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博物馆发展现状8篇

时间:2023-05-26 08:53:15

博物馆发展现状

博物馆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 成都博物馆业 博物馆业现状与思考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文经学院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利用暑期时间走访了成都 21 家博物馆,其中包括 17 家国有博物馆、4 家民办博物馆。本文试在此次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成都博物馆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思考未来博物馆业发展的前景。

    一、成都博物馆业概况及现状

    成都的博物馆事业起源较早。从 1914 年的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 ( 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前身) 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发展较为缓慢。到七八十年代,伴随着杜甫草堂、武侯祠、永陵 ( 时称 “王建墓”) 等几家专题性纪念馆的正式挂牌和成都市博物馆的恢复,成都的博物馆事业开始了新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成都兴建了一些企业办的博物馆和私人陈列馆、艺术馆,为成都博物馆文化事业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到目前为止,成都共有历史考古、地质、名人纪念、民风民俗、酒文化、医学、钟表等专题门类博物馆约 86 家,其中,国有博物馆 50 家,民办博物馆 36 家。这 86 家基本涵盖了目前成都所有面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收藏馆、陈列馆、艺术馆。这些博物馆的分布除了成都市区,也有在周边的郫县、新津、彭州、大邑等地。基本上形成了门类丰富、国有馆与民办馆共同发展的博物馆体系。

    成都博物馆业藏品丰富、种类齐全、且富有特色,如四川省博物馆和成都市博物馆是市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 四川大学博物馆是西南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也是全国高校中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地学类自然博物馆;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是西南第一家医药卫生专业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

    川菜博物馆,是世界唯一以菜系文化为陈列内容的主题博物馆等等。

    成都博物馆业的发展是喜忧参半,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 总体发展较快。博物馆数量明显增加,博物馆藏品范围不断扩大,藏品量迅速提高,私人收藏家日渐崛起。2010 年安仁古镇 “中国博物馆小镇”挂牌,更是为成都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2. 各博物馆发展不平衡。博物馆之间的生存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知名度有着天壤之别。有些被人津津乐道,有些则根本不为人所知。如金沙遗址博物馆参观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武侯祠博物馆盈利一年比一年高,建川博物馆的经营状况也是一年比一年好。而馆藏丰富的高校博物馆却门庭冷落,锁在深闺人未识; 李劼人故居的游客也是少之又少; 民办博物馆王安廷徽章纪念馆更是独处一隅。

    3. 博物馆自身普遍宣传不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博物馆都还是采用旧的管理体制,经费靠拨款,展览靠指示,顾客靠等待……长此以往,就渐变萧条了。如李劼人故居,毗邻高等学府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优势非常明显,但是附近的居民和学生却很少有人知道还有这样一个纪念馆。

    4. 民众缺乏参观博物馆的意识。2010 年初,《成都商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四川博物院自 2009年 5 月免费开放以来,平均日接待观众 2400 人次,仅相当于其接待能力的一半多一点,四川博物院出现免费后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据调查,绝大多数的成都市民只对几家大的博物馆有印象,如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博物馆等,表明公众对博物馆的参观意识还非常薄弱。

    5. 其它问题: 如资金、人才、可持续发展等。

    博物馆资金问题和人才问题是制约博物馆发展的主要因素。很多博物馆都面临着资金的问题,国有博物馆虽然有财政拨款,但相对于日益增长的藏品管理保护费用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二、成都博物馆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近年来,成都博物馆中发展比较好、发展模式比较有特色的主要是古蜀文明博物馆。如金沙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 传统历史文化博物馆,如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 民营博物馆如建川博物馆、川菜博物馆; 艺术类博物馆如许燎原设计艺术博物馆。据 《成都商报》统计,2010 年国庆大假期间,成都市内各大博物院 ( 馆)共迎来 26. 8 万游客,四川博物院、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成为外地游客来蓉必去之处。

    1. 古蜀文明博物馆稳步发展

    古蜀文明博物馆中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博物馆目前都发展得比较好。

    金沙遗址博物馆于 2007 年 4 月 16 日正式对外开放。开馆两年多来,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160 万余人次。可以说,金沙遗址博物馆是成都博物馆的新标杆,现代高科技手段处处相随,科学、通俗、生动而活泼,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呈现出金沙古蜀王国丰盈的面貌。金沙遗址及大量精美文物在全新而独到的展陈方式下尽态极妍,美不胜收。采用的原生态、场景式、戏剧化、空间化等展示手段,将二维 ( 平面) 与三维( 立面) 、静态与动态、光与影、型与色等陈列技法与高科技技术有机结合,令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对博物馆的老印象被彻底刷新———原来老古董不是冷冰冰的、和我们有距离的,而是富有情趣的、让人开心而养眼的。

    金沙遗址博物馆诸多的工作方法,很好地体现了创新的理念,是对目前国内博物馆工作创新内容的借鉴和总结,它代表了博物馆工作发展的一种趋势,对博物馆未来的发展也具有巨大的示范和借鉴意义。所以说,以金沙为例谈博物馆工作的创新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从门票制度、场馆设计、陈列艺术、文化品牌的打造等方面都体现了创新意识[1]。

    2. 传统历史文化博物馆突飞猛进传统历史文化博物馆中武侯祠和杜甫草堂博物馆在省内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们创立的产业公司每年的盈利为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 223 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 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 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008 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 “三国圣地”之美誉。

    武侯祠博物馆现分文物区、园林区和锦里三部分,面积 230 亩 ( 15 万平方米) 。根据武侯祠新的规划内容,武侯祠将对这三个区域进行更加合理的功能区划,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三大板块。

    2006 年,武侯祠正式向媒体公布了其面向社会征集的博物馆标志。门票收入占武侯祠旅游收入的比例正在下降,也就是说,景区不再是依靠门票的单一收入,而是复合型收入。武侯祠将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初步确定为实施品牌化、特色化、市场化三大战略。近年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促进了文博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明显增长。

    3. 民办博物馆异军突起

    民办博物馆中建川博物馆和川菜博物馆都各有特色,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建川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聚落占地 500 亩,坐落于部级历史文化名镇、刘氏庄园所在地安仁古镇。聚落内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 20 余个分馆。同时,在博物馆周边区域内,配套建设各种文化商业设施,形成一个集藏品展示、教育研究、旅游休闲、收藏交流、艺术博览、影视拍摄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之一。

    在博物馆聚落建设过程中,充分把博物馆藏品、文化资源优势、民营资本与当地资源相结合,并以此为依托,搞好安仁古镇保护与开发,将发展文化产业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新农村文化建设内在地协调起来,大力推进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和经济建设,初步形成了弘扬历史文化传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热点,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4. 艺术类博物馆大放光彩

    艺术类博物馆中发展最具特色的要数许燎原设计艺术博物馆了。该馆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红砂社区,由设计艺术馆、学术交流中心、艺术交流中心、高级研修班工作室及相关配套设施构成。博物馆展品分为四类: 酒瓶及包装艺术设计、不锈钢铸造艺术设计、红木制品艺术设计、陶艺作品。

    许燎原创意设计博物馆作为全国首家设计类博物馆及中国酒类包装设计基地,是个人出资筹建的全民营博物馆,是我国白酒包装设计、产品规划、形象策略、咨询服务的著名机构,其丰硕的研究成果以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中国当代酒文化的典型代表。该馆从建筑到景观打造、从展品到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体现了创意设计的理念及价值,是中国创意设计的窗口。该馆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国内外设计界大师作品展览建立交流平台。目前,已经在此成功举办了许多国内外创意界颇具影响力的展出,如: 国际著名大师杉浦康平先生的 《半个世纪设计展》、 《设计师摄影展》、《香港新生代 7080 作品展》、《形上形下许燎原墨象展》、 《荷兰能量展》、 《隐藏的和谐》等项展出。

    许燎原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以自己的创意设计为基础,发展创意产业,是典型的创意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博物馆的藏品基本来自自己设计,经济上自负盈亏,博物馆的经济状况在逐年好转。

    三、发展成都博物馆业的一些思考

成都市的博物馆数量在增加,藏品在增加,但是它们的职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博物馆该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职能,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国家文物局于 1979 年颁布的 《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对中国博物馆的性质、任务作了明确规定: 博物馆是 “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 “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搜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国家的财政支持、社会资助、自身管理运营,群众的积极参与,哪一样才是博物馆的生存之道? 传统的文博观念就是把博物馆当成庙子来守,只要看好不被破坏就行了。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文物资源如果不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和利用,就必然会影响文博事业的发展,反过来,文物资源的保护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 一) 博物馆社会效益———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是社会公益性组织,它的社会效益应该始终放在第一位。

    近年来,一些博物馆先后被定名为部级或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有的博物馆成为大、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在此重任之下,博物馆将长期成为学校教育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最佳场所[2]。但是效果如何,还有待研究。在美国,博物馆都设有专门的教育部门,配合学校教育。该部门通过为学生在博物馆设立专门的教室、实验室,或者开办专供儿童参观的陈列室,提供有偿借用的图片、幻灯、标本、模型等方法,为来博物馆参观的青少年提供服务。一些大型博物馆还专门编制了讲座教材。如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有两套为3 至9 年级学生准备的讲座,内容是 《我们居住的世界》,每次讲座大约一小时左右,另有一小时结合讲座安排参观,进行直观教育。我们许多博物馆的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只是简单流于形式。如何真正落实这项工作同样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还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体系,还存在认识不够全面、措施不够得力的现象,因此其教育活动的内容有待完善、形式有待创新、效果有待提高。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特点在于它提供的是一种终身教育,所面对的群体和对象具有极大的广泛性,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阅历的人参观博物馆收获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 二) 博物馆经济效益———博物馆产业化

1. 挖掘自身优势,重视博物馆陈列、展览,多举办一些有特色的展览。如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展陈中充分利用了多种展示手段,有原生态展示、场景化复原、实物、沙盘、模型、仿真雕塑、灯箱、声音、光影、电子设备等,将虚景与实景、静态与动态有机结合,强调了展览的直观性和通俗性,增强了观赏性、趣味性,满足了普通观众的心理需要。

    2. 加强宣传,注重品牌创建,使博物馆更有吸引力。多做调查,知道观众的需求。建立自己的文化公司、产业公司。如武侯祠博物馆创办了自己的文化产业公司,专门负责博物馆的宣传策划工作。金沙遗址博物馆也有专门的商品销售区,创办了自己的文化品牌 “金沙音乐剧”。在展览的宣传方面应该多向西方国家博物馆学习,重视展览的宣传。在美国,一个新的展览正在布置当中,便可以在车站、地铁、商场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有关该展览的宣传招贴画,有关展览的宣传资料可以免费索取,电视上也不断地播放着该展览的广告,甚至一切与展览有关的文字往来材料都印上了精美的与展览有关的文物图案。利用博物馆日、相关的节假日、特殊日子举办一些活动,吸引观众,扩大知名度。

    3. 与其它机构展开合作。与其它博物馆合作办展览,与旅游部门合作,与其它文化产业部门合作。博物馆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主要形式之一,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 17 种文化旅游项目发展潜力的调查研究表明,其中人文考古旅游占据榜首,为 75%左右,因此,博物馆将成为 21 世纪游客关注的焦点[3]。

    4. 动用社会力量,鼓励社会人员参与。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从本质上说它既是为了服务社会公众而办,同时,它又必须依靠社会公众来办,必须依靠社会公众的支持、赞助才能办好[4]。这一点也可以学习国外的一些经验。世界许多国家的博物馆都有博物馆之友、博物馆会员、博物馆志愿人员,这些组织的称谓有所不同,但其性质都为了支持、帮助和赞助博物馆而建立的热心公益性事业的公众性团体。在这些国家,博物馆之友是博物馆群众的基础,也是经费来源之一。金沙遗址博物馆在这一点上已经走在了前面,2007 年开馆之际就开始组织金沙遗址的博物馆之友。

    5. 拓展自身的功能,多一些体验互动。如川菜博物馆,模拟考古、讨论会、组织夏令营、开通网上展览等。开设一些茶吧、餐饮、娱乐设施等。如武侯祠博物馆的成功之处在于体制创新和对文化底蕴的挖掘。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正是牢牢把握住 “三国文化”,积极探索文博单位产业发展道路,增强自身的 “造血”机能,形成保护和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为我国文博单位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提供了启示,走出了一条将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的路子[5]。

    6. 政策支持。博物馆特别是民办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早在 2003 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就指出,要加快建立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力争在我省形成以 “四川博物馆”为龙头,市、州博物馆为主体,其他形式博物馆为补充的多层次、多门类的博物馆体系。此外,成都根据国家 2009 年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制定了成都四川文化产业规划,其中就包括文博旅游的发展目标和多项保障措施。

    现代博物馆是一个 “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向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高水平的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主要服务手段,但并非是唯一的服务手段,博物馆仅仅局限于向观众展示自己的收藏是远远不够的。发挥博物馆以丰富的实物资源为依托的特点和优势,以多样的服务手段,不断拓宽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门路,是充分实现博物馆自身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摆脱困境,谋求生存、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6]。

    博物馆从自身特点出发,运用多种手段,为社会服务,并大力强化自我形象的宣传,争取更多的人成为博物馆的服务对象,成为博物馆的朋友,使进入博物馆的人们不仅仅是等来的观众,博物馆的活动也不仅仅局限于博物馆院墙之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博物馆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从事博物馆事业的人也越来越多。成都博物馆的发展有着非常有利的社会大环境,有些博物馆抓住了历史机遇,通过自身的改革和创新,走出了新的发展路子。有些博物馆则固守陈规,渐渐被人们淡忘,经营状况越来越差。博物馆应从自身的特色出发,做好藏品的保护管理、陈列展览、形象宣传、社会教育、营销策划等工作,敢于借鉴其它馆的发展经验,勇于探索、锐意创新,充分发掘藏品内涵,发掘市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职能,这也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

    附: 成都博物馆一览表 ( 此次调研的博物馆仅限前 21 家)参考文献:[1]詹挽强,史婷 . 浅谈博物馆工作的创新———以金沙遗址博物馆为例[j]. 湘潮( 下半月) ,2008( 8) .

    [2]陈媛媛 . 博物馆应怎样发挥特有的社会教育功能[j]. 剧影月报,2009( 3) .

    [3]于萍 . 对发展苏州博物馆旅游的思考[j]. 旅游科学,2005( 5) .

    [4]王宏钧 .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博物馆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 成都博物馆业 博物馆业现状与思考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文经学院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利用暑期时间走访了成都 21 家博物馆,其中包括 17 家国有博物馆、4 家民办博物馆。本文试在此次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成都博物馆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思考未来博物馆业发展的前景。

一、成都博物馆业概况及现状

成都的博物馆事业起源较早。从 1914 年的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 ( 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前身) 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发展较为缓慢。到七八十年代,伴随着杜甫草堂、武侯祠、永陵 ( 时称 “王建墓”) 等几家专题性纪念馆的正式挂牌和成都市博物馆的恢复,成都的博物馆事业开始了新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成都兴建了一些企业办的博物馆和私人陈列馆、艺术馆,为成都博物馆文化事业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到目前为止,成都共有历史考古、地质、名人纪念、民风民俗、酒文化、医学、钟表等专题门类博物馆约 86 家,其中,国有博物馆 50 家,民办博物馆 36 家。这 86 家基本涵盖了目前成都所有面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收藏馆、陈列馆、艺术馆。这些博物馆的分布除了成都市区,也有在周边的郫县、新津、彭州、大邑等地。基本上形成了门类丰富、国有馆与民办馆共同发展的博物馆体系。

成都博物馆业藏品丰富、种类齐全、且富有特色,如四川省博物馆和成都市博物馆是市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 四川大学博物馆是西南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也是全国高校中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地学类自然博物馆;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是西南第一家医药卫生专业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

川菜博物馆,是世界唯一以菜系文化为陈列内容的主题博物馆等等。

成都博物馆业的发展是喜忧参半,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 总体发展较快。博物馆数量明显增加,博物馆藏品范围不断扩大,藏品量迅速提高,私人收藏家日渐崛起。2010 年安仁古镇 “中国博物馆小镇”挂牌,更是为成都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2. 各博物馆发展不平衡。博物馆之间的生存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知名度有着天壤之别。有些被人津津乐道,有些则根本不为人所知。如金沙遗址博物馆参观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武侯祠博物馆盈利一年比一年高,建川博物馆的经营状况也是一年比一年好。而馆藏丰富的高校博物馆却门庭冷落,锁在深闺人未识; 李劼人故居的游客也是少之又少; 民办博物馆王安廷徽章纪念馆更是独处一隅。

3. 博物馆自身普遍宣传不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博物馆都还是采用旧的管理体制,经费靠拨款,展览靠指示,顾客靠等待……长此以往,就渐变萧条了。如李劼人故居,毗邻高等学府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优势非常明显,但是附近的居民和学生却很少有人知道还有这样一个纪念馆。

4. 民众缺乏参观博物馆的意识。2010 年初,《成都商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四川博物院自 2009年 5 月免费开放以来,平均日接待观众 2400 人次,仅相当于其接待能力的一半多一点,四川博物院出现免费后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据调查,绝大多数的成都市民只对几家大的博物馆有印象,如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博物馆等,表明公众对博物馆的参观意识还非常薄弱。

5. 其它问题: 如资金、人才、可持续发展等。

博物馆资金问题和人才问题是制约博物馆发展的主要因素。很多博物馆都面临着资金的问题,国有博物馆虽然有财政拨款,但相对于日益增长的藏品管理保护费用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二、成都博物馆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近年来,成都博物馆中发展比较好、发展模式比较有特色的主要是古蜀文明博物馆。如金沙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 传统历史文化博物馆,如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 民营博物馆如建川博物馆、川菜博物馆; 艺术类博物馆如许燎原设计艺术博物馆。据 《成都商报》统计,2010 年国庆大假期间,成都市内各大博物院 ( 馆)共迎来 26. 8 万游客,四川博物院、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成为外地游客来蓉必去之处。

1. 古蜀文明博物馆稳步发展

古蜀文明博物馆中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博物馆目前都发展得比较好。

金沙遗址博物馆于 2007 年 4 月 16 日正式对外开放。开馆两年多来,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160 万余人次。可以说,金沙遗址博物馆是成都博物馆的新标杆,现代高科技手段处处相随,科学、通俗、生动而活泼,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呈现出金沙古蜀王国丰盈的面貌。金沙遗址及大量精美文物在全新而独到的展陈方式下尽态极妍,美不胜收。采用的原生态、场景式、戏剧化、空间化等展示手段,将二维 ( 平面) 与三维( 立面) 、静态与动态、光与影、型与色等陈列技法与高科技技术有机结合,令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对博物馆的老印象被彻底刷新———原来老古董不是冷冰冰的、和我们有距离的,而是富有情趣的、让人开心而养眼的。

金沙遗址博物馆诸多的工作方法,很好地体现了创新的理念,是对目前国内博物馆工作创新内容的借鉴和总结,它代表了博物馆工作发展的一种趋势,对博物馆未来的发展也具有巨大的示范和借鉴意义。所以说,以金沙为例谈博物馆工作的创新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从门票制度、场馆设计、陈列艺术、文化品牌的打造等方面都体现了创新意识[1]。

2. 传统历史文化博物馆突飞猛进传统历史文化博物馆中武侯祠和杜甫草堂博物馆在省内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们创立的产业公司每年的盈利为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 223 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 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 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008 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 “三国圣地”之美誉。

武侯祠博物馆现分文物区、园林区和锦里三部分,面积 230 亩 ( 15 万平方米) 。根据武侯祠新的规划内容,武侯祠将对这三个区域进行更加合理的功能区划,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三大板块。

2006 年,武侯祠正式向媒体公布了其面向社会征集的博物馆标志。门票收入占武侯祠旅游收入的比例正在下降,也就是说,景区不再是依靠门票的单一收入,而是复合型收入。武侯祠将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初步确定为实施品牌化、特色化、市场化三大战略。近年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促进了文博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明显增长。

3. 民办博物馆异军突起

民办博物馆中建川博物馆和川菜博物馆都各有特色,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建川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聚落占地 500 亩,坐落于部级历史文化名镇、刘氏庄园所在地安仁古镇。聚落内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 20 余个分馆。同时,在博物馆周边区域内,配套建设各种文化商业设施,形成一个集藏品展示、教育研究、旅游休闲、收藏交流、艺术博览、影视拍摄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之一。

在博物馆聚落建设过程中,充分把博物馆藏品、文化资源优势、民营资本与当地资源相结合,并以此为依托,搞好安仁古镇保护与开发,将发展文化产业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新农村文化建设内在地协调起来,大力推进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和经济建设,初步形成了弘扬历史文化传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热点,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4. 艺术类博物馆大放光彩

艺术类博物馆中发展最具特色的要数许燎原设计艺术博物馆了。该馆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红砂社区,由设计艺术馆、学术交流中心、艺术交流中心、高级研修班工作室及相关配套设施构成。博物馆展品分为四类: 酒瓶及包装艺术设计、不锈钢铸造艺术设计、红木制品艺术设计、陶艺作品。

许燎原创意设计博物馆作为全国首家设计类博物馆及中国酒类包装设计基地,是个人出资筹建的全民营博物馆,是我国白酒包装设计、产品规划、形象策略、咨询服务的著名机构,其丰硕的研究成果以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中国当代酒文化的典型代表。该馆从建筑到景观打造、从展品到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体现了创意设计的理念及价值,是中国创意设计的窗口。该馆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国内外设计界大师作品展览建立交流平台。目前,已经在此成功举办了许多国内外创意界颇具影响力的展出,如: 国际著名大师杉浦康平先生的 《半个世纪设计展》、 《设计师摄影展》、《香港新生代 7080 作品展》、《形上形下许燎原墨象展》、 《荷兰能量展》、 《隐藏的和谐》等项展出。

许燎原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以自己的创意设计为基础,发展创意产业,是典型的创意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博物馆的藏品基本来自自己设计,经济上自负盈亏,博物馆的经济状况在逐年好转。

三、发展成都博物馆业的一些思考

成都市的博物馆数量在增加,藏品在增加,但是它们的职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博物馆该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职能,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国家文物局于 1979 年颁布的 《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对中国博物馆的性质、任务作了明确规定: 博物馆是 “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 “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搜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国家的财政支持、社会资助、自身管理运营,群众的积极参与,哪一样才是博物馆的生存之道? 传统的文博观念就是把博物馆当成庙子来守,只要看好不被破坏就行了。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文物资源如果不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和利用,就必然会影响文博事业的发展,反过来,文物资源的保护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 一) 博物馆社会效益———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是社会公益性组织,它的社会效益应该始终放在第一位。

近年来,一些博物馆先后被定名为部级或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有的博物馆成为大、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在此重任之下,博物馆将长期成为学校教育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最佳场所[2]。但是效果如何,还有待研究。在美国,博物馆都设有专门的教育部门,配合学校教育。该部门通过为学生在博物馆设立专门的教室、实验室,或者开办专供儿童参观的陈列室,提供有偿借用的图片、幻灯、标本、模型等方法,为来博物馆参观的青少年提供服务。一些大型博物馆还专门编制了讲座教材。如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有两套为3 至9 年级学生准备的讲座,内容是 《我们居住的世界》,每次讲座大约一小时左右,另有一小时结合讲座安排参观,进行直观教育。我们许多博物馆的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只是简单流于形式。如何真正落实这项工作同样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还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体系,还存在认识不够全面、措施不够得力的现象,因此其教育活动的内容有待完善、形式有待创新、效果有待提高。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特点在于它提供的是一种终身教育,所面对的群体和对象具有极大的广泛性,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阅历的人参观博物馆收获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 二) 博物馆经济效益———博物馆产业化

1. 挖掘自身优势,重视博物馆陈列、展览,多举办一些有特色的展览。如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展陈中充分利用了多种展示手段,有原生态展示、场景化复原、实物、沙盘、模型、仿真雕塑、灯箱、声音、光影、电子设备等,将虚景与实景、静态与动态有机结合,强调了展览的直观性和通俗性,增强了观赏性、趣味性,满足了普通观众的心理需要。

2. 加强宣传,注重品牌创建,使博物馆更有吸引力。多做调查,知道观众的需求。建立自己的文化公司、产业公司。如武侯祠博物馆创办了自己的文化产业公司,专门负责博物馆的宣传策划工作。金沙遗址博物馆也有专门的商品销售区,创办了自己的文化品牌 “金沙音乐剧”。在展览的宣传方面应该多向西方国家博物馆学习,重视展览的宣传。在美国,一个新的展览正在布置当中,便可以在车站、地铁、商场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有关该展览的宣传招贴画,有关展览的宣传资料可以免费索取,电视上也不断地播放着该展览的广告,甚至一切与展览有关的文字往来材料都印上了精美的与展览有关的文物图案。利用博物馆日、相关的节假日、特殊日子举办一些活动,吸引观众,扩大知名度。

3. 与其它机构展开合作。与其它博物馆合作办展览,与旅游部门合作,与其它文化产业部门合作。博物馆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主要形式之一,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 17 种文化旅游项目发展潜力的调查研究表明,其中人文考古旅游占据榜首,为 75%左右,因此,博物馆将成为 21 世纪游客关注的焦点[3]。

4. 动用社会力量,鼓励社会人员参与。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从本质上说它既是为了服务社会公众而办,同时,它又必须依靠社会公众来办,必须依靠社会公众的支持、赞助才能办好[4]。这一点也可以学习国外的一些经验。世界许多国家的博物馆都有博物馆之友、博物馆会员、博物馆志愿人员,这些组织的称谓有所不同,但其性质都为了支持、帮助和赞助博物馆而建立的热心公益性事业的公众性团体。在这些国家,博物馆之友是博物馆群众的基础,也是经费来源之一。金沙遗址博物馆在这一点上已经走在了前面,2007 年开馆之际就开始组织金沙遗址的博物馆之友。

5. 拓展自身的功能,多一些体验互动。如川菜博物馆,模拟考古、讨论会、组织夏令营、开通网上展览等。开设一些茶吧、餐饮、娱乐设施等。如武侯祠博物馆的成功之处在于体制创新和对文化底蕴的挖掘。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正是牢牢把握住 “三国文化”,积极探索文博单位产业发展道路,增强自身的 “造血”机能,形成保护和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为我国文博单位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提供了启示,走出了一条将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的路子[5]。

6. 政策支持。博物馆特别是民办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早在 2003 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就指出,要加快建立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力争在我省形成以 “四川博物馆”为龙头,市、州博物馆为主体,其他形式博物馆为补充的多层次、多门类的博物馆体系。此外,成都根据国家 2009 年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制定了成都四川文化产业规划,其中就包括文博旅游的发展目标和多项保障措施。

现代博物馆是一个 “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向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高水平的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主要服务手段,但并非是唯一的服务手段,博物馆仅仅局限于向观众展示自己的收藏是远远不够的。发挥博物馆以丰富的实物资源为依托的特点和优势,以多样的服务手段,不断拓宽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门路,是充分实现博物馆自身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摆脱困境,谋求生存、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6]。

博物馆从自身特点出发,运用多种手段,为社会服务,并大力强化自我形象的宣传,争取更多的人成为博物馆的服务对象,成为博物馆的朋友,使进入博物馆的人们不仅仅是等来的观众,博物馆的活动也不仅仅局限于博物馆院墙之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博物馆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从事博物馆事业的人也越来越多。成都博物馆的发展有着非常有利的社会大环境,有些博物馆抓住了历史机遇,通过自身的改革和创新,走出了新的发展路子。有些博物馆则固守陈规,渐渐被人们淡忘,经营状况越来越差。博物馆应从自身的特色出发,做好藏品的保护管理、陈列展览、形象宣传、社会教育、营销策划等工作,敢于借鉴其它馆的发展经验,勇于探索、锐意创新,充分发掘藏品内涵,发掘市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职能,这也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

附: 成都博物馆一览表 ( 此次调研的博物馆仅限前 21 家)参考文献[1]詹挽强,史婷 . 浅谈博物馆工作的创新———以金沙遗址博物馆为例[J]. 湘潮( 下半月) ,2008( 8) .

[2]陈媛媛 . 博物馆应怎样发挥特有的社会教育功能[J]. 剧影月报,2009( 3) .

[3]于萍 . 对发展苏州博物馆旅游的思考[J]. 旅游科学,2005( 5) .

[4]王宏钧 .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博物馆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 成都博物馆业 博物馆业现状与思考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文经学院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利用暑期时间走访了成都 21 家博物馆,其中包括 17 家国有博物馆、4 家民办博物馆。本文试在此次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成都博物馆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思考未来博物馆业发展的前景。

一、成都博物馆业概况及现状

成都的博物馆事业起源较早。从 1914 年的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 ( 四川大学博物馆的前身) 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发展较为缓慢。到七八十年代,伴随着杜甫草堂、武侯祠、永陵 ( 时称 “王建墓”) 等几家专题性纪念馆的正式挂牌和成都市博物馆的恢复,成都的博物馆事业开始了新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成都兴建了一些企业办的博物馆和私人陈列馆、艺术馆,为成都博物馆文化事业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到目前为止,成都共有历史考古、地质、名人纪念、民风民俗、酒文化、医学、钟表等专题门类博物馆约 86 家,其中,国有博物馆 50 家,民办博物馆 36 家。这 86 家基本涵盖了目前成都所有面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收藏馆、陈列馆、艺术馆。这些博物馆的分布除了成都市区,也有在周边的郫县、新津、彭州、大邑等地。基本上形成了门类丰富、国有馆与民办馆共同发展的博物馆体系。

成都博物馆业藏品丰富、种类齐全、且富有特色,如四川省博物馆和成都市博物馆是市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 四川大学博物馆是西南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也是全国高校中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地学类自然博物馆;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是西南第一家医药卫生专业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

川菜博物馆,是世界唯一以菜系文化为陈列内容的主题博物馆等等。

成都博物馆业的发展是喜忧参半,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 总体发展较快。博物馆数量明显增加,博物馆藏品范围不断扩大,藏品量迅速提高,私人收藏家日渐崛起。2010 年安仁古镇 “中国博物馆小镇”挂牌,更是为成都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2. 各博物馆发展不平衡。博物馆之间的生存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知名度有着天壤之别。有些被人津津乐道,有些则根本不为人所知。如金沙遗址博物馆参观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武侯祠博物馆盈利一年比一年高,建川博物馆的经营状况也是一年比一年好。而馆藏丰富的高校博物馆却门庭冷落,锁在深闺人未识; 李?氯斯示拥挠慰鸵彩巧僦?稚? 民办博物馆王安廷徽章纪念馆更是独处一隅。

3. 博物馆自身普遍宣传不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博物馆都还是采用旧的管理体制,经费靠拨款,展览靠指示,顾客靠等待……长此以往,就渐变萧条了。如李?氯斯示樱??诟叩妊Ц?拇ㄊΨ洞笱В?乩碛攀品浅C飨裕??歉浇?木用窈脱??春苌儆腥酥?阑褂姓庋?桓黾湍罟荨?br> 4. 民众缺乏参观博物馆的意识。2010 年初,《成都商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四川博物院自 2009年 5 月免费开放以来,平均日接待观众 2400 人次,仅相当于其接待能力的一半多一点,四川博物院出现免费后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据调查,绝大多数的成都市民只对几家大的博物馆有印象,如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博物馆等,表明公众对博物馆的参观意识还非常薄弱。

5. 其它问题: 如资金、人才、可持续发展等。

博物馆资金问题和人才问题是制约博物馆发展的主要因素。很多博物馆都面临着资金的问题,国有博物馆虽然有财政拨款,但相对于日益增长的藏品管理保护费用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二、成都博物馆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近年来,成都博物馆中发展比较好、发展模式比较有特色的主要是古蜀文明博物馆。如金沙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 传统历史文化博物馆,如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 民营博物馆如建川博物馆、川菜博物馆; 艺术类博物馆如许燎原设计艺术博物馆。据 《成都商报》统计,2010 年国庆大假期间,成都市内各大博物院 ( 馆)共迎来 26. 8 万游客,四川博物院、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成为外地游客来蓉必去之处。

1. 古蜀文明博物馆稳步发展

古蜀文明博物馆中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博物馆目前都发展得比较好。

金沙遗址博物馆于 2007 年 4 月 16 日正式对外开放。开馆两年多来,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160 万余人次。可以说,金沙遗址博物馆是成都博物馆的新标杆,现代高科技手段处处相随,科学、通俗、生动而活泼,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呈现出金沙古蜀王国丰盈的面貌。金沙遗址及大量精美文物在全新而独到的展陈方式下尽态极妍,美不胜收。采用的原生态、场景式、戏剧化、空间化等展示手段,将二维 ( 平面) 与三维( 立面) 、静态与动态、光与影、型与色等陈列技法与高科技技术有机结合,令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对博物馆的老印象被彻底刷新———原来老古董不是冷冰冰的、和我们有距离的,而是富有情趣的、让人开心而养眼的。

金沙遗址博物馆诸多的工作方法,很好地体现了创新的理念,是对目前国内博物馆工作创新内容的借鉴和总结,它代表了博物馆工作发展的一种趋势,对博物馆未来的发展也具有巨大的示范和借鉴意义。所以说,以金沙为例谈博物馆工作的创新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从门票制度、场馆设计、陈列艺术、文化品牌的打造等方面都体现了创新意识[1]。

2. 传统历史文化博物馆突飞猛进传统历史文化博物馆中武侯祠和杜甫草堂博物馆在省内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们创立的产业公司每年的盈利为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 223 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 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 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008 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 “三国圣地”之美誉。

武侯祠博物馆现分文物区、园林区和锦里三部分,面积 230 亩 ( 15 万平方米) 。根据武侯祠新的规划内容,武侯祠将对这三个区域进行更加合理的功能区划,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三大板块。

2006 年,武侯祠正式向媒体公布了其面向社会征集的博物馆标志。门票收入占武侯祠旅游收入的比例正在下降,也就是说,景区不再是依靠门票的单一收入,而是复合型收入。武侯祠将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初步确定为实施品牌化、特色化、市场化三大战略。近年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促进了文博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明显增长。

3. 民办博物馆异军突起

民办博物馆中建川博物馆和川菜博物馆都各有特色,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建川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聚落占地 500 亩,坐落于部级历史文化名镇、刘氏庄园所在地安仁古镇。聚落内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 20 余个分馆。同时,在博物馆周边区域内,配套建设各种文化商业设施,形成一个集藏品展示、教育研究、旅游休闲、收藏交流、艺术博览、影视拍摄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聚落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之一。

在博物馆聚落建设过程中,充分把博物馆藏品、文化资源优势、民营资本与当地资源相结合,并以此为依托,搞好安仁古镇保护与开发,将发展文化产业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新农村文化建设内在地协调起来,大力推进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和经济建设,初步形成了弘扬历史文化传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热点,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4. 艺术类博物馆大放光彩

艺术类博物馆中发展最具特色的要数许燎原设计艺术博物馆了。该馆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红砂社区,由设计艺术馆、学术交流中心、艺术交流中心、高级研修班工作室及相关配套设施构成。博物馆展品分为四类: 酒瓶及包装艺术设计、不锈钢铸造艺术设计、红木制品艺术设计、陶艺作品。

许燎原创意设计博物馆作为全国首家设计类博物馆及中国酒类包装设计基地,是个人出资筹建的全民营博物馆,是我国白酒包装设计、产品规划、形象策略、咨询服务的著名机构,其丰硕的研究成果以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中国当代酒文化的典型代表。该馆从建筑到景观打造、从展品到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体现了创意设计的理念及价值,是中国创意设计的窗口。该馆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国内外设计界大师作品展览建立交流平台。目前,已经在此成功举办了许多国内外创意界颇具影响力的展出,如: 国际著名大师杉浦康平先生的 《半个世纪设计展》、 《设计师摄影展》、《香港新生代 7080 作品展》、《形上形下许燎原墨象展》、 《荷兰能量展》、 《隐藏的和谐》等项展出。

许燎原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以自己的创意设计为基础,发展创意产业,是典型的创意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博物馆的藏品基本来自自己设计,经济上自负盈亏,博物馆的经济状况在逐年好转。

三、发展成都博物馆业的一些思考

成都市的博物馆数量在增加,藏品在增加,但是它们的职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博物馆该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职能,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国家文物局于 1979 年颁布的 《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对中国博物馆的性质、任务作了明确规定: 博物馆是 “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 “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搜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国家的财政支持、社会资助、自身管理运营,群众的积极参与,哪一样才是博物馆的生存之道? 传统的文博观念就是把博物馆当成庙子来守,只要看好不被破坏就行了。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文物资源如果不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和利用,就必然会影响文博事业的发展,反过来,文物资源的保护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 一) 博物馆社会效益———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是社会公益性组织,它的社会效益应该始终放在第一位。

近年来,一些博物馆先后被定名为部级或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有的博物馆成为大、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在此重任之下,博物馆将长期成为学校教育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最佳场所[2]。但是效果如何,还有待研究。在美国,博物馆都设有专门的教育部门,配合学校教育。该部门通过为学生在博物馆设立专门的教室、实验室,或者开办专供儿童参观的陈列室,提供有偿借用的图片、幻灯、标本、模型等方法,为来博物馆参观的青少年提供服务。一些大型博物馆还专门编制了讲座教材。如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有两套为3 至9 年级学生准备的讲座,内容是 《我们居住的世界》,每次讲座大约一小时左右,另有一小时结合讲座安排参观,进行直观教育。我们许多博物馆的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只是简单流于形式。如何真正落实这项工作同样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还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体系,还存在认识不够全面、措施不够得力的现象,因此其教育活动的内容有待完善、形式有待创新、效果有待提高。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特点在于它提供的是一种终身教育,所面对的群体和对象具有极大的广泛性,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阅历的人参观博物馆收获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 二) 博物馆经济效益———博物馆产业化

1. 挖掘自身优势,重视博物馆陈列、展览,多举办一些有特色的展览。如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展陈中充分利用了多种展示手段,有原生态展示、场景化复原、实物、沙盘、模型、仿真雕塑、灯箱、声音、光影、电子设备等,将虚景与实景、静态与动态有机结合,强调了展览的直观性和通俗性,增强了观赏性、趣味性,满足了普通观众的心理需要。

2. 加强宣传,注重品牌创建,使博物馆更有吸引力。多做调查,知道观众的需求。建立自己的文化公司、产业公司。如武侯祠博物馆创办了自己的文化产业公司,专门负责博物馆的宣传策划工作。金沙遗址博物馆也有专门的商品销售区,创办了自己的文化品牌 “金沙音乐剧”。在展览的宣传方面应该多向西方国家博物馆学习,重视展览的宣传。在美国,一个新的展览正在布置当中,便可以在车站、地铁、商场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有关该展览的宣传招贴画,有关展览的宣传资料可以免费索取,电视上也不断地播放着该展览的广告,甚至一切与展览有关的文字往来材料都印上了精美的与展览有关的文物图案。利用博物馆日、相关的节假日、特殊日子举办一些活动,吸引观众,扩大知名度。

3. 与其它机构展开合作。与其它博物馆合作办展览,与旅游部门合作,与其它文化产业部门合作。博物馆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主要形式之一,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 17 种文化旅游项目发展潜力的调查研究表明,其中人文考古旅游占据榜首,为 75%左右,因此,博物馆将成为 21 世纪游客关注的焦点[3]。

4. 动用社会力量,鼓励社会人员参与。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从本质上说它既是为了服务社会公众而办,同时,它又必须依靠社会公众来办,必须依靠社会公众的支持、赞助才能办好[4]。这一点也可以学习国外的一些经验。世界许多国家的博物馆都有博物馆之友、博物馆会员、博物馆志愿人员,这些组织的称谓有所不同,但其性质都为了支持、帮助和赞助博物馆而建立的热心公益性事业的公众性团体。在这些国家,博物馆之友是博物馆群众的基础,也是经费来源之一。金沙遗址博物馆在这一点上已经走在了前面,2007 年开馆之际就开始组织金沙遗址的博物馆之友。

5. 拓展自身的功能,多一些体验互动。如川菜博物馆,模拟考古、讨论会、组织夏令营、开通网上展览等。开设一些茶吧、餐饮、娱乐设施等。如武侯祠博物馆的成功之处在于体制创新和对文化底蕴的挖掘。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正是牢牢把握住 “三国文化”,积极探索文博单位产业发展道路,增强自身的 “造血”机能,形成保护和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为我国文博单位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提供了启示,走出了一条将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的路子[5]。

6. 政策支持。博物馆特别是民办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早在 2003 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就指出,要加快建立具有四川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力争在我省形成以 “四川博物馆”为龙头,市、州博物馆为主体,其他形式博物馆为补充的多层次、多门类的博物馆体系。此外,成都根据国家 2009 年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制定了成都四川文化产业规划,其中就包括文博旅游的发展目标和多项保障措施。

现代博物馆是一个 “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向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高水平的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主要服务手段,但并非是唯一的服务手段,博物馆仅仅局限于向观众展示自己的收藏是远远不够的。发挥博物馆以丰富的实物资源为依托的特点和优势,以多样的服务手段,不断拓宽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门路,是充分实现博物馆自身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摆脱困境,谋求生存、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6]。

博物馆从自身特点出发,运用多种手段,为社会服务,并大力强化自我形象的宣传,争取更多的人成为博物馆的服务对象,成为博物馆的朋友,使进入博物馆的人们不仅仅是等来的观众,博物馆的活动也不仅仅局限于博物馆院墙之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博物馆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从事博物馆事业的人也越来越多。成都博物馆的发展有着非常有利的社会大环境,有些博物馆抓住了历史机遇,通过自身的改革和创新,走出了新的发展路子。有些博物馆则固守陈规,渐渐被人们淡忘,经营状况越来越差。博物馆应从自身的特色出发,做好藏品的保护管理、陈列展览、形象宣传、社会教育、营销策划等工作,敢于借鉴其它馆的发展经验,勇于探索、锐意创新,充分发掘藏品内涵,发掘市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职能,这也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

附: 成都博物馆一览表 ( 此次调研的博物馆仅限前 21 家)参考文献:[1]詹挽强,史婷 . 浅谈博物馆工作的创新———以金沙遗址博物馆为例[j]. 湘潮( 下半月) ,2008( 8) .

[2]陈媛媛 . 博物馆应怎样发挥特有的社会教育功能[j]. 剧影月报,2009( 3) .

[3]于萍 . 对发展苏州博物馆旅游的思考[j]. 旅游科学,2005( 5) .

[4]王宏钧 .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博物馆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三星堆;博物馆旅游;发展现状;对策研究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是人类社会进步和自然变迁的一种见证。博物馆的文物收藏、教育、科学研究三大传统功能对传承文明、教育大众、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在三大传统功能之外,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也开始逐步培训其旅游的功能。随着全国范围内博物馆免费政策的实施,博物馆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的同时,也迎来了高速增长的发展时期。

本文以德阳市的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为例,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和问卷发放的方式,对其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并试图通过本研究,对德阳市的博物馆旅游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一、三星堆博物馆简介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的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南距省会成都约40公里,是我国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建成开放,馆区占地530亩,展馆面积11000平方米。博物馆融文物收藏保护、陈列展示、学术研究、社会教育等职能于一体,集中收藏和展示三星堆遗址内出土的极富古蜀地方特色的珍贵文物。近年来,三星堆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和 AAAA 级旅游景区,成功发行了“三星堆邮票”和“三星堆金银纪念币”。2012年,三星堆博物馆接待游客70.4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75.3万元,极大的带动了广汉市旅游业的发展。在四川省旅游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中,三星堆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发展的十大精品旅游区之一,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也将旅游列入全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这为三星堆古遗址文化旅游区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战略发展机遇,也为加快该区域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综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三星堆博物馆调查及分析

课题组采用实地考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三星堆博物馆的总收入、接待人数、客源市场、游客文化水平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得到了以下结论。

(一)三星堆博物馆总体经营状况

由表1、图1、图2可知,从2009年到2012年,三星堆博物馆的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人次总体上呈现出稳步增长的状态。其中2009年、2010年增长幅度较大,旅游总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2.7%、25.3%,旅游总人次增长率分别为38.2%、61.7%;2011年出现负增长,旅游总收入增长率为-1.95%,旅游总人次增长率为-1.3%;截止到2012年,旅游发展势头有所回升,增长率均超过15%。

(二)三星堆博物馆的游客特征分析

1、省内客源比重较大,市场集中程度较高。

通过课题组对三星堆博物馆游客人数的抽样分析发现,在2012年,本省客源占总游客的比重为56.73%。前5位客源市场分别为四川、广东、上海、北京、重庆,其游客人数占游览博物馆游客总数的81.53%。同时外省客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北、华东和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等省。

2、游客年龄分布较广,教育水平较高

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到三星堆博物馆参观旅游的游客以15—25、35—45、55—65这三个年龄段为主,比例占游客总人数比例的88.75%,这些游客是三星堆博物馆旅游参观的主体。15—25、35—45这两个年龄段的游客对于增长知识、教育子女有着很大的需求,而55—65这一年龄段的游客则对文物鉴赏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其中游客受教育的水平普遍较高,有55.78%的游客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学历。

3、游客获取信息的来源较窄

课题组通过实地访问发现,来三星堆博物馆旅游的游客多是受到他人推荐才得以知晓博物馆“值得一看”,这部分游客占到游客总数的48.93%,其余有33.75%是通过广告、新闻媒体推荐、网络推荐等方式选择到三星堆博物馆旅游的,通过旅行社推荐来旅游的游客不到2.35%。这就表明了三星堆博物馆的宣传促销力度不大,营销的措施也有限。

4、游客参观动机单一

课题组研究发现到三星堆博物馆参观的游客主要是因为对历史文化游兴趣,其目的多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长自己的见识,以此为动机的游客占到了总人数的59.72%,另外也有35.83%的游客已是多次参观博物馆,再次前来的目的是陪同家人和亲友一起参观,只有1.59%的游客来博物馆的目的是使用博物馆的设施和休闲空间。

(三)三星堆博物馆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游客认知存在偏差

三星堆博物馆是三星堆遗址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三星堆遗址旅游区是及博物馆游览、园林游览、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课题组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游客只在遗址区的园林游玩,真正进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却寥寥无几。许多游客对于博物馆有一种敬畏的认知,认为如果进入博物馆却没有导游讲解或是没有专业知识的储备,就不会真正了解展览文物的主题与内涵。也有一些游客认为参观博物馆是一种文化性很强的旅游行为,相对于花钱买了门票浏览完后心中的不明不白,在遗址区的园林中休闲放松更显自在休闲。

2、博物馆旅游促销力度不够

三星堆博物馆所展的文物曾十余次出国展览,并激发了国内外数百专家的研究热忱,参观者均惊为“天人”,这都说明三星堆博物馆是深具旅游发展潜力的。但是课题组在调查中却发现到游览三星堆博物馆的大多为本省游客,其知晓三星堆的渠道也多为朋友推荐或介绍,鲜有自发前往游览的游客,而在广汉市的各大宾馆、车站这种游客聚集的地方也基本上看不到免费供游客取阅的宣传小册子。也就是说,这个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在业界评价很高的古蜀文明遗产并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影响力,因此,加强三星堆博物馆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是当务之急。

3、展馆面积不足、展示形式单一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不仅量大而且制作工艺高潮,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但是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由于现在博物馆的展馆面积为4000M2,相对于同类的金沙博物馆的7588 M2的展馆,其基本的陈列需要远远不能满足,这就是博物馆不得不将大量的珍贵文物长期深藏于库,不得同游客见面,造成了极大的文物资源浪费。同时课题组也发现,三星堆博物馆的藏品展示主要以静态展示为主,与之所匹配的文字解说也不够详细,并极少使用数字虚拟技术技术模拟展示,这样许多游客再游览完后多少会产生“懵懂”的感觉,这也是三星堆博物馆游客重复游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三星堆博物馆旅游的发展对策

三星堆遗址旅游作为德阳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德阳旅游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区域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有着长远的影响。课题组通过调研,认为三星堆博物馆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来促进三星堆博物馆旅游的发展,从而带动区域整体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研究游客心理,设计经典旅游产品

游览三星堆博物馆的游客,许多都具有文物赏鉴、增长知识和教育子女这样的需求,纯粹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博物馆旅游并未为广大游客所熟悉和接受,因此,研究游客心理并针对不同的游客设计不同旅游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星堆博物馆可以在博物馆游览与遗址区内的观光景点的路线方面进行设计和搭配。在博物馆旅游参观和在遗址区休闲观光是动静的结合方式,在线路的设计上,要吸引游客在参观游览了遗址区(博物馆)后能有兴趣继续到博物馆(遗址区)进行浏览参观,使游客在放松心情亲近自然的同时又能得到精神的享受和知识的增长。

(二)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博物馆的宣传

三星堆博物馆展品丰富,类型多样,具有非常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三星堆博物馆需制定综合的市场营销战略,和成熟的营销团队合作,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举办主题节庆等方式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完善宣传影片、广告、书籍等宣传资料,并加强同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知名媒体的合作,来提升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开辟传统和新兴的销售渠道,推出针对不同客源市场和不同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有计划的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采取各种方式吸引民间资金,组织主题民间节庆活动和宣传活动,打造具有特色的青铜文化优秀项目。

(三)加强创新力度,丰富展览方式

三星堆博物馆可以通过创新展览的表现手法、突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方式来改变现有的“隔着玻璃看,耳听旁人讲”的传统平面、静态的展览方式。应跟随现代博物馆展示方式的新变化,重视高新科技在陈列手段中的运用,应用现代的声、光、电等手法和信息多媒体等技术,丰富展览的方式。并缩短展品、藏品的展示周期,多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展览,保持展览陈列的灵活性和新鲜感。同时还可以提高展览的互动性,通过情景模拟、观众参与等多种形式,是展览陈列剧情化、场景化、立体化,以提高游客的参观激情,以达到游客多次参观的目的。

四、结语

在西方,博物馆旅游是民众常选择的一种休闲方式,但在我国博物馆旅游却仅处在起步状态,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休闲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也在飞速的增长,这就给三星堆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和绝好的机会。所以三星堆博物馆要以三星堆古蜀文化为核心,以三星堆形象为品牌,以三星堆遗址为依托,将三星堆文化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旅游资源,在让游客在赞赏三星堆古蜀文明的神奇的同时也将三星堆古蜀文化的影响力传播更远。

参考文献

[1] 戴昕,陆林,杨兴柱,王娟. 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 旅游学刊,2007(3):84.

[2] 余健. 博物馆文物馆藏环境调查研究——以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为例[J]. 科技资讯,2010(30)186-187.

[3] 窦引娣. 中国博物馆旅游发展现状与构想[J].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5) :65 -68.

[4] 陈朝隆. 城市博物馆旅游浅议[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361-365.

博物馆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基层博物馆;定位;现状;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1

一、加强基层博物馆建设的意义

博物馆肩负着对藏品按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等标准予以分类的任务,承担着为公众提供知识介绍、学术教育和艺术欣赏的使命。基层博物馆置身于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的最前沿, 在整个博物馆事业中,基层博物馆占有比重最大,具有举足轻重的社会影响与文化效应的辐射力度。基层博物馆作为基础和主体,重任在肩。

二、基层博物馆的定位

基层博物馆的定位不应追求场馆的面积、展品的精美、装饰的豪华。相反,基层博物馆更需要的是一种抹去浮华的返璞归真。基层博物馆应该扎根于基层,踏踏实实,满足广大群众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将其建设成为展示历史文明,反应地域特征的文化建设场所。 功能设置要”量力而为” 。从功能上来说,展示、宣传、教育、服务、保护修复、研究等功能必不可少。但其主要资金和精力应该投入到保陈列,保运行上。由于服务的对象大部分是基层群众,相对来说,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对文物认识较单一,陈列布展时就必须从实际出发,考虑这些因素,加入普及型的元素,建设一座亲民型的博物馆。 以龙门县博物馆为例,2005年9月26日落成开馆,免费为社会大众开放。龙门县博物馆在定位上,致力于反映龙门县的乡土历史,彰显地方鲜明文化特色。为实现这一目标,博物馆设置了一个文物陈列厅,以及两个机动展厅。

三、基层博物馆的现状

(一)管理体制落后。受体制方面的影响,没有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和创新意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比较落后,影响了基层博物馆的发展。大多基层博物馆对社会教育服务功能缺乏认识,不能正确摆正博物馆和社会的关系,不能将服务社会、展览展示的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使博物馆工作不能被广大群众和社会认可。

(二)经费短缺。基层文物管理工作的经费一般由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经费来源比较单一。对经济建设的过度关注,造成许多地方政府对文物工作不甚重视。由于经费短缺问题,许多文物保护单位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保护措施不能落实、宣传活动也不能有效开展。缺少维护经费,有的文物也只能任其损坏。

(三)基层博物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科研能力得不到加强。基层的文物工作人员所学专业往往不对口,接受教育的程度相差较大,一般仅具有基本的文物保管知识。这些知识也主要来自省内举办的库房培训班、老师传教和书本自学。长期缺乏文物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新来的人员只能通过本地离退休人员口传身教慢慢磨合,造成现在基层博物馆难以更好地持续开展工作。

(四)事务繁忙、职责不明确,分工模糊。由于各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不同、领导重视度不够,致使基层的文物管理机构所肩负的任务繁多,新闻媒体、文字报道、宣传册设计和印制、展品摆放与陈列、活动策划与组织等等系列工作往往只有十多个人员完成,部门分类不细致,导致基层的工作繁乱、缺少秩序,人员也显得更为紧张和忙碌。

(五)缺乏交流合作。基层博物馆大多闭门造车,缺乏交流合作。一些博物馆馆藏较为丰富,但是缺乏展览场所,发挥不了文物自身的真正作用和价值。另一些博物馆空有规模,偌大的展厅也没有藏品可以展示。博物馆之间缺乏交流合作这种状况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四、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新时期的博物馆不再是保管文物的库房,不再是研究藏品的成果展示会,也不再是教化参观者的“象牙塔”,而是一个与参观者平等交流,让他们享受学习、探索发现、充满活力想象的地方。博物馆通过引导,让参观者自由讨论、研究展品,鼓励更多的实际操作,并引进虚拟博物馆,从而使之产生新的创意流感。博物馆事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对其社会需求理解越来越深入,从表面的展厅环境、服务质量等基本方面,到深层次认识到博物馆到社会的抽象联系,在广阔的环境背景下,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利用、保护、展示藏品。

五、基层博物馆的发展思路

(一)加强基层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好博物馆的工作,需要自身过硬的内部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群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是切实发动群众力量共同保护的基础。如果群众的文物保护知识淡薄,基层博物馆的工作便会磕磕绊绊。文物的征集就不会得到民间的相应,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就不会得到理解和支持。

(二)加强设施建设。应该制定科学有序的基层博物馆设施建设方案,分步进行基层博物馆设施的完善及巩固。加强基层博物馆的硬件例如库房、展厅及有关设施等方面,对博物馆的机构设置、人才结构、管理水平等软件也要加强。

(三)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基层博物馆除了争取财政支持外,还要积极扩大经费来源渠道,提升博物馆的使用效益。龙门县博物馆就多次利用企业赞助主办和协办书法、摄影等各种比赛,并将获奖作品整理后,在机动展厅进行对外免费展览,收到了不错的宣传效果,也提升了博物馆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与旅游相结合。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与旅游业是两种不同的行业,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极为密切。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遗产重要保护单位,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是旅游者的重要参观景点。旅游者每到一个城市,常常会把博物馆列在他们的目标中,通过参观博物馆,旅游者能够准确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所以,博物馆事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拓宽合作途径,合理分配旅游收益,将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方式。

(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要不断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学习,提高专业技术力量和扩充基层人员知识的储备。基层博物馆要强化与行业学会、协会及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研究。同时利用其加强人才资源整合,强化对自身人才队伍的培养,尽快提升基层博物馆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从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以确保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与文物收藏爱好者的合作。基层博物馆无论从藏品数量还是种类上看,都有很多局限性。龙门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费十分紧缺,要想在一定期限内充实馆藏文物的数量和种类非常困难。因此,博物馆应积极主动地树立”横向联合,多方交流”的运作理念,走出馆门,寻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其他县区博物馆,也可以与教育、书法协会等各行业建立协作关系,相互合作举办陈列展览,可以更好地缓解博物馆经费不足的作用,再者是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设施优势,加强与民间收藏者的沟通与合作。

参考文献:

博物馆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博物馆;发展现状;建设方向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141-02

中医药博物馆是通过收藏、保存、展览中医药文物,进行中医药文化研究和教育传播的行业博物馆。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文化外延和内涵的快速发展,中医药博物馆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

一、中医药博物馆发展现状及发展环境

中医药博物馆的发展现状是:发展快、数量多、规模大、影响广。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中医药文化的广泛传播,陕西、南京等地纷纷建立医史陈列室及博物馆。据有关专家粗略统计,国内中医药博物馆已有近五十 家。这些中医药博物馆的建设方式主要依托中医药院校、企业、医院、地方政府及研究单位。其中院校博物馆在中医药博物馆建设中居主体地位,北京、上海、成都、广东、南京、天津等省市中医药院校已建设或筹备建设中医药博物馆(包括医史博物馆、医史陈列室)。随着建设规模的增强及品牌宣传,一些企业也纷纷投资,建设了一批中医药博物馆。如成都迪康药业的成都中药博物馆、山东东阿阿胶博物馆、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的“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天津中新药业自然人文陈列馆等。其他由医院、政府、民间力量创办的博物馆有常熟中医药博物馆、河北安国药文化博物馆、重庆民间医药博物馆等。而关于建筑面积,少的有几千平方米,多的有几万平方米。如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建筑面积有4500平方米,广州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则有2万多平方米。依托建筑和文物,中医药博物馆不断扩大影响,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窗口和基地,有些还将视野扩大至国际范围。比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在意大利热那亚中国展中举办了中医展,详细介绍了有关脉象、穴位、针灸、推拿的历史和知识,把中医药文化推向世界。

我国中医药博物馆建设规模、数量、速度如此壮大,有着一定的发展条件:第一,政治条件。当今社会,文化是国家竞争的软实力,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并首次发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弘扬中华文化等政治举措激发了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使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国民的热切愿望。这样的环境为中医药博物馆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第二,社会条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日渐富裕,精神风貌日趋高涨,健康观念日益增强,尤其是在崇尚自然的观念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国内外对中医药文化愈加推崇。在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呼声下,中医药博物馆的大发展势在必行。

二、中医药博物馆的功能及作用

1.收藏、保管、研究中医药文物

藏品是博物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收藏、保管文物是博物馆最基本的功能。博物馆水平、实力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该博物馆所藏文物的数量和质量。中医药用具、中医药文献古籍、中药材标本、古代名医画像雕塑等文物体现了中医药博物馆的行业特色及实物优势。

研究是博物馆的功能之一,因此博物馆也是一个拥有科研人员、资料及设备的科研机构。中医药博物馆的藏品经过专业研究、与文字图示解说及陈列展览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和方法使大众对中国中医药传统文化史有种直观立体的认识。

2.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

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博物馆通过实物资料所展现的是一部部关于文化、民族、地方及时代的断代史或通史。中医药博物馆无疑就是体现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殿堂,通过馆内多方面不同角度的展览,通过人与物、人与人(观众与解说员等博物馆工作者)近距离的接触,引导观众系统而全面的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历程,增强观众的自豪感,增加人们对中医药知识的了解,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加深人们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刻认识,继而促进现代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

3.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基地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中医药文化越来越不陌生,中医药博物馆的建设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接触中医药文化和进行继续教育的平台。尤其是国内中医药博物馆建设大部分以高校为依托,这样能够使高校的学科、人才优势和博物馆的展示优势相结合,对当代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促进中医院校专业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其次,通过历代名医事迹的展示,将医者严谨认真、医道正派、作风端正、求实创新等医德医风介绍给学生们,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再次,不同于死气沉沉、枯燥单调的课堂教学气氛,通过实物展览,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三、中医药博物馆的建设方向

1.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首先,从政治层面来说,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需要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隶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范畴的中医药博物馆建设离不开人们这一建设主体。通过意见反馈、志愿者服务等使人们参与到博物馆建设中。

其次,从新博物馆学的角度出发,中医药博物馆不能仅仅是中医药文物的收藏室,而应是一座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殿堂。因此改变传统博物馆以“物”为导向的观念,树立以“人”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把观众当作顾客、朋友,努力为他们营造一种良好、周到、热情、舒适的环境。

2.以优势为动力、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体系

中医药博物馆作为行业博物馆,首先需要突出中医药这一行业的特色,以弘扬中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为主题,把仁、和、精、诚的中医药文化价值理念融入陈列和展览中,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让参观者在进行中医药文物视觉享受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保健养生知识,从而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和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从而提高中医药文化的社会认可度。

3.建立结构全面的人才队伍、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是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中医药博物馆建设需要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第一,文物的收集、鉴定、保护、管理,藏品的展览陈列等需要文博系统专业人才。第二,为了能够深入地、全方位地研究中医药文物及中医药文化,充分实现中医药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中医药专业人才必不可缺。第三,中医药博物馆的发展壮大需要管理人才。第四,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负责中医药博物馆展览高新技术及数字化建设等。第五,安保等其他人员。通过组织人员参加文物、博物馆、高校等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去其他博物馆学习工作经验、邀请专家讲授文博知识等方式积极培养人才,不断优化自己的专业人才队伍。

4.展览方式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最基本的展示手段,一成不变的陈列方式只会让人觉得死气沉沉、缺乏活力,中医药博物馆的持续发展需要生动丰富的展览方法。

第一,大部分博物馆因为受人力、财力、物力等多种因素影响,使馆内的陈列固定化,虽然保持了自身特色,但却流失了大批观众。为了避免此种现象,需要定期改变陈列格局、展示内容,使博物馆常展常新,实现观众循环参观。第二,将展品陈列动起来。哲学上讲物质是运动的,有些事物在当时社会环境中是以明确的运动状态存在的,而博物馆一般将藏品陈列在展览柜里,使其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因而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使展品动起来,增强陈列展览的趣味性,拉近展品与参观者的距离。第三,将新技术运用到博物馆的展览之中,使观众感受到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比如利用针灸智能人、按摩点穴智能人、中草药鉴定等使观众享受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不同的感官刺激。通过观众与模拟展品的交互体验,增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第四,加强中医药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中医药博物馆网站,便于观众与博物馆、观众与观众、观众与研究人员的交流沟通,实现中医药博物馆建设的信息化、数字化。

5.加强宣传及文化交流

主动走近观众、走进社会,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媒方式,广泛地宣传自己,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四川省博物院通过文物大篷车的方式使文物走向乡镇,改变了观赏文物需要到博物馆、需要到城市的局面,迈出了主动接近观众的一步,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

加强中医药博物馆之间的馆际交流,通过馆与馆之间藏品的交换与调拨使其互通有无;通过馆际间的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会、研讨会等实现文化的双向交流。将部分展品适当地出借给学校、医院、社区等团体组织,不仅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也能提高藏品的利用率及博物馆的影响力。

6.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经费短缺是所有博物馆共同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制约博物馆发展的瓶颈。我国的传统博物馆主要依靠政府进行投资经营,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这种方式越来越适合博物馆的发展需要。依托中医药企业创办的博物馆,因为经费来源与企业利益及效益挂钩,因此发展的经济基础尚可。但其他的中医药博物馆就会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因此他们应该解放思想,树立经营理念,除了自身经营、政府拨款之外,通过自身努力、政府倡导,积极主动地寻求企业及社会团体的参与和资助。在自己发展的同时对进行赞助的企业和社会团体进行宣传,实现双赢。

总之,中医药博物馆作为博物馆的一个分类,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医药博物馆应立足自身特色及发展目标,把握观众需要,通过建立结构全面的人才队伍,利用现代新技术丰富展览陈列方法,加强文化交流,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收藏、展览、研究、教育功能,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和中浚.中医高校博物馆及中医药博物馆建设的喜与忧[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

[2]罗月琴,吴鸿洲.浅论中医药博物馆的定位和建设[J].中医文献杂志,2006(1).

博物馆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中外博物馆;比较;发展

对很多行业而言,“变则生存,不变则灭亡”。这是一个共通的道理,博物馆亦是如此。在我国博物馆领域还未成熟的此时,变更所当然是需要的,且世界在变,博物馆的变自然也需要与时俱进。

生命的本质在于运动,博物馆的生存之道在于改变。

可是很遗憾的是,现在在我国博物馆领域里,不管是民营还是国有博物馆,在“变”字上面有着不小的欠缺。以至于我国博物馆陷入了“发展快,质量低”的畸形发展模式当中。

博物馆行业是一个教育与经营相结合的机构,其本质还是一个教育机构。用以传承国家优秀文化历史而存在的。当然,它也需要生存,自然也需要资本的注入。

要走出这个局,自然需要“变”。本文以中外博物馆之比较,建议国内博物馆以一种更开放的市场运营模式去迎接博物馆的未来。

一、我国博物馆发展及现状

(一)我国博物馆之发展

自1905年清末,著名实业家和教育家张謇创办了南通博物苑,这是中国人办的第一个博物馆。从1个到2,200个,百年风雨兼程,中国博物馆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博物馆事业遭遇挑战,面临资金匮乏、体制问题等诸多困扰。由于种种原因,博物馆对民众的吸引力也非常有限。不过近年来,我们的文物及博物馆事业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实现每个中等以上城市拥有一座功能齐全的博物馆。

(二)我国博物馆之现状

1.管理体制

在我国博物馆事业大力发展中,各级地方政府不仅是投资方的角色,更是主持方、领导方和决策方,这表明政府在博物馆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为什么要建,如何建,建成怎样,往往由政府或领导决定,许多地方官员重建筑、轻展览,导致本该是最重要的展览筹建费用捉襟见肘。可以说,政府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博物馆建设的成功与否。

2.人员结构

我们以国有博物馆为例,由于长久在体制经济下发展,其人员管理的模式已不适应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原有的管理模式发展趋于缓慢,远远落后于如今其他的行业和整体的社会发展进程,各方面的工作处于被动和匆忙应对的状态。

国家文物局先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职工仅占13.5%左右。”即使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浙江,人才状况也很不乐观。“浙江省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三家省级馆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职工分别为27.6%、20%、35.5%。”。

人才用人制度上的弊端,导致在一些地方,博物馆成了安排关系户的通道,“专业人才进不来,非专业人员挤破门”。

人才的匮乏是限制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瓶颈。博物馆现有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缺乏上升空间,对优秀员工几乎没有吸引力。

博物馆方面必须清醒认识到:外在力量的推动仅仅是博物馆发展的条件,而内在因素的作用才是博物馆发展的真正原动力。期待这种博物馆的原动力能早早地到来,别错过了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美好时光。

3.经费来源

广大中小博物馆建设资金的缺口一直是我国博物馆发展中的一个难题。我国的博物馆建设主要投资方还是当地政府,资金来源单一,这就导致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不仅缺少博物馆的建设资金,还缺少博物馆的正常运营和日常管理经费。不少地方现有博物馆的场馆长年失修,设施简陋,陈列破旧,维持十分艰难。

虽然近年来,我国财政部门、各省级地方财政每年加大了对博物馆建设资金的投入,但广大中小地区的博物馆建设资金仍有部分短缺。资金问题不仅困扰着各级地方政府,也在客观上制约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二、国外博物馆发展现状

(一)国外博物馆之发展

国外博物馆一般划分为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和特殊博物馆四类。我们以德国博物馆为例:德国总面积357,970平方千米,但德国却是世界上人均博物馆最多的国家之一。直至今日,德国有博物馆共达3,000多座,每个城市都有数量可观的博物馆;大城市人口多,博物馆也多,如在柏林,就有博物馆、艺术展览馆270余座;小城市也不例外,波斯坦市只有几万人,却有8座博物馆。据了解,仅在80年代的10年中,德国新建博物馆就达300多座,有州立的、市立的、协会的、教区的、官邸的、城堡的、私人的等等,真是数不胜数。

(二)国外博物馆之现状

1.管理制度

我们以德国的博物馆为例:在德国,是没有文化部之类的机构,只是设立了文化专员这个职位。而文化专员机构直接归政府总理办公室管理,其主要负责文化事务的管理。因为德国政治结构的特殊性,德国各州都设有文物的鉴定委员会,是文化部的组成部分,而非从属关系。德国各州以下的地方政府都设有文化管理部门,负责博物馆日常管理事宜。

2.人员结构

国外博物馆一般都设有人力资源部,其负责人往往有着大公司人员资源部门工作的经验,能够将企业的一些行之有效的选人、用人方式引入博物馆。馆长之外中层管理人员的选择,原则上从内部提拔,在内部没有合适人选时,要进行公开招聘。国外博物馆还存在很多辅助职位,主要是行政、技术等,他们多是非全职的。

3.经费来源

还以德国博物馆为例,其国家的博物馆几乎都将社会责任置于商业利益之上,博物馆的主要任务是履行社会责任,传播文明的精髓。德国政府和德国博物馆人士则相当重视对博物馆的投资,大博物馆往往由政府出资经营,基本不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德国许多博物馆,多成立基金会来帮助管理博物馆,这种形式应该为我们所借鉴。

三、结论

除以上分析说明中外博物馆的发展与现状存在着差异,两者还存在的一些不小的差距。

博物馆是承载人类历史文化的神圣殿堂,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之所在。从某种角度上说,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

博物馆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博物馆;博物馆;发展现状

农业博物馆通过征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进行科普宣传,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探索新时期农业博物馆的发展新思路对于促进农业博物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当前博物馆发展的现状

尽管博物馆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之一,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范畴,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取向存在着多元化趋势,作为传播历史、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场所的博物馆已不是观众的唯一选择,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博物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农业博物馆的建设发展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观念不新,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思路不宽,总是在狭隘的天地中打圈;方式不活,人们对呆板陈旧的展览失去兴趣,对空洞乏味的说教失去耐心,观众越来越少。对此情况,博物馆必须改变自身现状,开拓自身潜力,要因地制宜,对博物馆的历史沿革、环境保护、自身建设、机构设置、藏品征集和保管、对外宣传教育等现状逐一调查研究并科学定位,进行提高生存竞争能力的综合分析,转变思想观念,深化体制改革,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实行人才基础培育,合理利用文物展厅资源,多渠道筹集办馆经费,多方面提出发展对策,以促进现代博物馆的发展建设。

2 辽宁农业博物馆的发展现状

辽宁农业博物馆的前身是辽宁农业展览馆,期间为沈阳阶级教育展览馆,始建于1954年,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展馆事业,由辽宁省第一任省长杜者蘅批准建成了辽宁农业展览馆。该馆有17座展厅,建筑面积约5400㎡,土地面积11.3hm2,建筑规模在当时属全国第二大,它是中苏友好时代的象征,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2008年成立了辽宁省农业博物馆,除建立了近代农史陈列馆和自然资源馆外,并没有其它馆类,其类型单一、影响不大,这与当前社会人们对科学技术渴求和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还有距离,也证明了博物馆职能的重要性仍未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据有关调查显示,西方国家博物馆人均拥有量是十万至二十万人拥有一座,有些发达国家甚至能够达到一万到两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而我们国家这个数字是偏低的,沈阳市共有人口800多万,而博物馆才只有十座。其次,博物馆馆藏文物资料数量少,文物等级低。再次,博物馆功能总体水平偏低等等,现状令人担忧。

3 新形势下博物馆发展之路探寻

在过去,博物馆工作者是不谈经济的,她们认为这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悖。实际上,博物馆作为社会机构不仅是社会的一部分,是依靠社会变革而存在的,也是社会变革内容之一。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社会需求决定博物馆的发展去向。自90年代以来,信息科学带来了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特别是数码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这些都要求传统博物馆必须向现代化的博物馆转换,现代博物馆是将传统博物馆收藏、研究、陈列、教育与现代化的技术水平巧妙结合起来,增加展览的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紧跟时代的潮流。因此,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阶段,博物馆要走发展之路就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大力推进与生态旅游的相容发展

随着社会生活的大幅度提高,旅游业迅速兴起。旅游的大发展驱使着博物馆的大发展,大批旅游者叩响了传统博物馆的大门,驱动着博物馆向现代化、大众化发展。当下市场环境为博物馆营销活动开辟了新途径,现代博物馆已经与旅游业形成共进共荣的良性关系。因此,我们要结合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将博物馆发展建设与生态旅游和结合起来。辽宁农业博物馆地处沈抚公路13km的公路旁,往东方向有东陵公园、鸟岛、沈阳市世博园、棋盘山、辉山动物园、海洋馆等,这是一条旅游地带,我们在打造现代化博物馆的同时,可打造农业绿色生态园,建立蔬菜、果树、花卉等基地供游人参观选购,建立餐厅、宾馆、多功能厅等娱乐场所供游人玩乐休息,打造参观学习、吃住玩购融为一体的有特色的绿色生态场所。

3.2 加强对历史建筑物及其环境的保护

辽宁农业博物馆有苏式风格建筑17座,馆中有近百年松树千余颗,馆中树木成荫,花卉开放,环境优美,是沈阳市园林式单位。然而,近年来外来小工厂占地扩建,居民占地种地,导致大量树木被毁,出现了环境危机、生态危机,已危及到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应加强对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设生态博物馆。

3.3 举办爱国主义教育展览

博物馆的工作是属于精神文化层面和教育层面的工作,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文化教育是博物馆责无旁贷的义务。因此,要针对青少年的特点,配合学校的教育,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教育活动。目前所有革命性、纪念性博物馆,都被任命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期间,辽宁农业博物馆曾是沈阳阶级教育展览馆,举办过大型日本帝国主义罪行展览和中国革命胜利历史展览等,给沈阳市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今社会已进入高科技时代,在教育展览中大量应用高科技技术必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4 加快博物馆信息化建设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工作、学习、业务管理已经成为当代的一种新趋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其应用面不断扩展,如今已广泛应用在博物馆工作中,实现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今博物馆发展的方向。辽宁农业博物馆也是一样,制定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规划,争取跨越式发展,逐步完成博物馆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多媒体陈列辅助系统建设、藏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展厅和库房智能化建设、内部网络平台建设和Internet网站建设。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代,信息化建设是博物馆提高陈列水平、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徐旺生.当代人文环境下农业博物馆定位问题的思考[J].古今农业,2002(0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