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工程安全质量评估8篇

时间:2023-06-06 09:00:23

工程安全质量评估

工程安全质量评估篇1

一般来讲,通信工程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每个阶段设计文件的设计内容、设计深度及侧重点均有不同,但分析、建立设计文件质量评估体系的思路、方法和步骤是一致的。下面仅以通信工程初步设计文件为例,分析设计文件质量的评估内容、评估指标及评估体系的建立。初步设计的主要依据有建设单位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任务书,建设单位的规定和委托,现行的设计规范、标准定额及取费标准以及必要而准确的基础资料。其主要作用在于按照设计任务规定的工程内容和规模确定建设方案、对主要设备选型、编制本期工程投资总概算及论述工程预期业务。设计中的主要设计方案及重大技术措施等应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进行方案比较,对未采用方案的扼要情况及采用方案的理由均应写入设计文件。对设备的安装方式及相关要求要进行详细阐述,同时还需包含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图纸。由以上分析,通信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应该包含设计依据、方案设计、业务预测、工程概算、图纸设计、安装说明,且文件中的文字说明、图、表要满足相关的文件格式标准。初步设计文件具体评估内容如下。

(1)设计依据评估

重点分析初步设计依据是否全面,是否能够支撑本项设计,设计标准、规范的有效性,有无过期、作废标准。

(2)方案设计评估

在初步设计中对工程的总体方案及分系统方案都要有详细的论述。采用的工程方案要满足设计任务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所选设备符合国家与行业标准,同时还要兼顾近期与远期通信发展需求,要满足节能环保要求。从功能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和时间性方面全面对方案设计评估。

(3)业务预测评估

主要分析基于本项建设工程新增的业务类型及业务量的预测方法是否科学,预测的结果是否全面、合理。

(4)工程概算评估

工程概算要根据设计图纸、设计说明、概算指标及各项费用定额等资料,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和确定建设工程全部建设费用。工程概算评估主要分析采用的定额是否准确、规范,各项费用是否恰当、全面,是否满足概算不超过投资估算的标准。

(5)图纸设计评估

图纸是初步设计的主要产品之一,从图纸内容和图纸格式两个方面进行图纸质量的评估。其中图纸的内容是否准确全面是评估的重点,同时分析图纸格式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是否能科学指导施工。

(6)安装说明评估

针对各种设备的特点,初步设计文件应详细阐述设备的安装位置、接地及其他安装要求,如机房装修工艺、防火、抗震等。安装说明主要评估文字论述是否清晰,设备安装的各种要求是否考虑全面,能否有效指导指导设备安装施工。

(7)文本质量评估

文本质量评估主要分析初步设计文件的整体文字论述是否条理清晰易于理解,词句规范,是否满足相应格式规范要求,文件出版是否印刷清晰、裁剪整齐。

2通信工程设计文件质量评估体系

根据上述分析的初步设计文件质量评估内容及指标,利用优化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估指标权重值。按照上述步骤与方法可建立通信工程设计各阶段设计文件质量的评估体系与等级标准。

3通信工程初步设计文件质量对标分析

利用上述建立的设计文件质量评估体系能够对设计文件的总体质量进行定量评估,给出质量等级。对于设计文件中的大类指标也能进行定量衡量,通过对标分析,发现差距,查找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工程设计文件质量。选取通信行业不同单位三份通信工程的初步设计文件(甲、乙、丙)利用文中建立的评估体系分别进行质量评估,按照评估标准逐项指标打分,并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得到最终的评估结果。按照所描述的等级标准设计文件甲、乙质量良好,但在具体分数上仍存在差异,设计文件丙质量中等。为进一步验证该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邀请10位通信设计专家对上述三份设计文件分别进行打分评估。对于文件甲,评估结果为9个良好,1个中等;对于文件乙,评估结果均为良好;对于文件丙,评估结果为2个良好,8个中等。可见利用文中评估体系的评估结果与专家打分的评估结果基本一致。本文评估体系相对于专家打分法能够对设计文件的大类指标及具体指标进行量化评估,从而使评估更加细化,易于分析具体评估指标的质量情况,方便发现影响设计文件质量的症结所在,从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设计文件丙在工程概算、图纸设计、安装说明、文本质量4个大类指标上较设计文件甲、乙存在较大差距。涉及的具体指标的费用名目、图纸格式、安装说明文字论述,设备安装要求、安装说明有效指导施工度、文字论述、出版质量。针对这些具体的指标采取措施、提高质量,对设计文件整体质量大幅提升有显著的效果。

4结论及展望

工程安全质量评估篇2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提速,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道路交通工程建设也随之加快进程。然而,建设过程中频发的桥梁隧道坍塌事故,使人们不得不将目光转移到桥梁隧道施工的安全问题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由于人们对施工安全问题的重视,对施工单位起到了很大程度的监督作用,加强了施工单位的施工安全意识,促进了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技术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道路桥梁隧道的安全监控体系就已经得到了应用,但是由于该安全监控体系在我国发展较晚各方面理论与实际措施并不完善,监控范围与内容也相对较少,在应用过程中暴露出很多缺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地普及,衍生为结构振动理论、信号分析及处理技术、现代传感技术,为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在理论、结构设计、施工等各方面的技术愈加成熟,这些客观因素都从各个方面推动了我国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技术的发展,对于该项技术的研究与科研,也成为了当下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点课题,大部分国外和国内部分桥梁隧道都相继装配了安全检测系统,对于桥梁隧道施工结构损伤识别以及安全监控等方面的研究有了显著的成效。将目光转向国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投用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系统,较为典型的是宜万铁路隧道工程,其安全评估监控措施包括红外探水、地质雷达、TSP、超前炮孔、水平钻探和地质素描等。桥梁安全评估监控方面,较为典型的是上海徐浦大桥,该工程应用了结构状态检测系统主要涵盖了应变、车辆荷载、挠度、斜拉索振动、温度、主梁振动等六个方面。

2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内容及流程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桥梁隧道的安全问题。在进行桥梁隧道施工环节,地形环境、地质条件、围岩的变形与荷载、水文情况以及有害气体等因素,都会诱发施工中的事故与灾害,与此同时,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实施安全评估监控,制定详尽科学的安全预案,组织专业的技术管理团队,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监管和控制。同时,要不断总结与反思以往施工安全管理中的缺陷,不仅要积极进行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研究,扩展监控内容与类别,有效完善安全评估监控体系,使之能够达到地质灾害超前预报、毒性有害气体探测、水文检测、监控预警及量测等技术水平,还需要相关监管人员对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设施等采取合理、实时的管理措施,从细节入手全方位掌握施工情况,有效降低甚至是杜绝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在事故发生之后采取及时科学的补救措施,将人员财产损失降到最低,达到优化设计、保障施工安全的目的,实现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的真正意义。对于桥梁施工过程的安全评估监控,主要是通过系统的测试对桥梁结构的参数(挠度、应变、温度、变形等)实行测量,并将测量的数值与常规数值进行全方位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判断该桥梁结构是否属于正常范围。该检测系统仅对桥梁结构施工中的安全情况实行评估,目的在于有效预报和预测结构的工作状态。结合桥梁的特征和实际情况并遵循刚构桥的力学特点,选择合理的检测测点、检测周期、检测参数,继而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对数值误差进行变量调控之后,由相关设计人员进行后期施工直至竣工之后的结构状态分析,对后期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进行合理的预测,同时对下一环节需要安装或者已安装的设备进行状态分析并预报,从而判断现阶段施工中是否需要调整相关变量。

有关桥梁施工安全评估监控系统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针对隧道施工安全的评估监控系统主要是通过对隧道施工环境、地质条件、水文情况、井内岩层变形情况等一系列监测信息进行管理、处治、预警,该评估监测的目的是保障施工安全,及时对施工环境、结构荷载、地质灾害、围岩变形等一系列施工环境异常信息的预警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该流程是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系统实际价值的体现,也是辅助管理人员有效处理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的前提条件,由此可知,对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流程的清晰认知相当重要。针对我国现行公路隧道施工监控技术标准和规范、监控技术的发展状态和隧道施工管理监控要求分析。

3有效实施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的具体措施

3.1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体系

(1)凭借法律的监督和和强制性作用,在管理体系中明确划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譬如,管理部门要确认在管理、规划、监理、设计等内容的合同中出现明显错误,以及管理不到位和监理不全面因而致使工程发生问题的责任方。要明确划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质量、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施工环保等方面的职责,同时,还要明确在实施监督管理工作中所参照的检验标准和规范的检验程序。另外,还需要定期对工程施工进行分段式检查,验收检查结果。

(2)在管理体系中对质量费用设立详细的管理规范,在进行工程设计阶段时,将质量费用纳入工程整体预算中,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如工程性质、工程规模等要素进行预算编列。并且,需要将质量费用单独标注在招标文件中,需要注意的是,质量费用不属于投标条件。通常情况下,质量费用所占整体建安费用的0.6~2.0%。质量费用主要包含第三方管理机构对施工材料的抽样检查费用,以及相关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劳务费用。

(3)聘任专业的管理人员实行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按照相关条例规定,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现场配备两名或两名以上具备专业资质的管理人员,根据设计施工图纸以及有关合同,结合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制定全面的施工质量监管流程并实施到实际工作中。另外,积极实行施工单位内部的质量检查工作,统计检查结果并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或者完善问题的有效途径。

3.2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

进行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估监控,主要就是从施工材料检验和施工工序检查等两个层面入手,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该环节的工作主要是由第三方监理单位实施。第三方监理单位需要在工程施工之前,结合实际的工程内容制定出工程监理计划,监理计划中需要确定施工检查中的重点项目以及关键阶段,在实际检查中要落实检查方案,细化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的具体内容,并对检查过程进行录像保存,以满足后期工作中的需求。在对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估监控中,还需要将检查工作延伸到施工材料的进场监督与质量审查中,此过程需要取得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三方合作,相互配合联合实施施工材料的抽样检查,在通过三方单位以及具有检测资质的实验室检测合格后,才能顺利进场投入建设施工使用中。

4结束语

工程安全质量评估篇3

【关键字】:工程质量评估;主体结构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main content of the quality assessment reports, supervision enterprise should be standardized to write quality assessment report.Key words: assessment of the project quality; the main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是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及重要的分项工程完工后,在施工单位自检质量合格的基础上监理工程师根据日常巡查、旁站掌握的情况,结合对工程初验的意见,编写对工程质量予以正确评定的报告。它是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客观、真实的评价,是监理资料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质量监督站核验质量等级的重要基础资料。笔者对建筑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编写有以下体会:

1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总体要求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能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所评估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状况,能对监理过程进行综合描述,能反映工程的主要质量状况、反映出工程的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及观感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2应随工程进展阶段编写质量评估报告

监理单位在工程进展到以下阶段时应编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1)地基与基础分部(包括桩基工程土0.01以下的结构及防水分项)工程工之后、基础土方回填前,应编写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2)整个建筑物主体结构完成后、装饰工程施工之前,应编写主体工程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3)工程竣工后、各方组织验收前,应编写单位工程(包括安装和装饰工程)的质量评估报告。监理应分阶段编制的质量评估报告主要有:桩基子分部、基础分部、主体分部、幕墙子分部、钢结构子分部、节能分部、预应力分项、内装饰、竣工预验收等9项质量评估内容。

3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编制要点

由于目前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并没有从统一的角度来规范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编写模式,包括《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 19---2000)中也未明确具体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标准格式,《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现场用表》(第四版)也只是泛泛地把主要格式简单描述。根据相关工程建设法规文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验收标准,以及多年从事实际监理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编制要点,主要应从:工程建设概况;评估依据;评估范围;分部分项工程及质量评定;安全及使用功能检测结论;竣工预验收遗留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复查结果;竣工预验收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质量评估结论等8个部分进行评述较为翔实、客观

3.1工程建设概况。该部分内容是编制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开端,应简明扼要地反映出工程的规模、功能、所在地理位置、结构型式、技术复杂程度、装饰特色等,同时还应注明该工程的开(竣)工时间、本工程的质量目标、监理质量评估范围和各有关参建单位的基本情况,让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本工程的基本情况。

3.2质量评估依据。工程质量评估依据既是质量评估工作的法规依据,也是编制质量评估报告的重要依据。它要求严密准确、客观,符合现行法规及标准。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第5.7.1条对工程竣工验收作出的规定,笔者认为,工程施工质量的评估依据综合归纳起来,有以下内容:

3.2.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相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其他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3.2.2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验收规范及相应的国家、地方现行标准

3.2.3国家、地方现行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规定等

3.2.4国家关于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行政性文件的要求;

3.2.5《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3.2.6设计文件(设计图纸、设计说明、设计变更等);

3.2.7合同文件包括施工承包合同、投标商务标、技术标文件等;

3.3评估范围

评估范围应为整个单体工程。

3.4分部分项工程及质量评定。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叙述分项工程进行划分及施工单位自评质量等级情况,要着重反映监理工程师日常对分项工程质量等级的核查情况。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还应重点说明桩基的施工质量状况,主体工程分部应增加对建筑物沉降观测对混凝土强度的评定情况,砖混结构应说明对砂浆强度的评定情况。编写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时,要简述各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情况,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转情况。重点叙述对质量保证资料的审查、观感质量评定等,反映工程的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装饰工程的质量特色等,此外还应说明建筑物有无异常的沉降、裂缝、倾斜等情况。

3.5安全及使用功能检测结论

该部分主要描述各项检测的内容和检测结果,从而反映出各方面是否达到设计或规范的要求。包括桩基检测、地基及基础、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建筑物沉降观测检测、幕墙检测、内装饰检测、室内环境检测、通风与空调调试检测、消防工程检测、线路绝缘电阻、防雷接地测试、建筑排水管道通球试验。

3.6竣工预验收遗留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复查结果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有些问题在过程控制中已经得到解决,有些则没有得到解决。对于这些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应当在质量评估报告中提出来。此外,在预验收过程中发现的有些问题,有可能不能一下子解决,监理单位的质量评估报告应当在竣工验收会上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向验收组报告,并对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

3.7、竣工验收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

笔者建议分成土建组和安装组两个大组比较好,分别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各专业人员组成。人员名单和分组宜事前明确并形成书面材料。

3.8质量评估结论

按照监理质量评估报告的逻辑性要求,最后就是编制监理质量评估报告的结论性综合意见和建议了。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一2000)的要求,笔者认为在该结论中应该着重强调“单位工程质量的核查评估工作,均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交了《工程竣工报验单》;总监收到工程竣工报验单后,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严格进行检查、预验收,并且对施工单位报送的竣工资料认真进行核查,对工程实物和资料上存在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并通过了整改复查”这一严密的工程质量检查与核验程序,然后是依据单位工程施工监理的质量评估,明确完整地核查评述、综合给出监理评估范围内的工程施工质量是否合格或达到合同质量目标要求的结论。

工程安全质量评估篇4

0引言

为保证建筑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工程质量保证险制度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其主要内容就是:确立一个建筑质量监督与赔付体系。简要来讲,即业主将建筑质量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委托专业监督机构对工程施工过程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与规避,并通过对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系数的评估来确立保险费率,然后在保期内如建筑出现质量问题或缺陷时业主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赔付。

但现阶段工程质量保证险制度在我国的试验实施情况不容乐观,困难重重。其中一个技术层面的不足就是缺少一套完备有效的工程施工质量评估体系。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基础工程质量评估体系,建筑的地基基础建设是整个工程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基础工程质量的可靠性,是建筑工程整体安全可靠性的基源。近几年,建筑质量安全事故中,由地基基础不合格而引发的占总事故的21%。因而,对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科学监督与评估,意义重大。

1 影响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即评估的主要对象

本文的评估体系服务的目标是保险公司。但让保险公司或被授权的第三方监督机构对每一个目标工程进行全时间段的监控是不现实的。因而,评估体系既要便于实施,又要全面客观的反应质量问题。评估对象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

(1)建筑结构设计安全评估Z

此阶段须结合地基勘测报告、建筑结构设计图以及建筑的用途对工程做一个结构设计安全评估。此环节,保险公司可自己委托专业的结构工程师进行核查,也可以委托独立第三方进行如权威设计院直接进行评估。

如发现必须整改的问题,则可以要求甲方整改,如不整改,则给以相应减分。

(2)地基处理质量评价X

建筑的最终荷载都有地基承担,工程地基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例如对软土层的加固处理,处理不得当便会产生地基破坏或沉降不均匀。保险公司或第三方监督机构应匹配不同工程的不同规范,结合土层勘测报告,参考施工方处理工艺,对地基处理的质量进行科学评估,这是确定整个建筑安全与否不可或缺的环节。

(3)结构混凝土及承重砌体施工质量评价Y

影响结构混凝土及承重砌体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多样,例如材料质量、基坑支护、施工工艺等等。

在这个环节,对于一般安全等级的建筑,评估员需要结合施工方的施工记录与监理部门的工程验收报告,再根据项目中如混凝土裂缝情况、钢筋保护层等等可见的施工效果来评估;但对于安全等级较高的建筑,如学校、高层住宅楼等,必须采用各种有效技术对地下混凝土结构及承重砌体进行检测,以识别隐藏风险。

以上三个环节期间一旦发现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不诚信问题,比如出现业主、施工方、监理方串通一气欺诈保险公司的现象时,那该工程的评估结果直接列为不合格,中断其办理工程质量保证险业务的流程,并单方面降低相关责任企业的信誉等级,并对责任企业今后参与的所有工程制定高保险费率。另一方面,对于评估指标表现优秀的企业,在办理建筑质量险时给予保险费率的大幅优惠,提升其信誉等级。如此一来,可促进建筑市场的优胜劣汰,提升国家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

2模型建立

( 1 )结构设计安全评估值Z

该步骤必须严格参照相关结构设计规范,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碰到高层,需参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如是钢结构就必须参照《钢结构设计规范》。但评定标准绝不是照搬设计规范,而是要在设计规范规定的基础上上浮指标,达到保险公司风险最小化。

对于极易产生维大量修费用的不成熟设计,例如在西北风沙大的地区下安装室外电动扶梯,日后会造成不可小觑的维修费用。如遇到类似问题,要在第一时间通知责任方整改,如不配合,单独设立减分项。

设相关的评估项有100项,符合标准的为A合计90项,不合格的为B合计6项,减分项为C合计4项,则评估结果为

Z= A*1(分)-C*5(分)=70(分)

补充说明:

当保险内容明确标有地震赔付选项时,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目标建筑原有的设计抗震等级+1,所得的便为安全评定标准,如7级抗震需用8级抗震的标准来执行。

单独设立减分项,须根据该分项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大小,设置合理分值。

地基处理质量评价X

我国幅员辽阔,岩土分类很细,根据不同岩土分类,相应的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但目的都是相同的:使地基安全的承载所要建的工程。参照《建筑物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规范中强调了地基处理的三个主要步骤:结合地质报告初拟处理办法;进行经济技术对比,选择最优处理办法;所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必须按照建筑等级及场地复杂程度,在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现场实验或实验性施工,以取得可靠的参数控制施工。相关复合地基的荷载试验,规范中也有明确规定。

所以,该项评价指标主要是围绕地基处理方法的科学性S与实验参数的可靠性D而定的。体系拟定X满分100分,S占20分,D占80分。

X=S(处理方法科学性)+D(实验参数可靠性)

注:通过对S项的进一步细化指标来确定S值;

通过对各项测试数据的判定来确定D值,测试项达到设计要求的正得分,反之记为负分,离设计要求差距过大的额外扣分。

结构混凝土及承重砌体施工质量评价Y

Y值确定的方法及标准为下表:

注:表中规范为《建筑物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施工效果评估标准参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综上计算基础工程施工质量评估值F。

F=Z*0.3+X*0.3+Y*0.4

注:F值低于60,判定为风险过大,可考虑提高保险费率或终止合作。

结语

本文评估体系的意义完全在于给工程质量保证险制度的实施提供技术理论支持,以促进其推广。基础施工质量评价F值与目标建筑其余部分的施工安全质量评估值相结合,直接影响保险费率的高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J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03-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05-01.

工程安全质量评估篇5

[关键词]路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过程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179-01

引言

路桥施工工程在其建设的过程中具有投入资金较大,建设工期较长以及施工难度和要求较高的特点,另外,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定性因素对于工程建设的干扰,使得路桥施工工程成为一个有着较高风险度施工项目。在路桥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诸多问题和各种风险,倘若不对这些风险加以深入的认识和有效的预防和规避,则势必会影响路桥施工安全,对于施工过程无疑是巨大的威胁和潜在的安全隐患。桥梁施工前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找出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达到最优的安全投资收益,是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

一、公路桥梁施工总体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公路桥梁施工总体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常情况下包括两个大的体系,即事故发生可能性指标体系和事故后果指标体系。

(一)事故发生可能性指标体系

事故发生可能性指标体制的考虑的侧重点主要在于路桥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性因素,而在诸多的不安全状态因素中,人作为路桥施工建设的不安全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极容易导致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诸多安全事故发生的安全事件不计其数,因为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明显增大,毫无疑问,路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中人为因素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安全风险评估内容,但是由于人为因素诸多方面的影响,极容易导致安全风险评估结论同实际状态的有着较大的出入,笔者简要就其主要原因加以简要分析。一方面是由于人自身的行为的复杂性,且人不是一个静止的个体,人的动态性更加加剧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静态的指标评估方法难免在进行评估的时候产生较大的误差。另一方面,工程项目的转包和分包现象极为普遍,这也就间接的导致人员流动性的增大,造成评估对象的极不稳定。

(二)事故后果指标体系(表1、2)

二、路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过程分析

通过以上对我国公路桥梁施工总体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认识和了解,不难看出一套规范的、合理的、科学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意义,以下笔者简要就路桥施工安全风险的评估过程和有效推动其发展的策略加以分析。

(一)安全风险评估过程

随着工程项目建设的展开,需要根据项目规模、地形地貌、气象特征、工程地质、施工方案、工程特点及难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对项目总体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分析,进行评估单元的划分和现场安全的调查并定性、定量评估其安全风险等级,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作出安全评估结论,编制安全评估报告。

(二)风险预控措施的精细化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过程,其较为重要的一方面内容就是降风险预控措施的精细化,无疑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推动安全事故降低的举措。

1、建立健全风险源普查和管理体系

对于风险预控措施的精细化,首先要从源头上抓起,要注重落实路桥工程的实际情况,对风险源加以有效的排查和检测,并在路桥工程的建设当中,随时根据工程进度对风险源的认识加以深入,并且对于风险源的动态数据保持及时性,及时更新,及时扩充或者增减数据。

2、定性的评估方法的选用

采用定性的方法对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估测,对于有效分析危险的复杂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也是深入了解危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在我国目前所进行的工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中,一般对于缺少详实资料的风险概率估计大多由专家执行,但是必须保证的是专家的判断必须立足现实,真实可靠。

(三)施工现场安全责任的落实

路桥施工企业的相关领导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我国的路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性,保持对施工现场安全的高度的责任意识,工作分配中要责任到个人,保障专职安全员对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汇报,而这就对于安全员自身的素质等有一个较高的要求。要合理选择作为安全员的理想人选,可以从职员的从业经验、文化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对其加以筛选和任命,有效推动路桥工程施工现场的规范性建设,进而更好的提高我国的路桥质量。

(四)规范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只有有效对施工现场加以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建设,才能够保障施工环境的安全性。通过规范化的日常管理,可以有效的明确责任,落实施工现场相关的安全隐患。在我国《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论述了关于施工安全风险的可预测与可控性,有效的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加以规范则很好的落实了预防理念。其中规范化的安全理念包括系统安全工程理念以及班组安全理念两个大的方面。

(五)安全监管机制的建立健全

加快安全监管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严格对施工现场安全责任落实和监督。合理高效的安全监管机制有助于不定时的对于施工现场的检测和抽查,对存在安全问题的、安全隐患的工作场地严格批评,并监督其限期改过,对没有落实安全责任的,必须责令其整改,而对于那些整改后仍然不合格的则要进行严格的惩罚,进而有效督促我国施工现场安全的责任落实。

结语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桥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与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必须重视对齐国路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健全,高度重视施工环境的安全和规范。笔者衷心希望,以上关于对我国路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过程的探究能够被相关负责人合理的吸收和采纳,增强对我国路桥施工安全的责任意识,有效提高路桥的施工质量,保障广大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进而更好的推动我国路桥工程的长远发展。

工程安全质量评估篇6

[关键词]地理区域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防治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244-1

所谓地质灾害,指的是受到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所引发的一系列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等带来严重的影响。例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裂缝、塌陷、崩塌以及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因此, 对于这些自然灾害进行评估,运用正确、科学的评估原则、评估方法和量化指标,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达到防治的目的。

1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方法和量化指标

1.1评估原则

在对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时,首先要对其评估原则进行考虑,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1.1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的划分

在对其危险性程度进行划分时,将我国国土资源相关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文件作为主要的划分依据,对其危害性级别分为大、中、小三个级别。

1.1.2坚持“就急、就重”的原则

在对某个地质区域的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时,要将危险性进行明确的登记和分区,注重就急不就缓、就种不就轻。

1.1.3坚持“区域相异、相似”的原则

在对地理区域性的相关的拟建工程的危害级别、程度进行考虑时,首先要对该地域的地质环境条件、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解,对其进行划分的过程中,主要以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1.2评估方法

首先将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原则作为重要基础,然后通过对地理区域的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存在形式以及严重程度进行了解,最后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解决。

1.3评估量化指标

在对地质灾害的量化指标进行评估时,主要对灾害分布的长度、土方体积、灾害影响范围、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灾害种类以及灾害程度等方面进行考虑,然后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评估、现状评估和综合评估。

2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

2.1现状评估

对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不仅要具备大量、全面、系统的地质专业知识,而且还要采取专业性强的评估方法,对其进行现状评估,主要对以下两个方面:

(1)对地质灾害区域的水文、地质、地形、气象、岩体工程以及地震构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了解。

(2)对地质灾害区域周围正在建设的工程和以往的建设工程项目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估,只有在对所有的区域信息进行全面、认真的评估之后,才能更好的进行现状评估。

2.2预测评估

对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其主要的评估范围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以及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对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后,具有足够的论证后,对滑坡、泥石流以及崩塌灾害周围半径不超过50米的区域设置施工项目。立足于建设工程角度,需要对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灾害和危险进行良好的控制和把握,进而对其灾害性进行评估。

2.3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指的是在实现预测评估与现状评估的互相结合的前提条件下,对地质灾害区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区域环境分布情况的差异性进行评估的一种方式。另外,在对区域内适应性进行评估之外,还要对区域级别进行划分,主要将级别分为适宜、适应性差、相对适宜三个级别;对其灾害危险程度进行划分,主要分为大、中、小三种程度。

3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3.1制定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通过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后,针对其结果制定出一套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所制定的灾害方案除了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之外,还要对灾害种类、灾害级别以及灾害情况等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选择具有针对性、目的性、严密性、可操作性的防治建议和措施。

3.2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针对出现的滑坡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时,首先要采取避让措施,尽量绕开出现滑坡地质灾害周围的区域。如果不能完全避开滑坡地质灾害区域,那么就要对滑坡地质灾害的覆盖范围、规模以及种类进行考虑,然后确定具体的防治措施。例如通过采取设置挡土墙设施、建造排水系统以及更改滑坡体等防治措施。此外,尤其要注意,在进行深挖方工作时,最大程度的防止在滑坡体前缘位置进行该项工作。

3.3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对出现崩塌地质灾害的位置区域进行及时、快速的处理,有效的避免给以后工程建设的开展埋下安全事故隐患;其次,对于稳定性不强的后壁陡边坡进行治理,有效的防止崩塌灾害造成的重大威胁;最后,严格的根据实际的工程建设情况,按照建设工程治理标准规范对其进行治理和防范。例如对于那些建设工程中切坡高度大、开挖量大的工程项目来说,要着重对其中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关注。

3.4斜坡不稳定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在部分区域中,其沟谷比较深,进而会很大程度的出现高陡边坡。所以,在对该类工程项目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将路基段转变为高架桥以及侧移等方式,来有效的避开出现高陡边坡的现象。另外,如果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高陡边坡,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避让,那么可以采用控制开挖深度、加固以及设置安全坡比和坡型的方法,来有效的保证高陡边坡的稳定性。

4结语

总之,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建筑工程建设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如果人们没有引起对地域性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条件勘测的重视,那么很可能导致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留下安全事故隐患,进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张驰,辛晓玲.浅谈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10,01(11):82-83.

工程安全质量评估篇7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安全管理;BIM技术;应用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我国的用电量在不断的增加,这对电力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工作者必须提高发电的效率,这样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用电需求。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BIM技术可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可以减低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近年来,人们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要求比较高,BIM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其在水电水电工程的应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还可以维护社会的安定性。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1.1 BIM模型的建立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这样才能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水利水电工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安全监控,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安全事件越来越多,这不利于维持社会的和谐性。水利工程属于民生工程,施工的质量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施工单位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施工人员必须具有质量意识以及安全意识。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识别危险源,有的施工单位,施工人员缺乏专业性,对危险源的判断缺乏准确性,而且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这不利于控制施工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做好监督工作,要保证施工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如果出现操作失误等问题,会引起安全事故,可能会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性,施工单位可以建立BIM模型,这也是降低操作失误概率的有效措施。

BIM技术是一种安全防护的技术,BIM系统可以利用安全控制系统,对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的潜在危险进行识别,其还可以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规划。在施工的过程中,应用BIM技术可以消除安全隐患,可以降低事故出现的概率,还可以有效的控制施工的质量。应用BIM技术可以实现现场控制,可以将事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工程竣工后,应用BIM技术还可以对工程项目进行维护以及安全检测,有利于延长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

1.2应用BIM技术的优势

BIM技术是一项有效的安全检查技术,在检查前,首先要制定规范标准,还要满足规则相对应的属性,这可以满足系统自动检查的要求,可以制定安全措施,还可以及时反馈信息。在检查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之前设定的条件进行对照。在建模过程中,其间所有的相关对象都有其特定的属性与类型,而所有的信息都能够被作为检查施工对象几何特征过程中的相关基础,所以,与2D绘图相比,建模的要求更为严格,在BIM技术中,建模对象所必须包含的信息主要有:名称、类型、属性、元数据、ID号、创建日期、创建人等。另外,这项技术还可以实现检查执行,主要包含已经被解释过的相关规则标准及已经准备好的建筑信息相关模型等,因现阶段的规则标准都已经能够翻译为可读的机器代码,这便使得检查执行过程也相对简单起来。在结果报告方面,主要有可视化安全防护设备以及检查表两种形式。在安全措施方面,运用防御方法可视化的特征,相关决策者能够实现利用三维模型的形式进行决策,以便于使决策更具科学性与实际性,从而提升工程参与者对施工安全的认识。

2.以BIM技术为基础的施工安全评估指标

在水电工程施工系统中,想要合理应用BIM技术,便需要在工程施工前期,对所有安全规则进行检查,并对工程设计进行模拟评估。在传统的安全评估体系中,需要很多个领域内的相关专家共同参与,不仅浪费时间与资金,错误率也相对较高,而利用BIM技术进行模拟评估,便能够运用自动化的接口,使模拟评估更加快速,得出的信息可靠性也更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进行评估的主要依据便是安全评价体系,而评价体系的准确与否则会直接对评估结果科学性的高低产生影响,因此,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一定要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并结合相关专家的专业意见,以得出更为准确科学的结论。而以BIM技术为基础的施工安全评价指标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主要包括:人为因素,涵盖员工素质、安全教育、安全宣传等; 设备因素,涵盖设备管理、设备数量、设备状态等; 安全管理因素,涵盖现场指导、安全检查监控、安全规划等; 环境因素,涵盖项目难度、施工环境等。

3.以BIM技术为基础的施工安全评估算法

BIM技术作为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可以利用参数模型对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并且可以使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得到共享和传递,让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加以判断,作出正确的理解并提出高效的应对。BIM使设计数据、建造信息,维护信息等大量信息保存在系统中,在建筑整个生命周期中得以重复、便捷地使用。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评估中,设计、维护等都是围绕BIM进行的。

当前,国内外的相关领域对施工安全评估的研究都已经相对成熟,在评估方法方面,也更加多元化,现阶段主要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一种讲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科学结合的分析方法,能够利用数量的形式将人的主观判断表达出来;第二,模糊综合评价法,主要运用的原理是模糊关系合成,利用模糊矩阵对定量进行运算的方法,对科研成果进行描述;第三,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可以将其定义为半定量办定性描述方法,主要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第四,神经网络分析法,该方法能够讲知识系统科学的在整个系统内部进行分布,还具备自适应性等特点,可以运用补充学习样本的方法,充分结合新旧知识,完成系统安全的动态评价。

4.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BIM技术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这项技术具有保证工程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的特点,在应用前需要建立BIM模型,还需要制定相关安全评估指标,应用专业的评估算法,可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当前社会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的安全性越来越关注,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应用BIM技术后,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促进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中,茆培智,陈月,吴慧秀.丹东水功能区达标率计算两种方法对比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

[2]马峰,王千,蔺文静,王贵玲.基于指标体系投影寻踪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以石家庄为例[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03).

工程安全质量评估篇8

一、引言

众所周知,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还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地质灾害是可防可控的,只要采取正确的防治策略,就能够将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地质灾害评估是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控的基础性工作,正确的评估地质灾害的类型、危害,并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能够降低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危害。文章探讨分析地质灾害的评估内容、原则、方法,并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治的实际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地质灾害的评估原则

地质灾害的评估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的生态环境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性评估、地质灾害的损失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评估。为了达到更好的评估效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以相关的原则为指导,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1、从全局出发原则。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评估的作用,在进行评估工作之前,应该从全局出发,对地质灾害评估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安排,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做好评估的每一项工作,使评估工作发挥最大的作用。

2、突出重点原则。在评估的实际工作中,应该全面考虑相关因素,分清楚地质灾害的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对于重点区域应该加强评估工作,全面掌握该地区的地质信息,提高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正确的采取防治策略提供合理依据,更好的发挥评估工作的作用。

3、注重科技创新原则。地质灾害的评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运用,所以,在评估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各种科学技术的运用,以提高评估工作的效率,促进评估工作更好的发展。对于地质灾害频发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域,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加大力度,全面掌握这些地区的地质信息。同时,为了促进地质灾害评估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以更好的促进地质灾害评估的发展,提高评估工作的效率。

三、地质灾害的评估方法

1、调查野外地质环境。这是进行评估最基础性的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等的调查。在进行野外调查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不能遗漏任何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疑点。同时,野外地质环境调查也要结合当地的生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有层次的进行调查。例如,评估地区如果要建住宅小区,应该将重点放在工程地质条件上,重点调查该地区是否有危害工程建设的不良地质条件,例如,是否存在软弱夹层,是否存在溶洞,降落柱等不良地质问题。此外,还要评估周围的地形地貌,重点在地形高差和能形成不良地质作用的地貌类型上。又如,如果评估地区将要修建公路或铁路,那么重点工作应该放在线路两侧一定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条件上面,对其进行全面仔细的调查。为正确评估地质灾害和开展工程建设奠定基础。

2、收集地质环境资料。要对地质灾害进行全面评估,就得掌握该地区的地质环境资料,具体包括地质、地形、水文、气象、物探、地震、构造等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尽可能的详细和全面,并力求准确。同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还应该进行鉴别,提高资料的准确性,确保地质灾害的评估质量和评估水平。

3、划分地质灾害类型。野外地质环境调查完成后,应该对调查所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认真分析,并根据相关的资料,对地质灾害进行正确的分类,确定可能出现的各种灾害。在确定地质灾害种类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对灾害种类进行正确的划分,包括评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情况、水文条件、建设规划等内容。例如,如果评估区的高差比较大,采取建设措施的时候容易形成高边坡,并存在着松散的堆积物,这样的区域容易出现滑坡、边坡滑塌等地质灾害。而如果评估区的地貌比较复杂,沟壑比较多,沟壑的坡面或者沟中存在着松散的堆积物,并且当地的地形高差比较大,当地的降水比较集中,那么该地区则比较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如果评估区的地势比较平坦,本身已经形成人工深基坑,高边坡,并且基坑边坡存在着松散的岩层,那么该区域容易发生基坑边坡滑塌、滑坡等现象。总而言之,在类型划分的时候,应该全面考虑相关因素,以便为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治策略的采取提供依据。

4、评估地质灾害危害性。确定地质灾害的类型之后,正确评估其危害性是选择恰当防治策略的关键内容,因此,一定要正确评估出不同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在评估地质灾害危害性的时候,要综合和全面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危害性、发生时可能给人、财、物带来的损失等,做到评估适中,既不偏高,也不偏低。如果危害性偏高的话,容易造成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浪费,而如果偏低的话,可能会使相应的防治工程安全性不足,达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当地质灾害发生的时候,往往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不能发挥相应的防治效果。

四、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

当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完成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防治策略。具体来说,为了更好的防治地质灾害,应该采取以下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1、落实相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当地质灾害的种类和危害确定之后,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就是采取恰当的防治策略,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在选择防治策略的时候,应该坚持安全有效、经济适用、主次有别的原则,并将临时措施和永久措施结合起来,提高地质灾害的防治效果。

2、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坚持安全有效、经济适用原则,既达到防治地质灾害的目的,还保证防治方案的科学合理,尽量降低成本,以提高防治的综合效益。主次有别是指在采取防治策略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危害的大小,应该将主要的财力、物力放在防治危害性大的地质灾害上面,不能主次不分。在危害性大的地质灾害的防治上面要投入更多的财力,尽量降低其危害性,对于危害性较小的地质灾害,应该做到投入适当,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此外,还应该将临时措施和永久措施结合起来,对于需要永久防治的地质灾害,应该建立永久防治措施,保证周围的安全,避免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而对于无需永久防治的地质灾害,可以采取临时措施进行防治,这样既达到保证安全的目的,还能够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进而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综合效益。

3、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策略包括预防、监测和治理,应该优先考虑预防措施,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将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制定相应的技术规则,提高评估人员的责任感,提高评估质量,也能够防治地质灾害。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