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护患沟通的概念8篇

时间:2023-05-16 10:16:53

护患沟通的概念

护患沟通的概念篇1

共情;护患关系;作用;研究进展

共情是良好护患关系的切入点,是护患沟通的平台,是所有护患沟通的精髓。在护理学领域共情是护士必须具备的一种照顾患者的沟通能力。因此,对共情的研究也成为国内外学者致力研究的热点。

1 共情的概念

共情(empathy),又称同理、神入、“通情”等,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素质,在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aniel Golemant[1]所描述的情商(EQ)五大因素中占据关键性的位置,对于从事服务性工作的人员来说,共情能力的高低与能否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有很大关系。

2 共情在护患关系中的作用

护理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行业,护患关系不仅是一种照顾性关系,还是一种帮关系,而共情在所有形式的帮关系中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共情的培养可以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效的护患沟通是一切高效护理的基础,而共情是一切护患沟通的精髓[2]。有学者指出[3],护士共情能力的提高,一方面,会强化护士的关爱行为,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促使护患关系和谐融洽;另一方面,可减少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此外,还可以避免护士情感的耗竭,保持护士健康的情绪与情感。护士如果缺乏共情,很容易被患者感知,从而影响沟通的过程和效果[4]。Feighny等[5]通过研究发现,医学院校前几年的培训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共情能力和沟通技巧。有学者提出[6],护理专业应该增加情感教育的课程,使护理专业学生尽早接受专业情感教育,培养并提高他们的情商,发展其自身健康的情感和护理职业情感,为今后在临床护理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奠定基础。共情能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情感联系[7],共情不仅能培养自身“知性”的能力,也能促进对方勇于表达、勇于探索,更能使对方真切的感觉到自己被接纳、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一种愉悦感、满足感和信赖感,进而敞开心扉做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和沟通。共情可以“拉近”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双方均处于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中,从而较准确地察觉和感受对方的思想和感情,同时也能缓解紧张或尴尬的情绪状态,促进对方的自我理解进而深入地沟通,最终建立起一种积极健康互敬互信的人际关系,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中促进问题的解决。共情还有助于人摆脱自私、狭隘的个人观念,学会考虑他人感受,学会关心爱护他人,从而培养起爱心、善良、真诚、尊重、善解人意等人格品质。

3 国内医护领域共情的研究进展

自医学领域引入共情的概念之后,共情便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此后,共情更被看作是医务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共情要求医护人员在理解和切身感受患者处境和精神世界的同时,还要能准确的体会和察觉患者的精神变化,同时又要让患者意识到自己被理解。护理学界对共情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尚不够深入。目前的研究主要有:一是共情对临床护理工作,特别是护患关系建立的重要作用的经验性总结。如张玉芳、李继平[8]认为“共情能力的增强和技能的提高会促进护患沟通,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李小寒、陈秀侠[9]认为共情是护患沟通技巧的核心概念。二是对关于共情的评估方法的研究。杨辉等[10]叫等对杰弗逊共情量表(JSE-HP)进行了编译,并在山西省内选取8所医院946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试用JSE-HP中文版对抽取的护士进行调查,检验量表的信度、效度等心理测量学指标。四是对护理人员共情影响因素的研究。这方面研究较少见,仅见的报道有刘瑞霜、谷场寿惠、横田惠子等[11]的研究。五是对护士共情能力培训的研究。台湾的林秀华于2007年对护理人员进行6个单元的团体共情训练,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同理心训练能提升护理人员同理能力。

共情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素质,是一种工作理念和沟通技巧,更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式。共情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服务质量的好坏,因此,共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医护领域函待解决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DANIEL G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aibei: China Times Publishing Company,1996:118-216.

[2] 张玉芳,李继平.共情-良好护患关系的切人点.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10):435-438.

[3] 邱玉芳,杨辉,宋丽萍.护士共情能力的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07,21(7):1890-1892.

[4] 龚月香.心理干预技能在妊娠剧吐患者中的应用.护理学报,2007,14(10):82-83.

[5] Feighny KM, Arnold L, Monaco M, Munro S, Earl B. In pursuit of empath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hysician communication skills: multidimensional empathy training for medical students. Ann Behav Sci Med Educ,1998,5:13-21.

[6] 杨辉,邱玉芳,宋丽萍.临床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护理研究,2007,21(11):3072-3074.

[7] DuanCMHi11CE. TheCurrentStateof Empathy ResearehJ Couns Psyeho,1996,43(3):261-274.

[8] Raudonis BM. Empathic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s in Hospice Nursing. The Hospice JournaL,1995,10(1):59-74.

[9] Raudonis BM. Empathic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s in Hospice Nursing. The Hospice JournaL,1995,10(1):59-74.

护患沟通的概念篇2

[关键字]人文关怀;临床护理;实践;评价

人文关怀实际上就是关注人最基本的生存与发展,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以人为本,关注人生存的价值与意义。在临床护理中,要将人文关怀作为工作的重点,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进行心灵的安慰。现如今,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要。护理人员必须要自觉对患者进行感情的付出,要理解患者,给患者必要的精神安慰,并尊重患者,给予他们关爱与照顾。在临床护理中进行人文关怀,不仅能够满足患者心理上的需求,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士在临床护理中的专业水准,使临床护理工作不断得到完善。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实践有利于提高护理的总体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与医护人员关系的和谐。

一、人文关怀的相关概念及重要性

1.人文关怀的概念

“人文关怀”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笼统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人文关怀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个性、人独立的人格以及人生存的意义等。其实“人文关怀”的概念也非常简单,就是对人的一种关怀与关爱。更详细一点说便是,对人们生活状况以及生活形式的关注以及对人的尊严及人性的一种肯定。人文关怀重视人类的解放与人类自由的强烈追求,将人性列为第一。在临床护理中的人文关怀针对的是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关怀,将人文关怀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始终十分必要。

2.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现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将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服务转化为了对顾客的服务,很大程度上而言医院已经将患者不再当作简单的患者,而是将他们看成了顾客。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身体上的治疗与照顾,还需要从心理上去关心、关注、关照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在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人文关怀,让患者从各方面都得到最好的照顾,包括患者的尊严、人格等。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核心内容,而且是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心灵沟通的重要渠道。一切以患者为中心,这种护理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拉近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使患者能够放下紧张压抑的情绪。这样不仅能够让患者放松情绪,促进病情的好转,而且也有利于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社会声誉的提高。在医院,不仅是患者和是患者家属都容易出现精神压力大的情况,这样对患者身体的康复是十分不利的。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病患家属便很容易将出现的问题归咎于医院,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十分不利于病人病情的好转,也让医院的声誉受损。如果医护人员在治疗病人和对进行病人护理时,注意运用人文关怀,在适当的时候给病患以恰当的的照顾,让他们在心理上对自己的病情充满信心。这样不仅能够让患者的心灵得到很大的安慰,也能让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充满感激之情,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实践及评价

1.医护人员必须掌握沟通技巧

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常常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那么护理人员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必须要考虑到各个方面,采取最能让患者接受也最恰当的方式让患者能够对医护人员敞开心扉,舒缓情绪。那么,医护人员便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是人文关怀的第一步,只有沟通,护理人员和患者才能互相了解。医护人员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身体上的变化。与患者进行沟通,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医护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必须要注意讲话的语气和行为举止。根据不同年龄与不同层次的患者应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通过沟通,患者能够信任护理人员,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2.医护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人文关怀在很大程度上而言,是心理与精神上的。但是人文关怀的基础与前提便是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然后对患者进行心灵上的关爱。医护人员必须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以及护理基本技能的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与专业素质。如果一位医护人员没有良好的业务能力,他便无法给患者病情上的帮助,人文关怀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要想使患者的病情的治疗、护理、康复一系列的工作顺利的进行下去,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很高的护理技术水平,并具有丰富的专业护理知识和临床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自己的护理能力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护理质量得到大的提升。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必须不断的积累经验,通过适当的方法帮助病人,使医生的手术意图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护理人员注重自己业务能力的提升,也是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体现。医护人员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让病人能够信任自己,树立起恢复病情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病人病情的治疗与康复,使身体尽快的得到康复。

3.护理人员必须维护病人的尊严

人文关怀的核心便是关心人、照顾人、尊重人。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必须对病人一视同仁,用同样的心情对待每一位病人,维护病人的人格与尊严。护理人员不能因为患者的身份地位、文化背景、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不同对待,护理人员需要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心灵上的呵护与身体上的关照。在临床护理中应该随时注意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不应该因为各方面不良因素导致对患者有歧视心理。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语言应该尽量温和,在理解病人的同时对他们的病情给予最大的帮助,给患者身体康复的信心和勇气。

三、总结

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医院便成为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的主体。护理人员应该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必要的了解,从而发挥人文关怀的最大功效。将人文关怀运用到临床护理中,使患者能够更好的进行病情的治疗,促进和谐医院以及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梁立.开设《护士人文修养》课程―护士人文教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50-53.

护患沟通的概念篇3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8份,回收168份,问卷回收率为100.0%。168例患者对内科护理工作满意137例(81.5%),不满意31例(18.5%)。对护理工作不满意患者的原因展开进一步分析,发现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缺少有效沟通技巧10例(犯.3%),护理技术不足5例(16.1%),服务态度不良5例(16.1%),偶有护理差错4例(1.29%),医疗费用高4例(12.9%)及患者与家属自身因素3例(9.7%)。

2讨论

2.1提升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在社区内科护理中,部分护理人员存在护理技能不足、服务态度不良等问题,有些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缺少应有的责任心;因此,应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予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护理人员基本的业务能力与理论知识加强培训,大力宣传“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重视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定时开展沟通技能培训,促使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同时护理人员应主动进行自我约束与自我剖析,做到换位思考,充分为患者考虑。

2.2加强护患沟通

现阶段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在治疗过程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常有强烈的求真欲望。因其缺少医疗护理相关知识,若治疗结果未达到患者的预期效果,患者及家属易怀疑护理人员或对其进行指责,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在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治疗目的、可取得的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况,使患者及其家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33公开收费标准本次调查显示,医疗费用问题是患者对社区内科护理不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应在其入院时首先说明大概费用,使患者及家属对收费标准有明确的概念,在患者住院期间及时为其提供详细的治疗费用明细表。新仪器、新药品与新技术的使用可发挥更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会给患者家庭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易导致其心态失衡,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详细说明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若治疗中需要使用贵重药物,应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有疑问时给予明确、耐心的解释。

3结语

护患沟通的概念篇4

【关键词】 共情;护士;患者;沟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水平和需求不断提高,加之许多社会原因如人际交往不畅、信任感降低等原因也致使医患纠纷突显出来,增强人际沟通能力是当今社会所需的良好技能,而护患沟通是人际沟通能力在医疗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如何掌握护患沟通的实践性和技巧性,避免空洞的说教和安慰,笔者现将共情技能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1 共情的概念和作用

1.1 共情的概念 共情(empathy)一词在心理学上有共情、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多种译法[1]。Rogers[2]指出,共情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如体验自身精神世界一样的能力。在心理学上被认为是影响心理咨询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咨询特质。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其核心是理解。护理实践的基础是护患沟通,而共情是所有沟通的精髓。能充分理解患者的想法,并以关切、温暖、尊重的方式表达这种理解。

1.2 共情的作用

1.2.1 增进护患关系 共情是指个体的独特性能被其他人正确地理解,我们就会有深切的满足感,共情有助于做到以患者为中心,认识患者是一个独立的人,理解患者对自身疾病有独立的观点和个体化的需求,从而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增进护患信任关系。

1.2.2 减轻患者压力 共情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使患者减少被疏远的感觉和陷于困境中的孤独感[3]。共情是护士与病人之间沟通的平台,良好护患关系会使患者信任和理解我们的医疗服务,消除患病的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使其开始感到有能力和信心去应付困难和对待疾病,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从而通过疗效。

1.2.3 促进双方成长 护士在与患者共情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对患者是有帮助的,从而体会到自身的专业价值,增强职业自豪感。而患者也从良好的医患关系中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身体早日康复,而和谐的人际沟通又培养和完善着双方的个性品质[4]。

2 共情的表达方法

2.1 学会倾听 倾听是指全身心地聆听对方的表达,不仅听其口语表达的内容,还包括观察非语言的行为如动作、表情、语调等,并有适当的反应。

2.2 换位思考 指能从对方角度为对方的行为寻找合理性,以最大限度地理解对方。转换角度真正设身处地使自己变成患者,用他的眼睛和头脑去感知和思维,“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样”,“我要是他,我会怎么想?”

2.3 表达尊重 尊重对方的个性及能力而不是感情用事,接纳对方的信念和所做出的选择或决定,而不是评论或试图替其做决定,不做价值判断,以尊重的态度表达自己。

2.4 信息处理 在沟通中要借助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把从患者那里感知到的东西做一番整理,适时回到自己的世界做出理解并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作出反馈。如点头、眼神示意、或使用“嗯”“然后呢”等鼓励性词语。

2.5 共情检验 在反馈时,观察患者的表情及其它反应,必要时可以直接询问对方,是否感到自己被理解了,从而了解和患者共情的程度。

3 应用共情需注意以下几点

3.1 护士表达共情时一定因人而异,应考虑到患者及家属的性格、特点及文化、家庭等背景,并结合病情来理解患者的反应,适时适度地表达共情。

3.2 护士要善于观察和使用躯体语言,从患者各种表情的线索中来了解患者,并适时地运用非言语行为如目光、表情、动作变化等表达共情。有时运用非言语行为更简便而有效地拉近护患关系。

3.3 护士要有丰富的词汇和准确的表达能力,以便将自己对患者的充分理解反馈给患者,但要避免使用一些被用滥的冠冕堂皇的术语。

3.4 共情应适度,要善于把握角色,不要完全受患者情绪的影响。有的护士与患者同悲同喜,这确实做到了设身处地,但完全忘了自己的角色,这样就可能失去客观性。

3.5 共情的基础不是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和感受,而是要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及其问题。不要对患者做无效的许诺和许愿,否则,患者会感到失望,觉得受到伤害,失去了对护士的信任,反而影响了医治的效果和医患关系。

总之,共情是一个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程。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实施,护理工作不再停留在以疾病为中心的治疗阶段而是跨越到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整体护理阶段。在护理工作中,通过共情的应用,形成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负性情绪能尽情地得到宣泄,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其适应能力。共情是良好护患关系的切入点,护士作为共情同感的主体,准确把握和感知患者的内心世界,提供人性化护理,提高患者在治疗和护理上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康复;也为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60.

[2] 王长虹,等.临床心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5-82.

护患沟通的概念篇5

【关键词】同理心;护患关系;有效沟通

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追求人性化服务是护理工作一种新的境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已由单纯的护理疾病扩展到护理社会的人,扩展为生理护理、心理护理、生理-心理-社会护理。患者的心理感受在护理范围内日益受到关注。为了适应新的护理模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护士提高和患者沟通的能力,重建新型的护患关系。同理心是护患沟通的有效平台。将同理心的理念充分应用于护患交流过程中乃是一个追求高品质护理服务的过程。将心比心,使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更人性化,从而消除护患交流中可能发生的冲突和隐患,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同理对方是一种沟通能力

1.1同理心的内涵:同理心最早应用于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领域的一个概念,后来在护理学领域也得到了推广应用、研究和发展[1]。同理心是指能将心比心感觉他人的情绪及感受,并能正确了解以及能不加任何评论地将这种了解传达给对方[2]。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

(1)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2)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3)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了解。

同理心是沟通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试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使我们能够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行为,了解他因此而产生的独特感受。同理心是对对方有一种亲密的了解,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由此产生共鸣同感。在同理心的心理活动中,沟通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无高低之分。在沟通中,当同感出现时,给予者与接受者的地位是相等的,同时彼此不一定要有所认同。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沟通双方能够从同理心的角度,去感受对方的感受、信念和态度,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对方会感到得到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这种感受可以诱发出彼此充满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沟通氛围。

1.2同理对方是一种沟通立场和能力:沟通的一方从对方的言行中推论出他的感受、信念和态度,是一种能力。在同理的过程中,包括对对方理性和情感状态的感受。在人际沟通中,越是有能力去清晰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中的种种感受和态度,就越能了解对方,越有能力去与对方一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达到较有深度的同理,这就要求人们在沟通时首先能够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将自己放在对方的立场和处境中来尝试感受对方的喜怒哀乐,经历对方正在或曾经面临的压力,并体会对方之所以会说出这样的话和导致这样的行动表现的原由。

在沟通双方同理心的互动中,我们尝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了解对方,与对方产生同样的感受和体验,同时,我们也是在协助对方进行自我表达、自我探索和自我了解:当我们的回应是具有同感的时候,对方会感到我们很明白他,从而有一种舒畅感和满足感,而这种感受会促使他继续作出默契的交谈和回应。这种敏感又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人人需要的。

1.3同理心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同理心是在护患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凭借同理心了解患者的情绪和感受,患者凭借护理人员的同理心感受到被了解与被接受,护患关系得以建立和维持,这与现代护理模式所倡导的整体护理中的心理护理相吻合[3]。护士要关怀患者,首先需要了解患者。要了解患者,就需要先进人患者的情绪和思想概念的参照系统中,以患者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患者的心情去体会患者的心情,而且,也以患者的思想推理来思想患者的一切。当我们放下主观的看法,设身处地地进人患者的内心世界时,就能同理患者的特殊感受了,对患者的同理心自然就会出现,也就不会用警告的口吻谈话了,而是从更理解患者和更关心患者的角度与患者沟通。护士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自己对患者是有帮助的,从而体现自己的专业价值[4]。将同理心理念充分应用于护患交流中乃是一个追求高品质的护理服务过程,使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更人性化,从而提升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护士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提高自身的素质。

2护士同理患者的技巧

护患沟通是对护理活动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使护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护理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护理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他们的表现也千差万别,因此更需要护士应用同理心,运用沟通技巧,灵活的与患者沟通。

2.1尊重患者,真诚相处:作为患者,他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应受尊重,再者其本身就很自尊、敏感,容易将事件过度解释,导致伤害自己和他人。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的意愿,不要过早修正,要接纳其情绪反应。因为对患者来说,感受是很具体的,或许有护士不理解的理由或背景。护士要让患者有陪伴的感觉,觉得护士愿意与他在一起。的确,这种无条件的接纳是不容易的,尤其是患者不理解护理人员的期望时,护士更需要一切为患者着想。只有这样,患者的情绪才会慢慢平静下来,理智地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患者因长期患病,心理压力大,在其情绪稳定后再进行沟通交流,重点是让心情舒畅,不要急于给患者意见答案,同理是导正的前趋。可以说同理心是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的结晶。信任是护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任何不坦诚、伪装都可能使患者封闭心扉,不再深人交谈。

护患沟通的概念篇6

【关键词】同理心;护患关系;有效沟通

        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追求人性化服务是护理工作一种新的境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已由单纯的护理疾病扩展到护理社会的人,扩展为生理护理、心理护理、生理-心理-社会护理。患者的心理感受在护理范围内日益受到关注。为了适应新的护理模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护士提高和患者沟通的能力,重建新型的护患关系。同理心是护患沟通的有效平台。将同理心的理念充分应用于护患交流过程中乃是一个追求高品质护理服务的过程。将心比心,使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更人性化,从而消除护患交流中可能发生的冲突和隐患,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同理对方是一种沟通能力

        1.1同理心的内涵:同理心最早应用于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领域的一个概念,后来在护理学领域也得到了推广应用、研究和发展[1]。同理心是指能将心比心感觉他人的情绪及感受,并能正确了解以及能不加任何评论地将这种了解传达给对方[2]。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        (1)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2)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3)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了解。

        同理心是沟通方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尝试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使我们能够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行为,了解他因此而产生的独特感受。同理心是对对方有一种亲密的了解,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由此产生共鸣同感。在同理心的心理活动中,沟通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无高低之分。在沟通中,当同感出现时,给予者与接受者的地位是相等的,同时彼此不一定要有所认同。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沟通双方能够从同理心的角度,去感受对方的感受、信念和态度,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对方会感到得到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这种感受可以诱发出彼此充满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沟通氛围。

        1.2同理对方是一种沟通立场和能力:沟通的一方从对方的言行中推论出他的感受、信念和态度,是一种能力。在同理的过程中,包括对对方理性和情感状态的感受。在人际沟通中,越是有能力去清晰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中的种种感受和态度,就越能了解对方,越有能力去与对方一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达到较有深度的同理,这就要求人们在沟通时首先能够放下自己的参照标准,将自己放在对方的立场和处境中来尝试感受对方的喜怒哀乐,经历对方正在或曾经面临的压力,并体会对方之所以会说出这样的话和导致这样的行动表现的原由。

        在沟通双方同理心的互动中,我们尝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了解对方,与对方产生同样的感受和体验,同时,我们也是在协助对方进行自我表达、自我探索和自我了解:当我们的回应是具有同感的时候,对方会感到我们很明白他,从而有一种舒畅感和满足感,而这种感受会促使他继续作出默契的交谈和回应。这种敏感又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人人需要的。

       1.3同理心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同理心是在护患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凭借同理心了解患者的情绪和感受,患者凭借护理人员的同理心感受到被了解与被接受,护患关系得以建立和维持,这与现代护理模式所倡导的整体护理中的心理护理相吻合[3]。护士要关怀患者,首先需要了解患者。要了解患者,就需要先进人患者的情绪和思想概念的参照系统中,以患者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患者的心情去体会患者的心情,而且,也以患者的思想推理来思想患者的一切。当我们放下主观的看法,设身处地地进人患者的内心世界时,就能同理患者的特殊感受了,对患者的同理心自然就会出现,也就不会用警告的口吻谈话了,而是从更理解患者和更关心患者的角度与患者沟通。护士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自己对患者是有帮助的,从而体现自己的专业价值[4]。将同理心理念充分应用于护患交流中乃是一个追求高品质的护理服务过程,使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更人性化,从而提升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护士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提高自身的素质。

        2护士同理患者的技巧

        护患沟通是对护理活动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使护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护理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护理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他们的表现也千差万别,因此更需要护士应用同理心,运用沟通技巧,灵活的与患者沟通。

        2.1尊重患者,真诚相处:作为患者,他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应受尊重,再者其本身就很自尊、敏感,容易将事件过度解释,导致伤害自己和他人。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的意愿,不要过早修正,要接纳其情绪反应。因为对患者来说,感受是很具体的,或许有护士不理解的理由或背景。护士要让患者有陪伴的感觉,觉得护士愿意与他在一起。的确,这种无条件的接纳是不容易的,尤其是患者不理解护理人员的期望时,护士更需要一切为患者着想。只有这样,患者的情绪才会慢慢平静下来,理智地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患者因长期患病,心理压力大,在其情绪稳定后再进行沟通交流,重点是让心情舒畅,不要急于给患者意见答案,同理是导正的前趋。可以说同理心是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的结晶。信任是护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任何不坦诚、伪装都可能使患者封闭心扉,不再深人交谈。 

护患沟通的概念篇7

由于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不够或不当,如果护士素质较低是造成护患关系紧张和不和谐的主要因素。

不断提高护士的思想素质和技术服务水平,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沟通在调整护患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护理工作中要处处体现人性化服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是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期望值过高是造成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护士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医疗体制和机制存在明显的不足,随着医保制度的建立废除了公费医疗制度,致使患者看病受到某些限制。个别护士不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在护理工作中,通过对患者治疗,服务,做到护患之间有效沟通,促进护患之间的理解与支持,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应耐心听取患者及家属的倾诉,这样不仅能疏泄他们的情绪和压力,而且对治疗本身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护理学中,人、健康、环境和护理被公认为影响和决定着护理实践的四个最基本的概念。只有真正理解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礼仪发面的有关理论,护士与患者交往时才能达到和谐.护士与患者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了解,沟通与交流信息。交流与沟通的特点是:要面带微笑,语言亲切、温柔,用词准确,富于同情心。护士在做各项护理操作前向患者告知操作目的,治疗时解释药物的名称,治疗作用及主要副作用,需要做各项检查时,例如:B超,事先讲明检查的目的等。

护患沟通的概念篇8

目的了解康复患者对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需求程度,为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构成及培训要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56例康复患者进行抽样调查。内容包括:①患者基本资料。②护士核心能力要素: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理论水平、技术水平、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5个维度18个二级条目。结果康复患者认为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理论水平、技术水平、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5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个二级条目中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重要程度前5位依次为:协调沟通能力221例次(86.33%)、尊重爱护康复患者192例次(75.00%)、康复治疗前后护理干预能力188例次(73.44%)、心理辅导能力173例次(67.58%)、病区管理能力154例次(60.16%)。结论康复患者认为专科护士核心能力重要程度依次为:协调沟通能力、尊重爱护康复患者、康复护理技能、心理护理技巧、病区管理能力;军人康复患者对专科护士协调沟通能力、心理护理技巧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要求均高于地方康复患者;年龄越高对护士交流能力、心理护理技巧要求也高;高层次文化程度(本科以上)康复患者选择病区管理、法律知识与伦理次数高于低层次文化程度康复患者。

【关键词】

康复患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期望

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对创伤康复专科护士在康复团队中的能力要求也逐渐提高。了解康复患者对康复护士的核心能力评价及期望程度,对完善康复护士的核心能力体系,培训康复专科护士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13-10—2014-12在我院康复中心开展了康复患者对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及期望度的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6岁,住院康复2周以上,意识清楚,能独立或通过研究者帮助填写问卷,愿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年龄≥80岁,有语言及沟通障碍,认知异常,意识不清。共调查256例,其中男196例,女60例;年龄16~79岁;军人34例,地方人员222例;来自城市172例,来自农村84例;生活自理(ADL)程度:部分自理104例(2级、3级),不能自理152例(4级)。

1.2方法

1.2.1调查表设计①基本资料包括身份、职业、性别、年龄、地域、文化程度、生活自理能力。②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要素包括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理论水平、技术水平、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5个维度,18个子项目。在文献分析、专家咨询、康复专科护士工作体验质性研究[1]的基础上,拟定创伤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问卷一为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理论水平、技术水平、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5个维度调查表,问卷采用5级评分法,每个维度按很重要“5分”、比较重要“4分”、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1分”统计得分,问卷得分越高表明患者需求程度越高;问卷二为子项目调查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维度包括热爱康复护理事业、尊重爱护康复患者、服务意识及责任心3个子项目;理论水平包括康复护理理论、康复专科知识拓展2个子项目;技术水平包括康复护理实践考核、康复治疗前护理评估、康复治疗后护理干预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培训带教能力、心理辅导能力6个子项目;沟通协调能力包括应急处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病区管理能力、法律知识与伦理、评判性思维能力5个子项目;专业发展能力包括患者满意度、临床科研能力2个子项目。18个子项目由患者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可以多选,结果统计每个子项目被选的总人次数。

1.2.2调查方法由人力资源部成员发放问卷,如有疑问,由发放问卷人员当场解释,问卷当场回收,进行统计。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康复患者对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各维度认知情况(表1)康复患者对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理论水平、技术水平、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5个维度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康复患者对康复护士核心能力各项期望程度的选择情况(表2)

2.3其他通过方差分析得出:性别、地域、ADL自理能力患者对康复护士的核心能力期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身份患者对协调沟通能力、心理护理技巧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军人高于地方患者(F=5.68,P=0.02;F=4.09,P=0.03;F=5.70,P=0.02);不同年龄患者对协调沟通和尊重爱护患者能力的重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5,P=0.03;F=3.46,P=0.02);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对病区管理能力、法律知识与伦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0,P=0.02;F=3.50,P=0.02)。

3讨论

3.1康复患者对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要素期望程度差异性分析本调查显示,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5个维度,18个子项目中,协调沟通能力选择最多为221例次,占86.33%,说明良好的沟通技能是患者高度需求,也是融洽护患关系、创造良好康复氛围的基础,而且沟通中的互动使护患之间互补、互谅,减少护患纠纷,后续治疗护理得以顺利进行[2]。这与兰美娟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对尊重爱护康复患者选择占75.00%,对康复治疗前后护理干预能力选择占73.44%。分析认为住院康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身体残疾,自理能力受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对康复效果期望值高,护士的尊重与关爱,可建立患者康复自信心。对康复治疗前后护理干预需求程度,说明专业技能是专科护士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业务能力。康复治疗前的身心准备及治疗后出现的问题解决,是减轻患者痛苦、最好发挥康复治疗效果的有力保证。康复护理研究对推动康复护理学科发展,提高康复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4]。徐少波等对护士核心能力研究进展进行阐述,评判性思维包括质疑、分析、综合、解释、归纳、演绎、推理、创新等[5]。本体系专业发展能力子项目中,纳入了科研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本调查结果显示,科研和评判性思维能力选择次数为最低,分别为23.83%和17.58%。分析原因,从患者角度看,科研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概念比较抽象,与患者康复没有直接关系;尤其科研选择,与专家意见差异较大,说明专家更多重视的是专科护士特有的分析、推理、创新等能力对患者的影响,而患者关注的是康复护理效果,通过直觉作出选择,两者差异并不冲突。患者对科研选择多于评判性思维,可能是由于康复中心最近几年科研意识较强,成果较多,又被评为“全军研究型科室”,各项宣传报道、接待参观学习团队较多,且科室浓厚的学习氛围、病例讨论与会诊查房等行为对患者有直接的影响。

3.2康复患者一般资料对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要素期望的差异性分析本研究中患者基本资料包括身份、职业、性别、年龄、地域、文化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其中身份、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对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期望有差异。不同身份患者对协调沟通能力、心理护理技巧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期望有差异,军人患者高于地方患者,分析认为一是该项目描述比较抽象,二是二者对条目内涵的理解和关注程度不同,地方患者更多关注的是技术、费用等真实体验,而军人患者除了目前康复效果的需求,还会考虑专科治疗护理效果的间接、长远影响,对军队康复学科发展及护士综合水平有一定的评判能力。对于协调沟通和尊重爱护患者能力,兰美娟等[3]研究认为,老年患者有更多的与医务人员交流期望,且年龄越大期望值越高。本研究显示,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对护士的沟通交流和尊重爱护期望越高;这可能与这部分患者长期住院,缺少信息来源、获得信息的能力较弱,对关爱、尊重以及康复医学知识的需求更迫切有关系。良好的护理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和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6]。在护士核心能力要求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认为法律和伦理实践是护士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5]。创伤康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和残疾,残疾者往往会有自卑感,所以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力显得格外重要[4]。专科护士的伦理道德、法律观念以及创造积极的康复环境,可促使康复患者恢复功能、回归社会、体现生命价值。本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对专科护士法律知识与伦理要求也高,认为这与文化水平有一定关系。患者对护士病区管理能力的选择排序(第5位)与专家意见(第18位)差异较大,分析认为二者关注角度不同,康复患者住院时间普遍较长,均在3个月以上,除了对康复治疗护理需求外,对住院舒适度、生活方便度、住院环境等要求较多;而专家关注的是护士在康复环境安全中的作用。

4小结

目前,国际上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上没有统一概念,但都关注了核心能力的多元性,在重点关注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态度、自我概念和价值观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提出了要求,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强调关爱、伦理、负责任的态度和价值观对护士的重要性,认为法律和伦理实践是护士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我国于2003年,提出了中国护士的核心能力。护理界也存在不同见解,专家大多倾向于从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来界定护士的核心能力[6]。本研究调查的核心能力项目,是由我院康复中心依据国内外康复护理实践和专业发展情况构建,通过函询我国军队和地方康复机构管理者和相关学术专家形成的核心能力体系标准,不等于康复患者对护士的能力期望。通过对住院康复患者调查得出结论,康复患者认为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重要程度依次为:协调沟通能力、尊重爱护康复患者、康复治疗前后护理干预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病区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及责任心、应急处置能力、热爱康复护理事业、健康教育能力、康复护理实践考核、患者满意度、康复治疗前后护理评估、康复专科知识拓展、康复护理理论、法律知识与伦理、带教能力、临床科研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建议将患者的需求作为康复专科护士培训的加强要素,从而提升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以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实际需要,不断提高康复护理质量,更好地促进康复护理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秦静,薛蓓蕾,马修堂,等.创伤康复专科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杂志,2014,31(11):29-31.

[2]冯佳,俞申妹.流程化沟通方式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8):696-698.

[3]兰美娟,孟羽飞,王淑卿.患者对护士执业能力期望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7):878-880.

[4]郑彩云,李秀云.实用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8,74.

[5]徐少波,叶志弘.护士核心能力概念和构成要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764-76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