证书2年以上,并具有装表接电职业的中级资格;

3)取得高级技术学校毕业证书并从事装表接电工作2年以上;

4)取得相同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并从事装表接电职业工作3年以上。

通过培训对象的分析可以看出,要参加装表接电技师鉴定的人员都是从事装表接电工作2年及以上的专职工作者,其本身都具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但也可以看出总体的参加鉴定人员重实践,但理论相对薄弱。

分析可知,对于装表接电技师鉴定前的培训应该重点放在理论知识培训上。

2.3选取培训内容

技师的考评方式分为技能鉴定和综合评审。综合评审是对日常工作表现和实际贡献进行考核,重点考核职业道德、工作业绩、潜在能力,技术革新、传授技艺等方面,这是平时工作的积累,不是几天的培训可以提升的,培训中只需了解鉴定时如何应对考评员的提问即可。技能鉴定是按照技师资格标准的要求,重点考核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参加技师鉴定的人员大部分是一线工人,多年从事该项工作的实际操作,但总体理论水平不是特别高,所以对于参加技师鉴定人员的困难点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考核。由此决定技师鉴定前的培训重点应该放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上。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中与装表接电工作相关的内容包括: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目的;电能计量装置的分类;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准确度等级;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原则;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检验等。

2)供电营业规则。供电营业规则中与装表接电工作相关联的内容包括:供电企业供电的额定电压;窃电的制止与处理;窃电量的确定方法;供电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范围等等。

3)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与装表接电工作相关的内容有:作业现场的基本条件;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等等。

4)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电能表的型号含义;电能表基本参数的含义;电能表的基本结构和电能表的转动原理等。

5)电流与电压互感器的相关知识。电流互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主要作用、型号规定、主要参数、误差和接线方式等。电压互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作用、主要技术参数、接线方式和使用注意事项等。

6)三有功电能表的计量原理及接线分析。三相有功电能表的接线和三相有功电能表与互感器配合使用时的接线;三相四线电能比较错误接线分析;三相三线电能表错误接线分析和退补电量计算方法等。

2.4选定培训教材

通过培训内容的确定,培训指导书也就确定了,装表接电工技师鉴定的考前培训使用的指导书主要是: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装表接电工(第二版)》。这本书涵盖了装表接电工应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

2.5确定培训的组织形式

装表接电技师鉴定考前培训采取脱产集中培训的形式。

培训的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等。

1)讲授法。对于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供电营业规则、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能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和电流与电压互感器的相关知识等内容,因为多是基础知识,而且多而散,所以一般采用讲授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其与装表接电相关知识部分提取出来,给参加考评的人员进行串讲,以理解为主。

2)讨论法。通过前面分析可以了解到参加装表接电技师鉴定的人员大多理论知识水平较低,尤其涉及到计算题部分,所以该部分主要是由培训师讲解解题思路,学员举一反三,采用相互讨论的方法加深印象,掌握解题方法。

3)案例法。理论考试部分主要是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装表接电工(第二版)》这本教材中的内容,所以要求整本书里技师及以下的内容全部掌握。技师鉴定考前培训主要讲解该指导书中的重点和难点,每个题型采用案例的方式进行解题思路和方法的介绍。

4)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参加鉴定的学员大部分是现场工作者,而考评时多数采用的是实训设备,所以在考前需要学员对考评实训设备进行了解。所以对于操作能力方面的培训,一般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培训师先讲解进行该操作的原理、步骤及方法;然后亲自示范;最后学员练习,培训师指导。

培训结束时要进行培训后考试,该部分考试占技师考评理论成绩的百分之十,考核方式采用闭卷。

2.6确定培训周期

装表接电技师鉴定考前培训基本是在技师鉴定前一个月进行,周期一般为五天。其中一天时间讲解理论基础知识,两天半时间讲解题库,一天时间进行操作能力方面的培训,最后半天进行培训结课考试。

2.7培训评估

培训评估分为两个部分进行:一是一级评估,主要是针对培训学员对该次培训过程中培训设施、教材、时间安排、培训师素质等方面的评估;一是二级评估,主要是针对培训学员最后考试试卷成绩的分析,评估本次培训的培训效果。

最后的技师鉴定通过率也是一个评估参考。

3总结

装表接电技师鉴定考前培训是一个周期性培训,开发出一套合理有效的培训方案有其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参加技师鉴定学员的理论水平,还能使其掌握的知识更系统化。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和职业技术鉴定中心组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5-9.

[2]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文件汇编(1998-2011).技师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试点办法[G].电力行业职业技术鉴定指导中心,1999:26.

安装工程师论文篇8

[关键词]电工实习;实践教学;综合素质;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121-01

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素质至关重要,因此,注重实践,提倡创新是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当前的主要教学目标[1]。如今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高专院校都开展了实习课程,尤其在电工实习教学方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提出新的创新机制,让学生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与社会接轨,除了学习到书本上的内容,也能以所学内容为基础来大胆发表和实现自己新的理念[2]。

1 电工实习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工科院校存在缺乏实践教学或者实践教学薄弱等现象,因为很多教师认为理论是学生最重要的课程,分数决定一切,只把实践作为理论课程的辅助或补充[3]。另一方面由于实习设备的不足,指导人员匮乏,也致使实践教学条件处于尴尬的局面。还有就是理论教材与现今国情不相符,内容更新太慢,学生难以进步,实践和理论的教学还是停留在学生无法成为主体的时期。

工科院校的学生在电工实习的理论教学中,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理论目的,这就造成了学生主观能力缺乏,能动性差,实践实施效果不佳,独立分析能力以及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都非常弱,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2 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与我国现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衔接,培养出更多的有人才,首先是要先针对我们院校的相关专业的具体特点,特意找来相关专业,相关技术的学家和学者进行重新编写实习教学大纲和适用于高校使用的电工实习教材,也要根据如今新型的人才特点进行分批分类培养。重新编写的教材出来包括了电工的所有基层知识、仪表仪器的使用、低压高压电器的原理、电机的拆装和使用等基本内容知识,还更加强理论与现代工艺实践技术的知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电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工程应变能力等等为主要目的[4]。

另外就是在教学配置方面,引进最先进的设备(电工考核实训装置和网孔训练板)。电工考核实训装置集合了多种功能于一体,有理论学习、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加强、验证学习最终能力。网孔训练板与实际操作非常接近,适应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实际操作,为学生除了巩固教学理论提纲知识外,也能与实际结合进行实操,提高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

最后就是教学师资的招聘培养上,除了多引进专职的专业教师外,还要多储备一些兼职的专业教师、实习导师。为了适应今年来我国对新型师资要求的提高,实习导师也需要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学习更多我国新型经济时代的专业技术和理论技术。

3 丰富与完善教学内容

在高校电工的整改实习教学过程中,大一的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大二开始的学生会根据专业的不一样开始设定实习时间[5]。大二学生的基础理论指导都是在表面的理解阶段,因此必须要为其选择一些比较简单而且在生活生产中常用的基础性的实习内容。照明、电机拆装和电气控制等三个部分中尤以电机的拆装最为主要也是实习的重点内容。照明和电气控制基本内容是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低压电路的原理和安装,能够让学生在实习中掌握到低压电器的线路安装、电度表配电电路、三相电机点长动控制电路、三相电机顺序控制电路、三相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以及三相电机反接制动等几大基本安装项目内容,这些低压电器电路的实习内容囊括了家用、工业用电等基本常识和安装技术,能够让学生在实习中充分掌握这些知识,学生才会在实习中不觉得枯燥无味,培养起学生对电器安装的兴趣和对这门知识的基础理论所具有的实际意义内容的认知。

电工技术实习是一门易学难懂的课程[6]。在实习的开始阶段,老师主要是以电器基础知识等内容的讲解为主,并且在讲解过程中辅以实际的操作来让学生明白电路的安装、电器开关的种类、安装位置和操作方式等等,只有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才能够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照明的实习内容主要就是将低压电路、电路板的安装和接线等内容。在实习的开始阶段,老师要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动手能力,着重进行工具使用、导线和接线柱之间的连接以及线路基本的安装技能等处进行详细的讲解。电气控制实习在每个实习项目安装前,都需要对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电路中的各个元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安装方式、操作方式和安装技巧等内容,让学生对电路中的各个构造都非常熟悉后才能够保证在安装过程中可以规范的完成安装工作,保证安装后电路能够合格达到试验的标准[7]。

4 结束语

随着学校对电工实习的重视,电工实习基地也在不断的增多,学生的实习成绩也不断取得可喜的成绩。通过实习成绩也能够证明电工实习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头脑思路、问题分析和问题处理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效果也非常显著。然而在实习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的地方,实际实习内容的创新性和重点性有所欠缺,应该相应的提高电工实习内容的技术含量,才能够让学生更加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情况。这样就需要学校领导和实习基地的老师们共同努力去实现,深化电工实习的改革制定更加合理和创新的实习方案,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高超技术能力的电工人才。

参考文献

[1] 瞿.电工实习教学过程的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6):26-28.

[2] 何庆领.高校要重视实验教学的信息收集与利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4):91-93.

[3] 何望云,胡明星.注重实践推进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2):4-6.

[4] 杨跃海.探究教学在中职电工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0).

[5] 张学铭.电工教学中激发兴趣及探究能力培养的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