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8篇

时间:2023-05-16 10:16:57

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篇1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疏导策略

为了适应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解决学生上学不便的问题,保证农村适龄儿童顺利地完成义务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运而生。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属于学生青春期发育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情绪调控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但农村地区许多家长文化程度低、观念滞后,对青春期学生,特别对青春期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引导,从而导致她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处于缺位状态。因此,对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一、研究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意义和目标

1.现实意义

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是关怀关爱女生健康成长,为终身健康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举措。通过探索正确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开展健康、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初中女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生理、心理上出现的变化,养成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她们正确对待男女生之间的友谊,从而保护并引导其健康成长。步入青春期的广大农村女生必将扮演未来育龄妇女的角色,对她们做好青春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也

是以后开展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环节。

2.预期目标

以学校女生为对象,研究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她们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探索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解决她们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帮助她们正确地掌握青春期知识;引导她们加强青春期自我保护意识及与异性正常交往的能力;逐步形成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疏导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二、研究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对寄宿女生在校学习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同学交往、青春期卫生健康认知度等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和整理调查中发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2.观察分析法

观察并记录所在班级女生上课时的表现,与师生交往时的表现,在宿舍生活自理能力的表现,与舍友相处方面的表现。对其中性格孤僻、不合群,缺乏自理能力的女生要多留心观察并及时分析归因。

3.走访调查法

走访部分女生家庭,特别是单亲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家庭,了解家长对女生成长阶段的心理教育及采取的措施。

4.个案分析法

对调查阶段发现的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女生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跟踪记录其发展状况。

5.经验总结法

总结适合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形成成熟的教育资源;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成熟、甚至失败的教训作为典型案例记录在册。

三、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疏导策略

1.开展心理健康咨询

建立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疏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教师的疏导应建立在对学生关心和爱护的基础上,始终遵循爱的原则。谈话时不能有成见或偏见,要耐心地倾听,互换心理位置,设身处地地从青少年的处境去体察问题和感受,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

2.设立“知心姐姐信箱”

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同时担任知心姐姐的角色,为了避免有些不方便与学生面对面交谈的问题,或当面询问因紧张或其他原因说不清楚的情况,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烦恼、问题可以通过书信交流的方式,给予安慰或解答,进行健康平等的交流。

3.举办女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针对寄宿制女生对女性生理、心理知识基本处于不了解的认知程度,定期举办女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通过大量的典型事例,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和老师的讲解,为女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提供理论指导。

4.建立家校沟通协调机制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虽然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但双休日及寒暑假期学生与家长还是相处较多。学校应把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一种责任,以此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整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在家长会上作心理健康的讲座、亲子对话等方式加深家长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们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让学校和家庭共同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提倡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忽视农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了解和把握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问题,有助于收集、分析疏导策略和整理农村初中女生青春期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为她们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素材和经验,以便促进她们心理更平稳地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篇2

关键词:中小学生;健康教育;问题分析;有效对策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面临着成长期所带来的诸多烦恼。其中,初中女生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群体,她们的生理及心理特征较为鲜明,而开展健康教育可以为她们答疑解惑,正确面对生理上的改变,消除怯弱、紧张和害羞等心理,进而促进身心发展。当前,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整体水平不高,还存在较多问题,而采取有效对策加以妥善解决是确保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现具体论述如下。

一、当前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师资力量匮乏

当前,各级主管领导及中小学校长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校的开课情况很不理想,上课效果也较差。有统计显示,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约为29.5%~99.93%,总体上并不理想。这一方面是由于主管领导和校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我国农村地区约有85%的中小学从未上过健康教育课。此外,我国从事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满足不了健康教育的需要,也难以满足中小学生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2.对“健康”的认识不够准确

健康是人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重要目标。但对健康的认识方面,有的人流于片面,有的人比较肤浅。很多人认为,健康就是身体没有病,不需要去医院,这种认识是不够准确的。而对健康概念的准确理解对于开展中小学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进而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3.中小学生缺乏健康意识和必要的健康知识

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约有23%的中小学生存在着不吃或漏吃早餐的现象,有63.5%的学生有滥吃保健品的习惯,有三成以上的学生喜欢吃洋快餐或烧烤等垃圾食品,有45.6%的学生视力下降情况严重,超过2/3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等问题。另外,有的女生健康知识比较缺乏,出现女生第二特征后觉得紧张、焦虑和不安,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和处理,长期下来容易出现身体及心理问题。

二、开展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

1.充分重视健康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各级主管领导及学校管理人员应积极转变教育及教学观念,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健康教育落后的现状,努力提高开课率,在课时上加以保证。另外,还要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通过开展培训、讲座等方式提高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一方面,要提高这些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提高他们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积极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真正提高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的质量。

2.实现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日后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必须要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心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学校体育教育是在我国学生的整体健康状况较差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在开展学校体育教育的时候要积极转变观念,使学校体育教育成为培养“健康人”的重要平台。在教学实践中,要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

3.采取多项措施上好初中女生的健康教育课

开展健康教育除了要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水平之外,还需要针对特殊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整体提高、重点兼顾。初中女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她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开始出现女性第二性征,上好健康教育课对她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初中女生健康教育课的质量:其一,充分了解初中女生的生理特点,鼓励她们多参加体育活动;其二,系统全面地讲解生理卫生知识,提高她们的健康知识水平;其三,根据初中女生的特点,开设诸如健美操、艺术体操、踢毽子、排球等特色体育活动,提高她们的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质量。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对健康概念认识不全面、缺乏健康意识及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不良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应促进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针对初中女生等特殊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真正提高中小学健康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篇3

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事件,凸显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问题。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初一阶段更是一个关键,从小学到中学,环境改变,课程增多,难度加大,导致初一新生内心发生急剧变化,极需教师和家长的心理指导和帮助。本文就现在的初一学生总体的心理健康如何,心理健康的调节方面存在哪些隐忧,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心理健康调节是否存在差异,存在怎样的差异等方面进行探讨。本研究运用MHT量表对某中学初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分析,为能更好指导当地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东省某中学09年初一新生为调查对象,从11个班级中进行调查,最终获取有效样本457份,有效率94.7%,其中男生246人、女生211人。

2.2方法

2.2.1测试工具

采用华东师范人学心理学系周步成制订的适用于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MHT问卷包含8个因子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X量表),8个因子分别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标化后总分≥65或各因子分≥8判为心理障碍。经检验,该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91,与MMPI的相关为0.59。

2.2.2问卷统计

回收问卷后,统计出每个学生每个量表的总分。其中82、84、86、88、90、92、94、96、98、100项,组成效度量表,如果它们的得分合计起来比较高,则可以认为该受测者是为了获得好成绩而作假的,所以测验结果不可信。尤其是得分在7分以上者,该份答卷作废。各内容量表分大于或等于8分的,被视为阳性表现,分值越高表示程度越强。

3结果

3.1 MHT全量及各分量表测试结果

本研究根据MHT的全量表得分及其诊断标准,将被试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分为三个等级,其标准是:1分~55分为正常;56分~64分为心理健康有问题;65分以上为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已构成心理障碍。表1显示,初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正常。在457份样本中,心理健康有问题的有11人,占总体的2.41%;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的有4人,占总体的0.87%。

从MHT各分量表心理健康水平诊断情况表可以看出,在该中学初一新生中最重要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来源于学习焦虑。各因素的均值介于1.70~7.07分之间,平均焦虑总分为31.08。各因素得分高低显示:学习焦虑的水平最高,其次为过敏倾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孤独倾向的焦虑水平最低。

3.2 MHT焦虑分值测试结果

本研究将被试无一因素得分达到或超过8分者视为正常焦虑生,至少有一个因素达到8分或以上者视为异常焦虑生。47.05%的学生的焦虑得分(M=23.04,SD=8.32)处于正常的较低水平,52.95%的学生则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异常(M=38.27,SD=10.55);样本总体的焦虑总分均值为31.08分,表明样本总体是一个中等焦虑水平的群体。研究还表明,正常焦虑生与异常焦虑生之间的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t=-17.15,p

3.3初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性别差异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男女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t=-3.55,p

4讨论

4.1初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正常,但普遍存在学习焦虑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该中学初一新生中有严重焦虑倾向的学生4人(全量表分在65分以上),占总人数的0.87%,这一比例远远低于同类研究结果。由于使用的是自评问卷,不排除学生有一定的隐瞒性,或者心态上不够认真对待,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初一新生中,学习焦虑因子的得分远高于其他的因子,虽然总体焦虑水平处于正常焦虑水平,但43.76%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焦虑。究其原因,现行的素质教育仍停留于表面,过分注重分数。

4.2初一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及MHT分量表上存在性别差异

本研究表明,初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在MHT的评分上明显高于男生。另外,在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上,女生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男生。这可能是由于女生的青春期变化相对男生来说,外在表现更加明显,承受的压力更大;也可能是由于现在社会对男生、女生的期待与接纳都有所不同,加上女生对于社会压力的感受更加敏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女生在外在行为上表现更加明显。

这与以往研究结果有明显不同。其中,蒋湘祁和肖艳平(2009)的研究结果显示,男女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女生在恐怖倾向、学习焦虑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在冲动倾向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与不同的研究者、研究工具、取样方法及检出标准等有密切关系,也可能与青少年本身的性别、年龄、地区、学校类型等因素有关系。这有待进一步探讨。

5结语

(1)该中学初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正常,但是仍普遍存在学习焦虑。

(2)相比于男生,该中学初一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为突出。

因此,对中学初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尤其是初中女生。学校应关心学生诉求,开展相关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蒋湘祁,肖艳平.国有民办中学初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12):37-39.

[2]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5.

[3]李正洪,徐学俊.中小学生偏常心理与行为辅导[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 渗透 心理健康

【课题项目】该论文属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和甘肃省武威市2014年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分别为:GS【2014】GHB0819,WW【2014】GHZ005。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95-02

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西部县域初中出现了大范围的农村留守子女和城镇独生子女共存于一个学校同一班级的现象,这种现象加剧着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频率和深度。笔者认为:在西部县域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条有效途径,完全可能而必要,下面将从五个方面作以阐述:

一、农村留守子女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在我国西部落后省份的县级地区因为经济和生态治理的因素,有80%以上的农村学生家长外出打工,造成子女教育中的父母一方缺失甚至父母教育完全空白的局面,结果使留守子女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因长期缺失父母的关爱,他们自闭而自卑;又因缺乏基本安全感而产生逆反心理和仇视情绪。(2)因缺失了亲子教育的留守孩子的自律能力、是非分辨能力相对较弱,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最终造成自由散漫,抽烟喝酒、偷盗打架等不良行为,甚至犯罪。留守子女群里的这两个典型心理问题在今天的社会中日益凸显,后果极为严重。

二、城区独生子女心理缺陷亟待解决。

在我国西部县级地区城镇户籍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自出生起就被贴上了“小太阳”“小皇帝”的标签,再加上西部县级初中学校往往是农村学生和城镇学生在同一班级共存,这无疑又加剧了城镇独生子女在成长中的心理优势,从而派生出大城市独生子女所没有的一些心理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家长在生活上的包办代替,直接形成了独生子女在生活上的依赖性和弱生存性。(2)家长们无原则的给予形成独生子女们唯我独尊、不懂感激的心理缺陷;又因为日常生活中缺少承让对象和游戏合作的伙伴,无形中又生成独生子女自私冷漠、不善合作的个性倾向。(3)在和农村留守子女同班相处的学习环境中,城镇独生子女因与留守子女在物质及精神生活的巨大反差而派生出了盲目的优越自大、骄横跋扈等心理问题。

三、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日臻成熟。

9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获得长足的发展,正式走上了规范的课堂;1999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2000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小城镇及农村的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 期间,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也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主要有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观、杜威“儿童中心论”“做中学”教育观、皮亚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前苏联列昂节夫活动心理学、库尔特・温勒团体动力学说等,这些心理学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外部物质性对象的外部形式的过程转变为在智慧方面、意识方面进行的过程,”[2]重视环境对个体成长的重要作用。这些理论知识为中小学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基本框架的支撑作用,并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已经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着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为当下教师积极践行的指导思想。

四、新课改精神的实践要求。

2009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3];2012年教育部再次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具体目标及主要内容,同时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展开给出了具体的途径和方法,为学校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大纲的作用。由以上国家层面政策性文件的要求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系统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下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并且会在国家范围内全面普及、深入发展,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五、体育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确定为“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4]同时,在2012年国家《课程标准》中明确:体育课程设置基本理念就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同时,体育运动动态化、立体化的教育特色能够调节学生情绪、缓解各方压力、增强学生灵敏性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坚韧的意志。可以说,体育运动对于促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来说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最直接、最科学最高效的特殊教育工具,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课程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S].北京:教基〔1999〕13号,1999.

[2]列昂节夫.活动意识个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6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篇5

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中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指躯体上没有残缺或疾病,而也指人的肉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正常状态。”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有义务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努力。为此,本人对5所中学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寻求采取适宜的应对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收到了显著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1.研究时间:2009年9月―2011年9月。

2.调查对象:从郑陆片6所学校随机抽样各1000份,男女生比例基本相等。

3.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1)初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从收集到的调查问卷分析,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初中生差,高中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忧虑、焦虑等方面与初中生已构成显著差异,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就已表现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表现的更明显。(2)男、女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征,我对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初中女生在人际关系、恐怖和忧郁方面问题比男生更突出,而在躯体化和强迫症等方面男生问题比女生突出。

综上调查问卷分析表明:中学生心理异常者占35%,有心理疾病者占5.3%;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分布上,高中生多于初中生,女生多于男生。随着年级的增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在学校开展防患于未然的基础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很必要的。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会给个人、家庭以及学校教育带来许多困扰,甚至还可能影响到社会。许多研究表明,诸如敌对、偏执、恐怖等心理问题往往就是引发攻击、暴力冲突的原因,甚至是青少年犯罪等行为和精神失常的内部原因。

2.引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针对引发问题的根源不同,所采用的解决手段与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以便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地引导与帮助。调查表明,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原因:主要是社会理想与信念的紊乱,中学生缺少必要的精神支柱;其次是错误的传媒导向,使中学生难以形成真正的自我;再次是商品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种种怪异的社会价值观,使中学生一时难以选择。

(2)个体原因: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3―18岁,属于“青春期”阶段,在生理和心理上急剧变化,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异常疾病。独生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偏低也会产生异常或病态的行为。

(3)家庭原因:当代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加上错误的家教策略,由于“代沟”的存在,缺少沟通与理解,孩子的心理矛盾不能及时排除,使孩子的心理朝畸形发展。另外,单亲家庭也会造成中学生在心理发育上显得不够健全、和谐。

(4)学校原因:由于课业负担很重,考试频繁,加上教师教育方法失当,又缺乏心理健康指导,使学生处于恐怖和焦虑当中。

四、应对措施

在充分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我们在本校学生中进行了有针对性而又持续不断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措施主要如下:

1.紧抓课堂机遇,培养健康心理。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而教育就应该包括对如何求知的教育和如何做人的教育。陶行知先生也这样来评价师生的教学活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如何教人做人应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住课堂契机,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曾在此进行过多次尝试,如:新生刚入学,就帮助学生树立整个初中阶段的高尚目标,进行理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教育;充分认识代沟问题,并商讨如何解决代沟问题。

2.利用主题班会,培养健康心理。对于班主任来说,学生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班级工作开展的难易程度,因此,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3.开设交流信箱,培养健康心理。中学生所处的特殊阶段,决定了他们内心的矛盾性与冲突性,这种矛盾与冲突若长期得不到解决或发泄,就会导致心理疾病。为此,我还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心理问题咨询信箱”,鼓励学生把心头的困惑说出来,向老师咨询,以寻求解答。由于此项活动绝对保密,很受学生欢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困惑得到了解答,促进了心理健康的发展。

4.转变家教观念,培养健康心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家教对孩子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如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为此,我以家长会的形式加强同家长的沟通,分析利弊,转变家教观念,实现家校联合,共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使得学生由原来怕开家长会,现在则成了盼开家长会。转变家教观念,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又开辟了一方乐土。

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篇6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数量日益增多。流动人口不但规模庞大,而且渐渐成为常住人口。据统计,目前在1.8亿的流动人口中,90%以上是进城农民工。这种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象,使得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制定的《 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这从政策上解决了农民工子女求学的难题,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却仍然突出。毋庸置疑,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将来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目前对有关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比较多,但大多停留在就学的基本状况和人口特征等表象方面,而对他们在生活和学习的心理状况的关注和研究则很少,而这些正是农民工子女问题研究的薄弱之处。

二、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状况的研究成果

根据笔者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我国国内最早涉及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文章是胡进的《 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 》,他首先调查了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接着进行实地干预,并以实例的方式介绍了他的个体干预和集体干预。[1]

1.不同区域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调查

如李雅儒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心理状况调查结果表明:进城农民工子女从暂居趋向久居京城;最满意所在学校的教学水平,最不满意学校的硬件设施;最希望就读北京市的公立学校,但不愿意让北京孩子知道自己的流动人口身份。现状令人堪忧,歧视给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心理带来伤害;“流动儿童”中的心理扭曲现象将伤及个人和社会的未来。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对条件较好的打工子弟学校尽快给予合法身份;以宽广的胸襟接纳和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关心和培训打工子弟学校教师。[2] 再如,陶红梅、许燕等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与公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3]

2.不同年级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调查

孙维平等关于重庆市某小学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子女在学习上存在学习焦虑、学习动机、学习习惯等心理与行为问题;在日常生活与交往中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与孤独感、自卑与敏感等心理问题。根据相关教育理论,结合观察和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4] 张清霞、王赛男等为更好地了解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采用调查法对流动人口子女较集中的某初级中学的257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验。测验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及恐怖倾向、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和过敏倾向上得分均显著高于非流动人口子女,尤其是学习焦虑和身体症状方面;女生在恐怖倾向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期望与是否流动人口子女无显著交互作用。[5] 陶红梅等对北京就读于打工子弟学校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与公立学校学生做了相应的比较。结果发现: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中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情绪不平衡、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敏感;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与公立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打工子弟心理健康水平较不理想,且不及公立学校初中生,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6]

3.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根源分析

甘柏花从三个方面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一,家庭因素。流动人口家庭生活的不稳定性往往使其子女的学习出现断层,导致学习跟不上,影响其学习兴趣。另外,流动人口自身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收入微薄、生存环境差、生活质量低,致使他们难以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大部分流动人口终日忙于生计,与孩子缺乏必要的沟通,对孩子往往疏于管教或进行简单粗暴的管教。第二,学校因素。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当地的公办学校后,往往也不能得到同等的对待,与同龄的城市孩子之间,流动人口子女客观地存在着一条无形的、难以逾越的心理鸿沟。第三,社会因素。由于他们的父母没有城市户籍,依然被城市居民看做是“外来人口”,视作“乡下人”,因此作为“乡下人”的后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自然也就得不到城市社会的公平教育机会。[7] 再如,欧阳岚的学龄前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8]

4.进城农民工子女人格健康发展

杨文娟通过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子女人格有其独特性,与一般的学生相比显示出了独立、灵活、创新、合作的人格特征。这些特征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有关,而在学校教育中尤其受到社会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学校应当重视这些因素的作用,在少先队活动中磨练与培养,促进流动人口子女人格特征的显现和个性的张扬。[9] 梁晓燕、章竞思从环境变迁过程中流动人口的群体特点、家庭的亲子交往、学校教育等因素对进城农民工子女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进城农民工子女人格健康发展的对策,包括转变观念,建立富有弹性和面对现实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建立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模式”,为流动人口子女人格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10]

5.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

顾唯页认为应从政府、社会、家长和学校四个方面采取措施解决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政府制定相应法规保障流动儿童在教育等各方面的权利。应杜绝社会歧视现象,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父母应提高自身素质及加强与儿童的交流,为流动儿童创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学校作为社会的窗口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机地融入教学之中,通过二者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11] 武春玲等为使农民工子女真正享受到总理提出的“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的基本权利,认为这需要全社会从制度完善、政策落实和人文环境方面加以改善。[12]

三、局限性及思考

关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分析和透视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心理健康的状况和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这些研究为社会各界深入了解流动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平台,为各级政府制定调整相关规定提供了依据,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创新思路,更加深入地开展研究。

1.已有研究大都调查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的问题

生活的重压,学业的挫折,不公平的待遇,进城农民工子女感觉到与城市孩子的明显差别,而这种差别又难以逾越,他们的内心自然产生强烈的不平等感,这就加深他们的被歧视感、对立感和自卑感,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行为发生了缺陷和偏差。当前,需要研究和探讨的是如何具体地对进城农民工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这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其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上。

2.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大都集中在宏观层面

对于进城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学术界大都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这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就微观方面如怎样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如何促使城市学生与进城农民工子女之间的交流,消除进城农民工子女的自卑心理等,这些都是具体操作上需要仔细探讨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精心设计心理健康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共同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教育工作应侧重看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给他们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方法。另外,根据地方实际,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成立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疏导的专门工作班子,并由职能部门具体指导落实。学校可以根据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社区环境等差异,相应建立专门的组织,并明确专人负责,专题做好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疏导工作。

3.很少做支持农民工子弟学校并使农民工子弟学校更好地发展的研究

从有孤独感的测量结果表明,就读于流动儿童学校的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要好于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心理状况。这是因为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在流动儿童学校中是最为自然的,最符合他们自身的生活环境与心理成长的需要,他们不会因为受歧视、忽略而形成自我封闭的孤独情绪。[13]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上学并不是在城市中最佳的学习环境,尽管公立学校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如合格的教师、先进的教学设备与良好的学习条件,可以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

4.已有的研究多从学校、家庭的角度展开,而以社区为重点的心理教育网络较少

社区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因而学校要主动争取共青团组织、妇联组织、文明办公室、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积极做好为农民工及其子女服务的各项工作,努力构建以社区为重点的心理教育网络。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注:本文系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08BSHO26。

参考文献:

[1]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

[2]李雅儒.“同在蓝天下 共同成长进步”――应重视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Z1).

[3][6]陶红梅,许燕,张小方,顾莉莉,洪金侠.北京打工子弟学校与公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9).

[4]孙维平,胡韬,郭跃勤,周林海.重庆市某小学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1).

[5]张清霞,王赛男,王倩倩,高峰强.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

[7]甘柏花.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6(3).

[8]欧阳岚.学龄前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8(1).

[9]杨文娟.流动人口子女人格特征探微[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4).

[10]梁晓燕,章竞思.流动人口子女人格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0).

[11]顾唯页.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J].教育研究,2006(11).

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篇7

【关 键 词】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69-03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初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年来一直受到党和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中,专门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出要求,强调“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党和国家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具有健康人格、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教师、社会和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而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积极有效地开展新形势下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是当前农村初中学校刻不容缓的大事。

一、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提出多年,但笔者对当前农村初中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一方面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不够重视应付了之的问题。如,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专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不正常;学校和家长只注重学生的升学考试学科成绩,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教材缺乏等。另一方面,初中生心理健康较严重,表现为喜怒无常、心理承受力低等问题,并在行为上出现易冲动、厌学、早恋、逃学,更严重的出现与教师家长顶嘴吵闹,甚至自伤或犯罪等不正常现象。如,近期笔者所在地附近,一个月时间内就发生多起中学生行凶事件:七、八年级学生持刀刺伤多名九年级学生,其中2人伤势严重;一学生伙同同年级的女友,将女友的前男友(同年级同学)骗到公园杀害,并将尸体推入溪中;一学生追求同班女同学不成,凶残地将女同学及其妹妹杀害,并毫无人性地割下两人的头颅。这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案例,震撼了教育工作者的心灵,敲响了对农村中学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警钟。

二、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思品教师,笔者近期与一些班主任、学生进行了座谈,并走访了一些村落、社区,与一些家长、村民进行了交流,对当前农村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梳理,主要原因有:

1. 留守儿童多。近年来,农村中的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开超市,他们留在农村的孩子在最需要父母呵护和引导的时候,既没有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又缺乏父母必要的规范要求。这些留守学生由于“感情饥饿”而特别渴望表现自己,同时由于缺乏父母的引导,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非常低。所以这些留守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不通情理的想法,做出一些超乎常理的举动,甚至沾染上不良习惯,成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2. 网络科技发展的影响。当今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由于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更多地转变为人与机器的交流,传统的交流方式可以给人以真挚的情感体验,而现在网络交流则让人变得冷漠。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使初中学生享受了信息方便的同时,由于网络的信息量大,内容乱而杂,在这样的环境下,导致他们出现是非不明、紧张焦虑、学习厌烦等心理问题。特别是网络上的一些暴力、对抗的游戏,更加剧了青少年对情感和生命的冷漠。还有电视的影响,电视除了对青少年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外,有些电视剧情中传播着一些暴力、色情、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消极内容,对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和价值观也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有些学生甚至模仿电视中的情节做出违法的事情。

3. 学习动力不足,普遍存在厌学情绪。许多农村初中的学生家长学历比较低,他们外出经商,一年能赚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他们认为读书无所谓,进而影响着他们的孩子和周围的亲戚邻居,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在农村漫延。通过对我校七年级8个班380名学生进行“入学后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的调查,发现回答“想获取知识和能力,为以后发展奠定基础”之类答案的同学比例明显大幅下降。

4. 感情类问题。青少年时期是人的青春发育时期,性意识慢慢成熟。此时的中学生对异性充满了好奇,有交往的渴望和冲动,伴随着情感的困惑,进而易出现心理问题。过去我们所谈的“早恋”问题,便属于这种情况。“早恋”会导致较严重的后果,如单恋的烦恼、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等,有些学生在失恋后甚至做出不计后果的冲动行为,给社会、家庭、他人和自己造成了伤害。

5. 学校重视不够。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和成才观的影响,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学工作过分强调了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只把眼睛盯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盯在升学率上,很少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因而在有些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被摆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未引起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足够认识,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一种摆设。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没有任何配套措施,如人员编制、经费保障、课程内容、实施要求等,以支持各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未采取必要的监督保障措施,更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况纳入学校的工作考核范畴,进行定期检查、督导、评比等。

三、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思品教师作为学生品德养成的主要学科教师,对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并能够积极主动地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开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教材,组织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向学校建言献策,与班主任密切协作,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

1. 加强对家长的培训。现在的初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缺乏心理锻炼和意志磨练,加上升学、就业竞争加剧,不可避免地给他们带来了大量的心理紧张因素和社会适应问题。建立家长心理辅导培训学校,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特别是对留守学生家长进行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学校可向家长推荐适合家长阅读的有关初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的书籍,根据各年级的实际情况,分别举办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以及进行“如何确立符合孩子实际的合理期望值”的讨论讲座等,提高家长对子女心理健康辅导的能力,树立“科学全面”的成才观。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家长们的心理辅导知识、教育孩子的方法等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实现学校和家庭形成最大教育合力的目的。思品教师要勇挑重担,认真学习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相关知识,积极准备材料,担负起组织者和主讲人的培训责任。

2. 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思品教材内容,开发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教材。结合思品教材七上第3课,联系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如当教师对其错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家长不能满足其不正当的要求时,动不动以跳楼自杀、出走等来要挟教师、家长,对生命的价值意义认识模糊、不懂得珍惜生命等问题,思品教师可收集一些学生所熟悉的为社会发展做出过贡献的名人事迹,带领学生参观他们的故居,了解他们有意义的一生,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收集一些与命运相抗争,在逆境中坚韧不拔、顽强生存的材料,帮助学生懂得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爱惜生命、尊重生命的道理;编排一些发生在当前校园的实际案例,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地认识自我,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现在独生子女多、多数家长溺爱孩子、导致很多学生只知从父母处索取而不知孝敬长辈的现状。结合思品八上第1课和第2课的教学内容,开发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从现实生活中找寻一些孝敬长辈的例子,让学生接受“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学会正确处理与长辈的关系。现在农村初中学生间敲诈勒索现象相当严重,我们可利用思品教材八上第10课的内容,结合学校或兄弟学校发生的一些事件编排成资料,让学生讨论学习,并从正面积极引导,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3. 组织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思品教师要协助学校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精心组织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其中的有益活动,营造积极、和谐、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且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如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新生军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体活动、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使学生的组织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和意志品质得到发展,在亲身体验中提高心理素质。特别是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乡村的公益活动,将节假日里缺乏有力监管的留守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有事可干,使他们拥有丰富多彩而又积极向上的节假日生活,从根本上杜绝他们沉湎于网络游戏、打架斗殴、谈情说爱等不良行为。

4. 引导初中生利用好网络电视媒体,为其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思品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并利用现实中的、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学生熟悉了解的一些事例作为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远离不健康的上网方式,培养学生养成绿色上网的良好习惯。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育学生多看健康向上的电视,远离色情凶杀等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容。

5. 向学校建言献策,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思品教师要有主人翁的精神,积极为学校建言献策,呼吁领导、教师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助学校制定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办法、考核激励机制和条例等规章制度,让全体教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作用,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初中阶段是人生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转型时期,初中生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都要关注新形势下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齐心协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共同呵护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封棍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J].教育导刊,1995(12).

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篇8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教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注意,经过调查得知,全国有13%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有遗传因素,也包括社会环境等因素。农村经济发达缓慢,中学交通不便,教学信息比较落后,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素质较差,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加大青少年产生心理疾病的可能。本文为研究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的教育方式的关系,做以下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分层整群抽样法,以我市下属某农村中学初一到初三学生为研究对象,总计260名中学生接受调查,男生120人,女生140人。初一学生90名,初二学生88名,初三学生82名。

1.2方法 根据父母养育方式调查和中学生心理调查的方式。采用不记名答卷,测量主要调查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敏感、抑郁等几个项目。

2结果

2.1 经调查统计得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男女之间的比较,女同学与男同学在强迫因子和抑郁因子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农村初中各个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压力以及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如表1所示父母教育方式跟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父亲干涉以及父亲惩罚有正相关关系(P

表1 父母教育方式跟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关(r)

因素 母亲情感 父亲干涉 母亲拒绝 父亲惩罚 母亲偏爱

总体 -0.064 0.352* * 0.416* * 0.331* * 0.064

强迫 0.032 0,235* * 0.213* * 0.124* 0.102

焦虑 -0.016 0.312* * 0.375* * 0.302* * 0.016

学习压力 -0.140* 0.213* * 0.421* * 0.321* * 0.065

抑郁 -0.140* 0.245* * 0.231* * 0.125* * 0.120

情绪不平衡 -0.063 0.287* * 0.342* * 0.328* * 0.016

心理不平衡 -0.068 0.285* * 0.345* * 0.312* * 0.065

敌意 -0.015 0.238* * 0.322* * 0.236* * 0.073

人际敏感 -0.012 0.253* * 0.321* * 0.284* * 0.045

3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调查,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测出率与李海云[1-2]的研究相同。研究发现,农村初中生最主要的心理状况是学习压力。由于学生处于心理青春期,农村学生的考学几率比城市学生要小很多,农村学生的学习竞争力也比较大,学生只有更刻苦才能考上。中考名额有限,农村中学生学习压力剧增。农村家庭中,父母多数为农民,有些父母在外打工,使孩子成了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了老师的关怀,来自父母的关心少之又少。因为农村条件的落后,学生更不可能与在外打工的父母联系。一年只有最多一次见面的机会。父母跟孩子的感情交流非常有限,父母没有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的机会,也缺少对孩子的心理关心。农村因为客观条件,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学生的心理状况与比城市学生的心理状况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虽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但是农村中学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社会经济发展下的社会风气的改变也对中学生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

农村初中生男同学在心理不平衡和情绪不平衡等方面的都要高于女同学,女生的神经系统较强,有强大的记忆储存能力,擅长沟通和语言上的交流。男生的大脑擅长接受运动物体和图像的刺激,依赖于动作以及空间机械的刺激,对语言刺激并不敏感,男生更适合实验和运动这种能够参与的方式。面对老师的讲课时,女生要比男生更容易接受,男生会产生厌恶心理,容易分心,有时还会打瞌睡。

随着近几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多家庭并不重视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农村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得到重视,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风气也影响了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青少年犯罪是世界三大公害之一,青少年犯罪与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青少年犯罪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城市学生受教育水平可以得到保障,但是农村学生的心理教育并没有提到日程上来,为了掌握青少年犯罪特点,预防青少年犯罪,应该正确指导父母对青少年的教养方式。国外教育学家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可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和日常行为,犯罪青少年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父母的教养方式则非常重要,为预防犯罪,必须改善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的经济情况和父母的教育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父母的关系以及父母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父母过高的期望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压力,农村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他们希望儿女可以靠学习走出农村走进城市。这种期望给农村初中生带来巨大的压力以及焦虑心理,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叛逆心理。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着直接关系,改正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现在农村家庭最重要的课题,也是我国教育的研究方向。无论是国家和家庭以及学生本身都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