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水利工程动态监管8篇

时间:2023-06-09 10:02:11

水利工程动态监管

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环境监测;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B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5-0147-02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巨大,而且在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搞好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一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但是随着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过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它往往破坏大量的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因此,在流域的开发,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水库运行中,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衡量一个水利工程的成败不仅要看它的工程技术解决的如何合理,还要看它在建设中对环境的影响是否有具体的、完善的解决措施。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在生态保护方面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法和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时并重,才能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措施,狠抓管理,才能实现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1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1.1 正面效益

水利工程在防洪、灌溉、供水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仅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也有着巨大的环境效益,有效减轻和防止了生态环境灾难的发生。水利工程能有效的控制河流洪水的主要要来源,减少因防洪、分洪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某些水利工程能改善局部小气候和生态环境,改变当地环境和景观。通过库区综合的开发计划,能够改善水生环境和促进渔业、栽培业,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成功例子可在葛洲坝、丹江口、东江库区发现。

1.2 负面影响

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子。而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流态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这是修坝带来的最大生态问题。水库蓄水后,随着水面的扩大,蒸发量的增加,水汽就会增多等等,容易发生水污染。一些水利工程建设造成河流形态的均一化和不连续化,造成河流形态多样性的降低,进而使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降低。需要强调的是,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河流上修建水利工程影响是不同的,要对具体的河流进行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影响的性质有利有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短期和长期的,在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中,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则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减免。流域和区域原来的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后,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因此,制订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计划是水利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2 水利工程环境监测中应重视的问题

为了掌握水库建库后流域生态系统的时空变化,对水利工程兴建前后库区及

大坝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实行全过程系统的跟踪监测,预测不良趋势并及时警报,发现问题并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及时为水库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等,建立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都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监测系统是一个具有多因子、多层次监测功能的统一管理系统,应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并分期实施,以保障监测系统高效率正常开展监测工作。水利工程涉及因素众多,相关关系复杂。监测规划应以库区为重点,兼顾下游及河口地区,实现以较少的监测站点获取较完整的有代表性的生态与环境监测资料。水利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是一个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系统工程,根据监测需要,应将现有机构优化组合,以获得最大效益。此外,设置的监测系统、监测站点应具有代表性,监测系统运作形式灵活,系统分级合理,具有较现实的可操作性等。环境监测对象主要包括对水质、水文、局部气候、山地灾害、水生物、陆生动植物、人群健康、大坝区域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等内容。监测的具体项目、位置、频率,应根据影响预测结果实际确定,按影响范围、程度、性质确定重点监测项目和一般监测项目。

3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对黄河小浪底工程环境保护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水质、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噪声、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文物保护等方面,同时,它们也是生态环境监测的重点对象。

3.1 空气污染

开挖产生的粉尘采用湿法作业减少降尘,爆破粉尘一般采用湿法作业、爆破前后洒水减少降尘。洒水设备可以购买也可以租用,但要进行经济比较。施工区设置锅炉的,烟气排放应满足有关规定和要求。施工现场及溶洞群内以改进施工方法为主,采用湿钻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粉尘污染,同时,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劳动保护。粉体物料要尽量采用管道输送,并对输送管道采取防泄漏措施。

3.2 水质污染

砂石料加工废水需进行沉淀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并将废水回用至生产加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基坑废水在沉降处理过程中,应加强水质监测,延长静置时间。混凝土拌合废水可在废水排放量相对集中的施工点,设置沉淀净化池,将pH值值调至中性,出水通过水质监测,达标后才能排放。含油废水应集中修配保养场,经沉淀、除油处理,含量小于5 mg/L时,排入附近荒地。营地必须设置生活污水收集池,污水经过化粪池发酵杀菌后由地下管网输送到无危害水域,有条件的可输送到当地污水处理厂。

3.3 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由于其来源和种类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它的处理方法应根据各自的特性和组成进行优化选择。对于有毒有害废物应尽量通过焚烧或化学处理方法转化为无害后再处。对一般废物的填埋处置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一致性,废物顶部必须覆盖植被、保持长期稳定,能防止风化侵蚀、洪水和扬尘。

3.4 水土流失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水土流失的预防,应从设计、施工过程甚至工程竣工后都给予充分的重视,设计时应尽量使挖填方平衡,提高土、砂、石料的利用率,减少废渣量等。施工中应尽量减少对地貌及植被的破坏,工程竣工后应搞好护坡造林和种草。根据工程情况采取必要的开挖面防护措施,取土场、弃渣场防护措施,以及临时工程防护措施等。

3.5 生态保护

水利工程要尽最大可能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的多样性,而保持河流的蜿蜒性是保护河流形态多样性的重点之一。同时,保持河流断面形状的多样性,尊重河流原有的自然断面形态。除此之外,河道防护工程的岸坡要采用有利植物生长的透水材料,水利工程设计应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开展生态监测和管理,对工程建设中形成的次生裸地要及时复土、还林。加强库区生物群落调查,处理好生物多样性与安全防疫的关系。

3.6 噪声防护

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避免在同一集中地点集中使用大量机动设备,施工单位应首选符合噪声排放标准的施工机械,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对敏感目标,可采取可采取限制施工时段、设置隔声屏障等工程措施。对高噪声作业场施工人员,应加强劳动保护,可配发耳塞、耳罩或头盔等防噪工具。

3.7 文物保护

建立文物保护评价制度,健全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依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按照“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基本建设”的原则,力争民生工程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达到“双赢”。构建前期工作协调机制,搜索建立“基本建设文物保护经费基金”,使“文物保护先行”制度化、具体化。建立实施与验收协调机制,优化、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投资计划的关系。还要注重后期管理,强化文物适度利用和展示。以三峡工程为例,国家建立了三峡博物馆,延伸了水电文化内涵,丰富了物质载体,挖掘了文化资源的经济潜力。

3.8 环境监测

根据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建立一个以人类生态环境为中心,以库区为重点,延及库区下游与河口相关地区所组成的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多层次的监测网络。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测指标体系,完整的监测管理体系,保证水利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网的正常运行。对所有大规模项目都需要在运行阶段进行定期监测,监测对象包括大气、水、噪声、土壤及自然生态的其他要素,优先污染物优先监测,要全面规划、合理安排。

4 结 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和运用,对周围环境必然产生各种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区域生态与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把加强环境管理与监测作为水利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研究提出生态保护要求及采取的对策和措施等,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配置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解新芳.黄河小浪底工程环境保护实践[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篇2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保持监测;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的出发点是保持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内容就是运用地面监测、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信息获取途径和处理手段,对水土流失的成因、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

一、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一)、水土保持监测是提高水土保持现代化水平的基础

目前,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作为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的监测预报,在监测网络建设、监测设施设备、监测手段、以及监测成果用于实践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全面提高水土保持治理与监测预报的现代化水平,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所以我们必须从基础抓起,从现在抓起,让水土保持监测预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保护,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行业的社会影响力。

(二)、水土保持监测是确立水土保持决策的基本依据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成因复杂、面广量大、危害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以及群众生产、生活影响极大。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全国水土流失程度和生态环境状况,科学评价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至关重要。

(三)、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的作用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对水土保持起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科学的监测,为水土保持提供各类精确的数据信息,有关部门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措施,从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和重要手段。通过动态监测可以判断水土保持的治理是否有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而且是完善和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水平的基础;2) 为后期项目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数据。通过动态监测获得一套科学、完善的信息库,为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的评价、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等提供基本资料;3)为了保证水土工程执法的公正性、公开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水土保持动态监测要提供尽可能完善和科学的数据;4)通过动态监测可以为水土保持的宣传提供依据,有利于科学地评价生态环境建设的综合效益,有助于国民经济建设更好、更长久地发展。

二、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存在的问题

当前水土保持动态监测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运行管理经费渠道不畅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二期工程,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委托的水土保持监测总站负责监测点的建设管理和资金管理,工程完工后移交到各监测点所属监测分站或县水保(利) 局进行运行管理,但运行管理办法相对滞后。在实际的运行管理中,各分站和县水保(利) 局因本身经费极为紧张,无法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监测点的运行,即使省厅安排经费到部分县水保(利) 局,也多因无明确规定,所以被挪作他用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监测设备稳定性较差,实际设施与理论要求有较大差距。二期工程所采购的监测仪器设备虽然是经过层层筛选、专家确认的,但实际运行时仍存在稳定性差的情况。

三、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的原则

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的目的不言而喻,概括起来就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情况以及水土流失动态和发展趋势。考虑到动态监测的服务对象对参考数据的需求情况。

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有效性。要避免监测方法、监测方式、指标等混乱和无规律可循,要注意监测的描述和表达等应遵循全国统一标准,监测的范围要划分明确,手段方法有机结合起来。2)综合性。主要体现在监测方法和监测对象的综合性。监测过程既要应用高科技又要应用常规监测方法,二者相互补充,各取所长,努力使监测成本最低而结果最有效。3)动态性。所谓水土监测的动态性就是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监测,为水土保持状况提供静态和动态数据。4)层次性。要注意监测层面的宏观性和微观性,监测地点可以在全地区、重点地区或典型地区进行。

四、做好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工作的建议

由上可得,全面提高水土保持动态监测预报水平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要做好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工作,必须坚持创新理念,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管理,制定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提高其自身素质。要求工作人员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娴熟的职业技能和耐心的敬业精神。2)完善监测管理制度。要真实、全面地预测对象区域在工程建设、运行过程中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量和其危害。3)提高监测手段,实现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的现代化。这点是做好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工作的关键所在。我们要积极开展RS、GPS、GIS在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工作中的运用研究,将这些现代化高科技与传统的监测技术相互结合,建立起一个集监测、传输、处理、为一体的信息监测系统,模拟一个能够动态反映水土流失状况的空间数据库,致力于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技术的创新和完善,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的现代化水平。

(一)、严格资金管理

在资金管理上,始终坚持按照项目资金管理规定,落实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设立了工程专账和资金专户,配备了专职会计、出纳。工程采用报账制,市水土保持局与承包者签订协议,在施工期由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签字,竣工后由验收小组签字结算,再经市水利局、财政局、审计局审核合格后,凭发票和验收结算单到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报账,避免了挪用、挤占、虚列开支资金现象。项目财务账目清楚、手续齐备,资金管理符合国家规定,补助资金做到了及时向群众兑现,真正做到了“一批”(一支笔审扎口、“二专”(专款专卿、“三有”(有财务人员、有专人专账、有发票收撂 ,“四统一”(统一报账制、统一物资材料采购制、统一投资预算标准、统一验收结算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项目资金的非工程性开支,确保了投资足额用在工程上。

(二)、规范文书档案

工程建设是硬件,资料管理是重点。为了抓好各类资料管理,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整个运作过程都建立了文书档案。工程完工后整理文书档案,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图纸、监理资料、施工合同、图像资料、水土流失监测资料、监督执法及省、地、市、乡有关文件等。这些资料记录了小流域治理的全过程,也为全市水土保持工作走向正规化、规范化打下了基础。

(三)、分层级推进不同的监测手段,省级推进高科技监测手段,监测站( 点) 尽量使用成熟、传统的监测方法。考虑到当前水土保持监测理论与实践的情况,大范围推进先进、高科技的监测手段会存在较大风险。

总之,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的原因复杂、范围大、危害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以及人民生产、生活影响极大。所有这些信息,只有通过科学的监测才能掌握,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对水土保持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科学的监测,为水土保持部门提供各项准确的数据,他们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措施,从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参考文献

[1] 孔德树.“3S”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及展望[J].中国水土保持.2005(05): 123-125.

篇3

(1)跨流域调水与流域内用水、流域与区域用水矛盾日益尖锐。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线工程从长江调水到我国北方缺水地区,东线工程已于2013年通水,中线工程已于2014年10月通水,“引江济汉工程”已于2014年8月通水。此外,为解决区域缺水问题或满足水生态修复等需要,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还规划了一系列区域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如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湖北省“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安徽省“引江入巢济淮工程”等。而长江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达,中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中下游地区用水需求巨大。跨流域调水与流域内用水、流域与区域用水矛盾日益尖锐。

(2)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导致流域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尽管目前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高,但部分水资源开发活动已引发了湖泊湿地萎缩、少数支流部分河段脱流干涸、珍稀水生动物濒危程度加剧等生态环境问题。一些闸坝建成蓄水后改变了水情,引起局部水域纳污能力下降、水质变差,对生态环境产生的长期、累积影响将逐渐显露。近年来,国务院确定了长江经济带建设,溯江而上,又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贵安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一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国“十二五”规划的13座内陆核电站,有10座布局在长江流域;城镇化建设,宜宾等区域规划的页岩气开发,用水量都将巨大。产业发展布局中,工业园区、化工产业等呈现由下游向中、上游转移的趋势。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布局的发展变化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如何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是流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面临的重要挑战。

(3)水生态文明建设等对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深化水利改革等国家和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对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水资源管理需要深入分析新形势,落实新要求,找准流域水资源管理定位,推进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水资源管理中,要严格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发挥“三条红线”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的作用,推动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统一调度,保障经济转型升级合理用水需求;要狠抓落实,建立和落实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简化行政审批,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督,逐步确立流域、区域和取水户水权,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等。

2管理工作现状

(1)取水许可管理。目前,长江委保有取水许可证144套,约占流域总发证套数62000多套的0.2%,总许可取水量11000亿m3,约占流域总发证许可取水量30000多亿m3的37%,其中,河道内取水许可证29套,许可取水量10600亿m3;河道外取水许可证115套,许可取水量400亿m3。几年来,长江委进一步规范了水资源论证制度,落实了施工用水取水许可、延续取水评估和取水许可证换发制度;加强了对委管取用水户的培训和监督检查,规范其取水行为和受委托监管单位日常监督管理内容和责任。

(2)流域水资源配置与调度工作。长江委已制订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并报送水利部;完成了汉江、嘉陵江、岷江、沱江和赤水河的水量分配方案,正在开展金沙江、牛栏江、乌江水量分配方案编制工作;另外,还组织编制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量调度方案》。长江委将逐步推进河流及跨流域调水水资源统一调度,探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澜沧江水量调度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2012,2013年澜沧江枯水期水资源统一调度;正在研究长江大通以下引江调度与管理,积极推动下游引江工程统一调度;长江流域第一批(汉江、嘉陵江、金沙江、牛栏江、氵舞水、水阳江、澜沧江)和第二批(长江下游干流、乌江、洞庭湖、鄱阳湖等)江河水量调度方案编制已列入水利部计划。目前,长江流域已基本建立了规划水资源论证体系,开展了工业园区、城市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和河流规划等四大类型论证工作。

(3)流域水资源监测评估工作。根据《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4年)》,长江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及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长江委以长江流域片现有54个国控省界断面水量监测点为基础,从2012年起组织编制了《长江流域重要控制断面水资源监测通报》(月报、年报),并从2014年起启动了长江流域省界年度水资源监测数据分析评价工作,为水资源管理监督考核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4)汉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按照2012年12月水利部批复的《汉江流域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方案》,明确了建立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监督管理与评估制度等六大任务。长江委成立了工作协调组,编制了汉江试点工作实施计划,明确了分工,细化了任务,确保试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3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在取水许可、流域水资源配置和调度、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①落实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的限批条件尚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骨干水资源配置工程尚未纳入取水许可管理;②跨省河流水量分配工作尚未完成,国务院已明确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三条红线”指标,但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区(不含红河)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方案尚未批复,已下达的各省区用水指标如何与流域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以及正在推进的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有效衔接,尚需进一步研究落实;③机构和队伍、经费和技术支撑、水资源监测能力等还非常薄弱。面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深入推进,全面建设水生态文明的新要求,水资源管理还需从以下6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1)建立电调服从水调的水资源调度秩序。《水法》明确规定流域机构要“制定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实施水量统一调度”;《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提出流域管理机构要“依法制订和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并强调“区域水资源调度应当服从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水力发电、供水、航运等调度应当服从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一经批准,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等必须服从”。但目前,水资源统一调度,特别是电调服从水调的水资源调度秩序尚未建立,导致水资源利用矛盾日益凸显,供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例如,2014年,上海市水务局提出了关于增加长江大通下泄流量应对咸潮入侵解决上海市供水困难局面的要求,四川攀枝花市水务局提出了请求协调解决沿江取水难等问题;另外,“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等鱼类自然繁殖问题,缓解汉江中下游“水华”和鄱阳湖、洞庭湖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生态调度问题,都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迫切需要建立统筹协调电网、取用水户、水力发电工程、航运、跨流域调水的水资源调度会商制度和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制度,协调好水电站生产、群众生活和生态用水的关系,形成电调服从水调的水资源调度秩序。

(2)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考核的流域工作机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涉及取水许可、水资源配置和调度、“三条红线”考核等多个方面的流域水资源管理,其中,“三条红线”考核迫在眉睫。《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2013〕2号)、《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水资源〔2014〕61号)相继实施。目前,水利部已着手开展2013年考核工作,一些省份编制和上报了自查报告,但水利部尚未明确流域机构“三条红线”考核的职责。胡四一副部长在2014年召开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各流域机构要整合流域内相关力量,按照统一部署,配合做好考核技术核查与现场抽查等工作。面临紧迫的“三条红线”考核管理形势,长江流域亟待建立流域考核工作机制。

(3)落实和探索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资源管理着力点。结合流域机构管理职能和长江流域的实际,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流域重要水利水电工程、水系节点、重要城市、省界4类流域控制断面最小下泄生态基流流量管理,河湖连通工程和闸坝生态调度,节水减污等内容。目前,结合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长江委管理的水利水电工程,虽然逐步明确了最小下泄流量,但存在控制断面最小下泄流量监测和监督措施缺乏,生态调度条件不明确、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流域机构节水工作主要局限于指导性工作,整体推动流域节水减污缺乏有效的工作抓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资源管理着力点尚待进一步落实和探索。

(4)加强水资源监测评估能力和工作。①控制断面监测设施亟待配套完善。多年来,长江流域片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方面投入较少,监测能力薄弱;为防汛抗旱服务而建立的河流水文监测站网不能满足当前及今后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考核的需求,严重制约了长江委流域水资源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②长江委管理的取水户监控系统亟待建立和完善,目前还有大量的取用水户尚未纳入监测。③管理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长江委经与各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商,按照就近管理的原则,将绝大部分委管取用水户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委托给了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少部分重大取水工程和跨省界取水工程由委相关单位(水文局、丹管局、陆管局)实施日常监管。目前地方监测队伍和长江委水资源监督管理队伍也十分薄弱。④监测制度尚需按照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进一步规范。

(5)加强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规划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和支撑力度不够,一些重要跨省支流综合规划、专业规划和区域规划尚未编制或批复,已经批复和编制的规划存在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和工程规划脱节的现象。水资源管理公报、年报编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长江流域水资源相对丰沛,相关部门普遍对水资源管理、节约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示范和宣传工作有待加强。

(6)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随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水资源管理任务日益繁重,但长江委水资源管理人员偏少,尚未成立支撑流域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水资源管理中心,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地方各级水资源管理人员更加缺乏,多数地方甚至尚未配备专职水资源管理人员,难以承载日益繁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

4思路及对策

长江流域近期水资源管理的总体思路是:上游重点抓蓄水工程管理,中游重点抓汉江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管理,下游重点抓沿江大型引江工程管理;流域重点抓“三条红线”控制、水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统一调度、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水资源监督管理等。近期围绕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推进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扎实抓好现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水法》确立了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赋予了流域机构的法定管理地位,确立了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制度、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制度、节水“三同时”制度、计量收费和超额加价制度等。限于人力财力投入问题,目前水资源法律法规确定的各项制度并未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在当前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大背景下,切实落实《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取水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比任何管理制度的创新都更显重要。

(2)建立电调服从水调的水资源统一调度秩序。以单个水库的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蓄水计划和调度方案审查、审批为抓手,明确最小下泄流量等工程调度运用条件,做好单一工程水资源调度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梯级调度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省界断面、重要水利工程、流域水系控制节点、重要城市4类控制断面的监测和监督管理,逐步构建电调服从水调的流域水资源调度秩序。目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加强蓄水工程蓄水计划与调度管理,结合蓄水工程延续取水,协调梯级工程之间蓄泄关系,完善已办理取水许可的蓄水工程调度运行方案,确立单一水库电调服从水调的秩序。②逐步推进澜沧江、汉江、嘉陵江等河流水资源统一调度,积极探索建立汉江流域和金沙江中下游等水量调度联席会议制度。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启动汉江水量调度监督检查工作,逐步形成涵盖全流域的水量调度监督检查制度。

(3)探索建立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全力以赴完成汉江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试点各项工作,总结试点工作在体制机制、技术支撑、监督监控等方面的经验。进一步配合水利部组织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指标核算工作。按水利部统一部署,对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评估报告进行技术复核评估和典型抽查复核工作。在分析总结2013年度考核工作的基础上,开展2014~2016年度相关省区考核评估工作,并逐步形成长江委考核能力和工作机制。

(4)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资源管理工作。①加强流域节水减污管理工作。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完成流域内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第四批试点的验收工作,配合水利部水资源司开展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复核工作,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事后监督管理;开展长江流域“十三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开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定额评估工作,加强流域用水定额管理;逐步开展各行业《节水措施方案》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用水单位的节水管理,推动委管取水户节水,力求以点带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配合水利部和工信部开展节水工艺、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工作;加强队伍建设,逐步建立流域节水专家库;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体开展节水宣传工作。②推进流域重要控制断面最小下泄流量管理工作。加快流域重要水利水电工程、水系节点、重要城市、省界4类断面的监测系统建设,加强控制断面最小下泄流量监管。③推动开展河湖连通工程和重要调蓄工程生态调度工作。着力推动开展生态调度需求研究,以及沿江闸站、河湖连通工程和金沙江梯级、丹江口水库等重要水利工程生态调度工作,保障河流合理流量和湖泊合理水位。

(5)加强水资源配置管理,保障经济转型升级的合理用水需求。首先优化配置水资源。积极争取水利部批复长江流域和西南诸河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方案;在完成第一批汉江、嘉陵江、岷江、沱江及赤水河水量分配方案工作基础上,组织开展第二批金沙江、牛栏江、乌江水量分配方案编制工作,推动开展第三批河流水量分配工作;继续推进其他生态敏感、供用水紧张的跨省中小河流水量分配工作;积极推进水资源规划论证工作,从宏观上引导经济社会高效用水、合理布局生产力;继续推进重庆两江新区水土片、龙盛片水资源规划论证工作;结合汉江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开展谷城等5个县城、安康市等5个地级市和汉中市航空工业园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争取经费,继续开展河流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推进长江规划经济带、重化工建设布局、核电布局等与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关系密切项目的水资源规划论证工作。其次,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严把水资源论证质量关,促进新建项目符合经济转型发展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要求;把好延续取水评估关,促进项目节水升级,从严核定项目取水量,明确委管取水户取水权,适时探索开展水权交易。同时,加强管理经验的交流和总结,全面规范和落实取水许可管理制度,加强行政审批的事中和事后监督,对取水许可批复的建设项目,建立项目建设跟踪制度,完成委管取水户第一轮监督检查工作,推动落实取水许可管理各项制度措施。

(6)加强管理能力建设和基础工作。①大力推进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促进2014年完成的长江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一期建设形成监控能力,推进建设长江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二期建设;积极争取开展西南诸河和汉江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明确取水户取水计量和水资源监测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动形成流域水资源监控断面和取水户、沿江取用水口门实时监测能力。②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充实水资源管理队伍。③积极组织水资源费征收项目的申报工作,为水资源管理工作做好技术支撑。④加强公报、年报编制工作,逐步推行用水大户逐一统计和典型样本推求相结合的方法,强化数据结果合理性分析和复核工作,进一步提高公报、年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⑤提升监督管理能力,完善监督队伍建设,逐步理顺流域水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推动长江委专业化的取水许可监督队伍建设,敦促地方保障监督人力和监督经费,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要求,对监督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提升监督管理能力。

(7)加强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以《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国务院647号令)规定的长江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度可调水量和水量调度应急预案管理职责为抓手,协调好汉江水资源调度、丹江口水库和引江济汉调度的关系,逐步构建长江委中线工程水资源调度管理机制。着手开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2015年度可调水量报告编制和审查工作,协调淮委开展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2015年度可调水量报告编制和审查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配置和调度管理制度。

5结语

篇4

关键词: 水利工程 自动化控制 应用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各水利枢纽纷纷进行计算机综合自动化改造和建设。其原有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水利枢纽管理和运行的需要, 急需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水利枢纽计算机信息建设管理,以提高水利行业生产力水平,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

一、水利工程自动化控制应用

1 对水泵机组的监测控制

泵站中水泵机组作为重要的能源转换机电设备载体, 主要由同步电动机和水泵两大系统组成。在水泵机组开机时,微机自动化监控系统应首先打开防洪闸门, 实时启动清污机运行, 并动态检测同步电动机组励磁系统是否具有良好的运行工况。当自动化系统通过内部自动判断程序确定各类启动条件均满足预设参数要求时, 方能进入开机控制程序。水泵机组在正常启动后进入实际运行过程中, 微机自动检测系统就会进入实时检测动态控制程序, 通过相关传感器元件动态监测机组各机构元件的工况特性数据, 通过内部运算程序的动态分析判断,随机记录并实时调节,保证机组处于最优运行工况。系统在自动自检过程中,如发现系统故障时,会实时操作相应执行机构完成事故跳闸或报警动作。

2 对公用辅机系统的监测控制

油、气、水等公用辅机系统是水泵机组能够高效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系统。微机自动监控系统会动态采集各类公用辅机系统的运行特性数据,如采集油系统的油压力、供油量、供油时间等, 当微机系统检测到油压降低到预设下限值时, 监测控制系统就会自动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自动启动高压备用油泵完成自动加油工作;而当油压上升到预设的上限值时, 系统就会自动发出跳闸信号, 操作油泵系统的控制开关, 完成停止加油工作。同时, 在对油系统进行控制时,可以利用内部DSP数据处理单元动态记录所加的油量、加油时间等数据, 为工作人员对油系统运行性能分析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信息。同理,监控系统还可以对气、水等系统工作状态、压力等参数信息进行动态采集和实时判断, 保证所有公用辅机系统具有良好的运行工况。

3 对励磁系统的监测控制

微机监测控制系统上位机在机组启动和运行过程中, 可以实时显示和记录现地励磁装置晶闸管元件的运行参数。工作人员在上位机上可以按照调度要求, 设定任意闭环调节,以完成机组恒功率因素运行、恒电流运行、恒无功功率运行等运行工况状态的实时调节切换。在微机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中, 设置了中控与现地相互备用的综合调节方式, 当微机系统上位机出现故障时, 运行人员可以将执行权交由现地的励磁综合控制单位, 通过可视化人机互通触摸屏系统在现地通过键盘或触摸软电子按钮对励磁系统进行直接调节, 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当同步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失步”、“励磁保护跳闸”、“励磁失控”、以及“励磁控制系统内部故障”时,微机监控系统不仅会通过上位监控系统以声光等报警信号提醒中控运行人员进行相应故障单元排查, 同时还会在现地触摸屏系统中进行显示报警,防止人员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4 对保护系统的监测控制

微机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与水泵机组自动化保护装置相互搭配, 实现同步电机纵差、过流、低频率、零序差动、失磁、失步、低功率等跳闸保护。同时通过多种运行模式切换, 实现泵站主变、站用变、以及同步电动机间的灵活搭配完成以上多种保护功能。在对机组进行监测时,除计量水泵机组所消耗电量外, 还可以监测水泵机组上下导瓦、推力瓦、水导瓦等部件的温度、励磁特性参数、励磁系统运行工况等数据信息,并通过内部DSP数据处理单元,生产相应调节控制信号和保护命令, 保证水泵机组高效稳定的运行。微机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还具备智能预测判断功能, 系统内部程序可以利用历史运行数据、波形等参数信息,通过内部智能判断功能程序, 形成相应的故障预测决策, 便于工作人员及早发现系统运行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 有效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微机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还可以将所获得的实时数据信息通过通信交换机,利用信号远传通信通道,构筑区域泵站群的动态监测控制保护和远程调度系

统,保证区域泵站群具有良好的运行工况。

5 泵站全局可视化监视

在微机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上位机可视化人机互通界面上, 设置了整个泵站的电气主接线、主变监视、水泵机组单元监视、开机判断闭锁流程图、停机判断闭锁流程图、油气水等公用辅机系统、闸门控制系统等层次重叠菜单画面。泵站运行管理人员只需通过鼠标直接选取上位机上各功能菜单选项, 就可以对整个泵站系统的运行工况状态和数据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便于其制定高效合理的运行调度计划。为了便于管理, 在微机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中为每个运行管理人员都设置了自己的密码, 只有在管理界面上输入正确的个人信息后, 方能通过监控系统对整个泵站系统进行管理。微机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中还设置了多层防护闭锁程序, 有效防止人为误操作事故发生, 保证整个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二、水利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管理

1 提高全社会对水利工程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了解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在信息社会背景下的重大意义。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让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水利工作人员从信息社会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到实现水利工程

信息化的总要性和迫切性。

2 加快培养水利工程人才的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培养大量信息化人才。如何培养信息化人才就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通过高等学校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根据水利工程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建立不同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水利工程人才的需求,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推进员工的培训,加强对水利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加强信息技术人员的现代水利工程理论与知识培训,培养既能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又掌握基本知识。

3 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立法,加大对计算机犯罪的惩处力度,从法律层面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企业必须克服“重建设轻安全、重技术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思想,逐步建立以“检查与管理、保密与防护、检测与防治、测评与服务”为基本架构的安全管理和技术系统,通过管理和技术两种手段,使水利工程实施的企业信息系统的技术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具体可以包括建立严格的系统加密措施、建立严格的数据存贮措施、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措施等。

4 将强软件系统的管理。当水利工程不再是孤立的系统,而与一个实时处理、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它与其他业务系统和外界连接,可以直接从其他系统读取数据,并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存储和传输。水利工程的报告也可以采用电子联报方式进行实时报告,用户可以随时获取有用的水利工程的动态信息进行决策,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结束语

水利自动化工程是指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水利信息自动采集和水利设施自动控制的专项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水利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建设环境和技术支持,水利自动化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水文测报、洪水调度、大坝监测、水质监测等水利建设的各个方面,大幅提升了水利现代化管理水平,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艳.山西引黄工程全线自动化系统浅谈[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01)

[2] 莫成全.浅析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应用[J]. 科技资讯. 2011(03)

篇5

 

一、节水行动

1、农业节水提升工程。开展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升级改造工程建设。1月完成利农河、洪湖圩灌区2021年项目招投标工作以及淮涟灌区、渠北灌区2021年度工程实施方案批复,启动招投标工作;加快洪金、渠南等7个大型灌区“十四五”现代化改造规划编制。2月开工实施利农河、洪湖圩灌区2021年项目,推进淮涟灌区、渠北灌区2021年度项目招标。3~5月推进淮涟灌区、渠北灌区和利农河、洪湖圩灌区的项目建设。10~12月强化2个大型灌区、2个中型灌区工程建设管理,争取当年任务当年完成。做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及农业用水服务工作。1~2月制定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月度清单,督促各县区开展水权分配、用水定额下达。3~5月开展水价改革计量设施维护,发放农业水费公示表。6~9月为重点开展月,主要检查计量设施完好情况及灌区用水量情况。10~12月汇总各灌区灌溉用水情况,按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要求形成台账资料。同时全年做好农业用水服务,加强水费政策宣传,及时处理农业用水涉及水费的咨询、投诉等,提高用水效率。聚焦灌区节水技术提升,探索“轮灌+物联网”精细化灌溉管理模式,利用已建成的灌区管理信息化系统,通过辅助决策,科学制定灌溉制度,有效发挥水资源利用效率。10~12月通过走访调研,推动条件成熟的灌区开展水效领跑者创建活动。(责任单位: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处、市节约用水管理服务中心、市供排水管理中心、市淮涟灌区管理所、市洪金灌区管理所)

2、企业节水增效工程。开展工业节水系列专项行动。1月下达市管用水单位2021年用水定额和用水计划。7月深入供水企业,组织“供水管网减损”和“特种用水行业节水”专项行动。8月开展“水平衡测试和用水审计”和“工业节水”专项行动,指导工业企业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9月开展“用水效率标识管理”和“超定额超计划‘两超’整治”专项行动,协调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深入建材市场,组织用水器具抽查活动。(责任单位:市节约用水管理服务中心)

3、城市节水深化工程。全力推进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核工作,确保顺利通过。3月召开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迎检推进会。结合第29届“世界水日”、第34届“中国水周”,于3月下旬举办第11届淮安水文化周活动,开展节水成果巡展等系列节水宣传教育活动。4月初步形成复查迎检档案资料。5月完成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相关材料和节水宣传片上报工作,准备好迎检现场,举办城市节水宣传月暨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迎检宣传活动。(责任单位:政策法规与监督处、办公室、市节约用水管理服务中心)

4、社会节水提标工程。实现节水型社会全覆盖,4月指导各县区及相关用水户开展节水载体创建工作。5月指导各县区开展节水工作特色化建设。6月对2020年度省级节水型学校申报单位开展市级验收及申报材料上报。7月检查推动各县区落实水资源费八折优惠政策。11月完成各类节水型载体市级验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将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非常规水利用作为推动社会节水主攻方向全力推进。在专项规划、激励政策、工程建设等方面加大探索与投入。年落实示范项目不少于4个,力争落实1个合同节水项目。(责任单位:市节约用水管理服务中心)

5、节水监管强化工程。做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相关工作。1月做好省对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2月开展市对县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4月完成2020年度全市水资源公报编制。5~6月完成《淮安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修订)》报省水利厅审查,报市政府批复实施。6~9月组织开展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通报问题整改工作。(责任单位:水资源管理处)

6、节水法制建设工程。4月修订起草《淮安市重点用水户监督管理办法》。5月完成《淮安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送审稿上报工作。针对违反《江苏省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相关违法行为,及时排查收集线索,适时开展执法行动。(责任单位:政策法规与监督处、市节约用水管理服务中心、市水政监察支队)

二、清水行动

7、“三水”根治攻坚工程。系统开展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萍等水面漂浮物治理。1~3月总结“三水”治理调研成果,配合出台相关制度文件。4~10月根据三水调研成果,开展百日攻坚系统治理,并适时开展督查。10~12月总结形成治理经验。(责任单位:市水生态建设服务中心)

8、城乡畅源活水工程。统筹实施城乡水系连通和河道综合整治,加快城市畅源活水方案落地,实施2020年淮安市城区河道轮浚工程,一季度完成清淤,二季度完成验收。实施县乡河道疏浚,1~4月进行方案编制招投标,5月全面开工建设,12月组织扫尾并开展县级验收。(责任单位:规划计划与基本建设处、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处、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市水利规划服务中心)

9、生态河道建设工程。对现有生态样本河道进行扩面提质增效,通过系统治理、综合施策,构建美丽幸福的生态河湖。联合河海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调研,实施城乡清水科技攻关项目,分析研究导致水浑、水脏的各类因素,围绕“浊变清”目标,分类组织课题研究,提出治理措施,分步推进项目试点,为城区河道骨干河湖及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探索经验。强化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1~2月督促各县区编制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年度实施方案,启动项目招投标工作。3~5月各县区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全面开工,10~12月强化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确保年度任务当年完成。开展生态示范河道创建,投资2.5亿元建设红旗河、纬渠、利农河等8条示范河道,推进岸线修复,打造优美的生态空间。1~10月组织督查推进,11~12月申报省级生态示范河道。(责任单位:生态河湖处、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处、市水生态建设服务中心)

10、退圩还湖治理工程。开展洪泽湖、高邮湖等湖泊治理保护。在洪泽湖退圩还湖实施方案获批的基础上,结合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安全建设,完成项目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标等前期工作,4月组织召开全市洪泽湖治理保护工作推进会,部署住家船攻坚和退圩还湖启动工作,加快内源污染整治。年底完成2021年生态修复示范项目、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近期建设工程、退圩还湖土方工程等。(责任单位:市洪泽湖生态治理服务中心、生态河湖处)

11、入湖河道整治工程。继续开展洪泽湖等湖泊入湖河道治理。跟踪洪泽湖10条入湖河道整治情况,年内完成南淮泗河等洪泽湖入湖河道整治工程,推进外源污染整治,保障入湖水质达标。(责任单位:规划计划与基本建设处、市洪泽湖生态治理服务中心)

12、滨水景观提升工程。继续实施大运河里运河城区段市管水利工程景观提升工程,一季度完成建筑物改造,二季度完成西片区绿化,三季度完成东片区绿化,四季度完工验收。开工实施市区段岸线整治工程,一季度完成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批,二季度完成项目立项审批,开展施工图设计,三季度组织施工招标并开工建设,四季度全面施工。(责任单位:规划计划与基本建设处、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市城市水利工程管理中心)

三、护水行动

13、“234”整治巩固工程。深化落实河长、湖长和断面长制,常态化开展“两违三乱清四乱”等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强化“河长抓、抓河长,强责任、强监管”机制体制保障,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配合、有效履职的良好局面。做好河长制技术助理工作,开展定期、不定期巡查,建立巡查台账,对巡查发现问题进行及时登记跟踪。(责任单位:市水生态建设服务中心、市水政监察支队)

14、河湖规范管控工程。实行划界全覆盖,2~6月完成大中型灌区干支渠、县级重要河道管理范围划定。7~12月启动乡级及以下河道管理范围划定。编制完成市、县(区)两级58条骨干河湖保护规划,1~3月组织市直和县区河道保护规划审查,4~12月完成政府层面报批。定期开展对城区大运河、里运河等河道堤防巡查,规范涉河项目,提升河道空间管控意识。对二河等涉河项目进行普查,查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涉水项目建设管理,3月出台小微项目审批办法和涉水项目建设管理制度,4月确保国家级开发区全链审批赋权清单落实到位,5月下放一批市级涉河项目审批权限。(责任单位:生态河湖处、市水政监察支队、市城市水利工程管理中心)

15、智慧监管提升工程。常态化做好科技强监管管理工作,注重人技结合,建设一支市直水利系统信息化巡查队伍。利用 “千里眼”平台、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多种手段开展河湖、水源地巡查。千里眼平台,每天巡查一次;人工每周巡查二次;无人机每月巡查一次。11月完成淮安市饮用水源地应急预案修编,并开展一次应急演练。持续优化智慧河湖长制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感知一张网、河湖一张图、使用一盘棋、问题一站通、生态一体管”的河湖智能管理大平台。(责任单位:办公室、市水生态建设服务中心、生态河湖处、水资源管理处、市水政监察支队、市入江水道管理所、市古黄河枢纽控制工程管理站)

16、三级联动扩面工程。推广县乡村河道管护三级联动,形成全市推广方案,科学确定河湖管理事权,落实基层巡查职责,充分发挥河湖网格化、段格化管理中群众作用。3月份完善骨干河湖网(段)格化管理机制,4~6月份划分河湖管理事权,7~12月调研并制定骨干河湖管护跨区联动机制。(责任单位:生态河湖处、市水生态建设服务中心、市入江水道管理所、市古黄河枢纽控制工程管理站)

17、五湖联防共治工程。出台我市跨界河湖协同共治方案,形成常态化机制,统筹推进“五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治理和管护的目标。以洪泽湖为试点,成立洪泽湖联合河长制会议平台,聘任洪泽湖涉湖县(区)、乡、村级联合河长,开展洪泽湖联合巡湖与联合河长制启动仪式。9月举行“五湖联防联控、多方共治共享”签约活动(洪泽湖、高邮湖、白马湖、宝应湖、射阳湖)。(责任单位:市水生态建设服务中心、市入江水道管理所、生态河湖处)

18、执法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市县(区)水利部门、水利公安联合执法。不断深化执法能力建设,6月举办全市水利系统依法行政能力提升培训班。9月组织开展2021年度全市水利系统行政执法案件评查活动。(责任单位:政策法规与监督处、市水政监察支队)

四、配水行动

19、重大项目突破工程。按计划有序实施流域治理、区域治理、城市水利、农村水利、水生态建设、水利管理六大类工程,年度计划完成水利投资3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启动实施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近期建设等,继续实施江苏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近期治理工程淮安市境内工程、淮河干流除险加固工程及滩地居民迁建工程等。对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等实行清单管理,完善工程建设风险防范机制。(责任单位:规划计划与基本建设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处、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市水利规划服务中心、市水利工程安全和质量监督站)

20、用水计量配置工程。全面推动治水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配置,开展生态河湖健康评估。1~3月科学下达用水计划和水资源管控指标,推进生态流量(水位)确定和管控工作,8月启动编制重点河湖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方案。完善用水户用水档案和统计制度,强化重点用水户监管。落实生态管控措施,对境内的南水北调输水干线、苏北灌溉总渠等重要河流断面节点和湖泊水位、水量加强监控。(责任单位:水资源管理处、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市节约用水管理服务中心、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处)

21、水旱防御预备工程。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及应急处置工作。2月组织开展市、县两级水利工程汛前检查工作。对盱眙中型水库“三乱”“两违”整治情况进行检查督查。5月底前对县(区)防汛队伍进行专业培训,组织防汛抢险演练。完成盱眙周港水库防渗处理。防汛物资保障方面,完成2021年度防汛物资采购项目,计划采购一批新型抢险设备,以满足新形势下防汛抢险需求;推进西仓库(杨庄仓库)建设一期工程,加快现代化改造提升。(责任单位: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工程运行管理处、市防汛物资管理中心)

22、水源科学调度工程。不断推进防汛防旱决策指挥智慧化、巡查防守社会化、抢险救援专业化、调度管理精细化、督察问效常态化,实现防汛防旱“五化”提升。密切关注雨水情,统筹协调流域、区域关系,强化科学研判、会商协调、精准施策,强化用水计划和日常调度指令执行,重点做好洪、涝、渍、旱、台等灾害防御各类工程调度。继续推进饮用水源地标准化建设和环境提升,12月完成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估和涟水县涟水湖应急备用水源地达标建设。(责任单位: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市防汛物资管理中心、水资源管理处)

23、智联平台建设工程。实施涉水信息资源互联互通项目, 5月底前完成城市防汛视频监视系统建设并投入试运行, 9月组织城市防汛视频监视系统项目验收,10~11月组织实施全市境内重点河湖堤防视频监视系统增建项目,12月对全市涉水信息资源共享项目进行整体验收。建设防汛物资管理信息化系统。1~5月做好信息化平台设计前期基础数据资料收集以及流程梳理等工作。6~10月完成功能设计、开发及硬件及软件配备安装。11~12月做好项目验收以及推广工作。(责任单位: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市防汛物资管理中心)

24、水管单位创建工程。启动茭陵站国家水管单位创建,制定省、市、区投资经费项目方案,实施茭陵抽水站一站、二站厂房维修及管理区综合提升和改造。6月完成省水管单位复核(盱眙桂五水库、淮安茭陵站、洪泽砚台船闸3个省一级、淮阴区六塘河船闸),11月完成盱眙马港等15座省规范库复核。洪泽河湖管理所、淮阴区盐河电站、淮安区运东电站争创省三级管理单位,盱眙县新创5座省规范化小水库。完成水库移民后扶工程建设项目6000万元左右,建成黄花塘莲塘社区“美丽库区,幸福家园”。(责任单位:工程运行管理处)

五、乐水行动

25、水情教育普及工程。策划水情教育读本修编,出版淮河水文化系列丛书,做好全市水利志编纂准备工作等。在清晏园、樱花园等场所开展水情教育,于第29届“世界水日”、第34届“中国水周”以及其他重大节日期间,利用清晏园内总督河道部院、治水名人馆、镇水馆等展馆展室,积极开展水情宣传教育活动以及水情实景课堂活动。6月开展水情“六进”活动,7~8月开展水情教育夏令营活动。(责任单位:办公室、樱花园、清晏园)

26、水利品牌打造工程。加快建设中国水工科技馆,对接中国水科院持续推进中国水工科技馆展陈内容编制工作,配合市大运河办、市文旅集团做好展陈形式设计单位遴选,待确定展陈形式设计单位后,积极与形式、建筑设计团队对接,进一步增减、修正展陈内容。围绕我市中国水工科技馆展示中国水工历史、水工科技,建设“世界一流、传世之作”品质的标志性展馆目标定位,计划联合中国水利工程协会于10月举办中国水工科技论坛。(责任单位:市清晏园、市水利学会)

27、幸福河湖建设工程。完成二河、古盐河等试点建设,制定出台幸福河湖建设地方标准及规范。开展古淮河保护系列活动,4月组织召开古淮河保护联席会议,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开展古淮河河湖达标检查。继续高位推进洪泽湖治理保护,9月举办“淮河生态经济带——洪泽湖治理保护高峰论坛”等活动,深入推进洪泽湖执法巡查常态化、长效化。3~4月举办第四届“樱花节”美丽幸福河湖主题活动。(责任单位:生态河湖处、市洪泽湖生态治理服务中心、市水生态建设服务中心、政策法规与监督处、办公室、市水政监察支队、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市樱花园)

28、水利景区创建工程。组织申报金湖三河湾、白马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开展清晏园国家4A级景区创建,完成清晏园古建修缮工程,实施景区内展馆布展工作。(责任单位:生态河湖处、市清晏园)

29、河湖资源利用工程。组织河湖水域岸线开发利用调查,全面了解我市河湖库水域岸线开发利用状况,提高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水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2~6月全面摸排河湖库基本情况、开发利用项目占用水域岸线情况,分类建立台账,建设涉河管理信息系统。2~8月组织县区岸线资源开发利用试点、验收等工作,推进白马湖资源开发利用试点。下半年,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出台分类型、分等级的河湖岸线资源管理利用办法。(责任单位:生态河湖处)

30、水利科普推广工程。3月联合市科协、气象局等单位开展水利与气象科普知识大赛。联合市科协等单位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大赛。做好樱花园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点提升建设,制订水土保持文化宣传、推广方案,进校园对接春游参观活动,年内开馆接待游客。(责任单位:办公室、市樱花园)

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监理;动态控制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工程建设的特征

1、工期较短并且进度要求高

一般水利工程项目由当地政府筹资或国家拨款建设,有的是作为政府形象工程而建设。为了减少工程建设工期,常常在工程项目开始就明确了工程的开工与竣工时间来协调整个水域的顺利运行,对工期要求非常严格。

2、较差的施工环境

大部分水利工程在野外露天施工,天气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工序的规范施工都受到气候的制约;相邻施工场地的建筑物与田地造成场地工作面有限制性;或多或少原材料成品的质量都有所降低;范围广、战线长,有时因为行政指令可能几千米施工段完成或几十道工序没有经批准已同时进行施工。

3、社会影响大

附近居民因为工程征地、改线与安全维护等,日常生活受到干扰,不论工程质量与工程的进度都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有时还要涉及很多企业的切身利益。甚至会给整个城市的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在堤堰或河道施工过程中,常遇到挖断通信电缆、自来水管道与污水管等问题。

在水利工程开展之前,会对其进行可行性调查,在立项之后进行实地的现场勘查,得出准确的数据之后再进行工程设计工作。水利工程的质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理工作,监理工作必须由具有资质的专业部门承担,对工程进行全程的监督管理。监理部门需要按照设计图纸和计划方案来执行,对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而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与预期不相符的情况,这就需要做出调整,在工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动态控制,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根据工程实际的开展情况,需要进行合理的动态控制,不要太拘泥于原有设计内容,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控制好工程的进度和成本,保证施工各方的利益。

二、水利工程监理动态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是在工程开始阶段设计的,工程很多的计划都是按照当时的情况设计的,但是随着工程的开展,会有很多的变动,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不影响工程的进度,需要进行动态监理工作。根据工程的实际开展情况,合理的调整施工进度,根据实时的市场变动情况,及时的调整费用支出,尽量保证施工各方的经济利益。监理工作是贯穿于工程始末的,对工程整个运作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工程的有序进行。监理工作要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成本的基础上,合理的控制工程进度,对工程中的各个工序和施工企业进行协调管理,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的环境。

三、水利工程施工监理的动态控制措施

1、施工前的监理准备工作

在水利工程监理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为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具体内容如下:监理单位要对工程的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熟练掌握,明确设计单位的设计意图;对于业主方与承包方签订的合同要详细的了解其中的细节,并且对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进行目标分解,有利于合理的监理控制;对图纸进行会审工作,熟悉上级部门颁发的文件;对于施工单位选取的施工材料进行质量验收,在开工前,施工单位要向监理工程师递交开工申请,待监理工程师复核并签发后再开工;对工程的全部细节详细掌握,协助建设方完成工程的监督管理。监理工作必须十分细致,在工程开始前做好准备工作,为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理工作

2.1施工质量控制

在工程施工中,监理人员要严格按有关规范规程要求,凡进入工程的主要材料及中间产品,均实行见证取样(抽样)和使用前报验制度。对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及中间产品严格把关,敦促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抽样送质量检测机构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准用于施工,对各种建筑材料、中间产品的质量状况及现场施工质量情况进行全面的、动态的监控,杜绝不合格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使用到工程上,从宏观上对工程施工质量加以有效控制。

施工过程中,情况在不断地变化,因此现场监理必须进行现场巡视检查和旁站监理相结合,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违规行为和质量问题,立即要求施工单位及时纠正,严重的发出整改、返工指令。

2.2施工进度控制

对于施工进度的控制主要是根据施工合同来执行的,根据业主确定的施工进度合理的安排。对于工程中总进度与阶段性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的调整进度安排。在日常监理工作中,要做好检查工作,定期召开进度协调会议,在保证质量和成本的基础上,合理的控制施工进度。如果施工进度跟不上计划的安排,要及时的检查问题的原因,及时的调整,保证工程能够按时完工,不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

2.3工程投资控制

工程计量、工程款支付的办法:

1)工程计量。从计量范围到主要计量依据,从计量原则到工程计量的方式都进行严格的审核,及时审查承建单位提供计量的资料,查有关文件资料,发现问题或资料不全,及时退还承建单位,暂不进行计量,或计量后暂不予支付,填写中间计量表,报业主审批。

2)工程款支付办法。工程款支付办法包含以下办法:预付款支付办法、中期支付(进度款)支付办法。

预付款支付办法:按合同约定的条款进行审查支付。

中期支付(进度款)支付办法:认真审核承建单位报送的月进度报表,经审查无误后签发《月支付证书》。

2.4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方面,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委托合同”的授权范围内,认真分析、理解合同条款并严格控制执行。如签发开工令、施工总进度计划审查、进场机械设备、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和组织机构、劳动力等都严格按合同文件要求对照执行。重点是检查和监督施工承包合同的执行情况。在施工过程中进度款签证、质量目标和施工进度目标等都以承包合同为依据进行控制。正确运用合同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公正合理地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使工程建设各项目标按合同要求顺利开展和实施。

3、监理行为的规范措施

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从测量、放样、原材料进场检查及见证取样复检,到工序质量评定,监理工程师实行全面的、全过程的跟踪监控,为促进本项目施工安全质量目标的实现做了大量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督促施工单位树立安全第一,文明生产意识,工地用电一律挂上警示牌,保证人身安全。现场施工人员戴安全帽,机电作业按有关规程操作。定期开展安全卫生大检查,对生产、生活区的房屋防火和安全进行重点检查,对施工现场的脚手架、栈道、平台、输电线等临时设施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解块。由于安全生产措施落实较好,该工程自始至终未发生人身伤亡等重大的安全事故。

结束语

监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是控制水利工程质量的基础保证,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成本和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保证施工各方的利益。在监理的过程中,要根据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做好动态控制管理。如果施工的过程中,遇到与设计方案不相符的地方,要及时的与设计方和施工方沟通,协商解决,在保证工程进度和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工程的质量,合理的控制三方面的内容。只有做好动态监理控制,才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各方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邓月辉.对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监理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1.

[2]吴光明.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

篇7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环境监理

虽然现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和跨流域工程的发展比较顺利,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和运行等阶段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些流域由于水电的开发应经遭到了生态破坏。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及管理意义重大。虽然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开展已经有一些年头了,但是究竟该如何做好监理工作,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1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的概述

1.1产生背景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国范围内迎来了水利水电建设的高潮,各地区、各类型的水电站和饮水工程开始陆续动工,但是在施工建设是时往往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伴随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环境保护已经成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中,环境监理也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因此,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建设,引进环境监理机制势在必行。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随之产生,其不仅可以提供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及机制,还可以很好的控制施工阶段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制约着承包商与业主的行为,成为他们之间联系的关键纽带。

1.2主要作用

工程监理是一个广泛的过程,作为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理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其主要作用就是对监督检查施工的过程是否按照相关的环境保护文件进行实施,在发现了违反规定造成环境重大问题事件的时候要及时向工程监理进行反映,需由总工程监理师进行修改意见签署,在问题完全解决后才可以进行继续施工。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的投入对于承包商来说是一种“负效应”,投入和应力成反比,投入越多盈利越少。环境监理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是承包商和业主之间的一个纽带,一方面,环境监理监督承包方环境保护工作而形成的一种工作关系,另一方面,环境监理是受业主委托对工程环境进行保护而形成的一种委托合同关系。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效益,一个是环境效益。为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的顺利开展,需要对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和监理力度。

2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监理的工作内容

2.1大气污染监理

大气污染的所产生的危害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不仅在我国引起了高度重视,世界各国也十分看重大气污染问题。因此,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污染物的处理方式。施工方对所产生的废气和粉尘要严格按照国家准许的排放标准,对一些石料、水泥等等进行有效的防尘处理,防治粉尘进入大气层造成污染,同时监理方也要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有效监管。

2.2噪声污染监理

环境污染问题中造成污染不容小觑,近些年了造成污染的危害越来越明显。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方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或震动的管理,督促施工方采用降噪工艺或者降噪设备,将噪声危害尽可能的降低,达到国家的相关要求规定。并且监理方还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一旦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降噪工作,就要按照相关处罚规定进行严肃的处理。

2.3固体废弃物监理

固体废弃物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进行固体废弃物的运送和随丢弃。并且对于固体废弃物还要进行科学的分类,不能盲目的进行统一处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环境污染。

2.4生态保护监理

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重,使人们充分的意识到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加强了对生态问题的关注程度。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对生态保护的重视,提高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和施工践行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果确实无法避免,也要想方设法将危害降到最低。这部分内容是监理监督的重中之重,如果发现一些施工企业没有按要求进行生态保护,监理部门就可以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严惩。

2.5水污染监理

水是生命之源,不仅人类的生存需要水,动植物的生存同样也离不开水,一旦水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污染破坏,将会影响一些生命的正常生长。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对污水和生活废水进行严格的处理,避免对工程周边的水域造成污染,监理方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管,严格控制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间环境监理的实施

3.1取料场及周边生态环境

环境监理在对施工取料场和周边环境进行监督检查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砂料的加工对下游的水质特别是污染指标悬浮物有较大的影响,在排方前首先要通过沉砂池进行废水澄清,在有土地利用的条件下做到废水——一级沉砂池——二级沉砂池——澄清池——废水回用,对全部的废水进行循环再利用。取砂时不能以破坏周边生态环境为代价,在进行取土的时候应该事先将0.3m以上的表土剥离,在取土完成以后进行填平并种植树木。并且在取土完成后还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和滑坡现象的出现,因此要注重取土场周围环境的保护,避免纸杯遭到破坏。

3.2库岸及周边生态环境

在施工过程中,环境监理要加强对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监管,严格控制乱采滥挖和施工弃渣随意堆存占地的情况,控制施工过程中对制备的破坏,加强对施工后期迹地整理和恢复情况的监督。对汽车运输所产生的扬尘进行技术的洒水降尘,各种燃油机械所排放的废气和烟尘、砂石料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等进行有效的环保措施,一旦发生问题第一时间进行解决。

3.3河流及周边生态环境

施工过程中砂石料的筛分冲洗、混凝土的搅拌浇筑、车辆的维修信息等各个环节所产生的废水、废渣等排放就会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周边的河流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环境监理工作展开的时候,应该对施工现场周边的河流和生态环境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监督,指导施工单位进行及时的沉淀物清除。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建立控制们对于那些未达标或者没经过处理就直接将废水进行排放的施工单位,要及时下达命令进行整改。并且以环境管理规定为依据,对施工区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处理,对于污染过于严重的,要进行查处和警告。

3.4移民安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

移民问题是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环境监理单位要加强对移民安置区域周边生态环境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对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工程和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加强对移民安置区污水、化粪池、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的监管,避免水土流失情况的发生。另外还要注意一些因为人为或者非人为情况引起的比如毁林开荒、废水废物污染、水土流失等情况的出现。

3.5施工迹地生态环境恢复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后期要加强对施工场地的恢复,特别是对植被的恢复,主要包括边坡、平地、景观、取料地的恢复。例如在对取料场地进行恢复的时候,环境监理要对施工单位的取土场底部的平整和边坡的整护上进行重点监督,事先剥离0.3m以上具有一定土壤肥力的表土进行回填,之后恢复植被的栽种。

4结束语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问题的忽视就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对水利水电建设中可能会产生的环境影响相关门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减少和避免工程建设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也是水利水电工程未来能够顺利发展的必然条件。

参考文献:

[1]季耀波.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重点[J].大坝与安全,2011,(2):48-51.

[2]钱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监理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9):14-16.

篇8

关键词: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改进建议

我国水利建设信息化系统推进迅速,特别是各地从水库动态监管系统设计到试点建设中,也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实践经验,在提升水库防汛抗旱减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我国水库工程水量较多,不同地域水库动态监控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在病险加固施工、水库水情、雨情监测及水库应急处置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为此,本文将立足水库信息化建设实践,就其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积极的改进对策和建议。

1当前水库工程动态监控系统概述

水库工程动态监控系统多采用多通道水库动态监控装置,包括声波水位计、雨量计、防雷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三维GPS想信息系统等,实现对水库水位、雨量、气温、大坝信息等方面的监测与信息采集[1]。如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有电源电路、各采集设备及智能主控单元构成,在信息接收系统中,通过对多线程信息的采集与传输来进行加密、解密、校验处理,并存储到系统数据库;对于信息管理与预警系统,主要从各类数据的查询、处理中来了解水库运行状况,特别是查看水库水位、雨量、大坝稳定性、安全性参数等,来实现相应的自动报警。如水位一旦超过某限制水位或低于某死水位,都将触发相应的报警机制,以便于迅速根据预警监测来进行及时快速有效处理。在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系统中,还有GIS信息系统及其他预警控制软件系统,如与中国移动、联通等通信网络的连接,能够实现多点触发、各部门多级数据同步共享管理,来提升水库实时监控管理水平,更好地防范和化解水库病险及减灾任务。

2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重点内容

在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实践中,随着气候变化,各类洪灾的危害日益严重,如南方强降雨、汶川地震等灾害,给水库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各地大中型水库工程来说,在除险加固及信息化建设中,无论是硬件投入还是软件建设都较为完备;而对于一些小型水库,因其分散性强,数量多,在安全预警及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不足。以河南省小型水库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除了具备对大坝各重要监测点的安全监测与水情测报外,很多小型水库因位置偏僻,信息化管理成本高而难以实现有效、及时的安全监测,也给一些小型水库工程带来安全隐患。为此,要提升水库防洪抗灾水平,必然需要从信息化建设中,结合不同水库工程工情、水情、雨情实际来进行优化和管理。一是做好试点建设工作,特别是针对小型水库信息化建设,要从水库安全信息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中,针对雨水、洪灾及干旱等灾害特点,来设置不同批次、不同等级的水库信息化建设试点范围,以积极完善试点建设工作。二是推进不同等级水库信息化预警系统安装、建设,特别是围绕水库运行状态等开展监测系统招投标管理,提升水库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加强技术开发与应用,特别是随着网络覆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成熟,以智慧水利为特征的水库动态信息化监控预警系统建设,以移动手机等为开发平台,实现智能手机对各水库工程状态信息的实时监控。如利用手机水库监管系统APP软件,可以对水库基础信息、水库水位信息、水库状态信息等查询与显示,为实现移动化管理提供了条件,也增强了水库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实效性[2]。从水库动态信息监控预警系统建设成效来看,一方面从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来实现对水库状态信息的获取,特别是每15min即可完成对预警状态数据的更新,对水库常规监测指标如水位、蓄水量、温度等数据的自动采集,提升了水库信息化水平;另外,在对强降雨及险情状态下,能够按照每5min一次的间隔进行数据更新,便于及时了解水位风险,设置汛限水位、坝顶高程及与当前水位之间的关系,提升各相关管理部门对水库基础资料的了解,增强对水库状态的实时性管理与安全防范。另一方面,通过应用信息化监控预警系统,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来查看水库状态,了解各类安全汛限信息及安全隐患风险,并通过与专门人员的手机关联来及早进行处理。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水库监控预警管理成本,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特别是通过自动化水情、水位、险情的采集,不仅大大降低信息监测成本,还提升了工作效率。另外,通过水库工程信息化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使得水库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得到提升,增强了对水库安全管理及水库运行状态的快速查询,提升了抗风险水平。

3改进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注重监测预警系统的完善,提升全天候监测水平

在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改进方案优化上,一是可以增加监测点,特别是在夜间实现水库状态信息的全覆盖。当前的监测摄像头多为固定式,缺乏对水库整体性动态监测,且在设备分辨率上显得不清晰,尤其是在夜间监测时,因光线暗、环境变化而影响监测准确性。同时,在监测关键点上如大坝、泄洪洞、库内水位等增加红外装置,以有效补充夜间监测的准确度。二是对重点水库工程实现全天候视频监测。由于视频监测所需设备投入高,对数据传输流量大,系统运行成本较高,因此在一些水库工程中采用间隔模式来运行,无法实现对水库信息的全天候监测。对于下一步信息化建设重点,要针对水库工程分类及等级要求,加强对重点水库全天候观测与视频记录,以增强水位、雨量等状态信息的时效性。三是逐渐实现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建设自动化预警机制的建设,重点在于与通信运营系统的对接,特别是从技术研发与管理上,加强对水库工程各监测系统的自动化报警管理。同时,在系统数据采集精度、信息采集广泛性上,能够涵盖水库坝体、水库环境、水库关键状态如水位、雨量、流量、温度等指标的感知与记录,提升传感器的采集效度和效率[3]。

3.2拓宽对水库工程信息化保障机制的建设

针对一些小型水库工程信息化管理现状不足问题,在优化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上,要创新管理方法,拓宽信息化监测预警建设范围,真正实现“管好”“用好”目标。一是注重水库信息化顶层设计,协同省级主管部门,从技术标准、系统设计与规划上作为整体方案的建设,提升水库实时报讯工作水平,实现对重点水库病害、险情、防灾能力的管理。二是注重多方协同管理机制建设,特别是围绕省级主管部门要求,逐步细化市县级及水库库区管理单位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对库区管理职责的划分,提升库区安全管理、技术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注重对软件系统平台的整合,避免投资浪费。特别是在对小型水库工程动态监管与信息化管理中,要着力从水库信息综合平台建设上,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共用,提升水库工程安全性分析,对洪水预警机制信息化管理实现动态、优化调度。四是注重视频监控力度建设,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从系统信息化研发到新技术的推广,要从水库工程信息化视频监控与预警机制整体化设计上,逐渐实现网络系统改造与系统接入,提升水库信息化监管服务器分布式管理水平,提升系统服务器级联及备份能力,提升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水平。

参考文献:

[1]殷蓬.水库信息化系统建设模式的探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6):272.

推荐期刊